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悲苦人生

魏延的悲苦人生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伐纣,在第68回安排了四个先行官和三运督粮官。四个先行官是“头队先行”黄天化,左哨南宫适,右哨武吉,后哨哪吒。三运督粮官是头运杨戬,二运土行孙,三运郑伦。在第68回,姜子牙手下最能打的个人法术最厉害的是杨戬、哪吒、郑伦、土行孙。杨戬的厉害不用解释,哪吒的法术并不比金吒、木吒、黄天化厉害,厉害是莲花化生没有普通人的魂魄,郑伦的鼻子一哼的“哼”术太厉害,除了杨戬和哪吒这两位不受魂魄控制的高手外,别人都无法抵挡,至于土行孙,他的土行术和捆仙绳太厉害,除了杨戬就是哪吒也不能抵挡。从姜子牙的安排明显看出对压粮运草的重视。先行官打了败仗还有挽回的可能,运量官丢了粮草就太可怕了。姜子牙虽然安排了四个先行,但左哨南宫适和右哨武吉只是单兵高手,没有任何法术,在《封神演义》中属于配角。但三个运粮官都是响当当的顶尖高手。
刘备是军阀,军队的生存首先是粮饷,也就是所谓的“无粮不聚兵”。所有的军阀都要争夺地盘,除了个人发财的目的就是为军队生存寻找军饷。管理地盘就是一般的行政管理。刘邦建立了庞大的汉政权,总结成功经验的时候就说自己任命了三个杰出人物(汉兴三杰),也就是萧何、韩信和张良。“汉兴三杰”中最重要的排序最高的是萧何,他既不会打仗也没有什么谋略,最大的本事就是以杰出的行政管理能力为刘邦提供后备兵员和粮饷。现在很多影视剧很突出周恩来在中国革命史的重大作用,在伟大的战略决战中,中共中央给周恩来的分工是后勤工作,周恩来杰出的战争时期的后勤管理能力很自然就转变成和平时期的行政管理能力。刘备占领了南四郡,是丢掉徐州后又一次获得重要的地盘,当然要好好管理,所谓“调供军食”就是全面负责行政管理。刘备时代没有什么党务,除了军事工作就是行政工作,刘备自己是军队的总司令,委托诸葛亮担任行政管理,就是把集团极重要的权力给予了诸葛亮。
刘备集团之所以在和江东集团争夺赤壁之战的功勋中落了下风,一个是没有参加最重要的赤壁火攻曹操,另一个就是粮饷依托江东供给。
第52回江东和刘备争夺荆州。
瑜曰:“吾等用计策,损兵马,费钱粮,他去图现成,岂不可
恨!” 肃曰:“公瑾且耐。容某亲见玄德,将理来说他。若说不
通,那时动兵未迟。”


茶罢,肃曰:“吾主吴侯,与都督公瑾,教某再三申意皇叔,
前者,操引百万之众,名下江南,实欲来图皇叔;幸得东吴杀退曹
兵,救了皇叔。所有荆州九郡,合当归于东吴。今皇叔用诡计,夺
占荆襄,使江东空费钱粮军马,而皇叔安受其利,恐于理未顺。”
孔明曰:“子敬乃高明之士,何故亦出此言?常言道:物必归主。
荆襄九郡,非东吴之地,乃刘景升之基业。吾主固景升之弟也。景
升虽亡,其子尚在;以叔辅侄,而取荆州,有何不可?”肃曰:“
若果系公子刘琦占据,尚有可解;今公子在江夏,须不在这里!”
从文本看,江东在赤壁之战中“损兵马”“费钱粮”。一个军事集团发动战争的目的除了维护集团的安全之外就是占领更加广阔的地盘获得更多的物质供给。否则,谁他妈的打仗?一仗一仗打下来,一定是要死人的,一定要损耗物质的,如果没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谁肯牺牲自己的实力?刘备和诸葛亮没有否认江东的理由,可见江东确实付出巨大的物质损失。虽然文本中没有明确交代,但我怀疑赤壁之战时期刘备集团可能接受了江东的粮饷补给。俗话说:吃人的口短,拿人的手短。面对江东对荆州的索取,刘备很无理。但诸葛亮是个很能“无理争三分”的家伙,拿出刘琦来说事。按照当时的政治运作规则,刘琦确实有继承刘表位置的依据。但是,刘琮已经投降了曹操,即便刘备不承认刘琮的投降,但曹操已经占领过荆州,刘琦实际已经没有继承荆州的理由。可是,江东和刘备都不承认曹操对荆州的占领,刘表的荆州牧是朝廷封赏的,就像孙策管理江东的权力也是朝廷封赏一样。如果江东否认刘琦对荆州的继承权,那么刘备也就有权否认孙权对江东的继承权。鲁肃是个实在人,被诸葛亮七绕八忽悠就弄的没了头绪,竟然被空洞的政治原则困住了手脚,承认了刘琦对荆州的占有。不过,刘备、诸葛亮也明白自己占领荆州实在没有道理,所以写了一个借条。
这个借条存在的依据好像是刘琦,其实只是表面理由,真实的原因是如果江东不给刘备一块地盘,刘备的两万人马就没有吃饭的地盘,双方除了开打没有别的办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备南下夺取了南四郡。孙权只好承认这个现实。在这之后,包括刘琦去世后,江东在争夺荆州的斗争中始终落在下风,不是江东没有彻底解决刘备的能力,而是如果解决了刘备,以江东自己的力量实在不能抵挡曹操。在争夺荆州的过程中,刘备确实占了便宜,但这个“便宜”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便宜,刘备急于寻找新的更加广阔的地盘发展自己的力量。为了忽悠江东,刘备和诸葛亮把进攻益州的战略企图告知了江东。江东也认为在刘备没有新的地盘之前索取荆州在战略上是不明智的,所以默许了刘备的政治欺诈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荆州的刘备就始终把眼睛盯着益州,为自己进入益州寻找机会。张松的行为牵动着刘备集团的神经。张松刚刚离开益州,诸葛亮安插在益州的密探就紧急报告了荆州。对于张松的许昌之行,荆州方面没有任何办法,总不能派人把他给截杀了,那么不但惹恼了益州而且引起曹操的关注。如果曹操重用张松,接受张松的建议,荆州只能干瞪眼。我们必须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有限制。曹操自从破了马超,非常骄傲,等闲不肯见人,军国大事都在相府商议。张松不喜欢阿谀奉承,曹操又自高自大,当然就谈不拢。在张松的许昌之行中,除了荀彧在西校场附和杨修劝谏曹操,整个接待工作就一个杨修负责。当时曹操已经骄傲到不可理喻的程度,像张松前来许昌这种牵扯到集团根本战略的大事情,一定要召开重要的高层战略会议研究,不管是否进军益州,都要在高级将领中形成共识。当然,曹操是极其聪明的,他手下的所有谋士的智力都弱于他,但毕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别人的建议还是有借鉴意义的。所有的领导人一言不发,只有曹操自己在那儿决策,这个太危险。曹操的骄傲的结果是刘备不但占领了益州而且占领了汉中。为什么杨修这个家伙唧唧歪歪的参合呢?一个是职务,他是主簿,另一个就是杨修也是一个恃才傲物的家伙,显摆显摆自己的才能是他最大的爱好。这个死心眼没眼光的书呆子,不知道犯忌,最后把自己显摆死了。杨修死于汉中战役,其实呢,在7年之前接待张松的时候,他就已经过于没眼力劲了。曹操手下的那些谋士,已经知道曹操发生了变化,不喜说实话,喜欢阿谀奉承,所以干脆不发言,让杨修这个“二货”显摆好了。连杨修这样的家伙最后都被杀了,远道而来的“二货”张松,这家伙长得又特丑,中国人普遍有以貌取人的倾向,孙权和刘备都曾经不喜欢丑陋的庞统。我看到这个地方就很不平,找对象当然要关注容貌,比如像我这样的好色动物,像我这样特别长于赏鉴女性美点的家伙(我眼中的女人都能找到美点,所以朋友们很讽刺我没有眼光),但是,重用人才也关注容貌,实在不能让人理解。
张松在许昌惹了一鼻子灰丢人现眼的被乱棒打出。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5 17:13:24 +0800 CST  
@lekom 2012-10-05 17:34:32
楼主,我看了一点就不想看了,关公长沙战黄忠是假的不知道么,当时黄忠和刘磐在守攸县不知道么,根本就不在长沙,就你还谈历史
-----------------------------
老师的批评很有道理。不过,我压根就不评历史,我是在读小说。在我这里《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是一样的。有位老师说的好,我是自己看小说看出快乐,感动的不行,写着玩,压根就不是研究历史,只不过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加一点风土人情而已。我们看小猫,吃饱喝足晒着太阳,有事没事的转圈咬自己尾巴玩。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不用考虑兵戈之害,不用担心午饭,只要勤劳就可以老婆孩子,又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我就是那个玩自己尾巴的小花猫,我知道《三国演义》有虚构的东西,但喜欢务虚,因为实打实的历史研究太累了,也没几个人喜欢。貂蝉、小乔的美丽当然是天生丽质,但也未必全身上下没有一点瑕疵,所以我喜欢精心打扮的美女,喜欢掩盖自己哪一点瑕疵的美女。赤裸裸的东西,没什么意思,即使真实。我非常怕蛇,有一天偏偏遇上了,结果它老人家也紧张的不轻,赶紧跑了。后来,我就想我为什么怕它呢?为什么不害怕影视中的老虎而害怕蛇呢?认真一想,明白了,蛇这玩意没有毛发,也就是没有穿衣服,让人不愉快。我们知道大红公鸡要比杂毛鸡贵的多,其实呢,拔了毛吃肉一样,但人们就是吃肉也认为漂亮的鸡肉鲜美。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不同于自然界的地方就是有虚化的东西。我们追求实在,但回去见到自己的老婆很快意的虚化地认为她是天下第一美女,也无伤大雅。请允许我研究虚化的小说。黄忠守攸县,这是历史,但京剧等戏曲中都是战长沙,没办法,真实的历史是斗不过文学的。金庸的武侠统统虚构,但有以亿为单位的读者,我们总不能满大街贴广告告诉人们不去读金庸吧。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6 23:11:10 +0800 CST  
@15134136021 2012-10-06 02:19:19
你好我是漫步狮子座 楼主写作好有水平啊 我就是一小儿科的写手 不过我会一直以楼主为榜样不断改进写作风格 并大量的读史书 你说的一针见血 我写历史最喜欢鉴古通今 因为我看过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书里说学历史鉴古通今是很主要的 希望老师能够一直支持我 鼓励我 指导我

-----------------------------
这两天领导对我很欣赏,让我过了一个充实的长假,让我在他的领导那里展现了打扫卫生的水平和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忠诚,所以不能上网,敬请谅解。忙中偷闲,拜读了老师的几篇文章,发现都是古代美女的评论。这个太令人快乐了。本来昨天写了一些回复,突然断电,竟然全掉了,简直太那个了。我大受老师影响,发完魏延和老师切磋一下这几个名著中的美女。不过,我一个性格比较粗疏的大老爷们,评价美女估计艰难些。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6 23:19:52 +0800 CST  
@z_hl 2012-09-29 11:47:54
好像刘少奇还是下了狠手吧,刘少奇要回去做农民,但被拒绝
-----------------------------
写了一点回复,多少有点众所周知,结果被那个了。只好修修再发,请原谅。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6 23:21:59 +0800 CST  
@徐兆玮 2012-09-27 09:41:31
延乃拨马而逃,却寻不见玄德,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书中说了“寻不见”,就是寻找不到刘备。不是没有寻找。从历史实际来解读,魏延找不到刘备,这很难解释得通,但从小说逻辑来解读就容易了。因为作者安排以后魏延在长沙露面,起负责杀死韩玄的作用,维持五虎上将全忠全义的艺术形象,并引出魏延反骨说,显示诸葛神算。因此安排魏延暂时退场。
魏延这个人物说重要,不如五虎,说不重要,武艺上又可以和许褚、庞德.....
-----------------------------
本来想答复老师研讨一下《三国演义》的创作,结果绕来绕去又回到魏延身上去了,想来想去不如汇入到《魏延》中一起发得了,反正整个的《魏延》都是和老师讨论中影响出来的。在此致谢,继续接茬写《魏延》。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6 23:26:38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第60回,离开许昌的张松进退两难:
“松自思曰:‘吾本欲献西川州郡与曹操,谁想如此慢人!我来
时于刘璋之前,开了大口;今日怏怏空回。须被蜀中人所笑。吾闻
荆州刘玄德仁义远播久矣,不如径由那条路回。试看此人如何,我
自有主见。’”
张松在益州夸了大嘴,在许昌丢了大人,必须找补点什么带回益州遮着脸面。但是,张松为什么要去荆州试探刘备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当时的形势所迫,一个是张松这种心胸狭窄的人物的报复心理。当时群雄俱灭,只有曹操、孙权、刘备、张鲁和刘璋并立,张鲁是益州的敌对方,曹操已经拒绝了益州,张松的选择只有孙权和刘备,孙权的地盘和益州被刘备得荆州隔开而不连接,第56回周瑜曾经带领江东人马进攻益州,结果第57回周瑜到达巴丘后,发现荆州的刘封和关平截断了上游水路,被活活气死。江东没有办法越过荆州进入益州,决定了张松只能去荆州而不能去江东。张松这种人心胸特别狭窄,不能受一点儿委屈。我们看第27回廖化出场。廖化虽然是个打家劫舍的土匪,但很崇拜刘关张,当时是200年,官渡之战还未爆发,天下大势不明,而且刘关张三兄弟云水相隔前途莫测,廖化毅然杀掉老同事杜远跟随关羽,可见态度的坚决。关羽担心廖化的土匪出身,自己这儿有两位年轻美貌的小嫂子,所以拒绝了廖化,这是关羽纵横天下的一生中罕见的一次小心谨慎。说个笑谈,刘备、诸葛亮对付关羽这样的弟弟就应该把天大的任务压给他,比如把阿斗什么的交给他,他就小心一些。廖化委身江湖11年,直到211年刘备接受刘璋邀请进入益州的时候廖化才到达荆州加入关羽本部(第60回)。这11年间,天翻地覆,曹操已经具有压倒性优势,在许昌附近打家劫舍的廖化始终没有投靠曹操,一直到119回263年蜀国灭亡,廖化和董厥“皆托病不起”,坚决不肯归依曹魏政权,后来忧愁而死。从廖化的人生看,廖化没有欠过刘关张的任何情分,他为什么等了11年后终于加入了刘备集团呢?要知道,刘备和曹操是敌对方,廖化是许昌附近的武装土匪,要经过曹操一路一路的军队的拦挡进入荆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关羽的勇武过五关还受了极多的挫折。200年,廖化和关羽一面之缘,一个愿意归依的口头约定,一直到11年后竟然才得到实现,而当刘备和关羽去世后的263年廖化仍然绝对忠诚。一个信守了63年的口头约定,廖化的人格是不需要讨论的。反过来看张松这个狗东西,天天领刘璋的工资,却久有归依曹操的里扒外坏的思想。当然,张松是益州人,为了吃饭养活老婆孩子暂时依附刘璋也是可以理解的,既然曹操已经掌握了全国的政权,为了国家统一献益州于曹操也有一点解释。但是,张松在许昌一副小人得志的趾高气扬,曹操确实骄傲的很了些,但作为准备依附的臣子竟然戏弄自己心中的主人(逼迫曹操毁了《孟德新书》)、竟然公然揭出曹操一生中的所有败仗,确实也太过分了。像张松这种性格也就是在益州跟刘璋那种好脾气的领导混日子,否则,任何领导都会处理他。如果张松灰不溜秋回益州,我们还可以理解张松许昌之行多少有些正义事业的考量,但当他绕道荆州的时候,就彻底表明他准备向曹操献地图纯粹就是谋求自己的政治利益,而且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择手段。张松之所以去荆州,压根就没有考虑为刘璋解决张鲁的威胁,不仅仅是为了在益州老同事之前的脸面(让曹操乱棒打出的张松已经没有了面子),最重要的是他要与曹操作对。你曹操不是看不起益州吗?你曹操不是侮辱我吗?很好,我现在就给你的政治敌人去帮忙,让你手忙脚乱后悔不及。曹操的头号敌人是刘备,所以张松一定要去荆州,至于刘备的事业有没有前途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恶心恶心曹操。
张松这个家伙没有任何道德底线。
反过来,我们也要考虑用人的舒缓度,安排工作要预留弹性。赤壁之战前,孙权让周瑜担任前敌总司令,临行之际进行政治交底:如果能打赢就打赢,如果不能打赢就回来,我孙权指挥所有部队再和曹操决战。这种交底第一告诉周瑜不要有政治包袱,不用担心孙权在形势不利的时候投降曹操,把战争责任推给周瑜完事;第二也让周瑜不那么紧张,万一打了败仗,孙权追究责任,周瑜担心回去上军事法庭,干脆投降曹操就麻烦了。张松向刘璋建议去联合曹操,这个当然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不管张松夸多大的嘴,作为益州的领导,刘璋在张松远行的时候就应该预留分寸:如果能够联络曹操当然好,如果不能联络也不是张松的责任,要记住在第一时间回来报信。我们看影视剧,经常发现蒋介石给部下下死命令,不管能不能完成,结果一些部下干脆就投向中共了。比如,《辽沈战役》中蒋介石就一个劲逼迫卫立煌和廖耀湘。反过来,我们看中共的领导人,往往就注意和部下协调。同样是《辽沈战役》,毛泽东和林彪前前后后争论了半年,光电报就70多封,一直到林彪终于考虑成熟,辽沈战役才正式开打。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当部下无条件执行上级命令的时候,确实没有部下思维错误带来的危害,但同时也丢失了部下认真思考带来的能动性。
荆州始终关注张松的行程,应该知道张松在许昌的“不被礼遇”,所以给予张松最高规格的待遇。
赵云远远迎接于郢州地界,关羽在馆驿击鼓相迎,刘备亲自统领诸葛亮和庞统来接,“并辔入城”,“分宾主依次而坐”,“一连留张松饮宴三日”,“于十里长亭设宴送行”,动情之处,刘备“潸然泪下”。
张松这个“二货”感激莫名,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底牌全部打出。你是个什么人?有什么资格和左将军、宜城侯(以上朝廷封授)和荆州牧(孙权表荐)平起平坐,人家不过觊觎益州而已。不要说张松这种角色,当年吕布在徐州称呼刘备“贤弟”,张飞就要和吕布死拼。就关羽那种心高气傲,不敬士大夫的性格,如果不是有特别的需求,他会低声下气在馆驿外“击鼓相迎”?荆州在集体忽悠张松,荆州的君臣都在演戏。
刘备这个大耳贼,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演员,如果活着今天,肯定是金马影帝,他的后辈刘德华、刘晓庆什么的只能甘拜下风。在刘备忽悠张松的过程中,诸葛亮只参与了备份表演,他是总导演。易中天老师评价诸葛亮与刘备关系的时候,说刘备入川带领的是庞统,所以对诸葛亮并不是很依托。我不这样认为。从隆中对策开始,刘备和诸葛亮就确立了先取荆州后取益州的战略规划,在张松献地图这种历史关头,诸葛亮会无所作为?从文本看,张松离开益州的消息是诸葛亮安排的密探报入荆州的,从诸葛亮一生做事的特点看,他特别重视情报工作,所以张松的行踪一定被诸葛亮牢牢盯着。诸葛亮是战略家,所有的战略家都知道,刘备进入益州是夺取别人的地盘,这个工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荆州都是重要的依托,刘备丢不起,尤其在没有夺取益州之前丢不起,所以一定要留下留守人员,在两个军师中诸葛亮的资历远远超过庞统,留守的肯定是诸葛亮。诸葛亮知道,刘备已经觊觎益州多年,绝对不会放弃张松带来的机会,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劝说。但是,刘备非常虚伪,他不好意思自己说出夺取益州的意图,一定需要一个人给刘备一个自欺欺人的理由。诸葛亮这个人好像比较高尚,对那些虚伪的东西说不出来。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想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禅越过过继儿子刘封当世子,自己不好意思说,就问诸葛亮怎样立接班人,明摆着让诸葛亮替他当恶人。诸葛亮不干这缺德事,或者说诸葛亮不干这自欺欺人的事情,就说:这是家务事,问之关张可也。所以,211年在荆州,诸葛亮以送张松为借口,躲开了刘备,让庞统这个急性子外加实在人去给刘备找不要脸的理由。第62回刘备和庞统谋夺了涪关,特别高兴,“玄德酒酣”,喝多了忘了伪装露出枭雄本色,“顾庞统曰:‘今日之会,可为乐乎?’”那意思就是实现了谋取益州的重要一步,实在太高兴了。庞统当时就给他一个大窝脖:“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这种公开顶撞领导的“二话”,诸葛亮一生都说不出来。和诸葛亮相比,庞统就不但性急而且粗野。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7 12:50:18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张松回到益州,先去见一丘之貉法正,详细认真和法正达成了出卖益州的计划。就在这时,孟达这个家伙来了,立即猜出法正和张松要出卖益州给刘备的阴谋。小时候读书感觉孟达太聪明了,简直神人,现在推敲发现了孟达的推理依据。以孟达对张松这种得志就猖狂的个性了解,如果顺利完成联合曹操的任务,早就牛哄哄跑刘璋那儿显摆了,所以只要张松和法正背着人搞阴谋,肯定就是出卖益州,而且一定不是卖给曹操,那么只能卖给刘备,因为孙权想买也没有办法。
法正和孟达都以最大的激情参与出卖益州的行动,目的就是个人富贵,没有什么拿的上台面的理由。
张松向刘璋建议法正和孟达领精兵5000迎接刘备,刘备就堂而皇之的由“西川供给”物资进入了大益州范围。张松献地图是刘备集团发展史上仅次于诸葛亮加盟的重大事件,张松那个地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备不受任何阻拦进入益州的腹心地带。
刘璋主动邀请刘备的影响是巨大的。第一,刘备进入了益州腹心地带,了解了益州的风土人情。第二,一直由刘璋供给的刘备“秋毫无犯”“广布恩德,以收民心”,为刘备占领益州打下了群众基础。第三,益州的大批干部知道刘备不是好人,来意不善,纷纷劝说刘璋而不被采纳,虽然仍然有王累、张任等忠臣,但大部分干部早就对“独坐穷山,引虎自卫”的下场有所预测,对于自己早晚归刘备领导有思想准备。
如果没有张松的帮助,刘备进入益州实在不知猴年马月呢,而且如果刘备公开从荆州进攻益州,仅仅外围的争夺就够麻烦的。
刘备和刘璋在涪城相会,这地方离成都360里,刘璋已经进入了刘备得掌握。张松寄密信给法正,建议在涪城解决刘璋。法正这个家伙非常积极的和庞统商议。从这个地方,结合前面张松首先和法正秘密商议出卖益州可知,张松和法正关系要比孟达亲密的多,所以法正极早就进入了刘备集团的核心决策层。
当时庞统建议“来日设宴”,“于壁衣中埋伏刀斧手”,“就筵上杀”掉刘璋,然后“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刘备却说:“季玉是吾同宗,诚心待吾;更兼吾初到蜀中,恩信未立;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公此谋,虽霸者亦不为也。”直接拒绝了张松、法正、庞统等人的密谋。
从张松献地图的举动来看,从张松建议在涪城谋害刘璋的策略看,张松等人都是建议斩首行动和奇袭。这种思路和用兵特点非常符合魏延的路子。刘备和刘璋的涪城相会,庞统决定先斩后奏,安排魏延舞剑助兴,意思就是一剑干了刘璋。庞统为什么不安排黄忠、刘封、关平呢?原因就是庞统知道魏延没有思想顾虑,敢于下黑手。所以,如果庞统不死于落凤坡,他应该和庞统有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但庞统和魏延的深夜小路进军雒城以庞统丢命结束了他们的合作,也证明了兵行险着的“欺人”很容易失败(庞统死于偷袭是历史事实)。
但是,我也认为刘备在涪城直接干掉刘璋是最佳选择。刘备一定要夺取益州,而且阴谋已经开始,这种行为绝对做不到长久保密,“事久必泄”是绝对的真理。由于刘备拒绝了庞统的建议,让刘璋轻松回到了大本营成都,所以后来的益州战役非常漫长。
那么,刘备为什么拒绝了庞统呢?我认为不是什么担心“上天不容,下民亦怨”,而是想名实兼得,说好听一点就是要顾及自己的政治形象,说难听一点就是当了婊子还要贞节牌坊。刘备的筹划是自己在益州广施恩德收买人心,诱使刘璋对自己做出无理的行为,然后自己就占领了政治的道德高度。既然自己已经进入了益州,不用愁刘璋能飞上天去,也不用担心刘璋不犯错误。但是,有一件铁律在那儿摆着呢: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老天爷不允许,不是欠火候就是过了火。刘备想寻求完美,那压根就是不可能。
刘备在益州的筹划有三个风险:第一,荆州可能受到曹操或者孙权的攻击;第二,刘璋可能慢慢感到危险;第三,刘备的阴谋可能暴露。历史的发展证明这三种风险统统成为现实。孙权接回了妹子,如果不是曹操带兵南下发生濡须口大战,孙权一定向荆州下手。刘璋慢慢接受群臣建议派军队把手涪城等重要关隘,而且张松阴谋暴露被全家抄斩。
我个人认为一代枭雄刘备在益州的战略有些舒缓,丢失了许多机会,险些彻底丢失占领益州的可能,而且这种拖延给予荆州太大的压力。
第62回刘备和刘璋翻脸后,庞统给刘备提了三条建议。“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
从当时的情况看,刘备有张松的地图,也就是有通过小路偷袭成都的可能。当然,偷袭的部队也有被截杀的可能,由于杨怀、高沛被刘备赚杀,所以我们不知道刘备如果偷袭成都会不会被截杀。张松特别聪明,所以绘制的地图很精确,但杨怀、高沛既然是蜀中名将,又在涪城驻扎很长时间,大有了解所有道路的可能。所以刘备选择赚取涪城是比较安全的做法。但是,从涪城到成都360里,中间有雒城和绵竹等关隘,决定了战争的长期性。
刘备的战略迟缓送了张松的性命。
张松过去很明白,刘备一定觊觎益州,而自己既然投靠了刘备,那么刘备就必须速战速决,事情久拖不决,一定对自己大为不利。但是,既然刘备拒绝了自己在涪城二刘相会的时候解决刘璋的建议,那么就说明刘备对自己不是言听计从。现在,刘备突然来信以曹操部将乐进进攻青泥镇为理由要求退兵荆州,那么不管真假,张松都不必写信劝说。如果荆州确实受到曹操的进攻,刘备当然不会为了还没有到手的益州而丢掉自己的老窝荆州,张松这封信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荆州没有被攻击,那么刘备就是对刘璋进行欺骗,欺骗的目的就是进攻,张松这封信没有写的必要。推演开来,无论刘备是真离开还是假离开真进攻,张松都应该快速离开成都去投奔刘备,因为他已经处在极端危险中。
如果刘备发动对刘璋的战争,只要不是奇袭成都,刘璋就有杀掉内贼张松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刘备真正离开益州回荆州,张松的阴谋早晚会暴露,死亡的威胁始终存在。张松应该立即逃跑,利用自己熟悉道路的优势找借口去会合刘备。
利令智昏的张松丢了命。对于丢了命的张松我们不能给与正面评价,他就是一个贪图富贵的反复小人。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7 13:02:12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法正是刘备集团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易中天老师说诸葛亮不是很能打仗,他说刘备入川带去的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刘备攻取汉中带去的是法正(按照《三国志》),所以诸葛亮不会打仗,而且不如法正会打仗。我对这个不认同。刘备入川确实带去的是庞统,而且刘备入川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法正。刘备在益州前期的活动主要依靠的是庞统和法正。但是,庞统并没有完成夺取益州的战役就在落凤坡牺牲了。庞统牺牲后,刘备实力并没有多大损失,但因为丢了庞统,所以采取战略防守,不敢进攻,让关平回荆州搬取诸葛亮前来参战。刘备为什么不重用法正接替庞统继续进攻雒城呢?这说明法正的军事能力明显弱于庞统。诸葛亮入川后,很快就平定了益州,当然这个与张飞、赵云加入益州战场有关,但庞统跟随刘备在雒城驻扎,大雨滂沱之际,竟然不知道防范敌人决堤而需要彭漾提醒。诸葛亮用兵的特点是异乎寻常的谨慎,这种谨慎也许不能像邓艾偷渡阴平小道那样出奇制胜,但自从加入刘备集团,诸葛亮军旅生活26年,除了一次空城计,就没有遇到什么直接危险。诸葛亮用兵除了失街亭以外没有什么明显的过失,而失街亭是因为马谡“违亮节度”(《三国志》)。1955年中共评定的十位元帅和十位大将,都是纵横天下的风云人物,但这些人也都有重要的军事失误,没有一个百战百胜。
历史上说诸葛亮不擅长打仗的最早的来源应该是《三国志》陈寿的一句评价: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一段话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第一,陈寿认为诸葛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管理人才(识治之良才),完全可以和管仲和萧何并列。第二点,陈寿说诸葛亮弱于“应变将略”的原因是“连年动众,未能成功”,也就是没玩没了讨伐魏国,最后没有获得成功。
我们从各种材料都知道,诸葛亮年轻的时候自比管仲、乐毅。管仲的贡献和影响都远在乐毅之上,所以陈寿承认诸葛亮能够和管仲并列,那么就是极高的评价,说明诸葛亮不是一个自大狂。还有一个问题是陈寿认为诸葛亮可以和萧何并列,萧何是“汉兴三杰”中的第一个,位置比韩信和张良都重要,我个人认为这个评价超过了诸葛亮的自我期许。
诸葛亮自我期许是“管仲、乐毅”,这个就有文武全才的含义。对于诸葛亮的“文治”,历史评价分歧不大,分歧在于“武功”,也就是诸葛亮能否和“乐毅”这样的将领相比。
军事人才是有类型和等级的,不能用一个模式来评价。
有些人既有较好的单兵素质,有战斗指挥能力,有指挥团级战役的能力,有谋划能力,统筹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全盘战略统筹能力
所谓单兵素质是指个人能打,比如吕布、典韦,比如朱德、许世友,都有可以作为精壮士兵直接上一线的能力。我们看电影《太行山上》的朱老总,当时已经50多岁的老革命,但穿山越岭仍然如履平地。南昌起义失败后,年近40岁的朱德同志率领残余部队千余人辗转跋涉行军于艰难险阻之中,每逢艰险他都亲自开路,朱老总的形象很是感动了当时的班长粟裕同志。所谓身教胜于言教,领导人的率先垂范是极有号召力的。我们上小学有一篇文章叫《朱德的扁担》,就是在井冈山的时候,朱老总亲自挑粮上山。康克清晚年非常有情绪,那意思就是建国后宣传故意压低了朱老总的贡献和影响,好像人民军队的总司令只能挑粮不能打仗。康克清同志有理由生气,矮化总司令不但不符合历史而且也是给中国革命史泼脏水。朱德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贡献之大除了毛泽东之外无人能比,那才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中共七大会议场挂的领袖像是毛泽东和朱德。不过,康克清同志还要辨明一点,一个40岁的老军人,在高质量有独创的完成军事指挥工作的闲暇能够和年轻人一起挑粮上山,这个不但要有崇高的品质而且要有极强的身体素质,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文革期间,林彪就把井冈山会师和扁担的功劳贪为己有,可见在老同志心目中这根扁担的分量极重。朱德的扁担和贺龙的菜刀都是经典传奇,但林彪就不贪污贺龙的菜刀,不是因为贺龙地位低于朱德,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这块招牌硬得很,但比朱德就弱得很,所以林彪确实想取代朱老总在军队的威信,或者是那些攀龙附凤的人们认为这根扁担的象征意义太过重大。
个人的单兵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素质,因为从常规讲,一个高级军事领导人的成长多数要从底层做起,像赵括那样一开始就担任军事统帅是很稀罕的。大家伙一起去当兵,当然都要训练队列,当然都要参加残酷的冲锋陷阵,单兵素质越高生存的可能就越高,被提拔重用的可能就越高。班长、排长、连长都必须有较强的单兵素质,因为他们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一个在战场上单兵素质较差的大头兵被提拔的可能就非常低。当然,不担任基层军官也有担任高级将领的情况。我们看1955年中共评定的将帅们,他们成为越过营连这个阶级的类型一般是三个。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9 17:40:21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第一种也是最多的一种,就是从基层一步一步打出来,比如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罗荣桓、徐向前等等,中共的元帅们大部分是这种类型。
第二种是直接派入,比如周恩来、陈毅、邓小平、聂荣臻等等。这些人进入军队高层都有坐直升机的倾向,也就是因缘巧合。最离奇的是周恩来,他出生于1898年,1924年8月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将军衔。周恩来的能力是无可争议的,但26岁就中将军衔,一参军就中将军衔,在非世袭的背景下,一个贫家子弟确实令人咋舌不下。一分析,就知道,周恩来像诸葛亮(28岁)那样一出山就如此高位,肯定有共产国际的背景。直接派入的高级领导人其实比重并不大,因为特有的机遇之所以特有就是因为比较稀罕。
第三种是部队高级领导人身边的工作人员。小时候看电影《今夜星光灿烂》,部队司令员的警卫员下到连队就是连长,感觉很不理解,好像有后门嫌疑。岁数越大,阅历略深,就明白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高级领导人的言行肯定影响身边的工作人员,只要勤奋加上有悟性,那些工作人员进步当然就很快。《三国演义》中的马谡其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他因为家庭影响(哥哥是马良)和长期在集团高层工作,进步很快。但是,这种人物长期坐机关,缺少一线实战经验,容易犯纸上谈兵的过错。马谡兵败不是马谡的错误,而是诸葛亮的错误,像马谡这种从来没有独立带兵经验的人,一下子就安排到决定战局走向的核心位置是非常危险的,是带有赌博性质的。中共开国将领中有相当部分是在上级机关担任参谋、警卫、秘书,甚至卫生员、文工团的。这个在国军中就相对少一点。中共从基层革命,旧中国教育落后,中共的军队中知识分子较少,军官的进步空间较少。《亮剑》中的李云龙文化程度很低,这个不稀奇,稀奇的是竟然不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也成为军长,稀奇的是竟然能看懂地图(篾匠的理由牵强的可笑),稀奇的是竟然能够预测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我不知道编剧以哪一位老同志为典型,老革命们小时候没上过学的多了去,但后来不积极学习文化的并不多。中共军队装备落后,敌人异乎寻常的强大,牺牲率特别高,干部特别短缺,而许多在总部工作的同志由于条件的影响,学习的机会就相对较多。这些人的能力往往较强,加上有文化,上升空间就巨大的多。中共的开国将帅,从整体看,是越往高层文化程度越高。贺龙虽然没有正儿八经的上过学,但特别勤奋,后来也完全可以看文件写文章。彭德怀读过卢梭的文章,林彪能够从文艺复兴的角度看待问题,这都是很有知识的人。文革初期,林彪大谈政变经,历数中国历史的政变,估计今天的一些历史本科生未必能够把他列举的历史事件解释清楚。
我之所以非常重视单兵素质,是因为大部分军队领导人是因为单兵素质过硬才从枪林弹雨中走向成功的。
中共十位元帅中个人单兵素质最好的是朱德和叶剑英,那朱老总自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开始,戎马生涯几十年,竟然没有受过任何伤害,这绝对是个奇迹。我们即使不谈朱老总年轻时期在血雨腥风中拼杀,就是成为高级将领后也是特别的“福运”。从红军时期开始,有多少高级将领阵亡,伍公豪、黄公略、蔡申熙、刘志丹、彭雪枫,又有多少将帅浑身伤残,比如林彪、刘伯承、徐向前。但朱老总就是不受伤,就是在长征中,那个极其艰险的环境中他的身体也非常好,刘志坚回忆朱德同志在草地上能够识别许多野菜,这就是能力,能力就是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中都能生存。
朱德的单兵素质与他家族遗传的身体强壮有关(朱老总在《回忆我的母亲》中说他的祖父、祖母、父亲和母亲都高龄),也与后天的锻炼有关。
1911年朱老总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特别班(特优班),这个很厉害。今天,很多人过于关注黄埔军校,而忽略了另外两座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军校。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校有三个,一个是保定军校,一个是云南陆军讲武堂,一个是黄埔军校。这三个军校各有特色:保定的课堂,讲武堂的操场,黄埔的战场。
保定军校是三大军校中最正规的一个,他的核心重点是课堂,也就是特别重视系统学习军事理论和军事知识,所以从保定军校毕业的学生往往有非常扎实的军事基本功,这种基本功为他们的进步提供了根基。保定军校及其前身共毕业10000余名学员,而获得将军头衔的竟然有1600多人!保定军校毕业的名人太多了,有蒋介石、吴佩孚、李济深、孙传芳、张治中、傅作义、顾祝同、薛岳、白崇禧、陈诚等等。保定军校停办与1923年,中共成立于1921年,所以中共将领中保定军校毕业的不多,但仍然有叶挺、赵博生、董振堂这样的高手。
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建于1907年,他的建校风格受日本影响较大,除了开足开全理论课程外,特别强调军事训练,那是特别的苦,他的核心在操场。我们必须承认日本的军事训练是非常严格的,所以经过正规训练的日军战斗力非常高,抗战前期一个日军士兵的战斗力能够与6个以上的国军士兵相当。平型关战役,八路军115师(红一方面军改编,最能打)在师长林彪指挥下依托有利地形进行伏击战,以多打少(当然武器落后),虽然消灭日军1000余人,但自己伤亡也接近1000人。这种仗放在红军时期就是得不偿失,八路军一共就450000左右老兵,这样换下去不换光了?但是,中国民众不这样想,从1894年以来他们就没有得到任何胜利的消息,突然来这么个大捷,确实振奋了人心。就是蒋介石也高兴,因为当时他的主要敌人是日军。云南陆军讲武堂就有相当部分日军教官,当然是受军校高薪聘请前来提高中国军人素质的,其中一个刀法非常之好,那是打遍军校无敌手。年轻时期的叶剑英不服气,挑战失败,不服气,天天苦练,加上叶帅身体素质好,家族有练习技击的传统,最后叶剑英打败了日本教官。这个事件谈不上反侵略什么的,因为日军教官是我们聘请的,这个与聘请日本军医看病性质相同,而且他们也确实是公平公开的较挤。所以,这个就与奥运会拿冠军相仿,拿住的是为国争光,拿不住也不能胡乱联系。那个日本教官的个人技能当然牛气,估计在日本也不是一般人物,叶剑英能够打败他,这个单兵素质也就极可怕了。叶帅能够位列元帅,当然不是靠拼刺刀,但从这件事情我们要知道叶帅的历史实际很厉害。他的单兵素质应该不弱于许世友,只不过不事张扬罢了。这个讲武堂主要为西南军阀提供干部,所以也不太为一般的民众所知。但讲武堂先后正式培养的4000多学生中也有数百将领,而竟然培养了旧军队上将20多人,还培养了中共的两个元帅朱德和叶剑英。我们知道中共元帅中只有朱德、林彪和叶剑英干到中共中央副主席这个政治局常委级别,林彪担任常委后一直不大负责实际工作,文革又迷雾重重身败家破,所以我们不讨论,但战争时期的朱德和历史转折关头的叶剑英是最合格的政治局常委。所以,这个云南陆军讲武堂很很厉害。
黄埔军校建立于1924年,在这之前保定军校已经停办。黄埔军校其实受苏联影响下建立的。黄埔军校特别重视学生的革命思想教育。黄埔军校的精华是前六期,而前六期的训练学习时间也很短,就开上东征的战场。三大军校中黄埔军校的影响最大,一个是他在特定的历史关头起到重要作用,一个是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校长,国军将领中黄埔系特别多,一个是中共参与了黄埔军校的工作,黄埔军校也为中共培养了大批人才。中共十个元帅中是黄埔学生的(不含教官)有林彪、徐向前,教官有叶剑英、聂荣臻和陈毅(武汉分校)。黄埔军校学习时间短,开上战场的时间急,作战任务又特别艰险,那些学生们的理论基础和军事训练都不怎么过硬,但思想作风很坚强,所以和旧军官相比就特别不怕死敢冲锋。黄埔学生的毕业证是阎王爷颁发,我们看国共斗争后期的黄埔学生都非常牛,其实呢,经历过东征、北伐、中原大战和十年红色革命的黄埔学生,只要活到抗战时期的,几乎都是人精了。你把100个人放到荒岛上去待10天,能够活下来的就是“人杰”。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10 11:35:20 +0800 CST  
@我是猫头鹰啊嚯嚯 2012-10-11 19:33:20
楼主好文,难得看到一个较左的文章,不知道楼主有没有专门写过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国共内战

-----------------------------
写过,未发。前两天我在发《魏延》的时候有一段牵扯狠了些,我个人认为是实实在在的表扬,但仍然给那了。唉。不过,我实实在在的信仰共产主义,我认认真真的理解中共是中国无可取代的选择。不过,有时候表扬也给那了,我大胆说一句,也许我理解的更深一点,别人不知道那是更高程度的表扬。结果,我的发的《魏延》其实少了一大截,不是我不努力,是因为需要修改,生下来的孩子硬退回去重生,困难可想而知。
我在发《卢俊义》和吧《魏延》的时候经常夹入中国近代史,不是胡扯,虽然看起来胡扯,我的目的一个是通过“夹带”的方式评价历史,一个也是试探一下自己评价的近代史的读者反映。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11 19:59:33 +0800 CST  
@徐兆玮 2012-10-11 19:38:23
@yc雨花石 2012-10-09 17:40:21
魏延的悲苦人生
朱德的扁担和贺龙的菜刀都是经典传奇,但林彪就不贪污贺龙的菜刀,不是因为贺龙地位低于朱德,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这块招牌硬得很,但比朱德就弱得很,所以林彪确实想取代朱老总在军队的威信,或者是那些攀龙附凤的人们认为这根扁担的象征意义太过重大。
-----------------------------
也不能啥都贪污不...........
-----------------------------
文革爆发前夕,刘少奇主持猛批朱德,就是因为朱德威信太高。1959年庐山会议朱德被批而贺龙实际主军。60年代前期,贺龙的威信和影响很厉害。解放军的军节是“八一”,贺龙那两把菜刀厉害的很。林彪既然因为上了井冈山有贪污扁担的“理由”,那么,林彪就可以因为参加南昌起义贪污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林彪为什么不说自己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是因为林彪认为中共军队成功的核心是不同于国军的政治领导(林彪很重视政治领导),而政治对军队指导的源头是毛泽东的三湾改编。没有毛泽东的弱旅和政治指导,贺龙的南昌起义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林彪贪污井冈山的扁担而忽略南昌起义的总指挥。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11 20:09:43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共系列的黄埔学生满打满算一共就二十几人,“黄埔三杰”中的第一杰蒋先云在北伐战争中就升到团长了,那个时候陈赓才营长,林彪连长,杜聿明更加差劲,但蒋先云牺牲了。中共方面黄埔学生贡献最大的名声最响的是林彪、徐向前、陈赓和罗瑞卿,不过罗瑞卿是武汉分校的学生,一直没怎么学习就参加战争了,罗瑞卿长期是政工干部,在此就不讨论了,不是不重视政工干部,而是讨论的是一线打仗。林彪、徐向前和陈赓三人打仗的特色有极大的不同。
徐向前是国共两党所有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干到方面军总指挥这儿级别的人物,也是第一个独立指挥10万军队打仗的将领(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担任红军前敌总指挥),无论他本人的用兵特点还是红四方面军时代的军队特点都有勇、猛、顽强的特点。相对于徐向前,林彪用兵特别刁特别奇特别谨慎。相较于徐向前和林彪,陈赓用兵就比较灵活机动。我们很多人低估了徐向前,我们很多人也低估了勇猛顽强,因为只要不怕死就是勇猛,尤其《亮剑》上李云龙进攻县城不讲兵法全方位同时攻击,给人一种好像不怕死就会打仗的错觉,其实,只要不怕死一定死得快。勇猛顽强的指挥技巧就好比一个象棋高手喜欢用炮一样,每个棋手都是两个炮,但炮的用法极其复杂多变,什么当头炮、士角炮、担子炮、边炮、底炮乱七八脚的,炮这个玩意既可以进攻也可以防守,不是每个人都能练习精通的,除个人性格还有先天遗传的思维特质。同样用兵,有些人通过观察对方的布局很快就能找到对方布阵的弱点,也很快能够集中自己的所有战斗力在敌人弱点取得成果,这个就适合勇猛顽强的指挥作风。同样用兵,有人通过观察很快就发现怎样利用有利地形进行防守反击。整个晋军,由于阎锡山比较谨慎,都形成了擅长防守的特点。整个红四方面军都有勇猛顽强的特点,这个与徐向前有很大关系,虽然红四方面军这种作风的底子是许继慎奠定的基础。
和徐向前相比,“黄埔三杰”的陈赓在军校的时候已经名声显赫(林彪是黄埔四期,更加没法和陈赓比)。在共和国将帅中,陈赓有两个地方特别传奇:一个是中共二大时期的党员,资格极老,除了从朝鲜共产党转入的王维舟资格更老外(1955年未授衔),党内独一号;另一个是在1924年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1925年的东征中,陈赓以其眼疾手快、动作麻利先后两次救蒋介脱离险境。当年在黄埔军校,“黄埔三杰”有句顺口溜: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敌不过陈赓的腿。陈赓出身行伍,在黄埔招生的时候成绩平平,但在口试中以堂堂军人相貌打动了蒋石。蒋介石这个家伙崇拜曾国藩的不得了,继承了曾国藩的以貌取人的特点,歪瓜裂枣他是看不上眼的。你说相女婿找老婆以貌取人是常态,招纳军人也要漂亮的,确实有些那个。当然,从古怪的逻辑讲,貌正则心正,心正出忠臣。但背叛蒋介石加入中共的叶剑英那是绝对的英姿飒爽,当然,叶帅是绝对忠诚于中共的。在大革命时期,陈赓以其个人的长于长途奔走做了三件大事情:前两个是1924年平定广州商团军的时候和1925年东征陈炯明的时候以其眼疾手快、动作麻利先后两次救蒋介脱离险境,后一个是北伐中陈赓为了周恩来和蒋介石的联络一夜行走160余里山路。陈赓本人长于长途奔走,这种个人单兵素质深刻影响了他的指挥特点和部队的特点。大革命失败后,陈赓在会场战役成为 “瘸腿将军”,但个人喜欢快速反应的特点并没有改变。从抗战开始,陈赓指挥红31军改编的386旅,建立了太岳根据地,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就是著名的太岳兵团(陈谢大军)。陈赓在部队影响力非常深,威信特别高,太岳兵团养成了长于长途奔袭机动灵活喜欢战略大包抄的作战风格。《亮剑》中的陈赓的形象非常的饱满,是我看到的所有影视剧中最好的陈赓的形象,当然彭德怀、刘伯承的形象也形神兼备。但是,不得不说,既然编剧安排李云龙的独立团属于陈赓的386旅,那么他的指挥风格就太与陈赓不协调了,特别是攻打平安县城,那活就太粗糙了,倒是指挥新一团的丁伟和指挥新二团的孔杰的风格是陈赓的路子。我上初中的时候看过一辑《红旗飘飘》,其中有刘少奇对陈谢兵团的一句评价:打得恶仗不多,走的路很远。当时很奇怪,陈谢兵团如雷贯耳,怎么打得恶仗少呢?现在看,刘少奇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
林彪历史上最容易争议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辽沈战役南下迟缓,一个是朝鲜战争不积极。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既不是林彪的功绩也不是林彪的缺点,因为这是林彪的特点。林彪一生打仗讲究的是谋定而后动。我前面说了曹操这个家伙没有自己的既定战略,往往是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林彪不是那样的人,他特别的谨慎,他的指挥是在战争之前尽最大可能预测一切可能变化,并根据各种可能设计自己的方案。在林彪看来,如果一场战役没有七成的把握,这种仗就太危险了。中共打仗最狠的是彭德怀,如果彭德怀说这仗能打,这仗不一定能打赢,但如果彭德怀说不能打,这仗估计就真打不赢了。中共打仗最谨慎的是林彪,如果林彪说某一仗能打,一般就赢了,但如果林彪说某一仗不能打,彭德怀、刘伯承还真可能就打赢了。林彪本人身体不是很强壮,单兵素质并不过硬,但既没有牺牲于东征也没有牺牲于北伐,南昌起义的时候,当黄埔一期的周士第已经担任中共起家的核心部队25师的师长的时候(黄埔学生的第一高脚,进步最快),林彪才提拔连长呢。在讲究战功的战争年代,一个人如果没有两处伤疤,确实很难展现出自己的能力获得重用。林彪喜欢算计,不喜欢硬打硬冲长驱直入,和叶挺的用兵风格非常不一致。如果说叶挺的打法是用“车”,那么林彪的打法就是用“马”。有些朋友可能说“车”的战斗力不是比“马”厉害么?我这里指的是打仗的风格,是一种比拟。
在南昌起义残部辗转流动的时候,林彪确实有过逃离部队的行为,但我个人认为这不能成为指责林彪的理由,当然也不是赞扬林彪的理由。当时,朱德、陈毅等同志抱着对革命必胜的朴素认识,坚定的扛着革命的红旗。但是,共产主义一定能胜利吗?共产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吗?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是在现在还是未来的遥远?如果是现在,那么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是什么样的?中国的革命和苏联的是否一样?为什么中国的大革命突然失败?如果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遥远的未来,那么继续进行武装革命还是进行合法斗争积蓄力量更加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
对于以上的这一系列问题,朱德没有答案,陈毅没有答案,领导南昌起义的周恩来也没有答案,就是领导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斯大林也没有答案。林彪是个喜欢思考的人,在没有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他珍惜自己的有用之身,所以,一旦遇到危险他就要退缩。这一个方面是性格,一个方面是中共包括共产国际对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不成熟。林彪出生于1907年,才20岁,如果能解决这些理论问题,那就不是天才,而是神了。1928年,林彪上了井冈山,把自己对革命的疑问汇报给毛泽东,这就引发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前途和道路的思考。井冈山时期是中国革命道路形成的重要时期,林彪的疑问是一种坦诚。从此以后,林彪尊重毛泽东,跟随毛泽东,成为毛泽东麾下的骁将。当林彪成为28团团长后,他用兵谨慎长于思考的特点成为极其重要的优点。中共本钱短小,当然不能像蒋介石那样随意赌博。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11 20:13:13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红军时代的林彪没有受过重要的伤,但在抗战初期,在山西,林彪竟然被友军误伤影响终生。现在很多作品认为林彪被误伤,是因为林彪身穿缴获的日军军大衣显摆。这个是绝对胡扯。我们看红军时期和八路军时期的共军,那都是寒酸的很,连军装都是七拼八凑的,何曾统一过?就是他们的新军装也是土布染就。今天的影视作品中那军装是何等整洁?就是《亮剑》也不真实,李云龙还有洁白的内衣,扯吧,就是毛泽东也没有。八路军缴获了日军的服装自己不穿难道丢掉?也就是去去标志物而已。抗战时期八路军和其他军队的区别估计就是帽子,特别是抗战最困苦的中期。抗战初期,蒋介石当然给八路军配了军装,但打仗不是做客,军装极易破损。
林彪的被误伤,应该是过于认真思考问题丧失了警惕,否则以他的个性绝对不会进入友军的防区。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思想出现了一些波动,既然大家统一战线了,既然蒋介石供给了,跟谁不可以呢?115师参谋长周昆离队潜逃下落不明,115师344旅的687团团长张绍东和团参谋长蓝国情竟然公开带领一部分军队投向国军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只有12个团的编制,加上中共私编的杨成武独立团只有13各团,一下跑了这么多高级干部,林彪的心情可想而知。最奇怪的是,这三个干部中的周昆是老井冈山(红一军团),张绍东是红15军团,而蓝国清是红三军团。可见,当时的思想波动具有普遍性。不过,贺龙的120师和刘伯承的129师却没有出现高级将领叛逃。
不要说国共两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就是国军内部也不会允许将领的自由跳槽。林彪的痛苦可想而知。大家都是百战红军,大家都是老长征,为什么叛逃?今日是是难道过去错?过去是是难道今日非?或者,过去和今日都对,那么,这个大转变的理论根据是什么?林彪的思考是有深度的。
阎锡山部下的一生枪响,林彪身受重伤。林彪的伤不但影响了林彪的身体,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历史。
从抗战时期看,由于林彪去苏联养病,中共损失一员大将,115师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115师的前身是1935年在陕北成立的新红一方面军,从中央根据地长征的老红一方面军改编为343旅和师直辖的杨成武独立团,从鄂豫皖北上的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军改编为344旅。改编初期,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指挥,代理红一军团长的左权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曾经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朱瑞和红三军团政委杨尚昆外调地方党务,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调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罗瑞卿调任抗大教育长,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邓小平升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通过这个不完全名单可知,抗战初期,红一方面军大量干部脱离115师老部队,这样一来115师的干部是被削弱的。而抗战初期,115师参谋长周昆潜逃,344旅旅长徐海东生病,343旅副旅长周建屏病逝,687团团长张绍东投奔国民党。115师的军事干部又被弱化。但是,只要有林彪在,115师就是百战雄狮,因为林彪凶猛如虎狡猾如狐。林彪受长期伤离队修养,115师的人马分成三部分,聂荣臻统帅师部一本分和杨成武独立团开上五台山建立晋察冀,代师长陈光和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统帅师部和343旅大部去了山东,黄克诚统帅344旅大部和685团去了苏北。115师在抗战时期实际是由罗荣桓、聂荣臻和黄克诚三位政工干部指挥的。抗战胜利后,部队从游击状态向正规转变非常不适应。林彪执掌东北帅印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改造部队才完成正规化,后来林彪威信特高与这一经历有关。跟随聂荣臻的那一部分在解放战争初期没有从根本上向正规军转变,解放战争期间,聂荣臻让傅作义欺负的很苦,1947年朱德进入晋察冀,手把手调教华北部队,才有了石家庄战役的胜利。
而且由于林彪不能胜任繁杂工作,建国后长期处于半隐居状态。1966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不但用林彪主军为依托,而且立林彪为接班人。但是,林彪身体太差,能否走在毛泽东后面是个很大的未知数,所以,毛泽东开始预立林彪之后的人物,而林彪也在安排自己的人物。
我现在大体结束关于单兵基本素质的讨论。我这一大拖乱扯是很长的,目的是从性格和个人特长论证用兵风格,为下一个阶段“子午谷计划”论证魏延预留空间。
我再次强调一下,朱德的单兵素质非常好。
现在,我们讨论指挥连队的能力,也就是可以独立指挥连排这个级别的部队。老红军张思德于1933年入伍,曾经缴获两挺机枪,单兵素质是很强的,而且被选拔给毛泽东担任警卫,忠诚度是不用讨论的,但1944年牺牲的时候仍然是战士,这种11年的老兵是很稀少的,原因就是没有指挥能力,否则早就提拔重用了。1933年入伍的老红军在1955年被评为将军的不是少数,估计张思德同志即使活到那个时候也很难担任连队正职。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将军。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不能认同这句话。今天是和平时期,难道我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想当科学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不想当大官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这不混蛋吗?每个人的天分不一样,适合的工作不一样,既然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么也就条条大路都幸福。
张思德是一个好战士,是一个极端优秀的战士,但是,他不能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对于这一点,张思德明白,领导也明白。中国革命需要毛泽东这样的伟人当舵手,也需要张思德这样的忠诚的战士当骨干,所以毛泽东写了《为人民服务》纪念张思德。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三国演义》,我们发现曹操手下的典韦和许褚都是猛人,但都没有独立指挥打仗的经历。张思德能够夺取两挺机枪,那单兵素质也很好。共军中也有许多单兵素质极高的战斗英雄,但确实没有依靠单兵素质担任高级将领的。这是为什么?
古代战争对战斗员的单兵素质比今天要求高得多。
人类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越进步,士兵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越下降。
我们看《动物世界》,动物虽然也有智力斗争,但生理差别是决定性因素。进入原始社会,虽然使用石器和木棒,但生理差别仍然极为重要。弓箭的发明,是人类战争史上最重要的发明,它的发明,让生理素质较差的人可以借助武器一击杀人。
但是,由于弓箭很难连发,而且由于箭杆较长,遇到高手可以手接。《水浒传》第98回,欧鹏就手接了庞万春的一箭。当然,欧鹏还是死于庞万春的箭下,因为庞万春能够连珠箭。连珠箭是个极难的技巧活,所以欧鹏不提防。弓箭还有一个麻烦,就是弓箭比较不便于携带,不能无目标乱发。在《三国演义》中, “孙坚跨江击刘表”,乘舟靠岸,黄祖射光了箭,孙坚乘势登岸。
完全依靠弓箭胜利的战役,在整个《三国演义》中只有“木门道射杀张颌”一例,在整个《水浒传》中也只有“昱岭关伏击史进”一例。在正规的军事书籍中,这种战例也不多。这种成功一般要依靠地形。
由于弓箭不能阻拦大规模进攻,古代战争的常规形态还是大兵团近身搏击。为了发挥各种武器的效力,并且有效保护指挥中心,古人编练了很多阵法。古代战争除了地形因素,一般是按照既定阵法布局。古代阵法的最大特点是兵力和武器密集使用。我们知道武侠小说是最强调个人技巧的,但最成功的武侠小说家金庸非常担心读者过于迷信武艺而忽略军事训练,所以在《书剑恩仇录》《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中多次告诉我们军事训练的重要性。《倚天屠龙记》中有一次在少林寺比武,明教的五行旗中的锐金旗和巨木旗分别同时投掷标枪和巨木,所有的武林高手就为之气馁。《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可以恶战聚贤庄群雄,但估计绝对躲不过明教五行旗任何一旗的集体攻击。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13 15:00:35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但是,个人单兵素质特别优异的猛人,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还是很突出的。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战争双方往往都有自己的布局。任何布局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往往一环套一环。如果要获得胜利,就要安排自己的战斗力最强的成员选择敌人的布阵缝隙楔入敌阵撕开一个缺口。所以,我认为《亮剑》中李云龙进攻平安县城不讲布阵是绝对胡扯,不要说一万人进攻县城,就是一个排进攻一个碉堡也要布局。
《三国演义》最重要的一次单兵奇袭是关云长斩颜良,因为这个有《三国志》为依托。
现代战争中一个特等射手的重要性一般比不上古代的单兵高手的作用。
近代火器的大规模使用彻底改变了战争布局。1860年清军和英法联军八里桥恶战,这次恶战是近代军队与封建军队的经典代表,25000清朝精锐步骑浴血奋战最后惨败于6000人的英法联军,英法联军竟然只损失了12人。这次战役中,中国军队的失败一个方面是武器,还有一个方面是战法。近代战争特别是现代战争,由于大工业生产,子弹的速度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了弓箭,用手接子弹成为不可能,而机枪和大炮的威力可以对密集进攻的敌人形成屠杀。所以,即使进攻,近代和现代军队也是呈分散的散兵阵型,我们看影视剧中一颗手榴弹炸翻一大片就是胡扯。
近代战争和现代战争中的指挥官个人的单兵素质对他的指挥风格是有影响的。但是,能不能成为指挥官主要是指挥能力。典韦和许褚如果战斗在近代,也许是战斗英雄,但重要性就远远不及三国时代了。
现在,我们讨论一下指挥团级战役的能力。团这一级是军队极重要的编制,因为他有独立的总部机关,后勤、政治部、文工团、医院等等,所以团长一定要有协调能力,只会打仗就不能胜任这种工作。团这一级的军队可以单独执行较大范围的战役,而且团长也要考虑发起某一战役影响下的其他战役,所以团级干部是很重要的干部。我们今天的军队编制一般是全军统编到团这一级。比如我们的英雄部队“钢八连”,他的正儿八经番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3师第337团第3营第8连。从这个番号我们知道是全国军队统一编到团这一级,而各团之内又统编到连这一级。作为战斗分队,连这一级极重要,作为战役指挥,团这一级很重要。我们还知道,我军在裁撤军队中有一个大体的编军不编师的习惯,也就是如果一个军级单位撤掉,为了保存骨干,可能把某一主力师编入另一个军内,但如果某一师撤编,基本所有部队统统撤掉,个中原因也有某一个师内各团长期共同训练战斗,一旦分解,战斗力就会急剧下滑。作为军队,从排到营是量的增加,作为军官,从排长到营长是层次的进步,但是从营到团就是质的变化,从营长到团长也是质的飞跃。
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蒋介石小气,只给三师六旅十二团的编制,红军当时人马严重超编,虽然以其他名义编了一些部队,但仍然无法消化大量的干部。
共军干部明显多于国军,一个是他的编制太大,当时是三个方面军,一个是他有一个完整政工体系。国军虽然也有政工干部,但地位和权力都弱得多。共军的政委是国军所没有的。这个政委制度,在战争时期和建国后都有争论,他的缺点是不能集中权力。但我认为,政工干部是中共成功的极其重要原因。即使排除政治监管,仅仅从分工负责来讲就非常合理。林彪之所以能够打胜仗,就在于林彪把所有自己不愿意处理的繁琐工作都推给政委。
假使按照国军体制,给林彪配一个分管政工的副职,情形就大不相同,因为副职的权力是正职授予而不是上级授予。《亮剑》中李云龙非常不重视政工干部,但政委仍然可以依据自己的职权范围开展工作,但李云龙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欺负副手孔杰。
1937年红军改编无法消化那么多干部,所以干部一般降一到三级使用。比如,陈赓从师长降到386旅旅长,降一级,而徐海东从15军团军团长降到344旅旅长,降了三级。但是,团级干部一般最多降半级,也就是正团降副团,极少有团级干部将为营级干部的。西路军兵败后,红30军政委李先念降为营教导员,有些材料说连降六级,这是把副职也算一级。红军时期因为干部短缺很少有副职。如果纯粹论级差,曾经担任红二方面军参谋长的李达担任129师参谋处长,降得更厉害。但是李先念的降级是一种屈辱,因为从团级降为营级是一种质的变化。红四军的两位领导,军政委王宏坤(也担任过军长)任385旅旅长,而军长陈再道担任385旅副旅长。李先念在红军时期基本就是政工干部,因为不长于指挥打仗,曾经被红30军军长余天云嘲笑。所以,常规状态,李先念也就是一个副旅长。如果李先念任副旅长就是极其正常,从副旅长到营教导员三级(或者级半)是他所额外的降级。但如果让李先念担任一个副团长,那么也勉强接受。我们知道中共在战争时期允许结婚的条件是“二五八团”,其中就有团级干部的硬性规定。
《亮剑》中李云龙曾经去当马夫、伙夫甚至被服厂长,这些都有可能,但曾经被降为营长,这个就不大常见。一个团长去当马夫,明显是为了锻炼,谁都知道不可能长久,但降为营长就不同了,那是认真。所以,李云龙丝毫不在意当被服厂长,孔杰也不在乎喂马,但李云龙对担任营长反应很大,明显情绪失控。
1937年中共无法消化的团级干部大多数另行安排,有的去学校学习,有的给个名分自行发展,比如张爱萍去了江浙军委,王平去当县长。目的就是培养一个团长不容易,一定不能人才浪费。
1937年八路军的副团长到1949年有担任兵团司令的,比如杨勇、邓华,也有团长反而担任副司令的,比如李天佑、黄永胜(接替程子华才担任正职),但绝对没有1937年营长担任兵团副司令的。1937年的八路军的团长副团长,在1955年多为上将或者中将,甚至少将(刘转连),这是因为发展机遇和空间不同,但只要在部队的,没有评将军的极少,但1937年的营长在1955年没有一个评上上将。不要看副团长和营长的这半级,这个是天悬地隔的半级。从营长中培养一个副团长是很麻烦的。红30军成立后,余天云任军长,后来自杀,程世才代理军长,结果代理到红30军番号取消还是代理。红四方面军主力军军长只要始终在军队工作的都是1955年上将,只有长期担任政委的詹才芳和程世才是中将。长期代理而不能正授,说明能力弱一些。
《三国演义》中周瑜委托凌统代理大都督,凌统只敢担任十天,曹操委托曹洪把守潼关,也是限期十天。人的能力差距很大,不是培养就一定成功的,一定要有个先天素质。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14 09:50:41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在这个地方,我想扯一下《亮剑》中的团政委赵刚。剧中的大学生赵刚从抗大培训后到前线报到,旅长陈赓直接就任命赵刚担任独立团政委,这个胡闹的很些。政委是政工干部,他的任命一般是由上级军事部门的党委、政委或者政治部任命,一个旅长(当时旅政委是谢富治,剧中未出现)不进行任何商议就任命下一级的政委,这个不符合历史。
赵刚是政工干部,而且是团级以上的政工干部,任命是很严肃的。红军时期的政工干部任命没有较多的规则。当时,党员少,很多部队是新建立的部队,没有党员,所以有几个党员就宝贝的不得了,所以往往很容易就担任党代表(团级以上后来叫政委),夏曦在红二军团肃反肃的只有三个正式党员和一个候补。红军后期,政工干部代表党管理军队,权力很大,是享有最后决定权的。我们看到一些影视剧中政委是最后决策人,是符合历史的。
1937年,红军大改编,废除了政治委员制度,很多政委担任副职,比如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担任115师副师长,红三军团资深师政委黄克诚任344旅副旅长。
废除政委后,军事领导单独负责,有些领导就弱化了思想工作。《亮剑》中李云龙非常个性,但也很不讲原则,如果没有得力政委搭档,很容易就成为一支土匪部队。
红军改编后,思想发生极大混乱,344旅特别明显。第一、687团团长张绍东和参谋长带领一部分部队投向国军。第二、这支百战雄师在战争中作风开始疲软。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八路军总指挥朱德亲自去344旅进行纠风,对旅长徐海东的批评很严厉。生病的徐海东去延安休养。
第三、徐海东离职后,彭德怀安排685团团长杨得志代理旅长,结果687团第二任团长田守尧非常不满。344旅有很强的排外传统。
在这种情况下,副旅长黄克诚认为必须恢复政委制度。在黄克诚的建议下,中共恢复了政委制度,黄克诚担任344旅政委,从此以后在相当时间内黄克诚统帅了344旅,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抗战胜利后,黄克诚带领344旅(番号已改新四军三师十旅)进入东北编入东野二纵,从此以后部队由刘震和吴法宪统帅,1949年东野二纵改39军,现在是解放军三大主力之一。
副旅长黄克诚为什么不能担任旅长?黄克诚是资深的政工干部。在整个红军时期就是经常就战略问题和领导闹乱子的人物,而且历史证明每一次都正确的人物。黄克诚的长处是宏观决策而不是具体执行。虽然勇敢,但指挥攻城野战非其所长。他曾经当先爬城,受到彭德怀的表扬,但也被彭德怀所告诫:带那么厚眼镜打冲锋是不可以,因为很容易暴露身份被打死。当时读书人不多,戴眼镜大多是领导。
黄克诚能拼大刀、能宏观决策,但不长于军事指挥,所以不能担任军事领导。1941年皖南事变后,黄克诚担任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但直接打仗的许多工作是先后由张爱萍和洪学智负责的。
写到这里,我眼前出现电视剧《历史的天空》里张普景的形象,他能拼大刀,不怕死,极端坚持原则,带一副厚厚的眼镜,是政工干部的优秀代表。朝鲜战场,为了具体指挥,张普景和师长姜大牙发生争吵,姜大牙就说:张政委,你拼大刀不含糊,打仗还嫩点。
但是,长于军事指挥的姜大牙也有吃亏的时候。这两天关于将领或者士兵战斗力的问题讨论热闹,现在,我以几个影视剧为依据评点一下。
姜大牙武艺很强,单人独刀就解决了几个鬼子。这个很真实,有可能。但是,姜大牙拼刺刀让窦玉泉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江湖武艺和军事训练有极大的不同,虽然相互间也有共性。江湖打斗一般是单挑,而且空间的自由度较高,所以器械往往是一套一套的。江湖打斗,腿脚的辅攻非常重要,往往是满场游动,闪转腾挪。《卧虎藏龙》和《剑雨》中杨紫琼的打斗就非常代表。但军人拼刺刀绝对不可以,因为是集体拼杀,个人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且近现代能拼刺刀的钢枪非常沉重,好几斤呢。小时候,我家就有一支民兵用来吓唬人的。我看电影上拼杀的好,于是想练练,结果拿不动。近现代的钢枪要比古代的长矛和短刀沉重的多。还有一个问题,钢枪本来的功能是设计,拼杀是副功能,所以在设计上就不如长矛、短刀什么的便捷。
拼刺刀讲究的是速度和力量,技巧没有多少,腿脚的辅攻也远不如江湖打斗,当然,没有腿脚也没法拼刺刀。我们看刺刀训练,就是一个劲向前猛刺,当然也有一些变化。《亮剑》中李云龙、赵刚指挥独立团向赵家峪突围,结果殿后的部队被围歼。首先被消灭的是孙德胜的骑兵连,他们目标太大没法隐蔽。我认为这是比较真实的骑兵对决,《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的单挑压根就不存在。随后就是两个战士掩护李云龙撤退,拼刺刀,非常真实,一刺刀杀出,或者杀死一个或者就被杀死,那里允许你躲闪,那里讲什么单打独斗。这种拼刺刀,据我看的一个材料,大体不过三下,三下消灭不了敌人自己就被消灭了。进攻的一方讲究的是一刺刀攻破敌人拦挡杀或伤敌人,防守的一方讲究的是一枪挡开敌人利用对方刺刀外位的空隙顺势刺杀敌人。一般来讲,防守的一方没有连挡对手三次进攻的机会。
《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在密林中在奔跑中利用大刀间隔杀死几个鬼子,是江湖打斗的空间和打法消灭了江湖打斗的军队打法。但恶战之后的姜大牙也承认窦玉泉的拼刺刀更加科学合理。
国军29路军比较穷,和八路军强不多少,为了弥补枪弹不足,所以配发大刀,所以也有《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歌谣。但是,为什么其他国军不向29路军学习呢?为什么更加贫穷的八路军宁愿配发红缨枪也不大规模配发大刀呢?
中国的大刀,有三个明显的缺点。第一是短,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通过锻炼都能成为胡一刀(《雪山飞狐》),短武器在广阔的空间可以通过腾挪闪转防守和进攻,集体拼杀没有可能。第二是单手发力,当然就不如双手握枪更加集中全身的力气。武侠小说中的单手集中内功到了另一只手没有用处的话是不可信的。第三我们的大刀是民间炉匠打制,钢铁中含有太多的杂质,非常的脆。而日军的刺刀是现代工厂批量生产,质量过硬。连磕几下,我们的大刀就满是缺口,人家把脖子伸过来你都得费半天劲。
大刀还有拼杀之外的一个极大的缺点,那就是增加携带量和丢掉了续攻能力。日军的刺刀是短刀,非常便于携带,平时切割西瓜什么的。我们的短刀并不短,好几斤呢。一般行军到也罢了,一旦急行军,这个携带量就突出了。我们拼大刀的时候一定有个前提,那就是不会拿着步枪去拼大刀,如果胜利了,敌人扭头就跑,我们无法用枪击打,如果失败了,我们如果撤退,当然不能去捡枪。所以,拼大刀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日军的指挥刀,也就是日本剑。日本人做事情认真,不马虎,所以他们的指挥刀质量非常好,不但锋利而且坚硬。我们中国元明清的剑是双面直刃,以轻捷取胜,一般不和刀斧对刃,所以古代大兵团作战极少有用剑的。《三国演义》中只有一个刘备,他的武艺大家都明白。《水浒传》中裴宣的剑是舞着玩的,当然,遇上嘛都不会的也有战斗力,反正裴宣没上过战场。黄信是用的剑,是丧门剑,属于重剑。我们的刀是厚背单刃,可以发挥力量,但是比较短。日本的刀细长有弧度,缺点应该是容易折断。但近代日本铸造工艺先进,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和日军的刀对拼的时候,最容易吃亏的是日军的封喉斜拉。日本刀长,我们的刀锋短,所以日军刀前锋和我们刀锋相交的时候,由于双方都身子前倾,日军往往向上斜拉战刀用刀的后锋斜切我们的咽喉。由于我们是单手刀,虽然灵便,但不如日军双手刀有力,所以往往挡不住这一顺攻。当然,武林高手就另外了。
我在这儿大涨日军威风,在钓鱼岛争夺的今天是很不好的。我的意思不是我们的刀法不好,也不是我们不勇敢,抗战毕竟我们胜利了,钓鱼岛是我们的。我的意思是近现代我们吃亏的原因是工业落后,同时也过于迷信过去的东西而不进行学习和改革。
日本人拼刺刀是有一手的,但遇上不拼刺刀的美国人就干瞪眼。美国工业太发达了,步兵也是连发的冲锋枪,日本的三八大盖就落后了。当然,日军喜欢偷袭,万一离近拼刺刀呢?美国有钱,所有的人统统配发一把极小的手枪配在腰上,可以就近连发七颗子弹。如果你能躲过七颗子弹,这个美国兵就任你宰割,不过,在拼刺刀的距离能够躲过小手枪的连发七弹,我相信一定是武林高手中的高手。
对于日军拼刺刀喜欢卸子弹的说法极多。我小时候是当神话听得,日军这么傻啊。我当时就想,就这样我也可以借拼刺刀消灭几个鬼子。后来,看了一个说法,才知道这是饱含血泪的痛苦。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15 11:12:47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抗战初期,不光是共军武器落后,除了蒋介石的中央军外,其他的军阀部队也落后的很,西北军穷,川军被其他军阀堵住天府之国没有出路,所以更加落后。武器落后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军人体质较差,连饭都吃不饱体质当然就差,当然训练就更差。
这样一来,我军的平均单兵素质就严重落后于日军。1937年平型关大战,林彪以多伏少,占据有利地形,而且是伏击辎众部队,仍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就是难得大捷,因为平手过招,六个国军士兵还斗不过一个日军。
由于武器落后,训练还差,所以在拼刺刀的时候我们吃亏是极大的。小时候看影视剧感觉奇怪的很,为什么一定要拼刺刀呢?
近代史后期,也就是抗战时期,日军和中国的军队的配备比美军差一大截,火力弱得很。
日军的常规配备是三八大盖。这个三八大盖是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最深远的武器,在世界步枪史上也是极重要的成员。
1905年,日本新式步枪定型生产,因这一年是明治天皇三十八年,所以命名为三八式步枪,从那时起三八式步枪就成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个三八大盖生产后,中国进口了一批,而且在沈阳和太原进行仿造,中国人不讲知识产权是有历史的。
这个三八大盖的优点是射程远,精度高,容易训练新兵,制造简单,而且因为有配套的刺刀也非常适合近战。
三八大盖的射程高达2400米,有效射程600米。实战中,受过严格训练的日军士兵往往能在800米左右的距离上成功杀伤对手。这个射程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多数步枪不能做到的,已经和今天大多数狙击步枪的射程相当,是很让人瞠目结舌的。
三八大盖之所以能够在远距离精确射击,主要是它的子弹有着非常完美的弹道。它使用的6.5毫米半底缘尖弹有着非常稳定的飞行状态,可以在很远的距离精确击中目标。实战中有三八式在2000米距离内多次杀伤对手的记录,即使今天12.7毫米大口径狙击枪射程也不过1500米左右,而三八式在2000多米的距离仍然能够杀伤敌人,可见其令人惊叹的精确度。
三八大盖的最大缺点也来源于它的子弹。为了能够增加射程,为了能够远距离精确射击,它的子弹必须追求出膛的初速度和飞行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它的子弹飞行的非常的快而且稳定,也就是子弹在飞行中不能翻转。子弹稳定到什么状态呢?这种子弹击中人体以后,有很好的穿透力,能轻松贯穿人体,并不发生翻滚,仍然保持原样飞出人体。也就是说,一弹二洞,连受伤的组织都是光滑的伤口! 由于穿透能力过强,一颗三八式发射的子弹击中人体,在人体停留时间很短,很快穿透飞出,人体受伤较小。所以只要不是被三八式击中躯干的重要部位,很难对被射中者造成致命伤。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军产的老套筒和八路军自制的粗劣的仿中正式,射程非常的近,而且射击的精确度还不高,但其子弹进入人体会发生翻转,造成空腔,杀伤力大。虽然射击不精确,但是日军士兵中弹以后非死就是重伤,而且伤还不容易医治,必须送到野战医院治疗,造成战斗中减员。
这样一来,中国军队和日军打仗的时候,我们,特别是共军,往往就是把日军放近了打,因为远了很难瞄准,而且共军的子弹短缺也经不起浪费。另外,距离越近,日军三八大盖的子弹的杀伤力越小,这种子弹在100米以外才容易在人体内存留形成重大杀伤,而中国军队的武器往往在50米左右才能精确射击。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是当时比较特殊的战场,经常发生双方士兵搅合在一起近距离拼杀的场景,欧美战场由于战争双方的工业能力都较高,往往都使用连发枪械形成强大的火力网。
步枪由于火力网不密集,而且由于后坐力和需要装弹子弹的时间空隙,所以进攻的一方很容易冲锋上来和防守的一方搅合在一起。于是,拼刺刀成为不可避免。
日军的步枪长1.275米,加上刺刀,整体超过1.5米,它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步枪,在近战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日军特别重视刺杀训练,加上三八式这个拼刺的利器,日军在肉搏战中占尽优势。所以日军也特别渴望拼刺刀。
中日军队拼刺刀,日军占有武器、体力和训练的优势,中国军队虽然是正义战争不怕死,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的支持也很厉害。所以,我们往往吃亏。台儿庄战役中的藤县保卫战,一股日军几十人依托武器先进消灭川军王铭章部一个连后占领城角。川军另一个建制连趁敌人立足不稳和这日军40余人肉搏拼杀,虽然全歼敌人,但自己一个连仅余14人。我们的新部队和对方的疲劳部队拼杀比大体是三对一。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一对一同归于尽往往就是很合算的选择。所以拼刺刀的时候,如果有机会我们往往就开枪就拉手榴弹,因为近距离很容易打死敌人。混战中开枪的最大不利是容易误伤,因为大家搅合在一起。但是,中国军队没有这个顾忌,误伤的概率是一对一,我一枪出去,可能打死对手,可能误伤战友,可能误伤敌人,在这三种可能中我们是划算的。
但是,日军非常不愿意拼刺刀的时候开枪。第一是他的三八大盖近距离射中对方后,只要不命中要害,子弹的初速度太快而穿过对方飞出,这种贯穿的杀伤力不大,对手还能拼杀,而日军在射击的时候需要调整握枪的姿势,反而容易被刺杀。第二从对手体内飞出的子弹,由于人体的拦阻作用速度降低,第二次进入人体的时候翻转的特别厉害,杀伤力特别大。误伤的概率是一对一,误伤一个日军他们不划算。所以,如果能够拼刺刀,日军尽量不开枪。
《太行山上》日军和我军拼刺刀之前,先卸下子弹是符合历史的,因为这样做对日军有利。我们拼刺刀的时候偶尔射击,也是符合历史的,因为这对我们有利。
不过,说实在话,我们中国人比日军要灵活一些。随着战争的深入,我军缴获的三八大盖也增加了,日军面临的问题我们也同样存在,为了避免误伤,共军有时在拼刺刀之前射击敌人的下三路,这样就避免了穿透的误伤,而只要射伤了敌人的下三路,我们当然就拼刺刀胜利了。
所以,日军说:八路狡猾大大的。
日本人做事认真但缺少灵活。
一个人成为团级干部,就具备了统筹协调的锻炼,但是只有有深远眼光的有全盘思考能力的人才能独当方面。这个独当方面在抗战时期就是能够独立进行战略行动,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是担任兵团司令以上的军事正职。
军官并一定是逐级成长,而且有些能够独当方面的高级将领可能并不是优秀的战役指挥员。
现在,我们从邓华和黄永胜的工作调整来看什么样的人是独挡方面的将领。
邓华是解放战争时期横空出世的高级将领,我之所以说横空出世是指在这之前他还不是特别的耀眼。邓华出生于1910年,在红军将领中也是年轻的,虽然不是最年轻的。我们看邓华的履历,红军时期几乎没有担任军事首长的履历,他就是一个政工干部。
1937年8月,红一军团红二师改编为685团。这个部队非常特殊,因为红二师的前身就是井冈山朱毛红四军,也就是毛泽东、朱德、林彪起家的基本部队,继续往前推,他的前身就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余部。我们看《建国大业》,那个刘烨高呼:我代表活着的死了的红28团向毛委员致敬。红28团就是南昌起义余部,他的前身是叶挺独立团。改编之前红二师师长长期是陈光,陈光在抗战时期是343旅旅长,后来代理115师师长。所以,685团的团长是非常重要的位置,必须是毛泽东、朱德和林彪放心的人担任。
林彪安排黄永胜担任685团团长。这个黄永胜是秋收起义的老同志,是毛泽东嫡系中的嫡系。这个黄永胜对毛泽东和林彪崇拜到疯狂的程度。建国后,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写了一首诗,意思就是追随老兄长毛泽东革命。结果,黄永胜勃然大怒:老子连当毛主席的儿子都不合格,他敢当毛主席的弟弟!话说的非常不好听。其实,毛泽东和林彪都没少压黄永胜的级,但黄永胜无怨无悔。在伍公豪去世后,黄永胜是秋收起义部队中数的着的悍将。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16 09:27:04 +0800 CST  
@bbs_online2012 2012-10-16 13:21:45
lz扯的太远了!!需要回归!!
-----------------------------
多谢提醒。关于魏延的评价有一个核心就是“子午谷计划”,也就牵扯到魏延的指挥能力。魏延的“子午谷计划”是诸葛亮否定的,所以就牵扯到魏延和诸葛亮谁更能打仗。古人离我们较遥远,有些军种、兵种和将领个人的特长不好解释,但是,近现代的那些名人的区别较明显。比如,魏延在《三国志》中内容极少,在《三国演义》中也不是一线主角,内容单薄,为了说明问题,我计划用近代人物类比。比如,我认为诸葛亮非常接近周恩来的能力特点,长于搞外交,长于行政管理,在军队有崇高威望但相当时间脱离军队(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直接指挥军队,周恩来在抗战时期搞统一战线)。魏延喜欢行险侥幸,用兵特点,仅仅用兵特点,非常接近彭德怀。我在后面评论的时候,需要这些东西,所以在这儿叙出。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16 15:57:26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林彪安排邓华任副团长兼政训处主任。在红军时期,邓华是政工干部,但特别喜欢插手军事指挥,但常规指挥一直不被认可。林彪却发现了邓华的全局思维。
邓华担任副团长后,仍然以政委的调调插手军事指挥,并不把黄永胜当领导看待。黄永胜是个非常个性人,那里吃这一套,结果两个人吵闹的非常厉害。林彪很生气,后果很严重。1937年9月在侯马林彪调黄永胜任杨成武独立团副团长。一般来讲,副职和正职闹矛盾,很少有沾光的,尤其军队这种特别强调服从命令的行业。但是,黄永胜能打仗,邓华虽然有统筹能力和眼光,具体指挥明显弱一些。林彪只好做杨得志工作,接任685团团长。红军后期,杨得志表现很突出,明显比黄永胜强一些。但是,115师的团长以上的几个旅级干部的资历和能力都又强于杨得志,比如陈光、徐海东,所以林彪就暂时没有安排杨得志带兵,等待更好的机会和位置。现在,林彪安排杨得志接任团长,当然要解释一下。还有一个麻烦,当时国共合作,林彪换团长,要到国民政府军事部门备案。
这一次人事调整是邓华获胜,但给林彪弄了一大堆麻烦。1938年10月,徐海东回延安养病,344旅没有军事主管,彭德怀安排杨得志代理344旅旅长,林彪只好安排彭明治担任685团第三任团长。
最搞笑的是黄永胜和邓华这一对欢喜冤家,竟然不离不弃的都搞到晋察冀去了。1937年10月115师分兵,聂荣臻带领一部分师部人马和杨成武独立团(黄永胜是副团长)去了五台山,大约是为了加强领导,负责分兵的罗荣桓竟然把邓华调到聂荣臻麾下。这个就有些搞笑了。
黄永胜在晋察冀是悍勇战将,打仗绝对是一把好手。但是,黄永胜这个军事干部虽然是从毛泽东这个政工老祖宗那里成长起来的,但对政工干部是并不很尊重的。聂荣臻是中共资格最老的政工干部,具体军事指挥也弱一些,但对政治作风非常看重,那个黄永胜偏偏工作作风有些霸道而生活作风又有些随便。如果大家觉得空洞,那么《亮剑》中的李云龙就最典型了。聂荣臻就有动动黄永胜的念头,可是让比较重视人才的北方局组织部长彭真给拦住了。反正,黄永胜在晋察冀和红军时期的老领导聂荣臻一直不协调。偏偏邓华到了晋察冀后搭班子宋时轮组建宋邓支队挺进到冀东,结果败得非常惨,宋时伦和邓华灰溜溜的好不狼狈。宋时轮和邓华从冀东撤退后,坚持斗争的李运昌依托极少一点力量建立了很巩固的根据地,后来扩大为冀热辽根据地,《红灯记》的故事就以这个根据地为背景,而近来热播的《潜伏》和《借枪》的故事背景都是这块根据地。
不久,邓华调陕甘宁任旅政委,而旅长竟然是已经调回陕甘宁的黄永胜。什么叫宿命,这就是躲不开的宿命。不过,估计邓华应该尴尬一些。
抗战胜利,黄永胜回到晋察冀热辽,继续跟聂荣臻革命,只不过他现在的舞台是当年邓华的伤心地冀热辽。冀热辽是一个连接东北和华北的通道,国军特别重视大城市和交通线,肯定要来死争。中共中央在冀热辽的战略安排上有点古怪,组织人事划归晋察冀中央局,而军事指挥划归东北军区。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的毛泽东和李宗任(北平行辕主任)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把东北问题和华北问题联合在一起考虑。中共不同于国民党,顶尖统帅就那么几个,林彪在东北绝对可以欺负国军,但聂荣臻在华北就有些力不从心。聂荣臻品质特高尚,能团结,有威望,是顶尖的山头代表,虽然让傅作义欺负的苦些,但傅作义也很难挣脱聂荣臻的纠缠。当时,中共的布局就是聂荣臻缠住华北傅作义,让林彪在东北施展手脚痛扁国军,等东北问题解决后,通盘解决华北。
在解放战争初期,聂荣臻确实不如林彪能打仗,而且对于时局的认识林彪也很清醒,拿定主意和国军死磕。抗战后期,林彪曾经代表中共和蒋介石谈判,早就看破这是一场不可回避的战争。
黄永胜这种跋扈的悍将,让聂荣臻捆的很不耐烦,现在划归林彪指挥,那是极端的得意。
可是,在这之前,邓华已经陪同林彪到达了东北。抗战结束,林彪猛虎出山,和中央要求人才,一共两个:一个是陈光,一个是邓华。陈光是红军时期的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战时期的115师代师长。陈光曾经两次代理林彪的职务。邓华和陈光相比,无论是资历还是职务都明显差一大截,但林彪点名索取。
邓华在东北的前期也不是很亮眼,他后来担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的司令员,黄永胜是第八纵队的司令员。东北野战军不同于其他野战军,他是关内各根据地抽调的军队组成,所以野战纵队是逐渐建立。当时出关的部队比较建制完整形成野战力量的先组成一纵和二纵,分别由李天佑和刘震任司令员。这两个纵队的前身分别是彭德怀的红三军团和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今天是解放军三大王牌中的38军和39军,无论历史还是现实都非常的牛气。但是,邓华一直到解放战争后期才担任纵队司令员。
至于黄永胜就更加的绕,他本来是冀热辽的野战部队司令员(通称黄永胜纵队,进入东北野战军序列后称八纵。由于冀热辽的人事组织归晋察冀中央局,所以代表晋察冀中央局在东北野战军的程子华就非常有独立性,具有相当大的干部推荐权力。这个程子华,在中共党内是一个少有的全才,不但能管党务,而且能指挥打仗,又是一个经济管理的高手。这个人非常清纯,工作调整的也频繁些,结果弄得各派系都有影子,各派系都没根子。程子华对于性格较粗野的黄永胜非常不感冒,天天叽咕着用政工干部出身的段苏权代替黄永胜。林彪很不看好段苏权,但冀热辽的山头还不能不考虑,只好就让段苏权担任八纵司令员。正好东北缺少后勤干部,六纵的洪学智非常适合,所以黄永胜就接替洪学智的位置。
历史非常搞笑,这个六纵就是红军时期的红二师经过685团发展来的。当年黄永胜是685团首任团长,结果因为和邓华闹矛盾,干了不到两个月就让林彪给扯到独立团干副团长了。现在,山不转水转,黄永胜又回来了。
解放战争后期,是邓华和黄永胜光芒四射的时候。
1947年5月东北野战军发起四平战役,就是陈明仁打出风头的那一次。当时中共是李天佑的一纵、韩先楚的三纵、邓华的七纵和六纵的一部参战。
几个纵队同时参战,林彪必须安排前敌总指挥,这种安排并不容易,历史上有很多因为安排不当影响作战的。林彪安排的是由李天佑统一指挥。但是,在苏联吃过洋面包的李天佑并没有学会攻坚。我再次说一次,《亮剑》中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竟然没有主攻方向,那是胡闹。李天佑功亏一篑,东野损失很重。现在有一部电影,当李天佑在四平街进攻受挫的时候,林彪竟然指示:让李天佑慢慢打。然后,林彪问:陕北毛主席到了那儿?那意思就是四平街之战是林彪故意失败,目的是配合毛泽东陕北脱险。我就够能扯淡的了,没见过这么扯淡的。四平街大战就是失败,何必硬要违背历史呢?
在这后不久,林彪认识到这种临时指定前敌总指挥的不当,于是成立了两个兵团司令部,分别由肖劲光和程子华分任司令员,他们虽然不直接统帅部队,但有统一指挥某一战役的所有参战部队的职权。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肖劲光在长春围城,程子华始终关注塔山,锦州方面就是七纵的邓华和三纵的韩先楚分别指挥一个攻城集团对攻锦州。这是邓华第一次指挥多个纵队,当时他直接指挥的部队比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部队差不多。邓华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锦州战役,东北野战军一纵担任总预备队,这在东野一纵及其前身的历史上是罕见的。顾恋下属的林彪虽然最终安排李天佑攻下了四平街,但时过境迁,陈明仁已经离开了东北,无论林彪还是李天佑都不能报这一箭之仇,四平街是东北野战军永远的败绩。
锦州大战,关系整个东北野战军和中共的命运,林彪开始重用邓华和韩先楚,但毕竟李天佑资格更老些,所以,让一纵担任预备队应该是让李天佑暂让风头的考量。
辽沈战役,是八纵司令员段苏权的滑铁卢。在这种几十万部队的大决战,是最考验指挥官临机指挥能力的,可以说遍地是机会随时有陷阱,政工干部出身的段苏权两次没有完成任务,连远在西北坡的毛泽东都来电通报批评,可见性质的严重程度。而黄永胜指挥东野六纵在长春奉命南下后,不但是第一个打进锦州的部队,而且还在厉家窝棚打恶仗拦住了廖耀湘的去路。实实在在的话,辽沈战役中最出色的将领是黄永胜,最凶猛的部队是六纵,这支朱德、毛泽东、林彪的起家部队在关键的时候确实敢打恶仗、能打恶仗。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17 07:29:34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全军统编,李天佑的东野一纵改为38军(《潜伏》上我解放军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自爆家门38军),刘震的二纵改为39军,邓华的七纵改为44军。东野八纵改编为45军,原来的司令员段苏权在战役中让中央军委通报批评了,林彪逮机会就把他调回东北军区干参谋工作去了。那是一个崇尚战功的时代,从一线的司令员调回军区搞参谋,是很大的惩罚。在辽沈战役中打出威风的黄永胜兴高采烈的被调回45军担任首任军长。其实,不要说在整个中共军事斗争史,就是在东北野战军历史上,东野六纵的战功也是最巨大的,也是最能打的,黄永胜指挥这支部队在辽沈战役中也立下大功,按理,黄永胜留在六纵改编的43军应该更快意。但是,人是有感情的,黄永胜从抗战就长期在晋察冀革命,东野八纵的别名是“黄永胜纵队”,一支部队的名字一旦和领导名字联系,那么这里面就有永远不能切割的血肉感情。43军的首任军长是洪学智,他又回到老部队任职。
1948年东北野战军入关,据说有几个小故事。
黄永胜面对浩浩荡荡的八十万入关大军,不由豪气万丈,对林彪说:就我们东北野战军就可以横扫中国。
这份霸气完全超过了什么巴顿,但是巴顿英年早逝,黄永胜在文革中阴沟翻船。人啊,什么时候都不要太骄狂了。
林彪面对浩浩荡荡的八十万入关大军,遥望南天,沉思良久,对黄永胜说:我不入关是无敌之将,入关是乱臣贼子。
黄永胜不解,林彪说:曹操当年不也是指挥八十三万大军南下吗?
林彪的思维太跳跃了,也太浮想联翩了。1950年海南岛战役结束,林彪就以身体欠佳为由离开自己的老部队和自己的地盘中南局,跑到杭州长期休养去了。在这之后,除了支持邓子恢重用陶铸、赵紫阳扫荡叶剑英的华南分局,他基本就是只有耳朵没有嘴,直到1959年庐山会议卷入庐山风云。接替彭德怀的军委常务副主席后,也深居简出,把大部分权力交给贺龙和罗瑞卿。1966年,“乱云飞渡”已经由不得他“欲从容”,看破天机的周恩来推荐林彪接替刘少奇,这一下,这个中国灾难无可避免,林彪也走上了老虎背,最终折戟沉沙。
难道,那一刻林彪看破了天机,或者是林彪一语成谶?
东野入关开始平津战役,毛泽东指示“先打两头后取中间”,这个“两头”一个在西,由华北野战军负责,一个在东,由东北野战军负责。“东”头就是塘沽。
44军军长邓华到达前线看了战场后,发现塘沽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盐碱滩,没遮没挡,而且国军的军舰就停泊在塘沽港口,国军说撤就撤,共军没有船舶,那才是望洋兴叹。
邓华认为占领塘沽的目的是封锁国军南撤的通道,但解放军占领天津也可以实现这个目的,与其付出巨大牺牲占领一座空城(国军可以撤走),不如进攻天津。
林彪和中央军委接受邓华的建议,这个建议具有战略统筹意义。
虽然发起天津战役的建议是由邓华提出的,但是天津战役的总指挥仍然被林彪的爱将刘亚楼担任。刘亚楼太需要直接指挥战役获得军功了。在那个激烈的战争年代,参谋长并不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位置,1955年中共评军衔,无论任何一级的参谋长的军衔或者排序都等同于或者低于下一级的军事主管。李达是刘伯承的老参谋长,上将,刘伯承的三个兵团司令员,一个大将两个上将。林彪的几个参谋长,除了肖劲光本人实际担任过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外,其他的伍修权、刘亚楼、肖克和赵尔陆,或者不授衔或者上将,而东野的兵团司令员或者大将或者上将。
刘亚楼的军事地位是在天津确立的。
平津战役后不久,解放军各大野战军都编制野战兵团,东北野战军编了四个兵团,依次是12、13、14、15兵团。肖劲光和程子华的资历和战功,以及山头代表的威望,决定了他们是必然的人选。刘亚楼挟指挥天津战役的威望和林彪的恩宠,担任了14兵团的司令员。这些都理所当然。15兵团司令员是邓华,这个很意外。
东北野战军历史上先后组建了12个步兵纵队、一个炮兵纵队和一个铁道兵纵队。由于许多纵队先后多任司令员,所以接近20位司令员。在这些司令员中,只有三个担任过兵团司令员,那就是邓华、黄永胜和韩先楚。黄永胜在兵团编组的时候是14兵团的副司令员,担任刘亚楼的副手,韩先楚是12兵团第二副司令员。
邓华是东北野战军所有纵队司令员中第一个兵团司令员,当时东北野战军已经更名第四野战军,地位排序应该是林彪(司令员)、罗荣桓(第一政委)、邓子恢(第二政委)、谭政(政治部主任)、肖劲光、程子华、刘亚楼和邓华。在这个名单中罗荣桓虽然是第一政委,而且还是后来的中南局第二书记,但因为身体不好,一天也没有南下,虽然他对这支老部队有深刻的影响。谭政是政治部主任,虽然刘亚楼经常依仗林彪欺负他,但作为中共政工干部的又一杰出代表,1955年大将第五,高出刘亚楼一大截。中共所有政治部主任的军衔都高于或等于同级的参谋长。
红军时期,邓华是团政委,刘亚楼是师政委,肖劲光是军区司令员,程子华是主力15军团的政委,差别极其显著。
抗战后期,邓华是旅政委,刘亚楼去了苏联在那里竟然为伟大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提出了重要建议,肖劲光是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参谋长,程子华长期代理聂荣臻全面管理晋察冀根据地,而这个根据地是中共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初期,邓华是辽西军区司令员,刘亚楼是东北第二任参谋长,肖劲光是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程子华是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程子华的这个职务本来的人选是林彪。
东北时代,是邓华的第一个急速崛起的时代,他的成长除了自身因素外,绝对是林彪一手培养的结果。
林彪指挥第四野战军渡江南下,基本解决中南战局后,陆续调程子华的13兵团在河南机动,作为中央军委的战略总预备队随时策应各大野战军。我个人猜测,由于各大野战军向全国各地大进军,毛泽东的大本营华北只留下一个杨成武20兵团看家,多少有些内部空虚,无论应付国内可能的变局还是国际危险(美英出兵干涉的可能),在交通便捷的中州大地留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都是很必要的,“秀才下棋死不顾家”让人得空杀老将,就太那个了。
建国初期缺干部,尤其是全才干部,1949年年末,中央调黄埔军校高材生,既能够打仗也长于经济管理的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到地方工作。程子华是中共历史上所有正职兵团司令员中唯一一个解放后彻底脱离军队的人物,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军衔的正职兵团司令员。如果授衔,必须大将,这个红军时期的军团政委,抗战时期的晋察冀聂荣臻全权代理,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团司令,没有理由不是大将。由于没有军衔,所以知名度低得多。而没有军衔的原因是因为他全才。1949年年末,程子华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山西省政府主席、山西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后来实际负责全国供销总社。对于商品社会的今天,我们对供销社已经很淡薄了,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尤其文革时期,那个绝对票证供应的时代,如果你不去黑市,那么如果能够从供销社买到二两茶叶,那么你是一个极其有面子的人物。从某种意义讲,在一个相当长的时代,程子华掌握了整个中国的经济,当然这个说法有点夸张。
14兵团副司令员黄永胜接替程子华担任13兵团司令员。
1950年,15兵团司令员邓华指挥了海南岛登陆战役,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成功指挥大兵团海战登陆的兵团司令员。和在这之前,登陆金门兵败的十兵团司令员叶飞相比,邓华不仅仅是幸运,而是表现了极其优异的全才统筹能力和大局观念。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也完成了战略力量向亚太地区转进的战略统筹,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如果海南岛晚解放两个月,就是如来佛也不知美军会不会进入琼州海峡。
陆上猛虎化蛟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当时北朝鲜人民军是凯歌行进,全世界都没有想到这是一场影响到今天还遥遥无期结束其主要影响的战争。但是,毛泽东未雨绸缪,开始组建东北边防军,应付可能的变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承认毛泽东的眼光要比蒋介石敏感的多。东北边防军的主要力量就是黄永胜的13兵团。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18 08:07:44 +0800 CST  
@auhbo 2012-10-19 02:21:48
对林彪的点评天涯上有过牛人的文章,感觉楼主似乎没有深入。非常喜欢楼主这种古今联系纵横党史的风格,对近现代史中的党史军史这一块非常感兴趣,碍于种种限制很难看到系统的专业的叙述,以楼主的大才可否专门开讲?
-----------------------------
多谢关注。我这里主要写林彪对邓华的培养和爱惜。林彪太复杂了,而且离我们太近了,史料的梳理非常艰难,对历史的影响还在继续,所以只能浮光掠影的评写。近代史可以写一点,不过多数是从人情世故入手。我仔细思考的是富田兵变、草地分兵和西路军三大争议,所以非千思万量不敢拿出来。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19 09:16:05 +0800 CST  

楼主:yc雨花石

字数:180661

发表时间:2012-09-23 21:2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55:33 +0800 CST

评论数:149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