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所以公孙瓒对于赵云的第一印象应该是非常不好,情商低,木脑壳,估计也就从此给他造成不堪大用的映象,所以后来赵云在公孙瓒这边郁郁不得志也就在情理之中。不久以后,赵云遇到了刘备,大家都清楚,刘备一直是开口闭口把“仁政”挂在嘴边的,刘备是明白人,“仁政”就是他树立起来的一面大旗,他也在小小心心地树立自己的形象。对于赵云来说,这可算找到了心中的“明主”了,虽然这时候刘备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
这边刘备也很喜欢赵云这样的人,政治理念相同,有理想、有抱负、思想单纯、又非常的勇猛,刘备知道这样的人一旦认同了你,就会绝对忠心不渝。所以刘备对赵云有了招募之心,赵云也十分希望能够加入到刘备的队伍里,但是他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这一关,公孙瓒虽然没有重用自己,但是对自己也没有恶行,自己这样一走,不就是始乱终弃吗?其实公孙瓒真还未必就在乎他,但是赵云就是在乎,他不想让自己背上道德的负罪感,所以他宁可错过刘备,也不愿意走出这一步。
后来赵云丧兄,回家料理丧事,这时的公孙瓒已经是每况愈下,赵云也看出公孙瓒已经是明日黄花,已经下定决心一去不归,在一旁的刘备看出了赵云的这个心思,又想加以招募,但是赵云还是十动然拒,因为他还是这样做不符合自己的道德观,还是毅然回家乡去了。也许如果不是刘备仓皇逃到河北,与赵云再次偶遇,也许赵云老死在山中也不得而知,但赵云应该也不会后悔,这就是他的性格,这就是他的做事方式。
《三国演义》中赵云第一次出现那就明显辉煌多了,话说袁绍和公孙瓒两军对峙与于磐河,河北文丑名将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公孙瓒就桥边与文丑交锋。结果抵挡不住,文丑大发神威,杀入公孙瓒阵中,如入无人之境,一直在追杀公孙瓒,公孙瓒阵中诸将竟不能挡,公孙瓒一直逃到山里,结果马失前蹄,翻身落马,眼看文丑赶来就要结果公孙瓒的性命。
这时赵云带着光环出现,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救下了公孙瓒一条性命,结果公孙瓒也够奇葩的的,对他的救命恩人没有感激之心,反而因赵云新投未知其心,还把赵云安排在后军。不过第二天再战,公孙瓒还不是袁绍对手,这回袁绍方面出动的是大将麴义,麴义一阵冲杀阵斩公孙瓒手下大将严刚,又被杀的大败,这时我们的英雄赵云又出现了,单骑冲入袁绍军中,刺死麴义,视袁绍大军如土鸡瓦狗一般。此时,刘备、关羽、张飞亦率领军队前来相助,终于挽回了败局。当时看这一段的时候,首先是惊艳于赵云的勇猛,也为他忿忿不平,公孙瓒是不是被猪油蒙了心了,对于自己的救命恩人、力挽狂澜的英雄却不加以重用。现在看看这一段,确实有点过于夸张了,特别是那个勇猛无敌麴义,直接被老罗安排做了个垫背的。
老罗对于赵云的外貌做了详细的描写,于是赵云英武俊朗的形象渐渐深入人心,各种评书、演义进一步刻画了赵云的形象,例如这一段:头顶亮银盔、身披亮银甲、外罩素罗袍、胯下白龙马、掌中擎五钩亮银枪、背后背三尺青釭剑、白似雪、亮如银、马前威风高三丈、马后威风百步余。白马、银枪、白盔白甲,可以说是炫酷到家,可以说提到关羽,大家会想起赤兔马,提到赵云,大家也会马上想到白龙马。不过正史中还真没有相关描写,真正的白马将军是公孙瓒,公孙瓒不仅自己喜欢白色装扮,他还建立了一个白色装扮的部队。《后汉书》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白马义从后扩充成相当规模的部队,一时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23 10:39:28 +0800 CST  
@nicolemylove 2015-11-20 14:01:31
顶一下楼主,赵云感觉能力一般,品德优秀
-----------------------------
他对自己要求确实严格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23 11:58:43 +0800 CST  
很多人都猜测以赵云的身手,应该也能成为白马义从,所以自然也是这幅银装素裹的打扮了。大家想一想,几百号人,全部白马白衣,拿着闪闪发光的武器,从远方飞驰而来,只能用一个形容,那就是“酷”,这支特种部队纵横辽东,连一向强横的塞外少数民族的骑兵都是闻风散胆,唯恐避之不及。三国这段历史比较有意思的是各个诸侯都有着自己的特种部队,例如虎豹骑、西凉铁骑、陷阵营、元戎弩兵、白毦兵、无当飞军等等,都是充满个性,英勇无敌的部队。
可惜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没有生存太久的时间,在界桥之战碰上了另一个猛人麴义,白马义从基本被群灭,从此一蹶不振。公孙瓒还是太托大了,看到麴义兵少,就下令白马义从带领骑兵队全员冲锋,麹义的士兵镇静地俯伏在盾牌下,待敌骑冲到只距离几十步的地方,一齐跳跃而起,砍杀过去;与此同时,旁边埋伏的强弩手千弩齐发,公孙瓒的骑兵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的打击。这个麹义,确实是少有的军事奇才,三国里类似的被埋没的军事强人还有好几个,例如高顺、徐荣等等,这些人生前基本都是无敌的,可惜都是死的太早。麹义当然不是死在赵云枪下的,他本来就不是袁绍的嫡系,他原来是冀州牧韩馥的部将,后来反叛,刚好就和对冀州怀有野心的袁绍同盟,一起来对付韩馥,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袁绍麾下的一员战将。麹义军事能力超强,功高盖主,政治上又不可靠,对袁绍威胁极大,于是袁绍找了个茬就直接杀掉了麹义,一代军事强人就从此泯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了,要单单论军事能力、统兵能力,赵云肯定是比不上麹义的,但是两人的名声可是天差地别,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赵云到了荆州以后,也就跟着刘备驻扎在新野,过起了闲适的日子,估计也就是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跟着刘备去赴赴宴席,走访走访乡里,这也是刘备比较郁闷的一段时间,坐视曹操一点点灭掉袁家的势力,统一整个北方。
曹操收拾完北方后,刘备的安身日子也就算结束了,曹操首要目标就是荆州,偏巧刘表在关键时刻死掉了,刘备在荆州被排挤,也只有赶紧南逃,这些在讲刘备的时候已经详细说过,这里不在赘述了。在刘备的逃亡途中,赵云迎来了他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不能说是历史上,应该说是《三国演义》里的高光时刻,那就是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故事,记得小时候可以说是把《长坂坡》这本连环画都快翻烂了,这就是我当时的至爱,以至于多年以后又给儿子买了一套再版的连环画《三国演义》,再翻开《长坂坡》,那一张张尘封在记忆深处的一个个画面又出现在眼前,让人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三国演义》中关于这段的描写我就不细说了,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书里面最后总结道: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后人有诗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赵云在曹操百万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才真正一战威震天下。这场战斗,赵云可以说把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了巅峰,也怪不得成为年轻人的偶像。
当然这些都是小说的加工而已了,三国志里面也就是寥寥几字而已“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赵云确实不错,刘备再一次抛妻弃子而逃,赵云却抱着小刘禅,带着甘夫人成功逃出来,这里的关键不是在于杀了多少敌人,而是在于成功脱逃,逃命找路的本领更为重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26 09:09:33 +0800 CST  
@langyanyiqi 2015-11-24 02:28:00
好文。很有启发。
请教楼主:据我的不完全理解,您的文章可以表明您发现了问题,那么是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
唉,找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呀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27 09:52:00 +0800 CST  
@李劲555 2015-11-24 08:19:55
赵云一个警卫队长,能和关张马黄并列,说明他还是有能力的
-----------------------------
好像赵云还真不是警卫队长,至少史书里没有说过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27 10:07:31 +0800 CST  
@星雨夜空2003 2015-11-18 08:37:23
《云别传》有可能是赵家的私传,因此也可能是所谓的自作佳传。
-----------------------------
@qhayjf 2015-11-18 11:55:30
看赵云的性格,他应该不会自己给自己立个传的
-----------------------------
@星雨夜空2003 2015-11-24 15:43:49
呵呵,楼主可能误会在下的意思了。传主本人当然不会自说自话,那应该叫云自传而非云别传了。秦汉以后中国人讲究家世传承,中古以前那时还不流行墓志铭,有文化的后人自己写前人的传记,而有权有钱少文化的往往请人作自家先人的私传。不好意思,以上纯属题外,只备一说,再讲就歪楼了,楼主继续自己的,在下很赞同楼主的 历史 观。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29 09:45:30 +0800 CST  
@星雨夜空2003 2015-11-18 08:37:23
《云别传》有可能是赵家的私传,因此也可能是所谓的自作佳传。
-----------------------------
@qhayjf 2015-11-18 11:55:30
看赵云的性格,他应该不会自己给自己立个传的
-----------------------------
@西风笋干 2015-11-28 08:44:57
有可能是后人或者仰慕者立的,所有体现赵云有勇有谋的桥段全在云别传里,陈寿的志里一点记录也没有,当阳这么大功劳,写的也不详细,看刘邦跑路,使劲踹儿女樊哙死命拽住,写的生动形象……裴注也没考证可信度,就是补缺一样照抄了。
-----------------------------
这个《云别传》确实是很神秘,到底出自那里,何人所著,都是一概不知。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29 09:47:21 +0800 CST  
@dujie333 2015-11-28 19:07:53
楼主给推荐几本好看的书吧,不知道看什么
-----------------------------
书的话确实还得看个人喜好,有时别人说的好书,我看都看不进去
个人影响深一点的,吴思的《血酬定律》,还有《万历十五年》,《失控》、《经济学通识》,以及像《罗辑思维》这样的节目。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29 09:53:18 +0800 CST  
我们常常会有一种误解,那就是赵云在曹操百万军中不停地穿梭,需找幼主,所以才会有所谓的七进七出。但实际上大家看过前文的应该都会明白,曹军实际上并不多,这次曹操出兵也是一个冒险,前面分析过,刘备在新野多年招兵买马,兵力已经已经可以达到万余,实力也不弱。而曹操却命令他的精锐虎豹骑带着五千骑兵,一天一夜三百余里追赶刘备,终于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如果刘备此时不分兵,带领所以军事力量以逸待劳,全力阻击这支军队的话,估计这五千骑兵也就是有来无回了。当然即便是刘备把主力给了关羽,估计手下还是会留下两三千人的,也不至于就输的那么彻底,主要是刘备完全没有料到曹操会那么拼,搞了个措手不及、猝不及防才会遭受这样的惨败。所以双方的军事实力完全不像小说中那么悬殊,而且这些骑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继续南下取江陵,再加上十几万的百姓乱成一片,赵云的救主过程完全不可能是那种勇闯曹营,百万军中七进七出的状况,就这区区五千人马,赵云到哪里去斩五十多员上将。
之前讲关羽的时候就已经分析过,所谓的万人敌就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这种单枪匹马在百万军中杀进杀出的个人英雄的场面无非就是满足大家的意淫罢了。当然赵云要完成保护甘夫人和刘禅的任务也并非简单,这需要赵云拥有以下几种品质,首先就是忠诚,刘备此时已经自身难保,只要不是卖主求荣,在这种时候趁乱逃走也是一种保命的方法,甚至可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行为对于有道德洁癖的赵云是不可能做出来的,《云别传》里面有这样一段记载“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后来《三国演义》中把这段进行了加工,并把那个说赵云要投降的人安到了后来投降了敌军的负面人物糜芳身上。这里看出刘备还是有识人之能的,因为他知道赵云的道德底线,当年赵云要不是过不了自己的这一关,不好意思的话,当年就不会宁可虚度几年光阴而不肯加入到自己的队伍当中,现在赵云已经认定了自己就是那个仁德的主公,那他是宁死都不可能背叛的,果不其然,赵云马上就回来了,赵云北上干啥去了,一般的猜测就是去寻找刘备的妻小了,所以《三国演义》才能根据这个创作出那么丰富的、激动人心的情节。当然著名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故事也是完全杜撰的了,可怜的刘备,又被老罗黑了一次。
这里顺便提一句,里面那个宁可投井而不愿意拖累赵云的刚烈的糜夫人应该早就死掉了,可能都不曾去过荆州,当时徐州豪强麋竺大力资助刘备,并将妹妹嫁给刘备鼓舞刘备,刘备军得以重振,但此后麋夫人便下落不明了,三国志也未给其立传。估计糜夫人在前几次抛妻弃子的过程中就早早挂掉了。不过甘夫人,也就是刘禅的母亲,确实是赵云所救,甘夫人早先是刘备小妾,但一直以来都被作为正房看待,甘夫人本人在刘备阵营里,帮刘备处理许多内事。后来去世,葬于南郡。刘备称帝后,追谥亡妾甘氏为“皇思夫人”。刘禅即位后追谥生母甘夫人为“昭烈皇后”。
其次说明赵云心思缜密、沉着冷静,在千军万马中保护妇孺最需要的是冷静的头脑,否则你就算杀光了所有的敌人,要保护的人没了,那也算任务完全失败。所以这种情况下必须是千般的小心,寻找最佳逃跑路线,而不是在敌方阵营形成焦点,成为战场的主角。赵云成功救出来刘备的妻儿,当然他的身手是十分了得的,只是没有那么夸张而已,但我认为这更归功于赵云冷静的头脑。
在一次次的抛妻弃子,刘备却发现这次有所不同,尽管同样的危险,但这次他的妻儿却成功保住了,这里面的不同就是自己多了赵云这样一位忠勇的将领,所以刘备也非常感激赵云,将赵云升级为牙门将军。这里要说一下大家现在惯常的两个误解,首先就是矫枉过正,看了《三国志》中关于赵云的相关记载就认为赵云在刘备集团中完全不被重用,地位很低。确实蜀国就没有评过五虎将,最多封了前后左右的四将军,当然,里面确实是没有赵云的。但是不得不说在荆州这一段时间,赵云的是刘备集团非常重要的一员,这时刘备这边也没有多少将领,刘备对赵云确实也比较重视,就算被称作四弟也不为过,最后赵云凭着这个资历好歹还是挤进了《三国志》的《蜀书》的第六卷《关张马黄赵传》,只是后来赵云有点后劲不足,被黄忠、魏延等后来者居上了。赵云的牙门将军只是个杂号将军,官职并不高,但是这时的刘备也不过是左将军而已,看看同时的关羽、张飞也都是杂号将军而已。
第二就是认为赵云就是刘备的保镖,或者说赵云担任的是类似典韦至于曹操这样一个角色,主要负责刘备的人生安全。但这只是我们望文生义得出来的结果,主要就是来源于赵云救了甘夫人和阿斗,当时刘备旁边也没什么武将,关羽走了,张飞负责刘备的安危,赵玉去保护一下家眷,也是正常的选择,如果赵云就是刘备的护卫,那家眷的安全就是赵云的分内之事,刘备后来也不可能对赵云那么感激。遍寻《三国志》我们并没有发现有明确说明赵云作为刘备护卫队长的记载,也就是短短的刘备离开荆州到西川的那一年把的时间,担任了刘备的内事而已。在赤壁以后,赵云就基本没有和刘备呆在一起,怎么可能贴身护卫刘备。而且刘备的护卫军统领可能另有人在,那就是陈到,他率领一直特种部队白毦军负责刘备的安全。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1-29 10:09:45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5-11-29 12:26:04
三国演义没有说陈到,三国志的陈到可是厉害的主儿
-----------------------------
陈到都没有单独立传,资料太少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2-02 10:52:08 +0800 CST  
@婚前是处男 2015-11-30 10:06:31
顶,追到现在了,lz讲赵云顺便说下陈到
-----------------------------
陈到都没有单独立传,资料太少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2-02 11:07:58 +0800 CST  
那赵云为什么高开低走呢?我们接着在慢慢看赵云后面的事迹,《三国志》直接跳跃到赵云入蜀这一段了,所以接下来这几个事迹都是出自于《云别传》,话说赤壁之战后,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赵范有一名寡嫂名为樊氏,姿色貌美,可以称得上国色天香,赵范想将她许配给赵云。但是赵云不同意,推辞说:“我们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 当时有人劝赵云接受这名美女,赵云回答说:“赵范是被迫投降的,心不可测,何况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后,赵范果然借机逃走,而赵云则毫无牵连。
赵云这次担任了桂阳太守,也可以算得上重用了,但赵云这次的太守之旅留下的只是一个赵云不近女色的故事,赵云在任上有何成就我们就不得而知了。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当时人的对于婚姻的观念应该与我们现在的是不一样的,而且与我们传统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那时也是一夫一妻制,要求也是非常的严格,但要是纳妾就随便多了了,一来应该没有处女情结,而且对于二婚之类的应该也是不在乎的,特别是纳妾。例如曹丕纳的著名的甄氏,抢得就是袁熙的老婆;关羽就一直为秦宜禄的老婆念念不忘,曹操为了泡张济的老婆把自己大儿子以及典韦的命都赔进去了,因此要是这次赵云娶樊氏仅仅是纳妾的话是完全没有多少道德负担的,最多就是没有不近女色的美名罢了。
由此看来赵云对于自己的道德要求很高,是一个非常有自制力的人,这也非常符合他那种四平八稳的性格。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赵云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赵范原来是桂阳太守,现在看到刘备势大,望风而降,心里肯定是老大的不愿意,而且还非常地忐忑不安,这也难怪,作为降将赵范估计时时都在担心自己一个不小心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所以他就厚着脸皮拿着自己的嫂子作为见面礼来讨好赵云,一旦建立了联姻的话,自己和赵云就成了亲戚,那就相对安全多了。但是赵云根本就不接受赵范的巴结,估计赵范这会就真的急了,我都已经这样不要脸地上来讨好你了,结果被无情的拒绝了,那估计接下来自己就是要被搞掉的节奏了,所以赵范后来选择逃亡应该是理所应当的。赵云真正拒绝的理由是自己搞不清楚赵范的底细,觉得赵范不可靠,如果将来赵范出问题了,自己会受到牵连,天下女子那么多,自己何必为一个女子将来惹上一身腥。当然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到底如何就不得而知了,难说赵云同意了这门亲事后赵范就不跑了,赵范在桂阳呆了这么多年,一定积累了大量的关系和人脉,说不准可以为赵云治理桂阳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且,既然觉得赵范不可靠,那就应该对他有所防范,让赵范成功脱逃对于赵云来说也算是失职,对于桂阳来说,应该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前面大部分是推理演化,不管是否赵云娶了樊氏以后赵范是不是就不会逃跑了,这件事说回来,赵云的心理类似于大部分国人的心里,那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白来的便宜占不得,不求有功,但求无错,对赵云来说,不管里面会有怎样因果关系,只要他拿不准赵范是不是可靠,对于这样的人,他就要敬而远之,先撇清关系再说。这样的心态确实是非常保险,但实际上是并不利于赵云职业发展的,这在现代职场也是一样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2-02 11:08:58 +0800 CST  
上面的事情表现的仅仅是赵云的怕事,那下面这件事就更能体现赵云的谨小慎微了。在新野的时候,刘备以伏兵在博望击破夏侯惇,并战斗中生擒了敌将夏侯兰,而赵云与夏侯兰是同乡,自小相知,于是向刘备求情,刘备给了赵云这个面子,夏侯兰得以免死。这件事都后来还转化成了好事,夏侯兰由于通晓法律,刘备用他为军正,按理说赵云对夏侯兰有活命之恩,现在同朝为官,又是发小,赵云和夏侯兰的关系应该是铁上加铁了。但其实不然,赵云故意疏远夏侯兰,尽量避免与之关系,为什么赵云会这样做呢?因为赵云生怕刘备觉得自己是在结党营私。疑似的隐藏敌人赵范赵云不结交,跟自己有过命交情的夏侯兰赵云也不结交,赵云确实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儒家经典理念。
赵云不结党,对于他将来的政治前途其实是不利的,不过刘备还是看重他的老成持重,刘备入川后,让赵云当了留营司马,专门管理内务,实际上作为一名军人来说,这种任务是很让人郁闷的,但赵云还是矜矜业业地完成了任务。这里刘备的安排是有深意的,因为这时的刘备夫人孙夫人放纵骄横,估计刘备自己也很头疼,所以他就把这个难题交给赵云了。后来果然出事了,孙权获知刘备西征益州之后,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回去,并叫她带刘禅一起归吴。幸得赵云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这也就是赵云截江夺批斗故事的前身,在这里赵云有表现出了对刘备的忠心已经不计得失的坚定信念,因为孙夫人怎么说和刘备是夫妻,赵云得罪了她,假若孙夫人还回到刘备身边,她要整赵云还不是很简单的事,但是赵云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成功地保住了将来的继承人刘禅。如果一定要说赵云当过一段时间的保安队长的话,应该就只有这段时间。
赵云在刘备集团的官场里不仅洁身自好,不与其他人发生关系外,还把自己推向这个利益集团的背立面。接下来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刘备取西川,刚开始的时候并不顺利,把军师庞统也赔了进去,所以刘备下令荆州的大部队增援,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在攻克江州后,兵分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阳、犍为等郡,这次赵云终于有了独自带兵的机会,但是由于对手比较赢弱,这也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第二年赵云与刘备、诸葛亮、张飞会合到了成都城下。
刘备刚打益州还是碰到不少困难的,现在眼看要胜利了,只剩下最后的一个障碍了,成都城坚墙厚,不易攻取,为了激励大家,鼓舞士气,刘备宣布:“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家好好干,一旦城破,就可以随便抢,我不会干涉的,没办法,一贯以仁君自居的刘备也不得已使用这一套了。没办法,仁义、理想不能当饭吃,那么多人,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你刘备拼死拼活可不是想解放全人类的,大多数人不就是混口饭吃,有多少人等的不就是这一天,打下一座富庶的城池好好抢夺一番。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破城后大掠三天成了最常规的激励士气的手段,当然,许多屠城的悲剧也就此诞生,道理很简单,抢东西嘛,老百姓不给,那就直接杀掉,最后一把火掩盖罪证。所幸刘备这次控制得还好,应该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平定益州后,刘备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一点成果,于是刘备开始封赏功臣,大宴士卒,拿出真金白银发给有功之臣,其中赏赐赐诸葛亮、法正、关羽及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他人也有封赏。当然,很多人觉得还不够,纷纷建议把成都市内的住宅和城外的园地、桑田分赐给有功将士,这种事情拿到朝堂商议的时候一般没有敢公开反对,但唯独赵云就站出来了。他说:“从前霍去病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今国贼曹操还在,我们理应继续奋发,力求进取,待天下平定,才是我们享乐的时候。而且益州人民饱受战争创伤,也应该把田宅归还给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样才能获得他们的拥护。”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2-04 10:56:37 +0800 CST  
这种事实际道理很简单,因为土地财产就在那里,这东西不是你的就是我的,从老百姓那里抢夺过来,老百姓肯定不高兴,会伤到刘备的统治根基。当然这种事情也要看你怎么去操作,而且也不是立马就会带来恶果。对于群臣来说,自己辛辛苦苦折腾了这大半辈子了,九死一生,现在终于有点成果了,自己难道不应该享受一点胜利的果实吗?那个诸侯,哪朝哪代不是这样的,这些成都的大户、原住民可以说是战败者,抢他们的土地财产是理所应当的。
估计对于刘备来说,他应该是不想给的,抢也给你们抢了,赏也给你们赏了,现在政局未定,大家就先消停一点吧;但是这种话刘备是不好说出口的,作为领导人,直接给功臣集团们泼凉水是不太好的。这种话得下面的人来提,估计诸葛亮就很想提,像他这样有大局观有大志向的人肯定了解现在分地带来的危害,但这样一提无疑把自己推向了功臣集团的背立面,这种事诸葛亮可不会去干。于是那个怀着“仁政”理想赵云冒出来,刘备马上就同意了这个建议,赵云同志说得对,这件事就按赵云同志的建议来办吧,你们要埋怨就埋怨他吧。
举个例子,比如说公司今年业绩大增,年终高层就开会,有人就提议既然效益那么好,不如年终奖大家就多发一点,于是群情激昂,纷纷表示赞成,眼看这事要成,董事长也不好阻拦,每个人都想着要回去好好庆祝一下的时候,一个部门经理冒出来了,义正言辞地说:今年公司虽然效益好,但是背后也有危机,现在公司的扩张,现金流都不够了,钱都发了,公司的发展就会出现问题,建议今年奖金还是按照往常的发,等以后公司发展强大了大家再享受吧。这话说完,董事长连声称赞,认为他有远见、识大体,全心全意为公司的利益着想。这下子多余的奖金就这样泡汤了,这时其他与会人员大部分应该都把这人恨死了,到嘴的鸭子就这样飞了,你高尚、你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你沽名钓誉,但你不要毁我的奖金呀,好吧,等着瞧吧。
在赵云杀入成都以后,刘备论功行赏给他升迁了赵云为翊军将军,当然赵云以后想在进一步,那就比较难了,在政治生态中生存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洁身自好又是确实能够避免一些是非,但是想再进一步就很难了,更何况赵云把这么大的一个利益集团全部得罪了,刘备想提拔他都难了,刘备再独断专行,也得考虑下面人的感受才行。
在现在益州的政治生态中,也分了各个派别,例如原从派、东州派、荆州派、益州派等等,各个派别的政治利益刘备都得兼顾,有些人尽管很能干,但是也就不得不被牺牲了。就像52年授勋评十大元帅,如果是仅仅按军功、按军事能力的话,粟裕肯定是要入选的,甚至是名列前茅的,但是评元帅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同样是各个派别利益的平衡。光从当时的军队情况来说,元帅肯定是要从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即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北野战军)的司令员中来产生的(朱老总除外),其中又以四野和三野军力最强,粟裕作为三野的实际的军事长官来看,他的元帅是板上钉钉的了。但是评元帅不是光看现在,还得看许多方面。例如必须兼顾整个历史时期,红军时期,红军时期最强的是红一、红四,虽然最后红四站错了队,但元帅全部的都是红一的也不合适,所以红四也得有代表,因此徐向前就入选了;例如搞政工是共产党军队的特色和法宝,加上四野的强大,不打仗的罗荣桓作为政工的代表入选了;参谋系统也要照顾一下,因此叶剑英入选了;贺龙虽然打仗不行,但是他南昌起义是就是军长,抗日战争时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这资历摆在那里,一定要入选;陈毅打仗也不行,但他资历摆在那里,他是南方几省才是华东野战军的司令,他一参选,同为三野系统的粟裕肯定是的靠边站了,于是这样一个个平衡下来,作为真正的军事天才粟裕落选元帅也是正常了。
而刘备也必须在各个派别中来维持平衡,于是各个派别的都会有代表人物得到重用,赵云严格说来也是属于原从派,这个派别当仁不让的核心人物肯定是关羽、张飞,这两人肯定是刘备要提拔和倚重的人,一个派别中也不可能提拔过多的人,否则将打破平衡,再加上赵云政治人缘又差,被刘备所冷落简直就是必然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2-10 12:04:41 +0800 CST  
接下来刘备打响了汉中之战的序幕,张飞、黄忠、魏延等等都在这场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黄忠,可以说是一战成名。后来曹操亲自领兵来与刘备死磕,战局发上了变化,刘备调集了自己能够调集的所有力量来到了战场上与曹操相持,在这个战场上,赵云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当然这段记载也是来源于《云别传》,这个和长坂坡不一样,《云别传》里详细记载了赵云的战斗过程。
前文说过,刘备和曹操的对峙最后演化成了后勤之战,曹操在北山屯了大量的军粮,黄忠认为可以去偷袭这批军粮,这样就可以给予曹操以极大打击,于是黄忠带兵去取北山。但是黄忠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赵云便带着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情况,接应黄忠。这时遇到曹操派出的大军,估计是接到了黄忠,这些曹军就是追击黄忠而来的,于是赵云一行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曹操的大军杀到到面前,声势逼人。赵云却临危不惧,反而反客为主,率领骑兵冲击曹军的队伍,曹军被赵云的气势所震慑,赵云就趁机且战且退,成功突围而出并退入汉军的营寨内。这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营寨内。此时曹军已追至汉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下令汉军偃旗息鼓。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是胆也!”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军中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这场战斗是正史中记载的最详细的关于赵云的一场战斗,我们这里姑且把《云别传》也算作正史吧。赵云在他生涯中为数不多的战斗,显示出了作为一个优秀将领所拥有的特质,勇敢无畏而又冷静沉着。从赵云的作战风格来看,和他曾经的旧主公孙藏非常的像,都是劣势下搏命的打法,但是所不同的是赵云勇中有又细,最后的的那一下子还颇有诸葛亮空城计的风采,当然其实空城计是没有的,反而赵云的这个空营计是有的。这说明赵云还是当的起智勇双全这几个字的。
当然,对于整个汉中战场来说,这一次只是其中的一次军事小摩擦而已,对整个战局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影响,曹军最终也没有败,只是最后由于后勤以及政局的原因选择战略性放弃,主动撤退了。赵云真正的大军团的作战能力如何?刘备没有给他机会,历史没有给他机会,他自己也没有去主动争取机会。所以关于赵云军事能力到底如何的争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或许赵云是有能力的,但一切只是或许,赵云从来都没有主持过万人以上的大会战,没有战胜过什么名将,没有事实作为依据,这个真没有太多可说的,只能说可能赵云有这个潜力而已。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2-13 17:49:05 +0800 CST  
赵云出身不高,没有背景,背后也没有财团,自己也不拉帮结伙,没有利益伙伴,还经常得罪人,自己也缺乏向上爬、争功劳的强烈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将自己封在道德的堡垒之中,这样的人在哪朝哪代都是很难在政治圈中混好的,所以随着刘备的事业越做越大,赵云的地位慢慢被边缘化也是不可避免的,从后面的几个重要文件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是刘备拿下汉中后向向汉献帝上表请封汉中王,这个上表应该就是在自说自话了,因为这时候汉庭应该都已经基本被曹操所控制了,刘备也不指望曹操能够批准,就算不批准自己也会称王。这是一封以群臣的名义发出的上表,所以之前群臣的排名是非常重要的,也能反映出每个人的政治影响力,上表的抬头是这样写的:“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言曰:”赵云就这样被略过,在这个名单都没有出现。
之后赵云再次出现在史书中的时候是在刘备称帝以后,刘备准备为关羽报仇,及全国之力讨伐东吴。关于这次伐吴前文已经细致分析过了,刘备也还是有他自己的打算,这也是他在关羽死后一年才下的决心,所以他这个决定已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不容被人反对了。对于刘备的孤注一掷,很多人心里是有意见的。诸葛亮一直是倡导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的,所以他应该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但是诸葛亮这一次有明智地躲在了后面,而赵云再一次跳出来反对,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曹魏之后,东吴孙权自然会臣服。虽然曹操毙命,但其子曹丕篡盗皇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该放置曹魏,反而先打东吴。而且与东吴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
这段话从结果来看赵云确实很有远见,但仔细分析,这段话和他之前跟公孙瓒说的那一席话非常类似,无非又是讲了一篇大道理,他并没有站在刘备的利益立场上来分析问题,特别是后面那一段话什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完全是属于意淫,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就没见什么所谓的义士出现过,从曹魏那边投降过来的也就是姜维和夏侯霸,这两人的投降与其说是投诚不如说是被逼无奈。当然这种话对于刘备来说完全就没有说服力,不过刘备也相信赵云的忠诚,看在那么多年生死与共的交情上并没有责怪赵云,只是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而已。
这里我自己的看法刘备东进打东吴确实胜率不高,不过要北伐的话那就更没有多大的希望了。战争不过就是政治经济的延续罢了,战争打的就是经济,打的就是实力,这时候虽然华夏大地上的经济中心慢慢向南移,逐渐从黄河流域转到长江流域,但是汉末三国时期,黄河流域的经济总量还是大大胜过南方的,南方根本就没有机会;从军事实力上来说,在多山多水的南方南军还有一拼之力,到了一马平川的北方,北方的骑兵对于南军来说,就完全是无解的bug。如果硬要找点可能性的话,那就是北方内乱的话,蜀汉和东吴联合起来的话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点机会,当然机会也是微乎其微。后来出了不世出的英雄刘裕,基本上也是整合了相当于东吴和蜀汉的合力,趁着北方一片大乱才勉强拿下长安,最终也是得而复失。后来尽管北朝分裂成东西魏,打的你死我活的情况下,南方还是没有机会,最终还是让北方给统一了。所以总的来说赵云的说法还是算有远见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2-17 16:03:06 +0800 CST  
但另一个反对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时官居从事祭酒秦宓以天时不当的理由来劝阻,这下可触了刘备的霉头,一向不好杀戮的刘备刘备大怒,欲杀秦宓,幸得诸葛亮及时求情,才保住性命,仅被下狱处理。看来刘备还是念旧之人,对于赵云就宽容多了,刘备留下赵云督军江州,自己东征去了。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刘备惨败,被东吴军队紧紧追赶,赵云急忙进兵至永安救驾,东吴那边紧接着也就退兵了。
这段在《三国演义》中又被老罗发扬光大了,里面是这样描述的:先主正慌急之间,此时天色已微明,只见前面喊声震天,朱然军纷纷落涧,滚滚投岩:一彪军杀人,前来救驾。先主大喜,视之,乃常山赵子龙也。时赵云在川中江州,闻吴、蜀交兵,遂引军出;忽见东南一带火光冲天,云心惊,远远探视,不想先主被困,云奋勇冲杀而来。陆逊闻是赵云,急令军退。云正杀之间,忽遇朱然,便与交锋;不一合,一枪刺朱然于马下,杀散吴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先主曰:“朕虽得脱,诸将士将奈何?”云曰:“敌军在后,不可久迟。陛下且入白帝城歇息,臣再引兵去救应诸将。”到底赵云是不是与吴军曾经交锋过,正史里没有明言,所以也给了老罗创作的空间,但我认为应该是没有的,这么重要的救驾之功就算被陈寿遗漏了,《云别传》里也会大书特书的,但是里面对此均无记载。
这里面东吴的名将朱然有一次成为了赵云的垫背,,实际上朱然并没有死在这次战争中,相反朱然的时代才刚刚开始。朱然在夷陵之战崭露头角,立下大功,后来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数万几路大军将攻打江陵,朱然带领仅仅五千人马孤守城池,朱然在城中瘟疫流行、粮草几尽、部下谋反等等不利条件下,硬是顶住了曹军的一波波强攻,最终曹军无奈撤走退军。朱然因此战威名震撼曹魏,被改封为当阳侯。此后朱然战功不断,赤乌十年,孙权任命朱然作为大都督,不过这时朱然已经年事已高,两年以后病逝,没有在大都督之位上大展拳脚。一路数下来被老罗生生安排的垫背的“冤魂”可真是不少,都是用来衬托赵云的光辉形象的。朱然应该算最可怜的,他不像鞠义那样本来就死了,也不像高览那样下落不明,明明就没有死,还取得了那么了不起的成就,不论是取得的战功还是在朝中的地位,赵云都远远不及,却不幸被老罗安排成了作为赵云垫脚石的死人,也是令人感概呀。
到了白帝城刘备托孤,老罗也着重加了赵云的戏份,在一番亦真亦假的对孔明的托付之后,刘备又嘱咐赵云说:“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刘备这样说那就是非常看重赵云的,把自己的儿子的安全交给了赵云,甚至有点让他盯着孔明的味道。因此重庆等地有民间戏里都有“文托卧龙,武托子龙”的说法 。以至于很多人分析出刘备生前不重用赵云是一种权术,他是把赵云留给刘禅来用,作为他坚实的班底镇住朝廷。当然这种推论根本就站不住脚,且不说赵云的年纪是不是合适作为新君的班底,“武托子龙”的说法本身就完全没有历史根据,刘备死的时候确实是在身旁,但并没有任何记载表明刘备临终前向赵云托了孤,连《云别传》里都没有,这其实也很正常,托孤大臣也不是谁都可以当的。赵云没有自己的利益集团,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没有自己的班底,没有自己的军队,这样的大臣就算是托了也是白托。更何况以赵云当时的职位来说他也完全够不上托孤大臣的格,如果一定要以“文托卧龙,武托XX”的格式来套的话,大家都知道,武是托给了李严,刘备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让李严来总领军事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2-20 15:34:57 +0800 CST  
刘备死后,新君继位,这回赵云还真的升了官,再怎么说赵云救过刘禅两次性命,刘禅再怎么傻,对于自己的救命恩人也是要提拔的,建兴元年,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从文意上推测,至少在之前赵云已经是中护军、征南将军了。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一下赵云的官职,可以肯定,就算之前赵云已经是中护军、征南将军了,这件事也是一定发生在刘备称汉中王甚至是称帝以后的事了,当然其实两者并没差多少时日。之前刘备也仅仅是左将军,所以不可能给属下什么太高的官职,后来自己称王了,也就开始大封群臣了。
三国时期的官制大多与东汉制度类似。而魏、蜀、吴三国间又各有小小的差别,。将军称号是从三国时期开始走向泛滥的,在汉代,军职较为稳定,顺次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即四方将军,四方将军的顺次并无明确记载,然后四征、四镇将军,最后是各种杂号将军。其中前四者位次于三公,四方将军位次于上卿,但大将军和骠骑将军曾因担任者位高权高而一度位在三公之上,但基本那人死了后就恢复原制。
刘备在当了汉中王以后册封了四方将军,接着不久就称帝了,但就在这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前将军关羽、后将军黄忠都分别去世了,原来的右将军张飞升级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原来的左将军马超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这两人明显是第一档次的。第二级别的武将如魏延就官拜镇北将军,比起赵云的征南将军,还是要稍稍高出一筹的,直到刘禅即位后,赵云才提升为镇东将军,这才和魏延平级,这次刘禅还给赵云封了候,对他也算够意思了。
最后再谈谈关于中护军,实际上这一段时间,特别是蜀汉这边的官职是比较乱的,刘备常常创造性地设立一些新官职,所以很多官职都没有什么历史可比性。魏晋时期官制中的护军一职, 一般是作为护军将军和中护军的泛称来提的。护军将军源于秦护军都尉。《汉书, 百官公卿表序》记“ 护军都尉, 秦官。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年, 以下略公元二字, 属大司马。成帝绥和元年前年,居大司马府, 比司直。哀帝元寿元年前年, 更名司寇。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 更名护军。”《晋书• 职官志》记“魏武为相, 以韩浩为护军, 史涣为领军, 非汉官也。建安十二年年, 改护军为中护军。具体到蜀汉,可能是会有点区别,至少赵云在蜀汉的地位会比韩浩在曹魏要重要一些吧,一般猜测这个官职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首都卫戍司令,赵云能担任辞职,至少说明刘备对于他是无比信任的。
接下来就是诸葛亮主政了,南征时诸葛亮并没有带上赵云,到了北伐之时,蜀汉这边也确实是人才凋零,所以诸葛亮还是带上了已经年迈的赵云,不过此时赵云到底有多大,史书里没有相应记载,谁也无从得知了。
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随诸葛亮转驻汉中。第二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阻挡,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这里面的强弱关系比较明显了,曹真是魏国的大将军,最高军事统帅,魏军的主力肯定都在这里,由此看来诸葛亮的疑兵之计还是算成功了,最终去救街亭的张合只能算得上偏师。但曹魏的战斗力确实强悍,就这偏师在街亭把诸葛亮的主力打得大败,赵云这一点点的疑兵想和曹真对撼,简直就是以卵击石,赵云要是这样的仗也可能赢的话,那赵云就不是赵云了,他就是韩信了。
所以不出意外,赵云兵败了,但是赵云临危不乱,随即聚拢败兵,利用地形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损。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在《三国演义》里赵云表现可堪称传奇,年过七旬的蜀上将赵云随孔明出征,为证明自己仍然老当益壮,在凤鸣山力斩西凉大将韩德父子五人。之后,程昱之子魏参军程武献给夏侯茂的计策所诱,赵云被六万魏军困于凤鸣山上,赵云力战八将,从昼至夜,月出时分,七旬赵子龙“卸甲而坐,月光方出”,人生头一次感慨“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但天不绝人,关兴、张苞各奉孔明之命狂杀而入,救出赵子龙,且人人马项上挂了一颗魏将人头,堪称惊绝。而赵子龙更被两位侄子的英勇刺激,大败魏军。
当然这一战赵云的表现虽然没有那么跌宕起伏,但是也算得上不辱使命。北伐以失败告终后,诸葛亮引疚上表自贬三级,赵云也被贬为镇军将军。蜀军退兵时,诸葛亮曾问:“街亭退兵时,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何故?”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资没有遗失,人员编制整齐。”当时赵云军中尚有多余的绢布,诸葛亮下令分给赵云部队将士。赵云说:“我军军事失利,怎么还能要赏赐呢?请将这些物资全部纳入府库,在十月寒冬的时候再赏赐给将士们使用。”诸葛亮对赵云品行大为称赞。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2-24 16:54:40 +0800 CST  
从上面可以看出,赵云的治军还是非常有水平的,在蜀将匮乏的情况下,诸葛亮又那么看重他的情况下,赵云似乎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但是老天再没有给赵云机会,第二年,赵云就病逝了。多年以后,由姜维等人提议,追谥了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以及赵云,赵云追谥为顺平侯,这顺平二字,也高度概括了赵云的一生,对于这个谥号,姜维曾这样解释: “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 按照谥法:先曰顺:慈和遍服曰顺。能使人皆服其慈和。再曰平: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也就是说是一个服从领导、团结同事、不生事端、不犯错误的好同志。这个谥号表面听起来还可以,实际上是有些不合谥法,一般“顺”不是给武将的谥号,其次“平”字同样不是,,真正的克定祸乱其实应该是“武”,“执事有班曰平”是说这人做事有节制,对于武将来说不是啥褒义词。这两个字加起来表达的意思是没有什么建树的老好人。可见就连刘禅对他的救命恩人也没有一个好的评价。
但是后来赵云的形象为什么越来越高大了呢?在《三国演义》里,老罗刻画了非常多的人物,曹操虽然立下不朽的功业,但是他是属于反面人物,所以阴险狡诈,残暴不仁。演义中主要的正面角色基本都集中在蜀汉阵营,不过就算是正面人物,每个人还是刻画得丰富多彩,基本都有自己的缺点。刘备虽然是男一号,但是无能平庸,最大的本事就是哭;关羽自大、张飞鲁莽,诸葛亮似妖,真正的完美人物是赵云。在这个赵云,基本找不上一点缺点,忠心耿耿、大公无私、平易近人而又刚直不阿,勇敢无畏而又心思缜密。最关键还是有非常有本事本事,赵云一生不败,可谓常胜将军。在民间的三国里武力排行榜排第二,仅次于吕布,吕布早早夭亡,赵云长时间内就是天下第一,在武力值即是军事能力的演义世界里,赵云就是里面的第一武将,无论是能力、道德、人品、为人,你都找不出赵云的一点点瑕疵。我认为在赵云的刻画中也表达出了老罗对完美的理解。
回到正史,赵云在其中表现出来的道德水准是令人敬佩的,赵云通过了他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儒家的理想道德观。我们来看一下儒家的道德观,基本可以浓缩成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这样十二个字。我们把这几个字和赵云比对一下。首先是“仁”字,“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赵云一直把追随仁政作为自己的理想,在成都赵云为了安民,不侵占老百姓的利益,不惜站到了整个功臣集团的对立面,担得起一个“仁”字。
“义”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儒家把“义”与“仁”、“礼”、“智”、“信”合在一起,称为“五常”。其中的“仁义”成为封建道德的核心。《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当然“义”稍有点玄,亦可以理解为公平、正义,坚持大义也就是坚持自己认为正义的东西。例如赵云认为讨伐曹魏是义之所在,而打东吴只是报私仇,所以他才不惜触刘备的霉头来劝阻。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春秋时的政治家子产最先把“礼”当作人们行为的规范。孔子也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礼,这“礼”既指周礼的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他对“礼”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观点;把“礼”当作调整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手段,当作治国治民的根本。“克己复礼”用来形容赵云是最为恰当的,赵云的拒婚、远离夏侯兰都是这四个字的体现。
再说道“智”,赵云还是有大智慧的,他早早就看出了公孙瓒的败亡,所以离开了他,远离了灾祸。后来有看出刘备伐吴不利于大局,从后来的结局来看,赵云还是非常有远见的。前面是赵云的“大智”,赵云还有“小智”,比如在汉中急中生智,摆“空营计”,吓退曹兵。
“信”,在乱世中生存,对于敌人的阴险狡诈是必须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赵云对任何人有过欺诈的行为,哪怕是对手,这一点是非常难做到的。
“忠”就更不用多说了,在当阳,在刘备已经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赵云不顾自己的安危,千军万马中保全了刘备的妻儿。这就是“忠”的最高境界。
“孝”、“悌”两个字合起来说,它们都属于儒家的伦理范畴。孝主要指敬奉父母、善事父母,“孝”指敬爱兄长,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中最根本的,而在东汉,全社会推崇的是以孝治天下,就比如袁绍因母亲病故服丧,按礼制守孝三年就可以了,袁绍一守就是六年,顿时过得了非常好的名声。关于赵云的父母情况,史书没有任何交代,只是提到了赵云因为兄的丧事而回家服丧,赵云在家服丧期间,那年公孙瓒也败亡了,可能真还算不得是赵云弃公孙瓒而去。在那种历史环境下,赵云对自己的道德要求那么高,“孝”、“悌”对他来说肯定不是问题。
“节”就是气节和节操。指一个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坚定性。赵云一生都在坚持着自己理想和道德。他的一言一行都在体现着这种坚持。在公孙瓒那里,赵云不被重用,而且赵云也看出公孙瓒已经毫无前途的情况下,赵云也没有投入欣赏自己的刘备怀里,改换门庭,这也可以看出赵云的操守。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2-28 09:37:21 +0800 CST  
“恕”和“让”也合起来说。这也是儒家的伦理中的美德,赵云不结仇、不争功,对于诸葛亮对于自己的赏赐他也把它归于国库,在这两方面,赵云都可以成为典范。
最后一个“勇”字,赵云可是人们心目中三国超一流的猛将,虽然赵云的勇猛并没有《三国演义》中的那么夸张,但是赵云的“勇”也不是一般武将能够企及的。赵云有那种当阳舍身取义,不畏身死的勇,也有在汉中临危不惧、急中生智的勇,就单单那种强敌面前,面不改色,敢于反客为主,挫敌锐气的气度,那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所以有时候也不禁叹息,如果赵云在多些实战机会的话,会不会真能成为一代名将,而不是那个小说里的偶像而已。
正因为赵云的事迹和儒家道德的契合,所以老罗应该也为人从中发现这么一块“宝”而欣喜,所以赵云也就被拿出来刻画成了一个完美的形象,这也是老罗作为一个儒生表达自己政治理想的一个途径。关于赵云基本上就讲完了,最后再来总结一下,在这里我拿出两个历史人物和赵云做一个类比,那就是海瑞和曾国藩,表面上看这三个人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但实际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儒家道德的信徒。
海瑞一直是作为儒家的道德典范而存在的,他廉洁奉公、刚直不阿,执法如山,惩贪抑霸,整顿吏治,受万民敬仰,被誉为“海青天”,亦称“包公再世”。但海瑞的名声主要并不是他做出的成绩,而是来自于他一些异于常人的地方,例如他不怕死,敢大骂皇帝,他极其节俭,以至于他买了两斤肉就成了街谈巷议的新闻。海瑞有理想,也有行动力,他兴水利、搞改革、分田地,但是最终他的结局可以说是失败的,所取得的成果非常有限。海瑞入仕为官33年,一半光阴属于罢官状态。奇怪的是他每罢官一次,复起时便升迁一次,官反倒越作越大,但都是高位闲职。实际上他已经成为一个政治摆设——清廉的楷模,被朝廷供起来了。因为只有他能“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满朝文武中,还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他被人仰慕,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并没有人真正按照他的榜样办事,海瑞没有同党,没有朋友,甚至找不到下属,海瑞调升应天巡抚的任命刚一发表,应天十府官员便几乎快要哭出来。不少人纷纷请求改调他处,有的甚至自动离职,宁肯不要头上的乌纱。这固然说明海瑞的清廉和声威已足以让人闻风丧胆,但也说明他在当时的官场上,其实已很孤立。一个人能力再强又能怎么样,最终海瑞也只能接受郁郁而终的下场。
曾国藩这个人相对海瑞来说名声就不大好了,记得小时候学历史的时候,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镇压了“革命”的太平天国的缘故吧,现在曾国藩的形象又得以反转,成为了许多人为人处事的楷模。曾国藩是晚清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所取得的成就是海瑞、赵云等难以企及的,但曾国藩跟他们一样,骨子里也是一个有坚定儒家理想的人。
曾国藩也骂过皇帝,不过相比于海瑞,曾国藩骂咸丰帝故事就没那么出名了。当然,主要原因在于曾国藩之后建立了不世功业,这封奏书相较之下,就有些不那么重要了。若曾国藩只是一个如海瑞那般并未有什么大作为的官员,或许他这封引得咸丰帝震怒的《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也能使之青史留名。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12-30 19:47:42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