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hook169 2016-03-22 12:06:16
接上文,2000年来,始皇帝被无数人骂过,责过,然而他那个时代创立的制度,却一直延用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度与大秦帝国区别大么?),他所开创的社会被马列学者们称为“封建社会”(别说确切了,其名符其表么?),2000年来,我们真的在封建社会中么?
在这个社会中,分封建国不是主流,且其形制于春秋之分封已有本质的区别,只能算是一种遗迹了,那么这个社会该如何命名呢?我自不量力地用一句冗长的句子来表述她......
-----------------------------
@qhayjf 2016-03-24 10:40:13
民主是需要有能跟与之相适应的人,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实行的最好的,因为在哪里公众有公共意识,有自治传统,这种民主制度到了东南亚、到了南美就是一团糟,这种民主相比起来还不如中国的专制制度呢。中国人两千年的专制制度使中国人不具备公共意识,因为所谓公共的东西都是属于皇帝的东西,中国最早的公共厕所都是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自己修的。在美国,很多行业协会、小区业委会的权力是非常大的,比如说在片区自建房都是小......
-----------------------------
评论 hook169:袁复不复辟,个人觉得当时的共和都是搞不成的,不是因为袁搞复辟导致了共和的失败,而是袁觉得共和搞不下去了才想出称帝的方法来的,当时不仅仅是北洋分裂的问题,重要还是南北分裂的问题,南方和北方的差异极大,北方形式上还是统一的,南方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孙中山自以为自己在南方还能镇得住,结果就连根据地的陈炯明都没拿他当回事。简言之,现在中国都搞不成的事,当时绝对是搞不成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3-28 11:40:57 +0800 CST  
评论 hook169:袁复不复辟,个人觉得当时的共和都是搞不成的,不是因为袁搞复辟导致了共和的失败,而是袁觉得共和搞不下去了才想出称帝的方法来的,当时不仅仅是北洋分裂的问题,重要还是南北分裂的问题,南方和北方的差异极大,北方形式上还是统一的,南方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孙中山自以为自己在南方还能镇得住,结果就连根据地的陈炯明都没拿他当回事。简言之,现在中国都搞不成的事,当时绝对是搞不成的。
------------------------------------------------------------------------------
@hook169 2016-03-28 12:27:55
袁世凯从小站练兵开始建立新军,并进而建立北洋军政势力,这是袁的立身之本,这支军队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当时全国其他势力的武装力量远远不能与其对抗。“二次革命”在北洋军的打几下,很快烟消云散,这说明当时的中国,虽军阀割据的局面开始出现,但中央政府余威犹在,革命党人连找点麻烦的能力轻松被破,遑论其他势力。所以统一的根基虽然自洪杨之乱后就受了动摇,但,统一的大局面还能维持。
说袁错估形势是指,袁......
-----------------------------
这个很难类比的,奥斯曼帝国原来的版图和土耳其的版图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如果袁只是想控制北方几省的话,他早就可以做到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3-30 09:37:17 +0800 CST  
所以姜维必须不停地去战斗,而且还要保持不败,要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很难,马上姜维就遭遇了一场大败,他在战场上也碰上了自己一生的对手、和克星邓艾。姜维就像兵乓球员瓦尔德内尔一样,是蜀国战将的常青树,在诸葛亮命归五丈原之时,姜维就担负起重任,死诸葛吓退活司马,和司马懿有过正面的对决,后来又经历了郭淮、陈泰、甚至还有司马昭,现在又迎来了邓艾,实际上邓艾之前就在陇西和姜维有过交锋,不过之前他并不是主将。在上次姜维狄道城无果后,魏廷任命邓艾为安西将军,假节,兼任护东羌校尉,让邓艾全权负责陇西的军事事务。邓艾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家,也是一位搞政治经济的高手,他之前展露头角并不是因为他会打仗,而是他提出了许多搞活经济、发展生产、军队屯田等许多好的建议,得到了司马懿的赏识,后来又慢慢展示出来军事方面的才华。现在由于有《三国演义》的影响,姜维的名气大大高于邓艾,但是在明之前,邓艾的影响力是要超过姜维的,邓艾是入选唐宋武庙的军事家,而姜维则榜上无名。
姜维多年以来的不间断打击前期还是起了点作用的,总的来说还是胜多败少,军队损耗也是魏重蜀轻。姜维北伐的基点已经从诸葛亮时秦岭西县和子午谷一线推进到西县以北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线了,当然这也不排除是魏国内部不稳,吴国不断兴兵的原因,在司马昭整合权力以后,政局慢慢趋于稳定,而邓艾在此时也刚好掌军西北。自此以后,姜维就一直被邓艾所压制,就再也没有过胜绩。
对于姜维的再次来犯,邓艾是做了从分准备的。姜维上次撤退以后,魏军多数人认为姜维已经力竭,不可能再出兵北向。邓艾却断言姜维还会伺机进犯,他分析了之前失败的各种原因,集合军民之力,上下一心,加紧备战。果然,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56年(延熙十九年)春, 姜维又北伐曹魏,邓艾准备充分,姜维完全找不到机会,最终姜维进攻不力,反而被邓艾打了反击,损兵折将,大败而回。有关这段的记载有点诡异,正史中把姜维的失败都归咎到了一个人身上,那就是与时任镇西大将军的胡济,战前姜维约好胡济在上邽会合,但胡济并没有领军赴约,使得姜维最终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大败。
那为什么说这一段诡异呢?因为姜维作为大将军,他和胡济的联合进军后这个应该不能称之为约定,而应该是军令,胡济失期不到,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这完全是应该砍头的,但是胡济并没有收到任何惩罚,还在不久以后升任右骠骑将军,这个职位基本上就仅次于大将军而已。
这种情况我有几种猜想,第一就是姜维把胡济当作替罪羊了,因为在王经洮西战败后,邓艾就总结了五点,总的来说是针对原来的失败做了一些战略部署,基本上应该对于姜维下一步的进攻都做了针对性的准备。看了《邓艾传》段谷之战的前因及结果,我分析当时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姜维先从祁山折返回董亭,从董亭进攻南安,在南安武城山争险不成又连夜东行过渭水杀向上邽。这就导致了士卒疲敝,一直在做无用功,被邓艾以少量兵力所牵制。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姜维一直在找寻魏军的破绽,却始终没有找到一点机会,徒劳无功。而姜维无奈自下又只有连夜行军奔赴进攻目的地上邽,却在上邽东南的段谷遭到邓艾早已埋伏好的精兵袭击,因此大败。
因此胡济其实到底是没赶上还是压根就没去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我估计是可能胡济看到姜维一直在转圈,因此不敢自己先去上邽,而等姜维到上邽的时候又迅速被击败,胡济也来不及救了。而且我们要明白胡济也不是一般人,胡济也是为数不多的北伐元老之一,当年他还和诸葛亮一起上书参到了供应后勤不力的李严。胡济其人,史料真少,不为人所熟知。然而在蜀汉后期,其地位不可小觑。胡济主督汉中,蜀汉历任军事长官不论是伐魏或是防魏,都需选择重要的将领镇汉中。如同刘备、诸葛亮时代的魏延、蒋琬时代的吴懿、费祎时代的王平。这些将领共同的特点是军事经验丰富,是从戎马中历练出来的良将,汉中是蜀之门户,择将当是慎之又慎。从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姜维是约胡济来上邽,而并非是命令,可见胡济这边可能是直接受皇帝节制的,因为汉中实在太重要了,汉中一丢,蜀汉就危险了。
胡济这边应该也是有打算的,如果仅仅是为了配合姜维的上邽之战,就算是上邽拿下来了,而自己这边被魏国趁机偷袭丢了汉中的话,这责任谁来负,难道姜维会负吗?汉中离上邽千里之遥,胡济根本就不敢带重兵离开汉中到上邽去,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01 09:03:42 +0800 CST  
姜维这次败得那么惨,自己也效仿当年诸葛亮自贬官职,但他也得找人来分担一下责任吧,那胡济没有应约来帮忙,肯定是得找他来一起担当了。这件事里刘禅也是明白人,知道胡济在里面责任不大,但他也不说破,反正不给胡济惩罚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一段时间姜维风头太劲,朝中姜维的反对势力开始抬头了,包括来刘禅都感觉的姜维的威胁了,而姜维的行事也过于霸道,连他自己手下的爱将例如张翼都开始对他颇有微辞。因此朝中有各种势力出来暗示或明示胡济不要去帮助姜维北伐,而姜维自以为有援军,打仗就有点托大,想搞个奇袭打乱邓艾的战略部署以后再和胡济合兵拿下上邽,哪知道邓艾这边没有留下任何破绽,姜维只好按原计划去打上邽,结果胡济根本就没来,姜维还被邓艾搞了伏击,自以为是友军在等自己,哪想到是敌人设下埋伏圈,姜维哪有不败之理。这种情况下胡济当然不会受到惩罚,反而是得到了嘉奖升职。
不管是那种原因,我们都可以看出姜维的地位并没有那么稳固,而且这次失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史书里是这样描述的:“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众庶由是怨讟,而陇西亦骚动不宁。”因此姜维也不得不自贬为后将军,但是和诸葛亮以前一样,还是虽然降职,但是还是行大将军的事。
一年后,传说中的机会又来临了,魏将诸葛诞联合东吴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昭。司马昭调关中兵力东下讨伐诸葛诞。这对于司马昭来说可以是一个生死存亡的考验,对于姜维,那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蜀大将姜维乘机攻攻向关中。十二月,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以前在讲蜀道的时候提过,这是属于一条比较激进的道路了,姜维这次的进兵是他走得最远的一次,到达了沈岭,也就是如今的陕西周至,可以说已经离长安非常近了,和诸葛亮最远的北伐距离基本持平了。当时,魏在这一带积存大量军粮,且防守薄弱,姜维要是得到了这批粮食,那可以说是解决了北伐最大的问题,完全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和魏死磕下去了。所以魏国这边非常紧张,邓艾和征西将军司马望立即合军据守。姜维军进至芒水,依山为营。邓艾、司马望率军近水筑寨,两军隔河相对峙。邓艾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非常地不利,所以他有使用了当年司马懿使得那套老办法,那就是死守。任蜀军怎样挑战,邓艾、司马望都坚守不出。
邓艾的战略就是不输当赢,因为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不出问题,不要拖司马昭平乱军的后腿就可以了,等大军回师,姜维自然就会退兵的,自己出营去和姜维死磕,就算能打赢达到的最终战略效果并没有多大区别,所以邓艾是绝对不会出营冒险的。大家一般都会鄙视这种龟缩战法,但这恰恰对于邓艾是最佳选择,因为此时的龟缩也是为了将来的全面反攻,而且这种龟缩战法也不是一般将官能够驾驭得了的,这必须拥有强大的掌控力才行,龟缩消耗对军人来说是多么憋屈和耻辱的一件事情,长期如此,会使军人们从心理和生理都陷入一种非常负面的状态,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爆发。连司马懿当年都差点兜不住,靠皇帝的帮忙才度过了难关。
姜维这边也不敢强攻,很明显强攻一方是一定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的,姜维也就这点家底,他也舍不得就这样消耗掉。姜维心中还有一个期许,那就是诸葛诞和东吴的联军能够打败司马昭,到时邓艾这支军队一定就会奔溃,或逃或降,到时自己就可以趁机拿下整个关中地区,到时再以关中为跳板,北伐中原、统一全国也就指日可待了。于是两军就在芒水长期对峙起来。直到次年三、四月间,诸葛诞败亡的消息传来,姜维只得回师了。邓艾那边怕有埋伏,也不敢追赶,于是姜维的大军顺利撤回了国内,表面上看起来双方打了个平手,但从整个战局来说姜维可以说又输了一局,这一战后司马昭扫清了国内的各种敌对势力,权力的整合已经基本完成,魏、蜀双方的战略主动和被动形式已经完全逆转,姜维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北伐可以说没有希望了,接下来考虑的应该是将来怎么来应付魏国的进攻了。当然司马昭也还有一个人要对付,那就是魏帝曹髦,等司马昭彻底架空曹魏,大权在握之时,也就是魏国灭蜀大战之日。
所以历史又给了蜀汉几年的续命期,姜维回到了成都以后,由于这次北伐打到了长安边,也算得上有所突破,于是姜维也重新坐回了大将军的位置。不过实际上这场徒劳无功的战争对姜维的打击还是挺大的,再加上国内的其他势力也在蠢蠢欲动,朝内的樊建、董厥、诸葛瞻、阎宇、谯周以及著名的黄皓都对姜维表现出了不满,甚至有的人消弱姜维的势力并取而代之,姜维自己心里也是惴惴不安的。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姜维心理的变化和不安。蜀国有一位官员,名叫杨戏,这也是朝内难得的才子,曾经创作《季汉辅臣赞》,这也填补了《三国志》的很多空白,例如陈到,如果没有杨戏的这篇文章,根本就不可能有人知道曾经有这样一位牛人的存在。有才的人一般也是一位有性格的人,杨戏一直以来都比较酷。有一次蒋琬和杨戏交谈时,杨戏时常静默不答。蒋琬的下人看不下去了对蒋琬说:“您向杨戏问话,杨戏却默不作答。杨戏对您如此傲慢,这不是太过分了吗?”蒋琬却回答道:“人的思想各不相同,就好像人们的面孔不同一样。不要当面顺从,背后又说否定他人的话语,这是古人所提出的告诫。杨戏本想要赞誉我,但这并非他本意,他的本意是要反对我所说的话,但又考虑到不应揭露我的不足之处,因此沉默不语,这是杨戏为人坦诚的表现。”
蒋琬能够容忍杨戏,姜维就做不到了,杨戏跟随大将军姜维行军到芒水。杨戏心里一直不服姜维,现在仗打得又不顺利,杨戏就借酒对姜维做出了批评和嘲讽,究竟杨戏说了啥,我们是不可能知道了,但我们知道的是姜维听后非常生气,一向看似宽宏的姜维会成都以后就将上表将杨戏被罢免官职,贬为庶人。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05 11:11:38 +0800 CST  
姜维心里很不安,他一定要做点什么来改善目前的状况,所以姜维重归大将军的位置以后,姜维做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重新布局蜀汉的防御系统,这也是后来姜维最为后人诟病的事情,甚至有人认为姜维的这个举措直接导致了蜀汉的亡国。
姜维向刘禅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適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於是令督汉中胡济卻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於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姜维这一段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呢?要想讲清楚还得从汉中一带的地形说起,这个在之前的诸葛亮北伐时也详细说过,这里再啰嗦一下。汉中位于秦岭之中,是汉水在秦岭中形成的一片冲积平原,四面群山环绕,地形险要。汉中向北,有数条道路通往关中平原,自西向东分别是陈仓道、褒斜谷、骆谷和子午谷;向东沿汉水而下,可抵达上庸郡;向西经武都连接陇右之地;向西南可经阳平关、剑阁、梓潼通往成都平原。从整体上看,汉中是连接关中与蜀地之间的桥梁,而无论对于关中还是蜀地,汉中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屏障。
当年刘备拿下汉中后,力排众议任用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魏延,魏延当时夸下海口:“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话虽这样说,魏延也知道自己的斤两,他到达汉中以后还是采取了务实的防御战略,在汉中通往关中的要隘修筑营寨,屯兵据守。魏延的防御战略基本奠定了之后蜀汉汉中防御战略的基础,即以重兵把守汉中外围的险要据点,将入侵的敌军阻挡在汉中平原之外。由于秦岭山势险峻,因此敌军的行军路线比较固定,基本只能沿着既有的几条道路进军。如果能成功封锁敌军的进军通道,敌军难以迂回,攻关不克,就不得不退军。这种战略也可以简称为“御敌于国门之外”。所以魏延虽然没有能够吞下敌人的能力,但是能把敌人挡在门外还是可以做到的。至少在魏延在的十几年里,汉中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汉中防线可以说是经受了两次重大的考验,我们一直一来都觉得是蜀汉对曹魏不断地进行不间断打击,实际上魏国也没有那么被动,曾经有两次大规模的面向蜀汉的军事行动,只是最后都被汉中防线给挡住了,这两次成功的汉中防御战间接搞垮了两任魏国的大将军,才让司马懿有了可乘之机。
第一次是在公元230年七月,魏大司马曹真上奏魏明帝曹睿,请求伐蜀,想一劳永逸地解决对抗蜀国的问题。魏军的部署是:曹真亲率主力出子午谷,大将军司马懿沿汉水而上,两军至汉中会合,又派后将军费耀、雍州刺史郭淮等出陇西,以牵制蜀军。得到魏军全面进攻的情报后,诸葛亮亲自率军进至城固、赤坂,扼守魏军必经之地,派魏延、吴懿迎击郭淮、费耀,并调永安李严率军两万增援。两军很快交锋,魏军先锋夏侯霸进抵兴势,在谷中扎营,被蜀地的百姓发现,遭到了蜀军的围攻。夏侯霸苦撑到援军抵达才得以解围。而曹真率领的魏军主力由于道路艰险而行军迟缓,很快天气状况恶化,连降大雨,道路断绝,无法进军。魏国高层反对的声浪也日益高涨。至九月,曹真受诏撤退,而魏延、吴懿也在阳溪大败郭淮、费耀,魏军的进攻至此无果而终。魏军徒劳无功,空耗国力,曹真的威望也大大下降,自己回国后就一病不起,第二年就一命呜呼了。
汉中防线迎来的第二次考验是在公元244年。当时汉中的防务则交给了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而且当时的战略部署主要在西北,重兵都在姜维那里,使得汉中兵力骤减至不满三万。244年魏国大将军曹爽为了树立威信,不顾司马懿的反对,于三月发兵十余万,自骆谷进攻汉中。由于敌我实力差距悬殊,有人提出放弃外围防线,集中兵力固守汉、乐二城,放魏军进入汉中平原,等涪县的蜀军主力抵达再进行反击。王平认为这种做法十分危险,涪县援军距汉中有近千里之远,如果放魏军进入,魏军攻破阳平关就等于打开了入蜀的大门,后患无穷,于是王平坚决据险而守。曹爽大军抵达后,攻关不克,无法前进,“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此时蜀大将军费祎也抵达汉中,参军杨伟、太傅司马懿力劝曹爽退兵。五月,曹爽引兵撤退,途中遭到了费祎率领的蜀军主力截击,魏军死伤惨重,勉强退回关中。
而这次姜维的思路就是一反之前全力阻止敌军进入汉中平原的思想,放弃外围防线,放任魏军进入,退守汉、乐二城,把魏军锁定在汉中平原内,坚壁清野再辅以游击战。待魏军粮尽退军,则一举出击,歼灭魏军。这种战略可以简称为“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的战略。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08 15:38:55 +0800 CST  
@狙爆楼下 2014-06-16 03:19:51
就拿崔琰来说,崔琰作为曹植的亲戚,以一种伟光正的方式支持曹丕,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讨厌的事,不搬掉崔琰,崔琰的伟光正形象必然会使他最终凌驾于曹操的后代之上。曹丕当然不会去倒崔琰的台,而作为曹植,即便曹植取得了继承权,也一样不会搬掉崔琰,这就使崔琰立于不败之地,这就会逐渐形成曹操子孙之外另一种不可小觑的势力,甚至崔琰的一句话就能让曹家天下变成是崔琰说了算的,这是任何领袖都不愿意看到的。可惜崔琰不够聪明,或许他真是一个伟光正的人物,对自己的“功高震主”毫不警觉,依旧表现得泰然自若。如果崔琰在狱中有所警觉,就让曹操知道他是以谨慎的态度来对待曹操立嗣的问题,或许崔琰真的不会死。
-----------------------------
@苏格拉底不是底 2016-04-05 18:23:04
二代权力交接的布局
-----------------------------
确实以前看不懂许多皇帝年老后在开始大杀功臣,现在知道了都是为了权力交接,包括我朝。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08 15:49:14 +0800 CST  
@qhayjf 2016-04-08 15:38:55
姜维心里很不安,他一定要做点什么来改善目前的状况,所以姜维重归大将军的位置以后,姜维做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重新布局蜀汉的防御系统,这也是后来姜维最为后人诟病的事情,甚至有人认为姜维的这个举措直接导致了蜀汉的亡国。
姜维向刘禅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適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於是令督汉中胡济卻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於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姜维这一段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呢?要想讲清楚还得从汉中一带的地形说起,这个在之前的诸葛亮北伐时也详细说过,这里再啰嗦一下。汉中位于秦岭之中,是汉水在秦岭中形成的一片冲积平原,四面群山环绕,地形险要。汉中向北,有数条道路通往关中平原,自西向东分别是陈仓道、褒斜谷、骆谷和子午谷;向东沿汉水而下,可抵达上庸郡;向西经武都连接陇右之地;向西南可经阳平关、剑阁、梓潼通往成都平原。从整体上看,汉中是连接关中与蜀地之间的桥梁,而无论对于关中还是蜀地,汉中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屏障。
当年刘备拿下汉中后,力排众议任用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魏延,魏延当时夸下海口:“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话虽这样说,魏延也知道自己的斤两,他到达汉中以后还是采取了务实的防御战略,在汉中通往关中的要隘修筑营寨,屯兵据守。魏延的防御战略基本奠定了之后蜀汉汉中防御战略的基础,即以重兵把守汉中外围的险要据点,将入侵的敌军阻挡在汉中平原之外。由于秦岭山势险峻,因此敌军的行军路线比较固定,基本只能沿着既有的几条道路进军。如果能成功封锁敌军的进军通道,敌军难以迂回,攻关不克,就不得不退军。这种战略也可以简称为“御敌于国门之外”。所以魏延虽然没有能够吞下敌人的能力,但是能把敌人挡在门外还是可以做到的。至少在魏延在的十几年里,汉中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汉中防线可以说是经受了两次重大的考验,我们一直一来都觉得是蜀汉对曹魏不断地进行不间断打击,实际上魏国也没有那么被动,曾经有两次大规模的面向蜀汉的军事行动,只是最后都被汉中防线给挡住了,这两次成功的汉中防御战间接搞垮了两任魏国的大将军,才让司马懿有了可乘之机。
第一次是在公元230年七月,魏大司马曹真上奏魏明帝曹睿,请求伐蜀,想一劳永逸地解决对抗蜀国的问题。魏军的部署是:曹真亲率主力出子午谷,大将军司马懿沿汉水而上,两军至汉中会合,又派后将军费耀、雍州刺史郭淮等出陇西,以牵制蜀军。得到魏军全面进攻的情报后,诸葛亮亲自率军进至城固、赤坂,扼守魏军必经之地,派魏延、吴懿迎击郭淮、费耀,并调永安李严率军两万增援。两军很快交锋,魏军先锋夏侯霸进抵兴势,在谷中扎营,被蜀地的百姓发现,遭到了蜀军的围攻。夏侯霸苦撑到援军抵达才得以解围。而曹真率领的魏军主力由于道路艰险而行军迟缓,很快天气状况恶化,连降大雨,道路断绝,无法进军。魏国高层反对的声浪也日益高涨。至九月,曹真受诏撤退,而魏延、吴懿也在阳溪大败郭淮、费耀,魏军的进攻至此无果而终。魏军徒劳无功,空耗国力,曹真的威望也大大下降,自己回国后就一病不起,第二年就一命呜呼了。
汉中防线迎来的第二次考验是在公元244年。当时汉中的防务则交给了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而且当时的战略部署主要在西北,重兵都在姜维那里,使得汉中兵力骤减至不满三万。244年魏国大将军曹爽为了树立威信,不顾司马懿的反对,于三月发兵十余万,自骆谷进攻汉中。由于敌我实力差距悬殊,有人提出放弃外围防线,集中兵力固守汉、乐二城,放魏军进入汉中平原,等涪县的蜀军主力抵达再进行反击。王平认为这种做法十分危险,涪县援军距汉中有近千里之远,如果放魏军进入,魏军攻破阳平关就等于打开了入蜀的大门,后患无穷,于是王平坚决据险而守。曹爽大军抵达后,攻关不克,无法前进,“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此时蜀大将军费祎也抵达汉中,参军杨伟、太傅司马懿力劝曹爽退兵。五月,曹爽引兵撤退,途中遭到了费祎率领的蜀军主力截击,魏军死伤惨重,勉强退回关中。
而这次姜维的思路就是一反之前全力阻止敌军进入汉中平原的思想,放弃外围防线,放任魏军进入,退守汉、乐二城,把魏军锁定在汉中平原内,坚壁清野再辅以游击战。待魏军粮尽退军,则一举出击,歼灭魏军。这种战略可以简称为“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的战略。
-----------------------------
@注册个名不容易 2016-04-09 01:15:55
三国时大部分人口应该还是在广大的农村,财富也主要以农田产出为主,将魏军放入关内,纵使坚壁清野,让魏军无可劫掠,但农民怎么办,如果都弄进城,那么城内粮食要怎么供应那么多的人口,我觉得坚壁清野是敌我实力悬殊,万不得已才采取的杀敌三千自损一万的打法,因为对生产破坏太大了,魏军纵使这次打不下来,把你农田村舍来个三光,没有三五年能够恢复生产?三五年之后再来呢?那么汉中将成为蜀地的负担,而不能起到任何......
-----------------------------
如果能够重创敌兵,这种战略还是划得来的,如果战绩好,乘胜追击,说不定可以拿下长安也未可知。所以说这个战略比较冒险。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12 09:05:57 +0800 CST  
姜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按照老传统来分析,首先是台面上的原因,那就是姜维反思多年北伐一直都是无功而返,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蜀国还是缺乏攻坚的实力,一般的攻城战都是依靠强大的实力碾压的,或者是围城拼消耗,这两方面蜀汉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所以只要魏国采用龟缩战术,蜀国这边就没有任何办法,所以要想取得突破,那就自己也得变化。既然主动出击不行,那就诱敌深入,设个口袋阵,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从而打垮魏国。
这个想法其实也还是很有创意的,至少不像诸葛亮当年一条路走到黑,没有变通。我们回过头想一下当年陆逊是怎样战胜刘备的,用的就是这个战术,先把刘备放进来,让出几百里的地势复杂险峻地段,然后死守一点,这样刘备的后勤补给线将会大大拉长,而且经过的都是艰难路段,这就加大了刘备军队后勤补给的难度。然后陆逊和刘备打消耗战,很明显这样打下去对刘备是越来越不利,所以刘备军队也就不免新服七杂,锐气也在慢慢被消解,陆逊抓紧机会雷霆一击,直接就把刘备打到全军覆没,我们常说的火烧连营七百里说的应该是刘备长达七百里的补给线。
但现实生活中常常是这样,想法是不错,实际操作起来就问题重重,陆逊可以做到,并不代表姜维可以做到,这里并不是说姜维和陆逊存在多大差距,两人面对的各种情况也是完全不同,陆逊也差点和下面的武将闹翻,如果当初陆逊没有顶住压力,可能又将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了。还是那句话机遇和风险并存,收获最大的方法往往也是风险最大的,姜维起初想得确实挺好,只是后来的局面不是他能控制得了的。
接下来再剖析一下私底下的想法,首先我们的明确一点,那就是刘禅对姜维是足够支持的,不然姜维也不可能一步步畅行无阻地高升,刘禅算不上英明神武,但也绝对不是《三国演义》里那个扶不起的阿斗,更不可能是我们印象中那个智力有问题的人。刘禅主政四十余年,手下的大臣换了一拨又一拨,他都能做到君臣相得,在那么长的一段时间内,蜀国没有发生过那种血流成河的恶性政治事件,相比同时期的魏国和吴国,蜀国的政局已经算得上非常稳固了。诸葛亮的北伐刘禅也不感冒,但一旦在朝内形成决议以后就全力他就全力支持,《三国演义》里面有关刘禅在大好时机下命令诸葛亮退兵的情节完全就是作者编造出来黑刘禅的。
诸葛亮死后,刘禅曾一度叫停北伐,废掉丞相职位,自揽大权,但后来随着时局的变化心态也有所变化,又开始重新举起北伐的大旗,在这种情况下,姜维被重用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刘禅对姜维的北伐也是极力支持的,姜维基本上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平均两年内必定是要北伐一次的,但是姜维的北伐战绩确实乏善可陈,反正基本没有捞到什么实利。我们算一下蜀国的经济状况,蜀国的人口在蜀国灭亡时统计,也就差不多90万,之前可能会多一点,满打满算也就100万而已。姜维一次出兵的规模就在5万以上,与之相应的供应后勤的民夫至少也得配备20万。蜀国100万人口,一半男丁算50万,再去除老弱病残,也就剩下30万不到了,蜀国其他边关也需要驻军,这样算下来就没人搞生产了,年年都在全民动员来北伐,所以姜维这边压力大,刘禅这边压力更大,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刘禅采取了一些奇葩的政策。
刘禅采取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大赦天下,刘禅在位时有记载的大赦就多达十三次,诸葛亮死前只有一处大赦记载,死后有十二处,其中最为频繁的就是姜维北伐的这段时间。大家可能会认为刘禅这种大赦无非就是在显示自己的宅心仁厚,表明自己的仁君风范吧。作为一个国君是不可能干这种纯粹沽名钓誉的事的。
蜀汉大赦天下的主要原因就四个字:人口不足,因为人口不足直接导致税收减少,整个国民经济也随之衰退,而监狱里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还会消耗国家财政,不得已刘禅一直要靠大赦来缓解人口危机。当然这也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会大大破坏国家的法律系统,蜀国的最终崩溃也是早晚的事情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12 09:58:56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6-04-13 10:07:31
那么后来是什么事情让刘婵又开始不顾国力开始北伐呢
-----------------------------
本来北伐一直一来就是蜀国政治正确的国策,就像我朝的实现XX主义社会一样,但是具体的政策一定会有摇摆,就像当年所谓的东风压倒西风一样,一会儿发展经济,一会儿搞阶级斗争但就是不可能否定XX主义。蜀国在诸葛亮时代不断北伐,国力实在消耗太大了,所以蒋琬、费祎才开始改变北伐的战略,他俩虽然不打,但是他俩也不敢否定北伐,蒋琬提出水路计划,费祎是小规模骚扰。
经过这十几年的修养生息,人心思变,所以姜维就得以上位了,我觉得里面的因果关系不是姜维上位,北伐势力也占到了主流,而是北伐势力也占到了主流,姜维才得以上位,刘禅也才会那么支持北伐。只是无奈北伐实在是没有什么像样的成绩。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15 10:47:38 +0800 CST  
@狙爆楼下 2014-06-16 03:19:51
就拿崔琰来说,崔琰作为曹植的亲戚,以一种伟光正的方式支持曹丕,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讨厌的事,不搬掉崔琰,崔琰的伟光正形象必然会使他最终凌驾于曹操的后代之上。曹丕当然不会去倒崔琰的台,而作为曹植,即便曹植取得了继承权,也一样不会搬掉崔琰,这就使崔琰立于不败之地,这就会逐渐形成曹操子孙之外另一种不可小觑的势力,甚至崔琰的一句话就能让曹家天下变成是崔琰说了算的,这是任何领袖都不愿意看到的。可惜崔琰不够聪明,或许他真是一个伟光正的人物,对自己的“功高震主”毫不警觉,依旧表现得泰然自若。如果崔琰在狱中有所警觉,就让曹操知道他是以谨慎的态度来对待曹操立嗣的问题,或许崔琰真的不会死。
-----------------------------
@苏格拉底不是底 2016-04-05 18:23:04
二代权力交接的布局
-----------------------------
@qhayjf 2016-04-08 15:49:14
确实以前看不懂许多皇帝年老后在开始大杀功臣,现在知道了都是为了权力交接,包括我朝。
-----------------------------
@我说的你别信 2016-04-09 10:38:26
打江山的时候是兄弟手足,上位后就你死我活了,太祖心狠手辣比明太祖还狠!
-----------------------------
@shineheart20 2016-04-12 15:19:40
太祖还是比不上朱元璋,否则第二代核心就不存在了。
朱元璋应该是中国历朝皇帝里面心最狠手最辣的。
另外,必须要对唐朝名臣李勣表示一下景仰——三朝臣子,每朝皆得重用,几经沉浮,还能功成名就,最终得以善终(只不过子孙后代有点悲催),堪称人臣典范,佩服。
-----------------------------
朱元璋还不是失败了,自己最寄予希望的孙子也被自己的儿子搞掉了,自己精心留下辅政大臣全部被一锅端了。政治都是群体博弈的结果,任何人都不要想控制一切。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15 10:50:25 +0800 CST  
那刘禅那么挺姜维,但是姜维给刘禅带了什么呢?无非就是一次次无功而返,就算刘禅再喜欢姜维,他也是兜不住这个局面的。姜维在这种情况下,姜维就必须采取自救的方法了。从之前胡济失约的事件可以看出,姜维虽然是大将军,但也不是对整个国家的军队有绝对的控制权,至少胡济的汉中守卫部队就不是姜维可以控制得了的。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这样一个情况,那就是胡济的汉中防线固若金汤,魏国很难越雷池一步,那就是说蜀国并没有感觉到多大的威胁;而另一边姜维在西北经营了十几年的北伐大计一直是败多胜少,毫无进展,姜维凭什么立足于朝野呢?况且现在姜维也明白常规的北伐是不可能胜利的,只要魏国死守坚城,自己就没有任何办法。现在朝内的各种反对势力已经在蠢蠢欲动了,姜维自己也必须做出改变,只要魏国入侵,进入了汉中平原,朝野也必定是一片恐慌,到时就是自己在全民期待下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等自己大胜之时,有谁还敢质疑自己。所以姜维这个战略的对于自己最大的好处是进一步体现出自己以及自己手下这支军队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性。
《三国志》记载:“於是令督汉中胡济卻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於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姜维完成了自己的战略部署,并且成功地把胡济请出了汉中。当然蜀国这边姜维可以控制,魏国那边就没有办法了,姜维设好了口袋阵,魏国那边却迟迟没有来,一等就等了快五年,魏国那边在干啥呢?司马昭把国内的这种敌对势力压制下来以后,开始把矛头指向了曹魏的小皇帝,于是发生了魏国皇帝曹髦被杀的政治事件,司马昭一时间也是焦头烂额,哪里有时间管得了伐蜀的事。
所以姜维期待的大战一直就没有等来,姜维自己反而耐不住了,于是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维又出兵了,这次还是在西北,姜维率军进攻汉、侯和,结果再次被邓艾击败,姜维又一次延续了对邓艾的不胜纪录。这次失败的后果很严重,国内的各种姜维的敌对势力都纷纷乘机出来攻击姜维。在这短短的四年间,蜀国国内的局势也有了巨大的变化,景耀元年黄皓、董厥上台,景耀四年 诸葛瞻上台,这些人都不约而同地成为了姜维的对头。在这种情况下,刘禅也对姜维失去了耐心,这也怪不得刘禅,实在是因为姜维没有拿出什么成绩。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世界,如果一个公司,总经理十分努力,但是公司连年亏损,业绩糟糕,那董事长也很难力排众议,一定留任这位总经理。我们为什么天天都在骂中国足球队,不就是因为他们战绩不行,老是在输球。那些什么足球队员纪律散漫、缺乏拼搏精神甚至道德败坏之类的都不是真正的理由。如果中国足球对能够一直赢球,甚至拿下世界杯,那绝对就没有任何批评的声音了,那些队员都会被当成英雄来追捧。这还仅仅是足球,只是一项体育活动而已,姜维那是拿着全国的国力,拿着每家每户的身家性命来博北伐大战。经过了十几年辛苦,蜀国没有开疆拓土,没有取得任何实利,得到的只是国民经济的破败,民有菜色而已。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各种客观原因,例如蜀国国力太弱、后勤补给困难等等原因,但是说这些有什么用?就像中国足球,我们也可以说中国足球职业化水平差、注册球员少,青少年足球基础差等等,我们了解到这些就会不骂中国足球了吗?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换谁一样搞不好,大家还是会一直要求替换中国足协主席,替换主教练的。
因此,刘禅对于姜维的信任基本到头了,之所以没有直接把姜维拿下那是因为刘禅以及众臣都忌惮姜维手里的那支军队,姜维手下的这支军队既是蜀军的主力,又是蜀军中的精锐,一个不小心逼反了姜维,这个后果谁也承受不起。于是刘禅、黄皓就运用政治智慧,搞出了一个左、右大将军奇葩官职,前文简略分析过后汉的将军系统,将军之中最高等级的官衔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蜀国就把这几个官衔都一分为二,分别都搞了个左右将军,例如张翼就当了左车骑将军、廖化则任右车骑将军。本来大将军是一家独大的,总揽军政大权,现在刘禅给阎宇加封了右大将军,姜维就成为了左大将军,这个意图非常的明显,那就是在分姜维的权,而且这应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再一步步消减姜维的军权,直至将他打倒。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15 11:41:32 +0800 CST  
姜维不仅仅面临的外患,还有内忧,我们可以看一下以下的这几段记载:
《汉晋春秋》:景耀五年,姜维率众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三国志•邓张宗杨传》:自翼建异论,维心与翼不善,然常牵率同行,翼亦不得已而往。
《三国志•邓张宗杨传》:十八年,与卫将军姜维俱还成都。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将翼等行,进翼位镇南大将军。维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经众死于洮水者以万计。翼曰:“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维大怒。曰:“为蛇画足。“维竟围经于狄道,城不能克。
张翼、廖化可以说是姜维的左膀右臂,可就是这两个人,也渐渐对姜维表示质疑和不满了,例如张翼是违心地被姜维所迫,跟着他出去打仗的,这对于姜维来说更是危险,面临这样的局面姜维应该也不敢想继续掌控蜀国的军政大权了,他转而集中精力去掌控自己手下的这支军队,只要有着支军队在,至少姜维是不用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于是姜维连成都不敢回了,直接带着军队驻扎在了在沓中,大家看一下地图就可以得知,沓中就出于陇西的核心位置,这里可以说是姜维的老窝了,姜维呆在这里,可以说谁的不用怕,当然,带那么多兵也不能闲着,姜维就让大军在这里种麦子,像诸葛亮一样开始屯田。不过姜维的屯田可是与诸葛亮有着本质区别的。诸葛亮的屯田是克制司马懿龟缩战术的一招妙手,可惜这招还没有体现出什么功效,诸葛亮就病死了;姜维屯田主要是要保持军队的独立性,如果能够保持自给自足的话,军队就可以摆脱对政府的经济依附,这样的话姜维就完全可以和朝廷分庭抗礼,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了。
在《华阳国志》里有这样的一段记载:“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后主敕皓诣维陈谢。维说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耳。”这段记载和《三国志》还是一点矛盾的,按《三国志》的说法,姜维一看势头不对,就成都都没敢回了,直接去沓中屯田了。而《华阳国志》的说法则被《三国演义》所采纳了,我自己觉得还是《三国志》靠谱一点,姜维直接就要求刘禅杀黄皓,这个有点夸张了,又是属实的话,说明姜维原来确实是权倾朝野。前面我们分析过所谓的宦官干政无非是皇帝另一种控制朝政的手段而已,就比如魏忠贤打击东林党,实际上这应该也就是天启的意思,天启对于东林党也是有着深切的仇恨的,再加上朝野中被东林党排挤的各种党派纷纷团结在魏忠贤麾下,才使得魏忠贤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如果是天启站在前台打击东林党,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天启不会采用那么残酷的手段而已。
黄皓其实并没有多少实权,他做得事更多其实体现的刘禅的想法而已,姜维对着刘禅直接指名道姓要杀掉黄皓,这确实有违君臣之礼,拿到现在来说太合适,这就类似于XXX直接到毛面前指责江青,直接要求把江青拿下。如果姜维真的那么干了,那可能是姜维在做一个测试,看看自己在刘禅心中是否已经失势,如果刘禅杀掉黄皓,说明刘禅对自己还是绝对信任,自己可以全力布局和执行自己的“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的战略部署;如果刘禅不杀黄皓,那就说明自己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还是赶紧以自保为主,佣兵回西北才是最好的出路。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18 12:17:31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6-04-16 09:04:52
诸葛蛋这家伙丧心病狂啊,姜维不是他爸爸的老朋友加继承人吗,他反对干嘛
-----------------------------
姜维是诸葛亮的继承人只是《三国演义》的说法,诸葛亮钦定的继承人是蒋、费,姜维最多是排在第三顺位,而且诸葛亮也没有亲口说过。诸葛瞻和黄皓等人并不是一伙的,只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搬到姜维而已。作为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绝对会认为自己才是诸葛亮事业的继承人,要北伐也得自己亲自带兵去,却没想到被姜维独揽大权了,这就类似于孙科从来就不认可蒋介石一样。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18 12:22:36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6-04-18 20:32:07
有个问题一直搞不懂,想请教楼主,姜维叛变魏国,钟会叛逆魏国,家人都在魏国,不怕皇帝灭他全家吗?
-----------------------------
怕是肯定怕的,但是做大事的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徐庶那样注定不会有成就,而且那时政治人物还是要脸的,拿家人要挟,疯狂报复家属的事还是觉得太low了,一般做不出来,刘邦的家人全部在项羽手里,项羽还曾经要把刘老太公煮了,刘邦的回应是给他留一碗肉汤,项羽也觉得没意思,也就作罢了。一旦成为领袖,如果因为家庭关系被要挟住,这个领导就马上被抛弃,古代那些成大事者肯定都是铁石心肠。比如毛泽东,当时他的妻儿都被抓住了,他就被要挟,脱党、离开军队,那他也就不可能成为伟大领袖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22 11:39:47 +0800 CST  
我们过去的历史观往往有这样一个特点,国家、或者组织只要是衰败了,出问题了,那一定是出坏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是揪出坏人,打倒坏人,问题好像就解决了,只可惜好像坏人就像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永远都割不完。我们学近代史,感觉中国人好可怜,先是清政府里一个个都是坏人,皇帝什么咸丰、同治之类都是昏庸无能,然后又出了慈禧这样的坏人中的极品当政;臣子里面什么琦善、李鸿章一个个都是卖国贼,终于出了像林则徐这样的好人,却又被奸人所害,报国无门,含恨离世。然后坏人一个接一个,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汪精卫、蒋介石......终于老天有眼,出了共产党、来了毛主席,一群好人建立新中国,国家终于走向了繁荣富强。这种历史观也未免太廉价了,如果是作为政治宣传的话,这种说法是没问题的,但作为一个成年人还有这样的历史观,那真的就是有大问题了。
按照上面的那种历史观,蜀国灭亡了,那一定是出坏人了,首屈一指的坏蛋那就是黄皓了,连陈寿也是这么说的:“祗死后,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但黄皓真的干过什么坏事,那就没有什么记载了,记得小时候看三国,黄皓最令人生气的事就是收了邓艾的贿赂,散布谣言、蛊惑君王,致使姜维白白地错过了收复长安的大好机会 。北伐一次消耗多少国力呀,而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黄皓可以说为了那一点小小的私利,断送了整个国家的前途。
但可惜这一段情节完全是老罗杜撰的,可以从正史中找到的黄皓的恶行也就那么几件:首先是刘禅弟弟刘永憎恶宦官黄皓,黄皓取得刘禅的信任把持朝政后,在刘禅耳边谗言离间刘永,刘禅渐渐疏远刘永,以致刘永竟十多年不能朝见刘禅。本来皇家兄弟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那么融洽,刘禅没有像曹丕那样迫害自己的兄弟已经算得上仁慈了。话说回来,如果刘禅对自己的弟弟好,想念弟弟了,召见过来或者自己去看望就行了,那里是黄皓可以决定得了,这样就把两兄弟关系不恰的原因全部归到黄皓身上,黄皓这口锅背得也是挺大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当时众大臣多依附黄皓,唯有罗宪刚直不阿,于是黄皓憎恨他,在后面使阴招,把他贬为巴东太守。当时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让罗宪领军,当阎宇的副将。这段读下来好像真没看出个所以然,这个罗宪,原来当的什么官职搞不清楚,但黄皓也没能把他怎么地,好歹罗宪还能当巴东太守,过不久还当上了大将军阎宇的副将,从这里好像阎宇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是黄皓的人,他似乎并不鸟黄皓。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22 12:00:24 +0800 CST  
历史的大势从来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个人或许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利、可以决定一个王国的兴衰,但是历史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一个不断创造财富的过程,而在亚当斯密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财富的增长的来源是奴役和掠夺,所以人类才一直都会有战争的冲动,因为战争胜利的结果就是奴役和掠夺。就这样,只要一个政权壮大起来,这个政权就会有有抑制不住的冲动来征服它力所能及的领土。我们再回到地理决定论,在亚欧大陆东方的这片土地上,东边是海洋,北面是苦寒之地,西面是横亘的难以逾越的山脉,南边是难以生存的丛林,所以中间这片黄河与长江的两河区域就是我们平常历史所说的天下。
统一天下就是每一个小政权的最终理想,所以只要条件成熟,必定会有一个政权会最后胜出,成功地君临天下,这就是所谓的久分必合。当然这种剥削和奴役必定会激发社会矛盾,当这种矛盾不断积累,终有一天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于是帝国崩塌,又回到了合久必分的局面,只要摆脱不了财富的增长方式,这就是一个无止境的死循环。三国分裂那么久,有像魏国这样的巨无霸政权,天下的统一一定是必然的,这不是个人可以左右得了的,当然不出意外情况,征服者必然是魏国。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22 12:12:05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6-04-18 20:32:07
有个问题一直搞不懂,想请教楼主,姜维叛变魏国,钟会叛逆魏国,家人都在魏国,不怕皇帝灭他全家吗?
-----------------------------
@qhayjf 2016-04-22 11:39:47
怕是肯定怕的,但是做大事的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徐庶那样注定不会有成就,而且那时政治人物还是要脸的,拿家人要挟,疯狂报复家属的事还是觉得太low了,一般做不出来,刘邦的家人全部在项羽手里,项羽还曾经要把刘老太公煮了,刘邦的回应是给他留一碗肉汤,项羽也觉得没意思,也就作罢了。一旦成为领袖,如果因为家庭关系被要挟住,这个领导就马上被抛弃,古代那些成大事者肯定都是铁石心肠。比如毛泽东,当时他的妻儿都被抓住了,他就被要挟,脱党、离开军队,那他也就不可能成为伟大领袖了。
-----------------------------
@我说的你别信 2016-04-25 09:35:12
可是古代社会作为臣子动不动就会被抄家灭族,比如钟会这种,肯定会被灭族,一把年纪了,就算做个蜀汉皇帝,又有什么意思,权利欲望那么大?
-----------------------------
历史上因为自己的政治野心被灭族的政治人物实在太多了,当自己深陷其中的时候,可能就管不来那么多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26 09:18:44 +0800 CST  
@快刀客2015 2016-04-23 10:58:26
楼主总能看透问题的本质,能否听听楼主对当今社会和今后世界发展趋势的大致看法,为我等开阔一下思路?
-----------------------------
这个好难,等想好再说吧,对未来,我还算乐观吧,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和未来,战争应该不会成为世界的主题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26 10:01:07 +0800 CST  
把黄皓看做是蜀国亡国的原因实在有些荒谬,我这么说并不是黄皓是好人,我只是觉得黄皓的角色实在有些微不足道,他个人的能量还够不到可以影响到整个战局的等级。但有一个人是可以的,那就是姜维。有时候我甚至这样想过,如果姜维有韩信那样的军事才能,在魏国内乱之时能够拿下长安,占领关中之地的话,蜀国有蜀中平原、有八百里秦川,以这样的基础来和魏国抗衡,说不定可以逆转局面,最后一统天下也未可知。当然这只是我一个人在瞎想,历史不可假设,所谓的计谋在战争中的作用也没有那么神奇。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契机,以两个国家经济总量的对比,只要魏国的政权稳定下来,蜀国的灭亡是迟早的事,至多是蜀国靠着汉中多守上几年,魏国先灭了吴,然后蜀道的双重天险失效,也随之亡国。
这里,我个人有这样的一个结论,那就是姜维个人的决策大大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姜维调整了整个蜀汉的防守战略,他是这个战略布局的总设计师和操盘手,设计是完成了,布局也按要求完成了,但是到了实际运作的时候,整个局面就完全失控了。姜维的这个口袋阵要能取得预期效果,那就需要姜维自己能够全面掌控全局,能够让蜀国的各个军事集团形成有机的配合。结果姜维自己往沓中一躲,完全撒手不管了,整个防御系统就出于一个失控状态,“口袋”是形成不了,反而导致的结果是门洞大开。
司马昭那边估计是在蜀汉这边安插了内应的,他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觉得是个机会,于是就准备伐蜀,司马昭现在在魏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权力的整合,可以说是大权在握,所以他现在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能够更进一步称帝的问题了,虽然现在司马昭可以说在朝堂里说一不二了,但是离称帝的威望那还差得远,就是比起曹操当年还差得远,至少曹操的江山可是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要想称帝,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就是统一天下。司马昭也想趁着自己身子骨还算硬朗,赶紧完成这不世的功业,柿子要找软的捏,所以司马昭目标就是相对比较软的蜀汉了
公元263年(景元四年)夏,司马昭准备伐蜀,在朝堂上司马昭说到:“自在寿春平定叛乱以来,士兵已经六年没有战事,制造兵器,修缮盔甲,准备对付吴蜀二虏。如果灭吴,大略计算一下,造战船,开水道,得用千余万个工日,这就要十万人一百几十天才能完成。另外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潮湿,必然会发生疾疫。当今应先取蜀,灭蜀三年之后,借巴蜀可以顺流而下的有利地势,水陆并进,这就像历史上晋灭虞定虢,秦吞韩并魏那样容易了。蜀战士据统计有九万,驻守成都及守备后方诸郡的不下四万,余下的不过五万。如今将姜维拖在沓中,使他不能东顾,然后大军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击汉中。蜀军若各自据城守险,必然兵力分散,首尾隔绝。我们可以调集大军破其城池,派遣散兵占据村野,剑阁无暇守其险,关头无自保之力。以刘禅之昏庸,外面边城陷落,蜀国的男女老少就会在内地震恐不安,这样敌人的灭亡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这段是从原文硬翻译过来的,语句有些生硬,但是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司马昭简直就是预言家,后面时局全部都是按他所预料的所发展的,当然不排除是晋国自己修史有所美化,但也可以看出司马昭这人确实不简单。然而司马昭这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之后,取得的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差,基本上没人附和司马昭的提议,包括与蜀汉打了很多年仗的征西将军邓艾,邓艾认为蜀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内乱,这时候伐蜀并不是好时机。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26 10:10:49 +0800 CST  
@快刀客2015 2016-04-26 15:06:12
希拉里说2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穷的国家,给出的依据是:
1、从申请移民的情况看,中国90%的官员家属和80%的富豪已申请移民,或有移民意愿。一个国家的统治阶层和既得利益阶层为什么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信心?令人费解!
2、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不知道对国际社会应负的责任和义务。所受的教育,或者是宣传媒体基本上都是仇视或妖魔化他人或他国,让人民丧失理性和公正......
-----------------------------
这段话后来出来辟谣了,应该不是出自希拉里的口,现在这种段子网上实在是太多了,许多人在借名人之口表达自己的意见,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关注度。希拉里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在公众场合演讲一定是慎之又慎的,里面的内容一定会是反复斟酌,目的性非常明确,绝对不会发一篇关于中国的愤青似的牢骚。
我比较同意宋鸿兵先生对于美国的分析,美国现在政府主要受两股力量的影响,一是美国国家主义派,另一派是商业帝国派。国家主义派是以美国国家利益为先,所以他们时时刻刻在警惕中国崛起对于美国的威胁,美国人实在不愿意崛起这样一个和他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而另一派是以跨国公司利益为先的,这些人就希望和中国搞好关系,开拓中国市场,获取更多利润。这两派力量都很强大,而且商业利益派还稍占上风。因此对于中国美国的国策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局面,保持大面上的友好贸易关系,但时不时搞点事出来打压一下中国政府。希拉里是其中偏向于美国国家主义派的,他也需要讨好这一部分美国选民,所以她经常出言压制一下,所以谣言制造者选择她还是有的放矢地。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28 11:31:05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