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的解释和疑问

1.1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解释:
管宁,字幼安,山东朱虚人,和华歆、邴原都是老乡,看文章的意思,他们几个可能曾经在一起又读书来又生产,可谓知行合一。我小时候读书,学校里也有块菜地,班级承包,还有几棵果树,小组里也养过兔子什么的,现在的孩子可能体验不到其中的快乐了。管宁避祸辽东37年,一辈子拒绝作官,只是被曹丕强封了个太中大夫,作一个咨询顾问。管宁虽然和华歆绝交,但华歆还是要贴上去,多次推荐,提出把自己太尉的差事让给管宁,管宁当然不会接受(这种故事古时候倒常听说,但在我的影响中好像没有一样能达成协议的,不过一定是双赢的局面——大家都获得了好名声),笑着说:“华歆当年本来就渴望做个大官僚,所以把自己的位置当个宝贝(子鱼本欲作老吏,故荣之耳)。”正是李商隐《安定城楼》所说:“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捉而掷去之:拿起来又扔掉。
这个故事用现代人的眼光看,管宁的举动有点出格,华歆倒是更符合人性一点,无论这个金是指黄金也好、白银也好、黄铜也好,它起码是货币,而且是在自己家菜园子挖出来的的,其产权没有疑问,郭巨埋儿,天可怜见,挖出一坛子钱,毫不犹豫占为己有,不照样是二十四孝之一?再说了,挖到货币又不利用,GDP不就消失了,对社会的经济建设也造成负面影响。记得有故事中说,楚共王打猎时把其弓掉了,左右要去找。共王说:“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听说后叹息说,何必加个楚字啊。可见孔子对捡东西也不反对。当然,对捡东西儒家也有不同的说法,《后汉书》中有个故事,说乐羊子也捡到一块金,拿回家给妻子(快乐总是要和别人分享的)。妻子说:“我听说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何况是捡拾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扔弃到野外,出外拜师求学去了。
席: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古人坐的时候是跪着的,膝盖上总的垫个垫子。用椅子可能是唐代以后的事情。
轩冕:偏义复词,轩,指曲辕而有帷幕的马车,是古代大夫以上的坐车;冕,高帽,大夫以上带的帽子。这里指车子,借代有达官贵人过门。我有几个朋友平时看到什么保时捷、林肯、悍马啊等车子停着,往往要绕车半圈,口中啧啧,报出一些数字,对尊贵表示敬意,为了不失去朋友,我也要应和几声。
宁、歆:上文称管,这里称宁;上文称华,这里称歆。古文惯例,人名已见于上文时,就可以单称姓或名。
废:放弃;放下。
友:《礼》、《易》的注中都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也许很难说管宁有道德洁癖,心与心的距离未必比星与星的距离更近。管宁对那个乱世越来越失望,所以对朋友要求越来越严格,“常笑邴原、华子鱼有仕宦意”(《世说》注),正像法国大革命时的罗兰夫人说的“我了解人越多,我越喜欢狗”,我很难想象管宁如果掌控至高权力,这个世界究竟是血流成河还是光明一片。古希腊有个学派叫斯多葛主义,其主力有一群道德圣徒和厌世者组成,他们对历史的真正影响,或微乎其微,或破坏深重。我想,对于那些与社会无害的生活方式,不要拿完美的标准去衡量。不过像范美忠这样最近频频上网推销他人生哲学的网友,我还是感到不舒服,只能理解成他用不恰当的方式来努力消除内心的愧疚。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06 16:33:26 +0800 CST  
woodmanzf兄,谢谢你的鼓励。我多说一句,现代人模仿写文言,如果没有把握,会变得非常奇怪。记得凯迪社区有个叫饕餮的,文言用的很好,那必须背诵许多文章,然后进行消化,我们很难学的。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06 16:44:36 +0800 CST  
中午在办公室里写了1.12节,可是没有拷贝过来,所以现在先写1.13,不知道能不能完成。

今天写讲话稿,批评了一些干部,已经送领导那里去了,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念,虽然是泛泛而谈,但其中一段还是比较快意的:
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平时办公室坐久了,社交圈子广泛了,不但处理事情“偷工减料”,而且屁股坐歪了。最近全国一些地方发生了突发事件,最后酿成群体性事件,这些事情起因都是些小事,但就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平日里高高在上,不走群众路线,不会做、不屑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结果消息越长越乱,事情越闹越大,长此以往,就会社会动荡、江山易色,到时候我们怎么向人民交代、怎么向历史负责!
有些人会说,那些事情不会发生在我省,可是大家问问自己,是不是心里总装着人民群众,是不是每一件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自己都努力去做了?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07 20:57:30 +0800 CST  
1.1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②!”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解释:
避难:躲避战乱,据华峤《谱叙》中说,是指献帝在长安时事,王允刺杀董卓后,李傕、郭汜兵变,天下大乱。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我们且不谈农民起义的正义性,也不谈太平道的邪教性质,有历史资料指出,像张角、张梁这些个领袖,和宦官的很紧密的,曾与太监密约一起起事,只是消息走漏,所以起义非常仓促。那个时候中原不少地区可算是人间地狱,曹操说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并无夸张之处,东汉黄巾起义前本来人口在6000万左右,到了西晋建立,人口在1600万左右。王粲《七哀诗》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曹丕《令诗》:“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曹植《送应氏》:“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这些我们在世界大战和外星人入侵等影片中都见识过了。活着的还要逃命,要见识经历许多丧乱别离。“哲学是死亡的练习”,“如果没有死亡的问题,恐怕哲学也就不成其为哲学了”,要把握魏晋时候某些士人的心态,需要我们设身处地的设想无数死亡对于他们的教育意义。现在网上玄幻小说之重生主题之一就是回三国当大英雄,可事实往往是,如果重生在东汉末的中原地区,被秒杀的概率大大超过活着;即使活着,按现代人的思维活动,也大都会厌世而崩溃。
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拯:挽救。
在《世说》注中,华歆孙子华峤回忆了另外一个版本,主人公是华歆和郑太,那个倒霉鬼是掉在井里了,华歆主张把他救起来。程炎震说,不可能是王朗,因为当时王朗在徐州陶谦那里。华歆小节可能还可以,但是进取心很强,人品也就那么回事。章太炎曾评论,汉魏之交替,人们认为这些士大夫人品越来越差,独于华歆,魏、晋间皆颂美不容口,歆之得誉,亦缘峤之《谱叙》。就是说,华歆有个好孙子华峤,历史学家,全靠他写了本《谱叙》,大大赞美爷爷,所以舆论一边倒了。华歆的那些丑事,全靠吴国人写曹操传而保留下来。余嘉锡作出批评:“后汉末至六朝,士人小廉曲谨,以邀声誉;逮至闻望既高,四方宗仰,虽卖国求荣,犹翕然以名德推之。华歆、王朗、陈群之徒,其作俑者也。”眼下有个毛三,学习华峤,大写爷爷的伟大(我想因为智力问题恐怕是请人捉刀的),不过现在的历史,一部分掌握在网络手中,毛三想重塑祖先的荣光,已是时过境迁。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07 23:06:28 +0800 CST  
寻常兄,我在单位里虽然不敢臧否具体人物,可还是坚持在领导面前胡说八道,管他有没有“雅量”。平时八股文写多了,所以得换换脑子拿闲书来消遣,只是自己见识浅陋,不能让网友满意。
秋英君,开始回忆往事可是衰老的标志之一,你一个女孩子,可要向前看啊。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07 23:28:09 +0800 CST  
1.12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解释:
王朗:字景兴,山东郯县人,原来叫王严。照道理说,名字授之于父母,古人一般不会改的,只有譬如身体不好、官位不大、冲犯忌讳、躲避仇杀等,才先祭祀占卜一番,再慎重改名。三国时李严、王严都改名了,一叫李平,一叫王朗,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王朗是个学者,对不少儒家典籍做过解释,但没有流传下来;王朗也曾是个失败者,他当会稽太守的时候,被孙策杀败并狠狠地羞辱,不过在魏国他当上了司徒,“三公”之一,大司法部部长;王朗在民间被耻笑,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大学者居然在一场辩论赛中自告奋勇地当一辩,被诸葛亮活活骂死,这当然是假的,不过王朗怎么看都像个伪君子真小人,他多次向吴国、蜀国大臣写信喊话劝降,《魏略》中记载,王朗给许靖的信中说,自己能够亲身经历圣主受终(曹丕篡位),十分开心,“如处唐虞之世”, 我们往他身上泼泼脏水,是多么快乐。
蜡:音“吒”,古代年终大祭万物,《礼记》“天子大蜡八,水庸居其七”, 天子在冬至三戌之日期间,必定会举行祭祀诸农神与土示的祭典,这祭典仪式称之为“蜡”。蜡后来也做腊,本义是打猎的意思。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燕饮:宴饮。
张华:河北人,字茂先,西晋名臣,被人誉为“西晋子产”。年轻时写了一篇《鹪鹩赋》,以小鸟自喻,“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静守约而不矜,动因循以简易。任自然以为资,无诱慕于世伪”,一举成名,慢慢地麻雀变凤凰,最终当上了晋国的“三公”之一——司空。张华博闻广识,著有《博物志》,我们现在还能读到。据说龙泉、太阿宝剑(就是干将、莫邪)就是他指点别人找到的,他死后剑不知所终,最后两剑化龙而去,给后人留下无穷的遐想。张华曾经掌管过国家宝库,有一次失火,据说“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屐等尽焚焉”, 十分可惜。张华最后在西晋“八王之乱”中遇害。
形骸之外:形骸,身体。指外在形式。
王朗是华歆的Fans,他当然知道东施效颦的故事,但齐白石生得太晚了,所以王朗没有听到“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劝告。故事的真相可能是这样,华歆有个绰号叫“华独坐”,是说他酒量太好,别人已经喝得东倒西歪了,可华歆没事,不会失态。因为华歆喜欢喝酒,所以在腊月召集子弟喝,图个热闹。王朗不知其所以,也叫了一家子人喝,结果喝趴下了,被张华嘲笑。学习模仿别人其实是件危险的事,大家可能还记得查普曼,他曾经刺杀了披头士主唱列侬,其中一个说法是查普曼具有“我就是列侬”的身份妄想。查普曼原是列侬的歌迷,在列侬退隐年间,他开始学习列侬,连日常生活的细节都模仿列侬,“我就是列侬”的妄想为他沉闷无趣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和光彩。但等到列侬再度复出后,查普曼即产生严重的认同危机,他再也无法退回原来的身份和生活中,于是他只好去枪杀那个真正的列侬。还有一个说法是,查普曼刺杀列侬后没有跑,依旧冷静地看《麦田里的守望者》,他是如此认同于塞林格创造的这个人物,他不久前还在试着将名字合法地改为霍尔顿•考菲尔德。他说:“这本书是写我的。”他觉得自己像霍尔顿,他们同样憎恨虚假,之所以枪杀列侬,是因为列侬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08 21:26:52 +0800 CST  
1.14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所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解释:
王祥:字休征(兵者不祥,要祥自然要不兴征伐),山东琅琊人,长寿,经历了汉、魏、晋三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孝子,其经历完全可以和舜一比高下,如果是原始部落的禅让制,王祥就是理所当然的氏族头领。不过舜到儿子商均这一代就湮没无闻,而王氏家族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世家。王家的发迹,就是从王祥哥俩(王祥、王览)开始的,王祥哥俩出名,全是因为他们的母亲朱氏集天下恶毒后母之大成,白雪公主后妈、灰姑娘后妈都要“让她一头”,《世说》仅仅选取了其中两个小故事,在其他史书里朱妈妈还有打骂,下毒等故事,而且这个后母也没有改悔,一如既往地考验着王氏兄弟一直到死。王祥后来做了曹髦的老师,接着很配合地转向司马昭、司马炎,从此家族兴盛三百年,可谓辉煌无比,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一个二三十岁,也许四五十岁的大男人经常在雨中抱着李树哭泣,孝气冲天,其画面是何等地感人。据说后来这几株果树居然每次在风雨中都毫无损失,在今天山东临沂孝感河边还有一块碑,纪念王祥的风雨守李。
母自往暗斫之:因为这个故事太离奇,所以《晋书》上没有采用,而采用了和“守李”异曲同工的故事:“母又思黄雀灸,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还有故事说,朱氏虐待王祥和媳妇,自己的亲生儿子王览便一起承担,让朱氏狠不起来。王祥父亲死了以后,王祥孝的名声大了。朱氏更恨,要毒杀王祥。王览见机不对,拿起来自己喝,王祥也要抢,最后朱氏倒掉酒。从此以后王览为了防止母亲把王祥毒死,每次饭前他都要先尝一遍。不过儒家说孝“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孔子家语》,王祥自动请死,可能是非常悲愤的,要陷朱氏于不义,朱氏终于觉醒了。多么好的后妈啊,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地当恶人,这是一种怎样的执着精神!
王祥最著名的表演在《二十四孝》中:朱氏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突然要求吃鱼,王祥二话不说,立刻来到河边,脱掉衣服用身体融化坚冰,结果冰面终于裂了个缝,从中蹦出两条鲜活的鲤鱼来到王祥脚下,这就是“卧冰求鲤”。隔壁的邻居晚上闻到王祥家飘来鱼香,口水禁不住往下流,急忙打听,十分感动这份孝心,义务广泛传播,于是那条河被乡里乡亲改名作“孝感河”。余嘉锡说,故事不是这样的:《初学记》三引师觉《孝子传》中说“祥解褐扣冰求之,忽冰少开,有双鲤出游,祥垂纶获之而归。”王祥砸冰激动得身体发热,脱衣服继续砸,得到了鱼。余先生扫兴!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09 23:24:16 +0800 CST  
秋英君,国家、民族的概念是西方话语,汉唐时期的中国人大概忠君就是爱国,余嘉锡做笺疏时在建国之后没几年,在某些方面见识当然没有现在的我们那样高明,聊备一说罢了。比如现代人割地,会被人骂死,可古人往往不以为意。但如果朝代老是更替,古人的精神压力就会很大。不过儒家学说自相矛盾之处很多,也就往往能自圆其说,我们不必顶真。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09 23:41:31 +0800 CST  
1.15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解释
晋文王:司马昭,司马懿之子,司马炎的弟弟,死的早了点,儿子司马炎是正儿八经的武帝。因为按伦理司马炎的儿子更具有当皇帝的合法性,所以最终形成了“八王之乱”,西晋迅速衰败。
阮嗣宗:阮籍,字嗣宗,河南陈留人,父亲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他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当过步兵校尉(俸禄二千石,算是中高级干部了),所以后人也叫他“阮步兵”。 阮瑀是曹操的秘书,文章很合曹操的心思,也有很好的音乐才能,但去世早,那时候阮籍才四岁。阮瑀的才能完全被阮籍继承下来,而且更加出色。阮籍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它区别于建安文学,是因为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抒写个人忧愤的作品增多,作品逐渐与玄理结合,风格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为主变为寄托深远为主。如阮籍的《咏怀》诗,就消解了建安文人建功立业的豪情,而是仔细体味生命的悲哀,去看透名利的虚幻,它的“深情”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阮籍的道德和我们前面介绍的道德完全不同,东汉中后期士族自我意识高涨,以天下为己任,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是严谨;而正始期间的士人的自我意识高涨,以自由为追求,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是本性,这在阮籍身上有比较充分的反映,我们会在后面陆陆续续地了解他的所作所为,他也许并不喜欢这样,但不得不这样,不然他就找不到自己了。不过,人是都是传统的产物,矛盾的结合体,阮籍也有他的另一面,譬如这个故事。
臧否:善恶;得失。《诗•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这里做动词,称赞批评。
阮籍“终身履薄冰”,虽然在司马昭面前“至慎”,不谈论时势人物,但其实在别人面前却“至狂”,耐不住性子,用青白眼看人,也会讽刺别人,“礼法之士疾之若仇”。阮籍志向很大,自视甚高,但他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没有自己的舞台(徐稚说“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所以多次称病辞官,辞官一次官升一次,后来居然爵位到了关内侯,司马昭也要和阮籍做亲戚,官运比李广好多了。越是这样,阮籍的屈辱感就越强,背上了沉重的良知、人性与情感的重担,所以写了《咏怀》宣泄内心的痛苦,写了《大人先生传》追求属于自己的道路。他在《大人先生传》说,现在的君子“心若怀冰,战战栗栗。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颂周、孔之遗训,叹唐、虞之道德,唯法是修,为礼是克”,最后“奉事君上,牧养百姓。退营私家,育长妻子。卜吉宅,虑乃亿祉。远祸近福,永坚固己”,似乎生活的不错,但在大人眼里,不过是“虱之处於裤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裤裆,自以为得绳墨也。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於裤中而不能出。汝君子之处区内,亦何异夫虱之处裤中乎?悲夫!”。你们战战兢兢,克己复礼,得到了所谓的地位和美好生活。在我眼里,所谓的大房子,不过是裤裆里的破棉絮;所谓的规矩,不过是裤裆里的规矩;所谓的俸禄,不过是吸了点肮脏的血食。阮籍说的很痛快,可我们这些后辈,是在迈不出陶渊明那一步,就只能继续浑浑噩噩地生活。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10 21:21:31 +0800 CST  
不系船兄,真正的中国人也有标准?小弟倒认为魏晋的文化对现代中国人有比较大的影响,起码我们知道了有些中国人做到了放浪形骸,特立独行。对我的影响,我在学习理解别人,知道生活的多样性,知道在自己贫乏的生活后面,存在另一条道路。
秋英君,是啊,王览的子孙可比王祥的子孙有名多了,祖上积德啊。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10 21:50:24 +0800 CST  
司马懿之子,司马师的弟弟,死的早了点,儿子司马炎是正儿八经的武帝。因为按伦理司马师的儿子更具有当皇帝的合法性。
臧否:善恶;得失。《诗•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这里做动词,称赞批评。宋代司马光说:“党人生昏乱之世,不在其位,四海横流,而欲以口舌救之,臧否人物,激浊扬清,撩虺蛇之头,跷虎狼之尾,以至身被淫刑,祸及朋友,士类歼灭,而国以随亡,不亦悲夫!”臧否人物就像“用手去撩拨毒蛇的头,用脚践踏老虎和豺狼的尾巴”,确实是找死。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10 22:27:27 +0800 CST  
1.16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解释:
王戎:字濬冲,山东琅琊人,属王祥家族中的一员,竹林七贤之一。据说他们七个曾经在河南山阳竹林边一起居住许多年,交游甚密;但也有观点认为七个人有的年纪相差较大,排历史年谱的话会存在问题(王戎如加入竹林集体可能还是个娃娃),志趣各异,不太可能成为好朋友。王戎在七贤中名声最不好,但官至司徒。王戎在《世说》中故事很多,是焦点人物之一。王戎毫无疑问的神童,他后来的随波逐流(“慕蘧伯玉之为人,与时舒卷,无蹇谔之节”,典出《论语》),无非是保全生命的一种办法。他曾经掌管全国的人事组织,一切按门第来,不用考评,但他平时的鉴赏评论人物却非常出名;他官至司徒,贪财的名声流传全国,不过平时不管事,穿着便衣骑着小马到处游玩,普通人根本不知道他是政府的最高首脑。事实上,经济生活的富裕本来就是士大夫人生目标之一,它与士人追求思想的自由相反相成,往往只有“居有良田广宅”的物质基础,才能始及“老庄之玄虚”的精神生活。王戎晚年遭遇战乱,亲接锋刃,打了败仗,在危难之间,谈笑自若,也看不出有什么害怕的。王戎可谓享受生活的代表。
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贤之一。本来姓奚,祖籍会稽,先人避仇迁安徽,改姓嵇,以纪念祖籍会稽,他曾经娶了曹魏的宗室长乐亭主,任闲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嵇康作为曹家宗室的一员,自然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而且他的声望很大,是全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书法家,再加上别人的挑拨,最后被司马昭杀害,年仅40岁。阮籍诗歌写得好,嵇康散文写得好,比阮籍的诗歌还好,他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能够鼓舞很多人,与之共鸣。
与嵇康居二十年:嵇康比王戎大十岁,就是说王戎起码在10岁就和嵇康生活在一起,这显然有些夸张。看文章的语气,好像是在回忆往事,表明王戎和嵇康的亲密关系。嵇康早已被害,回忆就成了王戎的专利,嵇康再也不可能从坟墓里跳出来澄清事实。
未尝见其喜愠之色:这与《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嵇康似乎是两种人,嵇康自称:“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就是说自己性格直爽,心胸狭窄,对很多事情不能忍受;性格倔强,憎恨坏人坏事,说话轻率放肆,直言不讳,碰到看不惯的事情脾气就要发作。王戎如此走样地回忆往事,也许有什么环境背景和内心的隐秘之事,也许是为嵇康鸣不平,也许是为了怀念友谊。
《世说》中没有讲嵇康之死的故事,那么就在这里解释一下:起初,嵇康与吕巽、吕安兄弟都是朋友。吕安的妻子徐氏貌美,吕巽乘吕安不在时,灌罪奸污徐氏。吕安找嵇康商量是否要告官,嵇康说出自家门名誉考虑,息事宁人,保全兄弟之情,由他出做工作,让吕巽保证绝不再犯,也不准向吕安下毒手。吕巽答应了,不料为消除这块心病,而后恶人先告状,向司马昭诬吕安有打母之举。司马昭当时以孝治天下,忤逆是条大罪。吕安被囚,援引嵇康为他作证,嵇康义不负心,保明其事,于是一起被收监。结果三千太学生力保嵇康,引起司马昭不快,小人钟会又在那里推波助澜,劝司马昭处决吕安和嵇康,罪名是“言论放荡,害时乱教”(孔子杀少正卯的典故又一次在此案中被引用),嵇康就这样胡里胡涂被杀了。
嵇康、吕安的好朋友向秀若干年后写了篇《思旧赋》,文字很短,感情很深,王戎这样回忆嵇康,也许和向秀的心情是差不多的:“余与嵇康、吕安居至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11 21:28:56 +0800 CST  
不系船兄,原来你是看不起中国人啊,哼哼,危险的言论:)

woodmanzf兄,文章中有很多笔误,对不起,“司马炎的弟弟”应该是“司马师的弟弟”,这样那样的错误、不准确的说法和遗漏的史料在文中还有很多处,我会在每个部分结束后统一加以修订重发。谢谢你的指点。

秋英君,明代亡国士大夫要承担部分责任的,他们的党比东汉时代的党要恶心得多。臧否人物,特别是公开批评抨击身边的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与毒蛇猛兽搏斗,怕得心都跳到嗓子眼了。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11 21:44:53 +0800 CST  
1.17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解释:
和峤:字长舆,汝南人。祖父和洽曾任魏国尚书令,父亲和逌(悠)曾任吏部尚书。和峤曾任西晋的中书令、中书令、尚书令等职,可谓世门高第。曹操本性比较朴素,当时的风气就特别讲究节俭,和洽评论说,当官不能只以清廉为评判标准。俭朴作为个人的处世原则没什么不对,但以此衡量为官的标准就有失偏颇。现在有官员着新衣、乘好车,都被说成贪官,而那些穿破衣驾破车出入公府的人都说成了清吏,致使大小官员故意故作姿态,大臣们每天上朝都是自己带着茶具、提着饭篮出出进进,太可笑。其实立教观俗,贵处中庸,才是治国的道理。以偏概全,勉而为之,必有它终结的时候。况且从古至今,务在通人情而已,大凡过激的做法,则最容易隐伪矣。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官场虚伪的风气。当然和洽这样说是有资本的,他以廉洁出名。和峤在《世说》里的故事很多,我们可以陆续接触到。
大丧:父或母去世。儒家本来就有厚葬之风,汉末、魏晋更是变本加厉,几千、几万人的吊唁场面经常出现。虽然有个别人要求并践行薄葬,但不是主流。
鸡骨支床:支,支离。瘦骨嶙峋,只能躺在床上了,意同下文的哀毁骨立。史书上说王戎在服孝期间虽然不禁酒肉,照样娱乐,但内心非常悲痛,走路都成了问题。这当然是母亲去世,如果是父亲不至于到这种地步。
刘仲雄:刘毅,汉家子弟,为人刚直,在魏国时当检察院干部,与上司不和辞职。本来不想在司马昭底下当官,但被恐吓,只能再出山。他常常直言不讳,使“王公贵人皆惮之”,也曾多次批评九品中正制,指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不合理性。,刘毅甘于清贫,以至司马炎也不好意思,经常赐钱接济他,每天派使者送米肉救济。刘毅退休后回青州,由于名望很高,青州的官员选拔由他来决定,部分圆了他不实行九品制的梦想。刘毅去世后,连司马炎也长叹:“我失去一位名臣,可惜他生不能为三公!”最后以三公之礼安葬。
省:探望,“省亲”。不:同否,疑问词。
生孝:指遵守丧礼而能注意不伤身体的孝行。和峤按照礼的要求行孝,做得很周全,但身体没有损伤。
死孝:对父母尽哀悼之情而至于死的孝行。
东汉末对守孝本来就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谨守《礼记》的要求,如《仪礼》说:父母死后三日不食。出殡后,可以食粥,朝暮各一溢米。百日后,可以“疏食水饮”。1年(8个月)以后,可以“食菜果”。2 年后,可以用酱醋调味。3年(25个月)丧服期满,恢复正常饮食,等等。一种是学习庄子鼓盆而歌的旷达,如我在前面介绍看到黄宪就闷闷不乐的戴良:及母卒。良一个人吃肉饮酒,悲伤的时候就哭两声。有人问良:“子之居丧,礼乎?”良曰:“是的。礼是用来制约感情放荡的,如果我的感情不散佚,要礼来拘束干嘛?那些吃很差的东西,无非是为了使自己显得憔悴一些;我现在食不知味,吃酒肉有什么关系!”像戴良、王戎、阮籍这样守孝的,虽然有时被普通人非议,但由于他们的感情很真挚,别人也不能拿大棒子打人了。可是余嘉锡先生这时候又跳出来说,和峤、王戎都是西晋著名的吝啬鬼,对家人都十分刻薄,很难想象他们会对父母孝顺。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12 19:34:48 +0800 CST  
1.18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解释:
梁王:司马肜(肜,和乐),字子徽,司马懿的第三子。
赵王:司马伦,字子彝,司马懿的第九子。司马懿有好几个儿子以地名作字。现在“八王之乱”的中心人物之一出场了。据说,司马亮(司马懿的第四子)本来接受司马炎的遗诏,做晋惠帝司马衷的辅政大臣,可是司马炎的丈人杨骏修改了遗诏,单独辅政。而司马衷的妻子贾南风又是有深厚家族背景的奇特女性,要求分享权力,于是矛盾爆发。但深层次原因是司马昭重新实行古代儒家赞不绝口的分封制,几个叔叔和兄弟都是一方有实权的诸侯;再往前推,司马懿大儿子司马师意外身亡,老二司马昭接替其职位,这给其他王室作出了榜样,而惠帝司马衷恰巧是以愚笨出名的人,大大刺激了他们的权力欲,马上撕去了“礼”这块遮羞布,兄弟叔侄相残。从历史资料看,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都可以说有杰出的才能,可司马家族其中有几个却比较冲动、迷糊,以国家为私器,结果内部反复厮杀16年,天下大乱,西晋迅速灭亡。这个故事的积极意义是,有了西汉、西晋的鲜活教材,从此以后各王朝对家族内部的王侯全力实行打压,分封制从此没落。现代的中国农民家族企业,也存在分封制的影子,事实上,历史早证明,外人比亲人可靠一些,不太会质疑和挑战合法性。司马伦是“八王之乱”的中心人物,他本来统领禁军,是贾南风一党,曾劝贾南风赐死天资卓越的太子司马遹,而后以此为借口杀死贾南风,逼司马衷禅位给自己,以惠帝为太上皇(滑稽,孙子辈的司马衷这是倒成了他的父亲辈),最后“席不暇暖”,司马家族的另外几个王侯一起起兵反对,司马伦兵败被赐死。
国之近属:国,帝王,指皇帝司马衷。
裴令公:裴楷,字叔则,山西人。官至中书令。中书掌管文件机要,最为清贵华重,尊称为令公。裴家在当时也是一大世家,在后面的《世说》称“八裴”。裴楷、王戎都是钟会赏识和提拔的,虽然钟会谋逆兵败,但司马昭、司马炎用人不疑,依旧重用裴楷、王戎。裴楷学问、道德、风采都很出众,当时被誉为“子产”(张华和他同掌朝廷,同时有两个子产了,结果晋朝也这么乱,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和“玉人”。 由于位置和亲戚关系,裴楷卷入了“八王之乱”,虽然多次要求外放和隐退,未能如愿,最后病死,儿子却在动乱中被杀了。
中表:指中表亲,跟父亲姐妹的子女和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之间的亲戚关系。这里有两种理解,一是要求司马肜、司马伦散财给其他穷皇外戚,二是要求两位王爷散财给裴楷的穷外戚。我理解应该是给裴楷自己的亲戚,不然别人也很难非议。据《晋书》上说,裴楷和富翁贵族们交游,见到好的就径直拿来了,随后随意散发给穷人。有一次他造了个大宅子,堂兄王衍参观后赞不绝口,裴楷头脑一热,连新房子也送给王衍了。
天之道:语出《道德经》“天之道其犹张弓(弹琴)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裴楷小时候就以善谈《老》、《庄》闻名,自然信手拈来。不过《道德经》还有下文:“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哪个能做到将富余的财富奉送给天底下的贫穷者呢)?”老子的“人道”就是“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揭露了经济学中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分配不公现象。“当代子产”裴楷实行天道,截留了《道德经》的下文,回避了真子产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其实裴楷这一招很了得,向司马肜、司马伦要这么多钱,那么可见他和这两位王爷的关系多铁(不铁也铁了),又送了他们很好的名声。我看过一则故事,说二战时一个犹太人要避难,儿子建议向他帮助过的人求助,他说:“不,应该向曾经给予我恩惠的人求助。”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天道”是个宇宙问题,因为我不懂,不展开了。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14 20:24:30 +0800 CST  
秋英君,余嘉熙的按语很认真,有时候显得很单纯,我也觉得有意思。
合宜兄(君),女网友还是小网友?你这样咄咄逼人,小弟就架招不住了。不过后来领导没念,而是化了十几分钟的时间解释GUIZHOUWENG’AN事件和温州龙湾的爆炸案情况,直接批评了龙湾区和另外一个市的的工作。
nightlilac兄,你说的有道理的,我在修改稿中已经加了一句“事实上,无论刘备、阮籍、嵇康都是很情绪化的人,我理解“喜怒不露于形色”是他们不在意琐事,不惧怕挫折,不怨天尤人,不向命运屈服。”
无情兄,我爱兄,谢谢鼓励,不过小弟的文章本来不过是培养性情,哪有资格付梓,如果要给孩子看,写完后我发一个文本上来。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14 20:48:09 +0800 CST  
秋英君,余嘉熙的按语很认真,有时候显得很单纯,我也觉得有意思。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14 20:49:16 +0800 CST  
合宜兄(君),女网友还是小网友?你这样咄咄逼人,小弟就架招不住了。不过后来领导没念,而是化了十几分钟的时间解释guozhou事件和温州龙湾的爆炸案情况,直接批评了龙湾区和另外一个市的的工作。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14 20:50:56 +0800 CST  
nightlilac兄,你说的有道理的,我在修改稿中已经加了一句“事实上,无论刘备、阮籍、嵇康都是很情绪化的人,我理解“喜怒不露于形色”是他们不在意琐事,不惧怕挫折,不怨天尤人,不向命运屈服。”
无情兄,我爱兄,谢谢鼓励,不过小弟的文章本来不过是培养性情,哪有资格付梓,如果要给孩子看,写完后我发一个文本上来。

可能有词需要过滤,所以分开发,见谅。记得有一次领导突然问我对我宣传工作的管控政策意见,当时我汗都下来了,一方面不愿意讲假话,另一方面又不想争论,结果非常结结巴巴地说了几句。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14 20:55:37 +0800 CST  
1.19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解释:
太保:大孝子王祥,王戎的祖父辈。王祥曾任太保,正一品的崇高虚衔,太子的老师之一(太师、太傅、太保)。大家可能记得岳飞、于谦,人称“少保”,那是从一品的虚衔。王祥(185年—269年),王戎(233年-305年),看样子祖孙聊过天的。
正始:三国时魏帝曹芳年号(240年—249年)。魏明帝曹睿没有儿子,所以从亲戚这里过继了8岁的曹芳,并任命曹爽、司马懿为辅政大臣。在三国斗争这么激烈的年代,把位置交给黄口小儿,大将军曹爽又是喜欢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曹睿真是有愧“明”的谥号,结果魏国内部派系斗争加剧。249年,司马懿诛大将军曹爽,从此曹家帮全面没落。254年,曹芳被司马师所废,另外找了个小孩曹髦当皇帝(高贵乡公)。曹芳最后谥号是“厉”,杀戮无辜曰厉,曹芳倒谈不上杀什么人,只是在命运之手的推动下,承担了别人的错误。
能言:指能清谈,阐述玄理。清谈起源于汉代的清议,清议本来是通过评价人物好坏来选拔官吏,讲的是从品德看人的才能。而品德是往往是表面现象,架不住伪君子,而且汉代举荐错误是要连坐的,大家就不满足与“孝”这个东西,而要看透人物的本质,要看人物的“才性”,由此产生出现“四本才性”问题(四本论),即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使讨论进入了抽象的哲学问题。到了正始年间,清议逐渐转变为清谈时期,以《老子》、《庄子》、《周易》所谓“三玄”为中心,又叫玄学,当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钟会等。王祥也许对《礼》有研究,但从他的行为看,是个非常执着保守的人,高渺的玄学他插不上嘴的。
理中清远:《晋书•王祥传》中“理中”作“理致”(义理和情致),讲名理之学清新深远。
将无:表示测度的语气词,相当于莫非、恐怕、大概,我想这和“莫须有”的“莫须”意思差不多,表示猜测而偏于肯定。“恐怕是德行掩盖了他的善谈吧”,这条表面上是讲王祥的清谈能力,其实是衬托王祥的德行实在高,所以纳入了“德行”这一章。
平心而论,即使王祥孝顺的故事如何添油加醋,但事情的影子大抵是在的,那么为什么后世对他有所非议?主要是因为曹髦被司马昭杀害,作为太学生老师、掌管全国道德礼仪的太常王祥只是痛哭了一阵,没有死节,也没有谴责司马昭,未免和平时的形象不符。本来内心忐忑不安的司马昭见此大喜过望,又狠狠升了王祥的官。王祥之所以这样做,我们应该注意到,到了玄学时代,保全性命已经高于忠君思想,到了世家门阀时代,家族利益已经高于国家利益。魏晋南北朝直至隋朝,这种个人利益和家族思想始终左右着政坛,所以朝代频繁更替。王祥可能在玄学上并不出色,但他无疑把握了玄学的精髓和时代的要求,另外一些玄学大家,却往往死于非命。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7-15 20:56:47 +0800 CST  

楼主:linyi518

字数:543456

发表时间:2008-06-30 21: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3 15:54:32 +0800 CST

评论数:222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