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哲之死(连载)



回来了,谢谢各位朋友协助照料这片小自留地!!


续主帖

三.在洛川与肤施进行的秘密谈判
6.肤施会谈

3月16日红军最高决策层已经对张学良的提议进行响应,张闻天、毛泽东、彭德怀联名发电报给王以哲,通报了中共中央参加肤施的最高会谈的代表是周恩来。中共建议肤施高级会谈的时间就是3月17日。
但事实上,肤施的最高会谈被延迟了20天,直到4月初才最后确定在当月8日进行。被延迟的主要原因全在于张学良身上。
原来,洛川会谈后,在张学良飞回西安的路上,专用飞机出现问题了,故障飞机被迫送到武汉修理。最近公事繁忙,既忙于几次洛川会谈,又忙于接送上海到苏区的特别信使董健吾等人,这飞机的确是疲劳过度了,又来不及检修,所以闹了点情绪。还好这次故障没醸出事故!由此,3月17日者日期被迫推迟了。飞机故障不大,很快就要修好了,可张学良在上海方面又有要事待处理,其实那事就是接中共代表刘鼎来西安。就在这时张副司令又突发感冒了,导致喉发哑,几乎不能开口说话,他不得不求医看医生。
4月6日,王以哲收到张闻天、毛泽东和彭德怀联名给张学良及自己的电报:
甲:敝方代表周恩来偕李克农于八日赴肤施,与张先生会商救国大计,定七日由瓦窑堡启程,八日下午六时前到肤施城东二十里之川口,以待张先生派人至川口引导入城。关于入城以后之安全,请张先生妥为布置。
乙::双方会谈之问题,敝方拟为(一)停止一切内战,全国军队不分红白,一致抗日救国问题;(二)全国红军集中河北,抵御日帝迈进问题;(三)组织国防政府、抗日联军具体步骤及其政纲问题;(四)联合苏联及先派代表赴莫斯科问题;(五)贵我双方订立互不侵犯及经济通商初步协定问题;丙:张先生有何提议,请预告为盼。
王以哲向张学良请示,回电同意了在4月8日这天会面。中共和红军方面电报中讨论的问题也正是张学良3月份提出过的。而且4月8日这个日子,也是不能再推迟了!
张学良已深深恐惧局势的变化。原先,整个大西北只有他东北军是拥兵20万之众的强大军事集团。老蒋方面虽然不断电令催逼他剿共,但张学良不为所动,就是按兵不动或者打“假仗”敷衍塞责。此时蒋介石的中央也拿他无可奈何,究竟他的中央军在四川激战。而在西北没有什么力量,奈何不得东北军。
但局面马上变了。原本,张国焘率领的那支拥有8万人马的红四方面军在重返四川,想恢复根据地时,吸引了蒋介石的十万中央军的围堵打击。红四方面军遭到严重损失,被迫会合了贺龙、任弼时的红2、6军团,重新向北长征,进入西北地面。蒋介石的那十万中央军也趁势北进,进入西北,剑指陕西。东北军和西北军与红军一样,同时感到威胁就迫在眉睫!面临共同威胁的张、杨两军也不再闹矛盾,而要一条心共同对付老蒋了。张学良也迫切地想抓紧和中共谈判,争取达成合作的协定:实现东北、西北两军和红军“三位一体”的设想,稳住陕西,再稳住大西北!红军张、毛、彭这份给东北军的电报中“组织国防政府、抗日联军具体步骤及其政纲”就是“三位一体”的‘西北大联合’计划的核心内容。
“三位一体”思想的雏形最早是张学良与杜重远对话时受启发的。后来与李克农首次会谈时,不想中共方面也不谋而合地提到“三位一体”的主张。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很显然,作为大西北最大的军事集团,“三位一体”最符合自己的利益!张学良不再犹豫不决了!
如果说,1、2、3月间,张学良、王以哲与李克农会谈达成的协议停留在两军停止军事敌对的层面,那4月8日张学良与周恩来的谈判则是希望两军成为战略盟友。那就是要形成背靠苏联,实现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三位一体”,共同对付蒋介石和他的中央军!
就要举行的延安会谈,将改变未来中国的命运!
王以哲为张学良、周恩来的肤施会谈作了周密的安排:他首先下令驻肤施(延安)守军129师师参谋处长乌庆霖、副官处处长吕伟绩率部队抢修延安飞机场;接着,他又派人在4月8日那天到延安诚外的川口迎接红军代表,并在肤施城内至川口地区都布置了亲信和卫队人员执行警卫任务,保证周恩来一行的安全。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05 07:46:03 +0800 CST  
@歌舞升平纸醉金迷 612楼 2014-10-05 08:55:18
于9月19日早晨,王以哲带领随从副官和几个卫士换成便衣,由小东城门随同百姓混出城外,乘火车去北平,向张学良将军汇报情况。
——————————————————
这种九一八第二天一早就化装逃命的货色,居然还有人捧???
-----------------------------
意见提得不错....

本文对他,只谈史实,没有捧,
前面也是讲他尽打败仗的事实
不能说,打仗败给红军就是一部光荣史.
后面自然还会提到他丢失北大营时的狼狈局面.
王军长先前的全部行为,也正为他悲剧性结局埋下伏笔.

历史是无法掩饰的,更不能不顾事实加以美化
尽量写真的.写有根据的.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05 11:36:11 +0800 CST  

三.在洛川与肤施进行的秘密谈判
6.延安会谈 (续)

王以哲为张学良、周恩来的肤施会谈作了周密的安排:他首先下令驻肤施(延安)守军129师师参谋处长乌庆霖、副官处处长吕伟绩率部队抢修延安飞机场;接着,他又派人在4月8日那天到肤施城外的川口迎接红军代表,并在肤施城内至川口地区都布置了亲信和卫队人员执行警卫任务,保证周恩来一行的安全。
为了在4月8日赶赴延安,周恩来、李克农带着电台和一个小分队于约定时间来到延安城东北二十里的川口。不料这天天公不作美,雨雪交加,道路泥泞,与张学良的电台联络又中断了,代表团被迫留在川口过了一夜。
其实因雨雪,张学良也是在4月9日上午,才亲驾飞机带着手下大将王以哲和中共地下党员刘鼎来到延安机场。由于天气不好,无线电台工作不畅,与周恩来的呼叫不通。王以哲放心不下,派参谋带着自己的信,去川口迎接周恩来。周恩来拆开信以下文字映入眼廉:
兄等平安到川口,弟闻之,慰甚,慰甚!为避人耳目计,可简从进城,是祷!一切面谈。面谈亦可作竟夜,未尝不可,于明午前4时离城即可也。一切安全不成问题,弟均负责,谨请放心!
看毕,周恩来放下心来。当晚8时,街面已十分宁静,周恩来、李克农一行随67军的参谋人员进入肤施城。肤施城内钟鼓楼东北侧的一座基督教堂,历史性的会谈就在这里举行。张学良首先与周恩来见面,他幽默地说:“周先生,我这里给你带来了一位共产党的代表刘鼎先生!”周恩来初听不由地一愣:谁是刘鼎?等到见面,看到出现在面前的是原特科二科副科长阚尊民!周恩来才哈哈大笑:“原来是你啊,想不到我们在这里有见面了!”说罢,上前热烈握手。
当晚,会谈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参加会谈的就是5个人——周恩来、李克农、张学良、王以哲、刘鼎。与历来谈判不一样,张学良身边谈判桌少了军师黎天才。黎天才因为是中共叛徒身份,他愧于面对正宗的中国共产党人。况且周恩来、李克农和刘鼎都是专门惩治党内叛徒的特科红队的领导骨干,坐在一起会是一种什么感觉,黎天才心中有数。
周恩来和张学良等进行了彻夜长谈。讨论了国内外形势和中国出路以及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抗日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对国内外形势及实现东北、西北两军和红军“三位一体”,背靠苏联,稳住大西北及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均没有分歧。唯一发生争论的是如何对待蒋介石的问题上,周恩来当然提出要张学良一道反蒋抗日,而张学良坚持要在蒋介石领导下抗日。周恩来还诉说许多蒋介石的罪行。这看起来,双方当然不容易达到妥协。但又不能让好端端的谈判局面破裂,于是,周恩来缓过口气表示:只要蒋介石愿意抗日,共产党是愿意在他的领导下,捐弃前嫌,一致对外的。
对此,张学良十分高兴,他说:“你们在外面逼,我在里边劝,一定可以把蒋介石扭转过来。”
其实,周恩来的目的就是要让张学良对蒋介石施加影响,要他放弃敌视共产党的态度,改变“揽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事,早在2月底3月初,张学良用专机及骑兵把周继吾、张子华送到瓦窑堡,中共中央接受了他们带来的国民党党中央与中共和谈的信件时,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等已经研究过,同意与蒋介石谈判。所以,张学良坚持要在蒋介石领导抗日的事,中共方面早已经有了讨论意见,此时已是胸有成竹。周恩来在如何对待蒋介石的问题上,采用以进为退的手法十分成功。以至于让张学良主动表达了劝蒋介石放弃“拦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公子哥张学良有个‘言必信’的好品格:许人一诺,必全身以报。从此,他不仅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履行‘劝蒋’放弃围剿红军的诺言,而是最后把‘逼蒋’的事也作为自己的义务!最终激起了中国现代史的一阵惊涛骇浪!这事,我们届时再讨论吧!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06 07:49:01 +0800 CST  

三.在洛川与肤施进行的秘密谈判
6.延安会谈 (续)

公子哥张学良有个‘言必信’的好品格:许人一诺,必全身以报。从此,他不仅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履行‘劝蒋’放弃围剿红军的诺言,后来还把‘逼蒋’的事也作为自己的义务!最终激起了中国现代史的一阵惊涛骇浪!这事,我们届时再讨论吧!
翌日清晨,周、张会谈顺利结束。两人谈妥了红军与东北军联合抗日的部署,一致达成八条协议:
(一)关于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问题。张学良同意这是中国当时的唯一出路。对于《八一宣言》中的十大政纲,则表示俟加以研究后再提出意见。
(二)关于红军的集中问题。张学良承诺赞助红军集中河北;四方面军出甘肃,东北军可以让路;至于二、四方面军北上路线问题,因须经过国民党中央军防区,张愿任斡旋之责。
(三)东北军方面派出赴苏代表,取道欧洲前往;中共方面的代表由张负责保护,从新疆前往。
(四)关于停止内战问题。张表示完全同意,并谓红军一旦与日军接触,则全国停战运动将更有力量。
(五)在张未公开表明抗日以前,不能不接受蒋介石命令进占苏区。为此,张准备以王以哲军入肤施,沿路筑堡,双方交通仍旧。如此一个月后,再看形势发展决定。
(六)关于通商问题。普通货可由红军设店自购,军用品由张代办,子弹可由张供给。
(七)双方互派代表常驻。
(八)张认为红军去河北恐不利,在山西亦难立足,不如经绥远较妥。但如红军决定出河北,张可通知万福麟部不加阻挠。
八条协议的核心是第一条,张学良同意把“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 看成是中国当时的唯一出路。在大西北,实现红军、东北军、西北军‘西北大联合’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正就是中共的“西北发动”计划。
4月10日,周恩来一行怀着极其满意的心情准备离开延安。
临别,张学良送给周恩来一本精制的大地图,并深情地说:“共同保卫中国。”
接着张学良又问周恩来:“贵党有几位中央领导人?”
当时,通过瓦窑堡会议确定的中共中央常委是:洛浦(总书记张闻天)、博古(秦邦宪)、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五人(另有说法是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但此说不靠谱,比如:此时朱德还在四方面军的长征路上)。于是周恩来答说是五位。
“那我就送点生活费给五位领导人,表示一下意思。”听后,张学良答道。他立即派西北“剿总”粮秣处长张政枋用2辆汽车,将2万枚银圆分装在23个麻口铁桶中,沿途送到红军的边界。这张政枋不是别人,他是张作相的儿子,也就是张学良的堂房兄弟。本文以后部分,不乏他登台露面的机会。
周恩来、张学良两人就此挥手告别,彼此大有相见恨晚而又相聚苦短之感。 12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及刘鼎返回瓦窑堡。
与会的王以哲深为周恩来的谈判魅力而钦佩,更为他的宽广胸怀而感动。他事后说:“若果全国各党派皆能如中国共产党以救国为先,我们便用不着对日寇怀什幺恐惧了,我们中国也就可以得救,我们流亡的东北人也就可以回老家了!”
经过延安会谈,红军与东北军的联合的局面已经形成。王以哲对张学良逼蒋抗日的思想表示完全赞同。会后,当他知道宁夏马家军的马鸿宾师长表示愿意与红军结为友军的关系时,他立即联络红军,从中央撮合。中共中央当即采纳了王以哲的建议,对马鸿宾师回报了友好态度并建立了联系。红军也因此少了一个对头,多了一个朋友。
从双方达成的肤施协议第八条看,张学良认为红军东征去山西、河北会遇到很多麻烦,在山西亦难立足,后来证明张学良的遇见不错。当然,由于山西因晋商而颇有财富,红军东征收获也是颇为丰富,同时因东征,中共和红军在山西产生了影响,这为后来中共在山西从事新军运动打下基础,红军东征的影响还是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其时,红军东征战场正深入山西。惊恐万状的阎锡山被迫让汤恩伯等中央军入晋营救自己,汤恩伯等中央军涌进山西,从而金身不破的山西被“破”了。蒋介石想借此将红军围堵在山西一举消灭,就下令张学良,要他迅速完成在延长、延川一线对黄河西岸进行封锁,抄红军后路,断红军西归之路,把东征红军堵截在山西。而这些地方恰就是王以哲67军的防区。此前,王以哲已在洛川与红军签下了互相友好的“口头协定”,于是67军对老蒋的命令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口头上消极应付,行为上却按兵不动!关键时刻,红军利用这个机会,顺利渡过黄河,退出山西,安全回到陕北根据地。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07 07:17:15 +0800 CST  



周恩来张学良进行秘密会谈的延安基督教堂



长城抗战时王以哲(右)与车向忱在古北口



李克农



东北军619团团长高福源



洛川老城



红军东征.山西省石楼毛主席故居



张学良与杨虎城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07 18:12:53 +0800 CST  
南平科比早!


三.在洛川与肤施进行的秘密谈判
6.延安会谈 (续)

蒋介石企图借此将红军围堵在山西一举消灭,就下令张学良,要他迅速完成在陕北的延长、延川一线对黄河西岸的封锁,抄红军后路,断红军西归之路,把东征红军堵截在山西。而这些地方恰就是王以哲67军的防区。此前,王以哲已在洛川与红军签下了互相友好的“口头协定”,于是67军对老蒋的命令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口头上含糊应对,行为上却按兵不动!关键时刻,红军利用这个机会,顺利渡过黄河,退出山西,安全回到陕北根据地。
至于条文中“不如经绥远较妥”一句,就有了后来的西征。只是红军西征时,选择了更偏西的宁夏方向。注意,那时的宁夏省幅员辽阔,包含了如今内蒙古的整个西部地区。其实不论东征去河北还是西征去宁夏,都是为了到达外蒙古边界。张浩刚到苏区时,就带来了苏联调一批物资装备到外蒙以支援红军的消息。当然,后来因东征、西征均没成功,苏联援助物资也就从外蒙转到盛世才控制的新疆省去了。
肤施会谈后,李克农随周恩来回瓦窑堡。根据第七条协议,刘向三到洛川接替李克农出任中共驻67军代表。刘向三是南方人,王以哲担心他不是东北口音容易被特务发现而遭意外,于是让他穿上东北军军装,以少校参谋的名义住在军部,对外就说是他的同学。为了保密,王以哲不让刘向三与外人接触。后来,刘向三转到西安活动时,也由67军的副官宋学礼特别保护。不久后,中共中央考虑到刘向三因口音不同,与东北军交流起来不方便,加派辽宁省籍的项乃光来到67军。项乃光原与王以哲熟悉。从而,刘向三与项乃光一起任67军联络员。项乃光后来随刘少奇南下河南,改属新四军。一度新四军是上有项英,下有项乃光而产生了“老项”、“小项”之谓。可见,项乃光也算名人一个。解放后刘向三任水电部副部长,而项乃光则早已改变立场,另觅它路,最后去了台湾。这话离题太远,我们就下说了。
4月26日,党中央正式任命刘鼎为中共中央驻东北军代表。他回洛川的当晚,就向张学良递交了周恩来的亲笔信。周恩来给张的信中着重提到:“兹如约遣刘鼎同志趋前就教,随留左右,并委其面白一切,商行前订各事。寇深祸急,浑忘珍域,率直之处,诸维鉴察。”张学良亲切握住刘鼎的手说:“我估计你会回来,也盼望你回来,果然你回来了,好哇,你不再是我们的客人,而是我的助手,真好啊,这要感谢周恩来。”
当晚他们进行一次彻夜长谈。张学良这人对朋友毫无保留,甚至把自己认为最痛心的事,最对不起朋友的事也和盘向刘鼎托出:去年在武汉,因蒋介石的紧逼,张学良不得已“挥泪斩马谡”,处死了原先在自己身边工作的中共党员潘文郁!张学良痛心地向刘鼎说:“ 杀朋友是最不应该的,也是最难过的。”
有关潘文郁的故事,我们不想在此处展开,以后另找机会进行补充。但可从张学良对潘文郁的念念不忘,可见他十分注重朋友的私人感情。刘鼎也认识到张学良对人的真诚与坦白,两人从此成为至交。
肤施会谈一个月后,张学良、王以哲又与周恩来举行了第二次肤施会谈,5月13日会谈结束。彼时,红军东征遭遇挫折,刘志丹也不幸牺牲了, 红军全部退回陕北。汤恩伯、阎锡山军队也企图过黄河进入陕北追击红军。因此,东北军成为红军可借重的力量。5月13日的再次会谈,不但解决了王以哲67军在直罗镇筑碉堡而与红军发生误会的问题,甚至是进一步向东北军开放苏区,主动提出让67军进入苏区建筑堡垒以对付异变。另外,也提出由东北军向红军供应子弹的问题及要求东北军保护中共代表经新疆前往苏联的问题。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08 07:21:57 +0800 CST  


三.在洛川与肤施进行的秘密谈判
6.延安会谈 (续)

东北军成为红军可借重的力量。5月13日的再次会谈,不但解决了王以哲67军在直罗镇筑碉堡而与红军发生误会的问题,甚至是进一步向东北军开放苏区,主动提出让67军进入其它苏区建筑堡垒以对付异变。另外,也提出由东北军向红军供应子弹及要求东北军保护中共代表经新疆前往苏联的问题.。
关于允許東北軍進入蘇區筑碉堡达成的协议是这样的:除原定的直羅鎮一帶、甘(泉)肤(施)公路線以外,考慮到汤恩伯、閻錫山軍隊即將从山西渡黃河進入陝北的局面。5月15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给王以哲发电报,决定把靠近黃河西岸的干谷驛、交口鎮向延川、清澗一線的红军据点送给他的东北67军,并要求他的67军迅速抢占,并抢先构筑碉堡,以强行隔开汤恩伯、閻錫山的白军与红军的交锋。王以哲立即调兵遣将,大张旗鼓通过激烈的假战从红军手中“抢过”这一线重要的防地,并向西北剿总报功!在山西尾随红军的汤恩伯、阎锡山的六个师白軍望着黄河直跺脚:“剿匪大胜的功劳”被王以哲抢去了大半。
王以哲立即派人给红军驻67军的联络员刘向三送去一个装满10万元钞票大麻包,让他送回苏区。这是对红军让地面的报酬,对旧军队来说,“让徐州”是需要支付酬金的。那是一项规矩。不过,对经费困难的红军来说,那是‘雪中送炭’了!
但汤恩伯军队并没全停在山西,有一部尾随红军的白军从榆林鸦片军阀高双城、高桂滋防地过黄河到达陕北。虽然汤恩伯白军又威胁到陕北红都瓦窑堡,但经过一番周折,拖延了许多时间,红军已经做好了抵抗的充分准备。
根据第六条东北军向红军提供子弹的问题。红军从东征前线回来后,一部分紅軍將重回陝南商洛一带的原鄂豫陕边区发展,并伺机轉進河南,一面爭取在大别山创造再次發展的條件,另一面从南面牽制企图进入大西北的十万老蒋中央军,这批白军正紧逼红2、4方面军向甘肃宁夏北进。為此,周恩來要求張學良放红军南行並支援紅軍彈藥,張答應由東北軍提供79子彈10万发,其中6萬發直接運送至肤施城,由红军来取。另外4萬發將送給向陝南进发的紅軍部隊。尽管后来因形势变化,红军取消南下计划,但在6月1日,張學良仍按約定將6萬發子彈运到延安,王以哲主动联系红军,并通知军械处长范长庚,动用运输手段把这批子弹秘密送給了城外的紅軍手中。周恩來为此致電感謝王以哲 “承撥子彈,足征兄等待人如己,不分界限,有如兄弟手足,曷勝感紉”。
6月3日,周恩來在肤施城外的川口镇把鄧發介绍给劉鼎,劉鼎把鄧發經肤施、洛川带往西安。6月10日张学良离开西安去兰州,让于学忠替邓发办前往新疆之各种手续。邓发终于轉道新疆去苏联。同時张学良也主動派出自己的代表分別經上海和新疆與蘇聯進行聯絡,了解蘇聯对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的‘西北大联合’计划的態度。
杨虎城的西北军原本就与中共保持着良好关系,他的周边有许多中共党员在开展工作,连杨虎城夫人谢葆真都是中共党员。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共党员南汉宸、汪锋、王世英、王炳南等代表中共中央陕北方面,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驻第三国际代表团先后同杨虎城谈判。1935年底,双方达成反蒋抗日的秘密协议。杨虎城从而成为第一个接受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后来毛泽东秘书张文彬再次到西安,先后同杨虎城秘书王菊人商谈,达成了互不侵犯等一系列口头协议。
两次肤施会谈后,不但王以哲的这支东北已经与红军建立了秘密的友军关系、战略伙伴关系。而且杨虎城西北军也更表示了拥护毛泽东提出的建立“西北大联合”的政治主张,采取了联合红军的实际行动。

题外话:
终于把故事的铺垫部分交代完了。写得头绪不清,七零八落,毫无章法,读起来也挺折磨人。抱歉啦!
后面将进入基本情节,希望自己能尽量表达得清晰些……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09 07:40:52 +0800 CST  


四.《活路》事件与瓦窑堡之让
1.《活路》事件

其实,上节说到的张学良周恩来第二次肤施会谈时,红一方面军已结束东征回师陕北,随即发起征战宁夏甘肃的西征战役。红军西征有两个目标,一是向南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二是向北把进攻的矛头直指宁夏阿拉善旗定远营,以打通与外蒙古、苏联的联系通道。根据刚从苏联回国的代表张浩传达的共产国际精神表明:苏联已答应把援助红军的物资装备移送到外蒙境内。所以,通过西征占领定远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注意:当年中国不设内蒙古自治区,从而宁夏省的行政区域面积相当大,包括黄河两岸、贺兰山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其中贺兰山以西覆盖定远营,直达居延海;贺兰山以北抵达外蒙古边界;贺兰山以东、以南,才是目前的宁夏回族自治区。


当年的宁夏定远营

如今定远营就内蒙阿拉善盟首府

当时,红军发动西征有了后方的安全保证:因为东北军控制了黄河西岸,隔开了山西方向的国民党军队;虽然有少量汤恩伯的中央第13军进入陕西北部绥德的高桂滋的地面,但此时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察哈尔省的徳穆楚克栋鲁普亲王(俗称:德王)在日本军队支持下正蠢蠢欲动。他投靠日本关东军,成立伪蒙古军政府,自任“总司令”和“总裁”。因此汤恩伯必须用主要力量对付分裂叛国的德王,而不敢大举进攻陕西红军;自肤施会谈之后,东北军与红军之间大体上能够遵照秘密的口头协议,各守原防互不侵犯。东北军67军有时为敷衍搪塞蒋介石“剿共”命令,他们也偶尔向红军放空枪、打打假仗,东北军与红军基本上处于相安无事的状态。当然,因通报不及时也有擦枪走火的事件发生,然而那仅是偶然。原本战乱不休的陕北地区一下子变得十分平静,红军主力顺利发起西征进入宁夏、甘肃地面。


察哈尔省的徳穆楚克栋鲁普亲王(德王,戴瓜皮帽者)

不过,外部相对太平的东北军及西北军,他们大本营所在的西安却不怎么平静。你看,那里闹出了一起热热闹闹的《活路》事件。
5月12日这天,西安城内西北绥靖公署的参议郭增恺失踪了。这失踪事件非同小可!
郭增恺是杨虎城的心腹,还身兼宋子文、杨虎城之间的联络官,从而他被宋子文任命为全国经济委员会西北专员。他的失踪,使张学良、杨虎城及东北、西北两军人士深为震惊。
读者可能要发问:前面说的都是东北军内部的事,可你此处提到的郭增恺是杨虎城的人,是西北军内部的人,这与东北军有关系吗?
的确,郭增恺是西北军方面的人。而当时西安发生了一起称为《活路》事件的案子,那案子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东北军方面的人。但办理这起案子的特务们张冠李戴,抓错了人,把郭增恺当作主要嫌疑人。这样,东北军方面出的事件却首先整到了西北军头上。郭增恺蒙冤,倒了大霉!结果,这《活路》案件把蓝衣社特务、中统特务、东北军和西北军全卷了进去。
要说《活路》事件这个案子,先要从西北“剿总”内的特务系统说起。
与中央军不同,东北军与西北军都是原军阀队伍,他们均采用近于封建的家长制方式管理。后来,蒋介石以发军响为手段,规定这些军队要接受中央委派参谋长和建立国民党党务机构,以达到控制他们的目的。而所谓军内的国民党党务机构就是诸如政训处这样的特务机构。此外,中央还向各大地区加派宪兵团、警察厅(局)、蓝衣社和复兴社两特务组织的区、站等等分支机构,另外还要加上各省党部的中统特务系统,这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务网。对于西北地区,蒋介石钦点的西北‘剿总’参谋长宴道刚就是西北特务网的总管。
西北“剿总”的前身是武汉“剿总”,其主力军就是东北军。曾经,武汉“剿总”因出现了国际间谍“西怪人案”及中共北平特科潘文郁的案子,让蒋介石胆战心惊。所以,西北“剿总”一成立,蒋介石就通过手下抓紧特务机构的配置。
国民党此时的特务系统不外是两家:中组部调查统计科(中统)和蓝衣社(后称军统)。陕西中统大本营就是陕西省党部,归陕西省主席邵力子主管。邵力子是国民党元老,也是中共的发起人,他在北伐时,在蒋介石的北伐军总司令部任秘书长,1927、1928年间还代表老蒋出任国民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因同乡关系,他与蒋介石私人关系一直很好。同样他与杨虎城张学良也相处的和和气气。当然因派系不同,他们之间面和心不和的状况是难免的。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10 08:02:47 +0800 CST  

四.《活路》事件与瓦窑堡之让
1.《活路》事件(续)

邵力子是国民党元老,也是中共的发起人,他在北伐时,在蒋介石的北伐军总司令部任秘书长,1927、1928年间还代表老蒋出任国民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因同乡关系,他与蒋介石私人关系一直很好。同样他与杨虎城张学良也相处的和和气气。当然因派系不同,他们之间面和心不和的状况是难免的。
讲到蓝衣社,大家一定会想到戴笠。但蓝衣社内部关系有点复杂,此时蓝衣社最大的头目是中央军委政训处的贺衷寒而不是戴笠,戴笠只是蓝衣社内的一个特务处处长。只由于戴笠与蒋介石的特殊关系,贺衷寒管不了蓝衣社特务处。就西安来说,西北“剿总”的政训处是最主要的特务机构, 顾名思义它该是西北“剿总”的“军事党部”,它处理的是军内的党务,但事实上就是军内特务机构!
西北“剿总”就是武汉“剿总”迁西安后改的名。迁移后,武汉剿总原政训处主任贺衷寒提升为中央军委政训处主任,而原北平军分会的曾扩情接替了贺衷寒当了西北剿总政训处主任。别看从垂直关系看,曾扩情从属于贺衷寒;但从横向关系看,曾扩情还得归西北“剿总”参谋长宴道刚管。曾扩情与贺衷寒的党内、军内的身份基本相同:同是中将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他俩也都拥有委员长学生的那份 “黄马褂”----黄埔军校的荣誉经历。而西北“剿总”参谋长宴道刚却不是中央执委,他的中将身份是到西安后才提拔的。因此,曾扩情的身份丝毫不逊于宴道刚。兰衣社特务处长戴笠同样不是中委,甚至连国民党员都不是,军内也不过是个少将!所以在兰衣社内部,曾扩情不论将衔还是资历也高于戴笠。由此可见曾扩情在特务系统中的真实地位。但由于西北“剿总”的副司令代总司令是张学良,张学良也另委派亲信黎天才充当政训处副处长。黎天才以背靠张副司令的优势,处处制肘曾扩情;同时参谋长宴道刚既不谙间谍之道,又为人庸碌,他帮不了曾扩情的忙,这使得曾扩情难有作为。所以,晚年张学良回忆西安事变时,他用“扯蛋”两个字轻蔑地形容大西北的这帮特务。
西北“剿总”的办公厅文书与机要等科处当然是属于特务机构,但那都是内勤系统。负责跑外勤收集情报的是情报与调查两个科:代号为二科和三科。这二个科分别效忠于张学良和蒋介石。三科前科长是拥有蒋委员长黄马褂的陈郡年,副科长是蓝衣社“江山帮”的毛人凤。而二科科长陈昶新是张学良亲信,他大哥就是任过东北第二军参谋长陈再新。陈再新曾拒绝参与郭松龄叛乱从而促使郭松龄惨败,所以是张作霖的悍将和功臣。陈昶新自己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到日本的炮兵学校镀过“金”。在武汉剿总时,陈郡年和陈昶新这两位就分别是两个对立的科长。当时流行一种说法:三科的陈郡年是蒋委员长的“耳朵” ;二科陈昶新是张副司令的“眼睛”,但这 “耳朵” “眼睛”老是打架。一个举着“中央”的旗号,总想打压陈昶新。而陈昶新自恃是张学良的得意门生,奉将门第,是代总司令身边的人,从而他照样不把陈郡年看眼里。因而“强龙”与“地头蛇”两系特务之间的关系闹得很僵。那时毛人凤只是陈郡年手下的少校股长,科员中,有个名叫周养浩的人,此时也已小有名气。
到西安后,江雄风取代陈郡年当科长,毛人凤升副科长。由于毛人凤处事灵活善变,对陈昶新客套有加。据说此后,二科、三科关系有所缓和。江雄风面上的职务是科长,实际是蓝衣社特务处(后来的军统)的西北区区长。说起来,这江雄风也是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出色学生,他的许多同学都是中共重要机关的骨干。比如,如今张副司令的座上宾刘鼎就是同来自苏联东方大学的。江雄风也在黄埔军校当过职员,从而他也拥有蒋校长的那份荣誉“黄马褂”。至于他当兰衣社特务,是他改改换门庭之后的事。随同陈郡年和毛人凤一道来西安的还有原三科科员周养浩,不过他此时提升为西安公安局三科科长。还有记载表明,贺衷寒曾安排一个叫做周保黎的人也在此处当过科长,只是时间较短,一下子弄不清其从属关系如何。不过的确有一份涉及王以哲的情报直接上报到蒋介石和贺衷寒手中,那份情报提交人就由周保黎署名的。可见他的确西北剿总当过差。不久,周保黎就转到胡宗南手下,当军校的教官。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11 08:08:46 +0800 CST  
@青竹斋09 711楼 2014-10-11 09:41:39
这两天有事要忙,会来的少。
-----------------------------
去香港?
千万注意安全!!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11 12:10:36 +0800 CST  
@小佳佳dear 713楼 2014-10-11 10:31:20

-----------------------------
欢迎小佳佳!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11 20:39:45 +0800 CST  


四.《活路》事件与瓦窑堡之让
1.《活路》事件(续)


不过的确有一份涉及王以哲的情报直接上报到蒋介石和贺衷寒手中,那份情报提交人就由周保黎署名的。可见他的确西北剿总当过差。不久,周保黎就转到胡宗南手下,当军校的教官。
在西安的蓝衣社成员除曾扩情、江雄风和毛人凤这股特务外,另外的特务力量是驻扎在西安的两个中央宪兵团和西安公安局。
西安的中央宪兵团一团长杨镇亚上校和从北平迁来中央宪兵团三团长蒋孝少将先都是大特务,他们与中统和蓝衣社双边均有关系。
西安公安局也是重要特务机构。公安局长马志超还有另有一个秘密身份是蓝衣社陕西站站长。马志超虽然是黄埔首期毕业的,而且还有于右任这样的强力推荐人,但他却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局长,一个 “扯蛋”的特务。他当西安公安局长也是走后门靠戴笠的牌头才上位的。将熊,熊一窝。这话对马志超来说,一点也不过分。后来事实证明,‘扯蛋’且昏庸的马志超,其手下的特务多数也是扯蛋昏庸的。当然,也有例外,其手下三科科长周养浩却是后来军统著名的“书生杀手”。上一年,周养浩从南京调到武汉协助审问一个嫌疑叛徒。在审问陷入僵局毫无结果之际,他突发奇招:他对嫌疑人说,你口口声声自称是无辜的,我们怎么能单方面就这样相信你?你总该能找出一两个人证明你是好人,并愿意替你担保吧?如果没人愿意保你,你的事就只能无休止地拖下去。周养浩破例允许嫌疑人通过秘密信箱写信求人出面保释自己。这“无心插柳”之招,居然让周养浩大获成功!他终于从中得到机会,最后钓出一个‘怪西人’和一大批社会名流。一个惊世骇俗“怪西人案”就此轰动了大上海和武汉。不过,周养浩随武汉剿总迁到西安后,被安插在马志超手下。在后来的西安事变中,他除了保住自己生命和地位之外没有大作为。这里说几句周养浩,目的是为了以后他再次出场时,大家不至于太突然。
1936年,大西北的特务系统就这样拼凑了起来。这个系统的组成人员还有几个与1935年7月让中国人屈辱的梅津美治郎条件有关。1935年5月3日凌晨,汉奸文人胡恩溥、白逾桓被发现横尸天津街头。日本的战争罪犯们为此故意颠倒是非,无端指责此系国民党策动排日行为。(事实上,胡、白两奸是被他们的日本主子指使他人杀的。1946年审判日本战犯酒井隆时,他的口供证实了这点)。接着日本人又继续挑起更多的事端,然后由驻天津的日本侵略军头目梅津美治郎出面,指使手下参谋官酒井隆于5月29日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交涉。酒井隆用流氓手段企图强逼何应钦在他们的无理要求上签字。由于何应钦拒绝签字,酒井隆就把军刀架在何应钦脖子上及放肆地在何应钦客厅前撒尿,其目的是激怒何应钦动手杀他,以挑起战争。何应钦强忍愤怒没签字也没动手收拾酒井隆,但他收下梅津美治郎开列的条款涂鸦文稿。日本媒体纷纷炒作说那就是所闻的<何梅协定>。事实上,中日官方并不达成什么官方协定。如果大倭方面坚持说有<何梅协定>的话,他们完全可以把双方签字的官方文件拿出来示众,可他们拿得出来吗?不过,梅津美治郎用涂鸦方式单方面开列的要求条款倒是被中方保存了下来,条款十分横蛮无理。梅津美治郎开列的条款中第一款是:
一、中国方面对于日本军曾经承认实行之事项如下:
(一)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之罢免;(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何一飞之罢免;(三)宪兵第三团之撤去;(四)军分会政治训练处及北平军事杂志社之解散;(五)日本方面所谓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国交之秘密机关之取缔,并不容许其存在;(六)河北省内一切党部之撤退,励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废;(七)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八)第廿五师撤退河北省外,第廿五师学生训练班之解散;(九)中国内一般排外排日之禁止。
你看,这就是日本战犯梅津美治郎和酒井隆还没有当上中国“太上皇”之前,就公然对中国的发号施令。由于南京政府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而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在不正面回答梅津美治郎条件的前提下,他们事实上按日本人的条件屈辱地作了人事安排:
1936年,河北省主席于学忠、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治训练处长曾扩情等以职务调整为由被调离北平,分别改任甘肃省主席、西北剿总政训处长。蒋孝先及他的宪兵第三团也被迫从北平调往西安!所以,西安庞杂的特务系统就出现了曾扩情和蒋孝先等人。
大批特务一集中到西安,就想做出点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搅得西安城十分不太平。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12 22:13:12 +0800 CST  
@清萌丷 736楼 2014-10-12 18:09:51
支持,顶起来
-----------------------------
谢谢清萌MM。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12 22:20:10 +0800 CST  

四.《活路》事件与瓦窑堡之让
1.《活路》事件(续)

大批特务一集中到西安,就想做出点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搅得西安城十分不太平。
此时,在西安的张学良也因周边的特务滋扰不休而头痛,为了避开特务监视,他特地到远离西安的洛川设立前进指挥所,名义为指挥“剿匪”,实则为了“联红”方便。于是,中共地下党员宋黎、栗又文、苗浡然、刘澜波等一批激进青年也跟着聚集过来。宋黎、栗又文、苗浡然是1935年在北平发动12.9运动的主将,刘澜波此时是“西北剿总”第四处任科长,原本是东北军骑2师师长黄显声的秘书。
洛川原来是王以哲的67军军部所在地,王以哲的朋友高崇民、孙达生等就长在此活动。随着张副司令前进指挥所的到来,这里成了西北的另一个抗日活动的中心,大量的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聚集在一起。其中,中共党员刘澜波、孙达生、苗浡然等经多次酝酿,准备成立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最后,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得到北方局批准,在西安正式成立。刘澜波为书记,孙达生、苗浡然为组织、宣传委员,不久又补选宋黎为委员。这些人思想激进,行动坚决,他们到洛川后,立即对东北军开展团结抗日的教育。他们既辅导军官们学习辩证法,也到部队去作形势报告,介绍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等。因他们的积极活动,中共对东北军的改造进行得如火如凃。
曾扩情、江雄风和毛人凤等在西北“剿总”系统内广布耳目,收集情报,眼线甚至联到了军内重要机关和头头脑脑人物。从而特务们照样来到洛川,他们的活动同样十分普遍,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由此,他们收集了大量的情报。这些当然落入西北剿总政训处、三科及西安公安局马志超手中。特务们也通过无线电报,把情报提供给老蒋、贺衷寒和戴笠。这些来自西安的小报告一再声称:东北军和中共私下通商、打假仗、彼此通过秘密电报联络。比如,前面已经提到了王以哲副官刘宗汉就秘密监视了张学良、王以哲与红军的来往,偷窃了电报信息与文件。
马志超、江雄风和毛人凤更是把矛头指向杨虎城。这杨虎城与兰衣社特务处之间的的恩怨由来已久。这批特务早在不认识杨上将之前,针对性的秘密侦察已经就在展开了。那还是武汉剿总时期,兰衣社特务就与中统特务勾结,他们利用胡逸民小妾向友新(即向影心)为突破口,大整杨虎城的黑材料。如今马志超、江雄风和毛人凤继续利用胡逸民、向友新这对男女所提供的材料及他们在西安的关系,继续侦探杨虎城。
讲到这里,不可避免要牵涉到军统艳谍向友新的一些故事,但这里,我们不想铺开它,而只把要点集中在特务们与杨虎城的恩怨上。讲到向友新,我们又不能不提到那个老牛吃嫩草的胡逸民。
胡逸民是个问题颇多的历史人物。他一生因利益驱使而不断改换门庭,效忠不同的对象,从而造成他自己不断地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出入。在历史上,他也堪称是国民党元老,还是老资历的法官和典狱官,但我们不能不提醒大家:他后来更是一个劣迹斑斑的大汉奸!1946年,著名大法官赵琛在主持二战汉奸法庭时,便以汉奸罪判处胡逸民十年有期徒刑。此后胡逸民是关押进天牢的汉奸,他没有丝毫荣誉可眩耀。
1927年412事变后,胡逸民当过国民党中央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和多个监狱的典狱长,他多次对政治异见者进行集体屠杀。在那期间,他还因叛逆和投机的本性,不断更换后台,既效忠过蒋介石,也效忠过蒋介石的政敌。从而他因不忠而得罪了蒋介石。蒋介石多次抓住他贪污和其它不干净的劣迹,而将他打入监狱。
30年代,胡逸民劣性难改,依然多次鲸吞监狱建设费中饱私囊,捞取大量不义之财。不过此时,蒋介石或许觉得,有辫子抓在自己手中的人好用。老蒋也不再计较他的污点而继续加以利用。派大用场不可能,就派点小用处吧。于是,胡逸民被派到陕西省,以出任省政府委员的名义监督杨虎城。时间一长,杨虎城觉察出其中奥妙,就倒过来用金钱、美女收买胡逸民。1935年初,胡逸民娶了西安美人向友新当小妾。此事令众人大跌眼镜!美人向友新如花似玉,又出身于一个小康家庭,她绝非贫困得到了要当一个糟老头的小妾的地步!况且,漂亮配萧洒,美女爱才子,那才符合本性。更何况,这位胡姑爷竟然比丈人泰山还大一岁!太不可思议了。
人们自然想到,这或许与西北王杨虎城上将的威力有关!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14 07:56:03 +0800 CST  


向影心与美军女兵(不知真假)



这可能只是TV屏幕演员扮演的向影心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14 20:28:47 +0800 CST  
@李士彦 767楼 2014-10-14 18:08:49
@施原
网路不给力,郁闷又生气;
访问不及时,向你表歉意。
-----------------------------
同样的经历:
常是提示"网络出错",还反复要输入校验码,....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14 20:32:35 +0800 CST  

四.《活路》事件与瓦窑堡之让
1.《活路》事件(续)

更何况,这位胡姑爷竟然比丈人泰山还大一岁!太不可思议了。
人们自然想到,这或许与西北王杨虎城上将的威力有关!
糟老头娶美女的新闻引发了一阵纷纷扬扬的舆论。杨虎城充分理解此时新娘与新郎官的微妙处境,于是出高薪,派胡逸民出任西北军驻武汉的办事处处长。这样,胡逸民离开西安回到老蒋的军事重镇武汉。他是蒋先生派到杨上将身边的卧底,如今倒过来,他回到老蒋的大本营旁边,当杨上将的耳目。
好一个老革命胡逸民!他在金钱美女面前,渐渐迷糊了。弄不清:此时在杨虎城与蒋介石之间,我胡老革命应该效忠谁?谁才是真正的主子?
其时,蒋介石正在里指挥张学良、陈继承等几十分万大军围剿红军。他发觉胡逸民不请自来,还竟然来到当时的剿匪重镇武汉,不由得不怀疑:这胡老狗是否又变节了,倒过来成了替杨虎城收集武汉剿总情报的间谍?于是,老蒋手下的特务出动了。蓝衣社特务处长戴笠决定亲自出马,要把胡逸民与杨虎城之间的事查它个水落石出!戴笠等通过几天观察,发现了:胡逸民的新娶的小妾向美女是个水性杨花的骚货!于是决定从她身上打开缺口。
武汉是当时军事重镇,情报斗争激烈,间谍高手云集。中统和蓝衣社特务中的高人自然不少。中等类型的特务就有武汉剿总情报科长陈郡年等等一大批;小一辈的,不胜枚举,其中就有在武汉剿总三科任股长的毛人凤和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的情报员周养浩等等,他们个个都突出。但此时,戴笠还不敢让这些人担纲派大用场。因为这儿还有许多老奸巨滑的高级人物。比如:挂职湖北省警察署长的蓝衣社特务处武汉站站长周伟龙及武汉剿总侦缉处少将处长兼汉口警察局长蔡孟坚就不是寻常人物。特务周伟龙的大名如雷贯耳,不提他大家也知道。至于那个蔡孟坚,只要提起4年前顾顺章在武汉登台表演而落入他的手心的故事,就知道他是什么身份了。更不用提,两年后,守株待兔的蔡孟坚又捞上了中共最高级别的叛徒焘哥张特立!老是交好运气的蔡孟坚迅速提升为武汉警备司令,最后成了台湾政权的高级参议,在美国逝世后,宋美龄、连战、肖万长、王金平、吴伯雄等最高人物还特地以个人名义向他寄送花圈匾额以悼念。
戴笠、蔡孟坚、周伟龙决定联手对付胡逸民。他们经幕后策划,决定由戴笠、毛人凤先后出阵把向友新“摆平”。大美人向友新那堪这群豺狼虎豹的突袭?她即使不甘心也得老实躺下,浑身污浊的向美人被彻底搞掂了!她伏雌了,并参加了蓝衣社。从此,她成为军统的一颗惊艳的肉弹,一个冷血杀手。按以后军统的习惯称呼,我们改用“向影心”来称呼她。通过向影心,再威逼那位戴着绿帽子胡逸民,特务们终于把杨虎城及他周围人的政治面貌及习性等等摸个透彻。随后,胡逸民不再有任何使用价值了。为了解放向影心,1935年下半年,特务们找个借口将胡逸民关进大牢,解除了向影心与他的婚姻关系。
还真是阴差阳错,胡逸民就因这次坐牢,居然结识了一位红军领袖,从而给他的名声带去了一丝丝的亮点。传说中,胡逸民在监狱中认识的红军领袖就是方志敏。他们因关在同一监狱而有了交流并互相认识。然后,胡逸民把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等等狱中遗作收留保管,等狱后带出来交给了鲁迅。于是有人认为,那是胡逸民的正面形象。
我们暂不评价他的功劳有多大,但细细分析,恐怕那事还有些误会。胡逸民出狱时间是1936年,那时鲁迅先生或重病临危或已逝世了。没有任何人能证明胡逸民与鲁迅有照面的机会。胡逸民出狱后,很可能是把方志敏的遗物交给其它人,再间接地传到“左联”成员的手中,而不是交到鲁迅手中。从而胡逸民也无法沾到鲁迅的丝毫光辉。他的一生,总的来说,依然是一无是处。
因继续堕落而当了女特务的向影心,后来终于成了蓝衣社攻城掠地的一颗威力无比的肉弹!她最终也如愿以偿地成为毛人凤的老婆。
就这样,特务们到西安之前就从胡逸民和向影心手中弄到杨虎城的不少隐私,如今这些材料和秘密关系都落到马志超手中。马局长也进一步通过向影心留在西安的关系,探知更多有关杨虎城的秘密。他发现,杨虎城的太太谢葆贞和秘书王菊人等都是中共党员,杨虎城手下许多重要岗位也操在中共手中!于是马志超向蓝衣社特务处的南京总部发出多份控告杨虎城、张学良的小报告。但由于马局长的昏庸无能,这些小报告中夹杂着许多无稽之谈。如:有的材料捕风捉影地说毛泽东与张学良会面了,有的捏造事实说杨虎城与苏联特使密谈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蒋介石的困惑,也使马志超秘密报告的可信度和价值都大大地打折扣。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15 07:12:59 +0800 CST  
几个特务



蔡孟坚


风流的戴笠


曾扩情


黎天才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15 18:40:54 +0800 CST  
@施原

四.《活路》事件与瓦窑堡之让
1.《活路》事件(续)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蒋介石的困惑,也使马志超秘密报告的可信度和价值都大大地打了折扣。
其实,特务们想通过这些黑材料扳倒杨虎城、张学良、王以哲等人又谈何容易?因为,蒋介石在一定程度上能容忍张学良与中共来往,甚至是容忍张学良在物资上暗助红军。他理解,张学良那样做,都只是为了保存实力。那不算稀奇,几乎所有的军阀都会那样。红军长征一路过来,陈济棠、龙云、刘文辉、刘湘、杨森等军阀无不和红军秘密联络,以试图减少受损失。所以,老蒋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相信那些将领的,他还是要利用军阀们向红军开战。从而,蒋介石不把特务的警告当作一回事。老蒋的内心是决不相信张学良等人竟然敢与中共结成联盟向中央开战!
大批上报的材料石沉大海后,马志超局长也觉得,太大的山头搬不动,该改改方针,去想弄点小的。杨虎城弄不动,就去弄杨虎城秘书宋绮云。于是他向戴笠报告:
西安绥靖主任杨虎城绰号杨久娃,土匪出身,不大识字,机智过人。他思想左倾,关系复杂,在政治上八面玲珑,各方面都拉,来者不拒。他身边什么人都有,刘湘、龙云、韩复榘都有代表在西安和他联络。他包庇利用大批共产党左倾人物,对他的影响很大。杨虎城的秘书宋绮云,徐州人,共产党员,为杨虎城亲信等等。
戴笠得到报告后,立即指令特务注意监视。
宋绮云是谁?看过《红岩》的人都知道有个‘小罗卜头’的孩子。宋绮云是小罗卜头的爸。宋绮云是中共党员,这点千真万确,说宋绮云与杨虎城关系非常密切,那也不假,但说宋绮云是杨虎城的秘书就不太准确。杨虎城此时的秘书是王菊人,而宋绮云的身份是《西北文化日报》社长兼总编,还在第四集团军内任少将参议。马志超觉得宋绮云是条大鱼,于是把监视宋绮云的任务交给自己选拔的侦缉队长许忠五。
但许忠五马上闹出麻烦来了。他把任务压到侦缉队分队长白冠五身上。白冠五奉命跟踪宋绮云。不过他的跟踪行动是大摇大摆地进行的。而且,他还自鸣得意地向周边的同伙吹嘘自己肩负的重任:负责监视宋绮云,负责钓宋绮云身后的大鱼!于是,这重大消息就在不知不觉中传开了。地下工作的老手宋绮云还能蒙在鼓里吗,他立即向西北王杨久娃上将汇报。
后来表明:白冠五本人就是潜伏在西安公安局中共地下工作者。1930年底,刘志丹在陕西策动兵变的时不慎被捕,就得到南汉宸与白冠五等伙伴的积极营救,他们通过西北文化名人和政治活动家杜斌丞的关系,向杨虎城说项。最后经杨虎城批准,释放刘志丹!后来,刘志丹发动兵变起义成功,白冠五就到刘志丹的红军队伍中担任副大队长。1935年,白冠五又通过关系潜入西安公安局。1936年,因刘志丹牺牲,白冠五失去了组织关系,但他初衷不变,显然仍是潜伏的中共地下党员。马志超、许忠五居然通过中共地下党员来做监视另一位中共党员,其愚昧可知!
这马局长露馅了,杨虎城震怒了!
马志超整不倒别人却暴露了自己!他近乎在找死:自动把脖子伸到杨虎城的刀口下!
他难道没查清楚:这杨久娃从14岁开始,就是声名远扬的关中第一刀客?经历如此这般一番折腾,脑袋还继续留在他脖子上,算马志超命大!
暗算宋绮云失策了,特务们又订上了下一个目标郭增恺。前文说5月12日郭增恺失踪,其实郭增恺是被马局长手下逮捕,并且秘密押送到南京陆军监狱去了。
郭增恺的被捕,全因一份在东北军内部秘密发行了一个月的刊物《活路》。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16 07:08:13 +0800 CST  
@彦雨振 802楼 2014-10-16 13:18:14

-----------------------------
欢迎!
楼主 施原  发布于 2014-10-16 20:04:42 +0800 CST  

楼主:施原

字数:531502

发表时间:2014-08-25 22:2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8 09:52:38 +0800 CST

评论数:1127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