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大决战之长平大战

第四十四章【王龁猛攻】

“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史记》。
从公元前262年4月到公元前260年,在经过长达1年零8个月的秦、赵两军上党对峙之后,秦军终于开始进攻了。
秦军大将王龁选择在这一时刻,主要理由有:
(1)秦军经过了长期的准备,后援的种种战略物资已经运达战场,秦军也做好了战前的准备,可以适时发动进攻;
(2)赵军占据各个要道口,秦军要想进入上党郡,就必须要先行拔除这些钉子,对秦军来说,这是必攻之地;
(3)在这1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秦军的斥侯(侦察兵)早就已经将上党的地形、山川、河流、赵军的布防、兵力部署等打探的一清二楚,而且秦军的细作(间谍)早已经渗透进赵国,甚至是赵军内部;
(4)秦国自从白起领军以来,百战百胜,威震天下,可是经历了阏与之战,十万秦军全军覆没,是秦军的奇耻大辱。现在,赵国又还抢占了秦国的胜利果实——上党十七城,旧账未平,又添新账,秦军此次是为了雪耻报仇而来,士气高昂,战力高涨。
(5)赵军防守松懈,赵国自赵武灵王以来,连战连胜,国土扩张了一两倍,就连对秦国也有阏与大胜,说赵军有些骄狂之气也不为过。现在赵军驻守上党郡大约有两年的时间,一直也与秦军处于对峙阶段,长期未经战斗,防守日渐松懈,是秦军进攻的好时机。
那么结果将会如何?
在公元前260年初,秦将王龁迅速攻下了赵国的上党城(是上党十七城中的一座,今山西省长子县),此时上党城中的百姓都弃城离家,逃往廉颇重兵布防的长平地区。秦国这一次进攻得手,使得赵国独霸上党郡的图谋破裂,秦军进驻上党城,就像一枚楔入的钉子。之后,秦、赵两国的战争在上党郡内更加激烈的进行。
4月,首战告捷的王龁经过短期的休整之后,继续率军进攻赵军,战况惨烈,双方犬牙交错,连侦察兵都直接开战了,赵军发现了一部分秦国的侦察兵,立即快马追杀,秦国的侦察兵死伤不少。为了报仇,秦国的侦察兵化妆渗透到赵军防线腹地,居然建立了奇功,斩杀了赵军裨将(副将)[9],名字叫“茄”(《史记》和《资治通鉴》上没有记载他的姓氏,我查了一下其他的资料有说是“弧茄”)。
6月,王龁继续发动猛攻,赵军大败,秦军攻破了赵国西线空仓岭的两个城堡,并俘虏了四位尉官(中低层将官,相当于千夫长),史称“二鄣四尉”。
在秦军的第一轮猛攻之时,赵军屡败屡战,失去了西线空仓岭的防线,退守在中部丹水、东部石长城防线,秦军打开了通道,进入上党郡地区。
那么,我现在有一个疑问:作为秦国上将军白起,此时在干什么呢?面对着这样的大战,他在哪里?请看下集。

[9]这边补充说明一下:“裨将”毫无疑问就是“副将”的意思。可是问题在于是谁的副将?这边有两种观点:
(1)是廉颇的副将。理由是《史记·蒙恬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蒙武(蒙恬之父)为裨将”,这边裨将的意思是王翦六十万大军的副将,都是史记,都是司马迁的记载,所以他们认为裨将是主将的副将的意思。
(2)是西线空仓岭防线总指挥的副将,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这个观点。理由如下:
一是,此时廉颇统帅的赵军应该有将近二十万,那么作为二十万大军的副将出行怎么也有几千人护卫,再加上空仓岭的接应部队,就凭秦军渗透进来的少量侦察兵,斩杀难度太大,不太可能。
二是,赵军空仓岭(西线)防线的副将可能性较大,在秦赵两军混战之时,双方激烈交战,战场乱成一锅粥,赵军预备队全部投入,甚至连伙夫都参战,在这样的混战当中,秦军侦察兵很有可能浑水摸鱼。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27 12:59:48 +0800 CST  
第四十五章【白起何为】

有这样的两位将领,一位打胜仗的机率是75%(王龁),另一位是100%(白起),如果你是秦王,你会怎么选?我想大家毫无疑问会选择100%的。
那么此时的白起为什么在史书中没有记载?他又在忙些什么呢?
我觉得此时的白起没有出现在战场上的原因是:

(1)此战只是为秦军打开进入上党郡的通道,这样的小战,用的上“战神”白起亲自出马吗?不要说白起手下的“四大战将”,就是任何一名优秀的秦军高级将领,都能够顺利完成,杀鸡焉用宰牛刀。
(2)在262年4月到公元前260年里,大约两年多的时间里,白起在全国忙着调兵遣将。将关内各郡的机动兵力、新招募经过短期训练的新军、以及各个关隘进行调兵运粮,比如西边的大散关,自穆公后,秦国与戎西各族长期混居,很久未经战事;北方的萧关,这个大家比较不熟悉,主要是防备匈奴,自从秦国强大后,在萧关已北修建了秦长城,萧关也很久未经战事了。当然也有一些关隘是不能抽调兵力的,比如:东边的函谷关,东南的武关。刚才讲的都是关内的调兵,其实在关外与楚国的交界,秦国与楚国修好,也有人说是王稽卖国,私自将秦国城池的赋税给楚王。总之是秦国的南境已定,武安君白起又可将数万兵马调到长平战场。
(3)武安君白起数十年来的威名太盛,天下无人敢挂帅应对。我查了一下《史记》中的记载,白起自从秦昭襄王十三年~秦昭襄王四十六年,这33年间,白起率军大举东出,进攻关外,打的山东六国喘不过气来,特别是魏、楚、韩三国。其中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的,我统计了一下:白起总共攻城拔寨八十六座以上,斩首达四十四万以上。纵观其一生,百战百胜,未曾一败,数十万秦军奉为“战神”,关外六国奉为“杀神”。所以说白起不挂帅,白起一旦挂帅,就是秦赵两国的生死大决战。
(4)战略上的需求,先不让白起挂帅,麻痹山东五国,此战是秦国单纯争夺上党之战,山东五国眼红赵国白白占了一个大便宜,也就乐于见到秦、赵两军的厮杀,不会援助赵国。不让白起挂帅,也是为了麻痹赵国,减少赵国为举国大战的准备时间,为后来秦军打赵军一个措手不及做好铺垫。

综上所述,秦国的上将军白起在战争前期没有挂帅,大将王龁没有辜负众望,屡败赵军。那么,赵国君臣在接到了廉颇半年而来的败报之后,赵国的君臣又是如何应对的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28 17:25:43 +0800 CST  
第四十六章【虞卿之策】

其实,我们在前面的《赵国之谋》那一章已经讲过,赵国在接受上党郡之后,政治上封赏上党十七城军民,抚慰民心;军事上由廉颇率领赵国大军全面接防各个城池关隘;在外交上与韩、魏两国结盟,联合燕、齐、楚三国(可惜人家没答应)。
可是现在,在外交上面对范雎的重金分化,不要说燕、齐、楚三国了,就连原先的韩、魏两盟国,现在也举棋不定,坐山观虎斗;在军事上面对秦军的猛烈进攻,半年来赵军连连败退。为此,赵国的君臣进行了商议当前局势。

楼昌(也叫楼缓),史书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唯一记载的两次为赵王献计居然都是馊主意,这次他认为:既然赵国在军事上不能取胜,那么就应该派出赵国最有名的外交大使和秦国议和,以此来显示赵国的诚意。

参加商议之中有一个人叫虞卿,关于这个人物我想详细的介绍一下。
虞卿很有才华,曾经两次面见赵孝成王:第一次,就被封赏了黄金、白璧;第二次,就被任命为上卿。后来,范雎名士复仇,魏齐逃到赵国,几年后,秦国以平原君为质,逼赵国杀魏齐。危难之际,虞卿弃印封金,和魏齐一起投奔魏国的信陵君。可是信陵君怕魏国因此招致秦祸,没有立即接纳,等到魏无忌想明白,魏齐已经自杀了。虞卿又回到了赵国,国人因他是为了朋友信义,弃官奔魏,并没有责怪他;赵王也让他官复原职,继续重用。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已经了解到了虞卿不仅是一个才华十分突出,而且道德非常高尚的人,可以说是为人的师表,做人的模范。那么他的意见呢?虞卿强烈反对楼昌的建议,并且列出了几点理由:
(1)和与不和,决定权不在赵国,而在秦国;那么秦国现在会和赵国议和吗?绝对不可能,秦国准备了那么多年,就是为了夺取上党十七城,怎么可能与我们议和?
(2)在秦国不会和赵国议和的前提下,那么赵国现在应该如何去应对呢?既然山东五国是受了范雎的重金分化,我们也可以用重金来拉拢他们。当前,我们应最先拉拢魏、楚两国,我们可以用赵国府库的珍宝去实施。如果我们一旦成功与魏、楚结盟抗秦,那么秦国必然会有顾忌,只有到了那时,赵、秦两国的议和才能成功。

多好的意见呀,可惜赵王没有接受,“良臣侍庸主,真乃人生莫大的不幸。”赵王继续派名使郑朱赴秦议和。
秦国呢?表面上热情的接待了郑朱,背地里拿赵国派郑朱之事大做文章,使得天下诸侯皆知——赵国求和。
虞卿就对赵王说:“现在关外五国一定不会派出援军了。这是因为天下诸侯都知道,现在赵国想跟秦国求和(你赵国自己都想求和,凭什么还让别人为你出兵出力、流血牺牲呢?)。赵国现在已经陷入了孤立,秦国那就更加肆无忌惮,更加不会退军了。”事实果然如此,实践再一次证明了虞卿的正确,虽然这次他宁愿自己是错的。

其实,我在以前就讲过决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最重要因素:不在于派出什么样的使者,说过什么样的话,关键都在于自身的——国家利益。为了更好的了解山东五国,了解他们在秦、赵两国长平大决战时的表现、所作所为。接下来的几章我将会重点来介绍一下山东五国的各自情况,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29 11:35:26 +0800 CST  
@面具的爹 2016-09-30 01:10:27
至少百度几张图进来,我考,你说的地名我地图上都找不到,怎么记得住。就两拨人打过来打过去,我都看哭了。
-----------------------------
找了许久,没有那么详细的图片,只有大概

介绍的。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30 12:42:01 +0800 CST  
@tangruizhe2000 2016-09-30 05:58:34
史记记载的秦国用66万大军歼灭赵国45万大军.实际秦国只用了10万军队歼灭了赵军.那50多万实际是秦军的后勤和工程兵.你从秦兵马俑中也能看到.秦兵马俑有许多没有武器和甲胄的士兵,他们是后勤.再者从长平的遗址中可以看到四十多万赵军是战死的不是被秦军坑杀的.
-----------------------------
请问《史记》哪里有明确说明秦军的人数?能摘录原文给我吗?我找了很久都没找到。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30 12:44:17 +0800 CST  
第四十七章【山东五国之魏国(1)】

在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五十年后,魏国正式建立(二等侯国),第一代魏国的君主——魏文侯,在位长达五十年,雄才大略,是为魏国创业之主。他在位期间,魏国国力蒸蒸日上,成为了战国初期唯一的超级大国。
那么,魏国为何最先强大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魏文侯重用人才,在魏文侯时期,魏国人才济济,群星璀璨,其中主要有:
(1)翟璜,魏国的丞相,在位期间,积极改革魏国的弊政,并且向魏文侯推荐了大量的宝贵人才。
(2)李悝,非常杰出的法家、政治家,他在魏文侯的支持下,在魏国率先施行变法,施行法制,改革土地制度,部分的废除奴隶制,奖励耕战(针对的是自由民及以上阶级),虽然在变法的深度和广度比不上后来的商鞅变法,可是魏国最先变法图强,魏国最先强大。
(3)西门豹,邺郡郡守,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因为在小学时学过一篇文章《河伯娶媳妇》,邺郡在西门豹到来之前,那是一块穷苦之地,田地荒芜。西门豹的到来,严惩了当地的恶霸、巫婆,颁布法令,带领人们兴修水利。从此以后,邺郡十几县大富天下。
(4)乐羊子,乐毅之祖,兵家大才,魏国的上将军,率领大军进攻中山国,中山国将乐羊子的儿子杀了,做了一碗肉羹,乐羊子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更为了魏国的国家利益,喝下了肉羹。之后,乐羊子继续率军猛攻中山国,最后,中山国被灭,魏国扩地千里。
(5)吴起,著名的政治家、法家,同时也是战国初期最著名的军事家。吴起一生中经历过七十六次大战,大胜六十四次,平十二次,从未有过败绩,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吴起率领五万精兵,大败秦国五十万大军。吴起为将之时,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同甘共苦,论功行赏,因此吴起深得将士们的拥戴。吴起在魏国为将之时,率领魏军大举西进,夺取了秦国千里河西之地,由此,魏国设立西河郡。

在魏文侯末期,魏国有方圆四千多里,其国力、军力、财力、民力,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望其项背。魏文侯逝世后,魏武侯继位,总体来说魏武侯是一位守成之主,由于魏武侯是贵胄出生,生活奢靡,魏国的奢华之风也是由此开始。
魏武侯十年,魏武侯在黄河顺流而下,半路上对吴起说:“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身为一位君王,居然不修德政,却强调着山河之险。
吴起当即正色道:“在德不在险···”(全篇比较长,就不翻译了)吴起的这一番话,后世称之为“固国不以山溪(河)之险”的名言警句。这边再插上一句话,立下如此功勋的吴起居然在此时还是一个小小的西河郡郡守,这完全是不公平、不公正的。武侯的猜忌、防范,忌惮吴起的功高震主,最终导致了吴起投楚。
在这一集中,我们介绍了魏国的前两位君主,那么魏国是怎样走向衰落的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30 12:53:58 +0800 CST  
第四十八章【山东五国之魏国(2)】

魏惠王,魏国的第三位君王,他在位五十一年,魏国的转折就发生在这一位君王的时期。在魏惠王前期,由于魏国有着文侯、武侯两代的积累下的老底子,内政上又有着白圭、公叔丞相,魏国大富;军事上又有上将军庞涓、参谋孙膑、大将龙贾,魏国屡战屡胜,威震天下。那么,魏惠王是一位怎样的君王呢?我讲一个关于魏惠王的国宝论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在魏惠王十六年(魏婴46岁),齐威王二年(田因齐24岁),他们俩在边境一起狩猎。之后,魏惠王问:“齐国有什么宝贝?”
“没有。”齐威王故意答道。
魏惠王就取笑齐国贫穷,并说魏国有十颗非常大、晶莹剔透的夜明珠,照亮十二乘车,是魏国的国宝。齐威王就说,这样的国宝齐国没有,齐国的国宝是人才,之后齐威王列举了齐国的四位人才,他们镇守齐境,富国强兵,光耀千里。一位岁数几近知天命的魏惠王的国宝论,竟不如二十多岁的齐威王的见识,如此魏王,怎么会不败于齐国之手呢?
魏国的转折点在于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大战,把魏国三代君王花费国力、物力、财力而建立起来的三十多万魏军主力全军覆没。魏国从此一蹶不振,走向了下坡路。

之后,魏国历经了魏襄王、魏昭王,几乎从战国历史中消失,现在的魏王是魏安釐(xī)王。他在位长达三十三年,虽如此,魏安釐王在位期间碌碌无为,魏国也不可避免的衰败,但是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弟弟——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才华横溢,是“战国四大公子之首”,特别是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两次大败秦军,使得秦军损失近三十万。信陵君虽然是封君高爵,但是却没有实权,一直被魏安釐王防备、掣肘。
现在的魏国,朝野上下一片死气,贤才得不到重用,魏国上层官员的生活一片奢靡(如魏齐),未经调查,可以随便处置下级官吏,甚至处死。这个具体的例子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范雎。范雎在魏国,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须贾手下;范雎在秦国却是赫赫应侯,强国权相,一怒而天下诸侯惧。

那么,这样的魏国会去帮助赵国吗?肯定是不会的。昔日的霸主,现在日落西山。从魏国的战略上考虑,它的国土西有强秦、北有悍赵,这两大强国压得魏国喘不过气来。现在的魏国巴不得秦国和赵国打个你死我活,最好是两败俱伤,这样魏国又有了重新崛起的机会。所以在战争的初期,甚至是秦、赵两国胜负未分之际,魏国肯定不会参战的,它一定会坐山观虎斗。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一个国家——齐国,看一看是什么原因齐国把当时最强大魏国打败?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03 09:15:28 +0800 CST  
第四十九章【山东五国之齐国(1)】

当年,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兴周,武王伐纣,建立大周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周武王将天下最富饶的一块土地(山东渔盐之地)封给了姜子牙,姜氏的齐国由此建立了。等到了公元前386年,姜氏齐国被田氏所取代。
在公元前356年,田氏齐国的第四任君王齐威王继位,这位君王可以说是田齐历代中最贤能、最雄才大略的君王。齐威王善于任用贤臣,改革变法,励精图治,使得齐国国力蒸蒸日上。
在齐威王继位初期,他的做法有点像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先是暗中观察朝廷大臣忠奸、才能,之后处置奸佞,朝野为之一清。齐威王还大胆的启用有才之士,比如:出身琴师的邹忌,他对威王提出要重用贤臣、休养生息、发展商业,使齐国图霸。
在秦国商鞅变法之时,齐威王在齐国也施行变法,齐国的变法主要为整顿吏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时间短,见效非常的快,容易得到朝野和百姓的支持,变法的阻力很小,整顿吏治之后,朝野清明,国家的国力能够迅速增强。当然也有缺点,这种整顿吏治之是一时之法,不能持久,非常依靠于强君贤臣;归根到底,威王变法是人治(更准确的讲是人治大于法治),远比不上秦国的商鞅变法。

齐威王在整顿吏治中,主要做了这两件事:
(1)即墨令和阿城令
齐国的即墨大夫,在任官期间,颁布齐国法令,开垦土地,维持治安,百姓们都丰衣足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可是由于即墨令不懂得官场上的阿玉奉承,不懂得“孝敬”威王的近臣,导致在朝野上一片坏话。反观阿城令,尸位素餐,每天就知道剥削百姓,孝敬上级,导致阿城土地荒芜,民生穷困,可是在朝野上却是一片歌功颂德。
齐威王派出干吏,查清了事情的真相之后,重赏了即墨令,并且当众烹杀了阿城令和十几位近臣,朝野一片肃静。大臣们从此都尽心尽力,为国家为人民办实事,齐国大治,成为天下仅次于魏国的国家[10]。
(2)重立谤木
有一天,邹忌对齐威王讲了一个与城北徐公比美的故事。邹忌的妻子因为爱他;小妾畏惧他;客人有求于他。因此,这三种人都说了谎话。那么现在齐王身边有多少个这样的人,恐怕是数不胜数,那么以后齐王能听到多少的真话?
齐威王听了之后,大悟,就下令重立谤木,在齐国的交通繁华处竖立用木头做的柱子,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写下意见。如果写得好的,被采纳的,有赏赐。谤木,最先建立于尧舜时代,后来名存实亡。如今齐威王重立,广开言路,虚心接受建议,齐国大治。可惜在后世,逐渐演变成谤木越来越高,越来越不利于人们的书写,提意见,到最后竟然演变成了虚有其表、用石头做成的“华表”。悲乎,其结果令人深思。
我们都知道,与齐威王接触最多的是文武百官,所以威王对朝中的官员提出:当面指出君王过失的,受上赏;书面提出的,受中赏;在大庭广众下议论的,得下赏。如此齐国,怎能不强盛?

所以,在公元前353年,齐军在桂陵之战大败魏军;在公元前341年,齐军在马陵之战又一次大败魏军。齐国的两次大胜,直接导致魏国衰弱,在之后的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齐国成为了七国之中最强盛的国家。可惜在齐威王逝世前几年,发生了邹忌和田忌将相互攻事件,导致田忌弃将逃亡,孙膑也退隐山林,齐国连失两位旷世大才,开始停滞不前。
那么之后的齐王会怎样呢?请看下集。

[10]补充说明一下:此时的秦国才刚刚变法,由于国家底子薄(一开始七国最末),国力虽处于上升期,但远远比不上魏、齐两国。一直到秦惠文王中后期,秦国才渐渐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的霸主。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05 18:58:51 +0800 CST  
第五十章 【山东五国之齐国(2)】

齐宣王,总体来说是一位齐国的守成之主,在他的时期,齐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发展。
第一个是,使齐国的稷下学宫达到了鼎盛时期,来到齐国的有驺衍、环渊、淳于髡、慎到等七十多人,可惜的是齐宣王只把稷下学宫当作治学的场所,并没有从中真正的任用治国人才。有人才而不用,惜哉;
第二个是,趁着燕国子之之乱时,大举进攻燕国,攻破蓟都,夺取燕国的财宝一万余车。可是齐宣王没有统一天下的大志,齐军在占领燕国之后,大肆劫掠,军纪败坏,引起了燕国人民的反抗,还有在五国的压力下,齐军撤出燕国。
在宣王之后,齐国出现了一位君王齐愍(min)王,这位君王性格有点像秦武王,都是喜好军事,穷兵黩武类型,正是在齐愍王时期,是齐国由盛转衰的折点。

在齐愍王时期,齐国在军事上打败了楚国,夺走了楚国的淮南一部,吞并了宋国,向西进攻三晋,在公元前288年(愍王十三年),齐国达到了最强盛、国土面积最大的时期,齐愍王自称为东帝(虽然在两天后,去除了“帝号”)。在外表齐国的强大之下,由于齐国的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民生疾苦;在外交上几乎得罪了所有国家。四年后,燕国乐毅率领五国联军,大败齐国,一举夺下齐国70余城。
后来在公元前279年,田单大摆火牛阵,收复齐国。齐国进入了最后两位君王齐襄王(19年)、齐王建(44年),之所以将两位君王合并,是因为他们当政时期,施行的是“偏安,偏安,再偏安”的政策。特别是齐王田建,在他长达44年的时间里,在前期其实是自己的母亲君王后主政,凡事都听君王后,君王后虽然对于齐国是贤后,可是施行偏安一隅,没有称霸天下之心,不知偏安必亡的道理。对于秦国的大肆侵略进攻,山东五国的求救,全部不闻不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其实,齐国经过了十九年的修养生息、发展生产、恢复国力,此时的齐国是有能力、有实力援助赵国的,可是齐国的外交国策,就是偏安一隅,就是不管不问。当长平大战开始之前,经过之时,甚至之后,赵国向齐国求兵求援,可是齐国没有答应。就连赵国在最危急的时侯(四十五万大军被围之时)向齐国求援粮草,齐国这都没有答应。如此齐国,难道赵国还能指望它的帮助?如此偏安,齐国怎么能不亡?
其实,齐国前期虽没统一天下之志,但也有称霸东方之愿。齐国是在复国之后才开始施行偏安的政策,可以说正是由于燕国主盟的五国灭齐,才导致了齐国后来的偏安一隅。
那么,小小的燕国又是凭借什么能够灭掉“东帝”的齐国,吞并齐境三千余里,夺取七十余城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06 17:31:18 +0800 CST  
第五十一章【山东五国之燕国(1)】

燕国,周室王族姬姓的老牌诸侯国,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总共建国八百余年(比周朝还长)。纵观燕国的历史,一直遵守着王道礼制,在列国的大变法、大变革时期,整个国家的无动于衷,顽固守旧,最终灭亡也是历史大势所趋。
燕国守旧不变到什么程度呢?司马迁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燕国的历史,居然是九世空白,对于一个方圆近两千里的大诸侯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燕国的王道守旧,竟令太史公司马迁无从下笔,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燕国顽固守旧的悲哀、无奈。

在公元前318年,燕国终于开始发生了一件令世人惊呼的大事,燕王哙将自己的王位禅让给了燕国丞相子之,子之开始掌握燕国的军政实权,子之掌权,引起了燕国王室和旧族的不满,双方展开了数次大战,燕国由此大乱长达六年,齐国也趁机入侵,之后,在公元前312年,一代雄主燕昭王继位了。
经过了六百多年的等待,燕国终于迎来了最贤能、最有才华、最为坚忍的雄主燕昭王,可是年仅23岁的他面对的是长期大乱、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土地荒芜、赤地千里的燕国。为此,燕昭王第一件事就是招募人才,为了招募人才,他搭建了黄金台,并请郭隗(wei)入住。
郭隗是燕国的贤士,燕昭王采纳了郭隗建议,向天下发布求贤令,广募人才。而且燕昭王放下自己的身份,放下自己的架子,虚心的拜郭隗为师,而且修筑了黄金台,给天下贤士居住,在郭隗出行时,派出华丽的车子,专接专送,老百姓见了,都后悔自己怎么不去读书做学问。天下的士子见了,争相来到燕国,最著名的有乐毅、苏秦、剧辛等。这边我主要介绍一下这三位:

(1)乐毅
他到了燕国之后,对燕国进行了变法,有些类似齐威王的,主要是整顿吏治,颁布法令,改革军队,而且任人唯贤,不计较贤士的出身;乐毅还部分的废除了奴隶制,论功行赏,维护国家的治安。军事上,对燕国的军制进行改革,奖励军功,抚恤死伤的士卒,建立新军,后人称之为“辽东坚兵”。
(2)苏秦
此时的苏秦主要为燕国做了两件事:一是说服齐宣王归还燕国十座城池;二是苏秦弱齐之策。苏秦劝说齐愍王厚葬宣王,之后大兴土木,兴建宫室园林,耗费齐国的府库。
(3)剧辛
剧辛不仅是个军事家也是一个法家,著作有《处子》九篇,当时他的名气很大,辅佐燕昭王、乐毅变法图强,为人比较小心谨慎,是一位得力的好帮手。

想当年,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卧薪尝胆十年,终成霸业;看今朝,燕昭王励精图治二十八年,最终大鹏展翅,一飞齐境三千里。
在公元前284年,乐毅率领五国联军,大破齐国七十余城(除了北方的即墨,南方的莒城),乐毅在齐施行仁义化齐,燕国一举成为了方圆5000余里的大国。
可是在5年后,一代雄主燕昭王逝世了,那么,继位的燕惠王又会怎样做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07 10:48:42 +0800 CST  
第五十二章【山东五国之燕国(2)】

继位的燕惠王忌惮乐毅的战功,又中了田单的反间计,罢免了乐毅。这边我补充一下:在燕昭王末期时,田单就已经用过了一次反间计,说乐毅在齐国收买人心,想要自称齐王。对于这件事,燕昭王是怎样处理的呢?召集群臣,当面杀了这名散播流言的官员,并且下令封乐毅为齐王,五十几岁高龄的燕昭王还明锐如此,燕国怎能不兴盛?乐毅感激涕零,誓死相报,坚决不受齐王之封。同样一计,不同的君王,就会有不同的做法,也不同的结局。

后来,燕惠王任用骑劫为主将,令他猛攻即墨。田单设计,故意派人叫骑劫刨了齐人的祖坟,以使齐军丧失斗志。结果齐人见了,怒发冲冠,各个誓与燕军死战,田单之后大摆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齐国,燕国大衰。
骑劫兵败后,燕惠王后悔莫及,向乐毅道歉,并且请求乐毅回燕,乐毅拒绝了,并且写下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报燕惠王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看一下。

之后,燕国又经历了几乎不作为的燕武成王,长平大战正是发生在他的时期,《史记·燕召公世家》中没有任何关于他对于燕国内政治理的记载,只有短短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说武成王七年,齐国攻下了燕国的中阳。(被动的记载齐国的入侵)
第二句记载的是武成王十三年,秦国在长平大败赵国四十余万大军。(记载国际上的其他事)
第三句记载武成王死后,继位的是孝王。(交代继位者)
在方圆两千多里的燕国国史上,居然有一位在位时间长达十四年的燕成王,守旧到几乎没有任何记载,如此怎不令人可悲?不令人可叹?

成王之后也是一位几乎不作为的燕孝王(在位三年),后面是燕王喜。这位燕王喜在位三十三年,他的特点就是喜欢背后放冷箭。
第一次趁着赵国长平大战兵败之后,令栗腹率军大举攻赵,结果被赵国打的落花流水,赵军向燕境推进了五百里,兵临蓟都,燕国赶紧求和。
第二次,燕国又趁秦军攻打赵国之际,下令剧辛率军攻赵,结果赵军奋起反击,剧辛被杀死,2万多燕军投降。

如此燕国,如此的顽固守旧,赵国还能指望它吗?每一次秦军走后,赵国想要休养生息,可是燕国就在这个时侯给赵国狠狠的捅一刀。在秦、赵长平大战之时,只要燕国不再背后插刀子就“阿弥陀佛”了,哪里还能指望燕国的帮助。
在讲完燕国之后,我们来讲一下韩国,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08 11:44:49 +0800 CST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08 12:18:14 +0800 CST  
第五十三章【山东五国之韩国(1)】

在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韩国为诸侯国;公元前330年,韩国灭亡,韩国总共经历了一百七十三年的历史。纵观韩国的历史,一个方圆近两千里的诸侯大国,扩地之少,世所罕见。韩氏执掌军政大权近两百二十年(从三家分晋算起),居然只有在公元前375年攻灭郑国这样的功绩,韩国对外几无扩地,慢慢被秦国吞并,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有这几点:
(1)邻国强大。在战国初期,魏国成为超级大国,压制并进攻韩国;战国中期西有强秦,北有悍赵;战国后期,秦军大举东出,兵锋直指韩国。韩国的周围一直都有强大的邻国,一直在对韩国发动进攻,韩国处于强邻的包围之中,自保尚且不足,如何能够对外扩张?
(2)韩国的独特国土,韩国的国土是由一个中心发散的点片状,不是一个片块状,这样的国土只要攻破几个点,就能将韩国的国土一分为二,形成飞地,这大大加速了韩国的失地丧城。
(3)“术”治,在韩国的中后期,一个国家的君臣崇尚“术”治。此时的“术”治是君王追求权谋、御人的帝王之术;大臣天天思量着如何自保,如何去算计他人;人与人之间不思进取,尔虞我诈。如此韩国,不做实事的韩国,怎能不衰败,怎能不灭亡?

那么“术”治是如何引进到韩国的呢?为此,我们要来了解一下韩昭侯。
我对韩昭侯的评价是:韩昭侯是韩国在战国历史上最有作为、最贤明的君主了。他在位29年,任用了申不害进行变法“术”治,使得韩国迅速强盛,天下有“劲韩”之称。《史记》中记载:“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那么,申不害是怎样在韩国改革变法的呢?
(1)整顿吏治,大家发现了什么,又是吏治。整顿吏治能够花费最小的成本,最快、最好的办好事情,各国变法通常都是最先选择这一条。申不害整顿吏治之后,韩国朝野政治清明,去除了一些冗官。
(2)削地,加强中央集权。此时韩国还有许多氏族的封地,他们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独立,而且威胁着韩国的中央。为此,申不害和韩昭王君臣联手,大举削弱段氏、侠氏等部族的封地,加强中央的集权。
(3)创立“术”治,此时申不害创立的“术”治,是选拔、监督官员的方法,远非后世之术。此时的“术”治是如何考核官员,如何提高官员的办事效率,这样依此论功欣赏,使得韩国朝野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4)建立新军,韩国有着宜阳铁矿,新建铁器大军,加强训练,那些越国的铸剑师还为韩国制造了威力强大的“韩弩”,一时天下皆呼“劲韩”,不敢犯边。

在昭侯之世,二十余年韩国强大,可惜昭侯之后再无昭候,韩国又是如何慢慢衰落的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09 11:13:21 +0800 CST  
第五十四章【山东五国之韩国(2)】

韩昭候死后,他的儿子韩康继位,十年后由侯改称为王,史称韩宣惠王。在公元前317年,秦军大举进攻韩国,韩军节节败退,丞相公仲侈建议韩国割地给秦国,两国修好,使得秦军南下攻楚。韩宣惠王采纳了,之后,楚国假装摆出一副全力支持韩国与秦作战的架势,与韩国修好,希望两国共同抗秦,韩王不顾丞相的劝阻,听从了楚国的建议。结果秦国大怒,再次攻韩,大败韩国,韩国从此一蹶不振,迈向了衰落。
之后,韩国又历经了两代君王,在这四十年的时间里,权术、权谋渐渐演变成了韩国的朝廷治国主流,韩国庙堂上暮气沉沉,之后到了韩桓惠王,在他的统治的33年期间,韩国的朝堂可以用两个字“昏暗”来概括,这位君王将“术”发挥到了极致,主要做法有:

(1)献出上党,移祸赵国。具体的前面已经讲过了,为了保护韩国,这位君王再一次发挥“术”的功效,使得韩国免除了秦国的兵祸;韩国献地,也是长平大战爆发的导火线,这一战之后,使得赵国损失了花费了三代君王而积攒下的最精锐的45万大军,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2)资周抗秦,在公元前249年,韩国秘密资助东周公,妄想借助周王室的名号,联合天下诸侯(特别是小诸侯国家)结成联盟,一同前来共抗秦国。这场战役的结果却使得周室尽灭,韩国不仅损兵折将,还失去了荥阳、成皋两座重镇(看过楚汉战争的都知道这两座城池的重要性)。
(3)疲秦计,这一故事最令人啼笑皆非,最令人哭笑不得,最令人无奈长叹。韩桓惠王竟然派出了天下闻名的大水工郑国入秦,妄想让秦国花费十几年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兴修水利,阻挡秦国出兵东扩。如此疲秦,闻所未闻,真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此术治的韩国,怎能不亡?
想当年,苏秦弱齐,是让君王大修园林宫室,供给君王个人享乐。可是韩国君臣,东施效颦,竟然帮助秦国修筑了闻名天下的——郑国渠,当时是农耕时代,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民生之本,立国之基。如此计谋,明明就是强秦,还敢厚颜说是疲秦,唉,如此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怎么不令人可悲?怎么不令人可叹?

所以,在秦、赵两国长平大战之时,韩国会帮忙吗?答案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韩献上党,移祸赵国,韩国一手操办,一手导演了这幕剧,可以说韩国是罪魁祸首。现在的韩国很高兴,赵国需要求助韩援;秦国须要稳住韩国,韩国是两面都好。所以,韩国的立场跟魏国一样,也是坐山观虎斗。
那么,除了魏、齐、燕、韩四国之外,还有一个方圆近5000里的大国——楚国,那么楚国又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它在秦赵两国长平大战之时又会怎样做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10 11:35:44 +0800 CST  
第五十五章【山东五国之楚国(1)】

在公元前1042年,楚国建立。在之后的春秋时期,楚国大举进攻扩地,并且率先称王,例如著名的楚庄王,称霸诸侯,问鼎中原。经过了六百多年的开扩、发展,使得楚国一举成为了天下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方圆近5000里),可是一个如此大的国家为什么一直都没能成为战国最强呢?我是觉得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1)楚地虽广,可是楚国的东边是吴越之地,这块地区在春秋的吴国、越国时期确实是兴盛一时,可是后来逐渐变成了贫困之地,这才导致其被楚国所灭,这块地无法给楚国提供强大的后援。楚国的南边更是根本就没有开发的岭南之地,穷山恶水,瘴气丛生。所以,楚国真正富饶的土地只有三千多里。
(2)都城屡次东迁,秦国强大之后,屡次进攻楚国,为了躲避秦国兵祸,楚国竟然采取了偷安的政策,都城多次东迁。以前,秦献公为了收复河西之地,将都城迁到前线栎阳,直面强大的魏国;反观楚国,屡次失地,却不思进取,东迁偷安避祸。将新都还叫以前的名字——郢都,如此自欺欺人,就算是历代先王陵墓被焚,也还无动于衷,心气败了,当真可怕。
(3)松散的“邦联制”,楚国采用的是周天子的分封制,在楚国,楚王继续施行分封诸侯氏族,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采用“邦联制”,国中又有国,无法凝聚一个国家的潜力,又没有彻底变法图强。所以,我认为“邦联制”是八百多年的楚国虽大不强的根本原因,也是楚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由于采用了松散的“邦联制”,整个楚国实际上是六大部族共同管理楚国,最大最强的是楚国的王族芈(mi)氏,之后的五大部族是昭、景、屈、项、黄氏,还有许许多多的小部落。由于是“邦联制”,导致了“王命出三百里而无人听从”的尴尬局面。如此楚国,怎么能够强大?松散的“邦联制”导致楚国灭亡。

那么面对这样的局面,难道这么多位楚王不想去改变,不想去改革变法图强吗?在下一集中,我们将会重点来介绍一下楚国的情况。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11 12:17:26 +0800 CST  
第五十六章【山东五国之楚国(2)】

楚悼王,在位20年,在他的统治期间,在国外三晋(赵、魏、韩)经常联合攻楚,并且多次打败楚国,使得楚国在战略上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在国内,又面临着五大氏族的威胁(特别是昭、景、屈氏),楚国的王权没有得到巩固。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有一个人的到来,使得楚悼王喜出望外。
在公元前386年,吴起离开了魏国来到了楚国。一开始,楚悼王怀疑这样的名士大才是真心到楚国的吗?所以,并没有重用吴起,只是让他去做一个小小的宛城郡守。结果短短几年,宛地大治,兵精粮足,百姓富足。楚悼王大悦,任命吴起为楚国令尹(丞相),主持楚国的全面变法。吴起不仅是一个百战百胜的军事家,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法家,一人身背三大家之盛名,在人才辈出的战国之世也是极其少见。吴起在楚国变法主要从这几方面:

(1)削地,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楚国的最大问题就是“邦联制”,楚国有着太多的封地(达到上百个),所以,吴起和楚王决定削弱封地,减免贵族的特权,增加他们上缴的赋税,加强中央的集权。
(2)整顿吏治,这点我就不详细讲了。
(3)开垦荒地,奖励农耕。因为楚国地广人稀,特别是国家的东部、南部地区,新法鼓励人们前去开垦荒地,鼓励一些被朝廷收回封地的部族前去开荒,缓和社会矛盾,增加楚国的粮食产量,增加楚国的赋税,
(4)建立新军,对于吴起这位军事家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吴起主要是奖励军功,在军队中令行禁止,有功就赏,有罪就罚。吴起凭借着这支新军,大败魏国,吓退齐军,一举将楚国的势力北进到淮河以北,威震天下。

可惜,楚悼王不幸早逝,吴起回都奔丧也被老氏族们射杀了,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半道而夭折,使得楚国变成了一个半新半旧的国家。之后,楚国在这样的状态下历经三世,在楚威王时,楚国达到最强盛时期,可是威王之子楚怀王,是楚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楚怀王在位29年,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听信张仪的话(秦国要将600里地割让给楚国),为此,楚怀王派出使者,大骂齐宣王,破坏了自己真正的盟友。最后,秦国只是答应割让6里地给楚国,史称“张仪欺楚”。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楚怀王为了自己的面子,在失去盟友的情况下,两次单独进攻秦国,结果两次大败,损失了二十多万精锐主力大军,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十几年后,楚怀王前往武关,被秦昭襄王扣留,最后楚怀王在秦国郁郁而死。
一位昏君竟然毁了数代楚王的积累,楚国正是由于怀王的天真、幼稚、昏昧走向了下坡路,之后楚国经历楚顷襄王和秦国扶植的楚考烈王。

在楚考烈王时期,也就是秦、赵两国长平大战期间,那么楚国会帮助赵国吗?首先,楚考烈王奉行的是“亲秦”政策;其次,范雎重金分化,王稽与楚王有秘约(私自将赋税给楚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楚国的国情——松散的“邦联制”,这样的制度怎么能够凝聚国力?等到楚王和这些氏族大臣讨论完,商议出结果的时候,赵国的邯郸都被攻下了,赵国都被灭了,还谈什么救赵于长平之战呢?
那么,面对这样的国际形势,赵国应该怎么办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12 11:42:44 +0800 CST  
@婚前是处男 2016-10-12 05:03:16
楚虽三户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的事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12 21:02:37 +0800 CST  
第五十七章【廉颇再败】

在前面的几章中我们讲到了在秦、赵长平大决战时,国际上的时代背景。此时的情况是:昔日霸主魏国,坐山观虎斗;东方的渔盐之地齐国,偏安于一隅;至此七百余年的老诸侯燕国,不在背后捅赵国一刀就“阿弥陀佛”了;“术”治的韩国,移祸赵国,笑看秦赵两军厮杀;方圆五千余里的楚国,松散的“邦联制”,虽有心也无力。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血性赵人,独抗秦师,岂有惧哉!

廉颇在经历了半年的败仗之后,并没有气馁,继续坚定自己的防守方略,深沟高垒,死守不出。廉颇重新调整赵军的兵力部署,修筑营垒,增高、加厚了石长城,命令赵军坚守不出,他认为自己是守的住的,主要理由有:
(1)赵军屡败,此时已成哀兵,赵军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骄傲、狂妄之气,现在赵军都严守将令、严密防守,不让秦军再有可趁之机,哀兵必胜,赵军必胜。
(2)赵国的援军再次到达,赵军得到了增援,得到了生力军的补充,得到了粮草辎重的补充,士气复苏,也使得赵军的防线更加坚固。
(3)秦军由于半年来屡次进攻,兵锋已尽,短期内应该不会再发动进攻,而且赵军的补给线短,秦军千里运粮,消耗巨大,长期固守,有利于赵军。

那么,事实真是如廉颇所料吗?他的对手王龁认为,此时秦军应该继续猛攻,他的理由有:
(1)秦军大胜,士气高昂,无不以一当十,此时正是应该趁胜进攻的好时机。
(2)赵军的生力军虽然到达,但是秦国的援军同样也到了,秦强赵弱的总体态势没有发生改变。
(3)秦军虽然粮草运输线长,消耗大,可是秦国在通天大计之时已经进行了3年的战略物资的储备;再加上秦、赵两军对峙了两年,秦国早就修建大型粮仓,囤积了大量的物资,为了这场大决战,秦国已经准备了五年。这半年来虽然多次战斗,可是规模并不大,秦军的消耗也不大。
(4)赵军虽然加强了防守,可是赵军军营有数十座,城池几十座,这样秦军可以攻击的点就有60~90个,以秦军的战力,就算是强攻一两个防守严密的必争之地也绰绰有余,更何况秦军只是从中挑几个薄弱点,大举进攻。

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根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的记载:
七月,秦军再次大举进攻,在这次的进攻中,秦军又斩杀了赵军的两名都尉,并且夺取了赵军的西垒壁。廉颇又败了几阵,老辣坚忍的廉颇继续修筑壁垒,并下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战,违令者斩。秦军多次在赵军营门前叫骂,辱骂廉颇、耻笑赵军,想要诱使赵军走出坚实的工事,与秦军野战,可是赵军就是充耳不闻,死守不出。
至此,长平大战第一阶段(公元前260年初至7月)到此结束,在这一阶段中,也可以说是廉颇抗秦阶段,即使老将廉颇采取了严防死守的战略,还是守不住,赵军屡战屡败,那么在这一时期,秦、赵两军的损失到底如何?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13 11:29:05 +0800 CST  
第五十八章【大战初期,两军损失之谜】

在廉颇抗秦阶段,秦赵两军各自损失了多少呢?很遗憾,很可惜,这个问题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在这一集中,我们只能通过分析、推理,大概的估计一下秦赵两军的伤亡数字。
首先,在这6个多月里,秦赵两军展开的是攻防战,打的场次虽多,但是每次的规模都不大,秦赵两军的损失应该也不大,在这样总的框架下,我们接下来继续分析。

(1)攻陷上党城
王龁第一战就是进攻上党城,上党城位于整个上党郡的北部,廉颇重点在上党郡的中部长平布防,无论秦军从南(野王)向北进攻,还是从北(上党城)往南攻,只要守住长平地区,就能将秦军挡在赵国的武关之外,使得秦军无法威胁邯郸。那么正史在记载时,并没有说秦军的斩首数,但是由此可见,上党城只不过有些留守军,人数并不多,估计也就一两千人。
(2)前期的二鄣四尉和后期的二尉
秦军在这半年多的进攻中,斩首并俘获了赵军的六位都尉,这也就是说赵军最少有六千军全军覆没(连千夫长都被···),处于防守有利地势的赵军都损失如此之大,秦军也不会少。
(3)裨将茄被斩
首先,裨将是什么意思,应该是副将的意思,那么是谁的副将?有的人说是廉颇的副将;也有的人说是西线防线的副将。
我个人偏向于西线防线的副将。因为如果是廉颇的副将,那么此时的赵军至少有二十多万,一个身为二十多万大军的二把手,出行难道没有一两千护卫?如果要是去增援战事焦灼之地,那么他带的兵会更多,岂能被秦军渗透进来的区区少量侦察兵斩首?不太符合实际。第二,司马迁连这名副将的姓氏都没有记载,说明这位副将在平时并不突出,无足轻重,怎会是二十多万大军的二把手?所以,我觉得是西线防线的副将的更加符合实际。秦军突然进攻,战况焦灼,廉颇援军未到,西线老马岭岌岌可危,西线全军都拼死奋战,兵力吃紧,自然会给渗透进去的秦侦察兵以可乘之机。

那么,秦军的损失记载呢?可惜,我查了许多资料都没有明确的记录,我觉得这也是历代的史学家暗示我们此时秦赵两军并不会有多大的损失。那么,我就大胆的估计一下(纯属个人估计,没有明确的史料支持),此时赵军的损失为2万~2万5千人,那么秦军的呢,秦赵两军进行的是残酷的攻城战,虽然秦军偷袭进攻(进攻往往掌握着战场的主动),秦军的战力较强,秦军有着大型的攻城器械,秦军屡战屡胜,但我觉得秦赵两军损失几乎接近1:1,秦军的损失为2万人左右。
秦赵两军各自的损失不过才两三万人,对于两国总共百万大军的相持来说,并不算多,那么赵王为什么在之后着急换赵括为将呢?请看下集——赵王换将之谜。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14 11:26:10 +0800 CST  
第五十九章【赵王换将之谜】

廉颇自领赵军以来,数次败于秦军,那么赵王的反应呢?《史记》中记载:“赵王数以为让。”翻译过来就是:赵孝成王多次指责廉颇退守不战,使得赵军数败。由此,赵王也埋下了愤怒的种子,后来,赵王有了更换主将的念想,临阵换将可是兵家大忌,那么赵王为什么坚持要换将呢?我觉得主要有:

(1)范雎使用反间计
在之前我们就讲过,丞相范雎主要负责外交重金分化六国合纵和离间赵国君臣,这次,范雎在赵国花费了数千斤黄金[11],收买赵人,使用反间计,大肆宣扬秦国怕的是以前在阏与大败过秦军的赵奢的儿子赵括,廉颇这个老家伙,败军之将,守还守不住,秦军早晚会大破赵军,生擒廉颇老匹夫,类似于这些言论,不仅在秦军的军营中流传(故意让赵国的间谍听到,秦国可谓是煞费苦心),而且还在赵军军营,更在赵国的邯郸的大街小巷中流传。

(2)为了加速合纵,赵王需要胜战
我们都知道,合纵联军在什么时候最容易形成,在秦军被打的奄奄一息,合纵联军共同一拥而上,抢占胜利果实,用最小的成本赚取最大的利益,而且自己还获得赵国救星的美名。现在赵军屡败,使得赵国在外交上的合纵更加陷入被动,赵王太需要几场胜仗鼓舞赵国军民,鼓励盟国,加速合纵抗秦的局面形成。如果赵军再败,那么其余五国更加会袖手旁观,赵军孤军奋战,局面更加凶险难料。廉颇为将,只会深沟高垒,筑城修壁,赵军只是被动的挨打,如何能胜呢?

(3)赵国缺粮
我个人觉得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从公元前262年算起,秦、赵两国已经相持了近两年半了。一开始先是在上党对峙了两年,耗费了赵国大量的粮草、辎重、兵力等,之后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赵国再次增兵、增粮,消耗极大,国库已经空虚,如果照这样下去(一年半载之内),赵军就会被拖垮,不战而败。那么,赵国尽快发动进攻,击退秦军,成为了赵国的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国不能跟秦国打消耗战、打持久战,廉颇的坚守方略就不能用,因此赵王才会着急换将。

那么,赵王会用谁为将呢?为什么会是赵括呢?在下集中,我们一起来好好的分析一下。



[11]补充说明一下:这边,我很奇怪的是柏杨先生在翻译《资治通鉴》时,把黄金的数量翻译成了黄金24万两(2.4万斤黄金),数量上差别还是很大的,《资治通鉴》原文的记载是:“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所以,我这边采用的是数千斤。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16 10:08:55 +0800 CST  

楼主:福建大德

字数:1812

发表时间:2016-07-31 17: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30 19:03:43 +0800 CST

评论数:13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