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草木(连载)

0319、双蝴蝶
双蝴蝶,龙胆科(Gentianaceae)双蝴蝶属(Tripterospermum),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Tripterospermum chinense (Migo) H. Smith
注:《中国植物志》名为双蝴蝶,《浙江植物志》名为华双蝴蝶。

自己刚开始学习认识植物不久,在《浙江省金华地区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上看到一种植物叫斑叶蔓龙胆(肺形草),叶形、花形都很奇特,让我很是向往。

忘了是什么时候,在某个论坛里看到华双蝴蝶的照片,它的基生叶和花都让我惊艳。(但是自己没有把它与斑叶蔓龙胆联系起来)

2012年4月30日,第一次和大风兄走北山,见到了华双蝴蝶。虽然这时它们只有基生叶,蔓茎还没有长出。但已经足够让我惊喜了。
之后北山爬得多了,见到了双蝴蝶基生叶中间长出蔓生茎,缠绕在其他植物上。见得多了,感觉上也没有当初那么新奇。可是在2012年,因为错过了花期,始终没有见到它的花。
直到2013年10月20日,一次偶然的出行,我终于在北山上看到了华双蝴蝶的花。

后来偶尔翻《浙江省金华地区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看着斑叶蔓龙胆(肺形草)的线描图,突然明白原来就是双蝴蝶。

很喜欢双蝴蝶这个名字,觉得很有味道。顺便说说,围棋定式有个叫双飞燕,名称也让人印象深刻。

《植物名实图考》卷之六载有双蝴蝶:
“双蝴蝶,建昌山石向阴处有之。叶长圆二寸余有尖,二四对生,两大两小。面青蓝有碎斜纹,背红紫有金线四五缕,两长叶铺地如蝶翅,两小叶横出如蝶腹及首尾。短根数缕如足,极为奇诡。捣敷诸毒,见日即萎。”
这样的描述相较植物志的形态描述而言也许不够严谨,但在我看着要有趣得多。不过,“两长叶铺地如蝶翅,两小叶横出如蝶腹及首尾。短根数缕如足”,这样翅、腹、首尾、足俱全,可能附会得过多了。按这么理解,那就是“单蝴蝶”而不是“双蝴蝶”了。另外,从上面的描述来看,也许吴其濬并没有见过双蝴蝶的花,可能他以为两大两小的4片基生叶,就是双蝴蝶的全株了。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6-21 19:09:55 +0800 CST  
@小卦I 2015-06-21 20:24:15
龙胆科有这么多种,学习。
-----------------------------
浙江不多的,《浙江植物志》记载,浙江龙胆属有7种。
《中国植物志》说:“我国有247种,遍及全国,大多数种类集中在西南山岳地区,主要生长在高山流石滩,高山草甸和灌丛中。”
这个比较吓人。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6-22 12:33:55 +0800 CST  
0320、细茎双蝴蝶
细茎双蝴蝶,龙胆科(Gentianaceae)双蝴蝶属(Tripterospermum),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Tripterospermum filicaule (Hemsl.) H. Smith

2012年5月27日,跟着行走金华群的大队伍走武义牛头山。看见一种植物的幼苗,叶面3条主脉,叶背紫红色。我是一点感觉都没有(也就是说连科都判断不出来),同行的大风兄说可能是一种过路黄。
回家看照片,想起来在之江草木看帖时似乎见过这种植物,查《浙江植物志》,觉得可能是福建过路黄或紫脉过路黄。
6月5日,在QQ群巡山群请教,网友吉土说是双蝴蝶属,喜子老师说是细茎双蝴蝶,还说“相信我,没错的”。呵呵,喜子老师我是一向信任的,我当然相信了。

到目前为止,我就在牛头山见过细茎双蝴蝶一次。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6-22 20:18:04 +0800 CST  
0320、浙江獐牙菜
浙江獐牙菜,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Swertia),一年生草本。
拉丁名:Swertia hickinii Burk.

2006年10月29日,在金华汤溪九峰山风景区中见到一种开花的植物,花5瓣,白色有紫纹,花瓣上还有细长流苏状的毛,显得非常奇异。当时自己刚开始学习辩识植物没多久,对它全无感觉。
奇怪的是,之后很长的时间也没有到论坛去请教这种植物,所以也谈不上了解。
大约是2012年,整理历年拍的照片(为了上传到CFH),才又见到它。这时我已经在网上多次见过獐牙菜和浙江獐牙菜的照片,有些印象,但拿不准是哪一种。查《浙江植物志》和CFH(中国自然标本馆)的照片,确认是浙江獐牙菜。

说起来这种植物也不算稀罕,但是我就见过一次。至于属长獐牙菜,《浙江植物志》说“产全省各山区”,可我偏偏缘悭一面。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6-23 22:30:03 +0800 CST  
0322、建德獐牙菜
建德獐牙菜,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Swertia)
拉丁名:Swertia jiendeensis Y.Y.Fang

2012年8月13日,在浙江临安十门峡景区见到建德獐牙菜。当时是黄山梅老师说了才会注意到,若是我自己见了,咋一看还当成小飞蓬之类的东西。

整理照片时才发现在可检索的《中国植物地》和《浙江植物志》中均找不到建德獐牙菜,这可让我纳了闷了。辗转求教,才在《浙江植物志》第五卷“补遗”中找到了它,因为资料缺乏,干脆抄录如下:

建德獐牙菜
Swertia jiendeensis Y.Y.Fang(龙胆科)
一年生草本,植株明显无毛。茎直立。高30-55厘米,四棱形,直径约3毫米;分枝及小枝具狭翼。叶对生,叶片披针形,长1.7-4.2厘米,宽0.3-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具3脉。聚伞花序在分枝或小枝顶端着生;花梗四棱形,长4-15毫米;花常4数;花萼比花冠长,稀短于花冠,4深裂,2大2小,萼裂片线形或披针形,长0.7-1.5厘米,宽0.1-0.3厘米;花冠淡黄色,具黄褐色腺纹,4深裂,花冠裂片椭圆形,长0.8-1厘米,宽3-3.5毫米,先端渐尖,内面基部具有2个狭长圆形腺窝,边缘有流苏状毛;雄蕊4,比花冠短,花丝近基部扩大,长约4毫米,花药箭形,长约1.6毫米;子房狭卵形,长4-5毫米,柱头短,顶端2裂。蒴果无柄,长约1.1毫米,有多数圆球形种子,直径0.6-0.8毫米。花果期10月。
产建德莲花。生于山坡灌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浙江建德。
本种与美丽獐牙菜相似,但后者花冠基部仅有一个圆形腺窝,上侧有齿毛并覆盖有一小形边缘具纤毛的膜质鳞片为不同点。

拉丁名中的命名人Y.Y.Fang是方云亿先生。

奇怪的是,网上居然找不到建德獐牙菜的照片。在CFH(中国自然标本馆)也仅有我发的一张照片。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6-24 21:20:45 +0800 CST  
0323、野老鹳草
野老鹳草,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老鹳草属(Geranium ),一年生草本。
拉丁名:Geranium carolinianum Linn.

起初,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有时候我就会想:如果有上帝的话,那他一定是个几何大师、雕刻大师(当然信上帝的人都知道他老人家是万能的)。在看的野老鹳草叶形时,我就有这样的想法。野老鹳草的叶子有5~7深裂,每裂片再有3~5浅裂或中裂,看着这种微妙复杂的造型,我就这么想。深一层说,因为我不信上帝,所以真不知道自然造化还会有什么千变万化,而那决不是单一的角色能够胜任的。

野老鹳草据我所见是极常见的杂草,它也是我辩识植物以来较早认识的植物。因为实在寻常,以至于后来对它有些视而不见了(2014年自己的记录中就没有它)。

最初是2005年在金华劳动路边的草坪上(站前变电所外)看到野老鹳草(其实应该说是注意这种植物,因为之前肯定看到过,只是没有留意而已)。2006年1月在踏花行论坛请教后知道名字。2006年2月21日,在金华金衢路山嘴头一带的路边第一次看见它的花,它们在早春开花。
后来就发现野老鹳草挺多的,几乎随处可见,实在是寻常不过。

2008年5月13日,我看到野老鹳草进入暮年了,叶子和果实都呈现一种秋天般的红色,有些果实甚至已经成熟到黑了。野老鹳草种子的样子很有特点,按《中国植物志》老鹳草属描述是“蒴果具长喙,5果瓣,每果瓣具1种子,果瓣在喙顶部合生”,按我业余爱好者的眼光看去就是一根比较粗的针。因为野老鹳草的果实经常两两而生,所以它有个别名:两支蜡烛一杆枪,非常形象。

检视自己拍过的照片,发现在2006年12月就见到过野老鹳草的幼苗,它的子叶形状像苹果,与成年植株的叶似乎没有丝毫的相似。当时可能是严寒,它们的子叶都如暮年的叶,是红色,真叶则是淡紫红色。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6-28 22:00:58 +0800 CST  
0325、老鹳草
老鹳草,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老鹳草属(Geranium),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Geranium wilfordii Maxim.

2012年8月12日,在清凉峰十门峡景区,见到一种老鹳草在开花。后来听到有人说是东亚老鹳草。8月14日,在徽杭古道,又见到几处这种老鹳草。8月16日,在栈岭湾,见到老鹳草属一种,自己猜可能就是属长。
不久后,在之江草木论坛发帖汇报清凉峰植物,自己标做东亚老鹳草。我所敬佩的网友老蒋说:老鹳草,不像东亚。
当时自己查了《浙江植物志》,然而限于自己所知所见实在有限,仍是不甚了了。

2012年9月6日,在金华北山上见到老鹳草属的一种,当时能肯定不是自己常见野老鹳草,那么可能就是老鹳草或东亚老鹳草吧?回家查《浙江植物志》,觉得应该是属长老鹳草,理由是:叶3裂,花淡红色。

写青眼草木到老颧草属,觉得自己对这一属不了解,又查《浙江植物志》,说“浙江有2种,1变种。”分种检索表如下:
1、一年生草本;叶片5-7深裂,裂片再3-5浅裂至中裂,小裂片线形,全缘……野老鹳草
1、多年生草本;叶片3-5深裂,裂片宽卵形至菱状卵形,边缘具锯齿。
2、叶片(3-)5深裂,先端钝或急尖;花紫红色………………………………东亚老鹳草
2、叶片3裂,先端渐尖;花淡红色……………………………………………………老鹳草

然后在CFH网站查看照片,大致对这3种能够区分了,老鹳草和东亚老鹳草的叶形差别还是比较大。然而CFH网站中东亚老鹳草的照片中鉴定错误的也不少。再看自己的照片,拍的最多的当然是野老鹳草,可是似乎还没有拍到过东亚老鹳草。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7-02 21:43:17 +0800 CST  
@巷底臭椿 2015-07-03 10:03:02
青花君,请教一下这种植物的名称,图是刚拍的,上班路上有三五处,谢谢
-----------------------------
美洲商陆,也叫垂序商陆,因为它的花序大多下垂。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
我这里美洲商陆非常多,甚至高山上也有。
果实形状确实有些像南瓜。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7-06 16:59:54 +0800 CST  
@真希望快乐 2015-07-04 16:17:11
看青花瓷的连载真是种享受,又能学到不少知识。一直做个潜水者,以后一定要顶帖。
-----------------------------
谢谢鼓励!
我只是记录自己见到的植物。欢迎常来看看:-)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7-06 17:01:50 +0800 CST  
0325、香叶天竺葵
香叶天竺葵,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天竺葵属(Pelargonium),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Pelargonium graveolens L'Hér.

忘了最早是什么时候在哪儿看到它,模糊的记忆中,似乎当我见到它时,已经在哪个论坛中见过它的照片了。
2007年5月7日,在金华凤凰花园的某幢楼前见到了一种正在开花的种植植物,叶细碎分裂,毛茸茸的。凭印象觉得就是驱蚊草。8月13日,在原生植物论坛请教,有网友告诉果然是驱蚊草。
之后,经常见到驱蚊草。它的气味我觉得很像李字牌蚊香,并不好闻。
2008年9月16日,在上海植物园又见到驱蚊草,与平时自己所见零星种植的不同,这里是在地上种了一小片。

上网查驱蚊草的资料,它的来历比较复杂,而且有些奇特。有资料说:
“驱蚊草也叫避蚊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常年散发柠檬香味,不仅有驱蚊效果,并有净化空气作用。驱蚊草在气温-3℃以上能生存,气温越高,香味越浓,驱蚊效果越好,也可盆景栽培。驱蚊草是由荷兰遗传学家迪克将原产于非洲的天竺葵用基因融合技术将香茅草中的香茅醛导入,培养成具有驱蚊作用的驱蚊草。随后,迪克在美国成立了基因公司,大规模推广这一技术,以后又传到日本、澳大利亚等。”
另一则资料说:
“蚊净香草是真正的驱蚊植物。它是被改变了遗传结构的芳香类天竺葵科植物,近年才从澳大利亚引进。该植物耐旱,半年内就可生长成熟,养护得当可成活10-15年,且其枝叶的造型可随意改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蚊净香草散发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柠檬香味,在室内有很好的驱蚊效果,对人体却没有毒副作用。温度越高,其散发的香越多,驱蚊效果越好。据测试,一盆冠幅30厘米以上的蚊净香草,可将面积为10平方米以上房间内的蚊虫赶走。另外,一种名为除虫菊的植物含有除虫菊酯,也能有效驱除蚊虫。”

总之它不是自然演化形成的植物,而是人工干预的产物。

2011年,把自己拍的照片上传到CFH,系统自动给出的名字却是香叶天竺葵。
CFH百科香叶天竺葵的描述如下:
“多年生草本或灌木状,高可达1米。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肉质,密被具光泽的柔毛,有香味。叶互生;托叶宽三角形或宽卵形,长6-9毫米,先端急尖;叶柄与叶片近等长,被柔毛;叶片近圆形,基部心形,直径2-10厘米,掌状5-7裂达中部或近基部,裂片矩圆形或披针形,小裂片边缘为不规则的齿裂或锯齿,两面被长糙毛。伞形花序与叶对生,长于叶,具花5-12朵;苞片卵形,被短柔毛,边缘具绿毛;花梗长3-8毫米或几无梗;萼片长卵形,绿色,长6-9毫米,宽2-3毫米,先端急尖,距长4-9毫米;花瓣玫瑰色或粉红色,长为萼片的2倍,先端钝圆,上面2片较大;雄蕊与萼片近等长,下部扩展;心皮被茸毛。蒴果长约2厘米,被柔毛。花期5-7月,果期8-9月。”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7-06 17:04:34 +0800 CST  
@巷底臭椿 2015-07-03 10:03:02
-----------------------------
是这样,我是按自己在CFH的植物名录中科拉丁名的顺序来写植物,现在到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G字头的。商陆科是Phytolaccaceae,还在后面:-)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7-09 16:07:25 +0800 CST  
@害-虫 2015-07-08 20:35:57
提上来慢慢看~
-----------------------------
害虫好,好久不见!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7-09 16:09:26 +0800 CST  
0326、天竺葵(附:马蹄纹天竺葵)
天竺葵,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天竺葵属(Pelargonium),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Pelargonium hortorum Bailey

马蹄纹天竺葵,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天竺葵属(Pelargonium),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Pelargonium zonale Aif.

2005年自己刚开始学习认识植物的时候,当时住的小区里有不少人家都爱种些花草,其中就有天竺葵。最早拍到照片是2005年11月1日,根据记录,12月7日知道名字(大约是在踏花行论坛请教后知道)。
之后经常见到,发现有些天竺葵的叶上还有棕色马蹄形的纹,有些奇异。
2008年5月6日,在小区里看到天竺葵的花很红很艳。
除此之外,似乎对它也无特别的的感觉。

写到它时,在《中国植物志》天竺葵的各论中看到这么一句话:
“另有近似种马蹄纹天竺葵 P. zonale Aif. 其主要区别为茎通常单生,仅幼时略被绒毛;花较小。”
原来我看到叶上有马蹄纹的是另一种,但是我似乎也没有必要另外再记录了吧。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7-09 16:10:58 +0800 CST  
@真希望快乐 2015-07-10 11:24:09
有价值的东西,使人受益。
好多花草我没看过,一看就非常喜欢。如那鲜红的天竺葵,红得艳丽。
-----------------------------
谢谢!其实身边的植物不少,只要留意,就会发现它们的生命之美。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7-10 22:33:45 +0800 CST  
0327、旋蒴苣苔
旋蒴苣苔,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旋蒴苣苔属(Boea),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Boea hygrometrica (Bunge) R. Br.

2014年9月8日,在金华琅琊镇琅峰山,发现一种没见过的植物,叶子比较有特点。有不少。凭感觉(这种感觉也是慢慢积累起来的)以及它的生长环境,猜想是苦苣苔科的,但是还不知道是哪一属。还注意到其中有一丛已经有果实了。
回家查《浙江植物志》苦苣苔科,查来查去,觉得是旋蒴苣苔属的旋蒴苣苔。再细看照片,发现果实有果皮是旋扭的,这是鉴定的依据之一。自己能鉴定出来,有些小小的欣喜。
《浙江植物志》说旋蒴苣苔“花期6~7月”,可惜今年错过了,那么明年再拍吧。

2015年6月5日,在金华安地镇一处小山边,看到十几二十米外的山岩上有一种粉红色的花,一时有点纳闷:这个季节会是什么花呢?开始时,因为隔得远看不清楚,拍了照片放大看,仍是不清楚。后来,这种花多起来,距离也稍近些,反应过来是旋蒴苣苔。一路走去,岩壁上旋蒴苣苔越来越多,直到一处多得让我不由地惊叹,实在是有些震撼,这与看种植的花卉的观感全然不同。不过,最近的也隔着十来米,自己又只带了G12相机,总是看不太真切。
这个地方说来也是比较奇特,原来它是靠着小溪的一座很低矮的小山,在溪的对面(约有100米的距离),恐怕根本看不出这岩壁上有什么。去年刚修造了一条自行车骑行绿道,在溪中离小山稍有些距离的地方造了条木栈道,才让人可以靠近这山壁。不然,这些旋蒴苣苔还不会被我看到。
第二天,特意带了40D和百微镜头,先后去琅峰山和安地镇。在琅峰山拍到了近距离的旋蒴苣苔花,不过不太多。在安地镇,又拍了不少。
2015年6月20日,向同事借了EF70-300镜头,去拍旋蒴苣苔。300的焦距在佳能40D上就成了480,当然能看得更清楚。可惜花期有些过了,花没有前些天那么多。回家看照片,也不是太清楚,看来这样的长焦还是需要三脚架。
好在以后还有的是看它们的机会。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7-10 22:35:02 +0800 CST  
@真希望快乐 2015-07-11 11:16:24
以上几种植物我都没看过。尤其是那蓬勃蓬勃的旋蒴苣苔生命力强,那密密麻麻的花使人留恋。其实我任何花都喜欢,走在路上无意中看到一朵小花,我会弯下腰轻轻抚摸一下,发自内心的痛惜。很可惜,你那些讲解看得最仔细我也无法记住,那都是知识呀。只恨自己年纪大了。
-----------------------------
问好!
喜欢就好,也不一定要认识和记住。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7-12 22:12:38 +0800 CST  
0328、浙皖粗筒苣苔
浙皖粗筒苣苔,苦苣苔科(Gesneriaceae)粗筒苣苔属(Briggsia),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Briggsia chienii

因为喜欢植物,经常去踏花行论坛。在那里,我看到许多花卉爱好者的人特别喜欢苦苣苔科植物,很多人还昵称苦苣苔科植物为“苦”(还有昵称酢浆草为“酢”的),那口气让我有些受不了。可能我只是爱好植物,算不上花卉爱好者,但我似乎也可以理解那种喜爱。而在我所知道的植物爱好者中,苦苣苔科植物也普遍受到推崇和喜爱。
在各个论坛中,经常能看到网友拍的苦苣苔科的照片,见得多了,很希望自己也能亲眼见到。不过我见到它们实在是比较迟了。

2012年5月5日,在金华安地镇小同村山间的石壁上见到一种植物的幼苗,自己觉得是苦苣苔科植物。回家查《浙江植物志》和网上的图片,觉得应该是浙皖粗筒苣苔。5月9日,在丽水市遂昌县高坪乡附近的一处山崖上,又见到有苦苣苔科植物,似乎也是浙皖粗筒苣苔。《浙江植物志》说浙皖粗筒苣苔“花果期9-10月”,还早着呢。
2012年8月13日,在临安十门峡景区,见到浙皖粗筒苣苔正开着花。其中一处山涧中的岩石上,有3朵花正开着,可惜太远了,拍得不理想。它的花筒状,紫红色,前面像嘴巴一样张开,里面有深紫色的斑纹。说实话,亲眼看到了,也没觉得有太大的惊喜。

2013年7月,多次见到浙皖粗筒苣苔。28日,在泰顺县黄桥,见到很多粗筒苣苔,有花,但比较高,拍不好。后来在一处山崖上终于看到比较低的一株。30日,泰顺县乌岩岭景区,见到很多浙皖粗筒苣苔,但都没有花。31日,在文成县铜铃山景区,游步道边的岩石上许多浙皖粗筒苣苔,也没有花。它们的叶我摸过,比较厚,叶面叶脉之间凸起明显;叶背叶脉凸起,像一张网。

让我比较纳闷的是,小同村的那处浙皖粗筒苣苔,以后再去就看不到了。这是我知道的离我最近的,本来经常可以去看看它们。

苦苣苔科的植物大多生长在岩石上。含糊地说,这就是它们的天性。具体的原因我不知道,猜想可能与它们生长所需要的化学成分有关吧?

说起来好笑,我为苦苣苔这个“苣”的读音迷惑了很久。一开始念成“巨”,后来知道苣还有一个读音是“取”(好像是从电视连续剧《琉璃苣女孩》里知道)。那么究竟该读哪个音呢?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7-12 22:16:09 +0800 CST  
@小卦I 2015-07-13 11:25:33
看来,苦苣苔科的苣还是读巨ju。
-----------------------------
我看不出来为什么读巨。
我在汉典网站还看了《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也找不到依据。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7-13 21:28:17 +0800 CST  
0329、羽裂唇柱苣苔
羽裂唇柱苣苔,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唇柱苣苔属(Chirita),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Chirita pinnatifida (Hand.-Mazz.) Burtt

到目前为止,我只见过羽裂唇柱苣苔一次。
2013年7月30日,温州市泰顺县乌岩岭景区,跟着几位专家,见识了羽裂唇柱苣苔。它的叶有很大很深的锯齿,花紫色,里面有深紫色的纵条纹。正值花季,我见到有一株上面开了4朵花。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7-13 21:29:07 +0800 CST  
0330、苦苣苔
苦苣苔,苦苣苔科(Gesneriaceae)苦苣苔属(Conandron),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Conandron ramondioides Sieb. et Zucc.

2012年5月27日,参加本地行走金华群牛头山穿越活动。从山顶下到景区里面,从里往外走的路上,同行的大风兄发现了一种怀疑是苦苣苔科的植物,我看看也觉得是,但是比较怪异:这种植物只长着一张大大的叶子。
后来自己查浙植志时看到像科长苦苣苔,在巡山群里问了确实就是。《浙江植物志》说:“叶通常1-2,基生……花期7-8月”。

2012年8月15日,在临安十门峡景区,见到几处苦苣苔,这次一眼就能认出它了。不过已经过了花期,结出果实了。它们似乎都喜欢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2013年7月30日,在泰顺乌岩岭景区。又见到苦苣苔,好像花期已过。有一处崖瀑布下,很多苦苣苔,可是仍然没有看到花,都已经果实了。这让我有些怀疑《浙江植物志》上说的花期是否准确。

2015年5月4日,在武义牛头山景区,在一处山涧边的岩石上见到很多苦苣苔。

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没有亲眼见过苦苣苔的花——照片当然是见了很多。说起来这位科长的花也说不十分美丽,但是相比同科植物,显得有些另类。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5-07-15 22:07:00 +0800 CST  

楼主:青花瓷

字数:683

发表时间:2012-07-12 07:3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22 13:17:13 +0800 CST

评论数:24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