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南明

李纨还与宝钗前后结合影射郑氏政权,而凤姐与妙玉里外构成郑成功与延平王政权。宝钗判词中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山中高士,除了指弘光帝朱由崧的“崧”字,说明她的一个身份影射整个南明(与黛玉影射北明相对),另一个意思就是指郑成功的小名,郑的小名“福松”,松为岁寒三友之一,也算是高士。凤姐管理整个大观园,却不住进大观园,说明凤姐认了永历,为永历之臣,但又管理着福建这块地方,妙玉纯粹影射延平政权。

在鲁王1646年十一月头一次进入福建时,包括他在内,福建有隆武、宁靖王、郑氏四个政权。1660年又进入一个政权,那就是耿继戊的靖南王政权,不过这个政权是清朝的,但在十几年后的1674年三月,继任靖南王耿精忠叛清,与吴三桂、尚可喜构成著名的三藩,叛清后又恢复了明人服饰,虽然没有抬出一个明朝宗室来反清复明,实际上也是汉人的政权了。所以这个政权必要有人来影射。

这个人就是香菱。照理影射一个正权是正册十二钗的事。可香菱虽然沦为侧室,但却是货真价实的主子小姐。脂评称她原与正十二钗无异(第一回)。第十六回凤姐为香菱沦为侧室感到可惜,脂评又称:“何曾不是主子姑娘,盖卿不知来历耳。作者必用阿凤一赞,方知莲卿尊贵不虚。”

香菱判词前的画是一个沼池,池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词曰:“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那个沼池暗示崇祯初年失去的东江镇的据点皮岛(今丹东附近)。皮岛在海中,统帅是毛文龙。这个据点在后金(大清改国号前称后金)的后方,对后金的活动起到很重要的牵制作用。可惜,袁崇焕要放弃皮岛,断绝供饷,官兵只好与后金贸易维持生计。袁崇焕藉此杀掉毛文龙,官兵们更是惶惶不可终日。这支抗金铁军,许多人竟沦为叛国者,迫不得已投降后金。作者对他们的遭遇充满同情。

那个池沼应指大海,干涸没有水,意为不能再成为保障了,将士生活没有来源。池中枯莲败藕,既暗喻这群可怜的官兵,也影射耿仲明。莲枯了,藕没了,剩下梗。梗,耿谐音。

耿仲明是毛文龙的部下。毛文龙死后,参将刘兴治在皮岛叛乱,杀陈继盛等十余人,总兵黄龙赴皮岛镇压。孔有德、耿仲明不服,率部投靠登莱巡抚孙元化,任参将。崇祯四年(1631)八月,清兵攻打凌河城(今辽宁锦县),围困明将祖大寿。孙元化令孔有德增援,抵达吴桥时,遇大雨雪,部队给养不足,士兵哗变。孔有德因此发动“吴桥兵变”,自号都元帅,率兵回头攻打登州,耿仲明为内应,登州陷。叛兵欲立孙元化为王,元化誓死不从,孔有德放他逃离登州。明朝派兵镇压,孔、耿无力抵抗,崇祯六年春渡海投降后金。

按照书中所说,判词“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的原则,香菱应是感怀皮岛不得已叛国的那些将士。作者对耿仲明祖孙叛国不会有好感,但对耿家这支队伍充满同情,所以判词中有“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之说。这两句肯定耿家队伍本质是好的,却因上面决策出错,以致结局可伤。

耿仲明之子耿继茂与吴三桂、尚可喜被清朝封王,是为“三藩”。耿继茂封靖南王,再传至耿精忠。“三藩”反清,耿精忠被吴三桂带入这次叛乱,最后兵败再次降清,被杀。不过,耿家军举事时换上明人服饰,蓄发,也算是香魂回故乡——重新成为大明朝子民了。

两地生枯木,指吴三桂,也既《红楼梦》中的夏金桂——向金人下跪。

夏金桂嫁给薛蟠,暗喻吴三桂变节降清。

薛家影射胡人。薛蟠暗喻清朝君主,三个老婆暗喻“三藩”。宝钗暗喻疆土,是从元朝(胡人)得来,宝玉出家后,她应当依靠薛蟠过活,夫死从兄,暗喻疆土落入清人手中。

香菱被拐,暗喻皮岛官兵被袁崇焕所卖。让冯渊看中,暗喻可返回中原解散为民,不再为国家效力。冯是同性恋,既不懂伦理道德,不遵守三纲五常的人,指想将部队解散为民的将领。薛蟠抢走香菱,这支部队被逼降清。拐子是袁崇焕,他向崇祯夸下海口,五年内摆平辽东,结果干不成,转而暗中与后金和谈——同时代的人对袁崇焕绝无好感。

贾雨村判案,葫芦僧教他要结案,但不要得罪相关权贵,断给冯家银子,谎称薛蟠暴亡,反正人被拐这件事他们不想处理,就是不过问为什么反叛。葫芦僧,大概指出主意将兵士们逼成叛国的那伙人。贾雨村也许影射当时的兵部尚书等决策者,因为他是拿主意的。

耿精忠被杀在1682年元宵节,他是凌迟处死的,照规定得一刀刀地割,三天方许断气,所以应在十四日受刑,十六日断气,所以书中道士要化走香菱,说一偈:“好防佳节元宵后,正是烟消火灭时。”烟消火灭,耿字带火,就是说耿精忠死了。脂评称:“前后一样,不言前而言后,是讳知者。”前后一样,也就是他受刑跨越元宵节,说元宵前行,说元宵后也可以。

香菱被视为尊贵,应当还不仅影射耿家军。这得从他父亲的身份说起。她的父亲甄士隐,一直被认为作者仅将他拿来跟贾雨村相对,说明“贾雨村言”而已,其实还有一个象征意义,那就是代表那些明朝宗室成员们,他的名费,音废,就是说这伙皇子皇孙都是废人。贾雨村字时飞,假的岳飞,泛指那伙不能图复中原的文臣武将们。两人还有这么一意思。那么,香菱就是一个公主郡主什么的。当然,女子不能袭爵,她影射耿家军说得过去,因为这支队伍本质货真价实的大明正规军,与郑成功那支多半出身于海盗的队伍是不同的的。她的另一个身份应是影射一座皇城,比如南京或者福州。她由主变仆,而贾雨村的老婆娇杏由仆变主对照来看。原本是皇城的香菱变成清人的一个普通城市,而原本是一般城市(如郑成功台湾那个东宁府),却由仆变成主了。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06 18:07:38 +0800 CST  
书中最后一个进入大观园的主子姑娘就是香菱。这跟五个政权中耿家军最后进入福建是相符合的。她在呆霸王薛蟠挨柳湘莲打后出门游艺(三藩起事后,各路义军跟着大举进攻,湘莲也许指其中一支队伍,那时候没有明朝皇帝了,都是单干,湘莲指其中一支队伍),暗喻清人在福建的力量减弱,香菱得以进入大观园(既造反起事,成为汉人政权)。
耿精忠叛清,约台湾郑经联合军事行动,不料,郑经登陆后不仅不配合,反而趁火打劫,连守数府,精忠腹背受敌,只好将省外作战的部队撤回,清军挥师入闽,1676年五月,精忠再次降清。三藩平定后,被康熙帝凌迟处死。
这大概也能看出贾雨村胡乱判案的影子吧。贾家不仅不缉拿真凶,反而背后踢上一脚,将案子弄成死案,让薛蟠名正言顺弄走了香菱。
这是《红楼梦》第四回的内容。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06 18:42:05 +0800 CST  
第五回是红楼梦一书写得最诡秘也是最有意思的一回,这一回用判词与判曲将正册十二钗的命运和结局(包括几个又副册)。仿照中国有名的预言书《推背图》,又是诗又是图做一个简单概括。
怎么设计这一内容呢?
作者推出宁、荣两府的老祖宗——荣宁两公,其实也就是朱家的皇祖。这两人向警幻仙子求个情:
我们老朱家坐天下快三百年了,气运所关,挺不了多久,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可是,看看末世这几个不成器的子孙,真真是越想越有气,哪像我们老朱家的子孙呢?死去的那几个不说,就说现下坐着皇位的那个永历帝吧,一登位就整天价忙着东奔西跑,好比屁股后真的追着一条恶狼。即使真的有一条恶狼追着要吃他,也不用这么没命的跑,男子汉大丈夫,大不了一死。他这么跑来跑去,好不容易得手的湖广、广东、江西这才多久又丢个干净,得力干将死了不少。这人是绝无指望了。幸好还有个当过代理皇帝的鲁王,虽然失去国土,逃到福建,可又迷失了本性,压根儿就忘记前生还当过代理皇帝,眼见得大明江山就要完蛋了,他一点也不急,无事忙瞎混日子。如果能让他清醒过来,他这个虽然也是个有三着二的,到底比永历那臭小子强百倍。仙姑呀,你这个警幻仙境,其实就是北明,里头真实地记载着我们老朱家走向末世的过程,能不能让鲁王那孩子来一趟,给他一些警示,一点提示,也许他还能激起使命感,给我们老朱家再续一点香火呢?
仙子说:呀,这可有点不好办,你想想,你们该失去的地方全都失去了,也都在我这里消案了,没有消案的,也就是还在苦苦挣扎的那几块地方,鲁王那孩子还不清楚吗?他还以为你们明朝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呢,让他到我这儿看也是这个样子。我有个绛子妹子,前世受到他的浇灌之恩,对他也失去信心,下凡去仅为了还泪。我看这事还是算了吧。
宁、荣两公说:让他到他以前做代理皇帝的地方看看吧,没准他能想起一点什么。
仙子说,我都说过,那些地方都失去了,北京就不用说,南京失去了,他监国的地方绍兴也失去了,这些地方在我这儿都消案了,你们让我拿什么给他看呢?
宁、荣两公说,你不是还有一个妹子叫做秦可卿的还在吗?
仙子吃了一惊说,可卿妹子也就是舟山,鲁王失去浙东后倒是在那一带当过几年海上天子,可他的都城在绍兴,舟山这种地方,当时在警幻仙境挂号,可是小他一个辈份的,你想让他乱伦吗?
宁、荣两公说,事情也不一定走到那一步,鲁王这孩子虽然不务正业,人倒是挺聪明的,如果仙子开恩,让他看看现在现在凡世的那几位,将她们的结局略略向他展示一下,没准能让他悟出什么,从此发奋图强也说不定。如真的不成,就牺牲一下你的妹子吧,乱一下伦,总比失去国家强。
仙子笑着说,我就试试吧。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06 22:40:33 +0800 CST  
因此,秦可卿死于乱伦应当不会错,可她是跟宝玉乱伦,而非贾珍乱,且是梦中,而不是现实中。不知怎么的,她后来发觉与宝玉梦中乱伦,觉得活不下去,就自尽了。乱伦这事在古代是很严重的,即使是梦中,问题是作者如何设计可卿发现梦中乱伦这个情节?
舟山的确是乱伦而失陷的。鲁王的手下不去打那些被清人抢占的地方,反而攻下自己人占着的地土,跟乱伦有什么差别?(舟山原在黄斌卿手里,这个黄斌卿名中凑巧也有个卿字,他是郑成功的人,并不认鲁王。鲁王失去浙东,想到舟山住,他不让进去,没想到鲁王的手下在三年后会突袭,将他杀。舟山在鲁王手里仅三年就丢了,让清将陈锦攻取。时间在九月初二,而林如海死于九月初三,也就是鲁王在浙江的势力算是死透透了。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06 23:08:36 +0800 CST  
1649年,鲁王的手下张名振等人夺下舟山,杀了黄斌卿,将住在福建当寓公的鲁王接到舟山,建起鲁王宫,1651年又失去,让清人给夺走了。
这三年,对鲁王一生一场大梦来,也就是一场小梦而已,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意义,跟梦会有什么差别?要说有差别的话,就是让他多少有点开窍,过去对皇权只会意淫,——被警幻称为天下第一淫人,像他这么对皇权不动心的,也堪称第一淫人,现在做了这一次小梦,懂得跟袭人来一次。据他人考证,袭人影射龙衣,也就是他倒是实实在在穿了一回龙衣,此外还有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再次回到福建的次年,1652年,自己取消监国称号,也就是出家为僧了。那时候,永历帝被孙可望劫持到贵州龙岗,开始一生最遭罪的日子。大明朝遗老遗少们多么希望鲁王能振作起来,担起天下大任。可惜这人就是那么不争气。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07 08:42:28 +0800 CST  
鲁王朱以海被称作海上天子,浙东沦丧后,除了在舟山近三年过着陆地生活,大都是在海上舟旅中渡过的,所以这个称呼还是妥切的。他那个朝廷被称作“海上天子,船上公卿”。期间也曾攻城略地,甚至被一些史学家认为是南明最有作为的一个君主,但于时局并无补益。
红楼梦到第五回,其实就是全书的总纲,也就是将这本书的全部内容作个总概。这一章最后是宝玉与可卿梦缘结束,应该大有深意。可卿对崇祯来说,是洪承畴,是凤阳皇陵,对弘光(宁府)来说,是剃发令,而对鲁王来说,是兖州的鲁王府,是他最后的行宫舟山。这个人物相当不简单,身负多种角色,所以她的判词也是总结性的,既南明出了那么几个不肖皇帝,但失败根源还在宁府。洪承畴之败,祖陵之毁,才是关键。
接下来,就是纪传体,在大观园(福建)中存在的这几个政权,各弹各个调,各写各的,在时间上是不可能照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来进行罗列。虽然如此,所涉历史事件还是不如我们想象的多,多半就是以所影射的历史人物发一些感慨而已。
但能写得那么细腻,肯定有个生活原型,这个原型是兖州的鲁王府,还是什么就搞不懂了。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07 21:56:06 +0800 CST  
宝玉应是贾府几个第二辈男人中活得最长的,因为在南明几个君主中他是活到最后的,鲁王起家于宁府,最后定居于荣府,所以宁荣两府中的主角是宝玉,而不是贾蓉、贾兰两个第三代人。
因为鲁王起家于浙东,在弘光朝灭亡后,红楼梦将他凌驾于隆武与永历之上,成为最正统的君主,虽然他并没有称帝,(他没有称帝,是因为讨厌官禄,这在书中处处可见。)投胎到荣府后,他口中就衔着一块玉,说明他是衔着鲁监国这个号出生的,可惜他并不十分珍惜,倒是周边的人对这一块玉珍宝得不得了,这些人就是想让他重整雄风、担负大明复国重担的人。他那块玉中写“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莫失好理解,“莫忘”如不按我的这个意思来解读,恐怕不大好懂。如果照他是衔着鲁监国这个号来出生的,“莫忘”就好题解了。——你小子可千万不要忘记自己以前是个监国(代理皇帝)!可他就不是争气,出生抓周,抓的是胭脂,也就是个公子王哥的角儿。贾政没记他给气吐血,还算挺得住。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10 20:25:17 +0800 CST  
书中人物大都希望他能学好,认真读书,也就是多懂一些治理国家以及以天为已任这些大道理。不劝他的,恰恰是黛玉——这个影射鲁监国政权的女子。看来她不是对宝玉前世死了心,就是在今世也对所谓的帝位并不上心。
在别人看来,这两人真是一对活宝。
他俩虽然不上心,可他们的手下,张名振、张煌言,王翊等人在浙东海面,南京附近闹了十几年,让清人够堵心的。所以黛玉虽然在鲁王自已取消监国年号后,仍然病歪歪活着,直到永历死后,张煌言要鲁王速正大位,却没有下文,她才咽了气。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10 20:52:52 +0800 CST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如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这是迎春的判曲,她似乎可以影射弘光政权,可以可以影射隆武政权。这两个政权从兴起到灭亡可以说如出一辙,在历史上恐怕很难找出相同的例子。
以下是迎春影射弘光政权的解读:
崇祯皇帝殉国后,南京大臣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定都南京,以次年为弘光元年。弘光帝生性懦弱,腐化坠落,名声不太好,能登上帝位就心满意足了,整天忙着算计大修宫殿、广选秀女,不大理会国家大事。他也管不了,当年拥戴他登位的四镇军阀骄横难制,朝臣乐于偏安一隅。迎春笔名“菱洲”,菱洲是玄武湖中的一个岛,暗喻南京。她住在大观园的“缀锦楼”,暗喻弘光帝大兴土木。
判曲前半部分暗喻迎春的丈夫孙绍祖。“贪还构”三字因为不好解读,乾隆年间,有刻本将这三个字改成“贪欢媾”,或“贪婚媾”。篡改后,意思虽然说得通,但文字粗鄙,且有奸杀之嫌,情理上又说不通。民国后的版本改过来,却没能明白其意,有校注称:“贪还构,词义难确指,或系贪婪和构陷的意思。”这个注释是对的,只是注释者不知其所以然。
孙绍祖暗喻弘光小朝廷的大奸臣阮大铖。
阮大铖,万历末进士,天启年间先依附东林党,后依太监魏忠贤。崇祯皇帝铲除魏忠贤,以“逆案”处置魏忠贤一党,阮大铖列入“逆案”,罢官为民。弘光时官至兵部尚书。南京失陷后降清,随清军南下,病死于仙霞关。
东林党内部争权夺利,阮大铖受到同党排挤,魏忠贤拉他一把,却又因此被东林党唾弃。面对东林党咄咄逼人,阮大铖官也不敢当,回老家赋闲。后来魏忠贤当权,任命他为太常少卿。阮大铖在太监与东林党之间两面不讨好,没过多久再次辞职。
崇祯皇帝铲除魏忠贤时,他总得表态,于是上书指出东林党与阉党都不是东西,应该一起罢去,因此与东林党彻底决裂,并被打入逆案中。
崇祯末年,东林党人策划让原宰相周延儒复职,阮大铖暗中出了大笔钱。周延儒复职后想报答他,但考虑到“逆案”难翻,便问他有没有不在逆案中的倒霉朋友需要帮助,阮大铖提到他的同年马士英因得罪宦官被流放,马士英因此被任命为凤阳总督。弘光帝的拥立,马士英起了关键作用,因此成为首辅,他不顾东林党人的激烈反对,破格让名列“逆案”的阮大铖复出当官。
很快,阮大铖勾结太监,晋升兵部尚书,成为第一权臣。国家危如累卵,他置之脑后,“得志便猖狂”,对东林党、复社成员大兴党狱,正人君子被清洗一空。东林党则联合楚帅左良玉“清君侧”。弘光小朝廷被逼向绝路,且一年就灭亡——即“一载荡悠悠”。这就是“构”,既构陷东林党人和复社人员。
阮大铖的贪婪也是难以理喻的,曾对人说过:“某人求监纪,初馈金五百,不纳,再赠千金,亦不纳,直至二千,用于充饷。”他拿到的钱当然不会用于“充饷”,只会装入个人腰包。
这就是“贪还构”的意思。孙绍祖,绍有接续之意,作者将他当作魏忠贤的孙子,说他接续魏忠贤所干的事。
《红楼梦》用婚姻来影射一个政权的归宿或者灭亡于何人之手。迎春的婚姻暗喻弘光政权败亡,阮大铖要负主要责任。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12 21:08:42 +0800 CST  
弘光仅一个月就灭亡,接着唐王朱聿键称帝于福州,改元隆武。这是除绍武外最弱的一个小政权。那时候天下够乱的,皇子皇孙离开封地鸟兽散,只要皇帝位子一空出来,那些做臣子的,只要逮住个皇室成员,便不问青红皂白,就将之推上皇位,好捞个拥戴之功。南明除了为人所知的五帝外,还有潞王、淮王称过监国,还有丁魁楚除拥立永历帝外还拥戴过一个什么王(被隆武杀掉了)。隆武这个人还是比较狠的,可惜受制于权臣而无所作为。
这是迎春影射隆武政权的解读:
朱聿键于崇祯五年封唐王,因罪幽禁凤阳。弘光时改封南阳王,朱聿键赴广西平乐封地就藩(一说并没有给王位),至苏州时弘光政权灭亡。6月由郑鸿逵护送入闽。6月28日,郑芝龙、张肯堂与黄道周奉朱聿键为监国。闰6月26日称帝,改元隆武,改福州为福京,升郑芝龙为平虏侯。
1646年5月,清兵征浙、闽。郑芝龙投降,致使清兵长驱直入,隆武政权随之土崩瓦解。时人称“福京之亡,亡于郑芝龙之通款(降敌)。”隆武帝之死有三种说法,一是在汀州被乱箭射杀,一是被掳后绝食而亡,一是出家做和尚。假如真的出家当了和尚,那么《红楼梦》作者之谜,恐怕就要多一种说法了。那块无材补天的石头,很可能是没有称帝的鲁王朱以海(别人都称帝补天去了,只有他虽然也是个君主,却没有称帝),也可能是这个出家的隆武帝,他虽然衔玉出世,当上皇帝,却对大势已去的大明朝无力回天。曹雪芹,又称芹溪。曹溪是佛教南宗的一支,作者取这么一个名字,很可能想说明他是个出家人。然而当时许多人出家并不当真,只是为了逃避清廷追捕。
迎春影射隆武政权。她的笔名菱洲,菱洲是南京玄武湖中的小岛,即玄武湖中隆起的地方,影射隆武。
迎春判词称:“子系中山狼,得意更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子系中山狼:暗喻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比喻忘恩负义的人。取材正德时兵部侍郞马中锡的一篇寓言小说。战国时赵襄子到中山围猎,一条狼被追杀,被东廓先生装进书袋里逃过一命。赵襄子离开后,狼却因肚子饿要吃掉恩人。如果我们将狼避难时进的不是书袋,而是兽笼,结果肯定出人意外。狼从笼中挣脱,古文三个字就可说清楚:挣之笼。挣之笼——郑芝龙。
《红楼梦》用贾家女子的婚姻来影射一个政权的归宿或者灭亡于何人之手。孙绍祖暗喻郑芝龙,迎春的婚姻影射隆武政权灭亡由郑芝龙造成。据说郑芝龙的父亲的名字就叫做郑绍祖。
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明末在闽海建立水师,做贸易兼为海盗。崇祯元年接受明廷招抚,官至都督同知。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不降。1655年,清廷将郑芝龙投入大狱,1661年杀害。
郑芝龙可谓一世枭雄,当过高官,做过海盗,但本质仍是商人,平生以唯利是图为第一要务,气节贞操全无,深为《红楼梦》作者所鄙。这种人原不足责,但他直接导致隆武政权灭亡,才被列入书中。郑成功抗清,公开与郑芝龙断绝父子关系,作者对他万分敬佩。但对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却不无微词。孙绍祖这个名字,“绍”有接续之意,既孙子接续祖父所做的事。原来郑经在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死后,并没有立明朝宗室为帝,事实上背叛朱明王朝。
判词最后两句,暗示隆武政权仅存在一年。迎春懦弱,影射这是个最弱的政权。
判曲称:“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这句话暗喻郑芝龙被招抚后高官厚禄,最后仍出卖隆武帝。“贪还构”三字因为不好解读,乾隆年间,有刻本将这三个字改成“贪欢媾”,或“贪婚媾”。篡改后,意思虽然说得通,但文字粗鄙,且有奸杀之嫌,情理上又说不通。民国后的版本改过来,却没能明白其意,有校注称:“贪还构,词义难确指,或系贪婪和构陷的意思。”这个注释是对的,只是注释者不知其所以然。其实是指郑芝龙贪婪,构陷朝臣。他以军费不足为由,鬻卖官爵,大肆搜括,严令官民助饷,预征次年钱粮。朝中大臣,凡不迎合的都被构陷摘除。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12 21:22:46 +0800 CST  
前几天在网上搜索,意外搜到李明鸟先生的《迎春影射隆武帝朱聿键》一文,他对迎春影射隆武考证得很全面,让人敬佩,特在此说明。而对自己也得出一部份相同的看法,感到荣幸,这个考评应归功于李明鸟先生——他在十年前就有这个结论,不可掠人之美。但我也决非抄袭。毕竟十二钗的判词找到解读的门路,得出相同的结论,那是很自然的事,也可以因此说明,红楼梦影射南明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在此向李明鸟先生致敬。很糟糕的是,当时我将迎春一文发给编辑时,影射弘光与隆武两文都发给他,因版面有限,当时想只要能发其一于愿足矣,所以让他选一篇发(邮件往来可作证),他选的却又是影射隆武这一篇,虽是无心,但事实已是抄袭了,向李明鸟先生致歉!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12 21:35:41 +0800 CST  
第六回,刘姥姥出场了。刘姥姥影射什么呢?很难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明朝灭亡后,遗老遗少得到她的帮助不少。甚至亲朋好友(也就是得到明朝恩情的那些在清朝仍得意的官僚)也不再帮他们,甚至跟他们划清界线了,这些遗老遗少日子不好过,要找上门去打秋风,结果还吃了闭门羹。倒是刘姥姥这样受到朱家点滴之恩的人,给予他们很大帮助。从判词来看,贾琏与凤姐之女巧儿最后在水深火热中,是刘姥姥施予援手。作者对刘姥姥似乎不屑,但其实暗地里却又不无好感,可谓百感交集。
刘姥姥,其实就是明末那些反贼的总称。
还是拿郑家来说事。
她的外孙青儿、板儿,青与板两字,拆开就是十二月十八反。十二月十八反,就是郑芝龙与他的的十八个结拜兄弟建立水师之日。所谓的十八芝。这个水师建立,郑芝龙也就是从海盗走向反叛的时候,但在崇祯元年让福建总督熊文灿招抚了。作者大概以此来说明,支撑南明的几家,都是出身不明不白的反贼之流,如西南的孙可望,李定国,东南的郑成功,湘楚的夔东十三家,那一个不是有强盗背景?可就这么一些 人,在最后支撑着南明,并在南明失败后,能保护其子孙东山再起的,大概也就是他们了。
作者对刘姥的心情是何等的复杂!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17 22:31:49 +0800 CST  
作者似乎得出结论,那些所谓的世家也好,官宦之家也好,食君之禄,并不忠君之事,倒是这些老是跟朝廷作对的人,面对外夷入侵,他们还有点血性。还有点人情味。所以作者再次反思,刘姥姥这些人之所以打朝廷的“秋风”,只是因为穷,而非因为想当官,倒是那些当官的君子大人,却不怎么样。
红楼梦中,用实名的,一个是孙绍祖,他是郑芝龙的父亲,另一个就是引刘姥姥进入贾府的周瑞家的。周瑞是郑成功的部属,他的儿子与鲁王朱以海的女儿有婚约,可能没有成亲。周瑞封闽安伯。红楼梦中,周瑞家的儿子后来在接等宾客时吃酒闹事,凤姐本要将他革出去,后来有人说情,打了几棍留用。这个安排决非无意。在郑家军中,周瑞是成名人物,但在清人档案中,最多也是个二流人物吧。在当时的郑家军中,说起周瑞,应该无人不晓,但现在,对这个人了解就太少了。作者有意耶,无意耶?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17 22:47:46 +0800 CST  
第七回中,周瑞又因为送宫花而跟香菱接上了。香菱是耿家的,耿精忠,落户福建,他们又怎么有交接呢?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18 23:32:14 +0800 CST  
新浪那个死博客又能发博文了,继续胡诌。
南明最后剩下四块地,江浙、福建、云贵、湘楚。
可能嫁给宝玉的是三个女子:黛玉、宝钗、湘云;还有几个能嫁但不可能嫁的的女子:宝琴、邢岫烟,妙玉。
如果从这些女子是影射南明最后这几块地来看,黛玉应是影射江浙与云贵,湘云影射湘楚,宝钗影射福建。
其他的,宝琴也许是日本,妙玉也许是澳门的葡萄牙,邢岫烟不明所指。
在南明几块地中,福建这个地方的沿海还是比较实在的,因为清人不会海战,让郑氏横行,湘楚一带,南明开始时在张、李等农民军手里,后来一度归属明朝,再后来又单干了。云贵长期在明朝手中,可后在永历帝手中失去了。
假如这几个女子影射南明几块地的话,那么宝玉影射谁呢?永历帝,鲁监国?还是仅影射玉玺?
宝琴如影射日本,说明当时虽然一直寻求日本帮助,却没有结果,所以宝玉的家长虽然有意将宝琴说给宝玉,却没有结果,而且宝琴本人也没有住进大观园。而葡萄牙却发了几百个兵丁带着火器入境助战,所以还是住进大观园的。
但从其判词看,妙玉还是单纯影射郑成功的那个延平王政权。那么由邢岫烟来影射葡萄牙?也不太像。她跟迎春住在一起,应是弘光帝与隆武帝的人才对。所以她更像是最后解散部队逃到海岛的张煌言。
那么宝玉只能是影射永历帝。因为张煌言只忠于鲁监国。她嫁给薛蝌,也说明他的结局就是到海岛去。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21 22:05:01 +0800 CST  
黛玉影射江浙与云贵,说明这两块地的重要性,而且这两块地的皇帝一个由崧,一个由榔,合起来就在双木,林,比较符合黛玉为什么姓林的原因。而江浙与云贵在几块地中又是最先失去的,所以黛玉在三个女子当中最先失去。
湘云影射的湘楚,最早当然是明朝的,后来落入反贼之手,隆武时又被招抚,永历时又单干了。
宝钗影射福建,说明福建这块地方因为台湾的缘故,最后仍在坚持且有名目的,这是唯一。
三个女子,宝钗最壮实,黛玉最弱。湘云最豪爽——就是反贼余部在那里干事的原因。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21 22:15:17 +0800 CST  
由以上的分释可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影射名单:
贾珠:崇祯帝。元春:整个南明政权。
贾珍:弘光帝,迎春:弘光政权。
贾蓉:鲁监国。惜春:鲁监国政权,这个政权没有称帝,所以惜春在四姐妹中年龄最小。
贾琏:隆武。迎春:隆武政权。
贾宝玉:永历帝。探春:永历政权。
贾环:绍武帝。
贾兰:宁靖王朱术桂。贾巧儿,宁靖王政权。即评书人脂砚斋。
宝钗、黛玉与湘云如下:
宝钗:江浙与福建。
黛玉:云贵,
湘云:湘楚及四川。
妙玉:延平王政权。
邢岫烟:张名振和张煌言。
宝琴:日本。
李琦姐妹:郑氏其他政权。
李纨、凤姐、宝钗如下
李纨:从崇祯开始归顺朝廷的郑氏政权。
凤姐:把持隆武帝直到承认永历帝前的郑氏政权。
宝钗:进入台湾后的郑氏政权。
中间还有一个认永历帝到进入台湾前的政权,即延平王政权,这个由妙玉来影射。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24 22:06:30 +0800 CST  
这个排列,不敢说一定准确,但我相信,就现在的史料,要找出一个更合理的解释,似乎也不太容易。
至少,这个排列,宁、荣两府影射的南明三个地盘这个问题解决了。
为什么惜春要影射鲁监国,而不是最后称帝的永历帝。我查过网上发布的一些成果,都认为惜春是影射永历,而探春是影射鲁监国。这应是不对的。探春远嫁海外,也不是说鲁王朱以海最后跑到金门,而是说永历帝虽然死了,可他的政权仍存在,因为仍有奉他名号的台湾,所以用她远嫁海外影射这个事。脂评也说假如探春不远嫁海外,贾氏子孙也不致于没有着落,说明这个政权如能继续在大陆存在下去,朱家子孙也不致于结局那么惨。
湘云影射湘楚及四川,可以解决什么是“黔首双星”这个难解之谜。湘楚及四川在南明开始时是属农民军的,后来后正,可是时失时得,有时属农民军,有时属清朝,有时又属南明的隆武朝和永历朝。这跟湘云自幼在贾府长大,大观园(南明)成立之前又失去,后来又时得时失是相符合的。最后归于永历帝(宝玉),可又失去了(宝玉没有娶她),让李、张的农民军余部的夔东十三家脱离南明单干的史实也相符合的(嫁给那个卫若兰)。
妙玉影射延平王政权,解决“瓜洲渡口各示惩罚”这个问题,也就是郑成功打南京这个事,这个事发生正好是郑成功认永历帝至入台前这个阶段。
贾巧儿、贾蓉和贾兰都有了着落,做到无事不具。
脂砚斋问题也解决了。凤姐点戏,脂砚执笔这个问题,应是郑成功看戏时,让贾巧儿(朱术桂)来执笔。也可能是说,正如史料所载,郑成功任用文武大员,为了尊重明室,必要让宁靖王朱术桂观礼这件事。
还有其他的,如宝琴等问题,基本上都说得通。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24 22:30:45 +0800 CST  
这个排列,不敢说一定准确,但我相信,就现在的史料,要找出一个更合理的解释,似乎也不太容易。
至少,这个排列,宁、荣两府影射的南明三个地盘这个问题解决了。
为什么惜春要影射鲁监国,而不是最后称帝的永历帝。我查过网上发布的一些成果,都认为惜春是影射永历,而探春是影射鲁监国。这应是不对的。探春远嫁海外,也不是说鲁王朱以海最后跑到金门,而是说永历帝虽然死了,可他的政权仍存在,因为仍有奉他名号的台湾,所以用她远嫁海外影射这个事。脂评也说假如探春不远嫁海外,贾氏子孙也不致于没有着落,说明这个政权如能继续在大陆存在下去,朱家子孙也不致于结局那么惨。
湘云影射湘楚及四川,可以解决什么是“黔首双星”这个难解之谜。湘楚及四川在南明开始时是属农民军的,后来反正,但有时又被清人夺走,可谓时失时得——有时属农民军,有时属清朝,有时又属于南明的隆武朝和永历朝。这跟湘云自幼在贾府长大,大观园(南明)成立之前又回自己家去住,大观园成立后又常常来且很想来是相符合的。这个地方归于永历帝(宝玉),但又失去了(宝玉没有娶她),最后,李、张的农民军余部——夔东十三家在这个地方,脱离南明单干,这个史实,红楼梦用湘云最先与宝玉同住,后来在大观园来来去去,最后嫁给那个卫若兰来影射这个事。
妙玉影射延平王政权,解决“瓜洲渡口各示惩罚”这个问题,也就是郑成功打南京这个事,这个事发生正好是郑成功认永历帝至入台前这个阶段(1649-1461)。
贾巧儿、贾蓉和贾兰都有了着落,做到无事不备。
脂砚斋问题也解决了。凤姐点戏,脂砚执笔这个问题,应是郑成功看戏时,让贾巧儿(朱术桂)来执笔。也可能是说,正如史料所载,郑成功任用文武大员,为了尊重明室,必要让宁靖王朱术桂观礼这件事。
还有其他的,如宝琴等问题,基本上都说得通。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24 22:41:21 +0800 CST  
@bai-lin 2015-10-26 16:21:30
分明是胡说八道!
嘉靖明明是贾敬(同音),一味好道。“死金丹独艳埋亲丧”,说的是嘉靖服丹而死,李太后带幼子独自处理丧事。
林黛玉是崇祯,丢了宝玉(传国玉玺)---国家---玉带林中挂。
薛宝钗的钗字,是后金(又金)。薛加上一个子,就是孽。薛蟠----番虫孽子。代表满清。
薛宝琴的琴字---今有两个王,指的是两个政权并立。她背的真真国女儿诗,就是写的郑成功。岛云蒸大海。。。月本无古今。。。。
-----------------------------
你说的也很道理。
黛玉影射崇祯,这一点我并没有异议,她就是影射北明(或者以她的状况来说明崇祯时的情况)——我已有专门一文写及此事,忘了有没有发在这里,而以之相对的宝钗影射南明。而进入南明之后,影射的对象又有不同了。大致说,第五回中判词是指她们北明时的身份,而判曲指她们在南明的身份。是否如此,有待进一步论证。——本贴主要讨论是红楼梦与南明的关系。
四大家族中的薛,个人以为还是指清朝的附属国及周边岛屿。所以薛蟠指清应无异议,也可能指三蕃。所以薛宝钗应指福建周边岛屿。宝琴指日本可能性较大,幕府时代,两个王也是说得过去的。“薛加上一个子,就是孽”,这个解释实在太好了,孽子在古代也有庶子的意思,来说明朝的附属国也说得通。
一棍子就胡说八道,是不是你已有十分把握了?如果有那当然非常好。
楼主 我是麦可  发布于 2015-10-26 20:21:50 +0800 CST  

楼主:我是麦可

字数:116019

发表时间:2015-07-18 06:2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54:55 +0800 CST

评论数:30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