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山海经、左手基因学,解释华夏的起源

@汉之战虎 @左耳刀 2015-01-24 22:28:47
首先得说,把分子人类学和山海经放在一起来研究上古史,是一个了不起的想法,点赞。茅盾、顾颉刚,甚至是复旦的教授潜明兹恐怕因为时代所限,在这一点上也是无法与楼主相比的。
但是有几点想跟楼主说一下:
一是山海经的成书。这本书根本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完成的。“《大荒北经》的作者是山东人”这个判断显然有些草率。
二是关于炎黄蚩尤之间的战争。这个争议很多,有的说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是两回事,......
-----------------------------
不错,来了一位高手交流。

一、山海经成书肯定不是一位的,甚至多达十多位都不一定呢。山海经是两套体系的书籍,被编订到一起了,然后又经由多个后人编辑过。《大荒北经》的作者,的确也可能是多位的,我用语不够严谨。

二、炎黄蚩尤之间的战争,的确有很大的争议,炎帝和蚩尤并不是一人,当然是两回事。

另外,昆仑山、黄帝、西王母等这些都有争议,所以我放在最后才写。


三、基因的那些数据出处,在前文【数字的出处】写有一些,最主要的出处是复旦大学李辉教授的学术论文,包括他的《史前长江》、《走向东亚的两个现代人种》、《重建东亚人类的族谱》等。也有一些其他出处,例如D类型的比例,源于复旦大学分子医学副主任于敏教授在2002年做的调查数据。同理,O类型的数据比例也有出自复旦严锋博士的研究。

有些数字比例,会随着新的数据更新而更新,所以这些数字并不是很严谨的,只是说出个大概。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4 23:12:13 +0800 CST  
水书补充

前文“水族——连山易——大荒经”有个争议,战虎一时说水书未能破译,一时说水书能被巫师读懂。两个说法都是有所指的,是战虎用词欠严谨。

其实是这样的,“至今水书的文字还未完全破译”,指的是,明朝发现的水书字碑,以及两个明朝弘治年的水书木刻本。这些未能破译的文字,和二里头夏陶的符号有关。
而能被水书先生(以前的巫师)大致读懂的,是指荔波县档案局现存的水书《连山易》五册。当然他的真实性还有很大的争议。


有学者认为水书即睢书,从而推出水族发源于睢水一带。水族女儿出嫁时,嫁妆带有羊毛大衣一件,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水族的现主要居住地贵州,是比较炎热的南方,居然要带上羊毛大衣,可能代表水族继承了传统,他们的祖先是来自贵州以北的地方。贵阳医学院遗传专家也通过线粒体DNA,发现水族DNA的多态性,他们可能和西北地域的民族有血缘关系。(测试了150份标本)


下图是水书的明朝木刻本。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5 16:05:02 +0800 CST  
《大荒经》蕴含了八卦图


《大荒经》的作者们,是预设了一个四面环形的地图来展开的。这个四面环形就是类似于八卦图,如下图。因为二十八星宿分为四个方向对称排列,正好等于一个八角形。





大荒东经的正中那座山叫鞠陵于天山,顾名思义是用于观察鞠星的。历法书《夏小正》说“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县在下”。所以鞠星一从那座山升起,就说明正月要到了。

作者们是站在观星台上去瞭望世界。鞠陵山旁边也有一个观星台,这个观星台能够看到好几个定位山。在他们能有肉眼看得到的地方,都叫“大荒之中”。描写的事情都是先从定位山说起,然后再把这座山附近的方国和奇人异事都说一遍。他们先写东方,再到南方,最后到北方。说具体的事物时,他们又先说东南方,然后是北方,最后到东北方。

所以《大荒经》里面的大山河流,都是真实存在的。山水是记事的重要参考物。

作者们多数是一些巫师,他们精通天文,忠诚地为帝皇服务。他们不但要制定历法,还要通过占星来预测未来的吉凶,包括国家的兴衰存亡,所以这套占星术是绝不外传的。《海经》正是把《大荒经》的这些编码去掉,再加入大量神奇鬼怪的神话,使普通人看不懂,要他们这些巫师才能解读。其实这个法则至今在巫师界照样流行。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6 18:47:44 +0800 CST  
其实山海经和八卦必然是有联系的。先天八卦以南方为先,
山海经的次序也是南方为先。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6 23:56:58 +0800 CST  
【网友评论】

网友“莱克V荆 ”说:

汉族人的y染色体有少量非o的,估计是由于别的民族加入的原因,有的别民族的到汉人居住地定居,也就成了汉人。汉族男人对自己的女人看的比较严格,发现女人出轨惩罚非常严厉这也保证了汉族的基因纯正。而有的民族y染色体复杂是因为这些民族的女人被别民族的男人艹了,尤其是那些游牧民族,女的很开放。有人说蒙古人对汉人实行初夜权制,这个不可靠,滥交民族是不重视这个东西的,到了元朝后期,蒙古人都势力已经不行了,蒙古穷人都给汉人当奴隶了,估计他们的女人也没少被汉人艹
————————————————————————————————————
同意大部分的说法。非O肯定是汉族的少数派,在某些地方最高也就20%。

汉族是注重父系的纯洁,这个可以从客家人身上看出。就是说,汉族保持了80-90%的纯正度。

传说中的蒙元初夜权制肯定不靠谱,就算存在,都只是在小范围内的。
C3对汉族的影响最多也就10%这样,而且C3还包括了满族。——数据源出复旦的严锋博士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7 14:56:48 +0800 CST  
破译神的出身:二八神

《山海经·海外南经》:“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人皆小颊赤肩,尽十六人。”
从这段话看得有点玄,神人二八是什么神呢?中科院的学者郭郛提出了,神人二八就是连臂的集体舞,这种连臂的舞蹈至今仍在少数民族中盛行。尤其多数见于西南的少数民族。“尽十六人”,就是八人为列,分成两列在手拉手跳舞。为什么是八人做一列呢?《左传》襄十一年,郑人用“女乐二八”贿赂晋侯。原来十六人女子乐组的设定,是根据周朝乐制而产生的。

那么,“为帝司夜于此野”作何解?其实是海经的巫师把这种舞蹈神话化了。根据前文,《海外经》的作者可能是北方人,南方是他很少接触到的,当他在西南地区看到这种手拉手的舞蹈很新鲜,但他是保持敬畏天神的心态的,他把这种舞蹈解释是为天帝守夜而跳的。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7 15:46:33 +0800 CST  

前文漏了一句:羽民,就是头上插着羽毛的人。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7 15:51:40 +0800 CST  

@天汉勇士 2015-01-27 16:49:57
甘肃文县铁楼乡和四川平武的白马藏人,头上也习惯插羽毛,是不是也是楼主说的羽民?
有人说他们是氐人的遗民。
-----------------------------

有可能,战虎第一页的帖子就说到,氐族是很古老的。
不过头上插羽毛的不止是氐族,其他少数民族也有。要证明是氐族还得更多的证据。

PS:前文“当他在西南地区看到这种手拉手的舞蹈很新鲜”一句有语病,漏掉了觉得两个字,应该是“当他在西南地区看到这种手拉手的舞蹈,觉得很新鲜”。由于战虎是在线写作,所以语句有些问题,希望大家见谅。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7 18:52:08 +0800 CST  
【资料库——世界谱系】
以下资料都是经过复旦大学测定的数据,更新日期为2012年1月。

A*:Y染色体最古老的分支,只分布在非洲。

B-M60:只分布在非洲,如俾格米人。

C-M130:较早期到达东亚的人群,高频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满、哈萨克斯坦等族及澳大利亚土著等,汉人中通常5 – 10%

D-M174:较早期到达东亚的人群,在西藏、日本等地将近一半,在汉族和南方少数民族也
有较低比例分布
D1-M15:藏族及周边民族较高频、汉族及南方部分少数民族有较低比例分布
D2-M55:仅分布于日本,占日本40%以上,绳文人的主要成分
D3-P99:青藏高原东部(康区)、白马人及纳西族等高频

E:非洲高频,南欧及中东有一定分布,中国极少

F*-M89(G至T的祖群):中国零星分布,个别少数民族高频

G:土耳其、高加索、哈萨克斯坦斯坦西部高频,中国零星分布

H:印度次大陆,中国极少

I:主要分布在欧洲,北欧和巴尔干高频,中国极少

J:阿拉伯、犹太人等高频,中国零星分布,回族中有一定比例

K*-M9(L至T的祖群):中国零星分布,个别少数民族高频

L:西亚至南亚低频分布

M:新几内亚土著和美拉尼西亚
N-M231:较晚期到达东亚的人群。阿尔泰语系、芬兰人等中高频分布,在中国广泛分布,汉人中通常10%以下,部分少数民族中较高频
N1c-Tat:乌拉尔语系的标志性单倍群,中国少量分布

O-M175:较晚期到达东亚的人群,广泛高频分布于东亚,占汉族75%以上
O1a-M119:中国东南沿海、壮侗族群、台湾原住民分布较集中,东南亚岛屿也有广泛分布
O2-M268: 汉族中5%以上
O2a1-M95:华南、南方少数民族、中南半岛及印度Munda人群分布较多
O2b-M176:最主要集中于朝鲜半岛、朝鲜族和日本弥生人,越南和汉族也有少量分布
O3-M122:中国最常见的单倍群,遍及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占汉族50 – 60%左右
O3a1c-002611:汉族常见类型,占汉族15%以上
O3a2b-M7:苗瑶族群特征类型,通常占汉族5%以下
O3a2c1-M134:汉族30%左右,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
O3a2c1a-M117:汉族和藏缅语族的特征类型,汉族15%以上

P*-M45(Q和R的祖群):很少见

Q-M242:印第安人的绝大部分,北亚一些群体高频,汉族2%左右

R-M207:印欧语系的主要群体,高频分布于欧洲至中亚、南亚,汉族2%左右,中国部分少数民族较高

S:新几内亚土著和美拉尼西亚

T:印度、中东、地中海、东非等地较低频分布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7 23:36:28 +0800 CST  
重建上古历史的框架


用分子学排一下各部落的先后顺序,以中原为中心:

约7000年前,南方起源的东夷部落进入中原,他们比较早地来到了黄河领域。他们的始祖是帝俊,以鸟为图腾。

之后,东南方向的百越、百濮部落先后开始“北伐”。他们各自占据了一些地方。百越虽然起步比较早,但百濮在北方的发展超过了百越,百濮和东夷部落有所交集。

之后,西方向的太昊部落也来了。太昊擅长八卦,以八卦文化扩张,发展得比较稳,与其他部落和睦相处。

约6000年前,西北方向的神农氏崛起,开始时以牛为图腾。

到了约4000多年前,神农氏又分出了两支,炎帝和黄帝部落。黄帝部落身材高大,而且武力天下无双,很快征服了百越、百濮部落,以及挫败了东夷部落。黄帝以龙为图腾,影响深远。

另一方面,炎帝也被黄帝所打败,往南方发展。百越回东南方发展,百濮分出了两支,主力的一支往北方,其他的回南方。

黄帝开启了五帝时期,然后是夏、商、周三个朝代。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8 19:29:56 +0800 CST  
周文王根据《归藏易》而创后天八卦和周易


关于说《周易》是周文王所作的,有些学者会反对,他们认为《周易》只是托名文王的,像《黄帝内经》托名黄帝那样。战虎认为未必,《黄帝内经》的确是战国时期的人所作,因为他内容有大量春秋战国背景的东西,并且由西汉朝代的人所编订,但是《周易》的成书年份始终锁定在西周,这就是文王所作的一个有力证据,而且,当时占卜是国家大事,他的规则不可能由微不足道的人所能改的,他必须是由有权力的人来修改。这个人最有可能就是文王。

为什么是周文王根据《归藏易》,而不是《连山易》?因为《连山易》已经相当久远了,先有连山,后有归藏。《归藏易》更接近文王的年代。而且商朝帝王算卦,用的大概就是《归藏易》。商朝甲骨文已经有“贞、吉、利”等词眼(魏武王曹操小名吉利,也是来自于易),这个和《周易》相符合。《归藏》虽然失传了,但一些语句还是保存了下来,具体可以参考93年荆州出土的王家台秦简《易占》。

那么,文王为什么要创立后天八卦呢?原来,“八卦”和“易”刚开始时候是没结合起来的,而是各成一套体系的,八卦在原始时候以三爻来表示。前文说了,先天八卦是以南方为先的。而周的方位是西北,也可以说是北方向。所以先天八卦和周朝的方位不相符合了。文王励精图治,他决心变易旧章,他参考了一下《归藏易》。《归藏易》是以坤为第一卦,先天八卦以南方为先。而文王全部反过来,以北为正溯,确立了天乾地坤的顺序,以天乾为第一卦,并以地坤为南方。

变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气候的问题,夏朝时候还处于大洪水时期。气候相对比较炎热,只有冬(雨)、夏(旱)两个季节。后来大洪水消退了,气候变化了,春、秋季节的特征也明显了,于是文王以“天变、道亦变”的原则来变法,创立了后天八卦。他用八卦之乾卦来对应北方的寒冷,坤卦对应南方的炎热。


后天八卦和周易,一直流传到后世,得益于周文王的高瞻远瞩。文王制定了新的法则,也是周朝的实际创始人。总之他是一个对华夏有深远影响的人,给他十个赞。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8 21:09:12 +0800 CST  
@天汉勇士 2015-01-28 21:35:34
不错不错,学习了。
-----------------------------
代表南方炎热的还有离卦,离代表火。后天八卦中坤、离都处于南方。坤更确切来说,是西南方,离是正南方。

同理,代表北方寒冷的是坎卦了,坎象征水。后天八卦中乾、坎都处于北方。乾是西北,坎是正北。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8 21:51:28 +0800 CST  
华夏人与古埃及、苏美尔人

近来不断有人提倡华夏是古埃及人的后代、是苏美尔人的后代,这些观点甚嚣尘上。但是,古埃及人有木乃伊保存了下来,他们的基因测出是E,根据前表:“E是非洲高频,南欧及中东有一定分布,中国极少”。古埃及人的下层包括J,J是犹太人为主的,前表所列:“J在阿拉伯、犹太人等高频,中国零星分布,回族中有一定比例”。这两个基因类型都和O为主体的华夏人无关。

至于苏美尔人,从发现他们至今一直都是争论不休的。苏美尔人自称是黑头发的,就算他们是黄种人吧。但是苏美尔人的神话、文化、以及文字和华夏的都不同,虽然苏美尔人是使用象形文字,但他这种象形文字是比汉字复杂的,而汉字相对简单一些。他的词是黏着结构,而且不包含所有的语法结构,当今很少人能看懂。

由于苏美尔人没有留下后代,他们的国家被闪族人灭了,所以没法有确切的基因去判断。有人说他们是Q1a3,根据是古伊朗、印度有一定频率的Q1a3分布,这种根据是不太严谨的,就算这种假设成立的话,和华夏的主体也是对不上号。


苏美尔信奉的神灵是天神安努、金星之神伊什塔尔,这个在华夏也找不到任何痕迹,其他的文化、数学、天文等方面,也和华夏不一样。

苏美尔人的文字是写在粘土(泥)板上的,和华夏刻在甲骨上的也不一致。文字载体不同,自然推出是不同的体系。有个别字符相同的话,那也是正常的。因为象形文字都起源于图画,图画是对事物的直观表达,这样就当然会出现少许相同的地方。

苏美尔人虽然创造了最早的文明,但是他们只是昙花一现。有学者生硬地提出了一个“得内-高加索语系”概念,把苏美尔语系和汉藏语系都包含出去,其实是画蛇添足的。两者相似的地方太少了,用甲骨文和苏美尔泥板一比对,就会发现明显的差异了。文字是很直观的,不象的话就证明是不同源。而且,苏美尔文字系统和其他民族的文字系统找不到相同的

所以,我们可以残酷地说出真相了,苏美尔人当初虽然文明很发达,但是却被闪族灭绝了,并没有留下什么后代,只空余下人们的惋惜之情。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8 23:53:39 +0800 CST  
@材卿炎旭艾芦 2015-01-28 23:43:15
@汉之战虎
楼主,楚国高层应该是鸟图腾,也崇拜火和祝融。那到底算谁的后裔?
-----------------------------
这个问题问得有水平。我写成一个帖子解答你。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9 00:02:17 +0800 CST  
楚国的祖先是谁?

战虎 著

楚国的祖先是有争议的,《史记》里面记载楚国是出自颛顼-祝融之后。但是就祝融而言,在《山海经》里面也是有两套世系。最后一篇《海内经》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那么,祝融是属于炎帝世系的一员了。而《大荒西经》则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海内经》又说:“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那么,这里祝融又成了黄帝之后。楚国的祖先祝融到底是炎帝还是黄帝之后呢?而且楚国还有鸟图腾,又和东夷有关系。楚国的来源就更玄了。

《山海经》本身就有很多的争议,不足以用这个有争议的论据来推出其他。可以确定的是,《大荒西经》和《海内经》是对立的世系。

幸亏1987年出土的湖北荆门包山楚简,揭开了谜底。这个楚简是楚昭王后人的战国墓,简字用的是篆体字,他的记载应该是比较靠谱的了。楚简卜筮所祭拜的先祖世系是:“老僮——祝融——媸酓。”老僮就是《山海经》里面的老童了。那么证明出《大荒西经》是可信的,楚国祖先祝融是出自黄帝的一支,而媸酓怀疑是鬻熊。

屈原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也是靠谱的,他和楚简得到了互证,楚国的上层贵族就是黄帝后裔。那么《海内经》说祝融是炎帝之后,是什么回事?祝融并不是只有一个人,其实祝融当时已经延伸为一个官名了,祝融的意思就是火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专门负责火的。根据《史记.楚世家》,重黎和吴回都担任过祝融一职。所以,炎帝后裔那边也有一个负责火的祝融。

楚国为什么是鸟图腾崇拜呢?楚国的下层民众有很多是百濮部落的,即O2类型的基因。前文说过,百濮部落和东夷部落是有交集的,所以文化互相影响很正常,百濮也就有了鸟图腾的崇拜了,鸟图腾是日后凤凰形成的起源。但是,楚国并不止鸟(凤)图腾这么简单,也有龙图腾——长沙楚国祖庙出土过御龙升天图,所以楚国的图腾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根据清华简《楚居》记载,老童是源于河南新郑的,后来楚国先人从新郑谦虚到古丹阳,再到湖北荆山。到了荆楚,楚国开始慢慢壮大了。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9 01:06:20 +0800 CST  
楚国的祖先是谁最后一段的“楚国先人从新郑谦虚到古丹阳”,谦虚应该是迁徙之误。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9 01:50:43 +0800 CST  
@有就是没有 2015-01-29 02:01:04
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像[山海经]这样的经典篇章是人类可以完成的吗?正如现在给你一架飞机你一辈子也未必能把世界上的动植物完整的记录下来,就算你记录下来了,也未必能活着回来,要知道山海经上所记载的动物杀人就像现代人灭蚂蚁这么简单都不扎眼睛的,说这么多我只想说,像山海经这类的书只有神才写得出来,是神的提示!
-----------------------------

《山海经》记载必然是人类所作的,而且是多位作者的功劳。
《山海经》描述的是中国为主的动植物,而且有很多带夸张的写法。有些是将他们神话化了。

你肯定没怎么看我这个帖子,或者完全不认同战虎的解读。这个没关系,人的思维是不同的,多元的。

至于有没神,那是另一个话题了,那可是讨论不完的,战虎不参与这类话题。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9 02:11:54 +0800 CST  
@lukyshen 2015-01-29 06:23:19
涨姿势
-----------------------------
欢迎新友。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9 09:12:51 +0800 CST  
@pirlor 2015-01-29 10:41:21
大汶口,呵呵呵很近啊!
以前听说古山东人跟现在的山东人不大一样,现在的山东人大部分是明初从山西大槐树来的,古山东人近似白人,请楼主剖析解释之。
顶,支持!
-----------------------------
古山东人的父系,都属于华夏人为主体,属于东亚常见的类型。

古山东人的母系线粒体有些特殊。中科院的金峰博士在山东长岛有所发现,从6000年前的人骨mtDNA(线粒体)分析出:有R9系、D系、还有少量的HV。

简单来说,D是东亚黄种人类型(注意,是线粒体的D),R是欧亚类型的基因,R9主要出现在南亚,中国的南方人也会出现这个。

HV则比较异类,是典型的中亚白人类型的基因。这说明了的确有一支中亚的白人来过山东,但是他们后来被打败了,对山东人中的影响是少数的。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9 11:27:27 +0800 CST  

@pirlor 2015-01-29 12:20:17
涨知识了。那么现在的山东人呢?
-----------------------------

补充一句,那支中亚白人被黄种人打败后,男性被黄种人驱逐或者杀害了,女性则被黄种人拿来当老婆了,所以对山东人的母系有少量影响。

大汶口的古山东人,是属于古中原类型,头颅比较圆的,和白人不同。

而现在的山东人,当然都是黄种人占主体的。从他们的外形来说,总体是大脸的比较多,即面宽较大、狭长脸型的少,和河北人比较接近。

山西大槐树传说流传比较广,但是却可能只是传说,大槐树移民说的是明朝嘉靖年间,洪洞大槐树居民的一次大移民,这次移民被认为是广泛记录在北方先民的集体记忆中。

中科院遗传学的袁义达对此做过一个调查,否定了大移民的说法:

“河北、河南、京津、山东、东三省亲缘关系最近,形成一个系统;山、陕、宁、甘亲缘较近,又形成一个小系统;长江中游的鄂、湘(北部)、川、云、贵又是一个亲缘系统,长江下游的江浙苏皖(南部)又是一个系统;广东、广西,福建则构成华南系统。可以清晰地看出华北(山东、河北)大规模移民东北,姓氏分布非常相似,然而却很难看出山西、江淮、四川等地大规模移民华北的情况。

从姓氏的反展变化和遗传的方面,现在都看不出,明朝的移民对华北地区造成的大的变化,因为这个地区宋辽金元和明清姓氏分布没发生太多变化,之前和之后都与西部的晋、陕不同。现在可以得到这么一个结论,在金元时期做官的,自然家谱记得详细,那些没作过官的土著百姓,明清只得假托一个来历,所以出现了地名混乱的情况。”

根据《青州市地名志》,的确有山西人移民到山东,但没有传说中那么多,有部分家谱说是从大槐树过来的,其实是冒名顶替的。而且,山东本来就有很多本地人,不可能都是移民来的。

楼主 汉之战虎  发布于 2015-01-29 13:06:44 +0800 CST  

楼主:汉之战虎

字数:415951

发表时间:2015-01-14 05: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18 10:13:24 +0800 CST

评论数:457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