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大家新年好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1-02 15:21:28 +0800 CST  
曾国藩年轻时候和海瑞一样刚正不阿,对于同僚那些蝇营狗苟他也同样是看不惯,并且也不愿意同流合污,所以曾国藩仕途并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顺利,在上书骂皇帝以后,曾国藩知道咸丰震怒以后也非常惶恐,这时曾国藩母亲去世,他丁忧守制回家,要不是太平天国闹那么大,估计咸丰不再启用他也很有可能。
在家乡组织湘军以后,他和当地的督府、和绿营,同样是搞不好关系,曾国藩和当时的湖南巡抚、江西巡抚、绿营将领等等都起过冲突,相继被曾国藩弹劾去职的当地官员就有好几个。咸丰要不是看他有用,否则早就赶他回家了。曾国藩的仗打得并不顺利,和同僚处得也不好,心里非常郁闷,这时候又是父亲去世,曾国藩立即要求回家守制,这个关键节点上天平天国内讧,咸丰感觉曾国藩用处已经不大就批准他回家了,如果太平天国就此灭亡,曾国藩应该也就郁郁在他的湖南老家而终了。
就在曾国藩在家的这一年,他在深深反思自己的做人处事之道,等再次出山之后,曾国藩变了,他也学会了潜规则,也学会了圆滑处世。例如有一次咸丰让他出兵四川,这个决定明显有问题,要是以前,他一定是要直接顶回去的,甚至可能嫌皇帝瞎指挥。但是他这次却没有直接抗命,满口答应,只是借口调动大军不易而拖延时间,时间一长,战局变化,咸丰看到自己原来的命令有问题,也就不在提这件事了。
还有一件这样的事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改变,在清朝军费最后是需要向朝廷报销的,报销是否顺利,关键是户部的审计,其他都是例行公事,走走程序。但是户部权力的真正体现不在审计,而在“批驳”——如果它说你的报销项目不符规定,说你有造假账的嫌疑,那你的报销就不能通过。户部这么说完全是工作职责,它有严肃财务制度的理由,而且理由非常正当。但是,这却是申报部门所不愿看到的。为了顺利报销,避免被批被驳,申报部门就得有一笔专门的活动经费,这笔经费在历史上就叫“部费”。它跟现下跑部委进的“钱”很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在于,现在跑部钱进的“钱”大概多是花在“部”里有审批权的大人物身上,而历史上的“部费”主要是落入“部”里地位不高的小人物书吏的腰包,这已经成为了行规,成为了户部官员们的固定收入。有一次湘军、淮军要报销的军费是3000多万两银子,按一厘三毫算“部费”需要40万两,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于是曾国藩就派人去谈判,因为这次数额巨大,于是双方就达成协议,“部费”降为8万两。后来朝廷觉得曾国藩他们劳苦功高,这次军费免于报销。这下子户部的官员们可觉得煮熟的鸭子飞走了,但曾国藩还是自己筹措了8万两银子送到了户部,完成了之前的承诺。
曾国藩刚开始组建湘军时,军纪很好,但到了后来,只要不是做得太过分,一般的抢掠行为曾国藩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最著名的一个公案是湘军攻陷天京以后到底抢了多少钱,当年天平天国在最富庶的南方几省烧杀抢掠,肯定是积累了一笔巨大的财富,所以清庭一直是对这笔钱有着极大的期待的,大清国年年征战,就等着这笔钱来救急呢,但等曾国藩攻破天京以后,上报给朝廷的竟然是没有发现任何天平天国留下的财富,让当时当政的恭亲王等人大失所望、怒不可遏。当然在这种时候,恭亲王他们拿湘军也没有什么办法,这件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看到这里,大家觉得不就是曾国藩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一步步抹去棱角,渐渐堕落吗?如果仅仅是这样,曾国藩也就不会成为那么多杰出人物的楷模了。曾国藩从来没有对自己的个人品德有过丝毫的放松。曾国藩是一个没有留下遗产的人,除了在湘乡的一栋房子和里面的藏书。曾国藩一辈子对自己的生活要求都非常严,吃饭就用一个瓦盆,见客人的时候就穿着邋遢的破衣,因为他觉得自己又不是京官,穿那么好干什么?他一生穿的鞋袜衣服,都是自己的夫人和女儿做女红的产物,自产自销。他的夫人姓欧阳,欧阳夫人在老家一听老公当总督了,就去投奔他,希望过点儿好日子。没想到,到安庆一看,总督衙门破烂得一塌糊涂,老妈子只有两个。这么一大家子,家务怎么操持得过来呢?所以欧阳夫人就自作主张到街上去买了一个丫鬟。曾国藩看见了就很生气,说咱家没必要花这个钱,有事自己做,最后逼着欧阳夫人把这个丫鬟给送人了。这不是什么廉洁,他就是觉得没必要。而且曾国藩一生有一个观念,不要给子孙留财。他自己的生活也很清苦,比如说他有一个规定,“夜饭不荤”,就是说晚饭的时候不吃荤菜。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1-02 15:32:40 +0800 CST  
曾国藩和普通官僚的不同之处是志不在封侯,而在做人,做光明磊落的大丈夫。他在家书中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于为天地之完人”,“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做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可鉴,予不食言。”这就是他为自己立定的“终身大规模”,在这个规模基础上,他开始艰苦卓绝地建设自己的人格理想。
成就大事业,仅仅有大心胸、大境界是不够的,还得有大本领。有大本领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能够团结最多的人,得到更多的助力。他年轻时候的到处碰壁使他渐渐明白一个道理,道德是用来律己的,而不是用来约束其他人的,要做大事,不仅仅是要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同样要洞察人情世故,通晓处世之道。 曾国藩所实践的,恰恰是儒家一个更高的人生境界,就是“内圣外王”。就是用儒家的道德、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让自己在内心里成为一个圣贤。但这还不够,这种人生还没有登顶,真正的登顶是要向外去做一番事业的。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关键不取决于你自己有多牛、多能干,关键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来帮助你。如果你不仅要追逐内圣,而且要追逐外王,那就不仅要当一个君子,还要有能力调动一切能够帮助你的力量,来帮助你做成这一番事业。只有搞清楚了这个逻辑,你才能明白曾国藩一生当中最令人费解的转变是怎么发生的。曾国藩在当京官的时候,就喜欢跟那些老学究,这些人就是典型的顽固派,比如说像倭仁这样的人就觉得自己是理学家、道学家,一辈子不要跟洋鬼子搞在一起。有一句话叫“泰山不辞细土,方能成其大”。所以一切可能的资源,曾国藩都不会拒绝,只要他内在还是一个圣贤就行了。
回到之前说的曾国藩给户部八万两白银的事,这种事要是年轻时候的曾国藩,估计连谈都不会去跟户部的官员去谈,想吃拿卡要,直接就把他们告发到皇帝那里去了。后来曾国藩在朝廷已经不让他们报销这笔巨款时他还是给了户部说好的款项,这并不是他害怕谁,而是他已经深悉官场的规矩,这些陋规是多年形成的官场默认的潜规则,谁在破坏这些规矩,那就是在和整个系统作对,曾国藩深深地知道,自己虽然看起来很强大,但自己还远远没有能够改变整个系统的实力,自己将来想办大事,想搞改革,想办洋务,还得需要整个官僚系统的帮助,所以就得按官场的潜规则来办事,要想将来好办事,这种妥协一定是必要的。
对于手下湘军的敛财,曾国藩也有自己的看法。经历过战争洗礼以后,曾国藩也在慢慢转变,他自己也经历了失去亲人、朋友的痛苦,甚至自己的命也差点丢了,他有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可以为理想而活。但是他不能要求自己的手下都像他一样,也不能让他们仅仅靠着理想在拼命。
这就像你的老板天天再跟你谈理想,谈抱负,谈把公司做大,甚至号称要改变整个商业系统,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让你天天为这个理想加班,但是偏偏就不谈给你加班工资,这样的老板肯定是不地道的,长此以往这种公司失去凝聚力也是必然的。
湘军本来就不属于正规军,很多时候粮饷都得自筹,而朝廷又是国库空虚,曾国藩也不可能天天靠谈理想来维持这支军队,所以这支军队最大的动力就是胜利后的战利品,当然也包括战后对于占领区的抢掠所得。在最后攻陷天京的最后一战中,太平天国绝对不可能一点东西都不留下的,而且财富数目肯定非常可观,但是曾国藩就硬生生一点都没有给朝廷,这下面应该有他深层次的考虑。在最后一战前,他应该就在考虑将来这支军队走向以及自己的前途。历史上像他这样功高盖主,拥有私人化强大军事力量的权臣下场一般都不会好,要么就是自己当皇帝,要么就是身败名裂。举兵造反,以曾国藩的道德观来说是做不出来的,而且成功的几率非常小,所以他再考虑的是解散这支军队,但是得怎样说服这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呢?尽管自己是这支军队的缔造者,他也没有信心能够轻易办到这件事,因此,这笔天平天国留下的财富就是全体将士的补偿。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1-05 17:10:56 +0800 CST  
以前看过一个关于湘军的纪录片,里面就记录了湘军每次打完一仗,都会把抢掠到的财富成批地运回家乡,确实是“苦了我一个,幸福全家人”,作为湘军统帅的曾国荃,在湖南老家修建房屋,名为“大夫第”;至最后全部竣工,前后共用了八年时间,数次扩建。大夫第由竹亭公祠、敦德堂、奖善堂三大部分组成,宅地总面积约十三万多平方米,长六百米,宽二百三十米规模宏丽,“俨若城市”。所以也有一种说法:为什么近现代湖南出的大人物比较多?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湘军带回了大量南中国的财富,所以那段时间湖南人的起点比较高,受的教育也好,所以也就人才倍出了。
尽管很多人对曾国藩的所作所为大有微词,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那就是曾国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以说左右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他从天平天国手中挽救了大清国,确实清朝统治者非常地昏庸无能,但是要是中国落入太平天国这种奇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手中的话,对于中华民族绝对是一场大灾难。其二,他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开创者,无论现在我们的历史书上怎样贬低这场运动,但我认为这场运动最中国大部分都是正面的影响,这是中国迈向现代化走出的第一步。
我们再回头比较一下这三个人,他们终生都是儒家道德的坚持者,其中海瑞绝对地言行一致,一人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和整个官场搏斗,海瑞绝对算得上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孤例,所谓的“包青天”的故事多数都是民间传说。海瑞能够存活并成名只能说明他运气够好,因为他搭上了嘉靖皇帝搞掉严嵩运动的顺风车,使他能够被朝廷启用;还有就是当嘉靖皇帝想杀海瑞时,如果没有下人的那一句多嘴,可能海瑞也就这样就告别人世,就仅仅成为谏皇帝而死的言官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了。嘉靖皇帝在大礼仪之争时,当庭就打死了十六个跟自己意见相左的大臣,海瑞所做的,跟他们其实也差不多。海瑞出名还有一个原因来自于他性格上的极端偏执,传说他七岁的女儿就因为吃了一个男仆人给的一个饼,海瑞就认为男女授受不亲,女儿给自己丢人了,就愤而不给他的女儿东西吃,以至于女儿就这样活活饿死。海瑞一直是被皇帝作为一个供官吏学习的偶像而存在的,就和庙里的泥塑一样,海瑞是不可能做出什么大事的。
最后又回到赵云了,赵云是位于海瑞和曾国藩之间的,他并不像海瑞那样偏执,也缺乏曾国藩“内圣外王”的魄力和决心,所以赵云选择的是避世,当然遇到关键性问题是赵云也是敢出头的,但是他的这种处世哲学注定他不能整合周边的资源为我所有,更得不到广泛的支持,这种情况下,就算赵云真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他也很难有发挥的空间,注定是“顺平”的一生。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1-08 11:51:09 +0800 CST  
不好意思,最近行业不景气,却反而更忙了,简直一团糟,所以有点没更上,大家原谅,还是会继续写下去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1-15 10:03:06 +0800 CST  
下一位讲一下姜维,《三国演义》是一部时间跨度很长的小说,所以不可能只有一位主角。演义是以蜀汉为正统的视角来写的,因此像曹操这种真正的风云人物只能做一位反派,真正的主角只能产生在蜀汉的阵营里面,我认为按时间跨度来分的话,这篇小说的主角应该是三位,前期的主角是刘备,中期是诸葛亮,后期就是我们要说的姜维。虽然姜维的篇幅在整个小说里占得并不算多,但是在后二十章里,故事基本都是围绕姜维来展开的,姜维一死,小说也就基本终结了,受小说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以忠君爱国、文武双全的形象而流传于世的,论文,他是诸葛亮的嫡传弟子,继承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论武,他和当时的老将赵云大战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被当时已经是天下第一高手的赵云连连夸赞。他和他的师傅一样同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更夸张,九伐中原。在蜀国已经亡国的情况下,姜维还想策反钟会,力挽狂澜,可以时运不佳,死于非命,以身殉国。又是一个忠诚烈士的典范,让人看过他的事迹以后都会忍不住唏嘘,那正史中的姜维是否也是这一个模样呢?接下来我们就从姜维的生平来说起。
姜维幼年丧父,与母亲一起生活,属于典型的单亲家庭,他十分喜好郑玄的经学,郑玄是当时的儒学大家,可以看出姜维应该也是深受儒家的影响。姜维的父亲姜囧曾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叛乱,姜囧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场,故此姜维受赐官为中郎,天水郡参军,看来姜维虽然早年丧父,但实际还是受了父亲的荫护,也算当了个不大不小的官职,起点也还可以。不过对于心怀大志的姜维来说还远远不够。为什么这样说呢?晋朝的傅玄曾这样评价这时候的姜维:“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这就说明姜维小小年纪就开始养死士了,这得有多大的抱负才会干这种事情,那也就是战国四公子之类的人才干的事。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的大哥刘縯也干过这样的事,刘縯的志向可是要当皇帝的,姜维虽然可能没有这么大的理想,但一定是奔着王侯将相去的。
所以天水这个地方对于姜维来说可能是太小了,他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当然,姜维没有为这个等待太久。建兴六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军出祁山,大军浩浩荡荡朝陇西杀过来,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姜维投降蜀汉,为诸葛亮所看重,于是姜维从此在蜀汉一路高升,一直到最后成为了蜀汉权倾朝野的大将军。俗话说:“龙上天,就棵弯弯树,”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如果没有契机,没有遇到贵人,是不可能取得大成就的,而诸葛亮就是姜维一生中最大的贵人。那些想一步登天,成为人上人的人,最好的捷径恐怕就是努力去结识那些顶尖的人物,并是自己也能成为那个圈子中的人,只要能得到那些顶尖人物的赏识,想不出人头地都难。当然在那个时代来说,最顶尖的人物就得算诸葛亮了。
当然,不管怎么说,投降总不是一件好事,这也是姜维一生绕不过去的坎,我们现在一直不认为姜维投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主要原因还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因为小说的关系,大家先入为主就认为姜维的行为是弃暗投明,但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所谓弃暗投明的?现实的世界,谁是明,谁是暗?美国和俄罗斯谁是明谁是暗?你们公司里的小团体谁是明谁是暗?根本就可能有答案的。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投降就意味着你背叛自己的团体,你原来的朋友都会成为你的敌人。
在《三国演义》里,姜维的投降是诸葛亮一手导演的,姜维曾经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并打败过诸葛亮,赵云在战场上又跟姜维单挑过,对姜维的的武功交口称赞,于是诸葛亮便认定姜维是文武双全,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他便设下计谋,诸葛亮一面布置了连环扣战,让岱、关兴、张苞拖住姜维;一面派魏延假扮姜维“骂关”,使心地狭窄、多疑妒贤的马遵中反间之计。又让赵云乘虚而入,攻进天水关,救出被马遵扣为人质的姜维的母亲、妻子。诸葛亮的周密安排逐一实现。最后,姜维被困在风鸣山下。诸葛亮晓以大势,耐心说服,并接来家眷使姜维合家团圆,终使姜维心悦诚服地归降西蜀。最后诸葛亮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吾放夏侯楙,如放一鸭耳。今得伯约,得一凤也。”这可以说是对姜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1-16 15:21:07 +0800 CST  
当然,这只是小说而已,姜维真实的归顺过程没有那么传奇。关于计谋这件事以前也说过,在小说中,我们常常会相信那些设计的特别精巧的个中计谋会在军国大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最流行的宫斗剧就天天在上演各种阴谋诡计的大对决,但现实社会那里是这样的,世界变化莫测,你最多能够控制的也只是己方的行动,其他的都是存在非常大的变量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件事,制定一个计划,通常都是要制定很多的预案,来应付将来的变化,但是,即便如此,也并不能保证这些预案能够派上多少用场,更多的时候是保证自己少犯错,见招拆招,最终达到自己的设定的目标。但小说中诸葛亮的计策,基本就是把对手玩弄于股掌之中,也怪不得鲁迅要评价诸葛亮似妖。
事情就是各种因素的总和,并不以人的主管意愿所决定,姜维个人意愿中也并没有通过投降蜀汉来匡扶汉室的想法,诸葛亮更不会有处心积虑一定要把姜维收于麾下,甚至收为徒弟,事情就这样各种因素的共同主导下自然发生了。
关于姜维降蜀这一段,《三国志姜维传》和《魏略》的记载略有不同,《三国志》的记载稍简单一些,里面是这样说的:诸葛亮出兵之时,姜维正在跟随天水太守马遵在各地巡查,马遵得知蜀汉大军到来,有听说各县都响应蜀军,这下他可慌了神,估计思考的问题就是怎样保命了,惶恐的马遵怎么看姜维这些没有作鸟散的下属都觉得有问题,估计他平常也能感觉的姜维的野心勃勃,他老觉得姜维等人会对自己不利,恐怕他们会把自己当作投降蜀汉的见面礼,于是马遵耍了个心眼,扔下姜维等人,连夜随郭淮逃往上邽去了。姜维等人追之不及,回城时城门已闭,于是率领剩下的人马前往冀县,姜维之所以要回冀县,目的也比较明确,那就是与姜维相依为命的老母亲就住在冀县,而冀县那边的守城兵士并不信任姜维,这也难怪,明明姜维是跟着老大马遵走的,现在敌兵大兵压境,老大不见了,姜维自己倒是回来了,实在是太可疑了。姜维也是百口莫辩,这件事怎么解释呢?就说马遵不信任自己,自己逃走了,那守冀县的官兵肯定想了,连我们太守都不信你,我们凭什么信你呢?于是他们禁闭城门,拒绝姜维入城,姜维能怎么办?还能再去找马遵吗?肯定是不行了,于是无家可归的姜维不得已投降了诸葛亮。
《魏略》记载稍有不同,里面的细节更为丰富一些,在视察的时候,马遵和姜维一行人组团巡察时,还多了一个顶头上司雍州刺史郭淮。让马遵去上邽,不回天水的决定就是郭淮建议的,从地理位置上看,冀城要比上邽更靠西。而郭淮要保上邽自然是因为上邽有一定的兵力,足以自保,如果马遵跟姜维等人回冀城,蜀军势大,说不定他的手下明天就把他杀了投降蜀军,所以当姜维劝说马遵冀县时,马遵怎么可能听得进去,他后来直接就说了,谁再让我回去,就是在害我,就是叛贼。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意味这铁了心要放弃冀县了,但姜维的家就在那里。老娘也在那里,于是姜维就和马遵分道扬镳,带着郡吏上官子脩等一行人自己回到了冀县。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1-23 19:35:52 +0800 CST  
接下来的情况就有很大的差别了,姜维回到冀县后,冀县军民热烈欢迎了归来的姜维,并且大家也觉得冀县很难守得住,并请姜维作为谈判代表到了蜀汉的营中,与诸葛亮进行投降接收的谈判。这样的谈判一般来说应该是非常顺利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诸葛亮的前锋马谡在街亭一战被远道过来救援的张颌击败,全军覆没,诸葛亮方寸大乱,决定退兵,把原来吞下的陇西各地又全部吐了出来,当然诸葛亮走也必须带走一些战利品,他把千余户的人口全部带回了蜀汉,姜维这时还在蜀汉营中,想回冀县肯定是不可能了,只有随着蜀军一起走了。魏国的军队迅速就占领了冀县,冀县又回到了魏的掌控之下。对于姜维的行为,魏庭认为并不算主动投降,因此并没有秋后算账,不仅仅没有为难姜维的家人,甚至还为姜维保留官场的编制。当然姜维从此以后就与他的母亲、妻子、儿女永久地分别了,从此在没有见过。
个人认为这两段记载中《魏略》的记载更接近与事实,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回到当时冀县城的历史环境中来分析。首先姜维为什么一定要回去,因为姜维的家就在那里,可以推断出姜维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好多年了,姜维的父亲好歹也是个官,并且为了抵抗外敌为国捐躯,可以想象这里的人应该对姜维一家心怀感激和崇敬之情的。而姜维自己本身也不错,小小年纪也当上了官,从小心怀大志,还喜欢西方结识英雄豪杰,甚至还阴养死士,由此推断,姜维在冀县当地绝对是小有名气的,就算达不到当地说话都能抖三抖的大哥那样的地位,但绝对也是颇有威望的。好了现在问题来了,当蜀汉的大军汹汹而来,地方官望风而逃,周边州县纷纷倒戈,冀县的军民能有多少抵抗意志呢?更何况是对方打的是大汉的旗号,带兵的又是名声比较好的诸葛亮?可以断定,冀县群龙无首,必定是一片混乱,有人想投降,有人想抵抗,有人想逃跑。这时候,作为地方官员的姜维带领人马回来,你认为冀县的军民会怎么对待他?不出意外情况,肯定是把姜维迎入城中,让他来主持大局。直接把姜维拒之门外,基本不存在这种可能性,除非是姜维从小就不受大家欢迎,作恶多端,家乡人对他十分排斥。以对姜维的历史记载来看,并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当然姜维并没有郁闷太久,他发现诸葛亮对自己很有兴趣,经过几次长谈,姜维应该是有一种久旱逢甘霖,千里马终于遇到伯乐的感觉,诸葛亮能听得懂自己的报负,能够欣赏自己的才华,这是马遵、郭淮之流从来没有给予过的。关于这里面的细节,正史并没有记载,不过在诸葛亮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的书信里面有这么一段:“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于姜维有极高的评价,永南、季常指的是李邵和马良,这两位都是诸葛亮非常欣赏的有才识之人,只是这两位都是因年早逝,令诸葛亮非常惋惜,诸葛亮认为姜维是胜过这两人的,足可见诸葛亮对姜维的喜爱之情,这也怪不得罗贯中要把姜维写成了诸葛亮的唯一嫡传弟子。
就这短短的几天,没有经过什么实际的考验,诸葛亮为什么就能断定姜维是不可多得人才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来姜维确实才识过人,举手投足就显示出了过人之处,但诸葛亮确实也有自己的考量,蜀国地处偏僻,人才凋敝,诸葛亮需要大力加强人才储备,对于姜维这样的可造之材,是绝对不能放过的,必须表现出极度的欣赏,让姜维能够心悦诚服地留下来;还有就是诸葛亮这次声势浩大的北伐,最终损兵折将,耗费了大量的国家资源,却没有取得什么实利,诸葛亮极力夸赞姜维的才能,从一个侧面至少找回一点北伐的功绩,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就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吾放夏侯楙,如放一鸭耳。今得伯约,得一凤也。”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1-25 21:33:59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6-01-26 00:32:21
姜维哪种小官不算一将吧,可能是姜维真有本事加上诸葛亮想树立一个典型让魏国人才投奔蜀汉吧!会不会有老猫提拔华国锋哪种意思在里面。
-----------------------------
老猫提拔华国锋一直让人很费解,注定了他将来是要被元老们拿下的,老毛也是可怜,整来整去把自己整成孤家寡人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1-26 08:45:17 +0800 CST  
最后的选择权就回到姜维这里,这是一个关于事业和家庭的抉择,或者也可以说是忠孝之争,当然,严格地说,投降蜀汉在那个环境里也算不得什么忠,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直到五胡乱华之前,社会共识也并没有把蜀汉看作是正统。两汉魏晋时期,一直推崇的是以孝治天下,社会对于“孝”的的看重要大于“忠”,一个官员要是在父母死后为了公事夺情而不回家守孝的话,那就是大大的道德败坏。如果说妻子儿女并不会给姜维带来困扰的话,老母亲的存在确实令姜维非常的为难。姜维的母亲就曾经写信让姜维回去,姜维其实是和诸葛亮、刘备等一样的人,这样的人就是为了大事业而生的,为了他们的理想,他们可以放弃任何东西,所以姜维是这样回信的:“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回答,字面上的意思是有大片的良田,不在乎多一亩或者少一亩;如果有远大的志向,就不要在乎现在是否回到家中。
不过里面还有一些精巧的文字游戏,特别是中草药的药名也有关系,《三国志》中有两处记载和中药当归有关的故事。第一则是《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中说,曹操听闻太史慈为东吴服务,知道他很有才华,要他弃吴北归来魏,便给太史慈一封信,里面放入一些当归。另一次就是姜维的这一次,估计姜母的这封书信里也放了一些当归。而对应的姜维的回信里面,估计也是放了一点也是中药材的远志,信里面有两个隐藏的小技巧,第一个是良田百顷,不在一(母)亩,第二个就是这两味药材的暗喻。这种决绝的信实在不好写得太直接,所以姜维就采用了这样含蓄的方法。在姜维死后,蜀人对他十分景仰,并在他屯军多年的剑阁建立一座姜维庙,又叫姜公祠,祠内有联是这样写的: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热心,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
这还是姜维自己的决定,如果姜维像徐庶那样,到诸葛亮面前大哭一通,表示自己方寸已乱,诸葛亮于情于理都很难强留姜维的。孙盛是这么说的:“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御侮之任而致敌丧守,於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孙盛这么一说,立刻给姜维套上“不忠不孝不义不节不智不勇”的罪名。孙盛这么黑姜维,你可以说他有些偏激,但是孙盛也不是为黑而黑,所说的还算有理有据,从他的角度产生这样的结论,也并不奇怪。
姜维的决定让诸葛亮非常高兴,于是对他大加重用,先是任命他为仓曹掾,后来又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这是姜维仅仅二十七岁。大家不要觉得姜维的官小,见面就封侯,这是不多见的殊荣。想想赵云戎马一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终其一生,也没有捞上个候爵,姜维新降,寸功未力,可见诸葛亮确实对其不薄。后来姜维随诸葛亮屡次北伐,升迁为中监军征西将军,诸葛亮在兵法上也对姜维有所指点。当然并不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他成为诸葛亮的关门弟子,成为了诸葛亮当仁不让的继承人。前面讲诸葛亮的时候说过,诸葛亮制定的第一继承人是姜维、下一位是费祎,再往后呢?诸葛亮就没有说了,或许诸葛亮认为自己已经指定了两代继承人了,已经是管得够远了,至于再下一代,那已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了,所以对于姜维的定位,诸葛亮给的应该是辅佐蒋、费的大将而已。诸葛亮临终前,指定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一起来主持退兵事宜,其中特别吩咐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节制,那就姜维作为替补来断后。从上面我们大致可以推算出姜维在蜀汉阵营中的地位,大概能排到第五的位置,作为一名降将,能在短短几年内达到这个地位,也算不错了。当然这里并没有算上吴壹、吴班这些位高权重的人,因为这些人也面临着换代,而且不具备主持大局的能力。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1-29 14:29:09 +0800 CST  
以前看《三国演义》,给我造成这样一种错觉,那就是蜀国主要分为两大段,先是诸葛亮执政,六出祁山,然后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九伐中原,然后蜀国就灭亡了。但实际刘禅公元223年登基即位,到263年蜀国灭亡,一共在位了40年之久,前十年是诸葛亮时间,从公元228年到234年这六年时间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间,然后诸葛亮病逝。但是等姜维当大将军,总揽军权的时候就已经是延熙十六年(253年)了,这时候已经整整过去了20年。可以这样说剩下的十年才是属于姜维的,而中间的这二十年,是属于蒋琬和费祎的,这四个人大约是平分了这四十年,个人的比重是大致相等的。当然其实《三国演义》中的时间并没有问题,只是这二十年时间被老罗略过不表了,从而造成了这样的错觉。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姜维站对了队伍,并且顺利地完成了大军断后的人物,姜维利用诸葛亮之威吓退了追赶的司马懿,也就是民间常说的“死诸葛走生仲达”,也算得大功一件。回到成都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当然这离姜维的理想还很遥远。
姜维并不在蜀汉的核心领导层中,年轻姜维还需要打小怪来一点点攒经验值,238年,他随大将军蒋琬驻军汉中,蒋琬以姜维为营司马,率领偏军多次西入羌中作战。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姜维的主要职责就是和羌胡打交道,和魏、吴方面的主战场,就基本就和姜维无关了。
蒋琬也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循规蹈矩,胸无大志,他其实也有北伐的想法。他总结了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教训,诸葛亮的失败的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后勤,他认为蜀道艰险,很难保证后勤运输,不如用水军沿汉水、沔水东下,有了河运,后勤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于是,蒋琬大造舟船,准备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地,但不料旧疾复发,未能成行。这时候朝中很多大臣觉得这个太冒险,因为顺流而下是很容易,但将来如果出师不利,水军想回都回不来了,当年诸葛亮虽然连年征战不利,但一般都能够全身而退,蒋琬这个计划风险实在太大,刘禅一听也就慌了,于是派费祎、姜维来劝说蒋琬放弃这个想法。估计姜维内心里也是不赞成这个想法的,后来他九伐中原也没有按这个计划来实行。蒋琬无奈这下,上书给后主这样说:“:“为大汉消灭国贼是我的责任,我奉旨来到汉中已经六年了,由于我水平一般,身体又不好,没有取得什么成绩,我惭愧得吃不好睡不好。曹魏领土广大,国力越来越强,想要除掉他们也就越发艰难。如果我们和吴国联手夹击,就算不能迅速吞了魏国,也可以把它一口一口吃掉。可是吴国总是说好了动手到了约定日期又把日子推后。我累得废寝忘食也还是举步维艰,所以我与费祎等人商量想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任命姜维为凉州刺史,由他从北路进军,联合羌族的人马,而我则驻扎在涪县,那里水路发达,方便从东路出兵,万一魏国从东北打过来,我也来得及驰援。”
这封奏折应该是三个人经过商量以后得出的共同意见,主要是蒋琬的妥协,当然这其中也有他自己身体的原因,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也开始进行权利的过渡,于是费祎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紧接着蒋琬把另一个重要的位置益州刺史也让给了费祎,基本上完成了权力交替。蒋琬在这里就不细说了,后来陈寿对他的评价很高,“蒋琬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多年以后,钟会出于尊重亲自前去拜祭的也只有诸葛武侯和蒋恭侯两人而已,在蜀汉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估计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蒋、费治下的这段时间应该是他们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2-02 17:54:26 +0800 CST  
大家新年好,这几天在外面,无法更新,抱歉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2-09 08:40:36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6-02-03 13:44:19
楼主记录姜维等重要人物等时候能不能加上人物年龄。
-----------------------------
三国志很多人都是搞不清楚年龄的,姜维还好,像赵云、蒋琬、费祎根本就是不知道到底是多大。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2-16 11:35:17 +0800 CST  
姜维同样也得到了升迁姜维迁升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当然这个所谓的凉州刺史也基本就是一个空衔,因为凉州的大部并不属于蜀汉,但是级别很高,这个时期蜀汉已经没有州牧这个官衔,都是封为刺史,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益州刺史,这个官职前面是蒋琬,后来有由费祎来担任,接下来次一级凉州刺史就是最重要的,从蜀汉以兴复汉室为最高目标的北伐战略联系起来考究,凉州是势在必得的。那些什么并州刺史、雍州刺史的官那才是真真正正的虚职。
公元244年,魏大将军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等兵十万气势汹汹杀向向汉中,镇北大将军王平虽然只有三万兵马,但是他临危不乱,拒险而守,并马上向朝廷求救。这时蒋琬一直在养病。当时已经继任大将军的费祎便留镇南大将军马忠于成都,亲自领兵来到汉中与魏军对抗。曹爽大军攻城不利,无奈之下只好撤军,反而被费祎埋伏的兵马抄了魏军后路,曹爽经过苦战方才得以撤离,死伤甚多,所带去转运的牛马也几乎耗尽,羌、胡等地对他怨声载道,这场失利也直接导致曹爽威望尽失,几年之后,在高平陵之变中被司马懿给除掉了。
与之相对应的费祎可以说一时风头无两,多少年了,蜀国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大胜了,就算是诸葛武侯在世也没有做到过事呀,费祎的威望也达到了顶点。要说清楚姜维,我们就不得不细说一下费祎。
费祎江夏鄳县人,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器重。费祎少时丧父,跟随族父费伯仁生活,后来随着费伯仁游学到了蜀地,就在此地定居下来,费伯仁和刘璋多少沾一点点远亲,但算起来费祎的起点并不高。他从小聪明好学,渐渐成为少年一带出列拔萃的人物,在当地与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等人齐名。有这样一件小事,许靖丧子,董允与费祎正要一起去出席葬礼。董允便向其父董和要一辆马车,当时车辆比较紧张,董和就给了他俩一辆小破车,董允看到这辆车以后,就觉得很不自在,面有难色,而费祎却从容走前先上了车。到了许靖家,诸葛亮及各个名流都已经到达,只见现场鲜车怒马,阵势甚大,董允就更觉得没有面子了,一脸的尴尬,而费祎却泰然自若,丝毫看不出与往常有什么不同。驾车人回来后,董和问了一下现场的情况,他后来不无感慨地对儿子说:“我常常以为你跟文伟(费祎字)之间的优劣未可分别,但从今以后,我对这个问题不再有疑惑了。
诸葛亮费祎也十分看重,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还朝,文武百官数十里相迎。这些官员中的大部分都比费祎年龄大、职位高,诸葛亮却唯独让费祎上他的车,与他谈笑风生。从此众人无不对费祎刮目相看。很快,费祎被任命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孙权为人滑稽,喜欢开玩笑,特别是年纪越大玩心越重,著名的诸葛恪之驴的故事就是明证,所以费祎来到东吴肯定是得对应孙权的戏弄的,再加上诸葛恪、羊茞这些人都是以辩才著称的,所以这对于费祎实在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比如说有一次,东吴孙权设宴招待费祎,孙权先告诉群臣:“一会儿费祎来了,你们就埋头吃喝,不用搭理他。”等到费祎上殿,孙权放下筷子表示欢迎欢迎,大臣们遵照命令头也不抬只顾着大吃。费祎看出这应该是东吴有意为之,于是他一边吃大饼一边嘲弄道:“天上飞来一只凤凰,麒麟都放下了食物,那些驴啊、骡子啊却就知道吃。”
孙权喜欢给费祎上好酒,喝到酣处,然后就向费祎问许多问题,主要都是国家大事,时事政治之类的。费祎不回答不礼貌,但是酒后乱回答,容易说漏嘴,于是费祎就推说酒醉退席,但是回到住所以后,他把孙权的问题全部一一列出,并用纸笔仔细作答,第二天呈给孙权,无一遗漏。所以费祎在东吴的外交应该说是十分成功的,在以后的许多年里,至少吴、蜀表面上都是一团和气,再没发生过刀兵相见的事。陈寿在正史中是这样记载的:“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孙权因此非常欣赏费祎,在临别之时夸他能当大官儿,又送他宝刀,简直舍不得他走。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2-16 11:41:00 +0800 CST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费祎是一个情商非常高的人,为人处事的本事非常厉害。其实人最重要的本事就是这个,小时候家长、老师们关注的都是你的学习成绩、关注的是分数,到自己自立进入社会后才渐渐感到,什么专业技术、什么知识技能,很多时候都是浮云,最重要的还是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技术做得好,也就是高级打工仔而已,情商差、口才差、反应慢这些都会大大限制人的事业发展,这些东西才是最难学到手、最难掌握的。
费祎会处事,人缘好,以至于后来魏延和杨仪搞得水火不容,能够和这两人同时处好关系的也就是费祎一人而已,以至于费祎常常就成了两人之间的粘合剂,至少在诸葛亮在世时,费祎的从中调和保证了工作在两人之间还能够展开。所以说费祎这方面的能力,确实是不简单,对领导,他既是刘禅的班底又是诸葛亮培养的干部,对同事,无论是蒋琬、董允还是魏延、杨仪他都能吃得开。对外,孙权瞅他顺眼,诸葛恪和他情投意合。
当然费祎也绝不是那种老好人,该狠的时候他也能做得非常决绝。杨仪搞倒魏延后,却没当上诸葛亮的继承人,反而是众叛亲离,杨仪牢骚满腹,而他就把费祎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自然是找他诉苦,有一次他对费祎说道:“往者丞相亡没之际,我若举军以降魏,处世会当落得如此境地吗!这实在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费祎一听,觉得杨仪说的有点不像话了,估计他内心里从来就没有把他当作真正的朋友,转回头他就把杨仪这段话向刘禅给告发了。结果可想而知,刘禅还算仁慈,没有杀杨仪,把他废为庶民。杨仪后来还不服气,到处说朝廷的坏话,刘禅直接派人来抓捕他,杨仪听到这个消息,就自杀了。说起来这件事费祎做得好像有点那么不地道,有点两面三刀、卖友求荣的的感觉。但从费祎的角度来看,杨仪这种人留着对于国家就是个祸患,性格偏激,又自恃太高,这样的人留在朝中早晚是个定时炸弹,现在杨仪自己作死,说出这样的话,必须要把他拿下了。估计拿下杨仪,朝中众臣应该都不会反对,但杨仪嚣张地践踏魏延的人头的时候,旁观的人应该感觉到的都是不寒而栗,估计没人愿意跟这样的人做同事。
费祎在专业上也不含糊,而且堪称天才,他每次读书,举目稍视,已能究知其意旨,其速度数倍于人,而且过目不忘。费祎常于早上听知政事,其间接纳宾客,吃喝玩乐,还经常下棋,每次从来都能客人尽兴而归,而但却没有耽误过正事。后来董允代费祎为尚书令,也向向费祎学习,但没过几天,事情都耽误得不像话了。董允不得不叹道:“人的才力竟可相去若此之远,此实非我之所能及啊!我都已经尽量提高效率来做事了,但还是没有闲暇的时间。
还有这样一件事,就在费祎出兵救汉中之围的这一次,话说费祎点齐人马,正要出发的时候,光禄大夫来敏来送行,这个来敏也是个奇葩,现在已经年近80,资格很老,但是还是经常因口出狂言而被罢官,来敏来见费祎竟然还带了棋,并且还要求要和费祎对弈一局。俗话说救兵如救火,这边大军已经准备齐整,人已上马,装备已经背上,就等费祎一声令下了。可是费祎居然就接受了来敏这个看起来很荒诞的请求,在对局中,费祎气定神闲,不急不躁,一直陪着老来敏玩完这一局。这时来敏说话了,他的意思是他来这一趟是来考验费祎的,现在看来,费祎确实有大将之风,费祎这次出兵一定可以马到成功。来敏这个行动看起来有点无厘头,但实际上还是有深意的,也有可能是有人授意的,极有可能就是刘禅本人。这时因为费祎一直以来都是文官,外交是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主帅带兵打仗可以头一遭。更何况这次魏国倾巢而出,这种阵仗就是在诸葛亮时代也是不多见的,胜败关乎蜀汉的国运,费祎这次带兵出征确实让很多人手心里都捏了一把汗。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2-20 18:00:21 +0800 CST  
大家元宵节快乐!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2-22 17:59:13 +0800 CST  
看多了演义,给人的感觉为将者就是武力值高,在前面冲锋陷阵,但这不符合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到了一定级别以上的指挥官都不可以直接在战场一线冲杀了,因为指挥官的安危直接关系到这支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指挥官在战场上真正起作用的也不是武力,而是他的头脑,作为一个优秀指挥官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冷静。对于初次出征的费祎,最该紧张的人是他,但费祎表现出的雍容气度确实让人折服,所以来敏的这次的小考验至少让大家稍微放了点心,最终费祎也不负众望凯旋而归。
在正史中,并没有交代费祎的年龄,但是从诸葛亮指派继承人来看,费祎的年纪应该不会太大。一般指派继承人都是一代而已,像诸葛亮这样指派两代并不多见,原因可能是蒋琬年纪已经不小或者是蒋琬身体不好,但至少可以看出费祎的年纪肯定不大,可能也就是比姜维稍微年长一些。费祎情商高、智商高、会做人、会交际、该狠的时候也能狠的下去,费祎的个人操守也是无可挑剔,据《费祎别传》记载:“祎雅性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现在又多了能打仗这一条,简直就是无懈可击。而费祎又是身体倍儿棒,要是不出意外情况的话执掌朝政几十年是不成问题的。
再说回姜维,费祎掌权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上面的人少了一位,于是姜维也升官了,延熙十年,姜维升迁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卫将军是西汉时,汉文帝由代王入继帝位,设卫将军一员,以亲信宋昌任之,总领京城各军,是防卫部队的统帅,二品品级。后与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皆开府,姜维这时的卫将军已经和禁军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品级比较高,仅次于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而且还和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这说明姜维的地位已经大大提高了,不过共录尚书事这个个东西姜维估计也就是个挂名,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实权。
姜维升了官,但实际管的事还是和原来差不多,他还是负责着陇西这一带的事,这一年,汶山平康当地的少数民族造反,姜维马上带兵成功平叛。估计是姜维觉得打得还不过瘾,他趁这这股劲出兵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人在洮西展开大战。虽然姜维并没有取得大胜,但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声势,当地的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姜维将这些投降的部落在当地进行了很好的安置。姜维的威望也进一步提高,两年后,姜维获得了假节的权力,他有一次出兵西平,但战果并不理想,只有退兵而回。
姜维这几次出兵并没有太大的战果有一个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战略思想是和费祎相左的,每次他想出兵与魏国大战,费祎不好阻拦,但却最多给他一万兵马而已,所以这种仗只可能是小打小闹而已,这令姜维非常郁闷。
前文说过,姜维是一个非常有志向的人,为了这个,他才会抛弃亲情来为蜀汉服务,说到志向,其实也就是治国、平天下的范畴,姜维投到诸葛亮麾下,看到的也是诸葛亮的远大志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北伐大旗就一直没有再次树立起来,姜维一直想的就是能够继承诸葛亮的遗志。
对于蜀汉来说,北伐中原是天然政治正确的,当年刘备反出许都,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为国除奸、重兴汉室,其中的篡国的奸臣当然指的就是曹操这一系,所以谁高举北伐旗帜,谁就占据了国家最高道德的至高点,谁也就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而且兴兵北伐,能够把全国的军权牢牢抓住,依靠这个,就可以把蜀汉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手里,当年诸葛亮也是这么干得。所以诸葛亮北伐,广大军民都是群情激昂,但有一个肯定是最郁闷的,这个人就是刘禅,所以诸葛亮一死,刘禅马上取消了丞相的职位,并尽量回收权力,因此北伐的事情也就这样一直搁置下来。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2-23 12:19:34 +0800 CST  
姜维希望北伐,费祎限制北伐双方都是充足的理由。先说姜维的,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有动机,当然这种动机一定是包含了许多因素在其中的,在这里我把它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台面上的,一个是台面下的,也可以说是一公一私的区别,但这两者并没有矛盾,它们的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姜维要北伐放在台面上的动机大家都清楚,这也是姜维能够成为后人敬仰的英雄的原因。那就是为国锄奸,匡扶汉室,不管现在刘备的这个蜀汉是否能够代表汉室正统,至少按现在主流的历史观是可以这样认为的,所以姜维弃魏降汉的行为也就成了弃暗投明之举,就连他的不孝之举也被后世的主流给过滤掉了。姜维的北伐,也是对于诸葛亮遗志的继承,也因为如此,三国演义中也才把姜维描写成了诸葛亮的关门弟子,成为了诸葛亮当仁不让的继承人。只要诸葛亮在历史上是伟光正的形象,姜维的形象也必定是伟光正的。“匡扶汉室”这种目标在中国历史上就一直是最崇高的“目标”,基本上就是等同于现在的“解放全人类”,“拯救地球”了。
那姜维有没有自己私底下的动机呢?那一定是有的,我们通常的二元历史观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思维方式。首先要把所有的人分一下好坏,然后用所有台面上的理由来解释“好人”做任何事的动机;用所有台面下的理由来解释“坏人”做事的动机。这种方式肯定是不对的,在这种思维下的历史人物只是一些抽象的形象,而不可能是有血有肉的人。
姜维其实也反对过北伐,这个前文也有所提及,那就是蒋琬准备从水路北上大举进攻魏国的时候,那时朝廷内部一片反对声,于是大家就推举了姜维和费祎作为说客说服蒋琬放弃这个想法,蒋琬最后也没有办法,只有选择妥协,最终含恨郁郁而终。蒋琬的这个方案到底靠不靠谱?后来蒙古灭金走的好像走的就是蒋琬的这样一条路,当时蒙古军队在北方攻击不力,于是拖雷率右路军自凤翔过宝鸡,渡渭水,迂回到四川后沿汉水之下,进入河南,从背后攻击金军,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略效果。蒋琬的方案确实冒险,但机遇和风险是同时存在的,风险越大,机会也才越大,后来历史证明了诸葛亮、姜维一直坚持的西路进军是行不通的,只要魏国死守,蜀汉就没有一点办法,或许蒋琬这种大胆的方式还能获得奇效。
两名说客中费祎本来就是主和派,他提出反对意见并不奇怪,但是为什么姜维也反对呢?答案很简单,同样是北伐,但是这种方式的北伐对姜维来说没有一点好处。从水路进兵,这不是姜维的长项,估计这里面也就没姜维什么事了,最多就是让姜维在西边做一下疑兵而已。就算是蒋琬取得了胜利,也只会使姜维离国家的领导中枢越来越远,到时候蒋琬手下在捧出个大将,挟胜利之威上位,估计姜维连军中的地位也难保。
姜维最喜欢的方式还是走诸葛亮北伐的老路,姜维本来就是陇西人,熟悉这里的地形、熟悉这里的作战方式,熟悉这里的一切,他在这边耕耘那么多年,和周边的羌、胡诸夷的关系也不错。在这里,姜维占到了天时、地利和人和,这才是他能够发挥的广阔天地,所以他才反对蒋琬的计划,最后大家达成共识的以西北凉州为基础的战略应该就是姜维提出来的。
有理想和有野心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姜维无疑是一位非常有理想的人,姜维的最高理想是匡扶汉室,实现这个理想的方式无疑就是北伐,而要组织北伐就需要兵权和财权,所以姜维必须去一步步抢班夺权,那怎样才能抢班夺权呢?那也只能依靠北伐。所以对于姜维来说,夺权和北伐是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它们互为对方的原因和结果。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2-26 09:09:45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6-02-27 00:24:55
楼主玩过光荣公司的三国志吗?我玩了十余年了,真不错,特别是九。我也喜欢玩那个界面,我发现,只有打凉州最好,虽然是失败,因为你说哪水路风险大,出阳平关打得赢就打打不赢退回来守住就行了
-----------------------------
这个玩得不多,要是一直胜利水路的供给都不会断,但是一旦输了就很难回来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2-29 08:54:35 +0800 CST  
费祎这边不同意大举北伐同样是有充足的理由,台面上的理由是蜀国借助的是山川的天险,军事实力、经济实力都差魏国好远,北伐空耗国力,很难取得实质的成绩,还不如保国安民,发展经济,等有机会在图大业。他曾经这样对姜维说:“我等能力离诸葛丞还差得远;丞相北伐都不能成功,何况是我等呢!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以等待有能者去继承,不要希冀侥幸成功,而决成败于一举,如果万一兵败,可就悔之晚矣了。”费祎确实口才厉害,拿出诸葛亮来压姜维,姜维也只有先咽下这口气,再想其它的办法了。
费祎的观点对不对呢?个人认为费祎的战略还是比较有道理的。记得有一则关于吴起的故事:。有一次魏武侯和大臣们乘船在西河郡巡视,魏武侯感叹道:“河山这样的险峻,边防难道不是很坚固吗?”大臣王错 在旁边附和道:“这就是魏国强大的原因。如果您再修明政治,那么我们魏国称霸天下的条件就具备了。”吴起回答说:“我们君侯的话,是亡国的论调,你又来附和,这就更加危险了。”魏武侯气愤地说:“你这话是什么道理?”吴起回答说:“河山的险固是不能依靠的,霸业也从来不因为山河的险固而产生。过去三苗居住的地方,左有彭蠡湖,右有洞庭湖,岐山居北面,衡山处南面。虽然有这些天险倚仗,可是政事治理不好,结果大禹流放了他们。夏桀的国家,左面是天门山的北麓,右边是天溪山的南边,庐山和峄山在二山北部,伊水、洛水流经它的南面。有这样的天险,但是没有治理好国政,结果被商汤击败了。殷纣王的国家,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漳水和滏水,面对着黄河,背靠着山。虽有这样的天险,然而国家治理不好,遭到周武王的讨伐。再说您曾经亲自率领我们占领、攻陷了多少城邑,那些城的城墙不是不高,敌兵不是不多,然而能够攻破它们,那还不是因为他们政治腐败的缘故吗?由此看来,依靠河山险固,怎么能够成就霸业呢?”魏武侯十分赞同吴起的观点,说:“我今天才听到圣人的言论啊,河西政事都委托给你了。”
吴起的理论对不对呢?从中观的角度来看是对的,人和胜于地利,但是我们从更大视角的宏观角度来看,我认为人类政治经济更多是由地理来决定的,这也就是地理决定论。最近中国和印度的经济都是发展势头迅猛,所以大家老在拿两个国家来比较,其中就有这样一个问题,两个国家都是文明古国,文明起源都比较早,但是中国就基本可以保持大一统的格局,而印度大多时候都是出于分裂状态,印度到了近代,还分裂成了印、巴、孟三国,但就是印度本国来说,权力也比较分散,很难像中国这样有一个比较强势的中央政府。
关于这个的解释有很多,个人觉得最靠谱的还是地理决定论,翻开印度的地图,你会发现整个印度半岛看起来很大,但其实这并算不上一块很好的地,从喜马拉雅山南麓一直到印度洋,西边是阿拉伯海,东边是孟加拉湾,海岸线很长,但是在印度半岛上的山脉和河流都是东西走向的,并且延绵非常长,把整个半岛切成了零散的碎块,印度沿海基本都没有有较大纵深的平原,最大的平原就是印度北部的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但这两片平原也是各自为政的,中间被沙漠隔开。就这样在整个印度的土地上,很难形成经济的一体化,只有零散在各个片区的小经济体。就算是到了印度少有的几个大一统时代,例如孔雀王朝、莫卧儿王朝等中央的集权也是比较松散的,和中国秦皇汉武那样的中央集权完全不能比的,地方的权力还是集中在部落的贵族手中,由于地理的阻隔,这种各地的贵族政治渐渐固化,也就形成了印度特有的种姓制度,到了21世纪,现代的印度人还是无法摆脱种姓制度的桎梏。
中国所在的这片土地就明显优越得多,可以说在整个地球来看也是不可多得的宝地,纬度适中,主要的山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在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中下游从南到北都是广袤的平原,虽然其中也有太行山、大别山等山脉,但是并没有完全阻隔开两边的交流,这样随着不断的开发,很容易将可以形成经济的一体化。到隋朝的时候修建了京杭大运河,更是打通了整个华夏片区的血脉,从此中国基本都是处于大一统的状态,而印度就根本没有修这种运河的条件。
回到三国,我认为刘备之所以能够割据一方靠的绝对不是因为他高举匡扶汉室的大旗,占据了道德的至高点;也不是他的团队有多厉害,更够远远高出其他人一筹。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地理决定论,刘备运气比较好,占据了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蜀地。蜀地从来都是割据政权的宝地,易守难攻,在冷兵器时代,只要蜀地的政权内部不出问题,有着坚强的抵抗意志,基本都可以保全政权的独立存在。刘备拿下西川的过程大家都清楚,真算得上天赐良机了,不然刘备也没有可能攻得下蜀地的天险。如果刘备一直留在北方发展,就算是他能够拿下徐州,甚至再控制几个州,但那又如何呢?他和曹操的决战马上就会到来,根本就没有割据一方的机会。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2-29 09:38:37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