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通俗幽默学术史——《国学史话》

第四回 纷救世战国出百家 讲性命思孟大六艺
到底是谁先骂谁的呢?史无明文,无法考证。但据墨子的徒弟说,这都是儒家素质太差引起的。
说儒家子夏的徒弟有一天遇到了墨子,问道:“君子也有相斗的吗?”墨子好心好意,亲切地教导他说:“孩子,君子是不会斗的。”谁知子夏的徒弟差点蹦起来说:“狗和猪还相斗,那有人不相斗的!”墨子说:“可悲啊!你们儒家嘴里说的是商汤文武,仁义礼乐,行动却用猪狗相譬。悲哀,真是悲哀!”
子夏的弟子是否这么说过,谁也弄不清了。不过子夏的老同学,孔子学院中文系主任子游曾批评过子夏收的学生素质不高,这却是载入《论语》这本校长语录的。
墨子又告诫儒家其他学生说:“你们儒家有四条足以丧天下。
一,你们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这让天和鬼都不高兴,这一点足以丧天下。
二,你们厚葬久丧,给死人穿上几层好衣裳,小棺材外罩大棺材,送死人就像送他出门远行。三年哭泣,哭得要让人扶着才起来,拿着杖才能行走,弄得耳不闻,目无见,这足以丧天下。
三,你们弦歌鼓舞,习惯弄声作乐,这足以丧天下。
四,你们说命,以为人有命,又认为贫富寿夭、治乱安危都是命中注定,弄得上边的人不想听话,下边的人没心干活,这足以丧天下。”
儒家弟子齐声反对,说:“hooey (胡擂),先生毁儒太过分了。”
墨子说:“你们如果没有这四条,而我却说,那是我毁。现在你们本来就有这四条,那就不是毁。好好反省一下你们的儒四条吧。”
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墨子也经常出去跑业务,和孔子一样,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上路前,弟子问,如见了四方之君(各国领导),我们将说些什么呢?
墨子给他们传授跑业务知识,说:“凡入国,我们一进去,要先拣重要的说。如这个国家昏乱,我们就跟他谈尚贤、尚同,让他以人为本。如这个国家穷,我们就谈节用、节葬,让他增加经济实力。如这个国家的头头耽于音乐,沉湎于酒,就跟他谈非乐、非命,给他送点清凉剂。如这个国家淫僻无礼,就谈尊天、事鬼,给他普及一下科学知识,让他知道害怕。如果这个国家只知道侵夺别国,就谈兼爱、非攻,给他讲讲什么叫和平发展。”
由于讲究做业务方法,适销对路,墨子的教义当时很有市场,业务也开展开来。墨子周游列国的车队十分繁忙,说是席不暇暖,墨突不黔(席子不等身子捂热、房子烟囱还没熏黑就上路了。)业务确实很繁忙。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楚国、越国等国都想给他封地,作为他跑业务的提成,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这些提成是弟子们说的,这和孔子被弟子们传说楚国要送他700里地一样,墨子弟子是否也张嘴就来,拿别人的土地白送人,已无从考证了。总地来说吧,业绩还是有的。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13 22:29:23 +0800 CST  
有儒家弟子对墨子说:“你带着人四处游说,多么累呀!你看那美女,不用出门,就有人争着来求。如果美女也像你一样边走边炫,恐怕就会没人要了。”
墨子说:“现在的世道,喜欢美女的人很多,而美女又是稀缺旷产,美女们虽不出门,人们也会来求。而追求善的人很少,结果善成了无名产品,如不做广告,强说人,人们更不知了。所以得边走边宣,以便让人知道。”
跟墨子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墨子弟子有一点不同于孔子的学生,那就是墨子弟子中有许多勇士,这些人都是些侠客义士,轻生薄死,只要老师一声令下,就会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的学生还学习许多实用技能,从他的教程可推断出,墨子开的是个职业专科学校,他的学生文化素质没有孔子学院的高。
对比一下,墨子职业专科学校的高材生被尊为“巨子”,孔子学院的优秀生被称为“硕儒”。硕儒按现代学位划分,最起码是个硕士。而巨子呢,现在也弄不清是个什么学位。
尽管有这些文化素质方面的差异,墨子学校还是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了明星职业技术学校,和孔子学院一起成了当时的两大著名学府,是当时中国教育界的双子星座。墨校偏重理工科的校风很像我们现在的清华大学,而孔院呢,就把它比作北大吧。儒学与墨学成了当时的两大显学。
墨子学校能成为明星学校不是偶然的,这跟校长本身有很大关系。墨校长就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曾用三年工夫做了只木鸢,结果只飞了一天就说坏了,不再举行飞行表演了。尽管如此,这事在当时还是引起很大轰动,让学生们很是佩服。鲁班的木工,墨子的飞鸢,当时称为双绝。
墨子造的木鸢可说是最早的飞行器模型,可惜自近代飞机出现之前,中国的天空再也没有墨子的飞机来过。他的飞行器原理是失传了,还是变成风筝了,还是本来就是只木制的鸟风筝,已经说不清了。
但墨子擅长机械制造是肯定的。这位工程师还擅长写文章,他的文章写得质朴动人,喜欢用推理,使用了三表法,有原有本,很是实用,不亏是机械师的手笔,字数上也比老子、孔子的文章加长了许多。只是语言没有文采,惹起了许多人非议。楚王曾经问墨学弟子田俅,为什么墨子这位显学大师写的文章文采这么不显眼?田俅是这么辩解的:
伴娘太美了会影响新娘,盒子太美了会影响里边的珠子,墨子怕文章太美了妨碍使用效果,所以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言多不辩)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14 23:31:26 +0800 CST  
@乐赛益生菌1234 2015-02-15 15:24:23
楼主春节可不要休息吆
-----------------------------
努力加班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15 19:39:58 +0800 CST  
说完了墨子,再说说他的学生。由于后来墨学式微,墨子学生出名的不多。最著名的是他的大弟子禽滑釐,由于文化素质高,能力强,成了墨界的成功人士(更正一下,当年人家叫成功士人),所以在墨界被尊称为禽子。禽子原来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后来转校跟墨子学习,被墨子着力培养,成了大弟子。禽子和道家学派的杨朱有一段对话十分著名。
说杨朱不写文章,也在家里呆不住,既然当不了网络写手和宅男,就常出去转悠。杨朱说话还是有一套的,(可参看把他哥哥譬如成狗的那句雷人语)。他的话很吸引人,就有一些墨家弟子转而跟他学习开了。跟墨子活得是有点累,不如跟道家活得轻松。禽子一看杨朱抢走了自己的生源,就去找杨朱理论。
禽子问:“你老在这歪歪叽叽忽悠人,我来问你,从你身上拔根毛,救济一下这个世界,行不行?”
杨朱说:“少来这一套,这个世界不是一根汗毛所能救济的。”
禽子说:“假如就差你这一根汗毛就能救济,你肯让用用吗。”
杨朱不说话了。
他后来被差评为一毛不拔。
杨朱这次真漏傻了,他还不如我们这些常人,连一句顺嘴的漂亮话都不会说。结结实实当了个自私自利的型男,被后来各家骂了几千年。
“空谈无用,还是墨家的实业救国呀。”人们感叹道。
墨家对道家取得了决定性的阶段胜利。

儒道墨后,道术继续为天下裂。
接着裂开的是纵横家、小说家、农家、阴阳家、名家、法家、杂家。
当时人说“诸子百家”,其实把他们合并同类项后就这十家。这时的小说家还十分不起眼,只限于散布一些小道消息,没人拿他当回事,可以忽略不计。主要是那九家,也就是后世所称的“九流”。“九流”这个词今天听起来有点远了,九家也早已风流云散。借用毛主席诗词描述一下九流十家的命运,就是:当年那是“茫茫九派流中国”,好不热闹,后来只落得“沉沉一线穿南北”(儒家),多么单调。中间忽然“烟雨莽苍苍”,游人如织,放眼寻去,只见“佛道锁大江”,在烟雨濛濛中,直看得人心潮逐浪,高下心扬。
至于怎么个烟波雨景,我们的国学史将逐步展开。
先说说眼下吧。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15 23:28:27 +0800 CST  
打错,修改为:跟墨家活得是有点累,不如跟道家活得轻松。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16 07:39:14 +0800 CST  
@晨阳读书 2015-02-15 17:12:19
路过
-----------------------------
欢迎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16 21:15:15 +0800 CST  
@莉莉丝2014 2015-02-16 16:17:32
好看
-----------------------------
欢迎批评指正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16 21:35:02 +0800 CST  
纵横家以苏秦、张仪为代表,他们实行穿梭外交,苏秦跑的是南北合纵这条铁路线,专为东方六国提供服务,共同对付西方秦国。张仪跑的是东西连横这趟客专线,只为秦来服务,对付他国。从他们穿梭、织网、挖坑的动机来看,他们是早期的外交阴谋政治家。
兵家代表是孙武、孙膑、吴起、尉僚子,这些人不单纯只会带兵打仗,他们还总结战斗经验,编写战争指南。这些指南中最有名的是《孙子兵法》这本书。孙膑比孙武晚一百年,是孙武孙子辈的,可孙武孙膑那一个是书中的孙子,还是孙武孙膑二人就一个孙子,曾经困惑了人们上千年,直到1972年孙膑自己的兵法专著《孙膑兵法》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孙子兵法》才被确诊为孙武所著,孙武这才不被人误解为装孙子。
有点乱吧?没办法。兵者,诡道也。
农家代表是许行等人,他们主张自己耕田织布,带着浓厚的小农意识。但这些人在劳动中也把自己磨炼成了农田水利专家、农业科学家,为农村发展做出了贡献,成了三农建设的积极分子。
这时候最值得一提的是儒家。在孔子死后,他消沉了好久,还遇到了道墨两家的围攻,遭到了强烈的质疑。后来各家新秀一出,儒家更是没人听了,在百家讲坛上,收视率几乎降到最低。就在这时,儒家一位猛人上场。他一上场就把各家推得东倒西歪,抢夺了话筒,大声呼吁演讲,气势如江河之水,一时间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这是一个真正的猛人,战国百家中的猛子。
大名:孟子。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16 22:50:29 +0800 CST  
孟子名轲,是鲁国的一个小邻邦邹国的公民。孟子生得晚,没有赶得上跟心中的伟大导师孔子学习,就做了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孔子儿子叫孔鲤,是个很懂话很乖的孩子。唐代大诗人王勃在他的《滕王阁序》里说的“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其中的“鲤对”就是说孔鲤的听话的。孔鲤在孔子五六十岁的时候死了,没有给儒家发展做出什么贡献,但贡献了一个好儿子。孔子这个孙子叫孔伋(子思是他的字),为人勇于进取,颇有祖风,每当说起我的爷爷孔子来,总是充满自豪感。他坚定维护爷爷开创的儒学事业,为此不惜和人干上一架,用拳头说说事。
有人劝他说:“你好大,世不能容你,你何不随时而过呢?”子思说:“大不是病,大不能容,那是命。毁大而求容,不行自己的道,那是罪。我不改。”
子思后来在宋国与宋大夫乐朔论学,可能是学术观点不同,话不投机,两人吵开了。子思说:“道是为智者传的,如果不是智者,道就不传。我看你就不是个智者。”乐朔不高兴,回去后跟手下人说:“这小子侮辱我的智商,怎么办?”手下人叫嚷:“揍他。”于是围住子思,要攻打他。宋君听说有人围攻子思,生怕本国再发生孔子七世祖被华父督攻杀这种恶性涉外事件,亲自驾车带人来救这位回国华侨,子思这才脱险。
子思事后叹道:“文王囚于羑里,作《周易》。我爷爷孔子屈于陈蔡,作《春秋》(此话待考)。我现在困于宋,能不做点什么吗?”于是就着这股劲头写了一系列文章。可惜后来这些文章都失传了,只留下《中庸》一篇。
这篇文章可决不平庸。
它为后世儒家做出了卓越贡献。
它的开头第一句话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孔夫子的优秀学生子贡曾经说过:“夫子的文章,我们还可得而闻。夫子言性与天道,我们就很少听到了。”
也就是说,孔子很少谈性。他是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样的话,但更多的是谈仁义礼乐。性吗,就少谈吧。
而他这位隔辈儿孙却并不讳谈,不仅如此,还要大谈特谈。子思谈的性不是我们现代人特指的两性,他指的是人的本性,天命赋予的,人性。
子思大谈命与性,当时人们也没注意什么,他也就在百家讲坛里试试镜而已,没有他上台露脸的机会。他绝对想不到的是,他给后世儒家又开出了一块空地,让他们有了施展拳脚的地方,他在爷爷的儒学园地里又种了些琼草鲜花,并在后世大放异彩。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17 22:06:46 +0800 CST  
漏打,改为:他在爷爷的儒学六艺园地里又种了些琼草鲜花,并在后世大放异彩。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18 08:01:46 +0800 CST  
孟子跟的就是这样一位导师,他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性与心、命都做了进一步解读,思孟二人丰富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他们的研究成果将被后世儒家抢摘。
但当时二人更关注的是儒家能否经营做大的问题。子思说:“我们的《中庸》就是讲诚信经营的,别着急,人气会慢慢聚起来的。”孟子说:“太慢了。尧舜文武之道,可以力致吗?”子思鼓励道:“他是人,我也是人,夜思昼行,滋滋汲汲,就像农人赴时,商人趋利,没有不能致的。只要你肯干,没有干不成的。”
孟轲记住了这话,后来背起行囊,也学孔子那样,开始周游列国。
孟子到了魏国,梁惠王一听孟子来了,就像吃了兴奋剂,老远就喊:“老头(叟),不远千里而来,给我国带来什么利呢?”
孟子说:“王!咱说点别的行不行?你又不缺钱,谈钱伤感情。我这里给你带来了仁义两包清茶,你好好品品吧。”
梁惠王一听就卸了气了,听孟老头叨叨了几天后,也不热情了。孟子住了一阵儿,只好走人。孟子在齐国也经历了相似的经历。他走到哪儿都积极宣传自己的仁政经营理念,可是各国的老板对他的经营理念并不感冒,认为仁政的培育期太长了,不适应当前市场的快速发展。
就在孟子为他的经营理念叫好不叫座苦恼时,一家小微企业映入了他的视野,让他眼前一亮。


第五回 重拳出击儒家后继有人 超级玩主阴阳剖判天地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19 00:08:43 +0800 CST  
收到你的新年第一声祝福很是高兴,祝你新春快乐,工作顺利。盼望和你多交流。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19 07:39:00 +0800 CST  
@可口的一天 2015-02-20 18:52:06

-------------------------
欢迎新朋友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20 21:11:35 +0800 CST  
第五回 重拳出击儒家后继有人 超级玩主阴阳剖判天地



这是一家叫滕国的小公司。孩子没娘,说来话长。那还是滕文公为太子时,一次出差到楚国,经过宋国时见到了孟子,听了孟子的仁政产品推介之后,心动了,答应回去考虑考虑。
不久滕文公父亲死了,儒家的主张派上了用场,滕国成立了以孟子为主任的治丧委员会。孟子先教滕国行三年的丧礼,这遭到了文武百官及百姓的一致反对,说我们的宗主国鲁国和我国都没行过这样的丧礼,为什么我们要出这个头,这又不是什么好事。(可见孔子当年坚决主张的三年丧礼并未普及开来,影响实在有限)
尽管遇到重重阻力,孟子仍劝说滕文公完成了这次普丧工作。到出殡那天,滕文公哭得十分伤心,让各国来吊丧的人看了都十分感动,百感交集,对儒丧的教育意义有了初步认识。
治丧工作取得成功后,墨子又教滕文公行仁政,进行了经济、文化体制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比如实行古代的井田制、办儒校等。
滕国实行儒家仁政体制改革的消息传开,果然有人前来投靠,也就是后世儒家所大力宣扬的“归仁”潮。
第一批是农家大师许行,带着数十个弟子,从楚国不远千里来到滕国,他们穿着粗布短衣,靠编鞋、织席为生,是实实在在的农民工。
第二批是群儒生,为首的叫陈相,听说先师孔子的仁政理想终于实现了,十分兴奋,从宋国带着锄、犁等家伙,热火朝天地参加到滕国的仁政社会大生产中来了,是实实在在的一群儒家下乡知青。
没想到的是,陈相这帮下乡知青一个猛子扎得太猛了,一下子扎到许行的农家院里不出来了。他们听了许行的农家学说讲座后,高兴异常,竟把自己的专业抛在脑后,改学农学。
陈相还来见孟子,转述许老师的话说,我们滕国的改革还不彻底,还没有到达深水区,应该把滕国的仓廪府库这些剥削民的建筑全部扒掉,让滕君和全国人民一起下地耕种,自己动手做饭,来一个全民皆农,为把滕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文明、高度农业化的国家而奋斗。
孟子一看陈相这帮人疯了,这么快就被许行给洗了脑了,自己好不容易找了块实验田来实行仁政,却先招来这些农家来说三道四,要给自己搅局。没好气地说:
“治天下独可边耕边治吗?有大人做的事,有小人做的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个规矩你懂不懂?许行本是个南蛮子,说话都说不清,你们跟他学道,能学些什么呢?能不能学点好?”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20 22:36:27 +0800 CST  
漏打一个字,改为:热火朝天地参加到滕国的仁政社会化大生产中来了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21 06:28:20 +0800 CST  
教训了农家许行师徒的小农思想后,又有人在孟子面前称扬纵横家,说:“苏秦、张仪这些人真是大丈夫,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轻蔑地看了他一眼,说:“你知道什么是大丈夫吗?你学过礼吗?大丈夫是应该像孔子那样,住在仁的指挥部里,立在礼的操作台上,行天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是大丈夫。像苏秦、张仪这些到处煽风点火的人,不被拘起来就不错了,怎能算大丈夫。”
教训了纵横家,墨子对兵家也无好感。正好鲁国想让慎子当将军,墨子发表评论说:“不让人民学习先进的儒家文化知识就去使用他们,那是殃民。即使一战而胜,然且不可。”
慎子正等着准备授衔,高兴头上被墨子泼了一盆冷水,勃然变色,说:“我不懂你的话,什么叫然且不可?”
墨子说:“我明告你。人应该引导他的君走正道,有志于仁才行。现在那些为君干事的人都夸说能为君开辟土地,今天所谓的良臣,就是古代所谓的民贼。白送给土地,仁者都不要,更何况靠杀人抢夺的呢?这些都是些无良开发商和贩客,天下都是让这些人弄乱了。”
又有墨家有个叫夷之的两次来求见孟子,孟子实在避不开,这才接见他,一见面就说:“我跟你直说吧。你们墨家治丧,提倡薄葬,说我们儒家厚葬为贼。可是我听说夷子你葬父母却用的是厚葬,这不是用所贱来对待你的父母吗?你这是犯贱呀!你到底贱不贱呀?”
夷之说:“我们墨家讲兼爱,我以为爱是没有差等的,施爱应先从父母开始。”
孟子说:“算了吧你们墨家。上世也曾有不葬他父母的,父母死了,就抬出去撂到沟里。他日经过,见狐狸正吃他父母,蝇子蚊子又嘬吸他父母。顿时额头冒汗,斜眼而不敢看,赶紧回家拿锹、鍤来掩埋了亲人。掩埋是没有错,那么孝子仁人掩埋他们的父母,也必有道,又何必只有薄葬一条道呢?好好葬一葬又怎么了?”
夷子听得汗水直冒,说:“我算领教你了.”
孟子就像儒门中的一个重量级拳击手,把挡路的各路玩家都揍了一通,弟子们很是佩服,说:“夫子您真厉害。”
孟子说:“我这也是不得已呀。孔子去世快200年了,你看这世道乱的,诸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处士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杨朱、墨翟的言论,盈满天下,天下言论不归杨,就归墨。杨朱为我,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国家,这是无君。墨翟兼爱,外人和父母一样对待,这样做是无父。无君无父那是什么?那是禽兽。不砍掉杨,泼了墨,我们孔子开创的儒家大道就显不出来。并且除了杨墨,还有其它的歪理邪说,堵塞着仁义,我不出手行吗?我们周朝建国到今天已七百多年了,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孟子义愤填膺,气概冲冲,可他的实验田却出了问题,被人霸占了。滕文公来问,说:“我们滕是小国,一边行仁政,一边竭力事奉大国,可他们还是打我。我招谁惹谁了,这该怎么办呢?”
孟子一听也没招了,他说:“碰上这些混账大国,能有什么办法呢?看来只有两条路:一是搬迁,重新找地方创业。二是做钉子户,宁死不去。”结果不等商量,动迁协议还没签,滕国就让人家给平了。气得孟子跺脚大骂那些无良开发商,良心真他妈大大地坏了。
孟子的实验基地被捣毁,象征了他的仁政破产。仁政的破产,宣告了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儒家学说是行不通的。没有一个大一统的政权支持,儒家的理想只能陷于空想,前仆后继的仁人志士们,还要静静地等待那个机会的到来。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21 21:54:39 +0800 CST  
感谢感谢,打完字后我看了两遍都没有看出来,念得太快了,浑然不觉,现把上文3、4、5段的“墨子”二字全部改为“孟子”,即:孟子对兵家也无好感。孟子发表评论。被孟子泼了一盆冷水。孟子说。另外还有一处打错是:一怒而诸侯俱,把“惧”字打成了“俱”字,改为:一怒而诸侯惧。
非常感谢你看出来,望多多指正。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22 07:15:55 +0800 CST  
@莉莉丝2014 2015-02-22 00:45:50
新更的有点小乱 新更的有点小乱 教训了纵横家 墨子?孟子呀
-----------------------------
谢谢你的指正。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22 07:16:51 +0800 CST  
孟子之后,又有两家乘时崛起,他们是阴阳家和名家。
这是两个玩家,是战国时代的两个真正的超级玩家,因为他们玩转了战国。他们很少谈论政治,尽量不去干涉他国内政,他们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玩。
现在好多人把自己干的事叫玩,其实他们最心虚忐忑了,他们在失败来临时才大呼玩不起,露出了真面目。而我们这两个玩家不同,整个战国时代,能玩得起的也就这两家。既然都是玩,那我们在说到他们的时候,也应带着轻松快乐的心情。吉米,来吧。
先说阴阳家吧,当时齐国有句俗语叫“谈天衍,雕龙奭”,这句俗语对于我们今天的人听了却不知所云,还以为是说天龙八部呢。其实这六个字在当时齐国人听来那可是如雷贯耳。这是说当时两位鼎鼎大名的人物的。谈天衍的“衍”是指邹衍说的,雕龙奭的“奭”是指邹奭说的。
邹衍是齐国人,著名的阴阳家大师。大师的名字如今都被绿豆汤大师给玷污了。早期的大师那真是大师,这邹衍说话就不同寻常,史书上说他“闳大不经”(大得没边)。邹衍一上来也未必先说大话,他可以先给你找个小东西做题目,然后推而扩大,最后至于无垠。诗意地说那就是从一粒沙子里看出世界,一朵花中见到天堂。说到最后让你张口结舌,心悦诚服,现在的大师一见面先从你的五官长相、生辰八字、掌上纹理入手,然后谈到你未来的官运、财运、桃花运,我们的邹大师可没这么俗,他说的是阴阳家的地理大发现。
他说:
你们知道吗?儒家所谓的中国,实际只占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中国名叫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有九个州。中国以外像赤县神州这样的还有九个(比哥伦布、达伽马这些人发现的还多),这才是所谓的九州。州与州之间有小海环绕,人和禽兽不能通过。九州外还有大瀛海在外环绕,这才是天地的边际。
此话一出,王公大人听了左右环顾,面面相觑。别说当时的王公大人,就是今天人们听来也要咋舌,佩服这邹衍超出别人,怎能巡行天上似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真是齐国的天才。
其实这都是邹衍站在海边时的天才想象,他既没出过洋,也没飘过海,更没有坐着航天器去观测,他当时的想象就和今天我们想象外星人一样,都是没有验证的猜想。一般人站在海边,也就是想象海上可能有仙山,再远处就全是水了。邹衍发挥了超乎常人的想象,一下子把人给唬住了。一般人这么想象会被人嘲笑一番,但这是邹大师说的,他有阴阳消息等等方面的科学理论根据。今天不还是这样吗?我让你动点工难死了,但阴阳师一说你家的风水不好,你立马就拆东补西地折腾开了。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22 22:59:58 +0800 CST  
就这样,邹衍大师名重于齐,声闻列国。他出外访问时,更是一路鲜花掌声,到处是欢迎的人群。如他到魏国时,梁惠王亲自出城迎接,执宾主之礼,连道相见恨晚。访问赵国时,平原君侧行撇席,恨不得蹲下给邹子提鞋。到达燕国时,燕昭王拥彗先驱,亲自拿着扫帚,扫了几十里地,生怕尘土脏了大师的衣服。迎接到宫中后,燕昭王又让邹子上坐,安排香案礼拜,愿拜邹子为师,又筑造碣石宫让邹子居住。
每次读到碣石二字,我就想起曹操的那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歌,里面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让无数人着迷,佩服曹操写的雄浑大气。可是跟我们的邹衍一比,那就差多了。曹操的画面是目力所能及的一种寻常比喻,邹衍的画面是天马行空般的超长想象,更有深度与层次。曹操只是面朝大海,邹衍那是放眼全球。
邹衍周游列国如此被尊礼,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孔子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梁,同样是客人,怎么人和人的待遇差距这么大呢?
如果你以为邹衍只是会谈天说地,那就太低估大师的水平了。能谈天说地只能惊动一时,邹衍还有个影响了上千年的议论,那就是他的五德终始论。
自天地剖判以来,昔日的王朝更替怎么开始,如今的战国动乱何时有完,未来将何去何从,这是萦绕在每一个人心中的疑问。
邹大师给了他们答案。
他说:自有天地以来,人类和自然界一样,也是五行相胜。每一王朝代表一个德,他们分别是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如此循环往复,没有穷尽。现在就又快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此话一出,邹衍立刻成了抢手货,各国君主纷纷发出邀请函,呼吁书:大师,快来我们家给安置安置吧,看看下一个该什么德了,我到底是有德还是无德,能轮到我吗?
这下明白了吧,大师永远都是一部分人的香饽饽。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2-23 22:26:56 +0800 CST  

楼主:邺下风流在晋多

字数:223470

发表时间:2015-01-21 05:2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7-20 12:21:15 +0800 CST

评论数:21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