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十八摸》 太极解密 武林寻踪





看官快乐!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4-28 07:41:41 +0800 CST  
@二更桥头 2017-04-29 00:35:00
成都雷公的事儿,怎么看?
-----------------------------

呜呼,呵呵,

现在的太极拳手,基本上没有经历过艰苦、有效的对打训练,和严峻、反复的实战磨练,面对以此见长的搏击手时,自然就溃不成军啦。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4-29 06:44:40 +0800 CST  
徐晓冬莫非是令狐冲?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5-03 18:32:58 +0800 CST  
真正的世界顶尖武术高手,都是在职业化产业化背景下,用科学合理的,艰苦严格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专业搏击手”。搏击手技术和能力的提升,只能来自于艰苦训练,长期实战!擂台上胜负是速度,力量,意志,技术,体力,经验等综合因素对抗的结果。 言之有理,可惜在巨大的名利促使下,竞技体育包括竞技搏击透支身体,更莫提延年益寿了~~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5-05 21:52:40 +0800 CST  
《陈小旺告弟子书》
诸弟子:
连日来,社会人士徐某某污秽中华传统武术的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这一违背中华武德和修为的拙劣行径,激起了全国千万习武爱武敬武尚武人众的极大愤慨。全国武协5月3日也发表了严正声明,“约架”行为有违武德,涉嫌违法,对此应坚决反对。
对徐某某污秽中华传统武术的粗蛮行为,诸弟子要泰然处之,不要为小人动容,不可为炒作助力。我作为太极宗人,对弟子,有些话不得不说:陈氏太极拳自宗祖陈王廷至今已四百多年,四个多世纪以来,陈家沟太极拳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本民族保留较为完善的国术,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武德之本。陈家沟太极拳继承人系统继承了先辈们伟大的家族基业,为陈家沟,为中国,为世界人民留下宝贵的民族体育武术技术和精神财富,并造福了全人类社会,给许多同胞及国际友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福音。同时,中华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
师父告诫你们的第一句话是:武以修德,德以修心。
极拳先修心!也不仅太极拳如此,中华传统武术在告别冷兵器时代以后,也多以为大众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为基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涵而传承下来,并广泛植身于百姓之中。习武之士不以武恃强是中华传统武术的精髓所在,习武不可舍本取末。
师父告诫你们第二句话是:牛二当街,杨志屈连。
在《水浒传》中,有一则故事,汴梁泼皮牛二,当街无赖,杨志气愤不过立斩牛二。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面对别有用心,又持赖为恐的人,理智的控制行为,是我们习武之人的德行所在,不能被所谓的“挑战”而用不理性的行为反击。
师父告诫你们第三句话是:习武为众,强心强身。
中华传统武术是武术根本和源头,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面和社会影响力,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最广泛和坚实的基础。
目前以徐某某为首的一些人,以武术打假为名,数次在网络上指名道姓谩骂陈家沟代表性人物,大骂造假,鼓动不明真相的人大肆爆料些可笑的所谓料。为此,我告诉诸位弟子,污秽中华传统武术的人要承担污秽中华传统武术的责任。这种粗蛮行为,也一定会让有武德之士所不耻。武术有武术德行,比武有比武的赛事,奥运会有拳击,全运会有中华传统武术比赛。这种如汴梁牛二的“约架”、“叫嚣”是与时代不符的,也是现代人不可为的,我们要向真正地捍卫民族体育的英雄好汉致敬,向中外一切爱好人类文明的朋友们敬礼 。对为一己之私抹黑合法公民,以打假为名变相否定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外敌对势力狼狈为奸,扰乱社会秩序与治安,打架斗殴(约架)如徐某某之流嗤之以鼻,唾而弃之,并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力。
我相信,诸弟子一定会从中华传统武术的根本出发,看清一些人的嘴脸,不忘习武初心,弘扬正气,遵纪守法,勤学苦练,修身修德,把太极拳这一中华传统武术,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发扬光大!
陈小旺于2017年5月5日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5-06 08:46:31 +0800 CST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5-06 08:47:03 +0800 CST  

82


楼主原创文章:


《 丫再逼逼,太极拳仍是最多人最爱 》




1


雌兔傍雄兔,必定分公母。

寡人听言,凡世间好东东,必有克隆、山寨、假冒、伪劣、衍生之虞。
太极拳即如是。

君不见,太极舞、太极操、太极裤衩太极道、太极书法弯弯绕,似是而非,貌合神离,倒也自娱自乐,俨然,还嘚瑟得紧。
细究此类“太极人”,多数,并未真正入门。

寡人以为,学会几式招数,甚至几套动作,是标,不是本。便因此号称了太极拳,太极人,有点那个啥——会煮方便面号称厨师,会放屁号称喷气式。

寡人又以为,太极拳真正入门,标志,叫做“气机发动”。
气机发动,翻译成汉语,皮笑,肉也笑,气血,随拳行运,拳感,如锥画沙,逆流进舟,嗯,大概齐,这意思。

气机发动叫太极拳入门,那么,咋叫练得好呢?
譬如,赖皮,死皮,瘪犊子,俱为容易受伤货色,一锤即破。
然而,当赖皮死皮瘪犊子变成“球”——篮球,足球,排球时——众爱卿,你抡锤试试?
欧耶,不仅锤不破,反而势成反弹——小心,传说中的借力打力,纯物理,呵呵。

球,不刚、不厉、不锐,何以难破、难伤、难办?

太极拳练的,便是这般气象。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假如,终于,你终于练成浑圆肉球,气势汹涌,如此这般,常伴随曼妙高潮——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飘然欲仙、圆转无碍。
恭喜,恭喜你寻见失散多年的“圆满哥”。

坏消息是,练成浑圆之球,多数情况下,只是练拳的方向和彼岸。
欲成就无懈可击、沛然充盈那个球样,其间却有多重山水,需经历多重历练,怎一个难字了得?
此间,不提瞳仁卵蛋碍事,旦夕祸福捣乱。

太极拳,不假。太极拳能打人,也不假。

中医假么?传御医。
华佗、扁鹊、张仲景、李时珍,诸位老师能治病,寡人信。
太极拳假么?请三丰祖师爷。
陈长兴、杨露禅、武禹襄、孙禄堂,能在天下武林脱颖而出,俱各领秀一方,寡人也不认为是唢呐吹出来的。
反正,正反,差不离,太极拳在中国武术中的历史地位,不俗,高端,显赫。




2




最近江湖热闹,听说有个练太极拳的人,被一练综合格斗的人打倒,扑街了。
朝阳群众,吃瓜群众,来历不明群众,不少人开始骂,或跟着骂——太极拳滚犊子,混蛋骗人玩意儿!
唉,非是寡人说你,爱卿——你的缺点就是——性格有时太急躁。

那练打架的哥们,有点奇怪,突然你就不是武术了?突然你就不在武林了?
打架不是武术?拳手不在武林?
谁在武术?谁是武林?跟武松什么关系?

你说——你说的不是武术,是传统武术。
莫非,传统武术不格斗、不散打、不掐架?

此处,容寡人绕两句。
反传统,不少情况下,革命,先进。
但凡先进,走的不都是“登鼻子上脸”之路么?鼻子就是传统,传统基因,优良那部分。
没有传统后进,你先进个屁你。

孙子化成灰,不改DNA。
既然都是武术,寡人以为,武术,武者,不分打拳的和打武术的,只分专业和业余的(此处省去半专业半业余)。

欧美,也有传统武术。
印第安传统武术,能斗狮退豹。
西班牙古代剑客,能剑斩蚊蝇。
习美式传统武术者,北美还有没有?有,你挖掘出一个,泰森能KO一个。
欧洲第一剑佐罗,他还行不行?行不了,起之于地下,必负于欧洲重剑冠军。

泰森厉害,所以他专业级了。佐罗只能叫历史性厉害,因为他终究是业余级、民间级。
中国传统武术“不行了”——想开点,别太难过,有病治病。

传统武术怎么不行了呢,其本质,是“业余民间”与“专业职业”的对比。
这么说话,比较圆忽。

所以,寡人云,现在民主了,谁都可以评论,谁都可以骂街,寡人只是建议,至少先分清楚,分清楚专业和业余,或曰,分清楚职业和民间。

专业的——专业打架的,谁是呢?
从事“现代竞技体育”的。
国家队,省队,市队,财团赞助的职业队。
奥运会、世锦赛、职业化拳赛。
以上竞技体育,专业打架,以夺取锦标为唯一目标,为终极目的。冠军,金牌,金腰带,组织严谨,系统严密,专业分工,产业庞大。

除此以外,其余的——业余,民间。

很不巧,传统武术,太极拳,多属业余,多处民间。
很不幸,业余打架,跟专业打架绝对,绝对不在一个档次。

专业竞技者,代表某某项目的最高水平。
是滴,最嗨的人体表现,最极的人体极限,都在奥运会。

再譬个如,当今地球,轻功第一,不在武林。
在哪?可能在鸟巢。
——纵然你浪子燕青,纵然你神行太保,奥运会恐怕你也不灵,你跳不过朱建华,你跑不过王军霞。

专业了,产业了,职业了,现代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
啪啪,啪啪,啪啪,啪。




3



所以,兄弟,如果你老人家不想别的,只想学“打架”——寡人劝你去综合格斗。
中国综合格斗的参加者,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没错,趁年轻,热血冲动,为何不放马青春,耀武扬威,血染搏击台?!

拼命练,玩命打,有希望,万一,万一你是中国搏击界的姚明呢。
就算擂台上你姚不了明,那也有用,大街上你随便溜达,万一正赶上范冰冰呼舅呢。

业余的,民间的,传统武术,包括太极拳,跟专业打架的、职业金腰带的比,确有差距明显。
最大的尴尬,实战性弱,掐架训练缺失,大面积缺失。
原因,历史问题,环境问题,土壤问题,医药费问题,老妈喊你回家吃饭问题,各种问题,你懂的。
也可以批评武术人不争气,没与时俱进,没建立传统武术之现代竞技体系,没把打好架、打赢架祭做至尊宝。

其实寡人也想打架,打你丫,揍你丫,多得劲儿,多痛快!
问题是打谁?揍谁呢?
如此说来,这文明社会,也没文明到哪里去,揍个人,这点欲望都满足不太了。

看来也只有上擂台直接满足欲望了。怕就怕,擂台上倒下的不是隔壁老王,而是你。
一拳,鼻梁歪。二拳,肋骨折。
三拳,四拳,还好,裁判护住你了。
专业水平最高,锦标主义至上,巨大名利下,黑哨,假拳,兴奋剂,过度开发,透支身体,有没有?
伤,残,病,痛,虚,有没有?
——喝鸿毛药酒,鸟用没有。





4



看来,专职打架和业余打架,并非非此即彼,多数时间是,彼此彼此。
舍得酒告诉我们,选择A,就失去B。

甭绕了,既然要唱赞歌,必须旗帜鲜明。
容寡人继续发表重要讲话——无论如何中伤,诋毁,太极拳,仍将,必将,最多人,最佳选。

凡体育,凡运动,谁谁,不是更高、更快、更强?哪哪,不是更力、更猛、更重?
偏偏太极拳,丫,更绵、更柔、更缓!丫,更水、更云、更化!

翻外家,成内家。颠倒思维,吞吐乾坤。
如是拳理,如是拳法,悬镜司、大理寺,都给我去找。
找得见第二家么?

非超越无以赞之。
非玄妙无以叹之。
非神奇无以述之。
非奇葩无以名之。
尤物,绝对是智商深处逻辑出来的尤物。

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以柔锻刚,以柔克刚,高超。
以静侯动,后发制人,高雅。
护神养精,修心冶性,高妙,高适,高乐高。

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假大师,冒牌贼,贾宝玉,甄宝玉,元芳你怎么看?

太极拳是中国的,嘴炮毁不灭,日韩抢不走。
太极拳是国宝,还是瑰宝,唱,吉祥三宝。

从地球的全世界路过,印度人不练瑜伽,中国人不打太极,罪加一等。
咱腰长腿短胳膊细,跟欧美身高马大,人种起点不同,斗气使力,更需加油!
即便你生来歪瓜裂枣,太极拳保证你遇见,遇见更好的你。

寡人王动,逼逼毕,退朝,奉天承运钦此。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5-15 16:25:12 +0800 CST  
83 转倪世龙谈练太极拳几个常见病

一是膝关节疼痛。有人在一开始学拳时,就发现膝关节疼痛,问老师什么原因,有些老师回答正常。我觉得既然太极拳是养生运动,如果出现疼痛就属于不正常了,老师应该及时纠正动作。有些拳师说,只要膝盖不过脚尖,并且与脚尖保持同一方向,膝盖就不会伤。这只说对了一半,如果胯未开,上身的体重落到膝关节时就传导不下去了,久而久之还是容易造成伤痛。

二是驼背。上了岁数的人,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肌肉和筋膜的僵硬。所以师傅在教拳时,都会经常地要求放松放松再放松。但一味地求松,可能会造成松懈,外形上就是低头哈腰。而一旦形成习惯腰弓背驼,人体器官的老化会加快,也会带来多种老年疾病。解药就是一条:虚领顶劲。杨澄甫先生说过:“不懂顶头悬,白练三十年”。

三是肩未松开,气横于胸。这样练拳的结果是,气血冲顶不回,血压上升。如果再配合发劲动作,将严重摧残健康。解药仍然是虚领顶劲,外加沉肩坠肘、气沉丹田。但有练习者将强项(就是将脖子后部顶僵)当作虚领顶劲就大错特错了。

四是腿抖身晃。太极拳因虚实的变化带来阴阳转换,因此从本质上讲太极拳是一门人体平衡艺术,突出训练的是人体的神经系统,通过气沉丹田来守卫自己的重心线,通过气贴背行来增加脊柱神经的敏感性。如果行拳走架腿不稳,身不正,就会造成局部肌肉紧张,经络运行不畅。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5-20 17:21:38 +0800 CST  
84 《你练出内功了吗》 转检测方法三。 第一步,气沉丹田:

检验方法: 把口鼻闭上,把手放在小腹上,可以自由地把小腹凸起,凹陷下去。 做到这一步,是基本达到气沉丹田,但还是要坚持锻炼,让下丹田充实有力。




第二步,气冲带脉:

检验方法:把口鼻闭上,把左手放在小腹上,把右手放在腰眼命门上,可以做到把小腹凸起的同时,后腰命也凸起来。




第三部,气灌四稍

检验方法:气从后腰上到夹脊穴,再由肩到肘到手。手指坚硬如钢铁。我自己有个经验是手背的皮肤会越来越嫩白。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5-29 08:26:34 +0800 CST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6-01 08:04:13 +0800 CST  
85 转佚名文章


李小龙是不是综合格斗之父?


李小龙武术生涯共分为三个时期,

1拳击和咏春时期(这个时期李小龙除了咏春以外也学习了许许多多传统武术门派,洪拳、太极、蔡李佛、地躺拳、查拳),

2振蕃功夫时期(接触肌肉训练,并且高度重视肌肉训练,和重视对抗训练),

3和截拳道时期(提炼技术,化繁为简,提炼出最简单直接实用的招数)

在咏春时期和振蕃功夫时期,李小龙还是相信传统武术的,并且在美国出版的第一本书本《基本中国拳法》就是见证。可惜,后面和黄泽民对战之后,因为咏春步法问题,才让李小龙怀疑传武,后面他提出的要吸纳世界各种武术的实用东西,要开放和包容才导致了现在武术的发展,可是这也恰恰颠覆了传统武术,所以这个本身是矛盾的。

李小龙即受到传统武术启蒙,又因为吸纳西洋拳击、空手道、击剑、合气道等多方面实用的东西,创立截拳道,而批评传武(指的全世界的传统武术,不仅仅是中国传武,而当时他为数不多没有批评的传武是古泰拳)。(截拳道并且和李小龙电影的动作很多区别,现实的截拳道也不会嚎叫,并且李小龙不提倡现实中打斗中使用双节棍)

截拳道不是什么武术都吸收,而是提炼出最为简单和实用的。李小龙是开宗立派的宗师,但是他死后,他的生前影响了武术与格斗在全世界的四个方面。

第一是,传统武术中国功夫因为他的电影和在外国的教学而出名,但是这个是当时传统武术方面反对李小龙的,传统武术的老师以前不愿意教外国人,是李小龙推广到全世界,当时外国佬分不清楚中国功夫和日本功夫,因为中国武师保守,导致李小龙死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武术家在美国还是没有传播中国功夫,而日本空手道柔道却因为李小龙的功夫电影大火,因为李小龙是亚洲人,外国佬分不太清楚中国功夫和日本空手道的区别。李小龙死之前又认为截拳道没有完善,不让徒弟们以截拳道的名义去收徒弟。

第二,李小龙影响了全接触格斗,也就是现代搏击的发展,这个是指批判传统空手道的寸止规则无接触的组手比赛,和伊诺山度的护具半接触打法改变了后面空手道的发展,尤其是以李小龙三大弟子当中的乔刘易斯自己创立了美式踢拳之后,美国空手道进入一直站立的全接触打法,在受到规则的保护下,开启了踢打摔结合的现代搏击,就好比是乔刘易斯影响了站立格斗的发展。

第三
,综合格斗的发展,综合格斗,早在李小龙《龙争虎斗》开篇,他和洪金宝就是在少林寺外,穿短裤和带分指漏手指拳套,这个是创举,当然很多人不理解的。并且有站立打斗和地面打斗,而综合格斗就包含了这两个部分,地面技术和站立技术,并且使用大量柔术、柔道、拳击、空手道、咏春等等功夫融合的打法。

李小龙认为两个实力差不多的人最后决胜负往往在地面。并且提出每个单一武术都存在缺陷,不相信任何固定一种单一武术现实,不仅仅是中国传武,而是世界上所有武术都不应该以固定形式保存,而应该讲究实用性。比如提到空手道不注重头的保护,柔道拳打脚踢动作太少等等弊端。但是真正综合格斗的发展,还是归功于格雷西家族。只是李小龙是最先提出这个方面的理念和想法的。所以UFC总裁白大拿认为李小龙是UFC之父,MMA之父,不少UFC冠军和 选手都这样认为。

MMA是综合格斗,而UFC是综合格斗当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比赛赛事。而真正意义上,是日本柔道传承到巴西格雷西家族,格雷西家族改良为巴西柔术,并且和其他世界不同武术家开启了不分流派的综合格斗,虽然理念是李小龙提出来的,但是实践在格雷西,又因为格雷西家族在电视上直播比赛,并且很多站立技术的武术都败北于地面柔术的格雷西柔术,而让综合格斗更加兴盛。


第四,就是截拳道本身所代表的街头打斗技,与现代搏击受到规则限制、传统武术受到时代和门派限制、综合格斗也收到规则和打斗环境限制,截拳道更强调街头打斗的能力,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突发情况,怎么最快打到对手,最少受到伤害,最节省体力来的。不受任何规则限制,以击倒对手为核心理念。而传统武术、现代搏击、综合格斗三者,综合格斗最接近于截拳道的理念,综合格斗是运动擂台论输赢,截拳道是街头打斗拼生死,但是因为截拳道不受规则限制,和适用于街头,当然也可以适用于擂台,但是因为擂台的观众更多,李小龙又过早离世,导致了不少人认为李小龙不够实战。其实李小龙的影响是四个方面的。

总之,李小龙影响了武术和格斗的发展,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千千万万武术家和格斗冠军选手都对他非常尊重。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6-09 16:35:24 +0800 CST  
86


转张方文:

《 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之比较 》



有一位练意拳的杨先生曾经“承认”,“意拳大师中”无一人能将“手接手”的妙招去同散打运动员手接手。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中国武林界很少见。近半个多世纪,单纯练习传统武术者倘无一人在擂台上战胜过职业拳击,泰拳及跆拳道和空手道,我们这些练传统武术的人已经没有理由夜郎自大了。从技击理念到训练方法,我们是不是有点落后了,传统武术的修炼体系还有那些优势?


一、谁有资格来否定传统武术

我对韩起先生的胆识与文章素来敬佩,其风骨比起某些孙氏门人和大成拳的所谓正宗传人来何止可强出几百倍!但他最近又推出“道新拳论”来否定传统武术,我却不以为然了。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武魂》刊出赵道新的一系列文章来置疑传统功夫,我虽自幼受过拳击和击剑这两种简单实用的现代搏击技术的窍要。但那时对传统武学倘没吃透,因此不敢站出来为传统武术说话,因为否定或肯定都是要相比较而言的,否定传统武术者,往往会拿拳击,散打和泰拳来说事,但他们大多都是对于传统武术一知半解,或者干脆就是一窍不通!否定传统武术,这个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不是一件小事,否定者本身必须要具备二个基本条件:一是否定的资格,二是否定的观点能否成立。

先看一看赵道新先生的资历够不够格,赵道新先生是张占魁的弟子,习形意,八封为主,又从王芗斋和吴翼翚学过大成意和六合八法。要知道否定一门学说或学术体系,从概率学的角度上看,必须要掌握其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内容和百分之百的学术观点才有可能,而赵先生区区只学过传统武术中的三个门派四种拳法,就敢否定传统武术?要知道赵先生习武的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有上百个武术门派几百个拳种!再看一看赵先生自身的功夫真的象某些人吹捧的那么高?2007年5月,在长春交通宾馆,我与赵道拳先生的弟子张鸿骏把盏论文,鸿骏大哥谈到了赵先生,我没好意思从下探讨。很早就有人说赵道新在杭州国大赛上力压群雄,拿过第一,有好事者将当年的原始记录刊登出来,结果赵道新是在比赛的第二轮就被人打下来了。赵先生在其师门中的功夫也不能算是姣姣者,不然李存义和张占魁为什么带韩慕侠去打俄国大力士?而没请赵先生!薛颠当年挑战张占魁时,赵道新为什么不出头?据说赵先生跟 很多人比过武,被他打败的都是些什么人?有没有真正的高手?象李光普,程有功,孙禄堂,杜心武,閰志高,傅剑秋,尚云祥,薛颠,宫宝田等?这些人当年可都在京津二地站过码头,即使比这些人年轻一点的,就在天津当地谋生的如张春生,纪学忠,李旭洲等后辈们,赵先生恐怕也没跟他们切磋过!如此,赵道新只学过中国传统武术百分之一的功夫,也没跟国术大师中的一流高手过过招(二流都没碰过),怎么就敢否定中国武术呢?进入国学殿堂需要有学术资格,而要否定传统武术,据我反复掂量:中国几千年的习武之人里倘无一人有这种资格,因为从无一人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也从无一人精通过传统武术中二十个以上的门派功夫,当然,我就更没这份胆子了。趋势者多是求利,叛逆者多是求名,赵先生是叛逆者,但他不是一位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求实者,他的学术观点值得商榷。

赵先生以形意、八卦正宗传人自居,一付大义灭新的姿态来否定形意,八卦似乎更有说服力。且看,赵先生是如何立论的:“其实,形意拳家至今未搞清形意拳是专用于‘散手’还是‘推手’的技术。”看来赵先生连“十要论”都没读过,可能连与他住在同一城市里的李旭洲的发劲也没见识过,那么山西车宋二家的功夫就更没领略过了!据说赵先生当年曾打遍上海滩,是否跟那位素以发劲刚猛的卢嵩高先生动过手,如果他有过这些经历,他就决不会说出这样外行话了!形意拳在刚练整劲时确实只能推人,而不能伤人,但这只是练功的过程。从心意拳到形意拳,二百多年间伤过人的拳家应该不在少数,难道赵先生就从来没听说过!有一位胡凤山先生在第一次国考中,一记崩拳就击陷了对手的额骨,胡先生可是正宗练形意拳的!


二、传统武术在那个环节落伍了

当然传统武术本身并非是完美无缺,没有所谓的“绝学无忧”一说。近年来我与国家散打队教练邱国友,培养张喜燕的教练唐光大,前国家重剑队教练王恒满都有过接触和交往,采访过上百场散打和击剑比赛。从训练方法到实践的技战术对现代搏击进行了研究,发现就功力的训练方法而言。现代搏击并无优势,传统武术的很多训练方法都已被现代搏击所借鉴。CCTV曾播出过两段采访,一是介绍创造了拳掌击碎砖瓦世界纪录的空手道冠军,他的主要锻练方法意竟是日常用拳掌击打缠上绳子的颤板,不知道他是不是从中国的八封门学去的功夫。第二段采访中国拳击队,介绍他们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训练方法,而这些方法竟是传统武术外家拳的翻跟头和类似八卦转掌的低身转圈;还有一抡铁捶砸汽车轮胎。我少年时就在沈阳电车公司南湖车库里,就见过一群练武术和拳击的人,用拳脚踢打轮胎,难道这种中国民间武者的训练方法竟成了国外现代搏击的专利?至于中国传统武学独有的内练方法老外还没学到手,最多也是照猫画虎地打一打咏春拳的木人桩。

但传统武术的悲牙科就在于缺乏系统的实战训练,甚至连准实战性质的对练也越来越少,从套路到单操多以虚拟想像为主,最多也就相当于拳击里的对镜空击的效果。至于打手靶和戴护具的实战练习,目前练传统武术的几乎没人实际操作,而此速度球训练更好的流星桩也几乎绝迹了。当代练传统武术者多注重功力提升,想通过练习站桩、气功、或操铁砂、抖大杆子而获得一击必杀的功夫。其实既使练成了这些功夫,在实战中也未必真能用上。没有有效的距离和击打的准确性,你的功夫只能去开砖碎石。象罗伊·琼斯和梅威瑟那样的对手,你只能在他进攻时击中他,因为他们在躲闪和防守时的移动速度太快,你不可能把握住有效的距离,并且在移动中准确地出拳(脚)。而象迎击这样的实战技术,你只能在实战训练中获得。比如梅威瑟KO哈顿的那一记左手摆拳,当哈顿孤注一掷地打出左手摆拳的同时,梅威瑟并没有格挡或低头躲闪,而是向左上步的同时打出了左摆拳。哈顿的左摆拳打到梅威瑟的右颊时已是强弩之末,而梅威瑟的左手拳却是借着哈顿的前冲之力打出了迎击。这样准确、精细的实战技术在武术中是没有的。


三、融合与借鉴

辽宁省散打队的主教练刘承义,经常到我练功的场子切磋一些实战技法。他曾经获得过两届全国武术散打(散手)冠军,但他却是练传统武术出身,主修 拳和八卦掌。他将 且拳技法分解为散手进行单操,又自学了拳击,并经常与各类高手进行实战,此后登上擂台,既所向披靡。刘教授的成败经验是传统功夫与实战训练相融合的典范,传统武术的腿法,拳法和跌法及功力训练,加上现代搏击理念与实战训练状态下的科学演练,当然比单纯练习传统武术或单纯进行散打拳击一类训练的人有很大的优势。

传统武术在搏击方法和功力训练上远比世界上任何一门搏击术都要丰富、系统,象巴西格雷西的地面搏击方法似乎是独树一帜。但依我看,比起传统武术北派中的地趟功夫和南派的福建少林狗拳还是逊色不少。但传统武术却一直没能建立起完整严谨而又不失公正、安全的擂台比赛体系,这就制约了传统武术实战技术的发展。而拳击、跆拳道、空手道和泰拳从一开始就有擂台比赛制度了。

都说中国的内家拳厉害,但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既偏重了养生并在形式上与中国道家文化相融合了。当年我师傅辉璞先生藏有武当嫡派内家拳谱,谱中有云:“党性灵明力无边,一粒金丹上指尖;动静刚柔谁作主,金钟转处是真诠。”这显然与技击没有太大的关系了,纯是内丹的养练方法。而在1676年黄百家撰写的《王征南先生传》中谈到内家拳仅手上的打法及练法既有三十五种之多。于是有人说真正的内家拳已经失传了,其实是于养生融合了。有人问当代的一位七十多岁的太极名家:能否打败泰森?这位太极名家很聪明:你问泰森他到了我这个年龄时,还能不能打得过我!无论是职业拳击还是竞技体育,对人的健康都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唯有中国的传统武术,尤其是内家拳对人的长寿和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身边的一些练拳击和散打的朋友都开始接受太极拳了。

融合和借鉴是多种文化促进发展的必然。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6-15 10:40:33 +0800 CST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6-15 10:44:11 +0800 CST  
转文: 太极拳练习的一些窍要

|, 一代宗师杨澄浦说过“不懂顶头悬,白练三十年”。意识上百会穴有一小绳上提,下巴要微内收。脖子要后靠,靠着衣领。

2

太极拳讲究“留余”,腿不能蹬直,手也不能伸直。要留点余地,留余地是为了更好的变化。即便在发劲的时候也要打出八九分,留上一两分,不能把全身的劲整个往外打。

3

人有四个生理的自然弯曲,颈椎、胸椎、腰椎和尾闾。颈椎是向前的,下颚内收,顶劲领起,是为了把颈椎拔伸。胸椎是向后的,含胸是为了胸椎的拉伸。腰椎又是向前的,塌腰不是往前顶腰,这样就把腰顶死了,内气不能畅通,上下身形成脱节。

腰、裆、胯是连接人体上下体的枢纽,这一块一定要它通畅、松活,才能上下相随周身一家。应在松胯的前提下尾闾下垂,尾闾像一个秤砣一样往下坠,往下拉。与顶劲形成对拉整个身躯像一张弓。一身备五弓,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身弓。在松胯下沉的基础上,打拳就像坐在凳子上,尾闾向下一个垂线,两个膝关节向下一垂线,形成一个不停变化的三角形。



4

屈膝松胯开裆,开裆要很饱满地向外撑劲。开裆不是两膝越往外开叫开裆,而是会阴穴开才是开。腿前后都开才是开。

5

虚脚的扣很重要,要先扣脚尖再外翻,劲才饱满。

6

太极拳又称为“掤劲拳”。从起势开始一招一式掤劲都不能丢,动作要饱满,掤劲是太极八法中的第一劲,也是贯穿始终的。

7

太极拳符合儒家道家的哲理,不丢不顶,不卑不亢,不贪不欠。做人也是这样,拳练好了也是对你人的修炼。



8

结缘太极要知足,学 极要知不足,练 极要不知足。太极永远无止境,终生不能尽其妙。

9

练太极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一层一层地来,一层功夫一层体会。一成深一层,层层妙无穷。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6-27 08:15:04 +0800 CST  
转壹太极文 《太极拳打架后 》 最近某个自称太极拳大师的被KO的消息刷屏了。首先表明我的个人观点:期待着一种超级强大的外挂本身就是一种病,无论是太极八卦咏春,还是泰拳散打马伽术。
任何的功夫训练都要考虑训练者本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训练,以及训练的方式方法和目的。功夫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工夫,也就是时间,以及是不是那块料。
所以这两个私下比(斗)武(殴)的人(有关部门不管管吗)本身就是吃饱了撑的。跟他们练过什么功夫没有一块钱关系。有的人什么都不练,就是天生蛮力,练了好多年功夫的都未必打得过。
同样,你让那个赢的练太极,那个输的练散打,再来打一遍,谁能赢呢?再者,目前虽然学太极拳的很多,但基本都是有一练没一练的当健身来练的。
况且,太极拳的训练方式跟散打格斗这类的外家拳完全不是一个路数,是反人体工程结构的,需要极大的悟性和耐心。即便在古代,成天真枪实刀的干,高手也是代不数人。
太极是个好东西,在不好的大师(骗子)手里就成了骗人的工具了。但绝对不能因此说太极是骗人的东西。现代人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好像古代都是骗人的,因为没见过就急于否定。
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的一种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极拳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无定论:一说起源于张三丰,一说起源于陈家沟。不管起源于哪,直到清末约150年前发现了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的《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拳名为太极者,盖取法于易经阴阳动静之理,盈虚消长之机。运动作势,纯任自然,圆活运动如环之无端,循环往复,无休无止,气象万千,变化莫测,故名之曰“太极拳”。
太极拳在1860年前后被杨露禅带到了北京,虽然是以能打杨威,号称杨无敌。但这个时期中国正从冷兵器向热兵器时代过渡,杨老师也深刻认识到时代的特点,开始强化太极拳的健身功能对外广泛传播,在其孙杨澄甫后来的回忆文章里记叙了杨老师的原话:
“我学拳成功后,来到京城,立誓按照我以前多年来的平生志向,广泛地将这能使人强健的内家拳术传授给民众。没有多久,就看见跟从我学拳的人,瘦的人变胖了,弱的人变壮了,而患病的人康复了,于是我十分欣喜,因为一个人这样所传授普及的范围是很有限的,这就如愚公之移山,何年何月才能实现我的志向,所以就要再让各位你的父叔辈们以及各位向我求学的人共同来从事这个工作。”(根据文言文翻译而来)
传播策略上最初通过清廷王公贵族、知识分子阶层自上而下的传播。民国伊始,整个国家积弱积贫,有识之士意识到增强人民体质的必要性,提出强国强种的口号。太极拳作为本民族的一项优秀的养生术被政治人物推到了前台,太极拳强身健体的功能认识在民国得到了强化。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领导人也广泛参与太极拳的锻炼,并且为了向民众普及,推出了国标24式简化太极拳,作为政治运动在全国进行推广。至此,太极拳开始被更广泛的认识和学习。
太极拳一直在随着时代需求进化,所以才能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拳种,练习者最多的武术运动项目。太极拳能不能打过MMA并不是判断其优劣的标准,当代太极拳早已脱离古代太极拳的生存环境,它的发展重心是以沾连黏随为核心技巧的运动体系,而非综合的无限制格斗训练。就像拿柔道、摔跤跟MMA对抗比较一样,实无必要。早在一百多年前,太极拳、柔术的宗师就已经看到时代发展的必然,开始了体系大改革,太极拳演进为修身正、卫性命之学,柔术舍弃当身技演进为以竞技比赛为形式的柔道运动。变化训练目的和规则来适应时代之需,后来的发展证明了这两位宗师的眼光,后学何必开历史的倒车,去争个老子天下第一能打。
以前的拳术家也不是固守一门,而是博采众长,提高综合能力才能立于不败。所以不管是现代搏击,还是传统武术,人有高下之分,拳种没有高下之分,练什么只关乎自己的价值选择。
而从国家层面来说,推广太极拳的意义更是重大。其一经常练 极拳的人发生疾病的概率减小,可以有效降低国家医保的负担。在西方很多保险公司出钱让投保者去学太极拳,同样是这个目的。其二太极拳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可以引领修习者自觉进入更高的精神追求,其所倡导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第三,国家需要输出软实力,带有意识形态的内容容易被抵制,太极拳以健身运动的形式更易被西方人接受,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价值观和文化诉求在不知不觉中传递了出去。第四,如果我们不推广自己的优秀体育文化,中国人的精神市场就会被外来的体育文化全面占领,这显然是不符合国家利益的。
你可以不爱国,不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但是希望你是一个有辨别力的人。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7-16 21:23:31 +0800 CST  
关注



《武术谚语一箩筐》

南拳北腿,东枪西棍
剑为百兵之秀
以静待动,后发制人
枪为百兵之王,又为白兵之贼
棍为百兵之首
打人千万,不如一扎
刀为白兵之帅
月棍,年刀,一辈子枪,宝剑随身藏
枪怕摇头棍怕点
枪如游龙,棍似旋风
百日袖箭千日镖
不能因辞害其意,不能因名忌其拳
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口
鞭舞一堵墙,拳打一片星
武术讲八法,拳脚要踢打
剑走青,刀走黑
锤槊之勇不可敌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剑是君子佩,刀是侠盗使:
古人制艺,必立一意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花拳锈腿,好看无用
把势,把势,全凭架式.没有架式,不算把势
手似流星眼似电,身似游龙腿似箭
架子天天盘,功夫日日增
遍访师和友,所求是真传
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
内六合,外六合,内外相合益处多
练劲不练力,劲力打拙力
拳讲三术,技,医,艺术
打拳不遛腿,必是冒失鬼
练武不活腰,终究艺不高
抬腿轻,落地松,踢起腿来一阵风
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柱
练功先练桩,大鼎增力量
未学功夫,先学跌打
拳打千遍,身法自现
读书要讲,种地要耪,练拳要想
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练拳千招,一熟为先.练势多年,一快为主
打拳容易走步难
步不活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
动则法,静则型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先看一步走,后看一出手
打法各家各不同,静如处女瞥如鸿
稳如泰山,静如处女
一步练错百步歪
行礼文静如处女,开拳一动如脱兔.闪展敏捷若雄鹰,进击迅猛象老虎
行家一落眼,便知深和浅.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心乱则意乱,意乱则拳乱
力如千斤压顶,劲似利箭穿革
运动在身,用意在心
形美感目,意美感心
一力降十会,一力压十技
打拳要长,发劲要短
意发神传,心动形随
死力不足贵,活劲最为高
头顶青天,脚抓地;怀抱婴儿,手托腮
根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
一巧破千斤.四两拨千斤
前手齐眉三尖对,鼻尖手尖与足尖
练武先求腿力
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
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踢人
有拳无腿难取胜,有腿无拳难占先
身心一动脚手随,手脚齐到方为全
手去腿不动,打人不能胜.脚踢手不出,打人必负输
拳打三分不易,脚踢七分不难
七分看脚,三分看手
拳技以眼为尊,眼为心之苗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弹腿四只手,神鬼见了都发愁
眸子练得明,打人占上风
料敌在心,察机在目
一见屁股掉,便是戳脚到
拳到眼到,眼到拳到,拳眼齐到,招招有效
拳贵神速,劲发宜促
"攻"字当头,"掩"字为先
主动抢攻,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
柔中有刚攻不破,刚中有柔力无边
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或作纵枪横棍
兵贵神变,势势相连
出其不意攻不备,先发制人不容还,动手犹如鹰捉兔,粘衣发劲急似弹
转身回打,其机在头
后发先至,后发三至,后发后至
以短逼长,以闪为进,以活为主,以速治慢
迈步如行犁,落脚如生根
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到;后人发,先人拳
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有人似无人,无人似有人.独练时无敌似有敌,应对时有敌似无敌
先人发,后人至
上步六合手,打不赢就走.上手五花炮,打不着就跑
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
肘不离肋,手不离心
神以知来,智以藏往.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
起如钢锉,落如钩竿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实互用,刚柔相济
拳打三节不见形,见了形影不为能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7-21 21:12:00 +0800 CST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8-02 15:00:23 +0800 CST  
《太极圣地一日游》 转黑胡子文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大概就是1998年左右吧,我被一部电视连续剧彻底征服。就是吴京主演的《太极宗师》。

剧中,刚柔相济的陈氏太极,我为之疯狂了很久。命运的确眷顾我,很快就有一位善良的老大爷,教了我陈氏太极老架一路。

于海一直以来是我心中的神。

青涩的吴京,从那时起,就成为我的偶像。

陈家沟,也成为我心中一直以来魂系梦牵的圣地。绝对的圣地!

因为对太极拳一直以来的迷恋,诚然,太极拳在我的成长中带给了我绝对的好处。它教会了我冷静,教会了我拼搏,教会了我在逆境中不放弃。

但是随着更多的研究深入,这个梦,在今天已经被彻底击碎了。最后一块碎片碎到了连渣滓都不剩,也就是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去了一趟陈家沟之后。

连最后一片渣渣,也没能保留下来。

我祖上也是河南的。在济源,济源距离温县陈家沟非常近。

到达陈家沟之前,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土胚房,大石磨,杨露禅用蟠肘连打的方式在井上提水;穿着土布衣服身手矫健的老头老太,“喝了陈家沟的水,也能翘翘腿”。

然后到了地方,我才知道,具体来说叫做河南省温县赵堡镇陈家村。

陈家沟是村,赵堡是镇!居然一直以来都不知道。那赵堡太极拳为何要用镇这个地方来命名?

然后,我就途径了王战军太极拳学校。

圣地牛人开的馆子,一定要拜会一下。

然而进去之后,才发现,除了大门口古香古色的门头很有感觉以外,里面的教室、宿舍,和一般的技工学校小楼完全没有什么区别。

而门口的电子屏广告更令我哭笑不得:“学 极拳毕业之后,领取国家颁发的中专文凭”。

太极拳居然挂靠文凭!还是中专的!

好吧,就算是跟当下时代接轨吧。也许就和武术段位一样,大概是我自己狭隘,没有接受这种创新思维。

到了陈家沟之后,现代化的体育馆,大操演厅,还有一堆商铺。整齐但并不精致的水泥路与地砖,铺设的也是井井有条。

可是,说好的老房子呢?说好的土路呢?

练太极拳的人,对于地面是比较讲究的。土地最好,草坪次之,但是水泥路、柏油路、地砖路这些现代化道路,是不建议作为太极拳练习的场地。老话说,就是“渗人,阴气重”,通俗点说,就是地面会比较凉,比较硬,尤其对于陈氏太极拳的震脚动作,有害而无益。因为土路是有弹性的,可以吸收冲击。

但是为何整个村子都在搞现代化旅游建设——如果这是个旅游景区,无可厚非,这样弄挺好;但是太极圣地,我印象中的:锄地练抖筋,井上提水练盘肘,我还想喝一口陈家沟的井水呢。

很多人家,都建起了小楼。这些小楼和一般农村或者城中村的“小康风尚”的楼并无区别,最多是有些人家拉个塑料布广告,上面写着:“陈氏太极拳XX代传人,XXX拳馆,内含食宿。”

看来我的确到了旅游景区。

到了陈家沟,宗庙祠堂是必须要去的。我必然买了票,前往瞻仰。

进去之后,我被分别震惊了好几回。

首先是在陈王庭正殿门口,放着五块石碑,分别是赵堡、杨氏、孙氏、吴氏、武式其他五大太极拳门派给予立的碑。

上面内容大概意思就是说,陈氏太极拳好,是所有其他太极拳门派的鼻祖,所以特别立这个石碑,来纪念兴建陈王庭的正殿。

但是!每个石碑都没有落款。

没有落款啊!我看了几遍!真的没有。

这石碑怕是自己立的吧?按照中国武术界的这种老人政治逻辑,如果是其他派给立的石碑,绝对要有落款,比如掌门谁谁谁,多少代弟子谁谁谁立。

这是进了宗祠殿的第一惊。

第二个吃惊,是我看到陈王庭的正殿里面,赫然立着功德箱。

功德箱!有么有搞错?太极宗师什么时候搞起了和尚庙的宗教仪式?

后人给先祖修建祠堂,无可厚非。但是放在旅游景区里面还弄个功德箱——这不是传统吧?

第三个吃惊,是我绕道正殿之后,有一个硕大的广场。

广场上还有很多雕塑,看起来蛮不错。

但是偏巧我去的那天真不凑巧——只能怪我自己挑的时辰不对,因为那天整个广场上,布满的东西是:

室外婚礼的走廊,钢琴、高跟鞋塑料模型,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大型充气人偶,还有一对星星、月亮……这显然是办完了婚礼,没收拾啊!

行!旅游景区承接婚礼创收!有创意!我觉得我到了假太极圣地。

广场后面有个塔。大概四层吧,忘记了。修的很有八卦风格,全部都是陈家沟历代名人的故事,传记,雕塑,蜡像,至少没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我觉得还好。

但是,宗族祠堂,应该有历代陈氏先祖的坟墓才对。

我找了找,在一侧,发现了林立的墓碑。

最头的是陈卜的墓碑,这是可考证的最早的陈氏族长。松柏长青,墓碑完好,倒也庄严肃穆。

这一块保留了陵园的情景。我觉得终于到了真的陈家沟,想找找陈长兴、陈王庭这些名人的墓碑。

然后,我就不得不走进了菜地。

是的,菜地。

除了最头的陈卜的幕,是独立出来的。陈卜面前有一条很干净的水泥路,然后水泥路的两边就是菜地。那些后来的族长墓都在地里面。虽然有一个裂了的水龙头在一直喷水,但是这我可以接受。因为传统农村,本身就是埋葬在田里的。

也就是说,除了这里是真正的陈氏宗祠的旧地,其他的都是景区,旅游区。

出了祠堂,来到陈家沟的主要街道。还有几间土胚房,已经列入了拆迁的目录,房子里已经没有人住了。还有刚修建好的“现代仿古瓦房”,我觉得没什么意思,看路走到头了,就往回走。

其次,令我欣慰的是,我在村里的小店吃了一盘盖浇饭,那个香,那个好吃,那个量足,令我为当地人的朴质感动起来。

但是买东西就太不乐观了!

陈家沟附近只有一家大型超市——其实也不大,但是周围实在没有其他什么更大的超市。我要买点礼物,去镇子上看个朋友。于是,走了进去。

赣南的柑橘!貌似很不错,纸盒外包装还比较像样,于是我选了两盒。

然而,在结账的时候我多了个心,于是又令我开了眼界。

我说,这是要送人的,我要检查一下,确保没有坏的柑橘。你想啊,过年看望人家结果送的东西是坏的,多丢人啊。

收银员爽快的打赢了。于是我打开纸盒——我从小到大,头一次看到了,发霉发成灰的柑橘。

每个柑橘都封在独立的塑料袋包装中,但是,一个柑橘彻底时黑色的,拿着塑料袋摇晃一下,还能抖出灰!这是什么柑橘!发霉发到变成灰?

收银员明显很不好意思,说你换一件吧。结果换了几次,发现,每一件都有这种黑柑橘。

我只能买别的了。但是,一个超市卖的水果都这个品质,我实在不敢给人家买啥新鲜东西了,也不敢给人买牛奶什么的——怕了你了,最后买了些饼干。毕竟,饼干这东西比较干,应该完好的几率比较大吧?

但是,时至今日,我也没敢问那位接受我礼品的朋友,那饼干好着没,能吃不?

我想,我以后再也不会去陈沟了。



尾声:

前些日子,有一个视频流出,是一个中年人,怒斥陈家沟的人,诳骗学生不教东西只知道收钱。我想了想,这些年,陈沟的牛人都在哪里呢?

其实从陈发科开始,陈发科在北京,陈正雷在北京,有时候在美国;陈小旺在澳洲,有时候在英国;这些陈氏太极拳真正的领军人物,居然几乎咩有一个在老家搞建设的,全部都出去了。

行内练拳的都知道,要学真东西,陈沟是没有的;人才都出去了。

我一位同学的父亲,练习陈氏太极拳大架20多年,功夫非常好,而且为人豪爽谦和,但是他的好功夫,并非只有陈氏太极拳,还有赵堡的杖,甘肃的打狼棍,磐龙剑等等。他是一名保卫科科长,但是他管理的地方至少5000平米的地面面积,因为单位比较大。他在单位非常受尊重。因为,任何一个功夫好的人,都不是只练一家拳,而是在于勤学苦练的基础上,博采众长。

在大家都在大力推广太极拳的时候,陈家沟弄出四大金刚,又嫌不够弄出八大金刚,然后弄什么九虎,九侠……我不明白那些搞宣传的人是怎么想的,是武侠小说看多了吗?搞《水浒》啊?没有实质的花式宣传,其实效果是反作用。

也许以后想学真的陈式太极拳,只能去北上广了,或者去海外。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8-04 12:01:24 +0800 CST  
《太极练出气感后的种种气象》 转佚名文 蚁行:

气在皮肤表层较细经脉移动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好像蚂蚁爬在人的皮肤上 面,会觉得痒痒的。

蠕动:


气在较粗经脉上移动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好像蚯蚓在慢慢地蠕动。

温热:


气使细胞活动力大大增加,使得体温稍为上升,而感到温热。也有另一种情况是气通督脉会产生温热感。

清凉:


如果细胞过于兴奋,气也会抑制细胞的异常,而感到清凉。也有另一种情况是气通任脉会产生清凉感。

酥麻:


这是由气的运行产生了磁场的作用,而感觉麻麻的,更好的情况会感觉酥酥麻麻的。

膨胀:


气累积较多了,就会有膨胀的感觉。

紧缩:


气开始内聚浓缩了,就会有紧缩的感觉。

针刺:


好气已开始逼出针型病气的感觉。

跳动:


气累积成团在肌肉或经脉移动的感觉。又分穴位的跳动( 垂直跳动 ),与经脉、肌肉的跳动 ( 水平跳动 )。



麻电:

这是气的运行产生了电场的作用,而感觉有微弱的人体静电。

漂浮:


气变轻了,且往上移动,就会有漂浮的感觉。

沉重:


气变重了,且往下移动,就会有沉重的感觉。

酸痛:


好气已开始逼出酸性病气的感觉。

轻安:


清气已遍布全身,就会有轻安的感觉。

浸润:


气渗入肌肤较内层的感觉。

穿透:


较大股的气渗入肌肤的感觉。




水流:

较大股的气在经脉或血管移动,感觉好像水在流动。

滴腊油:


气在头部打通经脉时,好像腊烛熔化,腊油由头顶往脸颊移动的感觉。

骨热:


气的暖流已进入骨头内,感觉骨头里面热呼呼的,非常舒服。

颤动:


不同种类的气在体内产生了共振,而使细胞颤动起来。

速电:


气带动细胞内的原子,使原子内的电子获得能量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变成自由电子,形成多股电子流,在全身以极快速度相互绕转,这是刹那间打开全身经脉与筋骨最舒服的状态。这就是快速电流的感觉。

被灌:


头顶与双肩有多处穴位打开,虚空好气整股由打开的穴位进入,感觉好像被灌顶。

融化:


全身穴位打开,身体之气与虚空之气合而为一,感觉身体好像被融化了。

舞动:


气机使全身筋骨活跃起来,使人感觉不由自主地手足要舞动起来。

按摩:


气入内脏,使身体内脏有被按摩的感觉。

抽动:


气在体内已能一缩一放,产生肌肉抽动的感觉。

丹动:


气已结活丹,活丹开始运转的感觉。

灵动:


气入灵体,使灵体活跃了起来,全身变成了灵动现象。

光动:


气已化光,光光共振,使人有光在动的感觉。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8-08 08:49:28 +0800 CST  
《杨式为何与陈式一开始便有诸多不同》 佚名文: 过去,人们总以为杨露禅改了陈长兴传他的拳而自成一派。那是因为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沟太极拳师纷纷著书及到各地传授太极拳以来,人们发现其动作形式及动作名称,与清道光年间三进陈沟从陈长兴学艺、后在京城传艺的杨露禅传的太极拳动作及动作名称,差异很大。陈沟的太极拳及动作名称与通背拳风格、名称相近,并与通背拳一样,以“缠”字为灵魂。而杨露禅传的太极拳则强调劲整,不妄动。
可是,武氏太极创始人武禹襄之兄于咸丰年间在舞阳盐店发现的《太极拳谱》上的十三势太极拳动作名称及顺序,却与杨露禅传的一样,而与近代陈沟传的及其拳谱上记载的十三势太极拳有颇多差异,这又说明杨露禅传的拳架有渊源,非后经自我改创的拳。
那么,除武氏咸丰年间发现的《太极拳谱》证明杨露禅的拳架是原传拳架外,是否还有其它旁证? 到本世纪初的2004年,在与温县相邻的博爱县(原称“河内县”)唐村发现了清康熙五十五年的李氏家谱及乾隆年间的《太极拳谱》,其远早于武氏发现的《太极拳谱》的唐村之拳谱,其中的十三势太极动作名称也与杨露禅拳架的动作顺序名称一样,这便完全确定了杨露禅拳架是原始的,而在李氏家谱中又清楚地记载了李氏的八世祖李春茂及李仲、李信、外甥陈沟的陈王廷均在唐村旁的千载寺三圣祠太极宫拜师学艺,所学有“十三势拳、剑、刀、枪、箭艺,还有无极养生功、通背拳、春秋刀”等。太极宫另一侧的王堡村九世祖王仲锦也是拜太极宫道人为师学十三势拳及六合枪棍。 据李氏家谱、拳谱及王堡枪谱载:当时太极宫的老师有博公道长、董秉乾老道。可见,明末王堡、唐村、陈沟的十三势,来自道门是无疑的。



那么,十三势与太极拳是否是二回事?陈沟的老拳谱对此有说明:“太极拳,一名十三势,一名十三折”。陈沟人清楚地说明十三势就是太极拳,与清末民国初杨露禅及其后人、弟子,在京城的说法一致。 换而言之,太极拳或十三势不是陈王廷创的,而是陈王廷在明末学自太极宫道门的(入清后陈王廷又从蒋发深造十三势),杨露禅在京城传艺,弟子拜门时不拜陈王廷为祖师爷,是严守遵师重道的武林传统。 既然杨露禅从长兴公处所得是道家原传太极十三势,同时,也从未记载过杨露禅改创过拳架(除其子健候、孙澄甫外),那么历史上有否记载陈沟人改创拳架?回答是肯定的。



据陈沟拳谱载,与长兴公同为陈氏十四世(太极拳六世)的陈氏族人陈有本曾创“陈有本小架”,也称“新架”,其后十五世陈耕耘、十七世陈发科均改创拳架。 这就回答了为什么近代陈沟太极拳与杨露禅的拳架动作及动作名称不一样的原因了。 很显然,长兴公传杨露禅的拳架是其九世祖陈王廷得自道家的原传太极十三势,而陈有本、陈耕耘改创的陈沟太极拳,已是更改了的太极拳十三势,是结合了通背拳,并可能参照了戚继光编的“三十二势长拳”而改创的,已非纯道家原传太极拳了。(笔者按:徐震在其《太极拳考信录》中说,其所收集的陈沟旧拳谱有不少戚继光的“二十四枪枪法”、“三十二势长拳”等篇章。笔者从“二十四枪”中“闯鸿门势”之“旁注”中推知,戚氏的著作,极可能由苌乃周携至陈沟,苌与陈沟太极拳第三世陈继夏有过交流) 那么,陈有本为何要改创拳? 据《焦作武术》一书载,陈长兴时,陈沟除通背拳外,太极十三势有二套拳架。笔者认为这二套拳架就是杨露禅进京时传的“外传大架”与“内传小架”。 外传大架在陈沟有不少人学,与陈长兴非嫡支的陈有本也学得太极十三势外传大架及通背拳。同时,他自然听闻过还有“内传小架”,只是不得一见,长兴公不轻易示人,就同其弟子杨露禅在京城时,虽有众多弟子、学生,他除了教大架外,对内传小架从来不露。 陈有本既然学不到,也见不到内传小架,便决定自创一套小架,即陈有本小架。自此,陈沟太极与道家原传太极十三势,便分道扬镳了。 陈耕耘又为什么会改创拳?照理,陈耕耘若得“内传小架”,便会觉得不必要再去改创道家原传拳艺,可见他也未得父亲长兴公传道家原“内传小架”。这一点并不为怪,《焦作武术》P124上说,陈王廷的拳艺没有传给自己的三个儿子:汝为、汝弼,汝闻,而是传给了他一个亲侄汝信,一个族侄所乐。陈所乐的传人陈正如也非所乐之子,而正如与其传人陈继夏也不是父子或亲叔侄关系。长兴公伯父秉奇、秉壬及父亲秉旺也不是继夏之子,继夏是他们的族叔,而长兴公的拳技主要得自二伯父秉壬……这说明“道家内传小架,得人而传”的传统,在当时的陈沟已由来已久,陈耕耘未得父传,便很容易理解了。另一种可能就是陈耕耘向陈有本学其新架并自己改创拳后,忙着传自己创的拳而不及将道家原内传小架下传便亡故,如杨氏杨澄甫改创成自己的大架、及吴氏吴公仪在黄埔军校改创成自己的方架后,因忙于推广,未及传道家原内传小架便去世了,这二人的传人均未能学到。
据《陈氏家乘》载:陈氏十五世陈花梅“字鹤斋,从学于长兴,功甚纯,子五常,五典,能滥其业,门人陈玺均从仲生战粤匪”。如陈沟以往各代祖师一样,极可能长兴公选择了族侄陈花梅传授,也将道家“内传小架”传了给他,可惜陈花梅这一支传人已绝传。
陈耕耘或未得原“内传小架”,又见陈有本创了新“小架”,便去向有本学(后来赵堡张彦之传人陈清平也去向有本学),可能陈耕耘学后,觉得自己能创得更好,于是也创拳架,即陈氏大架一路。这便是现在陈氏太极小架、大架的源头。 这种带着强烈通背拳风格的陈氏太极,很容易与广平县卢氏六合通背、济源四路神拳(源自通背)、焦作许氏通背柔拳、及内黄县通背相混,后四者通背拳常被误认为是陈氏太极。所以,陈氏太极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通背太极”,与道家原传太极拳已不是一回事了。 不仅陈沟的道家原内传太极十三势小架失传,其动作名称也失传,并且陈王廷在太极宫道人处学的“十三势剑、刀、枪艺”的原动作名称也俱失传。陈氏太极的器械,绝大部分是通背拳中的器械与动作名称,其余部分则是王堡枪谱、戚氏枪谱的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为什么陈沟没有“十三势论”,“十三势行功歌”,“十三势行功心解”之“经典太极十三势理论”了。因为这些拳论、内传小架、内传小架动作名称,均由长兴公秘传、独传给了杨露禅,所以陈沟老拳谱上不见。武术史先驱唐旁、徐震二先生推断,杨家太极拳谱得自武家。笔者认为这种推断不一定正确,可能一部分如唐村李氏十二世李鹤林大师乾隆年间写得“太极拳论”来自武谱,余则同十三势拳、械谱一样,是杨露禅一同得自长兴公的独授。试想,陈沟既能不得长兴公传内传小架及其动作名称,那么,其未得长兴公传那些拳论,又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呢?如此,陈氏太极拳、械的动作名称、练法,与长兴公独授杨露禅的道家原传十三势拳、械之为何有区别,已经明了。
楼主 动动动动动动动  发布于 2017-08-23 15:51:10 +0800 CST  

楼主:动动动动动动动

字数:3603

发表时间:2016-03-08 16: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25 03:43:35 +0800 CST

评论数:144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