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更新】第二十九章 壮志未酬 (上)

显德元年五月初七,柴荣的病情已经不允许他继续留在前线,所有的将领都劝他班师回京。

如果患病的人换做任何一个将领,病的是张永德、李重进、赵匡胤、韩通,哪怕是死掉其中一个或者数个,柴荣都绝不会放弃北伐的,但现在患病的人却是他自己,而且已经严重到可能危及生命的地步,就算有一万个不情愿不甘心,柴荣也不得不半途而废了。

显德六年五月初八,柴荣在对新占领的关南地区进行了防御部署后,无奈地长叹数声,下诏班师回京,这次轰轰烈烈的北伐在一片大好形势中落下了帷幕。

柴荣并没有完成他取得幽燕的既定目标,而且还在征途中身染重病,实在有点得不偿失,但他也并非一无所获。数天之后,辽穆宗御驾赶到南京,见到后周已经撤军,关南地区又防御严密,一时之间恐怕难以夺回,也就放弃了重新夺取关南地区的企图。

从此之后,关南地区又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手中,成为中原政权防御契丹的前沿阵地,成为今后辽宋两国外交事业和国际关系的焦点所在。

五月三十日,柴荣终于回到了自己熟悉的京城,继续养病,但是皇宫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医疗条件并没能减轻他的病痛,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身体一天比一天更加虚弱。

所幸的是,柴荣的头脑还算清醒(这也说明他犯的不是脑溢血或心脑血管疾病),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阳寿不会太长了,此时此刻,他不再幻想自己还能起死回生,他所想到的是自己的身后之事。

这或许就是皇帝的无奈,即便是生命垂危,奄奄一息,却没有时间去感叹和哀伤,也要考虑自己死后的安排。

柴荣又回想起了自己的养父先皇郭威,当初正是他在病重之际,拖着羸弱不堪的病体,周密的部署安排了身后之事,才将自己推上了皇位,实现了皇权的顺利交接和局面的平稳过渡。

现在,同样的命运又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是时候安排自己的后事了。

与郭威相比,柴荣是幸运的,至少他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可以继承皇位。

柴荣一共有七个儿子,其中前三个儿子死在了那场由刘承祐导演的灭门惨案中,后四个儿子中,长子叫柴宗训,其余几个儿子分别叫柴宗礼、柴宗谨、柴宗诲。

有这么多儿子,按说柴荣丝毫不用担心皇位继承人问题了,但问题还是有的,现在的四个儿子都是在灭门惨案之后出生的,而那场灭门惨祸是天福年间的事情,至今也不过七年的时间,所以他现在的四个儿子中年龄最大的长子柴宗训也不到六周岁(史书记载七岁,这是按照我国传统虚岁计算的)。

想到这里,柴荣本来略感宽慰的心再次提了起来,他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帝王,但对近几十年间的历史还是耳熟能详的,后周之前的四十余年间,后梁的朱友贞、后唐的李从珂、后晋的石重贵、后汉的刘承祐这四个王朝的皇二代、皇三代帝王几乎都难逃政权颠覆、身死名灭的下场。

这些末代帝王虽然年轻,却还都是成年人,相对而言,自己的长子却只有六周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本应该在父母膝下承欢,在家人细心照料下自由玩耍,让他去面对文武百官,处理国家大事,那是绝对办不到的。

想到这里,柴荣的心里又蒙上了一层忧虑。

这样看来,柴荣其实未必比郭威幸运多少,郭威驾崩,柴荣即位时已经三十二岁,并且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基层锻炼和能力储备,很快就适应了皇帝这一新的工作岗位,政权过渡才得以顺利完成,而自己这个年幼的儿子面临的困难比自己当年还要困难得多。

不过,柴荣决不允许后周的国祚在自己这里中断,他要象当年的郭威一样,为自己的继承人排除一切潜在威胁和可能的障碍,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个死后的愿望和目标,柴荣首先对最高军政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调整。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7-17 13:26:31 +0800 CST  
【更新】第二十九章 壮志未酬 (中)

柴荣任命枢密使魏仁浦为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也就是宰相,空出来的枢密使一职则由原宣徽南院使吴廷祚接任。不过,新晋的魏仁浦在宰相中只是列第三把手,也就是末相(又称集贤相),他们和另外两名宰相范质(首相)、王簿(次相)以及吴廷祚共同组成了后周的最高军政领导班子,分别执掌二府(中书和枢密院)军政大权。

与此同时,柴荣还任命三名宰相同时“参知枢密院事”,这就意味着本来不能干涉军事国防工作的宰相也获得了对这方面工作的参与权。

表面上看来,这一举动似乎是对宰相权力的强化,但实际上却隐藏着柴荣的特殊用意,因为中国有一个悠久且优良的传统,那就是“人多干不成大事”,原来朝廷只有两个宰相,还是只管政事,不管军事,军事是枢密使说了算,现在却又多了一个宰相,并且都获得了参与军事决策的权利,人多了,必然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这样反而相当于分散了原本比较集中的权力,避免了他们联合起来图谋不轨。

如果用政治专业术语来形容这种做法,就叫“分权制衡”,这也是历来试图加强集权的帝王们的不二法门。

在柴荣看来所谓的“障碍”中,宰相和枢密使都是文职,担任这些职务的也多是进士出身的读书人,他们都是后周的元老旧臣,在郭威时代大部分已经身居两府,位高权重,表现良好,忠诚度是很有保证的。

在所有的潜在威胁中,最让柴荣担心的是那些手握兵权,信奉以实力决定位置,靠拳头说话的的武将,他们现在对自己俯首帖耳,言听计从,但一旦自己归天,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来个××兵变,把年幼的皇帝赶下台,当初自己的养父郭威不就是这样得来天下的吗?

在这些手握兵权的武将中,镇守地方的那些节度使倒并不足为患,他们即使有些许谋反之心,也没有多少谋反之力,因为大部分节度使手中的精兵劲卒早在几年前就被自己借整顿禁军之机,全部搜罗转移到中央部队中了,真正的威胁来自于执掌中央禁军的那些头头脑脑门,特别是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的最高长官。

如果非要具体到姓名的话,他们就是李重进和张永德。

前面我们说过,柴荣对这两位亲戚的猜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采取了一些预防性的应对措施,只是这种预防性措施都是历代帝王惯用的常规性手段,就算不有意加以抑制,他们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柴荣的目标不是巩固自己的皇位,而是为了替自己还不懂事的儿子清除威胁,必须要采取点非常手段。

对于这两个重大潜在威胁,柴荣是有区别对待的。

首先是李重进,他比自己年长八岁,性格比较沉稳,郭威临终前他又当着面表达了对新皇帝的效忠,他违背誓约的可能性会比较小。

另一位张永德就不一样了,他是郭威的女婿,柴荣的妹夫,年龄比柴荣小四岁,但要是论起资历、声望和个人能力,他都是一等一的,在整个后周也就仅次于柴荣一个人。

事实上,张永德与柴荣的关系也要比李重进与柴荣的关系亲近得多,他的能力和见识,比另一位“猛虎“李重进更胜一筹,而且能够为柴荣提供很多决策方面的帮助。在高平之战、征伐淮南、北伐幽燕、整顿军纪等一系列重要事件和重大军事行动中,张永德的很多见解都与柴荣不谋而合,并且始终坚定拥护皇帝决策,这也让柴荣在有所猜防的前提下,给予了他高度信任和器重。

众所周知,柴荣是一个个性十分强硬的皇帝,一旦他认定了某件事情,无论多少人苦口婆心的劝谏都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张永德算是一个例外。

比如高平之战中,柴荣向众将征求对带头逃跑的樊爱能和何徽两个人的处理意见,很多人都主张考虑对这两个家伙从宽处理,只有张永德向柴荣建议严惩逃兵,坚持将两人和其他一干逃跑将士予以斩首,后来柴荣果然听取了他的意见,下定决心斩了数百名逃跑将士。

再后来,柴荣率军北伐幽燕患病时,他原本不想撤军,并且使出了关门谢客的方式拒绝接见任何想劝他撤兵的的将领和大臣们,只有张永德凭借自己特殊的地位身份和亲密关系得以晋见,并且最终成功说服柴荣撤军。

可以说,如果不是考虑到身后之事,张永德将是柴荣最为亲近和器重的股肱之臣,但也正因为如此,张永德成为了柴荣最不放心的人,不仅因为他的资历和能力,更因为他的声望与地位。

张永德这个人性格宽厚,待人和气,而且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经常帮助兄弟们,出道又早,长期在军政一线混迹,人脉资源很广,他自从显德三年担任殿前司都点检以来,始终掌握着这支后周最为精锐、战斗力最为强悍的部队,亲信故旧遍布禁军,就连赵匡胤也曾受过他的恩惠和赏识。这样一个人,如果在自己死后有所图谋的话,几乎没有人可以控制他。

退一步讲,就算张永德自己没有谋反之心,也难保他属下那些贪图富贵,欲立拥戴之功的将领们再来一出黄袍加身的闹剧,到时候就怕张永德身不由己,不当皇帝都不行了,当年的唐明宗李嗣源、周太祖郭威就是以相似的方式上台的。

上述种种因素都是柴荣怀疑张永德的重要方面,但怀疑归怀疑,柴荣并没有对张永德采取实质性的防范措施,最终让柴荣下定决心对张永德采取措施的是一桩神秘事件的发生。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7-18 14:21:11 +0800 CST  
【更新】第二十九章 壮志未酬 (中)

这桩神秘事件很是耐人寻味,它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都不详,但大体时间和地点还是有据可查的。

就在不久前,后周军队从雄州撤军返回汴京的路途中,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有人在地下发现了一截特殊的木头。这块木头长约三尺,本身倒不见得是什么稀有树木品种,也不是贵重木材,它的特殊在于上面居然镌刻着五个清晰的汉字:点检做天子。

所谓点检,是军职名称,即殿前司都点检,至于天子,那就是皇帝,地球人都知道。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十分简洁且明确,就是预言殿前司都点检要成为皇帝,而当时的殿前司都点检,恰恰就是张永德,所以这句话最直接的表示就是张永德将成为皇帝。

如果你觉得这一幕十分眼熟的话,说明你对中国历史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历史上,这种借木头说话、石头显灵、天降异象,乃至利用童谣、民歌、传单等来搞政治宣传的把戏屡见不鲜,在大规模群体性活动中尤其突出,载体十分丰富,形式非常多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发挥了重大舆论引导作用。比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在一条鱼肚子里发现写着“秦国亡,陈胜王”的那块绢布;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时在全国流传甚广、妇孺皆知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十六字歌谣;元末农民起义前夕,在黄河中挖掘出上书“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独眼石人等等,都是政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著名成功案例。

其实,这些花样众多的道具,无论白绢也好,石人也罢,其核心思想都是某些人以上天启示的手段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为了制造有利于运动发生的浓厚政治氛围,而历史也无数次证明,这些神秘兮兮的把戏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没办法,天真无知的老百姓就吃这一套,你要是给他们讲一大通仁义道德,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大道理,那绝对是对牛弹琴,但只要拿出这套神神鬼鬼的把戏,马上是立竿见影。

所以说,深奥晦涩的道理绝不是好道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道理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有了上述理论背景做基础,我们就可以理解,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块特殊的木头绝不是一块普通的木头,绝不是人为的把戏,而是上天旨意的表示,也就是所谓的“天机”。

按照柴荣的性格和智商,应该会轻易识破这套骗人的玩意,但平日里的猜防疑忌、眼前的身患重疾,生死难料,加上对身后之事的担心忧虑,已经让他丧失了清醒理智的判断,为了继承人的安全,为了大周的江山永固,经过再三的思虑,柴荣决定对张永德采取果断措施,以绝后患。

柴荣绝不会对张永德痛下杀手,毕竟自己手里没有掌握张永德任何不忠的证据,甚至连一些异常表现的嫌疑都没有,仅仅凭借一块木头就杀掉国家重臣,政治影响是很恶劣的,而且也没必要这么做。

严格的说来,柴荣所担心的不是张永德这个人,而是他手中所拥有的禁军兵权,只要解除他的兵权,一切就迎刃而解,用不着大费周章,大开杀戒。

五月十五日,病情恶化、卧床不起的柴荣做出了一次最为重要的决定,免去张永德的殿前司都点检职务,由殿前司都指挥使赵匡胤接替。

可怜的张永德,一身清白,赤胆忠心,原本可以成为后周的顾命托孤大臣,却躺着中枪,被一朝免职,一腔冤枉向谁诉说啊!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7-21 12:50:22 +0800 CST  
对柴荣来讲,这次人事任免,是他死前最为重要的一项决定,他不会知道,这更是他最为错误的决定,大周和无数人的命运就此彻底改变。

对柴荣的这个决定,我认为这是一个原本可以避免的决策错误。各位朋友,这并不是我在搞马后炮,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就可以发现,柴荣做出的是一个自相矛盾的选择。

柴荣之所以拿下张永德,而以赵匡胤代之,无非是为了避免自己死后内乱,张永德可能篡位夺权,但这并不表示赵匡胤就是百分之百的可靠,柴荣就对他百分之百的信任,因为赵匡胤的能力、韬略和人际关系也是数一数二的,只不过赵匡胤毕竟是他亲自一手提拔起来的,算是他的嫡系,而且家世背景普通,看不出来有任何复杂的裙带关系和政治野心,相对张永德来说,他搞抢班夺权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柴荣是一个精于计算的人,他以赵匡胤把张永德取而代之,是以小概率事件替换大概率事件,也就是所谓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同样的道理,柴荣增加宰相、枢密使的人数并且扩大他们各自的权力范围,使得他们都可以参与军国大事,也是为了分散权力,分权制衡。

总之,柴荣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那就是降低发生篡位的可能性,而这也成为评价一项措施是否合理正确的基本原则。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柴荣对禁军高层的人事安排。

从表面上看,以赵匡胤代替张永德是降低了篡位事件发生的概率,但这一做法却违反了他处理两府高层时“分权制衡”的原则。

前面我们说过,柴荣提拔重用赵匡胤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牵掣李重进、张永德势力,从而形成“三虎相争”的“三角格局”,很明显,这种格局对皇帝来讲是最稳固、最安全的。

首先,李重进和张永德素来不和,而且有着很深的矛盾,他们绝对不可能进行联合;其次,李重进和赵匡胤没有什么交情,至少比张永德和赵匡胤的交情浅的多,他们二人也不太可能联合;最后,张永德虽然和赵匡胤关系比较亲密,而且还是赵匡胤的顶头上司,但赵匡胤同时也是柴荣的嫡系,又是一个胸有韬略,资质能力不下张永德的帅才,绝不会轻易受张永德的拉拢控制。

所以,这样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就稳稳地呈现了,三人分掌中央禁军两大系统,谁都没有绝对的控制权,同时,以三人目前的实力对比,又很难有其中一个人能够打破这种制衡状态,堪称是最为完美的格局。

然而,让谁也想不到的是,最先打破这个格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亲自营造这个格局的柴荣。

或许是受严重疾病的影响,柴荣只看到了以赵匡胤代替张永德的正面效果,即“两害相权取其轻”,却忽视了这一举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违背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在柴荣的精心布置下,一个对殿前司没有绝对控制权,受到都指挥使牵掣的旧点检下台了,另一个亲信遍布禁军系统,无人可以牵制分权的新点检登上了历史的最高舞台,他将以实际行动回报柴荣对自己的信任,也将以最终结果来证明柴荣这个决定的错误。

遗憾的是,柴荣已经没有机会去发现并弥补自己的错误了,在他的计划中,这是自己最为重要的决定,也是最为精妙的一招,他相信在自己的周密部署下,大周的江山将千秋万代传承下去,郭氏的香火也将永续,延绵不断。

怀着对命运不公的愤懑,怀着对大周江山的美好期望,后周显德六年七月十九日,油尽灯枯的柴荣在皇宫内驾崩,享年三十九岁。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7-21 12:52:20 +0800 CST  
【更新】第二十九章 壮志难酬 (下)

柴荣在位一共五年零六个月,时间虽短,却功勋卓越,政绩辉煌,以致现代很多人都认为柴荣是一位被历史学家和后人忽视的帝王,并因此痛心疾首,为柴荣大呼不公。

其实,这是一种对历史的误读。柴荣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确实十分陌生,知名度远远不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甚至不如刘备、孙权这些同样不属于大一统王朝的君主。

但是,知名度从来不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准则,柴荣的伟大也不需要以此来衡量,大家大可不必为此纠结和抱怨。

事实上,从当时的北宋到当今的中国,一千多年来,几乎所有史学家和学者都给予了柴荣至高无上的赞誉,就连新、旧《五代史》、《资治通鉴》这些北宋官修史书对柴荣都不吝赞美之词。

伟大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用这样一段话总结并高度评价了柴荣短暂却辉煌的一生:

“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攻城对敌,矢石落其左右,人皆失色而上略不动容;应机决策,出入意表。又勤于为治,百司簿籍,过目无所忘,发奸伏,聪察如神。闲暇则召儒者读前史,商榷大义。

性不好丝竹珍玩之物,常言太祖养成王峻、王殷之恶,致君臣之分不终,故群臣有过则面质责之,服则赦之,有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各尽其能,人无不畏其明而怀其惠,故能破敌广地,所向无前。”

当然,柴荣缺点也是毋庸回避的:“然用法太严,君臣职事小有不举,往往置之极刑,虽素有才干声明,无所开宥,寻亦悔之,未年宽。登遐之日,远迩哀慕焉。”

除此之外,司马光又以其个人的观点概括了对柴荣的评价:《书》曰:“无偏无倚,王道荡荡”,又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世宗近之矣。

这是秦皇汉武都不曾得到的评价,但柴荣是当之无愧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7-25 18:01:42 +0800 CST  
【更新】 第三十章 两个圈子 (上)

柴荣死了,后周全国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深切哀悼和缅怀这位雄才大略却英年早逝的皇帝,赵匡胤也不例外,他的悲痛不亚于朝廷任何一位大臣。

十年前,赵匡胤只身投入军伍,结识了这位大自己六岁的长兄柴荣;

七年前,他调入开封府任御马直指挥使,成为开封府尹柴荣的亲近扈从将领;

六年前,他因高平之战的军功被皇帝柴荣提拔为殿前都虞候,委以整顿禁军的重任;

三年前,他跟随皇帝从政淮南,屡立奇功,被提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授以节钺;

几天前,皇帝临终之际,又将他推上殿前司最高长官都点检的位置,成为后周最精锐部队的掌控者。

十年间,赵匡胤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后周最具实力的军事将领之一,也见证了中原王朝从混乱衰弱走向稳定强大的过程,更亲历了柴荣这位有为之君、英武之主短暂却辉煌的帝王生涯。

对赵匡胤来讲,柴荣不仅是皇帝,是明君,是长兄,也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伯乐。如果没有这位善于相马、识马、驯马、驭马的伯乐,赵匡胤这匹千里马或许只能老骥伏枥,空怀壮志了。

可以说,没有柴荣,就没有赵匡胤的一切,也没有后来的历史。

对这一点,赵匡胤自己也十分清楚,更从未否认。所以,赵匡胤对柴荣的感情和悲痛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不过,与那些沉溺于悲痛不可自拔的臣子们相比,赵匡胤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悲痛之余他的头脑依然十分清楚,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目前大周帝国出现了事实上的“权力真空”状态,这种状态对自己而言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柴荣驾崩后,按照遗诏,他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在群臣们的一致拥戴下,于世宗柴荣的灵柩前正式继位。

这位刚刚开始接受启蒙教育、父亲去世尚不懂得悲痛的学龄儿童兼“皇二代”,甚至还不知道皇帝是个什么东西,就成了大周的新天子。这样的一个小孩皇帝,别说治国统军,就是说话都说不利索,还好这个未成年皇帝还是由法定监护人的,就是他老妈符太后。

这位符太后并不是他的亲妈,而是他的亲姨妈,也就是柴荣首任皇后符皇后(又称大符后)的亲生妹妹,姐姐死了之后,妹妹又嫁给了姐夫柴荣,成了第二人皇后符皇后(又称小符后)。

有着这一层血缘和感情的亲密关系,符太后(小符后)自然会对小皇帝百般照顾,绝无二心,但她毕竟是一个女流之辈,也没有像吕后、武则天、刘太后这类女强人的治国才能,所依靠的不过是柴荣临终前确定的执政班子和顾命大臣们。

拜柴荣的权力制衡原则所赐,后周的军政大权都分散在元老大臣和几位军队高级统帅之中,朝廷的大事没有谁能一个人说了算,名义上的国家最高元首皇帝和皇太后又是孤儿寡母,这样大周帝国的最高权力实际上处于一种“真空状态”。

正是这种状态,让赵匡胤内心爆发出一种强力的欲望。这种欲望从潜意识深处源源不断的涌出,驱使着他去弥补这一个权力真空,即便赵匡胤刻意回避压抑也完全无法抑制,反而是越来越强烈,煎熬着他的内心,直至他走出那决定性的一步。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7-26 12:24:46 +0800 CST  
【更新】 第三十章 两个圈子 (上)

在很多野史记载中,赵匡胤当皇帝是早有上天启示和预报的,甚至连赵匡胤自己都接受过这种启示。

有记载说赵匡胤年轻打出打工,四处游历时,曾经在一座寺庙中向救苦救难的菩萨神像求过签,想问问自己的前程到底如何。从小兵到校尉,从校尉再到将军,从将军再到节度使,赵匡胤怀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梦想连求数签,都是下下签,菩萨告诉他这些官职你想都别想,基本上没有希望的。

难道自己真的没有当官发财,封妻荫子的命数吗?就在赵匡胤心里有了再求最后一次,如果还是下签就干脆放弃的时候,菩萨似乎突然照顾他了,居然给了他一个上上签,并且告诉他什么将军、节度使之类的都是浮云,只有这一签才是最适合、最能实现的。

令赵匡胤十分诧异的是,他这一次所求的签比节度使更高了一阶,不是宰相,不是枢密使,而是做皇帝。早知道这结果,自己就一步到位,第一个签就来求皇帝了,还浪费自己感情,以为菩萨真的要把自己给抛弃了。

这些野史上的记载当然都是后来的附会之说,不足为信。别说我不信,恐怕当时的流浪汉赵匡胤本人也不相信,估计他连做梦都不会不敢梦到自己真的能鲤鱼跳龙门,翻身做皇帝。我相信,即便赵匡胤真的在流浪时就已经有了做皇帝的伟大梦想和抱负,也不过是真正的梦想——白日做梦而已。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曾经问我们全班同学都有什么梦想,并且要求大家逐个站起来进行发言。那个时候的我还不知道矫揉造作、心口不一、谦虚低调,轮到我之后,我就大胆的回答:我要当官。

老师听了之后很赞许的点了点头,然后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有些好奇的再次发问:你想当什么官?

在他的鼓励下,我响亮的回答:我想做联合国秘书长,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官。

虽然以我举例子来对赵匡胤同学进行类比,有些太掉皇帝大人的架子,但当年的流浪汉赵匡胤同学的梦想实现难度,相对我们当初的梦想实现难度也差不了多少,难度甚至要更大。

幸运的是,赵匡胤地生在了一个乱世转向治世的历史转折阶段,又先后遇到了郭威、柴荣这两位明君英主,正是这种际遇的垂青下,直至十年之后,当年那个一文不名的流浪汉已经成为大周帝国重权在握的禁军统帅,当年那个虚无缥缈的梦想才一下变得清晰起来。

赵匡胤的运气是在是太好了,眼下的最高权力真空让这个梦想的实现有了无限的可能,权力的诱惑和欲望的膨胀让他蠢蠢欲动,唯一制约这种冲动变为行动的就只有忠诚了。

应该说,不管是对后周的创始人太祖郭威,还是对继任的英明之君柴荣,赵匡胤都是发自内心的至忠至诚,敬仰他们的雄才大略,钦佩他们的文治武功,心甘情愿的效命在他们麾下,服从他们的指挥和领导,来换取他们对自己的奖赏和提拔,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果不是柴荣的英年早逝,他将一如既往的做皇帝的重臣,大周的良将,甚至成为一代名将,立下盖世功勋,然后将自己的画像绘到大周的功臣阁上,他是不会有机会也没有胆量有任何非分之想的。

然而,命运的转变和机会的来临太过突然,突然地令人难以置信。面对最高权力的诱惑和机会的来临,自我压抑和掩盖显得苍白无力,忠臣和道义的约束也那么脆弱。

我们有理由相信,赵匡胤身边的那帮幕僚下属们也绝非善男信女,少不了对他的劝说和鼓动,从国家兴亡到民族大义,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赵匡胤开展强大的思想政治攻势,甚至为其拉拢人心、出谋划策,而在这一过程中,那位精通权谋的赵普一定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7-26 12:56:34 +0800 CST  
【更新】第三十章 两个圈子 (中)

在周围亲信们的热情鼓动下,意志本来就不坚定的赵匡胤终于下定了决心: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国家者,有德有能者居之。大周的江山能姓郭,难道就不能姓赵?即便我赵匡胤洁身自好,一心报国,那李重进、韩通、张永德之辈难道就没有非分之想吗?万一他们觊觎皇位,捷足先登,大周的前途命运会如何?到时候我赵匡胤又何去何从呢?

既然如此,我就只好以国家江山社稷为重,舍小义取大义了。

赵匡胤在心中默念:世宗皇帝,我做出这样的决定,不是为了一己私欲,而是为了中原王朝的强大和华夏大地的一统。相信我,必定能传承你的事业,秉承你的遗愿,结束这个乱世,将和平和安定带回人间!

决心终归只是决心,要将决心付诸行动,赵匡胤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搞阴谋政变不是演独角戏,依靠的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把皇帝给秒杀就能取而代之,甚至不是两军对垒,沙场鏖战,狭路相逢勇者胜。

政变是一盘十分危险的赌局,也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政治军事游戏,参加这场赌局和游戏的人靠逞勇斗狠是无法获胜的,他们必须敢于拿自己和无数人的生命做赌注,敢于以手中已有的荣华富贵为本钱,冒最大的风险,去博取更大的回报,那就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只有最勇敢、最杰出的人物才有资格去参加这场危险的赌局和致命的游戏,而要想真正成为最终的赢家,除了超强的个人能力外,还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

说到这一点,赵匡胤自己颇为得意,因为拉关系、搞小团体一向都是他的特长。事实上,从若干年前开始,赵匡胤就已经在禁军系统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圈子了。时至今日,这个圈子已经发展到足以为他的大事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了。

确切地说,这个圈子是由两个紧密联系的圈子结合在一起的。

第一个圈子是武力圈,即以“义社十兄弟”为核心的武将群。所谓“义社十兄弟”,是以赵匡胤为核心的十个人组成的小团队,我们在前面有所提及,这大概是赵匡胤在禁军担任中下层军官时秘密发展起来的非正式组织。

在五代十国时期,发展这种小团体在军队中十分常见,这种现象还有一个专业称呼叫“结社”。所谓“结社”用现代白话文来说就是“拜把子”,一群年龄相仿的热血青年,出于共同的志向抱负或者兴趣爱好,通过某种仪式结成一个相当稳固的小团体,就叫做结社。

结社的具体程序,估计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情形差不多。大家摆上香案,跪在地上,向着关老爷或者老天爷之类的神仙发誓一番,背上几句像“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喝”、“苟富贵,勿相忘”之类的豪言壮语(发誓的具体内容是团伙成员的文化水平和素质而定)。为了烘托感情,塑造氛围,往往还要杀上一只鸡,在酒中滴上几滴新鲜鸡血,或者大家割破自己的手指,将酒滴到酒中,然后大家一人一口,表示绝不背弃誓言,号称歃血为盟。

一般来说,这种小团队在军队中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无非是好事之徒结成团伙,增强力量,互相有个照应,避免受人欺负或者为了更好的欺负别人,但也要看团伙成员尤其是团伙头目的个人能力。当年郭威就曾经在后汉军队中秘密结社,聚拢了一大帮对自己忠心耿耿、惟命是从的亲信将领,这些将领对他后来“澶渊兵变”、“黄袍加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所以,小团体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在特定情形下,他们可能会成为举足轻重、决定大局的重要力量。

关于这一点,赵匡胤是很有发言权的。他当年搞秘密小团体的时候,或许没有什么特别的动机,也就是兄弟们感情私交不错,巩固一下彼此的关系,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形势发展,这个圈子的成员数量没有增加,成员地位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那些禁军中下层甚至底层的军官校尉们大多已经麻雀变凤凰,成为禁军中的中高低级将领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7-27 19:35:54 +0800 CST  
【更新】 第三十章 两个圈子 (中)

在具体介绍这些军官的职务和地位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普及一下后周军队的建制情况。确切的说,是柴荣整顿禁军之后的军队建制情况。

后周朝廷的正规军“禁军”由两个机构分别统领,即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首先来看侍卫亲军司。

侍卫亲军司是禁军的主力作战部队(这里的主力是就所辖兵员数量而言,并非指实际战斗力),亲军司下分设马军、步军两司(即骑兵、步兵),马军、步军司下又分别设左、右厢,厢下又设军,以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为序,军下又设指挥,指挥下设都,“都”就是禁军的基层作战单位(但并非最底层)。

如果将侍卫亲军司比做司令部的话,马军、步军司就是骑兵兵团、步兵兵团,厢就相当于兵团下的左军、右军,“厢”下的第一、第二、第三“军”,相当于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军”下的“指挥”相当于师下的团,“指挥”下的“都”相当于团下的营,大概就是这个对应关系。

侍卫亲军司的最高长官为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以及都虞侯,分别为第一、二、三把手,相当于司令、副司令、总参谋长。下面的马军、步军,厢一级的左右厢都分别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为长官,职务名称相同,级别却不相同。

接下来我们来看殿前司。

殿前司主要统领是为皇帝的诸班、直以及亲军。这些禁军原本的主要任务是担任宿卫宫城以及宫殿之职,数量上远不如侍卫亲军司所领禁军之多,但由于执行侍卫皇宫大内和皇帝安全的重任,对兵员素质要求较高,所以他们的成员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兵强将,战斗力更加强悍,其最高长官与皇帝的关系也更加亲近。

从内部建制来看,殿前司下设诸班直(“班”、“直”为同级别的两个单位),包括十六个班或直(具体名称不再详细介绍)。诸班直主要在宫城之内直接保卫皇帝安全,所谓“居则侍禁,出则扈从”,一般不离皇帝左右。

同时,殿前司也下设马、步军(军号分别为铁骑、控鹤),这些部队除了保卫皇宫安全以外,也承担外出作战任务,比较类似于侍卫亲军司下辖的部队,麾下设置也与侍卫亲军司大略相同。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后周禁军的军队建制有了一个整体性的基本认识。

为了让大家更加生动、直观的掌握当时的禁军建制和力量格局,我把禁军建制以及柴荣驾崩之后的军队高层将领职任情况绘制成如下简图(其中标有★的为赵匡胤义社十兄弟成员,标有☆的为非义社十兄弟成员,但与赵匡胤关系密切;标有△的则表示与赵匡胤有矛盾的人物):




通过上面的介绍和简图我们可以禁军力量格局进行一下分析:

禁军两大系统亲军司和殿前司中,高级将领中属于“义社十兄弟”资深成员的只有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贇三人,且都在殿前司任职。这三位仁兄是赵匡胤的结拜兄弟,十年来,大家一起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加官进爵,互相提携,感情是越来越深厚,再加上进步最快的赵匡胤对他们也很讲哥们义气,对他们的提拔应该是出了不少力,这些人自然就成为了赵匡胤的铁杆粉丝和死忠拥趸。

担任殿前司二把手副都点检的慕容延钊不是赵匡胤的拜把子兄弟,也不是义社成员,但赵匡胤对他一直恭敬有加,以兄礼事之,他与赵匡胤的关系也十分亲密。

至于罗彦环、赵彦升两人,作为殿前司诸班直的将领,受赵匡胤直接领导,赵匡胤同志平时对他们也很是不错,恩威并施、拉拢人心之类的手段应该也用了不少。出于对顶头上司的尊重和自己前途的期待,这位仁兄也被展成为了赵匡胤的亲信,对其号令言听计从。

除了这几个人,赵匡胤本人多年在殿前司担任领导职务,心腹亲信应该安排发展了不少,在各个层面级别的亲信党羽遍布整个殿前司。这样一来,赵匡胤几乎已经完全掌控了殿前司这个后周最为精锐的禁军部队。

换句话说,柴荣一死,殿前司姓赵而不姓郭,甚至可以说,殿前司已经是他赵匡胤的亲卫部队,而不是后周皇帝的亲卫军了。

这一点对发动兵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为我们前面讲过,殿前司及其下设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卫皇帝及其皇宫乃至整个京城的安全。现在殿前司成了赵匡胤的私人武装卫队,她如果想搞点阴谋兵变,出入京城大门和皇宫内外简直是易如反掌,估计跟进出自己家门一样方便。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7-29 13:10:36 +0800 CST  
【更新】第三十章 两个圈子 (下)

以上是殿前司的情况,很明显,对赵匡胤十分有利,而侍卫亲军司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侍卫亲军司的正副长官分别是李重进、韩通,这两位仁兄非但不是赵匡胤的朋友、亲信,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对头。

李重进和韩通论资格都比赵匡胤更老,而且两人都是柴荣的资深亲信,威望更高于赵匡胤。尤其是李重进,在显德元年柴荣刚刚登基的时候,他已经是侍卫亲军司的最高长官都指挥使了,而当时赵匡胤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在禁军中一抓一大把的中层军官。

韩通也不含糊,柴荣登基之前镇守澶渊时,他已经是柴荣的亲信部将,也算是藩邸旧臣,那个时候赵匡胤还没成为柴荣的下属呢!

有这样的资历和地位,两个人自然不会买赵匡胤的账,即便是后来赵匡胤坐上了火箭,获得飞速提升,一直做到了殿前司最高长官,实质上已经取得了他们平起平坐的资格,他们对赵匡胤也不以为然,反而对他有些羡慕嫉妒恨,平添了许多妒意。

这也很容易理解,在后周官方公布的禁军高级将领排序中,殿前司都点检仍在侍卫亲军正、副都指挥使之下,也就是赵匡胤在名义上仍处于李重进和韩通之下。在李重进、韩通看来,你赵匡胤虽是皇帝的大红人,执掌殿前司,但我们也掌控着侍卫亲军司,手下兵多将广,人数更是远远多于你殿前司,就算大家哪天看对方不顺眼,来场火并,兵戎相见,难道我们还能怕你不成?

应该说,李重进和韩通的想法和心理优势是有一定道理的,只要他们控制住侍卫亲军司的部队,就具备与赵匡胤抗衡的资本,用不着太过担心赵匡胤会有所图谋举动。
但这些仅仅是表现现象,真正的问题是两个人的领导能力、管理水平和个人魅力,明显和自己的对手赵匡胤不在一个档次上,连自己的部将被对方挖了墙角都不知道。

当时侍卫亲军司下的马军司都指挥使是高怀德,步军都指挥使是张令铎,两人虽然是李重进和韩通的下属,暗里地却已经改换门庭,成了赵匡胤的亲信。事实上,就连马军、步军下辖的左、右厢部队主力将领赵彦徽、张光翰也都投靠了赵匡胤,而对于这些,身为一二把手的李重进、韩通两人竟然完全被蒙在鼓里,毫不知情。

由此可见,赵匡胤同志策反能力和地下工作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如果放在现代,绝对是一名超级猎头高手,哪家公司要是把他请去,光靠猎取人才这一招,就能把竞争对手悄无声息地搞垮。

除了以上这些人,侍卫亲军司的三把手、都虞侯韩令坤更是赵匡胤少年时的好伙伴,两人一起玩过耍,一起赌过博,一起打过仗,一起立过功,一起升过官,关系的密切程度非同一般,甚至超过了赵匡胤参军之后才发展的义社十兄弟。

有这一手挖墙脚的功夫,侍卫亲军司也被赵匡胤间接掌控了。

李重进、韩通二人是侍卫亲军司名义上的正副长官,实际上却是光杆司令,因为不论古今中外,部队里一向都是等级秩序森严,就像军棋游戏里一样,司令管军长,军长管师长,师长管团长…排长管班长,班长管小兵,上一级指挥下一级,下一级服从上一级,而如果想越级指挥是不好使的。

比如说团长想直接命令班长或小兵,往往是使唤不动的,但班长指挥小兵却是十分顺当,假设团长和班长同时指挥一名士兵而命令矛盾时,这名士兵十有八九会违抗团长的命令而执行班长的命令,这种现象是不难理解的。

同样的道理,真正掌握侍卫亲军司这支作战部队的是马军、步军都指挥使及其下属的将领军官,亲军司正副长官的命令必须要通过这两名将领一层层往下传达执行,如果他们拒绝执行,最高长官的命令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毫无效力。

这样看来,韩令坤、高怀德、张令铎三人,或者投靠了赵匡胤成为其亲信,或者与他有着深厚的渊源,万一事情有变,三人出于感情和利益因素选择力挺赵匡胤,他们名义上的上级李重进、韩通能够有效指挥的兵力也就只有他们两人自己了。

综合以上的分析论述,柴荣去世之后,后周整个禁军系统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将领和兵力实际上都已经被赵匡胤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这就为他成功实施兵变政变奠定了强大的军事基础,同时也极大提高了篡位成功的概率,为尽量实现和平夺权,避免流血牺牲提供了可能。

当然,要想搞一次成功乃至完美的阴谋兵变,夺取最高权力,只靠强大的武装军事力量还是不够的。虽然直接挥舞着大刀长矛威逼皇帝小屁孩和年轻寡妇皇太后退位让贤,甚至以赤裸裸的直接杀戮来取而代之,都可以实现既定目标,但这并不是赵匡胤想要的过程,他并不想因此背负上叛臣贼子的千古骂名。

以往很多成功人士的案例表明,每一个靠阴谋或者政变兵变登上皇位的皇帝背后都有一个甚至一群幕僚为其出谋划策,否则就算是侥幸夺位成功,也很难有效控制局面,收拾人心。所以,爪牙固然是重要的,智囊也是很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

幸运的是,赵匡胤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才,而且还不止一个。确切的说,他有一个智囊团,一个参谋幕僚团队。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7-31 18:08:25 +0800 CST  
【更新】 第三十章 两个圈子 (下)

与军事团队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渊源不同,赵匡胤的智囊团队并不是十年之前就开始酝酿发展的。事实上,这个团队的出现不过是三四年的事情,大概是从显德三年十月份开始的。

当时,赵匡胤因跟随皇帝柴荣征战淮南的战功,被授予匡国军节度使,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具备里程碑意义的任命。按照当时的规定,一旦被授予节度使的职衔(也就是常说的“建节”),就意味着你已经成为朝廷的节钺之臣,这已经是武官所能担任的最高职衔了。更重要的是,节度使还有一项特殊的权力,那就是招聘幕僚。通俗的说,就是公开自主招聘工作人员,堂堂正正组建自己的参谋班子(又称幕府)。

这项权力是所有节度使都可以享有的,但由于专业的差别,当时热衷舞刀弄枪的武将普遍瞧不起舞文弄墨的笔杆子们,对所谓的幕僚也不太重视,真正拥有高水平参谋团队的节度使非常稀少。

赵匡胤在当时的武将群体中应该算是一个异类,他身为武将,从一名普通士兵稳扎稳打,一步步成长为高级将领,所依靠的绝不仅仅是英勇和武艺,更是智慧和谋略,他本人十分清楚智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以求贤若渴的态度,通过各种手段网罗招募优秀的智谋性人才。

既然有爱才惜才求才的老板招募,自然就不乏怀才负才有才的员工前来应聘。短短几年内,赵匡胤就积累了一批智谋出众、才干卓越的优秀人才,形成了一个人才济济、颇具规模的智囊团队。

相对中高级将领云集,节度使、刺史、防御使成堆的军事团队,赵匡胤这个智囊团队无论从人数规模,还是从成员级别来说都是小儿科。实际上,在当时他们个个都是无名之辈,官职最高的也不过是节度判官,估计朝廷里那些高官重臣连他们的名字都没听说过。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专门介绍一下这个智囊团队中的主要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赵普,字则平,籍贯幽州蓟县(今北京),出生地镇州常山(今河北正定),公元922年出生。这位仁兄原为后周永兴军节度使刘词幕僚,显德三年十月就投入匡国军节度使赵匡胤幕府,任节度推官,成为赵家班的首位参谋成员。显德六年七月,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赵普任节度使掌书记。经过四年的朝夕相处,这位赵家班最资深的参谋官逐渐成为了赵匡胤霸府幕僚集团中的首席智囊和核心成员。这位仁兄的戏份后面还有很多,在此就不详细介绍了。

沈伦,字顺宜,原名沈义伦,后来因避宋太宗赵光义名讳而单名伦。籍贯出生地开封太康(今河南开封),公元909年出生,原为节度使幕僚。后周显德三年十月,几乎与赵普同时投入赵匡胤幕府,任节度从事,主要负责掌管财政工作。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后,沈伦摄节度观察推官。

吕余庆,字余庆(大家别误会以为我搞错了,实际情况是这位仁兄原名吕胤,为了避太祖赵匡胤的名讳,索性直接把自己的字改成了名),籍贯出生地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西),公元927年出生。显德元年十月,赵匡胤建节时,任节度掌书记,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后,他任宋、亳观察判官。

刘熙古,字义淳,籍贯出生地宋州宁陵(今河南宁陵)。公元903年出生,后唐长兴年间进士,史书记载他“通经史,善骑射”,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武全才,这一点他远胜赵家班的其他幕府同僚们。不过,这位文武全才的仁兄职业生涯却相当坎坷,作为与范质同年高中的进士和同门师兄弟,他的进步情况完全可以用“毫无作为”来形容。

刘熙古职业生涯的前二十年几乎一直沉沦于基层,长期担任县令、节镇幕僚这一类的职务,直到后周显德年间依然是州县幕职官,担任秦州观察判官一职。显德元年七月,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时,刘熙古才投入其幕府,依然担任节度判官,而此时他曾经的同门范质同学已经是后周首相兼知枢密院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廷元老重臣了。一个文武双全、进士出身的复合型人才,如此数十年如一日地担任低级官员,进步速度之缓慢,其中原因实在让人费解,不过当事人刘熙古对此却心态平和,不急不躁,实在令人钦佩。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8-03 18:57:03 +0800 CST  

王仁赡,籍贯出生地唐州方城(今河南方城)。据史书记载,这位仁兄年轻时风流倜傥,不务正业,原系永兴军节度使刘词的牙校,和赵普应该算是同僚。刘词临终时,曾经上遗表向朝廷推荐其才能。不过从后来的事迹和成绩来看,这位仁兄的才能没有什么突出表现,种种恶迹倒是不少,对赵匡胤的事业好像也没有做过多少重要贡献。由于当时正缺少智囊,本着“宁滥毋缺”的原则,赵匡胤于显德三年七月将他纳入了自己的幕府。

李处耘,字正元,籍贯出生地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公元720年出生,原系永安军节度使折从阮的幕僚亲信。后周显德二年,李处耘首任老板折从阮病故,临终时向朝廷上遗表推荐李处耘可用,被李继勋纳入所部。显德三年七月,次任老板李继勋因为从征淮南表现不佳被免去节度使一职,柴荣又主动把这位人才送给了刚刚建节、需要充实幕府的赵匡胤,担任其都押衙,自此成为赵匡胤的幕僚。李处耘生性勇武,文武双全,临机绝事,谋无不中,是一名难得的文武全才。

楚昭辅,字拱辰,籍贯出生地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公元911年出生,原系永兴节度使刘词幕僚,同样在刘词死后不久投入赵匡胤幕府。据说刘词死后,失业的楚昭辅来到京城找工作时,碰到了一个懂算命的瞎子给他占卜前途,这位用不着看面相就能卜知未来的瞎子悄悄向他透露了天机:“你一定能遇到贵人,只要见到奇表丰仪的人就是你的老板,你要小心谨慎侍候,将来一定能够显贵。”

也不知道这位算命大师所说的“奇表丰仪”到底是副什么模样,反正等到楚昭辅某一天偶然遇见赵匡胤,眼前顿时一亮,这位仁兄的相貌不就是如瞎子所言的奇表丰仪吗?就是他了。于是,楚昭辅就这样坚定地投入了赵匡胤的门下。

以上就是赵匡胤霸府幕僚集团的主要成员。从当时的职位上来看,位列前四位的赵普、沈伦、吕余庆、刘熙古是主要成员,他们参加工作时间比较长,资历比较老,担任的职位级别也比较高,无论是节度掌书记,还是判官、推官,都是节镇幕僚中的“高级”职务。相对而言,后面的王仁赡、李处耘、楚昭辅三人就次了些,不但比较年轻,资历较浅,担任的也都是级别较低的幕僚职务。

无论高级幕僚,还是低级参谋,这些智囊团成员们的职务仍然是节镇的属官,归根结底都是低级官员,他们的家世出身也都比较一般。家世方面,除了吕余庆出身官宦世家外,其他几个祖辈上都没有出过比较显贵的人物。出身方面,除了刘熙古是进士出身,其余几个都不是爱读书、学习好的主儿,没有什么文学才华。

总之一句话,无论是资历威望,还是官职地位,这些幕僚们别说跟范质、王簿这类朝廷重臣相比,就连朝廷里那些普通干部都对他们不屑一顾。

这就是赵匡胤智囊团队的基本情况,全都是专业幕僚,没有一个高级官员。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8-03 18:59:05 +0800 CST  
【更新】 第三十章 两个圈子 (下)

相对赵匡胤在武将群体中的强大势力,他这个智囊团队实在有些磕碜,而且现在的朝廷高级官员跟赵匡胤也都没有什么深交。如果说赵匡胤在武将特别是禁军将领中的敌我力量对比基本可以达到2:8(敌2我8)比例的话,他在文官系统中的力量对比基本上是0:∞(我0敌∞)。

这样看来,赵匡胤同学在政界的势力实在是过于单薄,完全没有根底可言,造反前景很不乐观。

但这些仅仅是表面现象和理论分析,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因为官位的高低、资历的深浅、文化程度的高低从来都不是衡量个人实力和才能的真正标准,有时候越是优秀杰出的人才反而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种现象在各个时代和王朝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五代十国时期尤其明显。

至于其中道理也很是简单,唐末藩镇割据造成中央政府弱小、地方藩镇强大的局面,很多身怀抱负才能的人无法通过原有的科举考试等途径被选拔到中央政府任职,事实上就是到朝廷高就也没什么发展前途和空间,因为改朝换代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中央的工作环境实在太不稳定,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比之下,地方节度使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多手握重权、割据地方、财大气粗,而且出于生存、壮大实力乃至长远发展的需要,这些大老粗们也确实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和需求,尤其是可以弥补他们智商情商不足的智囊型人才更受他们的尊重和欢迎。

所以,这些怀才不遇的能人们往往纷纷投靠那些武将出身的节镇幕府,成为他们的幕僚参谋,这就造成了优秀人才沉积蛰伏于地方藩镇,中央反而缺乏杰出人才的现象,比如上述赵氏幕府中的王仁赡、楚昭辅、李处耘等文武兼备的人才就是后周永兴军节度使刘词的幕僚班底成员,他们的老板刘词死后就一锅端地被赵匡胤给挖过去了。

另外,赵普、沈伦、刘熙古、吕余庆这四大骨干成员也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节镇幕僚工作经验,若按官位、资历、文化程度进行PK,他们与范质、王簿等为代表的朝廷现役高层官员群体相比,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和档次上,后者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轻松秒杀前者一大群,但如果更换一个标准,按谋略机智、权术变诈、胆略见识,后者全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赵普。

以上就是赵匡胤精心营造的两个圈子,一个武圈子,一个文圈子。武圈子里,赵匡胤占据压倒性优势;文圈子里,双方账面实力和真正实力的对比也不太吃亏,就算不像在武将集团中那样稳操胜券,至少也是平分秋色。

在此我还是要重复之前的那个论点:至少在柴荣北伐契丹突发疾病之前,赵匡胤是绝对没有非分之想的,但想法归想法,事实上他却一直进行着准备工作,尽管这种准备并不是有所图谋,刻意为之,却形成了一个既成的结果,那就是当年那个毫无背景关系的小树苗,已经成长为了一棵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大树。

表面上看来,这棵大树依然没有高过皇帝这重天,甚至不及李重进、范质、王簿、魏仁浦等等那些掌控军政大权的古树,但为人所知的只是这棵大树地面以上的部分,在那深埋地下的部分,这棵大树盘根错节,根系之庞大,延伸之深远,已经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只要他愿意,赵匡胤就可以抗衡任何势力,可以摆脱任何束缚和制约,短时间内遮天蔽日,甚至改天换日。

拥有如此优势条件和深厚资源,也难怪赵匡胤会生出改朝换代的心思,换做是我,我也会做同样的选择。我相信没有任何男人能抗拒最高权力的诱惑,尤其是当这种诱惑摆在你的眼前,只要你敢作敢为就有可能攫取到的时候。

忠诚,只是因为诱惑的力量不够,只是因为背叛的砝码太低。

【第三十章 两个圈子】完 下次更新 【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来】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8-06 17:43:18 +0800 CST  
【更新】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来 (上)

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来

对于这棵参天大树,以范质为首的朝廷军政首脑们显然没有足够清醒和深刻的认识,这对赵匡胤来说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机会只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一个朝代。尤其是在柴荣死后,朝廷上下毫无戒备,自己则已经从各方面做好了实质性的准备。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形势的发展已经让他不得不发,在一系列缜密精确的策划后,一幕两千年来最为精彩的历史大剧上演了。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大周朝的都城汴京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但这一年的春节注定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节日,这片欢乐祥和的气氛很快被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打破了。

这一天,后周首相范质、次相王簿收到了一封来自镇、定二州的紧急军情奏报,内容是北汉联合契丹军队自土门东下,入侵边境,情况十分危急,请求朝廷派军支援。

这是一次比较蹊跷的军情奏报。时值隆冬腊月,正月初一,北汉军队也是华夏后人,炎黄子孙,不在家里老老实实过春节,专挑这个日子来犯边,实在有些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加上北汉和契丹的史料中都没有这次出兵南下的确切记载,所以大多数人都据此认为这是一次谎报军情,而谎报的幕后主使自然就是因此受益的赵匡胤。

这种推断从逻辑上来讲似乎是能说得通的,但仅仅凭常理推断,就把谎报军情的帽子扣到赵匡胤头上,还是值得商榷的。

当时,担任镇(今河北正定)、定(今河北定州)二州守将的分别是镇州节度使郭崇、定州节度使孙行友。这两位节度使资历很深,与赵匡胤没有任何渊源往来,且均坐拥重兵,不可能受赵匡胤教唆、胁迫或控制,来配合他谎报军情,而且当时军队奏报军情都有一套严格的传递程序和保密手法,掌握军政大权的宰相枢密使们应该可以藉此判断军情的真伪,赵匡胤似乎也没有机会和能力在这方面造假。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北汉确实有联合契丹南下犯边的举动,但行动规模应该不大,可能是想趁柴荣死了不久,新即位的皇帝年幼,加上春节期间防御松懈,想来打个家,劫个舍,有机会就捞上一把,没机会就当时出来旅旅游,骚扰一下对方,只是一次试探,并非大规模的侵略。这样一来,北汉和契丹史料中没有详细记载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无论谎报与否,紧急军情实实在在地摆在了宰相范质面前,他没有心思去怀疑和研究军情的真实性。换做以往,遇到类似情况是用不着他操心的,只要第一时刻向皇帝汇报,让皇帝拍板决策就是,无论皇一代郭威,还是皇二代柴荣都是英明睿智、武功卓著的帝王,他们不需要听取大臣的意见,自己直接搞定都没问题。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后周的皇三代柴宗训只是一个不满八周岁的孩子,别说是决策军国大事,他连这道军情奏报的内容能不能听懂都是一个问题。名义上主持国政的皇太后也是没有什么政治军事能力的女人,指望这对孤儿寡母处理紧急军务,恐怕北汉和契丹人早就打到京城来了。

所幸的是,柴荣虽然不在了,他留下的班底和军队还在,经过七年多的南征北战,这支军队兵强马壮,名将云集,保卫国家安全不在话下,现在所需要做的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选择一个合适的统兵将领。

经过以范质为首的军政首脑们商议,朝廷最终决定对敌人的侵略予以坚决抵抗和反击,御敌于国门之外,而被委以重任,率领大军出征的将领就是赵匡胤。

对范质等人来讲,赵匡胤是最值得信任和依赖的将领,而当赵匡胤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按耐不住内心的狂喜:机会终于来临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8-07 13:19:09 +0800 CST  
【更新】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来 (中)

当然,以赵匡胤在禁军特别是殿前司的实际影响和控制力来讲,如果他非要违背朝廷规定,擅自调动军队直接以武力夺取皇位,应该也是可以的,但这样一来,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公然造反谋逆,即便成功也会留下千古骂名,政治影响实在是太过恶劣。

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罪行,就连朱温、李嗣源、刘知远、郭威这些“革命成功”的老前辈们都不敢大胆为之,何况是谋略过人、经画长远的赵匡胤?

相对那些老前辈们,赵匡胤远没有朱温玩弄皇帝于股掌之中,废立皇帝随己一人之意的实力,没有李嗣源被派去镇压魏州兵变反被乱兵胁迫登位的机会,也没有刘知远坐观契丹攻灭后晋,趁虚而入得登大统的好运,更没有郭威全家老小被皇帝屠戮殆尽,以清君侧之名取而代之的出师之名。

所以,赵匡胤更需要等待,他需要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可以顺势而为的机会。

现在,这个机会终于到来了,不管是范质他们给予的,还是赵匡胤自己创造的,机会总归是到来了。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赵匡胤绝对不会放弃的。

接到命令的赵匡胤立刻着手部署出征事宜,他先是派殿前司副都点检慕容延钊率领部分军队作为前锋先行,于正月初二离开边境,开拔北部前线,自己则准备率领主力大军于初三正式出发。

同时,赵匡胤又安排殿前司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率军留守开封,名义上是保卫京城安全,实际上是安排他们作为内应,控制京城的防卫大权,以应对局势变化,准备来个里应外合,共同控制形势。

赵匡胤的这一举动并没有引起朝廷高官们的警觉,因为保护京城和皇宫安全正是殿前司禁军份内之事,赵匡胤的这一安排可谓顺理成章,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

不错,不错,所有的部署安排都很正常,都很让人放心。

经历了短暂惊慌之后,皇帝、太后以及范质、王簿等一干朝廷重臣们又恢复了平静。对他们而言,这只是今年春节一次小小的插曲,一切都在朝廷掌握之中,节日的氛围依然欢乐而祥和。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表象,他们不知道到的是,在平静的表面下面,一股巨大的潜流正在汴京城中涌动。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8-07 13:21:08 +0800 CST  
【更新】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来 (下)

正月初二夜里,一则神秘的消息开始在汴京城内传播。消息的内容很短,只有十二个字:“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做天子”。

相信用不着解释,大家都明白这十二个字是什么意思,就连当时京城的普通老百姓都十分清楚这则消息的内涵,联想起半年之前那块同样神秘的载有“点检做天子”的木头,这种伪托天兆民谣进行政治预言的把戏,到底出自于谁的手笔,应该是毫无疑问了。

在那个没有微博微信,也没有电话网络的时代,这则“神秘”消息的传播速度十分惊人,短短几个时辰之内就在京城老百姓之间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已经算不上是秘密了,有些唯恐祸乱自身的老百姓甚至已经开始打包收拾行李,准备搬家避祸了。

这也难怪,无论什么朝代,政治谣言总是大有市场的,就像现在的地震、劫机、炸弹等自然灾害或恐怖事件消息,传播速度肯定是最快的,因为大家对此的态度普遍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管是真是假,提前有所防备,总是不会错的。

按理说,搞阴谋兵变这种事情,保密工作应该是第一位的,知道的人是越少越好。如果还没有开始动手,就搞得人尽皆知,把“阴谋”变成“阳谋”,实在是最大的失败,能够使出如此昏招的人一般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现在汴京城内“策点检做天子”的消息传得街头巷尾,妇孺皆知,难不成是赵匡胤集团内部出了叛徒,把消息给泄露出去不成?

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如果是不小心泄了密,那赵匡胤就不是赵匡胤了。

实际上,这是赵匡胤故意泄的密,是他安排人手有意散播的“谣言”。他这么干不是为了传播恐怖消息,制造社会恐慌,而是为了制造社会舆论,一方面证明自己做皇帝是天命所定,众望所归,另一方面是试探朝廷和社会各界对这件事情的反应。

其实说是谣言,也不是谣言,因为这则谣言里的内容是实实在在,如假包换的。敢于在兵变之前就把酝酿已久的阴谋公之于众,唯恐天下人不知,而不怕引起任何意想不到的后果,这在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从这一点来看,赵匡胤的智谋和胆略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现在,老百姓的反应已经很清晰了,他们都不怎么关心政治局势,谁做了皇帝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他们只心自己的身家性命和财产安全,只要能安安定定过日子,国号叫周也好,叫宋也好,皇帝姓郭也罢,姓赵也罢,他们才懒得去管,这一点让赵匡胤十分放心,至少民心可用。

与此同时,皇宫和朝廷的反应却让赵匡胤十分纳闷,因为朝廷的反应就是毫无反应。史书记载“惟内廷晏然不知”,就是说整个皇宫内外,朝廷上下的高官们对这个骇人听闻的爆炸性消息居然是一无所知。

这种情况实在很不正常,赵匡胤既然派人四处散播谣言,就绝不会对皇宫内廷封锁消息,否则他完全可以出于保密需要,禁止泄露任何口风。惟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包括皇帝、太后、朝廷重臣在内的首脑们都窝在自己的高宅大院内,只顾得过大年,对京城的舆论民情和民间谣传一无所知,成了名符其实的睁眼瞎,即便个别人对此有所耳闻,也不以为意。

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们,政治敏锐性和情报掌控能力麻痹到这种程度,被他人取而代之是意料中事,怪不得别人,怪不得天命,只能怪自己无能,而赵匡胤也通过这种试探确信了朝廷高层的无能,大大增强了自己兵变成功的信心。

做足了舆论工夫后,正月初三早晨,赵匡胤亲率殿前司禁军主力开拔,大军离开汴京,军容齐整,纪律严明,浩浩荡荡地向北部前线进发。

【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来】完 下次更新【第三十二章 大片上演】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8-09 15:45:41 +0800 CST  
【更新】第三十一章 大片上演 (上)

随从赵匡胤出征的,除了殿前司的亲信将领外,还有他的全部幕僚,这些人在即将开演的历史大戏中将扮演各种重要的大小角色。

首先登场的角色是一位小人物,演员名字叫苗训。

这位苗训当时是禁军的一名普通军校,没有官位,生平不详,只知道他是河中府人,号称通晓天文,谙熟占卜,观天测地、预测未来是他的拿手好戏和专业特长。

在古代,搞天文学的并不一定是科学家,相反,他们一般都会被归入“术士”的行列。由于喜欢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大搞封建迷信活动,这些人往往成为流言制造者,是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重要来源,也是历来官方重点监管的特殊行业,苗训先生就是这一特殊行业的优秀兼职从业人员。

这天,大军正在不急不慢地赶路,这位军校兼天文学家,突然像是有重大发现一样,高声喊道:“大家快看,天上竟然有两个太阳啊!”

他这一声吆喝,自然引来了一大群好事者前来强势围观,可瞅来瞅去,也没人看到天上哪来的两个日头,但这一天文奇观的发现者苗训先生却十分坚持,还煞有介事地指着天上,对时任赵匡胤幕僚的楚昭辅描述这一奇观的具体景象:一个大日头下面还有一个小日头,两个日头在争斗,看来战况十分之激烈,发出的黑光相互磨砺摇荡,最后大日头竟然把小日头给打败了。

遗憾的是,如此奇幻壮丽、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文奇观,只有苗训同学这位专业天文学家能看得见,其他好事的围观者只能眼巴巴的听着他天花乱坠的描述,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欣赏,虽说大家明明只能看到一个太阳,但苗训说的有鼻子有眼,活灵活现,那咱们就当真了吧,谁让人家是专家内行,自己是肉眼凡胎呢?

以我们现在掌握的科学常识判断,这当然是完全不可能出现的天文现象。一个太阳就已经足够全人类使用了,要是再加一个太阳,活人都能被烤熟了。

不过,这些现象究竟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现象所隐含的意义。要知道,在古代特殊的天文地理现象都是有所寓意的,比如地震是上天的警示,大旱是神仙的惩罚,洪水是上天的发怒等等,而且这些现象往往是与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女宠误国等紧密联系在一切的。

基于这种悠久传统,苗训也随即给出了这一现象的权威解释,阐述了这一现象在此时此地出现的重大意义,他是这样理解和解释的:大日象征大皇帝,小日象征小皇帝,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大日克小日,就象征一个皇帝斗倒了另外一个皇帝,这是要改朝换代的征兆,是天命啊!

那么,谁是大皇帝,谁又是小皇帝呢?联想到之前“点检做天子”的木头、“大军出师之日,策点检做天子”的消息,围观的士兵们突然开了窍,领会到了这句话的完整意义:看来点检大人做皇帝,真是天命啊!

普及了天文学知识和阐述两个日头相争的重大意义后,苗训同学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以他的专业水平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剩下的事情,就要交给其他同僚去办理了。

正如“策点检做天子” 的谣言一样,“一日克一日,大变在即,改朝换代”的说法也在军中迅速蔓延传播开来。不同的是,这些士兵们并没有像老百姓一样惊恐不安,对可能到来的变故唯恐避之不及,因为对他们而言,改朝换代未必是件坏事,反而是有大好处。

如果真能拥戴自己的主帅做皇帝,既可以顺应“点检做天子”的天意,又可以建立翊戴拥立之奇功,成为改朝换代的功臣,可谓一举两得,虽说有些冒险,但一旦成功,前途不可限量。

况且每次兵变和改朝换代,这帮职业军人都可以趁机打家劫舍,大肆劫掠一番,既能升官又能发财,实在是十分值得投资的一笔好买卖。正因为如此,士兵们非但不惊慌恐惧,反而是有些兴奋,一股躁动不安、蠢蠢欲动的情绪在军中慢慢聚拢起来。

这支各怀鬼胎的军队行进速度并不快,直到正月初三日暮时分,走了整整一天,才走到离汴京只有四十里左右的一个驿站,这座驿站的名字叫陈桥驿。

这个籍籍无名的驿站注定要成为载入史册的地方,一场惊变之变就将在这里上演。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8-11 14:17:16 +0800 CST  
【更新】

陈桥驿坐落在汴京东北方向,北面紧傍黄河,位于陈桥与封丘两地之间,是汴京通往北方大道的第一驿站,也是北上渡河的最后一个歇脚点。

在这个地方,赵匡胤命令各部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驻足暂歇,待明天一早再行。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赵匡胤做出了一件令人奇怪的举动,那就是喝酒,而且是一直不停得喝,一直喝到醉醺醺的不省人事,最后干脆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醉酒并不算什么稀奇事,但此时此刻,又发生在赵匡胤身上就有些奇怪了。

赵匡胤一向以治军严谨、冷静理智著称,他虽然平时爱饮酒,却十分注意场合,在领禁军主力出征,随时可能与敌军发生遭遇战的情况下,他是绝对不可能无缘无故把自己灌醉的。或许,这位身负重任的主帅是为了缓解统军出征的压力和疲惫吧!

赵匡胤又是喝酒又是睡觉,看起来十分放松惬意,他的部下们却没有这份闲情逸致,大多数士卒将校并没有乖乖按时睡觉,而是搞起了集会,纷纷就近日的各种传闻异象发表意见言论,讨论到激动之处,有人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意见:拥立点检做皇帝!

关于这个大胆包天的意见,史料记载的原话是这样的:“主上幼弱,未能亲政,今我辈出死力,为国家破贼,谁则知之?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上,未晚也。”

这可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举动,因为说出这句话意味着煽动大家谋反,属于满门抄斩的大不逆之罪。虽说之前“点检做天子”的预言已经酝酿了许久,成了人尽皆知的公开秘密,但那毕竟是假托各种异象的“谣传”,没有一个人敢公开说出这种掉脑袋的话。

现在,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站出来了,等待他的不是斥责和反对,也不是沉默和静寂,而是热烈的拥护和响应,既然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之前的舆论宣传功夫终于起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些大兵们被挑动起来的骚乱情绪和造反冲动形成了一股集体的躁动不安,开始在军队中蔓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种状态的背后肯定少不了赵匡胤的亲信幕僚和心腹将领的煽风点火,都押衙李处耘就是其中之一。

这位仁兄见到军队中士兵情绪高涨,甚至已经公开表示要拥立点检做天子,立刻报告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这位后来的太宗皇帝当时还只是一名低级军官,时任内殿祗候供奉官都知,但由于身份特殊,兵变这样的大事自然少不了他的份儿。

接到报告的赵匡义没有犹豫,立即和李处耘一起跑去,找到时任节度掌书记的赵普商量对策。

赵匡义和赵普两人商议的具体内容多种史料均不见记载,我们也无从猜测,像谋议兵变之类的最高级别机密自然不能透露给任何人知晓,何况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当事人赵匡义和赵普不站出来揭秘,其他人谁也不敢挖掘爆料、胡乱猜测。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对策绝对不会是安抚将士、平息骚乱,火上浇油、煽风点火倒是极有可能,因为就在他们商谈的过程中,一群手持兵器的将领突然闯了进来,开始大声嚷嚷,情绪十分激动。

这帮大老粗也不讲客套话,直接向赵匡胤的两位亲信表达了大家的意愿:“我们已经商量好了,要策立太尉为天子,现在向你们通报一声,你们看怎么样。”

这些人所说的太尉是当时将士对高级军官的统一称呼,类似现在称呼军队中高级干部为“首长”,在这里,太尉指的自然是主帅赵匡胤。

面对群情激动,气势汹汹的一干人等,赵普表现得十分镇静,这些人的反应早在意料和掌握之中,他现在要做的不是给大家降温,而是要继续煽动情绪,继续加温。

但无论如何,总不方便公然表示赞同他们的意见,于是赵普便和赵匡义装模作样,分头来做这帮人的思想工作,史书记载“普及匡义各以事理逆顺晓譬之”,尤其是赵普摆出了一副义正辞严的姿态训斥这些人说:太尉一向对大周皇室忠心耿耿,一片赤诚之心,你们这帮人竟敢试图策立他为天子,这不是比他谋反,陷他于不忠不义之地吗?太尉要是知道了,绝对不会放过你们的!

赵普不愧是搞心理战术的高手,他觉得现在造反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将士们的情绪还不够激动,用这招欲擒故纵的激将法,就是为了让这群大老粗们再激动一些,再兴奋一些,才能顺利实施下一步计划。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8-11 14:19:58 +0800 CST  
【更新】 第三十一章 大片上演 (中)

没想到的是,这帮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撞武夫们听到“赵书记”如此大义凛然、坚决果断的呵斥教诲,一时之间居然被唬住了,短暂沉默和面面相觑之后,竟然开始有人自动散去。

这种情形可是始料未及的,如果大家的激动情绪被这一句话就此给兜头浇灭,那兵变就有可能再也发动不起来,历史就会完全不同,赵普也将从第一功臣变成第一罪臣。

赵普不愧是赵普,面对这一稍显意外的变故,身为当事人的他丝毫不慌乱,为了踏踏实实,万无一失地搞好这次阴谋兵变,他已经提前预想过各种可能的局面变化,做好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付这种小场面自然不在话下,他已经在军队中安排了人手,专门来做宣传鼓动工作,用不着自己出面,这帮粗莽武夫就得乖乖回来。

果不出其然,刚刚散去一小会,这帮将士们又纷纷重新聚拢起来,再次回到赵普帐中,重申了策立点检为天子的强烈愿望,有个别情绪激动者竟然亮出了明晃晃的兵器,大声向赵普喊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军中偶语则族,今已定议,太尉若不从,则我辈安肯退而受祸!”

这种举动和言辞已经不是表达愿望那么简单,而是有些威胁的意思了。

所谓“军中偶语则族”意思是指按照军法国纪,敢于在军中造谣,动摇军心,一旦被追究责任,是要杀头的,何况是煽动大家公然谋反策立皇帝,更是大逆不道、诛灭九族的重罪。

这帮将士们也十分清楚,拥戴点检为天子的决定,是自己单方面主动提出来的,并没有事先征求赵匡胤同志本人的意见,最终能否付诸实践并且取得成功,还得取决于主角赵匡胤的态度。

如果赵匡胤同志坚决予以拒绝,策立之事固然无法施行,但造反的阴谋已经公开,朝廷一旦追查或者有人告发,自己这帮首倡邪议的始作俑者必定是难逃灭族之祸。

按照眼前的形势,能逃避灾祸唯一方的法就是让赵匡胤接受他们的拥戴之意,老老实实的做皇帝,到时候即便兵变失败,同样满门抄斩,还有个人给自己当垫背的,而万一兵变成功,江山易主,自己就成了开国立朝的功臣,加官进爵,封妻荫子,发家致富都将一夜之间从梦想变成现实。

所以,算来算去,拥戴皇帝之举风险虽极为重大,收益却更为可观,值得搏上一搏,何况拥戴之议已经公开化,这批人已经没有退路,只有一条道走到黑,把谋议变成实际行动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好了,现在大家已经亮出刀子,放出狠话 ,意图十分明显,这个皇帝点检大人是想当要当,不想当也要当。

换句话说,这事由不得赵匡胤自己做主,更由不得你赵普擅作决定,这不光是你们的事儿,更是关系到我们身家性命、前途命运的头等大事,今天无论如何你都得给我们一个说法。

赵普眼见这帮兄弟们拥立之意十分坚决,大家义愤填膺,群情激昂,气势汹汹,内心也是十分兴奋,这招欲擒故纵、先抑后扬的激将法果然非常奏效。只是这帮武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感情又十分冲动,万一等不及自己缜密谋划,来个霸王硬上弓,强行拥戴赵匡胤为天子,极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混乱,自己必须要掌握好火候,将众人的行动控制在轨道之内,确保他们万无一失地执行自己的谋划。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8-13 13:00:26 +0800 CST  
【更新】 第三十一章 大片上演 (中)

面对眼前喧闹混乱的形势,赵普只用一句话就控制了局面,他大声喝道:“策立天子乃是何等大事,必须周密谋划,哪能像你们这样随便乱来!”

听到这句话,这帮鼓噪的将士们立刻停止了喧哗,他们智商不高,但也能听出来赵普已经不再是之前坚决反对的口气了,反倒是像要教导自己下一步要怎么干。既然赵书记都说了不能乱来,那我们就信你,听听你的周密谋划和安排吧!

赵普的激将法还没玩完,他接着又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说:“如今契丹压境,大敌当前,形势危急,我们应该先北上御敌,至于拥立之事,我看还是等到班师之后再说吧!”

听到这句话,刚刚安静下来的众将士又不干了,大家再次表示了强烈反对,你这是要搞缓兵之计,想忽悠我们啊!我们也不是傻瓜,拥立天子这种事说白了就是造反,如今消息都传出去了,很快就能传到朝廷,如果不抓紧时间迅速行动,万一事情有变,我们都得死无葬身之地。

等到班师再说?赵书记你别逗了,造反这件事我们是办定了,而且现在就得办,我们等不及了!至于北上迎敌,还是等太尉回到京城先做了皇帝,我们再慢慢来不迟。最后,告诉你一声,若是太尉不答应我们的请求,仗也别打了,我们坚决不前进一步。

赵普察言观色,感觉到火候差不多了,再表演下去说不定会弄巧成拙,是时候打开天窗说亮话了,于是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艰难地进行了总结发言。

赵普说道:“兴王易姓,虽为天命,实系人心,昨日慕容将军率领的前军先锋已经渡过黄河,其他节度使又各据一方,策立之事不周详谋划,就可能造成祸乱,而京城一旦出现混乱,契丹敌寇就可能会借机深入,四方也会发生变故。”

分析完当前形势和维持稳定的必要性后,赵普又给大家提出了光明大道:“为谋大计,诸位若能严格约束各自部属,禁止士兵趁兵变之机剽窃劫掠,维持稳定秩序,确保京城人心不乱,四方也就安然无事,诸位才有可能求得富贵啊!”

诸将见赵普已经表明态度,明确站到自己这边,自然心满意足。大家都知道,赵书记是太尉赵匡胤的心腹和代言人,有了他的表态,赵匡胤那边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闹腾了大半夜后,大家终于纷纷散去,回到各自营帐。

这些将士们回去可不是去睡大觉的,而是按照赵普的部署安排,去安抚整顿各自所辖部队,根据领受来的任务分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因为再有一个两个时辰,这场精彩大剧的高潮部分就将上演。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8-13 13:13:10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