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悲苦人生


魏延的悲苦人生
我在发《被赚上梁山的倒霉蛋——无敌天罡卢俊义的错位人生》的时候,谈到魏延的反骨。徐兆玮等老师给我关于魏延的一些讨论,启发了我对魏延的一些思考。我写了一些答复的文字,结果扯得长了些、远了些,后来也就没有发出,因为可以单独做一贴。因为是在答复文字上修正而成,有些地方就不成体系,也有些杂乱,敬请谅解。本帖的第二部分“魏延的反骨”直接引用了在《被赚上梁山的倒霉蛋——无敌天罡卢俊义的错位人生》一文中的部分内容,但为了协调魏延的讨论,其实做了很大调整。在此向参与讨论的徐兆玮等老师表示真挚的感谢。
本帖的内容共分“《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历程”、“魏延的反骨”、“汉中太守的任命”、“子午谷计划”和“魏延的被斩”等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大体夹叙夹议魏延被任命汉中太守以前的人生历程,后四个部分主要是评论,其中的第二个部分和第一个部分重叠度较高。我个人认为,本帖较好的内容是“汉中太守”和“子午谷计划”,敬请指正。
一《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历程。
魏延在第41回出场,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恰巧过去了三分之一。魏延是义阳人(河南南部信阳),距离诸葛亮躬耕的南阳和刘备驻扎的新野都很近。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魏延“身长八尺,面如重枣”,如果加上一部美髯,那么和关羽就非常相像。魏延字“文长”,关羽字“云长”,二人的字号也相近。关羽和魏延的武器都是大刀。
魏延的第一个主公是刘表。
208年,曹操南下,刘表忧惧而死,小儿子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在得知刘琮投降后,知道以自己的几千人马无法在新野抗衡曹操,于是进行战略撤退。当时刘备的基本本钱是关羽的五千水军。水军在长江以北没有施展的空间,一旦被围攻,就非常危险。所以刘备安排关羽沿汉江向夏口方向撤退,明显带有会和刘琦江夏水军的战略意图。一般来讲,战略撤退必须保持隐蔽和快速,特别是要快速转移总部机关。208年刘备的南下和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非常相近,都是携带了过多的瓶瓶罐罐。1934年的博古根本就不懂军事,但就是不懂军事的博古也没有携带大批群众。208年的刘备已经有了极其丰富的战争经验,尤其有了丰富的逃跑的经验,他多次连老婆都不要,面临这样巨大的军事威胁,他会慈善心肠携带十万百姓?开玩笑!如果刘备是那么一个拘谨的人,他早死了多少次了。
208年刘备带领张飞、赵云保护诸葛亮为首的谋士携带十万百姓缓慢向襄阳进发,表面原因是保护百姓,深层次原因尽最大限度争取刘琮,而最核心的原因是故意暴露自己的行踪掩护关羽水军的隐蔽撤退。刘备这个枭雄,这个外表仁慈内心奸诈的“大耳贼”虽然军事指挥能力弱于曹操,时运不济曹操,但内心的战略沟壑远远超过曹操。曹操紧急向襄阳方面进军。
荆州方面的真正当家人蔡瑁、张允坚决不肯改弦易辙接纳刘备。义愤填膺的魏延带领本部人马占领了城门,招引刘备入城。
当时刘备只有三千人马,就是杀入城内也极难取得胜利,因为蔡瑁、张允具有绝对的兵力优势。曹操进入襄阳后,远迁刘琮于青州,送行的竟然只有老将王威。投降曹操,是襄阳城大部分将领的共识。文聘虽然扭捏作态,但他既然积极围攻魏延,就说明也打定主意投降曹操,当刘琮被曹操赶跑的时候,他也没有追随刘琮。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入城也没多大作为,所以制止了张飞的入城行为。
刘备按照原来的战略计划,继续向江陵方向撤退,在得到曹操进入襄阳的消息后,命令刘封保护核心谋士诸葛亮快速离开大队。当阳长坂坡的战斗一开始就是谋划的一次失败,但刘备在战争一开打就和张飞撤离了战场,其以自己为诱饵掩护关羽的意图非常明显。1947年胡宗南指挥蒋介石最后一支战略机动力量进攻陕北。就陕北那贫穷的经济和稀少的人口,毛泽东实在没有亲自坚持的必要。但在全国战略形势没有大转变之前,毛泽东坚决不过黄河撤离陕北。胡宗南是蒋介石最后一支战略机动集团,毛泽东唯一的机动力量是刘邓大军(含陈赓的太岳兵团)。如果毛泽东过河进入晋冀鲁豫,那么胡宗南就可以汇合国军其他部队合击晋冀鲁豫,中共在关内的最后的稳定依托也就不存在。毛泽东坚决在陕北坚持,以自己为诱饵死死缠住胡宗南。等到刘邓大军、陈谢大军进入中原,国共主要战场转入国统区,晋冀鲁豫已经成为相对稳定的内线,毛泽东才告别陕北转进河北。
刘备当然比不上毛泽东,但208年的刘备的战略撤退和1947年毛泽东在陕北的战略坚持都有掩护主力部队的意图。
208年魏延被文聘打败后,寻找刘备不见,于是南下江南一直到长沙依附了长沙太守韩玄。第53回,“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魏延是个骄傲的人,也是一个恃才傲物的家伙,韩玄也是一个没有度量的人,所以合作的很不愉快。
魏延第二次出场是第53回战长沙。
和魏延的恃才傲物相比,关羽就过于教条,或者说食古不化。我喜欢关羽,但我知道关羽确实有缺点,很多人讨厌关羽,却不知道关羽性格形成的原因。古代教育不发达,又没有专职的军校,所以高级将领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能写一封家书就了不起了。关羽很有文化,能够读《春秋》。《春秋》这部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虽然简短,但附上各家解读(比如《左传》)就内容很多了。我没什么学问,我一定不能完整理解《春秋》。我不知别人有没有学问,但我知道我接触过的所有人都没完整读过《春秋》。作为职业军人的关二爷能够读《春秋》,不管读了多少,都是那个时代军队中的罕见现象。关二爷很以此自傲。由于能读《春秋》的人太少了,也没法写个帖子相互启发,所以关羽就把自己的一些浅显理解格式化,从而非常教条,非常不近人情。
关羽第一次教条是华容道,他竟然放过了曹操和他的残兵败将。曹操当然与关羽有恩,张辽当然与关羽有旧。人是感情动物,但也人是社会动物。既然刘备和曹操是绝对不能协和的两大政治集团,关羽对曹操和张辽的容情就是对刘备的背叛。天底下没有那么多两全其美。关羽可以活捉曹操和张辽,可以像监禁于禁那样监禁,当然要保证优裕的生活。如果刘备一定要杀他们,关羽应该让他们死的体面些。曹操占领徐州后,陈宫坚决不投降,曹操就命令善待陈宫的家人,但他最后杀了陈宫。华容道上的关羽在“忠”和“义”两大道德规范挤压下变得非常教条。
关羽的第二次教条是在长沙。
第一天关羽和黄忠恶战一百合未分胜败。
第二天关羽准备用拖刀计背砍黄忠。结果黄忠马失前蹄掀倒在地。关羽竟然放黄忠回去约定第二日再决胜负。
关羽为什么不杀黄忠?不是关羽仁慈,而是关羽要洗清自己的名誉。拖刀计就是诈败偷袭。如果黄忠不出现马失前蹄,关羽拖刀杀了黄忠,那么所有人都知道关羽是诈败用计。但黄忠马失前蹄掀翻在地,关羽杀了他,所有人都会认为关羽确实战败了,他之所以除掉黄忠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机会问题。关二爷是个要面子的人,所以放回了黄忠。
关二爷教条的可爱又可气。
但像关二爷这样教条的人物整个《三国演义》就非常稀少,本来这样的人物就是稀缺资源。偏偏在长沙还有一个黄忠。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23 13:20:00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黄忠当时已经60岁,那绝对是军队的老前辈,仍然是一个中郎将,估计也是一个比较品质高尚不肯苟且的人。关羽当时的品级是偏将军,是级别比较低的将军,而中郎将只能对应今天的校级军官,二者具有质的差别。两汉时期军官的数量和级别普遍低于魏晋以后。所以,我们读《三国演义》对人物官职的认定不能以魏晋以后的标准考虑。
第三天关羽和黄忠继续比武,黄忠诈败而还,关羽追来。黄忠念叨关羽不杀之情,实在不忍下狠手,连连三次,才射去关羽盔上红缨。
关羽大惊而还。关羽比较气傲,以为凭自己一把大刀,就可以天下无敌,不屑于学习弓箭。其实,一个人绝对不可以骄傲,关羽一生竟然被暗箭射了三次。一次是过五关斩六将,一次是战长沙遇黄忠,最后一次是在襄樊被曹兵毒箭射中。在襄樊,当时襄樊旦夕将破,关羽中了毒箭,曹兵士气一涨,而荆州兵也大受影响,这个时间段的迁延,为曹操和孙权的相互连接提供了可能。受伤后的关羽胳臂乏力不能苦战,也是徐晃南下胜利和关羽败走麦城的原因之一。
回城后,韩玄要以通敌之罪杀黄忠。我们是读书人,当然知道黄忠冤枉,但如果我们处在韩玄的地位考虑问题,绝对不相信关羽和黄忠会这样教条。韩玄也许了解黄忠,但绝对不会相信关羽,天底下会有因为对方马失前蹄而不忍下手的人?这个实在不好相信,反正我不相信,我承认我是个标准的小人,因为君子永远是稀有物种。
魏延早就看韩玄不耐烦了,借此机会煽动几百人杀了韩玄献了长沙。
刘备到达长沙后亲自往黄忠家相请,黄忠方出降,“求葬韩玄尸首于长沙之东。”
关羽“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并且发表了争论到今天的魏延“反骨”。
诸葛亮说:“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反骨”,简单的说就是吃人家的饭砸人家的锅。韩玄就是有一万个过错,也对的起魏延,魏延就是献城投降也不应这样绝情。而且,魏延杀完就完了,一点旧情不念,反而是黄忠求得韩玄的尸体而埋葬。韩玄就是有一万个错误,魏延总领了人家一段时间的工资,买一口白皮棺材还是应该的。他确实过于绝情。
所有为魏延翻案的人物必须老老实实回答这个问题。魏延为什么不能给韩玄提供棺材?
1947年5月,国共孟良崮大战,张灵甫阵亡(张的死法有多种说法)。张灵甫是国军悍将,曾经给予华东共军极大的打击。但也是抗日名将,所以张灵甫受到了解放军的“厚葬”。当时担任华野6纵政治部副主任的谢胜坤主持了仪式。一棵古树下,放着一口半人高的大棺材。棺材是买来的,十分华贵。棺材旁边停放着张灵甫的尸体,已经为他穿好簇新的军装,洗过脸,伤口也整饰过了。由于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国民党军服,张灵甫是穿着解放军的军服下葬的。掩埋张灵甫前,谢胜坤向上级请示:俘虏中的一个少将旅长和8个上校要求最后看一眼他们的师长张灵甫。“大家都觉得,他们跟着张灵甫出生入死,这种感情难能可贵,就同意了。”9个国民党将校走到担架旁边,围成半月形,跪下,痛哭流涕。
华东野战军的陈毅颇有大将风度,他给以自己的对手以礼仪,张灵甫的手下也很忠厚,给老长官以脸面。
刘备最后未杀魏延,理由是“若斩此人,恐降者将人人自危”。
211年魏延和黄忠随同刘备、庞统进入益州,成为进取益州的第一梯队。
第62回是魏延加入刘备集团后获得第一个立功的机会,也是悲苦魏延的又一次悲苦生涯。
当时,刘璋命令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点五万大军,星夜往守雒县,以拒刘备。刘璝安排泠苞、邓贤带人马离城六十里扎两个营寨为外围阵地,自己和张任守卫雒县。
为了扫清外围阵地,刘备安排黄忠前去攻打泠苞和邓贤的营寨。魏延却要和黄忠争夺前锋的位置。在刘备和庞统的调停下,黄忠去打泠苞,魏延去打邓贤。
雒城打寨是刘备和庞统以异常偶然的机遇获得胜利,这是刘备和庞统军事指挥的败笔。对于魏延和黄忠争夺任务,庞统非常担心,建议刘备带领刘封和关平随后接应。
魏延在雒城的争功是连环三步,他第一步获得成功分的黄忠一半任务。
当时黄忠的进攻方案是“四更造饭,五更结束,平明进兵,取左边山谷而进”。这个方案是正大光明的进军而不是偷营劫寨。雒城地形险要,山路崎岖利于埋伏,黄忠的平明进军是正确的选择。
魏延要抢黄忠的首功,所以安排“二更造饭,三更起兵,平明要到邓贤寨边”。这样一来魏延的军事行动就变成了夜袭。
这是魏延争功的第二步。
三更天进军途中,魏延要“先去打泠苞寨,却将得胜兵打邓贤寨”,他要独揽一切功劳。
这是魏延争功的第三步。这样一来,正在进军的荆州兵又改行另一道路去打泠苞寨。
魏延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泠苞和邓贤的武艺与魏延相比高低是个未知数,但夜行军几十里后接连发起两次战役,士兵可不是钢铁铸就。
魏延还在整顿军队,已经得到伏路军报的泠苞突然杀出。荆州兵走了半夜路,困乏的很,而且在队形整顿中突然遇到进攻,抵挡不住只好撤退。这是魏延的失策。而且魏延个人与泠苞大战30合未分胜负,也是不能扭转战局的重要原因。魏延撤退途中,遇到前来接应的邓贤,前后夹攻之际,魏延又马失前蹄,估计马也累了。魏延遇到一生中又一次重大危险。
黄忠及时赶到,一箭射死邓贤救了魏延,拍马舞刀来取泠苞,泠苞抵挡不住。本来黄忠的武艺就高,现在泠苞和魏延已经大战了30合,肯定抵不住黄忠的生力军。黄忠顺势追来夺了泠苞的左寨,泠苞只好向邓贤右寨逃跑,结果刘备早已经乘虚夺了右寨。泠苞只好沿山僻小道向雒城逃跑,结果被埋伏的魏延活捉。
雒城夺寨的胜利确实有偶然性。如果黄忠自己带领一支人马来进攻,能够获得胜利的可能存在,但也不大。整个刘备集团都带有明显的轻视益州的倾向,魏延一个人竟然敢包打两个营寨。这种战略的错误,造成了骄兵必败。整个雒城战役,庞统都是兵分两路,而且多取偏僻小道,这确实是行险侥幸的打法。
雒城夺寨是魏延的人生挫折,他不但未立功,而且还欠了黄忠天大的人情,不服都不行。
第63回,庞统坚决拒绝诸葛亮的提醒,催促刘备兵分两路进攻雒城。剥开神秘的面纱,诸葛亮的来信其实就是提醒刘备、庞统要用兵谨慎。诸葛亮用兵特别谨慎,而性格比较张扬的庞统就有行险的倾向和争功的倾向。无论庞统,还是魏延,都是赤壁之战后加入刘备集团的新员工,露一手树立威信的心理意识非常强烈,兵行险着的意图非常明显。雒城打寨的魏延险些丧命,进攻雒城的庞统没有得到命运的垂青。诸葛亮为人谨慎,但就是为人谨慎的诸葛亮也有多次失误,战争是一个充满无数偶然性和变量的领域。
刘备和黄忠取大道,庞统和魏延取小路合击雒城。进军途中庞统被埋伏的张任乱军射死。被切断后路的魏延因山路狭窄无法展开军队,只好接受新降蜀军的建议按照原来战斗序列杀奔雒城,结果被雒城守将吴兰、雷铜和张任两支军队前后夹攻围在核心。危机之际,魏延的老救星黄忠从大路杀来,黄忠抄了吴兰和雷铜的后路。黄忠和魏延合军杀败吴兰、雷铜并且杀到雒城之下,偏偏刘璝引雒城守军汇合吴兰、雷铜继续反击,魏延、黄忠已经兵困马乏不能迎敌,幸喜刘备的后军来到迎战刘璝。雒城之战闹了一个大笑话,一般来讲,遇到危险,刘备都是先撤退,让别人断后,只有这一次特别,刘备为黄忠、魏延断后,偏偏张任的小路伏军又冲突而出,刘备一个人统帅的军队如何支持,守不住两个营寨,只好向涪关撤退,幸喜刘封、关平接应才稳住阵脚。
我再一次强调,人和人的感情是有层次的。刘备在雒城断后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如果关羽、张飞在此,即使全军覆灭他们也要保护刘备先撤退。关键时期,黄忠和魏延首先保证自己的安全。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24 17:07:39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在这一次战役中,魏延被逼在狭窄山路中不能展开兵力,于是选择继续向雒城进攻。这是正确的选择。大部队在山区被围,受地形影响很难改变阵型,没法调整兵力布局。但是设伏的一方往往也受地形影响,不能完全展开兵力,也不能用常规阵型用兵。
山地用兵,如果有援军及时赶到,那么可以依托地形坚守,如果没有援军那么一刻都不能停留,必须立即突围,因为山地不可能提供给养,甚至不能提供水源。
1947年张灵甫带领74师主动登上孟良崮,妄图中心开花,结果被全歼。张灵甫在孟良崮遇到的一个非常可怕的敌人就是缺水,不但士兵饥渴而且水冷式机枪因为缺水也不能使用。
1941年项英指挥的皖南新四军总部九千人被国军包围,大部被歼,其主要原因是项英缺乏紧急应变的能力。在解放战争以前,中共军队往往都处在战略孤立状态,短期之内没有援军。新四军被包围的初期,国军并没有完成战役合围。要包围一支接近万人的部队,当然要隐蔽行进,这样一来包围圈就要放大。从战略包围变成战役合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国军派系复杂,相互间指挥不协调,结合部位很容易有漏洞。如果新四军按照原来的部署,向前形成合力,不怕牺牲拼死突围,大部分兵力是可以突围的,当然那些没有战斗力的后勤保障系统可能被搞个稀烂。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比坐以待毙要好些。
项英被围后立即向延安请示,这太糊涂加多余了。延安离皖南几千里,最近的新四军部队也在江北,延安不可能给予什么有用的指示,他们除了没用的电报就是没用的抗议国民党。项英必须立即突围。
项英在皖南犯的另一个错误是不断改变突围方向,把部队调来调去。山地地形限制了突围的道路,讨论来讨论去其实就是向前冲还是向后退的选择。平原地带被围,突围方向选择较多。山地被围,能有多少选择?而且军队调整的难度很大。即使要杀回老巢,也应该保持原有队形杀出包围圈后再调整方向。
项英在皖南犯的第三个错误是不应该有分散突围的念头。项英本来不是职业军人,将略非其所长,中央红军长征后,项英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新四军在抗战初期也主要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形式。项英是由战争经验的,但有的是指挥游击战的经验。1941年的皖南突围不是游击战而是正规的山地突围。近万人马被包围在敌占区进行外线作战,绝对不能分散突围,那样就成了自投死路。如果项英指挥一支几十人的小分队被几万敌人包围,当然应该选择分散突围,甚至只要找几个特别隐蔽的山洞就可以,野果子也能撑几天。近万人马,你上哪儿找地方隐蔽?你怎样去寻找给养?大部队向一个方向突围,只要闯出去,由于保持建制,最起码可以排除地方保安队的干扰。
雒城兵败庞统阵亡,刘备在益州仅仅控制一个涪关,那是非常危险的。诸葛亮被迫带领荆州主力张飞、赵云分兵两路进入益州。张飞、赵云进入益州后,魏延明显太弱,成了跑龙套的演员,根本就没有表演的机会。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24 17:08:30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第63回魏延争取了一个立功的机会。当时马超进攻葭萌关,刘备亲自指挥张飞前去迎敌,魏延主动请缨带500军马哨路先行。这个哨路先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前敌先锋,他只是侦察队队长而已。但立功心切的魏延根本不管这一套,直接就开战并且赶跑了杨柏。作为侦察队,如果能够取得一场遭遇战的胜利,就是非常可喜的成绩,理应等候大部队的到来。但是,魏延乘势追赶遇到马岱的接应部队,魏延认为是马超,舞刀跃马就上去了。
这个魏延太贪功了。马超名满天下,岂能轻易对阵?即使你魏延武艺出众,你一共就带来500人马,这个离开主力的前哨部队不但人马少,而且已经和杨柏打了一仗,肯定有些疲劳。就是马超武艺一般,但人家以逸待劳也占有极大优势。魏延打败了马岱,结果被马岱回头一箭射中左臂。这下魏延成了伤病员。
这下好了,魏延同志在以后的益州战役中基本就作壁上观了。
在刘备夺取益州的战役中,魏延久付勤劳,三次面临死亡威胁。每一次魏延都没有叛变投敌的思想,但也确实没有多大的功劳,而且多次遇险,魏延的危险大多是争功造成的,或者是积极进取造成的。
刘备占领益州后,218年发起了汉中战役,战争胜利后,刘备重用军功和资历都不显著的魏延担任汉中太守。魏延成为独当一面的重要将领,关于他的重要历程,我们将在“汉中太守”、“子午谷计划”和“谋反之罪”中重点讨论。
现在我们结束魏延的人生历程的介绍,利用已经铺垫的魏延的材料,进入魏延的重大问题的讨论。
二、魏延的反骨。
魏延的反骨是诸葛亮提出的。诸葛亮凭什么说魏延有反骨?反骨是个什么东西呢?诸葛亮凭什么讨厌魏延并且在生命的最后安排马岱斩杀魏延?
魏延是义阳人,老家就是今天河南信阳。这个地方是荆州的北部,处在刘表集团和曹操集团势力的边缘地带。史书上没有魏延出生的年龄,但他在208年曹操南下的时候出场于襄阳,234年被马岱斩杀,被斩杀时魏延仍然是当时魏蜀战场的第一骁将(张颌已经去世),按照常理,他不应年龄太大,因为黄忠那种老而益健的人物毕竟太少。如果208年魏延20岁,那么他出生在188年左右,诸葛亮出生于181年,二人年龄相当。从常理看,魏延应该比诸葛亮小一些,但也相差不大。魏延加入刘表集团的时间段应该在200年官渡之战之后,208年赤壁之战之前。
在这个时间段加入刘表集团的魏延,是非常有分析的价值。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已经取得对袁绍的绝对优势,而且占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魏延当然有选择投奔曹操的自由。官渡之战后,占领荆州的刘表是仅次于曹操的最大军事集团。刘表是东汉王朝的宗室,他当然忠于汉王朝,即使他想谋求帝位,那也是皇帝家族内部的问题。魏延投奔刘表说明魏延是一个有政治理念的青年,无论《三国志》的史料还是《三国演义》的故事,魏延都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人,但他有政治理念,个人的富贵服从于个人的政治理念。
诸葛亮是魏延人生中的最重要的领导,他对魏延人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刘备。诸葛亮凭什么对魏延另眼看待?他凭什么拟定了一个千年以来聚讼纷纭的“反骨”?
诸葛亮原籍山东,但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叔父南下荆州。叔父死后,诸葛亮在隆中定居。诸葛亮的青少年时代是在荆州长大的。诸葛亮年轻有大志,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在荆州交接了一些名人,了解一些人物。隆中这个地方距离魏延的老家义阳非常近。
我猜想,仅仅是猜想,诸葛亮可能通过某种渠道得到对魏延的消极评价。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25 07:36:07 +0800 CST  
关于魏延的汉中太守和魏延的死在后面专题讨论。谢谢关注。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25 17:21:23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魏延在襄阳内乱中带领的人马只有几百人,按照一般行文习惯,应该高于三百而低于八百,放在今天,也就是一个大营。但是,三国时代因为人口少,经济困难,军队数量并不多,曹操的八十三万是个宣传数字。赤壁大战,周瑜指挥的江东军队只有三万,加上刘备部,只有五六万人(45回)。刘备从新野撤退的时候,除了关羽单独统帅的5000水军,自己直接指挥的只有3000步兵和骑兵。我们知道,八路军的120师和129师各有一万三四千人,但只有二旅四团十二营,其他的都是总部机关和后勤系统,抗战时期,独立行动的军队,大体上是一千人才能有一个野战营队。八路军比较穷,所以野战部队相对比例还要高一些。林彪在平型关消灭的日军全部是辎重部队,实际就是后勤保障部队,1000余人。三国时期,部队的总部和后勤当然小于现代部队,但也应占很大比例。刘备的3000陆军,最多不会超过六个营,八路军3000人的一个大团只有三个营。所以,放在今天,刘备也就一个师级将领(他还有关羽5000水军),壮壮场面,刘备也就有一个陆军旅和水军旅,如果关羽是水军旅长,刘备就是师长兼任陆军旅长,张飞、赵云、糜竺、糜芳、刘封这些人也就是团营级干部。刘表的实力当然比孙权和刘备壮观,但最多也就几十个建制营。魏延在韩玄那儿大约也是营团级军官,他和黄忠加入刘备集团后,地位虽然低于关羽、张飞,但应该和糜芳这个级别的人相当。在三国时期,能够得到或者消灭一个建制营都是很可喜的事情。襄阳内乱的时候,文聘亲自围攻魏延。曹操到达襄阳后,非常礼敬文聘,文聘应该是刘表集团高级将领。那么,被文聘围攻的魏延也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按照逻辑,一个营长造反,最多也就团长平叛,如果师长亲自上了一线,那就不太好理解了。刘表时代,魏延的级别可能弱于文聘,但差别不会太大。
我在第一次谈论208年的魏延大体相当于一个营长的时候,一些朋友很替魏延委屈,意思那么牛的一个人物竟然年轻的时候干一个小小的营长?其实呢,208年的魏延还不到30岁,能干到营长就很了不起了。曹彰年纪轻轻就当了曹操那边边防军的司令员,那是因为曹彰是曹操的儿子。一个人,年纪轻轻,就是多么有才华,如果不是很偶然的机会是很难骤的高位的,尤其是军队和财务,因为这样的工作不但牵扯到一个业务能力还牵扯到一个信任度问题。刘表的大将黄祖被孙权打败杀掉,关于江夏太守是有争议的,但是刘琦要求担任,刘表很容易就答应了。为什么?那是儿子。一个大型私人集团老总的儿子只要有能力或者说只要不太差劲,就可以立即担任重要职位,能力无所谓,关键是信任。曹操集团中最有能力的当然是张辽,但曹操集团中曹仁、曹洪、夏侯惇和夏侯渊的地位都高于张辽,没办法,人家是本家。中国的风俗,一家人的老人去世,本家要全家戴孝白吃白喝,重要亲戚戴孝上账花钱,邻居只需要送纸钱(折纸),这里面明显有亲疏关系。三代以后,有些亲戚就不走动了,但三代以内的本家还是本家。一个人犯了罪,是要株连本家的。我们都特别讨厌任人唯亲,崇拜任人唯贤唯才,提倡德才兼备的人事路线。但是,这个德才兼备的“德”不是光指个人道德,还包括让领导信任。一个人获得别人的信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人信任别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天的中国,已经比较富强,但今天的中国缺少的就是诚信。有几个领导敢于敞开心扉信任部下?有几个部下敢于敞开心扉信任领导?有几个人敢于绝对信任法律?中国制定了许多法律,但又有多少法律能够不折不扣的执行?当我们对身边的所有商品的假冒伪劣习以为常的时候,其实就是整个民族集体弄虚作假,这种危害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208年的魏延很年轻,没有特殊的背景,也就是一个中级军官。
209年魏延在长沙归依了刘备,刘备能够给魏延一个什么身份?也就是一个校级军官。刘备当时的军队很少,不可能安排很多高级军官,否则光军官的军饷就是沉重的压力。1935年毛泽东、彭德怀带领从中央根据地长征的老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人马最多不超过8000人,会合徐海东、程子华的红十五军团组建新的红一方面军,人马只有15000左右。当时彭德怀的身份是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革军委)副主席和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朱德滞留在红四方面军),名义大的吓人,其实呢,就只管理15000人。1937年,新红一方面军改编为115师,因为彭德怀已经高就八路军副总指挥,所以林彪任师长,老红一方面军改编为343旅和直接有师部管理的杨成武独立团,旅长是陈光。中国革命史上核心部队老红一方面军最后只有三个团,团长分别是黄永胜(后来是杨得志)、李天佑和杨成武。12年后,1949年,这三位团长都是兵团司令员或者副司令员,1955年都是上将。而1937年,八路军的营长们只要活到1955年的都是将军,有些是中将。208年刘备只有8000水陆军队,1937年也就一个国民革命军乙种编制旅(二团六营),13年后到了221年刘备登基称帝,健在的张飞是车骑将军,那就是全国军队的第三号领导人,魏延是镇北将军,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将军。每个人都有一个升迁的过程,不可能一参加工作就是高管,除非出身特别。
襄阳内乱,魏延很轻松就带领几百人造了刘琮的反,从积极的方面评价,魏延有控制军队的能力,从消极方面看,魏延有拉山头的倾向,否则,没有经过长期的组织策划,几百人说反就反就没法理解。
军人造反不同于员工跳槽。员工跳槽最大的危险是两头不落,没有饭吃。军人造反一旦失败,往往是全家杀头。所以拖动军队造反是件很难的事情。
我们看影视作品,中共策动一支国军起义往往需要长期的谋划,而且很难全部拖动军队。1947年华东野战军发起莱芜战役,国军73军军长韩练成是中共党员,在关键的时候放弃指挥离开部队,结果导致国军大败。一个军长,也不能带领军队起义,只能在关键时刻放弃指挥制造混乱。1949年国军兵团司令陈明仁起义后,大批军队溃散,最后真正起义的部队并没多少。
魏延在刘表刚刚去世的情况下,就带领几百人不怕杀头的造反,这个很不容易。
魏延杀韩玄,也是登高一呼,云集数百人。
从这两件事情,我们可以大约确定魏延很长于团结部下,这是好听的话,难听一点,就是喜欢而且有能力拉山头,搞小集团,而且能够做到山头彻底独立。
这个很不容易,所以也比较可怕。如果某一个大型公司的部门经理能够全部带领本部门的员工集体跳槽加入另一个大型公司。新公司的领导一定也很提防。每一个人都有私人交往圈,要让所有的同事都为自己舍生忘死是一件极难的事情,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魏延最大的罪过是一刀杀了韩玄。这个很难让人感情接受。我们看电视剧《历史的天空》,国军79团屡受上级压制排挤,但79团起义的时候仍然要求起义后不留原来作战区域,尽量避免和原来的友军和领导战场相见。这个非常符合人的基本感情。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26 12:34:12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建国后,出于意识形态的考量,对所有的造反都不分情理的表扬。比如林冲杀王伦。林冲本来是朝廷的普通军官,走投无路投奔梁山,王伦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不愿收留。后世评论家就说王伦妒忌贤能。这是哪和哪啊。人家王伦是梁山小公司的老板,难道没有权力拒绝接受员工?放在今天,某一大公司员工因委屈辞职饿的要饭,然后要求某一小公司一定要接受。这不混蛋嘛。你林冲很困难,我可以资助你一笔钱,但我没有收留你的义务。我不看着你饿死在家门口就是慈善事业。大街上有个人没地方睡觉,那是他和政府的事情,如果我是一个单身女人,难道也要求我学习雷锋让他到我家住宿?林冲有要求加入梁山的权力,但王伦更有拒绝的权力。
林冲加入梁山,担任四把手,很多朋友不平,那意思王伦应当让林冲当老一。你见有几个集团的老总自觉让部下取代自己。隋朝末年,翟让同志学习雷锋把瓦岗军的领导权交给李密,李密上台后不久就杀了翟让,然后瓦岗军也完蛋了。有翟让的光辉范例,没几个傻大个主动让出一把手的位置。王伦不喜欢林冲,这个无所谓,每个人都不可能和所有的人成为朋友。《天龙八部》中丐帮帮主乔峰最不喜欢和副帮主马大元一起喝酒,虽然他们都是光明磊落的汉子。一个人方方面面都很优秀,但可能不为异性所喜,也可能不为老板喜欢,这都有可能,甚至于就没任何理由。一个女人不喜欢一个男人,可能自己都找不出原因,但就是不喜欢,哪有什么办法?王伦一见杨志,就特别的喜爱,一个劲挽留,看见林冲就不舒服,一个劲想赶走,你用逻辑解释可能解释不通。王伦是老板,他有不喜欢林冲的权力,林冲是员工,他有跳槽的权力。但是林冲把王伦杀了,这个就没有权力。
金圣叹对林冲的评价很特别:“毒人”,意思就是心肠特别狠毒。有些人可能为林冲辩护,但如果你是集团老总,你敢收留他么?林冲上了梁山,位列第四,估计经常受王伦的白眼,但毕竟有了一个混饭吃的地方,他应该立即考虑一下自己老婆的处境。林冲发配沧州的时候,已经给老婆写了休书,两人都是自由的,都有婚配的权力,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落草为寇的林冲都有忘却前妻的自由。但是,晁盖担任梁山寨主后,林冲非常得志,所以就派人去东京打探前妻的状况,结果前妻久盼林冲没有音讯病亡不久。林冲派人去东京,实际有破镜重圆的念头。林冲的前妻的悲苦,当然是社会的黑暗造成的,但林冲也有责任,他本来可以提前去告个音讯,即使不能接到梁山。一个人不能因为自己不得志就不去婚娶,也不能因为不得志就随意拒绝爱情和温柔。所以《水浒传》梁山大排名的时候,老元老林冲位列关胜之下,原因之一就是关胜身上的关二爷的道德标签。
《三国演义》中徐晃、黄忠、文聘、刘巴、黄权、张辽这些人另改门厅都经过了艰巨的思想斗争,所以也很受领导重用。轻于去就的吕布最后被杀。张飞骂吕布“三姓家奴”(姓吕,认丁原和董卓为义父)。白门楼上,曹操确有留下吕布的思想,但刘备一句话就送了他的命:丁原、董卓有例在先。人世间永远不可能有一个老板做到绝对公平的对待所有的员工,家长就不一定绝对公平对待自己的孩子。员工有跳槽的权力,但没有造反的权力。如果,魏延从刑场上抢下黄忠后,直接迎接关羽开进长沙城,只要不杀韩玄,就好解释。
赤裸裸的叛徒没有几个人喜欢。前两天看电视剧《悬崖》,地下党员顾秋妍以感情为诱饵侦知了几个白俄刺杀斯大林的阴谋。当电台宣布一部分白俄被杀,一部分逃脱的时候,顾秋妍说:最好和自己有感情经历的那个白俄逃脱。我看了就感动,就是虚假的感情也是感情。天天领人家工资,转脸就是一枪,就是为了崇高的革命,就是为了民族大义,也让人不痛快。
208年魏延发起襄阳内乱,那个时候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刘表已经去世,荆州内乱已经不可挽回,放眼中国,除了江东孙权还有与曹操争夺的可能,至于刘璋、张鲁和马腾这些人都不可能完成统一。曹操已经具有压倒性优势。
208年南下的曹操就其外在形势看非常接近1949年南下的解放军。208年曹操占领了大西北以外的整个北方,大军跨过淮河直取长江。当时马腾、韩遂控制大西北,张鲁控制了经汉中南下四川的通道,刘表(含刘备)集团控制了河南南部经湖北一直到湖南的广阔地域,孙权则控制了整个东南沿海。
1949年解放军占领了大西北以外的整个北中国,马家军控制着甘肃和陕西一部,胡宗南控制着经汉中退入四川的通道,四川地方军阀对蒋介石心存不满,桂系的白崇禧控制着湖北、湖南到广西的中部大地,蒋介石控制着长江以南的整个东南沿海。
1949年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的时候,连来北平谈判的所有高级代表团都宣布背叛蒋介石。所谓“落花流水春去也”,大势已去。
208年曹操南下,那个气势比解放军南下更加磅礴。
1949年的毛泽东始终担心美英帝国主义军事干涉,渡江战役过程中英国和中共发生公开的武装冲突,1950年美国的航母编队进入台湾海峡。1949年的解放军虽然装备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没有一艘军舰也没有飞机,和蒋介石相比还处于绝对的装备劣势。
208年的曹操不但兵力具有绝对优势,而且他的船舶比之东吴更大更先进,他已经和东吴平分了长江天险。曹操除了担心马腾、韩遂外,完全可以集中兵力于南线,他不用担心孙权、刘备还会得到别的军阀的帮助。
208年刘琮投降确实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因为志高意满的曹操竟然杀掉了他,但从指挥战争的能力和经验来看,从实际的力量看,谁能预测曹操会在赤壁遇到这样大的挫折呢?刘琮的投降可以哀悼而不可以嘲笑。
208年,刘琮投降,曹操给予极高的许诺,在杀刘琮之前,曹操没有主动屠杀过一个主动投降的诸侯,他连有杀子深仇的张绣都能容纳,为什么不能容纳刘琮呢?估计全中国都不会预测到曹操会杀刘琮。
既然,刘琮被杀的可能极低(其实最后被杀),那么荆州降将也当然没有生命危险,而且会有更大的富贵。这就是蔡瑁、张允投降的心理依据。但是,曹操确实杀掉了老荆州最重要的三个投降头子,荆州降将除了文聘都没有被重用。
但曹操未到襄阳之前,所有人都预测不到。那么,魏延的反对投降曹操就是非常难得的正义之举。如果为了个人的富贵,魏延实在没有大乱襄阳的必要,跟着曹操比跟着刘备安全的多。
208年魏延是一个有理想的热血青年。
208年襄阳城外的刘备考虑到直接介入襄阳内乱的不利政治影响和自己太少的军事实力不可能压服刘琮控制襄阳,于是选择了撤离。
魏延第一次被命运出卖。刘备很玩弄了魏延一把。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26 12:34:59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魏延的苦命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他的苦命是从刘备开始的。所有认为刘备重用魏延的人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虽然刘备主观上可能期盼更多的魏延,但客观上把魏延推入一生中最低潮的时期。
魏延单人独骑从襄阳突围,寻找刘备不见。魏延面临人生最痛苦的选择。如果投向曹操,即使曹操重用,作为热血青年的魏延情何以堪?魏延有自己的政治选择,不是一个纯属贪图个人利益的人。孙权是刘表的仇人,孙权曾经统帅军队进攻刘表,活捉了夏口守将黄祖,在魏延看来投向孙权和投向曹操没有区别,更何况孙权方面接受不接受还两说着。魏延想不到刘备和孙权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联合。
魏延开始了自己的飘泊生涯,他从襄阳南下,跨过长江,沿湘江一直流落到长沙,最后被韩玄收留。
《三国演义》人物塑造有一个高潮,那就是“美髯公千里走单骑”,这一事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美好象征。现在有些人写翻案文章,故意否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面,好像自己多多高明。
其实呢,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虚构的精神信仰,因为现实世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物。很多事情都有美好的一面和实际的一面,对美好面的取向和对实际面的取向决定了这个民族的价值高度。
一个小朋友问妈妈: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
妈妈有两种回答。
妈妈说:“爸爸喜爱妈妈送给妈妈一个苹果就有了孩子。”
这个是高雅的,虚拟的。
妈妈还有一个回答:“爸爸把妈妈推倒在床上,扒掉妈妈的裤子就有了孩子。”
估计,没有几个妈妈给幼儿园的孩子普及生理知识。
有些东西是虚拟的,但也是高雅的,是可以满足我们精神需要的,虽然我们知道并不绝对真实。但是,我们的生活难道都绝对需要真实吗?作为生物的人,我们有切实的生理需要,但作为社会的人,我们又有以爱情(各民族共同的精神需要)为代表的精神需要。唐高宗李治这个家伙竟然让自己的小妈当了自己正儿八经的老婆生儿育女,还好,反正唐太宗已经去世,没有面对面的尴尬,但是唐玄宗李隆基这个家伙,竟然在儿子还青春年少的时候,就谋取了儿媳妇杨玉环。千年以来,没有多少人嘲笑、辱骂这两个情痴皇帝,原因在于以中国之大,无论武则天和杨玉环有多么美丽,皇帝总能找到和她们相当乃至更加美丽的女人。他们的乱伦虽然挑战了民族道德,但毕竟是情之所钟。他们是因情而乱,不是好淫而乱,所以人们原谅他们。人类永恒的主题是爱情,即使生理最饥渴的人,也不是随意就可以将就的,那是下等级生物的行为。人类即使在最生理的选择上,也要讲究美感和情调,虽然那些东西是附属的精神的。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骨,我们没有必要自己毁掉自己的脊骨。
208年魏延的漂泊,就路程来讲,应该不短于关羽,而且他才是真正的单人独骑。就实际的情况看,关羽还是有部属的,还有两位嫂嫂,虽然是行动的负担,但也是精神的依托,最起码可以聊聊天解解闷。魏延才是真正的“千里走单骑”。
但是,没有人赞美魏延。因为他既没有理想支持也没有感情支持。
关羽离开许昌的时候,已经知道刘备在袁绍那儿。关羽寻找刘备有三个困难。第一,怎样突破曹操的拦阻?第二,袁绍会不会收留关羽,关羽杀掉了他的两个最重要的大将颜良、文丑啊?第三,也是最麻烦的一点,如果自己追随袁绍打败曹操而袁绍也有取代东汉的野心,自己岂不是瞎忙活?袁绍的弟弟袁术是东汉末年第一个称帝的军阀。关羽的千里寻兄既是对自己能力的相信,也是对刘备的信任:只要寻到刘备,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刘备就是他的精神依托,刘备就是他的未来。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是一次精神长征,这种长征既有个人的政治理想追求也有个人的感情皈依。关云长意志坚如钢铁。
魏延离开襄阳,开始了自己的无目的漂游。魏延为什么不去追赶刘备?他在刚刚离开襄阳的时候没有找到刘备并不意味着永远找不到刘备。刘备离开襄阳,带领十万民众缓慢向江陵进发,每日不过20里的行程,这样庞大的人群,是非常容易就可以找到的,曹操很快就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备。魏延不是不想找,而是对刘备丧失了信心。
如果刘备趁襄阳内乱,夺取襄阳,以刘琦的名义聚集荆州势力,即使得到一部分力量,那么也可以与曹操抗衡。刘备考虑政治影响撤离襄阳,实际就是任由刘琮集团落入曹操手中。刘备还有什么力量什么办法抗衡曹操?魏延不可能知道刘备的隆中对战略,他不知道刘备向江陵进发实际是虚晃一枪,刘备真正的目标是联合江夏的刘琦和江东的孙权。这种大战略,不是年轻的魏延所能考虑的。在他看来,刘备已经没有希望,汉室江山已经没有希望,所以,魏延没有追赶刘备,没有向夏口方向前进,而是选择南下蛮夷之地。
208年的魏延对刘备丧失信心,但绝对没有放弃自己的忠诚汉王朝的信念,他的南下带有远走避居的政治倾向。
魏延留在长沙,固然带有吃饭的现实考虑。但从时间段来讲,估计刘备和周瑜已经取得赤壁大战的胜利。如果我们今天从襄阳开始骑着马无目的南下,到达长沙需要的时间绝对可以计算出魏延的时间。今天的道路比过去好太多了。
赤壁大战,曹操北还,长江以南的南四郡被长江隔开了和曹操的联系,南四郡又没有一个可以统帅四郡成为一个势力集团的领导人。这个四郡不是被孙权获得,就是被刘备获得。魏延就是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留在了长沙。从目的论,魏延留在长沙的动机就不纯正。
即使这样,魏延就有权力杀掉韩玄吗?诸葛亮凭什么说魏延有反骨呢?
“反骨”这个词出现于《三国演义》,是诸葛亮对魏延的评价。在盛行翻案的今天,很多人意图为魏延翻案,他们非常讨厌“反骨”的说法,认为这是一种“莫须有”的诬蔑之词。
我认为反骨是指某些人永远不满足现状,他有极远大的目标,对于别人的帮助从来不知感恩,很容易背叛过去的感情,而且从不感念旧恩。
诸葛亮为什么讨厌魏延?这与魏延的历史有关。208年,刘表病逝,小儿子刘琮继位后投降了曹操。为了最后争取刘琮,刘备带领兵民撤退到襄阳。在双方的争吵中魏延带领本部人马背叛了刘琮。对于魏延的这一行动,我们可以表示理解,毕竟刘琮背叛了父亲的政治理念。即使这样,刘备仍然选择了离去,如果趁襄阳城内乱杀入,作为依附刘表的部属,刘备如果在刘表尸骨未寒的情况下和刘琮发生了战争,在道义上就永远无理。魏延第二次出现于关羽进攻长沙的战役,魏延一刀杀了长沙太守韩玄献了城池。无论韩玄为人如何,他对魏延是有恩情的,魏延对韩玄的绝情是讲不过去的。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27 08:46:33 +0800 CST  
@deeko 2012-09-28 12:14:22
用《三国演义》研究魏延,楼猪有病啊?
-----------------------------
《三国志》是人写的,《三国演义》也是人写的,只要是人写的东西就有个人的思想、感情倾向。《史记》是最可信的古代史书,但仍然有虚构的东西,比如《史记》中记载的两个人的密语,作者是怎样知道的?古人说“六经皆史”,意思就是说所有的古代典籍都是史料,但都需要鉴别。
我们看了一部文学作品,可以根据作品研究人物形象。比如,我们必须根据《红楼梦》研究贾宝玉,虽然我们知道《红楼梦》和贾宝玉都是虚构的,但我们仍然可以当成历史来研究,因为虚构的东西也可以曲折反映那个时代。《三国演义》中没有原子弹,但也不同于原始社会的石头和木棒。根据《三国演义》研究魏延就是研究的《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因为如果不是《三国演义》我们就没有研究魏延的必要。这样说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反映了一个事实。张颌的武艺略高于魏延,地位(最后是左将军)不低于魏延,战功不低于魏延(攻克了街亭),但是很少有人研究。至于张辽就更加厉害,估计没有一个人说张辽不如魏延,但是研究张辽的人明显少于魏延。我们为什么研究魏延,原因就是《三国演义》中魏延形象太复杂很重要。侯君集是唐太宗时期凌烟阁上的功臣,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不弱于魏延,请问:有几个人研究知道侯君集?原因嘛,就是因为《兴唐传》的影响不如《三国演义》,而且侯君集也不是《兴唐传》的主角。如果一个人不能进入文艺作品,那么仅仅依靠历史作品,除了历史学家,别人何必关注?今天的中国人,即使很有学问的人,能一字不漏大体看懂二十四史的有几个?我看不懂。我们今天能够被广大读者关注的人物,多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历史人物。曾国藩非常牛,比诸葛亮厉害的多,但论起知名度二者差距就太大了。如果我写一诸葛亮的文章,关注度肯定高于曾国藩。虽然曾国藩和诸葛亮一起进入了初中历史课本,虽然曾国藩也有影视作品,要和诸葛亮比知名度,还差的太远。那个刘裕、那个桓温都很厉害,中国人有几个知道?
如果研究魏延只用《三国志》,实在话,材料就太少了,估计还不如研究一下刘封呢。但有几个关注刘封?为什么?《三国演义》啊。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28 18:01:30 +0800 CST  
@徐兆玮 2012-09-27 09:41:31
延乃拨马而逃,却寻不见玄德,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书中说了“寻不见”,就是寻找不到刘备。不是没有寻找。从历史实际来解读,魏延找不到刘备,这很难解释得通,但从小说逻辑来解读就容易了。因为作者安排以后魏延在长沙露面,起负责杀死韩玄的作用,维持五虎上将全忠全义的艺术形象,并引出魏延反骨说,显示诸葛神算。因此安排魏延暂时退场。
魏延这个人物说重要,不如五虎,说不重要,武艺上又可以和许褚、庞德.....
-----------------------------
今天我处停电,老师问题复杂些,晚复见谅。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28 18:02:26 +0800 CST  
@duncan_luo 2012-09-28 19:48:08
@金戈vs铁马 2012-09-28 12:57:45
@yc雨花石 2012-09-27 08:46:33
魏延的悲苦人生
关羽一生竟然被暗箭射了三次。一次是过五关斩六将,一次是战长沙遇黄忠,最后一次是在襄樊被曹兵毒箭射中
------------------------------------------......
-----------------------------
多谢老师指正。襄樊战役中关羽受了两次伤,因为在一个回目中,我漏记一个,在此向老师致谢,同时向各位朋友致歉。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29 06:56:55 +0800 CST  
答复研究魏延的问题
我在写《被赚上梁山的倒霉蛋——无敌天罡卢俊义的错位人生》的时候确实牵连了一些时代背景的论述,但在具体评论卢俊义的时候完全抛开所有的史书,只从《水浒传》中找素材,因为我写的是读书笔记,是读《水浒传》的笔记,而不是严格的宋史。如果硬要较真的话,一部《水浒传》从攻打祝家庄后就没法读了。宋朝是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但和今天相比商品化非常低,宋江在梁山拥有万人以上的部队,最多的时候多达10万,仅仅粮食就绝对无法解决。我们看建国初期的电影,那个时代电影还不太离谱,看看根据地的军民和日军天天围着粮食打仗,就可以想象宋江的粮食问题。10万人正常生存加上马匹,基本保证应该在一天15万斤,也就是每天75吨,相当于今天一个比较重要的地级城市的供应量。宋江只占领了一个梁山岛(水泊内),不要说发展经济以自给,就是10万人马盖房子睡觉都没地方,他们总不能盖摩天大楼吧?
宋朝的老百姓又不缺心眼,明知道这个有喜欢抢东西的土匪,故意都住到水泊周围为宋江提供粮食?抗战时期,中共的根据地往往控制几十个县的广阔农村和部分县城,但往往也极难解决几万人马的粮食供应。
所以,如果较真,这个读书笔记就没法写了。
另外,我们今天看近代战争题材的影视剧,经常见到一颗手榴弹就炸翻一片鬼子,那压根就扯淡。但是,如果绝对真实,那这个影视就没法看了。影视的作用一个是学习历史,一个是情感教育,一个是娱乐,而且娱乐是主要的。硬要瞪起眼来玩真实,有时就没有观众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比较重视历史真实的有虚构的历史小说,魏延的形象有历史演义的成分。但是,就普及历史知识来讲《三国演义》开始很重要的,他的影响已经深入民族的潜意识,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30万50万历史工作者可以纠正的。如果你称赞一个人向诸葛亮一样聪明一样高尚,即使他非常讨厌诸葛亮,他也会接受,他绝对不会和你解释自己不喜欢诸葛亮。如果你称赞一个人像曹操一样有才华,即使他比较正面评价曹操,他也不舒服。不知有多少历史学家为武则天塑造形象,但是如果别人称赞我老婆非常武则天,我一定和他拼命。历史著作的影响远远不及文学作品的影响。何况,虚构的形象就没有分析的价值吗?那我们就没有必要研究孙悟空和哪吒了。
坦白的说,我没有看过《三国志》,这两天为了答复徐兆玮老师看了一些。坦白的说,以后我仍然不会认真看《三国志》,原因是太枯燥。人生已经比较烦累,我需要娱乐,人民也需要娱乐。所以,我评价的魏延形象就是《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压根与《三国志》无关,而且,如果有可能评价关羽、诸葛亮、曹操的话,我也只用《三国演义》,我认真的说,我一个字都不用正史,因为我评的就是野史。
易中天老师用《三国志》来解读《三国演义》,多少还能接受,但也让人迷糊,我一个普通老百姓,你让我了解那么高深有意思吗?我们吃饭讲究的是色香味,有几个在乎营养成分的?刘心武用清史解读《红楼梦》,我听了一点,就有一个感觉,感情《红楼梦》压根没有读的必要,我去读清史好了,但我非常担心清史中没有“花解语”和“玉生香”。
我的魏延就是《三国演义》中的有一些历史依据的但被虚构的魏延。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29 09:22:07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这种有“反骨”的人并不少,近代史上有一个吴化文的军阀,更加无耻一些。他本是冯玉祥的西北军,后来在中原大战中为了利益投降了蒋介石。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正面评价,毕竟当时蒋介石代表了中央政府,投降蒋介石带有拥护统一的客观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吴化文的处境比较困难,他和部下商议投降日军。部下对当汉奸的前途表示担忧。吴化文发表了一段当叛徒的高论。蒋介石借抗日的旗号搞了许多消灭杂牌的动作,追随蒋介石抗日一定没有前途。而日军由于占领的地盘太大,兵力不足,所以投降日军一定被重用。如果将来日军战败也不要紧,我们可以继续投降蒋介石,因为蒋介石需要兵力去消灭共产党,万一蒋介石不收留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去投共产党,他们本钱短少,肯定会收留。吴化文投降日军后很受重用,而蒋介石为了挖敌人的墙角也经常向吴化文抛媚眼。抗日战争结束后,吴化文被蒋介石收编,他知道蒋介石收编他的目的是反共需要,所以进攻共产党不遗余力,在根据地制造了许多“万人坑”。1948年济南战役开始,吴化文是济南防守的重要一环,但眼看国民党大势已去,吴化文在和中共谈判后带领20000多部队起义,为解放军快速解决济南立了大功。中共知道吴化文不是一个品质高尚的人,他手里沾满了烈士的鲜血,但为了保留革命的元气减少伤亡策划了吴化文起义,但是对吴化文的部队进行了彻底的政治改造,改造后吴化文的部队被合编为35军。让蒋介石尴尬的事情是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总统府推翻蒋家王朝的就是35军。新中国成立后,济南战役中被活捉的王耀武遇到吴化文,王耀武对吴化文不打招呼就起义表示不满,意思就是吴化文应该联合他一起起义。结果吴化文说:你王耀武是蒋介石的得意学生,不到山穷水尽是不会投降的,如果自己那时去策反只能连自己都完蛋。吴化文这种人根本就没有任何政治原则,只要有便宜他就敢投降,如果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失败,估计吴化文就敢想办法投降美军。什么叫“反骨”?这就是反骨。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也从来不知道感动,只知道挑刺。到了春节,领导辛辛苦苦给大家伙发些福利,他不说感谢,偏偏提一大堆意见,恶心的领导直摇头。从监督领导少犯错误的角度看,一个单位有这么一个两个刺头也不是坏事,但他们有时也能把领导恶心的心灰意冷干脆混日子。
现在,我们研究一下红军高级将领周昆。对于普通人物来讲,周昆过于陌生,但他的前半生极为辉煌。周昆参加过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追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长征前期担任刚刚成立的红八军团军团长。虽然红八军团的战斗力比不上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但毕竟是中央红军编制下直接归方面军总部领导的一个军团。长征结束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周昆担任115师参谋长,被蒋介石授予少将军衔。八路军各师的参谋长除了倪志亮是55年中将,其他的陈士榘(接替周昆任115师参谋长)、周士第和李达(接替倪志亮任129师参谋长)都是1955年上将。如果从能力和派系看,周昆最厉害,他有成为大将的可能。就这么一个高级将领,1938年携带军饷潜逃了。红军改编后,周昆参加过一些高级军事会议,和国民党高级将领有较多接触,很羡慕国军的生活。当时国民政府给八路军发军饷,周昆领了115师的6万元军饷,让部下交回3万,自己携带3万元消失的无影无踪。
当时的周昆完全可以有更加厉害的选择,如果他公开投向蒋介石,蒋介石始终有分化共产党的战略筹谋,蒋介石绝对可以给予周昆更高的地位和待遇。周昆如果公开投向蒋介石,对于中共的打击是很沉重的。周昆也可以把6万元一起带走,能带走3万当然可以带走6万。
周昆没有投向蒋介石,那意思是我虽然离开了队伍但也不是敌人。周昆只带走3万元,给115师留下3万元,那意思就是我本人贪图富足的生活,但也不让战友走投无路。周昆虽然离开了革命队伍,虽然危害了革命,但处处留下了余地,没有把事情干绝。
周昆的下落历史没有记载,他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阴影中。周昆的可能有如下几种。
第一携带巨款在国统区生活,被蒋介石部下发现。这种可能绝对没有,因为如果蒋介石发现这样级别的人物,在历史上绝对有记录。
第二周昆想法去了国外,隐姓埋名生活。这种可能存在。
第三周昆在大陆生活,在解放前去世。这种可能存在。
以上三种可能我们不讨论,因为没有意义。
第四种可能是周昆在解放后继续在大陆生活。如果周昆在大陆生活,无论隐藏多深,都不可能躲过一次又一次的清理。如果周昆被发现,中共怎样处理他?对于一个曾经对革命做出极大贡献的高级将领难道杀掉?他的罪过是携部分款项,他确实留下了余地。如果发现了,估计也就安排个普通工作了事。
人都是有感情的。假设,有一天有一个曾经和周昆在一起工作的老同志在极特殊的情况下遇上了周昆,应该怎样选择?如果是我,我扭头就走。或者故意大声说:哎呀,老张啊,长久未见,你好啊。上前握握手,说:老张啊,有困难找我。大家毕竟在一起吃过饭,周昆毕竟没把事情干绝。
魏延在荆州有没有朋友我们不知道,但234年魏延被杀后,蜀国没有株连一个高级将领,这很不符合常理。那么大的政治事件,总要影响一些人物。但历史确实没有这种记载。为什么?因为魏延没有一个朋友。魏延脾气不好,但脾气不好的高级将领海了去,也不见人家没个知心人。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一个朋友没有的人?很少。如果有那么一个,就是极端自私的人。这种人无论能力有多么强,都很难做极大的事业,因为性格太毒。
诸葛亮评价魏延用了一个自己创造的名词“反骨”。结果引发了许多争论。其实我认为魏延的最大性格缺陷就是“凉薄”。
有些人会说,既然你认为魏延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那么他为什么还凉薄呢?这难道不矛盾吗?
有理想的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人未必不凉薄。我们知道,中共革命史上有多次内部肃反,那些在内部斗争中杀人杀红眼的人对革命可能非常忠诚,忠诚到可以亲手杀死自己的亲人。我对这样的人承认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的同时,也很看不起他们的绝情。只要不是实在不能原谅的错误,能放一马就放一马。革命的目的是建设一个美好的生活,如果美好的生活没有风花雪月,那么这个生活也没什么意思。
从党内肃反的角度看,我还是非常尊敬毛泽东同志的,虽然文革伤害了许多人。毛泽东在文革中确实残酷斗争了许多老同志,但他确实没有用死刑直接处理一个在政治上有分歧的老同志,这在他们那一代各国共产党领导人中非常特殊。文革中大部分高级领导人去世的类型是两种:一个是被斗争的精神崩溃而痛苦去世,代表人物是陶铸,一个是身体经受不住折磨而去世,代表人物是彭德怀。对这些老同志的悲惨遭遇,我痛苦不已,但仍然认为毛泽东毕竟还是留了分寸,只要这些老同志承认错误(这需要他们违背自己的内心),毛泽东一般不赶尽杀绝。历史上曾经公开和毛泽东做对的一些人,只要公开承认错误,毛泽东一般都不下狠手。宁都会议的刘伯承,红四方面军的周纯全,依附张国焘背弃毛泽东的李卓然、何长工,都平安度过了自己的人生。换了别人,试一下?换了我,掌握了绝对的权力,未必不下死手。
这就叫既往不咎,这就叫留有余地。那些攻击毛泽东同志的人,往往是从来没有掌握权力的人。一个人没有权力,当然可以指三道四,但掌握了权力也未必能正确使用。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29 11:08:08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在《三国演义》中有三个不是人的东西,那就是蜀中三叛徒:张松、法正和孟达。他们的人生形象解释了什么叫“反骨”。
第59回,曹操平定了马超,汉中的张鲁认为曹操早晚要来进攻。为了度过即将到来的大难,张鲁决定进攻益州增强自己的实力。懦弱怕事的刘璋手足无措,接受张松的建议连接曹操共取汉中张鲁。
这是曹操一生中能够统一中国的最佳机会,208年赤壁之战后曹操在南线对孙权和刘备采取战略收缩,加紧力量稳定后方。曹操打败马超彻底占领陕西、甘肃的广大地区,完全统一了北方,摆脱了赤壁之战后的战略防守进入战略进攻时期,所以中外震动,所有的地方军阀都害怕曹操拿他们开刀。
如果曹操接受张松的通谋,联合刘璋占领汉中,对于曹操这个不是问题,然后顺势进入益州,那么曹操就实现了263年司马昭灭蜀国以后的战略态势。但是,曹操很看不起益州,他的战略规划是“吾即日下了江南,便来收川”。自赤壁之战后,曹操把自己的头号敌人认定为孙权,他对西凉的用兵和对汉中的用兵都是完成阶段性任务就回许昌,原因是他把这些军阀当成了癣疥之疾,而把孙权当成了心腹之患。曹操的这种战略错误,错的一塌糊涂,他对孙权的压力太大,迫使孙权多次放弃对刘备动武的念头一步一步对刘备让步。208年赤壁大战后,刘备先是发展了在荆州的势力,然后等机会进入益州。以刘备的势力进入益州非常不容易,但曹操一个劲放弃西线压迫东线的孙权,客观上为刘备进入益州准备了条件。
曹操前期其实没有自己既定的战略,后期又执行了一个错误的战略。他的错误战略是源于对主要敌人的定位。曹操原来认为刘备最可怕,所以始终盯住刘备不放。曹操原来很看不起江东孙家,所以在208年占领江陵后,根本没有进行战略休整就发起了对江东的战役。这种轻敌思想和准备不足是赤壁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赤壁之战后,曹操放弃了对刘备的关注,认定孙权是主要的敌人。其实呢,孙权虽然也有建立全国政权的图谋,但不是很强烈。刘备却始终有占领整个中国的战略意图,赤壁之战后,刘备势力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孙权。
曹操对张松的轻蔑不是对人的轻蔑,而是对益州战略地位的轻视。如果前来通谋的不是益州的张松而是江东的重要人物张昭,即使脾气再不好,曹操也能接受。
我在发《被赚上梁山的倒霉蛋——无敌天罡卢俊义的倒霉人生》一文的时候,和眼睛羊老师讨论了东汉末年一些军阀的战略规划。在此整理后扩写一下。
《三国演义》第33回,“操既定冀州,亲往袁绍墓下设祭,再拜而哭甚哀”。然后对部下爆了一个料:
“昔日吾与本初共起兵时,本初问吾曰:‘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吾问之曰:‘足下意欲若何?’本初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吾答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这是《三国演义》中第一次重要的战略规划。
曹操和袁绍一起讨伐董卓是在190年,当时他们还不是左右中国政局的核心力量。在这一年,袁绍和曹操已经敏锐发现了关东军内部矛盾重重,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袁绍对自己的未来做出重要的规划,他图谋占领黄河以北的广阔地区作为根据地,协调好少数民族(兼沙漠之众),然后“南向以争天下”。
讨伐董卓失败后,袁绍严格按照自己的战略发展实力;第一步是制造机会夺取了韩馥的冀州,成功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第二步是始终把自己进攻的对象对准幽州的公孙瓒,意图获得稳定的北部安全;第三步是彻底占领黄河大包围之内的冀州、幽州、并州和青州,也就是今天的华北地区。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第一阶段,袁绍的力量发展最快,原因就是他有自己的战略路线图。与此同时的曹操并没有自己的规划,‘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句话并不是战略规划,而是自己重用人才的工作依托,袁绍也可以“任天下之智力”,虽然袁绍性格多疑、好谋寡断,但如果袁绍也像曹操那样重用人才,东汉末年的政治走向还不可预料。
200年官渡之战之前,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屯田、虽然重用人才、虽然好谋果断,但曹操只占领了兖州、豫州、徐州和面积狭小的司隶州。当时曹操不但地盘小,而且人口数,而且兵力少,最头疼的是后方始终不稳定。从200年官渡之战到208年曹操彻底平定黄河以北的四州大地,袁绍的内部虽然始终矛盾不断,但多是出于拥护袁谭和袁尚的内斗,公开的叛变袁绍还真不多,许攸、张颌、高览都是被袁绍逼得走投无路才投降曹操。
在经营北方的行动中,袁绍是非常成熟的。但是,平定四州后,怎样运用四州力量南下统一中国,袁绍表现的非常蹩脚。首先是他对自己对手的认定就非常糊涂。200年曹操南下进攻徐州的刘备,是袁绍出兵经略中原的最佳时机。袁绍因为小儿子有病而错失良机。在这之后,虽然袁绍仍然占有优势,但曹操已经大体稳定了后方,特别是在赶跑徐州的刘备后,又招降了南阳的张绣。当时袁绍不但内部稳定而且周边的形势也很好,曹操不但内部不稳定而且还有刘表、孙策等威胁,如果袁绍接受部下建议与民休息发展力量,那么他的实力会变得更大。当然,眼看曹操逐渐发展,消灭敌人于未壮大之前也是正确的,但是曹操是袁绍的老熟人,是一个极不好对付的家伙,不打则已,打则集中兵力,袁绍竟然在一年之内让颜良、文丑和自己接连发起三次攻击,形成了添油战术,让曹操在官渡战略决战之前先集中兵力干掉了颜良和文丑。
曹操没有自己的路线图,他采取的是根据形势变化确立方略的办法。但是,形势的变化是复杂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随时把握住机会做出正确的决策。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如果从来没有练习过下棋,他第一盘也很难下过经常下棋的普通人物。在军阀混战的第一阶段,是聪明的曹操和有计划的袁绍各人下各人的棋,所以袁绍占了上风。在官渡之战为代表的北方统一战争中,是聪明的曹操和没有谋划的袁绍的战争,所以曹操获得了彻底胜利。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但袁绍的战略规划只有第一步占领黄河以北却没有南下夺取天下的大体框架,所以在第二个阶段多次丢失机会,加上内部大分裂,最后土崩瓦解。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30 16:24:59 +0800 CST  
答徐老师论魏延出场并兼及《三国演义》创作(一)
《三国演义》不是《水浒传》,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有《三国志》为依托,但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也一定受到《三国志》的限制。也就是说魏延这个人物形象不是《水浒传》中的卢俊义,作者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有限。
作为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当然有对历史材料的大幅度取舍,所以诸葛亮去世后,作者就略去了相当时间的蜀汉历史而直接写姜维北伐。蜀汉灭亡于263年,西晋统一东吴于280年,长达17年的历史竟然以一种非常简略的方式就交代了,不要说演义小说,就是纯正的历史书,也显得单薄。作者为什么那么厚此薄彼?这主要是要考虑作者的创作理念。
《三国演义》不是一部专门的历史书籍,好比《史记》什么的,他是一部塑造人物的文学作品。我们看电影《张思德》知道张思德这个普通的人物和毛泽东有很多牵连,毛泽东是一代伟人,张思德是一个优秀的战士,但电影《张思德》的主人公就是张思德,而不是毛泽东。三国时代最有影响的人物确实是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诸葛亮最多排列第五位,至于关羽、张飞在历史上的实际作用估计也就是张辽那个级别,远远不及周瑜这样的统帅。但是,作者并不是全方位描写那个阶段的历史,在大体不歪曲历史的前提下,作者有选择的自由。
我个人感觉,这个无法取证,只是一种感觉。作者在读历史的时候或者接受民间文学的时候,被“三国时代”的几个人物的命运深深感动,于是有了创作的冲动。作者在研究这几个感动自己的人物的命运的时候,深深感受到社会发展的时代对个人的理想的限制。在作者看来,一个人顺应了历史的发展,就一定能够成功,一个人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就一定要失败。作为历史的事业,当然以成败盖棺论定,但是英雄的事业,还要考虑人性和道德等社会价值取向。
作者在“三国时代”的人物选择上特别重视道德范畴的“义”,所谓“三国演义”就是演绎表达“三国时代”的一些“义人”的“义事”。
我个人认为,《三国演义》中最多是六个主人公演绎了三个类型的“义”。作品从“桃园结义”开始文本的第一个也是核心的一个刘关张“兄弟之义”,这个是文本的主线。从“三顾茅庐”开始诸葛亮的故事,描写的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之义”。从天水关招降姜维开始姜维的故事,演绎的是姜维为了完成诸葛亮的遗志而奋斗终生的故事。这五个人物中刘备当了皇帝,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诸葛亮距离皇帝只有一步之遥但始终恪守君臣之义,其他的关羽、张飞、姜维都成为大有影响的时代人物。但是,他们地位的获得是他们的能力和他们的奋斗的结果。这五个人为了自己的理想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尤其是诸葛亮和姜维。207年隆冬季节,曹操已经基本平定了袁绍集团,刘备的力量弱到可以忽略不计。诸葛亮为什么要归依刘备呢?如果刘备彻底失败,那么诸葛亮岂不是和刘备一起当东汉政权的殉葬品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过是感念刘备“三顾频烦”的恩遇。至于姜维,他本是魏国的年轻的军官,没有受过东汉的俸禄,也没有受过刘备的恩遇,他为什么对蜀汉政权那么忠诚?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设计包围了姜维的母亲,为了母亲,姜维很轻松的就投降了。姜维难道是一个小人?当曹操父子篡夺了东汉政权的时候,他们没有什么脸面要求自己的臣民讲究节义。曹操和曹丕都当过汉献帝的大臣,从程序上领取过汉献帝的俸禄。既然曹家父子能背叛自己的老板,别人为什么不能背叛自己的老板?这就是企业文化。一些老板埋怨员工没有敬业精神,但是否也想一想自己是否尊重过自己的员工?对于姜维来讲,既然自己的老板都不是一个讲究忠诚的人,自己又何必认真呢?不如保全母亲的性命重要。对于儿子的背叛,姜维的母亲没有像徐庶的母亲那样自杀,而是很轻松就接受了。既然洛阳城内都是东汉的叛徒,自己何必难为儿子呢?姜维进入蜀汉政权后,变得非常忠诚,忠诚到自己的老板投降后仍然努力恢复旧有的政权。姜维假投降失败后全家被杀。“魏兵争欲报仇,共剖维腹,其胆大如鸡卵。众将又尽取姜维家属杀之。”(第119回)。以姜维的聪明,难道不知道假投降一旦失败自己家庭的下场吗?姜维不可能想不到,但姜维已经顾不上自己的性命和家庭了。我们知道后主刘禅并不绝对信任姜维,曾经有过另行任命大将军的计划,姜维也被迫避祸沓中屯田。姜维能够背叛曹魏,为什么不能背叛蜀汉?原因就是蜀汉的集团文化。但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对姜维的个人感情。从文本看,诸葛亮视姜维为自己事业的继承人,非常尽心的培养。姜维是一个讲究感情的人,为了完成自己老师的未竟事业可以贡献一切。诸葛亮去世后,姜维的故事其实就是“师徒之义”的故事。姜维死后,作者写故事的道德骨架已经丢失,所以以后的文本仅仅是交代历史,所以只用了一回略多就完成了17年的历史。
我们细品三国,感觉赵云也是一个主角,虽然明显不如前面讨论的五个人显著。古人读书说:桃园三结义,后续赵子龙。关羽也说:子龙久随吾兄,亦吾弟也。但是,从刘关张去世前后的一些言谈看,赵云还只能是一个忠诚的老部下。赵云在《三国演义》中和刘备也是“君臣之义”。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30 16:34:30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曹操重用人才抓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机会号令天下,也抓住机会彻底消灭了袁绍,但是,208年南下开始就一个劲倒霉,原因就是他没有固定的战略,但刘备和孙权都有自己的战略规划。
从184年参加平定黄巾起义开始,刘备集团就有自己的政治原则和远大目标,但刘备没有自己的战略规划,刘备的战略大体就是利用军阀混战的间隙获得一块自己的地盘,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坚定不移的与曹操做斗争。所以,刘备始终在徐州和豫州搅合曹操的边角。但因为过早和曹操角力,刘备每一次败得都很惨。
207年,刘备和诸葛亮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
关于“隆中对”的讨论,始终聚讼纷纭。
刘备在200年穰山战役失败于曹操后,依附刘表,势力非常之小。如果不是赤壁之战后刘备势力大发展,如果曹操在208年统一了中国,那么刘备就像张绣、陶谦一样成为划过历史的流星,他在历史上的位置连袁绍、袁术都不如。
207年隆冬季节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制定了大体的战略方向,是刘备事业大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
诸葛亮出生于181年,刘备进驻新野的时候他已经20岁。如果诸葛亮愿意为刘备服务的话,他没有必要等7年之久。这个7年,是诸葛亮观察天下大势的时期。诸葛亮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自比管仲乐毅”。作为这样一个人,肯定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乱臣贼子肯定不是他的选择,如果有这种思想的话,他有太多在益州称帝的机会,他不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汉室江山即将崩溃的现实,曹操势力越来越大的趋势,逼迫诸葛亮做出选择,或者归附曹操,或者归依汉室宗亲。当时的汉室宗亲共有三家:刘表,刘璋,刘备。汉朝复兴的唯一希望就是刘备,但刘备的力量过于弱小。
诸葛亮的人生规划只能有两种:第一是归依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做出规划,第二是归依刘备,为刘备复兴汉室做出规划。
我个人认为,诸葛亮之所以躲开了刘备的两次拜访,不仅仅是自抬身价,最重要的是检讨自己为刘备设计的战略是否可行,否则自己就成了飞蛾投火自取灭亡。
当时的形势是刘备不可能立即和曹操进行战略决战,他必须有一个积聚力量的战略缓冲时间缓冲空间。刘备也无法撼动孙权在江东的统治,因为江东是一个非常巩固的地方利益集团。刘备也不可能去夺取马腾、韩遂的地盘,一个在河南新野,一个在甘肃,距离过于遥远。刘备也不可能夺取刘璋的益州和张鲁的汉中,因为山川阻隔,就刘备那几千人马,也太少了些。
以当时刘备的特点和力量最大的可能就是谋夺刘表的荆州。一个是刘表太弱,一个是刘备已经进入荆州地区,一个是刘表集团已经在发生分裂。整个《三国演义》充满了废长立幼、外戚专权集团失败的事例。蔡瑁、张允已经控制了荆州的实际权力,懦弱的刘琦根本不能自立。如果刘表立刘琦为接班人,刘琦斗不过蔡瑁和刘备的双向夹攻,如果刘表立刘琮为接班人,刘琮更斗不过刘琦、刘备和蔡瑁(他不忠于刘琮)的三面围攻。我们分析荆州的险恶将来还没有加入曹操南下统一中国的强大外力和孙权为父报仇的外力,但刘表内心很清醒,他之所以始终留着刘备这个图谋不轨的老虎,就是为了让刘备替他抵挡来自外部的威胁。
刘备在即将发生内乱的荆州可以先下手为强。只要夺取了荆州,那么就可以寻找机会进入益州。益州的特殊性在于地理位置的切割,不通过东面的荆州和北面的汉中,其他政治力量无法介入。
诸葛亮先夺荆州后取益州的战略要实现必须有两个前提:一个是挡住曹操南下的步伐,另一个是挡住孙权西进的步伐。由于刘备力量的弱小,即使刘备完全占领了整个荆州,他的力量仍然小于曹操,刘备要消灭曹操,就必须等待“天下有变”的政治机会。无论挡住曹操南下还是阻挡孙权西进,唯一的方法就是和孙权结盟。只要孙权和刘备为敌,那么所有的谋划都不可能实现。
隆中对策的第一个阶段的核心就是“欺软(刘表、刘璋)怕硬(曹操、孙权)”,也就是忽悠孙权去吸引曹操的注意力。隆中对策的第二个阶段的核心就是在结好孙权的同时寻找曹操内部变乱兵分两路北伐,说白了就是继续忽悠孙权。隆中对策的第三个阶段的核心,隆中对策根本就没有第三阶段,因为只要消灭了曹操,孙权还能存在吗?
那么,刘备能和与刘表有杀父之仇的孙权结盟吗?或者说,孙权愿意接受刘备的忽悠吗?
孙权出生于182年,比诸葛亮还小一岁,接替孙策领导江东集团的时候只有18岁。江东孙家的第一代是孙坚,但孙坚在进攻刘表的时候死于襄阳的岘山,当时是军阀混战的前期,刘表和袁术分割了孙坚的势力,孙家只剩下了程普等几个忠诚的部下。江东集团的实际创始人是小霸王孙策,孙策是以从袁术那儿借来的一支小部队为依托发展成一路诸侯的。江东孙家在孙权时代确实增加了一些文臣武将,比如鲁肃,但其张昭、周瑜分领文臣武将的基本架构是从孙策时代确立的。
小霸王孙策是孙氏家族最能打仗的一个,他抓住历史给的机会,在江东建立了基业,成为争衡天下的重要军阀。公平的说,孙策是整个东汉末年所有军阀中最会打仗的一个。要知道,孙策是孙坚的儿子,孙坚和刘备、曹操是一代人,孙策的年龄比当时的所有军阀都小的多,虽然曹操在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看不起孙策,但在孙策急速发展开始觊觎中原的时候发出“狮儿不可争锋”的感喟。孙策是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之后除了刘备第一个敬畏的人,当然赤壁之战后曹操也很敬畏孙权,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整个《三国演义》曹操最敬畏的一级军阀就是刘备、孙策和孙权。孙策打仗的能力比孙权高出一大截。当孙策依附袁术的时候,袁绍在黄河以北和公孙瓒争夺幽州,曹操、吕布和刘备在兖州、徐州搅杀的一团乱麻,袁术占领江淮后图谋称帝,至于刘表、刘璋什么的就是看家狗不思进取。孙策看出来长江以南的江东这块地,也就是今天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和江西的广阔地区群龙无首,这块地是21世纪的富庶膏腴,但在那个时候还没怎么开发,经济落后人口也不多,但毕竟是一块地盘。孙策就是抓住历史给予的空档期,以一支弱旅控制了这样广阔的地盘。孙策临死的时候,说战场争锋自己强过孙权,而管理天下孙权强过自己。对于这句话,我另有理解,实际情况是无论战场争锋还是管理天下,孙策都明显强过孙权,但孙权接班的时候太年轻,当哥哥的必须树立弟弟的威信,否则孙权就没法稳定统治。孙策以损害自己的形象为代价帮助自己的弟弟,也是自己的接班人稳住阵脚。
在江东事业发展历史上,孙策是一座永远不能越过的顶峰。曹操集团中的郭嘉很看不起孙策,认为孙策性格过急,早晚死于小人之手,因为孙策确实被许贡家人暗算,所以好像证实了这一预言。但是,曹操在战场上遇到的危险和小人的暗算比孙策多了去了,难道也是性格过急?在《三国演义》中独立的军阀头子武艺高强的有三个,即吕布、马超和孙策,他们都在三国24名将的前十名。孙策每次指挥打仗,都亲自带队冲锋,除了和太史慈神亭鏖战几乎遇险,每次都获得胜利。为什么?除了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外,主要是杰出的个人单兵素质,就孙策的战斗力,敢于在战场上挑战的没有几个人。
200年,孙策已经决定联合袁绍夹攻曹操。但孙策英年早逝,江东集团领导更替,孙权不是战场争锋的顶尖人物,为了安定后方,孙权对曹操采取守势,暂时退出了争夺中原的行列。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曹操战胜袁绍的评价是“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诸葛亮在认定人谋的主导性的同时,也看到了“天时”的不可预测性,孙策的早逝,让曹操解决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八年之内曹操的东南方向没有威胁,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垂青?
孙策时代的江东的战略是积极进攻的战略。荆州刘表是孙策的杀父仇人,但孙策在江东站稳脚跟后并没有主动去进攻荆州,而是汇合曹操消灭了袁术。200年,孙策答应了袁绍的请求,准备南北对夹中原的曹操。孙策参加了孙坚的跨江击刘表的军事行动,他不可能忘记父亲的死亡,他之所以不主动进攻刘表,是因为刘表在荆州采取的是战略防御,对江东不形成威胁,也不是江东夺取天下的对手。刘表在孙策的棋盘上排列在最后。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1 12:07:10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江东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带,非常适合水军作战而不适合骑兵作战,所以春秋末年伍子胥反对吴王夫差北上中原争夺霸主,原因就是地理因素。但是,秦朝末年项梁、项羽率领的八千江东子弟兵能征惯战,成为反秦的主力军,最终席卷中国重新建立了短暂的西楚政权。江东不太适合骑将的成长,就好像沙漠地带不适合游泳健将的成长一样,但是,毕竟有例外。项羽是中国的军神,他虽然短于战略统筹,但作为一线的指挥官,是异乎寻常的杰出,霸王的称号不是吹嘘的。孙策绰号小霸王,不但指他本人特别突出的单兵素质,主要指他杰出的指挥大兵团联合作战的能力。在孙策时代,程普和周瑜分别是较为突出的助手而已,孙策始终亲兼总司令员。
孙策去世后,江东最突出的将领是周瑜和鲁肃,二人各有一长。第45回诸葛亮曾经揶揄二人:
孔明笑曰:“吾水战、步战、马战、车战,各尽其妙,何愁
功绩不成,非比江东公与周郎辈止一能也。”肃曰:“吾与公瑾
何谓一能?”孔明曰:“吾闻江南小儿谣言云:‘伏路把关饶子
敬,临江水战有周郎。’公等于陆地但能伏路把关;周公瑾但堪
水战,不能陆战耳”。
对于诸葛亮的揶揄,周瑜气愤填膺,因为诸葛亮戳中了他们的短处。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水面火烧战船取得极大胜利,但是在下一个阶段的城市攻坚战中吃了很大的亏,周瑜也受了伤,至于孙权统帅的另外一支军队在合肥让张辽打得惨不忍睹,野战丢了宋谦,暗夜攻城丢了太史慈,要不是程普斜向救援,孙权就非常危险。太史慈是整个《三国演义》中的悍将,救北海并驾赵云,战神亭力敌孙策,在24名将中排位第十。太史慈的牺牲是孙权短于指挥的结果,当时鲁肃也在孙权处,他也没有什么建树,因为他的长处是伏击和防守,进攻是绝对的短板。
赤壁之战后,江东多次在江淮之间主动进攻曹操,绝大多数是无功而返。相对于刘备集团在荆州南四郡、在益州、在汉中的表现,自孙策之后,江东确实没有长于陆战的顶层统帅。
孙策临死的时候说:“天下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可有为。子布等幸善相吾弟。”
孙策的意思是说,当时天下大乱,袁绍、曹操、孙策这几个顶级军阀(袁术、吕布已经去世,刘表、刘璋、张鲁、马腾都是坐守疆域的人物,刘备势力太小)各有所长各有自己的根据地,相互间都有被战败的可能性。但是孙策去世,孙权不但年幼而且缺少指挥能力,至于周瑜也是水军将领,在相当时间内江东无法进入中原。
所以孙策又嘱咐孙权:“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
透过层层遮掩,孙策的真实含义是孙权不会打仗,所以要竭尽全力保护江东,不要去中原招惹曹操,否则就是引火烧身。既然孙策能够“与天下争衡”,难道不能保全江东?这是孙策为树立弟弟威信做出的自我牺牲。
孙权上台后,面对中原的袁绍和曹操的大战采取作壁上观的态度,但是,无论谁获得胜利最后都要南下统一中国,孙权虽然在一个相当时间内保持江东的稳定,可是必须有长远规划。
孙权的战略规划设计师是鲁肃。
第29回,孙权和鲁肃有一段极为重要的对话。
“权问肃曰:‘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孤承父兄余业,思为桓、文之事,君将何以教我?’”
孙权也是一个很有城府的家伙,不好意思说自己有当皇帝的野心,说自己有打倒曹操掌握朝廷权力的志向。
鲁肃的回答非常直接。
“肃曰:‘昔汉高祖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可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
鲁肃的意思是曹操一定会夺取汉朝的天下,东汉一定灭亡,曹操的指挥能力太厉害了,孙权一定没有进入中原和曹操争夺中原政权的机会。因为曹操的能力好比霸王项羽(今曹操可比项羽),江东的孙策是小霸王,能够和曹操一较短长,孙权打不过他。在这种情况下,孙权的最好选择就是抓住曹操在中原和袁绍争夺的机会打败黄祖和刘表,彻底占领荆州后完全控制长江天险(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如果曹操废除东汉称帝,那么孙权也不必客气,直接称帝和中原政权对立就可以。
鲁肃也建议孙权发展自己的势力,但和孙策直接挑战曹操大不相同,他建议孙权避开曹操这个强大的敌人去进攻弱小的刘表。江东水军比较强大,争夺荆州不吃亏。鲁肃虽然建议夺取荆州称帝,但对称帝后如何进入中原没有任何建议。我认为,这是因为鲁肃本人确实看不出北伐中原的方略,就好比袁绍没有南下黄河的方略一样。
这次对话后,在赤壁之战前,孙权亲自指挥了两次讨伐黄祖的战役,第一次丢失了凌操失败而归,第二次由于甘宁的归降担任前导消灭了黄祖,但是孙权仍然放弃了到手的江夏。江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丢掉已经到手的地盘,孙权是个傻逼?
这一段历史有一个极大的疑点。孙策去世的时候,把江东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了周瑜,但周瑜却长期在巴丘驻守。孙策活着的时候,孙策本人是总司令,周瑜在巴丘训练一下水军很正常。现在孙策去世了,掌握实际权力的军队的常务副司令员竟然不和最高领导人在一个城市办公,赤壁大战之前决定战争还是投降的最高国策,孙权竟然没有和周瑜商议?孙权征求周瑜的意见竟然需要母亲的提醒?太可笑了,也太可疑了。
鲁肃向孙权提出最核心的集团发展战略,孙权没有征求周瑜的意见,自己统帅自己控制的本部人马就和刘表开战了。刘表曾经打败过孙坚两次,孙权进攻刘表应该集中自己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但是,孙权没有这样做,为什么?
孙权管理江东的时候太过年轻,加上不长于军事指挥,威信当然不高。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一个集团的最高领袖必须是军事指挥的最高人物,例外的是刘邦,他的军事指挥弱于韩信和项羽,但战略思维却明显高出一大截。
江东集团的主体是孙策时期加入的。孙权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方法是把自己树立成孙策事业的继承人。这个方法的危险是孙权必须承认自己在创业中没有贡献。如果江东的事业是孙策建立,那么孙策时代的将领当然就有创业功勋,也就是拥有原始股份。孙权本人没有原始股份,他成了继承董事长和总经理。孙策时代的老同志就有老资格可摆。
任何一个经过长期战争建立的政权在成立初期的领导主体都是军人,甚至于大部分必须由文人担任的官职也要被迫从武将中选择,否则就会因为没有威信、资历而不能开展工作。
蒋介石时代的国民政府,大部分实际权力掌握在军人手里,就是因为长期处于战争时期,军人地位必须突出。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建国前后的中共都是一个极端依赖军事力量的政治集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对中共采取最残酷的屠杀,中国革命彻底丧失和平道路的可能,中共也丧失公开存在的可能,所以中共必须完全依赖武装革命才能生存。我们看影视剧,无论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只要在解放区,中共的所有人物都是军装,即使从来都没有进入军事系列的地下党员,只要进入,哪怕短期进入解放区,都一定是军装。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共一步一步控制并渗入所有领域的过程,从某一个阶段看,也是军人控制并渗入所有领域的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绝大部分的省级单位的一把手都是现役军人,大部分中央领导是现役军人,这是时代的必然,除了白区地下党,中共所有的干部都有军人身份,不重用军人无人可用,何况还有指挥配合战争、维护社会秩序的客观需要。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大、政协和国务院系统中中共军人的比重更加突出,不是中共要独揽政权,而是大规模的战争已经结束,大批的高级将领必须安排工作。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登上天安门的时候,他的16个兵团都在奋勇进军,1954年所有的兵团司令都无仗可打,除了担任已经缩编的军队领导外,这些高级将领中那些有文化、懂社会工作的人们都逐渐脱下军装进入其他系统。这既是中共控制国家的需要,也是人事安排的需要。外交部长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岗位,儒雅而有文采的陈毅担任,财政部长也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岗位,勤恳能干的李先念担任。这是政权的核心部门,西方政党上台后也一定要控制这样的部门。中共的选择绝对正确,他不会让民主党派控制这样的岗位,蒋介石也从来不让其他党派控制这样的部门,美国的执政党也从来不让其他党派控制这样的部门。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2 11:26:16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200年孙权上台的时候,正是军阀混战的关键时期,军人在政治管理中具有绝对的决定性权威的时期。一个没有军队背景的小青年,虽然有合法的接班权,但威信就低得可笑。周瑜(孙策的义弟)为代表的孙策时代的军事决策层对于孙权有潜在的威胁。孙权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就要尽最大限度亲自带兵打仗,就是提拔自己上台后加入江东的新员工。鲁肃虽然和周瑜有较亲密的私人关系,但他和孙策没有任何关系,加上鲁肃提出的战略符合孙权的心理需要,所以孙权非常宠爱鲁肃。我们看《三国演义》发现,孙权非常尊敬周瑜,但特别喜爱鲁肃,赤壁大战之前最高国务会议,鲁肃就是孙权的知心人。
孙权接受鲁肃建议进攻刘表活捉了黄祖,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功,他表明孙权也可以独立打败强大的敌人攻拔重要的城市。孙权是个低调的人,也是一个很能把握大略的人。如果自己占领江夏继续进军荆州,那么刘表一定会全力来反击,那么江东和荆州就进入了全面战争时期,自己的本部力量不能应付局面,肯定要调集周瑜等人统帅的部队,那么前线的司令员一定是周瑜等人,战功怎么计算?既然自己已经沾了便宜,不如归去也。
在整本《三国演义》中关于战争还是投降的争论最激烈的一次就是208年的江东。以张昭为首的文臣纷纷主张投降,这是一个很不合乎情理的事情。劝说自己的主公投降到了明目张胆的程度,还是非常罕见的。一个方面是曹操的力量确实巨大,江东的文臣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另一方面就是江东的文臣们看不到和曹操打仗的利益。
江东的文臣在江东都有自己的土地,也都是江东的地方官员,如果投降曹操也可以做一个州官,既可以有地位也可以保护财产,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证生命安全。曹操到达荆州,除了谋害了一个刘琮,并没有夺取荆州地主的实际利益,而且蔡瑁、张允还封了侯爵。和曹操打仗,失败了可能丢失生命,还可能被剥夺财产。那么,胜利了能有多大好处?以江东的地盘,自己仍然是一个州官,何况还要为战争提供物质。就是孙权统一了中国,又能怎么样?得到荣华富贵的是手握兵权的将军,文官能有多大便宜?只要战争开打,无论你是否愿意,军人立即就占据政权的主体,文官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都不能得到保障。
文臣们的态度是一回事,孙权个人的态度也非常特别。在这种决定集团和自己命运的最重大的战略问题上,竟然不是首先和武将们开会?难道领兵大将的建议还不如文臣么?
对于孙权来讲,如果文臣们同仇敌忾坚定站立在自己身边,那么自己这边就很有依托,周瑜为代表的武将们在集团中的地位就受一些影响。结果,张昭等人的态度极端让孙权失望,只好寻求周瑜的支持。我们看周瑜在战和决策会议之前和大臣们的发言以及在会议中的发言,那绝对是一言九鼎,根本就不给其他大臣发言和反驳的机会,也基本不考虑孙权的态度。在当时的情况下,孙权必须依靠周瑜,但如果我们是孙权,我们的内心是一个什么感受?
孙权决定联合刘备抗击曹操后公开表态,用剑砍掉案几的一角,他是在表决心?表决心何必和案几治气?他是在下达威胁令。我,孙权决心已下,谁敢再提议和,谁敢耽误老子打仗,我杀你全家。
在坚定抗曹的同时,孙权仍然留了一个暗手。
孙权说:“卿可与子敬、程普即日选军前进。孤当续发人马,多载资粮,为卿后应。卿前军倘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亲与曹贼决战,更无他疑。”
这一段文字是孙权和周瑜就江东根本方略的交底,他已经坚定不移的要和曹操死拼,“更无他疑”,就是周瑜打了败仗,孙权也不会投降曹操,让周瑜当他的弃子。但同时也告诉我们,孙权给予周瑜的只是一部分军队(前军)的指挥权,孙权仍然控制自己的本部军队作为周瑜的后方依托,如果周瑜失败,那么孙权就直接指挥所有军队和曹操再决生死。
赤壁大战是《三国演义》中曹操最重要的一次失败,孙权放弃了鲁肃的占领荆州的方略,集中全力北上和曹操在江淮之间进行争夺。但是,无论周瑜还是孙权都没有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孙曹两家在江淮之间展开了拉锯战,从整体讲,江东损失明显大于曹操。
孙权的战略调整失败的同时,刘备按照诸葛亮的隆中战略赶跑曹操后立即南下占领了荆州的南半部。这一个战略调整和一个既定战略一比较就发现刘备沾了大便宜。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一种非常高风险的战略,也是了不得的战略。因为当时的国内形势不可能有更好的选择。
207年隆中对的时候,争夺天下的这一盘棋已经下了一半,当时的曹操不但有车、马、炮而且士象全,刘备就只有一个炮或者一匹马,当然还有一些助攻的不怕死的卒子。刘备不是没有赢棋的可能,但硬拼肯定不行,除了一炮闷死就是卧槽马迎老将。
孙权的战略规划是鲁肃制定的,那就是寻找机会占领荆州彻底控制长江天险,等机会统一天下。刘备的战略就是隆中对,他的步骤非常详细。孙权和刘备战略的矛盾点是都想占领荆州,但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把曹操当成第一敌人。诸葛亮隆中对明确把孙权当成同盟对象,而孙权在曹操南下的时候也把荆州当成了同盟对象。
208年以后的中国,是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家军阀下一盘残棋,孙权和刘备都已经认真研究了棋盘,虽然他们的能力低于曹操,但他们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思考,考虑了这盘残棋的种种变化。刚刚平定袁绍的儿子们的曹操既没有自己的战略规划,也压根没看起孙权(青梅煮酒论英雄),就急躁躁的南下了。这下无心人遇上有心人。他的战略步伐其实都在刘备的备案中,也在孙权的备案中。曹操当然就吃亏。
赤壁大战后,曹操根据情况的变化把孙权锁定为第一战略对手,暂时放松了对刘备的压力。而孙权在北上江淮失败后战略方针始终摇摆不定,北上一次又一次失败,所以连周瑜都把江东的发展方向放在荆州,但是,由于曹操始终把目光锁定在江东,江东就没法彻底和刘备翻脸,江东需要刘备这个政治盟友。这样一来刘备就成了曹操和孙权鹬蚌相斗的得利者。
曹操在经过一个阶段休整后,再整雄风打败马超占领了西凉的广阔地区,着标志着曹操从战略防守转变为战略进攻,孙权受到的压力更大。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3 16:25:12 +0800 CST  
魏延的悲苦人生
现在,我们从孙权、曹操和刘备得战略讨论回到原来的话题讨论益州三个叛徒。
211年刘璋担心张鲁进攻益州,问计于群臣。在东汉末年的所有军阀中,张鲁是最弱的一个,如果不算逃难的马超、庞德和马岱,手下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实际势力远远小于刘璋。但是,“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主”,估计李严、张任这些能征惯战的将领也被他窝囊的没法。
张松确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家伙,也是一个自我比较崇拜的家伙,看着自己满腹才华不能施展,所以就打定主意里通外国了。当时曹操是东汉的丞相,拥有最强大的力量,从自我辩解的角度看,张松献地图是服从最高领导,从历史评价看,张松献地图是拥护统一。
但是,张松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或者是一个得志就猖狂的人,他认为他已经有了入川的地图,他应该在曹操那里得到最高的待遇,结果曹操不尿他,简直把他郁闷死了。
张松认为自己的地图非常重要。“益州险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得到入川的地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得到张松的地图的刘备和得到法正现场绘制地图的刘备兵分两路进攻雒城,结果败得非常惨,丢了军师庞统。我不知道刘备派关平回荆州搬兵的时候是否把地图转送了诸葛亮,也不知道刘备入川的时候是否把张松的地图留了备份,总之,张飞、赵云两路人马进川的征程非常顺利。地图的作用没有那么突出。
1934年到1936年活动在我国南方的红军主力先后退出南方进行长征,这些部队长征的时候使用的地图都不是很精确。但他们都先后完成了战略转移。
如果张松在第一时间主动献出地图,曹操会对张松的态度好一点,但是“唯才是举”重视人的力量的曹操绝对也不会以最高礼遇招待张松。曹操对张松的轻视,不是轻视张松本人(张松已经通过杨修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也不仅仅是轻视地图,而是轻视益州。当时的曹操眼中只有孙权,远在天边的益州没有进入他的视野。
自211年刘备入川到214年益州战役结束,前后经历了4个年头,曹操共主动出击了两次:一次是南下进攻孙权,结果无功而返;一次是打败张鲁占领汉中。曹操占领汉中后所有战略观察家都认为曹操会顺势发起益州战役,整个益州一片慌乱。为了吸引曹操注意力,保护益州的战略安全,刘备指示关羽归还荆州一半的土地(湘江以东)给孙权。一向和孙权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的关羽立即执行了刘备的命令。无论刘备还是关羽都看到自己集团的巨大缺点。但是,曹操压根就没看起益州这块土地,当然也对这儿险恶地形有些心怯,他老人家的眼光始终盯着孙权不放,以“既得陇,安望蜀”自我安慰一下,自动带兵撤离汉中进攻孙权去了。为了争夺荆州,刘备和孙权施展了一切可以施展的手段,为了益州,刘备和关羽把已经咽下去的土地归还了一半,可见当时形势对曹操多么有利!但是,曹操就是坚决不去进攻益州。在整个《三国演义》中刘备是最虚伪的一个家伙,这一次风声鹤唳出卖了自己的利益。估计他老人家到死也不知道自己误判了形势,否则能后悔死了。219年,关羽很快被江东打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一次让步太大,关羽集团的战略空间丢失太大,没有反守为攻的地盘。如果刘备能够在曹操那儿安排几个战略间谍该有多美啊!不过,以当时的交通,既不能手机,也不能电话,情报传递也难。
赤壁之战后不久,刘备集团和孙权就有了争夺荆州的矛盾。周瑜一辈子就干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跟随孙策奠定江东的基础,这个成功了,周瑜的功劳并不是很显著。第二件是指挥江东军队联合刘备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这是周瑜人生的光辉顶峰。第三件就是三次设计夺取荆州,但三次都彻底失败。孙权在吕蒙消灭关羽占领荆州后对周瑜、鲁肃有一番评价,认为周瑜不能占领荆州是其“一短”。孙权非常推许吕蒙,一个是吕蒙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将领,没有孙策的背景,属于自己人,另一个就是吕蒙夺取了荆州,实现了孙权和鲁肃制定的战略规划。
到今天我们仍然有一个歇后语: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借荆州”带有明显的死乞白赖不讲诚信的讽刺。
同样参加赤壁大战的刘备集团为什么要从孙权那儿借荆州?208年,刘备撤退到夏口后兵微将寡,不但丧失了独立抗击曹操的能力而且连生存都成问题。当时集结在夏口的刘备本部、关羽水军、刘琦守军和逐渐归依的刘表散部约有两万人。这些部队原来依靠刘表供养,现在曹操占领了襄阳和江陵两个核心城市,尤其占领的大荆州辖区的物质囤积地江陵,夏口的所有归刘备指挥的部队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所以,诸葛亮才对刘备说:“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没有刘备指挥的两万军队,诸葛亮在江东就没有任何分量,但没有诸葛亮的江东之行,刘备集团除了继续远窜没有出路。赤壁之战的胜利就是江东水军依托有利地形的一次用火的奇袭,赤壁之战的胜利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周瑜充分利用了曹操盲目之大轻视江东相信江东有人投降的一次用火的奇袭。曹操认为自己以泰山压顶之势进攻江南,曹操认为自己连环战船解决士兵晕颠的问题后,渡江胜利已经是指掌之间的事情,曹操认为江东的明智人士应该顺风而降。庞统的内应,阚泽的投降,黄盖的约定,之所以成功骗过曹操的防范,就在于曹操有潜在的心理需求。如果是关羽派人前来诈降,那么就一定不能骗过曹操,因为曹操不相信刘备集团的高级将领会投降。孙权和刘备联合后的实力仍然远远小于曹操,只要曹操稳扎稳打,他应该能够胜利。孙刘联军的胜利就是利用了曹操的骄傲,利用的是曹操对江东的自负和骄傲而获得胜利的。
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的水面攻击中没有任何贡献,除了诸葛亮参与了最高军事决策之外。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大反攻阶段参加了战役。
赤壁火攻后,曹操已经丧失了所有的渡江作战的物质准备,赤壁水寨的丢失和水军的毁灭使曹操只能向北撤退采取战略防守。由于曹操占领的地盘过于庞大和曹操与孙刘联军的战线过于漫长,孙刘联军的战略反击的第一个阶段实际就是各打各的,反正有的是地盘和敌人。当时孙权调整了鲁肃的战略,孙权带领自己的本部直接进攻合肥,周瑜带领自己的人马进攻长江以北的曹操占领的荆州地盘。江东是大反攻的主力军。
当然,刘备的两万人马也不能闲着,他趁江东和曹操在江淮之间争夺的空闲,利用难得的战略机遇南下夺取了长沙等南四郡,扩展了了自己的战略空间。
刘备在占领了南四郡后才有了和孙权对话的依托。正史上刘备占领南四郡后安排诸葛亮去调供军食,诸葛亮搞的很好。有人就根据这一点评论说诸葛亮并没有那么重要,他的工作就是供应粮食。这是对古今社会生活状况不了解做出的错误理解。古人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谚语,押粮运草是军队生存的头等大事。普通的演义小说比如《杨家将》什么的,军队的核心领导一般是三个:主帅、先锋和押粮官。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4 20:24:08 +0800 CST  
@15134136021 2012-10-03 16:43:37
写的太好啦 能交个朋友吗 向你学习 我也在煮酒论史前后发啦四贴 笔名全部是漫步狮子座

-----------------------------
多谢关注。近来有些家务,不能按时上网。愿意和各位朋友互相研讨。我搜到了老师的《戚夫人》和《四大美人》,感觉很好,另两篇未搜到。从两个帖子看,老师讨论历史喜欢古今联系,有借鉴历史洞察人生的含义。研究历史的目的就是服务于现实生活,只不过有宏观和具体的区别,所以我很喜欢。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5 16:35:33 +0800 CST  

楼主:yc雨花石

字数:180661

发表时间:2012-09-23 21:2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55:33 +0800 CST

评论数:149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