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大决战之长平大战

第三十一章【秦国谋划】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史书上的记载: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秦国攻下韩国野王。之后,冯亭献地,赵国接受了上党十七城,而后赵国主倡三晋联合,秦国君臣决定大举东出,提前与赵国进行战略大决战。但是请大家注意这个时间:秦国是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才开始进攻上党,开始正面与赵军大决战。
也就是说,秦国君臣定下大决战提前到来之后,并没有立刻进攻赵国,而是大约在两年后才进攻赵国上党。那么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秦国在做什么谋划呢?在这一集中,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一、在政治上
向天下诸侯申明赵国狼子野心,毫无信义,窃取秦国上党之地(这不本来是韩国的吗?),在政治上先陷赵国于不利地位,秦国出动“复仇”大军,那是兵正、义正、礼正,而且秦国也可借机向天下诸侯表明自己争夺上党的决心。
二、在外交上
做完了政治上的宣传之后,接下来是具体的做法。在外交上,秦国以范雎为首,坐镇咸阳(战争开始后,为了利于办事,范雎把外交的总部设立在了关外的安邑),范雎选拔许多外交大臣,之后,定下了两路人马。一路主要负责燕、齐、楚三国;另一路主要负责魏、韩两国。
主要任务是:使得六国的合纵不能形成,至少保持中立;如果能够达到分化、离间与赵国的关系,效果更佳。
主要方法是:大肆的散布金银珠宝,使得“抗秦派”不能得势,最好是被贬、被逐。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在《分化六国合纵》那一章,秦国仅仅花了八千多斤黄金,就把事情办好了,由此可见,秦国的金钱外交策略的巨大威力。
三、在战备上
秦国在三年前就进行了战略储备广积粮草、军械、盐、铁、皮革、马匹、医药品等等战备物资,虽然有了这几年的储备积蓄,但是还是不够。因为在这三年的外围战中,秦国连续攻韩,虽然屡战屡胜,但是自身也确实消耗了不少的物资;秦、赵这次是举国战略大决战,消耗的物资更是无法计数,而且秦国远征赵国,消耗量远远比赵国大。所以,秦国大肆囤积战略物资,也引起了六国密报的注意,六国也意识到了一场狂风暴雨即将到来。
四、在军事上
秦国的各个郡县都开始了征募新丁入军,各地向关外大营运送粮草辎重。武安君白起坐镇蓝田大营,协调关内外全局,进行调兵遣将,排兵布阵。
(1)《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四十六年,秦攻韩缑氏、蔺,拔之。”
大家看了这条会不会觉得有些奇怪?秦军不攻赵国而攻韩国。其实并不奇怪,秦攻韩是一场小战,并不需要多大的军力、人力、物力,可是确有着很大的意义。首先,秦国通过进攻韩国,在政治上、军事上,给了韩国一个教训;更重要的是,缑氏、蔺的地理位置,秦国夺下之后,巩固了野王的城防,扩大了野王的防御纵深,保障了秦国的后援运输线,有利于后来秦国的长平大战。
(2)大将王龁(he)先期率领秦国大军进入秦国的河内郡,加强秦国的河东、河内郡的防守,遏制赵国的扩张,与赵国的上党形成先期的对峙状态。
(3)派出一位大将(有说法说是:秦将王陵)率军到达野王,继续切断赵国上党和韩国的联系,并且王陵的主要任务:在于守住野王,防备赵国进攻;扩建北上道路,修建大型屯积粮草的仓库,保证野王南下的道路通畅。王陵性格灵活机敏,办事干练,是白起手下“四大战将之一”。

在秦国朝野、君臣的努力下,一场旷世大战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准备,当然距离开幕还有一段时间。因此,我们就先来介绍一下战国之世大多数国家军队的建制情况,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04 10:33:02 +0800 CST  
@再来76次 2016-09-04 11:13:05
楼主这么早更了?顶一下。
-----------------------------
昨天休息了,没更呀!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04 11:16:14 +0800 CST  
第三十二章【军队建制(上)】

在介绍秦赵大决战——长平大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一个国家的军队建制情况,这样大家就能够更好的了解当时的历史实际情况,所以在这一集我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我觉得国家的军队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城防军,也称为留守军、驻防军。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池是人口、财富的衍生地,为了保护城内居民的安全、维护城市的治安、维持官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国家法令的顺利颁布等,每一个城池都会有驻军,但是这些驻军大都是官府的府兵、护卫、衙役,或者说是战场因伤残、年纪过大而退下来的,并不是一线部队。当然,有些重要的关隘是长期有精兵驻守,比如:秦国的函谷关、武关,赵国的阏与、武安。寻常的城池不驻军,这是天下的通理。如果每一座城池都有精兵,那么国家的军队就会多如牛毛,无论哪一个国家的财政也无法承受。
《史记》中记载着:“明年(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这边请大家注意一下,秦国白起攻下魏国六十一座城池,竟然没有秦军斩获的记载,不可想象,难道是司马迁忘记了?可是在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把赵国的二万士卒沉入河中。在秦昭襄王四十三年,白起攻下韩五城斩首五万。
为什么秦夺下五六座城池都有斩首记录,而秦夺魏六十一城却无记录?其实道理很简单——城池不驻军(秦军去哪里斩获)。所以,一般的城池守军也就百来人,大的城池几百人,根本无法抵抗精锐的攻城大军,大多时侯都直接投降了。虽然如此,可积少成多,对于一个国家,城防军的总数也是惊人的,楚国有两百多座城池,城防军二十几万。
那么,这些士兵的战斗力如何?战国时期,虽然不像后世的大一统国家的“留守军,稻草军”那样,可是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化训练,没有装备,战斗力比较弱,最多也就是在本土运送粮草、辎重,在前线挖一挖战壕,做一做后勤工作而已。

(2)训练军团,这支军队的人数很少,但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勇中之勇,大多数为中低层的干部,干部带兵。他们主要负责的是新招募的壮丁的训练工作,战国之世,全民皆兵,基本的身体素质都比较强。训练军团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授新兵关于战场的基本知识,并且进行军队的队列、结阵、号令等军队的日常训练。因此训练军团也常常并入到主力大军之中,平时训练,战时上战场。
在讲完城防军、训练军之后,一个国家还有哪些军队建制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05 11:27:53 +0800 CST  
@福建大德 2016-08-09 11:48:28
第九章【巩固王权】
我们先来看一下秦国的这几座巍巍的权力大山:独断专行的太后;独揽大权的“四贵之首”秦相穰侯(军政全才);掌握刑法大权的华阳君、泾阳君;任免官员的高陵君。秦国的外戚势力如此之大,太后和“四贵”联手架制秦王,秦王处处受到掣肘,一国之君的处境可想而知。
在公元前266年,即秦昭王四十一年(范雎受重用近3年),范雎再次向秦昭襄王提出了一个对内的方略(远交近攻是对外方略),那就是——巩固王权,范雎提出了以下几点:
(1)秦国的王权不显。山东齐国只听说孟尝君,而不知齐王;秦国只闻太后穰侯,而不知秦王。作为一国之君,而王权不显,被太后和“四贵”架空,长此以往,使国家陷入危亡之中。
(2)王权旁落的危害。穰侯只不过是秦国之臣,凭借的大王的重权,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随意与其他国家签订盟约,讨伐征战,秦国到底谁为王?更可恶的是,如果秦军胜利了,穰侯就趁机扩大自己的封邑,秦军不是为了国家而战,而是为了穰侯的私利而战;战败了,穰侯就将这责任推给大王,把祸患留给秦国。
(3)举例证明。范雎举了两个例子:
一是齐国两位大臣专权,第一位是崔杼(zhu),在齐国掌握大权二三十年,并且射杀了齐庄公,在朝中大肆杀戮。之后,史官记下崔杼弑君,崔杼杀了史官,继任史官依旧如实记载,崔杼大怒,继续杀,总共杀了三位史官[3]。第二位是淖(nao)齿,被齐湣王任命为齐相,却杀了齐湣王,还想和燕国共分齐地。
二是李兑在赵国专权,当时赵武灵王(此时自称主父)的长子赵章密谋沙丘之乱,想逼主父立自己为王,可是被李兑提前发现,率军大败赵章,赵章跑到主父的沙丘宫求救。李兑一不做,二不休,率军围困沙丘宫,将主父囚禁在沙丘宫,在一百多天后,一代英王被活活饿死。
最后范雎总结了一句:如果秦国再这样下去,恐怕秦国在大王之后不再姓嬴。秦昭襄王听了范雎的话之后,第一次感到如此大的恐惧,就说:“你说的对。”
就这样,秦昭襄王和范雎君臣决定为巩固王权采取行动,当然这样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的,大家想一下如果一旦失败,那么太后和“四贵”会怎样做。张禄(此时,范雎还没有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肯定是难逃一死,秦昭襄王很可能被软禁、被废,甚至被杀。所以,怎样夺回权力,需要好好的谋划,那么他们又是怎样谋划的呢?请看下集。
[3]我们后世能够看到 历史 的真实性,得益于成千上万的史官据实记载,不畏强权,不惧铁与血。
-----------------------------
@小手温暖 2016-09-05 18:49:51
真的是真实吗?越看越假
-----------------------------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06 10:59:51 +0800 CST  
第三十三章【军队建制(下)】

(3)主力大军,或者叫野战大军
这是一个国家真正意义上的主力大军,当年,魏惠王凭借着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建立起来的三十多万精锐主力大军在战国初期称霸天下。按照军事上的成法,主力大军都是集中驻防、集中作战。就此时而言,秦国的四十余万主力大军驻守在关中的蓝田大营,进可以出函谷关,退可以镇守八百里秦川。主力大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有着连弩营、辎重营、大型攻守城器械营等等,他们直接面临着战场的第一线,接受生与死的考验,在数次、数十次的战斗中浴血拼杀,在残酷的战场上顽强的生存下来,在堆尸如山的环境中爬了回来······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是主力大军,主力大军是一个国家的支柱,它们是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秦国正是靠着这支军队攻城略地,蚕食六国;秦始皇正是靠着这支军队横扫六合,席卷八方,最终统一天下。

(4)天子的亲军
这支军队往细了说主要可分为三部分:
一是,巩固都城,驻守在都城周边城池的军队;
二是,负责都城城防、维护都城治安的军队;
三是,守卫王宫(或者说皇宫,此时还未称帝)的军队。
都城一般是位于一个国家领土的中央,比较少受到外敌的入侵,可是都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中国的古代,都城往往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交通、教育等的中心,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所以必有重兵布防,为了守卫都城,这些亲军大多数都是从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当然,像秦国这样的强国,本土作战都已经很少了,更何况远在关内的咸阳,此时的秦军大部分发动的都是为了削弱别国有生力量(后期为统一天下)的战争。天子的亲军虽然装备第一、粮饷第一,可是他们长期处于安定、舒适、繁华、富饶的大后方,慢慢被市井所腐蚀,战斗力有所下降,他们的身上缺少像主力大军一股杀气,缺少一种来自战场硝烟的血腥味。

在这一集中,我们探讨了一个国家的军队建制,让大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当时秦国的国土面积,介绍一下秦国的基本情况,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06 11:00:16 +0800 CST  
@福建大德 2016-08-09 11:48:28
第九章【巩固王权】
我们先来看一下秦国的这几座巍巍的权力大山:独断专行的太后;独揽大权的“四贵之首”秦相穰侯(军政全才);掌握刑法大权的华阳君、泾阳君;任免官员的高陵君。秦国的外戚势力如此之大,太后和“四贵”联手架制秦王,秦王处处受到掣肘,一国之君的处境可想而知。
在公元前266年,即秦昭王四十一年(范雎受重用近3年),范雎再次向秦昭襄王提出了一个对内的方略(远交近攻是对外方略),那就是——巩固王权,范雎提出了以下几点:
(1)秦国的王权不显。山东齐国只听说孟尝君,而不知齐王;秦国只闻太后穰侯,而不知秦王。作为一国之君,而王权不显,被太后和“四贵”架空,长此以往,使国家陷入危亡之中。
(2)王权旁落的危害。穰侯只不过是秦国之臣,凭借的大王的重权,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随意与其他国家签订盟约,讨伐征战,秦国到底谁为王?更可恶的是,如果秦军胜利了,穰侯就趁机扩大自己的封邑,秦军不是为了国家而战,而是为了穰侯的私利而战;战败了,穰侯就将这责任推给大王,把祸患留给秦国。
(3)举例证明。范雎举了两个例子:
一是齐国两位大臣专权,第一位是崔杼(zhu),在齐国掌握大权二三十年,并且射杀了齐庄公,在朝中大肆杀戮。之后,史官记下崔杼弑君,崔杼杀了史官,继任史官依旧如实记载,崔杼大怒,继续杀,总共杀了三位史官[3]。第二位是淖(nao)齿,被齐湣王任命为齐相,却杀了齐湣王,还想和燕国共分齐地。
二是李兑在赵国专权,当时赵武灵王(此时自称主父)的长子赵章密谋沙丘之乱,想逼主父立自己为王,可是被李兑提前发现,率军大败赵章,赵章跑到主父的沙丘宫求救。李兑一不做,二不休,率军围困沙丘宫,将主父囚禁在沙丘宫,在一百多天后,一代英王被活活饿死。
最后范雎总结了一句:如果秦国再这样下去,恐怕秦国在大王之后不再姓嬴。秦昭襄王听了范雎的话之后,第一次感到如此大的恐惧,就说:“你说的对。”
就这样,秦昭襄王和范雎君臣决定为巩固王权采取行动,当然这样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的,大家想一下如果一旦失败,那么太后和“四贵”会怎样做。张禄(此时,范雎还没有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肯定是难逃一死,秦昭襄王很可能被软禁、被废,甚至被杀。所以,怎样夺回权力,需要好好的谋划,那么他们又是怎样谋划的呢?请看下集。
[3]我们后世能够看到 历史 的真实性,得益于成千上万的史官据实记载,不畏强权,不惧铁与血。
-----------------------------
@小手温暖 2016-09-05 18:49:51
真的是真实吗?越看越假
-----------------------------
@福建大德 2016-09-06 10:59:51
-----------------------------
可以去看一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06 11:07:28 +0800 CST  
第三十四章【秦国的国土疆域】

在公元前261年,即秦昭襄王四十六年,秦、赵长平大战的前一年,此时,秦国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又能为这场举世大战提供怎样的后援支持?在这一集中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秦国的基本情况。
秦,一开始只是为周王室养马和守卫戎族的嬴氏部落,是华夏民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公元前771年,周朝被西戎攻破镐京,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杀,之后,周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中国历史开始了春秋战国将近五百五十年的历史。秦襄公因勤王有功,被封为一等公侯,获得这项殊荣的还有东方的姜齐政权。在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建立了秦国。
在历经了五百零九年的发展壮大,此时秦国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呢?特别是秦国自从孝公变法之后的这近百年来,秦国四代有胜,领土得到了很大扩张,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秦国的领土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关中,八百里秦川。这是秦国的腹心地带,可以说是秦国最主要、最核心的地区。同时,这也是嬴秦先祖与西戎血战百余年,用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土地。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号称“天府之国”,而且易守难攻,拥有着四塞之固,大秦帝国因此统一天下,后世的汉高祖因此成就帝业。
(2)陇西郡,可是说是老秦的发源地。想当年,嬴秦部落只是为周王室在陇西牧马,谁会想到后来秦国大出天下,陇西是秦国的后院,是嬴秦部落的根,是秦国的民族之魂。那里为秦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骑士、战马,默默的给秦国提供着后援。
(3)巴、蜀两郡,此时,秦国攻下巴蜀已近半个世纪,巴蜀已经基本稳定下来,巴蜀千里之地,不仅扩大了秦国的战略纵深,还为秦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饷、赋税、兵源、田亩、子民······虽然此时的都江堰工程还在勘探、(小规模)建设期间,可是巴、蜀两郡毫无疑问是秦国的大后方。
(4)上郡、北地两郡,这两个地方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的匈奴入侵,因此,盛产精锐骁骑,机动灵活,英勇善战。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强大,军力强大,所以北方的匈奴都不太敢进攻秦国,改去入侵赵、燕两国去了,如果秦军只是守住上郡、北地两郡,那么所需的兵力就不需要那么多,可以将部分兵力调入后来的长平战场。
(5)河东郡,原韩国的领土,白起趁着秦昭襄王十四年,在伊阙大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韩国元气大伤之际,直接占领河东,设立郡县,不仅巩固了函谷关,而且在关外直接建立了一个前沿大基地。
(6)河内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魏国大将吴起率领大军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把秦国压制在关中平原的中、西部,魏国大富,独霸天下。可是在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率军攻下魏国六十一城。秦国河内郡的建立,不仅与河东郡互为犄角,而且在正面直接压迫赵、魏、韩三国。
(7)南郡,巫、黔中郡,秦昭襄王二十八~二十九年,白起连续的攻楚,大败楚军,并攻下了楚国的郢都等地,大大的弱楚,而且得到了楚国的西部富饶的地区(都城周边,不繁华才怪)。秦国的东南部有了这三郡,不仅国土面积大增,而且为秦国提供了坚实的后援。
单单在秦昭襄王元年~四十六年的期间,秦国就新设立的河东郡、河内郡、南郡,巫、黔中郡,扩地将近方圆两千里,如此的扩地速度,如此的扩地面积,世所罕见,大大的削弱了六国的实力(特别是楚、韩、魏三国)。
那么此时的秦国的国土面积到底是多少?很可惜,由于很多原因,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在这里,我们只能大概估计一下:我个人认为此时秦国的国土疆域大约有方圆4500里。那么赵国的国土面积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07 12:42:42 +0800 CST  
第三十五章【赵国的国土疆域】

在公元前403年以前,赵、魏、韩其实都是属于晋国氏族,在晋景公时,赵氏几乎被政敌屠安贾屠杀殆尽,最后留下一个赵氏孤儿赵武的悲剧。后来,赵武联合晋厉公,重新掌权,使得赵氏得以继续发展。在后来晋国好几位君王昏君、庸主的出现,君王大权旁落,晋国的大权在六大氏族的手中,其中以智氏最强。智氏联合赵、魏、韩先灭了其他两氏族,最后智氏联合魏、韩,进攻赵国都城晋阳,赵氏在危机之中,联合了魏、韩氏,灭了智氏,三家瓜分了晋国。
赵国在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虽如此,赵国却是一个“四危之地,八战之国”,相连的国家实在是太多了,导致几乎年年有战,这也造成了赵人的性如烈火,武勇不屈的性情。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开始强大,历经三代君王,六十余年的扩张,此时的赵国领土面积主要组成有这些:

(1)赵国腹地,邯郸、武安、西上党地区,位于赵国国土的南部,相当于秦国的关中地区,物产丰富,资源丰富,人口众多。
(2)雁门郡、代郡,赵国的北部地区,主要负责防守林胡、娄烦、匈奴,因此,赵国也建立了名震天下的骑兵——边军,战斗力极强。前期由于赵国没有变法图强,边军一直处于守势,镇守北境,没有南下参加中原争战;后来,由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赵国国力、军力大涨,灭掉了林胡、娄烦,扩大了赵国的领土。
(3)云中郡,中心区位于今呼和浩特附近,畜牧业规模很大,养了成千上万的牛羊,是赵国战马来源的主要基地,给赵国提供了稳定的后援。
(4)吞并中山国,中山国位于赵国的领土以西,而且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得赵国的国土分成南、北两块,首尾不能相连,因此剿灭中山,将赵国的领土合二为一,对于赵国来说,拥有者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时期,多次派兵进攻中山国,最后灭了中山国,赵国不仅扩地五百里以上,而且还打通了任督二脉,成为了一位真正的绝世高手。
(5)接受韩国上党郡,赵国接受了韩国的上党十七城,给邯郸增加了三百多里的战略纵深,并且进逼秦国河东、河内两郡,取得了居高临下的态势,在战略上取得了主动的地位。

综上所述,我估计此时的赵国国土疆域应该有方圆3000多里,国土面积、变法的深度、广度都不及秦国,所以赵国的综合国力在秦国之下。虽如此,想当年孙膑不也凭借着国力稍逊一筹的齐国,在桂陵、马陵两次大败魏国霸主,使得魏国从此一蹶不振。所以,国家的实力是一部分,但是出色的将领谋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那么,此时秦、赵两国的出色将领有谁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08 11:38:05 +0800 CST  
第三十六章【白起的四大战将】

我们先来看一下秦国的几位出色将领吧,第一位肯定是武安君白起,数十万秦军奉为“战神”,纵观其一生,百战百胜,而且每一战都打得干净利落,又狠又刁又猛,几十年来威震天下,白起挂帅,天下几无人敢抗。当然在这一集中,我想主要来介绍一下白起手下的“四大战将”。

(1)四大战将之首
王龁,此时为秦国的左庶长,军政实权大臣,寻常战事一般都是他出马。王龁作战勇猛,身经百战,屡立战功。这次秦军先期增兵河内郡,之后进攻上党,都是王龁为主将,独当一面。可惜,王龁一生中最大的败绩是进攻邯郸之时,被信陵君率领的魏、楚数十万援军打的大败,损失了十几万秦军将士,这次大败也导致了王龁后来没有成为秦国的上将军。之后,王龁在秦庄襄王三年,再次攻破上党,并且还辅佐了秦王嬴政。一生中,历经四朝为将,功勋卓著。
(2)四大战将之二
蒙骜,以前是齐国人,后投靠秦国为将,他为人谨慎,性格沉稳,在白起时期,大多数时候都是担任中军主将,负责前军(王龁)与后军粮草辎重等等各项繁杂的事物。他的儿子蒙武、孙子蒙恬和蒙毅都是非常著名的朝廷重臣,可以说是名将一门,光耀千古。
蒙骜一生中,也是历经四朝,战功卓著,特别是在白起死后,担任秦国的上将军,这时他的战功才更加突显出来,可以说是大器晚成。蒙骜一生中夺韩十余座城池、破赵三十余城、下魏近五十城,并且设立三川郡(周室)和东郡(与齐国相连),可以说是秦国的勾股重臣。
当然,蒙骜一生中最大的战绩是:在秦庄襄王三年攻打魏、赵两国,攻下三十七座城池。可是后来因为秦国的战线过长,信陵君又率领数十万的五国联军(除了齐国),第二次击败了秦军,秦军损失十余万。
总的来说,就战功和一生中对秦国的贡献而言,四大战将中蒙骜应该是排在第一位,可是在白起时期,他的锋芒还没有真正显露出来,所以暂时屈居第二了。
(3)四大战将之三
王陵,很奇怪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非常少,但是他为人机敏,办事练达,善于骑兵作战。比如这次,白起将镇守野王,修筑粮仓,扩宽道路的重担交给了他,足以见白起对他的器重。王陵可以说是白起手下的一支尖兵,往往在战场最胶着时,插向敌军的心脏。
我觉的王陵比较适合去实施主帅布置的任务,不太适合做独当一面的统帅,后来在围攻邯郸时,王陵率领二十万大军,猛攻邯郸,可是赵国军民殊死抵抗,竟然折了秦军五校人马(将近五万),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绩了。
(4)四大战将之末
桓齮(yi)或者叫桓龁,此时为秦军的步军主将,办事老成。可是在这一时期正史上记载比较少,在后来秦始皇时期倒是较多。他的一生中,历经百余战,屡立战功。最大的一次战绩是在:秦始皇十三年十月,攻赵平阳,斩杀十万人(后被李牧大败,秦军损失十万)。可说是功过相抵,这战白打了。

在这一集中,我们介绍了白起的四大战将,大家也对他们性格、能力、才华、战功有了一些了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此时赵国的名将,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09 12:29:59 +0800 CST  
第三十七章【赵国的名将】

此时是赵孝成王五年,这位赵王继位称王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他的父亲赵惠文王不仅给他留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也给他留下许多名将名相,一个国家最宝贵的是什么?人才。此时赵国的名相有蔺相如、虞卿、平原君赵胜,在这一集中,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赵国的名将。
(1)乐毅
乐毅是燕国的上将军,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后来被燕昭王封为昌国君。主要功绩是辅佐弱燕,振兴燕国,联合秦、魏、赵、韩四国结盟,之后乐毅亲自率领五国联军,在公元前284年,攻打齐国,连下齐国70余城(除了即墨、莒城),使得燕国一举成为方圆5000余里的大国。可惜后来,一代雄主燕昭王死后,乐毅被继位的燕惠王罢免(田单趁机大摆火牛阵,收复齐国全境),乐毅就跑到了赵国,被赵国封为望诸君。
此时的乐毅在赵国已经居住了十几年,每天深居简出,淡薄名利。所以,我觉得乐毅也不适合为赵军的统帅(指挥长平大战),因为一是乐毅的心气没有了,他以前已经取得过了举世闻名的战绩,现在基本算是隐居了;二是他是从燕国外来的,赵王会把举国的兵马交给他吗?三是乐毅已经近十八年没有统军,他对军队的情况、战力、后勤、各位将军等等都不了解。所以赵国不会让他成为统帅,率赵军抵抗秦军的。
(2)廉颇
廉颇,赵国名将,早年就曾率赵军屡败秦师,身经百战,屡立战功,特别是在公元前283年,廉颇率赵军伐齐,长驱直入,夺下阳晋,以勇气闻名于天下诸侯。
在廉颇的一生中,几乎有五十年的时间在赵国为将,截止于此时(公元前261年),廉颇为赵将有将近三十多年,很早以前就是赵国的上卿、上将军,他对四十余万赵军了如指掌,指挥大军如指臂膀。所以,廉颇肯定是抗秦大军统帅的不二人选。
(3)乐乘、乐闲
乐乘是乐毅的同宗,乐闲是乐毅之子,他们都是赵国将领,才能虽比不上乐毅、廉颇,但是他们统帅十万大军之才还是有的。
(4)许历
他的故事要好好讲一讲。许历成名于秦、赵两国的阏与之战,当时他是赵奢援军中的一员,只是一个小小的百夫长。赵奢当时知道秦军在半道上设下了埋伏,于是就在邯郸城外30里的地方安营扎寨、深沟高垒,麻痹秦军。28天后,秦军撤走埋伏,赵奢军经过两天一夜的急行军,迅速迂回切断了秦军的退路,秦军回军,想要拼死打开退路,一场血战一触即发。正是在这时,许历向赵奢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秦军势大,厚阵以待(赵军要建立多道防线,严阵以待);二是先占北山者胜。
于是,赵奢就令许历率一支军守住北山,与赵奢互为犄角,秦军猛攻不能破,最后秦军主将胡伤战死,十万秦军全军覆没。富有谋略的许历经过此战,成为了赵国的国尉(国防部长),至今已有八年。
(5)赵括
幼年时就是非常聪慧的神童,很有名气;少年得志,是赵孝成王的同窗,很有才华,博学机变;青年时就继承了父亲的马服君高爵,参议朝政大事。可以说他的履历光鲜亮丽,令人羡慕。但是,正是由于他成长的一帆风顺,没有经过现实、战场的历练,也没有赵奢[8]的严父敦敦教导,所以养成一种傲性,轻言兵事。
在这一集中,我们介绍完了赵国的名将,那么在下一集中,我们开始讲述秦赵大决战——长平大战,请看下集。
[8]补充说明一下:赵奢由于在阏与血战中,身负重伤,虽然生还,但是身体元气大伤,因此几年后就逝世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11 09:25:23 +0800 CST  
各位读者,不好意思,这边更正一下:在第三十二章【军队建制(上)】(1)城防军中的“《史记》中记载着:明年(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为大良造。”
这边的“明年”应该是“秦昭襄王十八年”。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11 11:51:31 +0800 CST  
第三十八章【长平大战开始时间之谜】

很高兴在这一集中,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长平大战,其实在历史上关于长平大战有许多的疑点,其中关于长平大战的开始时间就存在着几个说法:
(1)在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并占领韩国野王,冯亭献地到公元前260年九月赵军投降,近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
(2)从公元前260年初,秦将王龁进攻上党到公元前260年九月赵军投降,近九个月的时间。
(3)从公元前260年四月,赵括取代廉颇为将到公元前260年九月赵军投降,近五个月的时间。

那么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第一种说法是从秦国进攻韩国野王,冯亭献地开始算起,理由是:表面上,秦国虽然是攻韩,但在战略上是为了压制赵国,是为了同赵国进行战略决战而准备的。比如:在汉元年8月,刘邦集团进攻关中,标志着楚汉战争的开始。当时刘邦只是进攻三秦呀,没有进攻楚王项羽,可是大家都把进取关中当做是楚汉战争的开始。现在的秦国进攻韩国不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对于这一条观点,我并不完全赞同,我觉得这两者还有一些差别。项羽是“西楚霸王”,天下的共主,刘邦攻三秦,那是对项羽霸权的挑战,是对楚国势力的挑衅;而韩国不同,它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没有依附赵国,那只是秦、韩两国之间的战争。
虽然如此,但是也有人将赵国接受上党之后,秦赵两军的对峙两年的时间也算进长平大战。他们认为,此时秦赵两军处于准战争状态,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两年的消耗,使得赵军粮草不足,急切进攻求战,这也导致后来赵军长平被围。

第二种说法是从秦将王龁进攻上党开始算起,坚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有这几点:
首先,这是秦、赵两国之间的直接对抗,兵对兵、将对将,真刀实枪。
其次,秦将王龁,秦国第一猛将,率军进攻;抗秦何人?赵国最有名的上将军廉颇,亲自统兵,严防死守,给世人上演了一场矛与盾的攻防大战。
最后,正是因为秦军的寸步不让,步步紧逼,向天下诸侯展示了秦国争夺上党的决心,这才直接导致了秦赵举国大决战——长平大战。

第三种说法是赵括为将,率领赵军发动进攻,最后被白起引诱并围困在长平,四十六天后,赵括被秦弩射死,剩余赵军全部投降。我觉得这一部分就单单讲了秦、赵两国的军事上(长平大战)的决战阶段,没有讲到先期廉颇的防御阶段、秦赵两国的调兵遣将等。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关于长平大战的开始时间,第一种和第二种观点都是可以的,如果要更加准确的表述划分:在公元前262年~260年为上党对峙阶段;在公元前260年初~9月为长平大战阶段(其中7月~9月为长平大战的决战阶段)。
关于这几点,不同的人应该会有不同的看法,其实这就是文学、史学的乐趣,在此,我希望求同存异,大家一起积极探讨。在这一集中,我们讲到了长平大战的开始时间,接下来,这场大战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12 12:26:55 +0800 CST  
第三十九章【廉颇布防】

在公元前262年2月冯亭献地之后,3月廉颇就率赵国的大军开进上党,接防关隘,到秦军王龁在公元前260年进攻上党,这边有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间隔,赵国在外交上派出蔺相如、虞卿合纵六国,最后三晋盟约达成,军事上的廉颇在上党又是怎样布防的呢?
鉴于在公元前262年4月王龁进驻河内郡,王陵进军野王,逼迫赵国上党,廉颇不仅要求赵王增兵,还在战略上采取守势,之后,廉颇选择在上党的长平地区进行了布防:

(1)西线空仓岭布防
也称作老马岭,这座山岭的中部是高平关,这个关口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左边是峭壁,右边悬崖,是军事交通的要道。廉颇为了保证这座关隘的万无一失,更是在关后修建了二鄣城(希望大家记住这个城池),作为后援。
(2)中部丹水防线
长平地区有一条的河流叫丹水,这条河流直接正面迎接着秦军的河内大军,廉颇派遣赵军在此凭借着这条天然的防线,构筑了赵军的纵深防御。
(3)东部石长城防线
这条石长城长达百里,沿着西北至东南走向,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它向西托住了空仓岭、丹水防线,后面是武安、邯郸,可是这条由韩国时期修筑的石长城,年久失修,多处都已经残破不堪,所以当前的要务是要赶紧修缮。廉颇亲自驻守在石长城,日夜抢修,并且向邯郸紧急调集大型守城器械,廉颇把这作为赵军的大本营。

廉颇认为,只要坚持这三道防线,那么只要深沟高垒,避战不出,等待秦军的锐气丧失,那就可以寻找出有利于赵国的战机。再说,有了这三道防线,即使有些失利,那么秦军也只能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挤压赵国空间,不能将赵军分割包围,只要保证后援的通畅,秦军最后必将知难而退。
那么对于廉颇“逢战必守”的慎密策略,当时的赵军将领有提出异议吗?我在《史记》、《资治通鉴》中没有找到记载,不过也有人说,当时是有一些将领是不同意廉颇的意见的,甚至是后世也有许多人认为:赵军的长处在于“善骑、善射”,最适合进攻,赵国已经夺取了上党郡,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为什么要采取守势呢?这不就是相当于把赵国的精锐骑兵窝死,眼睁睁的失去自己的优势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会在下一集中一起来探讨,请看下集——赵军攻守之谜。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13 11:32:04 +0800 CST  
第四十章 【赵军攻守之谜(1)】

那么,赵国在夺取了上党十七城之后,赵军是否应该主动进攻秦军呢?在这一集中,我们一起来具体分析一下。
我觉得廉颇的布防是正确的,赵军不应该主动进攻秦军。理由如下:
一、在战略上
赵国君臣根本没有想过会与秦国进行战略大决战。他们想到的只是如何去守住上党十七城,使秦国知难而退军,再把上党郡消化之后,进行下一步。因此,赵国君臣没有进行举国大战的战略准备,粮草、后援、军械、兵源、盐、铁、医药品等战略物资都没有进行提前储备。到后来,数十万秦军压境,赵国只是被动的防御,被迫进行大决战。
二、兵制
关于这点,我想给大家详细的讲一下。前面我们讲过,国家的军队建制分为留守军、训练军团、主力大军、天子亲军四大部分。在这边,我主要介绍一下兵制的发展。

(1)铁器大军取代青铜器大军
在很久以前,人们还没有发现铁,使用的是青铜器。在西周末年,中国古代开始进入了铁器时代。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发明,使得中国的冶铁技术更加成熟,这比欧洲还早两千多年;
铁能够产生比青铜器更高的硬度;用铁做兵器,更加的锋利。因此,即使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各国也纷纷进入了铁器大军的改革时代。

(2)步骑大军取代车兵
在周天子时期,周王分封天下,周天子为万乘之国,一些大的诸侯国(公侯)为千乘之国,所以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为车战。一辆兵车上有3个人,一人是驽手,负责驾驭马车;一人拿着长兵器(大部分是戟、枪),背着弓和箭;另一人拿着盾牌和短刀,主要负责近身时的防御;一辆兵车下有三十六位步兵。可是由于建造一辆兵车的时间很长,再加上车上的甲士训练时间更加漫长,车兵需要很好的默契,战车的造价、维修、保养的高昂。春秋后期渐渐将车上的甲士削减成了2人,一人驾车,另一人负责攻防,并且还增加步军的数量,将其加至七十二人,后来甚至是百余人。正是由于车战的高昂消耗,这也导致了在春秋时期,往往一战就能够确立“霸主”地位十余年,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晋文公和楚王的城濮之战,晋文公胜后,称霸诸侯十余年。
在进入战国之世,天下被七大战国和三四十个小的诸侯瓜分,几乎年年有战,因此,车战已经不再适合这个战场,各国都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新式步骑大军,比如:魏国的骑兵和天下闻名的重甲步卒魏武卒,齐国的技击之士(比较强调单兵的作战能力)。所以,此时已经进入到了步骑大军取代车兵的兵制时代。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秦、赵两国的兵制情况,看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14 11:41:26 +0800 CST  
不好意思了各位读者,最近由于台风的影响已经停水、停电、停网、手机无信号、电话打不通5天了,无法更新,倒退回“煤油灯时代”了。虽如此,笑对人生,有电有网就立即更新。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19 20:36:08 +0800 CST  
唉,还是没有电,还要坚持几天?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23 12:05:51 +0800 CST  
历经十天的考验,现在终于有电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25 09:19:53 +0800 CST  
不知道为什么41章更新不出,没法发表,查重也才百分之九。
四十一章主要是分析赵国骑兵和秦国骑兵的战力大致相等,而秦国的步军远胜赵军步卒。
第四十二章【赵军攻守之谜(3)】

如此的魏武卒还是比不上秦军锐士,秦军的锐士的步军战斗力可见其恐怖程度,至于为什么秦锐士比魏武卒还要精锐善战?我觉得主要:一是秦国的武器装备更加精良,比如:铁器盔甲、秦弩、铁器等;二是秦法奖励军功,立功必赏,举国公战。
所以在正面对决中,赵国的步军肯定是不堪一击。
除了这些还有吗?当然还有,比如一下的几个装备:
一、秦弩
闻名天下的秦弩,春秋时期,越国有着一大批出色的铸剑师,他们铸造出来的宝剑,至今仍然令人惊叹,以现在的工业、化学、机械水平,竟然不能造出与两千多年媲美的作品。越国的这些铸剑师在越国被楚国灭亡之后,背井离乡,先来到了韩国,造出韩弩(这个大家可能听说的较少);之后被秦法的吸引,来到了秦国,铸造出了秦弩。从后世西安挖掘出来的秦兵马俑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弩主要可以分为这几类:
(1)大型机发连弩,威力强大,箭杆如长枪,一旦发射出去,威力远比标枪的投掷威力更大的多,能够发发钉在敌方的城墙。如果要是对敌方的骑兵发射,能够连人带马一起钉在地上,其杀伤力可见一斑。缺点是大型机发连弩的保养、维修十分昂贵,远大于兵车。
(2)单兵连弩,也是轻型连弩,最主要的优点是机动灵活,弩兵们组成三排连射,一排射击,一排准备射击,一排装箭,如此连射,给敌军以重大的杀伤。我们中国的秦弩兵的创举,比起后世法国拿破仑的三排射击,早了近两千多年。
(3)脚踏弓,也叫重型连弩。使用的秦弩兵都是坐地,用脚去蹬弓,每一位弩兵带上百余支箭,一齐连射,威力比轻型连弩更加强大。
二、秦军大型的攻城器械
关于大型攻城器械,主要有这几种:
(1)云梯,这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电视剧上常有。大型云梯就像是一座爬高的移动城堡,可以派弓弩手站在云梯上,远远地居高临下的向城墙上的守军进行射击;也可以派遣步卒,当云梯靠近城池,步卒可以直接跳上城墙,与敌军拼杀。
(2)壕车,这个比较简单,主要用于跨越敌军挖的壕沟、护城河,就不详细介绍了。
(3)冲撞车,主要作用就是将敌军的城门撞垮。整个撞车的车架高大坚固,底部安有轮子,最主要的是悬有巨大的撞杆,撞头用精铁制成,大大增加它的威力,百余个士兵用它来撞击敌军的城门,一般三四十下就能够撞开。

那么赵国呢?没有大型机发连弩、重型连弩,只有一些少量的轻型弩箭,攻城器械也有一些,但是在规模上、威力上、数量上都远不如秦军。故此,秦国自孝公以来四世有胜。我们再结合前面的章节:赵国的骑兵几乎与秦国的骑兵战力相等,可赵国的步军远远不如秦军锐士。而且赵国在战略上,又没有做好与秦国举国大战的准备,如此赵军,敢进攻秦军吗?如果赵国发动进攻,那结局将会怎样?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25 09:40:41 +0800 CST  
第四十一章【赵军攻守之谜(2)】

先来看一下铁器大军,秦国自从秦孝公商鞅变法以来,国富民强,府库充盈,并且秦国将铁器收归国有(除了用作农具),秦国将铁器变为官营,不允许私自进行买卖,这样秦国就能最大限度的集中整个国家的铁器。
《战国策》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秦武王时期,武王奇怪甘茂为什么还不出兵攻韩,甘茂说自己担心秦王会反悔。于是两人定下约定:秦王不干预军事。然后,甘茂率领秦国大军进攻韩国的重镇宜阳(有着天下最大的铁矿),秦军猛攻了五个多月不克。
武王想退军,甘茂不语,拿出了以前的约定文书。于是,秦武王立即醒悟,继续强力的支持甘茂,最后,甘茂攻下了宜阳,夺得了天下最大的铁矿,这大大的加快了秦国的军队铁器改革。
而赵国呢,虽然赵武灵王改革变法,可是不够彻底,国力不如秦国。虽然赵军也装备了一些铁器,可是规模远不如秦国,赵军的(牛羊)皮甲居多。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25 17:26:33 +0800 CST  
第四十三章【赵军攻守之谜(4)】

其实,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不过在这一集,我们就来大胆的假设一下,如果赵国主动进攻,会怎么样?此时的赵国,让我想起了一个二战时期的故事。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发动了著名的苏德战争,在战争的初期,准备有素的五百五十万德军及同盟军,凭着强大的机械化装甲师,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发动闪击战,横扫苏军,向东推进了六百多公里。甚至还进行了世界上最大的围歼战——基辅围歼战,消灭了近66万苏军。之后由于天气的骤然变冷(零下二三十度)和苏军的顽强抵抗,德军折戟莫斯科,损兵50余万,之后双方进入短暂的休整期。
在这时,苏军的最高统帅部(5人)讨论了下一阶段的战略,朱可夫觉得苏军应该继续防守,另一位成员铁木辛哥也同意,可另外两位成员觉得应该进攻,最终的决定权在斯大林手上。信奉“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的斯大林最终拍板——苏军进攻。
面对进攻的苏军,同样信奉这句名言希特勒表示非常高兴。他觉得如果苏军防守,苏军凭借工事防守,那么我需要调集3个德兵来对付1个苏兵;现在我只需1个德兵就能对付1个苏兵,德军也继续进攻。
那么结果如何,在后来的几个月中,苏军节节败退,德军大胜,又向东推进了几百公里,兵临城下——斯大林格勒。

如果此时,赵军面对优势的秦军采取进攻,我觉得赵军必然大败,并且会迅速失去上党,那么秦赵的大决战就应该不会发生在长平了,很有可能发生在武安,甚至是邯郸。所以,我认为赵国主将廉颇在先期采取守势是正确的,而且赵军防守还有这几个优点:
(1)符合赵国驻守上党的战略,赵国的君臣没有想到、也没有做好举国大决战的准备。
(2)防守的一方可以占据地利,居高临下,虽然不能发挥赵国骑兵善骑、机动的优点,但是地利可以补其不足,还可以更好的发挥赵军善射的优势。
(3)缩短了赵国的补给线,赵军主力驻守在长平地区,离赵国的邯郸近,赵国的后援距离短,利于赵国的运输补给;相反,秦军远道而来,补给线长,后援运输压力大。
(4)避敌锋芒,秦军远道而来,锐气正盛,应该先采取守势,等到秦军水土不服、气衰再寻找战机。

那么,在赵国名将廉颇的精心布防下,秦军又会如何,秦军的矛能攻破赵军的盾吗?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6-09-26 12:32:31 +0800 CST  

楼主:福建大德

字数:1812

发表时间:2016-07-31 17: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30 19:03:43 +0800 CST

评论数:13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