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古往今来——通俗西藏史(原创深坑)


既然景佑四年,李元昊便已经尽收甘、肃、瓜、沙诸州,为何其后数十年间,又出现一个沙州回鹘政权呢?

公元1038年(宋仁宗,宝元元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不要以为年号都是两个字的)。宋廷上下极为愤怒,双方关系正式破裂。李元昊称帝后,希望通过战争来扩大西夏的版图,用掠夺土地、钱财和人口来缓和国内的矛盾。他和周边诸部盟誓后,对宋朝发动进攻。此后数年,元昊相继发动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虽然在与北宋的战争中获胜,但也严重牵制了西夏军队河西的兵力部署。同时,西夏的强大,特别是西夏对河西地区的占领,切断了辽国与河西吐蕃及沙州回鹘的联系,也使辽朝感到忧虑不安。辽国曾想用联姻的方式笼络西夏,并将一位辽国公主嫁与李元昊。可惜,辽国公主和李元昊不睦。不久之后,辽国公主郁郁寡欢而死。对此,辽国上下颇为不爽,辽国曾派使者责问夏国。而急于扩张的西夏又诱致契丹边境的党项羌部叛辽投夏,更引起了辽朝的极大仇恨。辽与西夏的关系也因此破裂,公元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辽兴宗亲帅十万大军攻夏,深入夏境四百里。两军在河曲激战,李元昊不愧为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在河曲之战中痛击辽兴宗的部队,取得大胜。

但以西夏的国力,同时与北宋和辽国发生战争,显然不是其国力能够支持的。虽然在战场上屡有获胜,但是长期的军事行动也让国内民生颇受影响。史籍记载,西夏国内“然死亡创痍者相半,人困于点集财力不给,国中为‘十不如’谣以怨之”。而且,宋、辽还分别在河西地区与吐蕃、回鹘诸部密切联系,使诸部从背后夹击西夏。辽朝通过联姻关系,“数遣使由回鹃路至河涅间,与嘉勒斯费约举兵取河西。”,宋朝也先后派左侍禁鲁经、屯田员外郎刘涣到青唐与唃厮啰进行接触。宋史记载,公元1039年(宝元二年)四月,唃厮啰曾经向凉州发兵四万五千,欲与夏人交锋。在这种大环境下,位于河西西部的沙州回鹘能够趁西夏无暇西顾之机,夺取沙州附近的控制权也是可能的。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5 08:01:08 +0800 CST  
@蔚兰的心 2016-11-25 09:16:52
竟有这么多故事??晕!!! 已去过两次了,看了之后,觉得可以再去一次。加油!等得起,别太监就行?
-----------------------------
去西藏两次,你基本可以诊断为重度成瘾患者了!说起太监这种事儿,我个人觉得我身上真没什么优点,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能熬得住估计是唯一的一个!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5 09:27:15 +0800 CST  

2、温末始末

温末是吐蕃割据时代河西地区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族群最初大约来源于河西论恐热与尚婢婢的战乱。其后实力不断壮大,一度占据了河西重镇凉州,所以也称“凉州温末”,随着甘肃北部党项人的不断崛起,最终被逐出凉州范围,南迁并入陇南吐蕃六谷部部族。

对于温末的起源和民族构成,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新唐书·吐蕃传》、《资治通鉴》中记载:“浑末,亦曰嗢末、温末,吐蕃奴部也。虏法:出师必发豪室,皆以奴从,平居散处耕牧。及恐热乱,无所归,共相啸合数千人,以嗢末自号,居甘(今甘肃张掖)、南(今甘肃酒泉)、瓜(今甘肃安西)、沙(今甘肃软煌)、河(今甘南临夏)、渭(今甘肃陇西)、峨(今甘肃峨县)、廊(今青海化隆)、迭(今甘肃迭部)、宕(今甘南宕昌)间,其近蕃牙者最勇,而马尤良云。”

而敦煌保存的文书资料中,曾有张议潮向唐朝廷进表,其中提到:“咸通二年收凉州,今不知却废,又杂蕃浑。近传温末隔勒往来,累询状人,皆云不谬。伏以凉州是国家边界,温末百姓本是河西陇右陷没子将(孙),国家弃掷不收,变成部落,昨方解辫(辫),只得抚柔。”

从这两段记述可以看出,宋朝的史官(《新唐书》、《通鉴》皆编于宋代)认为温末是吐蕃军中奴户,认为其民族组成应为吐蕃在之前领土扩张时,兼并的象雄、苏毗、西域诸羌、吐谷浑和回鹘部落的居民。而张议潮作为和温末打过交道的当世人,在上奏的奏文中则特别指出,温末族群中包含着大量被吐蕃掠去的原河西汉人。这些原来生活在河陇地区的汉人,因安史之乱后,唐朝在河陇实力,吐蕃逐步攻取河陇的过程中,成为了吐蕃的奴隶。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5 15:39:57 +0800 CST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驻河陇军队东调平叛,河陇地区唐朝的势力急速衰落,吐蕃军队乘虚占领了河陇之地,原来生活在河西、拢右的汉族沦为吐蕃的奴隶。其时“自轮海已东,神鸟、敦煌、张掖、酒泉,东至于金城、会宁,东南至于上邽、清水,凡五十郡六镇十五军,皆唐人子孙,生为戎奴婢,田牧种作,或丛居城落之间,或散处野泽之中”。这些汉族在吐蕃数十年的统治中,他们被“赐部落之名,占行军之额,由是形遵辫发,体美织皮,左衽束身,垂肱跪膝。”不论从生活习惯还是文化风俗上都已逐步藏化,乃至张议潮在沙州起义后,归义军初期向唐朝上奏表章都是使用藏文书写。

另外,在论恐热和尚婢婢在陇西交战正酣之时,为了打击论恐热属下的所谓“三部落”。尚婢婢曾采用了一条釜底抽薪之计,他在河陇地区广发檄文,其中言到:“汝辈本唐人,吐蕃无主,则相与归唐,毋为恐热所猎如狐兔也”。檄文发出后,“于是诸部从恐热者稍稍引去。”从尚婢婢的檄文中也可看出,尚婢婢也知道温末族群中汉人所占的比例并不低,不过这条计策固然对论恐热收到奇效,不过估计自己锅底下的柴禾也跑了不少,毕竟他手下的吐蕃军队中奴户也不会太少。

再有,温末族群中吐蕃人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论恐热和尚婢婢长达二十四年的交战中,大量的吐蕃人厌倦了动荡的生活,逃散在陇西各地,这些吐蕃族裔最后也加入到了温末的队伍中。毕竟温末族群在吐蕃生活多年,不可避免的带有鲜明吐蕃文化的烙印,比起河陇地区其他由汉族、回鹘、吐谷浑、通颊、龙家组成的政权来说,温末显然更能是他们产生认同感。这其中,公元857年(大中十一年),吐蕃酋长尚延心率河、渭二州的温末部落投降唐朝,此部落即为蕃族温末。

所以,温末其实是个多民族聚合体,既有早期的象雄、苏毗西域诸羌、吐谷浑等族,有加入了河陇的汉族,最后又融合一部分河陇吐蕃人,这些各有特点的族裔,在吐蕃军队中经过长期磨合形成了自身的默契和文化。使他们能够在吐蕃末世的河陇乱局中,能够互相认同、抱团求生。并最终成为一个实力强大的军政集团,在割据凉州后,成为河西走廊东段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6 09:00:04 +0800 CST  

随着达玛被刺后,统一的吐蕃王朝崩溃。吐蕃王朝对于边疆的控制能力急剧衰弱,在河陇地区论恐热和尚婢婢血战不休,尤其是论恐热为了报复尚婢婢纵兵大掠陇西诸州,死者枕籍。温末族群为了生存,在甘、肃、瓜、沙、河、渭、廓、叠、宕等州,相啸聚合节境自保。其后,在公元848年(唐大中二年)。张议潮在沙州举起义旗驱逐吐蕃守将,归义大唐。而后,连下沙州、瓜州、肃州、伊州、甘州,直到咸通二年(公元861年),收复了凉州。

很多学者都认为温末在期间成为了张议潮的部属,在其账下听命。但我个人认为,这显然是汉族学者头脑中存有的汉民族主义思想在作祟,就像是很多史料都记载张议潮领十一州节度使,辖制河陇十一州军政这件事。张议潮确实是可能拥有这个头衔,但恐怕也就是遥领而已,这河陇十一州的土地是否真的听命于他,实在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其实,温末也是如此,不能排除温末和归义军存在某种默契和联络,毕竟最起码在归义军早期,也就是张议潮时期,这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敌人——吐蕃贵族集团。但如果,因此就认为温末隶属于归义军恐怕就是夸大其词了。我们能够看到的史料中,最接近事实的就应该算是张议潮对于朝廷上奏的文书了,在这些文史中,张议潮称:“河西诸州,蕃、浑、咀末、羌、龙狡杂,极难调伏。”可以看出,在这份表奏中,张议潮将温末与吐蕃、吐谷浑、诸羌部族和龙家并列,并称“极难调伏”,可见温末并怎么买张议潮的账。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6 09:00:33 +0800 CST  

在另一份奏折中张议潮则称,“(温末)囗囗使为豺狼荆棘,若囗囗囗愧运不充,比于赘疣,置囗囗弃掷,与犷俗连耕,相率吠尧,犯关为寇。国家又须诛剪,不可任彼来侵。若征举兵戈,还挠州县。今若废凉州一境,则自灵武西去,囗为毳敝所居。比年使州县辛勤,却是为羯 胡修造,言之可为痛惜”。这份表奏因为有上下文,比较难以理解,我简单解释一下。其实说的就是温末本是原河西、陇右地区陷没吐蕃的汉族子孙,由于国家无力恢复河陇,使得这些唐朝遗族,在吐蕃统治下,辫发左衽、辫发赭面,成为吐蕃部落。现在温末刚刚回归,需要朝廷好好安抚,如果便将其视若赘疵加以废弃,使温末变为敌寇侵犯边关。国家又要出兵讨伐,将使州县不安。如果废弃凉州,又会使河西归复的大业前功尽弃。所以张议潮在表奏中力谏朝廷不要放弃对凉州的经营。

在这份表奏中可以看出至少三个问题,其一、凉州并不在张议潮治下,否则张议潮不可能的苦口婆心的劝诫唐庭不要放弃对凉州的治理。其次、凉州已经在温末势力的控制之中,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到,咸通二年,张议潮收复凉州后,唐庭曾派兵镇守凉州。而至少在这篇上奏之前,温末已经驱逐了唐朝的守军。最后,也提出了凉州温末并不是很好打交道的,希望唐庭妥善处理温末的事宜。而且在《通鉴》中有明确记载,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温末始入贡”。这说明温末在张议潮收复凉州的次年,便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政治集团,并与唐王朝建立朝贡关系。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6 09:01:11 +0800 CST  

同时,归义军也没有真正能够降服温末的实力,虽然张议潮时期的归义军在河西非常强势,但我们也就是看到归义军在收复沙、瓜、肃、伊、甘等州时,不过是将温末逐出相应区域,收到挤压的温末族群最终汇聚在凉州周边,成为了能够左右凉州走势的重要力量。随着,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张议潮耗时三年,举全军之力彻底将吐蕃军队消灭,收复了凉州,生活在凉州周边的温末力量反而通过战争得以发展。

汇聚在甘、凉附近的温末族群,在其后分裂为三个部分,其中一部随着“吐蕃酋长尚延心携领河、渭二州,温末部落万帐”降唐,唐庭使“吐蕃尚延心、温末鲁褥月等为间,筑戎州马湖、沐源川、大度河三城,列屯拒险,料壮卒为平夷军”,使得“南诏气夺”,“蛮夷震动”。其吐蕃温末部落以后便一直生活在这一区域,成为甘孜藏区藏民的祖先之一。

另有一部分温末部落向南迁徙,回到吐蕃本部。这部分回到故乡的温末族民,惊讶的发现故乡已经不是他们心中的模样。这时的吐蕃已经是政权崩溃、动乱分离,而当地的吐蕃贵族显然不愿意接受这些外来的民众,将其视作外乡人和不稳定因素。受到歧视的温末部族,不远千里回到故乡,却饱受歧视。因此也心怀不满,就在这种因素下,这部分温末族群发生了暴动。据史书称:“达磨赞普卒后,未几而有叛乱,初发难于康,浸而及于全藏,喻如一鸟飞腾,百鸟影从,四方骚然,天下大乱。”这次农民起义发生的时间大致在咸通十年(公元869)到乾符四年(公元877)之间,暴动由东向西,蔓延至吐蕃全境。“彼等沿途滋扰掳掠,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及抵吐蕃本土,内争正殷,对此破坏力量无力加以阻止,于是民不聊生,农、牧人民与奴隶皆流散失所,终于爆发震撼全国之大起义。”这场由吐蕃溃兵引起的大暴动,裹挟着回乡的温末族群和国内不堪忍受压迫的吐蕃属民,共同吹响了吐蕃王朝悉波野家族统治黄昏的号角。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7 08:11:11 +0800 CST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温末族群留在了河陇地区,虽然另外两支温末部落带走了不少人口,但是留在河陇地区的温末势力依旧不容小觑。《通鉴》曾记载,公元874年(唐僖宗,乾符元年) 十二月初,“回鹊屡求册命,诏遣册立使诣其国,会回鹘为吐谷浑、温末所破,逃遁不知所之,……”。可见即便是令归义军极为头痛的甘州回鹘势力,也在温末和吐谷浑的打击下,一度被逐出甘州区域。

到了归义军晚期,温末牢牢控制着凉州周边区域,这时温末和归义军的关系就更谈不上友好亲善了。我们之前曾经提到过,曹氏归义军的首领曹议金,曾因为温末劫掠归义军入朝的使臣,不得不命使臣随身携带其给凉州温末仆射的亲笔书信,希望凉州温末能够放行归义军使臣,东去中原入贡。信中说:“ 前载得可汗旨教,始差朝贡专人,不蒙仆射恩泽,中路被温末剽劫,今乃共使臣同位,望仆射以作周旋,得达前程,往回平善,此之恩「德],何憨(敢)忘焉。”在西域与中原的朝贡关系,其中除了正常的使臣奏对往来外,每次朝贡都伴随着大量的贸易交换,也有商人随着使臣队伍同行。也因此,这些携带大量货物的朝贡队伍自然成了温末人眼中的肥羊。这种对于来往于河西走廊商队的劫掠显然不是偶发事件,对此,身在沙州的归义军首领也无可奈何,不得不温言相劝,以求息事宁人。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7 08:11:36 +0800 CST  

就在温末坐拥河西孔道之利的时候,凉州南部的吐蕃六谷部势力迅速崛起。吐蕃六谷部,也称“六谷蕃部”,据分析应该是生活在祁连山麓河谷地带的吐蕃族群,其部落名称大概源于其所生活的环境。凉州南部祁连山麓有六条河流流出:分别为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其中古浪河谷古称洪源谷,金塔河谷古称阳妃(晖)谷。也有人认为六谷之地是指凉州南部的浩门河(今大通河)、喀罗川以及湟州北面的河谷地带。不论六谷部兴起之地究竟确为何处,肯定是处因祁连山雪山融水滋润,水草丰美、牧场地带,因为河西地区著名的“六谷马”便是这一地区的特产。而长期生活在此地的吐蕃人,很有可能以这六条山谷作为他们族群的名称。

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906年(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天佑三年)春正月:“灵武节度使奏吐蕃七千余骑营于宗高谷,将击温末及取凉州。”宗高谷在何地现已无法考证,但考虑到在此集兵准备攻击凉州,应该离凉州不会太远。这次战争最终的结果如何也再没有相关记载,但从五代史料中几乎再无凉州温末的记载来看,很有可能凉州地区的温末势力,并入了凉州吐蕃的族群之中。因为五代时期,中原对于凉州政权所派来使的称呼已经变为“吐蕃温末首领”,可见凉州已是吐蕃人与温末人建立的联合政权执政。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7 08:12:01 +0800 CST  

到了北宋年间,史籍中已不见温末字样,对于凉州政权直接称呼为六谷部了。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十一月,西凉使称言“六谷分左右厢,(折逋)游龙钵为左厢副使,崔悉波为右厢副使。朝廷所降符命,龙钵悉掌之,庶事与首领潘罗支同共裁制。”这时主持凉州事务的已经是吐蕃贵族折逋游龙钵和潘罗支了。

也正是在五代时期,生活在夏州一带的党项人崛起,打破了河西诸政权原来的势力格局。在宋辽两个大国暗地里的支持下,凉州六谷部与党项进行了多次战争。其中,六谷部首领潘罗支曾在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袭杀党项首领李继迁取得大胜。但这并不足以确保凉州吐蕃势力的安全,

公元1032年(宋仁宗,明道初年),西夏皇帝李元昊帅兵尽取河西诸州,凉州也就是在此时陷落西夏之手。至此,在河西雄踞一百二十余年的温末六谷部政权,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凉州陷落之后,大批吐蕃、温末和回鹘部族翻越祁连山南迁,投奔了青唐(今西宁)的吐蕃唃厮啰政权,最终形成了今天青海省地区的藏族人。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7 14:52:02 +0800 CST  
@reazh01 2016-11-27 15:32:00
不错,慢慢看!
-----------------------------
慢慢来,后面还长着呢!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7 21:40:29 +0800 CST  
@ktower 2016-11-27 22:10:04

-----------------------------
我也来一下!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7 22:37:27 +0800 CST  

3、“土豪”的奋斗

《资治通鉴》中记载,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温末始入贡”,这说明此时的温末已经具有了割据政权的属性。但此时,温末政权的首领究竟是谁,我没有找到相关记载。温末和唐朝时断时续的朝贡关系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公元907年(梁太祖,开平元年),朱温代唐称帝,立国号梁,史称后梁,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唐朝灭亡,“五代”时期自此开始。 后梁立国后,凉州周边的吐蕃政权迅速与后梁进行了联络,据《五代会要》记载:“开平二年(908)正月,(吐蕃)遣使朝贡。二月,以吐番温末首领杜论悉伽、杜论心为左领军卫将军同正,温末苏论、乞禄论为右领军卫将军同正”。“次年五月,又以温末首领热逋钵督、崔延没相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遣还本部。”

这应该是后期执掌温末政权,长达五十年的折逋氏,第一次见诸史端,“热逋”和“折逋”应该只是音译之别。但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研究折逋氏的论文,都将公元949年(后汉,乾祐二年),“凉州留后折逋嘉施被后汉封为节度使”作为折逋氏家族的起点,可能是在后梁时期,热逋钵督只是温末族群中一个部落的领袖,还没有成为整个温末的首领。

对于折逋氏的起源,汉史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旧五代史 • 吐蕃传》称:“(折逋)嘉施,土豪也”;《宋史 • 吐蕃传》也记载:“(凉)州人推其土人折逋嘉施权知留后”。所谓“土人”就是“当地人”,“土豪”即“当地豪强”。可见当时“土豪”一词的含义和今天的不太相同,并没有什么贬低之意。《武经总要》也提到“宣宗恢复河湟,命土豪领之,自置牧守,或请于中朝”,这段话可谓道出了,河陇地区当时政权的实质,那就是中原无力经营,于是任命当地豪强为首领,这些土豪们自立为刺史或留后,牧守一方。需要的时候,就向朝廷请个封号,不需要的时候,也没人能够约束他们。

那么身为一个有政治觉悟的土豪,折逋氏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了呢?让我们慢慢道来!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8 10:26:55 +0800 CST  

吐蕃折逋氏,据分析其姓氏应来源于吐蕃官名。据《唐书 • 吐蕃传》记载:“其官有大相曰论,副相曰论扈莽,各一人,号大论、小论。都护一人,曰悉编挚逋,又有内大相曰论挚逋……又有会计官曰资悉波折逋”上述折逋和挚逋在藏语中对应为同一单词,应是音译不同之别。在吐蕃政权中,以官为姓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个和中原在先秦时期,姓氏没有完全确定时的情况非常类似。例如吐蕃名相禄东赞之子,便以其父的官职“论”为姓,称为“论悉诺、论钦陵、论赞婆、论悉多”。所以,折逋氏祖上很有可能在吐蕃统治河西时期,做过河西的高官,后世子孙便以当时的官位作为了姓氏,并在借机在河西形成了家族势力范围,等到吐蕃政权崩溃后,转而成为凉州土豪。

身为凉州土豪的折逋氏深知,政治地位和经济势力是紧密相关的。所以,从一个地方土豪谋求成为割据力量的首领,掌握军政大权是必然的选项。恰好折逋氏奋起之时,正赶上了中原五代时期的乱局,中原各个王朝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三五年。这种乱世为折逋家族的奋起之路创造了条件。中原乱局纷纷,河西之地也不消停,各种族裔在东起凉州西至伊州的范围内不断拉锯争夺,同时还和周边的各个国家发生战争摩擦。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8 10:27:24 +0800 CST  

凉州吐蕃部落虽然和后梁建立了朝贡关系,每次入朝觐见后梁皇帝都能得到各种赏赐和封号,但是在五代史中也记载了大量两国在边境的战乱纷争,而且这时,党项部落也开始南下插足河西,一度隔绝了凉州与中原的往来。也就是在这种乱局中,折逋氏在努力扩大着自己家族势力范围,提升着家族的地位。

公元923年(后唐,同光元年),沙陀部人李存勖灭后梁称帝,建都洛阳,国号唐,史称后唐。后唐节度使孙超一度曾打通了中原与凉州的联系,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孙超上奏称凉州的戍兵是原郓州兵二千五百人的子孙,城中有县令、判官、都押衙、都知、兵马使,衣服言语略如汉人。明宗遂即任命孙超为凉州刺史,兼河西节度使。次年,清泰元年(公元934年),李文谦继任为凉州节度留后。但这时,后唐已经是末世黄昏,任命李文谦的已经是后唐末帝李从珂。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沙陀部人石敬塘在契丹贵族的支持下,灭唐称帝,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国号晋,史称后晋。失去后唐支持的李文谦,顿时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凉州温末势力兵乱,将李文谦逐出凉州。《册府元龟》记载:“七月,泾州奏:西凉府留后李文谦今年二月四日闭宅门自焚。”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8 10:28:21 +0800 CST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8 10:33:12 +0800 CST  
不少兄弟提出关于地图的问题,这张图是我写书时候用来参考的地图,不知道能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8 10:34:38 +0800 CST  
@砜瀹214 2016-11-28 13:00:42
干货!支持
-----------------------------
多谢!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8 14:38:05 +0800 CST  

后晋朔方节度使冯晖,见到凉州温末驱逐了后唐的官员,认为有机可趁,想要借机控制凉州这块盛产良马的区域。于是他派牙将吴继兴接任凉州留后,但吴继兴到任后,却没有得到凉州军民的接纳。第二年(公元943年),后晋高祖石敬瑭遣泾州押牙陈延晖作为制使,携诏书安抚凉州,凉州人将吴继兴驱逐,而将中央政府派来的陈延晖强行留下,推立为凉州刺史。石敬瑭政权见状,接受了陈延晖为凉州刺史的既成事实。

同样是后晋的官员,吴继兴和陈延晖的待遇可谓天差地别,其实从这连续发生的两件事可以看出,首先凉州温末虽然与中原旧隔不通,但依旧对于中原政权心存仰慕,所以才有“将吏犹称唐官,数来请命”的情况发生。但同时,凉州也存有很强的独立性,对中原官员是有选择的接纳,吴继兴任凉州留后并非中央授权而是节度使任命,而陈延晖却代表着中央政权的意志。所以才造成二人待遇上的巨大差异。后汉乾佑元年(公元948年)十月,吐蕃遣使献方物。二年(公元949年)“凉州留后折逋嘉施来请命,(后)汉即以为节度使。”

获得了中原王朝的委任,对于折逋嘉施来说,他终于脱离了土豪的身份。虽然之前,凉州百姓已经推举他担任凉州留后,但毕竟有了朝廷的任命才能让他的政敌们闭嘴。想想当年归义军首领张淮深费了多大的劲儿,也没得到朝廷的任命。这次能够顺利的得到任命,怎能不让折逋嘉施激动的两眼泪汪汪。这还标志着在默默奋斗了四十年后,土豪折逋氏终于走上了凉州政治舞台的中央。

可惜,折逋氏辛苦得来的凉州节度使的光环,存在的时间太短了,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并不是折逋家族在凉州实力不济,而是他抱的大腿倒了。后汉自公元947年立国,只存在了短短四年,便在公元951年,被邺都留守郭威灭亡。郭威称帝后,建都汴梁(开封),国号周,史称后周。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9 08:22:21 +0800 CST  

高兴了没几天的折逋嘉施,一看自己依靠的大树倒了,于是又向后周遣使求告。公元952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折逋)嘉施遣人事马京师,因来请命帅”。折逋嘉施的使臣带着大量的良马来到汴梁,在朝贡和贸易之余,他还向后周请求派遣官吏到凉州任职。估计折逋嘉施心理存着这种小心思,之前朝廷屡次派遣刺史都被凉州民众驱逐,估计朝廷心知肚明,这次也不会再派官吏来凉州了。这样的话只能再次授予他刺史、节度的官职,这就叫以退为进。

所以,他派来的使臣说话非常低调,自称为一介平民,恳请朝廷派员到凉州赴任。当时,也不知道是因为凉州使臣太低调,让后周朝廷觉得凉州温末好欺负呢,还是后周官员对于凉州的历史不太了解,反正这事儿最后能假成真了。
楼主 白发布衣2016  发布于 2016-11-29 08:23:15 +0800 CST  

楼主:白发布衣2016

字数:1137

发表时间:2016-04-15 18: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12 09:18:02 +0800 CST

评论数:987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