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一个大坑,不知何时能填平

出差在外无法更新 请各位看官海涵。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5 21:39:19 +0800 CST  
出差回来,继续。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8 16:51:21 +0800 CST  
袁绍确实是冲着何氏家族去的,但并不是要去辅佐,而是去利用。何氏家族表面上看起来是第一家族,实际上何进是个“三无人员”:
一无根基。因为妹妹成为贵人才摆脱了屠家的命运,祖宗三代没一个做官的。其拉拢袁绍、袁术兄弟,就是看中了袁氏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政治优势,想据为己用。
二无声望。前面说过的郑玄、申屠蟠拒绝征辟,王谦拒绝联姻是最好的证明。
三无威名。何进任大将军后没有带兵出征打过一次鼓舞人心令人瞩目的大胜仗。这点还不如弟弟何苗。何苗在任河南尹时,带兵讨平荥阳叛乱,因战功封车骑将军、济阳侯。何进任河南尹时,是遇到黄巾军叛徒来告密才立功的。这算什么战功啊?
袁绍看准了这是个软柿子,才决定要去捏一捏。要利用何氏家族手里的皇权、军权来为自己服务,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何氏家族手里要没有这些权力,袁绍还不去呢。如果何氏家族是个德高望重、功名显赫的世族,估计袁绍也不会去
袁绍的政治理想就是要当皇帝!在下先把谜底告诉各位看官,后面慢慢道来。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8 16:52:16 +0800 CST  
袁绍进了大将军府,一大批被袁绍营救出的党人和袁氏故吏,当然还包括他的奔走之友也随之而来。前面我们在对比何进与蹇硕的实力时所列举名单上的人,凭何进的声望是征召不来的,几乎全是袁绍带进来的。
士人集团在宦官和外戚的争斗中,如果非要选择一方的话,他们几乎会毫无例外地选择外戚。士人信奉的是儒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儒学圣训已经刻骨铭心地扎在他们脑子里,他们天然地厌恶和鄙夷刑余之人的宦官。而外戚也是受的儒学教育,(像窦武少年时代就以熟悉儒家经典著称,名扬关西)在思想、理论体系上与士人有天然的亲近感。袁绍以杀宦官为名,士人集团自然趋之若鹜。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8 16:53:01 +0800 CST  
袁绍与士人集团要杀宦官,何进在杀与不杀之间犹豫不决。犹豫不决的因素确实是来自于家族的压力,母亲、弟弟、妹妹都反对他杀宦官。自己内心也有忘恩负义的愧疚。宦官集团在这一点上是赌对了的。士人集团则坚持要杀。何进不想杀宦官是因私利私心,士人集团要杀起码从表面上看是出于公利公心。在道义、道德层面上,何进是处于下风的,就被迫去杀。这就是何进杀宦官时思想和行动上三心二意一波三折的原因。
杀宦官不是袁绍的首创。就在何进担任大将军后,韩遂、盖勋、刘虞等人都先于袁绍向何进提出杀宦官的建议,何进从来就没有采纳过。可这次不同了,袁绍可不是韩遂、盖勋可比的,后面还有一个庞大的士人集团。何进想不杀都不行。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8 16:53:50 +0800 CST  
那就杀吧。谁知何进刚准备杀宦官,就遇到来自母亲、弟弟、妹妹的反对。何进又犹豫了。袁绍是不会给何进犹豫的机会的,立即指使门客张津告诉何进,中常侍正在与长乐太后勾结。(即灵帝生母孝仁董皇后。董皇后死于189年5月,此事应在5月前)言下之意就是你不早点杀掉他们,他们就可能谋反,反而威胁到何氏家族。何进向何太后转告了这番话。没有证据说明何太后是听了这番话后才下手毒死了董太后,但逻辑上可以这样推论。因为后来何太后并没有同意何进诛杀宦官的请求,说明中常侍勾结董太后谋反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
一计不成,袁绍又生一计,亲自去蛊惑何进,说当初窦武、陈蕃诛杀宦官之所以失败,主要是没有足够的武装力量。现在我们应该征召四方猛将进京,以武力胁迫太后同意杀宦官。何进对袁绍是言听计从,佩服得象滔滔江水,居然同意了。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8 16:54:29 +0800 CST  
这是个很滑稽的理由。窦武杀宦官时,掌握的武装力量并不比宦官弱,之所以失败,完全是因为出现了护匈奴中郎将张奂突然带兵回朝的意外。张奂是糊里糊涂地帮助了宦官,为此而悔恨终身。而这个时候根本就不存在武力不够的问题。何进兄弟、袁绍兄弟都手握重兵,其中任意一个人所辖的军队都可以轻而易举地灭掉宦官。蹇硕被杀后,宦官手里已经没有实力较强的军队了。还招的哪门子猛将啊?
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侍御史郑泰、大将军主簿(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陈琳都劝谏过何进。郑泰说,“董卓强暴残忍,有无穷野心,若倚重他做朝政大事,将会放任他的凶暴和野心,必定会危害朝廷。你是皇帝的外戚,有辅政大权,应当坚持由自已决断,诛除有罪的人,实在不适合以董卓作为援助。而且事情拖久了就会生变,窦武的事正是前车之鉴。”陈琳认为,诛杀宦官是国家大事,不能使用欺诈的方式去恐吓太后。你现在是集皇家威严和军事重权于一身,杀宦官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就象用炉子里的烈火烧燎牲畜的毛发一样容易。但现在你反而要放下手里的利器,去求助于外人。大兵聚会,强者为雄,你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不但不能成功,反而会生出乱子来。何进不听,郑泰一气之下拂袖而去。还对荀攸说,何进这个人不值得辅佐。同时劝谏何进的还有时任尚书的卢植。
相关史书上还记载了曹操听说这件事情后的评论。曹操认为杀宦官太容易了啊,去掉首恶就行,用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何必招那么多外官。无论曹操说没说这话,反正何进是听不到的。曹操年轻时用尽九牛二虎之力都没能进到袁绍的核心圈子里去,一直就只是袁绍的一个马仔。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8 16:55:28 +0800 CST  
仔细分析一下袁绍让何进招的四方猛将,大致就可以看出其中隐藏的奥秘。
1、前将军、并州牧董卓;(今山西、河北部分地区)
2、武猛都尉丁原;(都尉,主要为武官职务,汉末时次于校尉,多为临时因事设置,事完即解)
3、东郡太守桥瑁;(今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西部)
4、大将军掾属王匡;
5、西园军假司马张杨;(假,临时)
6、原并州从事张辽;
7、骑都尉鲍信;
8、都尉毌丘毅。
看上去有八支队伍,挺壮观的。但其中真正拥有正规军具有较强军事实力的只有董卓的凉州军和丁原的并州军。(董卓虽然是以并州牧从并州而来,但所带的是其原来的凉州军)兵员最多的董卓也只有三千兵。其他的不是郡国兵就是临时招募的士兵,并且还不能同时到达洛阳。王匡、鲍信在泰山;张杨、张辽在并州;毌丘毅在丹杨。真正能到洛阳的武装也还是只有董卓和丁原。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8 16:59:41 +0800 CST  
留个问题在这里,有没有看官看出其中的奥秘?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8 17:00:41 +0800 CST  
没看官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吗?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8 23:10:48 +0800 CST  
谢谢 先生高见 袁绍确实是自信过头了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9 00:27:44 +0800 CST  
他已经来不及了 洛阳的部队几乎全部被董卓接管 他唯一的选择是逃跑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9 01:00:00 +0800 CST  
使诈 吓唬 暗杀 收买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9 01:47:36 +0800 CST  
@u_113626812 2017-05-09 15:35:52
@猪哟 117楼 2017-05-09 01:47:00
使诈 吓唬 暗杀 收买
—————————————————
一个国家的上层权利角逐,对情报的收集不可能如此不堪,董卓什么情况,袁绍不可能一点都不清楚,董卓进京还是袁绍安排的,中途还通过书信。我倾向于袁绍的实际领导力一般,强的只是是上层声望。从后面官渡之战就可见一斑,手下逃的逃,叛的叛,留下来的还互相扯皮。按着你的思路写,我只是发发疑问和感想,聊聊天......
-----------------------------
谢谢你。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9 17:39:57 +0800 CST  
估计还是有看官不大明白这份名单和袁绍有什么关系。直说了吧,奥秘就在董卓身上。原来董卓是袁绍叔父太傅袁隗的幕僚,即所谓的“袁氏故吏”,是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推荐的。袁绍招他进京,主要是希望他能像其他的袁氏故吏一样,遵守潜规则,听命于自己,为实现自己的野心效力。皇甫嵩的儿子皇甫郦曾经分析过天下豪强的实力,认为只有其父亲皇甫嵩与董卓有争夺天下的实力。袁绍如果能如愿以偿地得到董卓的支持,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取少帝刘辩而代之。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9 17:41:27 +0800 CST  
春秋战国时,王室衰微,诸侯强盛,士大夫更多的是先忠于诸侯,后忠于王室。钱穆先生称此为“两重君主观念”。东汉末期的社会、政治形势与春秋战国相似,士大夫仍然具有浓郁的“两重君主观念”。再加上汉朝的官员选拔制度,导致门生对举主的依赖和忠诚。门生首先是忠于主官及其后代,就像刘焉、刘表去世后,其部属仍然忠于其后代刘璋、刘琮。公孙瓒为其太守不惜弃孝道于不顾,亲随太守到日南(今越南河内南)服刑。刘璋时汉昌县长程畿对身为郡吏的儿子程郁说:“我受到州里的恩惠,就应当为州牧尽节。你是郡里的属吏,就应该当为太守效力,不能因为我的原因而改变你忠诚的对象”,此话最为明白无误的说明了当时掾属与主官的关系。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9 17:41:52 +0800 CST  
何进对四方猛将的进京线路及安排是这样的:董卓屯关中上林苑,王匡速到泰山调发其郡中的强弩兵,桥瑁屯城皋。袁绍伪造大将军文书,诈令丁原带兵数千人,称黑山伯,伪装成黄巾军为贼于河内,纵火焚烧平阴、黄河孟津渡口。孟津离洛阳很近,火光已经映照进洛阳城中。这些行动全部都是以诛宦官为名。但太后还是没有同意何进杀宦官的主张。
何进又一次犹豫。这次犹豫不光是来自于太后的阻扰,而是逐渐逼近京城的四方猛将让他感到了不安,隐约觉得这里面似乎有些不妥。他要终止他们进京的行动。
何进紧急派出谏议大夫种劭持皇帝诏书阻止董卓进入洛阳。为什么会派种劭呢?因为他是司徒种暠的孙子。而董卓曾经接受过种暠的辟召,也就是种暠的故吏。看出何进的良苦用心了吧。灵帝在时,董卓已经屡抗皇命,(后面会讲到)何进担心诏书不起作用,特地选派了种劭,也是希望董卓能遵守潜规则,看在故主的份上停止进兵。(这个想法倒是和袁绍一样,结果也一样,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9 17:42:44 +0800 CST  
袁绍当然不会看到煮熟的鸭子飞了,也秘密派人持自己的手书密令董卓,一、不接诏书;二、上书表达坚决诛杀宦官的要求;三、加快行军速度,不惜违规走驰道。同时在洛阳加紧下一步的布置。进一步胁迫何进,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和宦官的争斗已经公开化了,再不能挽回,你要下定决心。又让何进任命自己为司隶校尉,并假节,专命击断。空出来的虎贲中郎将(相当于今中央警备团团长)由弟弟袁术接任。袁氏故吏王允任河南尹。牢牢地把持住了洛阳及周边地区的控制权。还在洛阳城外埋伏了一支一千多人的部队。别忘了袁绍的马仔西园典军校尉曹操、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都还带有军队驻扎在洛阳。更别忘了袁绍的叔父袁隗时任太傅、录尚书事,是帝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事情开始发生了变化。董卓行军到河南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接到停止进军的诏书。董卓不接诏书,按照袁绍密令立即上了第一道书,言明张让等十常侍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现在要听从大将军何进的指令,杀掉宦官。进军到新安时(今河南渑池县东)又上了第二道书。这次上书就有些意味深长了。书中不再提到何进要求杀宦官的事了,而是说我的士兵要求杀宦官,不杀宦官他们就不为朝廷打仗了。我要带兵到长乐观杀掉这些宦官。董卓的野心逐渐浮出水面。
持诏前来却兵的种劭对董卓不接诏书,还派兵胁迫自己的行为非常愤怒,严厉地斥责董卓。董卓要等待朝廷对自己两道上书的反应,同时对洛阳城内的情况也不大清楚,估计要等弟弟董旻送出来的情报,也就给了种劭一个面子,在洛阳城西的夕阳亭停军驻扎。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9 17:43:10 +0800 CST  
这次太后是真的慌了,赶紧罢免了全部中常侍小黄门,叫他们各自赶紧回老家躲避,只留下几个平常和何进关系比较好的宦官维持宮里的日常事务。被赶出宫门的宦官都跑到何进府里听凭处置。何进也给他们说,董卓马上就要到了,你们还是早点回老家去吧。袁绍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说何进趁此时杀掉这些宦官,何进还是不愿也许是不忍下手。
袁绍怎么会让这些宦官逃走呢,立即伪造大将军文书发布到各州郡,命令抓捕宦官的亲属,堵住了宦官回老家避难的退路。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09 17:43:37 +0800 CST  
谢谢你
楼主 猪哟  发布于 2017-05-10 07:39:42 +0800 CST  

楼主:猪哟

字数:97402

发表时间:2017-04-14 00:2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7-08 19:59:38 +0800 CST

评论数:48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