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与野,拯救与逍遥。

以下是关于竹书纪年的史料记载。
《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
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其中经传大异,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公孙段》二篇,公孙段与邵陟论《易》。《国语》三篇,言楚、晋事。《名》三篇,似《礼记》,又似《尔雅》、《论语》。《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梁丘藏》一篇,先叙魏之世数,次言丘藏金玉事。《缴书》二篇,论弋射法。《生封》一篇,帝王所封。《大历》二篇,邹子谈天类也。《穆天子传》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图诗》一篇,画赞之属也。又杂书十九篇:《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皙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迁尚书郎。
附一《束皙其人》:
束皙:晋代学者,"二十四史"之一《晋书》的《帝纪》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据载,他是当时多闻博识而精于古文的学者,他生性恬淡,不慕名利,曾作《玄据释》以拟《客难》,从不拿学问作为争取荣华富贵的工具。因此,其学术造诣颇深,他撰写的《七代通志》、《三魏人士传》、《五经通论》、《发蒙记》等鞯著作,均被后世学者推崇备至。
附二《束姓来历》:
从《晋书束皙传》记载考证,束姓是西汉高士汉疏广是后裔。王莽末年,疏广的曾孙孟达,对王莽篡政不满,莽"立新"后,孟达避难逃至东海沙鹿山,改姓束,自此出现了束姓。望族居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县)。束姓名人还有:宋代有枢密都承旨束嘉,元代有画家束宗庚,明代有清官万载县令束清。
附三《汤饼赋》:
晋代束皙的文章《汤饼赋》曰:"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行人失涎于下风,童仆空瞧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干咽"。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0:10:27 +0800 CST  
2;为什么尧、舜,禹之孔子曰遭疑,甚至连现代大儒中的大儒,也疑圣王王道了。

现在讲比较可靠的古史,姑从虞、夏起。 【尚书始于尧、舜,论语亦仅道
古亦仅及尧、舜,史记乃上溯黄帝。此从孔子与六经,实不失为谨严之态度。】
唐、虞时代的情形,决不能如尚书、尧典所记之美盛。
尧典虞廷九宫,【上有百揆,即宰相。】禹为司空,【主治水而司内政。】弃后稷,【司
农政。】契司徒,【司教化。】皋陶为士,【主司法与军事。】垂共工,【司工务。】益掌虞,
【司山泽。】伯夷为秩宗,【司郊庙祭祀。】夔典乐,【司诗歌音乐助祭。】龙纳言,【司
出纳诏命,如周之内史、汉之尚书。】较之秦、汉九卿,意义深长远矣。此正见为儒者
之托古改制。否则唐、虞时中国政制已如此完美,何以二千年后至秦、汉之际,转倒
退乃尔。
大抵尧、舜、禹之禅让,只是古代一种君位推选制,经后人之传述而理想化。
当时尚未有国家之组织,各部落间互推一酋长为诸部落之共主。 【即
尚书所谓“岳牧咸荐”也。】
【钱穆 国史大纲】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0:32:18 +0800 CST  
3.为什么《竹书纪年》如此重要
不准(fǒu biāo)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墓贼。中国史学中一部重要著作“汲冢书”(即现在的的《竹书纪年》),是公元三世纪魏晋时期盗墓贼不准的贡献,此事一直为学术界津津乐道。
不准(音Fǒu Biāo),(今河南新乡市卫辉县人)大体故事如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针对当时一些代表六国的分裂势力,发布了《焚书令》,规定史官须将《秦记》以外的史书全部烧毁,亦即除博士官掌管收藏外,天下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书籍,一律送到郡中烧毁。秦始皇焚书的后果是,战国时期,除秦国外,各国史记均被毁。

个人故事

然而,西晋太康元年,汲郡(即现在河南省汲县西南,抗战前发掘的“山彪大墓”也在这一带)有个名叫“不准”(读音为“否彪”)的人,盗掘了战国时期的一座王陵──魏襄王的陵墓,结果发现了写在竹简上、共有十万多字的古书。据说,当他刚一进入漆黑的墓室时,火把燃尽了,他便捡起墓道里的竹简烧起来“照明”。几天后,偷盗一空的大墓才被发觉,待官府的人赶到时,只剩下散在地上未被烧光的大批竹简。晋武帝接到王陵被盗的报告后,极为重视,立即组织人进行清理。由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总体负责,集合了束皙、傅瓒、张宙、卫恒等几十位文化界名人,参与整理、释读竹简的工作。后人称这些被抢救出来的竹简为《汲冢书》。这些竹简,又被后人整理为《古本竹书纪年》,它比司马迁著的《史记》成书时间还要早二百年。

《古本竹书纪年》说,商王朝自盘庚迁殷后,经过二百七十三年被周朝所灭;而《史记》记录为七百七十三年。两相对照,《史记》中的记录整整多了五百年。经过考证,《古本竹书纪年》是正确的。由于盗墓者“不准”的闯入,揭开了消失的五百年的历史谜案,纠正了《史记》中的一个极为罕见的错误。《古本竹书纪年》与《史记》的这一段公案,因为甲骨文科学考古而终得定论,认为商王盘庚迁都直到商王朝覆灭,只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著名国学大师兼甲骨文专家王国维,在北京大学曾就《史记》与《古本竹书纪年》的差异评说道:“甲骨文中所记帝王上迄殷朝康祖丁,下至商纣王帝辛,一共是八世十二王。”“如果按《史记》所写,十二王掌国七百七十三年,平均每位国王当权时间超过六十四年。”王国维最后下结论说:“十二位国王中,有四位是传弟不传子,也就是有近半数的国王寿命超过一百年,这样的事情可能吗?”

《古本竹书纪年》的出现对晋代史学的独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出土古史整理、研究热潮的直接刺激下,一下子就出现了许多编年史著作,单就晋代史,就有《汉晋春秋》《晋阳秋》《晋纪》等,大量编年史直接以“纪”、“春秋”、“阳秋”为名,这充分表明是模仿《古本竹书纪年》而作的。

负责整理《汲冢书》的荀勖,为国家校勘编次图书,编成《中经新簿》,其编目中,将图书分成了甲、乙、丙、丁四部,其中丙部包括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书籍四部分类的产生,表明史学无论从其实质内容,还是史书的书籍形式上,都已经彻底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成为完全独立的学术门类。

《古本竹书纪年》(原为《汲冢书》)的发现促使了史学对于经学的独立,致使史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而这种学术分类结构的变化,对中国传统学术的走向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凡十三篇,按年编次,叙夏、商、周三代,接以晋国、魏国排次,而周平王东迁后以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以魏国纪年。据《晋书·卷五十一》可知原书十三篇。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秦简,出土锦书、最古老的书《山海经》相吻合,可见其史料价值。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0:44:17 +0800 CST  
4;儒家圣王王道,为何怕《竹书纪年》
这是一部在地下沉睡了500多年的史书,当战国时代魏国的那位史官在用冷静客观,甚至可以说冷酷的笔触写下这部史书的时候,他必定不会想到,自己的这部作品却成了颠覆儒家主流史学话语的惊世之作。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也有种说法为太康元年或者咸宁五年(279),在汲郡(今河南卫辉市西南)有人盗掘魏国古墓,结果发现了一大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据统计有十几万字,这就是对后世学术史有重大影响的“汲冢书”,西晋政府相当重视,派一批学者进行了整理研究,从这批竹简中整理出来的就有这部著名的《竹书纪年》。

这部编年体的史书记载了从皇帝到战国魏襄王20年(前299)之间的历史,是古代唯一一部未遭秦火和儒家篡改的编年体通史。其记载能与甲骨文、金文、《史记》、《春秋》等多方面的资料相印证,真实可信,并且能够纠正现存史书的谬误,如《史记》中关于战国年表中的混乱错误,后世史学家通过《竹书纪年》重定年表,成为重建战国年代学不可或缺的主要依据。《竹书纪年》的出土和整理,还刺激了晋代史学的发展,编年体史书大量出现,比如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孙盛的《晋阳秋》、檀道鸾的《续晋阳秋》、干宝《晋纪》、陆机《晋纪》、刘谦之《晋纪》、裴松之《晋纪》等等,史学彻底从经学中独立出来,在南朝时成为独立的学科,《竹书纪年》在晋代这一学术转变中与有功焉。

然而更大的意义是:《竹书纪年》的发现,是对以儒家历史观为根基的春秋——左传——国语系统和后世的《史记》——《汉书》系统的一次重大颠覆(《史记》作者司马迁虽然并非儒家,但其历史观受儒家影响至深却是事实)。根据《晋书·束皙王接列传》记载,与后世儒家经典大异的有: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这是对儒家的上古史学体系的一次八级地震般的颠覆。原先被儒家形容得穆穆雍雍、和谐谦让的所谓“禅让”,竟然是“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其实这也不是儒家的谎言第一次被揭穿了:“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韩非子·说难》)

商代的伊尹是有商一代著名的辅臣,儒家的历史评论中是这样描写他的:新继承王位的太甲不听伊尹的劝谏,暴虐乱德,于是伊尹将他放逐到桐宫三年,自己摄政,后来太甲悔改从善,于是伊尹将他迎回而授之政(《礼记·缁衣》)。伊尹也就这样成了贤相忠臣的典范。然而《竹书》一下揭穿了这个天大的谎言:伊尹想篡位自立,于是监禁太甲,在桐宫被关了两年的太甲找机会逃回王都,杀了伊尹,恢复了王位!将一个篡位谋政的枭雄说成是大公无私的圣人,儒家史学在这里简直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这种情况其实也并非没有人怀疑,以厚黑学闻名于世的李宗吾就对儒家的史学体系提出过质疑:“世间顶怪的东西,要算圣人,三代以上,产生最多,层见叠出,同时可以产生许多圣人。三代以下,就绝了种,并莫产出一个……三代上有圣人,三代下无圣人,这是古今最大怪事。”仅仅用“礼崩乐坏”来解释恐怕更是难以自圆其说。真实原因现在已经昭然若揭了:上古时代根本不是儒家说的那么淳朴,而是与后世宫廷政治一样的血腥,但是儒家根据自己的见解,孔子为了宣传古世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与今世的“礼崩乐坏”相比较,不惜篡改古史,搞什么“一字褒贬”、“为尊者讳”等等,孔子因此就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依照我的理解,或许有部分原因正是对自己“春秋笔法”的某种愧疚。


欧阳修自负“上法春秋”,在《新五代史》唐本纪上赫然写着“契丹立晋”,成了后世的笑柄,春秋笔法误人,一至于斯。儒家所谓“为圣者讳”,“为尊者讳”,“一字褒贬”等等手法为后世史学家所法,历史的真相也在这些史学家橡皮泥式的笔法中变得面目全非,信史需要后世的史学家费大力气去考证,这是儒家史学观给传统史学带来的恶果之一。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0:52:22 +0800 CST  
读考古史,越简者越真,越是有天人异像,鬼附神授者越疑。春秋战国时崔抒弑君。也就四五字,孔子说尧舜禹事,二个字疑真。此余浅见。

最先记载尧舜禹禅让的是《书》,即《尚书》,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写。要知道,孔子是儒学家,不是史学家,儒家为了说明自己的道理,可以取材历史故事,加以修饰,然后形成自己的思想。
司马迁写史记也是参考《尚书》,后来证明《史记》也有很多错误之处。
在此之前的战国时期,魏国史书《竹本纪年》记载了“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韩非子·说疑》也有同样的记载。史学家证明,《竹本纪年》比史记更准确,很多地方与甲古文完全一致,因此更接近历史。

目前有本书记载了尧舜禹禅让的事情:
《山海经》:过去,人们以为《山海经》是一部怪异、神话书;现在,定论为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综合类文化典籍。全书以山为纲,以海为线,记载了古代的大山5300余座,水名250余条,动物120余种,植物50余种。书的研究价值无法估量。也有人认为该书是大禹和承禹君位的伯益(被启夺权的失败者)所作。
《竹书纪年》:春秋末年三家分晋,其中的一家叫魏国。魏国在战国群雄(除楚国是旧称王以外)中率先称王。魏国是战国早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其中有个魏王谥号襄王,是孟子的同时代人。到战国末年魏国被秦所灭。历史到了《三国演义》之后的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魏襄王的墓被盗开,里面发现大批简书,其中就有魏国的史书《纪年》,记载从夏以来至魏安厘王的历史。其文用蝌蚪文抄于竹简之上。所以称《竹书纪年》(古文)。晋人用当时的文字转抄流传(今文)。该书宋亡佚,明重现史界。这是中国第一部地下出土的古书。它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韩非子》:韩非是战国末年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著作颇丰,影响很大。著作均收入《韩非子》中。

在《海内南经》中称尧的儿子丹朱为“帝丹朱”,这给后人透出一个清晰的信息:丹朱曾经称帝。那么,帝位怎么变成舜的了呢?该书没有介绍。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有这样的内容: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丹朱,使不与父相见。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韩非子》,其中的文章《说疑》中记载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1:15:33 +0800 CST  
【三】野,阙与野分离


野入世则阙,出世则野。能上能下,上可扶君或计谋以拯救世界,下可隐世或自食其力。

“松下问童子,言诗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这诗都是写一个人到深山里去拜访一个隐士,却没有遇到。或者只是见到“童子”,或者只是对隐士居住的地方“侦察”了一番,对隐士本人没有一点直接的印象。可见“隐士”都是神秘的。他们不会轻易让人发现自己。既然是隐士嘛,就要“隐”得彻底一些,专业一些——“云深不知处”。

从这一诗我们可以知道:一、隐士是不能被人找到的人;二、隐士独自生活;三,隐士生活在山林里;四,隐士生活虽然简单朴素,却自得其乐,逍遥自在,普通人都很向往。

隐士最早是怎么产生的?隐逸精神的发源在哪里?

有人说先有“士”,然后有“隐士”。这话自然是不错的。那么“士”又是什么呢? 古人云“士”是一些“通古今,辨然否”的人,通俗一点说,士就是那种博古通今,懂得审时度势,明辨是非,善于自我选择的人。那么这个士就不是一般有文化的人,而是一些高士、智者,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文化牛人”、“知识牛人”、“精英”一类的人物。

那么这些“精英”从什么时候就有了呢?据《左传》记载,早在尧舜时代就有了这种“精英”,只不过那时专业的叫法是“才子”。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元。世济其美,不陨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举。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八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这是《左传·文公十八年》里的一段话。意思是说以前高阳氏有八个才子,号称“八恺”,高辛氏也有八个才子,号称“八元”。到了尧治理天下的时候,尧似乎看不出他们16个人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竟然没有举用他们。到了舜的时候,舜就很有眼光,知道他们都很了不起,就将他们提拔出来做事,人尽其用。这些人可以说就是早期的“士”了,舜让这些人帮他宣传他的教化。

这些人很明显都是文化人。但是在那时候难道只有这16个文化人吗?当然不是。还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没有被尧舜所用,或者拒绝了尧舜的招用,比如许由、巢父、善卷、石户之农,北人无择等等。这里面就有许多故事了,《庄子》作为一个隐逸学著作,里面确实记载了不少这样的上古隐士。
可以这么说,有文字记载的隐士在尧舜时代就有了;而且这些早期隐士,作为隐士精神的发端,一开始就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纠缠不清的关系。



历史上的隐士们,实际上是操持中国文化的幕后主角。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论断。在中国复杂多派的传统思想中,道家思想与隐士思想有着极深的渊源;即使作为儒家开山祖师的孔夫子,在积极入世的强硬外表下面,也有一颗时刻准备归隐的柔软之心。

历史上的隐士们,实际上是操持中国文化的幕后主角。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论断。在中国复杂多派的传统思想中,道家思想与隐士思想有着极深的渊源;即使作为儒家开山祖师的孔夫子,在积极入世的强硬外表下面,也有一颗时刻准备归隐的柔软之心。

但是自古以来,真正彻底的隐士,我们已经无法确知他们的事迹。我们现在提到的与历史政治有关的“隐士”,也只能算“半隐半仕”的一群,或者叫“半隐士”。所谓半隐士,就是说他们的生平,或者在前,或者在后,或者中间某一段时间,过的是隐士生活,其余的时间,就是出山入世,参与现实社会,和实际的政治有了牵连。不论是在正史典籍或者野闻演义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些世外高人出山辅佐明主,荡平天下,拯救世界,创立不世功业的故事,这便形成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有的景观:凡在非大治则大乱的历史当口,或者建国创业的初期,身为中国文化幕后的“隐士”们,就会临危受命,挺身而出,而到了治平时期,便又默默无闻,销声匿迹。所以,历来的统治者对隐士既尊重又畏惧,感情颇为复杂,而历代隐士们的命运也常常随之斑驳多变,难以尽说。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1:50:15 +0800 CST  
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孕育了道家之学,产生了老子、庄子这样伟大的隐士和道家集大成者,而“方士”之学基本也是属于道家范畴。道家思想博大包容,并不是仅仅一个老子一个庄子就能概括的,更为广大的方士们为中国古代原始科学的创立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方士之学”中包括天文学、历法学、星象学、占卜术,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数学,和号称研究宇宙物理理论的阴阳学;还有因为炼丹和追求“长生不老”而派生的养生学、生理学、药物学、物理治疗学,甚至农学、杂学都可归纳为“方士之学”的范畴。有人认为儒家之学主要是人文之学,而道家之学更多的是在讲自然科学,这是很有道理的。
先从许由和巢父这两个比较矫情的隐士讲起吧。

许由和巢父,是很好的朋友。巢父一直居住在山里,年老之后,在树上搭了一个巢,就是窝,在上面睡觉休息,所以叫巢父。许由这个人也很厉害,“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不正当的酒席不去参加,不正当的饭食不吃,因此尧对他非常信任,很喜欢他,一定要把帝位禅让给他。但许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尧的好意,逃遁到了“颖水之阳”的箕山里隐居起来,因为这个,后人写诗咏志的时候常用”箕山之志”来表达自己隐居的决心。后来尧又派人找到他,规劝他,许由感到尧做的这件事非常讨厌,等规劝的人走后,许由就跑到河边,用河水清洗自己的耳朵。正好这会儿巢父牵着一头小牛到这里饮水,他看到许由的奇怪举动,还以为他耳朵里爬进去什么虫子了呢,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许由就说:”尧想让我接替他做九州的长官,我讨厌听到这个,而且这种话污染了我的耳朵,所以我在这里清洗一下耳朵。”巢父一听,非常生气,指着许由就骂开了:”这还是你的错啊!你小子要是隐居到道路不通,人迹不至的深山老林里,谁还能找到你?你骨子里还是那种以隐居做幌子,沽名钓誉的家伙。你还在这里清洗耳朵,难道不知道你的耳朵已经污染了河水,也污染了我的牛嘴吗?”为了不让许由洗耳朵的水污染牛嘴,巢父牵着牛到上游去了。

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夫民不难聚也,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誉之则劝,致其所恶则散。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乎禽贪者器。是以一人之断制天下,譬之犹一割也。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
意;许由已经看出了”一人之断制天下”的危害。尧提倡”仁义”,这好像是很不错的。”仁义”之说的发扬广大自然是后来孔子儒学的核心理念,但是在这之前,历代当权者就已经将它常常挂在嘴边了。”仁义”二字实在是很伟大的,它在调节人与人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的社会道德修养以及士人的道德自我完善方面一直是一个标杆;但是它不可否认的又是收买民心,获取人才的一个幌子,至于将提倡仁义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将之视作一切的前提,甚至绝对排斥实利,就很不好了。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就会导致许由上面所说的”人人相食”。许由认为,尧一味讲仁义,而忽略了满足人们的温饱问题,就成为一个千古笑柄。百姓是最讲究实际的,尤其是在食不果腹的年代,人民最需要的是吃饱,穿暖,执政者能满足人们起码的生活需求,天下才能太平。如果执政者天天只抛洒”仁义”的空头支票,而轻视生产财富,造成粮仓空虚,一旦遭遇荒年,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人吃人的场面。到那时再提”仁义”,仁义还有什么用呢?这样看来,提倡仁义,不过是为那些禽兽虎狼之人提供了实现其野心的道德幌子罢了。所以许由要逃跑。他要逃掉这种虚假之”仁义”,要逃掉这种自己将来尴尬和可笑的命运。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庄子·徐无鬼》】
说黄帝乘车到具茨山拜访神人,到襄城郊外,忽然迷了路,正好遇到一个放马的小孩。这小孩不但知道路,还知道那个神人的住处。黄帝向他请教治理天下的事情。这个小孩就说:治理天下其实和放马一个道理。放马,要顺马的天性,治理天下,要顺百姓的天性。没必要天天仁义道德地乱喊,只要让百姓吃饱穿暖,不断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就等于天下大治了。

可见,上古时期的隐士之所以要隐,其实有一个避免”为君之害”的思想在里面,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意识到”一人专制”的治理国家模式等于抹杀生活的多样性。“以一人之断制天下,譬之犹一割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1:57:45 +0800 CST  
@余生写史 谢谢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4:09:52 +0800 CST  
人起源于劳动,这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论点。古猿群的进化过程就是这个群体集体劳动的过程。像本书开头提到的那个不爱参加集体劳动的古猿是不可能成为猿群的头领的。身强力壮,能干能吃,而且懂得”罩着”群体中别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头领。从古猿群首领到进化为人类后的部落酋长,再到有史可考的尧舜时代,都是这样的。尧舜之所以能成为当时国家的君主,首先就是要符合上面所说的条件。也就是说,那时的所谓君主其实就是带领大家干活,并没有什么油水可捞。
其实”为君之害”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当国君实在不是好差使,心理素质不好的人恐怕难以胜任。所以有人把当国君看成一个极大的灾难。《庄子·让王》里记载了一个有名的”王子搜逃隐丹穴”的故事。说越国的国君连续三代为他们的臣民所杀害。最近被杀的这个国君有个儿子叫搜,得知自己马上要当国君了,很害怕再重蹈前辈的覆辙,于是就偷偷跑到大山里,在一个山洞里藏起来。本来以为这下子别人再也找不到他,可以平安无事,躲过这场灾难了,谁知道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越国的臣民就找来了,将山洞前前后后围了个水泄不通,严严实实。先是呼唤王子搜,希望他能出来继任国君,但是王子搜不搭理,然后这些臣民就放火用烟熏,到底将王子搜从山洞里熏出来。结果他被众臣民拱抬着返回京城。这个即将登基的国君好像是赴死一样仰天悲叹:”君乎!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所以说国君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有人趋之若骛,有人避之唯恐不及,更不要说那些独善其身的隐士了。

说到”独善其身”,就不能不说说这些隐士的一点点私心了。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4:20:58 +0800 CST  
韩非子说的一针见血:”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之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舜让天下于子州之伯,子州之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囗(左”纟”右”希”)。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曰:”日倦倦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以舜之德为未至也。”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终身不反也。

——《庄子·让王》

善卷说得更好:我现在有吃的,有穿的,经济独立,精神自由,在天地之间逍遥自在,我还要天下干什么呢?而石户之农是舜的好朋友,舜要将天下让给他,他反而觉得舜这个人道德不怎么行,耻于和他为伍,于是带着全家逃走了。还有一个叫北人无择的,更是觉得舜很不地道,甚至不是个正经人,整天不好好在地里干活,却常常到尧身边去左右奉承,简直是个势利小人。他听说舜要将天下让给他,就觉得这是舜在故意侮辱他,居然投河自尽了。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

许由的这个说法真是表达了当时原始社会末期个体意识觉醒者们的心声。许由说他所图谋的是实利而不是虚名;而治理天下,不过是个虚名而已,是一件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以一个人的力量,自耕自食,满足一个人的需要,就好像小鸟自己在树上筑一个小窝,不过占用一个树枝,老鼠喝水不过是喝饱肚子,自力更生,自足自乐,是一件多么自在的事情。这一思想观念说明在尧舜时代,已经有一批所谓的高士有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独立的精神追求。他们根本不再依赖群体,向往过单独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经济的独立,使其在政治上成为一个不受控制的自由阶层,而由此,那种不求进退,意在自得得人生志趣,追求逍遥于天地之间的隐逸思想开始形成了。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4:23:08 +0800 CST  
阙与野,拯救与逍遥


【四】尧,舜,禹时期对后世人类史、政治史、经济史、哲学史、文化史的深刻影响

新石期转入王国,政府转变器,经济大发展,后来有文字纪录的哲学史、文化史所托起源

皆于此时。下面分

析为何这些对中国古代人有影响的事,都发生于此时期。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4:38:53 +0800 CST  
@涩咪咪 2017-04-26 20:54:29

-----------------------------
谢谢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4:40:39 +0800 CST  
在尧舜禹之前的2000-3000年,我国已经有了仰韶文化较大规模的城(如郑州的西山古城)。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多年这段时期里面(“这一段用历史传说来说大约就是尧舜那个时代”),古城已经很多。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古城林立;一些陶器、玉器上的符号“如果说和文字没有关系,恐怕就不好讲了”;中国也出现了礼仪性的大墓;出现了含锌的铜基合金和含铅的铜基合金,也就是出现了黄铜器和青铜器。不久以后青铜器贵族就普遍使用了。” 上述四项,就是世界公认的“文明”的标志。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
舜得到了这些赏赐,瞽叟和象很是眼热,他们又想杀掉舜,霸占这些财物。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分东西时要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把牛羊和仓房分给父母。象住进了舜的房子,弹奏舜的琴,舜去见他,象大吃一惊,老大不高兴,嘴里却说:“我思舜正郁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
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恺”管教化;还有“四凶”,即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杌、缙云氏的不才子饕餮,虽然恶名昭彰,但尧未能处置,舜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
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立舜为继承人,《尚书》中称为舜“受终于文祖”。由于尧帝年老,故而德虽为天子,但是已经开始慢慢过渡放权,将权力逐步过渡于舜。也即舜摄政此指部落联盟首领)之政的事情。经过多年的权利过渡
舜帝
舜帝
,以及政治磨练,舜渐渐获得实权,篡夺了尧的天子之位。
《括地志》云:……《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
《汲冢竹书》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广弘明集》卷一一法琳《对傅奕废佛僧事》
《汲冢书》云:舜放尧于平阳。《史通·疑古》
《括地志》云:……《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括地志》云:……《汲冢纪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史记·高祖本纪》正义
《竹书》亦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山海经·海内南经》注
《汲冢纪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史记·五帝本纪》正义
按照《史记》所载传说,舜摄政28年,尧才去世。舜于三年的丧事完毕之后,便假意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

一切的一切,尧舜禹此时首领已权利很大。再也不是只带领人干活没一点利益的远古首领了。
有利益就有斗争,所以尽管尧为了私利,想自己儿接班没成,把二个女儿都嫁给了舜,舜为了私利,还是夺了尧的位。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5:02:38 +0800 CST  
阙与野,拯救与逍遥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历史只是一连串罪恶与灾难的图画。安分守己与清白无辜的人,在广大的舞台上一向就

没有立足之地。”【列夫 伏尔泰】

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

前.

“江月年年望相似”,是历史的重复上演;人性是好的,我们总听别人这样说,人性是

坏的,我们读史考史,无一不唏嘘人性的邪恶。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5:22:32 +0800 CST  
尧、舜、禹处于在我国古盛的传说时代转变期,后代政治史、哲学史、文化史源亦多托

于此,这很正常。政治家要稳定,就把尧、舜、禹说的领导开明,人民安定幸福。哲学

家要真像,就不断探求尧、舜、禹的事实真像。文学家要博识,连尧、舜、禹事都不知

道,岂不笑话。儒家,道家各说一个尧、舜、禹,都是为自己理论打广告,加分。






在我国古盛的传说时代,禹是一位举足轻重的杰出人物。禹的时期社会
正经历着由野蛮迈向文明的巨大变革。古人曾用“大同”与“小康”来对比
巨大变革前后的情况。《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
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
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
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我国上古时代的原始民主平等精神
与“大同”所揭示的道德观念是吻合的。禹以后的“小康”时代,情况就有
了明显变化。《礼记·礼运》篇说:“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
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
① 《淮南子·本经训》。
② 《尚书·尧典》。
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
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
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
仁讲义,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把
禹作为小康之世的第一位代表人物,的确慧眼独具,是很有道理的。禹是站
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从禹之后,我国古代社会就跨进了文明时代。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5:39:16 +0800 CST  
第四章 夏【有这过程,都待考,史待补】 商

夏商西周的奴隶制文明
第一节 叙说
经历了漫长的远古时代以后,我国古代社会大约在距今4000 年左右的时
间进入了文明时代。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
括。我国奴隶制文明的开端与发展是跟夏朝、商朝和周朝密不可分的。
禹是夏朝的奠基者。从禹子启开始,夏朝正式建立。夏朝共历四五百年
的时间,在大约公元前21 世纪至前17 世纪之间。《史记·夏本纪》集解引
《汲冢纪年》说夏朝“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所谓“无王”,
指夏朝初期太康失国以后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东夷族的羿、寒浞先
后占据了统治地位,直到太康弟仲康的孙子少康时,夏王才恢复了统治。曾
经见到过《汲冢纪年》材料的晋朝人束皙说“夏年多殷”①,认为夏朝比殷朝
的年数要多。他可能是把尧舜的时间都算在了夏朝之内,也可能只把盘庚迁
殷以后至纣王的时间算作殷朝年数。无论如何,在我国文明时代的开始阶段,
夏朝都是历时长久的一个重要时期。
夏王出自姒姓。夏朝时期有许多的方国部落,见于《史记·夏本纪》的
就有杞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冥氏、斟戈氏
等。《吕氏春秋·用民》说:“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
如果说夏朝有几千个方国部落,那还是可信的。夏朝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
还是处于初始阶段,国家也只是雏形,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夏朝与众多的
方国部落之间。夏桀亡国的主要原因在于夏朝失去了诸多方国部落的支持,
从而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
夏朝的情况当然与古代的罗马有许多区别,并不可以进行简单的类比,可是
在阶级斗争初期阶段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还应当是一致的。从总的情况看,夏
朝阶级斗争的规模并赶不上古代的罗马。那种断定夏朝时期阶级矛盾已经相
当严重和尖锐,断定夏朝主要由于奴隶所进行的阶级斗争而覆灭的结论是不
符合历史实际的。
夏朝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商朝的统治者每以夏的覆亡为历史的鉴戒。
汤臣仲虺曾经说:“我闻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式是恶,用丧[厥]
师。”【《晋书·束皙传》】。认为夏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夏王矫诬天命而虐待民众,引起上帝憎
恶,故而丧师灭国。周朝统治者每以夏为自己的正宗,周人屡称自己为“有
夏”。《尚书·君奭》载著名政治家周公的话谓“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
《尚书·立政》记载周公分析周何以能够灭商的问题,谓上天“乃伻我有夏,
式商受命”。周人以夏自称表明姬周族与夏族关系密切,甚至可能原为夏族
分支,所以才对夏表示十分尊敬。《尚书·召诰》载周公之语谓“我不可不
监于有夏”,认为夏朝“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强调周朝统治者必须


《墨子·天命》中篇引《尚书·仲虺之告》。伪古文《尚书·仲虺之诰》据此云:“夏王有罪,矫诬上
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
汲取夏朝覆灭的教训,才能够长治久安。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许多制度、礼仪、文化等对于后世
都有深远影响。孔子对于夏礼很感兴趣,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
也”【《论语》的《八佾》、《述而》、《卫灵公》】,以自己懂得许多夏礼为荣耀。相传夏的开国君主夏后启曾经“舞九韶”,
对于以“韶”命名的乐舞,孔子十分欣赏,认为它已经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
度,“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的《八佾》】
相传,造车、
造酒等技术都是夏朝时期所发明的,并且还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这对后世生
产和生活的发展有不小的作用。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6:01:56 +0800 CST  
阙与野,拯救与逍遥

【二】继夏而起的商朝是由子姓的商族所建立的。商的祖先契与舜禹的时代约
略同时,可见商也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部落。商在早期是活动在黄河下游北方
广大地区的部落,时常进行迁徙,到了成汤时期商族活动在今冀南、豫北一
带。大约在前17 世纪成汤在众多方国部落的支持下灭掉夏朝,建立了商朝。
按照《史记》的记载,商朝共传17 世,31 王。商朝的覆灭是前11 世纪的事
情。《史记·殷本纪》索隐引《汲冢纪年》说商朝“用岁四百九十六年”,
与商朝的实际情况当相距不远。商朝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从成汤灭夏到
盘庚迁殷以前为第一阶段,称为早商时期;盘庚迁殷之后至商朝灭亡,为第
二阶段,称为晚商时期。早商时期殷都屡迁,商朝都邑先后有亳、嚣、相、
庇、奄等。盘庚继位以后把都邑从奄迁徙至殷。这以后,商的都邑还可能有
过小范围内的移动,也可能出现过两都并存的局面,但大体说来,基本上还
是以殷为都邑的。《史记·殷本纪》正义概括《纪年》的说法,认为“自盘
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其说大致可信。
商朝时期王权得到加强。最高君主的名称在夏代多称为“后”,到了商
朝则称为“王”。相传成汤灭夏时就以自己勇武为理由,而号称“武王”。
《诗经·常发》记述商的苗裔对成汤的颂扬说:“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
火烈烈,则莫我敢曷。”灭夏的时候,成汤威风凛凛地站在大旗下,虔敬地
拿着大钺,所指挥军队的气势如烈火般旺盛,没有谁能够阻挡。这些诗句塑
造了商王成汤的鲜明形象。《尚书大传》说:“汤放桀而归于亳,三千诸侯
大会。汤从诸侯之位,三让。三千诸侯莫敢继位,然后汤继天子之位。”由
此可见,商王在为数众多的方国部落间具有很高的威望。成汤灭夏以后,曾
经作了一篇《汤诰》,其中说“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可
见在那个时候“王”的地位已经远在“后”之上。盘庚迁殷之后的晚商时期,
王权进一步加强。后期的几位商王名号在干支字之前往往冠以美称,如康丁、
武乙、文丁等,表示商王已经拥有了更加特殊尊贵的地位。商朝最后两位王
竟将上帝的“帝”字用于王的名号,称为帝乙、帝辛,直接反映了君权神授
的观念。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商朝不仅都比夏朝有了很多的发展,而且
表现出更为鲜明的特色。当时以商为核心的方国部落联盟比较巩固,商朝成
为联系众多方国部落的中心和纽带。商朝要保持其主导和核心的地位,必须
由精明干练、富于经验的强有力的人物来充当商王。当这样的人物在位的时


候就会“诸侯毕服”,反之,则“诸侯莫朝”。商王继位不仅有“父死子继”
的情况,而且也有不少是“兄终弟及”。“兄终弟及”情况的大量出现,这
在其它朝代是罕见的。其原因可能与加强以商朝为核心的方国部落联盟的需
要有关。商朝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神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很有特
色的一个方面。殷墟甲骨卜辞的材料表明,当时商朝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
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需要神意来决定。商王武丁及其稍后
的时期,人殉、人祭达到鼎盛,大量的人牲被杀掉祭祀神灵,显示了神权的
特殊尊贵。对神权的高度重视,在古代社会中没有哪一个朝代能够和商朝相
比拟。龟甲兽骨文字是商朝文化的瑰宝。它虽然是商朝神权影响下的产物,
但却从各个方面记载了商朝的史绳与社会面貌,所以说是极可宝贵的遗存。
商朝以后,甲骨文近乎绝迹,因此卜辞材料就成为独具特色的商朝文化的代
表。
和子姓的商族一样,姬姓的周族也有相当古老的历史。周的始祖弃是舜
禹时代的人,曾被舜任命为后稷。在部落首领公刘的时期,周族居于戎狄之
间,公刘率族众迁徙至豳。公刘以后九传至公亶父,周族又从豳迁徙到岐山
下的周原。这以后周族才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周文王的时期曾经达到“三分
天下有其二”的兴盛局面,受到多数方国部落的拥护,从而为武王伐纣灭商
奠定了基础。大约在前11 世纪,周武王率众灭掉商朝,成为周朝的开国之君。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6:07:46 +0800 CST  
【三】夏、商的特色

史记夏本纪纪载夏帝王名及系次,而无年数。【大戴礼记少闲篇:“禹,崩十七世,有末孙桀。”国语辕语:“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皆与史记合。】

虞、夏大事最要者,厥为舜、禹与苗之斗争。
舜、禹征三苗,屡见尚书、【尧典、皋陶谟、禹贡、吕刑皆言之。】
夏的特色是史资料少,都待考,史待补,甚至有无夏这个朝代,都待考古发现。

商朝,又称殷、殷商 ,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

商朝是一个迷信鬼神的朝代,王室贵族遇上大小事情,都要在龟甲或兽骨上占卜,称为“卜辞”。这些卜辞就叫做甲骨文。

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存在发达的文明。以玄鸟为图腾。《史记·殷本记》记载: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与《史记》的记载一致。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奴隶制过渡。



商代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家机

商朝开国元勋三朝元老——伊尹
商朝开国元勋三朝元老——伊尹
构,有各种职官、常备的武装(左中右三师),有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等。
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

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并不常设。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

在王权神授观下,商朝的法律也都是一“天”与“神”的名义制定的。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语。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汝,罔有攸赦。”以天的名义对夏进行讨伐。

《荀子·正名》中有“刑名从商”,这一论断从一侧面反映出商朝法制应该比较成熟了。

商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在夏朝奉“天”罚罪法制观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更加强调“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在这种天命观的影响下,商人十分迷信鬼神。商王自称是上帝的儿子,也称天子。

商朝五六百年间曾多次迁都,大部分都城

安阳殷墟博物苑

都在河南境内。在河南的安阳市发现了殷墟,其他地方也发现商朝文化遗存。

商代没有人口调查制度的具体记载,但从甲骨文的祭祀卜辞用牲资料中可以间接算出晚商人口,大约500万.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6:29:40 +0800 CST  
【四】著名人物和事物

1;商朝开国元勋三朝元老——伊尹 ,真实的伊尹是怎样的,伊尹其人其事。

2;纣王其人其事。

身体不好,五一节假日跑去深山里待几天,放松放松。改天再更。感谢关注。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6:45:22 +0800 CST  
阙与野,拯救与逍遥


发一篇余写的读史感言,兼回复学友的信。请欣赏,过几天再来。


答友书-------阅史论人生之乐

公启;

昔友,出余地,酒肆意,夜论人生之乐。曰:人生 至乐,人主得之,次公卿将

相,君辅百僚,贫贱之人, 徒酒饭之乐矣。余无言以对,未几,不尽欢,怅惘而去.

余好史,遍史书野志,觅至乐之人,作文以解友之惑.


一别经年, 唯意足下千里外,一年不见一重深。

今书与足下再论人生之乐.

古人曰:褔莫长于无祸,神莫大于化道。至乐之 境,心乐而已,心为乐,是境皆

乐,心为苦,无境弗 苦,贫贱之人,多能正寝而填沟壑,人主将相,君辅百 僚,终其

一生,寿终正寝几人?权名利三位一体,伐其 身,戮其性,劳其神,忧其心,欲保首领

权柄,长寿而无 祸,难矣!

秦王一统,至宣统帝逊位,二千余春秋,二百二十 九君君国,然均位不十载,寿

不足四旬,不及中人。创 业垂统者,仰覆宗绝祀者,至乐之人,如晨星之于日 出,至

乐无祸,长而寿之者,史书难寻。勉从心乐,功 业闲逸合一者,汉之文景。因文景二

帝王应行之外,弗 多一事,大道自然,无为而治,故安逸一生。汉之初,举 国难寻一

色四马,公卿奉牛行,国之贫弱,可谓极也。 然文、景二帝无为而治,终天下富足,


钱绳为之腐,功 业闲逸,天合地造,文景之后,史载不出。秦皇汉武, 宋祖唐宗,无

不好大喜功,无不薄帝王之位而慕仙,史 徒见其功,但悲其身,非早折,即暮年多

祸,崩惑疑,寿 而福之,不得。
绝宗覆祀者也,祸莫过之甚也,欲觅至乐之人,无 异缘木求鱼,然命乖之人,物

穷势蹩,心神无一天能畅 然,心忧之甚者,无过明思。考其一生,三更起,秉烛 墨

色,勤于政,关之外,满之凶凶,关之内,烽火地 涌,天灾不绝,“朕凉得藐躬,上

干天咎,然皆诸臣误 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 裂,无伤

百姓一人”。人之将死,其言亦悲,史家秉 笔“祚讫远移,气数使然”,亦公允。明

思非君而中人,犹后世言其“心匪不仁,颇有机断”,保其首而终山林, 以其智,可


乎,否乎?

公卿将相,君辅百僚,位高而权重,悠然而得,至 乐之甚也!然考史,非至乐之

人,仰保其首领,善之 始,善之终者。亦不复几人矣!一一复道,若天之繁 星,数不

枚胜,信手拈来,以复足下。秦之权机殉葬, 欲牵黄狗于故乡不得之李斯,汉之机诈

失手开国韩信, 谋国,不谋家之霍光,三国忌杀之杨修、孔融,宋之不通 权变会谋国

不会谋家的王安石,明之善始不善终之李善长,千刀 万剐之袁宗焕,为人臣者三忌,

一曰功高震主,二曰权 大欺主,三曰才大压主。犯此三忌者,身首异处,全族 覆灭

者,比比而居。“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 藏,敌国灭,谋臣亡”。春秋吴越

战,越败,越君勾践得 臣范蠡,文种辅,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大败吴。后,范 蠡功

成辞而商,屡积屡散,终得善终,文种留国,勾践 对之曰:“子有三计,寡人施其一

而灭吴,尚有二计,备 反乎,愿先生此二计为寡先君设”。勾践之语,万世经 典,赏

赐亦周,令后世臣者永志不忘。文种人中精灵, 聪慧异常,保其首皆难,何来至乐之

境?

嗟夫,世之事 不可料,不可查,人生百年,白马过隙,富贵犹云烟,不 避刀斧,倾力而

谋权贵,岂良途?长于无祸终山林,岂非善 途?

君辅百僚,亦存世事明断天机聪灵之人,功成名 就,身退归隐。古之范蠡,汉之张

良,明之刘基,亘古 以来,人主之功名伟业,臣者之志士仁人,圣贤俊良和 奇人逸士

较,余独服奇人逸士,奇人逸士寡,可谓世不 一出,如风毛鳞角,自待其来而无觅其


踪,奇人之奇, 无世俗之累,入世经天纬地,出世与天地精神独往来, 非贫困忧,非

闻达喜,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处庙 堂不变赤子之性,居陋室不改其乐,率性而

为,或大隐于市 或避祸于山林,享人生之乐于自然,以思想技艺流存于世,古之老

庄,晋之王羲之公,陶南山公,精神贵族之 气,耀燃古今。

古人曰:“善行乐之人,必先知足,知足不辱,知止 不殆,不辱不殆,至乐其中

矣”。权位金乐之资也,闲暇 逸适,乐之源也!故帝王将相,公卿王侯,富贵之人,

欲居位而长持权柄,无不伤其性劳其神,有乐之资,无乐之 源,欲至乐于心,殊为不

易。吾辈穷顿之人,无乐之 资,有乐之闲,世事造化,乐非凭资,无源则亡矣!


知 此,岂会舍本逐末,复慕人之短,而克已之长。

天生万 物,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日之升落,月之蚀变, 皆有轨。上帝造人,昼

行夜息,无一日相同。衣可御 寒,食可果腹,却万几在念,离百务萦心,则人之气立

于天地,神游宇宙。至此,睡亦乐、行亦乐、坐亦乐、 站亦乐,乐观沧桑,世百态,

不费而观戏,此快乐之人 矣!

欲求至乐之境,必精神行动俱一,古贤人逸士光照 后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

游”至高境也!此文撰 后,意邀足下再叙再论,倘除一虑,利于足下,此余之愿 也!

荆山之石辛卯年仲夏于。。。



楼主 荆山之石  发布于 2017-04-28 17:06:58 +0800 CST  

楼主:荆山之石

字数:1163323

发表时间:2017-04-26 16:0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7-07 14:23:45 +0800 CST

评论数:94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