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圣经独家趣解

@夏姬之夜 2012-05-19 18:49:09
@沙滩孤雁 2012-05-18 18:13:16
@riye 2012-05-18 13:01:28
@夏姬之夜 2012-05-17 16:37:17
不知心悟极致是何境界
-----------------------------......
-----------------------------
只是想说天道在低处,而不是在高处,仅此而已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9 21:37:14 +0800 CST  
063
【原文】
澄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
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
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译文】
陆澄问:“好色、好利、好名等心思,固然是私欲,像闲思杂虑,为什么也叫私欲呢?”
阳明先生说:“闲思杂虑毕竟也是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产生起来的,只要自己寻找它们的根源就可以发现。就像你心中肯定知道没有做抢劫偷盗勾当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你原本就没有这种念想。你要是对于货、色、名、利等念头,全部像不做抢劫偷盗勾当的决心一样坚定,都消灭了,只剩下清清静静的心的本体,看一下还有什么闲思杂虑?这就是所谓的‘寂然不动’,就是‘未发之中’,就是‘廓然大公’。自然会‘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解析】
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去麦田里拔草。草是麦田里非麦类植物的统称,有好几种,其中那些外观和麦苗区别大的很容易辨认,也是我比较喜欢拔的种类。但是有一种草长的和麦苗很相似,只有有经验的人才能分别清。当时自己也小,来地里干活的次数也不多,老是分不清到底是草还是麦苗,于是只敢捡那些容易辨认的草来拔。
这里陆澄说的“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就是那些外观容易区分的草,闲思杂虑就是那些和麦苗长得相似的草。但再相似,也终归是草,它们只能结出草籽,而不会抽出麦穗。
陆澄这里问的问题,其实是已经在心体修炼上达到一定境界后所产生的疑惑,就是他对那些容易辨认草的清除工作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需要探讨一下那些似麦实草的东东了。
但感觉阳明将病根只说成好色、好利、好名三种,也恰好陆澄只是提出了这三个方面来提问,阳明就其所问而开其悟。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将其扩展开来谈,如好怒、好惰、好傲等等,凡是性情上的偏私之处,皆是病根。这些偏私之处的共同特点是心没有摆在天理的窠臼里,心稍微游移出天理的窠臼。其在游移天理不远之处的心念起处就是闲思杂念,由于其偏移天理不远,心中那个负责监察职责的“知”心,往往对这些念头会产生姑息之念。
光这样讲道理,过于抽象,举个例子吧,自己知道早上早点起床,活动一下筋骨,有助于身体的健康,但是当早上从甜蜜的睡梦中被刺耳的闹钟吵醒时,你看了一下窗外在寒风中摇曳的树枝,又感受了一下被窝内那温馨的暖意,在心底对自己说,今天太冷了,明天再起床锻炼吧,在主观私意的笑脸说情下,监察机构的内心良知很快被“感化”了。于是,一个继续在被窝内再赖一会儿的决定很快被达成了。赖到再不起床上班就要迟到的时刻,你匆匆从床上爬起来,做完必须做的事情,开始了你一天的生活。相信这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场景。
在床上稍赖一会儿,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小小私意,甚至不把它当作恶,可以归类到闲思杂虑的类别,但是这个闲思杂虑的根在于“好惰”上。喜欢容易的,厌恶难的,这是人的通病,因为其恶小,所以很少有人会在这里纠结太多。但是从阳明心学的体系中看来,小恶也是恶,心体不能在此处下力,姑息养奸,便是心体没有“纯”于天理之处。
比阳明更早的刘备刘皇叔,也很早洞悉了其中的玄机,虽然刘备没有建立一个完备的学说体系,但是他说过的话和阳明想要表达的意思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刘备在给自己儿子刘禅的遗言中是这样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虽小,但是只要合于天理,虽小而不可轻视,恶虽小,但只要发于私欲,虽小而必去之。一国之君在临终之际对自己的接班人惇惇教诲以这样的话,其中的深意值得每一个有志于实学的人深思。
本来话说到这里,差不多也就说透了,但是《菜根谭》中的有句话放到这里也很有萝卜找到坑的允当,所以不避赘言之嫌,我也引用到这里,以和同道共勉: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1 20:20:09 +0800 CST  
@pig8896 2012-05-24 10:54:11
记号一下,初学传习录,自己还是个门外汉,我自己整理了一下前面的内容,计划打印出来,随时看看。楼主对心学的学习感触是发自心底的,真实的、诚恳的,也许别人看着还有不足或不适的地方,但是自己能看到楼主写出了传习录文字后面的一些东东,楼主,诚挚的说一声:“谢谢!”.
有机会多交流:qq605756782
-----------------------------
诚挚感谢!近日俗务多舛,情绪低沉,正是动心韧性之时,看到这么的发自肺腑的真诚留言,楼主感恩之情难以言表,他日闲暇,当把此贴尽心完成!再拜!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4 12:07:07 +0800 CST  
@老是失误 2012-05-24 11:32:16
真是瞌睡遇见枕头,自从明朝那些事中给了大篇幅去描写王阳明(汗一个)才知道这个牛人。一直想读,却限于水平不足。今天楼主用通俗,幽默的语言来展示这深奥哲理,给一些古文功底差的我们一次感受哲理的机会。深深一拜!
不过感叹于此贴,楼主的功底不一定弱于当年明月,阳明之学更不弱于明史,对于个人发展,阳明之学远大一朝之史。可惜此贴的热度,却远无法和当年明朝那些事相比。大众之所以平庸为多,是因为崇拜和意淫.....
-----------------------------
感谢朋友如此抬爱,万不敢当,但是写此贴时,真的是这样的情况,首先我要先说服自己,才将这种想法付诸于文字,连自己都无法信服的东西,还不如不写,写的多好不敢说,但是字字句句都是切身所感,倒是一点不虚,再拜!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4 12:10:03 +0800 CST  
064
【原文】
问志至气次①。
先生曰:“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非极至、次贰②之谓。‘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孟子救告子③之偏,故如此夹持说。”
①志至气次,出自《孟子》,原文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②极至、次贰,志至,非至于极之谓。气次,非气居第二位之谓。
③告子,名不害,孟子时人。主性无善恶,生之谓性。又主仁内义外。
【译文】
有人请教阳明先生有关《孟子》中的‘志至’和‘气次’的问题。
阳明先生说:“这是说志向所达到的地方,气也会达到的意思。并不是(朱熹先生说的)‘志’是大哥,‘气’是小弟的意思。‘持守志向’,那么养气也自然而然在其中。‘无暴其气’,自然而然也就持守住志向了。孟子为了矫正告子理解上的偏颇,所以采取二者都要照顾到的方式来讲。
【解析】
先排列一下这一段涉及的关键词,其中有我们熟悉的,也有新面孔,“志、气、告子”,不多,只有三个,其中的“气、告子”是首次出现,先让我们对这两位新到的嘉宾致以欢迎的掌声。
“志”虽然在前面出现过,但是并没有给予过明确的定义,按照东汉赵岐的注解“志,心之所念虑也”。另外朱熹也说过“志固心之所之,而为气之将帅”的话。“气”比较难讲,可以理解为在人的生理基础上所焕发的生命力,可以看到“气”这个东西是比较飘渺的,是个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概念。
按照《孟子》中的原文,“夫志,气之帅也。”朱熹先生对于“志”与“气”按照大哥与小弟关系的排列应该没有问题啊!况且朱熹的观点基本还是《孟子》中的原话意思的表述,按说阳明再瞄准这个问题来搞翻案难度很大,你阳明先生的“武功”再高深,同时面对孟子和朱熹两大顶级“武林至尊”的联手,虽然展示出的亮剑精神让你的粉丝们热血澎湃,但是澎湃过后的粉丝们也会产生冷静后的疑虑:王先生的胜算又有几成呢?他到底该如何出招呢?阳明先生沉默不语,低下头抚摸着腰间的飞刀,在他身后漫天枯叶乱飞的背景下,两面分别写着“朱”和“孟”的两面杏黄棋在迎风招展。
我们先给点时间让阳明先生抚摸下“例无虚发”的飞刀来完成热身。现在来介绍第二位嘉宾,告子先生。告子先生和孟子是同时代人,据说曾在孟子门下学习,善辩,但是在和孟子在探讨人性问题时,产生了分歧。孟子主张性善论,但是告子认为人性和水一样,“水无分于东西”,性也“无分于善与不善”。告子和孟子之间的恩爱情仇,主要集中于一个主张“性无恶无善”,一个主张“性善”,但是说起来话就长了,为了不喧宾夺主,这里就先对他们二人的恩怨点一下,以后有机会再详谈。
基本情况介绍完毕,我们来看阳明对“气”与“志”关系的理解,阳明认为,“志”和“气”这两样东西,是共生共灭的生死兄弟,“志”在的地方,“气”肯定出现在那里,“气”在的地方,“志”也必然出现在那里,他们之间没有谁主谁次的关系。至于孟子说的“夫志,气之帅。”的话,阳明先生只是用了四两拨千斤之功,说了句“孟子救告子之偏,故如此夹持说”就轻松化解。
用代入法将阳明关于“气”和“志”的关系的话还原一下,心之念虑所在的地方,就是生命力所在的地方,或者说生命力所在的地方,就是心之念虑所在的地方。“功可强成,名可务立”这两句话来自《淮南子》,我这里还想附加一句,“话可硬说”,你亚圣孟子也好,朱圣人也好,就算直白的说了“夫志,气之帅也”,我王阳明就是硬生生地将你抵挡过去,抚摸了半天腰间飞刀的王阳明并没有射出自己的飞刀,而是突然间挥出两掌,分别击向朱熹和孟子,令人称奇的是他这两掌用的竟然是不同的招数,左掌是至刚至阳的降龙十八掌,直取朱熹,一下子将朱熹震到十丈开外,右掌竟然使的是化功大法,将孟老夫子的内功轻松化解,令其短暂性功力全失,全无还手之力。
搞笑归搞笑,我们还是来探讨一下阳明这段说法的真实用意。从前面的段落中,我们知道,综合法是阳明先生钟爱有加的讲学方法,一个连“知”与“行”都可以从学理上合二为一的牛人,很难相信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在他手里被揉捏成一个,他的这种思想方法其实也是儒家祖师般人物的孔子那里的正宗嫡传,具体佐证就是孔子说过的“吾道一以贯之”这句名言。阳明这里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按他的一贯思路,“志”就是“气”,“气”就是“志”,快刀斩乱麻,一刀封喉,这才是阳明一贯的讲学风格,只是这次同时面对朱熹和孟子两大绝世高手的发难,阳明不得不应付着对上两招,为了给对手留面子,没有使用自己的看家绝学——一刀封喉式的综合大法。
说了这么多,阳明心目中的“志”和“气”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志”是“心之所念虑也”,当人发出这个念虑时,发出这个念虑的原动力是什么?不就是人的“生命力”吗!石头为什么不能发出念虑,因为她没有“气”这个生命力,所以从这里看,“志”凭什么当“气”的“帅”?那岂不是说“气”是“志”的帅了?非也,生命力(气)既然是一种力,按照物理中力学的内容,我们知道,力是有方向的,那么这个方向又是谁决定的呢?是人的念虑啊,就是“志”啊!就是说,只要有方向,决定方向的就是念虑(志),那你说,我不要方向行不行?不行,不要方向就不是生命力(气)了,生命力(气)的特征要求其必然有方向。所以,关于“志”和“气”的先后问题,就像那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永远也纠缠不清。虽然阳明没有办法证明“志”和“气”是同一个东西,但是他绝对可以证明他们是无法分出主次的,这也正是他在这里可以击倒朱熹,化解孟子的原理之所在。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4 15:23:03 +0800 CST  
@zhouwei84631743 2012-05-24 22:01:55
感谢沙滩孤雁,搭了一梯,窥圣人门楣。万分感谢!!!!!
-----------------------------
感谢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5 08:38:43 +0800 CST  
@情意随风 2012-05-25 01:15:53
在天涯潜水多年,第一次回帖献给楼主。窃以为学习本乃快乐之事,倘若一心只想有所得,未免舍本逐末,急功近利,有失偏颇也。
道法自然,万物皆理。格物致知,水到渠成。
一定要坚持写下去啊,我一直顶你,慢工出细活,拜读大作。
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
-----------------------------
感谢支持!
现代的人,大多都急匆匆的想立即出名,立即暴富,但是很少有人能反躬自省,沉下心来修养此心,曾经不止一个人回复说我也只是在重复别人都在重复的东西罢了,无非是立志啊,努力自修啊等等,要求我说点新的东西,比如心学中关于机谋权断啊,关于能立即让人功成名就的东西啊等等.老实说这些人的这种心情我完全了解.但是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企而求则难,俯而就则易(踮着脚去够高处的东西往往比较难,弯下腰去捡脚下的东西往往比较容易)",虽然道理如此,但是人一旦到了斑斓多姿的现实世界,往往就像是被灌了迷魂汤一样,每天被"余肉赘行"般的外物牵着鼻子在世上裸奔。这也就是那句诗所说的“世人多从忙中错,几人肯向静中修?”了。
弊贴人气一直不旺,并且常常会收到内部短消息,要求提供有偿的顶帖服务,并且给出了很有“吸引力”的价格,但是,一个讲心学的人,却希望他的作者以违反内心良知的方式来推销自己的贴文,那楼主通篇所写就都是自欺欺人的谎言了,所以这里我也呼吁那些孜孜不倦给我发内部短消息的要求提供顶帖服务的人,请您移动贵足,绕道而行。
人气不旺的原因一部分就是上面“老是失误”朋友回帖中说的那样,其实这也就是王安石先生在他的文章《游褒禅山记》中所说的那样“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更多的人原意以看客的心态来看待阳明心学,而不舍得以参与者的姿态投身到切身的体悟实践,因为对一部分人而言,改变自己的习性这件事“过于恐怖”,所以,我这篇帖子,虽然标榜适合所有年龄层次的人看, 而事实上,还是对年轻人期望偏多。希望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们能更好的发扬阳明心学,则个人幸甚,国学幸甚,国家幸甚!思之所至,随性漫言,不知所云。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5 09:09:22 +0800 CST  
065
【原文】
问:“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①。’如何?”
先生曰:“不然。如此却乃伪也。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②之上天也,九地③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④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①自高,出自《二程外书》,原文是“圣人之教人,俯就之若此,犹恐家人以为高远而不亲也。圣人之言,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则人不亲。贤人之言,必引而自高。不如此则道不尊。”
②三光,日月星。
③九地,中国古代往往以“九”代表数的终极,九地,即地的终极,即地底的意思。
④大而化,语出《孟子》,原文“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译文】
有人问:“程颐先生说的‘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这样说行吗?”
阳明先生说:“不是这样。这样说就有点装了。圣人就像天,无处而非天,日月星的上面是天,九层深的大地下面还是天。天何尝降低自己而让自己处于底下的位置?这就是《孟子》中说的‘大而化之之谓圣’。贤人就如同山岳,保持他的高而已。然而百仞高度的山不能硬拉伸到千仞,千仞高度的山也不能拉伸到万仞。可见贤人未尝引而自高过,引而自高就是在装了。
【解析】
这段中的“伪”字,我翻译成了网上比较流行的“装”字,这个意思大家都比较了解,而且翻译成这样我觉得还是比较传神的。
先说下程颐先生说这些话的背景,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大意翻译一下,孔子谦言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啊。有鄙夫(鄙夫指那些粗钝没有文化知识的人)向我请教,我对他所请教的问题一无所知,也就是尽力提撕其所问问题的来龙去脉(而让其自己开悟)罢了。
孔子这里主要是表明其对于求知的态度,世界上具体的问题千千万万,孔子这里承认了自己不是全知全能的,但是有一点他是能的,这一点就是人认识世界的方式,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具有普遍适用性,具体的问题就像鱼,孔子无法给你鱼,但是他会教给你打渔的方式。这正是孔子被尊为圣人的原因之所在。
孔子对于鄙夫的问题,采取的方法就是,启发鄙夫对自己所提问题的前因后果进行自我探索,用鄙夫自己所能理解的程度让他们自行思考解决。孔子在这里做的工作,更像我们现代所说的政治思想工作,或者说是扮演心理干预师的角色。
于是,程颐对孔子的这段话就这样理解,他说,你看,孔圣人对于鄙夫的问题都竭诚开导,他就开始揣摩孔子的心思,孔子“俯就”于鄙夫,就是怕回答问题如果用语太高深,难以与鄙夫进行顺畅的沟通,“犹恐家人以为高远而不亲也。”这里的“家”是通假字,通“假”字,意思是犹恐给人以谈论的过于高远过于学院派的印象,从而导致鄙夫不肯亲近于你而讨教。
于是程颐得出了结论,“圣人之教人,俯就之若此,犹恐家人以为高远而不亲也。圣人之言,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则人不亲。贤人之言,必引而自高。不如此则道不尊。”但是这里有点问题,程颐说的“降而自卑”,应该是指的说话的态度、方式,采用鄙夫所能接受的交流形式称之为“降而自卑”。但是他开导鄙夫所用的“道”,(这里说的“道”是方法、原理的意思)是没有尊卑的,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开导方法,这种“道”具有没有感情色彩的普适性,又有什么尊卑可言呢?
但是程颐后面说的“贤人之言,必引而自高。不如此则道不尊。”我觉得就产生了逻辑上的混乱了,前面说的“必降而自卑”是指沟通的方式、态度,是实现“道(方法、原理意思)”的表现形式。而后面说的“贤人之言,必引而自高。”就有问题了,因为你程颐这里说的“贤人之言”,到底是说“道”的表达形式,还是“道”的表达内容呢?如果是“道”的表达形式,却又说“‘必‘引而自高”,难道贤人回答一个鄙夫提的问题,也打着学院派的腔调和他谈,那不是鸡同鸭讲吗?连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都不懂,又如何称得上是贤人?书呆子还差不多吧?如果是“道”的表达内容,那正好可以用阳明这段的回答来反驳,“道”无处不在,哪里有什么高下之分,一个苹果从高处掉下来,无论是落在奥巴马的办公桌上,还是掉在茅坑里,其中的“道”是同一个的,那就是地球有引力这个定律,没有高下之分的。
总之,程颐这里的话存在逻辑上的混乱,很容易找出其中的自相矛盾。不过在我看来,阳明也没有从逻辑关系的角度来反驳他,而是自说自话的表达了一通道无所谓高下,而是普遍存在的观点,并且说了如果贤人非要拿出一种学院派的调门来和鄙夫谈道,就是在装A和C之间的那个字母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5 20:54:10 +0800 CST  
鉴于大家吃过鸡蛋后,还想了解一下蛋的老母鸡是个啥样子,我就简单做下自我介绍,楼主79年生人,祖籍河南,毕业院校就不说了吧,是个不入流的大学,大学学的工科,但是偏偏对中国古代文化一往情深,很小就喜欢看古书,开始读书较杂,后来醉心于儒学中的阳明心学.现在在汕头工作,在一家外贸企业打工,是一个名符其实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草根一族.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5 23:21:10 +0800 CST  
@视你淡如指间沙69 2012-05-25 21:43:24
纵横上下五千年,饱览中西文明史;
以史为鉴知兴衰,以酒会友话未来。
酒已煮好,只等尔来。
210900100《煮酒论史》欢迎您带来不一样的历史
进群暗语:卖酒不?论桶
-----------------------------
这哥们的暗语是够“暗”的,就差没在演唱会上宣传了,够幽默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5 23:32:50 +0800 CST  
066
【原文】
问:“伊川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延平①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何如?”先生曰:“皆是也。伊川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做一物看。如吾向所谓认气定时做中,故令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延平恐人未便有下手处,故令人时时刻刻求末发前气象。使人正目而视惟此,倾耳而听惟此。即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②’的工夫。皆古人不得已诱人之言也。”
①延平,李侗,字愿中,世称延平先生,(1088——1158)。福建南剑人。朱熹曾从游其门,为学主“默坐澄心,以验夫喜怒哀乐未获之前气象为何如。”
②不睹不闻二句,出自《中庸》。
【译文】
有人问:“程伊川先生说过:‘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而延平先生却教人看未发之前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
阳明先生说:“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伊川先生唯恐人在未发之前去寻求‘中’,把‘中’当做一个固定的东西看待。就像我过去所说的把‘气定’看成‘中’一样,所以只让人在涵养省察上用功。而延平先生怕人没有方便的下手之处,所以教人时时刻刻寻求‘未发前’的自我体认。让人恭敬地看的是这样,恭敬地倾耳去听的也是这样。这就是《中庸》中说的‘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工夫。这都是前人不得已诱导人求学的话。”
【解析】
“未发之中”这四个字的具体含义,我们在第49楼曾经详细讨论过,这里不再赘述。这里重点谈下阳明对伊川和延平两个人看似矛盾的说法的理解。
首先看下“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中”,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阳明说“伊川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做一物看。”这里注意“讨个”这两个字,既然用了“讨”,就有了“刻意寻求”的意思。阳明又说“如吾向所谓认气定时做中”,意思是我之前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什么错误呢?就是认为未发之前的气定就是“中”。
这里阳明和伊川达成了一致,二人都认为“未发之前”的心体状态,无论是“求中”也好,还是“气定”也好,都不能认为是“中”,如果这样认为,那就是把“中”当做(固定不变的)一个东西了。
够绕嘴的!为了讲清楚,后面还要用一下借代法,将阳明在别的地方说过的话借用过来,来说清楚未发之前的“中”到底是什么。“中”的本意是“不偏不倚谓之中”,看一下伊川说的“求中”和阳明说的“气定”有什么共的同特点,伊川说的“求中”中的“求”字,已经存了人的意思;阳明说的“气定”的“定”字,也存了人要把持其不动的意思,也是存了人的意思在。
人在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心体状态,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静”,关于这个字,《王阳明全集.文录》中有一篇王阳明写给友人的书信,题目是《答伦彦式》,其中有详细说明,信中说:“心,无动静也。其静也者,以言其体也,其动也者,以言其用也。”后面又说:“静,其体也,而复求静根,是挠其体也,……故求静之心即动也。”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得知,未发之前的“中”是心之本体的体现,这种体现用专有名词描述就是“静”,那么伊川说的“求中”,相当于“求静”。当一个人稍有一点人为的意思去求,就已经成了“求静之心即动也”,已经不是静,而是在动了。阳明之前认为的“气定”为“中”,犯的同样的毛病,存了让气“定”住的意思,就同样不是定了,也就同样不是静了。
正是因为“静”不可执,“静”像个泥鳅一样,你如果用手抓,它肯定滑掉。所以伊川只让人在“涵养省察”上用功。举个例子,人的刻意求静就像你在地里种了一颗花儿的种子,然后你每天又刨开土去察看种子到底发芽了没有,你这样刨来刨去地折腾,使得本来要发芽的种子也会夭折于未萌。所以,伊川说,不要天天刨土去看种子,你只要按时浇水施肥(涵养省察),种子自然会发芽进而茁壮成长。
那么再来看下延平说的“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又该怎么讲呢?在第038节,阳明在讲修心的次序和方法,其中对于初学者适用的修习方法就是“静坐”。延平这里说的“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就是这种初学者入手之处的功夫。阳明当时的原话是“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这种静坐所追求的境界也是“静”啊,和伊川所说的“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中所说的“静”的境界有什么不同吗?
有很大不同,延平这里说的“静”,是通过“息思虑”这种途径实现的,就是通过把心中的私心杂念用主观的克治之力克治掉实现的,这是初学者求的“静”,但是伊川和阳明所说的“求中”和“气定”所产生的“静”,却是在心体的修习上有了一定的成效,然后又想刻意去“持守”这个“静”。所以初学者“息思虑”的求静,因为适用的对象和时机都是对的,所以没有问题。而静中再去求静,就像是数学中说的在负数前面再加一个负号,那就成了与原来相反的正数一样,也就是欲静反而动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8 09:25:31 +0800 CST  
067
【原文】
澄问:“喜、怒、哀、乐之中和①,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件小事当喜怒者,平时无有喜怒之心,至其临时,亦能中节,亦可谓之中和乎?”
先生曰:“在一时一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人性皆善,中、和是人人原有的,岂可谓无?但常人之心既有所昏蔽,则其本体虽亦时时发见,终是暂明暂灭,非其全体大用矣。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无所不和,然后谓之达道。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①中和,出自《中庸》,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译文】
陆澄问:“喜怒哀乐的(未发之前和已发之后的)中和,就总体来说,普通人不能都具有。例如,碰到一件小事该有所喜怒的,平素没有喜怒之心,到碰到这件事的时候也能发而中节,这也能称作中和吗?”
阳明先生说:“在一时一事上(发而中节),虽然也可称中和,但并不能说是大本、达道。人性都有善存在。中、和是人人原本就俱备的,岂能说没有?然而,常人之心有所昏暗蒙蔽,他的本体虽然也能不时地显现,但终归是时明时灭,不是心的全体大用。无所不中,然后才能称为大本;无所不和,然后才能称为达道。唯有拥有天下的至诚(之心),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
【解析】
这段的文眼在于“大本”和“达道”这两个词。在一时一事上,能做到未发之前的“中”和已发之后的“和”,只能算是“中和”的一时之用。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里说的“一件好事”,就是“中和”在某个情况下的出现,而“一辈子做好事”就是阳明这里说的“大本”和“达道”。
这个世界上,就算那些坏得掉渣的极品坏人,要想坚持每一件事都往坏处做,也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而一旦他们不小心做了一件好事,以孟子、王阳明为代表的这些圣人,马上就会跳出来指出,你看,他的良知并没有丧失殆尽啊!所以说,人性中固有的善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没有错。
这里我为什么要拉上孟子呢?因为阳明后面说的“人性皆善”的始作俑者,正是孟子,而请大家注意,对于“人性皆善”这四个字,我并没有翻译成,“人性都是善的”,而是翻译成了“人性都有善存在”,请大家仔细体会这两种翻译的区别。
阳明认为,“中”、“和”这些东西就是人性中善的体现形式,善是人所固有的,那么“中”、“和”自然也是人所固有的。然后就说“常人之心有所昏暗蒙蔽”,所以“中”、“和”的显现也是时隐时现,这些话都是阳明前面反复说过的,无非他前面是将“中”、“和”这些东西换成了名叫“良知”的马甲来称呼。虽然重要,但也没有什么新意。
“大本”与“达道”说起来就是这样,但是实现起来是非常难的,阳明说,“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诚”到了至处,具体体现就是时时处处此心都纯然于天理,这种境界,连阳明自己在给自己友人的书信中都说“虽然,仆盖从事于此而未之能焉,聊为贤者陈其所见云尔。(即使说起来是这样,鄙人若要严格要求此心时时处处纯然于天理,却依然做不到,不过暂且为诸位贤达陈述一下自己的见解罢了)”(《答伦彦式》)虽然有阳明自谦的成分在内,但是也可以看出,实现“大本”与“达道”在心体修养的道路上是多么难,但是道理就是这样,却也不得不这样说。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8 17:00:58 +0800 CST  
069
【原文】
问:“‘颜子①没而圣学亡②’,此语不能无疑。”
先生曰:“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观喟然一叹可见。其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③’,是见破后如此说。博文、约礼如何是善诱人?学者须思之。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颜子‘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见④’意。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颜子没,而圣学之正派遂不尽传矣。”
①颜子,姓颜,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中最贤者。不幸三十二岁短命死矣。
②“圣学亡”句,在《王阳明全集》的第七卷,阳明说过“颜子没而圣人之学亡”的话。
③博约句,出自《论语》,原文是“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④望道未见,出自《孟子》,原文“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
【译文】
有人问:“先生,您认为‘颜子没而圣学亡’,这句话似乎存在问题。”
阳明先生说:“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只有颜回窥见圣道全貌。从他那喟然一叹中可以看出,他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只有识破了圣道全貌的人方可作如是说。‘博文、约礼’为什么是善于教导他人呢?做学问的人须仔细考虑。道的全体,圣人也很难告诉世人它的内涵,必须学习的人自修自悟。颜回说‘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亦即文王‘望道未见’的意思。望道而未见,才是真正的见。颜回死后,圣学之正宗就不能完全流传下来了。”
【解析】
这里必须谈下中国古代的这种“圣学系于一人之存亡”的传统观念,中国一向没有深厚的宗教传统,儒学作为正统的官方倡导的学说,在很长时期弥补着宗教缺失带来的精神信仰上的空白。宗教一般都会有一个高高在上的住在天国的神作为自己的崇拜偶像,基督教中就是上帝,佛教中就是释迦摩尼。但是,儒学所标榜的“子不言怪力乱神”的传统,使得儒家思想中对现世的具有崇高道德修养的“圣人”怀有极高的期待,而且儒家思想坚信,一代民风的塑造,都可以通过一个“圣人”的道德教化而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就是说,通过圣人这个火种的悉心感化,他们相信“圣德”会通过一个传给两个,两个传给四个,四个传给八个等等这样的速度而扩散开来。从而达到感化一代民风,进而实现天下大同的目的。
由于“圣人”所承担的使命过于神圣,所以圣人产出量也就低的出奇,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称得上“圣人”这两个字的人,如果要把他们数完,你的十个指头基本上都用不完。
孔子孔圣人,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最没有争议的大家公认的圣人,虽然他的学说在他生前别说没有实现他的天下大同的人生最高理想,甚至当时都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以他的思想作为教化民众与管理国政的实践。但是他的思想确实是彪炳史册,光耀千古,真正做到了“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至今依然学脉不绝。
孔子的众多弟子中,最中意的莫过于颜回,本来指望他能在孔子百年之后,能继承孔子的衣钵,将孔子的学说进一步发扬光大,可惜的是天妒英才,颜回在三十二岁时就没了,颜回的死对孔子的打击是巨大的,因为颜回是唯一一个被孔子认为掌握了道之全体的人。颜回的英年早逝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呢?启示就在于,人的智慧无论多么高超,如果将其放在天地自然的大背景下去审视,他依然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天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人的智慧和能力所能干涉到的,这也是整个儒学思想所着力的地方,另一部分是人的智慧和能力所左右不了的,比如人的生老病死,以及难于预料的天灾加之于人的横祸。
在这后一部分天命的巨大阴影之下的所有人类的生命,总有一种生如朝露般的悲情之感,佛家沉浸在这种悲情之中无法自拔,道家又醉心于炼丹修道祈求之中,企图以遗世独修的方式跳出悲情生命的牢笼。唯独儒家,将这种悲情化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奋进途中的背景乐,以一种“先尽人事,后信天命”的谦卑中的刚健与不屈,担当起指引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大中至正之任。
另一种悲情的巧合是,阳明先生也有一个可以继承他衣钵的传人,同样是英年早逝,这个人就是徐爱,阳明常常把徐爱比作是自己的颜回,宿命的是,他的这个比喻好像也是遭到了天妒,徐爱三十岁就身亡。颜回和徐爱的英年早逝,无疑都是儒学发展进程中无法弥补的损失。
而阳明之所以说“颜子没而圣学亡”这样的话,那是因为他心中的圣学归根结底是人学。人在学在,人去学亡。圣学不是一本学术著作,不是一项发明专利,也不是一种典章制度。他是人的举手投足,是人的音容笑貌,是人的作止语默。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形而上的理论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圣学即人学,人学即圣学。
儒家树立了一个“圣学”的标杆,提出了一个“人人皆可为尧舜”的最美好的大同世界的愿景。但是,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证明,这种最美好的愿景终归是愿景,从来没有以一种尽如人意的方式实现过。那是不是说儒学就是一种乌托邦的学说呢?
非也!上面我们说了,天命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人力之所及,另一部分是人力之不及。人类真实的历史进程,是这天命的这两部分所激汇交错而成的,大同世界的从未实现,并不是儒家学说的苍白与无力,相反,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光辉的时刻,无不都是天理与人心交融合一时的琴瑟和鸣,而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黑暗时代,又无一不是人的私欲和天理背道而驰之时,大家只要用史实来印证这个结论,自然会发现无不吻合。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8 18:46:14 +0800 CST  
@在这里变得轻松 2012-5-29 10:52:00
颜回的英年早逝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呢?
这个命题反不如“孔颜之乐,所乐何事”这个命题更有意义。
-----------------------------
"孔颜之乐,所乐何事?"的命题,是传统的儒学讲解中已经反复论述过的,别人对此的见解已经非常透彻,楼主已经说无可说,但是对于天命对圣人的制约性这一方面,长久以来各家注意的远远不够,往往只停留在对颜回的"居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思想境界的褒扬上,这种褒扬的一个弊端是,人人都知道那是一个供人学习效仿的偶像,却很少有人能切实效仿颜回的思想境界,被大家"敬而远之",是以孔颜为代表的圣人们的悲哀.点出在天命面前,圣人和普通大众同样有其力所不逮的地方,才会拉近大众和圣人的距离,只有如此,才更能更好的逗透出圣人之学,人人可以学而至,却哀兵必胜意也!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9 11:54:25 +0800 CST  
070
【原文】
问:“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著为物。是如此否?”先生曰:“亦是。”
“只存得此心常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此心耳!”
“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译文】
有人问:“身的主宰是心,心的灵明是知,知的发动之处就是意,意所在之处是物。是这样吗?”
阳明先生说:“也是。”
阳明又说:“只要存养好这个心(时时中于天理),就是学。过去和未来的事情,想它有什么益处?只不过白白地放逸本来的心体罢了。”
阳明又说:“说话没有条理,也足以看出是没有存养本心。”
【解析】
对于“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著为物。是如此否?”这句,阳明的回答是“亦是。”之所以“亦是”是因为提问者这里说的“知”是心的“觉知”功能,这种具有监察性质的“觉知”功能,前文已经不止一次谈过,请大家回顾前文为是。
“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著为物。”这些表述,都没有问题,《传习录》前文皆能寻到与这里相印证之处。
下面这句“只存得此心常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此心耳!”说来也没有什么新意,其中所表达的“心要专注于当下”的观点,《传习录》前面的段落已经讨论得很彻底了,但《传习录》的编撰者还将这些内容重复的东西放到这里,难免给人以凑字数骗稿费的嫌疑。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会发现这种“注水猪肉”的情况愈来愈多,如无必要,楼主基本以一句“请参看××为是“带过,先给各位看官言明在此。
但是要注意“途放此心耳”这句,其中的“放心”的提法是孟老夫子的原创,指人的“放逸之心”,这和我们现代常说的“请您放心”中的“放心”的含义完全不同,需要特加留意。这种“放逸之心”楼主前文的一个比喻是“心如平原走马”,大家可以自行体悟这种境况。阳明认为人心跑到过去或者未来都只是放纵了心这匹野马,马要存养在栏中,才能致其力于有意义的地方。这个有意义的地方阳明认为就是“当下的天理”,也就是程颐说的“心要在腔子里”的意思。
这种尤其注重“当下的天理”的特色,正是阳明心学最大的“务实”的特色,《国际歌》中的歌词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如果换成阳明来唱,他一定会这样来唱“从来就没有什么过去也不要靠将来,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当下的良知。”不信天,不信地,不信鬼,不信神,依靠的只有当下的自己内心的良知,这正是儒家那种自强不息自助者天助精神的具体表露。
“说话没有条理,也足以看出是没有存养本心。”这句是阳明针对人的言谈而谈的,言为心声,说出的话没有次序,没有条理,正是内心没有存养好天理的表现。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观察一个人说话是否“在理”就可以判断出他(她)的心这匹野马,到底是放逸在田野之外还是存养在栏中。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9 17:46:41 +0800 CST  
071
【原文】
尚谦①问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异。
先生曰:“告子是硬把捉著此心,要他不动;孟子却是集义到自然不动。”又曰:“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①尚谦,薛侃,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阳人,王阳明的弟子。
【译文】
薛侃问阳明先生,孟子说的“不动心”和告子说的“不动心”区别在哪里。
阳明先生说:“告子是人为地把持着这颗心,强制它不动;孟子则是由集义到自然不动。”
阳明先生接着又说:“心之本体,原本不动。心之本体即为性,性就是理。性原本不动,理原本不动。集义就是恢复心之本体。”
【解析】
先说一下“集义”这个词,按照朱熹的注解,“集义,犹言积善,盖欲事事皆合於义也。”而“义者,宜也”。那么就可以说时时处处做适宜的事情,就是集义。
在第066节,我们探讨过两种不同的“静”,这里告子的“不动心”,就像其中的一种静中求静,反而不静一样。本来此心已经不动了,告子又加了一层维持此心不动的功力,这么一加,即失却自然本色,成了自我强制的“不动心”。这种“不动心”其实已经动了。
而孟子的“不动心”,阳明认为是“集义”到自然不动。关于“集义”这两个字,阳明在他的《答伦彦式》这封书信中,有过解释,我们来看下原文“心,无动静者也,其静也者,以言其体也;其动也者,以言其用也。故君子之学,无间于动静。其静也者,常觉而未尝无也,故常应,其动也,常定而未尝有也,故常寂;常应常寂,动静皆有事焉,是之谓集义。”
我为什么引用这句话,因为这句话点明了“集义”和“静”的关系,而这里的“静”也就是孟子的“不动心”。从心的本体而言,是静的,这就是孟子“集义”到自然不动的原因。要完整理解孟子的“集义”,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讲。
其一,心的体是静,心的用是动。
其二,“动静”都是就心这一个东西说的,引导出“故君子之学,无间于动静”,君子之学不必刻意以求动静为准绳(初学者通过“息思虑”所求的静,也只是一时之用,可做一宿之眠,却也不可久居,若在“息思虑”基础之上又执着于“守住”一个静,就又成了“不静”的“动”了)
其三,“静是常觉而未尝无,动是常定而未尝有”,为了避免大家对这句的表述产生一种“谈玄学”的神秘感,我要掰碎了摊开了展示给大家看。
先说“静是常觉而未尝无”这句,心的本体是不动的,这里说到了本体,该如何理解这种本体的不动,我不得不从现代的唯物主义哲学这里借点东西。按照唯物主义哲学,世间的客观规律和物质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那么我们前面说过,阳明说的“心”不是生理学上的血肉之心,而是以其所感知的对象而言的,心所凭藉而存在的更广大范围的天地之间的道,也就是唯物主义哲学所说的物质和规律。现在让我们暂时换用一种唯物主义的视角来谈论一下,天地之间的道是心所存在的根源,如果天地万物都不存在,人身自然也无处立足,更别说人心了。所以,如果说人心的本体是天地万物运行的那个“道”,这个“道”是静止的,这里说的静止是指道的恒定性而言的。这种相同规律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出现的稳定性表现就是“静”。这就是就心的本体而言是静的原因。
但是人心不可能没有知觉,这个知觉所产生的本体虽然是“常静”的,但是知觉必须有内容,你说我就是可以做到“让心没有内容”,但此时,你心中的内容就是“把捉住此心没有内容”的那个念头,依然是有内容。有点绕嘴,请体验之。所以这样一来,说心的本体是静,但是“常觉”的功能使得心中常常有“物”存在,所以说“未尝无”。既然是“未尝无”,那就要“物来能应”,就是“常应”。
再来说“动是常定而未尝有”这句,有了前面的铺垫,这句就好理解了,心动(这里指按良知而动)的依据是天地之间运行之道(而不是人心另外发明了一套“动”的准则,另外发明一套“动”的准则并且遵而行之,就是私欲了)而动,天地运行之道是有“静”的特点的(依据其稳定性,重复出现性而言),动是按照天地间那个“常静常定”的准则而动,而不是另有“动”的准则,所以说“未尝有”。
阳明后面说“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他这里说的“理”虽然也是阳明式的依据于“天地之道投射于人心”而言,但后面又说“性原不动,理原不动”这个所谓的“不动”再挖掘深一点,根源还是天地之道的恒定不动的特点表述。“理”也好,“性”也好,不是人心自生自长的,还得以天地之道为准绳。
这样一来,“集义”指人心“常应常寂,动静皆有事焉”,“常应”指心不能处于真空,谓之“常应”;“常寂”指心不能另立山头,而必须以“恒定不动”的天地之道为准绳,谓之“常寂”。这个“有事”指心能依理而行事,不是自我“创造”的事。
这里为了讲清楚静是心的本体,不得不向唯物主义那里去借兵,也是为了大家能理解清楚而为之,并不是阳明先生思想的本意,这点须要明白。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29 20:00:23 +0800 CST  
072
【原文】
“万象森然时,亦冲漠无朕;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冲漠无朕者,‘一’之父;万象森然者,‘精’之母。‘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翻译】
“万象森然时,就是冲漠无朕;而冲漠无朕,也就是万象森然。所谓‘冲漠无朕‘,是‘一’的父亲;而‘万象森然’,是‘精’的母亲。‘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心外无物。如我的心发出一个孝敬父母双亲的念头,那么孝敬父母双亲就是物。”
【解析】
“万象森然”这句,在第025节已经探讨过一次,请大家先回顾一下前文。
阳明这里的表述方式依然是“玄味”十足。先说“万象森然”和“冲漠无朕”是一个,马上又将其掰开,分别赐予了“精”的娘和“一”的爹的职称。然后没等“精”的娘和“一”的爹发表完晋职感言,阳明又迫不及待地施展了“太极和面功”,袖子也不捋就直接将“一”和“精”又揉成了一个东西。于是,在结婚证还没有领的情况下,“万象森然”和“冲漠无朕”又被阳明先生指认为了法定夫妻。
好的,阳明先生辛苦了,先请他到旁边的太师椅上歇会儿,下面把时间交给楼主。
情况比较乱啊,我们要慢慢来捋一捋。昨天看一部讲述深海动物的记录片时,得知海底深处有一种动物是雌雄同体,所以其中的任意两个都有理论上结为夫妻的可能。我估计阳明这里在刚说完“万象森然”和“冲漠无朕”是同一个东西后,又马上将二者送入洞房。应该是按照“雌雄同体”的概念来的。
这里实际上还是涉及到心的本体,对心的本体的探讨我们在上一节刚刚讲过,请参看为是。这里不过又换了一个别的花样来描述,用的是“万象森然”和“冲漠无朕”来形容心的本体状态。
大家注意到没有,阳明赐予“万象森然”以“母”的角色,“冲漠无朕”以“父”的角色,他为什么不反过来说呢?原因是“万象森然”是就自然的本体而言的,就是说假如人不存在,天地万物该“森然”还是“森然”,而天地万物都是自然本体孕育的,那当然就可以说有“母”性的特点。
而“冲漠无朕”这句中,已经透出“人”的身影了。注意那个“朕”字,在这里不是皇帝自称的意思,而是“征兆”的意思。自然万物会对“征兆”感兴趣吗?不会,自然万物无论经历几世几劫的轮回,自然万物本身依然是连一个哈欠都不会打,因为自然万物本身是没有任何意识的。它不会对任何东西进行人文方面的探讨。连用“混沌”一词来形容自然也是多余的,那真是一个说无可说的境况。
而面对既“森然”,又“冲漠”的自然万物,发出“无朕”两个字的,也只有人心了。当人心一参与到天地万物之后,刹那间一切都变得熠熠生辉了,当然这依然是人心一厢情愿的感受,天地万物依然是无知无觉地在走自己的路,连眼皮也不会抬一下。
正因为“万象森然”和“冲漠无朕”有上述的不同,所以阳明分别赐予了“母”和“父”的叫法,这不是可以随便更换的。
但是人在说那个“冲漠无朕”,所涉及的对象依然是“万象森然”的天地万物。所以,说他们二者是一个也未尝不可。
“精”和“一”两个字前面也谈论过,这两个字都脱离不了人心,“一”是人心主于天理,再没有第二个可以作为心的主人,谓之“一”;“精”是认天理之纯粹精白,无一毫三聚氰胺、地沟油之类的人工添加物,纯天然、纯绿色、无污染、无公害谓之“精”。“精”是精的天理的那个“一”,“一”是一的天理的那个“精”。所以说“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阳明说“冲漠无朕”是“一”之父,人心要主于天理的“一”,心体未发之前,心中如太虚,波澜不起。心体和宇宙本体水乳交融为一。这种境界,正是心体发而中节的肇始根基。失却了这个根基,必然心念发处,止于私欲而不能主于天理的这个“一”。所以称“冲漠无朕”是“父”。
又说“万象森然者精之母”,人要体认天理纯正,存在于万象森然万物之间的“道”本来就没有掺杂人的意思的。那本然如此的特质正是精纯粹然。所以人心认理之“精”正是从“万象森然”的胎盘上来的。“精”若再从心中另外去求,又必然归入私欲而不能止于天理之纯正处。所以说“万象森然”是“母”。
“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这句的意思前面已经反复谈过,不再赘述。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30 18:00:56 +0800 CST  
@在这里变得轻松 2012-05-31 09:38:41
"孔颜之乐,所乐何事?"的命题,是传统的儒学讲解中已经反复论述过的,别人对此的见解已经非常透彻,楼主已经说无可说,但是对于天命对圣人的制约性这一方面,长久以来各家注意的远远不够,往往只停留在对颜回的"居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思想境界的褒扬上,这种褒扬的一个弊端是,人人都知道那是一个供人学习效仿的偶像,却很少有人能切实效仿颜回的思想境界,被大家"敬而远之",是以孔颜为代表的圣人们的悲哀.点出在天.....
-----------------------------
刻意撇开"事功"而只谈天理,恐怕此心已经流入了另一种"不正",事功和天理本来就是互相包含的,难不成滤去一切价值,只是空谈天理,那么你这个"理"又是什么呢?是虚空吗?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31 11:04:53 +0800 CST  
"平日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王"正是宋明时的儒者最易流入的过失,所以楼主此贴主旨,虽然是谈心性修养,但是绝不会流于玄学座谈,努力践行方是真谛,所以也从不讳言要事功和心性要合一并修,阳明先生如果没有事功,只是以学问而闻名于世,恐怕其学说影响不会这么大,所以我这里一再强调,阳明心学是一掴一掌血的实学,不是空谈心性的伪学.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31 11:11:41 +0800 CST  
073
【原文】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著不循,讲人欲来顿放著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①’的工夫。”
①义袭而取,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按照朱熹的解释是“由只行一事偶合于义,便可沿袭于外而得之。”
【译文】
阳明先生说:“现在从事我说的格物之学的人,大多还停留在口耳之上。更何况那些本来就是从事口耳之学的人,难道反而能真的从事于“格物”的学说吗?存天理克私欲学问的细微处,只有时时用力省察克治,心体在存养天理上的进步才能逐日显现。(比如)现在说话之间,虽然是探讨天理,但不知此刻心中在刹那之间,已经有多少私欲在心底泛起。其中还有暗中泛起而自己不能觉察的私欲,就算用力去省察尚且不容易发现,更何况只是空口白说,还妄想能全部知道吗?此刻只顾论天理,却将(已经知道的天理)放在一旁不去遵循,论人欲却将(已经知道的人欲)放在一旁不去克治,怎么能算是格物致知之学呢?后世的学问,做到极点也最多是一个‘义袭而取’的功夫罢了。”
【解析】
文意通达易懂,毋需多言,其中表达的“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著不循,讲人欲来顿放著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的意思,建议和第大家056节对照来看。现在特就该段的难点谈一下。
阳明先生在这里又引用了孟子的“义袭而取”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很多人不容易懂的地方,在注释中我引用了朱熹先生的注解,尽管很多人对朱熹先生存有看法,但是他对很多儒家著作的注解是很有参考意义的,其作出卓越贡献的地方,同样不能抹杀。
“义袭而取”中的“袭”字,是一时,突发的意思,那么整个四个字的意思就是:所行只是偶尔合于“义”就想要取得(养成浩然之气的结果)。这里主要是强调人在存养内心天理的功夫上的连贯性,前面我说过,就算再坏的人,也总会偶尔做一次好事,但是,这偶尔一次的好事并不能改变对他是坏人的定性。同样,人不能一贯地保持所思所行皆合于“义”,仅仅依靠一时一事的合于“义”就妄图“克己成圣”,显然是不现实的。
孟子对“义袭而取”的养心方式,曾经举了一个“拔苗助长”寓言,这个寓言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我们通常对这个寓言的理解就是人不该急于求成,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情,当然这样理解也没有错。事实上,孟子举这个寓言的本意是说,培养人的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其实就是阳明说的良知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就像地里的禾苗在生长一样,地里的禾苗在生长,无声无息,却又日夜不停,没有一秒的中止,人通过拔苗而助其长,就是妄图通过一次性的集中式的努力,实现一种质的突破。这种违法禾苗生长规律的做法,不正像是人修养此心时的“义袭而取”吗?
对于禾苗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勿忘勿助”,这四个字后面还会重复出现。“勿忘”就是你不要忘记照顾禾苗,该给禾苗浇水就浇水,该施肥就施肥,该打农药就打农药,就是一个“不抛弃,不放弃”的意思。而“勿助”就是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用画蛇添足的力量去干扰禾苗的自然生长过程。“勿忘”禾苗的功夫,其功在我,而禾苗生长的过程,完全可以委之在天。那个拔苗助长的人正是犯了“助”的毛病,他企图用自己的力量,替代老天的力量,岂不谬哉?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传习录》中有大量对于孟子思想的转述,从严格的学术立场上而言,在讲《传习录》之前如果能先将《孟子》中的思想讲述一番,是大有裨益的。所以,真想更好理解阳明的思想,建议大家可以预先研读《孟子》。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31 11:23:03 +0800 CST  

楼主:沙滩孤雁

字数:3267

发表时间:2012-03-03 02: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6 09:14:52 +0800 CST

评论数:29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