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里的一些历史上奇闻奇人奇事

在这里开帖发一些师傅翻译古书籍里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奇闻异事和鬼怪故事。

里面的不少故事里的人物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

发现古代那时候的人做事非常严谨,也都比较尊重鬼神,也相对很有信仰,对尊卑礼仪孝道伦理道德方面要求也很高。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奇闻,奇事,奇人,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着。存在既是真理吧!

-----------------------------------------------------------------------------------------

下面开始写正文哈

笔神·蔼蔼道人

李玉鋐对此笔神敬若天神,里里外外大小事端皆请教笔神而后行,

均十分灵验如意。

他所在的圈子里的擅书法之人,读李的文章,

都赞他的笔意(实为他模仿的笔神之笔意)酷似钱吉士。

钱吉士为前朝(明朝)翰林钱熹。

李私问笔神是否为钱吉士,笔神回答:“是也”。

此后,附近人来扶乩,多称笔神为“钱先生”。

笔神从不署姓名。只落款"蔼蔼道人”。

对于李玉鋐中举中进士,笔神可谓居功至伟。

后来官任按察使了笔神协助他断案,也是无案不破。

因此百姓把李玉鋐看做神明了。

李玉鋐告老还乡后,笔神依然跟着他。

一日,李玉鋐有事外出,其晚辈对笔神不够恭敬,笔神一怒之下留书一封后告辞而去。

我(袁枚)与李玉鋐之子李方膺同朝为官,颇见交情,只是未见他与我(袁枚)提起此事。

李方膺去世后,李玉鋐同科进士,编修熊涤斋对我(袁枚)详述此事经过并道: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0 14:43:00 +0800 CST  
李玉鋐
看了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想起与于成龙同为康熙年间的一位官员,他就是南通人氏李玉鋐,是“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之父。
本 名李玉鋐 字 号贡南 所处时代清 主要成就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士 职 业官员 性 别男
李玉鋐字贡南,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士,由兵部郎升迁为楚雄知府。他把豪强劣绅掠夺的民田7000余亩,判还给老百姓。后升福建粮驿道台,迁福建按察使。李玉鋐对“盗众”不采取剿杀之策,而是“屏兵卫,入山剀论(即好好说服),得首恶三人,余悉全活”。他年老归通州,“囊无余财”,只带了只大箱子,里面全是蜡烛烧完了的烛根。他聚集了儿孙辈说:“我在福建做官,夜里处理民间断案文牍,往往怜悯得流下泪来。遇到可以存活的,就用烛跋(即烛根)记个数。现在带回家来给你们留看,你们要好好保存,不要以为我带回来的箱子全是满满的金银财宝呀!”他对公款分文不入私囊,洁身自好,皇帝因此而赐食品、貂皮、锦缎于他。
据《一经堂笔记》记载,李玉鋐在福建做臬台(司法官吏)时,半年不到即断狱一千多。“日勤案牍,夜则秉烛,至漏三下(即到午夜)。”其时有一侍童在旁,他公事办完,饮一杯酒,吃两个鸡蛋,才去睡觉。有一夜,有疑狱没有判完,来不及饮食,而侍童却睡去。李玉鋐看见一只老鼠把鸡蛋衔走了。不一会李见侍童醒来,就故意板起面孔询问童子,说少的鸡蛋是他偷吃的,不承认就要杖责他,结果童子为了逃避杖打就承认了。于是李玉鋐更加对拷问这种断狱手段产生了质疑。久而久之,李玉鋐对此越发不满意,但又无可奈何,加之年老就请求回归故里了。由此看来,说南通有个廉吏李玉鋐是不会错的。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0 14:44:43 +0800 CST  
李方膺 (“扬州八怪”之一)
李方膺(1695~1755),中国清代诗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为“扬州八怪”之一。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后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南京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著《梅花楼诗钞》。善画松、竹、兰、菊、梅、杂花及虫 鱼,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画梅。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粗头乱服 ,不拘绳墨,意在青藤、白阳、竹憨之间。画梅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 ,欹侧蟠曲。用间印有〖梅花手段〗,著名的题画梅诗有〖不逢摧折不离奇〗之句。还喜欢画狂风中的松竹。工书。能诗,后人辑有《梅花楼诗草》,仅二十六首,多数散见于画上。
本 名李方膺 所处时代清代 出生地南通 去世时间清乾隆甲戌(1754) 主要作品《题画梅》

生平简介
雍正六年(1728)雍正帝为更新吏治,实行全国荐才,李方膺以“贤良方正”受到举荐。次年,李玉鋐到京城述职,三十四岁的李方膺随父进京。觐见时,雍正皇帝怜悯李玉鋐年老,问:有儿子和你一同来么?”对曰:“第四子方膺同来。”问:“何职,且胜官否?”对曰:“生员也,性赣,不宜官。”雍正笑曰:“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即召见,特旨交主管河南、山东的河东总督田文镜委派为沿海知县。
雍正八年(1730)李方膺任山东乐安知县。当年夏秋之际,乐安大水成灾,万家漂橹,情势紧迫。李方膺未得上司批准,开仓赈济,下令动用库存皇粮一千二百石,以工代赈,募民筑堤,缓解了灾情。但随即因私开官仓被青州府弹劾。总督田文镜未予置理,反而称赞李方膺胆识过人,有功于民。灾后,经实地考察,李方膺写下《小清河议》、《民瘼要览》、《山东水利管窥》等著作。雍正十年(1732)因功升任莒州知州。雍正十二年(1734)他奉调返任乐安知县,同年冬改任兰山知县。
雍正十三年(1735)他因反对新任总督王文俊的垦荒令,上书直陈弊端,触怒上司,被罢官入狱,成为当时震惊朝野的“兰山冤案”。民哗然曰:“公为民故获罪,请环流视狱”,兰山、莒州一带农民成群结队,自带鸡黍米酒前往青州监狱探视。狱吏不许见,老百姓就把带来的钱物、食品往监狱的高墙里扔,留下的酒坛子把监狱的大门和甬道都堵住了。这场冤狱,一拖三年。直到清乾隆元年(1736),乾隆追究起开垦失策忧民之事,罢王士俊,才得平反。那天二鼓,文书传到青州,当夜李方膺就被释放。 李方膺入都觐见,立候在军机房丹墀西槐树下,大学士朱轼指给诸王大臣说:这就是劝阻开垦的知县李兰山也。那些欲见而挤不上前的人,以手加额远望着说:就是那个瘦而长,眼睛很有神的那位吗?少宗伯赵国麟和李方膺的父亲是同年进士,握着李方膺的手说:“李贡南有子矣” 。觐见后,调安徽以知县任用,李方膺请假回乡奉养老母而不就任。
乾隆四年(1739)后,李方膺父母相继去世,在家服丧六年。守制期满,受命任安徽潜山县令,权知滁州府,不久调任合肥县令。这时又逢饥荒,李方膺按过去做法,自订救灾措施,且不肯“孝敬”上司,遭嫉恨,太守加之莫须有的“贪赃枉法”罪名,罢官。前后做县令二十年,竟三次为太守所陷,李方膺感慨万千地说:两汉吏治,太守成之;后世吏治,太守坏之。
李方膺罢官后在南京寄居金陵(南京)项氏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以资衣食,他在晚年有诗说:“我是无田常乞米,梅园终日卖梅花”,画上也常钤“换米糊口”之印。与居住在南京的大诗人袁枚和篆刻家沈凤过从甚密,时常联袂出游,时人称之为“三仙出洞”。
在南京,李方膺还结识了篆刻家丁敬。丁敬傲岸不群,当时千金难得其一印,但李方膺却得到过丁敬刻赠的好几方印。有人觉得很奇怪,丁敬自己在《印跋》言明: 通州李方膺晴江,工画梅,傲岸不羁。罢官寓金陵项氏园,日与沈补萝、袁子才游……予爱其诗,为作数印寄之,聊赠一枝春意。
乾隆十九年(1754),在南京卖画五个年头的李方膺因身体不适回乡。病重时,曾勉力致书袁枚:“方膺归两日,病笃矣!今将出身本末及事状呈子才阁下。方膺生而无闻,借子之文光于幽宫可乎!九月二日拜白”。这是托袁枚为己写墓铭。待到袁枚收到这封绝笔,李方膺已离世多日了。据送信人说:此“此吾主死之前一日,命元扶起,力疾书也”。也即清乾隆甲戌(1754)的九月三日,这年他59岁,得的是“噎疾”(食道癌),医者曰:“此怀奇负气,郁而不舒之故,非药所能平也”。临终前,他在自己的棺木上写下一生的遗憾:“吾死不足惜,吾惜吾手!”

李方膺善画松、竹、兰、菊、梅、杂花及虫 鱼,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画梅。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粗头乱服,不拘绳墨,意在青藤、白阳、竹憨之间。画梅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欹侧蟠曲,著名的题画梅诗有“不逢摧折不离奇”之句。还喜欢画狂风中的松竹。工书,能诗,后人辑有《梅花楼诗草》,仅二十六首,多数散见于画上。传世画作为《风竹图》、《游鱼图》等等。[1]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0 14:47:20 +0800 CST  
天台山(四川地名)的智果和尚爱好旅游。有一次游山迷路了,走到一个大石洞。里面坐着一个道士,萝衣薜裳。和尚跪下请教:“我有幸遇到仙人,愿受教。”道士回答:“我不是仙人,我也是人,请问你来做什么呢?”智果回答:“我已经入山几日,现在腹中饥饿请问能否使我先果腹解渴?”道长回答:“请你稍微等待一下,我去后山帮你找。”然后道士出去了一会,拿回一个东西,形状弯曲,颜色鲜嫩洁白。然后道士弄破了它,先吮吸一部分浆液然后把剩下部分递给智果,道:“此乃千年茯苓”。然后他令智果坐下说话。问问他:“岳飞将军现在平安吗?”秦桧死了吗?”和尚说:“这个是宋朝的事情了,现在过了几百年,换了几个朝代了,现在是大清朝。”然后智果告诉他《宋史》的有关岳飞的记载。道长惨然道:” 岳将军还是没有幸免于难!”然后嚎啕大哭起来了:“我姓周名通是岳将军麾下一小将。当秦桧用金牌召回我们的时候,我就知道不对劲可能有难,就逃到这里,吃灵草所以不死,我师父叫我不得出洞出了必死。你马上走,迟了可能来不及。”和尚惧怕起来了就拜谢告辞,起身走了。
路还是很难走,迂回曲折。他越过不少坎坷在找出山的路。忽然看见悬崖之上做着一个巨人,身高一丈以上,一身绿毛好比翠锦那样。他就吓得跑回去告诉那道长。道长说:“这个是我师父商高,是纣王的值殿将军。因为被飞廉与恶来(商末武将)两个人诬告所以来这边躲避。他本性喜欢捕杀食用野兽,所以长相跟一般人不同。你可以去拜见他,问问商朝的事情。”智果和尚比较纯真质朴,就也不以他那怪异的外形为异了。就去拜见商高。然后他问纣王宠爱妲己的事情。商高巨人回答:“你搞错了吧,妲是南宫女官的名称,是官名,己戊是女官的档次级别,女官不是一个人,那你所问的是那个妃子呢(看来所谓的女官是妃子的意思)。和尚不能回答。又问周文王受天命自立门户这件事。他回答:”文王是谁?西方诸侯姬昌是吧,他这个人对纣王很恭敬啊,没有造反自立啊。“所以他反过来问和尚:”这个是谁告诉你的?和尚回答:”书上说的。”巨人又问了:“什么叫做书?”智果就解释了一堆。巨人笑了:“我那时候没这个东西。”说完一只手搂着智果就走,几乎好比飞那样。放下他的时候拱手告别。智果一看,在天台县城郊外了。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0 14:48:51 +0800 CST  
江南副傍王芾,有一天梦见穿着古代衣冠(清朝衣冠跟之前朝代的衣冠有显著的不同之处)的人召他前往某处。
那地方宫阙巍峨,士兵守卫甚严。
然后有一个头戴红色头巾的人从军门走出来,道:“汉丞相曹公有请!”
王就走进去了。
看见一个带着皮帽的人坐上位,须眉都是苍白的。
王芾知道这个是曹操,一时有点紧张害怕,不知道怎么自我介绍,就作长揖称:“晚生王某拜谒!”曹操命他在一旁坐下。问他:“闻汝好学书,可知楷书先乎?草书先乎?”他回答:”先有楷书"。曹操摇头:“不然,先有草书,后有楷书。所以召汝者,正为将此义告知,以便转语世人也。”说完就派戴红头巾的人送他出去了。刚到大门里面有呼喊的声音传来,戴红头巾的人告诉他:“丞相又用五色棒打人了”。王芾一惊就醒了。

五色棒[wǔ sè bàng]
五色棒,为汉代执法所用,由红、黄、绿、白、黑涂在棒上,因此称五色棒。
东汉末,曹操在洛阳当武官的时候,在大门两旁各悬五色棒十多根。有犯禁的人,不管是谁,都用棒打。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后用以比喻严刑峻法。唐李商隐《有感》诗之二:“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历史典故
公元174年,曹操二十岁,通过察举孝廉成为郎官。所谓郎官,名义上是当时朝廷从贵族大臣子弟中选拔出来,担任宫廷宿卫的优秀人才,实际上是学习做官,熟悉朝廷事务和增加阅历,一段时间之后才会依照情形授予正式的官职。因此,稍后曹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北部尉是曹操入仕后的第一个行政职务。曹操上任之后,在官署门口放置了十多根五色棒。上任数月,宦官蹇硕的叔叔违禁夜行,被曹操依律棒杀。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0 14:50:31 +0800 CST  
海和尚

某潘姓渔夫,捕鱼技艺高超无比。

因为经常能捕到鱼,因而家里富足。

一日潘与众渔夫在海滨撒网捕鱼。

拉网之时觉得异常沉重。

然后数人合力把网拉了上来。

网中无鱼,只有六七个盘腿坐着的小毛人!

见人则合掌行礼。

遍体是毛却无头发,所言所语使人无法理解其意义。

潘某就打开渔网放过他们。

他们在海面上步行几十步后潜入水里。

当地人传说此小人名叫海和尚,捉住后风干吃了,吃一只可以一年不进食。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0 15:46:57 +0800 CST  
李福阴间卖妻

杭州陶家,为小康之家。

陶老先生已故很久了,生前曾经是某州知州。

家里有两个仆人是一对夫妻。

相当于夫妻给陶家打工。

其中丈夫名叫李福。

李福有一年病死了。

第二年李福的老婆陈女士忽然中风,神智大为错乱。

她把陶家人都喊来啦

大呼:”我是老太爷,李福在阴间卖了他老婆给我,你们为什么不让她来阴间陪我?“

陶家上下大惊失色,喊医生来治神经病。

陈女士就打医生的脸,医生都不敢近。

不久陈女士与世长辞。

陈女士长得粗俗,无姿色。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0 21:51:06 +0800 CST  
乾隆丙子年(1756年),湖州(浙江地名,湖笔很有名)徐翼伸妻子之叔叔刘民牧当了长洲县主簿。住在前任礼部侍郎孙岳颁被朝廷赏赐的府宅里面。徐趁着回乡探亲的这个时机去拜访他。因为天气炎热,他就在书房洗澡解暑。月色稍微明亮一点的时候,他觉得窗外一股气流喷入了房内。好比早上遇到的那种雾气那样。 茶几上的鸡毛掸子居然转了起来。徐拍床铺喝斥。看见床上的浴布跟桌子上的茶杯都自动飞了起来,直到飞出窗外。茶杯撞了大树上碎了。徐翼伸大吃一惊。命仆人去外面看,只见一团黑影围绕屋瓦回旋不休而且动静不小,好一会才消停。

徐就坐在床铺上,一会鸡毛掸子又开始动了。他抓起鸡毛掸子,感觉不像平时那样,感觉是又湿又软好比妇女蓬乱的头发那样。而且发出恶臭,臭不可闻。一股冷气从鸡毛掸子上传到手臂直到肩膀。徐勉强拿着它。墙角有声音,好比从什么罐子出来的那样。一开始好像鹦鹉学舌,后来又像小孩子哭闹。这个声音自称:“我叫吴中,来自洪泽湖,被雷惊吓了,怕雷公雷击,所以在您家躲避,现在求恩公放我回去。”徐问:“现吴门那边有大规模的瘟疫,你就是瘟疫之鬼吧?!”回答:“是!”徐说道:“我不能放你回去免得你回去害人!”瘟鬼答:“避开瘟疫是有方子的,我给你方子请你成全我。”徐就命他把药名都说了他记录下来。写完后他觉得好臭,而且臂膀太冷。他就放瘟鬼但是多少怕又开始害人。家仆拿了罐子请他封鸡毛掸子在罐子里面、徐封了把罐子投进了太湖之内。

药方如下:雷丸四两,飞金三十张,朱砂三钱,明矾一两,大黄四两,用水混合制成丸子。每次服三钱。苏州(江苏地名)太守赵文山求到这个药方救人,没有救不活的。

这个方子有点意思,为什么呢。雷丸主要用于祛痰消积、疳疾,风痫,现在也用来抗癌。大黄攻积滞、清湿热,属攻下药。飞金也就是金粉,和朱砂、明矾一道都是重镇安神之物。怎么都不像是个治瘟疫的方子。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0 21:53:10 +0800 CST  
酉阳杂俎·天呎

原文如下:
《酉阳杂俎·天呎》: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偿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彰,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翻译如下:
(唐朝)大和年间,郑仁本的一个不知姓名的表弟和王秀才在嵩山游玩探险。

嵩山草木茂密,二人挑开灌木走路,越过小溪前进,不知不自觉在幽谷中迷路了。

这时候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两人手足无措,紧张害怕之心骤然而起。

正在原地溜达心下惶惶,忽然看见一人。

此人一身洁白的衣服,卧在草木丛中酣睡。

两人上去问路,

但是此人不理会,

不理会,再问,

再问吧,还是不理会,还是再问。

如此循环。

那人也似乎不耐烦了,站起来说话

但是却答非所问。

他道:“你们知道否?月球是七宝合成的!(难道是其中宝贵的物质或者金属)

上面相对明亮的部位,是太阳照到月的凸起处而而反射的日光。(这个是唐代的人能说

出来的话吗,估计清代的人也够呛知道这个)

相传有八万二千户人曾经修复凹凸不平的月亮,我就是其中一户!”

说着,那混身洁白的人打开包裹,里面果然有凿子、斧头等等工具;

包裹里面又有玉屑饭,

他拿出来赠二人:“你们吃了它,长生不老不见得,但是百病不生办得到。”

然后给二人指了出山的路在哪里,

随即消失了。

大和(或作太和,827年二月—835年十二月)是唐文宗的年号,共计9年。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1 10:24:03 +0800 CST  
@珍惜前行 2015-11-20 14:45:16
第一个?
-----------------------------
感谢关注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1 10:30:30 +0800 CST  
@赤秋羽 2015-11-21 04:04:39
马克。楼主加油。
-----------------------------
感谢关注与支持!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1 10:31:45 +0800 CST  
话说有一个侍卫,爱好骑马打猎。一次追逐兔子到东直门(北京地名)。有一个老人在蹲在井边提水,他的马狂奔勒马都勒不住,眼睁睁看着马挤那老人直到挤入井里。 他心想这下坏了,一条人命也许就没了。于是立即纵马回家。当晚上,侍卫看见那老头推门而入,斥责道:“虽然你不是有意害我,但是你要是马上设法救我我还有活的希望,你怎么能忍心一走了之逃回家呢?”侍卫无语了。这老头又砸东西又砸门窗弄得鸡犬不宁。侍卫一家人只好跪地求饶,承诺祭祀他。鬼认为这些无用,要他们立牌位写他的名字而且每日用猪蹄祭拜,把他当祖宗那样他才能放他们一马。侍卫照做了。从此才太平了。
从此之后侍卫因为心虚每次路过东直门都要绕开那口井以免看着难受。有一天他护卫皇帝出巡,又要路过东直门。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侍卫又打算绕道走,主管训斥他:“若皇上问你去哪了我怎么回答,何况现在有是大白天的,我们也是人多势众兵强马壮你怕什么鬼呢?”侍卫只好不绕道。
结果一瞅,看见谁了?当年“死去”的老头!就在井边!老头看见他马上冲上了拉着他的衣服大吼还大打出手:”前年你骑马撞我倒井里不救,你的良心何在?”侍卫只好求饶:“我知道我错了,但是你说我祭拜你就能宽恕我你为何言而无信,我祭拜你好几年了!”他一说这话。老头好比火上浇油:“谁说我死了,当时我呼救就有人救我起来了 ,你祭拜我,笑话!”侍卫一听这话,心里大惊,拉着老头回家让他看牌位。哈哈……..牌位上的名字不是老头子的,老头破口大骂,抓起牌位就往外扔,贡品撒了一地,侍卫家里人都不知发生了什么怔怔的看着,空中传来大笑,声音逐渐远去。那骗吃喝的鬼大笑而去。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1 10:36:32 +0800 CST  
汉阳(武汉地名)县令刘某,性情耿直,因为治理祝由科邪教太严厉,导致了其中奸民上告到巡抚。巡抚对其进行了批评训导。刘某不服,据理力争,也开始急了(敢情我做的事情你比我还懂?)巡抚也不让步,怒道:“你要是确实有才,现在有一个沔阳的案子你能审办下来吗?”刘某就严肃而服从的接了这个案子。事情大致如下:一开始沔阳有个叫金桂姐的女人,被黄氏提亲,然后定了婚期。到成婚那天,花轿把她接到了黄家。打开轿门,出来的是2个金桂姐!发型穿戴,声音体态,均完全相同!,因此都不知谁为真谁为假。所以黄家也不敢贸贸然成婚,把2个金桂姐送回娘家。金桂姐的父母也分辨不出。所以金黄两家都以人妖不能分辨为理由告状到官府了。结果从州到府,历时半年,此案依然悬而未决。刘就禀请此案提至抚军公署候审,并提出临审时借用抚军的宝印,巡抚都批准了。
到了升堂之时,刘县令把2个女子分隔在两处,分别把其父母的生辰,家里的产业,家里的摆设等等信息一一盘问。核对下来,2个人的供词如出一口,毫无出入。刘县令就传唤2个人到公堂案前,说道:“我看你们两人,应该是一对双胞胎,如果都断你们嫁给黄家,怕你们的父母不肯。我今天特地设一个鹊桥在这里,能走过鹊桥的判结婚,否则直接判离婚。”然后命人铺设一个白布好比桥那样,从仪门到他的公座,命令两女凌空走在布上(类似走钢丝)。其中一个女子自称做不到,当时盈盈泪下。另外一个则欣欣然之喜色在脸上出现。刘县令呵斥流泪的女子,将她逐出公署之外。叫喜悦的女子走在布上。这个女子居然如履平地。走到刘县令面前,刘县令暗自拿着院印,往她头上一击!两边早有准备,用网将其网住。结果原形毕露了——一只狐狸。然后此狐狸被投到江中。于是案子结了。巡抚大为高兴(得,还真有你的)。奏请升了刘知县为汉阳府知府。从此大家闲来都对刘大人大为赞赏,歌颂他为包公再出。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1 10:38:22 +0800 CST  
岳水轩(清代文人,工诗,善花鸟)过山西蒲州盐祠,看见关神祠内塑有张飞张桓侯的雕像,与关公之像一起对南而坐。旁边有周仓将军之像,怒目狰狞,手拖铁链,缩朽木一枝。他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摆置的。当地人就指着那朽木道:“这个是盐枭。”他就问为什么这样弄。
当地人回答:“宋元年间,用盐池的水熬煎几天都熬不出什么盐,商人跟老百姓都惶恐困惑,就去关帝庙祈祷。结果大家梦见伏魔大帝-关帝召大家来,说道:“你们的盐池被蚩尤所占据,所以烧不成盐。我享你们的贡品,自会为你们料理此事。蚩尤之魄我能制服, 他那个叫枭的老婆,凶恶强悍,我不能对付,必须我弟张翼德来才能擒服她。我已经派人去益州召之矣。”大家惊醒。然后在庙里增加了一个张桓侯的雕像。然后当夜风雷大作,朽木一根出现在铁链之上。第二天取水煮盐,盐量是之前的十倍。“
然后岳水轩悟出那时候的“盐枭”一词从这里传出来的典故,回去认真记录了下来。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1 10:39:35 +0800 CST  
我(袁枚)区亲家张开士在任宿州知州之时,曾经奉旨开掘一条运河。

民工挖着挖着,挖到什么?

一只巨鳖!

有一个大车轮大小!

其脖子下有一个金牌。

上面雕刻着“正德二年赦封搜河都尉”十二个大字。

此鳖两眼深绿,背壳上长满了一寸多长绿色茸毛(当然可能是水生植物)

宿州百姓都闻讯来观看此鳖。

民工就报告官府此事。

张知州念他为前朝皇帝(正德年间距离袁枚的时代大约200年左右)赦封之物,命人放生。

当夜风雨大作。

在开掘之中的河道一夜之间自动延伸了三十多丈。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1 16:07:08 +0800 CST  
清代的记载:

河北省界有条龙从天上掉坠落到某农村,龙笨重迟缓地爬进一乡绅家中。

门口大小正好容得下它通过。

龙吃力得挤呀塞呀才进去,家里的人全部吓得逃命。

都登到二楼上大声乱叫,四处发射火铳火炮。意图吓龙。

龙才从那户人家里爬走。

门外有一些泥水 ,水浅得不到一尺。龙爬水里。

在水里翻滚着真是龙游浅滩被虾戏,浑身都是泥巴。

用尽力气腾跃,只有一尺多就坠落下来。

龙在泥水中挣扎了三天。

苍蝇爬满了它的鳞甲。

忽然下起大雨,龙才随着一声霹雳腾空而去。

以下内容为转载

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洪皓的南宋官员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出使金朝,不料却被金人强行扣留了十余年。回南宋之后,他著有《松漠纪闻》一书,其中有一篇记载了他在金朝所见所闻的关于龙骸之事。简介如下:
辽朝太祖耶律阿保机曾住在西楼。(注:“西楼”是地名并不是一座楼,它是阿保机的创业之地,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一带,后来成为辽朝前期的国都,改名上京。)当时耶律阿保机晚上睡在毡帐里,一天早上起床时看见一条十几丈长的黑龙在天空中蜿蜒盘旋。阿保机当即就向黑龙射了一箭。黑龙中箭后快速飞走了,最后坠落在黄龙府的西边。“黄龙府”位于现在的吉林农安县。西楼与黄龙府两地相隔有一千五百多里。
令人惊叹的是,黑龙坠地之后就缩小了,大约只有几尺长。黑龙的遗骸被辽收藏,金灭辽后又被收入金朝的内库之中存放。契丹的丞相陈王悟室的长子源曾经见过黑龙的遗骸,据他说:龙的尾巴、肢体都完好,只是龙角已被人截去了。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射龙一事的可信度极高,绝非孤证,在《辽史?太祖本纪下》中也记载道:“神册五年(西元920年)夏五月庚辰,有龙见于拽剌山阳水上。上射获之,藏其骨内库”。
而且关于此事,北宋时著名科学家沈括在出使辽朝时也听说过。他在《梦溪笔谈》中写到:“黑水之西有连山,谓之夜来山,极高峻。契丹坟墓皆在山之东南麓。近西有远祖射龙庙,在山之上。有龙舌藏于庙中,其舌如剑”。沈括这里说的远祖就是指辽太祖。
南宗还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儒元好问,他在《续夷坚志》中也记述此事道:辽祖神册五年三月,黑龙见拽剌山阳水。辽祖驰往,三月乃得至,而龙尚不去,辽祖射之而毙。龙一角,尾长而足短,身长五尺,舌长二寸有半。命藏之内库。贞佑(西元1214年)南渡(指金宣宗迁都河南开封)尚在。
其实在古籍中大量记载了许多现代科学所不能解释的事件,而且其中的许多记载都非常的确切,不同的古籍之间也能互相印证。这都绝对不能单纯的用“古代科学不发达”等借口就能说的过去的。这一切都说明现代科学有很大的局限性,然而现在许多人却硬是用不科学等说辞来否定真实存在的事情。人类出于对科学的迷信而一叶障目,真是值得有识之士反思啊。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1 16:15:48 +0800 CST  
葛文林曾经告诉我(袁枚)一个事情。

洞庭山一带饿死鬼多的,四处找机会偷吃老百姓的食物。

他家蒸了一笼馒头,刚刚熟了,打开蒸笼。

馒头发出唧唧的响声,一边响着一边缩小。

最后变得跟核桃差不多大。

吃起来无味道又硬。

是无味道版的面筋。

精华被鬼吸收了。

大家都觉得奇怪。

家里老人言此为饿死鬼抢馒头。

开笼的时候朱砂笔点馒头就不会那样了。

但是一点,还是会小,那是为什么?

一个人点怎么可能挡得住一群鬼抢呢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1 16:20:13 +0800 CST  
石狮求救命

广东省潮州府东门外,一旦行人路过,总能发现求救声。

四周一打量,无人啊?

仔细琢磨,却发现声音来自地下!

那是什么,

难道是死人复生?

于是人们锄头挖,

挖了三尺多后,发现一个石狮被一条巨蟒缠住了脖子。

众人惊骇无比,杀了巨蟒,抬了狮子去庙里。

当地人对狮子祈祷请求,倒也灵验。

不敬不信则会降祸。

此后庙里,狮子前,香火十分旺盛。

当时的方知府闻此事,认为那是妖异现象,于是就打算拆毁此庙。

民众哗然,集体抗拒。差点酿成暴乱。

知府只好假意迎石狮进城里另外建庙祭祀。

民众才同意了。

狮子抬到演武场后,被锤子击碎。

不过事后也无甚大事。

知府姓方名应元,是湖南巴陵人。

我(袁枚)想起一件事:

晋朝永康年间,吴郡怀瑶家闻得地下传来狗叫。

挖出两只狗,

老年人称此狗为犀犬,得之家有富贵昌盛之事。

此事记于《异苑》之中。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1 22:42:35 +0800 CST  
社儿墩

商朝彭祖死于六月三日,是盛夏去世的。

抬着灵柩出丧安葬的那天。。社儿等六十个人缺冻死了!

随彭祖葬在西山脚下。

这六十个人的墓穴现在还在,名叫“社儿墩”

另外这六十人母之前有一片篚草丛,春季不种自然长草,

秋季不收割自然折断与枯萎的。

若有人在旁边耕种,一锄地就会雷雨大作

彭祖(先秦道家人物)[péng zǔ]
彭祖,一作彭铿,陆终第三子[1] 。彭祖者彭城是也[2] ,《庄子》成玄英疏:「尧封于彭城,其道可祖,故谓之彭祖。」[3] 《楚辞·天问》:“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王逸注:“彭铿,彭祖也。”洪兴祖补注引《神仙传》:“彭祖姓籛名铿……尧封於彭城。”[4] 旧题汉刘向撰《列仙传》将彭祖列入仙界并称之为“硕仙”[5] 。彭祖是大彭氏国(今江苏徐州)人[6] ,《通志·氏族略》记载:“彭祖建国于彭,子孙以国为氏。又彭亦为姓。”[7] 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彭城县”条引《彭门记》云:殷之贤臣彭祖,颛顼之玄孙,至殷末,寿七百六十七岁,今墓犹存,故邑号大彭焉。[8]
大彭国第一代始祖彭祖篯铿本为尧舜时人,由于经常和神农时神巫巫咸、黄帝时神医巫彭、夏彭伯寿、商彭伯考、殷贤大夫老彭、商贤大夫彭咸、周柱下史老子混为一谈,遂有“长年八百,绵寿永世”、“非寿终也、非死明矣”等传说,清人孔广森在注《列子·力命篇》“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之句时说:“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彭国八百年而亡,非实篯不死也。”汉代史学家韦昭在《国语·郑语》注中说:“彭祖,大彭也。”可见彭祖寿八百指的是大彭氏这个国家存在了八百余年,《竹书纪年》:“(武丁)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1] 如今徐州市境内仍保存有彭祖庙、彭祖祠、彭祖楼、彭祖井、彭祖墓等历史遗迹。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2 14:24:37 +0800 CST  
苍蝇替人治病

俞秀才长期患病,不过家境几乎是家徒四壁,所以无钱看病买药。

桌上一书名曰《医便》。

他翻书找方子,不过试了无数个方子均不管用。

一日,他几乎心灰意冷了。

忽然一苍蝇飞来,嗡嗡作响,然后停在医书之上。

俞某哭求:

“蝇者,应验也,神灵也。

它真灵验,我翻医书则为我择药方也。

停何页我找合方,或可因此治愈我之疾病”。

他翻那书,一页页的翻,翻了十多页。

忽然苍蝇飞下停一页之上。

仔细看,

此页的药方为犀角地黄汤。

俞某按药方熬制,

服用数剂之后痊愈!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中医方剂名。为清热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主治热入血分证,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绛红,脉数; 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临床应用于治疗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等血分热盛者。
中文名 犀角地黄汤 功 用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 治 热入血分证 分 类 清热剂-清营凉血 出 处 《外台秘要》
楼主 wang2183292  发布于 2015-11-23 10:23:51 +0800 CST  

楼主:wang2183292

字数:183882

发表时间:2015-11-20 22: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1 10:00:39 +0800 CST

评论数:10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