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元天历元年(1328年),元文宗图帖睦尔改关羽封号中的“壮缪”为“显灵”,称“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尽废宋元两朝给关羽的封号,恢复东汉之原封号“(汉)寿亭侯”,但因不知道“汉寿”是地名、“亭侯”为爵位,恢复的封号跟原封号比竟少了一个“汉”字,直到嘉靖十年(1531年)才由嘉靖皇帝考正为“汉寿亭侯”;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明武宗朱厚照赐南京关庙庙额为“忠武”,这是明朝统治者赐关庙名的开始,并下令将全国的关庙都改称为“忠武庙”。
继北宋徽宗后,对关羽的第二次集中加封是明代的万历皇帝,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明神宗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并改关庙名称“忠武”为“英烈”,关羽至此晋位为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明神宗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次追封,我们后世熟知的“关圣帝君”称号就是这一次追封得到的,明神宗对这次追封十分重视,派遣司礼太监恭捧九旒珍珠冠一顶、玉带一根、四蟠龙袍服一套、黄金牌一面上书封号十六字,至北京正阳门关庙供奉,我们今天在很多宫观祠庙看到供奉着的关公神像是身着帝装的,就是起于这次追封。不仅关羽得到了大帝的称号,关羽的亲属部将也得到了皇帝的加封,关羽夫人被封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长子关平被封为“竭忠王”,次子关兴被封为“显忠王”,部将周仓被封为“威灵惠勇公”,此外,并赐关羽左右丞相和元帅、伽蓝,分别是左丞相陆秀夫、右丞相张世杰、元帅岳飞、伽蓝尉迟恭,自此,关羽“永安帝位,不在将班”,成为皇家亲封的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
清朝统治者对关羽的崇奉更是无以复加,清兵入关以前,满洲朝廷已经开始崇奉关公。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前一年(1615年),即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县)内城南门修建关帝庙,是后金国初七大庙之一。皇太极崇德八年(1643年)以沈阳为京城,即敕建关庙,皇太极亲赐“义高千古”匾额。入关后,清世祖福临于顺治元年(1644年)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皇帝对关羽虽未加封,但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玄烨西巡途径解州时曾拜谒关帝庙,并为关庙亲书了“义炳乾坤”匾额;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皇帝追封了关羽的曾祖父为“光昭公”、祖父为“裕昌公”、父亲为“成忠公”;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乾隆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嘉庆二十年(1815年),嘉庆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道光八年(1828年),道光帝加封关羽为“威显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道光之子咸丰皇帝更是前后四次加封关羽,最后关羽的封号为“护国保民精诚绥靖威显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而且加封关羽曾祖父为“光昭王”、祖父为“裕昌王”、父亲为“成忠王”,并且在皇宫中也供起了关帝神位;同治九年(1870年),同治帝载淳加封关羽为“护国保民翊赞精诚绥靖威显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光绪五年(1879年),关羽得到清室最后一次加封,称号最终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全长二十六个字,可谓尊奉之至、无以复加了。
关羽一步步从候到公,从公到王,又从王到帝,再到千古一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一切都是始于宋,终于清,这是不仅仅是一种力量在推动的,从上面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至少有民间、官方、宗教三股力量在联合把关羽推上神坛,三个力量互相交织、相互利用,最后形成了巨大的合力,终于使关羽登上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地位。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0-23 09:43:16 +0800 CST  
英雄崇拜,这几乎是人类本原性的心理欲求。有学者指出:“英雄崇拜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悠久。甚至原始人就已意识到,他只所以能够在异己的和经常是敌对的世界中生存下来,全靠其杰出首领的英勇和足谋多智。”由于世人感觉的自己在残酷现实中的无力,更多人把拜托苦难的的希望寄托在英雄之上。托马斯・卡莱尔在他的《英雄和英雄崇拜》一书中把英雄崇拜成是解救绝望的现状的唯一办法。当然人也在不断反思,所以才会有反英雄崇拜的思潮,但我渐渐发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皇帝”这仅仅是西方人的想法,我们的人民基本是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即便是到了现在,我们仍然把自己的幸福寄托于一个英明的领导人,仍然在高声歌颂着“大救星”。
这应该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中国的古人同样在寻找崇拜的英雄偶像,但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时候,他猛往往去历史人物中去寻找偶像。北宋以前,中国人对于三国的历史观,没有“汉贼不两立”的排曹尊刘的看法。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在《魏纪》首章写了长篇文字,论述为什么以魏记年,而不以蜀记年的理由。到了南宋,可怜到只有半壁江山,长江以北,都为辽、金或元等异族占领,危亡意识使得一些文人特别强调正朔观念。南宋的朱熹,是个狂热的儒家原教旨主义者,他是以蜀绍汉的主张者之一。而《三国演义》恰恰就是全面贯彻朱熹主张,而谬种流传的一部文学作品。所以,关羽的忠贞报国,不事二主,从此成为所有中国人的规范。
因此,到了北宋一朝,关羽的形象就已经深入人心了,民间也就流传着各种关羽显灵的传说,民间自发地建起了关羽庙。传说当年北宋和西夏作战之时,每当大战前夕,宋兵们都会自发地去拜祭关羽庙,他们不仅仅相信关羽能给他们带来好运,他们甚至相信关羽能够带领天兵天将来帮助自己。虽然关羽当年自己也自身难保,兵败身死,但是人一死也就成神了,反而拥有了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
当关羽在大众心中拥有神秘力量以后,宗教渐渐发现了这个非常好的素材。宗教其实也就是偶像崇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在《宗教本质讲演录》中论述宗教根源时曾指出:人性中的软弱的一面和与生俱来的依赖感是宗教起源之一。宗教和英雄崇拜之间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佛教、道教看到关羽在民间如此地受欢迎,于是非常合时宜地把关羽引入到了自己的体系当中,中国从来都是一个多神教的社会,各种宗教在大众眼中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反正都是一些超自然的力量,所以才会有像《西游记》那样道、佛两教的神仙、神佛共聚一堂、其乐融融的景象。这种情况在基督教世界、或者伊斯兰世界的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人的宗教是非常世俗化的,什么宗教到了中国后都会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基督教徒去教堂,一般都是去赎罪和忏悔;伊斯兰教徒去清真寺,去的目的是净化心灵;佛教徒去佛寺,目的是了却俗念,修来世。但大部分的国人去宗教殿堂,主要都是为了非常功利性的世俗目的,例如升官、发财、祛病、生子等等,我们不需要理解这种宗教的教义,只是知道里面的神仙有着超自然的能力就好,只要我给他烧香上供,他就能保佑自己飞黄腾达。所以世俗化后的宗教的目的性非常强,只要能够为我所用就可以。所以关羽即使佛教的伽蓝神,又是道教的的护法四帅之一,佛道两教也根据这个衍生出了非常多的关羽的神仙传说。
民间和宗教的推动是相辅相成的,当宗教参与到关羽的造神运动中以后,那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力也就相应越来越大了,人们越发相信关羽这尊神的存在。关羽也渐渐成为百变万能神,既能保佑打胜仗、又能保佑做生意、既能保佑警察、又能保佑黑社会。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0-26 08:57:53 +0800 CST  
@西风笋干 2015-10-23 16:37:35
楼主,关羽完了写谁呢?写写吴国那帮人吧
-----------------------------
关羽还会啰嗦几天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0-26 18:18:23 +0800 CST  
@既关羽何须张飞 2015-10-23 23:16:50
楼主,写写东吴吧!或是张辽
-----------------------------
吴国的前面简单说过一下周瑜和鲁肃,还是对吴国不太熟悉,下一个是赵云。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0-26 18:20:53 +0800 CST  
而在民间创造出的那么多的神仙中,关羽是最具有人间色彩的神。在人们的印象中,关羽是“义”的化身,即通常人讲的“义”。即指义气。义是天之使命的“五常”之一,是君子之交恪守的行为准则,也是维护人们之间信赖关系的纽带。这个“义”,在老百姓看来,更多的是江湖义气的“义”。施之以恩,报之以德,款之以情,还之以义,这“义”,正是那些毫无安全感的小民们,所期求的相互之间的盟契基础。关羽的“义”与正义、大义,不完全是同一范畴的概念,而是以自身的价值观、利害观为标准的。无论你是谁,刘备也好,曹操也好,只要一片真心,以诚相待过我,那你在危急中,我必能拔刀相助,豁出身家性命,虽万死而不辞来回报。这也正是人们不敬别的神,独敬关羽的缘故。
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大家在乱世中打拼一般都是遵从“以我为主”的法则,这样也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当然问题也来了,大家都是这样的话,那人之间如何可以有最基本的信任呢?所以人们在私底下尊崇“义”的法则。吕布就是一个反例,只要是挡在自己前面的绊脚石,都要坚定不移地除掉,尽管丁原、董卓待他有千般好,该在背后捅刀子就捅刀子,当然吕布也可以把丁原和董卓定义为坏人,自己是在为民除害。如果有人在深入问,那你以前怎么会认坏人做干爹呢?吕布也可以说,那是他们后来变坏了。话是任人说的,但公道自在人心,所以到了后来吕布想认曹操做干爹但曹操却杀了吕布,他对吕布已经失去了信任。
但关羽就不一样,他自己有自己做人的原则。他到了曹营以后,他应该也有机会逃走。甚至他也有机会反戈曹操,杀不了曹操的话杀个曹操的大将,再把这个作为到袁绍那边的投名状,给自己给兄弟换回更多的筹码。关羽没有这样做,他虽然已经做好离开曹营的想法,但是他还是一定要立了大功才走,为了立这个功,他甚至于不惜性命,冲入百万军中取了颜良的首级才走。曹操给他高官厚禄,他还是决然离开,去投奔还在颠沛流离中的刘备,这就是他的处事法则。当然后来造神运动起来,大家可能觉得这还不够,所以要还给他编造出了华容道义释曹操,长沙义释黄忠等故事,加强了关羽的“义”,所以后来毛宗岗就把关羽称之为“义绝”。
关羽受到民间欢迎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是结拜兄弟传说中的鼻祖,虽然桃园结义的故事可能并不存在,但这并不妨碍这个故事的家喻户晓。现在凡是民间要结拜需要找一个正式场合的话,一般去的就是关帝庙。在传统社会中,最为牢固的关系是血亲关系,直到现在还是一样的。但是血亲关系实在有限,当大家在合作过程中希望进一步巩固关系,一般采用的方法就是结拜兄弟,成为名义上的血亲关系。历史上最早的记载是唐朝冯贽的《云仙杂记》记述了一个叫戴宏正的人每交到一个密友,就会把他的名字写在薄竹简上,焚香禀告祖先,称为「金兰簿」,金兰簿即结拜的盟约,又称金兰帖,因此结拜又称换帖。宋朝《太平御览•吴录》则提及张温与诸葛亮结为金兰之好。
在中国传统社会,认乾亲是一种吸纳成员、扩大宗族力量的方式,尤其是可以扩展的谊亲关系。传统上人们于重大节日、婚丧喜庆等场合均喜欢有较多的亲戚聚集。喜庆时可营造热闹气氛,倍添欢乐;丧葬时亦能显得有体面,多人聚集和给予安慰亦能减轻丧家的悲痛心情。这种风俗习惯直到现在还是一直存在,特别是青少年,很多人在自己的青春岁月中应该都会有点这样的记忆。
刘、关、张这样的君臣关系在中国历史上也都是一个孤例,尽管可能事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兄弟情深,但至少三人没有闹翻过,直至最后,张飞和刘备的死可以说都是因为为关羽复仇而导致的,至少从结果上来看他们的兄弟之情是可以称之为兄弟神话,后来有多少结拜兄弟为了利益反目成仇,自相残杀的,在政治的风口浪尖能像刘、关、张这样保持终生的兄弟友情的还确实罕见。以至于我们一想起结拜兄弟,想到的必然是桃园结义。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0-29 09:05:37 +0800 CST  
人们之所以这样欣赏关羽的义气,正反映出明中后期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寻求加强交流与合作,希望互相帮助,患难与共,以应付激烈的社会竞争及各种突然事变的普遍社会心理。刘、关、张没有铜臭味的桃园结义对世俗生活中的重利轻义行为也是一种反讽,自然为世所重。李贽便尖锐指出:“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谁识桃园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过桃园谒三义祠》)表现了人们要求摆脱世俗偏见而追求真情实谊的美好愿望。
明清时期的民间宗教和会党结社也利用了关羽的影响,他们以桃园结义为榜样,义气相激,成为其内部团结合作的精神纽带。流传甚广的白莲教便信奉关羽;三合会“各公所均祀关羽,每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其忌日,以五月十三日为其生诞,皆庆祝”(徐珂《清稗类钞》卷六十六);哥老会的“开山式”,于会场中挂关羽神像予以礼拜……由于这些宗教和会党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因而关羽崇拜也被普及到社会底层的各个角落。
当然,光是民间和宗教推动还是不够的,在中国最重要的还是得得到官方的认可才行。中国官民之间的关系我们经常形容为父子关系,儿子喜欢的偶像得不到父亲的认可,那就绝对上不了台面。这种情况到今天也是一样的,当初XX功在民间影响也是极其的大,都已经有了上亿的教众,官方说取缔还不是取缔了。关羽的成神之路最关键之处还是在于不同的皇帝在其中推波助澜。
我们再回头看看这些皇帝,这些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关羽真正走上神坛是要到宋以后,所以这些皇帝主要就是宋、元、明、清的皇帝,其中第一类是英明神武的汉人开国皇帝,符合这条件的也就仅仅两人,分别是赵匡胤和朱元璋,赵匡胤直接把关羽排除出了武庙,而朱元璋做得更绝,他直接撤销了武庙,姜子牙一众人等全部被撤了,对于关羽朱元璋把之前给他的王位全部撸了,直接把关羽打回原形,回到了汉寿亭侯的位置。不过朱元璋晚年对关羽还不错,还单独给关羽建了庙,所以朱元璋虽然对关羽并不感冒,但另一个侧面却帮助了关羽,因为武庙的撤销,武庙失去了主人,等后来关羽逆袭回归,他就成了武庙唯一的主人。
赵匡胤和朱元璋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战场上的好手,也是政治上的能人,所以对于两次为敌国所擒的关羽,他们是看不上的,他们是不需要那这样一位败军之将来装点门面的,关羽的军事能力不要说和他们自己相比,自己手下的一些大将都比关羽强得多。他们都是政治强人,他们对自己的控制力非常自信,他们不需要依靠偶像崇拜来加强控制力,如果真的需要这样一个人的话,或许他们觉得就是他们自己。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02 10:47:23 +0800 CST  
@天际之雷 2015-11-03 10:21:11
上亿教众?比想象的多。。。
-----------------------------
这个应该是差不多的,北方极其流行,我一个朋友在哈尔滨上学,他们学校一半以上,上至博士生导师、下至学校保安,都练这个。市政广场经常会有万人群练的集会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03 17:59:17 +0800 CST  
接下来的另一类就是把关羽推上神坛最重要的推手,最典型的就是宋徽宗赵佶和明神宗朱翊钧。这两位皇帝也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首先他们俩都是正史中比较公认的昏君,赵佶是亡国之君,惨被俘虏,客死敌国,断送了北宋王朝。而万历怠政,四十年不上朝,史学界还有种说法明是亡于万历而不是崇祯。
其二他们俩都可以算得上是盛世皇帝,当江山传到他们手里时,皇朝都已经延续了上百年,国家已经多年无战事,国家经济极其发达都是难得的和平盛世,在世界同时来比较,都可以算的上是最发达的国家。当然在发达的表层下暗流涌动,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地积累。
其三这两个王朝也有相同的特点,那就是文官系统异常地强大,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而几套班子同时运作,政府效率极低,军人社会地位低下,兵力远离作战地域养在中央,作战力非常低下。但是由于没有大型战争的检验,当时的全社会对于这个都没有深刻地认识。
其四两个人原来都不算正统的皇族继承人,赵佶当上皇帝十分意外,宋徽宗是宋神宗第十一子,按照常理他是绝对不可能染指皇位的,但他的哥哥宋哲宗二十三岁英年早逝,无子,于是宋朝皇室在弟弟群中寻找继承人,赵佶就这样撞了大运,成为了皇帝。万历是货真价实的太子,不过他的爷爷嘉靖同样是中了大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这种有皇后和大臣们选定继位方式前文已经分析过,那就是一定会选出一位弱势皇帝,这种皇帝缺乏自己的班底和势力。
说了这么多共同点,也就是要探究他们遵从关羽的原因,相同的身世和经历使他们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关羽作为了全民偶像,作为了加强自己统治的工具。虽然这两个皇帝都被看作是昏君,但实际上这两个人都是非常聪明的人,赵佶除了书画的特殊技能之外,头脑也是相当灵活的。在他即位之初,他发布召书,下诏求贤。他的诏书写的是情真意切。“其言可用,朕则有赏。言而失中,朕不加罪”。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万历也是一样,为了增强民众的信心,还曾经徒步去天坛求雨。其实就是没有绝对的坏人一样,也不存在绝对的昏君,谁当皇帝,都是希望国家国富民强,万国来朝,有谁一上台就希望把自己的国家搞垮。于是这两人都带着一腔热情上台了,结果却是重重地撞了南墙,这两人都不是那种意志坚毅、能力超强的人,一旦发现皇帝也没有那么了不起,现实和理想是存在巨大差距时,他俩也无力改变和缓和社会矛盾,于是两个人都选择了龟缩,赵佶沉醉到自己的书画艺术世界中,朱翊钧则是消极怠工,躲在宫中自己玩自己的。
对于官僚系统们,他们感到的应该是深深的失望,特别是那个小皇帝朱翊钧,每天被道貌岸然的老师教导要忠孝节义、要勤俭奋发;大臣们也天天再号称忠君爱国,可一旦触及切身利益时展现出来的就是另一番面孔了。在朱翊钧小时侯,张居正应该是他的偶像,能力超强、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可是到了张居正死后一查他的底,才发现张居正的家财和奢侈是自己原来不可想像的,正因为如此,感觉受到深深欺骗的朱翊钧才会那么疯狂倒算张居正。
那种传说中对于君主死心塌地的大臣实际中是找不到的,于是赵佶、朱翊钧才会在故纸堆里去需找,无疑关羽是最符合他们要求的,关羽的忠诚是针对个人的,就是仅仅面对刘备。当关羽已经在汉庭封侯,而且前程一片灿烂,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回到了完全是朝不保夕的刘备身边。作为皇帝,他们多希望身边能够有这样的臣子,就算能力差一点都没有关系,只要够忠诚就可以。所以册封关羽是一种态度,是向全天下诏告自己对于一个臣子的要求,既然本朝没有,那就册封死人,于是关羽的头衔就在不停地加码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04 23:17:21 +0800 CST  
@asdf00_hehe 2015-11-04 14:15:00
楼主快出书吧,买书钱都准备好了
-----------------------------
呵呵,一直没来得及整理,整理完争取能出出来。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04 23:19:34 +0800 CST  
@李劲555 2015-11-05 08:14:43
楼主下一个讲谁
-----------------------------
下一个是赵云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05 16:37:08 +0800 CST  
也许每一个皇帝都有文功武治的幻想,虽然赵佶、朱翊钧在位时国家的gdp非常的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家的军事实力都是每况日下,而很多年没有打大的战争使这种趋势更为明显。朱翊钧在位时搞过三大征,赵佶则是掺合了灭辽之战,说实话,这两人手底下确实少有历史留名的战将,朱翊钧真正上台之后,马上就把戚继光搞掉了;赵佶那边就更惨些,手下都是童贯之流的将军,所以他们崇拜关羽,也表达出了他们渴望名将、渴望武力威震四方的心理。
这里面还有一个异类,那就是宋高宗赵构,赵构神话关羽的重要推手。赵构说起来还是比他父亲厉害,好歹守住了半壁江山,比起南明那是强的太多了。而且赵构手下可是名将如云,特别是出了一位一段时间内和关羽并驾齐驱的武圣人岳飞。虽然这是属于关公战秦琼、张飞打岳飞似得历史纵向比较,但我要说岳飞的军事才能高于关羽估计大家都不会反对。既然这样那么赵构为什么把眼前的武圣白白杀掉,却去死人堆中找这样一个偶像树立起来呢?原因其实和上面还是一样的。赵构发现了岳飞这个瑰宝以后,对于这个年轻人确实是大力提拔的。岳飞32岁就因功晋升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岳飞成为两宋最年轻的节度使。但是赵构发现,岳飞虽然以精忠报国为信条,但是他所忠于的并不是他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岳飞忠于的是大宋这个国家,忠于的是民族,忠于的是自己的理想。因为这样,岳飞绝不会像关羽对刘备那样对赵构,岳飞坚持自己的理想,他才会对于赵构屡屡抗命,多次以辞职来要挟,拒绝赵构金钱、美女的赏赐。作为君主的赵构,他希望得到的下属是关羽,而不是岳飞,也许会能力稍差一些,但是忠诚是完全针对个人的。
接下来是另一类的皇帝,那就是异族皇帝的大力推崇。具体就是元、清两代,这两代都是汉人完全被异族征服的两个朝代,而这些蒙古族以及满族的皇帝都无一例外地对关羽崇拜推波助澜。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任何时代,官方都需要推出一些全民偶像来帮助加强统治,关羽有非常强大的群众基础,又被道佛两教所推崇,官方当然是要遵从一下民意的。当然更重要的关羽最符合他们的要求。民众喜欢的偶像也很多,例如卫青、霍去病,还有有成为新的武圣势头的岳飞,但是树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树立封狼居胥的卫霍,那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岳飞应该没有真的吃过胡虏肉,但霍去病好像是真的干过这种事。什么是胡虏?蒙古人不就是吗?这种偶像树立起来只会加大民族矛盾,肯定是不行的。树关羽就比较安全,以这个在宣传一下忠义,对于皇帝,要有无限的忠诚,对于兄弟朋友,要以义当先,这个没问题,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所以元代的皇帝也在给关羽封王建庙。还因为元朝统治者崇信佛教,而关羽与天台宗有一段渊源,加上民间普遍祭祀关羽的局面已经形成,他的身价也就水涨船高。世祖至元七年(1270),忽必烈采纳国师八思巴建议,将关羽作为“镇伏邪魔护安国”法事的“监坛者”,除佛之外,关羽是参与祭祀的惟一神明,风头一时无两。
明朝推翻元朝的统治之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借以扭转元朝末期造成的思想统治松懈的不利局面。在政治高压下以道德说教、粉饰太平为内容的思想获得统治地位。与之相伴随忠文化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明朝推行忠文化的手段之一就是借助关羽这个典型人物。于是关羽作为忠臣典范获得重点宣扬。可以说在明代关羽开始由受推崇走上了被崇拜的神坛。当然还有一部小说也是功不可没,那就是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是关羽的形象进一步家喻户晓。前文说过的万历皇帝甚至觉得关羽封王还不够,直接给关羽封了帝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孔子影响力那么大,也就是封了王而已。
如果说明朝的关羽崇拜到达了一定高度的话,那清朝的关羽崇拜可称得上登峰造极。在明末《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大了,据说努尔哈赤是靠着《三国演义》里的计谋打败明朝军队。当然这应该是不能当真的,真正的打仗也不会是《三国演义》里面所描写的那个样子。不过也确实说明《三国演义》在当时多么地深入人心。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关外时都认真地读过这部小说,对刘关张等人赞誉有加。他们向明朝请求赐予关帝神像,加以崇拜,并称关羽为“关玛法”
清军入关取得政权以后,基本上每一代的皇帝都对关羽表现出了极大的尊崇,基本上每个人都对关羽的加封做了加码,关羽的头衔也在不断加长,以至于到了光绪时给封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这样一个超长的奇葩帝位。清庭对于关羽的推崇可以说和元是比较相似的,因为这里面就有这民族法统和政治问题。
因此在民间另一个偶像岳飞的问题上,清朝统治者的态度则非常复杂,毕竟岳飞抗击的是女真人的祖先,所以他们采取了提高关羽地位以打压岳飞的手段。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下令将岳飞移出供奉了几百年的武庙,追封汉将关羽三代,在全国普建关帝庙,自此对岳飞的祭祀就衰落了。
满清统治者吸取和承接汉文化,当然是得人心之举,而推重关羽,对于号召汉人的效忠尽力,矢诚不二,为其所用,更有政治利益上的考虑。最起劲者莫过于乾隆,对关羽死后的谥,也要改动。四十七年十一月上谕:“关帝当时力扶炎汉,志节凛然,乃史臣所谥,并非佳名。陈寿又与蜀汉有嫌,所撰《三国志》,多有私见,遂亦不为论定,岂得为公?从前世祖章皇帝,曾经降旨,封为忠义神武大帝,而正史犹存旧谥,阴寓讥评,非所以传信万世。今当抄录四库全书,不可相沿旧习。所有志中关帝之谥,应改为忠义。”
满清统治者对于文化控制是空前的,对于历史的篡改也是空前的,之前大家改历史还遮遮掩掩,到现在就成光明正大的了,在《三国志》里,“后主景耀三年,追谥羽为壮缪侯”,这里明明白白记录了关羽的谥号,后世也都是这么认可的,而乾隆皇帝就对偶像关羽的这个谥号里这个“缪”字怎么看也不顺眼。据谥解,武功不成曰“缪”,事理不明曰“缪”,谬种流传的“谬”,也与“缪”通,有给关老爷脸上抹黑之嫌,于是直接号称是陈寿在抹黑关羽,把关羽的谥号改成了“忠义候”,为了关羽,乾隆也是够拼的。这也是国人的一贯做法,中国人好绝对化,好则全好,坏则全坏。伟大的人物绝对要一无瑕疵,而被否定的角色则一无是处,一些历史人物总是盖棺论定不了,就因为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我有权,历史我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谁又能把我怎么样,这也就是乾隆这样的专制者心中的想法。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08 12:45:26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5-11-08 21:31:27
楼主会讲姜维吗?也是传奇人物感觉比赵云精彩,特别是最后一战!
-----------------------------
姜维也是被《三国演义》严重夸大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09 08:56:39 +0800 CST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据《缺名笔记》记载:“本朝羁縻蒙古,实是利用《三国志》(即《三国演义》)一书。当世祖之未入关也,先征服内蒙古诸部,因与蒙古诸汗约为兄弟,引《三国志》桃园结义事为例,满州自认为刘备,而以蒙古为关羽。其后入帝中夏,恐蒙古之携贰焉,于是累封为忠谊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宜德关圣大帝,以示尊崇蒙古之意;时以蒙古于信仰剌麻外,所最尊奉者,厥唯关羽。二百余年,备北藩而为不侵不叛之臣者,专在于此。其意也如关羽之于刘备,服事唯谨也。”这个理由有点牵强,不过也不算太离谱,蒙古当时的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满清对于他们也是不予余力地拉拢,以关羽做例子,也算合理。
总之关羽崇拜在清朝末年达到了顶峰,这就出现了前文提过的“村村有武庙”的盛况。当然盛极必衰,这一切在之后就戛然而止了,大部分的关帝庙被捣毁,关羽也迅速跌下神坛,在大多数的心中又回到那个《三国演义》中的武将的角色,至少在大陆地区是这个样子。我曾经有一个经验,如果你去到一个公司,里面供奉这关帝的神位,那我可以肯定一件事,这个公司的老板不是香港人就是台湾人,或者是海外华人,反正不是大陆人。好了关羽就啰嗦到这里,接下进入另一个人物。
如果是仅仅只是看《三国志》的话,赵云的传记非常的短,也就仅仅数十字而已,实在是没有什么多说的,这里先将这段文字摘录一下:“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瓚,瓚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确实,这样的经历非常地稀松平常,整个的生涯记载的战斗也就是三段,而且乏善可陈,第一段在当阳刘备大败再一次抛妻弃子的情况下,赵云成功地保护住了刘备的妻儿没有掉队;第二段在刘备攻打西川的艰难时刻,由诸葛亮带领着张飞和赵云,几路杀向成都,攻克了一些州县,会师成都;最后一段随诸葛亮一出祁山,作为疑兵出箕谷,最后兵败回师,官降一级。然后就没有了。数年后,可能是感念当年的救命之恩,刘禅给赵云追封谥号,封为了顺平侯。
如果单单是在《三国志》中比较的话,赵云的这份简历和比起曹魏的五子良将都大大不如,没有张辽八百对十万的勇猛,没有张合街亭破马谡的神奇,没有于禁不计个人得失的稳重,也没有徐晃樊城救曹仁的力挽狂澜。但是不得不说赵云实在是比曹魏的战将有名多了。
这里我之所以要说说赵云,也是因为儿时的情结,因为我最早的偶像就是赵云,从翻看连环画一直到看大部头,赵云一直是我唯一的一位偶像人物,可以说赵云一直伴随着我走过了童年时代。当然我并不是一个特别的人,对于赵云崇拜是非常普遍的,赵云一直以来,都是万千少男少女的偶像之一。三国无双这样的系列游戏,赵云就一直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作为游戏的封面人物而存在。记得不久前看朴槿惠的访谈录,赵云就是她少女时代最为重要的精神偶像。或许从整体影响力来说,赵云还是远远比不上关羽,但是作为一个青春偶像来说,关羽在赵云面前也得甘拜下风,反正我小时候是没怎么喜欢过关羽的,虽然看到走麦城那一章我还是很难过。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11 09:05:35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5-11-11 10:03:32
以前我喜欢赵云就是感觉帅,武功高,一直长枪万里无敌!
初中喜欢关羽,读到关羽死我都哭了!
出社会年轻喜欢张扬不可一世外加敢与天下为敌的吕布!
二十多岁喜欢张辽,周瑜!
现在喜欢曹操!
读楼主大作开始喜欢刘备
-----------------------------
比起来曹操还是最出色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11 14:06:12 +0800 CST  
那赵云为什么能够成为长盛不衰的青春偶像呢?我们再回到赵云的生平来仔细分析一下,假如仅仅只有《三国志》里面的哪一段的话,那肯定不会有赵云现在的形象的,在裴注《三国志》中,裴松之大量引用了《云别传》的相关记载,那么《云别传》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呢?也许就不存在这样一本书,或许就是裴松之把有关赵云的记载全部收集起来,他自己把这些材料统一叫做《云别传》。后来的《资治通鉴》也完全收录了《云别传》里的内容。那这些材料是不是真实的历史呢?这个确实没有标准的答案,个人认为只要不是带有明显感情色彩和利益关系的史书,基本还是靠谱的,像《曹瞒传》这种书一听名字就知道里面肯定都是曹操的黑材料,而赵云一向低调,跟别人也是少有利益之争,所以我个人觉得关于《云别传》基本可信的。
赵云是常山真定人,这个史书上说的比较明确了,不过在几年前还出现了赵云故里之争,这次争夺爆发于河北省临城县和正定县之间,双方又是申遗,又是旅游开发,互相谩骂拆台,闹得不可开交。而当两地争夺“赵云故里”激战正酣之际,人们发现,无论是临城县还是多年大打“赵云故里”的正定县,都没有“名人故里”最具核心价值的文化设施——名人故居。没有实际的物证,大家都是拿着各种史书打嘴仗,谁也说服不了谁,虽然从正史来看,正定县应该是更占理一点,但就靠这个完全平息不了争论,这也是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缩影,缺乏实际物证,一切都是传说,正史有时可能也是一种传说。
好了言归正传,先看《三国志》,这个记载就非常简单,主要说的是: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原来是属公孙瓚的人,后来公孙瓚派刘备去青州帮田楷抗击袁绍,于是赵云就加入到了刘备的队伍里,做为刘备的主骑。就这样赵云就成为了刘备队伍里的一员,然后可能一直就跟随在刘备左右了。这个和我们平常从《三国演义》中认知的赵云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
再看看《云别传》,里面首先提到了赵云的相貌,当然这也是作为一个青春偶像的必备条件,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天下大乱之时,赵云受常山郡百姓推举,率领本郡义兵投奔了公孙瓒。里面还记载了赵云和公孙瓒的一番对话。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当时刘备混的不好,也依附在公孙瓒处,刘备一见到赵云就非常欣赏,和他交往甚深。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估计赵云在公孙瓒这里实在是混得不好,刘备也看出了赵云深深的失落,他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赵云向刘备辞别说:“终究不能做有违德操的事。”赵云的意思应该是我现在还是公孙瓒的人,就算我马上要离开了,但是现在马上加入你,实在还是有违常规道德,对于自己对于刘备的名声都不会好,这也不符合赵云自己的做事原则,尽管自己十分希望加入刘备的队伍,但是赵云现在不会这样做,只有看以后是否还有缘相见了。
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这时的刘备正投靠在袁绍麾下,看上去刘备还是寄人篱下,但此时的刘备已经名满天下,已经是左将军,一州之牧。这时的刘备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这次两人一见面,可以说是如胶似漆,刘备又使出了老招数,和赵云同床而眠,所以怪不得后来的各种戏剧和评书中,还会把赵云称为四弟,因为赵云也是为数不多和刘备同床的几个人之一。后来刘备背着袁绍秘密派遣赵云去招募人马,赵云成功募得数百人的军队,刘备离开袁绍去荆州时,赵云率领这支军队就一直跟随在刘备的左右。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13 09:12:25 +0800 CST  
当然,其实《三国志》和《云别传》之间也并没有很大的矛盾,赵云随刘备到青州征战以后,也有可能任务完成回到公孙瓒处,到多年以后才又才追随刘备,《三国志》的记述过于简略,反而两者没有矛盾,所以我们也采信《云别传》的说法,作为《三国志》的补充。从《三国志》来看,赵云这个人物是比较苍白的,有了《云别传》赵云这个人物才丰满起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赵云和公孙瓒的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赵云身上的许多特点。
赵云投奔公孙瓒的时间应该是发生在什么时间呢?《云别传》已写明:“时袁绍称冀州牧”,也就是说此时袁绍已经是冀州牧,而公孙瓒为何要“深忧州人之从绍”呢?显然,这表明此时公孙瓒已经与袁绍不是盟友,而是敌对关系了,《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瓒因此怒绍,遂出军屯槃河,将以报绍。于是冀州诸城悉畔从瓒”。因此,可以确定,赵云去投靠公孙瓒的时间是在公孙瓒与袁绍翻脸以后,具体时间差不多是初平三年左右。


赵云是冀州人,而当时冀州当时的控制者就是袁绍,赵云投军的首选应该是袁绍才对,但赵云选择的是幽州的公孙瓒,更何况此时的幽州最高长官是刘虞,不是公孙瓒。所以公孙瓒也是有点疑惑,他就向赵云追问来由。“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请注意,这里的记载还用了一个“嘲”字,说明公孙瓒虽然对赵云率众来投这件事是非常欢迎的,但是从传统观念来看,公孙瓒并不理解他们的这种行为,甚至还有点鄙视的成分在里面。所以他才问:“你们冀州是属于袁绍的,你们为何偏偏和冀州其他人不一样,来到我这里?”因为那个时代忠于君主,忠于家乡的观念还是非常强的,所以公孙瓒需要赵云给他一个理由。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我们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
赵云这段话我们后人看起来那是不卑不亢,有理有节,有反映出赵云志向高洁,可以说回答得非常得高大上。这也是后来赵云被塑造成一代完人的基础。但这种回答真的很妥当吗?把这种回答放到现实中来看,你就会觉得这样的回答非常不妥。就比如你去应聘,面试官问你,你们学校的毕业生大多都是去了阿里、腾讯那样的大公司,你怎么会到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呢?面试官或者老板一般会期待什么样的答案呢?这种情况一般就是因为这个毕业生在他们学校并不算出类拔萃的,去那些大公司竞争太激烈,怕没有胜算,一般就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心理吧。当然这种理由一般是不适合放在台面上说的,所以一般的回答那就是我比较希望进入一个中小但是感觉有前途的公司,想和公司一起成长。又或是说了解过这个公司的历史,非常认同这个公司的经营理念,对于老爸的个人魅力也比较仰慕,对公司发展很有信心,所以希望加入到这个公司里。
但是如果有一个应聘者是这样说的。“现在我也搞不清楚哪个公司是最有前途的,我们几个同学商量了一下,我们一定要加入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伟大事业中去,我来这里,并不是我个人对你们公司有什么喜恶。”坐在另一边的面试官不知道会不会直接凌乱,彻底无语了。很多时候我们回答问题是要分场合的,前文说过,构成人做某一件事的动机都是复杂的,其中有很多构成因素,当然不同的场合,我们在回答关于自己动机的问题时,就需要先想好对方想要的什么样的答案,这不能说是一种谄媚的迎合,说话得体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必备技能。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16 09:04:35 +0800 CST  
猫脸鱼已被抢注 2015-11-17 10:04
@西风笋干 2015-11-16 23:12:14
结合后面劝大耳不要伐吴的那套说辞来看,赵云估计真的是个志向比较高洁的人。
嗯,还有娶樊氏,对比下关羽对秦宜禄的老婆那念念不忘的劲儿……
-----------------------------
@天际之雷 2015-11-17 20:41:37
关键是还没吃到嘴里 徒惹一身骚
——————————
个人觉得赵在这件事上太做作(装逼?),拘泥于世俗,不洒脱。
-----------------------------
这也算性格决定命运吧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18 09:10:14 +0800 CST  
回过头我们分析一下赵云去投靠公孙瓒的原因。首先赵云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被本郡所推举,代表本郡率领“义从吏兵”去投奔公孙瓒的。赵云是冀州常山国人士,因此,他是代表常山国的势力去投奔的公孙瓒。这也正符合《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的“于是冀州诸城悉畔从瓒”的情况。但赵云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他自己的归属还是得自己拿主意的,所以赵云肯定对公孙瓒还是认可的,当然像赵云这种性格的人,做事情把稳,但是主观能动性确实不强,属于被动型人格。
从地缘上来说,常山国位于冀州的西北部,北面与公孙瓒控制的幽州接壤,其郡内势力更亲近公孙瓒也属正常。摆在赵云等常山郡人的选择并不多,要么倒向袁绍,要么就是公孙瓒,刘虞当时虽然名义上是幽州牧,但是明显公孙瓒的军事实力更强。从常规来看,冀州归属袁绍,而且实力强大,赵云等人投到袁绍麾下肯定是最为合理的。但是公孙瓒的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公孙瓒本人也是英勇善战,看起来公孙瓒也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一个潜力股。而且当时公孙瓒取得东光之战大胜,军威震天,常山国就此倒向公孙瓒合情合理。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袁绍手下人才济济,谋士、战将如云,有名的大将就有颜良、文丑、高览,张郃、麴义、等等,而且袁绍好名。赵云及这些常山郡的都是无名之辈,去了也很难出头被重用。公孙瓒手下相对人才就薄弱多了,能叫的出名的也就是田楷、严刚之流了,基本上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战绩。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赵云等人投奔公孙瓒也就不难理解了。
此外,原来的冀州牧是韩馥,袁绍通过了各种阳谋、阴谋从韩馥手里生生地夺下了冀州,最后还把韩馥给逼死了,如果常山郡的人忠于韩馥的话,他们选择脱离袁绍也是无可厚非的。当然常山郡的人是否怀念救主,正史上并没有记载,我们也只是在这里猜测罢了。但是到赵云这里,那这个作为一个理由,对公孙瓒的提问是非常好应对的。
说了半天最主要的理由当然是袁绍那边人才太多,去了怕得不到重用,但这种理由再傻的人都是不能拿出来说的,这种话说出来对方的听感实在是太差了。我估计公孙瓒最想听的就是觉得公孙瓒英明神武,最有前途,最有希望在中原逐鹿中胜出,赵云最好的回答可以先把公孙瓒赞扬一番,这其实也没啥不好意思的,这也是真实的想法,如果觉得公孙瓒不怎么地,没有潜力的话,那还来投奔他干啥,然后再把袁绍大骂一顿,再表达一下自己是念旧之人,要为自己的旧主韩馥讨回公道。如果赵云这样说了,公孙瓒一定会非常满意,但是没想到满怀期待的公孙瓒得到的是这样的一个回答。
估计就是这样的一点记载让罗贯中眼前一亮,决定把赵云塑造成一位人格上的完人。首先赵云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这就明确地告诉公孙瓒,我追寻的是能够解救天下黎民倒悬之苦的明主,首先这就表明我赵云拥有崇高的理想,但这个明主我一直都没有找到,你公孙瓒目前也不是。第二句“我们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这里面的意思我对于你和袁绍没什么偏好,来投奔你是大家商议的结果,因为大家希望寻找到仁政所在,我们也一直再苦苦追寻,我们现在找到了,希望你就是我们心目中明主,你自己好自为之吧。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赵云虽然是一名武将,但是从小肯定受到了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我们从历史上很难找到赵云从小受过儒家良好教育的证据,也没有赵云饱读诗书的证据,这一点连《三国演义》里都没有杜撰过,这说明赵云并不属于一名儒家的知识分子。他的这些儒家理念仅仅是来源于一些耳濡目染,以及对儒家学说的一知半解,当然这并不妨碍他把儒家经典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实际上那些怀有最坚定理想的人,一定是那些一知半解的人。就比如说邪教,对教义最坚定的拥护者绝对是那些入会不久的教众,而不是创造教义的教主和高层。天平天国里那些普通战士,许多人就是拜上帝教忠实的拥护者,他们清心禁欲、相互友爱、勇敢无畏,随时准备为自己的信仰献出自己的生命;而像洪秀全、杨秀清他们则是放纵奢侈,荒淫无度、自相残杀,所作所为跟自己所创的教义完全是大相径庭,一直都是在不断放大自己的私欲。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18 09:55:27 +0800 CST  
@星雨夜空2003 2015-11-18 08:37:23
《云别传》有可能是赵家的私传,因此也可能是所谓的自作佳传。
-----------------------------
看赵云的性格,他应该不会自己给自己立个传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18 11:55:30 +0800 CST  
而赵云就是这样一个并没有看过多少儒家经典,却一直把儒家经典作为自己的信条的人,而且他的一生都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去实践自己信条的。我们通常会认为许多大儒都非常虚伪,表面都装得道貌岸然的,也有人会觉得赵云是在装,但要是一个人一生都在装,那就不能称作装了,因为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他的信念。
所以赵云对于公孙瓒的这番回答,完全就是在自说自话,主要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寻找明主”、“解民众的倒悬之苦”、“追求仁政”这些都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是赵云的政治理想。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阿谀奉承也是一种小人行为,孟子坚决反对下级对上级的阿谀奉承行为,批评说:“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也者也”。当然我个人认为我们在这一点是有些矫枉过正的,也造成了国人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无底线的奉承,而另一方面对别人的赞扬完全说不出口,至少我认知的我父亲他们那一代就是这样的人,一方面不自觉就会唱奉承无底线的红歌,另一方面是赞扬别人的话就羞于说出口,这还不仅仅是对上级,对于自己的下级、亲朋好友、甚至子女都完全不会去说赞扬的话,好像一说就很不好意思,就是在拍别人马屁似得。
好了,言归正传,赵云应该也是属于这个心理,让他当面吹捧公孙瓒完全不是他的风格,尽管他内心中还是比较也可能对公孙瓒还是有一定的仰慕之情的,但他是完全说不出口的,再加上可能是感觉到了公孙瓒言语间还带着嘲讽的态度,刺伤了他的自尊心,所以就不咸不淡地这样回了公孙瓒几句。
但对于听者公孙瓒来说,这样的回答肯定是非常不满意的,估计他会这样想,这小屁孩还给自己谈儒家思想,我在跟当世大儒卢植学习儒家经典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喝奶呢?孔子、孟子天天在列国宣扬这一套,可是那个君主鸟过他们,说白了这些思想在大一统的时候用来控制思想是可以,但是用来治国、平天下,那就基本没什么卵用。什么“仁政”,能用来干啥,对于老百姓来说,能够把经济搞好,能给他们丰衣足食那就是最好的政治;光知道可怜老百姓,看到他们受罪,自己也会跟着哭,就算是把眼睛哭瞎也没人会领情,在乱世谈“仁政”就是个笑话。
公孙瓒最终的领悟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赵云给他扯追随仁政,在他眼里看起来更像是在讽刺他,因为公孙瓒的哲学就是你狠,那我比你更狠。有一次公孙瓒跟随数十名骑兵外出巡逻关塞,看到数百名鲜卑骑兵,公孙瓒就对随行队伍说:“如果不主动进攻必将被杀,不如反客为主跟他们拼了。”于是手执长矛策马带队冲入鲜卑队伍,杀伤数十人,虽然公孙瓒这边最后也没剩下几个人了,但是鲜卑骑兵就生生被他的这种狠劲给吓退了。从此鲜卑人以此为戒,再不敢轻易越进关塞。
还有一次,公孙瓒与叛军张纯、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等战于辽东属国石门,张纯等大败,张纯于是抛下妻儿逃入鲜卑境内。公孙瓒一直在后面紧追不舍,结果追得太狠,太深入敌后,反被丘力居围困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结果公孙瓒就生生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顶住了,而丘力居这边的围城部队也是粮尽疲乏,只有逃走,远遁柳城。公孙瓒的一次次胜利就是靠着这股子狠劲树立起来的,所以才能在众多的诸侯中脱颖而出,称霸幽州。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20 10:28:35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