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河南南阳卧龙冈的“诸葛亮躬耕地”见鬼去吧!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猜想

在诸葛亮躬耕地“网上之争”伊始,一位名叫“山村教师”的网友就披露,“人教版初中教材《隆中对》已改成《草庐对》”,并且还披露,因为原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 “南阳”注解有误,“为此全南阳市语文教材学(改)用苏教版,拒绝人教版”。该网友所披露的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究竟是《隆中对》淡出初中语文教材之前,还是《隆中对》复出初中语文教材之后,尚难搞清。但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隆中对》复出后,并没有《隆中对》改为《草庐对》的消息。我在武汉曾为此访问过有的初中语文教师,回答是没有此事。因为三年级下学期人教版语文教材尚未发下来,改与没改尚不得而知。原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南阳”的注解确实有误,《隆中对》复出后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已经根据历史事实作了改正,只是没有按照南阳方面拟就的注解“改正”,南阳方面拒绝人教版语文教材是可以找出他们的理由的,不过南阳方面究竟是什么时候拒绝人教版,改用苏教版,我也没看明白,而且苏教版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也不得而知。因此,我对苏教版不能也不敢发表评论,但对苏教版猜想一下,我想还是可以的吧!即使猜错了也没有啥关系。
“苏教版”大概是“江苏教育版”吧!江苏出版的省用语文教材大概不会不经过国家教育部审查批准吧!如果“苏教版”语文教材与人教版语文教材有相抵触相背离违背历史事实的内容,恐怕其省级教育部门也没有胆子敢在省里推行使用吧!在此前提下,我猜想可能会有下列情况:1、《隆中对》可能还没有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复出;2、“苏教版”语文教材选用的《隆中对》课文使用的篇名可能是《草庐对》。除此以外,大概不会有其他离谱的东西吧!不过,如果有这样两条,也可以让南阳方面高兴亢奋一阵子了。因为没有《隆中对》,他们就可以“眼不见,心不烦”,身上就不会有“芒刺在背”之感;因为篇名用了《草庐对》,那“阿q精神”很快就会使他们倍受鼓舞。但是,我要请南阳方面正视这样的历史事实:教材里没有《隆中对》,不等于历史上就没有隆中和《隆中对》;教材里用了《草庐对》这个篇名,并没有错,《草庐对》和《隆中对》本来就是一回事。我在回答“南阳说”者王建中所提“‘隆中对’‘草庐对’孰对?”这个无聊的问题时,就这样说过:“王建中君,我可以这样告诉你:‘隆中对’‘草庐对’都对,就是你王建中不对,你们‘南阳说’不对!——你说对不对?”可以这样说,《隆中对》就是隆中里的《草庐对》,《草庐对》就是草庐里的《隆中对》。如今,南阳卧龙冈的“诸葛亮躬耕地”和所谓“诸葛庐”已被历史事实证明是彻头彻尾的假诸葛亮躬耕地和假草庐,“苏教版”教材里的《草庐对》篇名,本来就是《隆中对》,南阳方面还有什么值得“阿q”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并没有错,南阳方面所以要改用“苏教版”语文教材,除了自我安慰和自我麻醉以外,就是要拉江苏下水,并挑战教育部的权威,甚至挑战国务院和我国史学界的权威。
南阳方面在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中和恶意炒作南阳卧龙冈“诸葛亮躬耕地”中,不是把南阳和河南的不少媒体都拉下水了吗?不是把中央电视台的中文国际频道也拉下水了吗?不是把陕西大学的史念海教授、河南大学的唐嘉弘教授也拉下水了吗?现在好像又在拉陕西省下水。南阳方面有人向我放话恐吓说,陕西要把诸葛亮从神坛上拉下来,你有什么办法!其实,这话一点也不吓人。在人们民主意识和开放意识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和相当程度的当今社会,历史上曾经登上过神坛的名人还有谁没有走下神坛或被拉下神坛?这些走下神坛或被拉下神坛的历史名人,并不是要把他们“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也不是像少数南阳人和少数河南人那样,把他们糟蹋得粪土不如,而是要根据他们在历史上的是非功过,作出公正的历史评价。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我真诚地奉劝南阳方面的“梦中人”还是早一点清醒过来吧!现在的人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0-24 23:55:06 +0800 CST  
《诸葛氏大事年表》——诸葛亮

未到宛县(今南阳市)又一力证

在诸葛亮躬耕地“网上之争”中,不少南阳网友和河南网友指责我,说诸葛亮一生压根儿就没有踏上过宛县(今南阳市)的土地,一生就没有到过宛县(今南阳市)太武断,太绝对。我也认为太武断,太绝对。这是因为历史的事实就是太武断,太绝对,谁有什么法子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在《襄阳隆中——诸葛亮躬耕地的历史聚焦》一书中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不信,请再耐心看一看。除了书里的阐述以外,我手上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那就是《诸葛氏大事年表》。这个年表收于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诸葛亮全书》中。从《诸葛氏大事年表》中,我们可以把诸葛亮的人生轨迹或人生经历看得清清楚楚。现特将年表中诸葛亮从生到死的相关事迹摘拾出来,以证“诸葛亮一生就没有到过宛县(今南阳市)”之言确实不虚,以证“躬耕时期的诸葛亮和诸葛亮躬耕地与宛县(今南阳市)无关”之说的确是实。

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
诸葛亮生于阳都(时属徐州琅琊国即琅琊郡)。此前,诸葛亮已有两姊出生。自此直至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这8年的时间里,诸葛亮居阳都。诸葛均约生于中平二年(公元185年)。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
是年,应劭拜泰山郡守,诸葛亮父诸葛珪为郡丞。诸葛亮母章氏约于是年去世,亮随父往泰山郡。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诸葛亮继母来归。亮随父居泰山郡,并开始在郡学读书。初平二年(公元191年)
亮随父居泰山郡,仍就学于郡学。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
是年,诸葛珪去世,诸葛亮回阳都故里。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
是年,诸葛亮居阳都。年底,亮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南昌市)赴袁术所署太守任。
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
是年正月,诸葛玄带诸葛亮、诸葛均并两姊,约四五月间到达南昌。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而朱皓又从扬州刺史刘繇处求兵击玄,玄遂携亮等往依荆州牧刘表。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
亮随叔父在荆州(襄阳),就学于襄阳南门外刘表所办之“学业堂”,从司马徽受学。诸葛亮大姊约于是年嫁襄阳人蒯祺(后曾任房陵太守),时年约19岁。
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诸葛亮仍在“学业堂”受学,并往拜庞德公。
诸葛亮小姊嫁庞德公之子庞山民,时年约18岁。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
是年,诸葛玄卒。诸葛亮与其弟诸葛均移居襄阳城西邓县隆中,躬耕陇亩。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
诸葛亮隐居隆中,并与徐元直(庶)、崔州平、石广元(韬)、孟公威(建)等相友善,时常在一起切磋学问。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
诸葛亮与其弟隐居隆中。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诸葛亮隐居隆中。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
诸葛亮隐居隆中。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
诸葛亮隐居隆中。亮娶黄承彦女为妻,约在是年。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
诸葛亮隐居隆中。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
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常与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一起讲论时事。建安十年、十一年仍隐居隆中。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刘备先后经司马徽、徐庶推荐,亲往隆中请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刘备请教匡扶汉室大计,诸葛亮献策(即《隆中对》),并应邀随刘备出山,来到新野。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春,刘表长子刘琦接受诸葛亮劝告,出任江夏太守。七月,曹操南征刘表。八月,刘表卒,少子刘琮立,刘琮旋以荆州降曹操。诸葛亮劝刘备出兵占领荆州(襄阳),刘备未纳其建议。曹军南下,刘备、诸葛亮等自樊城南奔,行至当阳被曹军打败。曹操占领江陵。途中,徐庶因母被曹操擒获,庶辞刘备诣曹操。孙权派鲁肃探听虚实,遂在当阳遇刘备与诸葛亮,一同前往夏口。十月,诸葛亮往柴桑,说服孙权,促成孙刘联盟,共抗曹军。十一月,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孙刘联军。十二月,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并率军南下,占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刘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驻临烝。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
刘琦病逝,刘备为荆州牧,治公安。孙权以妹妻刘备。诸葛亮驻临烝。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
刘备往京口(今镇江)见孙权,求都督荆州。周瑜、吕范劝孙权扣留刘备,孙权不从。周瑜卒,鲁肃继任都督,遂劝权以荆州“借”刘备,孙权从之。庞统归刘备,刘备以其为军师中郎将。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曹操遣钟繇往汉中讨张鲁。益州牧刘章接受张松建议,遣军议校尉法正东迎刘备。刘备率庞统、黄忠、魏延等数万人入蜀,驻军葭萌。诸葛亮、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
刘备攻刘璋,进驻涪城。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
刘备攻打益州重镇雒城。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刘备攻雒城,久攻不下。庞统率众攻城,中箭身亡,时年36岁。年初,诸葛亮留关羽镇守荆州,而自率张飞、赵云等溯江入蜀,兵分三路,边平定沿途郡县,边前进。夏,雒城破,刘备进围成都。诸葛亮也引军来到成都城下会战。马超归降刘备。数十日后,刘璋出降。成都平,刘备领益州牧。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诸葛亮开始治蜀。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
是年,孙权派中司马诸葛瑾出使西蜀,求还荆州,遭到刘备拒绝。孙权派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兵下公安,欲攻孙权,闻曹操已带兵入汉中,遂与孙权讲和,以湘水为界,分占荆州。曹操留夏侯渊、张郃等守汉中。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
诸葛亮发展生产,积极备战。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
鲁肃卒,诸葛亮为其发丧。孙权以吕蒙代鲁肃。法正力劝刘备取汉中。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
刘备率赵云、黄忠、魏延等进军汉中,驻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郃等相拒。诸葛亮留镇成都,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春正月,刘备自阳平南渡沔水,于定军山作营。黄忠斩夏侯渊。三月,曹操驰救,刘备敛众据险,不与交锋。五月,曹操兵回长安,刘备遂定汉中。七月,刘备称汉中王。以魏延领汉中太守。八月,关羽围曹操部将曹仁于樊城,并大破于禁所领七军,斩庞德。十月,吕蒙乘虚袭取江陵。十一月,关羽退兵,西保麦城。十二月,关羽兵败被杀,荆州归吴。
建安二十五年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
诸葛亮因刘封(刘备义子)不救关羽,又虑封刚猛,劝刘备除之。
蜀章武元年 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
四月,刘备即皇帝位,史称昭烈帝。以诸葛亮为丞相。七月,刘备为报关羽之仇,率军东下伐吴,诸葛亮留镇成都。张飞出征前遇害。
蜀章武二年 魏黄初三年 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
闰六月,刘备被吴将陆逊大破于夷陵,退至白帝城,改白帝城为永安。十二月,孙权派郑泉至白帝城讲和,刘备亦派宗玮使吴,吴、蜀邦交恢复。诸葛亮因张飞卒,领司隶校尉。
蜀建兴元年 魏黄初四年 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
二月,诸葛亮自成都到永安,受命托孤。四月,刘备崩于永安,时年63岁。五月,太子刘禅即皇帝位于成都,时年17岁。改元建兴。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诸葛亮。夏,南中诸郡并皆叛乱,诸葛亮以新遭大丧未便加兵。冬十月,诸葛亮遣邓芝使吴,恢复盟好。是岁,魏华歆、王朗、陈群、许芝、诸葛璋各有书信与诸葛亮,欲使蜀称藩,诸葛亮作《正议》以答之。
蜀建兴二年 魏黄初五年 吴黄武三年(公元224年)
诸葛亮“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以为平叛和北伐做好准备。夏,吴派张温使蜀。不久,诸葛亮复遣邓芝使吴。自是吴、蜀信使不绝,联盟不断加强。诸葛亮约于是年春将黄氏夫人及弟诸葛均接至成都。诸葛乔约于是年至成都,继嗣诸葛亮,时年21岁。
蜀建兴三年 魏黄初六年 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
三月,诸葛亮兵分三路,南征四郡。秋,会师滇池,南中平定。十二月,诸葛亮还成都。
蜀建兴四年 魏黄初七年 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
春,都护李严自白帝城还驻江州,留护军陈到(?)守白帝城。诸葛亮厉兵讲武,准备北伐。
蜀建兴五年 魏太和元年 吴黄武六年(公元227年)
三月,诸葛亮率军伐魏,北驻汉中。临行前,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并以刘禅的名义下诏,发布讨魏动员令,正式授命诸葛亮出征。诸葛亮留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统管丞相府事。诸葛亮长子诸葛瞻生。嗣子诸葛乔拜为驸马都尉,随诸葛亮至汉中。
蜀建兴六年 魏太和二年 吴黄武七年(公元228年)
春,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并使赵云、邓芝为疑军,而自率大军进攻祁山,开始第一次北伐。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叛魏,以响应诸葛亮。魏明帝命张郃迎战蜀军,诸葛亮使马谡与张郃战于街亭。马谡违诸葛亮节度,为张郃所败,街亭失守。赵云、邓芝部也从箕谷败退。诸葛亮还于汉中,斩马谡,并上疏请求自贬三等。后主贬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府事。魏天水郡参军姜维降蜀,受到诸葛亮器重。冬十二月,诸葛亮复出散关,围陈仓,举行第二次北伐。因粮尽退军,并斩魏追将王双。是年,诸葛亮嗣子诸葛乔卒于军中。
蜀建兴七年 魏太和三年 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
春,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二郡。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陈式,诸葛亮出至建威,郭淮退还,遂平二郡。后主下诏恢复诸葛亮的丞相职务。李严劝诸葛亮“宜受必锡,进爵称王”,被诸葛亮拒绝。诸葛亮利用战争间隙,于汉中筑汉、乐二城。四月,孙权即皇帝位,改元“黄龙”。九月,迁都建业。诸葛亮派卫尉陈震往东吴祝贺,并与吴订立盟约。
蜀建兴八年 魏太和四年 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年)
秋八月,魏明帝采纳曹真“数道并入,以取汉中”的建议,使司马懿由西城,曹真由子午道,其余或从斜谷,或从建威,进攻汉中。诸葛亮在乐城待敌,并令李严率2万人赶赴汉中。值大雨,道路被冲断,魏军退回。诸葛亮命魏延等西入羌中。
蜀建兴九年 魏太和五年 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
二月,诸葛亮再出祁山,以“木牛”运输粮草,举行第四次北伐。诸葛亮率军自祁山往上洼(今天水市)进发,首先打败魏将郭淮、费曜,然后与司马懿军主力相遇于上洼之东。司马懿居险守要,不与蜀军交锋。诸葛亮退向祁山,司马懿追之。五月,诸葛亮在卤城附近将司马懿军击败。六月,因李平(严)失职,诸葛亮粮尽退兵。退至木门,射杀魏名将张郃。诸葛亮上表弹劾李平(严)。
蜀建兴十年 魏太和六年 吴嘉禾元年(公元232年)
诸葛亮在汉中黄沙一带休士劝农,教后(兵?民?)讲武,并在“木牛”的基础上制成“流马”。
蜀建兴十一年 魏青龙元年 吴嘉禾二年(公元233年)
冬,诸葛亮命军队将粮米运集斜谷口,并治斜谷邸阁。
蜀建兴十二年 魏青龙二年 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
二月,诸葛亮率10万大军出斜谷口,并以“流马”运粮,进行第五次北伐。诸葛亮据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于渭水之南。诸葛亮分兵屯田,以为久驻之基。司马懿坚守不出,两军相持百余日。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时年54岁。杨仪、费祎、姜维等按诸葛亮临终布置撤军,入斜谷后乃发丧。诸葛亮遗命葬定军山。后主谥诸葛亮为忠武侯。

面对这无可辩驳的、无法否认的、铁一般的历史事实,我不得不表示我的明确态度和坚定信念。就是你打死我,杀了我,我还是要这样说:“南阳说”——见鬼!“襄阳说”——万岁!
对于“南阳说”者和“东湖更东”网友,我想套用一下马东在主持“pk”节目时常说的一句话说:对此,你也许不服气,你也许感到委屈,但是,在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这个擂台上,你最终只能是——拜拜!
在时下,我在网上的作为虽然不被多数人理解和支持,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因此,我不得不表示这样的决心:即使只有我一个人,我也要单挑“南阳说”!因为我有成竹在胸,我有真凭实据在握。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0-30 12:16:28 +0800 CST  
《诸葛氏大事年表》——诸葛亮

未到宛县(今南阳市)又一力证

在诸葛亮躬耕地“网上之争”中,不少南阳网友和河南网友指责我,说诸葛亮一生压根儿就没有踏上过宛县(今南阳市)的土地,一生就没有到过宛县(今南阳市)太武断,太绝对。我也认为太武断,太绝对。这是因为历史的事实就是太武断,太绝对,谁有什么法子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在《襄阳隆中——诸葛亮躬耕地的历史聚焦》一书中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不信,请再耐心看一看。除了书里的阐述以外,我手上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那就是《诸葛氏大事年表》。这个年表收于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诸葛亮全书》中。从《诸葛氏大事年表》中,我们可以把诸葛亮的人生轨迹或人生经历看得清清楚楚。现特将年表中诸葛亮从生到死的相关事迹摘拾出来,以证“诸葛亮一生就没有到过宛县(今南阳市)”之言确实不虚,以证“躬耕时期的诸葛亮和诸葛亮躬耕地与宛县(今南阳市)无关”之说的确是实。

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
诸葛亮生于阳都(时属徐州琅琊国即琅琊郡)。此前,诸葛亮已有两姊出生。自此直至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这8年的时间里,诸葛亮居阳都。诸葛均约生于中平二年(公元185年)。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
是年,应劭拜泰山郡守,诸葛亮父诸葛珪为郡丞。诸葛亮母章氏约于是年去世,亮随父往泰山郡。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诸葛亮继母来归。亮随父居泰山郡,并开始在郡学读书。初平二年(公元191年)
亮随父居泰山郡,仍就学于郡学。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
是年,诸葛珪去世,诸葛亮回阳都故里。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
是年,诸葛亮居阳都。年底,亮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南昌市)赴袁术所署太守任。
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
是年正月,诸葛玄带诸葛亮、诸葛均并两姊,约四五月间到达南昌。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而朱皓又从扬州刺史刘繇处求兵击玄,玄遂携亮等往依荆州牧刘表。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
亮随叔父在荆州(襄阳),就学于襄阳南门外刘表所办之“学业堂”,从司马徽受学。诸葛亮大姊约于是年嫁襄阳人蒯祺(后曾任房陵太守),时年约19岁。
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诸葛亮仍在“学业堂”受学,并往拜庞德公。
诸葛亮小姊嫁庞德公之子庞山民,时年约18岁。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
是年,诸葛玄卒。诸葛亮与其弟诸葛均移居襄阳城西邓县隆中,躬耕陇亩。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
诸葛亮隐居隆中,并与徐元直(庶)、崔州平、石广元(韬)、孟公威(建)等相友善,时常在一起切磋学问。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
诸葛亮与其弟隐居隆中。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诸葛亮隐居隆中。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
诸葛亮隐居隆中。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
诸葛亮隐居隆中。亮娶黄承彦女为妻,约在是年。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
诸葛亮隐居隆中。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
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常与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一起讲论时事。建安十年、十一年仍隐居隆中。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刘备先后经司马徽、徐庶推荐,亲往隆中请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刘备请教匡扶汉室大计,诸葛亮献策(即《隆中对》),并应邀随刘备出山,来到新野。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春,刘表长子刘琦接受诸葛亮劝告,出任江夏太守。七月,曹操南征刘表。八月,刘表卒,少子刘琮立,刘琮旋以荆州降曹操。诸葛亮劝刘备出兵占领荆州(襄阳),刘备未纳其建议。曹军南下,刘备、诸葛亮等自樊城南奔,行至当阳被曹军打败。曹操占领江陵。途中,徐庶因母被曹操擒获,庶辞刘备诣曹操。孙权派鲁肃探听虚实,遂在当阳遇刘备与诸葛亮,一同前往夏口。十月,诸葛亮往柴桑,说服孙权,促成孙刘联盟,共抗曹军。十一月,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孙刘联军。十二月,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并率军南下,占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刘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驻临烝。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
刘琦病逝,刘备为荆州牧,治公安。孙权以妹妻刘备。诸葛亮驻临烝。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
刘备往京口(今镇江)见孙权,求都督荆州。周瑜、吕范劝孙权扣留刘备,孙权不从。周瑜卒,鲁肃继任都督,遂劝权以荆州“借”刘备,孙权从之。庞统归刘备,刘备以其为军师中郎将。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曹操遣钟繇往汉中讨张鲁。益州牧刘璋接受张松建议,遣军议校尉法正东迎刘备。刘备率庞统、黄忠、魏延等数万人入蜀,驻军葭萌。诸葛亮、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
刘备攻刘璋,进驻涪城。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
刘备攻打益州重镇雒城。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刘备攻雒城,久攻不下。庞统率众攻城,中箭身亡,时年36岁。年初,诸葛亮留关羽镇守荆州,而自率张飞、赵云等溯江入蜀,兵分三路,边平定沿途郡县,边前进。夏,雒城破,刘备进围成都。诸葛亮也引军来到成都城下会战。马超归降刘备。数十日后,刘璋出降。成都平,刘备领益州牧。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诸葛亮开始治蜀。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
是年,孙权派中司马诸葛瑾出使西蜀,求还荆州,遭到刘备拒绝。孙权派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兵下公安,欲攻孙权,闻曹操已带兵入汉中,遂与孙权讲和,以湘水为界,分占荆州。曹操留夏侯渊、张郃等守汉中。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
诸葛亮发展生产,积极备战。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
鲁肃卒,诸葛亮为其发丧。孙权以吕蒙代鲁肃。法正力劝刘备取汉中。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
刘备率赵云、黄忠、魏延等进军汉中,驻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郃等相拒。诸葛亮留镇成都,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春正月,刘备自阳平南渡沔水,于定军山作营。黄忠斩夏侯渊。三月,曹操驰救,刘备敛众据险,不与交锋。五月,曹操兵回长安,刘备遂定汉中。七月,刘备称汉中王。以魏延领汉中太守。八月,关羽围曹操部将曹仁于樊城,并大破于禁所领七军,斩庞德。十月,吕蒙乘虚袭取江陵。十一月,关羽退兵,西保麦城。十二月,关羽兵败被杀,荆州归吴。
建安二十五年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
诸葛亮因刘封(刘备义子)不救关羽,又虑封刚猛,劝刘备除之。
蜀章武元年 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
四月,刘备即皇帝位,史称昭烈帝。以诸葛亮为丞相。七月,刘备为报关羽之仇,率军东下伐吴,诸葛亮留镇成都。张飞出征前遇害。
蜀章武二年 魏黄初三年 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
闰六月,刘备被吴将陆逊大破于夷陵,退至白帝城,改白帝城为永安。十二月,孙权派郑泉至白帝城讲和,刘备亦派宗玮使吴,吴、蜀邦交恢复。诸葛亮因张飞卒,领司隶校尉。
蜀建兴元年 魏黄初四年 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
二月,诸葛亮自成都到永安,受命托孤。四月,刘备崩于永安,时年63岁。五月,太子刘禅即皇帝位于成都,时年17岁。改元建兴。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诸葛亮。夏,南中诸郡并皆叛乱,诸葛亮以新遭大丧未便加兵。冬十月,诸葛亮遣邓芝使吴,恢复盟好。是岁,魏华歆、王朗、陈群、许芝、诸葛璋各有书信与诸葛亮,欲使蜀称藩,诸葛亮作《正议》以答之。
蜀建兴二年 魏黄初五年 吴黄武三年(公元224年)
诸葛亮“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以为平叛和北伐做好准备。夏,吴派张温使蜀。不久,诸葛亮复遣邓芝使吴。自是吴、蜀信使不绝,联盟不断加强。诸葛亮约于是年春将黄氏夫人及弟诸葛均接至成都。诸葛乔约于是年至成都,继嗣诸葛亮,时年21岁。
蜀建兴三年 魏黄初六年 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
三月,诸葛亮兵分三路,南征四郡。秋,会师滇池,南中平定。十二月,诸葛亮还成都。
蜀建兴四年 魏黄初七年 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
春,都护李严自白帝城还驻江州,留护军陈到(?)守白帝城。诸葛亮厉兵讲武,准备北伐。
蜀建兴五年 魏太和元年 吴黄武六年(公元227年)
三月,诸葛亮率军伐魏,北驻汉中。临行前,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并以刘禅的名义下诏,发布讨魏动员令,正式授命诸葛亮出征。诸葛亮留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统管丞相府事。诸葛亮长子诸葛瞻生。嗣子诸葛乔拜为驸马都尉,随诸葛亮至汉中。
蜀建兴六年 魏太和二年 吴黄武七年(公元228年)
春,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并使赵云、邓芝为疑军,而自率大军进攻祁山,开始第一次北伐。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叛魏,以响应诸葛亮。魏明帝命张郃迎战蜀军,诸葛亮使马谡与张郃战于街亭。马谡违诸葛亮节度,为张郃所败,街亭失守。赵云、邓芝部也从箕谷败退。诸葛亮还于汉中,斩马谡,并上疏请求自贬三等。后主贬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府事。魏天水郡参军姜维降蜀,受到诸葛亮器重。冬十二月,诸葛亮复出散关,围陈仓,举行第二次北伐。因粮尽退军,并斩魏追将王双。是年,诸葛亮嗣子诸葛乔卒于军中。
蜀建兴七年 魏太和三年 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
春,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二郡。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陈式,诸葛亮出至建威,郭淮退还,遂平二郡。后主下诏恢复诸葛亮的丞相职务。李严劝诸葛亮“宜受必锡,进爵称王”,被诸葛亮拒绝。诸葛亮利用战争间隙,于汉中筑汉、乐二城。四月,孙权即皇帝位,改元“黄龙”。九月,迁都建业。诸葛亮派卫尉陈震往东吴祝贺,并与吴订立盟约。
蜀建兴八年 魏太和四年 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年)
秋八月,魏明帝采纳曹真“数道并入,以取汉中”的建议,使司马懿由西城,曹真由子午道,其余或从斜谷,或从建威,进攻汉中。诸葛亮在乐城待敌,并令李严率2万人赶赴汉中。值大雨,道路被冲断,魏军退回。诸葛亮命魏延等西入羌中。
蜀建兴九年 魏太和五年 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
二月,诸葛亮再出祁山,以“木牛”运输粮草,举行第四次北伐。诸葛亮率军自祁山往上洼(今天水市)进发,首先打败魏将郭淮、费曜,然后与司马懿军主力相遇于上洼之东。司马懿居险守要,不与蜀军交锋。诸葛亮退向祁山,司马懿追之。五月,诸葛亮在卤城附近将司马懿军击败。六月,因李平(严)失职,诸葛亮粮尽退兵。退至木门,射杀魏名将张郃。诸葛亮上表弹劾李平(严)。
蜀建兴十年 魏太和六年 吴嘉禾元年(公元232年)
诸葛亮在汉中黄沙一带休士劝农,教后(兵?民?)讲武,并在“木牛”的基础上制成“流马”。
蜀建兴十一年 魏青龙元年 吴嘉禾二年(公元233年)
冬,诸葛亮命军队将粮米运集斜谷口,并治斜谷邸阁。
蜀建兴十二年 魏青龙二年 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
二月,诸葛亮率10万大军出斜谷口,并以“流马”运粮,进行第五次北伐。诸葛亮据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于渭水之南。诸葛亮分兵屯田,以为久驻之基。司马懿坚守不出,两军相持百余日。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时年54岁。杨仪、费祎、姜维等按诸葛亮临终布置撤军,入斜谷后乃发丧。诸葛亮遗命葬定军山。后主谥诸葛亮为忠武侯。

面对这无可辩驳的、无法否认的、铁一般的历史事实,我不得不表示我的明确态度和坚定信念。就是你打死我,杀了我,我还是要这样说:“南阳说”——见鬼!“襄阳说”——万岁!
对于“南阳说”者和“东湖更东”网友,我想套用一下马东在主持“pk”节目时常说的一句话说:对此,你也许不服气,你也许感到委屈,但是,在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这个擂台上,你最终只能是——拜拜!
在时下,我在网上的作为虽然不被多数人理解和支持,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因此,我不得不表示这样的决心:即使只有我一个人,我也要单挑“南阳说”!因为我有成竹在胸,我有真凭实据在握。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0-30 13:08:47 +0800 CST  
回音与回应

17、
尊敬的加亲爱的“东湖更东”网友:
今天看到您一连发三个长帖,加上您自“网上之争”以来远不止万言的帖子,我真感到受宠若惊!我真没有想到我这个“糟老头子”竟有这样大的魅力和吸引力,能把您这个大忙人紧紧粘住。前几天您就负气说和我“拜拜”,可是您讲了假话,没有兑现。您可能头还没回,就“亢奋”得不行,马上又杀了回来。不过,我并没有您那样亢奋,对您的帖子,我并不想立马儿回应,不然您又要说我“亢奋”。我只想“逗您玩儿”就是了。我的家乡有句坊间俗话,叫做“能跟明白人打顿架,不跟糊涂人说句话”。为什么?因为跟明白人打了架以后,道理还讲得清;但是,遇到糊涂人,有理可就说不清了。既然和您说不清,那就不如不说,说有何益?比如说,您对诸葛亮逛街逛超市一直逛到南阳市去那段“高论”,谁还敢和您理论?我可以很不客气地说,您那远不止万言的帖子所讲的不外乎都是这类歪理。不信您回头再好好看看。至于您说我的书和文都是“文革遗风”,是“大批判文风”,还有什么“和谐与不和谐”的问题,我一直未作回应,今天我仍不作回应,让它凉一凉,冷一冷,再吊一吊您的胃口,有空再说不迟。
我在自己的小书里点了那么多“泰山”的大名,人家一个都没有说话,您何必老大不自在,老为此伤神动肝火,这值得吗?干您么事?有话让人家自己说不是更好吗?
您说您出生在湖北,这不错吧?您曾经是湖北人,咱们就是湖北老乡,咱和您套点儿“近乎”又有什么错呢?您出生在湖北,又羞为湖北人,这是何道理?
您大概不健忘吧!您不是很早就提到我儿子吧!您很欣赏他的一句“名言”,叫做“不要把别人不当一棵葱”。言下之意,不就是要我把您当一棵“葱”吗?这说明您是认识我儿子的。我儿子把您当一棵“葱”与我把您当不当一棵“葱”有什么关系呢?我看别人把您当不当一棵“葱”,首先是您是不是把自己当成了一棵“葱”。在您的眼里,我肯定不是一棵“葱”。现在我要问您:您自己觉得您算不算一棵“葱”?
您好像是说不想和我一般见识,“不想”和我“玩儿”了,因为您有“更重要的写作任务”。那好!这回说话可要算数。我祝您写作顺利,大作早日问世。
待续……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0-31 18:35:58 +0800 CST  
附录2:

《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

真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今荆州市吗?

——一个值得人们关注、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修改增益稿)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我国史学界进行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时候,笔者就听说湖北荆州市有人在研究《三国演义》方面获得了一项“研究成果”:“《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荆州”。当然,这里的“荆州”不是指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荆州,而是指今天的荆州市。
《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今荆州市。好家伙!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撼的统计数字啊!但是,这样的“研究成果”除了能糊弄蒙骗对三国历史和对《三国演义》无知的人们以外, 又有谁能相信呢?恐怕连研究《三国演义》并获得这一“研究成果”的荆州方面人士自己也不会相信吧!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却被两家权威媒体所采信。湖北电视台在介绍荆州市的一档节目中,不仅采用了这一“研究成果”,还把“水淹七军”这一发生在樊城以北的三国故事(史籍记载也是如此)也搬到了荆州市。中央电视台在其精心摄制的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中,也采用了这一“研究成果”,在其图书版的《再说长江》中,这一“研究成果”又变成了永恒的白纸黑字。不信请看——

古老的大堤护卫着长江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古代城垣。翻开《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这里,这就是古城荆州。

步湖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后尘的媒体,还有在湖北乃至全国发行量都雄居榜首的《楚天都市报》。不信也请看该报2008年7月10日第42版《借〈赤壁〉东风,游三国遗迹》旅游广告“第二站:荆门荆州”的说明文字——

荆州是三国文化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地名。作为三国时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120回的《三国演义》中,有72回的内容涉及荆州地区。

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前者的“古城荆州”变成了后者的“荆州地区”。把“古城荆州”改为“荆州地区”,只是广告说明文字的提供者耍了个花招而已。即使是今荆州地区,甚至是连同今荆门市在内的解放后的荆州地区,120回的《三国演义》中,也不可能有72回的内容涉及“荆州地区”。然而,在今荆州市与关羽有关的旅游景点“关帝庙”、“春秋阁”、“关公刮骨疗毒地”都使用了“相传”和“传说”的字眼。这些字眼倒还是有点符合实际的。因为刘备西定益州后,拜关羽督荆州事,在汉中称王后,又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留守荆州,到荆州失守,关羽被杀,这段时间很短,关羽不可能在江陵(今荆州市)留下这么多遗迹。(请注意:这句话里的“荆州”均指汉代十三刺史部之一的荆州,而不是当时的江陵——今荆州市。)
以上所列举的三家媒体对荆州市错误宣传报道的例子,只是笔者偶尔不经意间捕捉到的。如果认真跟踪,错误的宣传报道例子会更多。我的印象是,这种情况不仅湖北媒体如此,甚至全国很多媒体都是如此。
《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真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荆州(今荆州市)吗?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我国古代的历史知识,研究一下《三国演义》吧!
在我国历史上,“荆州” 是一个具有多种含义的地域概念。第一个含义是古“九州”之一。《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尔雅•释地》:“汉南曰荆州。”《周礼•职方》:“正南曰荆州。”“荆”指荆山(今湖北南漳西);“衡”指衡山,《汉书•地理志》以为即湖南衡山县西的衡山。“汉”指汉水。第二个含义是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有学者说, 其地域面积相当于半个南中国。东汉末其治所在汉寿(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刘表任荆州刺史时其治所从汉寿迁至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城),赤壁之战后又徙治油江口,改名为公安,东晋时定治江陵(今县,即荆州市市区)。晋以后辖境渐小,唐约今湖北松滋至石首间的长江流域,北部兼有荆门、当阳等县。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升为江陵府。第三个含义是府名。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改中兴路置。治所在江陵(今县,即今荆州市市区)。清辖境相当今湖北宜都至监利间的长江流域。1912年废。
“三国”为上承东汉末下接西晋的历史时代名称。公元220年,曹操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建都洛阳。221年, 刘备在蜀称帝, 国号汉, 建都成都。229年, 孙权称帝, 国号吴, 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263年魏灭蜀, 265年司马氏以晋代魏, 280年晋灭吴, 中国重归统一。从曹丕称帝到吴亡止, 共61年, 历史上称为三国时期。另外, 自208年赤壁之战到220年曹丕称帝, 这12年的历史, 一般也包括在三国时期。
以上所述说明,江陵(今荆州市)和古“九州”之一的荆州、汉代的十三刺史部之一的荆州是没有任何关联的,江陵(今荆州市)同荆州发生关联是在晋以后。《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其大的历史框架与东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是一致的。《三国演义》的原名全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可见《三国志》应是其重要的创作蓝本。
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全国分十三个州,荆州是其一。荆州辖七个郡,计有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在当时荆州是一个大的行政区域, 州治襄阳就是当时的荆州城。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标题中的“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这“荆州城”就是襄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魏南侵,占领南郡部分地区后,分南郡北部地置襄阳郡,又分南阳郡西部地置南乡郡。在《三国演义》里所称“荆州九郡”“荆襄九郡”“江汉九郡”“九郡”,大概就是由此而来。东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告诉我们,《三国演义》也告诉我们, 东汉末以至三国时期, 江陵(今荆州市)与荆州确实是没有什么关联的。要说有关联,就是江陵属于荆州南郡的一个县, 其县城江陵是当时的要邑重镇。
另外,河南大学教授唐嘉弘在《关于诸葛亮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引用了这样的史料:“《后汉书•刘表传》‘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李贤注引《汉官仪》:‘荆州管长沙、零陵、桂阳、南阳、江陵、武陵、南郡、章陵’;但《后汉书•郡国志》荆州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七郡”。唐教授所引用的这两条史料,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互相矛盾的。唐教授理应作出自己的判断,指出孰正孰误,但他却没有作出判断。既然唐教授不作判断,那就由我这个读者勉为其难,冒昧地作出判断了。
《后汉书•刘表传》“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就把江陵排除在荆州八郡之外。但是,江陵是荆州的一个县,怎么排除得掉呢?也许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表达的意思有差异,“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并不是我所理解的意思,而是刘表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这两处重镇,领有荆州八郡之意,这样就可以讲通了,但“荆州八郡”还是不对的。李贤注引《汉官仪》的荆州八郡中有江陵郡,却没有江夏郡,想必这里面的江陵郡即是江夏郡之误。再则,江陵是荆州南郡的属县,南郡的郡治在哪里,在上世纪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中,好像也没有专家学者指出,《三国演义》也没有指出,即令江陵是南郡郡治(经查《辞海》“南郡”辞条,江陵确为南郡郡治),可代南郡,但因荆州八郡中出现了南郡,江陵也不可能代南郡出现在其中。这样的史料显然是不可信的,错误的。东汉时荆州管辖七郡,这是史学界的共识。荆州没有八郡,其中的章陵郡就是多出的又一郡。经查其他史料证明,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章陵郡,章陵郡应为竟陵郡之误。而竟陵郡又是南朝宋齐时所置,原属汉时江夏郡,竟陵郡也与东汉末、三国时期的荆州无关。如果去掉江陵和章(竟)陵两郡,加上江夏郡,这《后汉书•刘表传》和《汉官仪》中的荆州八郡也就回归为荆州七郡了,再加上曹魏后来设置的襄阳郡和南乡郡,就变成了《三国演义》里的“荆州九郡”“荆襄九郡”“江汉九郡”“九郡”了。其实,唐教授所引《后汉书•刘表传》“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史料的完整引用应该是:“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如果唐教授对这条史料作了完整引用,或者不丢掉“北守襄阳”后面的逗号,我又何必枉费以上那么多笔墨呢?
赤壁之战以后,孙、刘两家围绕着荆州的问题出现了不少戏剧性的场面,又是借荆州,又是讨荆州,闹得沸沸扬扬。关于借荆州、讨荆州的经过,《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以后的多个回目有所叙述。这些回目中虽有个别回目对江陵(今荆州市)有所涉及,但借荆州、讨荆州的荆州也不是指江陵,仍然是指荆州这一大的行政区域,或者是指南郡南部的一部分地方。刘备借荆州,实际上只是借南郡南部以江陵为中心的一部分地区,并不是借整个荆州。这时刘备所拥有的荆州,一部分是从刘表的长子刘琦手中接过来的(江夏郡),大部分(即荆州南部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是刘备自己夺取的,刘备向东吴所借的地盘只是南郡的一部分地方。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历史系教授天行健在其《正品三国》一书中告诉我们,《三国演义》把“借南郡”说成“借荆州”,是采自吴人偷换概念的说法,把荆州南部的四郡甚至整个荆州都包括进去了。这样说来,即使在赤壁之战后, 江陵(今荆州市)与荆州也没有什么关联。在《三国演义》里, 涉及江陵(今荆州市)的回目也不过几回而已。厦门大学教授、电视明星学者易中天告诉我们,曹魏南侵时,其军队曾一度占据江陵,但不久便弃守,而且自此以后直至司马氏代魏,北军就再也没有到过江陵。这也说明,不管江陵(今荆州市)这一要邑重镇在历史上曾经多么光辉伟大,但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并没有扮演什么重要角色,在江陵(今荆州市)这个舞台上并没有多少历史活剧上演。
河南的南阳市原来叫宛县,是东汉末荆州南阳郡的属县,与诸葛亮自言“躬耕于南阳”的“南阳”所实指的邓县隆中并没有关系。后来宛县改名为南阳县,再后来又在南阳县置南阳府,于是少数南阳人就把南阳县、南阳府与诸葛亮所说的“南阳”混为一谈,并且把诸葛亮躬耕地也附会到南阳市的卧龙冈去了。和河南的南阳市一样,湖北的荆州市原本叫江陵,是东汉末荆州南郡的属县,曾几何时江陵改名为荆州,于是荆州少数人也像少数南阳人那样,把今天的荆州市与东汉末的荆州、春秋战国时的湖北荆山一带混为一谈,说它不仅是“三国文化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地名”,还是“楚国和楚文化的发祥地”,简直把它吹上了天!
为了说明江陵(今荆州市)与东汉末、三国时期的荆州无关而与南郡相关,我特将《辞海》中“南郡”辞条的全文引用如下:

南郡 郡名。战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置。治所在郢(今湖北江陵东北〔应为西北——请查《辞海》“郢”和“白起”两个辞条〕),后迁江陵(今县)。汉辖境相当今湖北粉青河及襄樊市以南,荆门、洪湖以西,长江和清江流域以北,西至四川巫山,其后渐小。三国吴移治公安城(今公安县),西晋又移治江陵。隋开皇初废。大业时又改荆州为南郡。

从曹魏南侵到关羽兵败被杀丢失荆州这段史事确实与江陵(今荆州市)有关,而且这段史事与《三国演义》这段故事也相当吻合。为了让网友们了解这段史事,我特将《三国志•关羽传》的相关史料摘录如下:

(刘)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其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以上史料告诉我们:一、其中的江陵就是江陵,荆州就是荆州,它们之间并没有任何缠搅。二、刘备西定益州后,拜关羽督荆州事,在汉中称王后,又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留守荆州,这都说明关羽是荆州诸事的总管。关羽后来因麋芳、傅士仁背反遭杀身之祸丢失荆州,这荆州就是我们所说的荆州(即地域面积相当于半个南中国的大荆州),决不是江陵(今荆州市),当时的江陵和公安不过是关羽驻扎军队的地方罢了。人们把“关羽大意失荆州”说成是丢失江陵(今荆州市),简直是天大的历史误会和天大的历史笑话!三、关羽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的史事(或故事)发生在樊城,决不会发生在江陵(今荆州市)。 今天的荆州方面人士把江陵(今荆州市)说成是三国时的荆州,把江陵城说成是三国时的荆州城,又从《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研究出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今荆州市,这玩笑也开得太大了吧!
为什么荆州方面研究《三国演义》并获得“研究成果”的人士,要睁着眼睛说瞎话,把错得离谱的东西扩散给社会人群,自欺又欺人呢?为什么权威媒体具有高学历的从业人员面对错误的东西不作独立思考,不审慎鉴别,却随意采信呢?芸芸众生中不乏有知有识之人,为什么时至今日对如此错得离谱的东西好像尚无人提出质疑呢?这些问题是不能简单来回答的。这种反常现象应引起人们的关注、讨论和思考。看来,要搞清“荆州”这个问题,不像诸葛亮躬耕地那样来一场史学之争之辩,来一场历史知识的大普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敢说,来自湖北荆州方面的这一“国人笑料”,其层级决不会低于河南南阳卧龙冈“诸葛亮躬耕地”的层级。
我期待手中握有《三国演义》“研究成果”的荆州方面人士能将“研究成果”公诸于众,好让大家分享分享;也希望网友和读者朋友们翻开你手头的《三国演义》好好看一看,荆州方面的“研究成果”到底是不是那么一回事,也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为了对我撰写的《〈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真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今荆州市吗?》这篇拙文负责, 我再次翻开了案头的《三国演义》(岳麓书社1987年版), 逐字逐句地进行了阅读, 并对书中的“荆州”(包括“荆襄”“荆州九郡”“荆襄九郡”“江汉九郡”“九郡”)和“江陵”认真作了记载和统计。我的记载和统计结果是:涉及“荆州”的回目共计56回, 涉及“江陵”的回目只有11回。这里我要向网友们说明的是, 对《三国演义》中“荆州”和“江陵”的记载和统计, 是只认字样不认内容的,有的回目中的“荆州”和“江陵”即使说不上有什么内容, 也作了记载和统计。在涉及江陵(今荆州市)的11个回目中,有8个回目与“荆州”相重叠,不重叠的只有3回,这就是说,在《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涉及大荆州(汉代十三刺史部之一的荆州)和江陵(今荆州市)的回目只有59回,两项的回目总数还远不到72回,《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怎么可能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今荆州市(东汉末、三国时的江陵)呢?
有的网友说,荆州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指今荆州市辖区范围,不是指今荆州城区。但是,我请有的网友注意,拙文论题却正好相反,是专指今荆州城区而不是指今荆州辖区范围。希望有的网友不要转移我们的论题。即使按有的网友所言,荆州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指今荆州市辖区,甚至是指包括今荆门市在内的解放后荆州地区,《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也不可能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今荆州市辖区或解放后荆州地区辖区。
荆州市什么时候称“荆州”之名?对这个问题,我手中尚无足够的史料和资料来回答,只能寄希望于史界专家学者和荆州当事方的专家学者作权威性的回答。不过,我还是想以我手中所掌握的现有史料和资料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以为引玉之砖。
楚国在今荆州市定都时此地称“郢”。楚亡后秦置江陵县。东汉末、三国时期江陵与“荆州”之名是没有关系的。荆州于西晋曾移治江陵,东晋定治江陵,但这时的江陵与东汉末的荆州州治襄阳一样,都可称“荆州城”,却不曾改名“荆州”,仍称“江陵”。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升荆州为江陵府,这时府与府治名称合一。宋置荆湖北路,元为中兴路,路与路治异名。明朱元璋改中兴路置荆州府,府与府治异名。清辖境相当今湖北宜都至监利间的长江流域。1912年废。这说明,今荆州市从秦至清都称“江陵”。民国时期江陵称什么,我不得而知。如果民国时期江陵改称“荆州”,那今荆州市之称“荆州”就始于民国;如果民国时期今荆州市仍称“江陵”,那今荆州市之称“荆州”就始于解放后的荆州专区或荆州地区了。
以上所言,纯属一孔之见,错误难免,恳请网友和方家指谬赐教,我将洗耳恭听。
荆州方面和不少媒体还说江陵(今荆州市)是楚国和楚文化的发祥地,湖北被称为“荆楚大地”就是由此而来。对此,我想顺便提一点个人不成熟的意见,供参考。
楚国和楚文化的发祥地究竟是湖北荆山一带,还是郢(后来的江陵——今荆州市)?我看,这事很值得研究。据史籍文献记载,楚人咩(替代字)姓。始祖鬻熊。与商、周两国均有交往。楚起源于湖北荆山,因此,楚本荆。西周时,楚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之丹阳)。因常与周发生战争,被周人蔑称为“荆蛮”。从熊绎起历十余代国君后,文王又徙都于丹阳(今湖北枝江境内之丹阳),后来文王又徙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到昭王时又徙都于鄀,后迁回郢;惠王时又徙都于鄢,后又迁回郢;顷襄王在郢失陷后迁都陈;考烈王曾迁都巨阳,后又迁都寿春。楚国这个跨越春秋、战国两个历史时代,共传国君近40位,历时大半个千年的诸侯大国,最终为强秦所灭。通过对楚国历史的粗线条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楚国在郢(后来的江陵——今荆州市)建都,已远离它在荆山一带创业立国时期,郢(后来的江陵——今荆州市)与楚国所本之“荆”毫无关系,江陵(今荆州市)被称为“荆州”,已经是猴年马月的事了,怎么能说郢(后来的江陵——今荆州市)是楚国和楚文化的发祥地呢?湖北被称为“荆楚大地”怎么能说是由郢(后来的江陵——今荆州市)而来呢?根据史籍记载,“楚”就是“荆”,“荆”就是“楚”,“荆山”亦称“楚山”,“楚人”“楚国人”亦称“荆蛮”“楚蛮”,“荆”“楚”本来就是一体的,血脉相通的。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楚国”就是“荆楚”,“荆楚”也就是“楚国”。因为楚国这个大诸侯国的中心区域在湖北,因此湖北被称为“荆楚大地”。湖北被称为“荆楚大地”,决不是从楚国后来的国都郢(今荆州市)而来。这也说明,“荆楚”之“荆”、“荆楚大地”之“荆”,只能是“荆山”之“荆”,决不可能是以后很晚才出现的、由“郢”——后来的“江陵”演变而来的“荆州”之“荆”。客观地说,楚国定都郢(后来的江陵——今荆州市)后,其兴旺发达可以用“繁荣”、“鼎盛”、“盛极一时”、“登峰造极”这类字眼来形容。但是,它决不是“源”,而是“流”。这正与黄梅戏的历史一样,今天安徽的黄梅戏,无论在安徽乃至国内外如何的“牛”,如何的了不起,它的“源”只能是湖北的黄梅和湖北的黄梅戏,它也只能是“流”,而不是“源”。著名黄梅戏青年演员吴琼在湖北电视台播出的一档节目中就直言不讳地说,黄梅戏的发源地在湖北黄梅,表达了这位现代年轻艺人不俗的旷达胸怀。
什么是“发祥”?什么是“发祥地”?让我们来看看《辞海》的解释吧!《辞海》的解释是:“语出《诗•商颂•长发》‘浚哲维商,长发其祥’。《后汉书•班固传》:‘发祥流庆。’李贤注:‘言发祯祥以流庆于子孙。’后因歌颂帝王出生或创业之处为发祥地,也泛指开始建立基业的地方。”网友和读者朋友们,请发表一下你们的看法,如何?
关于楚国和楚文化的发祥地是荆山而不是今荆州市,《襄樊日报》的一则新闻也可印证。这则新闻载该报2008年3月11日头版头条,标题是《我市14名人大代表联名呼吁将襄樊汉江与荆山纳入全省旅游开发总体规划》。襄樊代表所提的这一提案,受到了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的“连声称好”。这则新闻就指出,襄樊汉江和荆山“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在庄严的省人大会上,谁敢作伪造假!

注:1、本文作者在查考东汉末荆州所属郡国时,《辞源》和《辞海》的相关辞条都说明,当时的荆州没有章陵郡,也没有竟陵郡。《辞源》和《辞海》都告诉我们,章陵有两处,都不是郡名,而是汉、唐两处皇家陵地:一为汉光武帝刘秀祖考陵,在今湖北枣阳市东;一为唐文宗李昂陵,在今陕西铜川市旧富平县西北天乳山。竟陵虽是郡名,但它是南朝宋齐时所置郡,与东汉末无关。本文作者在校勘《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一书时,有的论文中却出现过章陵郡和竟陵郡,有的论文作者还把论文中的竟陵郡改为章陵郡,襄樊学者丁宝斋在《诸葛亮与汉末襄阳大姓》一文引习凿齿《襄阳耆旧记》也说“ (蔡)瑁,刘表时为江夏、南郡、竟陵太守,镇南大将军军师”。对此不免感到困惑。后来,本文作者在《三国志•刘二牧传》中又查到这样一条史料:“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这可以说明在东汉末竟陵是属于江夏郡的,竟陵应是一个县的建制。《襄阳耆旧记》的记载是否有误,东汉时是否有过章陵郡和竟陵郡,望史界方家予以廓清。
2、这篇文章收入本书时,作者对其作了必要的增益和修改。

﹡ ﹡ ﹡

这篇文章(或这个帖子)在网络上推出后, 曾引起过一些网友的关注, 现摘拾几件回帖, 也许会对荆州方面的人士有所触动, 也许会引起人们的议论和思考。

对,非常赞同!……掩耳盗铃,大概是宣传部门最乐意做的事情吧!其实也是为了招商引资,这些东西不是做给老百姓看的。

楼主,你重新发一篇吧。你说的这事儿的确很可恨。当前地方上为了扩大知名度吸引投资连脸都不要了,某些主流媒体得了地方好处,也表现得太荒谬太恶心了。

因为有“荆州”两字,所以……楼主也不必吹毛求疵。

哈哈,那也就是说,七十二回不是跟荆州有关系,而是跟襄阳有关系。荆州治所在襄阳,于是就变成襄阳的旅游宣传材料。

哗众取宠,梁祝坟有七十多个,你怎么不去一一骂来?

当然,有些帖子也向笔者提出了严肃的值得笔者深思的问题:你这样拿荆州方面的人士说事,是不是在为你的家乡襄阳说事呢?亲爱的网友、读者朋友们, 对于有的帖子善意的提醒, 提醒我不要学荆州方面人士的坏样, 为自己的家乡编谎言说假话, 我表示非常理解和非常感谢。但是, 我希望网友和读者朋友们理解和支持我的一个合理而正当的请求, 那就是:不要因为我是襄阳人就取消和剥夺我为自己家乡说公道话说老实话的权利, 因为这对襄阳人是不公平的。别人可以睁着眼睛说假话, 襄阳人为什么就不能理直气壮道真情呢?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怀有特殊深厚的感情, 作为古城襄阳的一介子民, 对有关自己家乡的事情保持特殊的敏感, 作出特殊的反应, 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你们说是吗?在严肃的历史问题上,我不仅与荆州方面的少数人较真,也与南阳方面的少数人较真。但是,请网友和读者朋友们相信, 我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决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突发“老年狂”的疯子, 也不是狭隘的地方主义者。我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襄阳报》《襄阳日报》《襄樊日报》《襄樊晚报》的校对这一丁是丁卯是卯的职业, 较真就是我的性格特质(干脆就叫“职业病”吧!),我决不会做有的网友所说的“连脸都不要了”的那种人。我可以郑重地告诉网友和读者朋友们:如果《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真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荆州市, 少数襄樊人又出来横加指责, 我绝对会义无反顾地站在荆州一边,为荆州说话;同样, 如果南阳卧龙冈确实是诸葛亮的躬耕地, 少数襄樊人又出来无端否定, 我也会毅然决然地站在南阳一边, 做一个襄阳籍的“南阳说”者, 为南阳鸣不平。但是, 现在的问题却是相反。至于有网友提到梁祝坟的归属问题,因为本人对此没有研究,自然没有发言权。不过,我可以告诉该网友的是,类似梁祝坟这样难以稽考甚至无法稽考的民间传说,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完全是两码子事。在这个帖子里,我骂过人了吗?——谢谢您的提醒。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01 19:11:46 +0800 CST  
不仅如此,对于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黄梅,现在已成为安徽人民的共识。10月23日晚,我在央视戏曲频道《青春剧苑》栏目就看到了一档令我十分感动的节目。这档节目是由央视戏曲频道和安徽卫视联手推出的,节目的内容是扮演《天仙配》中七仙女的青年演员演唱黄梅戏精彩唱段。节目除在片头和转换场次的镜头中反复出现“黄梅县”的牌子以外,还曾在电视屏幕下方出现了“湖北地方戏”的字样,意即黄梅戏是“湖北的地方戏”。这表现的是安徽人民多么旷达博大的君子风范和君子情怀啊!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02 15:08:07 +0800 CST  
对《〈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真有

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今荆州市吗?》

一文中一段文字的修改增益

根据史籍记载,“楚”就是“荆”,“荆”就是“楚”,“荆山”亦称“楚山”,“楚人”“楚国人”亦称“荆蛮”“楚蛮”,“荆”“楚”本来就是一体的,血脉相通的。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楚国”就是“荆楚”,“荆楚”也就是“楚国”。因为楚国这个大诸侯国的中心区域在湖北,因此湖北被称为“荆楚大地”。湖北被称为“荆楚大地”,决不是从楚国后来的国都郢(今荆州市)而来。这也说明,“荆楚”之“荆”、“荆楚大地”之“荆”,只能是“荆山”之“荆”,决不可能是以后很晚才出现的、由“郢”——后来的“江陵”演变而来的“荆州”之“荆”。客观地说,楚国定都郢(后来的江陵——今荆州市)后,其兴旺发达可以用“繁荣”、“鼎盛”、“盛极一时”、“登峰造极”这类字眼来形容。但是,它决不是“源”,而是“流”。这正与黄梅戏的历史一样,今天安徽的黄梅戏,无论在安徽乃至国内外如何的“牛”,如何的了不起,它的“源”只能是湖北的黄梅县和湖北的黄梅戏,它也只能是“流”,而不是“源”。著名黄梅戏青年演员吴琼在湖北电视台播出的一档节目中就直言不讳地说,黄梅戏的发源地在湖北黄梅,表达了这位现代年轻艺人不俗的旷达胸怀。(增益以下一段文字)不仅如此,对于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黄梅,现在已成为安徽人民的共识。10月23日晚,我在央视戏曲频道《青春剧苑》栏目就看到了一档令我十分感动的节目。这档节目是由央视戏曲频道和安徽卫视联手推出的,节目的内容是扮演《天仙配》中七仙女的青年演员演唱黄梅戏精彩唱段。节目除在片头和转换场次的镜头中反复出现“黄梅县”的牌子以外,还曾在电视屏幕下方出现了“湖北地方戏”的字样,意即黄梅戏是“湖北的地方戏”。这表现的是安徽人民多么旷达博大的君子风范和君子情怀啊!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02 15:24:32 +0800 CST  
回音与回应
18、
尊敬的加亲爱的“东湖更东”网友:您终于还是耐不住寂寞,又“亢奋”得不行,并且凶相毕露,大开浑口骂人了。这太好了!这说明您已经理屈词穷,而且早已理屈词穷。您发了那么多帖子,除了胡搅蛮缠之外,现在就剩下骂人一招了。有理您就讲理嘛,干吗要骂人呢?既然您使出这一招,即说明您对我已无招架之功,我就更有理由再“逗你玩儿”一把。
自“网上之争”之始我就向网友郑重承诺,无论有的网友对我如何恶言辱骂,我都不会以骂人的话回敬。请您查一查我已发的网文有过骂人的话吗?
您在今天的网文中说:老潘,你说的“那么多‘泰山’”什么意思?要知道见到泰山你该喊爹。
其实,我在网文中所写的“泰山”是一处文字差错,系 “太岁”之误,即“太岁头上动土”的“太岁”之误。
您没指出这一文字差错,说明您还没有这点“学养”和“规范训练”。因为您错误地以为“泰山”一词可以用来骂人,于是便进行了发挥。岂知您的发挥不仅没有发挥对,反而闹了笑话。“泰山”我该叫“爹”吗?不对!错!我不该叫“爹”,而应该叫“岳父”或“老丈人”。不信您好好查查字典词典。如果您一定要那样去理解的话,那您就去叫“爹”吧!“东湖更东”网友,请您千万不要误会,不要以为我在骂您,这完全是您自己在骂自己,是自作自受,是您对“泰山”一词错误解释引出的应有之义。
待续……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03 13:43:22 +0800 CST  
回音与回应

19、关于“和谐”问题。“东湖更东”在其一个帖子中曾提出,悠悠万事,何者为大?答曰:构建和谐社会,包括河南和湖北两个省的和谐,南阳和襄樊两个兄弟市的和谐。这话说得很对。但是,他把不和谐的责任加在我的头上,加在我的一本小书的头上可就大错特错了。为了说明问题,我想举两个和谐的例子。一个是在黄梅戏问题上湖北和安徽两省的和谐,一个是解放后在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上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两个兄弟地市曾经有过的和谐。
关于湖北和安徽两省在黄梅戏问题上的和谐,我在2日所发《对〈《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真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今荆州市吗?〉一文中一段文字的修改增益》一帖中已作了说明。具体网文是:“今天安徽的黄梅戏,无论在安徽乃至国内外如何的‘牛’,如何的了不起,它的‘源’只能是湖北的黄梅县和湖北的黄梅戏,它只能是‘流’,而不是‘源’。著名黄梅戏青年演员吴琼在湖北电视台播出的一档节目中就直言不讳地说,黄梅戏的发源地在湖北黄梅,表达了这位现代年轻艺人不俗的旷达胸怀。不仅如此,对于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黄梅,现在已成为安徽人民的共识。10月23日晚,我在央视戏曲频道《青春剧苑》栏目就看到了一档令我十分感动的节目。这档节目是由央视戏曲频道和安徽卫视联手推出的,节目的内容是扮演《天仙配》中七仙女的青年演员演唱黄梅戏精彩唱段。节目除在片头和转换场次的镜头中反复出现“黄梅县”的牌子以外,还曾在电视屏幕下方出现了“湖北地方戏”的字样,意即黄梅戏是“湖北的地方戏”。这表现的是安徽人民多么旷达博大的君子风范和君子情怀啊!”
关于解放后在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上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两个兄弟地市曾经有过的和谐,我在《襄阳隆中——诸葛亮躬耕地的历史聚焦》一书中也作了详细的阐述。书中写道:

心底无私、崇尚求实求是精神的解放后南阳党政领导及宣传文化部门的同志,专门出版正规图书,编写印发内部宣传资料,告诉世人:南阳卧龙冈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堂,“相当于纪念馆”,襄阳隆中是诸葛亮十年躬耕苦读的地方,是诸葛亮的“第二故乡”,并热情洋溢地描绘和赞美了隆中的山川风物和秀丽景色,还把诸葛亮自言“躬耕于南阳”的寓意解释得清清楚楚。这是多么坦荡的君子胸怀,多么高尚的君子之风啊!这种皓若日月,浩如海天的大美大德,是南阳父老和南阳兄弟姐妹最为美好的,最为闪光的,比金子还要珍贵的东西!面对南阳父老乡亲的高大形象和高尚的君子风范,我不能不为之折服,为之倾倒。少数南阳作伪者,当你们面对家乡父老乡亲的高大形象和高尚的君子风范时,难道就不为之汗颜吗?他们最为美好的,最为闪光的,比金子还要珍贵的东西被你们藏着掖着,打入冷宫,不敢拿出来示人,难道就不感到愧对他们而引起你们深深的自责和反省吗?
为了永远铭记和传扬解放后南阳党政领导及宣传文化部门同志的求实求是精神和高尚的君子风范,我特将当时南阳市委宣传部编写的《诸葛亮小传》和南阳市博物馆印发的《武侯祠简介》中字字珠玑的精彩内容摘引数段,以飨广大读者,也用以警醒南阳的少数作伪者。

诸葛亮17岁的时候(公元197年),叔父诸葛玄去世了。这年,他便在隆中盖了几间草屋,和姐弟一起定居下来。
隆中在襄阳西北20里,当时属南阳郡邓县管辖。南阳郡地处荆、豫咽喉,交通发达,是东汉末年荆州七郡(包括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及长沙国。汉时国亦相当于郡)中最大的一郡,辖37城,528500多户,2430000多人。隆中山清水秀,有名的汉水从诸葛宅院北面向东缓缓流过,草屋周围是一片苍松翠竹,诸葛亮在这里度过了十个寒暑。小小的隆中实际上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所以他自称“躬耕于南阳”。
——摘引自南阳市委宣传部《诸葛亮小传》(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期的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祠堂(相当于纪念馆)。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少年时曾随叔父诸葛玄去江西南昌,不久,因叔父的太守职务被他人代替,诸葛亮便隐居在南阳郡的隆中(今湖北襄阳附近)。
——摘引自南阳市博物馆编印的《武侯祠简介》

除此以外,胡世厚等五人编写的《河南风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王彪著《中州风物记》(新华出版社1986年出版)、胡悌云主编的《中州大观》(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出版)等书,也都作了同样的记述。

因为解放后南阳方面展示了这样的高格调、大境界,才使得襄阳和南阳两个地市出现了自解放起到上世纪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以前止这段长达数十年相安无事的和平和谐局面。
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两个相邻地市的和平和谐局面被打破被破坏究竟来自何方,人们难道还不清楚吗?还需要我再饶舌吗?这次诸葛亮躬耕地的“网上之争”,真的如“东湖更东”等人所说的是由我和我的这本小书打破和破坏的吗?我和我的这本小书有这么大的神通吗?广大网友,你们说呢?
待续……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03 15:26:30 +0800 CST  
回音与回应

20、“东湖更东”网友,很高兴看到您4日沉底的一帖,感觉您终于有了一个不小的进步,在黄梅戏和京剧问题上能尊重历史事实,说出了老实话。但是,您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上和荆州方面“研究成果”上依然故我,仍然是一个“梦中人”,钻在死胡同里出不来。我希望您能在这方面来一个质的飞跃。
黄梅戏和京剧,特别是京剧,确实包容了很多很多东西,但是,它们所包容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东西,而不是对虚假东西的包容,所以它们同其他剧种的关系非常融洽和谐。而河南南阳卧龙冈那个假诸葛亮躬耕地和荆州那个“研究成果”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历史事实证明,诸葛亮躬耕地只有湖北襄阳隆中一处,它怎么可能包容另一个河南南阳卧龙冈的假诸葛亮躬耕地呢?荆州那个“研究成果”研究得那样离谱,把《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只有几回的内容涉及今荆州市,却硬要说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今荆州市。这样的假“研究成果”谁能包容,谁又敢包容呢?其实历史文化领域的“假货”与物质生产领域的假货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物质生产领域的假货被查出来就要下架甚至被销毁,历史文化领域的“假货”被查出来难道反而应该保护起来吗?即使不被“销毁”,总也不能像“宠物”那样让它继续“上架”继续“销售”吧?我奉劝那些像“东湖更东”一样的“梦中人”好好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我希望与“东湖更东”相类似的网友们,不要碍于面子不敢摈弃错误的东西。有错能改,善莫大焉。弃讹向真,这是多么光彩的一件事儿呀!
待续……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04 11:35:46 +0800 CST  
回音与回应

21、在“泰山”叫“爹”还是叫“岳父”或“老丈人”
的问题上,“东湖更东”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灵活性,而在“籍贯”问题上却又表现得那样的固执,坚持只有祖居地才是籍贯,在寄寓地落了户,入了籍,也不能有籍贯,甚至连自己的出生地都不是他的籍贯,不屑于做湖北人,并且拿出字典和《辞海》在“籍贯”注释上的差异,来否定《辞海》注释的正确性,否认寄籍也是籍贯。更可笑的是他还拿出鲁迅的籍贯来抢白我,鲁迅在日本多年,他的籍贯是不是日本,鲁迅在其他很多地方住过,是不是那里都有他的籍贯。其实,籍贯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并不是“东湖更东”理解得那样片面偏狭。除了我说的三种情况以外,还有我现在寓居武汉这种情况。武汉算不算我的籍贯?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我是襄樊人,户籍在襄樊,即使我这样在武汉寓居更长的时间,武汉也不可能成为我的籍贯。但是,如果我想在武汉取得籍贯,也不是一件办不到的事情,只需把我的户口转到武汉来就是了。按照现行的户籍管理规定,某人户籍从一地转到另一地,他在转移户籍的当日可以说就获得了另一地的户籍乡贯。事实难道不是这样吗?这说明无论祖居地、出生地,还是寄寓地,只要原来有过户籍,现在有了户籍,都应是籍贯。至于如何填写籍贯,那只是填写规定的问题和自主裁量的问题,并不能因此去否定寄籍也是籍贯。“东湖更东”说鲁迅曾多年住在日本,日本是不是他的籍贯,这就不是我们所讨论的籍贯问题,而是一个国籍的问题了。我没听说过鲁迅加入过日本国籍,因此他应该是中国人。鲁迅还在很多地方居住过,他的籍贯应该怎么处理?我想,这事大概不需要我们去操心吧。诸葛亮在隆中寓居多年,隆中应该是他的籍贯吧。为什么?因为诸葛亮来襄阳以前,已经父母双亡,不久叔父又亡。此时,他们姐弟四人已是无家可归,刘表把他们安置在隆中,应是永久性的落户落籍,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请他出山,他也许会终老隆中也未可知。隆中怎么就不能是他的籍贯呢?如果他终老隆中,他就会和他的黄氏夫人在这里繁衍子孙后代,再过若干斯年,他的子孙后代就会把隆中视为他们的出生地,甚至视为祖居地。这难道不是明摆着的顺理成章的事儿吗?
在这里,我向网友们说句老实话,这个帖子我实在是不想写。但是,为了对“东湖更东”网友所提“籍贯”问题有一个最后的交代,再一个就是为了避免他转移我研究的焦点,我还是不情愿地发了这个帖子,好打上一个“结”。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我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之我见》一文中明确指出,这是诸葛亮以郡望称籍贯,意指南阳郡邓县隆中,这是它的第一意涵,是我国史学界的共识,并且根据我的研究又提出了它应有的三个意涵,一并总体提出了四个意涵的意见。四个意涵的提出是否合适,“东湖更东”当然可以发表他自己的见解。但是,他对我的意见并没有作任何分析研究,便一口否定,进行毫无根据的嘲讽,接着便抠出“籍贯”俩字玩弄“南阳说”者早已玩馊了的文字游戏。其实,“东湖更东”如果读过《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他就应该知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诸葛亮以郡望称籍贯,意指或实指南阳郡邓县隆中,并不是我的专利,其他专家学者也曾作如是说,而且通过对“籍贯”一词的查考研究证明,专家学者的提法和我对“籍贯”的理解并无不妥,并无错误,而且正确,这有什么值得嘲讽,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根据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史籍文献记载,我国史学界的专家学者断言:诸葛亮躬耕地只能是在东汉末的南阳郡邓县隆中(今属湖北襄樊市),决不可能在南阳郡宛县卧龙冈(今属河南南阳市)。但是,由于诸葛亮自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条史料和陈寿《三国志》及《上诸葛亮集表》中“躬耕陇亩”、“躬耕于野”这两条史料“伤于简略”而大伤脑筋。我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冒昧地提出“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另外三个意涵,并总体提出其四个意涵,也许会使人觉得有“班门弄斧”之嫌。但是我认为,我的这个意见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一史料的应有之义,是站得住脚的。这一意见的提出,就使诸葛亮躬耕地的归属问题在这条只有9个字的最原始、最可靠的史料里得到了解决。如果以这条史料为统领,魏晋南北朝以来构成锁链的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大量信史史料便都聚焦于襄阳隆中。我以为,一个是史籍文献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信史史料都聚焦于襄阳隆中,一个是诸葛亮无论在躬耕期间还是一生之中压根儿就没有到过南阳郡宛县(今南阳市),有了这两条,就足以把河南南阳卧龙冈“诸葛亮躬耕地”送上不归路,就足以让它见鬼去。尊敬的“东湖更东”网友,请不要说我太无情,其实这是历史的无情。另一方面,我之无情,也是少数南阳人用谩骂和恶意诬蔑、胡搅蛮缠换取和讨得的。如果少数南阳人不是如此的无礼,我当然也可以报之以温柔;如果少数南阳人能展示出高格调、大境界,我就可以报之以热情的赞扬和大声的喝彩,就像我对古代纯真无邪的南阳父老和解放后心底无私、崇尚求实求是精神的南阳党政领导及宣传文化部门同志所表达的敬仰和倾倒之情那样。但是,自上世纪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开始,少数南阳人便背弃他们的先人和他们的前任党政领导及宣传文化部门同志的郑重承诺,彻底翻诸葛亮躬耕地的案,其后更是变本加厉,恶意炒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这个还没有丧失良心和良知的人,怎么可能和他们一样去践踏和亵渎历史的尊严,去屈意逢迎他们的无理要求呢?
“东湖更东”网友,在诸葛亮躬耕地“网上之争”中,我可以毫不掩饰地告诉您:我决不会上您的圈套,让您牵着我的鼻子走,让您把我的正事给搅“黄”了。
我的正事是什么?那就是要通过我的研究来证明:襄阳隆中是诸葛亮躬耕地的历史聚焦,真正的诸葛亮躬耕地只能在襄阳隆中,襄阳隆中是没有疑义、没有悬案、无可辩驳的真诸葛亮躬耕地,是唯一排他、“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的真诸葛亮躬耕地;诸葛亮无论在躬耕期间还是在一生中都没有到过宛县(今南阳市),宛县(今南阳市)根本不可能有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卧龙冈所谓“诸葛亮躬耕地”是毫无史实根据的、传讹欺世的、彻头彻尾的假诸葛亮躬耕地。
“东湖更东”网友,您说“‘泰山’你该叫‘爹’”不是骂人,那好,那我就请您去当“泰山”们的儿子或女婿,去管他们叫“爹”吧!——这可是您“东湖更东”说的,可不是我骂您。
待续……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05 18:04:03 +0800 CST  
附录3:

夫人城修筑及得名时间考异



矗立于汉水南岸,襄阳古城西北隅的夫人城,是东晋梁州刺史、南中郎将朱序之母韩夫人在东晋和前秦襄阳之战中,为抵御前秦军的进攻,亲率家婢及城中妇女修筑的一段坚固城垣。夫人城是一处载入史册的重要历史遗迹,它的修筑时间应该是确定的、专一的,它的得名时间也应有准确的依据。但是,多年来我所接触到的有关夫人城的文字资料,对夫人城的修筑时间和得名时间却存在着多种说法。对于夫人城的修筑时间,一说是东晋宁康元年(公元373年),一说是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一说是东晋太元三年春二月,一说是东晋太元三年夏四月。 对于夫人城的得名时间,一说是在当时,一说是在后世。
夫人城究竟修筑于何时?夫人城到底于何时得名?今春以来,我在工作之余认真查阅了《晋书》(中华书局1956年版)、《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中国古代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等重要史籍中关于东晋和前秦襄阳之战及夫人城的史料,并进行了缜密的分析研究,终于弄清了夫人城修筑及得名时间歧异的原因,弄清了夫人城修筑及得名的确切时间。
为了清楚地说明问题,我想对相关史料作如下梳理引述和分析研究,并进而对夫人城修筑及得名时间作出以信史为依据的结论。

《晋书•朱序传》记载:“宁康初,拜使持节、监沔中诸军事、南中郎将、梁州刺史,镇襄阳。是岁,苻坚遣其将苻丕等率众围序,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氏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襄阳人谓此城为夫人城。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苻坚。”

这段史料记载襄阳之战的史实是可信的;其中还载明“襄阳人谓此城为夫人城”,说明夫人城得名就在筑城的当时,也是可信的。但是,说朱序任梁州刺史镇襄阳是在“宁康初”,前秦苻坚遣其将苻丕攻襄阳、韩夫人率家婢及城中女子筑城均在“是岁”,则是错误的。这可以从其与《晋书•孝武帝纪》、《晋书•苻坚载记》及《资治通鉴》记载的龃龉不合得到证实。

《晋书•孝武帝纪》记载:“(太元元年)秋七月,苻坚将苟苌陷梁州,虏刺史张天锡,尽有其地。”“(太元二年)三月,以兖州刺史朱序为南中郎将、梁州刺史、监沔中诸军(事),镇襄阳。”“(太元四年)二月戊午,苻坚使其子丕攻陷襄阳,执南中郎将朱序。”

《晋书•苻坚载记》记载:“是时苻丕久围襄阳,御史中丞李柔劾丕以师老无功,请徵下廷尉。 坚曰:‘丕等费广无成,实应贬戮,但师已淹时,不可虚然中返,其特原之,令以功赎罪。’因遣其黄门郎韦华持节切让丕等,仍赐以剑,曰:‘来春不捷者,汝可自裁,不足复持面见吾也。’” “太元四年……苻丕陷襄阳,执南中郎将朱序”。

东晋和前秦襄阳之战发生在孝武帝在位之时。孝武帝在位24年,用了两个年号,一是宁康,一是太元;宁康共3年(公元373—375年),太元共21年(公元376—396年)。据《晋书•孝武帝纪》记载,太元元年七月之前,亦即苻坚将苟苌陷梁州之前,张天锡尚在梁州刺史任上,太元二年三月之前朱序还在兖州刺史任上,怎么可能早在“宁康初”(即宁康元年)任梁州刺史镇襄阳呢?没有朱序镇襄阳,又哪有苻丕与朱序攻、守襄阳的襄阳之战呢?没有襄阳之战,又哪有韩夫人率家婢及城中女子筑城御敌的壮举呢?由此可知,襄阳之战和夫人城的修筑与宁康是无涉的,襄阳之战和夫人城的修筑只能在太元年间。在《晋书•孝武帝纪》中虽没有载明襄阳之战的起始时间,但清楚地载明了战争结束的时间:“(太元四年)二月戊午,苻坚使其子丕攻陷襄阳”。襄阳之战的起始时间,我们可以从《晋书•苻坚载记》的记载中推算出来。“是时苻丕久围襄阳”中的“是时”,回溯其以上文字难以看出确指时间,但从苻坚遣其黄门郎韦华捎给苻丕等人的话“来春不捷者,汝可自裁,不足复持面见吾也”和“太元四年……苻丕陷襄阳”的记载中可知苻丕围攻襄阳在太元三年。
从对以上三部分史料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出,夫人城修筑时间的歧异是因为《晋书•朱序传》对夫人城修筑时间记载错误引起的。其实,在《晋书》这部重要史籍中错误疏漏是很多的。中华书局在1956年出版《晋书》时,曾在“出版说明”中明确指出:“由于《晋书》成于众手(参加编写的前后共21人),从历史编纂学的角度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前后矛盾,失去照应,叙事错误、疏漏,指不胜屈。”这部史书除在“出版说明”中不厌其详地列举大量实例外,还在“校核记”中订正了大量的错误。但是很可惜,《晋书•朱序传》中的重大时间错误却没有被校核者发现。不过,可喜的和所幸的是,这一问题早在宋代即被以治史严谨著称的史学大家司马光解决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是这样记载东晋和前秦襄阳之战这一史实的:

三年(戊申、三七八)。
春,二月,乙巳,作新宫,帝移居会稽王邸。
秦王坚遣征南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守尚书令,长乐公丕、武卫将军苟苌、尚书慕容暐帅步骑七万寇襄阳,以荆州刺史杨安帅樊、邓之众为前锋,征虏将军始平石越帅精骑一万出鲁阳关,京兆尹慕容垂、扬武将军姚苌帅众五万出南乡,领军将军苟池、右将军毛当、强弩将军王显帅众四万出武当,会攻襄阳。夏,四月,秦兵至沔北,梁州刺史朱序以秦无舟楫,不以为虞。既而石越帅骑五千浮渡汉水,序惶骇,固守中城,越克其外郭,获船百余艘以济馀军。长乐公丕督诸军攻中城。
序母韩氏闻秦兵至,自登城履行,至西北隅,以为不固,帅百余婢女及城中女丁筑邪城于其内。及秦兵至,西北隅果溃, 众移守新城,襄阳人谓之夫人城。

《资治通鉴》把这段史料载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三年,无疑是对《晋书•朱序传》所载朱序任梁州刺史镇襄阳的时间、襄阳之战及夫人城修筑的时间均在宁康元年的舍弃和否定。
《资治通鉴》不仅把襄阳之战及修筑夫人城明确无误地载于太元三年,而且还在时间方面收入了更加具体的史料,并对《晋书•苻坚载记》中“慕容垂与姚苌出自南乡”这一记载补入了阙载的“帅众五万”的史料,言简意赅地把苻坚发兵会攻襄阳、秦兵到达沔北(汉水以北)、秦兵渡江、双方攻守和韩夫人率家婢及城中女丁筑城的过程和情况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司马光把苻坚发兵十七万会攻襄阳写在“春,二月,乙巳,作新宫,帝移居会稽王邸”之后,指明这两件事有时间上的联系,苻坚发兵会攻襄阳即在太元三年春二月;“夏,四月,秦兵至沔北”,而且很快就渡过汉水围攻襄阳,襄阳之战正式交战的时间也应在夏四月;“序母韩氏闻秦兵至,自登城履行,至西北隅, 以为不固,帅百余婢女及城中女丁筑邪城于其内”,这说明夫人城的修筑时间也在此时;“及秦兵至,西北隅果溃,众移守新城,襄阳人谓之夫人城”,这一记载亦如《晋书》,再次说明夫人城的得名不在后世而在当时。对于战争的结局,《资治通鉴》在“太元四年”中作了这样的记载:

二月,襄阳督护李伯护密遣其子送款于秦,请为内应;长乐公丕命诸军进攻之。戊午,克襄阳,执朱序,送长安。秦王坚以序能守节,拜度支尚书;以李伯护为不忠,斩之。

在《中国史纲要》和《中国古代史》这两部颇具权威性的史书中,都从东晋和前秦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大势提到过这一战事,时间都载明在太元三年(公元378年)。
通过对上述史籍中几部分史料的梳理引述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有理有据地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朱序由兖州刺史调任梁州刺史镇襄阳,时在东晋太元二年(公元377年)。
其二,东晋和前秦襄阳之战时在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和太元四年(公元379年)两年间。如果从太元三年春二月苻坚发兵时起到次年春二月襄阳被攻陷时止计算,战争经历了约一年时间;如果从太元三年夏四月前秦军到达沔北随即渡过汉水围攻襄阳时起到太元四年春二月襄阳被攻陷时止计算,战争经历了约十个月。
其三,夫人城的修筑时间,在前秦军到达沔北,又渡江攻城这段时限内,具体时间也应是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夏四月;夫人城的得名即在当时。

﹡ ﹡ ﹡

矗立于汉水南岸,襄阳古城西北隅的夫人城,凝聚着一段可歌可泣、可诉可颂的历史故事。韩夫人作为一位古代女性,以自己的胆识和智慧率领百余家婢及城中妇女修筑的这段坚固城垣,有效地抵御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襄阳古城和城内黎民百姓,不愧为一位女中豪杰、巾帼英雄;韩夫人作为一位英雄母亲,她教养的儿子朱序虽然经历了人生的失败和挫折,但从其一生的人品和作为来看, 仍不失为东晋一位忠勇的将领和披坚执锐、身经百战的英雄。当代著名史学家吴晗在1961年2月21日为夫人城撰写的碑文中是这样公正评价朱序的:

襄阳的失陷是由于内部李伯护的叛变,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朱序被俘后仍然千方百计要逃回来,到被派劝降谢石时,他报告了前秦的军事机密,到两军交战时,又大喊“苻坚败!” 动摇和破坏前秦士气,造成溃败形势,终于脱身重新回到东晋。就朱序的经历看来,他的一切军事活动是和韩夫人这样一个英雄母亲的教育分不开的。韩夫人是英雄,也教育儿子成为英雄,因而都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这样的历史人物是值得后人怀念和尊敬的。

是的,我正是怀着对韩夫人、朱序母子这两位英雄历史人物的景仰和崇敬之情,怀着古老襄樊一介子民的责任心而走进历史,去探求和考辨夫人城修筑及得名时间的是非真伪的。
襄阳城及夫人城是古人留给我们后人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是襄樊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据之一。愿襄阳城及夫人城作为古老襄阳的历史见证永立汉水边,长留人世间;愿襄阳城及夫人城诉说的历史故事在更加悠远的时空中永远流传,深深铭记在世世代代人民的心中……

1998年5月(古历戊寅年四月)于襄阳古城
(原载《襄樊晚报》1998年7月3日第5版)

注:文中“沔北”,本文作者注为“汉水以北”;1987年军事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战争史话》一书注为“今陕西沔县附近”;2000年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白对照全注全译资治通鉴》一书所注与本文作者所注同。特兼收,以存异。不过,本文作者以为,前秦苻坚发17万大军,分四路会攻襄阳,除苻丕、苟苌、幕容暐一路出陕西以外,其余三路出鲁阳关、出南乡、出武当,均在陕西沔县以东、以南,17万大军不大可能集结于沔县附近这一狭小地域之内,而应在汉水以北较为开张的地域,而后集中于襄阳对面的樊城沿汉水一带,再渡过汉水,攻击襄阳。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06 19:34:17 +0800 CST  
回音与回应(修改稿,重发)

21、在“泰山”叫“爹”还是叫“岳父”或“老丈人”
的问题上,“东湖更东”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灵活性,而在“籍贯”问题上却又表现得那样的固执,坚持只有祖居地才是籍贯,在寄寓地落了户,入了籍,也不能是籍贯,甚至连自己的出生地都不是他的籍贯,不屑于做湖北人,并且拿出字典和《辞海》在“籍贯”注释上的差异,来否定《辞海》注释的正确性,否定寄籍也是籍贯。更可笑的是他还拿出鲁迅的籍贯来抢白我:鲁迅在日本住过多年,他的籍贯是不是日本?鲁迅在其他很多地方住过,是不是那里都是他的籍贯?其实,籍贯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并不是“东湖更东”理解得那样片面偏狭。除了我说的三种情况以外,还有我现在寓居武汉这种情况。武汉算不算我的籍贯?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我是襄樊人,户籍在襄樊,即使我这样在武汉寓居更长的时间,武汉也不可能成为我的籍贯。但是,如果我想在武汉取得籍贯,也不是一件办不到的事情,只需把我的户口转到武汉来就是了。按照现行的户籍管理规定,某人户籍从一地转到另一地,他在转移户籍的当日可以说就获得了另一地的户籍乡贯。事实难道不是这样吗?这说明无论祖居地、出生地,还是寄寓地,只要原来有过户籍,现在有了户籍,都应是籍贯。至于如何填写籍贯,那只是填写规定的问题和自主裁量的问题,并不能因此去否定寄籍也是籍贯。“东湖更东”说鲁迅曾多年住在日本,日本是不是他的籍贯,这就不是我们所讨论的籍贯问题,而是一个国籍的问题了。我没听说过鲁迅加入过日本国籍,因此他应该是中国人。鲁迅还在很多地方居住过,他的籍贯应该怎么处理?我想,这事大概不需要我们去操心吧。诸葛亮在隆中寓居多年,隆中应该是他的籍贯吧。为什么?因为诸葛亮来襄阳以前,已经父母双亡,不久叔父又亡。此时,他们姐弟四人已是无家可归,刘表把他们安置在邻近的邓县隆中,应是永久性的落户落籍,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请他出山,他也许会终老隆中也未可知。隆中怎么就不能是他的籍贯呢?如果他终老隆中,他就会和他的黄氏夫人在这里繁衍子孙后代,再过若干斯年,他的子孙后代就会把隆中视为他们的出生地,甚至视为祖居地。这难道不是明摆着的顺理成章的事儿吗?
在这里,我向网友们说句老实话,这个帖子我实在是不想写。但是,为了对“东湖更东”网友所提“籍贯”问题有一个最后的交代,再一个就是为了避免他转移我研究的焦点,我还是不情愿地发了这个帖子,好打上一个“结”。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我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之我见》一文中明确指出,这是诸葛亮以郡望称籍贯,意指南阳郡邓县隆中,这是它的第一意涵,是我国史学界的共识,并且根据我的研究又提出了它应有的三个意涵,一并总体提出了四个意涵的意见。四个意涵的提出是否合适,“东湖更东”当然可以发表他自己的见解。但是,他对我的意见并没有作任何分析研究,便一口否定,进行毫无根据的嘲讽,接着便抠出“籍贯”俩字玩弄“南阳说”者早已玩馊了的文字游戏。其实,“东湖更东”如果读过《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他就应该知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诸葛亮以郡望称籍贯,意指或实指南阳郡邓县隆中,并不是我的专利,其他专家学者也曾作如是说,而且通过对“籍贯”一词的查考研究证明,专家学者的提法和我对“籍贯”的理解并无不妥,并无错误,而且正确,这有什么值得嘲讽,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根据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史籍文献记载,我国史学界的专家学者断言:诸葛亮躬耕地只能是在东汉末的南阳郡邓县隆中(今属湖北襄樊市),决不可能在南阳郡宛县卧龙冈(今属河南南阳市)。但是,由于诸葛亮自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条史料和陈寿《三国志》及《上诸葛亮集表》中“躬耕陇亩”、“躬耕于野”这两条史料“伤于简略”而大伤脑筋。我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冒昧地提出“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另外三个意涵,并总体提出其四个意涵的意见,也许会使人觉得有“班门弄斧”之嫌。但是我认为,我的这个意见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一史料的应有之义,是站得住脚的。这一意见的提出,就使得诸葛亮躬耕地的归属问题在这条只有9个字的最原始、最可靠的史料里得到了解决;这一意见的提出,就使得陈寿的“躬耕陇亩”、“躬耕于野”这两条史料顿时明朗清晰起来,所谓“躬耕陇亩”,就是诸葛亮在隆中躬耕陇亩,所谓“躬耕于野”,也就是诸葛亮躬耕于隆中之野;这一意见的提出,也使得诸葛亮这条最原始、最可靠的史料和其他构成锁链、形成系统的信史史料紧紧相扣,融为一体。如果以这条史料为统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大量信史史料便都聚焦于襄阳隆中。我以为,一个是史籍文献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信史史料都聚焦于襄阳隆中,一个是诸葛亮无论在躬耕期间还是其一生之中压根儿就没有到过南阳郡宛县(今南阳市),有了这两条,就足以把河南南阳卧龙冈“诸葛亮躬耕地”送上不归路,就足以让它见鬼去。尊敬的“东湖更东”网友,请不要说我太无情,其实这是历史的无情。另一方面,我之无情,也是少数南阳人用谩骂和恶意诬蔑、胡搅蛮缠换取和讨得的。如果少数南阳人不是如此的无礼,我当然也可以报之以温柔;如果少数南阳人能展示出高格调、大境界,我就可以报之以热情的赞扬和大声的喝彩,就像我对古代纯真无邪的南阳父老和解放后心底无私、崇尚求实求是精神的南阳党政领导及宣传文化部门同志所表达的敬仰和倾倒之情那样。但是,自上世纪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开始,少数南阳人便背弃他们的先人和他们的前任党政领导及宣传文化部门同志的郑重承诺,彻底翻诸葛亮躬耕地的案,其后更是变本加厉,恶意炒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这个还没有丧失良心和良知的人,怎么可能和他们一样去践踏和亵渎历史的尊严,去曲意逢迎他们的无理要求,去博得他们的欢心呢?
“东湖更东”网友,在诸葛亮躬耕地“网上之争”中,我可以毫不掩饰地告诉您:我决不会上您的圈套,让您牵着我的鼻子走,让您把我的正事给搅“黄”了。
我的正事是什么?那就是要通过我的研究来证明:襄阳隆中是诸葛亮躬耕地的历史聚焦,真正的诸葛亮躬耕地只能在襄阳隆中,襄阳隆中是没有疑义、没有悬案、无可辩驳的真诸葛亮躬耕地,是唯一排他、“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真诸葛亮躬耕地;诸葛亮无论在躬耕期间还是其一生之中都没有到过宛县(今南阳市),宛县(今南阳市)根本就不可能有诸葛亮的躬耕地,南阳卧龙冈所谓“诸葛亮躬耕地”是毫无史实根据的、传讹欺世的、彻头彻尾的假诸葛亮躬耕地。
“东湖更东”网友,您说“‘泰山’你该叫‘爹’”不是骂人,那好,那我就请您去当“泰山”们的儿子或女婿,去管他们叫“爹”吧!——这是您“东湖更东”说的,可不是我骂您。其实,岳父和父亲是有严格区别的,岳父是妻子的爹,父亲则是丈夫的爹。虽然妻子的爹丈夫也可以叫“爹”,但老丈人叫“爹”那是“随大众”的问题。不过,我还得把话说回来,岳父和父亲都是长辈,都应受到同样的尊重,千万不可用来骂人!
待续……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06 19:39:00 +0800 CST  
回音与回应

22、“东湖更东”网友所谓“文革遗风”,所谓“大批判文风”,无非是冲着我书中的“刺激性”“火药味”来的。因此,我对他所谓的什么,也用不着去表述和界定。我从他的网文中便知道他的所指究竟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毫无根据地诬蔑我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无限上纲,无情打击。这沾得上边吗?在“东湖更东”网友的眼里,所谓“文革遗风”,所谓“大批判文风”,大概就是我书中所使用的诸如“恬不知耻”、“胆大妄为”、“开国际玩笑”、“无知者无畏”、“无耻者无畏”、“走夜路吹口哨——为自己壮胆”、“挺起腰杆胡说八道”、“弯弯绕”、“极端‘南阳说者’”、“自我矮化”、“酬庸”、“见鬼去吧”、“唯一排他”、“奇特的央视现象”等等带“刺激性”“火药味”的词语。
现在就让我来具体分析分析吧!
“恬不知耻”和“胆大妄为”是对南阳市市长何东成的比况。众所周知,诸葛亮无论在躬耕期间还是其一生之中都没有到过宛县(今南阳市),宛县(今南阳市)根本就不可能有诸葛亮的躬耕地,在“教科书风波”中,何东成却硬要当着《南阳日报》记者的面说:“从诸葛亮自身,到魏、唐、宋、元、明、清许多史料都证明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他还当着记者的面造国务院文件的谣,说:“南阳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诸葛亮躬耕于此,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他还对南阳方面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联袂拍摄的《南阳汉时三杰》自我吹嘘说:“前一段,中央电视台专门来宛拍摄了《走遍中国》(南阳篇),共七集。其中第六集《(南阳)汉时三杰》,展示了东汉时期南阳三杰张衡、张仲景、诸葛亮的风采。”他还肆意歪曲东汉末年南阳地区的历史事实,把山河破败,人民涂炭,说成是盛世繁华,把宛县(今南阳市)说成是诸葛亮躬耕最理想的地方,而把隆中和襄阳一带说成是偏僻、落后、信息不灵的地方,诸葛亮根本就不可能到那里去躬耕。他说:“通过张衡、张仲景都是南阳人,以及张衡的《南都赋》对汉代南阳的描述,可以使我们看到当时南阳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所以,诸葛亮才会选择南阳这个地方来躬耕求志。志存高远的诸葛亮,不可能到一个当时比较偏僻,像襄阳隆中这个比较落后、信息不灵的地方去躬耕求志。”他还无端指责尊重历史、坚持原则、不屈从南阳方面压力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受某一地方势力左右”,并发出威胁说:“要求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应为‘国家新闻出版署’,规范称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和教育部追究他们的责任。造成的影响、危害一定要挽回。”如此等等。“南阳说”者的种种言论,几乎都能在他这里找到注脚。我在书中形容他是“恬不知耻”“胆大妄为”不是非常合适贴切吗?那有什么过分之处呢?
“开国际玩笑”、“走夜路吹口哨——为自己壮胆”、“无知者无畏”、“无耻者无畏”、“挺起腰杆胡说八道”这些词语,是对王永民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做嘉宾时的嘴脸所作的描摹。他在节目中冒充南阳的人文学者,却对历史一窍不通。他不仅胡说什么南阳卧龙冈“是诸葛亮的躬耕地”,“是他十年苦读、自学成才的地方”,“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诸葛亮是南阳老乡”,“是南阳的汉时三杰之一”;更离谱的是,说“和氏璧是南阳的独山玉”,“楚国的都城在南阳的淅川”,连湖北十堰的丹江口也扯到他们南阳去了。他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挺起腰杆胡说八道”,这不是“开国际玩笑”是什么?这不是“无知者无畏”、“无耻者无畏”是什么?这不是“走夜路吹口哨——为自己壮胆”又是什么?
“自我矮化”、“酬庸”,这在“东湖更东”等人看来,无疑是对史念海和唐嘉弘两位老先生的诬蔑。其实不然,这确是事实。道理很简单,事实很清楚。南阳方面派到北京四处“攻关”的某某局副局长等人在北京历史学者身上没有奏效的那么多“好处”,能不在二位身上“兑现”“落实”?俗话说:“端了人家的碗,就得服人家管。”二位得了南阳方面的“好处”,能不为人家“卖力”“效劳”?“垂垂老矣”的史念海老先生在《诸葛亮躬耕地新考》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诸葛亮躬耕地新考》一本(书),收录论文近50篇,计30余万言,这些论文取材丰富,颇有新意,论证草庐就在今河南南阳”。而唐嘉弘教授则在其《关于诸葛亮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和在南阳1990年12月10日举行“三顾茅庐”邮票首发式后召开的邮票发行座谈会上说:“我不赞成一些诸葛亮躬耕地襄阳说者把(诸葛亮躬耕地)问题说成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一个在我国史学界从未发生过异议的问题的说法,因为这种说法本身就不符合史学研究的规律。”他除了把引起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责任一古脑儿推给习凿齿和裴松之以外,还把已经说清和能够说清的问题,一概都说成是说不清。对于这两位有名的史学家来说,他们的这些言论不是“自我矮化”又是什么?他们得了人家的“好处”就为人家说话,他们不是“酬庸”又是什么?
好了!我在作了以上解释和回应后,其余带“刺激性”“火药味”的词语就不必再一一解释和回应了吧!在我的小书里,我做不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对于“语不准确誓不休”,我还是尽量做到了。
“东湖更东”等网友,请你们好好看一看,想一想,我小书中这些带“刺激性”“火药味”的词语有哪一个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又有那一个是无限上纲,无情打击?其目的无非是提醒他们反思和警醒罢了。
我要提请“东湖更东”等网友注意的是,南阳方面的所有过格离谱的错误做法和作为是被你们掩盖和忽视了。请问:南阳方面动不动就搞所谓的“群众运动”,少者千人、万人,多者百万人;动不动就把不为“南阳说”说话的人糟蹋得如土如泥,一钱不值,不管是活人还是死人,一概都不放过,而把为“南阳说”抬轿子吹喇叭的人就捧上天,对他们的胡言乱语,“南阳说”者都把它们说成是“金玉良言”;“南阳说”者在上世纪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以来发表了那么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文章都自诩为“新考”“创见”;在上个世纪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以来直至这次“网上之争”,少数南阳人和少数河南人对坚持“襄阳说”的专家学者和说公道话的人,除了诬蔑中伤以外,甚至对人发出死亡威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有这些,又叫什么!
“东湖更东”网友,您对荆州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发表了“高见”。您说,荆州方面说《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今荆州市也不为错。对于您的这一“高见”,我一点也不意外。岂止是七十二回也不为错,就是二百四十回、三百六十回、七百二十回也错不了。因为您对荆州的少数人,对南阳的少数人向来是情有独钟,钟情有加,能不惺惺相惜,美满美满。这大概就叫“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吧!他们哪里会错?错的都是你襄阳人老潘!话说到这里,我想为“东湖更东”这位和我不离不弃的朋友献上一幅画像,不知您乐不乐意?我给您的画像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高手,拍马溜须、不知羞耻的小人。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请“东湖更东”网友也给我来一幅如何?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07 16:36:27 +0800 CST  
回音与回应

22、“东湖更东”网友所谓“文革遗风”,所谓“大批判文风”,无非是冲着我书中的“刺激性”“火药味”来的。因此,我对他所谓的什么,也用不着去表述和界定。我从他的网文中便知道他的所指究竟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毫无根据地诬蔑我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无限上纲,无情打击。这沾得上边吗?在“东湖更东”网友的眼里,所谓“文革遗风”,所谓“大批判文风”,大概就是我书中所使用的诸如“恬不知耻”、“胆大妄为”、“开国际玩笑”、“无知者无畏”、“无耻者无畏”、“走夜路吹口哨——为自己壮胆”、“挺起腰杆胡说八道”、“弯弯绕”、“极端‘南阳说者’”、“自我矮化”、“酬庸”、“见鬼去吧”、“唯一排他”、“奇特的央视现象”等等带“刺激性”“火药味”的词语。
现在就让我来具体分析分析吧!
“恬不知耻”和“胆大妄为”是对南阳市市长何东成的比况。众所周知,诸葛亮无论在躬耕期间还是其一生之中都没有到过宛县(今南阳市),宛县(今南阳市)根本就不可能有诸葛亮的躬耕地,在“教科书风波”中,何东成却硬要当着《南阳日报》记者的面说:“从诸葛亮自身,到魏、唐、宋、元、明、清许多史料都证明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他还当着记者的面造国务院文件的谣,说:“南阳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诸葛亮躬耕于此,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他还对南阳方面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联袂拍摄的《南阳汉时三杰》自我吹嘘说:“前一段,中央电视台专门来宛拍摄了《走遍中国》(南阳篇),共七集。其中第六集《(南阳)汉时三杰》,展示了东汉时期南阳三杰张衡、张仲景、诸葛亮的风采。”他还肆意歪曲东汉末年南阳地区的历史事实,把山河破败,人民涂炭,说成是盛世繁华,把宛县(今南阳市)说成是诸葛亮躬耕最理想的地方,而把隆中和襄阳一带说成是偏僻、落后、信息不灵的地方,诸葛亮根本就不可能到那里去躬耕。他说:“通过张衡、张仲景都是南阳人,以及张衡的《南都赋》对汉代南阳的描述,可以使我们看到当时南阳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所以,诸葛亮才会选择南阳这个地方来躬耕求志。志存高远的诸葛亮,不可能到一个当时比较偏僻,像襄阳隆中这个比较落后、信息不灵的地方去躬耕求志。”他还无端指责尊重历史、坚持原则、不屈从南阳方面压力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受某一地方势力左右”,并发出威胁说:“要求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应为‘国家新闻出版署’,规范称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和教育部追究他们的责任。造成的影响、危害一定要挽回。”如此等等。“南阳说”者的种种言论,几乎都能在他这里找到注脚。我在书中形容他是“恬不知耻”“胆大妄为”不是非常合适贴切吗?那有什么过分之处呢?
“开国际玩笑”、“走夜路吹口哨——为自己壮胆”、“无知者无畏”、“无耻者无畏”、“挺起腰杆胡说八道”这些词语,是对王永民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做嘉宾时的嘴脸所作的描摹。他在节目中冒充南阳的人文学者,却对历史一窍不通。他不仅胡说什么南阳卧龙冈“是诸葛亮的躬耕地”,“是他十年苦读、自学成才的地方”,“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诸葛亮是南阳老乡”,“是南阳的汉时三杰之一”;更离谱的是,说“和氏璧是南阳的独山玉”,“楚国的都城在南阳的淅川”,连湖北十堰的丹江口也扯到他们南阳去了。他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挺起腰杆胡说八道”,这不是“开国际玩笑”是什么?这不是“无知者无畏”、“无耻者无畏”是什么?这不是“走夜路吹口哨——为自己壮胆”又是什么?
“自我矮化”、“酬庸”,这在“东湖更东”等人看来,无疑是对史念海和唐嘉弘两位老先生的诬蔑。其实不然,这确是事实。道理很简单,事实很清楚。南阳方面派到北京四处“攻关”的某某局副局长等人在北京历史学者身上没有奏效的那么多“好处”,能不在二位身上“兑现”“落实”?俗话说:“端了人家的碗,就得服人家管。”二位得了南阳方面的“好处”,能不为人家“卖力”“效劳”?“垂垂老矣”的史念海老先生在《诸葛亮躬耕地新考》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诸葛亮躬耕地新考》一本(书),收录论文近50篇,计30余万言,这些论文取材丰富,颇有新意,论证草庐就在今河南南阳”。而唐嘉弘教授则在其《关于诸葛亮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和在南阳1990年12月10日举行“三顾茅庐”邮票首发式后召开的邮票发行座谈会上说:“我不赞成一些诸葛亮躬耕地襄阳说者把(诸葛亮躬耕地)问题说成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一个在我国史学界从未发生过异议的问题的说法,因为这种说法本身就不符合史学研究的规律。”他除了把引起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责任一古脑儿推给习凿齿和裴松之以外,还把已经说清和能够说清的问题,一概都说成是说不清。对于这两位有名的史学家来说,他们的这些言论不是“自我矮化”又是什么?他们得了人家的“好处”就为人家说话,他们不是“酬庸”又是什么?
好了!我在作了以上解释和回应后,其余带“刺激性”“火药味”的词语就不必再一一解释和回应了吧!在我的小书里,我做不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对于“语不准确誓不休”,我还是尽量做到了。
“东湖更东”等网友,请你们好好看一看,想一想,我小书中这些带“刺激性”“火药味”的词语有哪一个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又有哪一个是无限上纲,无情打击?其目的无非是提醒他们反思和警醒罢了。
我要提请“东湖更东”等网友注意的是,南阳方面的所有过格离谱的错误做法和作为是被你们掩盖和忽视了。请问:南阳方面动不动就搞所谓的“群众运动”,少者千人、万人,多者百万人;动不动就把不为“南阳说”说话的人糟蹋得如土如泥,一钱不值,不管是活人还是死人,一概都不放过,而把为“南阳说”抬轿子吹喇叭的人就捧上天,对他们的胡言乱语,“南阳说”者都把它们说成是“金玉良言”;“南阳说”者在上世纪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以来发表了那么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文章都自诩为“新考”“创见”;在上个世纪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以来直至这次“网上之争”,少数南阳人和少数河南人对坚持“襄阳说”的专家学者和说公道话的人,除了诬蔑中伤以外,甚至对人发出死亡威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有这些,又叫什么!
“东湖更东”网友,您对荆州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发表了“高见”。您说,荆州方面说《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今荆州市也不为错。对于您的这一“高见”,我一点也不意外。岂止是七十二回也不为错,就是二百四十回、三百六十回、七百二十回也错不了。因为您对荆州的少数人,对南阳的少数人向来是情有独钟,钟情有加,能不惺惺相惜,美满美满。这大概就叫“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吧!他们哪里会错?错的都是你襄阳人老潘!话说到这里,我想为“东湖更东”这位和我不离不弃的朋友献上一幅画像,不知您乐不乐意?我给您的画像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高手,拍马溜须、不知羞耻的小人。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请“东湖更东”网友也给我来一幅如何?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07 16:52:52 +0800 CST  
回音与回应

(……续前)
23、“东湖更东”网友:我的第22则“回音与回应”帖尾巴上已没有“待续……”字样,意即不想再与您遭遇絮叨了。没想到您的回帖不仅加大了数量,而且加大了力度。您在对我所言“陈寿不仅知道隆中,而且不知道隆中那才是怪事” 的六点理由的阐述作了肯定复否定后,就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文件,而且特别具有蛊惑性和煽动性。既然您今天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就迫使我不得不回过头来接着和您理论理论。为了表明后来帖子和前面帖子的接续关系,我将在帖子的前面冠以“……续前”的字样。
“东湖更东”网友,您对国务院的文件作了四点“理解”,还加了一个“总而言之”,也就是作了四点“解释”,又加了一个“总而言之”。我且不说您的“理解”或“解释”究竟“理解”或“解释”得如何,我得先问您:是谁授权您对国务院的文件进行恣意“理解”或“解释”的?是国务院吗?是建设部、文化部吗?如果都不是,那究竟是谁的授权呢?我看那就是你们河南南阳市的市长何东成了,因为他早已有言在先。如果您不承认是他,那就是您独出心裁了。如果是您独出心裁,那您可真是胆大包天了。
下面就让我们大家看一看他是怎样“理解”或“解释”国务院文件的吧!
第一,“东湖更东”转述国务院文件说:“同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研究执行。”接着他说:“‘请研究执行’。说明该文件不是法令法规,也不是行政条例,而是指导性意见。”我没有“东湖更东”这样“高”的水平,确实不敢说国务院的这一文件属于哪一级别,但未必就是“指导性意见”这一级别。即使是“指导性意见”这一文件级别,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文件,“研究”后也应该“遵照执行”。但是,这里的“研究”,恐怕不会让您来“研究”吧!“东湖更东”对“请研究执行”的“理解”或“解释”是什么呢?是靠不住,是错误的,是可以不执行的,是不能执行的。这决不是我对他“理解”或“解释”的随意穿凿,恶意强加,而是他的本意或应有之义。不信请看他下面的“理解”或“解释”。
第二,“东湖更东”说:“文件精神是强调‘切实保护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事业’。”国务院文件强调的三项内容当然是正确的。但是,从“东湖更东”的一系列帖子来看,他所说的南阳的“优秀文化遗产”就是南阳卧龙冈的“诸葛亮躬耕地”。不过,南阳卧龙冈的“诸葛亮躬耕地”,他常常和南阳的武侯祠捆绑在一起,让你撕扯不开。其实,国务院文件对襄樊和南阳两处名胜地的表述是这样的:襄樊是“隆中诸葛亮故居”,南阳是“武侯祠”。这就是说,“隆中诸葛亮故居”的内涵是包括躬耕地和草庐两项遗迹在内的,而“武侯祠”则是单一的纪念性建筑,即“诸葛亮纪念馆”,是不可能包括南阳卧龙冈这个所谓的“诸葛亮躬耕地”的。国务院文件怎么可能“强调”“保护好”这样的历史赝品呢?怎么可能“强调”用这样的历史赝品来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呢?怎么可能“强调”用这样的历史赝品来“发展旅游事业”呢?
第三,“东湖更东”说:“文件根本没有涉及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南阳武侯祠、襄樊隆中诸葛亮故居,前面都冠以‘文物古迹’,可作等量齐观。”“东湖更东”的前一句话如果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那就是有意造谣了。我曾说过,这样的话何东成早已说过,可何东成不是像“东湖更东”这样直截了当,而是用转着弯抹着角的“弯弯绕”方法讲出来的。在“教科书风波”中,何东成曾当着《南阳日报》记者的面造国务院文件的谣,说:“南阳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诸葛亮躬耕于此,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他还对南阳方面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联袂拍摄的《南阳汉时三杰》自我吹嘘说:“前一段,中央电视台专门来宛拍摄了《走遍中国》(南阳篇),共七集。其中第六集《(南阳)汉时三杰》,展示了东汉时期南阳三杰张衡、张仲景、诸葛亮的风采。”“志存高远的诸葛亮,不可能到一个当时比较偏僻,像襄阳隆中这个比较落后、信息不灵的地方去躬耕求志。”何东成就这样转了三道弯抹了三次角才把诸葛亮躬耕地说成了它只与南阳(卧龙冈)有关,而与襄阳隆中毫不相干。“东湖更东”先生,你们的何市长用那么长的话才“说”成的“判断”,您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啊!您真是太有才了!太有才了!
国务院的文件真如“东湖更东”所说“文件根本没有涉及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吗?那就让我们再次把我国权威新闻机构新华社所发布的一条权威性电讯原样推出,请大家再好好看看吧!

诸葛亮躬耕之地无须再争

首都史学界专家又作定论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记者张武春)来自首都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在今天举行的诸葛亮躬耕地学术座谈会上指出,据史籍明确记载,距离湖北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是当年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
专家们指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己“躬耕于南阳”,这个“南阳”,不是指南阳郡的郡治所在地宛县,而是指南阳郡所管辖的一块地方。这块地方,就在今天的襄阳西边的隆中,离襄阳城很近,而离南阳郡郡治宛县较远。但在行政区划上,当时隆中是属于南阳郡的邓县,所以诸葛亮说自己“躬耕于南阳”。北朝时撤销邓县,此后隆中改属襄阳。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何兹全在发言时说,东汉末年,刘表任荆州刺史,将州治迁至襄阳。诸葛亮随叔父投奔刘表,只能是在襄阳,决不可能到远离刘表数百里且兵荒马乱的南阳去躬耕。诸葛亮的师长和亲朋好友庞德公、黄承彦、蒯祺和崔州平等也都住在襄阳。
据了解,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时,对襄阳“隆中诸葛亮故居”和南阳“武侯祠”两处名胜地的内涵作了明确的表述,前者是遗迹性名胜,后者是纪念性名胜。
这次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魏晋南北朝研究室和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的二十多位历史学家参加了座谈。

这则电讯在报道了首都史学界对诸葛亮躬耕地再次作出正确结论后,明确指出:“据了解,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时,对襄阳‘隆中诸葛亮故居’和南阳‘武侯祠’两处名胜地的内涵作了明确的表述,前者是遗迹性名胜,后者是纪念性名胜。”请问“东湖更东”网友:新华社电讯专门引用这段背景材料,其用意究竟何在?请您明确回答!不妨也请何市长赐教!
“东湖更东”在造了国务院文件的谣后又说:“南阳武侯祠、襄樊隆中诸葛亮故居,前面都冠以‘文物古迹’,可作等量齐观。”这话他也没有说对。为什么?因为南阳武侯祠和襄樊隆中诸葛亮故居虽然都是“文物古迹”,但是它们却有“遗迹性文物古迹”和“纪念性文物古迹”之分,二者没有可比性,怎么能“等量齐观”?
第四,“东湖更东”说:“该文件公布的是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前有第一批(江陵在内),后有第三批……,是个可变的概念。城市介绍是部委意见,随着形势和史学、考古的发展,其内容也会有增减修改。”在这里,国务院的文件又降了等级,又变成了“部委意见”。要知道,“部委意见”经国务院“同意”也就是国务院的意见了,“东湖更东”恐怕不会不懂这个道理吧!“东湖更东”又说:“随着形势和史学、考古的发展,其内容也会有增减修改。”“东湖更东”所说的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这种现象毕竟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概全,而对于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来说,根本就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南阳少数人从元、明时期即抬出南阳卧龙冈假诸葛亮躬耕地,进行了千百年的造假作伪活动,就没有动摇过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这一铁的历史事实,时至今日,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更是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无论形势和史学、考古如何发展,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都不可能改变。“东湖更东”特意把江陵(今荆州市)扯了进来,是不是又要把人家拉来垫背,把人家再拉下水?
第五,“东湖更东”说:“总而言之,我怎么也看不出人家主张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说’冒犯了那(哪)一条?咋就成了潘正贤说的‘挑战国务院的权威’呢?咋就(不)落个‘身败名裂,与造假作伪者同列为伍的下场才怪’呢?”“东湖更东”网友,通过解析您对国务院文件的“理解”或“解释”,您和“南阳说”挑没挑战国务院的权威还需要我再说吗?冒犯了哪一条难道还不清楚吗?您看不出来,不等于别人都看不出来吧!您看不出来,那是“南阳说”的“迷魂汤”给您灌的太多了。“不落个身败名裂,与造假作伪者同列为伍的下场才怪”这句话,是我在小书里送给你们南阳大作家二月河的。您不服气,很委屈是吧?“东湖更东”网友,您并不是个健忘的人。在南阳方面掀起“教科书风波”,大闹“万人签名”活动时,还在外地写书的二月河就与“纠正教科书错误”的“南阳各界”遥相呼应,表示全力支持。这不是与造假作伪者同列为伍是什么?至于说他会不会身败名裂,那就看他在错误的路上走多远了。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10 16:45:06 +0800 CST  
回音与回应

(……续前)
23、“东湖更东”网友:我的第22则“回音与回应”帖尾巴上已没有“待续……”字样,意即不想再与您遭遇絮叨了。没想到您的回帖不仅加大了数量,而且加大了力度。您在对我所言“陈寿不仅知道隆中,而且不知道隆中那才是怪事” 的六点理由的阐述作了肯定复否定后,就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文件,而且特别具有蛊惑性和煽动性。既然您今天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就迫使我不得不回过头来接着和您理论理论。为了表明后来帖子和前面帖子的接续关系,我将在帖子的前面冠以“……续前”的字样。
“东湖更东”网友,您对国务院的文件作了四点“理解”,还加了一个“总而言之”,也就是作了四点“解释”,又加了一个“总而言之”。我且不说您的“理解”或“解释”究竟“理解”或“解释”得如何,我得先问您:是谁授权您对国务院的文件进行恣意“理解”或“解释”的?是国务院吗?是建设部、文化部吗?如果都不是,那究竟是谁的授权呢?我看那就是你们河南南阳市的市长何东成了,因为他早已有言在先。如果您不承认是他,那就是您独出心裁了。如果是您独出心裁,那您可真是胆大包天了。
下面就让我们大家看一看他是怎样“理解”或“解释”国务院文件的吧!
第一,“东湖更东”转述国务院文件说:“同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研究执行。”接着他说:“‘请研究执行’。说明该文件不是法令法规,也不是行政条例,而是指导性意见。”我没有“东湖更东”这样“高”的水平,确实不敢说国务院的这一文件属于哪一级别,但未必就是“指导性意见”这一级别。即使是“指导性意见”这一文件级别,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文件,“研究”后也应该“遵照执行”。但是,这里的“研究”,恐怕不会让您来“研究”吧!“东湖更东”对“请研究执行”的“理解”或“解释”是什么呢?是靠不住,是错误的,是可以不执行的,是不能执行的。这决不是我对他“理解”或“解释”的随意穿凿,恶意强加,而是他的本意或应有之义。不信请看他下面的“理解”或“解释”。
第二,“东湖更东”说:“文件精神是强调‘切实保护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事业’。”国务院文件强调的三项内容当然是正确的。但是,从“东湖更东”的一系列帖子来看,他所说的南阳的“优秀文化遗产”就是南阳卧龙冈的“诸葛亮躬耕地”。不过,南阳卧龙冈的“诸葛亮躬耕地”,他常常和南阳的武侯祠捆绑在一起,让你撕扯不开。其实,国务院文件对襄樊和南阳两处名胜地的表述是这样的:襄樊是“隆中诸葛亮故居”,南阳是“武侯祠”。这就是说,“隆中诸葛亮故居”的内涵是包括躬耕地和草庐两项遗迹在内的,而“武侯祠”则是单一的纪念性建筑,即“诸葛亮纪念馆”,是不可能包括南阳卧龙冈这个所谓的“诸葛亮躬耕地”的。国务院文件怎么可能“强调”“保护好”这样的历史赝品呢?怎么可能“强调”用这样的历史赝品来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呢?怎么可能“强调”用这样的历史赝品来“发展旅游事业”呢?
第三,“东湖更东”说:“文件根本没有涉及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南阳武侯祠、襄樊隆中诸葛亮故居,前面都冠以‘文物古迹’,可作等量齐观。”“东湖更东”的前一句话如果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那就是有意造谣了。我曾说过,这样的话何东成早已说过,可何东成不是像“东湖更东”这样直截了当,而是用转着弯抹着角的“弯弯绕”方法讲出来的。在“教科书风波”中,何东成曾当着《南阳日报》记者的面造国务院文件的谣,说:“南阳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诸葛亮躬耕于此,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他还对南阳方面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联袂拍摄的《南阳汉时三杰》自我吹嘘说:“前一段,中央电视台专门来宛拍摄了《走遍中国》(南阳篇),共七集。其中第六集《(南阳)汉时三杰》,展示了东汉时期南阳三杰张衡、张仲景、诸葛亮的风采。”“志存高远的诸葛亮,不可能到一个当时比较偏僻,像襄阳隆中这个比较落后、信息不灵的地方去躬耕求志。”何东成就这样转了三道弯抹了三次角才把诸葛亮躬耕地说成了它只与南阳(卧龙冈)有关,而与襄阳隆中毫不相干。“东湖更东”先生,你们的何市长用那么长的话才“说”成的“判断”,您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啊!您真是太有才了!太有才了!
国务院的文件真如“东湖更东”所说“文件根本没有涉及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吗?那就让我们再次把我国权威新闻机构新华社所发布的一条权威性电讯原样推出,请大家再好好看看吧!

诸葛亮躬耕之地无须再争

首都史学界专家又作定论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记者张武春)来自首都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在今天举行的诸葛亮躬耕地学术座谈会上指出,据史籍明确记载,距离湖北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是当年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
专家们指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己“躬耕于南阳”,这个“南阳”,不是指南阳郡的郡治所在地宛县,而是指南阳郡所管辖的一块地方。这块地方,就在今天的襄阳西边的隆中,离襄阳城很近,而离南阳郡郡治宛县较远。但在行政区划上,当时隆中是属于南阳郡的邓县,所以诸葛亮说自己“躬耕于南阳”。北朝时撤销邓县,此后隆中改属襄阳。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何兹全在发言时说,东汉末年,刘表任荆州刺史,将州治迁至襄阳。诸葛亮随叔父投奔刘表,只能是在襄阳,决不可能到远离刘表数百里且兵荒马乱的南阳去躬耕。诸葛亮的师长和亲朋好友庞德公、黄承彦、蒯祺和崔州平等也都住在襄阳。
据了解,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时,对襄阳“隆中诸葛亮故居”和南阳“武侯祠”两处名胜地的内涵作了明确的表述,前者是遗迹性名胜,后者是纪念性名胜。
这次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魏晋南北朝研究室和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的二十多位历史学家参加了座谈。

这则电讯在报道了首都史学界对诸葛亮躬耕地再次作出正确结论后,明确指出:“据了解,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时,对襄阳‘隆中诸葛亮故居’和南阳‘武侯祠’两处名胜地的内涵作了明确的表述,前者是遗迹性名胜,后者是纪念性名胜。”请问“东湖更东”网友:新华社电讯专门引用这段背景材料,其用意究竟何在?请您明确回答!不妨也请何市长赐教!
“东湖更东”在造了国务院文件的谣后又说:“南阳武侯祠、襄樊隆中诸葛亮故居,前面都冠以‘文物古迹’,可作等量齐观。”这话他也没有说对。为什么?因为襄樊隆中诸葛亮故居和南阳武侯祠虽然都是“文物古迹”,但是它们却有“遗迹性文物古迹”和“纪念性文物古迹”之分,二者没有可比性,怎么能“等量齐观”?
第四,“东湖更东”说:“该文件公布的是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前有第一批(江陵在内),后有第三批……,是个可变的概念。城市介绍是部委意见,随着形势和史学、考古的发展,其内容也会有增减修改。”在这里,国务院的文件又降了等级,又变成了“部委意见”。要知道,“部委意见”经国务院“同意”也就是国务院的意见了,“东湖更东”恐怕不会不懂这个道理吧!“东湖更东”又说:“随着形势和史学、考古的发展,其内容也会有增减修改。”“东湖更东”所说的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这种现象毕竟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概全,而对于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来说,根本就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南阳少数人从元、明时期即抬出南阳卧龙冈假诸葛亮躬耕地,进行了千百年的造假作伪活动,就没有动摇过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这一铁的历史事实,时至今日,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更是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无论形势和史学、考古如何发展,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都不可能改变。“东湖更东”特意把江陵(今荆州市)扯了进来,是不是又要把人家拉来垫背,把人家再拉下水?
第五,“东湖更东”说:“总而言之,我怎么也看不出人家主张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说’冒犯了那(哪)一条?咋就成了潘正贤说的‘挑战国务院的权威’呢?咋就(不)落个‘身败名裂,与造假作伪者同列为伍的下场才怪’呢?”“东湖更东”网友,通过解析您对国务院文件的“理解”或“解释”,您和“南阳说”挑没挑战国务院的权威还需要我再说吗?冒犯了哪一条难道还不清楚吗?您看不出来,不等于别人都看不出来吧!您看不出来,那是“南阳说”的“迷魂汤”给您灌的太多了。“不落个身败名裂,与造假作伪者同列为伍的下场才怪”这句话,是我在小书里送给你们南阳大作家二月河的。您不服气,很委屈是吧?“东湖更东”网友,您并不是个健忘的人。在南阳方面掀起“教科书风波”,大闹“万人签名”活动时,还在外地写书的二月河就与“纠正教科书错误”的“南阳各界”遥相呼应,表示全力支持。这不是与造假作伪者同列为伍是什么?至于说他会不会身败名裂,那就看他在错误的路上走多远了。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10 17:08:18 +0800 CST  
学英雄 吐衷情

一位可敬的河南籍青年陈建星,因见义勇为已成为湖北江城武汉的“城市英雄”,他的英雄事迹正通过各种媒体向全国各地传扬。在这里,我真诚地表示:向陈建星同志学习,向陈建星同志致敬。在英雄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我决心顶住少数南阳人和少数河南人的压力,把诸葛亮躬耕地的“网上之争”进行到底。在不容践踏的历史遭到践踏,在不容亵渎的历史遭到亵渎,在国务院的权威和我国史学界的权威遭到严重蔑视、抵制、挑战和践踏的时候,我们能麻木不仁,不见义勇为吗?在这里,我真诚地呼吁:一切善良的、有良心和良知的人们,一切有国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人们,一切敢于见义勇为的人们,请你们站出来,发表你们的意见。我认为,严肃的历史问题之争,决不能以简单的地域之争目之。严肃的历史问题,决不能以儿戏视之。严肃的历史问题也不是个人的私情小事,也不是一地的私情小事,而是国家民族的大义。因此,我在网上的所作所为,不应该受到人们的误解和鄙视,而应该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我在网上遭受的谩骂、诬蔑、打击和死亡威胁,应当得到人们的同情和体恤。我不能一个人承受“网上之争”这难以承受之重,我需要人们向我伸出援助之手,给我以助力。我在这里重申: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决不是襄樊和南阳两个兄弟地市之间的地域之争,也不是河南和湖北两个兄弟省之间的地域之争,而是捍卫历史尊严和亵渎历史尊严之争。我希望两个当事方省、市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应该站出来主持公道,在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上达成新的共识,以便在新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和谐局面。让我们在英雄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之下,来一次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人性的理性回归吧!
…………………………
注:陈建星同志,河南滑县人。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11 12:05:16 +0800 CST  
回音与回应

(……续前)
24、“东湖更东”网友,我和您暂时说不清不要紧,还有“明白人”可以说得清。您说国务院的文件还是“根本没有涉及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只要“明白人”说国务院文件载明“隆中诸葛亮故居”就说明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就行。您说没有就没有,您说不是就不是,恐怕没有这样的道理。诸葛亮故居不在躬耕地上,它能悬到天上不成?您仍坚持说“国务院文件根本没有涉及诸葛亮躬耕地问题”,这不是说国务院文件“ 是靠不住,是错误的,是可以不执行的,是不能执行的”又是什么?您帖子里的其他奇谈怪论,我就不和您再理论了,暂时把网页留给“明白人”去理论。现在咱们暂时互相道一声“拜拜”,起码一个星期,您看行吧?
后会有期……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11 16:08:24 +0800 CST  
回音与回应

(……续前)
25、“东湖更东”网友,很抱歉,我不能按您的时限给您回帖。理由是:一、我不能违背自己“至少一个星期”的约定和承诺。二、您还在“亢奋”之中,您在帖尾的表态怎么能够兑现?您需要静下心来沉淀沉淀,思考思考。三、您所说的“一笔勾销,从头开始”,我看您做不到,我也做不到,既然现在都做不到,何必强求。四、我在暂时告别帖中用“明白人”来影射您是个“糊涂人”,您还不服气,很委屈,这也需要您去好好思考。五、您在我暂时和您休战前后密集发帖,对我大开杀戒,肆意诬蔑谩骂,很开心吧?为了给您留下足够的时间,我也不必急着给您回帖,以便让您尽兴。如果一周不够,只要您需要,那就再给您一周两周吧!您说希望在以后的论争中能够消消气,平和一点,我想大概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这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必须维护和尊重国务院和我国史学界对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所下的结论。离开这个双方都必须尊重和信守的前提,也只有继续争下去。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您对我的帖子、网文特别反感,“不能忍受”您不妨继续破口大骂,骂我是“一堆臭矢”、“狗屁响崩巴”,说您是我的“老子”、“大爷”、“活祖宗”都可以,我都含笑以对,求之不得。怕就怕您不敢这样搞下去。我们之间争不出个结果也不要紧。但是,我相信,您也可以相信,最终总会有人出来收拾这个千年争论不休的局面,这个被“南阳说”者搅得无法收拾的局面,最终总会有人出来再作一次已经作过多次的同样的结论,再作出的结论仍然是一个令“襄阳说”很满意,而令“南阳说”也令您很不满意的结论。不信,您就等着瞧!
您在帖子里说要等待我的清醒,要当我的老师,教我。我说句令您不高兴的话,您真是不知羞耻值多少钱一斤。我看您那些错字连篇、文理不通的帖子,帖子里发了那么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奇谈怪论,您能当我的老师?教我?您搞笑吧!您说您与我有“同行之谊”,又联想到您在南阳工作(您说的叫“久居”)30多年,您可能是一位《南阳日报》的记者,或者是南阳其他媒体的记者,而我是《襄樊日报》的一名“校对匠”,因此您一定就是我的老师,是吧?我想世界上也没有这样的定律定则吧!您知道人民出版社有位名叫白以坦的“校对匠”吧!他校对毛泽东雄文四卷无差错,有些重要文件还要请他把文字关,您能吗?您能当他的老师吗?白以坦是我未曾谋面的老师,我在校对工作等方面做出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他的事迹和精神启发、影响、鼓舞和激励下取得的。我的文字功底和业务能力远不如他,但总不会连您都不如吧!
我可以这样坦率地告诉您:我现在清醒得很,请您不要为我操心。我想请您想一想这样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认清这样一个明摆着的事实:如果我对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不清醒,对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没有十足的把握,我敢带着一本小书走进“天涯社区”单挑“南阳说”吗?如果我对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不清醒,对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没有十足的把握,我又带着一本小书走进“天涯社区”单挑“南阳说”,我必然成为众矢之的,必然面临千夫所指,我不是自己找死吗?我在小书里出于无奈点了那么多“太岁”的名字,用了那么多带“刺激性”“火药味”的字眼和词语,人家能不问我的诽谤之罪,让我吃官司,上法庭,坐班房,蹲监狱吗?您想我有这么傻吗?我还想请您想一想,如果我真的诬蔑、诽谤了那些“太岁”们,还不早就炸开了锅,人家能放过我吗?能不算我的账吗?时至今日,为什么还没有一个站出来说话,找我算账?而且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不仅再也没有为南阳方面做错误宣传的广告、节目和新闻报道,却反过来密集播发襄阳隆中的旅游广告,广告词先是“诸葛躬耕地,山水襄樊城”,接着又来了个“诸葛故居地,山水襄樊城”,这又是为什么?您最近不还在一口咬定 “(国务院的)文件根本没有涉及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吗?这条广告的两条广告词究竟说明了什么呢?上面这些问题,您想过没有?我看,现在不是我要清醒,而是您确实需要清醒清醒了。我这样说,并不是想当您的老师。我哪有这样的资格呢?我想您完全可以自己当自己的老师,只需您自己反躬自省就行了。为了促使您从梦中醒来,我还是把您最早的帖子拿出来让您好好重温一下,也许您就会自己猛醒过来。

东湖更东 2008﹒9﹒22﹒

与潘正贤先生讨论

有机会读了潘先生关于诸葛亮躬耕地问题的一系列文章,颇受教益。略有所感,谨陈就教。
我生在湖北(光化——隶属襄樊治下),就读武汉,久居南阳(30年以上),祖藉(籍)却是山东。从籍贯上讲,似与诸葛先生沾点边,以经历而言,应宜执持平之论。
我的观点是:
一、 我认为:专家们指出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己“躬耕于南阳”,这个“南阳”,不是指南阳郡的郡治所在地宛县,而是指南阳郡所管辖的一块地方。这块地方,就在今天的襄阳西边的隆中,离襄阳城很近,而离南阳郡郡治宛县较远。但在行政区划上,当时隆中是属于南阳郡的邓县,所以诸葛亮说自己“躬耕于南阳”。北朝时撤销邓县,此后隆中改属襄阳。这个说法成立。我也赞成《辞海》中关于“诸葛亮”、“南阳”和“襄阳”三个辞条的释文。《辞海》中“诸葛亮”辞条说,这位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系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东汉末隐居南阳郡邓县隆中(今属湖北襄樊市)。刘备在这里“三顾茅庐”,著名的“隆中对策”就发生在这里。“襄阳”辞条的释文说(,)“县城西隆中为诸葛亮隐居处”;而“南阳”辞条的释文说,“名胜古迹有西郊的卧龙冈武侯祠”。《辞海》的论述(应为“注释”)也是正确的、严谨的、毋庸置疑的。
二、 请注意的是,上述论述(和注释),都没有说,隆中的景点就是诸葛亮的故宅。“县城西隆中为诸葛亮隐居处”,只能理解是在隆中这个大范围中。具体到目前争论的两个风景名胜地,南阳的也好,襄阳的也罢,都不是当年诸葛亮的“茅庐”旧居,两处均是在“诸葛大名垂宇宙”之后由后人修建的纪念性建筑。不过一个建在原址附近,一个建在府署城中。前者景物更类,情感更切;后者规格或更高,影响或更大。各具胜场(这是啥话?费解),何必非争个高下。
三、 其实,我的说法很好理解。试想(,)当年孔明微时(?),投亲在外,既然“躬耕陇亩”,也并不富余。既称“茅庐”,建筑想也简陋。如今两地建筑都相当宏大讲究,于事理不合。而且现今这些景点,一眼便可看出纪念性建筑的种种特点,实在用不着多论。再说,当年(公元197年—207年)时的“茅庐”,早已不存,其他也未必就在原处。想必在“深山更深处”也未可知。如果要说就在原址,也并非绝对不可能,但要证明。目前,没有证据,就不能那样说。岂不闻,“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拿证据来。
四、 古人、今人中不乏持论平允的睿智贤者。古人中最有名的无疑是顾嘉衡(。他的)“何必辨襄阳南阳”之说,这(“这”字应删除)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一段佳话流传下来了。现代的,(最有名的无疑是)湖北(的)有(某或那或一)位史学家(。他)说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没有结论,也不能下结论。(,)“争下去,两地受益;一锤定音,两败俱伤。”(”,)更是哲人明思。(,)令人敬佩。
五、 我与潘先生都是“闲散老人”,而且似有同行之谊。我们老了,人闲则心平。“老来无事不从容”,“每临大事有静气”,那么,言辞何妨先平和一些。我不欣赏开口就让别人“见鬼去吧!”的文风。(,)估计你也未见得赞赏。(,)是吧?
六、 我记得在隆中下殿山坡上有一碑,内容就是我说的意思。这通碑不知还在否。碑不大,就在路旁,不太难找。
我与论争双方均无利害关系,也难分远近。略述浅见,愿先生和博识者教我。

在这个帖子里,您提出了六个观点。您的第一个观点,毫不保留地全面认可我国权威新闻机构新华社权威发布的首都史学界对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所下的权威性结论和《辞海》对“诸葛亮”、“南阳”、“襄阳”三个辞条所作的权威性注释。从这一观点看,您应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襄阳说”者。但是,在二、三、四三个观点里,您便改变了调门儿,在襄阳隆中和南阳卧龙冈的景点上做起了文章,以都是纪念性建筑来模糊隆中诸葛亮故居和南阳武侯祠的界线,用顾嘉衡的对联和湖北某史学家的错误观点来模糊和否定诸葛亮躬耕地的归属问题,说什么“诸葛亮躬耕地没有结论,也不能下结论”。您一面认可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的正确结论,一面又附和湖北某史学家的错误观点,这不是自己扇(请注意:这个“扇”的异体字“搧”,是一个被废除的字,“煽”与扇风使空气流通的“扇”相通,与用手掌打耳光的“扇”就不相通了)自己的耳光,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其后,您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您的大量帖子也越来越离谱,您自己更是越来越“东湖更东”。您的观点前后自相矛盾,南辕北辙,怎么能够自圆其说?在您的大量帖子里,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把好的说成坏的,对的说成错的,正确的说成谬误的,反过来又把坏的说成好的,错的说成对的,谬误的说成正确的,这怎么说得通呢!您说荆州方面把《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说成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今荆州市也不算错;王永民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开“国际玩笑”,白燕升、洪涛在主持节目中说错了话也不算错,因为他们都不是史学家;史念海和唐嘉弘可都是史学家吧,但因为他们为“南阳说”卖了力,立了功,是南阳方面所请的耆老高参,他们当然就更没有错;就连把我骂得狗血喷头、诬蔑打击全国各地一大片名叫“楚禾”、“国会小议员”这类人渣,您一点也不为意,并竭力宠着护着;而您自己和你们的何东成大人,那就更是正人君子,伟大正确,你们连“人教社”、新华社、史学界、国务院的权威都不放在眼里,都敢说“不”,还有谁“大”得过你们呢?谁还敢不在你们的面前“高山仰止”呢?那么,谁错了呢?您和你们一伙人说王隐、习凿齿、郦道元错了,其后的历史地理学家都是“人云亦云”,都错了;现代的谭其骧、何兹全等众多历史地理学家都错了;新华社的电讯、我国史学界的结论、国务院的文件都不具有权威性,都是错误的;还有名叫潘正贤的那个襄阳“老家伙”,竟敢对“南阳说”说“不”,更是错上加错,恶贯满盈,十恶不赦。请问:您和你们一伙的这些言论和观点,你们自己相信吗?这些连你们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东西,又怎么能够拿出来服人呢?我除了“佩服”您和你们的胆量以外,实在是无话可说,就是有话也不敢说呀!
在五、六两个观点里,您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不痛不痒的话,劝我要做与世无争的“闲散老人”,表面看,其情其意也算恳切,但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还不清楚吗?我现在只能向您道一声:很抱歉,对不起,有违您的好意了。
“东湖更东”网友,在这个回应帖子里,我不想和您展开讨论,好多要说的心里话,暂且留作后话细说不迟。对您后来离谱离得更远的观点,我将作条理性的梳理归并,一一作出回应。
今日如约而至,以上所述,仅作见面之礼。因为您前面的帖子显得特别“亢奋”,我也不得不再带点儿“刺激性”“火药味”,冒犯了尊颜,万望见谅。
祝您在一周的时间里事事如意,身体钧安。

您的学生 潘正贤 敬上

即时帖:“周老虎”警世一案昨日在陕西省安康市旬阳终审落锤,今日见报。报称:周正龙终审改口,承认造假,获缓刑,被判有期徒刑2年半,缓期3年执行。一张大幅
新闻图片的说明是:“昨日,周正龙在法庭上多次承认自己所拍的虎照是假的。”“周老虎”警世一案的最终判决给我的警示是:为人还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好,做周正龙这样的人,最终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潘正贤,你记住了吗?——我扪心自问。



楼主 潘正贤  发布于 2008-11-18 17:08:09 +0800 CST  

楼主:潘正贤

字数:22076437

发表时间:2008-08-30 03: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28 13:54:58 +0800 CST

评论数:10354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