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回复第2514楼,@huang1219

@qhayjf 2510楼 2014-07-12 22:14:01
丹阳兵打仗虽说是比较牛叉,但是纪律也真的是令人头疼,陶谦惹上曹操老爸这个人命官司事件不管是自己有意为之还是手下擅自主张,都是体现了丹阳兵的一种兵匪习气,再看看陶谦在徐州的几年把偌大的富庶之州弄得残破不堪,相信丹阳兵起的恶劣作用不小,而刘备呢?一直以来主打的都是以德服人这张温情政治牌,下乡送 温暖 ,和贫苦大众握手,刘备走的就是亲民路线,难免和丹阳兵发生利益冲突,而为了站住脚,必须杀鸡给猴......
-----------------------------
真正的张飞可是白面书生,脾气暴躁和长相没关系的,刘备个人觉得是三国最被低估的人,其治军才能被关羽张飞分去了不少,战功也是如此,被关张诸葛瓜分,更别说他那一流的识人能力,诸葛时期蜀国能靠几万北伐就打的魏国只能坚守,刘备留下的徐州派中下层军队骨干也是...
--------------------------

刘备许多亮点都被老罗安在他的部下身上了,在演义里就成了只会哭的窝囊废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6 12:40:03 +0800 CST  
刘备投降袁术的话,对于袁术来说可利用价值不高,本来袁术就看刘备不顺眼,随时都可以把刘备杀掉。但到吕布这里就不一样了。吕布借刘备收留自己的机会搞偷袭控制了徐州,可以说名不正、言不顺,刘备当时当上徐州牧也算众望所归,再加上刘备一年的经营,刘备在徐州,应该还是积攒了不少人望的,吕布虽然靠自己的军队控制了下邳,但实际对于徐州的控制很有限。所以刘备的投降对于吕布是很重要的,而当刘备服软,承认吕布对于徐州合理合法的统治地位,并献上徐州牧的大印,这也就是相当于刘备对外界承认自己无德无能,自愿将徐州牧的位置让给吕布的时候,就算徐州有许多人不服吕布,在这种情况下,也无话可说了。而吕布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也不可能马上对刘备下手,刘备这样才能真正获得生存的空间。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袁术的出尔反尔。袁术也没有想到吕布的偷袭会那么顺利,他的理想状况应该是吕布与刘备打得两败俱伤,自己再出来收拾残局,顺利入主徐州。哪知道刘备迅速崩溃,吕布实力非但没有受损,而且还大大加强了,如果自己在给吕布二十万斛米,那自己岂不是才赶跑了狼,又迎来一只虎,而且自己自己还要给这只虎插上翅膀,那是绝对不行的。所以袁术反悔了,一粒米都没有给吕布,反正终究是要和吕布撕破脸的,而且自己的名声本来也不怎么地,袁术基本就毫无顾忌了。就这样吕布被结结实实忽悠了一次,他很愤怒,但一时也没有办法,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团结其他的力量一起对付袁术,正是他求之不得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6 22:02:34 +0800 CST  
刘备这边应该也是调查过吕布那边的情况,知道自己家眷还算安好,清楚吕布也是留了后路,没有把事情做绝,而且也应该了解到吕布与袁术之间的矛盾,这才做出向吕布投降的决定,在这个投降过程中,大家也是各取所需,你情我愿的。其中也有一段小插曲,那就是是吕布的部将不要接纳刘备的归降,诸将谓布曰:“备数反覆难养,宜早图之。”他们那里搞得清吕布的小算盘,吕布也就是内政能力上有些欠缺,政治外交上也绝不是白痴,后来他也找机会收拾了刘备,只是刘备确实逃命功夫一流,又让刘备逃出生天。
吕布和刘备两个人分分合合,勾心斗角,表现出了他们面对不同现实利益时的博弈。这一次吕布显示了很大的诚意,他准备了车马迎接刘备,送回他的家眷,并让刘备担任豫州刺史,派他驻守小沛,当然其实这个所谓的豫州刺史也是个空头支票,但刘备应该已经很满足了,至少他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以静下来喘息一下,休养生息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6 22:58:46 +0800 CST  
回复第2523楼,@龙纹鞭影

@qhayjf 1234楼 2014-03-13 20:23:00
袁绍的兵马在官渡耗了大半年,这对于兵士的心理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袁军作战不利,各种进攻一再被曹军粉碎,士气的挫败也比较严重,估计悲观厌战的情绪已经在开始在袁营里蔓延。而乌巢起火,几十里地外火光冲天,估计大家都能看得到,也都心知肚明带来的后果,那边张郃又领着几万兵马投降了,袁军的心理应该也差不多崩溃了。
曹操这时不失时机地开始反攻,袁军完全失去战心,全线溃退。对于这种群体无意识的逃窜,袁绍
—————————————————
我记得毛主席说,杀降不祥,孟得不为也。

--------------------------

曹操有杀也有不杀,毛主席评价这个时,应该是专指他的不杀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7 17:09:03 +0800 CST  
刘备与吕布结盟,最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的就是袁术,他还没有完全和吕布撕破脸,但刘备原来就是他的敌人,能灭了刘备最好,顺便也试探一下吕布。公元196年,袁术派大将纪灵带领步骑共三万多人马征讨刘备,刘备现在好歹也算是吕布的人了,他自己那点家底是肯定抵挡不住这三万人马的,他马上向吕布求援。吕布手下将领说:“将军您一直想除掉刘备,如今可借袁术的手除掉他。”吕布说:“袁术如果占据了小沛,就会联合北面泰山一带的部队,我们就会被袁术所包围,我不能不去救刘备啊。”唇亡齿寒,吕布还是很清醒的,但他同样不想现在就和袁术直接在战场上展开对决。于是领步兵千人、骑兵二百,飞速赶往小沛,他只带了那么一点兵,吕布肯定不是去打仗的,吕布心里早就盘算好了,这也成为吕布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这就是著名的辕门射戟的典故,吕布的这时的所作所为也充分显示吕布现在取得的成就绝非侥幸,吕布绝对可以算得上智勇双全。
吕布这次的目的就是给刘备解围的,他目前还不想失去刘备这位盟友,但是现在他也绝不会为刘备而和袁术开战,所以他得想到一个两全的方法。首先他的猜测纪灵手里的底牌,那就是纪灵也不敢贸然就与自己开战,除非自己苦苦相逼,所以自己得相处一个办法,既能立威,让纪灵等人对自己惧怕,又能给他们一个台阶下,给他们一个撤兵的理由,好回去给袁术一个交代。所以首先吕布只带了这么一点兵马,表示自己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调停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7 21:27:03 +0800 CST  
纪灵等人听说吕布前来援救刘备,也不敢轻举妄动。吕布在离小沛西南一里的地方扎下营寨,派卫士去请纪灵等将领,纪灵等人也请吕布一起饮酒。吕布对纪灵等人说:“刘玄德是我吕布的老弟。如今被诸位所围,我特意赶来救他。我吕布生性不爱看别人互相争斗,只喜欢替别人解除纷争。”吕布命门候在营门中竖起一支戟,说:“你们看我射戟上的小支,如果一发射中,说明这是天意,大家应该立即停止进攻,离开这里,如射不中,那你们就留下与刘备决一死战。”于是他引弓向戟射出一箭,正好中了小支。大家大为震惊,夸赞说:“将军您真是有天神般的威力呀!”第二天,吕布又与诸将欢会宴饮,然后各自回兵。
说到箭法,估计吕布应该是那个时代的顶尖高手,要是那个时代也有奥运的话,吕布应该也是金牌级选手。当然那个时代媒体不发达,真正见识过吕布技艺的实在不多,对一般的将官来说,这可能算得上神迹,对于吕布来说,也许只是他每天练习的科目罢了,也许他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也是八九不离十的,而且吕布也许就是那种发挥型选手,压力越大,发挥越好。纪灵等被吕布神威所摄,现在不与吕布当面对决的理由也够充分,他们当然乐得于马上撤兵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7 22:05:21 +0800 CST  
回复第2506楼,@龙纹鞭影

@qhayjf 234楼 2013-12-22 21:13:00
再回到董卓,他主要还是篡权失败了,所以后世只能被人所唾骂了,所谓的忠与不忠,更多是由当时所处的境遇来决定的,董卓年轻的时侯,甚至是来洛阳之前,我相信董卓是很难有篡夺汉室的念头的,因为以他的出身,他的经历,基本就没有出现这种可能的机会,所以他也很难产生这样的理想。但当他看到那个所谓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在他马前瑟瑟发抖、语无伦次的时候,也许那一刻,他感觉到机会来了。
在专制社会,大臣觊觎皇位是
—————————————————
原来是后勤问题,以前也猜测过。想问个问题就是在洞庭湖平钟相杨幺的时候能否把这里变成根据地,也就是平时说的养寇以自重。这在历史是很常见的。

--------------------------

仅仅洞庭湖片区应该是养不起一直庞大的军队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7 23:15:40 +0800 CST  
吕布这一手玩的很漂亮,也暂时缓解了刘备的危机,刘备继续在他祖先刘邦的龙兴之地小沛招兵买马,埋头发展。结果,不到短短的一年,刘备就积攒了上万兵士,吕布得知了这个消息,心里有点慌了,他决定先下手为强,把刘备这个不安定因素扼杀在萌芽阶段。吕布自带大军杀向小沛,刘备那些新招的新兵那里是吕布虎狼之骑的对手,刘备一仗就被吕布彻底打垮,刘备这是真的是走投无路了,最后只有投奔朝廷,其实也就是投向了曹操的怀抱。
刘备和曹操到底是什么时候产生过交集,已经不可考了。估计他们最初的见面应该发生在讨伐董卓的酸枣会盟之时。曹操之不必说,刘备也是参加了这次诸侯的联合行动的,英雄记记载:“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后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当然刘备那时确实是属于小人物,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实际上是没有发生过的,也不可能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两人志同道合、惺惺相惜,同样为联军的未来而担忧,两人可能也就有过一面之缘而已。
曹操真正认识刘备应该是在徐州的战场之上,虽然最后仗没打起来,但刘备的勇气应该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刘备如火箭般崛起,从一个小小的县尉几年内成为了一州的州牧应该让曹操更对他刮目相看。前面说过,曹操对于人才有超出一般人的渴求,曹操从来不在乎人才的出身、学历,是亲朋还是敌人,只要是他认定的人才,他都会不惜代价地将人才发掘出来,能够为自己效力。而刘备无疑就是一等一的人才,军政皆备,超强的领导力,曹操这边有智囊、有武将,最缺的其实是刘备这样独当一面的人,也许也就钟繇勉强算一个吧。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8 20:42:14 +0800 CST  
所以曹操对刘备的投奔欣喜万分,马上封刘备为豫州牧,实际上这个州牧只是个空头衔,曹操首都许昌就在豫州,再加上汝南那边一直在闹黄巾军,刘备也管辖不了什么实际的地盘,不过好歹也是朝廷的正式任命,后来刘备也一直被称作“刘豫州”,直到刘备入住益州后,这个称呼才消失。曹操给刘备的任务就是回到小沛,供给刘备军粮,让他收拾残卒,成为讨伐吕布的前哨。刘备对于这个任务也是求之不得,他也要回去和吕布算一下帐,顺便挽回一些自己在小沛的损失。
刘备马上就干出了成绩,那就是杀死了杨奉、韩暹。杨奉、韩暹也算得上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名将徐晃原来就是他们手底下的人。他们原来同为黄巾起义军白波军的将领,后跟随凉州军阀李傕。李傕与郭汜相争,杨奉、韩暹先是帮助李傕对抗郭汜,不久后即自立门户,并护送汉献帝刘协从长安东归洛阳,他们也可算得上第三代挟天子的诸侯。董卓第一代、李傕、郭汜算第二代,杨奉受任车骑将军,韩暹则为大将军、司隶校尉。后来他们被第四代劫持者曹操所败,东逃归附袁术。这里顺便说一句,“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还真不是说都能有实力干,谁都能干好的,像杨奉、韩暹这种实力也想蹚浑水,结局可想而知。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8 23:05:19 +0800 CST  
回复第2527楼,@执手相看_累眼

特意注册个帐号,顶楼主。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8 23:24:29 +0800 CST  
回复第2541楼,@龙纹鞭影

回复第2514楼, @huang1219
@qhayjf 2510楼 2014-07-12 22:14:01
丹阳兵打仗虽说是比较牛叉,但是纪律也真的是令人头疼,陶谦惹上曹操老爸这个人命官司事件不管是自己有意为之还是手下擅自主张,都是体现了丹阳兵的一种兵匪习气,再看看陶谦在徐州的几年把偌大的富庶之州弄得残破不堪,相信丹阳兵起的恶劣作用不小,而刘备呢?一直以来主打的都是以德服人这张温情政治牌,下乡送 温暖 ,和贫苦大众握手,刘备走的就是亲民路线,难免和丹阳兵发生利益冲突,而为了站住脚,必须杀鸡给猴......
-----------------------------
真正的张飞可是白面书生,脾气暴躁和长相没关系的,刘备个人觉得是三国最被低估的人,其治军才能被关羽张飞分去了不少,战功也是如此,被关张诸葛瓜分,更别说他那一流的识人能力,诸葛时期蜀国能靠几万北伐就打的...
--------------------------

三国志里确实没有??记载,不过他女儿能当皇后,相貌应该还不错,张飞至少不是李逵那副模样。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8 23:45:19 +0800 CST  
回复第2554楼,@龙纹鞭影

回复第2506楼, @龙纹鞭影
@qhayjf 234楼 2013-12-22 21:13:00
再回到董卓,他主要还是篡权失败了,所以后世只能被人所唾骂了,所谓的忠与不忠,更多是由当时所处的境遇来决定的,董卓年轻的时侯,甚至是来洛阳之前,我相信董卓是很难有篡夺汉室的念头的,因为以他的出身,他的经历,基本就没有出现这种可能的机会,所以他也很难产生这样的理想。但当他看到那个所谓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在他马前瑟瑟发抖、语无伦次的时候,也许那一刻,他感觉到机会来了。
在专制社会,大臣觊觎皇位是
—————————————————
原来是后勤问题,以前也猜测过。想问个问题就是在洞庭湖平钟相杨幺的时候能否把这里变成根据地,也就是平时说的养寇以自重。这在 历史 是很常见的。
--------------------------
@qhayjf 2551楼 20...
--------------------------

水浒那时小说,历史上的宋江其实根本没有多少动静。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9 15:45:25 +0800 CST  
回复第2566楼, @敲入坏人号码
楼主,有点异议...西路军失利和中央红军决定去陕北的先后你搞清楚了么....
--------------------------
@醉卧砂厂 2567楼 2014-07-19 15:42:35
张、毛的两个中央的内讧就决定了毛中央的西去之路被堵死,后来稳定下来以后还想打通西去之路,结果失败,说明毛的运气确实好,要是没有张闹这一出,估计按原计划的话真的就全军覆没了。
-----------------------------
确实西路不通主要是张国焘闹得,好像记得是从张国焘那里逃出来,大家都很迷惘,不知道去哪里,这是捡到一张报纸,里面有一条新闻就是刘志丹在陕北闹红军,刚好离得还不算太远,于是就去陕北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9 20:49:24 +0800 CST  
关于他俩的记载《三国志》里是比较乱的,而且前后矛盾,《三国志?先主传》云:“杨奉、韩遅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先主传》以此事归入刘备徐州为吕布所夺,屯兵海西之时,则为建安元年,不过这时是刘备最困苦之时,刘备应该是没有余力来杀他俩的,记载是有点问题的。按《吕布传》所记载,“又云吕布取徐州,与袁术交恶,术联结杨奉、韩暹来犯。吕布用陈珪、陈登计,与杨、韩合纵攻术。”这表明建安二年的时候,杨、韩还活着,还伙同袁术和吕布干了一仗,结果被反被吕布收服。又有《吕布传》注引《九州春秋》,里面有吕布写给杨、韩的书信,可以作为旁证。
在《英雄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载道出了刘备杀杨、韩二人的原因。“吕布令韩暹、杨奉取刘备地麦,以为军资。”整理一下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春,袁术自称天子,派韩胤为使节,向盘踞徐州的吕布转达即将称帝的事情,同时想和吕布结成亲家。吕布听取沛相陈珪的意见,拒绝亲事,并将韩胤交给了曹操。袁术听闻大怒,便派手下大将张勋、桥蕤等人同韩暹、杨奉合兵,率领步骑数万,分七路进攻吕布。陈珪建议拉拢杨奉与韩暹,吕布于是写信表明联合之意愿,又答应打败袁术之后,将军中钱粮全部赠与。韩暹、杨奉大为高兴,决定联合吕布,在下邳攻打张勋等人,袁术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于是杨奉、韩暹就成了吕布的人,在徐、扬一带游荡。刘备回小沛后,吕布命令杨、韩割小沛的麦子,抑制刘备实力膨胀,以免成心腹之患。没想到刘备用计谋诱杀了杨、韩二人,(还有种说法只是杀了杨奉)兵不血刃即告解决了问题,杨、韩二人是曹操一直想杀而没有杀得了的人,这次刘备也算对曹操有所回报。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9 20:56:26 +0800 CST  
吕布一看骚扰没起作用,不得不图穷匕见,建安三年吕布派遣高顺攻打小沛。刘备这次败得更惨,又丢下老婆孩子,独自逃生了。曹操派来的夏侯惇的援军也被高顺打得大败,曹操一看情势不妙,于是亲自挂帅,东征吕布。
刘备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吃败仗,而且败得都很惨,所以刘备的军事才能一直被人们所看低,这里我还是要为刘备稍稍辩护一下,刘备不是那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但绝对也算得上当时出色军事人才。他的失败确实也有许多客观原因。
我们往往喜欢看英雄的故事,喜欢看传奇,看多了我们慢慢会以为打仗靠主要的就是奇谋,靠的就是军事天才,就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诸葛亮不在的时候,刘备就一直吃败仗,诸葛亮一来,军队由他指挥,就马上化腐朽为神奇,开始开疆拓土,曹操也不是对手了,这其实是小说刻意营造的效果,这个以后还是详细再说,就拿诸葛亮一上任烧的三把火,其实跟诸葛亮都没有多大关系。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19 23:07:33 +0800 CST  
回复第2544楼,@大帅第一happy

@qhayjf 311楼 2014-01-04 21:18:00
我们经常说:“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间无”。其实这就是人性的体现,雪中送炭是风险极大的投资,而锦上添花往往稳赚不陪,在政治斗争中这一点体现得特别明显。就像在国共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的将领纷纷起义投诚,起义投诚是说得好听,从旁观者角度来看,这就是大势已去后落井下石的背叛,由于共产党最终胜利了,这种背叛同样获得了好名声。所以虽然背叛是违反基本人类道德的,但只要能找到充分理由,并最后处于胜利者一方,历史是不会计较这种背德的行为的。历史上的“爱国”将领冯玉祥,一生都在背叛,有文史记载最主要的8次:滦州起义时叛清;护国运动时叛袁;护法运动时叛段;第二次直奉大战时叛曹、吴;1925年叛张,导致国奉战争爆发;1926年北伐时,彻底叛卖北洋团体,联蒋北伐;1930年蒋冯阎大战时叛蒋,不久失败,此后一蹶不振,最后,投靠了毛泽东。...
--------------------------

说他是魏延魏延表示不服,呵呵。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20 08:48:59 +0800 CST  
@怪咖小二 2559楼 2014-07-18 21:35:03
俱往矣
昭勋文臣武将青史永驻
看今朝
百余名才子英杰煮酒论古今
泼墨之中
翰林堂妙笔生花争魁首
谈笑间
论剑诸君指点江山说过功
烟雨潇潇
观 武侠 江湖风云又起
三生石畔
宝黛传说悲歌声声留于后人听
诗酒罢 曲舞兴
管它东风何如压西风
成败共亡兴
一琴一剑走天下
笑看秋月与春风
☆昭勋阁★ 历史 总群 群号:186213095 欢迎广大文史百......
-----------------------------
谢谢支持,改日登门拜访 °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20 21:18:13 +0800 CST  
打仗胜败是政治经济实力、军队的后勤、训练、管理甚至天气、地形、地貌等等复杂因素来决定的,刘备这一时段的失败主要还是由于自身实力的羸弱。刘备入主徐州时间太短,还来不及招兵买马,对军队实行系统训练,袁术就打过来了,刘备硬着头皮挡住了东南的霸主袁术的攻击,还互有胜负,已经着实不易了,结果吕布在后面插的这一刀,使刘备在徐州一年的心血全部毁于一旦,一直就没有再缓过来,所以后来对于吕布和高顺的进攻,刘备挡不住也是正常的。吕布的骑兵号称天下第一,曹操虽然最后打败了吕布,但也始终没有在战场的正面对决打败过吕布。高顺一直是被低估的人物,王粲《英雄记》记载:“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 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陷阵营应该可以算得上三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刘备手底下那些才上战场上的新兵蛋子,能挡得住才是怪事。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曹操的军队训练有素,战斗力并不逊于吕布的军队,再加上曹操兵多,粮草充足,只有曹操自己不露破绽,吕布没有太多机会。吕布就在想投降又不想投降的、想留又不想留犹豫中错过了逃跑的时机。曹操围攻下邳城三个月,最后决水围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其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缚了陈宫投降,吕布在白门楼见曹军攻急,大势已去,于是令左右将他的首级交给曹操,左右不忍,吕布熬不住了,终于下城投降。这与演义里被部将趁睡着绑起来稍有不同,吕布被捆到曹操面前,曾要求松绑,曹操笑说:“捆绑老虎不得不紧。”吕布又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就可以统一天下了。”曹操颇为心动,而刘备则在一旁说:“明公您看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和董太师的吗!”吕布死前说:“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最终吕布被缢杀,然后枭首。其部属陈宫、高顺亦拒降被处死,张辽则领兵向曹操投降。曹操下令将吕布、陈宫、高顺的首级送往许都彰功,然后下葬。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20 21:23:07 +0800 CST  
这一段《三国志》与《英雄记》里的记载还是有所不同的,里面刘备还没说话,“主簿王必趋进曰:“布,勍虏也。其众近在外,不可宽也。”太祖曰:“本欲相缓,主簿复不听,如之何?於是缢杀布。”我觉得可能王必这句话的杀伤力还是远远不够,而且吕布指名让刘备说话,刘备应该也不可能沉默的。曹操这时候应该非常纠结,什么是人才?吕布就是不世出的人才,曹操跟吕布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他也知道吕布的本事,但是他也没有信心驾驭吕布这样的人,所以他才向旁人咨询。在现实生活中,要是有决断力的领导向别人咨询意见,那一定是说明他在犹豫,而且这件事他已经思考了很久了,所以一般回答这种询问时应该言简意赅,不用各方面分析,只讲你认为最重要的就行,而且最好不要表现出你的立场和好恶。
刘备应该是这里最想杀吕布的人,但他不能表现得太过火,否则可能还会起反作用,曹操是聪明人,明白点出吕布的危险性就可以,愿不愿意冒这个险由曹操自己来衡量。曹操最后也觉得风险太高,决定杀死吕布。同样是被称作反复难养,曹操对于刘备就比较放心,因为在曹操看来刘备的那些反复是属于正常范围之内,而吕布的反噬旧主就比较可怕。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20 21:35:14 +0800 CST  
接下来,曹操与刘备的关系进入了蜜月期,“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三国演义》里描写了曹操对于关羽超常规的偏爱,实际我觉得曹操对于刘备那才是真正的偏爱,“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这都类似于刘关张之间的亲密关系了,就差没在一起睡觉了。曹操虽然爱才,也算得上礼贤下士,但什么时候这样对过别人,荀彧、郭嘉这些重臣何尝有过这样的待遇,所以对于刘备,曹操是真的非常看重的,但可惜这只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刘备心里是并不想领这个情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刘备是一位有理想的人,他有属于自己的利益诉求,他不会因为曹操的盛情就放弃自己从小树立的理想。
文章里一再提到“利益”两个字,对于这两个字,好多人立马想到是惟利是图这样的词语,可能心了还会不舒服,觉得与多年的教育背道而驰。其实关于利益这个东西,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钱或者简单的物质享受。这应该是人的各种需求。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
具体地说,按照重要性和层次性排序,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主要指:
1、生理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他一切需要均退居次要地位。
2、安全需求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3、 社交需求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4、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5、认知需要
又称认知与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马斯洛将其看成克服阻碍的工具,当认知需要受挫时,其他需要的能否得到满足也会受到威胁。
6、审美需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对周围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欣赏。
7、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往往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获得成就感。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的人处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7-21 20:40:27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