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大决战之长平大战

@婚前是处男 2016-10-16 19:28:11
lz写了一半……
-----------------------------
不一样呀,第一个是为什么要换将?第二个是换谁为赵军主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16 21:45:14 +0800 CST  
第六十章 【赵括为将】

其实,在本书的第三十六章《赵国的名将》中,我已经介绍过了,赵国此时的数位名将,那么谁最有可能替换廉颇成为45万赵军统帅呢?为此,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位主将应该具备的这几个条件:
一是,名声要大,资历要深,只有这样,45万赵军才会真心听从将令,才会信服主将;
二是,要有真才实学,要有兵家大才。
综合这两个条件,我觉得赵军将领中只有两个人适合:一个是乐毅,另一个是赵括。

乐毅就不用细说了,辅佐弱燕,一战而下齐国七十余城,声震天下。那么赵括呢?从小就是著名的神童,之后早早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了封君大臣,又在军中历练(主要是负责运送粮草、辎重),而且现在军中有许许多多的将领都曾是赵括父亲的旧部,此时的赵括为主将绝对是符合要求的。虽然,赵括没有真正统领过一支军队,可是其博学、其才能、其见识,赵括都展现了名将的素质与才能,令赵人称奇。
在蔺相如的话中有“王以名使括(大王因为赵括有名气就重用他)”的记载也从侧面烘托出了赵括的名气很盛,再加上范雎的煽风点火、宣传造势,使得一个有着五分名气也变成了十分名气,赵括闻名于天下。我个人觉得此时的赵括还有很有才的,有点像三国时的马谡,其文才武略,就连诸葛亮也常常问计于他,可惜都没有经过真正残酷战场的洗礼,以赵括现在的才能,最多只能作为一名领军大将,统领十万兵马。

现在,这道选择题摆在了赵王的面前,他会如何做出选择?他选择了赵括。理由主要有:
(1)乐毅已老,常年隐居在家,而且有将近二十年没有接触过军事了,他对赵军的军事素养,作战特点,将领才能的优劣等等,根本不熟悉。
(2)赵括是自己的同学,是赵王的心腹,现在赵国的举国之兵,肯定要交到自己信得过的人手中。
(3)赵括年轻,又有才华,如果一战得胜,那么这是给赵括一个历练、表现的机会,这也标志着赵国新的名将诞生。
(4)君王亲政独断,想当年,赵惠文王在秦军急攻阏与之时,赵国名将廉颇、乐乘皆曰不可,只有当时田部令(掌管赵国田亩、粮草)的赵奢,从未领军出战,大胆的喊出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言。之后,十万秦军全军覆没,赵国大胜,为天下诸侯首胜秦军。现在的赵孝成王已经称王6年了,可国内有着平原君、平阳君、蔺相如、廉颇等一大帮老臣抬着轿子过街,此时的赵王想要君王亲政独断,确立自己的王威。

综上所述,赵孝成王不顾蔺相如“胶柱鼓瑟”的反对,颁布旨令,执意要用赵括为45万赵军主将,邯郸全民皆相庆祝,只有一个人,她却反对,那么这人是谁?请看下集。
(好多细心的读者在此前的一些章节中,提到了长平大战为什么不用李牧?为什么不用李牧取代廉颇?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将增加一章附属章节来说明这个问题。)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17 11:31:06 +0800 CST  
第六十章附属章节【李牧】

关于李牧,之前并没有过多的介绍,在这边补充一下。我查过他的资料,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在秦赵长平大战之时,李牧在哪?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很显然,此时的李牧在赵国北境,防御匈奴,此时的李牧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将军,怎么可能成为赵国45万大军的主将?当时的李牧跟本就没有什么名气,更无资历、无威望,只不过是一个成长中的名将,还需要很多残酷的血与火的历练。

李牧成名于与北方匈奴的决战,在前期,李牧采取守势,慢慢的积蓄发展自己的力量,他采取的策略是“敌进我退,不准出战,收缩防御,发展壮大”在这样指导方针下,赵国经过了十余年的积累,积攒下一支精兵,对于赵国这一支最后的、最精锐的边军,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经过了十余年的积累、准备、选士、训练,李牧为了这次与匈奴的大决战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其中用精铁包裹车轴,还加装了车笼。之后通过比试选拔出了最精锐的五万骑士,并且由国府统一发放百金,史称为“百金死士”。这些人拥有着精选良骥一万三千匹,一人几乎三匹良马,比游牧民族的匈奴贵胄(人各两匹)还要更胜一筹。再加上十万的弓弩手,他们与战车密切配合,强弩连射给予匈奴重大杀伤,战车结阵,使得的赵军防线牢不可破,给予弓弩手保护。
最终,李牧率领赵国边军一战歼灭了匈奴主力(斩杀十几万),之后李牧率领赵军乘胜进攻,灭了襜褴、大破东胡、降服了林胡。使得赵国北境扩地千余里,使得赵国北境安定了十几年。从此李牧威震天下,成为赵国后期最著名的将领,后来的历史学家将李牧评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其实在公元前246年,也就是长平大战十四年后,李牧才开始真正进入赵国庙堂权力中枢(以前最多只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现在担任赵国丞相,可谓是“出将入相,文武全才”。在长平大战时期的李牧(估计三十岁左右),只不过是赵国北部的一个小小将军,也没什么名气,赵国君臣对他的最大期望就是防守住匈奴的南下,确保赵国北境不失,避免赵国两面作战,这就是对李牧最大、最高的要求了。怎么可能让他担任赵军主将呢?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18 11:17:36 +0800 CST  
第六十一章【可怜天下父母心】

古时候,“妻以夫荣,母以子贵。”在十几年前,她的丈夫在阏与血战秦军,一身有二十几处伤痕,她也成了封君夫人;现在,她的儿子成为了赵国支柱、朝廷栋梁,而且即将统帅赵国45万精兵,准备与秦军进行生死大决战,她也成为了老太君,可是这次她却高兴不起来。

赵王令下之后,赵括的母亲就去劝阻赵王,请求赵王更换将领,不能让赵括为将。赵王不解,就问:“为什么?”赵括的母亲就说了这几点:
(1)赵奢临死之前的遗言,赵括虽然博学强记,能言善辩,但是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轻言兵事。兵者,死生之地,用兵就是用险;一谋之失,多少人有去无回,多少将士血溅沙场;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兵家的智慧与谋略,是用无数人的鲜血写成的,如此,对待兵家大事,怎能不慎之又慎?
(2)个人的性格
赵奢为将之时,他没有架子,亲自去招待的有几十人,他的朋友有几百人,从这点上看,赵奢是深得军中将士们的拥戴,士卒愿意为他出生入死,勇往直前。
反观赵括,才做了几天的大将军,就开始摆架子,自己做到最尊贵的位置(坐西朝东),他的属下来拜见之时,无一人敢仰视。
(3)国事为重,家无私财
赵奢一旦接受君王的命令,就以国事为重,不在回家,吃住都在军中,处理军务,还将自己得到的封赏,全部赏赐给军中的将士,自己一分不留。可是赵括,接受了国家的重担,拿了赵王的赏赐,不仅把钱财带回家(虽然那本来就属于赵括的钱财),而且大肆购买良田美宅,国家危难之际,大将却不思为国分忧,反而只顾私利,种种贵胄子弟的做法,令人寒心。
所以,赵括之母苦劝赵王收回成命。可是,赵王以军令已下,不可朝令夕改,惑乱军心,没有答应。最后,赵括之母知道劝不动,就向赵王求了一道护身符——如果赵括兵败,赵氏一族不受连坐,赵王答应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她在赵括临行之前,细细的为儿子最后一次准备行装,再一次深深的看着这个儿子,在心中牢牢的记住他的模样,不禁泪流满面。
“母亲别哭,等儿子大破秦军之后,衣锦还家,光宗耀祖。”初为大将的赵括,兴高采烈,容光焕发的说。
她,含着泪,默默的点了点头。到第二天,亲自送自己的儿子出门,她一直默默的站在门前,注视着他渐渐远去,她知道,这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次见他了,心如刀绞的她,豆大的泪珠从她的眼角夺眶而出。

那么,赵括为45万赵军主将之后,他会做出怎样的调整部署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19 12:15:53 +0800 CST  
第六十二章【赵括整军,主动进攻战略】

“为将者,不拘成法,攻守皆为战。”赵括带着赵王的诏命,赵国的兵符到了长平大营,替代了廉颇,成为了45万赵军的新主将,关于廉颇的去留,《史记》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根据:廉颇的邯郸府中尽失门客,后来廉颇得势封君之后,大赶趋炎附势之人(旧客又回来投奔)。我判断廉颇应该是回到邯郸府中,亲眼见到了(门客出走)世态凉薄,心灰意冷,以至于才有廉颇后来“驱客”的举动。

赵括初为主将,就是赵王激赏之时,少年得志的他,又是封君大臣,现在手握举国兵马,此战,是决定天下几百年历史的一战。为此,赵括环顾中军大帐,发现几十位大将精神抖擞,也有一些以前是自己父亲的手下,这些人凭借着为天下首胜秦军的战绩,再加上这些年的沙场征战,慢慢的变成了赵国的中流砥柱。
初次幕府聚将,赵括慷慨激昂的分析了战争从上党对峙(公元前262年)的一味固守,导致赵军先失其势,之后一败再败,失去上党城,二鄣城破,六名都尉战死(或被俘),壁垒被破,赵军失去了西线的老马岭防线,数十万赵军被秦军压缩在长平中部丹水、东部石长城地区,这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强军之后的耻辱,也是我们军人的耻辱。
所以,赵军现在要开始积极准备进攻,反攻秦军,把秦军赶出上党郡,众将都慷慨激昂,纷纷请战。赵括认为,现在是赵军大举进攻的时期。理由主要有:

(1)秦军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先是秦赵两军长期的对峙,之后又是王龁半年多的猛攻,兵锋已尽,秦军远离国土,水土不服,生病的人数渐多。
(2)赵军善骑善射,善攻不善守,可是赵军却被廉颇长期窝在坚城壁垒之后,消磨士气,一味的消极防守。现在正是赵军改变战术,积极进攻,一展所长的时候。
(3)秦军粮道久远,即使国力再怎么强大,准备的再久,秦国的消耗肯定是大于赵国的。
(4)秦军主将王龁只是一个莽夫,只知蛮勇猛攻,少谋寡断。后面的话我就替赵括说了吧:王龁远远比不上赵括,熟读兵法,富有韬略。其实,如果只是单纯的对比王龁、赵括两位的军事才能。王龁靠着战场几十年的拼杀,经验的积累,才历练成为秦军大将,可是纵观其一生,大都是听从白起的命令,勇猛拼杀,很少谋略。而赵括,少年天才,名气很大,第一次领军就是几十万大军的举国大战,可惜未显名、未显才、未建功就葬身于长平,惜哉。我个人认为此时的赵括的综合才能还是略胜于王龁一筹,

综上所述,在这次的幕府大会上,赵军确立了主动进攻的战略,那么经历了2年零6个月的赵军在大战前,要进行什么准备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21 11:09:36 +0800 CST  
第六十三章【赵军战前准备】

在确立了赵军主动进攻的战略之后,初为赵军主将的赵括宣布以下几条命令:

(1)易置军吏。什么是军中的军吏?军吏是辅佐将帅的官佐,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参谋、参谋长等。在军中换置军吏,是军事中的一个忌讳,因为军吏他们是军中具体细物的处理者,战场当中繁杂军务的第一接触者。由此,他们负责绘制战场地图;根据主将的意图,(参谋长)制定初步的作战计划;替主将出谋划策;传达并记录主将的作战命令等等。赵括一为主将,就立刻更换了军吏,这些人马在这与秦军对峙、交战近两年半的时间,他们最了解这段时间战场的局势、战况发展、部队调动等实际情况,赵括初来,就立刻更换了他们,令人不解。那些军吏也没有怨言,接受了赵括的命令与授爵的封赏,前往一线,充当都尉,补充赵军的基层将领。
(2)集中戍营,这个比较好理解,在廉颇时期,赵军主防,在数百里的防线上驻扎着精兵,因此,就近原则,他们的营寨也在防线附近,整个赵军分散扎下了数十个营寨,现在,赵括要主动进攻,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军集中戍营,将赵军集中在一起。
(3)大战前准备,打造大型攻城器械;制作干粮和马奶酒,以利于进攻时携带,食用;打造军械,准备弓箭;新运战马;催运粮草;令三军饱餐······
(4)建立中军幕府,以前廉颇为了积极防守,将中军幕府迁到了东线的石长城一带,统筹全局,指挥三军全军防守。现在,赵军是主动进攻,中军幕府在石长城显然是太过靠后,不利于指挥。所以,赵括将幕府前迁到丹水上游附近的一处高山上,后人称这座山岭为将军岭;在将军岭的周围还有一座韩王山,后人因为韩国的冯亭在此安营扎寨,建立韩军的指挥中枢而得名。

那么,在此我们不经要问:赵括指挥的军马人数是多少?
此时,我觉得赵括统领的军马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是赵国45万最精锐的赵军;还有另一部是当年接受上党的5万余军马。冯亭回韩之后,由于受到范雎的重金分化之策的影响,被贬黜,来到赵国,继续率领原先的军马,共同抵抗强秦。那些为赵军提供粮草、辎重运输的民夫和运送部队就不计了(也无法详细计数)。所以,我个人认为此时赵括率领的军马总数有50余万。
在赵军积极准备大战之时,秦军又在做什么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23 10:25:36 +0800 CST  
第六十四章【主角登场,白起秘密掌军】

在这两年半的时间了,大秦帝国的战神白起始终没有露面,关于他的谣言满天飞:有的说武安君在秘密调秦国西部之兵;有的说白起北上,联合匈奴,越过雁门关南下攻赵;有的说白起病了,奄奄一息;甚至有的人说白起死了······众说纷纭,在这里,谜题很快将会被解开。
赵国终于上当了,严防死守的廉颇终于被取代,赵括即将入军。在此之时,秦昭襄王、范雎、白起三人进行了秘密会谈,共商国家大计。

在会上,丞相范雎首先汇报了这两年半来,秦国在外交上重金分化六国策略取得的成就,六国的抗秦派受到了打击、贬黜。比如:韩国的冯亭,魏国的信陵君等。当此之时,六国的合纵绝对不可能形成,赵国无外援,而且赵国必将用赵括为主将,也就是说,秦赵两国的战略大决战的决战阶段即将到来。
为此,秦国的“战神”白起认为,赵军改变战略,更换主将,标志着秦赵两军最后的决战到来。所以,秦国也应做好准备,积极应对,现在秦军最大的难题是粮草后援,是如何将囤积的粮草运送到前线每一位士兵手中,确保每一位士兵不会饿肚子,做好几十万秦军的后援这是目前最大的难题。
最后,君臣三人做好分工,由武安君白起负责秘密领军,主要负责秦军的战役战术的指挥;秦王、范雎二人负责几十万秦军的粮草、辎重,确保战略物资抵达前线士兵的手中。
这天晚上,星空伴明月,微风袭来,七月已入凉爽的初秋,正是两军交战的好季节,白起趁夜进入王龁的中军幕府,见到了王龁,校核了兵符,颁布了秦王的诏令:白起为秦军上将军,有泄漏白起为将者皆斩。王龁转为副将,接受了白起的第一道命令,在光狼城附近的山岭上构筑秦军的幕府,作为秦军新的指挥中枢。

光狼城在秦昭襄王二十一时,被白起率军攻破,至今已经26年了,秦国君臣励精图治,苦心经营,早已把它打造成了秦军前进的桥头堡,如今在这附近搭建幕府,利于统筹全局,利于指挥全军。
秦军在阏与首败于赵军后,十年后,白起秘密为将,秦赵两国的生死大决战马上就要开始,那么针对彪悍的赵军,白起会做出怎样的军事部署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24 11:37:41 +0800 CST  
第六十五章【白起破赵方略(上)】

第二天,几十位秦军将领一同来到了秦军新幕府,武安君白起再一次颁布了秦王的诏令,满帐肃然,皆受命。
然后,白起说:“本将现在颁布第一条军令:严禁骄傲轻敌。秦赵两军已经对峙了两年半,可是我数十万大军仅仅攻下了西线的老马岭,夺得了几座小城,斩杀不过几万赵军,有谁还敢说赵军不善守?所以从现在起,每一位将领必须严格遵守将令,违者必斩。”
“诺,谨遵上将军军令。”几十位将军一起答道。

接着,白起环顾四周,王龁、蒙骜、王陵、桓龁等将领全部肃静,但是他们的眼中又充满着对这一场旷世之战的期待。
“有谁说说赵军的优点?”武安君白起说道,“其实,赵军的优点主要有:一是,军队轻锐彪悍,军食易带(马奶干肉),这也是赵军长期和北方的匈奴、林胡作战,而进化流传下来的优点;二是,赵括为将,‘新官上任三把火’年轻气盛,赵军士气大涨,积极的寻求进攻;三是,进攻能发挥更大的赵军善骑善射的优势。那么,对此我军该如何应对?”

众位将领都默不作声,双眼望着主将白起,静静的等待,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话才是自己应该重点记住的。白起接着说:“赵军虽有这些优点,但是也有缺点。
(1)赵军虽轻锐彪悍,可是上党郡是山地,崇山峻岭,骑兵作战的地点有限,并不是像北方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能够灵活机动迂回作战,另外秦军的骑军也不输于赵军。
(2)赵军正是由于长期携带马奶酒和干肉的习惯,忽略了粮道的重要性,忽略了后援粮草辎重的补给。现在,秦国举国支持,丞相、秦王亲自坐镇,许下诺言:不让一个秦国士兵饿肚子。
(3)主将赵括,虽然有大才,可是没有经历过残酷战场的磨练,熟知兵法却不会灵活变通运用,只知一味进攻。
(4)赵军缺少一支精锐的步军,缺少大型攻城器械,野战尚可,一旦我军精锐步卒实施固守,赵军是很难攻破我军营垒。反观我秦军,无论野战、步战、攻坚战、防守战、箭战、车战、阵战······样样皆通,面面皆精。

所以,我军这次一定能战胜赵军,一雪耻辱。”
“上将军必胜,大秦必胜。”众将们都喊道。
在分析完赵军的优缺点之后,“战神”白起针对这次秦赵两国的长平大战制定出怎样的破赵方略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25 11:14:57 +0800 CST  
第六十六章【白起破赵方略(下)】

针对秦赵两军的特点,面对着上党山地的独特地形,武安君白起制定了破赵的方略,主要分为这么几步。

第一步,诱敌深入。由于赵军的求战心切,那么可以用一部分秦军老弱作为诱饵,诈败几阵,将赵军引入秦军设立的包围圈中,这个包围圈就设立在老马岭地区,白起还在此布置了好几个空粮仓(有石碑为证),目的是引诱赵军进攻。

第二步,断敌后路。在秦军顺利将赵军主力引诱至包围圈之后,在赵军的正面秦军修筑坚固的营垒,严防死守,不让赵军前进一步,之后白起就可以命令秘密埋伏的军队,切断赵军的后路,切断赵军的粮道。断敌后路,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这场战役最关键的在于秦军能够守住多久,能挨住赵军多少次的猛攻,能否坚持到援军的到来;否则,一旦放跑赵军,此战就功亏一篑。

第三步,分割包围。兔子急了还咬人,猛兽在垂死挣扎时反扑最可怕。为了防止赵军突破正面的营垒和打通后路,白起命令秦军对赵军进行分割包围,切断赵军彼此之间的联系,将赵军的反击力量分割包围,削弱赵军的反击力量,最后将赵军一口一口的吃掉。

第四步,长久围困。此时的赵军有最精锐的45万,加上冯亭的5万多人马,赵、韩联军共有兵马50多万,这么大的数量,就是一块豆腐,也能把秦军噎死。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为了保持秦军的有生力量,尽量避免与赵军的正面大厮杀,尽量减少秦军的伤亡。在赵军粮道断绝,秦军主要采取将赵军围死、困死的办法,多围赵军一天,秦军就多一分胜算。

其实,在上党郡那样的山地地形,周围是群山,中间是河流形成的冲击平原,那么只要守住几个山隘,是完全有可能将几十万大军围困住,那么此时的秦军总数有多少人呢?
秦国的主力野战大军,经过四代君王近百年的积累,此时的秦国有主力大军40余万,这些士兵是秦军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战斗力极强。而且由于秦国的强大,国家富庶,秦军正处于第二次军事变革——大型攻守城器械和秦弩大军的建立,可以说是秦军开始步入重甲重装时期。除了秦国的主力大军,加上上郡、北地两郡由于匈奴很少犯边,调集一部分;关中八百里腹地的城防军;咸阳的卫戍部队;巴蜀郡和南郡的调集···我觉得此时的秦军总数有60余万。可是由于秦军的补给线漫长,中途派兵防守,驻守中途一些粮道要镇,秦军能够投入战斗的人员应该有50余万左右。那么也就是说,秦赵两军在一线投入兵力几乎是相等的。

那么,在白起的方略下,秦赵两军的长平大战会怎样的进行呢?在下一集中,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26 11:28:13 +0800 CST  
第六十七章【长平大决战(1)】

在前面的几集中,我们讲到了秦、赵两军的战略,以及兵力部署,那么在这一集中,我们来具体的看一看秦赵长平大战的进行的具体过程。
《史记》中先是记载了赵括到军中之后,整军备战之后,立即就发动了进攻,之后,白起布下诱饵,秦军诈败撤退,吸引赵军追击,要把赵军引入秦军的包围圈,在秦军撤退的路上,白起暗中设下了两道奇兵,正是由于他们,改变了整个战场的局势。当然,也有很多人对此怀疑其真实性,接下来,我们来重点分析一下。
“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第一句话是讲赵军乘胜追击,可是前面有一道秦军坚实的壁垒,有着秦军严密的防守,有着秦军闻名天下的秦弩,有着秦国特有的猛火油,赵军猛攻不进。这句大家应该都没有什么疑问,赵军前番初胜(或者说白起诱敌深入),锐气正盛,可是现在受阻于秦军的深沟高垒,赵军虽然持续猛攻,但是一时不得进。
第二句话才是真正的重点,主要有:
(1)两万五千名秦军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彻底改变了长平大战的局势,战争由一开始的赵攻秦守的攻坚战,转变成了秦军将赵军主力全部围困的围歼战。
在这其中,最令人不解的是区区两万五千人(有说法说是王龁部)能切断赵军后路吗?能够抵抗的住50余万赵军的反扑吗?难道是司马迁记错了,或者说是有意违背客观历史事实?这一支奇兵真的存在吗?
(2)又有一支五千人马(有说法说是王陵部)的军队将楔入赵军,将赵军一分为二。这句话比25000秦军断敌后路更加令人无法相信,区区的五千人马能够将45万精锐赵军一分为二吗?秦军(王陵部)仓促之间构筑的营垒坚固吗?即使此时的赵军一分为二,但其任何一部都20多万人马,即使一面进攻秦军,五千秦军能抵挡的住吗?如果两面的赵军共同进攻这五千人,那么这支秦军腹背受敌,能不全军覆没吗?

这两句话是长平大战最最重要的部分,正是由于这两句话,使得后人了解到了长平大战的转折点。在白起方略中,最重要、最困难的两步就是“断敌后路,分割包围。”也就是说,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了白起部署的“两万五千人马”和“五千人马”这两支军队的应用,才能了解长平大战的过程。所以,在下一集中,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27 11:25:27 +0800 CST  
第六十八章【长平大决战(2)】

上一集中,我们讲到了秦赵两国的长平大战中的疑点,甚至有人怀疑史学家司马迁在记载时的错记、漏记、误记,在这一集中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首先,历代都有非常多历史家、文学家对司马迁高度的评价,比如:汉代的杨雄、班固称赞其为实录第一人,而且我们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也找到了关于秦军两支奇兵相同的记载。纵观《史记》关于中国历史两千多年的记载,其大量的写实,据实记载,令人敬佩。这边我列举一下:
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居然敢据实记载汉高祖刘邦在逃难时多次推自己的亲身儿女下车,如此不顾帝王家的尊严,不畏强权,不怕牺牲,令世人称敬。那么,司马迁有什么理由要为秦、赵错记、漏记史实呢?毫无理由。所以,我觉得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没有问题,是完全真实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两支军队的奇效。一开始,赵国猛攻秦军,秦军先是诈败,诱敌深入,之后秦军在赵军的正面构筑了坚固的壁垒,使得赵军寸步难行,在赵军进攻秦军壁垒之时,武安君白起密令事先埋伏的两万五千人出动,占据了赵军的后路,切断了赵军的后援。这时,当赵括得知这条消息之后,赵括有三个选择:

(1)继续猛攻赵军正面的秦军壁垒,打开秦军通道。这条一般不会采用,赵军被围,本身就是中了秦军的计谋,在战略上就处于被动的局面,而且正面的秦军壁垒坚固,早有准备,布防严密,赵军已经攻了好几次都没有攻破,现在赵军陷入绝地,秦军那是更加拼死防守,所以这一条路肯定是不能选的。
(2)就地驻防或者后撤至险要的地形安营驻防,固守待援。这一条也不行,赵国举国之兵全在这里,哪里还有援军?其余五国更是指望不上,现在这个局面,赵军没有被围之时,五国尚且不来救援,现在赵军面悬一线,秦赵决战在即,在胜负未分之时,绝对不会有人来救援的,所以固守肯定也不行。
(3)赵军撤军,趁秦军立足未稳,立即打通后路。这是一条最正确的道路,也是但是唯一的选择。现在赵军只是初被围,断后路的秦军营垒还未修筑坚实,那支秦军也还没有得到援兵。此时正是最好的时机,否则战机稍纵即逝。想当年,胡伤率领大军立即回攻赵奢军,不正是这个道理?

那么,赵括在赵军危急之中迅速找到了正确的应对之策,现在的问题变成了两万五千名秦军抵挡的住赵军潮水般的进攻吗?我想,任何人都知道不能,光靠这些秦军只能抵挡一时,绝对不能持久,赵军早晚会打通后路,所以,现在战争进入了最紧要的关头。
在这一集中,我们讲到了武安君白起布阵,切断了赵军后路,创造了军事史上“等量围歼”的历史奇迹,那么我们都知道“困兽之斗”的危险性,一旦赵军打通后路,所有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那么接下来,白起、赵括又会怎样排兵布阵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28 11:15:52 +0800 CST  
第六十九章【长平大决战(3)】

赵括知道自己中了秦军的“奸计”,五十多万赵军被围了,赵军面悬一线,赵国危在旦夕,他迅速的冷静下来,开始了排兵布阵。
赵括认为,赵军最重要的是要打通后路(秦军王龁部),赵军的后路是突然被围的,秦军人数肯定不多(不然早就被赵军的侦查兵发现 ),即使现在秦军翻山越岭的增援,那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现在时间就是生命,赵军必须率重兵打通退路。但是,在赵军对那一支秦军进行攻击的同时,自己正面的秦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绝不会坐等不管。因此,在赵军打通后路的这一段时间内,要有赵国大军抵挡住秦军的正面攻击,不让秦军正面增援。

所以,赵括做出了这样的部署:赵军一分为二,一路由自己亲自率领,有20多万大军,猛攻后路,不惜一切代价打通退路;另一路,由赵庄、冯亭率领,约有30万,负责防守,阻止正面的秦军越过赵军营垒,增援后路上的秦军。
在赵军这样的部署下,赵军分为了两大主力,在这两大主力之间,也就有了十几里的间隔空隙,为此,武安君白起抓住了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战机,下令另一支5000奇兵(精锐中的精锐,王陵部)立刻出动,在赵军两大主力之间构筑壁垒,将赵军一分为二。王陵部的处境十分危险,会受到赵军两面夹击,当然,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增援王龁军。
接着,白起对三军将士们下令,正面营垒的秦军主力立即出动,猛攻赵庄、冯亭部,此战不求歼敌数量,最重要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赵军防线,秦军以最快的速度增援王陵部和王龁部,巩固壁垒。王陵和王龁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壁垒,失了壁垒,定斩不赦。

在两军的将领分别布好了阵势之后,接下来的就只有秦赵两军奋勇拼杀,殊死搏斗,在这场残酷而又惨烈的战斗中,两军从早打到晚,喊杀声震天,血流成河,积尸如山,这片山地,血迹有几尺厚,干了又湿,湿了又干,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甚至是两千多年后的现在,也是积骨成山······
在这天战斗中,激烈的什么程度呢?《史记》中记载:“而秦出轻兵击之。”关键在于“轻兵”二字,大多数人翻译成轻装的精兵,我个人觉得翻译的不够贴切。在五百多年前,穷困落后的嬴秦部族为了勤王周室,与西戎族人展开血战,最后西戎族留下了数万尸体,此战过后,老秦人手持利刃,身穿布衣(此时秦穷无甲胄)、拼死一战的形象,后人皆呼“轻兵”。在百余年前,秦国因商鞅变法,国富民强,因而大出天下;而在长平大战中,秦军脱下铁甲皮胄,不顾自身伤亡,只求杀伤赵军的数量,一举击溃赵军的战心,血色持续笼罩在这片山地······所以,我认为“轻兵”应是翻译成:敢战,死战之士。

最后,秦、赵两军的都各伤亡了十余万将士,伤亡比约为1:1,可以说是一场残酷的消耗战,长平战场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双方打的精疲力尽。可是在战略上,赵军仍然没有改变被围的局面,秦军守住了防线,可以说秦军在战略上取得了胜利。
也正是由于这次的战斗,消耗了赵军的力量,也使得秦军站稳了脚跟,接下去,战局朝着有利于秦军的趋势发展,拖得越久,对秦军越有利,那么,接下去的一段时间,秦赵两军又将如何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30 09:46:33 +0800 CST  
第七十章 【长平大决战(4)】

在上一集中我们讲到了赵军的首次大举进攻突围的失利,秦军加强了防线,深沟高垒,赵军处于被动的局面,那么赵军面对如此绝境,赵括采取了什么行动呢?
赵括没有办法了,只能“筑壁坚守,以待救至。——《史记》”可是此时的赵括的守势是在粮道断绝的情况下,根本不像以前的廉颇,有粮道、有后援、有辎重,如此赵军,怎能久守?赵军只会越守越弱。

当此之时,此战已经成功了七成,当然还存在着一些风险。
一是,古训“围师必阙”,现在秦军将赵军困死在长平,虽然刚刚经历大战,但是谁能保证赵军不会再次发动进攻?赵军又会在什么时候发动进攻呢?
二是,五国诸侯合纵联军救赵;
三是,赵国紧急征兵,举国增援;
白起下令,诸军必须严防死守,不能让一个赵军逃脱,否则必斩无赦。他认为,赵军在刚刚经历那么惨重的消耗战,短时间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可能性不太大,而且赵军在秦军立足未稳之时都没有打通后路,现在秦军不仅得到增援,而且还加固了壁垒,所以只要小心谨慎提防,问题就不大。那么五国合纵呢?白起认为此时的五国不想救,也来不及救。原因有:一是仓促之间大军无法集结,粮草来不及运输;二是范雎的重金分化政策,五国国内吵着一锅粥,等到意见统一,赵军早亡;三是五国也不愿意救,各个都是坐山观虎斗,列国之间哪有什么患难之友?
现在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切断赵括的援军,在这紧要关头,赵括只能指望赵国邯郸的援军了。大哉秦昭襄王,扑灭了赵军最后的希望。秦王在收到白起的消息(赵军被围),他立刻采取了行动,此时的秦国函谷关内已经竭尽全力了,如果在抽调兵力、民力,会动摇秦国的国本。所以秦王到达河内,此时秦国已经夺取河内郡三十二年,秦法的化地威力在此显现的淋漓尽致,秦昭襄王下令给河内的百姓晋爵一级,并且征调了河内郡15岁以上的所有男子(个人估计约有30万),全部到达长平战场与邯郸之间,设立防线,阻止赵国援军。

如此赵军,攻又攻不破秦军防线,守又没有粮草后援的支援,怎一个“惨”字了得,写到这里,其实我们也能从侧面看出赵括的才能。例如:
(1)在45万赵军被秦军围困住之后,赵军虽然惊慌,但是赵国的上将军此时还是赵括,军事的指挥权还在赵括手中,赵军的将领并没有因赵括的指挥失误而逼宫哗变,反而他们依旧相信自己的主帅——赵括,把自己的性命交给赵括,并且最后还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突围。
(2)在断粮的绝境中,赵军苦苦忍耐着,赵军没有发生一起投降的记录。只是在最后,赵括中箭而亡,赵军在绝境中,没有办法才投降。

虽然如此,可是如此赵军,早晚必将全军覆没。那么,赵国君臣为了解救被围困的长平大军又做出哪些行动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0-31 12:32:07 +0800 CST  
第七十一章【齐国拒粮,赵国欲哭无泪】

在赵国君臣得知长平大军被围之时,立即采取了行动,主要有这几方面:

一、结交五国,合纵抗秦
这个当然是不可能成功的,且不说赵国的外交使者处处受到秦使的阻击,比如魏国,秦国假装让韩国将垣雍割给魏国(希望大家记住“垣雍”这座城池)。而且此时五国亲秦派掌权,赵国想要五国的派兵支援,那真是:抗秦难,难于上青天。

二、征发赵国壮丁,组建新军
此时,秦昭襄王已经亲自率军守在了要道口,赵国虽然紧急征兵,光靠赵国,要想攻破占尽地利秦王军的防线,单独救援长平已经是不可能了。可是长平地区有着赵国精锐45万大军,就是块豆腐也要噎死秦军,给秦军以重大杀伤。赵国现在组建新军,训练新军,主要是为了之后邯郸的防务,阻止秦军下一步进攻,使得赵国不被灭。当此之时,只能忍痛弃车保帅了。

三、向齐国求粮草助援
这个我具体的讲一下,此时赵军急缺粮草,赵国就派出使者前往齐国,向齐国借粮食,当时的齐王是田建,这个齐王性格懦弱,齐国大事尽决于君王后。
这位皇太后由于是在齐国灭亡之际,未经父母之命,就私自与齐襄王(田建之父)成亲,后来历经磨难,终复齐国,成为了齐国的王后。由此,她深知齐国一开始的被灭的原因就是由于乐毅的五国攻齐,因此,她对其余的各国都没有任何好感,她崇尚的是齐国的“锁国偏安”之策,对任何国家不管不顾,所以拒绝了赵国的请求。
齐国的大臣周子说:“赵国对于齐国来说,是一道坚实的屏障,两国的关系就是‘唇亡齿寒’息息相关。现在赵国危在旦夕,救赵就是救齐国,况且,现在齐国是救赵借粮,在道义上、名声上,都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不仅赵国感谢齐国,还能展现齐国的国威,如此两国都有极大的好处的事,怎能不借粮救赵呢?”
可是最后,太后和齐王都没有答应,齐国和其余国家真是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赵国灭亡。在国与国的关系中,永远没有人会相信眼泪,特别是弱者的眼泪。

在得知到齐国的态度之后,在国家的危难之际,赵王痛定思痛,重新任用廉颇等一些将领,负责邯郸的防务,可是仓促之间,赵国新军怎么会有战斗力呢?邯郸如何能够建立坚固的防守?此刻,赵国君臣希望长平的大军能够拖得久一点,多一天,赵国邯郸的防守力量就会强一分。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此时长平大军的处境如何,长平大战的尾声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1-01 11:34:07 +0800 CST  
第七十二章【等量围歼,白起打了千古一战】

从公元前260年7月至9月,整整46天,赵军断粮了46天,整个军营饥肠辘辘,赵军先杀伤马,后杀战马,赵军饿得个个奄奄一息。此时的秦军,有外援、有粮草、有辎重的补给,军事上只要简单的死守营垒就行,再过几天,等到赵军饿的站不起来了,就可以一战而下。

赵括无奈的站在中军幕府内,就在刚才,他亲自下令将自己的爱马斩杀,他仰首向天长叹,天要亡赵呀。这时,他的手下向他禀报,军中已经无力在支持下去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吃人肉。
听到这几个字,都令人感到恐惧,赵军已经陷入绝境了。在电影《一九四二》中,河南省发生大饥荒,省内3000多万中国同胞,竟然有十分之一(300多万)的人饿死,真是饿殍满地、赤地千里,真正的人间地狱,那时竟然出现了狗吃活人的惨象,至今场面令人不敢想象。
而赵军此时,《史记》、《资治通鉴》同时记载了:“皆内阴相杀食。”翻译过来是:军中的士卒都暗中自相残杀,以人肉为食。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法则,弱肉强食。我大胆的猜测一下,最底层、最弱、最惨的是伤兵。前几天是并肩战斗的战友,现在···无法再写下去,赵括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即当众下令处斩了这些士兵。

之后,赵括下达了命令:
“(赵军)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赵括将赵军分成了四队,分头向秦军进攻,又饿又困又累的赵军,哪里是养精蓄锐的秦军对手,赵括猛攻了4、5次,都没有突破秦军的壁垒。在这时,赵括挑选了军中的精锐当任敢死队,并且亲自率领着“宁战死,不饿死”的赵军,向秦军进攻。结果,秦军万箭齐发,当场将赵括万箭射死,赵军的攻势瓦解,缓缓撤退回赵营,秦军也不出兵追击,只是加固营垒。

赵括死了之后,赵军群龙无首,赵军也陷入了崩溃,无力再战了。在这时,剩余的赵军将领一同商议,走投无路的赵军最后竖起了白旗,缓缓走出营垒,向秦军投降。
至此,在公元前260年9月,旷日持久的长平大战终于结束,武安君白起,这位秦军的战神,再次创造了一个神话——等量围歼,将赵国三代君王,历经60多年建立的45万最精锐的赵军一举歼灭,白起也到达了自己人生中最辉煌的顶点。两千多年后,竟无后人可以比肩,可谓是千古一战。

可是,在长平一战中,也存在了许多疑点,那么这些疑点是什么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1-02 11:16:31 +0800 CST  
第七十三章【长平大决战,真假之谜】

在公元前262年~260年9月,秦赵两国在长平地区发生了一场大战,双方直接参战兵力合计达到了100多万,可是关于这个长平大战双方参战人数的真实性有人提出了质疑,所以在这一集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分析一下。

反方认为长平大战的规模没那么大,双方参战没有百万之众,理由如下:
(1)后援补给线太长
当时的后援补给线太长,特别是秦国,距咸阳长达一千多里,兵法上说:“千里不运粮。”秦军有六十万人,那一天的消耗有多大,士兵们一天3斤粮食(重体力活,消耗大,本人一天都要一斤),那秦军一天就要150万斤(1.5万石)粮食,这还只是前线作战人员的消耗量,没有把中途后援运输人员的那份算进去,也没有算路上巨大的消耗。
(2)道路崎岖
2300多年前的交通,不用我说也知道有多难,到处都是山路,路线曲折崎岖,这也大大加大了运输的长度和难度。
(3)举例
在1948年中,中共60余万和国民党80余万在淮海进行了大战,最后中国共产党以少胜多,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可是当时的解放军身后有540多万的人民进行战略物资的支持,后世称为“小车上推出来的胜利”。当时的秦、赵两国哪能获得这样人民群众的支持?

在谈完反方的观点,我们来看一下正方的观点。
(1)正史的明确记载
在司马迁的《史记》、刘向之的《战国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均有关于长平之战的记载,司马迁和司马光更是有赵军45万人的伤亡记载,也就是说许多正史都有记录证实长平大战。
(2)水路运输
在古代,水路运输不仅运量大,而且运速快,远远优于陆路,而秦国一直也有水运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都江堰,灵渠(后来的秦军征伐岭南时开凿)等等。秦国正是由于采用了水运,才克服了陆路运输线路太长、道路崎岖等缺点,才使得秦军的后援有所保障。秦军水运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河东道,另一条河内道。河东道从咸阳出发,顺着渭水东下,到了河曲转北上黄河,之后到汾河,然后到新田;河内道是咸阳——渭水——河内。
(3)举国大战
双方都是举国大战,抽调国内所有能调的兵马,最后汇集到长平,使得双方的参战人数达到百万以上也是有可能。当时,秦国举国支持大战,关内都无法再调集了,只能去河内征集15岁以上男子,可见双方的消耗之巨大,无法计数,但仍可勉之一战。
(4)反驳淮海战役之例
当时的淮海战役和长平大战在虽有些相似之处,可是却有着这些巨大的不同。
一是,战争的形态不一样。火药的发明使用使得战争变成了冷战和热战,淮海战役是热战,在这场战役中,主要的消耗是弹药(子弹和炮弹),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一次的战斗其消耗量就有多大。而长平大战是冷战,使用的是冷兵器,一次战斗之后,刀剑矛戈最多只会有些缺口(一次战斗比较少断裂),重新打造军械就行了,消耗比较大的也就只有弩箭,但攻下城池也可以进行回收。所以,这两场战役消耗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二是,准备的时间不一样。淮海战役之前,整个中国先是进行了8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之后又是解放战争,长期的战争,使得国家消耗极大,解放区准备的时间非常短,而且几乎就没有战略物资的储备。
反观长平大战却是不一样,如果从秦赵阏与之战后开始算起(之后两国和其他诸侯国并无大战),那么双方准备了十年。如果从秦国定下通天大计开始,算起秦国准备了五年;即使是从秦军进攻野王开始,那也至少准备了两年多。特别是在公元前262~261这两年期间,双方在上党对峙,大肆扩宽道路,囤积粮草,天下诸侯谁都知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三是,战争方式不一样。长平大战两军是对峙攻防战,迂回运动较少,后勤人员只需将物资运送到固定的大型仓库就行;淮海战役是遭遇战、运动战,战场局势瞬息万变,部队大量的转移、迂回,这大大增加了后勤人员要将物资运送到一线作战部队的难度。

所以,我认为长平大决战中双方百万人员的参战是真实的。那么在长平大决战后,秦国打算如何处置几十万赵国的降兵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1-03 11:26:20 +0800 CST  
第七十四章【亘古难题,“战神”第一次陷入疑惑】

秦军在长平大战胜利后,武安君白起也达到了自己人生中最辉煌的顶点,一生为将四十多年,获得了拔城百余座,歼灭六国90余万生力军,大败楚、赵、魏、韩四国,百战百胜,如此战绩,后世有几人可以比肩?
可是在此时,白起也面临着一个难题,几十万赵军走出营垒,放下武器,向秦军投降,那么这些人怎么安置?白起暂时的安排是:将他们全部集中到一个山谷之内,出口由秦军守护,之后由秦军向里面的赵军输送粮草、帐篷、药品等物资。当然,谁都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所以白起一面组织全军数十位高级将领到中军幕府开会商议;一面派出使者回咸阳禀报情况,并请示如何处理这些俘虏。由于这次的使命重大,白起选择了军中资深望重且内心缜密细致的蒙骜回秦国咸阳。

白起的中军大帐内,整整讨论了好几天,可是谁也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来处理这几十万赵军,这么多的俘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接收;如果把这些俘虏放回赵国,那这战不就白打了,秦军苦战了这么多年,耗费了这么多的国力、人力、物力,甚至秦军自身也流了几十万将士的血,岂不白流?再说这些将领也只知军事,关于这么多人安排在哪几个郡县,做什么徭役,其中涉及到政治、法令、民事等等,他们也不清楚。所以,白起只能等待蒙骜带回的秦王诏令。
过了几天,蒙骜带会了秦王的诏令,可是其中只是大肆赞扬了秦军的辛苦,并且论功行赏,只字未提俘虏之事。白起更加疑惑了,秦王怎能不提这几十万赵军的安排呢?这可是目前最大、最重要、最难的一件国家大事呀?他陷入了深深的疑惑当中。

之后,他独自叫来了蒙骜,详细的问了蒙骜咸阳之事。蒙骜回答道自己根本就没有见到秦王,自己屡次求见,秦王皆不见,最后只是说战场上的大事都听武安君的。秦王这是什么意思呢?
蒙骜又去求见丞相范雎,范雎就只是分析道:“这事非常的难。现在秦国早已打空、打穷,哪里还有力量去接收几十万赵军俘虏?这么多人的物资、后勤怎么保障?现在秦军将士自己只有一个馒头吃,还要掰一半给赵军,哪里够?还有秦国将士的冬衣都还没有做出来,又多了几十万赵军的,这国库怎么负担的起?如果把这么多人都押运到秦国的腹地,严加看管,这可是几十万精壮的男子,万一他们趁机造反作乱,秦国必将大乱;如果要是分散安排,他们的家人都在赵国,他们偷偷潜回赵国,那这战不是白打了?”
秦王的推诿不见,范雎的“和稀泥”,使得白起陷入了迷惑,如此邦国大事,怎能无谋、无决、无断呢?夜已深,白起想了很久,一个可怕的字在他的脑海中浮现,他抬头看了看蒙骜,蒙骜的眼中有些畏惧,最后缓缓的点了点头。

“杀降。”原来是这样,难怪秦王推诿,丞相打起太极,谁都怕这个字,谁都怕留下历史千秋的骂名。杀降不祥,自古以来就是通理,走上这条路的将领,也从来没有什么好下场,更何况这次是杀一人、两人吗?这是几十万赵军,几十万条生命呀,可是除此之外,那又还有什么办法呢?
“你先退下吧,我一个人先静一静。”白起疲惫的挥了挥手,自己等了这么多天,居然等到了这样的结果。
白起,你将会怎么做?
我不知道,我突然觉得好累。

没有人知道白起在那一晚到底想了什么,当他下决心的时候,也就注定了他以后的命运,我们再给白起一些时间去考虑吧。在下一集中,我们来讲一下什么是权责一体?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1-04 10:55:37 +0800 CST  
本来就是小说。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1-05 20:30:47 +0800 CST  
虽然是小说,但是情节都是以正史为基础,当然也会在文学中穿插人物情感,运用一些文学手法。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1-06 08:24:09 +0800 CST  
第七十五章【权责一体】

权责一体,就是要求权力和责任能很好的对应统一。可是现实却存在着“有权无责,有责无权,大权小责”的现象,这其实对于一个国家的行政体系上是一个巨大的危害,在这一集中,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长平大战中,秦昭襄王、范雎、白起各自的权责。

我觉得范雎在后来的长平杀降事件上,是应该负有一定责任的。为什么呢?作为秦国的丞相,如何处理赵国的降兵,如何安置赵国降兵,明明就是国家内政上的大事(准确的说是政治远大于军事),也属于范雎的责任,可是范雎呢,却是在“和稀泥”,其实也就是暗示着白起杀降。不仅如此,暗示完白起之后,还不敢出来担当,既然你享有大秦丞相的职位,却不为国谋;既然你知道谁都担当不起这样的责任,为什么要让白起独自一人担当呢?

所以,范雎是要负一定的责任,那么谁负主要责任呢?毫无疑问是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作为一个强大帝国的君王,最高统治者,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身上流淌三十多代秦国先君的血,身份如此之尊贵,地位如此之高,在面对长平处置赵国降兵这件事上,却是选择了回避与推诿。秦昭襄王为了自己君王的颜面,为了自己在后世不留下骂名,名垂千古,秦昭襄王没有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你自己不愿意承担,凭什么让你的部下去替你承担?”这是一个多么浅显的道理,可是下令斩杀几十万的降兵,从夏朝建立至今1800多年,从来没有过,他害怕背负着“暴君”的骂名,对于后来的长平杀降事件,他只能是不知道的、不清楚、不了解的。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公正的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

这边我想说的是:权力和责任是一体的,你怎么光享有权力带给你的风光荣耀,却对自己应负的责任视而不见。权责一体,有利于党和政府的依法行政,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快法制化进程。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强调“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实现权责一体。
正是由于秦王和丞相的推诿,这也就注定了一个悲剧的诞生。
武安君白起,秦国的大良造上将军,在他决定之后,也就注定独自背负着千古“屠夫、侩子手”的骂名,白起,你的责任是否会过重,你的肩膀承担的住吗?在下一集中,我们来看一下白起的决定。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11-06 10:39:52 +0800 CST  

楼主:福建大德

字数:1812

发表时间:2016-07-31 17: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30 19:03:43 +0800 CST

评论数:13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