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忆往昔,碎月如粥》(长篇连载)

第64章 座谈玄机

毛大年被这猛然一拍吓一跳,可不用回头,单凭声音便知道背后是谁了。毛大年有点气恼地转头埋怨道:“你就不能不这么一惊一乍地吗?把你毛叔心脏都吓得一突一突的!”
张大林眉头一皱,不悦道:“又想占我便宜,是吧?那好,我今天索性让你再多占点便宜,也不知你究竟敢不敢占!”
毛大年一时间不知张大林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隐隐觉得这小子又要使坏,便先打个哈哈,说:“走吧,走吧,有什么话等坐下再说。”
“哎,哎,别走,别走。”张大林忙一把拽住毛大年,一边侧过身体朝身后不远处看了看说:“不用我来给你们介绍了吧?”张大林对着身后走过来的一位中等身材的干部说道。
毛大年一看,马上客气地招呼道:“张主任,您好!”来人是市‘五七办’的张和平张主任。毛大年尽管和他有过几次交往,但彼此也仅限于工作上联系,谈不上非常熟络。
“毛大年同志是我们‘五七办’的骄傲,哪还用得着你来介绍!”张和平主任一边对张大林说着话,一边走过来热情地握住毛大年的手,显得关系非同一般似的。
“张主任过奖了。没有‘五七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哪能有什么作为?”毛大年连忙客气地谦虚道。
听着这两人一唱一和地客套着,张大林仿佛成了局外人似的,便急不可耐地插嘴说道:“我说和平啊,毛主任现在好像不归你管吧?你骄哪门子傲啊?要骄傲也应该是教育局的骄傲!”
毛大年有点吃惊地看了张大林一眼,心想这张大林抽什么疯,怎么说话这么不懂礼数,好歹人家张主任比你这个县知青办主任级别要高一大截,又是你的对口领导,如此说话口气绝对是以下犯上啊!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6-30 00:13:09 +0800 CST  
大概是看出毛大年的诧异之色,张和平乃轻松随意地解释道:“大林跟我说话一向随便,我都习惯了。”见毛大年还是有点困惑不解,遂又补充道:“也就仗着辈分比我长点,老喜欢跟我来这套,我不跟他计较这些小节。”
毛大年这才悟出了其中道道:和大林一样,张和平操的也是一口桐城腔,两人同姓张。尽管两人年龄上看上去差不多,可张和平刚才说了,张大林比他长辈分,可见他们俩是同属一个家族祠堂的。难怪张大林这小子刚才说要让我多占点便宜,原来是在这里挖了个坑。
见张大林正对着自己不住扮鬼脸,那意思显然是:有便宜,你就趁早占啊!毛大年这时狠狠瞪了张大林一眼,然后面对张和平说道:“大林说话经常就这么不靠谱,我都被他噎过不知多少回了,您确实不用跟他一般见识,等哪一天他吃了大亏,他就会长记性了!”
张大林此时立在一旁仰着脸也不吱声,一副无所谓又满不在乎的样子。
张和平抬手看了看表,说道:“好了,好了,时间差不多到了,快入座吧!”
三人这才连忙朝着会议室内那摆有各自名牌的坐席走去。
硕大的会议室里已用条案围成了一个大大的长方形。条案上铺有墨绿色的台布,上面摆着硬纸板做成的名牌,那一个个红底黄字的名牌在墨绿色的台布衬托下显得非常醒目。除名牌外,每个座位面前还摆放着一个茶杯,眼见那袅袅升腾的热气,显然茶是刚刚沏好的。
毛大年又环顾了一下左右,见会场上与会人员都已基本到位。
长方形的顶端位置是领导席,坐着市革委主任徐耀华、副主任刘跃龙,以及‘五七办’主任张和平和教育局局长姜远策等人。毛大年、张大林和其他一众代表们均坐在领导席的右侧。而领导席的左侧则坐满了来自市直单位,还有来自全市各区、县的一些主要干部。靠门口那一边则主要是新闻媒体的记者,以及会场上的服务人员。
刘跃龙副主任对着麦克风首先说道:“各位代表,各位同志,我是刘跃龙。今天下午的会议由我主持。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市革委对前来参加今天下午座谈会的全市下乡上山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以及各位领导、同志、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率先鼓掌)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6-30 00:16:08 +0800 CST  
随着众人掌声渐息,刘跃龙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畅谈起来。从全国全省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普及、贯彻、开展联系到本市本地区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推进、落实情况;从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谈到如何学以致用,尤其是在‘用’字上狠下功夫,也即通过学习进而把下乡上山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毛大年坐的位置就在领导席右侧的第一个,从这个位置他可以非常近距离地观察刘跃龙的神态、举止等表现,乃至脸部表情的细微变化。
毛大年心里暗道:“没想到这个刘副主任还挺能侃的,场面上的话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看来有时候位子还真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四年前的刘跃龙绝不会想到四年后的今天,他会站在这个位置说上这么一大套连他自己恐怕都还未搞明白的政策理论条条框框。可即便如此,台下听者谁敢说他政策理论水平低,办事决断能力差?更不敢有人轻易藐视乃至挑战他手中的权力和地位。”
刘跃龙讲了半天,大概讲得也有点口干舌燥了,于是,稍作停顿,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啜了一口,然后接着说道:“虽然我们在贯彻上级的指示和要求当中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但我们近一年来所做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我们取得的成绩也是巨大的。”

毛大年听到这里,原以为刘副主任的讲话应该接近尾声了。
岂料,刘跃龙此时话锋突然一转,说道:“我们之所以能不断取得进步和成绩,关键是我们拥有一支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正是他们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并很好地将理论应用到工作实际当中,我们才有今天的大好局面。今天在座的很多同志都是来自各地区、各系统、各基层的优秀代表。”
刘跃龙说到这里略微停顿了一下,目光看向毛大年,说道:“有同志的先进事迹甚至已上了报纸和广播。毛大年同志就是这当中的一个突出代表!有关他的事迹,不用我在这介绍,大家恐怕早有所闻。下面,我提议就利用今天这个机会请毛大年同志给我们大家谈一谈他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心得体会。”刘跃龙言毕,率先鼓掌。
随着刘副主任的掌声,大家也都纷纷鼓掌欢迎毛大年同志讲话。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6-30 00:17:14 +0800 CST  
这让毛大年深感意外。以往毛大年也开过类似的座谈会。按惯例都是主持会议的领导高谈阔论一番,就像今天开场一样。然后便是由两、三个事先安排好的代表发发言,表表态等等,最后,再由主要领导做个总结,座谈会也就到此圆满结束。
可今天好像有点不按常规‘出牌’了,怎么突然点名要求某位代表发言呢?这要是碰到一个心理素质差的,或口头表达能力弱的,加上事先又没做什么准备,那肯定是要出洋相的啊!
好在毛大年心理素质不差,口头表达能力也不弱,对付这种场面那是‘袖笼里的画眉--拉出来就叫’。所以,这应该是个让毛大年表现的好机会。
其实,毛大年在刘跃龙眼睛看向自己的那一刻就预感到,接下来很可能需要他来个即兴发挥了。同时,他甚至还感受到刘跃龙眼神里传递出的那种信任和鼓励。很显然,刘跃龙是在给毛大年提供展现才能的机会,绝无出他洋相之意。这一点,毛大年心里是清楚的。
很多时候,一个领导为了显示自己非同一般的领导艺术,通常都喜欢采用这种虚实并用,迂回婉转的语言表达技巧。而且越是级别高的领导越善此道。有时看似轻松随意的一句提问或一个建议,但却含义多变,玩味无穷,或暗藏玄机,或巧埋伏笔,似无意却有意,时而让人百思不解,时而又让人顿悟其妙。这里面玩的就是云淡风轻,傍花随柳,不着痕迹。
而且,一切都在规定的程序套路中顺势而为,乃至天衣无缝,道妙暗合。
只是,这位造反派出身的刘跃龙也能把这一套玩得有模有样倒是令人啧啧称奇!
毛大年在接下来的发言中说得有条有理,层次分明,既有实例又有感言,而且很多地方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令听者不得不为之动容。
听众们在半个多小时听讲过程中得出的最深刻印象就两点:第一就是毛大年的口才确实了得;第二便是毛大年的这个下乡上山活学活用积极分子称号得来的确不是靠吹的,那是付出了相当的代价,确切地说,是差点付出了生命代价。
座谈会是在市革委徐主任做完总结发言之后宣布结束的。
会议中产生的唯一一个重要决定,也是经过与会代表举手一致赞同的一个决定,便是由毛大年同志代表江城地区代表团在全省下乡上山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作专题发言。
直到这时,毛大年才算明白了刘跃龙副主任在座谈会上突然点名要自己发言的真实用意。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6-30 00:18:55 +0800 CST  
第65章 三叔来访

三天后,以刘跃龙副主任为团长的江城地区下乡上山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团乘坐大巴来到了省会肥城。
十月的肥城天高气爽,阳光灿烂,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
当代表团一行人抵达大会指定的报到地点‘长江饭店’时,立马有大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热情帮他们办理了相关报到手续。
代表们除了领取了参加会议的代表证之外,还人手一册拿到了厚厚一本‘经验交流材料汇编’,以及‘农村工作手册’,等学习材料,且一水儿的红色封面,时代特色鲜明啊!
中午在饭店餐厅用完午餐后,毛大年本想回自己房间休息一下。坐了一上午的长途车,毕竟有些困乏,可张大林却不知哪来那么大的兴致,楞是把毛大年拽到自己房间说要唠嗑唠嗑。
张大林一边站在桌子边沏茶,一边跟毛大年商量道:“下午是自由活动时间。要不我们到街上走走?好歹这也是省城啊!”
毛大年坐在床沿边沉吟了一会,忽地抬头提醒道:“你三叔不是在肥城吗?你不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去拜访一下?”
张大林一听也觉得情理上是该去看看,可张大林心里也有自己的苦衷。不知怎么的,张大林打小起第一怕家父,第二个怕的就是这个三叔。别看他跟毛大年,张和平,甚至跟县委林书记都敢开玩笑,可在他三叔面前,张大林就像兔子怕老鹰一般,总是有多远躲多远,偶尔实在躲不过,那也是说不上三句整话。
也难怪上次田文芝问他三叔工作单位叫什么,他都说不清楚,关键是他对他三叔总是敬而远之,哪敢问七问八啊!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1 08:03:56 +0800 CST  
张大林这回被毛大年这么一劝,他自然不好意思说自己怕三叔,可他却拐个弯说道:“要去,你和我一道去!”
毛大年奇怪地看了一眼张大林,问道:“我去算哪门子道理?”
张大林却有点耍赖似地说道:“怎么没道理?他跟你们家田老师是老同学啊!你难道不该去看看吗?”
毛大年有点气恼地说道:“你又在想什么歪点子算计我?上回的帐,我还没跟你算呢?这回你又想拿你们老张家的人当枪使?”
张大林讪笑道:“这回肯定没有,你放心!我也就…两人一道有个伴而已!”
毛大年感觉大林语气这回与以往的确有点不同,不禁又仔细多看了大林两眼,嗯,不似有诈,可嘴里还是忍不住调侃道:“呵呵,我们的张大主任这脸皮什么时候变薄了啊?见你三叔难道还害羞啊?”
说话间,房门外想起敲门声。
张大林正好就站在离门不远处,所以上前两步也没问来人是谁,便直接将门拉开。
“啊?三叔,您怎么来了?”张大林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倒把来人弄糊涂了。
“怎么?我来看看你,不欢迎啊?”门口张学道沉着脸问道。
这时,毛大年在屋里已听出点什么了,忙从里面赶过来,拍了拍张大林肩膀说道:“有客人来,怎么也不请进来说话?”
张大林这才反应过来,忙侧身让开说道:“屋里请,屋里请!”
张学道这才表情一松,缓步走进了房间。
待走到房间尽头窗户边,张学道转身对着大林问道:“这位是?”
张大林仿佛终于找到说话的契机一样,忙答道:“这位是我们江城的大名人毛大年啊!他爱…”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1 08:05:12 +0800 CST  
“别听他瞎叨叨,什么名人,不过一普通老师而已。您请坐。”毛大年忙打断大林的话头谦虚道,同时指着窗户边的藤椅请张学道坐下说话。
“哦?你就是毛大年同志啊!久仰,久仰啊。”张学道立马眼睛一亮客气道,同时不禁对毛大年多打量了几眼,心中暗赞:“果然一表人才啊!”
这时,张大林突然想起刚才那一幕,遂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三叔,刚才我正和大年说要去看您呢,可怎么也没想到您却先一步看我来了,所以猛一开门就…就有点不敢相信似的!”张大林言语间仿佛不知该如何表达当时的惊讶。
“瞧你刚才那个样,一碰面就像见到鬼一样,见到我不至于那么惊悚吧?”三叔半似玩笑,半似埋怨地说道。
少顷,张大林又忙问:“不过,三叔,您是怎么知道我来肥城了,您又如何知道我就住在这家饭店这间房的呢?”
张学道呵呵笑道:“很奇怪吧!翻翻你手上发的材料,就知道答案了。”
毛大年其实已大致猜到缘由,不过还是拿起床边的经验交流材料随手一翻,立马便看到扉页上镌印的大会主席团名单,那都是些省里大名鼎鼎的头头脑脑人物,再下面便是秘书处人员名单,而秘书处名单中排头一位的秘书长的名字便是张学道。
张大林也看到了张学道的名字,不禁惊叹道:“三叔啊,您现在好牛哇!都当上秘书长了!您越来越是我学习的榜样了!”大概是因为有毛大年在身边,张大林说话又变得有点不着调了,换在以前,他绝不敢在三叔面前说话这么放肆的。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1 08:06:14 +0800 CST  
张大林话一出口也顿觉不妥,可覆水难收啊,只好等着挨训吧!
果然,张学道脸色有些不悦道:“什么牛不牛的?都是干革命工作!你眼里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啊?就乌纱帽吗?”
眼见说话气氛有点尴尬,毛大年连忙出面打圆场道:“大林大概是久未见到三叔,一高兴便说话变得有点语无伦次了。平时,他还是懂得尊长有序的。”
张学道也不想难得见次面就弄得彼此尴尬,更何况还有初次见面的毛大年在场呢,遂缓和语气道:“大林啊!你也老大不小的人了,说话做事就不能稳重点?”
张学道接着转向毛大年解释道:“因为在秘书处工作,所以从筹备这次会议起,就一直负责审核、统计、安排全省各地的代表资格、发言、资料准备,包括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哦,对了,毛大年同志,因为你是这次‘积代会’的发言者之一,所以有关你的材料我早些时候特意看过了,的确很不错很突出啊!”张学道发自内心地赞道。
“其实,我在吴江取得的一点成绩也与大林有着莫大的联系,要不是有他的大力协助支持,我许多事也是干不成的,至少是无法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毛大年一边真诚地看着张大林,一边由衷地说着这番话。
“所以,他不也就作为积极分子来开会了吗?”张学道笑着说道。
“三叔,你是不是有一位大学同学叫田文芝啊?”在一边半天没啃声的张大林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1 08:07:56 +0800 CST  
“有啊!怎么?你认识她?”张学道急切地问道。
“我只是一般地认识。大年跟她非常熟。”张大林故意装着很平淡地说出这话。
“你和田文芝在一起共事?”张学道疑惑地对着大年问道。
没等毛大年开口,张大林却抢先道:“他们岂止在一起共事,他们还在一口锅里吃饭呢!”
毛大年这时瞪了张大林一眼,心想:你怎么就老喜欢玩这一套?不捉弄一下人难道会死啊?也不怕你三叔再剋你一顿!
“是的,田文芝是我爱人。”毛大年微笑着对张学道坦诚道。
“呵呵,不错,不错,田文芝的确很有眼光嘛!”张学道闻言立马赞道。
少顷,张学道又关心地问道:“都十几年没见面了,她还好吗?”
“她一切都很好。上次从吴江返回江城的路上,和大林闲聊偶然得知大林和你的关系,当时就觉得这世上的事怎么就这么巧。欢迎您有机会到江城做客!”毛大年于是说道。
“好的,有机会一定去。”张学道边说边站起身来,同时抱歉道:“对不起,我得先告辞一步,下午手头上还有些急务要处理,得空我们再慢慢聊。再见。”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1 08:10:43 +0800 CST  
第66章 乡下来人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就在毛大年于省城忙着开会之时,江城这边田文芝却接二连三遇到一连串的烦心事。
首先是田文芝老家来人了。来人姓李,名广财,60来岁,自称是田文芝的娘舅,可田文芝记忆中实在是找不到对这个所谓娘舅的一丝印象。唯一能想起来的倒是小时候听母亲讲过有个姓李的本家,养了一大帮儿子,可是因为自个好逸恶劳,又经常在外面吃喝嫖赌,结果楞是把个家弄散了。老婆不但跑到外面跟了别人,连几个儿子都一块带走了,甚至连儿子的姓也都改成别人家的姓了。这在当地村子里一直被当做笑谈。
田文芝也不知这个李广财是不是就是母亲当年提到过的那个本家。同时,田文芝也奇怪,自己很早就跟老家断了任何往来,可这个所谓的娘舅如何知道自己的工作单位,而且还能找到这来呢?
可无论心中有多少疑问,来者既然自称是亲戚又是长辈,那就是客啊,理当热情招待才是。于是乎,田文芝又是倒茶又是敬烟的。到了中午饭点的时候,田文芝还特意炒了几个小菜,备了一点小酒款待了一下这位老李头,把个李广财弄得倒是有点受宠若惊似的。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2 13:11:23 +0800 CST  
当晓东晓斌两个蹦蹦跳跳放学回家之时,田文芝忙让两孩子叫:舅爹爹。
老李头也挺高兴地拎过他带来的布袋,对晓东晓斌说:“来来来,尝尝我带来的新炒的花生米,挺香的!”
晓东晓斌眼睛看向田文芝,田文芝说道:“舅爹爹给你们吃,你们就接着呗!”
于是,两个孩子一人接过一把老李头抓给他们的花生米,并随即说道:“谢谢舅爹爹!”
“呵呵,不谢,不谢!”老李头笑着说道。
半晌,老李头一边看着两个孩子,一边有点伤感地对田文芝说道:“你有福气啊,儿子都这么大了,又懂事。我也有好几个儿子,哎,可惜……”老李头仿佛不忍往下说似的,只是端起酒杯狠狠抿了一大口。
大概是喝猛了一点,老李头连咳了好几声,喉咙里咕噜噜发出一阵气泡翻滚声,接着老李头头一偏朝地上吐出一大口浓痰。这还没完,老李头鼻子又一耸,接着用手擤出一大挂鼻涕,直接甩到地上,然后很自然地将擤鼻子的手指在自己鞋帮子上揩了揩。
晓东晓斌就站在不远处正吃着花生米,两人很吃惊地目睹着老李头这整个一连串动作,尤其是看到后一个举动,便觉得十分恶心,恶心得简直无法继续品尝手中的花生米了。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2 13:12:21 +0800 CST  
晓东和晓斌不禁相互做了个鬼脸。平常他们哪敢在房间里随地吐痰或擤鼻涕啊!除非想找打!
田文芝当然也注意到老李头的这些习惯动作,恶心归恶心,但并不吃惊,毕竟下过乡,见过这些场景,甚至比这更恶心都见过。
其实刚才抽烟时,桌上明明摆着一个烟灰缸,可老李头那烟灰就是随地乱弹。他哪有往烟灰缸里弹烟灰的意识呢?
田文芝又不好意思说,毕竟习惯不是一下子能改的,何必伤了客人的面子呢?
另外,田文芝从老李头刚才的那半句话中基本肯定这李广财就是母亲提到过的那个本家。想来,这老李头虽然有很多不是,但也挺可怜的,养了一大帮儿子,末了,等于是给别人养了。到老了还这么孤苦伶仃的。田文芝心底里很难不由得生出一些同情心。
田文芝这时又给老李头斟满酒杯,劝他慢慢喝,不着急,同时对晓东晓斌说道:“你们两个也自己盛饭吃吧!花生先搁下!”
晓东和晓斌赶紧将吃剩下的花生米放到饭桌上,一溜烟地跑去盛饭了。待两人端过饭来,田文芝给两孩子每人碗里都夹了点菜,然后说:“一边吃去吧!”
两个小家伙苦着脸,端着碗慢慢走开了。晓斌嘴里甚至还轻声嘟哝了一句:“这点菜哪管得下这一大碗饭!”孩子岂知老妈的苦衷?
田文芝一向省酒待客,而今天桌上的菜本就不丰盛,她怎敢让孩子上桌,来个风卷残云?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2 13:13:15 +0800 CST  
吃完午饭,田文芝又给老李头续上茶水,递上烟,然后接着陪他唠嗑。其实,田文芝下午还要开会,所以心里已在暗暗着急了,可面上又不能显露出来,更不好明说出来。说出来,那不就等于直接下逐客令吗?
同时,田文芝心里也清楚,这老李头既然不怕麻烦找到这儿来了,那恐怕就不是仅仅蹭顿饭这么简单,肯定还有什么想法没说出来。
果然,唠着唠着,老李头慢慢就唠到点子上了。
“还是你们城里人好啊!不愁吃不愁穿的,要什么有什么。乡下人吃还马马虎虎能对付,可穿的用的就难啦!有时即便攒了点钱想买也买不到啊!”老李头唉声叹气地念着苦经。
话说到这,田文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那年头,买什么不单要钱,还得有票才行。吃粮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副食品要有副食品票、买布要布票。连买块手表或自行车也都得有相应供应券什么的。
乡下人总以为城里人什么都能买到,因为城里人手上有票证啊!其实那票证也是按每家每户的人头定量发的,若给了别人,自己立马就出现供应紧张的窘况。
尽管如此,田文芝还是,赶紧地,跑到五斗橱边上拉开抽屉,从里面找出几张布票、糖票,还有供应券什么的连同十元钱一起塞到老李头手上,说:“老舅啊,这点票、券什么的数量不多,就当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吧!”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2 13:14:00 +0800 CST  
老李头心里此时已是非常舒坦了,心想这趟路算是没有白跑,不过嘴上却故作客气道:“那哪使得!那哪使得!”
可老李头的言与行没有协调一致好,因为嘴上在推辞,右手却一把接过田文芝递给他的东东,并忙不迭地揣进自己衣兜里。
不过,他大概也立马意识到自己的那种虚套,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老李头故意转移了话头,说:“小芝子啊,你不知道啊,那一年你们学校里的一大帮红卫兵娃子跑到俺们村里调查你的出身呢,凶得很呢!我就一个孤家寡人又不怕他们,我跟他们说‘老田家的情况我最清楚,没有剥削哪一个,就那么几亩地而已。他家的屋还不如我家的呢!’”
田文芝这时才明白这老李头何以知道自己在江城一中工作。
至于老李头刚才说的那番话到底真实与否,田文芝尽管不敢全信,但嘴上还是要反复称谢的。
老李头眼见自己想达到的目的也基本达到了,便准备告辞了:“小芝子啊,你工作忙,我也该走了,有功夫也回老家看看哦!”
“那好吧!我也不多留你了,进城就上家里来坐啊!”田文芝客气道。
这时,老李头拎起放在屋角那袋花生米。田文芝正想说:“您老,来就来,下次一定不要带什么东西了。”
可没想到,老李头却说:“趁着天黑还早,我得找个地方把这几斤花生米卖掉,这个季节的花生米最好卖。”
敢情,他压根就不是带给自己的,田文芝庆幸自己刚才开口慢半拍,否则,还真弄得有点难为情呢!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2 13:15:01 +0800 CST  
第67章 恶心任务

田文芝送走了老李头,一看表,离开会就差五分钟了,遂赶忙朝年级组办公室奔去。
田文芝是踩着秒针进办公室的,虽不算迟到,但毕竟是最后一个到的,所以还是觉得有点尴尬。田文芝这边刚刚坐定,年级组长吴学明就宣布开会了。
下午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带学生到校办农场劳动的相关事宜。全年级共十个班,分两批轮换下农场劳动。具体说来,也即每批五个班劳动一周,回校上课一周,再下农场劳动一周,再上课一周,如此轮换,总计是劳动四周,上课四周,等于是两个月的劳学相结合。待最后一周劳/学结束,这学期也就基本结束了。
也许,今天的中学生不太理解,甚至觉得很新鲜很好玩,怎么还会有这样的学习与劳动混合的学程安排,且劳动时间居然还安排得那么长?其实,这在那个年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光有下农场学农,还有去工厂学工,到部队营地参观和军训呢!

这里又不得不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了。
1966年,毛主席的《五七指示》 (因发布于1966年5月7日,故简称《五七指示》)发布以后,举国上下,工、农、商、学、兵全都纷纷行动起来。各行各业除了要搞好自己的主业,还要兼顾起其他副业等多个方面。
落实到学校这一块,那便是“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这段毛主席语录在当时是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背得滚瓜烂熟,张口就来的。那时候无论会上发言,会下写稿,若不把这段语录引用一下,不说你思想有问题,至少也显得你政治觉悟低。
毛主席的话在当时没错,即便放到今天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只可惜,当时极左路线的执行者们将毛主席本来无比正确的指示教条化、公式化,甚至极端化,以至于完全扭曲了毛主席指示的初衷。
随着极左思潮的泛滥,学生越来越不以学为主,而是以兼学别样为主。基本上每学期都有个主题。这学期如果学农,那么下学期可能就是学工,再下学期就学军,如此循环往复,而且时间长度绝对不会短,通常都是按月计算。
晓东和晓斌中学阶段都有在江城好几家工厂学工劳动的经历。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4 08:19:19 +0800 CST  
这里再顺便说点题外的,也即在学工、学农、学军这三样中,同学们最喜欢的就是学军,(其次是学工,最不喜欢的就是学农)。也许,现在的80后和90后们觉得学军不就是在操场上立正、稍息,或左转、右转吗?你要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那时候的解放军官兵很多可不像今天军营里的部队官兵啊!就说晓斌吧,他初中一年级首次参加军训,接触的就是当地驻扎的一个解放军侦察连。那些兵一看就是一帮老兵,个个身上都带有一股浓烈的杀伐之气,尤其是那个连长,左脸上还有一道刀疤,非常逮眼。在表演擒拿格斗时,绝对不亚于真打实斗啊!侦察连长还亲自演示了一遍如何徒手夺匕首。和连长交手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老兵。只见他身形一晃便快速逼近连长,同时手中明晃晃的匕首(真正的军用匕首)直接冲连长心口刺去,连长侧身一闪,然后迅疾一个反关节动作别住对方的胳膊,接着一记掌刀磕腕便将匕首夺下,整个套路一气呵成,动作快如闪电,让人看得目不暇接,又惊心动魄,比电影上看到的绝对要精彩得多。
这些老兵们是和平年代没闻过战争硝烟的军人根本无法相比的。后来一打听,他们果然是上过战场的,据说是刚从福建前线调防过来的,连长还曾经几次夜渡金门侦察过呢!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4 08:20:15 +0800 CST  
其次,是真敢让学生们摸枪玩炮啊!在部队驻地枪械室里,什么步枪、冲锋枪、机枪、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当然子弹和炮弹全都收起来了)等等全都架在那儿。有士兵早站在一旁不但认真讲解每种武器的性能和威力,而且还耐心教你如何拆卸和组装呢!军训最后两天,在校方请求下,部队还真让学生们过了一把实弹射击瘾。虽然整个军训过程中,立正、稍息等操练也是少不了的,但整个军训过程,我觉得,远比今天的军训要丰富精彩得多!

星期六下午开完会,隔天,周一上午,田文芝便要率领自己班上的全体同学去农场劳动了。因为田文芝是一班班主任,自然她的班也就排在第一批下去的行列。
农场在市郊,离江城一中差不多有十公里远。徒步走过去都觉得挺远,挺辛苦的,然而,按学校要求,学生们这回不是徒步前往农场参加劳动,而是从学校出发始,便要接受一场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考验。具体说来就是不论男生女生,每两人一组抬着装满粪便的粪桶,步行送肥到农场。
你说这学校领导是不是有点变态啊?上回挖防空洞就闹过那么一回‘乌龙’,这回又不知哪根筋搭错地方了,居然想出这么一出。先不说有无必要动员这么多学生这么大老远地送粪到农场,单想想那些学生们抬着一桶桶大粪一路上招摇过市,就不怕招市民恶心非议?如果途中不慎泼了撒了不更是既令人恶心又破坏了市容卫生?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4 08:21:24 +0800 CST  
可领导的话就是命令,就得不折不扣地执行,没谁敢提出质疑。如若有谁斗胆提出反对意见,那便有一堆帽子等在那给你戴的,说你怕苦怕累怕脏是轻的;说你缺乏朴素的无产阶级感情,那就让你够受了。不是有那么一句‘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你怎敢轻视这‘粪宝宝’呢?更可怕的是,如若给你扣上一顶‘对抗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帽子,那你就吃不了兜着走吧!那年月,有什么帽子不敢扣的?无限上纲上线乃是屡见不鲜的事啊!

反正田文芝是绝不敢触这个‘霉头’的,乖乖按领导要求做才是正道。好在班主任没被要求抬粪,班主任的要做的就是组织、协调、指挥同学们去完成这个‘臭烘烘’的任务!
周一一大早,田文芝便来到事前指定的一个校内公厕旁边。全校共有五间厕所,正好五个班每班承包一个,学生们也基本到齐了。
田文芝一看厕所后面的粪池边上一溜20几个粪桶都已摆好。王大力真是一个好班长,他拿着一把长长的粪瓢,对大伙说:“你们都站远点,这装粪的活,我一个人来就行了。”说完,便准备动手。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4 08:22:27 +0800 CST  
田文芝这时忙喊了一声:“且慢!”一边走到王大力身边,轻声叮嘱道:“不要装太满,每桶装个六、七成就行了。有那么长的路要走,装多了大家也不一定抬得动,而且路上还很容易泼出来。”
王大力连忙点头道:“我心里有数,老师放心。”
一个多小时后,二十几只粪桶都装上了大粪,然后,男生和男生,女生和女生自由组合每两人一组抬上粪桶出发了,走到校门口,居然五个班都不约而同地汇集到这了,一百多只粪桶聚集到一处,气味可想而知。
大家脸上表情都很怪异,显然都在拼命忍着粪便那浓烈臭味,尽量慢呼吸,少说话。
还是年级组长吴学明及时喊了一声:“出发!”
于是,一支打着江城一中红色大旗的奇特的运粪大队缓慢行进在江城一中通往市郊的大道上。
这恐怕也是江城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景啊!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4 08:23:07 +0800 CST  
第68章 谁说不臭

这支奇特的运粪大队打从一开始就显现出无比的狼狈。
两人抬一桶粪,走那么长的路可并不容易,粪水晃荡,乃至飞溅是免不了的,所以一路上便不时听到学生们大呼小叫的,大概是有人被粪水溅到身上了。
看看自己班的同学一路队形相对完整,几乎没听到喧哗惊叫声,田文芝不禁暗自庆幸,庆幸自己一早就提醒王大力少装些,否则,谁敢保证自己班上的同学就不出现类似的情况?
其实,王大力在得到田文芝的提醒后,将每只粪桶只装了最多六成,有些甚至就装了半桶。别看王大力长得五大三粗的,可心却细得很,他知道‘远路无轻担’的道理,所以给女生抬的就装一半,给男生抬的比女生稍多一点,也就六成。尽管其他班有看到他们这样的,就在一边唧唧歪歪的,连嘲笑带讥讽,但王大力权当没听到,他的理由就是:上面是要求我们运粪到农场,可并未规定一定要把桶装满嘛。
事实是明摆着的,与其因装得太满而造成一路上泼泼洒洒,甚至因不堪重负,而将粪桶弄翻,搞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还不如一开始就少装点。这叫做: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7-05 17:24:45 +0800 CST  

楼主:青葱的樟园

字数:456395

发表时间:2016-05-12 21:1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21 18:40:57 +0800 CST

评论数:96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