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更新】

李筠造反之初,闾邱仲卿对李筠详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认为李筠孤军奋战,与兵强马壮的大宋对抗几乎没有胜算,形势十分危险,他向李筠提出了自己的策略,那就是“西下太行,直抵怀、孟,塞虎牢,据洛邑,东向而争天下,计之上也”。

闾邱仲卿的这个策略涉及很多古代地名,在这里我们就暂时不一一介绍了,简单地说,这个策略的实质上是让李筠主动从潞州、泽州一带撤军,沿太行山脉南下,抵达怀州、孟州(今河南孟州境内)一带,然后占据洛阳,以虎牢关为防守要塞,与大宋形成东西对峙之势,然后尝试争夺天下,归纳成一句军事术语就是进行战略转移。

如果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分析闾邱仲卿的这一策略,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上上之计”,因为当时的李筠面临着三个军事策略的选择,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一、死守潞、泽两州等着赵匡胤大军前来进攻,以少数兵力对抗大宋精锐主力,结果是必败无疑;

二、主动进攻,寻找大宋军队主力进行决战,毫无疑问,他这是自寻死路;

三、进行战略转移,先求自保,寻找易守难攻之地作为根据地,再图争夺天下。

稍微有些军事常识的人就可以知道,第三条也就是战略转移策略,是当时李筠一方所能采取的最合理策略。

洛阳历来就是形势险峻,位置重要的战略要地,可谓易守难攻。处于上游位置的它,又对其东面的广大黄河下游地带(比如汴京)具备天然的地理优势,经济上又比较发达,属于富庶地带,是一个从事造反事业或者形成割据势力、称王称霸的理想基地,比起潞州、泽州一带穷乡僻壤的山区条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3 14:52:15 +0800 CST  
【更新】

如果李筠能够接纳这个合理化建议,虽说未必真的能和大宋一争天下,但至少也可以负隅顽抗,让赵匡胤短时间内对他无计可施。

事实上,这个策略正是赵匡胤所担心的选择。如果李筠采纳这一策略,一定会给自己制造很多麻烦,因为他的军事行动部署和对石守信的叮嘱完全就是针对这一策略而采取的,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可惜的是,李筠不是英雄,虽然他想当一名英雄,可他的智商和表现实在更像一只狗熊。

面对三选一的题目,他再次显示了自己的另一个缺陷,那就是狂妄自大,自以为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李筠十分冲动的选择了答案B,也就是主动进攻,直捣汴京。

与此同时,面对答案C这个下属提出的“上上之计”,狂妄的李筠嗤之以鼻,他自信地说:“我乃大周宿将,与世宗亲如兄弟,禁军将领都是我昔日同僚战友,若是听闻我来进攻,必然阵前倒戈,归顺于我,何焕大事不成!”

为了证明自己的强大实力,增强必胜的信心,同时震慑一下前来镇压的朝廷军队,李筠还抬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拨汗马”、“詹圭枪”,自称有此本钱,可保纵横天下无忧。


所谓詹圭枪,乃是指李筠部下一名将领,名叫詹圭,力大无穷,擅长用枪,号称天下无敌,而这位詹圭的坐骑是一匹名叫“拨汗马”的战马,号称日驰七百里。这一人一马,合称詹圭枪、拨汗马,一直为李筠所得意,视为最强战斗组合。

这位名叫詹圭的猛将到底有多猛不好说,因为历史上没有详细记载,总不至于强过三国时期号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奉先和赤兔马这对搭档吧?但即便是真正无敌的吕布最后不也难逃身败名裂的下场,何况是你这籍籍无名的詹圭枪、拨汗马?

至于李筠自称“与世宗亲如兄弟,禁军将士必来归我”之类的话更是大大的吹牛。禁军那些大小将领不都是世宗曾经的部属吗?结果又怎么样,面对现实都无一例外地投靠赵匡胤,连柴荣都不放在心上的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对你李筠乖乖投靠顺从呢?

对于这位李大狗熊,如此的盲目乐观与自信,我实在是无语又无奈,但您先别着急,更让人无语的事情还在后边。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5 14:45:23 +0800 CST  
【更新】第三十八章 枪打出头鸟

面对来势汹汹的大宋军队,李筠还是给予了一定重视的,他没有忘记请外援的事情,赶紧派遣使者赶赴晋阳(今山西太原)向北汉求取援军。

北汉皇帝刘承钧倒是一个信守承诺、说话算数的主,他当即作出决定,而且是说干就干,即日就大阅军队,亲率全国精锐部队南下支援李筠。

对刘承钧的决定,北汉很多大臣不以为然,左仆射赵华就劝皇帝不要出兵掺和李筠这档子事。在他看来,李筠是个行事鲁莽之人,造反前景十分看衰,根本不值得北汉出兵投资赞助,搞不好还会连累自己折了本钱。

不过,刘承钧实在是讲义气,虽然李筠当年没少和自己打仗,让北汉吃了不少苦头,但现在世易时移,大家冰释前嫌,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自己无论如何也得全力而为,不能让李筠兄弟一个人孤军奋战,加之建功心切,不顾群臣劝阻,毅然率军赶到了泽州城东北数十里的太平驿。

得知北汉皇帝来援的消息,李筠既惊喜又感动,人家北汉还真是说到做到,不计前嫌,而且还是皇帝亲自御驾来援,感动地差点就要留下激动的眼泪,可当他看到刘承钧本人的时候,却又犯起了嘀咕:这北汉皇帝看着如此羸弱,要身材没身材,要威严没威严,和自己高大威猛的形象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实在是很让人担心其战斗力啊!

就在双方互致外交礼节,彼此客套的时候,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糙哥”演员李筠突然又一次感情和演技双重大爆发,他开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痛斥千古罪人赵匡胤忘恩负义、窃取大周江山的罪恶行径,十分动情地回顾了自己与当年后周太祖、世宗的君臣之义,表示至今不忘后周大恩大德,誓要为大周复仇的强烈愿望。

应该说,李筠同志这一次的表演水平还算是比较到位的,他充满真情的表现让对面的刘承钧完全信以为真,但关键的问题在于,他这次出色的表演实在是搞错了观众对象,要是换做“十国”之中的任何一个其他皇帝,估计都会被他的表演所感动,但偏偏这位刘承钧非但没有感动,反而生出了十分不快的感觉。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5 15:49:39 +0800 CST  
【更新】

李筠的记性实在不该这么差劲,他完全忽略了北汉真正的世仇并不是赵匡胤建立的大宋,恰恰是自己不敢忘恩负义、誓要为其报仇的大周,正是当年的周太祖郭威夺取了后汉刘氏的江山,并且杀死了北汉烈祖刘崇的儿子,才导致双方结下仇怨。

至于后来的世宗柴荣,更是以高平之战大败刘崇,直接导致后者郁闷而死,而这些事情李筠当年也是有份的,他实在不应该这么快就忘记。

相比来看,赵匡胤建立的大宋甚至可以说与北汉基本上没有任何纠葛,赵匡胤即位之后也没有主动去找北汉的麻烦,反而与其达成了暂时停战的默契。李筠对着刘承钧大表对后周的忠心和深厚感情,属于典型的哪壶不开提哪壶,拍马屁拍到马腿上的行为。

对于这一点,李筠只顾卖力演出,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但作为观众的刘承钧却不会忘记。正是从这一刻起,他对李筠的良好感觉一扫而空,反而平添几分疑惑之心,反映到行动上就是他带了全国精锐前来,却只给了李筠三千老弱骑兵,并且还委派了一名叫卢赞的亲信担任监军。

对刘承钧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表现,李筠十分不满,也搞不明白为啥之前还大手大脚,很讲哥们义气的北汉皇帝现在行动起来怎么如此小气吝啬,只给自己三千老弱?

看来,蒙在他头上的这个鼓,李筠同志自己是无论如何也琢磨不透了。

李筠是一个感情十分容易外泄的人,也不太容易与人和平相处,除了刘承钧,他很快又与北汉刚派的卢特派员有了冲突,而刘承钧出于联合抗宋的大局考虑,又派了自己的宰相卫融前去调和矛盾,忙的是不亦乐乎。

这对刚刚结成的亲密盟友,还没有和敌人开战,感情就开始破裂了,而造成这一裂痕的始作俑者,正是李筠。

可惜的是,李筠已经没有时间去挽回自己的失误了。五月初二,赵匡胤又派出了殿前司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归德军节度留后王全斌率军从东路进发,与石守信、高怀德率领的西路军会合,共同进剿李筠,两路大军按照赵匡胤的战前部署,分道进取,扼断了李筠退入太行山的所有关隘,对泽州城形成了包围之势。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6 17:26:41 +0800 CST  
【更新】

面对宋军咄咄进逼之势,李筠武断地选择了主动出击,他率军与大宋两路军队大战于泽州西南的长平。结果是毫无悬念的,石守信等军大破李筠军三万余众,斩首三千多级,杀其监军卢赞,只有主帅李筠在乱军之中捡回了一条性命,仓皇逃入泽州城内。

首战失利的李筠并不甘心失败,他退入泽州城内后修缮城池,加固城墙,准备顽抗到底。

六月初一,赵匡胤御驾亲赴泽州城下,督促大军攻城。

出人意料的是,李筠虽然谋略水平低下,守城的决心和战斗力却很强悍,宋军精锐围城共打了十多天,居然没能敲破李筠的乌龟壳。

就在泽州城看来固若金汤,李筠的处境似乎安然无恙的时候,一个女人向李筠提出了不同意见。

这个女人是李筠的爱妾刘氏,平时深得李筠的宠爱,她认为泽州城现在是孤城一座,看似安全,实则岌岌可危,与其死守,不如率领数百亲信将士死战突围,出保上党(今山西长治),利用潞州城池坚固、临近河东、便于向北汉求援的优势继续与宋军对抗。

都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但从这番分析来看,刘氏的眼光却十分独到,她对当时李筠所面临的形势分析可谓是一针见血。

泽州本来就不是李筠的地盘,现在李筠在城内死守,孤军奋战,已经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只要攻城的宋军再稍微加把劲,城内的守军就得彻底崩溃,届时城破大家只有死路一条,突围逃亡的难度虽然也相当大,但比起固守必亡的结局总算还有一线生机。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也是李筠想要保命的唯一选择。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6 17:29:41 +0800 CST  
【更新】

李筠被这个女子说动了,他没有想到一届女流之辈,在生死关头竟然有如此的头脑,于是禁不住豪气顿生,立马集合了一千骑兵,准备依计行事放手一搏。

但就在他准备冲出城外的时候,形势却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李筠的一位部将对突围的做法表示了反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的意见恰恰与那位刘氏相反,认为如果此时出城突围,万一部下有人贪图富贵,劫持大王你投敌邀功,岂不是后悔莫及?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城里安全。

这位部将的观点是十分荒唐的,突围被劫只是“万一”的可能性,属于“万里挑一”的小概率事件,而守城等死却是“必然”的全概率事件,属于一定会发生。这两种选择,如何取舍,一目了然。

在我看来,这位部将反对突围的唯一理由就是他不愿意出城冒险和敌人拼命,而是愿意守在城里等待乖乖投降,从而保全自己的性命。

面对截然相左的两种意见,听起来还都挺有道理,李筠暴露出了自己最后一个缺点:优柔寡断,他又一次犹豫了,突围的决心被部下的私心所动摇,李筠选择了放弃,选择了留在城中继续固守,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

然而,城外的赵匡胤等不及了,他没有再给李筠时间,同样面临围而不打、强攻这两个策略,赵匡胤果断地选择了后者,在他的亲自指挥和督战下,宋军控鹤军左厢都指挥使马全义组织敢死队向泽州城发起了强攻。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7 17:51:41 +0800 CST  
【更新】

战斗中,一只飞来的箭矢射中了敢死队队长马全义的手臂,顿时血流如注,但这位猛将还真有小马哥的风范,既不消毒,也不包扎,拔掉箭镞之后依然带头奋战,完全不顾“流血被体”的伤势。

赵匡胤被将士们这种不怕死的精神感动了,他甚至亲自率近卫将士加入了攻城行列(对此我一直存有怀疑,赵匡胤充其量也就是在外围做做样子而已,他身边的将领也不会让他亲自冒险攻城的),在皇帝的亲身垂范激励和小马哥的榜样示范双重作用下,宋军的士气大振,人人发力,终于一举攻克了泽州城。

城破之际,李筠自知在劫难逃,但他没有后悔,更不会向对方屈膝投降,从举起反旗的那一天起,他就清楚地知道等待自己的只有两种结局,要么登基为帝,要么杀身成仁,现在就是结局到来的最后时刻。

李筠并不害怕,他不是一个聪明人,却也不是一个胆小鬼,为了表示至死不屈的态度,他选择了自焚。

李筠一死,他的儿子李守节更是毫无斗志,宋军兵临潞州城下,李守节献城投降,李筠叛乱被彻底平定,历时两个月。

平定了潞州的李筠之后,赵匡胤又把注意力转向了南方的扬州,在那里有着自己的一个老对手、老战士正在等着他,这位老战友也是我们的一位老熟人:李重进。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7 17:54:29 +0800 CST  
【更新】 第三十九章 李重进的犹豫

在后周的元老旧臣中,不乏像李筠这样战功累累、手握重兵的军事将领,但最有资格向赵匡胤发起挑战的恐怕就是这位李重进了。

李重进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在禁军系统内,无论是资历、战功、威望和实力都是一等一的,他甚至是当年郭威皇位继承候选人之一,这样的一个人当然不会甘心对“后生晚辈”赵匡胤的臣服。

想当初我老舅郭威把皇位给了他的养子柴荣,我也就忍了,可如今一个要资历没资历、要背景没背景的赵匡胤居然敢抢大周的皇位,真是岂有此理!大周的皇位就算坐,也是我李重进的,什么时候轮到你姓赵的了?

怀着对赵匡胤的诸多不服,李重进决定入朝与赵匡胤这位“伪皇帝”会晤会晤,顺便打探一下京城的形势和情报,但作为镇守地方的节度使,没有皇帝的批准,他是不能擅自离镇入京的,否则就会被扣上公然谋反的罪名。

赵匡胤十分明白李重进的如意算盘,他不想与李重进见面,便利用“藩镇不能擅自入京”的规则把李重进死死摁在了扬州,他命令翰林学士李昉起草了一封婉拒的诏书,所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虽在远方,还同一体,保君臣之分,方契永图,修朝觐之仪,何须此日”。

这封冠冕堂的诏书,表面上是婉言拒绝李重进的觐见请求,同时还隐藏着赵匡胤的一记“万能招数”:如果李重进乖乖就范,不再要求觐见,自然是天下太平,等着以后再慢慢收拾你;如果李重进敢于违诏不遵,那就是谋反的罪名,立刻进兵剿灭,自己还师出有名,相信也不是什么难事。

赵匡胤只用一纸诏书就牢牢控制了对李重进的战略主动权,真不愧是高手中的高手。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9 13:14:00 +0800 CST  
【更新】

李重进收到皇帝的诏书,立刻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但他不是李筠,不会傻到像李筠那样做出公开抗拒朝廷使者、当庭对着郭威画像哭丧之类的白痴举动,他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诏书,没有违诏离镇。

李重进知道这是赵匡胤的一次试探,也是一个陷阱,自己至少在表面上要表示顺服,以麻痹对方,然后在寻找合适的机会来个突然发难,才有成功的可能,所以他选择了阳奉阴违,一边加固城防,修缮兵甲,一边暗中招募亡命之徒,等待时机的到来。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李重进的谋略水平比起李筠要高明得多。事实上,要比资历、威望和实力,李重进绝对比李筠更有资格嚣张,但他的性格却与李筠截然相反,李筠是性格暴躁、胸无城府、一点就着,李重进则是性格沉稳,老成持重,颇有机谋。

李重进的这种性格特质在他担任后周侍卫亲军司期间与张永德的矛盾斗争中体现得十分明显,面对当年张永德咄咄逼人的气势,李重进表现出了相当的大度宽容。然而,正是这一优点让他起兵造反比李筠更晚,失败身亡也比李筠更快。

没过多久,李重进等待的机会就出现了。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李筠在河东打响了反抗大宋的第一枪。听到这个消息,远在扬州的李重进禁不住喜出望外,自己之所以呆在扬州不动窝,就是害怕“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现在李筠已经出面替自己当了这个先出头的椽子,自己也该搞出点动作了。

出于稳妥考虑,李重进没有直接发兵配合李筠行动,他决定先派人和李筠联络磋商一下,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商量好、安排妥当了再行动也不迟,毕竟造反这么大的事儿,无论如何也要和对方见个面,就像共同投资重大项目一样,考察一下对方的实力和决心,论证一下联合行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才能拍板决策。否则,不经考察盲目投资,把自己的本钱全都赔进去就得不偿失了。

毫无疑问,这位联络员兼投资项目风险考察员的人选是十分关键的,他的素质和表现将直接决定此次考察行动的效果乃至项目合作的成败,经过慎重考虑,李重进选择了一名叫翟守珣的亲信幕僚担当重任。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19 13:17:20 +0800 CST  
【更新】

翟守珣此人生平不详,何时成为李重进的幕僚也不清楚,但他应该是李重进最为信任的亲信之一,否则李重进也不会放心地把如此重任交给他。

可以肯定的是,李重进绝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领袖,因为他不懂得“没有人可以绝对信任”的道理,扬州距离潞州千里之遥,如此重大机密之事,他实在应该派两个人去办理,双方在路上可以相互监督,防止对方搞小动作,至少还能聊个天,打发路途中的寂寞时光。

李重进满怀期待地送走了翟守珣,在扬州静静地等待着好消息的到来,而身负重任的翟守珣不敢怠慢,他日夜兼程,向西北方向进发,然后坚定不移地走进了汴京,把这个坏消息带给了赵匡胤。

按照史书的记载,翟守珣应该是早就认识赵匡胤的,而且还不是他认识皇帝、皇帝不认识他的那种认识,至于双方如何结识,史料也没有详细说明,这个人极有可能是赵匡胤安排在李重进身边的一个卧底。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赵匡胤的谋略水平真让人叹为观止,在别人身边安插一个卧底不难,卧底而不被别人发现也不难,但安插的这个卧底能够得到对方的高度信任,关键时刻还能提供极有价值的情报消息,却是难上加难。

现在翟守珣又一次见到了赵匡胤,给皇帝带来了这份特别的祝贺礼物。

听到这个消息,赵匡胤心头咯噔一下,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自从李筠造反那天起,赵匡胤就十分担心一种局面的出现,那就是“二李”联手。如果他们分开单干,无论是李筠,还是李重进都不足为虑,李筠固然是有勇无谋,李重进只靠一个无险可守的扬州也掀不起什么惊涛骇浪,但如果双方联手,同时发难,来一个南北夹击,自己同时应对两面战事,恐怕就要穷于应付了,因为按照1+1>2的管理学规律,他面对的不只是叛军数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更为狡诈的敌人和更为复杂的战局。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21 20:46:41 +0800 CST  
【更新】

这些军事上的隐患还都是其次,一旦颇具号召力的二李联手,就会给其他手握重兵的地方藩镇以可乘之机,二李如果再打出匡复大周的旗帜,以此来号令群雄,那些对后周仍有感情的地方藩镇们就很可能趁火打劫,群起而攻,刚刚建立的大宋政权将面临被颠覆的危险,局面不堪设想。

赵匡胤越想越害怕,他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为此他愿意做出任何妥协和让步,只求延缓李重进的造反步伐,赢得宝贵的战略时间和空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和思考,赵匡胤向翟守珣发问道:“倘若朕赐给李重进铁契,他能相信我吗?”

在这里我们先普及一下历史文物知识。所谓铁券,是古代皇帝颁赐给立有特殊功勋的功臣,使其享有死罪豁免权的契券,一般使用一种叫做“丹砂”的颜料书写在一块铁板上,故名“丹书铁契”。

铁券分左右两块,左赐功臣,右藏内府,如果功臣本人或者其后代犯了重罪,在铡刀把自己脑袋切下来或者绳索套到自己脖子上之前,可以拿出自己收藏的那份铁券,向朝廷申请减免刑罚。朝廷将本人收藏的铁券部分与内府收藏的铁券部分两相合之,验证确认为真品后,可以推念其功劳,对当事人罪责刑罚予以赦免。这种铁券造型设计精巧,铸造工艺一流,其上的丹书往往由皇帝亲笔书写,又使用一分为二的古老防伪技术,所以仿制极为困难,极少出现赝品。

事实上,即便你能仿制地以假乱真也没有用,因为这种特殊稀缺品发行量极为稀少,朝廷都有发放记录,且有存根以备核对,假冒仿制的赝品完全派不上用场。换句话说,赝品只能当做工艺品来收藏,不具备具备实际使用价值。

由于这种传说中的“丹书铁券”具有“免死金牌”的特效,所以往往成为影视作品中必不可少、出镜率极高的顶级道具,持有铁券的坏人十分嚣张,往往以此为恃,胡作非为,但实际上自古以来的历朝历代,只有建立了诸如开国定策、再造江山之类级别功劳的人才可能拥有,有些上百年历史的王朝也从来没有发行过这类免死金牌。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21 20:51:17 +0800 CST  
【更新】

除了发行量少,这种“无价证券”的有效期和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有的一次失效,有的可以重复使用,有的只适用于功臣本人,人死券灭,成了一块废铁,有的则可以适用于功臣家人或者亲属,作为传家宝世代传承,但可以继承和重复使用的铁券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传说中只有原后周皇室柴氏子孙才拥有,而且还是用整个江山换来的。

据说《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家里就收藏者这么一块丹书铁券,被奉为至宝,不过最后也没派上什么用场,作为皇室血脉的他最后居然还是上了梁山落草为寇,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上面所说的这些丹书铁券大部分都是文学艺术作品中记载和民间传说中的,在有关宋代的正规史料记载中,还没听说哪个功臣能获取哪怕是一次性的丹书铁券,赵匡胤想用这种特殊礼物来安抚李重进,换取他的臣服,足见其不惜血本的决心和追求和平的热情。

但翟守珣接下来的回答却让赵匡胤充满诚意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翟守珣十分肯定地答复道:“都没用,李重进终究是没有归顺之心。”

赵匡胤再一次沉默了,他知道这个答复的分量,既然丹书铁券都没有吸引力和使用价值,估计事情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大家只好兵戎相见了。

不过赵匡胤始终不能放弃一个底线,那就是绝不可让南北二李沆瀣一气,同时发飙,以免局面失控,给自己造成被动,他紧紧地盯着翟守珣,郑重其事地向这位卧底兼告密者交待了一个新的任务:务必想尽一切办法破坏二李结成联盟的图谋,延缓李重进的叛乱举动。

翟守珣听到皇帝的口谕,心里不免暗自叫苦,李重进交给自己的已经是十分艰巨且重要的任务了,现在赵匡胤又压给自己一个更加沉重的包袱,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己一没兵,二没权,三没有李筠开具的证明信,以李重进的智商,凭什么听自己的话,放弃与李筠的联盟意图,更别提推迟造反计划了。

赵匡胤不愧是一位政治老手,他知道一味地提要求、压担子对激发下属工作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同时他还厚厚地赏赐了翟守珣,并且许以高官厚爵,承诺只要你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朕绝对不会亏待你的,至于你就是大宋社稷有功之臣,大宋臣民感念你的功劳之类的精神鼓励估计也是使用了不少。

在皇帝大人的无限期待和高官厚禄的诱惑下,翟守珣的决心和自信被彻底激发了出来,当赵匡胤提出这个任务时,他就知道自己实际上没有别的选择,这并不是一个选答题,而是一个必答题,于是他欣然接受了新的使命,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发誓将间谍卧底事业进行到底。

送走了翟守珣,赵匡胤稍稍松了口气,他可以先集中精力对付出头鸟李筠了,对翟守珣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21 20:53:48 +0800 CST  
【更新】

辞别皇帝之后,翟守珣匆匆忙忙赶回扬州,一路之上他已经筹划好了应对策略,回到扬州之后,他立刻面见李重进,向领导口头汇报了此次考察之行的成果。

让李重进感到失望的是,翟守珣的汇报中充斥了李筠军队纪律如何松弛、军心如何涣散、李筠本人如何缺乏谋略、实力差距与朝廷如何悬殊之类的负面内容,完全没有正能量。

经过充分严密的论证之后,这位考察员最终得出了一个极为悲观的结论,那就是李筠不足以谋大事,这个合作投资项目风险极其巨大,咱们还是静观其变,先别趟这趟浑水。

翟守珣的汇报其实也不是纯粹的忽悠,虽然他没有进行现场考察,但对李筠的分析和对前景的预测判断却十分靠谱,这也不是他眼光独到,而是李筠同志的缺点实在是太过突出闪亮,大家对他的前景不约而同地一致看衰。

听着翟守珣的汇报,李重进频频点头,他对这位亲信的悲观论调没有起任何疑心,还暗自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早就听说李筠有勇无谋,还好自己派员进行了现场考察和洽谈,否则若是盲目起兵投资,被有勇无谋的李筠拖下水,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

沾沾自喜的李重进没有注意翟守珣的紧张,他完全采纳了翟守珣的意见,取消了马上起兵的打算,准备等等再看,可怜的李重进哪能想到,这位特派联络员半路开了小差,直接去了大宋首都开封来了个一日游,连潞州的地界都没进,连李筠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居然还能编造出如此高水平的项目投资可行性考察报告。

更为惊诧的还是翟守珣,这位仁兄都不敢相信自己仅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让李重进乖乖听话,以李重进的智商,这种小儿科的把戏居然能瞒过他,实在不可思议,这成功来得也太容易了吧?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22 17:36:32 +0800 CST  
【更新】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这也并不足为奇。李重进的智谋水平固然高于李筠,但他也有自己的性格缺陷,那就是前面所说的“沉稳过人”。

一般来说,“沉稳”对于一个政客或军事将领应该是一项不可多得的优秀素质,但过于沉稳就不是优点了,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不敢冒一点风险、必须有十成把握才肯行动……种种表现都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优柔寡断。

李重进就是这样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而这样的人是很难把握住稍纵即逝的黄金机遇的。当南北夹攻的机会从身边悄悄溜走时,李重进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甚至还在幻想着李筠能旗开得胜,直捣汴京,至少与大宋拼个两败俱伤,然后由他李重进隔山观火,坐收渔翁之利,最后入主开封,建立李氏江山。

李重进的聪明实在过了头,他只想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却忘了唇亡齿寒,各个击破的道理,所以他就这样一直等啊等,足足等了两个月,等到六月下旬,终于等来了李筠兵败身亡的消息。

令人惊讶的是,对于李筠的失败,李重进并没有唇亡齿寒的感觉,他心中的庆幸远远多于后悔,庆幸自己没有贸然和李筠联合起兵跟朝廷翻脸,以后还有回旋的余地,接下来无论是反叛还是臣服,自己都可以选择,所以他依然没有轻举妄动,依然被蒙在鼓里,依然在静观其变。

在李重进看来,自己一切谋划和行动都是十分机密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在赵匡胤眼里,李重进已经是笼中之鸟,瓮中之鳖,自己随时可以决定他的命运,之前对他的虚与委蛇、隐忍安抚只是策略上的需要,现在第一个吃螃蟹的李筠已经伏诛,是时候对付这位自作聪明的老朋友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22 17:37:25 +0800 CST  
【更新】第四十章 注定的结局

按照赵匡胤的一贯作风,正式决战之前是要给自己找一个名堂来开打的。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九月,赵匡胤诏命李重进为平卢节度使,移镇青州,还没等李重进做出反应,他又派六宅使陈思诲给李重进送去了一份特殊礼物——丹书铁券,表示为了延慰皇帝的思念之情,特命恩准李重进入朝觐见,以叙君臣之谊。

看着传说中的丹书铁券,李重进再一次陷入了迷茫。

移镇青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预示着皇帝要把自己调离老巢扬州,可能是要准备向自己开刀了;而赐丹书铁券又似乎是一个和平善意的表示,打算笼络安抚自己,这一正一反的两个举动完全是背道而驰,无论让谁都看不明白。

当事人李重进本来就在反与不反之间持首鼠两端,现在更是如堕五里雾中,赵匡胤对待后周旧臣的礼遇和恩待,又让他不愿意孤注一掷,置自己于绝境。经过慎重考虑,李重进决定再冒一次险,亲自入朝觐见,试探皇帝对自己的态度之后再做最终决策。

看到主帅打点行装准备随朝廷使者入朝,李重进的部下坐不住了,他们纷纷向李重进建言献策,并且达成了一致意见:皇帝不可信,丹书铁券更不可信,您要是真的入朝,必定身陷囹圄,有去无归,此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

李重进一下子又乱了方寸,他是个耳根子软的人,部将的担心又不无道理,到底是进是退,是从是反,李重进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其实李重进的犹豫完全就是庸人自扰,臣服和反叛两种选择的结局并不难预测,李筠已经用自己鲜活的案例向世人生动呈现了反叛朝廷的后果,而中央到地方所有后周旧臣的待遇也展示了臣服的效益,以赵匡胤一贯的政策,即使李重进真的入朝觐见,最坏的后果也就是被夺了兵权,加以高官厚爵从优安置,绝不至于被赶尽杀绝,有生命之忧,这是一本很容易算清楚的账。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23 14:39:37 +0800 CST  
【更新】

遗憾的是,李重进已经被周围的人混淆了视听,糊涂了头脑,他的想法是,换做别人或许能够得到皇帝的宽容和朝廷的优待,但以自己后周皇室近亲的身份,加上当年曾经与赵匡胤有过些许矛盾,早已见疑于对方,无论如何都难以保全性命了。

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揭开面具和伪装,大家战场之上见真章吧!

建隆元年九月二十日,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扣留朝廷使者陈思诲,正式宣布起兵造反。

李重进的造反酝酿了大半年,按说各项准备工作应该很充分了,但实际上他面临的形势比李筠更加严峻。

一方面,朝廷对他早有防范。当时的李重进直接控制的兵力严重不足,算上这半年来东拼西凑的新兵也不过一万人,这点兵力别说主动出击,一路打到开封,就算是死守扬州这座孤城也不够用。

另一方面,造反的地盘太过狭小。人家李筠,好歹拥有潞州、泽州两块地盘,还占有河东地理位置的优势,进可攻,退可守,哪怕是逃跑也有崇山峻岭作为掩护,跑到深山老林里还能当土匪,打游击。相比来看,李重进却只有扬州这一座孤城,繁华有余,险峻不足,东靠大海,南临长江,如果朝廷大军从西、北两个方向进剿,他必然无处可逃。想逃到海里当海盗?那个时候还不流行呢,再说李重进也没有战船下海啊!

为了解决这两个棘手的问题,李重进决定向造反先行者李筠学习,虽然这位老兄造反失败,但还有一些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和批判吸收的,比如说引进实力强大的高水平外援,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李筠靠着北汉吃北汉,我李重进就靠着南唐吃南唐,向南唐求援。

在李重进看来,南唐一向与中原王朝有嫌隙,现在自己揭竿而起,对方必定可以伸出援手。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23 14:47:32 +0800 CST  
【更新】

然而,李重进又犯了和李筠类似的错误,他实在有些健忘,忘记了南唐的皇帝李璟在几年前的淮南争夺战中已经被后周打破了胆,而且他自己就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现在中原王朝的实力更胜以往,这个割地苟和的皇帝又怎么敢出兵去帮助他这个反叛分子呢?

果不其然,李璟收到了这位昔日敌人、现今邻居的求援信号后,二话不说,十分坦诚地表示了拒绝,还帮人帮到底,第一时间向大宋皇帝赵匡胤进行了汇报,表示自己坚决与叛贼李重进划清界限,坚决拥护大宋赵氏王朝的领导,坚决反对对方“两个王朝,一赵一李”的分裂行为。

李重进听到这个消息,原本充满斗志的状态一落千丈,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打不起精神来,南唐拒绝援助,自己就只能孤军奋战,独守孤城了。

其实这件事情也怪不得南唐不讲义气,只能怪李重进打错了算盘。人家李筠向北汉求援好歹是利用了北汉与后周的国仇家恨,而且北汉一向是一块硬骨头,敢作敢为,敢于与后周和大宋作对,但南唐与后周却只有公恨,没有私仇,至于跟现在的大宋更是连公恨都算不上。

最重要的是,李璟就算是想报仇,也要看人下菜,如果后周还是寡妇儿童当政,他或许还真敢赌上一把,可现在是大宋的天下,偏偏当朝皇帝赵匡胤又是一个堪比世宗柴荣的煞星,当年的淮南之战,正是这位赵匡胤屡战屡胜,让自己吃尽苦头、记忆犹新,和这样的对手公然对抗,李璟还没有这个胆量,也没有糊涂到这个份上。

从请外援这点来看,李重进对比李筠的智谋优势浩荡无存,自己的兵力又远远不足,留给李重进的选择就只有死守孤城一途了,而对于造反前景,李重进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扬州的李重进一筹莫展,进退两难,远在汴京的赵匡胤却不慌不忙,成竹在胸。从一开始,在对待李重进意图造反这个问题上,赵匡胤就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无论是安抚、笼络、加官进爵,还是就麻痹、迷惑、丹书铁券,都是他戏耍李重进这只老鼠的不同手段,将之玩弄于股掌之中,正如现实中的猫捉老鼠,往往是要将老鼠捉了又放,放了再捉,一直玩到尽兴,把这只老鼠玩到筋疲力尽,精神崩溃后才一口吞下。

现在,这只老鼠主动送到口边请死,赵匡胤当然不会客气。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23 15:02:27 +0800 CST  
【更新】

建隆元年九月二十二日,就在李重进竖起反旗的第一天,赵匡胤就派遣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府事,王审琦为副都部署,李处耘为都监,率军进讨,同时他还接受了赵普“急攻亦取,缓攻亦取,不如速取之”的合理化建议,决定御驾亲征,亲自会一会这个当年的老战友、老对手。

石守信等率军一路马不停蹄,昼夜兼行,直下淮南,很快来到了扬州城外围安营扎寨,迅速完成对扬州城的包围,但他并没有着急攻城,而是派人向还在南下途中的皇帝奏报,扬州城破在即,请皇帝御驾亲征,必可一鼓荡平。

如此光辉的胜利时刻,当然要留给最高领导来享受,这点政治觉悟,石守信等一干将领还是有的。

接到前线奏报的赵匡胤还在路上,看着似曾相识的淮南风景,他似乎又回到了几年前征战淮南的时光,而今又复来战,心境却大不相同了。当年的同僚战友,而今已有君臣之分,当年的并肩作战,如今却要兵戎相见,当年的皇帝柴荣已经逝去,当年意气风发的名将却已经成了这片广袤土地的新主人,命运的转换真是让人无限感叹。

对赵匡胤而言,最大的不同还是身份的不同,之前自己是作为大周的骨干员工为自己的老帝冲锋陷阵,拓土开疆,现在却是作为大宋的皇帝来亲征平叛,保卫这片属于自己的土地,此去必胜的信念和君临天下的自豪充满了赵匡胤的心间:不管是谁,我都决不允许他们夺去和分裂我大宋的土地!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24 13:18:51 +0800 CST  
【更新】

十月十一日,赵匡胤率领大军到达扬州城下,亲自下令攻城。

扬州城内的守军毫无斗志,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番就束手就擒,正式攻城的战斗,从黄昏时开始,到掌灯时分结束,耗时不足一个时辰,而整个造反过程也不过五天。

城内的造反派头子李重进早就料到了这个结局,他不想成为战败的俘虏,向着城外那个高高在上的所谓皇帝屈膝投降,他和李筠一样选择了自焚,同时葬身火海的还有他的全家老小数十口,李重进纵然不是一个识时务的俊杰,却也算是一个敢作敢为的硬汉。

综观赵匡胤和李重进斗智斗勇的整个过程,就像两个对手弈棋,李重进举棋不定,进退两难,屡出昏招却自认为妙计,赵匡胤洞悉全盘,暗步棋子,妙招迭出,对方一举一动都在掌控之中。

这是一盘没有悬念的棋局,也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李重进的失败在开局就已经注定。

可以说,重进之败,非战之过,他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只有真正的强者才有资格成为这片大好江山的主人,去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而弱者注定只能成为强者走向成功的踏脚石和敲门砖。

李筠和李重进是后周诸多藩镇中实力较强的两个将领,也是最早敢于挑战大宋朝廷的两个代表人物,他们性格相反,一个暴躁如火,一个优柔如棉,造反策略也各有不同,命运却是相同的,正应了赵普那句“急也亡,缓也亡”。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24 13:22:49 +0800 CST  
【更新】

赵匡胤用雷霆万钧之势扫荡二李之叛,极大震慑了与二李“同病相怜”的地方藩镇,敲山震虎地告诉他们一个铁般的事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赵匡胤并不是杞人忧天,他对形势的判断是相当清醒的,像二李这样感念周室恩德、对新生的大宋王朝怀有异心的藩镇大有人在,比如成德军节度使郭崇威、保义军节度使袁彦、忠正节度使杨承信、义武军节度使孙行友、建雄军节度使杨廷璋等等,都是资历深厚的老牌军阀。

对这些人和思想和心态,赵匡胤自然心中有数,但对他们绝不能像对待二李一样统统消灭,必须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象具体解决。

于是,他分别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或怀柔、或批评、或安抚、或监视、或调离等手段,恩威并济,软硬兼施,再加上平定叛乱、枪打出头鸟的示范作用,这些人总算知道了赵匡胤的权谋手段,大家纷纷达成共识:这是一个惹不起、打不过的主,咱们还是老老实实享受高官厚禄,颐养天年吧!

【下次更新】第四十一章 雪夜访赵普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9-24 13:23:38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