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1914:热血青年射出的那两颗子弹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维也纳宫中,礼仪繁琐,等级森严。索菲的爵位在皇族的女性成员之中排在最后,甚至低于那些还未成年,却生下来就有“女大公”爵位的小公主。平日的宫廷典礼,免不了出现许多尴尬的场面。在戏院看演出,她不可以进入皇家的包厢。费迪南致辞的时候,讲稿中不许使用“我的妻子与我”的字句。参加露天庆典,她不可以与丈夫同乘一辆马车到场。皇宫举行舞会的时候,每一位王妃或是公主入场,都是挽着一位与她身份相称的王子。索菲每一次都是排在最后一个入场,而且入场时只能是自己一个人,费迪南不可陪同,也没有别的男宾陪同。晋升女公爵之前,有国王级宾客在场的宴会,就算在她家举行,也不许她上饭桌。后来可以上饭桌了,作为皇储的费迪南坐在桌首,索菲却只能坐在远远的桌尾。

奥皇约瑟夫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有过一段童话般的爱情故事,一见钟情喜欢上容貌出众的表妹,只是回到现实却变成苦涩的婚姻。在这一点上,费迪南却是要幸运许多,他与索菲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虽然遭受许多阻力,所产生的婚姻却是幸福美满,育有一女二子。受尽冷眼的索菲,没有怨天尤人,坚持参加那些难以避免的宫廷仪式,默默忍受其中的屈辱,还始终对周边的人维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连开初反对这门亲事的奥皇,也慢慢体会到她的可敬之处,因此才会给她晋升爵位。费迪南在王宫中,以脾气不好著称,特别是对索菲的待遇愤愤不平。但是在家里,他却是好丈夫,也是好父亲。他们的婚事之中有许多世态炎凉,算不得一桩童话故事,但至少是一出轻歌剧的好材料:在种种波折之中终成眷属的有情人,有一个相亲相爱的家庭。只是没有人想得到,十四年之后,他们竟然是这么悲剧性的结局,双双死在一位波斯尼亚文学青年的枪口之下。临死之前,费迪南留给索菲的最后一句话是,“索菲,索菲,为了我们的孩子,你不能死!”





图十一:奥匈皇储弗朗茨?费迪南与王妃索菲,及他们的三个孩子。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0-03 01:44:55 +0800 CST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14.维也纳的闹事议员

皇储是一个很有几分尴尬的位置,其职权可大可小,主要取决于他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经历老年丧子之痛的奥皇,本来就对费迪南这个侄儿感觉不到多少亲近。围绕着费迪南婚姻的争执,更是拉开俩人在感情上的距离。而费迪南在性格上完全不同于他的妻子,对下属、仆从都是态度粗暴,训起人来毫不留情,对朋友也是说翻脸就翻脸,在宫廷内外与奥、匈两国的政界,都得罪过不少人。奥皇也因此将费迪南凉在一边,很多重大的事情都不与他商量 。

奥皇在个性上不是一个浪漫的人,至少是无法满足茜茜的感情要求,但是在工作上却是认真勤恳,几十年如一日,天不亮就起身,与大臣开会商讨,接见外国使节,主持各种仪式,忙到半夜,睡前还要阅读报告、文件。到80岁高龄,他都还能挺直腰板,迈着矫健的步伐四处巡视,在不间断的工作中,忘却命运给他家庭生活带来的不幸。在民众眼中,他已经成为帝国的象征,赢得大家的尊重与爱戴。但是,让人担心的是在他之后奥匈帝国是否还可以维持得下去。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0-07 01:50:49 +0800 CST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图六十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奥匈帝国。白色的地盘为邻近国家,彩色的各块是奥匈帝国统治的地盘。帝国各地的主要语言,以各种颜色标出。

一战前的奥匈,弥漫着一股无奈的危机感。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民族矛盾。奥匈统治范围内,有多个民族混杂在一起,最大的两支是日耳曼人与匈牙利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别只有25%与20%,加起来还不过一半。另一半的成份更为复杂,各自讲着不同的语言,北边有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乌克兰,南边有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蒂亚,塞尔维亚,东边还有不少人讲罗马尼亚语。一皇两国之下,奥地利是日耳曼人占主导,匈牙利是匈牙利人占主导,各自都有不少民族争端。

从政治上说,奥地利已经实行君主立宪,议会的选举已经相当民主,到年龄的男子就有投票权。只是从不同地区选出来的议员,去维也纳开会的时候不是来议事的,而是来闹事的,为着路牌用什么语言,学校应该教什么课之类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议员霸着主席台,一讲就是好几个小时,用的是他那个地区的方言,其他人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反正这些争端都是各有各的偏好,各护各的利益,吵不出什么结果。有的议员甚至干脆就在主席台上读“民族史诗”,自娱自乐,为的就是瘫痪议程,不想让自己不喜欢的法案通过。这样打闹不断的议会,形同虚设,反倒成为维也纳一道特有的风景。特别是冬季时分,在外边受冻的游客经常跑进议会厅里看热闹,还可以免费取暖。

当年流浪维也纳的青年希特勒,也曾前去参观。据他自己后来说,看过之后就治好了他当时“敬仰议会制度的幼稚病” 。但是闹归闹,奥地利的政府还算有效率,只是大部分法令都是奥皇的行政命令,交由官僚机构执行。忙于吵闹的议会,等于是自动放弃自己的责权。维也纳当局也比较开明,对少数民族的权益还是有相当的尊重与照顾,在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方面也有不少建树。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0-10 01:51:19 +0800 CST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15.匈牙利惹麻烦

奥匈境内更为严重的问题,出在政治上自成一体的匈牙利。在日耳曼人面前,匈牙利人觉得他们是受欺负的少数,也因此才拼命争得双重王国的安排。可是对他们自己境内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匈牙利人却不愿意将自己好不容易争得的权益拿来分享,在政策上总是以大欺小。在全国人口之中,只有区区不到6%的人拥有投票权,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匈牙利人,选出来的议会自然也是完全控制在匈牙利人手中。议会制定与推行的政策,意在将少数民族匈牙利化:官员与学校的教师都得会说匈牙利语;学校里匈牙利语是必修;提倡少数民族权益的活动分子时常遭受当局迫害,等等。

匈牙利所奉行的高压政策给整个奥匈帝国带来麻烦。克罗蒂亚当时是匈牙利属下的一个省,匈牙利南部也有一些塞族人占多数的地区。这些“南斯拉夫人”,原本是哈伯斯堡王朝忠诚的子民,不少人还为奥地利当兵打仗,立过战功,如今却遭受匈牙利人的歧视,不满情绪强烈。可是碍于一皇两国的制度,维也纳无法干涉匈牙利的内部事物。而匈牙利南边还有一个塞族的独立国家,塞尔维亚,明里暗里鼓励塞族人反抗。这样下去,搞不好又弄成意大利、德意志联邦那样,由塞尔维亚牵头将奥匈南部的斯拉夫人区域给分离出去,奥匈又要遭受一次裂解。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0-14 02:51:53 +0800 CST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奥皇约瑟夫生性保守,他这一辈子在内在外经历的颠沛够多的了,有生之年只要能够维持现状就已经心满意足。皇储费迪南却是更担心未来,担心他要继承的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他比年迈的约瑟夫更有想法,更愿意革新。遇刺之前,他已经在与周边人商讨一个颇有几分大胆的解决方案,准备主动将克罗蒂亚,波黑及匈牙利南部的塞族地区合为一体,成立一个奥皇之下,与奥地利、匈牙利平起平坐的斯拉夫王国,变成三重王国。这样的结果,削弱的是匈牙利的权力,肯定会引起匈牙利人的不满。对此,费迪南并不在意,他憎恨的正是匈牙利人只顾自己的行事方式,正想削弱他们的地盘与权力。他更为看重的,是安抚克族人与塞族人的不满情绪,给他们自主的权力,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如果做得好的话,凭着奥匈更高的经济与管治水平,甚至有希望将塞尔维亚拉进来,在东欧建成“奥地利合众国”。随着奥皇的年纪越来越大,费迪南的帝国重组构想已经不再只是空想,而是有可能在他登基之后就要付诸实施。

塞国的黑手社之所以会选费迪南为刺杀目标,应该不是因为他碰巧访问波黑,而是与他所规划的重组构想有关。对奥匈境内南部斯拉夫人有利的政策,看在塞国军人眼里却是严重的威胁 。费迪南的政策如果成功,斯拉夫的不满情绪消失,贝尔格莱德的大塞尔维亚梦想会被釜底抽薪。因此,温和派的费迪南成为贝尔格莱德激进派的眼中钉。普林西普在受审时被问到刺杀费迪南的动机,曾含糊地说到:费迪南登基之后,若是进行某些改革,就会对我们的(民族)团结形成阻碍,损害我们的(统一)事业。查布林诺维奇也说,费迪南想建立一个包括塞尔维亚的联邦。其实,这些重组构想在当时还只是纸上谈兵,所传范围并不广泛,虽说维也纳的外交圈中有风声,塞国政府通过间谍也知道相关的情报。普林西普与查布林诺维奇会说这样的话,很可能是他们在接受黑手社训练时,被人灌输过相关的概念。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0-17 00:24:41 +0800 CST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16.皇储遇刺,天意难违?

从1910年开始,年迈的约瑟夫腿脚已经没有以前灵便,督军的职责移交给费迪南担当,让他熟悉军内事物,这其中有一项职责是去各处检阅军事演习。去波黑视察之前,费迪南知道当地塞族民众不满情绪强烈,也曾经收到多方警告,最好不要踏足萨拉热窝 。他自己甚至还在玩笑中提到有人给他算过命,说他会被暗杀进而引起一场世界大战。可是,暗杀的警告在当时很常见,可以算是政治人物的职业风险。担心难免,大惊小怪却也不值。几经讨论,费迪南最后还是决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且带上妻子同行,让她放下维也纳宫廷之中的是非,去波黑山区洗温泉,放松心情。暗杀发生的前一天晚上,皇储夫妇还自作主张,跑到萨拉热窝城里一家商店里选购地毯,感觉那些认出他们,上来围观的民众都相当热情友好。

负责费迪南保卫工作的波黑省长波提尔瑞克,更是没有把这些警告当一回事,安排在演习之后让皇储夫妇在大街上接受夹道欢迎。尽管两个暗杀组的的几位青年学生,平日说话做事都算不上小心,波黑警察竟没有察觉到一点风声。皇储夫妇乘车进城时,路边没有布置足够的警力。甚至在查布林诺维奇扔出的炸弹炸响之后,也没有取消后边的活动安排。最糟的是,连车队改道的指令,都没有对前边的司机交待清楚 。事后,好几位奥匈官员指责波提尔瑞克失职,但是他却没有受到惩罚,反倒在战争开始后被委以指挥攻打塞国的重任。这些安排在以后要引起各种猜测,或许奥匈高层有人故意让费迪南去送死。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0-20 23:59:51 +0800 CST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皇储夫妇遇刺的消息传回维也纳,奥匈王室与政府高层的反应也不是震惊或悲伤,而是松一口气。这一方面是费迪南平日里人缘不好,另一方面也是不少人对他的重组帝国的构想疑虑重重,特别是在匈牙利官员之中。让帝国南部的斯拉夫人自成一体,明摆着是削弱匈牙利的权力,在匈牙利人来说难以接受。十九世纪上半叶,匈牙利是多事之地,数次发生骚乱与反抗,形成双重王国的妥协安排之后才算基本平定下来。费迪南的三重王国,等于推倒以前的妥协,成败难料。匈牙利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弄得不好还有可能引起内战。

奥皇本人也没有支持费迪南的计划。听到暗杀的消息,奥皇据说是瘫坐在扶手椅上,过了好一阵,说:“唉,天意难违。”其后,他很快就恢复平静,该忙什么忙什么,让人觉得他情绪上没受到任何影响。王储夫妇葬礼的安排,更是让人哭笑不得。索菲在生前受到宫廷礼规羞辱,到死后还要再来一轮。皇宫最先计划给王储夫妇分别举行葬礼,费迪南享受国葬,索菲享受女公爵待遇。几经商议之后,还是决定为俩人共同举办官方的追悼仪式,但是规格必须降低。费迪南遗体上覆盖皇家的徽章,索菲遗体边只能放一双白手套,外加一把黑扇子,好像是侍女的待遇。给人瞻仰的时候,费迪南的棺木要比索菲的大一些,遗体的水平位置也要比索菲高一些。奥皇与所有的大公们都没有献上花圈,而王储的三个孩子只能献上花圈,却不够资格参加葬礼。德、英、俄国王都准备亲自前来维也纳吊唁,都被奥匈外交部婉拒,理由是奥皇年迈,只会举办一个简短的仪式,以免奥皇疲累。因此,葬礼上没有任何其它国家的王室现身,短短十五分钟就宣告结束。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0-24 01:22:49 +0800 CST  
17. 一念之间引爆世界大战

费迪南大公的葬礼虽然办得马虎,奥匈政府对事件的反应却很是强烈。被打死的如果只是波黑省长,那可以算是地方事件。现在是王储被杀,而且当时奥皇已经是84岁高龄。这样的行动只能理解为对奥匈帝国的攻击,岂可等闲视之。杀手被捕后,虽然没有供出黑手社,关键的三个人却坦承来自贝尔格莱德,使用的凶器也是塞国的军械,偷偷运入波黑。要贝尔格莱德为暗杀负责,道理上还是说得过去。

奥匈决策层内部,早就有一派主张以武力对付塞国,而且认为晚打不如早打。1908年奥匈正式吞并波黑的时候,塞国闹得很凶,甚至进行军事动员。那时,塞国最重要的支持者俄罗斯,刚刚遭受日俄战争的失败,腾不出手来。主战派认为,那是动手的好时机。他们的主张没能实施,是因为还有一个主和派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主和派认为,以奥匈内部各民族之间争吵的状况,任何对外战争都会给奥匈带来极大的风险,应该尽量避免。主和派之中,地位最高与立场最为坚定的,还不是别人,正是费迪南。普林西普的子弹,又一次将对塞国动武的议题推上桌面,只是这一回最反对动武的费迪南已经被子弹击倒,不能为主和派出声。赢得争论的是主战派。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0-28 00:27:26 +0800 CST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在一般历史教科书中都会提及。1914年7月28日,王储夫妇遇刺后一个月,奥匈向塞国宣战,第二天离边境不远的贝尔格莱德就遭到炮击。7月30日,为表示对塞国的支持,俄国宣布进入紧急动员状态。8月1日,奥匈的盟友德国,向俄国宣战。同日,俄国的盟友法国下达动员令。8月3 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就这样,你颁动员令我下宣战书,一环扣一环。8月的第一周,各国政府的秘书们共起草44道动员令与宣战书。他们忙完之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杀戮就可以正式拉开序幕。

要等到死了上千万人之后,大家回头看过去才会觉得不可思议:一桩发生在偏僻的萨拉热窝的政治暗杀,竟然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引爆一场世界大战。是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历史发展,什么样的国际格局,什么样的外在因素或内在缘由,会把欧洲各国引向这么一场难以想象的疯狂与灾难?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0-31 00:06:07 +0800 CST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前边讲过暗杀事件的细节。下边这才是本贴真正的引子,讲一战的前因后果。



1.1 中国挤不进的“一战”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在西方,相应的纪念活动在早几年就已经开始筹划。互联网上随便搜索一下“一战百年纪念” ,可以找到几百万条链结,其中既有许多西方政府与民间组织设立的专门网站,也有大量的媒体报道,还有不少出版社准备印发的书籍,相应的活动包括哀悼阵亡士兵、树碑立传、展览、讲座、研讨会等等,也都早已开始筹备。2013年11月,法国总统奥朗特就隆重宣布要邀请72个国家,在14年7月14日的法国国庆日,参加盛大的阅兵仪式。当然,这场百年之后的阅兵,为的是和平,而不是耀武扬威,参加者即有当年法国的盟友,也有当年法国的敌人。

对中国读者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却是一个令人感觉陌生的题目,不管其过程有多么惨烈,其发生的地点却与我们很有一些距离。其实一战的战火也曾烧到中国,而且是在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站在英法一边的日本,得到英国的首肯,在大战开始一个月之内,就出兵攻打在胶东半岛的德国租界。战事沿续两个月,德国守军最终寡不敌众,举手投降。这一场在中国土地上的厮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期间发生在东亚的唯一战役,中国人却只能充当无奈的旁观者。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1-04 00:15:41 +0800 CST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辛亥革命。大战爆发时,担任总统的是袁世凯,闹得最凶的是围绕着恢复帝制而产生的各式争议。北洋政府倒也意识到欧洲列强交战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机会,若能参与其中应该有助于提高国际地位,甚至部分解除不平等条约,因此有过对德宣战,助英法一臂之力的想法。只是在当时英国的战略盘算之中,中国的国力太弱,没有什么盟友的价值,日本的支持才是维持英国在远东利益的关键。而谋划在亚洲大陆上扩张的日本,自然是不愿意看到中国参战,英国在这一点上还得照顾日本的意愿。因此,积弱的中国,虽有参战的意图,却只能无奈地站在场外。

到开战两年之后的1916年,英法两国战事持紧,缺乏劳力,这才与北洋政府商定在中国征招超过十万劳工,赴欧洲挖战壕,修工事 。要到1917年,日本已经肯定它自己在中国的利益有所保障之后,北洋政府才总算是可以对德宣战。到一年后一战结束之时,中国也勉强算是一个战胜国。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1-07 01:59:27 +0800 CST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1.2“一战”比“二战”更难理解

在我们的概念上来说,理解与我们有一定距离的一战,要比理解我们身陷其中的二战困难许多。二战有邪恶与正义的对立:一方主动发动侵略,以种族清洗为使命(迫害犹太人),或是以屠杀平民百姓为荣耀(南京大屠杀);另一方则是尽管政治理念不尽相同,却是一致反对侵略,反对法西斯的大联盟。一战却要复杂得多,它的发起到底该算作谁的责任,在西方是一个吵了一个世纪还没有结果的争论。一战之前,欧洲列强之间你争我夺,合纵联横,都热衷于向外侵略扩张,很难说哪一方可以代表正义。它们争端的热点,可以说是遍布全球各地,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些热点的人文与地理都是陌生的话题,甚至要在地图上找到这些热点都得费一番功夫。

二战的过程,有许多跌宕起伏:德国的闪电战致使巴黎沦陷,又差一点攻下莫斯科;日本偷袭珍珠港,也是令人震惊;其后还有北非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录,攻陷柏林,原子弹爆炸等等,都是高潮迭起。相形之下,一战的过程却是相当沉闷。在西线,德国对法、英,双方投入上千万的兵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与阻击,苦战四年下来,到战争结束时也未能突破对方的防线。在东线,俄国对德、奥,倒是有过几次包抄迂回,却也没有决定性的一役。最后还是俄国内部爆发十月革命,这才结束东线的战事。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1-11 02:04:39 +0800 CST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二战时期的政治舞台上,曾经产生过特色鲜明的政治明星,从邱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到希特勒,墨索里尼。即使是不熟悉二战的读者,至少也听说过这些名字。一战的政治舞台上,却未曾有过什么让人耳熟能详的角色,也没有哪位政治或军事人物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也难怪西方人拍起电影电视剧的时候,关于二战的故事何其之多。关于一战,几乎没什么可拍的。

因此,说起“大战”,在我们的心目中自然想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可是在西方人来说,“The Great War”,定冠词加大写的“大战”,指的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首先是因为一战爆发的时候,西方人所面临的是一场在规模上空前的战争。在欧洲历史上,战争是家常便饭,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1914年的欧洲,主要的强国已经是工业化的社会,有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组织动员能力。就人力来说,可以动员好几千万人扛枪,穿军装。从生产能力上来说,可以调配电力、机械设备,生产大量军需与武器,用铁路运往前线。从杀戮手段上来说,可以装备机关枪,大炮,毒气弹,杀起人来有着前所未有的工业化效率。按照当时西方人的认知,这不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也是一场终极的大战:以此战之大,以后不会再有其它战争。那时的他们,当然还想象不到一战之后二十年,还会来一场二战。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1-14 01:10:20 +0800 CST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1.3体会一战的惨痛

一战的后果之一,是前所未有的死伤人数,死亡一千六百万,受伤二千万。不计平民,单计军人的伤亡就足以让人触目惊心。以法国为例,死在战场上的士兵总数达到140万 ,而当时法国的人口也就只有4000万。流血沙场是男儿的责任,冲锋陷阵的又都是青壮年。以1914年15-49岁全法国男子的总数当分母,这死去的140万人相当于13%,也就是说每八名青壮男子之中要倒下一位。而相应于每一位战死的士兵,平均来说还有两位士兵受伤、被俘或是失踪。因此这一场大战下来,法国青壮男子之中40%的人非死即伤。

相形之下,法国在二战中的伤亡要小得多。二战开始后,法国不敌德国的闪电袭击,德军只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攻克巴黎,法国沦为占领区。这在战场上是法军的耻辱,却也使得在伤亡方面,早早就败下阵来的法军在整个二战之中只有20万人死于战事 ,比一战的死亡数小一个数量级。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1-18 01:26:00 +0800 CST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与法国并肩作战的英国,总人口略多于法国,在一战中死亡的士兵达到92万人,却要比法国少一些。这一方面是因为英国有殖民地的支援,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印度等地都派兵出战,共付出牺牲20万人的代价。另一方面,则是双方对垒的战壕,挖在法国的北部,法军投入的兵力更多。

不过,战争的伤亡之中却包含一个悲剧性的年龄结构。50岁的将军们在总部计划战役,40岁的团旅长在前线调度指挥,30岁的连营长在战壕之中带兵出击,而冒着枪林弹雨往前冲锋的则大多是20岁左右的普通士兵。将英军的伤亡数字按不同年龄组别参照战前的人口普查数据来计算,20到24岁的英国男子死在一战战场上的比例是16%(六中取一),这要再加上受伤与被俘的人数,伤亡接近同龄人口一半的比例 。可以说,这场战争摧残了一代人的青春年华。

============





图一:左图为一战爆发时,英国的招兵广告。图中央者是当时的英国战争部长,基钦纳勋爵。他用手指向画外的英国人,说“需要你”参军,“上帝护佑国王”。英国是当时欧洲极少数没有实行义务兵制的国家,开战时招收的是志愿兵,参军报国者还相当踊跃。但是到1916年,伤亡人数越来越多,连基钦纳勋爵自己都在出访俄国的路途中,因所乘军舰撞上德军布下的鱼雷而葬身海底,遗体都没有找到。相应的,志愿参军者越来越少,英国也不得不随大流,实行强制性的义务兵制。1917年美国参战时,这一幅宣传画被改编,变成右图代表联邦政府的山姆大叔,点着手指要人参军。在当代美国,这幅画还时常被改编成其它形式,出现在各类墙报上。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1-21 01:01:16 +0800 CST  
1.4一战的冲击超过一场大革命

站在法英对立面的德国,其伤亡程度是一样的惨烈,阵亡者就有200万人。德国的人口有6500万,虽说低于法英的总和,但是凭借其工业基础与优良的组织动员能力,四年战争之中倒是德国更占上风。只是到1918年,双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时候,法英一方终于得到美国的支持。德国大势已去,数百万的死伤士兵到头来换得的是失败,只能在停战投降或是再坚持一个冬天以争取更好的和谈条件之间做一个艰难的选择。以他们当时的计算,到1919年春天,德国又可以将1900年出生,满18岁后刚受完军训的新兵送上前线,数目在64万3 千人 。

在我们的民国年间,征兵的方法主要是抓壮丁。农业时代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度有限,乡民平日里与政府打交道不多,政府只能抓到一个是一个。在实现工业化之后的西方,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度要大得多,一个人从出生,上学,工作,结婚,做生意,签合约,租房,纳税,看病,都免不了与政府打交道,在政府的眼皮底下无处藏身,也因此基本上没有逃兵役的可能。政府要你上前线,只需要寄一张明信片,让你到指定地点报名,体检,集合,胆敢不从者迟早会被抓起来投入大牢。也因此军事指挥官们看着人口统计的数据,就可以准确推算每年新兵的人数。可怜那时候的父母,眼睁睁看着刚满18岁的儿子,不是去做工或是读书,而是在政府招集之下整装待发,不知命运之神将给他带来的是死亡,残废,还是心灵上难以弥补的创伤。在1900年生下男孩的父母还是幸运的,德军总部最终决定不值得一战,在1918年就举手投降。只是在1899,98,97及更早几年生孩子的父母,已经有许多人在报纸的伤亡榜上,读到他们最为害怕见到的名字。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1-25 01:17:56 +0800 CST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20世纪在中国来说,是折腾的世纪。世纪开初我们是东亚病夫,义和团闹完之后是辛亥革命,接着内战,学运,革命,抗战,一场接着一场。其实在这一点上,我们并不特殊,对欧洲来说20世纪同样是折腾的世纪。只不过在世纪开初,欧洲是世界的主宰,在全球各地以炮舰划分势力范围,所向披靡。欧洲折腾的开始,正是发生在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论是全民的动员还是惨重的损伤,其对欧洲政治与社会的冲击,决不亚于一场大革命。一战还没有结束,俄国就已经爆发十月革命。一战结束时,还要再跨掉德意志,奥匈与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国。在欧洲统治上千年的王公贵族,到一战之后退出历史舞台,迎来大众化民主政治的新时代,所造就的却是动荡的政局,再进一步导致意大利的法西斯革命与德国的纳粹革命。一战遗留下来的问题与矛盾,二十年之后还要导致另一场大战,最终打跨欧洲在世界各地的霸权。只有到二战之后,欧洲人才想明白,两次世界大战其实是两次欧罗巴内战,只因他们称霸全球,把其它区域拖入战争之中,这才变成世界大战。而欧洲人自相残杀的结果是造就美、苏两大超级大国,英、法、德全都是输家,沦为国际事物中的二流势力。

即使在没有直接参战的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其一,欧洲的内战使得西方列强无瑕东顾。原本积弱的中国,在列强相互制约的环境之下,还有一点喘息空间。一战却使得东亚成为日本独大的局面,“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个尚处在农业社会的中国,不得不以血肉去抗拒一个工业化的日本所拥有的钢铁。其二,发生在一战后期,由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十月革命,为落后地区的革新者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组织样板,由纪律严明,胸怀理想的知识精英去发动政治与社会的大变革。不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是按这一模式组建的列宁式政党。甚至后来的香港民主党或是台湾民进党,在组织运作上也不难看见列宁式政党的影子。只是这些对我们的影响属于一战的冲击波,来得较为间接,所以当欧洲人大张旗鼓纪念一战一百周年的时候,看在中国人眼里却有几分生疏与迷茫。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1-28 01:45:40 +0800 CST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1.5中国躲不掉的一战百年纪念

近些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与中国多加上一层概念上的联系。2000年前后,因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台海两岸关系紧张,在西方已经有人开始将中国比着一战前的德国,美国比着一战前的英国。911事件之后,美国入侵阿富汗与伊拉克,其战略重点转移,这一比喻也相应沉寂下来。但是中东反恐战事结束之后,美国计划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兵力部署,中美对抗类似于一战前的德英对抗之说又开始现身。随着一战百年纪念活动的展开,这一比喻在西方又要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2014年初,日本首相安倍已经先开响一炮。只是在他口中,日本被比着昔日的英国,而中国则依然是昔日的德国。

历史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其对比不可能是直截了当的。英国与德国之间的海上军备竞争,只是一战之前欧洲列强之间诸多矛盾之中的一桩,而引起战争更为重要的矛盾是法国与德国之间的历史恩怨,还有俄国与奥匈之间的地缘竞争。战争爆发后,如果不是德军为着快速攻克法国而入侵中立的比利时,英国会不会加入战斗都还不好说。一战前的欧洲列强,动不动就在世界各地耀武扬威,而当下世界喜欢在各地耀武扬威的只有美国。从军事与经济实力上来说,中国相对于美国要远弱于当年德国相对于英国。而安倍将日本比着当年的英国,却更是让人觉得有些不伦不类。那时的英国是日不落帝国,世界第一霸权。以当今日本的国力与地位,做这样的类比,不知太平洋那一边的观察家们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2-02 01:17:45 +0800 CST  
(::::帖子正文::::)
(++++只想阅读正文的朋友,请直接上天涯博客 http://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



1.5中国躲不掉的一战百年纪念

近些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与中国多加上一层概念上的联系。2000年前后,因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台海两岸关系紧张,在西方已经有人开始将中国比着一战前的德国,美国比着一战前的英国。911事件之后,美国入侵阿富汗与伊拉克,其战略重点转移,这一比喻也相应沉寂下来。但是中东反恐战事结束之后,美国计划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兵力部署,中美对抗类似于一战前的德英对抗之说又开始现身。随着一战百年纪念活动的展开,这一比喻在西方又要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2014年初,日本首相安倍已经先开响一炮。只是在他口中,日本被比着昔日的英国,而中国则依然是昔日的德国。

历史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其对比不可能是直截了当的。英国与德国之间的海上军备竞争,只是一战之前欧洲列强之间诸多矛盾之中的一桩,而引起战争更为重要的矛盾是法国与德国之间的历史恩怨,还有俄国与奥匈之间的地缘竞争。战争爆发后,如果不是德军为着快速攻克法国而入侵中立的比利时,英国会不会加入战斗都还不好说。一战前的欧洲列强,动不动就在世界各地耀武扬威,而当下世界喜欢在各地耀武扬威的只有美国。从军事与经济实力上来说,中国相对于美国要远弱于当年德国相对于英国。而安倍将日本比着当年的英国,却更是让人觉得有些不伦不类。那时的英国是日不落帝国,世界第一霸权。以当今日本的国力与地位,做这样的类比,不知太平洋那一边的观察家们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2-02 01:19:22 +0800 CST  
不好意思,发重了。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14-12-02 01:20:07 +0800 CST  

楼主:修木读史

字数:167698

发表时间:2014-06-29 07:4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1 10:04:28 +0800 CST

评论数:4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