读小说

下午看了《卡萨诺瓦》的电影。电影与自传没有关联,只是借用了卡萨诺瓦游荡的名声和美丽的威尼斯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以喜剧收场的好莱坞式的爱情故事。不过电影的台词还是有点意思的,其中有两句不管是对追求爱情、还是在其他事情上或许有一定帮助的,虽然逃脱不了鸡汤的嫌疑。“要做火焰,而不是飞蛾。”“如果你想被人爱,你就要有本钱”。妥妥的金句。我对王婆的那句“潘驴邓小闲”是不大喜欢的,我相信爱情,可现实往往将所谓的爱情恶狠狠地打翻在地并辗上几脚,你又有什么办法呢?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13 22:41:00 +0800 CST  
读完卡萨诺瓦《我的一生》,本想再找些有关他的资料来读。我以前买过一本《卡萨诺瓦》,译林版的,是一位爱尔兰作家德鲁·米勒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昨天我找了半天都没找着,遂就作罢。想在孔网上买一本,但又怕麻烦快递小哥,增添不必要的流通接触。其实我手头上就有一本茨威格所创作的传记作品合集《精神世界的缔造者》,收录了西方世界九位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家,其中在《三作家》中就有卡萨诺瓦的传记,另两位是司汤达的托尔斯泰。书就在手边,但我没有读,主要是想让感性的“子弹”再多飞一会儿。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14 10:02:05 +0800 CST  
手边有好多开始已阅读却没有读完的书,昨天就随手抓了一本,是美国短篇小说家安·比蒂的《纽约客》故事集二《你会找到我的地方》。安·比蒂也有译成安·贝蒂的,早先上海译文就出过一本她的短篇小说选集《什么是我的》,是我当时最喜欢的一部短篇小说集。那时美国的“极简主义”(或肮脏现实主义)在国内除了有本卡佛的《你在圣·弗朗西斯科做什么》外鲜有介绍,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卡佛以外的其他作家的作品,而另两位托拜厄斯·沃尔夫和理查德·福特的小说则是近几年才翻译过来的。理查德·福特的两个短篇集我都读过,《石泉城》不止读过一次,多写美国低层社会卑微的日常小事和困窘,这或许是他成为这一流派的证明。但在《千百种罪》里,小说的人物和题材大多集中在中产阶级人士身上,当然了所写也无非是这些人在物质富贵后精神上的困顿与疏离,题材也无外乎婚姻、爱情、忠诚、背叛之类老生常谈,不过总能开激发出些许新意来。
《什么是我的》由于是部选集,新旧作都有,所以显得在风格上还是多样的,有些作品如《回家找玛丽》与卡佛的作品相似,你说是卡佛所写也完全说得过去。那么《纽约客》故事集三册在风格上相对统一,特点也更为突出。这三册《纽约客》故事集,收录了安·比蒂三十二年来在《纽约客》上发表的四十八个短篇小说,简直可以说是都市中产阶级精神生活的编年史。她精心刻画、描摹、捕捉这些都市男女在家庭情感、爱情、事业和精神追求上所遭遇到的坎坷、困惑、孤寂、无助和决绝时刻,并给予他们关照和慰藉,而这些人通过她的这些作品认识了自我,开始努力寻找精神上的出路。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作品最后成为了中产阶级精神上的航标。
说实话,她的作品不好读,有些作品简直可以说是相当费解,这也许是她在国内不太流行的原因。她敏感,有着极强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善于捕捉人们内心深处微妙的、稍纵即逝的心理动向,并将此定格,以来揭示男女情感上的进退消长和精神上的自我认知,从而引导和慰藉那些同病相连者。
读她的小说需要一定的准备,你用读一般小说的方法不一定能读得进。我即便是读过不少现代短篇小说,在读她的作品时经常得读上两三遍才有所收获的。比如她的一个短篇《高处》。讲述一个离异后的女人十年后回到原住处参加前女儿的订婚晚宴,前夫因为怨恨则没有参加。女人独自在已面目全非的院落中徘徊,发现以前一棵枫树上的铁钉还在,就回想起他们在此同居时,她曾踩在铁钉上爬到树上的情景。她发现了另一不同的风景,还看到前夫在树下变得渺小而陌生,而且有另一个男人端着两杯酒和一个不足一岁的孩子走向前夫交,同时她听到了房间里飘来的钢琴声,才想起她和前夫从来没有在院落的草地上办过那怕一次晚会。小说就结束了。初读第一遍根本都不知道表达什么,因为小说的场景和时空不断跳跃变化,人物关系也不明朗,导致女人离异的原因小说里也没明言,除了知道女人曾爬上那棵枫树看风景,仅此而已。简直就是一头雾水。读过两遍后才品味出些许眉目。其实一切都隐藏在小说的开头的那句话里:“凯特只能回想起她和菲利普住在这所房子里的时候,她是如何耍些小把戏的。”小说开始于是现在时,却瞬间将时态推回到十年以前爱情生活,拉开了纵深,但其中只给出一两个细节,和一个相对完整的场景,来再现过去婚姻生活中的乏味与琐屑。糊脱落的墙纸、将废纸和破布塞进大水缸再填土以待来年夏天花能够发芽、爬上枫树看风景等,这是小说提供的他们过去同居生活片断,而关于两人如何从相爱到分手则只字不提,留下了空白。节制当然好,可如果没有给读者留下一个立足点,恐怕会陷入茫然之中。小说用了几乎一半的篇幅在爬树这个场景上,而这个场景有两个关键之处,一个是这段对话:“我要飞了。”她说。他把双手在身体两侧垂下。“林中散步。”他说。这是其一。这是隐喻或象征。另一个是穿白色夹克递给他丈夫酒的男人和一个两岁左右步履不稳的小女孩。这个就要费些猜疑。要么暗示她与这名男子或许将会产生的关系,要么是两人关系中缺少维系婚姻的孩子,要么是她在性格或其他原因内心深处希望更多的抚爱与慰藉(女孩子步履不稳需要帮扶)等,可能还有更多,这些都能导致两人最后的分手。这就是安·比蒂的高明之处,节制是我们能够从她这篇小说里学到的最有用的写作技巧。到这里我才敢猜测小说的其实是在表达她对这段感情的忏悔和惋惜之情,当然还有怀念,不然她不会隔十年再次回到故地,回顾这段爱情生活。
也许以上都错的,谁知道呢?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14 16:05:31 +0800 CST  
昨晚开始下雨,也刮起了大风。今天早上还是阴雨绵绵,中午竟然下起雪来。春雪是好事,这些年武汉很少下雪,这场雪也许意味着一切都开始好起来了。
读《理智与情感》。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15 14:28:22 +0800 CST  
读《理智与情感》。读了二十章,没有《傲慢与偏见》吸引人,但会读完。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15 21:53:51 +0800 CST  
翻译《金蔷薇》的戴骢先生走了。他翻译的《骑兵军》是我读过的最好的译本,准备再读。五卷本的《蒲宁文集》我也非常喜欢。感谢他为我们翻译了如此众多的俄罗斯文学精华。戴骢先生安息。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15 22:10:13 +0800 CST  
芥川友之介绝对算得上二十世纪初短篇小说大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的的短篇小说创作,主要是以欧美为主流,俄罗斯的果戈里、契诃夫,法国的梅里美、莫伯桑,意大利的皮兰德娄,美国的马克·吐温、欧·亨利等,芥川跻身于这些人物之间并不逊色。由于同属东方传统文化圈,我们阅读他比那些阅读那些欧美作家更亲切和有认同感些。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16 11:33:52 +0800 CST  
读芥川的两个短篇《蜜橘》《疑惑》。《蜜橘》较短,是日常生活里的小片断,但闪现着温情的人性美。一个帮佣的贫苦小姐姐在一不停车的站台上扔几个蜜橘给在站台上的三个站成一排的小弟弟。两个细节,一是小姐姐手上的冻疮,一个是蜜橘染着温暖的阳光的颜色。这两个细节可以支撑起这个短篇。《疑惑》是个带伦理命题的小说。丈夫在地震中无法救出下半身被压在倒塌的屋脊下的妻子,这时大火正在蔓延,救不出就要被活活烧死,情急之下丈夫用瓦块将妻子砸死,以免妻子遭受被大火烧死的痛苦。事后丈夫活在深深的自责之中,他甚至怀疑砸死妻子是他潜意识中对她妻子的怨恨,而不是想让她尽快结束痛苦。当好看到有报道说在地震中曾有人同样被压在房脊下,大火将房梁烧断而爬出脱身后,他崩溃了,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杀人犯。在他新婚当天,他再也承受不住这个剧烈的痛苦,大声宣称自己是杀人犯。而这之后他被人们视为疯子。这给人提出了个两难的选择,不知我们面对这种情况时会怎样的,可不管怎样,结果都令人难以接受。这里面有个向善的人性。这是人性的光辉。
我读当代作品就很少会有这种感动,更多的是沮丧和茫然。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17 12:23:31 +0800 CST  
今天读《理智与情感》十余个章节,猜想了个结局,不知道最后能猜中不能。我不喜欢威洛比这个屌人,甜言蜜语的都他妈不是好人,可女人往往就喜欢,你能说什么。小说以埃莉诺的视角为主,经常有大段的心理描写和内心独白。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17 19:34:58 +0800 CST  
也许是我反应慢半拍,到了小说后半部才开始体会到简·奥斯丁的毒舌。其实我不太喜欢太毒舌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但女人的毒舌还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是在范围以内,往往可以体现她的独立性和要强的个性。毒舌不要紧,就怕毒舌背后的恶毒。简·奥斯丁和张爱玲处都没有越出这个限度,但我更喜欢简·奥斯丁一些,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18 13:33:41 +0800 CST  
读完《理智与情感》,这是她的第二部作品,却是最先出版的一部;她的《傲慢与偏见》写于她二十一岁,最后才于她三十八岁才出版。《理智与情感》则写于她二十二岁时,其实早在二十岁时就已经写好了草稿了,准备起个《埃莉诺和玛丽安》的书名,这是小说中两姐妹的名字,后来出版时改为了现在这个书名。如果单一的理解“理智”代表埃莉诺,“情感”说的是玛丽安也无不可,但似乎也不能简单的这么说。埃莉诺是我以目中完美的女性形象,漂亮、温柔、通情达理、聪明、理智但也不无情感,她的情感是埋藏于内心深处的熔浆,从她最后答应爱德华的求婚就能体会出来。玛丽安这种女孩的比较多见,完全凭借自己的热情,容易陷入爱的漩涡不能自拔,最后往往被伤得很深,有些自此堕落与消沉,酿成悲剧。作为人物而言,我更喜欢《傲慢与偏见》里的伊丽莎白和达西,达西与布兰顿上校有些类似,讷于言,但品德高尚,总是用行动来显示其特有的男人魅力。玛丽安与伊丽莎白都有那种青春少女特有的热情与奔放的性格,但伊丽莎白更具有玛丽安没有的个性魅力,尽管这些见解或许带有某种年青女孩子们的幼稚和偏颇。我不喜欢爱德华,对布兰顿上校有好感,最后的他与玛丽安的结局虽然很美,但似乎写得太草率些,用向个小段落就交代了,感觉写不下去了。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18 20:59:02 +0800 CST  
看完李安所拍摄的《理智与情感》,感觉并不是太好,只能说是基本上是那个意思。也许是期望太高了,毕竟是奥斯卡金像奖的作品,期望值能不高吗!也不能说太失望,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几乎没有超出原著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小说可以给人充足的时间和想像空间,让人徜徉、回味,电影就那么长时间,又是视觉艺术,其表现方式决定了不可能再现小说的艺术魅力。演技都没有问题,角色的选择上也都算成功,唯一的遗憾是年青一代的演员的年龄都偏大,也许西方人喜欢年龄成熟一些的人,这要是放在中国,估计会拍成青春片。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19 19:49:54 +0800 CST  
读完《理智与情感》,接下来读什么,准备在巴别尔和契诃夫俩人之间选择,最后毅然决然地拿起了伊夫林·沃的《布园重访》。然后抽空读再这两位,当成餐前餐后的小茶点。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19 20:12:10 +0800 CST  
早上看一段小视频,是一对叙利亚的父女,女孩最多不超过五岁,她爸爸跟她说户外发出的巨响,是有人跟他们玩游戏,小孩听后欢喜得张嘴哈哈,只要听到室外传来剧烈的声响她就欢快地笑。其实这声音是来自于轰炸,她爸爸是不想让她直面悲惨的现实。伟大的父亲。这是现实版的《美丽人生》。
又想起上个月看到的一个视频,也是一个小女孩,不知是伊拉克人还是叙利亚人反正是战乱的中东小孩。小女孩瘦瘦的,生着一对纯洁大眼睛,记者问她父亲在哪,她平淡地回答说被炸死了,记者又问她吃了没有,小女孩就开始哭了起来,大粒的眼泪从脸颊上流下来。
接着又想起刚去世的两位医护人员,和已经去世的医护人员及那些在此次疫情中逝去的同胞,不禁悲从中来。战争与温疫是人类最大的天命,我们将如何面对。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20 10:18:57 +0800 CST  
是漫长的隔离让我追了一段时间的《新世界》,我是一边骂一边到时间点开视频,去接受这种折磨的。这是在考验我的耐心,看到底能够坚持多长时间,终于在金海(孙红雷饰演的老大)被老二开枪击伤后,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结局永远不是我担心事情,小红袄是谁又关我什么事。我这才认识了我的无聊,真是无聊透顶了,如果不是这该死的隔离(总喜欢迁怒于其他事情,而不自找原因是我们中国人不好的德性)。
一部十多集至多二十几集或三十余集就能完事的剧情,硬是拖成了七十集,不知道电视台是怎样通过的,而且还是两家大电视台。不知是我有病还是电视台有问题,不过现在的事太复杂,你都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或许本来就是个游戏,不必太认真了。
就这个故事而言就显得不真实,一个参事在诺大的一个北京城能够一手遮天,你能相信吗?北平这么重要的和平解放的谈判就维系在一对父女身上而且父亲一开场就死了,简直是没有一点常识。那女的身怀绝技,将兄弟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却来了个高开低走,连自己的性命都差点丢了,就是为了想揭露参事的两面三刀。演技也成问题,一个资质一般的人,2 倍速放慢,不用演就是她了。另一个傻愣,为一个未过门的女人,无头苍蝇似的乱闯,一言不和就开打,整部剧我只记得他的跑,可以说他跑了七十集,绝对是位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只可惜忘记带脑子了。导演编剧还说他的信念和执着,是属于应该弘扬那种人,可依我看这种人在现实中活不到第一集,刚开始三五分钟就可领盒饭了。
金海是我在居中唯一有所期待的人,黑白两道通吃,我以为他能翻起浪来,可哪知道是窝囊废一个,害死在自己的女人之仁之手。铁林还算正常,因为我本来就没有把他当成什么,但他活得比男主还长。
还有那个国防部二厅的杀手,整部剧就是为自己心爱的女人,爱她杀她,杀她是为了爱她,爱她一定要杀她,又想尽一切办法去看她,最后终于在缠夹不清中死去。
我真的觉得自己好无聊啊!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20 17:26:15 +0800 CST  
巴别尔是那种一次不能读太多,但又经得起反复阅读的作家。他所揭示出的人在战争这个非正常环境下的人性是那样的真实:残忍、狡诈、麻木、茫然、恐惧、荒诞……,而人性当中真、善、美的品质在恶的面前显得那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家书》里父子相斥残杀后在家书中那么轻描淡写的态度,《潘·阿波廖克》为几个小钱将小镇上的各色人的面孔画入教堂宗教题材壁画中的荒唐,《基在力》中基大力说反革命杀人革命也杀人所产生的困惑,《我的第一只鹅》里“我”的残暴,《战马后备处主任》中主任的欺诈,等等,令人不寒而栗。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21 11:20:38 +0800 CST  
隔离期间真了不少长篇小说。《布园重访》读完。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22 21:05:31 +0800 CST  
知道伊夫林·沃是很早以前了,八十年代末期外国文学出版社“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就出过一本《旧地重游》。我现在还清楚记得曾借阅过,但是否读完却完全没有记忆了。后来再忆起伊夫林·沃,是源于董桥的一篇文章《谁都不要答应送谁一座玫瑰园》,这篇文章提到了伊夫林·沃,说是英国将这部小说改编成一部十一集的电视连续剧,在香港播出,译名为《故园风雨后》。年青时我迷过一段时间的董桥,这篇也是我爱读的文章之一,千字左右的文字,以一位神秘女人的爱与愁怨,道出人生的惨淡和无奈。其中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说沃是“最忍得住情的一位作家”。何以说“最忍得住情”,董桥撷取了小说中唯一一段涉及到情色的地方为例子。这段是小说的男主查尔斯背着自己的妻子与另一位男主的妹妹在船舱里偷情。“此时没有舒适的情趣可言;情趣迟早会有,到时还有燕子还有菩提花。现在在汹涌的海上只有一桩正经事要办,没有别的了。她身下的狭窄私有地,转让手续仿佛已经立契生效了。我第一次进去霸占这块将来尽可慢慢消受、慢慢发展的地产。”后来我读到另一个更具诱惑性版本:“就像获得了一份为她那修长的大腿所拟就并盖了章的转让文书,我第一次自由地进入了这个我将一直欣赏并享受的领地。”董桥说得一点都不错,在西方小说色情描写泛滥的现代,伊夫林·沃表现的像一名绅士,一点都不像他的另一位同胞、粗鲁得像名矿工的劳伦斯。
这部小说与其说是爱情小说,不如说是宗教小说,如果再说得准确一点,则是爱情与宗教从始至终纠葛不清、互有胜负,而最终完成宗教救赎的寓言性回忆录。我们这些没有天主教背景的东方读者或许更愿意看到是爱情取得最终的胜利而不是宗教,这份遗憾和困惑也同样发生在伊夫林·沃同时代的另一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身上,他的《恋情的终结》也是以爱情的悲剧而告终。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23 13:00:55 +0800 CST  
这部小说带着强烈的同性恋色彩,伊夫林·沃本人就是双性恋者,学生时代生活相当放荡,但小说在这方面写得比较隐晦,只是在情节中通过外人的眼光来暗示他们的这种关系。比如说他们在牛津的同学、塞巴斯蒂安父亲的情妇、查尔斯的父亲等,如果对这种事不太敏感,很受容易将这种恋情当成男人之间纯粹的友谊。在同性恋题材上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就大胆得多,在他的两本短篇小说集中就有不少同性恋性爱的场面描写,令人咋舌。但如果你够心细和敏感,在这部小说开篇之初就会意识到了这一点,有段话非常明显表露出来了,在查尔斯眼中塞巴斯蒂安有种妖艳的美:“他令人神魂颠倒,以他那雌雄莫辨、阴阳相通的美丽。”查尔斯应该是在塞巴斯蒂安酒醉后的第一次见面时一眼就爱上了他,但这种爱是精神上的,是他的初恋,相当纯洁,而且我也相信他们在肉体上是没有肌肤之亲。
塞巴斯蒂安出生在天主教贵族家庭,他母亲是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父亲就是因为不能忍受他母亲而远走威尼斯过着放浪不羁的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下使得塞巴斯蒂安产生某种原罪,他即向往自在激情的生活同时又为教义所束缚,产生强烈的自责,这种矛盾在他身上得不到调合的,最终让自己迷失在酒精里,以求得逃避。查尔斯英俊、单纯、为人正派,没有家庭的束缚,精神上也没有任何的负担。查尔斯的出现让塞巴斯蒂安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样死死的抓住不放,立即展开友谊,希望从他身上获取力量以抵御自己的宗教原罪。但随着查尔斯与他家庭的接触,他怀疑查尔斯慢慢受到自己母亲影响,两人最终闹翻而中止友谊,后来开始自我流放。
这段无疾而终的精神恋爱之旅也影响到了查尔斯的生活,他虽然事业有成,也结了婚有了孩子,但他其实也是在自我流放,常年在欧洲以外墨西哥和中美洲荒原去追求灵感,这何尝又不是某种逃避呢!直到在回伦敦的轮船上遇到塞巴斯蒂安的妹妹朱莉娅,他的生活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朱莉娅聪明、孤傲,也虔信宗教,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年青的夫君享受幸福生活,那知丈夫的虚伪和市侩给她带来了痛苦,也曾一度出轨,得很快就回归了家庭遭受煎熬。查尔斯的出现让她再度燃起生活的希望,两人都希望解除以往的婚姻,组织自己的家庭。但在后来的接触中双方都发现他们俩人的爱其实发生了错位,爱非所人。
“真可怕,”朱莉娅有次说,“想到你这样就把塞巴斯蒂安忘记得干干净净。”
“他是我的初恋。”
“你在那场风暴中这么说过。那以后我就想,也许我只是一段过去的爱。”
查尔斯的确是在朱莉娅身上发现了已逝去的往日时光中塞巴斯蒂安的影子,而朱莉娅永远不会成为替代品。“我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忽然之间变成别人?这是最容易被抛弃的。”如果说是为他们最后的分手埋下了伏笔,那么她和塞巴斯蒂安那位出逃后回家的父亲临终前最终接受了上帝的祝福这件事,让朱莉娅看到了上帝的神迹,笃定了自己回归宗教的决心(天主教不能离婚),他们的分手成为了必然。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23 18:31:33 +0800 CST  
宗教是许多西方作家永远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心结,在对宗教的虔诚上我们中国人就显得灵活变通,一切都以我为用,没有敬畏之心,这点就显得尤为可怕。对天理、对万物失去失去敬畏,其后果简直是无法想像的。没有敬畏、没有信仰、没有信念,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当下所发生的恶东西。
楼主 一石三鸟2016  发布于 2020-02-23 22:22:00 +0800 CST  

楼主:一石三鸟2016

字数:50945

发表时间:2019-05-17 03:38:1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02 18:36:50 +0800 CST

评论数:48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