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普及姐妹篇:民间神奇的极简至易中医外治法传奇(转载)



艾灸药

辛温,归肝、脾、肾经,内服可治疗宫寒,痛经;外用能灸治百病。艾灸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回阳救逆等非凡的疗效。
艾草燃烧后,其特殊的对人体有益的药用成分,比如有解热止血作用的苦艾醇、苦艾酮,还有抗自由基增强免疫力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的艾叶油等等,都会挥发出来,借着热力,可以很好的渗透入皮肤肌肉深层的经脉中,与此同时,艾草燃烧会产生特殊的波长和频率的场,就象我们平时理疗用了红外波一样(只是红外范围太大,没有集中作用于穴位,因此效果不如艾灸明显),在其作用下,把因寒而造成的冻结,淤血都化掉,同时很好的改善局部的经络和穴位的共振状态,使微循环状畅通,气血供应增加,从而达到除旧迎新,治病强身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从中医来说,特别对风寒湿痹、脾胃虚证、气滞积聚、上盛下虚、厥逆脱证、外感表证、咳嗽痰喘等疾病有较好疗效。
从西医来说,主要治疗以下疾病:
1、内科病症:如感冒、腹泻、支气管炎、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中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
2、外科病症: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扭伤、骨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疝、痔、直肠脱垂、放射反应等。
3、皮肤病证:如带状疱疹、白癜风、斑秃、银屑病、冻疮、神经性皮炎、鸡眼等。
4、妇产科病症:如子宫脱垂、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5、五官科病症:近视眼、麦粒肿、老年性白内障、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内耳眩晕症、颞下颔关节紊乱症、复发性口疮等。
艾灸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直接灸,悬灸,艾灸器温和灸,隔物灸等,可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穴位:
1、直接灸:
直接灸的方法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也叫艾炷,直接放于身体穴位和痛处点燃施灸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现代人很难接受,所以应用的不多了,大多用温和灸代替了。
2、悬灸:
悬灸使用的工具是艾条,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灸5—10分钟,可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以红晕为度。操作方法,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
3、艾灸器灸:
艾灸器又叫温灸器,现在市场多见的有铜制艾灸罐,也是一种温灸疗法。它的优点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更方便,不用刮灰更节省耗材,更加温和刺激性小,艾烟更少。
4、隔物灸:
隔物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又称“间隔灸”。作为间隔的物品通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灸等。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5-30 20:45:00 +0800 CST  


性味苦,辛,温。《本草纲目》:“苦而辛,生温,熟热。入脾、肝、肾经。”

艾气味芳香、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作为中药临床常用来治疗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成药艾附暖宫丸。艾叶炒炭有止血而不留瘀之功,可用来治疗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名方胶艾汤。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艾叶烟薰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至今还保留着五月初五端午节各家各户“插艾蒿,熏艾叶”的习俗。
然而,现在广泛应用,受到人们追捧的是把艾叶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祛病强身。《本草纲目》对艾灸的灸材—艾绒有专门的论述,曰:“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艾做为中药材有很多用途,如果用于艾灸则特别强调要用陈艾,也称熟艾,因为艾叶具有生用则寒,熟用则热的区别,所以日常艾灸要选质优的陈艾绒作原料才有好的疗效。

那就让我们看看艾的四大主要功效吧。

1) 温经散寒


艾叶具有苦辛二味,苦辛能宣散,有温通调补之力,故能温经散寒。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血在经脉中流行,依靠“气”的推动。由于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因素,都可影响气血的运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滞,热象不明显的疾病,都可用温通气血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还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
灸法正是应用艾燃烧发出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因寒所致的气血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2)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环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疾患,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可以缓解各种痛症。

3)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也有类似的记述:“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危重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急救,如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4) 祛风湿,止疼痛

现代的人们,尤其是白领职业人群,常年生活在空调房间,缺乏户外活动,极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寒而产生疾病。俗话说:“百病从寒而起。”寒湿逼入脏腑,寒凝阻络,就会造成很多病痛,如胃脘痛、月经寒痛、四肢凉痛、腰酸背痛、头颈挛痛等。艾灸可以直接将留存于脏腑中的寒气排出体外。如果体内寒气严重的人,灸时可感到有一阵阵的寒气从手心、手指间、足心处排出体外,这种神奇的作用是任何药物所无可替代的。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5-30 20:47:00 +0800 CST  
历代名医对灸疗的赞誉

1.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而不用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也.

――唐.孙思邈

2.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

――宋.窦材

3.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所宜.

――明.李梃


4.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寒热虚实,轻重远近,无往不宜。盖寒病得火而散者,犹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也。热病得火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之义也。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迫水而气升,有温补热热益之义也,实病得火解者,犹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也。痰病得火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所以灸法不虚人者。以一灼谓一壮。以壮人之法也。若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谚云"火有拔山之力"岂虚语哉。若病欲除其根,则一灸胜于药力多灸矣。

――明.龚居中

5.灸能散寒除毒,开郁破滞,助气回阳。

――明.张介宾

6.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温,转肃杀之气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驱百种病邪,起沉疴之躯为康寿。

――明.李时珍

7.痰饮痞积,等证宜灼艾。凡胸腹中有痰饮,有积有痞,或胀或痛,或酸或嘈,或吐或泻,一二证,时止时作,经年不瘥者,急须猛意以图全愈。毋候他日别病相加,掣肘莫措.然治之之法,则灼艾先而药石饮。盖灼艾之功,远逾草根木皮万万也。灼艾后,唯第饮食为首务,不可饕餮厚味,致伤胃口。

――清.吴仪洛

8.隔物灸不如着肉灸。


――近代.赵辑庵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5-30 20:49:00 +0800 CST  
《太乙神针临证录》养生灸法篇摘要


养生灸,不仅可用于防患于未然,治未病,治未乱,而且亦早已用于治。治已乱的临床医疗中,由于效果显著颇为医家所乐用,而且也多为医家所欢迎。因此,余蒙师传授之养生灸,迄今已五十余年,作用相当广泛,不论是用于保健,还是用于治疗疾病,确有意想不到之效果。因此,现将其作用原理,适应证详述于下:

[效能] 养生灸的主要效能,就是壮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回阳益阴,调和营卫,延年益寿,抗衰防疾。

[原理] 养生灸之所以能够起到保健和疗疾之作用,主要是能培补真元。强壮阳气。阳气为人身之根本,阳气旺,犹若丽照当空,万物有生发之机。倘若阳气衰败,犹若阴霾满布,万物枯亡。正如《内经》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张景岳说:“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阳气固密,营卫调和,而防御外邪之侵袭;脾阳健壮,就可运化精微,营养全身,肾阳充足,能推动整个机体,气血的循环运行。是生命之本,五脏阳气之根,也就是所谓的“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所以,阳气与人的衰老和疾病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阳精壮千年寿”,“阳精若在必能生”,此之谓也。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疾病,衰老,其主要原因就是阳气衰,而养生灸的主要作用,就是培补阳气,益其真阴。所以,能够起到防病治病,抗衰老作用,使之寿命延长。

为什么艾灸法,能壮阳气呢?艾炷之连续燃烧,使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络属之关系,致使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循环全身。此灸法又多以气海,关元为灸之主穴。此二穴,又皆为任脉之俞穴,特别是关元穴,是足三阴与任脉交会,又居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故灸此温热之气,能直达精宫以助元阳。元阳,为全身之真阳,是五脏六腑阳气活动的动力。也可以说,是周身阳气之源,源足及支流长也。《针灸大成》说:“督由会阴而行背,任由会而行腹,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犹子午也......分之以见阴阳之不杂,和之以见浑沦无间,一而二,二而一也。”任督相通,乃温热之气循经温腹暖背,通达周身,循经不息。因此,灸关元,气海,以回元阳,救绝续命。道家倡之意意守丹田,亦即元气归根之意。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5-30 20:54:00 +0800 CST  
艾灸 提升人体自然免疫力



都市人十之八九都有一身都市病,看病吃药治标不治本,最好的方法是平日注重养生。

艾灸是预防万病的传统自然疗法。中国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云:“一针,二灸,三药。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此言说明艾灸对治疗大病难治病有独特效能。

艾灸是通过艾叶燃烧时的香薰热气,对人体经络给予适当的温热和香薰刺激,引发人体自然免疫力,调节身体阴阳平衡,自动预防、治疗各种疾病。

韩医世家子弟林勇伯收集了数年的艾灸经验,为了更加安全,防止火伤,人人都可在家中简便、快乐地使用艾灸,而创出“聪明人傻瓜艾灸法”。

艾灸 哪里痛就熏哪里

韩国养生作家林勇伯将这些年来的艾灸生活全体验,写在这本《艾灸养生书——无病长寿之道》。在书中的自序,第一段这么写着:“我想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和家人无病长寿又平安地生活。”

这句话说中了好多人心底的希望。现代人大部分是带病延年,在病痛中离世,能够和家人无病长寿又平安地生活,确实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专访林勇伯,挺花时间,因为要通过三种方式来了解其谈话内容:一是通过这本著作的责任编辑,来自中国的颜小姐帮忙口译,但林勇伯是性情中人,直率爽朗,上一段还没口译完,他就急着要和记者分享另一个体验;二是通过汉字,林勇伯七岁就学写汉字,记者听不明的时候,他就写汉字来解释清楚;最后,加上林勇伯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生动又能明白传达!

谈起林勇伯研究艾灸疗法的缘故,那是因为曾有一段不快乐的经历。青少年时期,林爸爸和林妈妈期望儿子选择汉医师之道,然而他却不爱当医师,当了教师和诗人。

过往的病史

“我喜欢旅行,休假时,常进行国内外单身诗作旅行。有时辛苦,风餐露宿,又不注意保重身体。多年下来,日渐得了各种疾病:痛风、肥胖症、重度高血脂症、糖尿病初期消渴症、失眠症、忧郁症(甚至有时会有自杀的冲动)、郁火病、酒瘾、手足关节炎肿痛、腹冷症、鼻炎、皮肤瘙痒症、盗汗、自汗、频尿、便秘等慢性病,真是苦不堪言啊!”林勇伯一一数出过往的病史。

父母兄长癌症死

回顾过去十数年,林勇伯的父母因糖尿病并发肺癌,二哥肺癌并发脑癌不治,在医院痛苦地相继辞世。他目睹父母和二哥重病晚期,即使付了昂贵的手术治疗费,始终保不住命的过程,深切感受到身心的健康和预防胜于治疗的重要性。他开始进行静养和写作,寻求可以根本治疗,同时也能恢复健康的自然养生之道。

反省不良的习惯

他反省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太太努力探究古今中西方的各种养生疗法等医书,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体验艾灸。对艾灸神奇的效能,他深信,这是帮助他恢复健康的重要良方。

了解艾灸的功能之前,先来认识艾叶。

什么是艾叶?

古称“万病预防退治”的神医药草。英语为“mugwort”意即“魔法师的药草”。也称为“motherwort”,母亲的药草,对妇人疾患最好的药草。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药性温热,味苦辛,归脾经、肝经、肾经,通12条全身经络,祛寒温经通络,益气活血,止痛,升阳举陷,补虚固脱,逐湿邪气。

艾叶含有各种无机质、维他命、精油成分等,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丰富的多年生药草。含有维他命A、B1、B2、C等及铁、锰、钾、磷等各种矿物质,含量也有丰富的抗癌叶绿素,是天赐的无公害碱性植物,它能改善酸性病毒体质,强化免疫力。

艾叶生长在什么地方?

最优质的艾叶产地是周边无农药、无公害地域、清净海岸路边阳地或山野自生的艾叶。在阳气最盛的端午节摘取艾叶,干燥保存3年以上的艾绒团,是最好的艾灸材料,它能完全燃烧,发挥最佳效能。

如果你的居住环境符合以上条件,可以自行栽种艾叶。若不能,可在药材店购买。药材店购买的多是产自中国的艾条,折断后,每段长2到3公分,放入陶瓷器燃烧约25分钟,很简便。

艾灸有什么功能?

根据东方的医学观点,很多病形成的原因大多是风寒暑湿毒等邪气侵入体内,正气和邪气的防攻交战后,正气不足时,免疫力低,气穴不通,气滞血淤形成病根,导致诸病发生。

驱除寒毒湿气

要克服病魔,补充所消耗的元气方法,例如饮天然草药,而艾灸的功能正是驱除寒毒湿气、活络通淤、快速补充体内阳气。艾灸特别适合防治风寒感冒、气血不足、体质虚寒,有沉寒痼疾的慢性疾病难治者。对于普通人的万病预防,也很适合。

中了漆木毒入院

林勇伯提起来马七天前的遭遇。他在故乡丽水的安心山采取春天的漆木嫩叶,不但用来制作泡菜料理进食,还用来足浴,结果中了漆木毒,情况严重,全身浮肿、瘙痒、冒出湿疹等副作用。送进医院,医生要他马上住院21天。

林勇伯连忙拒绝,因为再多一个星期就要飞来大马举办讲座,若入院,就错失了和大马人分享艾灸养生的机会。医生直说不可能在七天后会痊愈。凭着多年使用艾灸的丰富经验,林勇伯有信心能用艾灸疗法来让身体退治解毒。

当他顺利来到大马,难掩兴奋。不过,他强调,这是因为他有经验运用艾灸疗法,懂得在特定的排毒穴位来解毒,一般人若中毒还是进医院接受治疗最好。

居家艾灸需注意事项:

1. 不宜在过饥、过饱、酒醉、大恐、大怒、大渴、太疲倦时(担心你太累,艾灸到一半睡着了)、做完运动后施灸。

2. 艾绒易燃,在施完艾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避免引发火灾。艾灰积压过多时,需要离开人体吹去,避免因火灰掉落而灼伤皮肤或衣物。

3. 林勇伯透露,有些韩国人艾灸到上瘾了,很舒服、很享受,艾灸到睡着了,变成晕厥。这点要非常留意,艾灸的时候千万不要睡着。

可自己用陶瓷杯艾灸

艾灸在韩国很普遍,林勇伯说,在韩国的养生场所、洗浴、温泉蒸气桑拿店都有艾灸服务。他听太太说,女性桑拿之后,都会坐薰,价格大约35令吉。可解决很多妇科病,如白带问题和子宫疾患。如今,这种民间的艾灸养生法普遍增加,现代人逐渐恢复传统的自然疗法。

若要在家自个儿艾灸,有点难度吧?既不知道怎么个艾灸法,更不熟悉经络和穴位的读者,不妨跟着林勇伯自创的“聪明人傻瓜艾灸法”。都说了是傻瓜艾灸法嘛!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一个陶瓷杯子或陶瓷容器(选择陶瓷器的原因是能够慢慢透热,而且热得来不像铁容器般烫烧)。用铁钉尖凿穿陶瓷杯一小孔,直径约1到2毫米(mm),小孔对空气对流和火力集中有重要作用,有助艾绒团长时间地完全燃烧。

不必对准穴位

这是林勇伯在5年以来,在多种艾灸养生疗法的研究中,重新改良传统的艾灸法和用具,而创出的实用、易于操作、廉价、高效的艾灸法。

只要在穴位及其附近位置来回温和灸,不用精准地寻找穴位,也可进行身体局部灸。一个身体部位大约艾灸20分钟到30分钟,艾灸完一个部位,再艾灸另一个部位。时间上没有太多约束和硬性规定,由于经常使用,只要维持一段长时间,就会看到效果。

“施艾灸一定要看体质和身体状况,因材施灸,适时适量,谨守中庸之道。若感觉舒服、喜欢艾叶的味道,那就坚持下去吧!”林勇伯总结道。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5-30 21:56:00 +0800 CST  
采访后记:有效舒缓经痛

访问林勇伯后,记者按照他教的方法,在经期前,尝试用“聪明人傻瓜艾灸法”温一下小腹,效果确实很好,有效舒缓经痛。比起记者之前曾体验的几种直接艾灸法,这种陶瓷杯的间接艾灸不会那么烫,很温暖。

整个访问,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林勇伯的真诚分享,在有限的时间内,分享最多艾灸的方法和功能。要知道,他这么落力推荐,对他是没多大利益,他并不是艾叶的销售商。他只是将其率真的艾灸体验分享给大家,让人重拾健康与自信。一旦学会了,家人亲友还可自助互助艾灸,彼此的关系更亲近融洽。

在书中阅读到林勇伯写的一段文字,愿和读者分享:“如果您不喜欢艾灸时的味道,或者您不相信花这么少钱、这么简单就能得到健康,那么艾灸一定不适合您。这就是所谓‘医缘’,当您不是很相信一位医生或某种疗法,这中间就会产生沟通障碍,对您不一定有效果。”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5-30 21:57:00 +0800 CST  

艾灸养生书———韩医世家子弟数年艾灸生活的全体验


收集了中国古老的艾灸经验,网罗了韩国日本最新的艾灸资讯,包括日、韩、美、德国等现代艾灸的最新科学临床报告资料。主要介绍了作者自采野生艾叶、自制艾绒团、自制家用艾灸工具,使用纯艾条、药艾条及多样艾灸用具等等有趣快乐的艾灸养生体验。

此书既可作为艾灸入门读物,因其真实的力量及如沐春风般的温暖文字,也可作为生活随笔阅读。

林勇伯先生祖上是韩医世家,到他却违背了祖业。写作此书的过程中,他几次逃离又几次回到桌前:不是职业医生而写作养生书,令他深生敬畏;亲历艾灸的神奇效验和对亡母的庄严承诺,又令他忍不住继续执笔。林先生怀着诚恳的心,遍查古今医书与韩日最新艾灸临床资料,辛劳体验研发,终于创案了"聪明人傻瓜艾灸法",他的心愿就是令艾灸这种古老而传统的自然疗法人人可以简易掌握,人人可以居家艾灸,通过艾灸生活化,追求长寿无病之道。

花开花落,几度春秋。但凡接触过林先生的人,无一不被他的分享精神所感染,并被艾灸的效果所震撼。书稿未成,因他的传播,美容师的艾灸养生馆落成了;艾灸工具店货如轮转了;身边许多人已经在体验中收获健康了;连出版社的过道,也时时闻到了艾草的香薰气味。 这是一部还没有出版就已经让许多人获益匪浅的书。

艾灸是中国原始先民摸索出来,又经过历代先贤医士的运用总结,具有几千年历史的自然治疗方法,也是人类共同的经验遗产。艾叶的味道,唤起了许多现代人心里的久远记忆,那通常也是乡下老婆婆的味道,他们用艾叶薰屋驱邪、做艾饼、泡艾叶汤、治头痛。李时珍故乡的民谣:"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黄帝内经》曰:"大病宜灸",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七年的久病,求三年的陈艾对治)。

艾灸自古就很有生命力,在韩日等国也一直被国民广泛应用,尖端前沿的医界正将它临床用于乙肝与艾滋病的防治。但在我们现代社会里,这种既便宜又有效验的治病方法毕竟有些边缘化了,就像现代人失去了的许多生存本能。我想起了"常识"这个词。艾灸或许从前是常识,但现在许多新一代的人大多并不知晓。藉着一轮又一轮的中医热潮,图书的广泛传播,还有像林先生这样喜欢分享的人士,也许会令艾灸重新"回到常识",让它成为人人可以简易掌握从而守护健康的法宝。

作为本书的小引,特别补叙一节:艾灸因其简单和神奇效果,所以迅速在周围人群中风靡。据说最热传时期的韩国,有女士因通宵"享受"艾灸而晕厥。本书在这里提倡理性应用艾灸。根据万物规律,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包治百病。各位读者最好根据自己的体质与身体状况,因材施灸,如勇伯先生所云,适时适量,谨守"中庸之道",如此方才不辜负作者真诚分享的美意。

书中的内容并不深奥,是作者近几年艾灸养生的做法和心得,有文字不厌其烦地叙述,有图片平平常常地摄录,唯恐你学不会、搞不懂、做不成,认真到了极点,精细到了极致。可见,他是多么迫不及待想把这种高效廉价的养生方法介绍给读者,可敬啊!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5-30 21:58:00 +0800 CST  
蕲艾




蕲艾,艾草的一种,与蕲竹、蕲龟、蕲蛇并称为“蕲春四宝”,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蕲艾产于蕲州(蕲春县旧称)而得名,湖北省蕲春县“蕲春四宝”(蕲竹、蕲艾、蕲蛇、蕲龟)之一,特产中药材,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茎、叶均可入药。蕲艾含17种已知化合物,并且挥发油含量、总黄酮含量、燃烧发热量等明显优于其它地区所产艾叶。蕲艾油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及清炎作用。
蕲艾是名贵的中草药,历史悠久,誉满中国。早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蕲艾推崇有加,并记录在《本草纲目》中说:“近代惟汤阳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蕲春旧称)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炙酒坛不能透,蕲艾炙酒则能透坛。据《蕲州志》载,“白艾蕲州出”。蕲艾因产地而得名。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对蕲艾颇有研究,著有《蕲艾传》,说蕲艾“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炙疾,功非小补。”蕲艾古代皆为野生,随着需求量和标准化生产的需要,逐渐开始进行人工栽培,并加式成多种产品进行销售,市场反应很好。
蕲艾,味苦而辛,无毒,洗熏服用皆可。能温中、逐冷、除湿,治多种疾病。《本草纲目》载:蕲艾“炙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作煎勿令见风,捣汁股,止伤血,杀蛔虫,水煮及丸散任用。止崩血,肠痔血,拓金疮,止腹痛,安胎。苦酒作煎,治癣甚良,……”。蕲艾“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寿。其功亦大矣。”蕲艾除能治多种疾病外,还具有异香,枝叶熏烟能驱蚊蝇,清瘴气,具有禳毒杀毒的功能。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5-30 22:27:00 +0800 CST  
极品五年蕲艾条:





需要的联系地址: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24429200102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5-30 22:37:00 +0800 CST  
@lybxf 18楼 2013-05-30 19:37:00
顶你,楼主可以提供个联系方法吗

-----------------------------

群号:135341097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5-30 23:07:00 +0800 CST  

新改篇的最新故事:

嘉靖年间,江湖大盗牛莫,早年遇异人,授以奇法。年过九旬仍身强力壮,不但杀人越货,还要采花贪色,无恶不作。后被捉。临刑,监官问曰:“汝年高九十而精力不衰,有何异术?”,答曰:“既不闻土成砖瓦木成碳,千年不朽,皆火力也。。。”。官府许他献出秘法得不死。后牛亦改恶从善,享年152岁,无疾而终。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6-01 20:40:00 +0800 CST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国内传染病大规模流行,人平均寿命仅30岁。据明治19年“卫生局年报”载,当年死亡人数为18万。在传染病中,肺结核死亡数首屈一指。1935年日本肺结核患者达120万人。当时传统医学汉医几乎被消灭,而西医对此也收效甚微。作为日本的“国民病”,结核使日本的医疗界束手无策。这时,一个叫原志免太郎的医学博士通过实验研究证明灸法对结核有特效,并于1929 年在东京成立了三里灸实行会(后改称国民保健灸实行会),大力推广艾灸三里运动。当时的日本首相近卫文麿也对其极力支持,这样,在当时的日本国内,就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三里灸国民运动,军队,学校,工厂都开始大力普及。而这场运动,也确实有效的遏制了结核病的蔓延,大大提高了日本的国民体质和人均寿命。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得结核病的士兵已经很少。原志免太郎本人,也身体力行,一直坚持做艾灸,活到108岁。百岁以后还耳聪目明,每天为人看病、施灸。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6-01 20:47:00 +0800 CST  
“儿童施灸”是代田文志等人倡导的,他们发现小学生中虚弱儿童特别多,对国民体力的现状深感担心。从昭和13 年( 1938年) 到昭和20 年(1945 年) 代田文志等在长野县的几十所小学进行了灸疗活动,施灸的小学生达数万人之多。“儿童施灸”的对象是虚弱儿童,目的为强身健体,同时施灸治疗项部淋巴肿、肺门淋巴腺炎、扁桃腺肥大、遗尿等各种疾病。根据当时的病历记载,灸疗是在相当周密的计划下进行的。代田文志根据结核预防对策和减少乳幼儿死亡率的原则,提倡应积极地使用灸疗,以身柱、风门、灵台、孔最为基本穴,遗尿加上中极穴,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为保健目的加用足三里穴。调查87名施灸儿童施灸前1 年(昭和14 年) 每年的医疗费及药费和施灸开始1 年后(昭和16 年) 的医疗费及药费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施灸后较施灸前费用减少1/ 3 以下。这对于当时的日本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6-01 20:48:00 +0800 CST  



从久声,形声且会意,也有“久”之意,代表长久,久远的含义。认为艾灸以火治病,需要“久”,重视“久”,运用“久”。火和“久”有机结合,就能够达到祛病防病的作用。揣摩古人“久”的内涵,不外乎三个方面:

其一,艾灸施加于身体的穴位上,需要久灸、重灸才能起效。艾灸发出的温热效应能够产生治疗作用,但是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灸量”。灸量是指灸疗对机体刺激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它是灸治所致的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乘积,取决于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施灸时或施灸后刺激效应的时间等因素。掌握最佳灸量,有助于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说:“凡灸诸病,火必足,气到始能求愈。”意思是说要想达到艾灸产生治疗效应的灸量,也就是产生得气感,“火必足”。“火必足”就是要在穴位上多灸,久灸且重灸。古代人很有意思,按照年龄确定灸量,叫做随年壮。《素问?骨空论》记载:“灸寒热之法…以年为壮数。”比如你今年40岁,那么在穴位上你适宜的灸量就是40壮,这种方法便于记忆,切合实用,非常适合家庭自我保健。现在我们使用灸疗其实是很灵活的,不必墨守陈规,只要艾灸时皮肤微微发痒、发红或者有一点点痛即可,有些人或有时候会出现放射传导感更佳,中医称为“得气”。有了得气感就说明产生了明显的治疗作用,也就是达到了灸量,这样就可以了,应用时千万不要矫枉过正,灼伤皮肤,化脓感染。应掌握的原则就是在不损伤皮肤的情况下,使艾灸的刺激达到足量,维持温热效应的持续性,体现“久灸”的特点。

其二,艾灸治病养生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使用才能发挥神奇的疗效。艾灸通过激发和扶助人体的正气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保健延年。这个过程是要不断积累,以外部艾灸的星星之火点燃人体熊熊的生命之火,只有在生活中与艾灸时刻相伴,才能从中体会到生命美好。在古代一本灸法专著《扁鹊心书》中有首诗是这么说的:“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鑯寿算又如何。”在斗转星移的365天中,时常不忘灸一灸我们身上的穴位,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身轻体健,不仅不生病,人人都能像彭祖一样长寿。古人特别强调要坚持施灸,日久其效自现。张杲在《医说》中就强调“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持之以恒地亲近灸火,善待自己的身体,生命之火就会更加灿烂。

其三,艾灸的“久”体现在防病养生,益寿延年上,也就是说灸火可以帮助每一个普通人寿至天年。天年是什么呢?古人认为:“人能顺天之五行六气者,可尽天年一百二十岁矣。”由此可见,天年是指120岁。古人认为只要顺应自然,养生得法,人是可以活到120岁的,现代医学也支持这种观点。既然120岁的天年不是梦想,如何才能寿至天年呢?既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更要积极养生摄护,才能“形与神俱,度百岁而去”。养生的方法很多,艾灸有独特的功效。宋?窦材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之说。《医学入门》也记载:“凡一年四季各要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疗在古代医疗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灸法作用缓和,纠正病理变化应采用轻缓而持久的刺激,以适应并激发人体的自控和潜在能力,只有在长久的坚持中才能逐步体现出来。现代人应该充分利用祖国医学的宝藏,更好地发挥灸疗在抗衰老中的作用,重新认识艾灸的重要性和在养生延年中的崇高地位,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活的更“久”。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6-01 20:56:00 +0800 CST  

艾灸疗法


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灸法对百余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历史上曾广泛应用于临床。



灸法是随着火的应用而产生的,并在其应用实践中不断发展。灸法究竟是何时,由何人发明的已经无从考察。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艾灸治病就已经很流行了,那么艾灸的出现就应该更早。目前可以看到的艾灸治病的医案不是记录在医书当中,而是记录在史书《左传》中。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得了一场大病,于是请当时的名医,秦国太医令医缓来医治。医缓检查晋景公的疾病后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晋朝杜预注解,“攻”指艾灸,“达”指针刺。这段文字是说,医缓认为晋景公的病治不好了,因为病位于“肓之上,膏之下”,既不能艾灸,也不能针刺,吃药也治不了了。这也是成语“病入膏肓”的来历。虽然医缓没治好晋景公的病,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战国时期,艾灸就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了。

以前,认为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但是,随着考古发现,对艾灸的认识也在不断的修正。1973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了三号汉墓,这是一次颠覆历史的重大考古发现。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发现了3篇记载有关经脉灸法的帛书,是目前见到的《内经》以前的珍贵医学文献,也把对中医艾灸的认识大大提前了。通过这3篇残缺不全的文字,我们依然能够窥测远古先民以火治病的起源、方法和应用。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既是已知最早关于经脉的专著,又是首次记载灸疗的的医学典籍。其中提到的11条经脉病证以及心痛、癃、癫狂、咳血、耳聋、产马(马刀,即瘰疬)、噎等急难病证共计147种,均可采取灸疗其所属经脉之法进行治疗。而且发现,其中一些病证甚至可以“久(灸)几(既)息则病已矣”(《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即有些疾病用艾灸治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与其同时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脉法》,则详细地记载了施灸的部位。如“久(灸)足中指”、“久(灸)左[月行]”,“阳上于环二寸而益为一久(灸)”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实践的不断深化,我国历代出现了许多针灸方面的著作。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都大力提倡针灸并用。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则弃针而言灸,可见当时对灸的重视。以后从宋代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到清代廖润鸿的《针灸集成》无不注重灸法。

历代有关灸法的专著也很多,如公元3世纪就有《曹氏灸方》,唐代有《骨蒸病灸方》,宋代《黄帝明堂灸经》、《灸膏肓俞穴法》、《备急灸法》,元代有《痈疽神秘灸经》,清代有《太乙神针》、《神灸经纶》等,不一而足。值得一提的是在敦煌类遗书中,尚有我国首部人体穴位灸疗图谱《灸法图》和《灸经明堂》,其作者及成书年代虽难以确定,但据文体和内容来看,多为唐代或以前的作品。可惜的是上述敦煌卷子均被劫往国外,目前分别收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和英国伦敦博物馆。

现代的灸疗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完善了各种灸法,研制了众多的灸具,进行了大量的医学研究。而且艾灸疗法还传到海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特别是在日本和韩国,艾灸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保健手段,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6-01 21:01:00 +0800 CST  
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


针灸治病实际上是针加上灸,或者说针和灸对于治病防病同等重要。现代人忽视了灸的作用,只重视“针”而排斥“灸”,不愿意用灸。其实,古人很重视灸,更善于用灸。

《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一方面表明灸法有特殊疗效,针刺灸法各有所长,灸法有自已的适应范围;另一方面,灸法还可补针药之不足,凡针药无效时,改用灸法往往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古人对灸法治病进行了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和总结,表明灸法不仅能治疗体表的病证,也可治疗脏腑的病证;既可治疗多种慢性病证,又能救治一些急重危症;主要用于各种虚寒证的治疗,也可治疗某些实热证。其应用范围,涉及临床各科,对此,历代医著多有记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艾灸的保健养生功效,古人在灸疗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方面艾灸优于针刺,因此艾灸又有“保健灸”的美称。《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针和灸都是很好的治病防病的手段,强强联合岂不更好?于是针灸合一就应运而生,我们管这种针上加灸的疗法叫做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取针和灸之长,综合治疗。

《针灸资生经》说:“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和灸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疗病健身,千万不能偏废。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6-01 21:03:00 +0800 CST  
审得其穴 可起死回生



艾灸的神奇疗效自古多有记述,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南宋医家窦材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的记载:“王超者…年至九十神彩腴润…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说的是南宋绍兴年间有个士兵叫王超,山西太原人,后成江湖大盗,凶猛狡诈,年龄到九十岁,还精神矍铄,面色丰润,湖南岳阳一带居民多受其害。后来好不容易被擒获,临处死刑,监斩官询问他是否有特殊的养生术,才得以到如此年岁还身体健硕,行走如飞。他回答说没有,只是依靠火力补益,每当夏秋之交,即以艾火烧灼关元穴千炷。久而久之,不怕寒暑,即使数日不吃饭亦能忍受。至今脐下有一团块,如火之暖。等其处死以后,监斩官令人剖其腹部温暖处,得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状物,确实为艾火烧灼所成,才相信大盗之言不虚。这大盗若能遵纪守法,所享天年当在百岁以上。该章之末有歌赞曰: “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钱寿算又如何。”

这个故事被广泛传颂,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艾灸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让我们再看几个更接近生活实际的艾灸医案记载吧。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记载的一则应用艾灸医治胀痛急重之实证的医案—熊可山案,“患下痢兼吐血不止,且有身热咳嗽。突发绕脐一块剧痛,高起如拳大。诊其脉气将绝,而胸中尚暖。继洲首取其标,急针气海,疏条气机,更灸50 壮,温通郁滞,使聚块消散,疼痛立止,然后再求其本,使痢血停止。”讲的是熊可山患了严重的痢疾,而且伴有发热、咳嗽和吐血,腹部痉挛如拳头大,剧痛难忍,病情十分凶险。杨继洲赶紧针刺他的气海穴并灸了50壮,很快就把熊可山抢救过来,疼痛消失,包块平复,经过调养,不久熊可山就痊愈了。

再讲一个近代的医案。近代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出身中医世家,但他年轻时并不信中医,而是赴上海学西医。一次,自己害了一场腰痛和失眠大病,治了好几个月,中西药都吃遍,一点不生效,结果还是父亲用针灸治好了。于是他转而绝对信服,才开始学起针灸来,终成一代针灸巨擎。他曾经应用化脓灸,治疗沙洲纯阳堂一个农民。此人得了寒霍乱,生命垂危,请承先生医治。承先生就用疡科常用的丁桂散加麝香分许,填满患者脐中,上用艾炷频频灸至肢温脉复而止,共用去艾绒4 两余,脐周之肉受灼溃腐,敷玉红膏而愈。如此危重的病人,经过承先生用这么简单的方法给医好了,不得不佩服医者医术的高超,也不得不惊讶于艾灸的神奇功效。

可见,只要使用得当,艾灸真的是“审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6-01 21:07:00 +0800 CST  
欧阳修的《灼艾贴》和李唐的《艾灸图》





欧阳修是北宋大文学家,在当时的影响很大,是公认的文坛领袖,其文学和书法思想波及王安石、苏东坡等,特别是他的书法主张,为苏轼继承和发扬。欧阳修早年学虞世南,后“以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推崇颜真卿,喜柳公权“锋芒俱在”。欧阳修传世墨迹不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灼艾帖”为其中之一。此帖书法端庄劲秀,即露锋芒又顿挫有力,黄庭坚称赞他“于笔中用力,乃是古人法”。

此帖长25cm,宽18cm,共6行69字。文字是这样:

“修启,多日不相见,诚以区区。见发言,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来日修偶在家,或能见过。此中医者常有,颇非俗工,深可与之论权也。亦有闲事,思相见。不宣。修再拜,学正足下。廿八日。”

这个贴讲的是欧阳修的长子欧阳发曾经接受过中医的艾灸治疗,欧阳修认为这是一门学问,值得探讨。一封简短的书信,我们不仅能够欣赏欧阳修精妙的书法,还了解到在北宋时期,灼艾治病保健是非常流行和时尚的。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有个现在不太常用的成语,叫做“灼艾分痛”,比喻兄弟间的友爱,这个成语典故也和艾灸有关。《宋史?太祖纪》记载:“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与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间感情深厚,赵光义有一次生病了,用艾灸治疗,觉得疼,赵匡胤就和弟弟一起艾灸,分担弟弟的痛苦。古人很赞赏宋太祖和太宗间深厚的兄弟之情,称作“灼艾分痛”。由此可以看到艾灸不仅在民间流行,连皇帝一家也很喜欢用艾灸治病。

无独有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幅长厘米,宽厘米的《村医图》,又叫做《艾灸图》,是南宋著名画家李唐的传世作品。它描绘的是古代农村治病的场景,在路边树荫下乡村郎中正在为人用艾灸治病。一个郎中弓着腰,手持艾条,专心致志的在患者背后施灸。病人坐在地上,裸露着骨瘦如柴的上身,表情痛苦。他的手脚都被人抓住不能动弹,旁边的人面露同情之色。一个小童子在郎中身后手持一贴膏药,正准备给病人贴敷。这幅作品艺术表现手法纤巧清秀,人物描绘用笔细劲精致,面部表情丰富,毛发晕染一丝不苟,造型特征准确生动,各有特点,显示出作者对生活有着深入的观察和丰富的体验,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民俗民风。正如韩愈所说:“灸师施艾柱,酷若烈火团。”

李唐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勤奋好学,颖慧过人,诗文书画俱佳。所画山水、花鸟、人物、耕牛等皆精,山水成就最为杰出,成为南宋画院盟主。所作笔墨峭劲,气势雄峻,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法,画水打破鱼鳞纹程式,得盘涡动荡之状。他师承古人而超越古人,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一位人品正、画品高,震烁古今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对后世影响很大。这幅《艾灸图》既是一幅古代绘画珍品,也是传统艾灸治病的真实写照,为我们了解宋代中医灸法治病提供了宝贵而形象的资料。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6-01 21:11:00 +0800 CST  
阴阳皆虚 火自当之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就要用艾来温补虚脱的阳气。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此时,艾灸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 安胎固经等作用。灸法可温阳补虚,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 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

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指出灸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医学入门》认为“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艾灸用于阴虚证的治疗,主要通过“补阳”来达到“阳生阴长”的目的。可见,无论实热证还是阴虚内热证,一般均可选用艾灸法治疗。

尤其对于追求养生保健的人士来说,艾灸的火热之力是补虚的绝佳选择。《景岳全书》说:“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 而且灸法四季皆可,尤以冬季最为适宜。所以《本草纲目》说:“艾叶味苦,气微温,阴中求阳之最,主灸治百病。”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6-01 21:18:00 +0800 CST  
若要安 三里莫要干




古人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说的就是使用艾灸进行家庭自我调治。张杲在《医说?针灸》中强调“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就是在足三里穴上进行化脓灸,灸疮未愈之前称为不干。说明反复重灸足三里,可以起到预防保健作用。“三里养先天之气,灸之可使元气不衰”。由此可见,祛病养生并不复杂,很多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流行于民间。有病可以自我调治,在家中完成,不一定非得去医院。(当然要明确病情,不贻误治疗良机,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古人认为“以灸散郁,则病随已”,也就是说灸通过解郁的方法来治病防病。“郁”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现代社会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压力和不顺心的情绪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不堪重负就会生病,甚至精神错乱,自杀。这些形形色色的压力和负荷就是中医所说的“郁”,而艾灸就能够散郁,解郁。

《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部随火气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可见,不管虚实寒热皆可灸。因此,家庭自灸正当其时,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既简单易行,又疗效显著。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灸保健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够增加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如果长期自灸保健穴位,就能够达到调合阴阳,健脾合胃,固本培元,补中益气,强壮全身,祛病延年的效果。

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保健灸很多,比如秋分时灸足三里可以强壮脾胃、预防胃肠病;小儿腹泻隔盐灸肚脐等等。国外也很盛行保健灸法,在日本,三里灸又被称为长寿灸,这一保健方法在日本颇为盛行。

用灸法健身防病,男女老幼皆可应用。没有什么诀窍,贵在“坚持”二字,只要你坚持使用,个人和家庭都能受益匪浅。
楼主 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发布于 2013-06-01 21:26:00 +0800 CST  

楼主:黄财神诸财神之首

字数:64793

发表时间:2013-05-31 02:50:3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20 18:35:02 +0800 CST

评论数:1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