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更新】

后梁太祖朱温滥杀之名是人尽皆知,他在废唐自立前后,杀人无数,被杀的人大多是他认为的异己势力,包括在位的两位皇帝(唐昭宗、昭宣帝)、数十名朝廷宰执、文武大臣,以及皇帝的数百人近侍宦官,甚至包括自己的儿子和亲信部将。

后汉创始人刘知远,趁着契丹灭了后晋北归之机,捡了个皇帝。他进入汴京时,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幼子李从益及其母亲王淑妃正在“代理国政”,其实是被契丹人立的傀儡。这对孤儿寡母原本就是不得已为之,王淑妃还一再向刘知远表示“宜早迎新主”,暗示自己愿意主动交出位置,让有贤能者(也就是刘知远)为之。

可惜的是,对这些毫无威胁可言的人物,上台之后的刘知远没有丝毫心软,他下令部将把李从益和王淑妃秘密杀害。

最近的例子是后周太祖郭威。这位堪称五代少有的明君贤主也没能摆脱“斩草除根”的惯性思维,被他一手操纵杀害的湘阴公自不必说,那位死有余辜的隐帝刘承祐虽说是自讨苦吃,他的死却也与郭威脱不了干系。

除了中原的五代王朝,南方那些政权更迭频繁的大小国家也不甘寂寞,时常上演篡权夺位、清除异己的暴力动作戏。

在众多血淋淋的反面案例面前,后周的皇室宗亲、朝臣权贵们要说毫不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那绝对是自欺欺人,他们晚上若是能安心睡着觉的话,都算是心理素质超强的钢铁战士。在他们看来,虽说听闻赵匡胤曾经约法三章,不得侵凌皇室朝臣,但那十有八九是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现在他皇权在握,想整谁就整谁,所谓的约法三章,完全可以无视。

在这种悲观情绪的笼罩下,大周后宫上下、朝廷内外,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生怕新皇帝的三把火会烧到自己头上。

不出他们意料,赵匡胤刚刚登基,他的三把火就迅速烧了起来,而且头两把火正是直扑皇室和朝臣而来。

不过,更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两把火并不是要把他们化为灰烬,送上西天的熊熊大火,而是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你我。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8-29 14:08:54 +0800 CST  
【更新】第三十五章 皇帝登基三把火 (中)

赵匡胤的第一把火送给了后周皇室。

在人人自危的行列中,后周的符太后和恭帝柴宗训无疑是最危险、最无助的。

面对强大的新皇帝,这对孤儿寡母毫无招架之力,赵匡胤想要除掉他们简直比捏死一只蚂蚁还容易,李从益及其母亲王淑妃似乎正在黄泉之下向招手。

但相对李从益和王淑妃,柴宗训和他的姨母无疑要幸运得多,新皇帝赵匡胤没有忘却自己在陈桥兵变时的约法三章,这不仅是三军将士的纪律要求,更是对他自己的约束。赵匡胤绝不会像前代帝王那样将前朝皇室子孙赶尽杀绝,他们认为那样做可以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其实恰恰相反,残忍和暴虐只会失掉人心,种下更大的祸根。

所以,就在正月初四当天,赵匡胤刚刚完成禅位仪式,他就当众宣布,后周恭帝改封为郑王,尊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宫奉养,连世宗其他三个幼子也都封王厚待,并且承诺确保皇室生活优裕,长享荣华富贵。

为了给后周皇室的待遇提供长远的制度保障,赵匡胤还专门立下祖宗家法:“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即使犯有谋逆大罪,亦只在狱中赐死,不得市槽刑戮,亦不得连坐家眷。”

赵匡胤的这一举动相当于赐给了柴氏子孙一张“免死金牌”,而且可以重复使用,不限次数,也不设有效期限,只要大宋王朝不亡,这张金牌就不会失效。

关于这张金牌的故事,一些文学作品也有记载。《水浒传》中有一位外号“小旋风”的柴进柴大官人据说就是柴荣的后裔,他的家里就有这样一个丹书铁券、免死金牌。《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大多数是虚构的,真实性不好说,但至少说明赵匡胤的承诺和金牌的存在绝非空穴来风。

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赵匡胤及其后世子孙都严格遵守了这一承诺,对柴氏子孙善加厚待。纵观大宋三百余年历史,能够享受这种级别待遇的只有柴氏一门,即便放眼三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能够如此厚待前朝皇室子孙的王朝,除赵宋之外别无他家。

受恩而不忘本,得意而不忘形,这就是赵匡胤的为君之道。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8-31 14:09:47 +0800 CST  
【更新】


妥善安置了后周皇室宗亲后,赵匡胤又烧起了第二把火,这把火烧向的是后周朝廷旧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亘古不变的政治法则,这条法则的效力甚至更高于对前朝皇室子孙斩草除根的惯例,即便是正常合法继位的皇帝也经常会来这么一手。不管是大张旗鼓地提拔亲信,疏远旧臣,还是悄无声息地搞偷梁换柱,以新代旧,最后都是把整套领导班子换成新皇帝的亲信心腹们。

皇帝们的这种做法当然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后周朝廷那些熟知官场规则的高官们对此倒是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只希望新皇帝对自己动手时温柔一些,给自己留条活路,让自己提前退休,回家颐养天年,也就心满意足了。

以范质、王簿、魏仁浦等人为核心的原后周执政班子成员更是心惊肉跳,自己位列宰辅,又是世宗临终托孤的顾命大臣,对大周政权忠心耿耿,可恰恰是这种忠诚现在反而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牢狱之灾、杀身之祸。

虽说新皇帝对后周皇室给予了前所未有的优待,可那是因为他曾受世宗知遇之恩,无非是为了显示自己知恩图报的良好形象,不过是一种政治手腕。对毫无感情可言的昔日同僚们,就用不着那么客气了。为了树立权威,杀鸡儆猴,赵匡胤很有可能把自己这几个为首的旧臣当做杀鸡儆猴中的那只鸡来对待,这就是范质等人的真实想法。

想到其中的利害关系,范质等人已经做好了罢官去位乃至沦为阶下囚的准备,但这一次赵匡胤的举动又让他们跌破了眼镜。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8-31 20:11:12 +0800 CST  
【更新】第三十五章 皇帝登基三把火 (下)

正月初五,赵匡胤又发布一道诏书,宣布原有的后周官员,从中央到地方,一概留用;朝廷内外文武百官和三军将士全部加官进爵,贬官降职的官员恢复原职,甚至文武百官的父母也都按恩例予以封赠。


这可是一纸事关无数官员前途命运的诏书,也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它意味着后周所有的旧臣都可以放心的继续留任,不但不用担心丢掉铁饭碗,反而获得了加官进爵、封赠父母的机会,这绝对是他们是料未及的。

一般来说,皇帝登基之后大赦天下,大赏百官,都是一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俗套得不能再俗套的常规手段,但那通常是在皇权正常交接的和平年代下才会出现,像宋代周这种以武力作保障、以兵变为手段实现改朝换代的重大政治军事运动,往往会伴随着新旧势力的斗争,充满厮杀和流血牺牲,甚至连累众多无辜的官员和百姓,这一点在武夫擅权的五代十国时期尤为突出。

所以,赵匡胤这一决定绝对算得上是惊世骇俗的举动。

赵匡胤不是滥施恩赏的慈善家,他之所以如此举动,有着很深的政治目的,说白了就是收买人心。

事实上,早在陈桥兵变之前的某个阶段,他就已经对这些步骤进行了深思熟虑,并且确定了以怀柔为主的方针政策。赵匡胤知道自己虽然有了一定的人才储备,但这些人才的数量相比统治一个人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杯水车薪,后周原有的官员必须要加以留用,才能确保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才不会引起大的变乱。

同时,后周两代帝王太祖郭威和世宗柴荣都是英明有为之君,朝廷的文武百官和地方藩镇对他们乃至后周政权都怀着一种天然的忠诚和感情的依恋,如果自己贸然使用强硬手段,试图直接割裂这种依恋关系,很有可能引起他们的激烈反抗,这些并不是赵匡胤愿意看到的。

说到底,留用后周原有官员是一种帝王的政治手腕,目的乃是为了体现新皇帝的宽容大度和宽厚仁慈,从而让这些旧臣们对新皇帝感恩戴德,心悦诚服,自觉断绝对后周的怀念之情,踏踏实实为大宋王朝干活。

相对于暴力,温柔的手段有时候更加有效,赵匡胤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01 14:19:35 +0800 CST  
【更新】第三十五章 皇帝登基三把火 (下)

不过,赵匡胤的这招怀柔之策也只是权宜之计,至少对一部分人是这样的。

一个月之后的二月初五,赵匡胤发布了另外一纸诏令,对中央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再次加官,宰相范质加司徒,兼侍中,王簿加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仁浦加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枢密使吴廷祚加同中书门下二品。

这些加官的官衔都是虚衔,都是正一二品的顶级高官,换作平时,都是用来提高现任宰辅大臣们的品级待遇,是皇帝笼络臣心的一种常见手段,但这次不同的是,在加官的同时,范质等三人共同拥有的参知枢密院事的职事却被罢免了。

要知道,在整个五代乃至宋初,枢密院执掌全国军务,与中书门下共掌军政文武大权,在某些阶段,枢密院及其长官枢密使的地位权力甚至高过中书门下及其最高长官宰相,是名符其实的实权部门。

现在,范质等三人虽然名义上仍是宰相,参与军政大事的实职实权却没有了,换来了品级更高的虚职空衔。对比之下,谁都知道新皇帝的意图所在,所谓明升暗降,就是这么干的。

安抚完朝廷的文武百官,赵匡胤又燃起了第三把火,这把火烧向了地方。

由于通讯技术欠发达,电报、电话、网络、电视等方便快捷的通讯手段一概没有,当时的后周各地方州县和全国人民还在欢天喜地过大年,很多人并不知道就在这几天,京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皇帝已经不姓柴,改姓赵了。

这种现象当然不是新皇帝愿意看到的,所以在即位的第二天(正月初五),赵匡胤就派遣出大批使臣通告全国各地州郡以及驻守各地的将帅,你们的大周已经被大宋所取代,现在已经是大宋建隆元年,新皇帝的政策是后周原有文武官员一概留用,你们怎么表态,自己看着办吧。

这些地方官员和将帅都是明白人,谁当皇帝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只要能维持自己现有的地位利益,就是好皇帝,就跟着你干。所以,他们只问了朝廷使者一个问题:“朝廷何人乎?宰相何人乎?”

当得知朝廷官员和宰辅人选仍是后周原班人马,皇室朝臣还受到优厚待遇时,他们才真正放下心来,这个皇帝还真是够意思。既然一切照旧,上头都乖乖听话,那我们何必当出头鸟,干脆就顺势而为,对新皇帝效忠吧!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02 20:14:46 +0800 CST  
【更新】

对于一般的地方官员和节度使,下一道圣旨,提升一下待遇格也就足够了,但对于那些手握重兵,坐镇战略要地的将帅藩镇们,赵匡胤就必须要小心翼翼地对待了。

拜世宗柴荣和赵匡胤联手搞的整顿禁军所赐,地方藩镇的军事实力受到了一定削弱,但出于镇守城池,防御外地的国防需要,部分节度使依然掌握重兵,拥有很大的财政、民政、人事权力,对于新生的大宋政权和新任皇帝来说,得到他们的承认和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真正属于朝廷的“节度使”,还有一些所谓的“节度使”,名义上臣属于朝廷,实则为割据政权,更是一股股游离势力,争取他们对新王朝的臣服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对新即位的皇帝来说,朝廷实际上直接控制的地区也就开封府以及附近一部分区域,其他地区都在那些资历深厚、威望甚高、战功卓著的老资格和实力派手中,他们的实力不容小觑,万一处置不当酿成动乱,也足够赵匡胤手忙脚乱一番的。

对这些实力派,赵匡胤坚持收买到底,给予了格外的重视和厚待,一律加官进爵。比如原后周天雄军节度使、守太尉、兼中书令、魏王符彦卿守太师;雄武军节度使王景守太保;太原郡王、定难军节度使、守太傅、西平王李彝兴守太尉;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守太傅;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钱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这一番动作下来,全国各地文武官员和将帅藩镇也都表示了对大宋王朝以及新皇帝的顺服效忠,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赵匡胤同志三把火策略的正确性。可以说这三把火的顺序是精心安排,不能随意打乱的。

第一把火是尊重皇室,做样子给朝廷百官看,让他们稍稍心安。

第二把火是留用旧臣,让文武百官彻底信服,做样子给地方官员看。

有了这前两把火的效果,第三把火自然是水到渠成,火到成功。

高,实在是高!

这三把火烧完之后,“伙夫皇帝”赵匡胤基本达到了自己的既定目标,全国上下无论文武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他感恩戴德,心悦诚服,初登大宝的皇帝初步HOLD住了局面。

【第三十五章 皇帝登基三把火】完 下次更新【第三十六章 权力交接】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03 13:16:05 +0800 CST  
【更新】第三十六章 权力交接 (上)

对于一个新生政权来讲,采取“三把火”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要想牢牢扎住根基,彻底掌控大局,光靠这三把火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前面的三把火都是针对后周旧臣所进行的,主要手段是笼络人心,为此赵匡胤可以不惜高官厚禄换来他们的臣服,所谓“高官任意做,骏马随便骑”,只要你们乖乖听话别给我捣乱就行。

但是,这些得了好处不卖乖的后周旧臣们并不十分了解,他们的这位新老板赵匡胤一向是一个不做亏本买卖的精明人。除了臣服以外,赵匡胤还打算从他们手中收回另一样东西。这样东西他们自然不愿意拱手送出,但赵匡胤却是非要不可,他费尽心机搞阴谋、玩兵变、冒风险,就是为了取得这样东西,这样东西的名字就是:权力。

抛弃实际效果不说,仅就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后周世宗柴荣临终之前的人事安排还是十分周密的。他在军队中进行的人事调整自然是用心良苦,在政事上的部署安排也毫不含糊,比如身为殿前司都点检的赵匡胤虽执掌禁军精锐主力,对军政大事的决策却丝毫插不上手,这些大权都掌握在以范质为首的宰辅执政班子手中,而他们自然不会主动将权力送给这位“危险”的点检大人,这也使得赵匡胤“逼不得已”,只能通过兵变的手段来抢班夺权。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赵匡胤已经成功夺取了最高皇权,而他又不是后周恭帝这样的学龄前儿童,用不着一帮老头子当自己的顾命大臣,替自己决断军国大事,自然要把所有的权力收回到自己手中。

这些权力本来就是我的,谁也别想霸占。对于任何一个智商、精神正常的皇帝,这都是十分符合逻辑的选择。

与之前所烧的三把火不同,赵匡胤收回权力,就要向后周旧臣们泼上一盆冷水,而他泼冷水的手段则是封赏开国功臣。

一般来说,对任何一个开国皇帝来讲,封赏功臣都是必须要做的头等大事,以兵变获得皇位的宋太祖也不例外。至于封赏的具体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赏赐大量金银财宝、绘制功臣画像、允许功臣子女皇室子女进行政治联姻、结成儿女亲家、配享皇帝太庙等等,而最常见的方式莫过于加官进爵。

大家冒着满门抄斩、诛灭九族的巨大风险,放弃已经到手的荣华富贵和稳定工作,与你赵匡胤一起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绝不是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所谓的兄弟义气,而是为了获取比现在更大的利益。现在革命成功,江山易主,你赵匡胤如愿以偿当了皇帝,可不能忘了我们这些患难兄弟。

付出代价,是为了获取回报,世间众生都明白这个道理。

赵匡胤对此当然是十分上道,他慷慨地对自己的革命同志表示,大宋江山有我的一份,也有你们的一份,我赵匡胤绝不会亏待你们的。

来人!所有参与拥戴之人都给我加官进爵,论功行赏。

接下来是论功欣赏时间,由赵匡胤同志亲自主持,并由我穿越时空进行进行点评,欢迎各位观众收看。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05 19:27:04 +0800 CST  
【更新】

首先获得封赏的是拥戴有功的武将集团。

为防止诸将争功伤了和气,该名单按照职务高低和功劳大小排序,并经太祖皇帝钦定,任何人不得提出异议,具体名单如下:

No.1 石守信。原后周义成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升任归德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石守信作为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成员之一,长期与新科皇帝在殿前司共事,并且担任其部属亲信,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和兄弟情份。该同志在后周末期成为赵匡胤在殿前司的副手,在著名的陈桥兵变中留守汴京,大胆充当内应,策应太祖皇帝率军入城。整个兵变过程中,他革命意志十分坚决,旗帜鲜明地与太祖皇帝合作,实现了里应外合,确保了革命一举成功,作为兵变武将集团中仅次于赵匡胤的第二号人物,为兵变成功立下了卓越功勋,名列功臣榜首,实乃众望所归。

No.2 高怀德。原后周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升任义成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

高怀德同志身为名门之后,武艺超群,身手绝伦,与赵匡胤的渊源关系不浅。在陈桥兵变中,该同志的表现也十分抢眼,作为赵匡胤实力和影响力较弱的侍卫亲军主力骑兵的长官,他为稳定侍卫亲军司主力,促进兵变成功提供了坚强的武力保障。
另据小报杂志报道,这位高怀德还是“黄袍加身”这一精彩片段的主要创意人和直接执行者,片中的重要道具“黄袍”就是由他秘密准备并且亲自披挂到太祖皇帝身上的,建有如此奇功,名列功臣榜次席也绝无异议。

No.3 张令铎。原后周武信军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升任镇安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

张令铎同志在陈桥兵变时担任侍卫亲军步军主力的最高长官,这位同志在陈桥兵变中的具体事迹和功劳记载不详,鉴于他和高怀德职务地位相近,推测其作用和高怀德也比较相似,至少对太祖兵变表示双手赞成,因此被列为拥戴功臣第三位。

No.4 王审琦。原后周殿前司都虞侯,睦州防御使,升任殿前司都指挥使,泰宁军节度使。

根据赵匡胤同志后来亲自回忆叙述,王审琦乃是赵匡胤同志的布衣之交,同时也是义社十兄弟成员之一,在长期军事生涯和并肩作战中,与赵匡胤、石守信两位兄弟的情谊愈加深厚,拥立赵匡胤的决心同样十分坚定。陈桥兵变中,他与石守信共同留守京城作为内应,帮助太祖皇帝成功控制了京城局面,还亲自打开城门,迎接大军入城,因此名列武将功臣榜第四位。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06 13:32:09 +0800 CST  
【更新】


No.5 张光翰。原后周侍卫亲军司虎捷右厢都虞侯,嘉州防御使,升任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

No.6 赵彦徽。原后周侍卫亲军司龙捷右厢都虞侯,岳州防御使。升任武信军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

No.7韩重赟。原后周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升任侍卫亲军司龙捷左厢都指挥使。

以上三位功臣在史书中的记载事迹不详,估计在兵变过程中的作用也不突出,在此就不做重点介绍了,因为下面出场的这两位仁兄职务虽然较低,排名虽然靠后,但他们在兵变中的作用却更加突出,他们已经等不及了。

No.8 罗彦环。原后周殿前司散指挥都虞侯,升任殿前司控鹤军左厢都指挥使。

据史料记载,罗彦环同志的地位职务与王彦升相当,都属于禁军中的中下级军官,但他在陈桥兵变中的作用和表现却十分抢眼。想当初,后周宰相范质老先生在赵匡胤面前指责其不仁不义,“只称太尉”,不肯下拜称皇帝的时候,正是这位罗彦环挺身而出,以一把锋利的宝剑和“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的恐吓性语言,帮助“无言以对”的太祖皇帝解了围。同时,他还敢于违抗赵匡胤的呵斥不遵,执著地对范质等人进行人身威胁,最终成功地迫使他们俯首称臣。

整个表演过程中,罗彦环同志完美地领会了领导意图,并发挥自己的演技加以密切配合,与领导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表演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没有像王彦升那样做出越轨的过分行为,又成功实现了既定目标,可谓建立了不世之功勋。

正因为如此,赵匡胤对他十分赏识,破格提拔再提拔,到建隆元年七月,短短六个月内,就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使,这些成绩的取得当然是与他个人努力和功劳是分不开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06 13:41:15 +0800 CST  
【更新】

No.9 王彦升。原后周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升任殿前司铁骑左厢都指挥使。

对这位仁兄我们前面已经进行过介绍,他在陈桥兵变大剧中十分抢戏,但由于“激情杀人”、残忍灭门的卑劣行径给领导“宽厚仁慈”的良好形象抹了黑,被赵匡胤以“弃命专杀”之罪予以拘捕,准备把他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后来由于众人都为之说清,加上赵匡胤担心建国伊始就斩杀功臣会引起其他将帅“同命相怜”,不利于笼络人心,所以等风头一过,就把他无罪开释了,而且照样升官。

在本人看来,这位王彦升倒不应该感激太祖皇帝法外开恩,反倒要感谢那位被他杀死的韩通,没准赵匡胤在表示要严惩王彦升时,背后还偷着乐呢!当然,与同时期同级别的罗彦环相比,王彦升同志后来的发展前途就要逊色许多,终身未获节钺,没能获得所有武将都梦寐以求的“节度使”一职。

罗彦环与王彦升这两位仁兄的事迹对比也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我们,要想快速进步,就必须正确领会领导意图,并且完全按照领导指示办事。

除了上面的九位开国功臣不同程度加官进爵外,禁军中的另外两位高级将领职务也获得了提升。

慕容延钊,原后周镇宁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官升一格,升任殿前都点检,同中书门下二品。

韩令坤,原后周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位军职仅次于赵匡胤、高于石守信的高级军官之所以为被列入开国功臣,主要是因为他并未直接参加陈桥兵变。

兵变之时,韩令坤在镇守北部边境,慕容延钊则镇守真定,作为抵抗契丹北汉联军的先锋。赵匡胤把兵变成功登上皇位后,派遣使者宣谕圣旨允许他们随即处理事务,两人十分识时务,当即举双手赞成拥护新君,并且继续握重兵守边,为防范契丹北汉趁政权更迭之际南下进攻立下了功劳。

这两位将领原本就与赵匡胤的关系十分密切,赵匡胤对慕容延钊一向以兄礼待之,韩令坤更是赵匡胤从小玩到大的伙伴。本着功劳人人有份,兄弟朋友更不能少的原则,更为了换取二人的彻底臣服,赵匡胤对他们也是不吝赏赐,让他们分别出任殿前司、侍卫亲军司的最高长官,可算是至高无上的隆恩浩荡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06 13:43:22 +0800 CST  
【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幸福!】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08 08:26:47 +0800 CST  
【更新】第三十六章 权力交接 (下)

实际上,赵匡胤对功勋武将们的赏赐,不仅是一种酬谢,更是对禁军中高级将领的一次大调整、大换血。借此次封赏和大规模轮岗交流之机,赵匡胤让自己的亲信功臣掌握了整个禁军系统的全部中高级职务,把原本就是他优势所在的禁军打造地密不透风,水泼不进,实在是高明之极。

为了更清晰地描绘赵匡胤对禁军的绝对掌控格局,我绘制了一张陈桥兵变前后禁军中高级将领职务变动对比表,便于大家更直观形象地了解赵匡胤的周密部署,表中如有疏漏错误,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介绍完武将功臣群体及其先进事迹,接下来就应该是赵匡胤的霸府幕僚集团了。

与前面那些抛头露面、冲锋在前、风头出尽的武将不同,这些幕僚们在北宋开国过程中主要是从事幕后工作,比如出谋划策、煽风点火、控制舆论、营造氛围、保障后勤等等。这些人员我们并不陌生,他们的主要履历我在前面都介绍过,所以在这里只是把他们建国后所获封赏列举如下(按诏书公布先后排序):

No.1 刘熙古。原任归德军节度判官,升任左谏议大夫,知青州。

No.2 赵普。原任归德军节度掌书记,升任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

No.3 吕余庆。原任宋、亳观察判官,升任给事中,后知开封府,端明殿学士。

No.4 沈伦。原任宋州观察推官,升任户部郎中。

No.5 李处耘。原任归德军节度都押衙,升任客省使,枢密承旨,右卫将军。

No.6 楚昭辅。原职务不详(或者没有职务,可见相当之低),升任军器库使。

No.7 王仁赡。原职务不详(或者没有职务,可见相当之低),升任武德使,知寿州。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08 11:16:55 +0800 CST  
【更新】

细心的读者大概可以发现,这些佐命功臣幕僚所晋升的官职大多品级并不甚高,与前面那些高居禁军统帅,位列二三品,风光无限的武将们相比实在是比较磕碜。

这倒并不是因为这帮智囊团成员的能力不足、贡献不大,更不是赵匡胤同志薄情寡义,舍不得赏赐给他们高官,而是因为这帮亲信们的起点实在太低。他们原来的身份基本上都是节度使的幕僚,要是论品级最高也不过七八品,撑死是相当于县令的级别,在宋初官职序列中属于幕职州县官,连京官都混不上。如果混资历往上爬的话,奋斗一辈子能混到个知县,当个县处级一把手的算是不错的。要是再进一步能混到知州这种厅级一把手的话,就应该谢天谢地谢祖宗了,给老祖宗们烧高香了。

正因为他们起点太低,如果一下子提拔他们担任两府大臣(中书门下、枢密院的正副长官),那可真是空前绝后的一步登天,在有着悠久论资排辈传统的中国,别说后周那些旧臣们不服气,恐怕连这些被提拔的幕僚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屁股也不敢往位子上坐。所以,出于稳定局势的需要,太祖皇帝赵匡胤只好暂时“委屈”一下自己的亲信幕僚们了。

实际上,把这些七八品的节度幕僚,一下子提拔到四五品的京朝官,这已经是跨度非常大的越级破格提拔了,何况这些不过是表面现象,赵匡胤同志是不会亏待自己这些功臣们的,他还需要用这些亲信们去夺回那些后周旧臣们手中掌握的权力,在“级别”与“实权”之间,赵匡胤选择了后者。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些幕僚们升任职务的“后半截”。

赵普是枢密直学士,李处耘是枢密承旨,这两个职务都可以参与决策枢密院军务要事,实际上参与掌控全国军事大权。谁都知道,当时担任枢密使的吴廷祚不过是挂名而已,真正受到皇帝器重的是那位挂职枢密直学士职衔的“枢密使”赵普。

再看刘熙古、王仁赡,这两位担任的都是地方知州,分别执掌青州、寿州这两个地方重镇的军政大事。

再看沈伦为户部郎中,掌管全国财政工作,实权在握,吕余庆任端明殿学士,乃亲近侍从大臣,很快又改知开封府,相当于北京市市长,更是位高权重。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08 13:34:42 +0800 CST  
【更新】

通过这种所任官职与实际差遣的分离,赵匡胤实际上架空了以范质为首的后周宰辅们的权力,将中央的行政、人事、财政和国防军事大权全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后来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这些计策不过只是太祖皇帝的权宜之计,在随后的数年内,赵匡胤将利用平定叛乱、削除割据的机会对这些亲信们不断提拔,他们很快都将成为朝廷的高级干部,而且无一例外担任过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副使等两府的正副长官,位居两府,而这些曾经的小人物的成功经验也给了我们两条重要启示:一是起点低不要紧,关键是要跟对人;二是只要好好干,领导是不会亏待你们滴。

上述就是载入史册的北宋九位开国功臣及其简要功绩,在史书中,他们被比之于东汉光武帝的开国功臣。不过,跟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开国功臣群体相比,这些人的知名度和功勋显然都差了一大截。

和大宋相提并论的汉、唐、明、清四个封建大一统王朝,他们的开国功臣个个都是声名显赫、战功彪炳的不世出之名将,绝代难得之名臣,比如辅佐汉高祖刘邦的张良、萧何、曹参、韩信、英布、彭越等等,辅佐唐太宗李世民的李靖、秦琼、尉迟恭、长孙无忌、魏征等等,辅佐明太祖朱元璋的徐达、李善长、刘基、常遇春、李文忠等等,随便挑出哪一个,都是声名赫赫,如雷贯耳,足以名列中国古代将帅谋臣排行榜的前几十名。

对比来看,即便大宋的盛世堪比汉唐,赵匡胤的能力也以与汉高祖、唐太宗、明太祖难分轩轾,但他那些功臣们的水平,无论在真实历史上还是在民间传说中,与后几批人物相比相差了可不止一个档次,除了一个赵普还算马马虎虎外,其他几位可以说是籍籍无名。

宋初开国功臣群体之所以与其他功臣团队的PK中惨不忍睹,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是通过跟从开国帝王南征北战,开疆拓土,统一全国,积累战功的传统途径发家,而是走了捷径,那就是兵变夺权,不客气地说,这帮功臣是功臣,更是敢于冒险的投机分子、阴谋造反的成功人士。

赵匡胤这种又是“烧三把火”,又是“泼凉水”的手段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既安抚收拢了后周旧臣的人心,保持了局面的稳定,又将中央军政大权收回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逐渐实现了新旧势力交替,确保了整个权力交接过程的和平稳定,基本上没有出现任何不和谐现象,更完美地体现了赵匡胤同志“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和“以和为贵”的治国方略,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足以成为后世学习效仿的经典教材,而在这一过程中“官职与差遣分离”的特殊模式更是对北宋一百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十六章 权力交接】完 下次更新【第三十七章 不服气的李筠】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09 13:06:35 +0800 CST  
【更新】 第三十七章 不服气的李筠 (上)

经过两个多月紧锣密鼓、夜以继日的忙碌,新旧势力权力交接工作暂告一段落。对自己的工作赵匡胤同志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他还没有来得及放松下来睡个好觉,享受一下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就惊喜地发现,已经有人给他这位新皇帝准备一份贺礼了,而这份贺礼绝不会是一颗忠心,两手准备,而是三心二意,一举造反。

赵匡胤对后周旧臣的安抚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加上他天生领袖的个人魅力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大多数后周官员迅速转换角色,投向了大宋皇帝的怀抱,但也有部分顽固分子虽然表面臣服,内心却打算着自己的小算盘,用四个字来形容这种状态就是“貌合神离”。

在这些与新皇帝“貌合神离”的人中,又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真正的恋旧,无比怀念后周天子,并以各种形式表达对旧王朝的哀悼和追思,翰林学士王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王著是后汉乾祐年间中的进士,在周世宗柴荣继位前就是他的幕僚,后周显德三年被擢任翰林学士。此人性情豁达,胸无城府,少负俊才,柴荣对他眷宠有加,经常找他入宫谈心,准备加以重用,他临终前的遗嘱中就有任用王著为相的内容。

可惜的是,这么重要的遗诏竟然没有能被执行,而拒绝执行的人就是后周宰相、柴荣的托孤重臣、著名的老实人范质。

范质拒绝执行世宗的遗命,不是他与王著有什么私人恩怨,而是因为这位才子有一个特殊的嗜好:喝酒,而且嗜酒如命,常常喝的酩酊大醉,喝醉之后也不睡觉,到处撒泼发酒疯,这样的人当然是不能当宰相的。

事实证明,范质的决定是十分正确的,就在大宋建立不久之后的某一天,这位著名的酒徒又喝醉了。

这次醉酒是在一次宫廷宴会上。估计是平日里感情压抑地比较苦闷,王著酒劲一上来,居然开始当场痛哭起来,一边痛哭,一边表示出对后周世宗的沉痛哀悼和缅怀,更要命的是皇帝赵匡胤就在当时的现场!

当着新皇帝的面来哭旧皇帝,当着新老板的面怀念原来的旧老板,这可算是忤逆大罪,充分证明王著同志已经活得不耐烦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替王著同学捏了一把汗。
出乎意料的是,另一位当事人赵匡胤却只是微微一笑,大度地表示自己十分了解王著的性情,朕大人有大量,是绝对不会计较和追究的。

赵匡胤之所以如此大度,不是因为他真正欣赏王著的这种表现,而是因为他知道王著这样“发酒疯”无非是借着酒胆发泄一下自己压抑的感情,也算是人之常情,何况这人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对自己和大宋政权根本构不成任何实质威胁,反倒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展现胸怀气度的机会,干脆就借此机会表现了一下自己的高风亮节。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1 13:02:44 +0800 CST  
【更新】

相比王著这样的书生们来讲,第二种情况就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和警惕了,那就是手握重兵、坐镇一方的地方藩镇。

这些地方藩镇大多有着自己的地盘、军队和财赋大权,他们的问题也不是对后周的怀念,而是对新皇帝的诸多不服,虽然嘴上不说,他们内心的潜台词却是“皇位人人皆可夺,只不过被你赵匡胤抢了先”。当这种不服情绪积压到了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演变为新的皇权争夺——造反。

对于这种潜在的风险,赵匡胤是心知肚明的,也早就列出了一系列重点防范对象的名单,在这份名单中,最危险的两个敌人是李筠和李重进。

李筠,并州太原人(今山西太原),原名李荣,避世宗名讳而改姓筠。李筠在后唐时期就投军入伍,历经后唐、后晋、后汉三代王朝。此人善于骑射,作战勇敢,屡立战功,特别是在后周建立过程中立有大功,被郭威视为创业功臣之一。

李筠在世宗即位之初的高平之战中表现十分突出,后来又长期驻守河东,负责防御后周世仇北汉,他充分发挥积极性,经常主动找茬,把北汉军队打地满地找牙,数年间俘虏敌军大小将领上百名,是后周数一数二的猛将。

经验告诉我们,但凡猛将,多半脾气也比较暴躁,为人比较蛮横,李筠也不例外。

这位猛将兄依仗自己的战功和资历,平日里飞扬跋扈,颐指气使,特别是镇守河东期间,他经常截留朝廷赋税,招募亡命之徒,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甚至一言不合,就敢把朝廷派去的监军官员关押起来,俨然以河东霸王自居,就连雄才大略、作风强硬的世宗柴荣都得让他三分,这样一个骄横暴戾的赳赳武夫自然不会买“后生晚辈”赵匡胤的账。

当赵匡胤的使者带着封敕自己为“中书令”的诏书来到李筠面前的时候,这位潞州节度使气不打一处来,立时就准备发飙,甚至要扣押朝廷使者,直接起兵反宋。他身边的谋士一看形势不好,赶忙连拉带劝,好歹没让他当场发作,客客气气地把使者请上酒宴,准备在酒桌上交流一下感情,缓和一下主帅的情绪。

可酒还没过三巡,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李筠突然起身离开了酒席,开始了一段精彩的即兴表演。

李筠让人取出了周太祖郭威的画像,悬挂在厅堂之上,然后以庄严肃穆的神情凝视画像良久,又突然放声大哭,旁若无人地边哭边嚎道:“先帝啊先帝,您在世之时,何等英武神勇,大周何等兴旺鼎盛!现在周室倾颓,国祚不永,李筠有罪啊!”言语之中表现出对后周太祖皇帝的深切缅怀,对赵匡胤不忠不义行径的强烈谴责,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在场众人毫无准备,都被李筠的即兴表演给吓了一跳,李筠的下属又赶忙帮着说了几句好话,打了圆场后酒宴不欢而散。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1 14:47:11 +0800 CST  
【更新】

李筠这一行为的性质十分严重,情节要比王著醉酒失态要严重和恶劣得多。人家王著好歹是酒后失态,情有可原,李筠可是在十分清醒的状态下蓄意而为,摆明了是对大宋王朝和新皇帝的公开挑衅,换做谁都忍受不了他这种脑残行为。

赵匡胤不愧是大肚能容容他人难容之事,对这件事他居然忍耐着没有发难,非但如此,他还亲笔诏书对李筠加以抚慰,同时命李筠的儿子李守节进京觐见,表示要赏给李守节官做,让他担任皇城使,以显示对李筠父子的高度重视和信任。

作为一名历经三代皇帝的老将,李筠很明白赵匡胤此举的意图所在,自己的儿子要是奉命进京,极有可能会被朝廷扣押作为人质,十有八九是回不来的。

按照一贯的火爆脾气,对这件事情,李筠绝对不可能乖乖听话的,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次李筠倒是没有冲动,他决定走一步险棋,派自己的儿子进京朝见皇帝。

李筠的如意算盘是趁自己和赵匡胤还没有公然决裂,让自己的儿子借机到汴京打探一下朝廷动向,试试赵匡胤的口风,也好给自己争取些时间,准备好防范措施。

有这样的想法,再次证明了李筠的天真幼稚。

像造反这种头号见不得人的机密大事,放在哪个年代都得偷偷摸摸,千方百计封锁消息,但李筠却在皇帝派来的使者面前大肆表演一番,公然表示不服和不满,一副唯恐别人不知的高调姿态。现在,他却又生出了拖延时间、试探朝廷的想法,真是让人搞不明白这位猛将兄的思维逻辑。

事实上,从他在宴席上那次拙劣表演之后,赵匡胤对他的策略就已经确定,那就是坚决镇压,绝不姑息,召李守节进京不过是敲山震虎、打草惊蛇的缓兵之计而已。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演技粗糙的李筠居然敢和刚刚导演了超级大片《陈桥兵变》的演技之王赵匡胤PK演技和导演水平,在嘲笑其班门弄斧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可嘉。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2 14:33:54 +0800 CST  
【更新】

李守节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进入了汴京城,皇帝亲自在崇元殿接见了他,在完成了跪拜行礼、口呼万岁等一系列套路动作后,李守节跪伏在地上静静等待皇帝的命令。

按照正常程序,此时皇帝大人的台词应该是“平身”、“请起”之类的指示,可李守节等了一会儿,也没有等来这两句话,正纳闷间,却等到了皇帝一句让他魂飞魄散的话:

“太子,汝何故来?”

这句话就像晴天霹雳在李守节耳边炸响,他的脑袋顿时冒出一头冷汗,只觉一股莫名的寒意从心底升起,迅速漫满了全身。

这位李公子的脑筋明显比他老爹好使,经过短暂的头脑空白后,他很快反应过来,皇帝接见自己二话不说,劈头就是一句“太子”,这说明他对父亲反叛的阴谋了如指掌,自己的老爹却还要派自己来自找苦头,实在是愚蠢至极。现在自己已经处在悬崖边上,应对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想到这里,李公子惶恐地以头碰地,一边梆梆磕头,一边为自己辩白,表示一定是有小人进谗言,企图离间君臣关系,请皇帝一定明察。

听到李守节的辩解,赵匡胤却不置可否,他继续对这位“太子”的恐吓和忽悠,他直接揭出了李筠不可告人的阴谋,告诉李守节说:“我听说你曾经多次劝谏你父亲不要与朝廷为敌,可你父亲不听,所以才派你来朝廷觐见,你却不知道他这是想让我把你给杀了,他才好有起兵反叛的借口。”

在这里我们需要为李筠同志澄清一下,其实李筠未必有这样的想法,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这段话完全是赵匡胤同志自己的解释,反倒是他很有离间人家父子感情的嫌疑,属于典型的心理战术手段。

稍微停顿一下,观察了李守节的反应之后,赵匡胤又开始了忽悠,他说道:“我不会杀你,你回去告诉你父亲,朕未做天子之时,他所作所为不关我的事,我也管不着,但现在我既已经做了天子,难道他就不能让我几分吗?”

等到赵匡胤说完这番话,跪在地上的李守节知道自己这条小命算是暂时保住了。

来京城之前,他不是没有做过心理准备,甚至预备好了有去无回,命丧黄泉,但事情的经过实在出乎他的意料,这位大宋的新皇帝没有痛斥,没有震怒,甚至没有任何激动的表现,只用了短短几句话就让他陷入了无比的窘迫和恐惧,几分钟之内他就经历了从紧张到震惊,从震惊到恐惧,从恐惧再到侥幸的巨大心理波动。

李守节暗暗地想,这个人实在太过可怕,在他的面前,自己和父亲的一举一动乃至心里的想法似乎都暴露无遗。不行,无论如何自己都要劝告父亲放弃造反的想法,因为他根本就不是这位大宋皇帝的对手。

怀着恐惧、感激和侥幸的复杂心情,李守节离开了京城,一路飞马疾驰回到了潞州。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2 14:39:33 +0800 CST  
【更新】

等返回老家的时候,李守节发现这里的将士已经是摩拳擦掌,旌旗招扬,一片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任凭他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极力劝解父亲不要轻举妄动,李筠却像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造反。他还命令自己的幕僚精心准备了一篇战斗檄文,历数赵匡胤的几大罪状,誓要与大恶人赵匡胤对抗到底。

李筠之所以如此顽固,除了对赵匡胤的刻骨仇恨,以及对自身实力的高度自信外,还因为他自认为获得了强大的外援支持,他相信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上次酒宴风波发生之后,估计是李筠同志造反姿态太过高调,北汉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窥知了李筠的反意。

当时的北汉皇帝是刘崇的儿子刘承钧,这位年轻的皇帝很想有一番作为,就派人秘密送来一封蜡书,鼓动李筠与自己联合干上一票大事,只是李筠还没有拿定反叛的主意。为了麻痹朝廷(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他将蜡书一事如实上报了朝廷,向赵匡胤表示了一番“忠心”。

赵匡胤当然不会吃李筠这一招,但北汉对这件事情却并不知情,所以在坚定了造反决心之后,李筠又派人主动向北汉请援,表示愿意与北汉摒弃前嫌,联合起来对付共同敌人赵匡胤。

对送上们来的买卖,北汉当然是满口答应,刘承钧还表示自己将会亲自率领援军南下,给李筠提供强大的武装后援支持。

有了北汉的承诺,李筠终于放下心来,毅然向造反之路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3 14:50:03 +0800 CST  
【更新】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四月十四日,潞州节度使李筠高树反旗,公然举兵叛宋。

李筠的行动速度很快,第二天他就率军袭占了河东重镇泽州(今山西晋城),杀大宋泽州刺史张福,气焰十分嚣张,一场战事迫在眉睫。

李筠反叛的消息传到汴京,赵匡胤却并不惊慌,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事实上,在此之前赵匡胤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破敌之策了然于胸,他甚至在等待这一天,等待李筠有所举动,自己才会全力进击,出师兴讨。唯有这样,李筠造反之举才能暴露于天下,大宋才能名正言顺地将反贼李筠剿灭。

师出有名,始终是赵匡胤历次军事行动的首要考虑因素,必须要站在王道正义的制高点,才能鼓动士气,无往而不利。

四月十七日,赵匡胤立即做出了军事部署,他派遣殿前司副都点检高怀德、侍卫亲军司副都指挥使石守信率军北上,征讨李筠。临行之前,他亲自向石守信面授机宜:勿纵筠下太行,急引兵抢其隘,破之必矣。

赵匡胤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确定了这次平叛行动的军事策略。要说领导的水平就是高,事实证明,这个军事策略完全击中了李筠的要害之处,彻底断绝了对方唯一一丝希望。

李筠本人虽然是个有勇无谋的典型,他的幕僚参谋之中却不乏有见识的人物,其中有一位叫闾邱仲卿(你没看错,我也没写错,这位仁兄确实复姓“闾邱”,据说在百家姓中都找不到)的谋士,当时担任李筠的节度从事,就是一位颇有眼光的人才。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3 14:50:54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