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英雄——明熹宗、魏忠贤评传

继续——
为了支援辽东前线,魏忠贤主动捐献出自己的家资,“厂臣魏忠贤功在社稷,海内之共见共闻,业已铭刻金石,无容职赘。至其身任辽事,誓图恢复,枭灭逆虏,任用刘应乾、陶文、纪用(按:此三人为监军的宦官,皆在宁锦大捷中立功)等。而关内外御敌之伏甲、军器、马匹、悬帘等项,俱以家资置办,日逐解来,又助军需……”(见《辽东巡抚袁崇焕疏》。不仅如此,魏忠贤还“搜刮”同僚,逼着宫里有钱的管事太监以向皇帝进献马匹来换取宫中骑马的荣誉,陆续向前线输送了几百匹急需的战马。
根据《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书中的数据,由于辽东战局的需要,明廷拨付的辽饷从天启元年的四百四十五万六千一百八十六两白银增加到了天启七年的五百四十万两,但其中田赋的加派却从天启元年的四百二十万两减少到了天启七年的三百六十一万两,辽饷中田赋所占比例从百分之九十五下降到了百分之六十六。在魏忠贤主政时期增加的是对工、商等业的税收,并没有增加贫苦农民的负担,而且其中对农田买卖增加的课税不仅扩大了政府的财源,还抑制了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这些措施都深深触及到了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僚集团和一些皇亲贵族的自身利益,激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和群起围攻。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2 18:07:26 +0800 CST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27楼 2014-10-12 14:48:33
从“阉党”智囊刘若愚在《酌中志》书中展示的才华来看,魏忠贤所任用这些宦官的素质能力实际远胜于那班东林腐儒,精英人才到底应该怎样评判?值得今人深思。
======其实明朝的宦官在中国 历史 上是最有文化的 ,比如冯宝。甚至很多宦官写的文章完全可以和 大学士的媲美
-----------------------------
@日月河山 31楼 2014-10-12 15:29:54
是的,明朝的太监和其他王朝的不一样,不少都很有文化,明熹宗小的时候就是缠着太监刘良相学习读书写字的。奇怪的是,这些文化水平很高的太监却对不识字的魏忠贤心服口服,可见其必有过人之处。
-----------------------------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32楼 2014-10-12 15:36:05
这有什么奇怪的
我信仰佛教
而六祖惠能大师也是不识字的
有时候人的智慧跟识字与否关系不大。
识字太多了有时候反而是满脑袋浆糊,蔽塞了智慧
-----------------------------
@日月河山 35楼 2014-10-12 16:41:12
社会也是一所学校,崇祯小时候就缺这魏忠贤这么个“大伴”获得社会知识,书读了不少,反倒成了愚昧迂腐的书痴。
-----------------------------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37楼 2014-10-12 16:57:56
那老师觉得冯保这个大伴怎么样,我感觉还不错
-----------------------------
@日月河山 37楼 2014-10-12 17:28:38
培育幼年明神宗和支持张居正改革他有可取之处,但他太贪财,也不如魏忠贤忠实和有才干。
-----------------------------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40楼 2014-10-12 18:39:21
宦官真的好可怜,没有亲人的庀佑,更没有家族外戚的支持。
都是出身极其卑下的苦孩子,家里穷的不行,实在没办法,进宫当差。在宫里累死累活的干活,地位低下。处处受人白眼。运气好的也许能够管点事。
再说他们失去了生理能力,唯一的爱好就贪点钱财,这也没什么太大的过错啊。
-----------------------------
冯不如魏,魏在钱财上比较看得开,能“啬己丰人”,能主动为前线捐助家资。而且由于客氏的关系,他和明熹宗还有一种类似于义父子的亲情。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2 19:00:32 +0800 CST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27楼 2014-10-12 14:48:33
从“阉党”智囊刘若愚在《酌中志》书中展示的才华来看,魏忠贤所任用这些宦官的素质能力实际远胜于那班东林腐儒,精英人才到底应该怎样评判?值得今人深思。
======其实明朝的宦官在中国 历史 上是最有文化的 ,比如冯宝。甚至很多宦官写的文章完全可以和 大学士的媲美
-----------------------------
@日月河山 31楼 2014-10-12 15:29:54
是的,明朝的太监和其他王朝的不一样,不少都很有文化,明熹宗小的时候就是缠着太监刘良相学习读书写字的。奇怪的是,这些文化水平很高的太监却对不识字的魏忠贤心服口服,可见其必有过人之处。
-----------------------------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32楼 2014-10-12 15:36:05
这有什么奇怪的
我信仰佛教
而六祖惠能大师也是不识字的
有时候人的智慧跟识字与否关系不大。
识字太多了有时候反而是满脑袋浆糊,蔽塞了智慧
-----------------------------
@日月河山 35楼 2014-10-12 16:41:12
社会也是一所学校,崇祯小时候就缺这魏忠贤这么个“大伴”获得社会知识,书读了不少,反倒成了愚昧迂腐的书痴。
-----------------------------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37楼 2014-10-12 16:57:56
那老师觉得冯保这个大伴怎么样,我感觉还不错
-----------------------------
@日月河山 37楼 2014-10-12 17:28:38
培育幼年明神宗和支持张居正改革他有可取之处,但他太贪财,也不如魏忠贤忠实和有才干。
-----------------------------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40楼 2014-10-12 18:39:21
宦官真的好可怜,没有亲人的庀佑,更没有家族外戚的支持。
都是出身极其卑下的苦孩子,家里穷的不行,实在没办法,进宫当差。在宫里累死累活的干活,地位低下。处处受人白眼。运气好的也许能够管点事。
再说他们失去了生理能力,唯一的爱好就贪点钱财,这也没什么太大的过错啊。
-----------------------------
@日月河山 41楼 2014-10-12 19:00:32
冯不如魏,魏在钱财上比较看得开,能“啬己丰人”,能主动为前线捐助家资。而且由于客氏的关系,他和明熹宗还有一种类似于义父子的亲情。
-----------------------------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42楼 2014-10-12 19:04:32
老师说的很是 啊
-----------------------------
谢谢肯定!试想魏忠贤要“每晨奏先帝览文书”,如果不是义父子那样的亲情,他敢吗?可惜这一赤胆忠心的国之栋梁被抹黑了三百多年!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2 19:24:51 +0800 CST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44楼 2014-10-12 19:38:39
其实从崇祯临死前给魏公公修坟的举动
就说明了一切。
崇祯如果能够听他 哥哥 的遗嘱
大明也不会亡
-----------------------------
明白了,也完了。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2 19:44:36 +0800 CST  
继续——
天启五年(1625)五月十八日申时,明熹宗在西苑泛舟游玩时突遇狂风骤起,舟覆落水之后落下了病根,身体健康每况愈下。明熹宗自知将要不起,皇子又诞生在即,为了表示对魏忠贤的倚重,特地赐予他一颗金印,方二寸余,重二百两,四爪蟒龙钮,篆文曰“钦赐顾命元臣忠贤印”,贮于戗金蟒龙纹印匣之内,委以辅佐大任。病体支撑到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二日,明熹宗终于不幸去世,年仅二十三岁。由于皇子朱慈炅已在出生七个多月时夭折,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明熹宗,在临终之前命人传来信王朱由检,对他寄与了明王朝复兴大业的无限厚望与期待,支撑起病躯,倚榻凝望着他说:“来,吾弟当为尧舜!”叮嘱他善待嫂嫂,重用魏忠贤、王体乾等人。魏忠贤也遵从了明熹宗的临终嘱托,一心准备效命于新君,所以朱由检在继位之后拿下他才那么容易,没有遇到丝毫的反抗。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2 19:47:08 +0800 CST  
明熹宗和魏忠贤具有掌控全局的雄才大略。天启年间(1621——1627),明廷的施政在平衡农业与工、商等业的税收比重方面处理比较得当,使处于地球小冰河时期的北方农民得到了一丝喘息;在军事战略上,除了提拔和正确使用孙承宗、袁崇焕等人才经略辽东以外,对处于敌后的皮岛总兵毛文龙所部的犄角之势也多次加以肯定和褒奖,满桂、赵率教等猛将乐于用命,主动出击。明军东西策应,满盘皆活,连获宁远、宁锦两次大捷,扭转了自万历末年萨尔浒之败以来一边倒的颓势。此外,焚毁已达三十年之久的皇极、中极、建极三大殿也得以又快又好又省地重建完工,使垂暮气象中的大明王朝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平明之治聿成,中兴之烈毕举”(《玉镜新谭》)。这些非凡的业绩凝聚了明熹宗、魏忠贤等人的高度智慧和坚强努力,得来绝非偶然。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2 20:49:10 +0800 CST  
相比之下,明熹宗的弟弟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继位后不久,即翻脸笞杀客氏,逼魏忠贤自缢,反其道而行之,虽然他十分勤政,但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失误,导致形势急剧恶化,过早地断送了大明江山。据明末文人冯梦龙《燕都日记》中记载:在亡国五天之前的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四日,朱由检处于明王朝的大厦即将倾覆的绝望之中,听了太监曹化淳所奏“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之言 ,懊悔当初没有听进哥哥的“魏忠贤、王体乾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临终叮嘱,“上(按:指崇祯帝)恻然,传谕收殓忠贤骸首”,厚葬于北京西山碧云寺,认同和肯定了他的功绩与忠诚。朱由检在自缢之前所留下的遗言里,切齿痛恨朝中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僚集团说:“文臣人人可杀”,“……然皆诸臣之误朕也!”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2 21:18:46 +0800 CST  
康熙四十年(1701)五月二十二日,故明司礼监秉笔兼总督东厂太监魏忠贤位于西山碧云寺后院的陵墓以及两座石碑被清圣祖玄烨下令夷平扑毁。魏忠贤从此被定格为明朝最大的奸臣,直到今天,他仍然被列为中国古代的十大奸臣之一,难以平反昭雪。至于明熹宗朱由校,清廷编撰的《明史》罔顾他曾经两败后金,令努尔哈赤伤殁、皇太极束手的非凡业绩,颠倒黑白地污蔑说:“……以帝之庸懦,妇寺窃柄,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明史》在康、雍、乾三朝皇帝的亲自审阅之下反复删改,历时近百年,清廷才完成了通常几年就可以完成的为前朝修史的工程,着重将明朝中期以后的社会局面描述得一团漆黑,猥琐丑化明朝诸帝的形象,从而烘托、树立起大清王朝的盛世形象和清朝诸帝英明天纵的神圣权威。
笔者认为,明熹宗和魏忠贤在败军之际力挽狂澜,使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复兴在望,是后金最为忌惮的一代英雄,应该在历史上享有杰出的荣誉和地位。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3 01:28:51 +0800 CST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50楼 2014-10-13 06:37:01
清晨来赏析老师的贴子

-----------------------------
谢谢,您早!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3 08:27:20 +0800 CST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52楼 2014-10-13 06:38:59
魏忠贤就是太忠心老实,崇祯上台后,没有做一丝反抗,乖乖就死。哎……

-----------------------------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魏忠贤派佩剑太监保护崇祯,反被他视为有意谋刺,果真如此,人家能大大方方解剑给你吗?魏忠贤还真是太忠心老实,换了别的大权在手的太监,如果新皇帝怀疑你派的人,不吃你送的东西,恐怕早就要下手了。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3 09:03:26 +0800 CST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51楼 2014-10-13 06:37:26
老师写得真棒

-----------------------------
谢谢!上书文字马虎不得。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3 10:14:24 +0800 CST  
@TsinLung 56楼 2014-10-13 10:40:15
不错,期待后文
-----------------------------
谢谢,继续——
由于明熹宗精通漆木技艺,在重建皇极、中极、建极三大殿的工程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起柱、上梁到插剑悬牌,他都抱病亲临现场,提出了不少指导性意见,魏忠贤的日常监工也非常卖力。此前,万历年间的内阁大臣们根据乾清、坤宁两宫的重建情况,估算重建三大殿的工期要二十年,用银需三千万两,吓得明神宗从此不敢再提此事。明熹宗却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期间还有因王恭厂灾变所造成的耽搁和人员、物质损失),三大殿的重建就竣工告成了,所费不过六百余万两,简直是个奇迹。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行政机构办事效率确实很高,这在王朝的后期是非常罕见的。从《酌中志》书中“肯堂肯构”的评语来看,三大殿的建筑质量也是相当不错的。可惜三大殿建成仅仅不到二十年,就被大顺政权撤出北京时放的一把大火焚毁了。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3 12:53:26 +0800 CST  
@这里很神奇 58楼 2014-10-13 13:23:09
九千岁还是不错的,可惜的是他不够狠也不够决,轻易的交权,才走的那么快。都说崇祯勤,不该是亡国之君,可是就在他上台后,朝政一篑千里。眼光放错了地方,再勤也是加快的节奏

-----------------------------
魏忠贤也没想到崇祯会这么绝情,先帝尸骨未寒,就彻底背叛了哥哥,把他的手下赶尽杀绝,就连庙号和谥号都不给好的,太忘恩负义了。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3 14:07:05 +0800 CST  
解释一下“王恭厂灾”:
天启六年(1626)五月初六日巳时,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爆炸,原因至今尚无定论。爆炸范围的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当时明熹宗正在乾清宫内用早膳,突然惊天般巨响,地动殿摇,御座、御案俱都翻倒。他起身冲出乾清宫,直奔交泰殿,情急间“内侍俱不及随,只一近侍掖之而行”,途中正在施工的“建极殿槛鸳瓦飞堕”,近侍的头部遭飞瓦击碎而当场死亡。紫禁城内正在鹰架上修建三大殿的工匠因“震而下堕者二千人,俱成肉袋”。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3 17:52:07 +0800 CST  
解释一下“王恭厂灾”:天启六年(1626)五月初六日巳时,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爆炸,原因至今尚无定论。爆炸范围的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当时明熹宗正在乾清宫内用早膳,突然惊天般巨响,地动殿摇,御座、御案俱都翻倒。他起身冲出乾清宫,直奔交泰殿,情急间“内侍俱不及随,只一近侍掖之而行”,途中正在施工的“建极殿槛鸳瓦飞堕”,近侍的头部遭飞瓦击碎而当场死亡。紫禁城内正在鹰架上修建三大殿的工匠因“震而下堕者二千人,俱成肉袋”。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3 19:46:12 +0800 CST  
上面发重复了,当时网络半天没反应。
重建三大殿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万历二十四年,乾清、坤宁两宫火灾,重建工程用了九年之久,钱花得也不少。天启皇帝的执政能力不仅强于父亲,也强于中年时期的爷爷,具备了成为中兴名君的实力。可惜天不假年,继任的弟弟又是个没良心的白痴,背叛了他苦心经营的事业,还给他抹黑。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3 21:20:37 +0800 CST  
@vacor 62楼 2014-10-13 20:59:33
历史 永远是胜利者书写的 历史
-----------------------------
此话不错,但那些胜利者早已被推翻,他们书写的谎言也应该被戳穿了。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4 03:52:56 +0800 CST  
继续——
目前存世的明代中、后期宫廷家具以嘉靖、万历朝为多,也有少数隆庆、崇祯朝的,而皇帝最喜欢做家具的天启朝却几乎没有,这是什么缘故呢?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崇祯皇帝的毁弃。明熹宗因为在西苑泛舟时意外落水而染病去世,其幼子也在天启六年(1626)五月初六京师发生的王恭厂大爆炸中受到惊吓而夭折,朱由检遂以异母弟的身份入继大统。这位志大才疏、自许尧舜之君的崇祯皇帝,把书读痴了,在信王藩邸期间听信了东林党和一些皇亲贵族散布的流言蜚语,对于哥哥和魏忠贤的平素所为不以为然。他在乾清宫里见到明熹宗留下的一座沉香假山,上面池台林馆悉具,灯屏、香几精美依旧,叹气说:“亦一时精神所寄也。”据《酌中志》书中记载:朱由检于“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四日登极,自文华殿移居乾清宫,将暖阁内旧设玩好器具尽行屏撤。”这些明熹宗手做和玩好的家具都没有保存下来,或许也有可能殉葬进了他的陵墓。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4 09:10:45 +0800 CST  
@萧烟 66楼 2014-10-14 09:13:35
http://bbs.tianya.cn/post-no05-349642-4.shtml
看明朝那些事儿,携《南唐悲风》看望。
-----------------------------
谢您看望!
李煜的悲惨结局一直令世人同情,而朱由校、魏忠贤蒙冤被世人唾骂了三百多年更加不幸。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4 10:23:00 +0800 CST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23楼 2014-10-12 14:44:25
魏忠贤其实还是个帅哥
-----------------------------
要不然客氏怎么就喜欢上他了呢?当然他的性格也憨厚直爽,不知“出老千”的厉害,结果赌博输得精光,恨极才走了这条路 。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4-10-14 12:42:53 +0800 CST  

楼主:日月河山

字数:561

发表时间:2014-10-12 14: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24 00:42:59 +0800 CST

评论数:313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