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人事》长篇连载

“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与王之涣

如果评选唐朝诗人中谁的诗风最雄浑的话,那么高适称第二,便无人敢称第一。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他家境贫寒,年少时落拓不羁,不事生业,但胸怀大略,对自己的才能非常自信,有着极为强烈的功名进取心。
二十岁时,高适曾入长安求仕,失意而归。三十岁左右又北上蓟门,往信安王幕府寻求进身之路,又不成功。此后他返回梁宋,漫游吴越、赵齐一带,过了一段“混迹渔樵”的生活。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三十二岁的高适赴长安参加进士科举,结果依然不第,失望而归。这期间,他结识了李白、杜甫及岑参,并与李白、杜甫结伴,同游齐鲁,三人结下深厚友谊。
一直到天宝八年(749年),四十六岁的高适,由于受到他迁居地宋州地方长官张九皋的推荐,参加有道科考试,才中第,然后被授封丘县尉一职。
混了大半辈子,弄了个九品芝麻官,显然与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对一直胸怀大志的高适来说,难免失望,故在《封丘县》这首诗中写道:“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不久,他毅然辞官。
天宝十一年(752年),难以泯灭功名进取心的高适,又应聘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充任掌书记,终于得到哥舒翰的信任。
天宝十四年(755年),在哥舒翰的推荐下,高适被任命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安史之乱”暴发时,他协助哥舒翰守潼关。
潼关失守后,高适从小路追上逃往四川的玄宗,陈述军事形势,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被命为谏议大夫。这年十一月,永王李璘借口平叛谋反,高适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至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平定永王判乱。
令高适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诗友李白居然就在永王李璘阵营中。李白被捕后,高适并没有营救从前的好友,而是另一位平叛功巨郭子仪仗义执言,才使李白免了死罪,只被流放夜郎。高适与李白的友谊小船也就此翻沉。
高适随后转战“安史之乱”战场。在平乱中,他有所建树,最终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又被任命为剑南节度使。这时候,流落在成都的杜甫向他求助,他出面帮助,并让地方官员为杜甫建了个草堂,使杜甫不致于穷困得流落街头。
广德二年(764年),六十一岁的高适从剑南节度使的位置上调回京城,任散骑常侍(从三品大员),封渤海县侯。
唐永泰元年(765年)正月,六十二岁的高适病逝,朝庭追赠礼部尚书。
高适虽然当官比较晚,但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中官职最高者之一,所以《旧唐书》中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浏览完高适的人生轨迹,我们不禁讶异,同样是心高气傲的诗人,为什么成名更早的王昌龄活得那么憋屈,而高适却逆袭成功,最后功成名就呢?
看起来,是运气使然,然而略一思忖,我们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
高适年轻的时候毫无疑问也是个理想主义者,但世上没有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如果有,必然是常人眼中的疯子。相反,世上纯粹的功利主义者却比比皆是。
诗人们肯定具备理想主义精神、浪漫主义情怀,但诗人们绝大多数同时具有建功立业的功利主义思想,也就是说诗人们是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他们不是俗人,更不是疯子,他们其实是群内心很挣扎的人。
但没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诗人的诗就没有灵魂,也不会感动人,更不会传诵千古,因为传诵者都是“既活在苟且的当下,又不能释怀诗和远方”的人。
高适能够功成名就,事实上是因为他五十岁之后,终于将理想与功利相调和,也就是向现实妥协,主动与社会和解,将自己的报负融入时代潮流的结果。
与王昌龄不同的是,他出身寒门,有强烈的建功立业决心与信心,所以遇到挫折后,虽然也曾愤懑,但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看准了“安史之乱”这个机会,投身到平叛之中,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梦想。
王昌龄则相反,由于出身名门望族,年轻时学道,建功立业之心并不坚决,遇到挫折后,更容易产生怨天尤人的消极情绪,所以“安史之乱”暴发后,他不是积极投身到朝庭的平叛事业中,而是“刀火之际,归乡里”,结果被人抓住把柄,惨遭杀害。
高适与王昌龄的不同人生结局,再一次向世人证明:才气固然重要,但不是命运的主宰;有抱负不要轻易放弃,将才华融入到时代浪潮中,即便不能掀起浪花,也会活得顺心。
事实上,高适的诗多创作于早年落拓时期,“安史之乱”后,他鲜有诗歌创作。显达后的他,浪漫情怀泯灭,完全以政治人物面目出现。由于害怕受牵连,遭到政治对手李辅国的打击,在诗友李白被捕后,他不但不出面援救,还将与李白之前的唱和诗歌销毁怠尽,以撇清关联,以致于现在我们再也没有机会领略二人之间争奇斗艳的绝美诗篇。

高适是边塞诗派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与岑参合称“高岑”。《全唐诗》中收录了高适二百四十二首诗。从内容上看,高适的诗除了反映边塞场景的边塞诗外,也有反映民生疾苦、讽时伤乱及咏怀送别类的诗,但最被人尊崇的还是他的边塞诗。
高适边塞诗的代表作有《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等。其诗最大的特点是:写实性较强,诗风雄浑刚健。如《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翰海,单于猎火照南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汉乐府歌行体的一个题目,最早由曹丕开创,后人以此题目及形式创作的诗作不少,但史上作《燕歌行》最出名的除了曹丕二首外,当属高适创作的这一首。
这首诗虽是有感于当时的御史大夫兼河北节度副使张守珪军中事而作,但又并非专指一时一地的具体事件,而是融合了他在边塞的见闻,高度概括了当时征战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深刻的现实性。
在高适之前,包括王昌龄在内,所有写边塞题材的诗,都只撷取场景片断,情景多,写实少。能够全方位地写实边塞军营生活及将士情绪的,只有高适,所以高适的诗才成为唐朝边塞诗的巅峰。
在艺术上,此诗善于用错综交织的笔法来表现复杂的思想内容,风格苍凉悲壮、慷慨雄浑。语言既锤炼整饬,又平易流畅。大量运用对偶句,不仅增加了音韵美,也增强了表现力。尤其是诗中“校尉羽书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等句,宛如一幅幅画面,互相照应对比,引起读者联想思索,揭示出比画面本身更丰富的内容。
读高适的边塞诗,让人以为是武将所作,气势豪放粗犷,视角也完全是从将领的角度出发,生活与战斗场面逼真,所以达到了一般文人诗人所不可达到的高度。这与他的经历有关,他曾送兵亲赴蓟北军营,也经历过北方边塞战争。
当然,这更是由于他的性格使然。高适生性豪放,年轻时就“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所以在面临战乱时,他敢于临危受命,成为唐朝为数不多的能够领兵打仗的诗人。
豪放的性格成就了高适雄浑的诗风,甚至连送别诗这种伤感题材,他都写得豪气万丈。王维送元二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显得凄婉动人。
高适别董大却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写得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这就是高适,一个雄纠纠、气昂昂的高适!当然这是早年的诗人高适,至于显达之后的政治人物高适,已经不是本书讨论的范畴。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0 08:44:17 +0800 CST  
“旗亭画壁”的另一个人物王之涣,让人觉得非常可惜,因为从诗的质量来说,他毫无疑问是个顶尖大诗人,但他的诗存世仅六首,其余亡佚殆尽,所以让人难以对他诗文成就作全面分析。
他的人生轨迹,新旧《唐书》无任何记载,《唐才子传》记录得也极其简略。
但他的六首诗中就有两首极负盛名,一首《登鹳雀楼》可以说是千百年来妇孺皆可诵的不朽名作,而另一首《凉州词》更被后人誉为唐诗中七绝压卷之作。
虽然在唐朝史料中名不见经传,但好在王之涣的墓志在新中国成立后从北邙山出土,该墓志被考证为盛唐草圣张旭所书,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也为我们了解王之涣的生平事迹提供了依据。
根据现有的资料,我们得知王之涣,生于688年,卒于742年,字季凌,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居蓟门。由此可知,王之涣依然出身于十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
王之涣年少时有侠气,飞鹰逐犬,放荡不羁,常常纵酒击剑悲歌。成年后转而习文,花了十多年时间,使自己文名日振。这时候,他耻于困守祖业,遂结交名仕,谋求功名。
王之涣为人以孝、义著称,又“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但他在科举考试中一无所获,直到开元十二年(724年),三十七岁的王之涣得到了冀州衡水县令李涤的青睐,将三女儿嫁给了他,而后在其岳父的帮助下,他才于开元十四年谋得冀州衡水县主薄一职。但紧接着由于有人控告他“重婚”(在娶李县令三小姐之前,他其实已有家室),他愤而辞官。
这之后,他举家迁移至蓟门,并在边塞一带活动,写出了《九日送别》、《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
天宝元年(742年),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王之涣又补任文安县县尉,可惜刚上任不久便因疾卒于任上,亨年五十五岁。
有人根据唐诗影响力搞了个排行榜(《唐诗排行榜》),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排名高居第四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连中国三岁儿童都能背诵的诗,气势连贯,厚重有力,虚实相生,意境雄浑。诗句简洁明了,但含意深远,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盛唐情怀,所以成为唐诗中不朽名作。
王之涣的另一首杰作《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得悲壮苍凉,却没有颓丧情绪,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心胸,成为“盛唐之音”的代表作之一。
相传,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非常喜欢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便让一位书法极好的大臣将这首诗题写在她常用的团扇面上。这位大臣领命后不敢怠慢,认真书写,也不知是紧张还是别的缘故,他居然漏写了一个“间”字。慈禧太后拿过团扇一看,发现少了一个字,不由勃然大怒道:“你是不是欺负我没读过《凉州词》?怎么少写了一个“间”字?”
这个大臣吓得冷汗直流,但他才思敏捷,急中生智道:“老佛爷,我哪敢漏字,只是觉得将王之涣的这首诗改成一首词,其意境和韵味会大大增加!”说完,他急忙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王门关!”
慈禧听罢,也跟着他的节奏访诵读了几遍,觉得确实别有一番韵味,而且新意盎然,于是转怒为喜,不但没有惩罚这位大臣反而给矛了赏赐。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但也从侧面说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的影响力。
另外,因为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诗,让鹳雀楼名声鹊起,与武昌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及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还有一位比王之涣要年长的诗人王翰,也写过一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也久负盛誉,也是盛唐边塞诗中的名篇。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0 08:45:15 +0800 CST  
@vxluf 2020-05-09 22:43:40
每一个热爱文字用心写作的人都值得被世界温柔以待
-----------------------------
您的这句话很暖心,谢谢支持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0 08:49:26 +0800 CST  
@wsd43 2020-05-09 23:05:05
写得挺好的,而且帮我节约了我好多时间。此帖对于我这种想了解唐诗却又懒得去翻阅大量文献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般的存在
-----------------------------
我写的其实就是普及通俗类的纪实,就是让更多的人轻松了解唐诗。谢谢你切合实际的评价!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0 08:52:47 +0800 CST  
多谢各位支持!!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0 15:24:41 +0800 CST  
“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及其他边塞诗人

边塞诗派另一位代表人物岑参,生于715年,卒于770年,荊州江陵人。岑参的“参”读音为“shen”还是“can”呢?有人从宋诗韵律中考证读“can”(全宋诗中收录二首写到岑参的诗句,皆押“an”韵)。
岑参曾祖岑文本在唐太宗时期任过宰相,其伯祖岑长青曾任唐高宗的宰相,其伯父岑羲曾任唐睿宗的宰相,他的父亲岑植曾做过仙、晋二州刺史,所以说岑参出身于官宦贵族家庭。
但是,岑长青因为反对武则天立武承嗣为皇太子被武家诬陷杀害。岑羲由于归入太平公主阵营,其一脉全部被唐玄宗处死。这两件事都是在岑参出生前发生的,而岑参十五岁时,其父也不幸早逝,之后家道中落,他只得依附兄长生活。
岑参天资聪慧,五岁开始读书,九岁就能赋诗写文,又是神童一枚。十五岁之后,岑参隐居嵩山读书。二十岁时赴长安,行卷求仕,但无结果。此后“蹉跎十年”,奔走于长安与洛阳之间,有时漫游交友,有时隐居读书。
天宝三年(744年),岑参参加进士科举考试,终于以第二名的成绩高中进士,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九品)。天宝八年(749年),调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但并未取得功绩。天宝十年回长安,与杜甫、高适同游齐鲁。
天宝十三年(754年),岑参又充任西北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他的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安史之乱”暴发后,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得到唐肃宗认可,于乾元二年(759年)升任起居舍人(从六品上)。可惜不满一个月,因出言不逊,被贬谪为虢州长史。后又出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岑参出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人称他为“岑嘉州”。后来又因事罢官,准备回家时,路上遇到亡命之徒拦劫,只好转至成都,于770年客死成都,享年56岁,逝前曾作《招北客文》自悼。

青少年时期的岑参虽然家道中落,但他并没忧郁沉沦反而积极开朗,是个阳光少年,读书习剑,一心要恢复家族的荣光,不仅怀揣着文可治国的志向,更具有武可安邦的雄心,所以他曾豪言:“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这种强烈的从军建功的雄心壮志,最终促使他远赴边塞的行动。也恰恰是这份雄心壮志成就了盛唐一位最重要的边塞诗人。
远赴边塞之前,岑参也写过不少山水诗,其意境优美明净,情调从容闲适,形式以五、七言律居多。如《暮秋山行》: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杜鹃昨夜啼,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再如比较有名的《春梦》:
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这些诗风格清丽,与其边塞诗风大相径庭。自从出塞以后,岑参的诗风大变,体裁以七言歌行为主。但他的七言歌行与高适的整饬凝练风格不同,句式极多变化,尚散不尚偶,有时句句用韵,有时两句一转、三句或四句一转,显示出奔腾跳跃、错落参差的语言美。
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全篇三句一转韵,奇句豪气,风发泉涌。为表现边防将士大唐豪气,诗人用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之恶劣,来突出大唐士兵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
岑参游齐鲁时遇杜甫、高适,但他是李白的迷弟,对未能与李白谋面深表遗憾。他的诗夸张奇异的写法估计多多少少受到了李白的影响。“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写得雄奇而又生动真实,让人叹为现止!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另一首千古名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名为送别诗,实则全方位描写了塞外军营的生活场景,奇丽豪放,表现出一种浪漫乐观的英雄主义情绪。尤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俨然成为千年以来,描述雪景的最佳名句。
这首诗入选初中课本,作者无需再作解读。
岑参一生所写的边塞诗多达七十多首,是边塞诗人中描绘边塞风光最多的诗人。这些诗每一篇都“雄奇瑰丽”,形成了他“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的独特风格,更成为盛唐之音的代表之一。
由于岑参天生好奇,所以在他边塞诗中,除了描写军营生活及场景外,还有一些诗直接记录了西域异事及奇异风光,如《优钵罗花歌》、《热海行》等。这些诗具有开拓唐诗内容新领域的意义。
另外岑参写过一篇怀土思亲的名作《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语浅情深,既缠绵悱恻又不流于哀怨,不愧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不同于高适的冷峻,岑参是个重情义之人。他与王昌龄、杜甫、颜真卿等人都是好友。
对王昌龄的不幸遭遇,岑参深表同情,在《送王大昌龄赴江宁》一诗中,岑参安慰道:“……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诗的最后一句让我大吃一惊,这是将《古诗十九首》里的《行行重行行》里的最后一句俚语直接引用了,唐诗也可以这么写?真的是“语奇”之诗人!
杜甫对他有推荐之恩,在杜甫落难后,岑参也在战乱中多次打听杜甫下落,可惜两人却在蜀地却失之交臂。
岑参诗歌题材广泛,在当时就广为流传,“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可见他的诗不仅雅俗共赏,还受到各民族人民的喜爱。
最有趣的是,岑参还写过一首非常诙谐的诗《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可否?
如此幽默风趣,也是盛唐诗人中的唯一存在。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1 17:02:13 +0800 CST  
边塞诗人中,除了前面所述的这些诗人外,还有一大批诗人都留下了不巧诗篇,这些诗人比较出名的有李颀、崔颢、刘湾和张渭等。
李颀(690—754年),颍阳(今河南登封)人。他家境富有,为人狂放任侠,少年时与世家纨绔子弟交往,后来被这些世家子弟欺辱,一气之下发奋读书,一心要出人头地。
闭户读书十年,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登进士第,授新乡县尉。因久未升迁,殊不得意,遂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辞官归隐。
李颀后半生性格散淡,不喜欢涉及人间世务,一心寻仙问道,与王维、高适、崔颢、王昌龄等诗人都有交往。
李颀诗中成就较高的有三类题材:边塞诗、赠别诗以及描写音乐的诗。其中尤以边塞诗写得最好。如结合游侠题材写少年豪杰渴望去边关建功立业的《古意》及具有反战思想的《古从军行》。
他的送别诗《送魏万之京》,被认为是格律严谨、韵味醇厚的顶尖七律作品: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而他专门写音乐的诗篇《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和《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是开了专门写音乐题材之先河,给后世的白居易、韩愈、李贺等人描写音乐以启发,所以倍受后人称道。

崔颢一生留下来的诗篇仅六首,其中三首与边塞有关,但实际上他却以一首写景抒情诗《黄鹤楼》而名闻天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来到黄鹤楼,看见这首诗题在题诗壁上,狂傲的他居然停笔叹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首诗确实不同凡响,有人甚至评此诗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作者认为这只是一家之言,有点过誉,因为这首诗并不完全协律。要说它是七言律诗第一,那也只能说是在杜甫的七律《登高》出来之前。
李白在黄鹤楼看到崔颢的诗,自信心受到打击,似乎与崔颢杠上了,一定要写出压他一头的诗,所以在金陵写了首《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虽然不错,但依然有崔颢《黄鹤楼》的影子。人们最钦佩的当然是首创,尤其是诗词,即便你化用的巧妙,可人们一旦弄清楚来龙去脉,还是将赞赏的眼光投向首创。
但是,李白受崔颢的启发,用同样的题目《行路难》、《长干行》创作的两首诗,如雷贯耳,终于将崔颢的《行路难》、《长干行》比了下去,以致于后人极少提到崔颢的这两首诗。
刘湾与张渭的边塞诗是以揭露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为主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艺术成就不太高,这里不作介绍。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1 17:02:41 +0800 CST  
二十四章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李白(一)

李白真的不好写,从古至今写李白的文字太多,压在他身上的文字估计好几吨。然而,这么多文字却不一定就能描述出一个真实的李白,因为李白太复杂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从李白的复杂性说起。
李白的出生就很复杂,出生在哪里?祖籍哪里?与大唐皇室究竟有无关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好在李白的生卒时间还是比较确定的,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2年。出生在哪里,有几种说法,一是出生在当时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另一种说法是出生在四川广汉,还有一种说法是出生于长安。
至于李白的祖籍,他在《与韩荊州书》和《赠张丞相稿》中称“本家陇西人”,自称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后代。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及李白的儿子李伯禽在书文中皆称李白是“陇西成纪人”,是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如果此说法成立,那么李白与李唐皇室就是同族同宗了,可是在唐高宗时期,李唐皇室专门修立宗庙,追封了陇西成纪李氏一宗,却并没有将李白这一脉吸纳。于是有人猜测李白一脉极有可能是大唐首位太子李建成的后代,为避祸逃至西域荒僻之地。
还有一种说法,说李白是山东人,说得也是有理有据。
造成这种胡乱猜测的原因是,李白在所有诗文中对自己身世总是讳莫如深,也不知是有不得己的苦衷还是别的原因,不像杜甫在诗文中将自己的身世交待得一清二楚。
至于李白姓名的由来,也有两种有趣说法。
第一种说法: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李客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
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中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两种说法都很玄,都有演义的成份。然而“李白字太白”这样的名字确实惊艳,尤其是和“太白金星”联系起来后,让神话中的太白金星名头大振,让人以为太白金星就姓李。事实上,神话中的太白金星虽然是老子李聃的学生,但并不姓李,在《西游记》之前,是没有姓氏的,只是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估计受到李白姓名的影响,硬是给他取了个“李”姓,还弄了个本名“李长庚”,导致现代人容易将李白与神话中的太白金星混为一谈。
李白与太白金星的联系,不仅仅姓名,更有一个被写进小学课本的“铁杵磨成针”神话传说,那个以实际行动点化李白的老婆婆,传说就是太白金星的化身。
传说归传说,我们还是回到现实,浏览真实的李白。
毫无疑问,如果说李白不是神童、不是天才,那会挫伤后人的自信心的。因为,后人再怎么学李白,也学不到他的风采,所以后人只能自我安慰“那个人是神仙下凡”,不是凡人所能追寻比肩的。
李白在《上长安裴长史书》中自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五岁就开始背诵大唐规定的六种经书,十岁时就学习诸子百家典籍,确实是妥妥的“神童”一枚,更是现代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典型。
“轩辕以来颇得闻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史以来的书,我差不多都读过!虽有自夸之嫌,但至少告诉我们,李白少年时候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另外这句话更告诉我们一个准确信息,李白家有钱而且藏书丰富,家学渊源流长。那个时候,不是有钱人,没有家学底蕴,哪会有那么多藏书吗?
李白在家族中排在同辈的第十二,所以有个别称“李十二”。
少年时的李白所学内容驳杂,由于他居居巴蜀,所以少年李白最崇拜的是汉代大文豪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巴蜀大地的骄傲,最受当地人的尊崇。凭几篇文赋,便做了大官,受到汉武帝的倚重。关键的是,他还凭着自己的才气,拐跑了巴蜀最有钱人家的美才女卓文君,最后成为要官有官、要钱有钱、要美女有美女、要名气有名气的大名人。
这样的人物何等的风光?简直太完美了,他李白要做就做这样的人!
于是,少年李白一口气写下了《明堂赋》、《大猎赋》、《拟恨赋》等,每篇赋都是洋洋洒洒数千言,恨不得自己明天就成为司马相如。
可惜,没有多少人看得懂他的这些赋,因此也就没有博得多少人赞赏。
倒是他在七八岁的时候写过的一首小诗为他博得了不少声誉: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这首描写萤火虫的小诗应该算作李白的处女作。这首诗比之骆宾王七八岁时候写的《鹅》及《玩初月》只好不差。
少年李白虽然聪慧,但绝不是“好孩子”典范。好读书不假,但他绝不是一个规规矩矩听话的孩子。一下课,他就一溜烟跑到山沟溪流中掏鸟捉虾,否则也不会在溪流边遇到那个磨针的老婆婆。
或许是在家排行老幺的缘故,李白的父母似乎不太管束他,或者是管束不住,养成了他任性的性格。
十五岁时,李白觉得自己该读的书都读得差不多了,便转而习剑。大唐尚文也崇武,这样的社会风气下,李白想做个文武全才,自然也不会受到父母的反对。据说,李白的父亲亲自教导他习武,而且教导他高超的剑术。
如此说来,李白的祖上是北凉武昭王李暠,应该确信无疑,否则李白的家族不但在文学方面颇有家学渊源,且在武学的方面也有家族传承,是很难说得通的。
李白在剑术上是有一定成就的,据说他曾经为打抱不平而“手刃数人”(魏颢《李翰林集序》),甚至据说后来他的剑术被排在大唐第二,估计这也不是凭空捏造,毕竟他有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武术防身,喜欢东游西荡并身揣巨资的李白,安全又是怎么保障的?
书读的差不多,剑术也练得不赖了,李白又忽然对道术大感兴趣,于是他又和隐士东岩子学起了道术,还结识了以喜谈纵横术的名士赵蕤,练就了嘴皮子功夫——出道后的李白几杯酒下肚要不随口吟诗,要不就与人清谈,谈得你头晕目眩、天昏地暗。他后来的朋友崔宗之曾写诗描述他道:“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
迷上了道术的李白,居然与东岩子一起跑到当时的岷山(现在的青城山)隐居起来,不回家甚至连城市集镇都没去过。
一隐隐了三五年,除了学道外,还与东岩子训养了一大群珍稀飞禽。这些飞禽被他们训养得只要叫一声,便一个个现身,从他们手中领食。这件事挺神奇的,惊动了当时的广汉太守,觉得他们俩一定有本事,于是招呼他俩出山,参加道府考试,但是二人却拒绝了。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2 08:28:08 +0800 CST  
李白终究不是个耐得住性子的人,隐居一段时间后,就跑到峨眉山、戴天山等巴蜀名山大川游玩访道去了。
这期间他写了几首录入其诗集的诗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这是他保存下来最早作品)、《登锦城散花楼》、《听蜀僧濬弹琴》等诗,其中写得最好的当属《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开元八年(720年),二十岁的李白自信满满地去见时任渝州刺史的李邕。李邕是当时名震朝野的大文学家、大书法家。毛头小伙子李白见李邕时居然高谈阔论,大谈特谈王霸之道,让李邕觉得这小子狂傲无边,逐对之冷漠。
李白不满,旋即写了首《上李邕》诗回敬: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末可轻年少。
这首诗写得豪情冲霄,让原本好结交天下名士的李邕尴尬无比,以致于多年以后,李邕转任北海太守时,李白与杜甫同游济州,李邕只请杜甫冷落李白。
李白在蜀地到处浪荡,这一浪荡就浪荡到了二十四岁,父母与家人着急呀,好不容易将他找回来,结果闹得非常不愉快,以致于李白出川后再也没有回川,甚至都没有书信来往。在之后的诗文中他也很少提及家人。
估计李白的家人好好做了一通李白的思想工作,让李白又重新燃起了争当司马相如的愿望,最终李白决定出川闯天下,并且发誓不闯出同司马相如一样的名气绝不回家。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腰缠万贯,带着一个小道童(他为之取名叫丹砂,这名字取的……),出川成就他的梦想去了。
在追寻李白足迹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大家都十分关切的问题: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先来看看李白长得什么样子。
给李白画肖像,作者当然不能凭空想像。一切依据于李白自己的诗和他当时朋友们的描述。
李白身材并不高大,他在《上韩荆州书》中描述自己道:“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身不满七尺”也就是说按现在尺度计量就是不到一米七。
李白最大的特征就是双目炯炯有神,目光似电。根据李白迷弟——追他三千里就为见他一面的魏万记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他的另一位朋友崔宗之也有诗描述他道:“双眸光照人”。
李白最喜欢穿的不是影视形象中的白袍而是紫袍。他曾在金陵脱下紫皮袍当酒,“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如果说这一首诗还不足以证明他喜欢穿紫色衣裳的话,他还有一首诗来证明:“草裹乌纱巾,倒披紫绮裘。两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
李白随身携带的是佩剑,剑不离身。崔宗之的诗里就说他:“袖有匕首剑”。而他自己写诗道:“高冠佩雄剑……”、“……拔剑四顾心茫然。”剑在他诗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与他剑术高超及大唐尚武社会风气有关。
寥寥数笔,一个身材不高略显清瘦、双目射电、身着紫袍、腰悬佩剑的书生朝我们走来,朝历史的风雨中走去,他将接受俗世的煎熬,接受梦想破灭的洗礼!
意气风发的大诗人,一个放荡不羁的富二代,“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会开启什么样的传奇呢?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2 08:29:04 +0800 CST  
第二十五章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李白(二)

前文我们讲过李白复杂,其实复杂就复杂在他的思想。看看他前期所学所为,一会儿想当司马相如,一会儿又想当道士成仙,一会儿又玄谈王霸立业,一会儿又练剑渴望当名侠客。
所以在他的思想中,政客、羽客(寻仙人)、侠客是交织在一起的,哪“客”都想当、哪“客”都要当,因为他是李白,那个自信无所不能的李白!
当然,李白不是疯子,也不会想着同时成为这三种角色。他的理想是先当政客,建功立业,完成“平天下”的梦想,也完成家族“光宗耀祖”的嘱托,然后功成身退,去寻仙踪,能成仙更好,不能成仙,当当除暴安良的侠客也不赖,这样的人生岂不美哉、快哉!
但当政客必须有进阶之路,要么参加科举考试,要么走“终南捷径”!
自认为已经“词赋凌相如”的李白根本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一个绝世高人又怎么会让俗人来考核自己呢?姜尚是考出来的吗?乐毅是考出来的吗?诸葛亮是考出来的吗?
绝世高人都是请出来的!
但要被请,就得有贤名。贤名怎么来?靠朋友传呗!
所以当他出川时,他并没有急吼吼地出来干谒求官,而是一路游玩着,一路交朋友,悠悠地出巴蜀三峡。
来到荆门,李白写了首好诗《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恣肆豪放的风格在这首诗里已初见端睨,尤其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气魄宏大,读得让人荡气回肠。
来到江陵,却忽然听闻当时最有名的大道士司马承祯在此,于是李白赶紧去拜谒这位大道士。这位大道士司马承祯之前可是武则天跟前的大红人,经常出入皇宫,“终南捷径”就是出自他口,他在当时道教中的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
司马承祯接见了李白,并且与之玄谈。前面我们讲过,李白的玄谈功夫也不一般,估计这一谈,也将司马承祯谈得头晕目眩,让这个大道士不得不夸他是“神仙中人!”
李白一听,心花怒放,随即挥笔写下了《大鹏遇稀有鸟赋》,将自己比作大鹏,将司马承祯比作稀有鸟。
就是大道士一句“神仙中人”的夸奖,却改变了李白出川时的初衷。原本想着先是干谒谋官、功成名就后再寻仙,现在被大道士点醒,李白干脆直接朝“羽客”这条路奔去。
如果能直接成为仙人,那还要当什么政客、侠客?
神仙哪里有?听说天姥山就有神仙出没!
所以李白立即决定将这次出行的最终目的地定为天姥山。
为什么要加“最终”二字?因为李白觉得既然身上揣着许多线,那就先好好亭受人间快乐,成仙之后,听说都很寂寞的嘛!
于是,李白决定先去人间最繁华的都市扬州,享受一番人间快乐后再去寻仙。
在赴扬州的途中,沿途的风光又让他流连忘返。李白天性乐山好水,鄂州的赤壁、武昌的黄鹤楼、巴陵的洞庭湖,这些水域风光都是巴蜀大地难得一见的。大开眼界的同时,他心潮澎湃,于是大笔一挥,一口气写下了《游洞庭》、《长干行》、《江上望皖公山》等一系列诗篇。
在黄鹤楼时,他碰到了第一首让他叹服的诗——崔颢写的《黄鹤楼》,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
在游洞庭湖时,随他一路同行的巴蜀朋友吴指南不幸染病身亡,他守着朋友尸体痛哭,以至于老虎来了,都不曾离开。最终在丹砂的劝慰下,他用佩剑在湖边挖了个坑,将吴指南草草安葬。但三年后,他定居安陆时,又跑来寻到吴指南的葬地,将其尸体挖出,清理干净后,硬是背到鄂城之东山丘上重新安葬。这件事在当地传为美谈,也为他博得了侠义名声,多多少少也圆了他的侠客梦。
在江汉一带滞留一段时间后,李白顺江而下,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来到了庐山,目睹秀峰瀑布的壮观,他为我们留下了一首千古名篇《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写完这首诗,他飘然离去,飘到当涂,他又留下一首千古名篇《望天门山》,然后飘到了金陵。在金陵凤凰台,他写了首叫板崔颢《黄鹤楼》的诗《金陵凤凰台》后,便一头扎进了繁华如梦的扬州。

大唐时期的扬州,那是仅次于长安的最繁华的大都市,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简直就是有钱人的天堂。在长安,有钱人遇到达官贵人就得装孙子,而且这种装孙子的概率比较大。
但在扬州,你有钱就是大爷,因为在这里碰见达官贵人的机率非常小,所以,那些土豪们都喜欢到扬州扎堆。当然,土豪多,相应的吃大户的破落户也就纷涌而至。
李白到了扬州,出手阔绰,俨然土豪一枚呀,于是他的身边呼啦一下围了一群朋友,争先恐后地与他称兄道弟。这些人中,这个是诗人,那个是侠客,剩下的都是可怜的落魄公子。
这些兄弟们和他交往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陪他一起吃喝玩乐,然后由他买单!
李白义气啊,诚信交友嘛,朋友说啥都有理!于是乎,斗鸡走马逛妓院,忽而浩浩荡荡游杭州,忽而浩浩荡荡玩越州,一年内,我们的大诗人花掉了三十万金。
“三十万金”是什么概念?是当时一个五品大员的三年俸禄!
但李白并不在乎,这时候他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而且豪迈地说:“千金散尽还复来!”
可他身边的丹砂受不了啦,带出来的钱用得差不多了,再这么闹下去,俩人岂不要流落街头还一事无成?于是他好说歹说,硬是将自家公子劝得清醒了一些。
李白冷静一想,该玩的都玩的差不多了,是该干正经事的时候了,于是大袖一甩:走,找神仙去!
可怜的丹砂只得陪着李白屁颠屁颠地跑到浙江天姥山寻找神仙去了。
天姥山方圆几百里,几十座山峰,那时候还处在原始状态,荆棘遍地,杂木丛生,攀峰都得剑砍斧辟才能前行。但这点困难是难不住执着的李白的,一想到能与神仙会面,李白那并不强壮的身躯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披荆斩棘,手脚并用,爬了一峰又一峰,可惜的是,就是不见神仙的影子!
最后,累得精疲力竭的李白在沮丧情绪的打击下,终于病倒了,丹砂只得将他背下山,坐着马车回扬州客栈修养。
这时候,李白兜里的钱所剩无几了,丹砂只好通知他在扬州的那帮朋友们,指望他们前来接济一下自家公子。可是一连通知了十几人,那帮人却突然玩起了神仙一般把戏,彻底隐身了!
李白终于尝受到了人情冷暖,终于明白自己这个外乡人来到扬州其实就是当了回土肥佬、冤大头。又气又急的李白,病情加重,甚至差点死掉。
好在这个瘦小的男人精神异常强大,凭着坚强的信念,在丹砂精心照料下,又挺了过来。但此刻他们真的落魄了,住的客栈从高级到低级,从上房到通铺,最后还被店主恶语相加,差点赶出了客栈。
当一轮寒月升起的时候,李白终于想家了,于是写了首童孺皆知的短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那时候也不知是因为家里人与他断绝了来往,还是因为路途太过遥远书信难以送达的缘故,在巴蜀的李氏家族再也没给他寄过钱。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3 08:31:02 +0800 CST  
李白病好了后,与丹砂一商量,变卖了一些衣裳,又由水路逆江而上,似乎有想回到四川的意思。
可是到了江汉一带后,李白结交了一个姓孟的朋友,这个朋友在安陆当县尉,孟少府(县尉雅称少府)对李白很友善,友善的原因估计是他的家族中也有个放荡不羁的大诗人。
孟少府很热情地邀李白到安陆作客,并将自己的族叔孟浩然请来与李白相见。
大诗人见大诗人,那是行家碰里手呀,三言两语便知道彼此斤两。李白对孟浩然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孟浩然对这个比他小一轮的后生更是惊为天人。
一番交谈之后,得知李白目前处境,孟浩然与孟少府唏嘘之余,决定帮助李白纾困。
怎么纾困呢?孟少府有个好主意:让李白入赘安陆许府!
安陆许府即高宗时宰相许圉师家,许家有个孙女许氏,容貌出众,知书达理,二十多岁尚未婚配。未婚配的原因当然不是嫁不出去,而是许家小姐眼光太高,非看得上眼的俊才不嫁。
孟少府征询李白意见,李白一听当即乐开了花,能入赘许府,那可是一举多得的事,反正他本就羞于回川,有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孟少府与孟浩然带着李白的几首诗稿赴许府保媒。许氏小姐看到李白的诗,长吁一口气,心想我终于等到了要等的人!
就这样,李白成功入赘许府,这一年他二十七岁。
入赘许府,李白又有钱了,但老宰相已故,许氏家族已经是昨日黄花,已经没有能量举荐他入朝为官。
可李白是干大事的人呀,寻仙不成,至少也得匡扶社稷吧?
李白明白以他现在的名气,还是不足以让朝廷来请,怎么办?正常的科举考试是一条路,但这个眼高于顶的人怎么会走这条路呢?再说,当初广汉太守邀他参加府道考试,他直接拒绝了,现在要考进士还必须先过道府考试才有资格。这条路显然不符合他的预期,所以他不屑。
那剩下的一条路唯有干谒了。
经过在扬州的一番折腾,李白也明白了一些人情事故,要干谒就要放低身段去求人。
于是乎,李白在安陆一会请裴长史,一会请李长史。长史是什么官呢?是州府刺史的佐官,正六品,不承担具体事务,属于一种养老性质的官。
请裴长史请了八九次,银子没少花,可是等他提出举荐请求时,此人一脸冷笑,不理不采。为什么?光请吃不严孝敬,谁给你办事?关键的是,李白老兄写求荐信还捎带上“何王公大臣之门不可以弹剑乎?”这样的话。
一个骄傲到骨子里的人,低头装孙子却又露出老子相,别说是古代,就是放在现在,估计也没人搭理。
李白想不通,可怜的是,找裴长史不行,他又盯上了李长史。许氏夫人通过关系请出一位过期的领导马都督,由马都督出面联系李长史。
但是我们的大诗人却偏偏在这时候喝醉酒后骑马冲撞了李长史的大驾,这可是犯了大不敬之罪啊,许家人担惊受怕,让李白赶紧写了封悔过书,恳请马都督转呈李长史。这封悔过书就是《上李长史书》,其中说:“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凄惶,席不暇暖……若浮云而无依。”等等,一幅惶恐不安、痛哭流涕的样子!
这封悔过书让李白免受了责罚,却成了安陆官场的笑话,有人拿到酒桌上朗读,佐酒取乐。
宋朝有个文学家洪迈曾对李白这段经历感叹道:“神龙困于蝼蚁,可胜叹哉!”
李白虽然也感到憋屈,但干谒这件事还得做啊,他认定的事,绝不会轻易放弃。
安陆官场走不通,他又跑到离安陆不远的荆州,拜谒韩荆州。这个韩荆州就是前文写到的那个准备推荐孟浩然却被孟浩然放了鸽子的韩朝宗。韩朝宗推荐人挺靠谱的,据说经他推荐提拔的人,无不官运亨通。
他写封《与韩荆州书》,书中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信荆州”,竭尽全力地猛夸韩荆州,奉承得让人肉麻。但真的与韩荆州见面时,李白是“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
初看这两句诗,似乎觉得李白还挺懂礼貌的啊,躬身长揖——够放低身段的了。可细一看,你去见大领导还戴着个高帽子佩了柄雄剑是什么意思啊?
“装孙子却露老子相”就是这样子,不是这样子也就不是李白了!
不言而喻,李白干谒韩荆州毫无结果。韩荆州愿意推荐孟浩然但不一定愿意推荐这么个愣青。
一无结果的李白,自然是很郁闷,回到安陆后,整天喝酒,还写诗吹嘘:“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李白折腾一通,有点心灰意冷,却又想起隐居博名这茬子事,于是又举家迁往安陆的寿山隐居。这时候,许氏夫人已经替他生了个女儿,他取名平阳,不久之后,又替他生了个儿子,他取名伯禽。
李白在许家的这番折腾,也让当初保媒的孟少府心生不满,并写信责怪他。李白于是写了篇《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答复孟少府。在这篇文中他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大鹏之志,让孟少府闭嘴。
可怜的许氏一句怨言也没有,因为她真心相信李白,相信他能给许家带来荣耀。
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除了练出一身好酒量,挖出吴指南尸首重新安葬外,一事无成。不过在入赘许府第二年,送孟浩然去扬州时,又写了首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其它的诸如《上李长史书》及《与韩荆州书》等文,实在是不忍卒读,甚至让后人产生李白人格卑微之怀疑。但写清这些前因后果后,我相信读者还是可以释然的。
折腾了几年后,李白又幡然醒悟,在安陆这么个小地方隐居,隐给谁看呢?恐怕隐居到死,朝庭也不知道他李白这号人吧?要隐就隐到皇帝眼皮子底下去,这样皇帝来请也方便些!
这个念头一上来,李白立马按捺不住兴奋,二话不说,卷起铺盖朝长安进发!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3 08:31:50 +0800 CST  
终于翻页了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3 13:01:45 +0800 CST  
第二十六章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李白(三)
“隐士不到终南山,隐上千年无人管”这是唐朝当时的一句顺口溜。
终南山位于长安之南,是秦岭诸峰之一,又名太乙山。自从卢藏用走了“终南捷径”之后,这里霎时间成了隐士的乐土。(没想到一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终南山隐居又蔚然成风)山中离宫别馆随处可见,人影绰绰,热闹非凡。隐士多了,之间就会经常发生矛盾,吵嘴打架,甚至相互残杀的事件都时有发生,所以在终南山占地盘隐居,绝非易事。
然而,李白于开元十八年(730年)来到终南山,就迅速站稳了脚跟。因为他的剑术了得,双眼还冒光,连豺狼虎豹都退避三舍,那些文绉绉的隐士又岂敢惹他?他学阮籍长啸山林,舞剑挥毫,还将自己的大作晾在路旁展示。李白的书法尤其是草书也堪称一绝,他的《上阳台帖》如今依然完好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
还别说,李白这一闹腾真闹腾出了名堂,一位崔姓京官主动与他结交,并将他引荐给当朝宰相张说。燕许大手笔之一的许国公张说,前文已经叙述过,他是当时的文宗,曾提携过张九龄、贺知章等诗人。可惜的是,李白上门时张宰相己病重,并于这年底病故。
老爷子去了,但儿子还在。张说的儿子张垍官居三品,并且是驸马爷,而且也喜欢写诗。李白找张驸马,张驸马却推荐李白去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找玉真公主,并说玉真公主读过他的诗。言下之意,玉真公主很注意李白。
李白一听,一蹦三尺高,不顾连日秋雨,直奔终南山。
可找到了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一看,有点傻眼。因为这座别馆一片荒芜,就像一座废园,显然很久没人居住。李白犯嘀咕,去信问张驸马,张驸马捎信让他耐心等下去。
于是在凄雨寒风中,李白痴痴地等,一位看园子的老农陪着他,每天粗茶淡饭守着枯藤老树,一连守了一个多月。但他一点也不觉得苦,反而心中充满了幻想,诗意更是喷薄而出,一连写了《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乌夜啼》及《酬崔五郎中》等诗。
尤其是《乌夜啼》这首乐府诗,将他苦等玉真公主的情绪渲染得缠绵悱恻: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据说这首诗不仅让贺知章拍案叫好,也深深感动了玉真公主。
当然这是后话,此时的玉真公主其实是在华山修道,对李白苦等一无所知,更遑论读到这首诗了。
李白信息闭塞,并不知道玉真公主一直在华山,否则以他的尿性,一定会不顾一切地直奔华山。他知道这一消息时,已经在老树枯藤下苦守了一年。
年轻的李白就这么痴傻,但是傻人自有傻人福,如果不是他如此地傻等,也就不会有玉真公主后来的倾心相助。
写到这里,再联想起王维,我们对这两位大诗人互不来往的原因心里终于有点数了。
再没心没肺,得知这一消息后,李白心里肯定受到严重打击,如此被奚落,这是人干的事吗?
精神遭受打击的李白彻底沉沦,跑到长安城内与市井流氓混在一起,斗鸡走马,醉生梦死。没有了钱就让丹砂回安陆去取,那边的许夫人卖房卖田,供他在这边胡闹。
胡闹的结果是,他与城内的纨绔子弟起了争执,还差点被群殴至死。幸好有个陆姓名门公子救了他。多年以后,李白在洞庭湖遇到这位陆公子,写了首《叙旧赠江阳宰陆调》的诗,在诗中他还回顾了这段黑历史:“……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此耻竟半未刷,且食绥山桃。”
被撵出长安城的李白,凄凄惶惶地经开封到宋城(今河南商丘),然后又跑到道门朋友元丹丘隐居地嵩山散心。此时的李白由于过于失落,遂产生了隐居修道的念头。
在嵩山盘桓数月,李白下山跑到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这时候的李白吃一堑长一智,结交的朋友都很靠谱。这些朋友估计都知道李白才华的斤两,所以成了李白诗歌的第一拨传播者。尤其是元丹丘,利用与玉真公主同门师兄妹的关系,将李白在玉真公主别馆所写的诗送达玉真公主手中,这才让玉真公主真正关切起李白。
从洛阳回到安陆,李白真的辟了一亩三分地,过起了耕读生活,学起了陶渊明。
这一番折腾,李白虽然在求官上碰壁,在修道上无成,在行侠上出糗,但他创作了一大批震古烁今的诗篇,如《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等等。这一时期成为他诗歌风格成熟期。
耕读没有多长时间,在洛阳结识的朋友元演来访,两人一道至随州拜访当时的另一名大道士胡紫阳,让他在修道的路上更加自信。
陶渊明是真隐,离世独居。李白可绝不想耕读一辈子。自喻为大鹏的李白目前既没有找到神仙,又没有施展济世之报负,他怎么可能就这样埋没于尘世?
医治好内心的创伤,在元演的邀约下,李白再次北上漫游,再次干他的人生大事去了——寻仙问道、干谒求官。
这一次在太原待了一阵子,又转道去山东,听闻唐玄宗在洛阳,又赶过去献上《大猎赋》,却依然石沉大海。
在北方漫游了四年多时间,待他回到安陆时,许氏夫人已病逝。安陆许家再也不肯容纳这个浪荡子,李白只好携女带子投奔山东任城(现山东济宁)的一位亲戚。
李白对许氏夫人还是有一定感情的,给许夫人写过《远寄》系列诗,尤其是还写了首表达歉意的诗《赠内》:“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许氏夫人有无怨言,我们不得而知,但她确实挺悲催的,原指望自己看中的男人能够替她许家光耀门楣,结果这个男人一直不着调,她卖光了田产房屋也没等来这个男人扬眉吐气的那一天。
但如果她泉下有知,她为之付出一辈子的男人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气的大诗人、光耀万世的话,她一定会含笑九泉,其实她的眼光并没有错!
很有意思的是,许氏夫人的婢女碧桃嫁给了李白书童丹砂,这很符合戏曲桥段哦。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4 09:15:53 +0800 CST  
李白到了山东任城后,为了照顾平阳与伯禽,在族弟的介绍下与一位姓刘的女子结了婚。两个孩子有人照顾后,李白又跑到徂徕山与东鲁一带的五个文人一起隐居,模仿晋朝的“竹林七贤”搞了个“竹溪六逸”。
可是这个刘姓女子就是个很现实的人,根本不懂李白折腾的那一套,也不懂李白的那些诗。眼见着这个男人神叨叨地,光花钱不挣钱,还不着家,她怨恨之火腾起三丈狼烟,逮住李白便吵闹不休,并且在李白出外飘荡时,又与别的男人好上了。
我们的大诗人头痛不已,气愤之下给族弟写信骂这妇人:“彼妇人之猖狂狂,不如鹊之疆疆;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鹊之奔奔!”
这桩婚姻没有维持多久,刘姓妇人便弃他而去。
没办法,像大鹏一样的男人总不能当奶爸吧?于是,李白又在南陵(山东曲阜之南)找了一位无名无姓的妇人,与之同居在一起,目的当然是让这妇人照顾他的儿女。后来这个妇人又给他生了个儿子叫颇黎。
如果说李白会爱上某个女人,这显然是笑话。不是他无情而是他太热情,他的热情撑起的梦想将自己的心充得满满当当的,已经容不下女人一丁点位子。
他被自己的梦想激情燃烧,转化成巨大的能量,支撑着他四处漂泊。可他年近四十,依然一事无成,并且再也没有了当初豪掷千金的豪客气慨了,已经过上了有一顿没一顿的流浪生活,以致于天冷的时候,“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
但是,李白心大啊,真的到了没吃没喝的时候,他会做高级乞丐,跑到各地官府蹭吃蹭喝,而且还伸手要钱。他不会像陶渊明那样乱世乞食还“敲门拙言辞”,他觉得理所当然。因为这时候李白的诗在一帮朋友的传播下,声名鹊起,那些官员听闻李白上门,也愿意与之交往,请他吃喝一顿,让他留下几首诗,可以附庸风雅,甚至作为炫耀之资。
盛唐时期的诗人太多,多得遍地都是。那些小诗人们读到李白的《将进酒》之类的诗后,顿觉气索,转而成为李白的诗迷,成为李白诗的广泛传播者。
李白却不关注这些,他觉得写诗就是一挥而就的事,并不是他所要认真对待的事。他要认真对待的事还是功成身退寻神仙。即便遭受如此多的磨难,也决不动摇初心。
游完了北方游南方,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到处都留下他的身影。他已经不知道家在何方,或许“此心安处是吾乡”?
再次游到洞庭湖时,他终于又遇见了一位他看得上眼的大诗人王昌龄。俩人吟诗玄谈,互相推介朋友。于是有了王昌龄与孟浩然之相会,也有了李白再赴长安与贺知章之偶遇。

唐天宝元年(公元741年),四十一岁的李白再次来到长安,目标只有一个:干谒贺知章!
贺知章“金龟当酒”的美谈,前文已叙,这里不作重复。收到“谪仙人”桂冠的李白,已经知道仕途之难难于上青天,便再次来到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希望能见到玉真公主,再得到她的推荐。
当然李白这一愿望又一次落空,于是他又与一位吴道士寻仙去了。
受一次打击寻一次仙,寻仙成了我们大诗人心理慰籍的唯一手段。
然而让李白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李白的折腾终于感动了神仙。元丹丘终于将李白的诗稿面呈到玉真公主手上。玉真公主感动之余将李白诗稿转呈唐玄宗,唐玄宗读罢,惊坐在龙椅上半天说不出话,醒过神来后,急忙召见贺知章。贺知章再次猛夸李白就是“太白金星下凡”,唐玄宗听完,觉得自己怠慢了谪仙人,实在不应该,于是赶紧下诏,召见李白。估计是觉得自己下诏迟了的缘故,据说他特意一连下了三道诏令。
这时候的李白正在与吴道士醉酒后东倒西歪地寻仙呢!
不过接到诏令后,李白忽然醒了,丢下吴道士直奔南陵,回家报喜去了。
回到家,他写了首诗《南陵别儿童入京》诗: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压抑多年,一朝释放,我们可以想像出他当时多么的得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嵩人”,也成了古往今来渲泄一朝成功而自鸣得意的心情之最佳诗句。
可是这首诗却被后人诟病,因为有一句“会稽愚妇轻买臣”。这句诗借用汉代名臣绍兴人朱买臣在落魄时被老婆欺辱的典故,表达了他对自己女人的愤懑。说实话,很多人都不敢苟同。
李白并不是冷酷的人,对自己的子女,他还充满了怜爱,这首诗有所体现,至于后来专门写给儿子的诗《寄东鲁二稚子》及《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更体现了李白的舐犊之情。

李白来到长安入住招贤馆,在长安街头高视阔步,还动不动就仰天大笑。如果放在他落魄的时候,肯定会引起五陵豪少的群殴。可这时候,却成了时尚,成了美谈。
唐玄宗在大明宫会见了李白,并且“降辇步迎”,亲自调羹汤给他喝,足见皇帝对这位“谪仙人”的礼遇。这一切都落在太监们眼里,顷刻间就风传天下,让天下的诗人们羡慕嫉妒恨。
一番交谈后,李白被封为供奉翰林,并被赐与一匹宫廷御马。得意的李白骑着御马每天在长安城内驰骋几个来回,那些昔日跟他一起斗鸡走马的豪少们终于认出他,跟着他的御马屁股后面追喊着他的名字,誓死要做他的小弟。
李白哪有功夫搭理他们,请他喝酒的达官贵人们的请柬,如雪片一般飞来,他正忙着赶赴三品以上大员们的酒局,三品以下的还顾不过来呢!
他第一次有了司马相如的感觉。唯独自点遗憾的是,他的“卓文君”并没有出现。
然而这种遗憾刚刚升起,令他头晕目眩的幸福就突然降临——玉真公主在那个捉弄他的张驸马的撮合下,约他见面。
风流千古的大诗人与风华绝代的俏公主见面,给后人留下了无比广阔的想像空间。李白与玉真公主第一次见面,留下了一首《玉真仙人词》,祝公主早日得道成仙。
两人究竟有无暧昧,各有各的想像,因无史料,作者不作揣测。其实这时候李白四十二岁,玉真公主已经五十二岁。有戏曲专门演绎二人于秋雨中枯园相会的片断,那是喜欢扯的人乱扯,不要信以为真。
有点巧合的是,二人晚年都来宣城敬亭山,这事后面再叙。

供奉翰林的职责,就是奉皇帝令起草一些重要的诏书,再就是写诗粉饰太平,为皇上歌功颂德。
这方面,李白做得不错,传说当时北番渤辽国(现东北吉、辽一带)欲叫板大唐,派来使者递上战书。嚣张的是,其战书还用渤辽文字书写,弄得大唐满朝文武没人识读。结果贺知章举荐李白出廷,李白不但认识,还用渤辽文一挥而就写成一篇《和番书》,让渤辽使者惊悚而退。
写宫廷诗,李白也写得让众翰林叹服。其中最有名的三首好诗《清平调三首》全是献给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这三首《清平调》入选《唐诗三百首》。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城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将杨贵妃的花容月貌、无限风情赞美到无以复加程度,香艳却不失典雅,自然让唐玄宗与杨贵妃大为高兴。乐师们立即为这三首《清平调》编排歌舞,杨玉环领唱,唐玄宗吹笙伴奏,一时间,皇宫后花园欢乐得如同仙景降临。估计那个同样喜欢修道追仙的唐玄宗也过了把当神仙的瘾。
从这以后,唐玄宗对李白更加另眼相看了,照顾他远远胜过其他翰林学士。
这一下,李白更加忘乎所以了,“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还事小,他居然在喝醉酒后写诏时,干出了两件让满朝文武都瞠目结舌的大事:让宰相杨国忠捧砚,让大太监高力士脱靴。
这两件事确实证明李白已经膨胀到狂傲无边的程度了。
朝廷可不是戏园子,你又不是皇上,你这样做,让当朝两大权贵情何以堪啊,那么后果你自然要承担,否则权贵也就不叫权贵了!
唐玄宗见李白供奉翰林做得不错,嘴皮子功夫又了得,谈起治国方略来也头头是道,本打算为李白搞个实职官位当当,检验一下他到底是不是真才实料,也好今后进一步提拔他。
这时候,高力士、杨国忠等人的权谋就来了。
高力士要整一个靠写诗博得皇上信任的人,也就从他诗里找茬使绊子。杨贵妃正在得意洋洋唱《清平调》时,高力士忽然低声说这歌词不好、不吉利!
杨贵妃一听愣住了,问他为什么,高力士说“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这两句是不是将您比作了赵飞燕?杨贵妃扑闪着眼睛犯迷糊,高力士说其实赵飞燕是个命运悲惨的人,后来自杀身亡了,李白这么写是什么意思呢?
杨贵妃听了这番话自然恼怒起来,免不了对唐玄宗说起李白的不是来。再加上杨国忠一番贬损,这样一来,唐玄宗对李白的任用也就搁置了下来。
是啊,一个整天喝得颠三倒四的人怎么能当好官呢?一次两次是率真,一而再再而三就是轻慢了。唐玄宗仔细品味,就对这个“谪仙人”冷淡起来。
当了三年供奉翰林,李白终于明白那只是个供皇帝娱乐的虚职,自己或许就是个弄臣,与“匡扶天下”的理想相去甚远,加之一些佞臣的打击,他也厌倦了,又开始向往无拘无束的山野生活了!
两看相厌,怎么办?李白在乞官未果的情况下,只好“乞金还山”,于是唐玄宗就汤下面,“赐金还山”,给点钱,让李白哪儿来哪儿去,很有点买断的意思。
风光三年的李翰林又不得不开启他新的命途!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4 09:17:07 +0800 CST  
“彼妇人之猖狂狂,不如鹊之疆疆;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鹊之奔奔!”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应改为“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强强。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4 23:31:33 +0800 CST  
第二十七章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李白(四)

天宝三年(744年)夏,四十四岁的李白,在“匡扶天下”的梦想彻底破灭后,揣着皇帝的赐金,沮丧郁闷地来到了东都洛阳。
在这里,一个精瘦的迷弟找上门,要与他结道漫游、谈诗论道。这个迷弟小他十一岁,拿出诗稿请他雅正。李白这时候虽然失意,但是李翰林的诗名却如日中天啊,一般的小诗人,他真懒得去理睬。但看完了这个迷弟的诗稿,李白立即端正了态度,这个迷弟成了他又看得上眼的诗人。
由于心情不好,李白坦言想先回山东的家休息一段时间后,才出来漫游,于是这位诗人邀他秋天于梁宋间碰面,共同访道求仙。李白很爽快地接受了这份邀约。
这位小他十一岁,人虽精瘦,诗却沉浑的诗人名叫杜甫!
李白回到山东任城家中,用皇帝赐给他的钱干了两件事:一是开了间太白酒楼,二是辟了间丹房,意思是从此他要将自己托付与美酒及仙丹。
他写诗泄愤道:“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仿佛他一不问世事,世间就会彻底乱套一样。他还写道:“吾将营丹砂,永世与人别!”
酒楼,他自然是懒得去打理,只要有酒喝就行。他一头扎进丹房,即便是酷热的三伏天,他也坚持不懈,至于自己变成了非洲人,他也不会在意。七七四十九天,第一炉仙丹炼了出来,可他服食了几颗后,上吐下泄,差点一命呜呼。
看来修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比当官还难。当官当不好大不了辞官不干,可炼丹炼不好却会出人命的,李白不会拿自己性命开玩笑的。
病倒在床上,李白却梦见了神仙,于是又写出了一首千古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他在梦里好好过了一把神仙的瘾后,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怒吼。
休养了一阵子,转眼秋天来临,李白想起杜甫之邀,于是动身奔赴梁宋。
还是喝酒与写诗简单,干点简单的事去!
李白在梁宋之间碰到了杜甫,还碰到了那个写“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失意诗人高适。
梁宋之地曾是汉武帝时梁王封地,李白的第一偶像司马相如曾在此间写下了《子虚赋》。
三个大诗人聚在一起,笑谈古今,指点江山,纵情于山水间,狩猎于大泽地。白天一起疯,夜间共盖一床被子,抵足而眠。
这次李白玩得很开心,心中的颓废一扫而空,豪迈之气再生。杜甫曾多次写诗纪念这次聚会,在《遣怀》诗中,他写道:“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气酣登吹台,怀古观平芜。”又在《昔游》中写道:“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
李白与高适年龄相差无几,都比杜甫年长十来岁,杜甫对二人很尊敬,所以李白与高适都很受用。至于李白与高适的关系,以李白的傲性,恐怕时间长了,高适并不见得受得了。 所以后人居然没有发现这二人之间的唱和诗,当然最大的可能还是作者前文所写的,高适为了撇清与李白的关系,将与李白的诗信全部销毁了。
但杜甫一辈子都在挂念李白,足见他对李白多么地崇敬。杜甫的一句“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的诗,成了赞美李白最贴切的诗句,不是零距离接触的人,根本写不出这样直现李白最核心特质的精譬诗句。
当然李白也写过诗怀念杜甫,如《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等。最有意思的是,李白还写了一首调侃杜甫的诗《逢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因何太瘦生,总为从来作诗苦!”
这是一个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大诗人对一个精雕细作、竭心苦吟的大诗人开的玩笑。没办法,谁让他天生就是个“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的人!
三人游到深秋,心胸为之开阔的高适率先再谋前程去了。李杜二人一直游到雪花飘落,寒冬来临之际才依依惜别。
分手后,李白并没有回家,急吼吼地寻到大道士盖寰替他造“真箓”。受了盖寰的真箓,他还是不满足,又跑到盖寰的师父高如贵(称北海仙)处,求授道箓。有了这两道“真箓”,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道士了,寻仙应该更容易些。
折腾完修道的事,他惊闻贺知章仙逝,于是又从北方飘向南方,来到绍兴贺知章墓前吊唁。贺知章对他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贺知章的“谪仙人”惊呼,他李白也不可能成为天下闻名的李翰林。这份恩情,李白不会忘。他在贺知章坟前痛醉一场,一连写下了《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两首诗,后来觉得还是难以忘怀,于是又补写了一首《重忆一首》诗,可见李白对贺知章的怀念是真情实意。
从绍兴返回山东途中,他在金陵又花天酒地地潇洒了一阵子。直到钱花完了,将衣服都当酒了,这才想起家,于是写了《寄东鲁二稚子》等诗。又听说老朋友王昌龄遭贬,于是写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回到山东家中,没过多长时间,憋不住的李白又开始离家漫游。
这次他又跑到梁宋之地开封城中的梁园游玩。在酒楼内,李白正喝着酒,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优美的旋律让李白打了个激灵,内心深处的诗意忽然喷薄而出。半醒半醉的李白掏出笔墨,立即在酒楼洁白的墙壁上笔走龙蛇,一首激情澎湃的《梁园吟》就此诞生。
这首诗较长,节录几句如下:
……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渌池,空空汴水东流海。
……
歌且谣,意远方。
东方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这首诗写得跌宕起伏,情感激越,尤其是后两句,表明李白那“济苍生”豪情壮志又再度被点燃。
诗是好诗,可惜是写在墙壁上了!别人没同意,你怎么就在人家墙壁上挥毫呢?掌柜的可不认识什么“谪仙人”或者李翰林,好端端的白墙壁被你弄得乌七八糟,人家能饶得了你吗?
李白正在手舞足蹈时,掌柜的跑了过来,脸气成猪肝色,喝令店小二赶紧拿铲子来将它铲了!
李白一听不干了,与掌柜的争执起来,意思是我在你墙壁上题诗是你的福气,你怎么能暴殄天物呢?掌柜的怒道你是谁呀?李白摇头晃脑道鄙人乃大名鼎鼎的“谪仙人”也,掌柜的大怒道你就是个神经病!
俩人正在争吵间,一位花容月貌的大小姐走来,并注目墙壁读诗。读着读着大小姐脸色绯红,看了眼李白,然后对掌柜的冷声道这块墙壁我买了,并立即示意婢女递上白银千两。
掌柜的傻了眼,李白却对上了眼。
再后来,这位大小姐就成了他的第四任夫人。大小姐名叫宗煜,是前朝已故宰相宗楚客孙女,而刚才的琴声正是出自宗煜之手。“千金买壁”成了风靡一时的美谈,这一年李白已经五十一岁。
别以为李白不着调,人家不着调是时尚,他的粉丝多着呢,就像现在有人唱歌你听不懂他在唱什么,可追他的人多的是一样。
李白在梁园又有了家,那个照顾他孩子的山东妇人就此退出舞台,带着他的小儿子颇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宗夫人是李白的忠实粉丝,李白写诗她磨墨,李白炼丹她修道,最终她也成了一名道姑。
家是拴不住李白的,再次燃起“济苍生”热情的李白又要再一次漫游去了。这一次漫游的目的地居然是幽州边塞,他要到北方边塞从军立功,以实现自己“济苍生”的报负。这次冲动说不定是受到了高适的影响。
路过并州时,见官兵正押着一位正气凛然的大汉行在路上,他忽生灵感,便搬出李翰林的身份,救下了这位大汉。不曾想冥冥之中,他居然救下了大唐的命,因为这大汉名叫郭子仪,当然他其实也救了自己一命,难道这就是他修道的道果?
来到幽州,这位五十多岁的老操哥居然真的练习起骑射,准备随时加入军营冲锋陷阵,实现从军报国的梦想。结果当然是哪个军营也没接收这个身不满七尺还神叨叨的小老头。
梦想再次破灭,不仅如此,他在幽州还发现安禄山即将反叛的种种迹象。无能为力的他,登上那座陈子昂曾登过的黄金台,追古思今,耳旁响起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苦声音,于是他奋笔写下了长诗《黄金台》,而后抚台痛哭。
这之后,他像秋天的一片落叶,从北到南,从西到东,随风飘荡。这期间,魏万追踪三千里与自己的偶像见面,汪伦编“此处有十里桃花,万家酒楼”的美丽谎言诓谪仙人赴泾县桃花潭,而后李白在秋浦河旁唱响“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悲叹!
“安史之乱”终于在李白的悲叹声中爆发。李白赶回梁园,携宗夫人及子女西上华山避乱。待发觉华山一带不是长久之计后,又携妻带子南奔避乱,最终隐居于庐山屏风叠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5 08:24:39 +0800 CST  
至德二年(757年),永王李璘顺江而下讨伐叛军,得知大名鼎鼎的李翰林隐在庐山后,立即派人请他出山。
永王请李白的目的自然是利用他的名气,不仅为平叛,更多的是为了另立政权。躲在山里的大诗人哪知道这些,还以为天赐良机,给他一个当张良当诸葛亮,成为匡扶天下之能臣的机会呢!
宗氏夫人坚决反对,但李白在永王使者韦子春三上庐山的情况下,激动地认为绝不能错失“济世安民”机会,于是毅然决然地丢下妻小,上了永王的贼船。
永王对他很礼遇,于是他大笔一挥写起了赞美永王之诗《永王东巡歌》等,在诗中他大吹特吹永王的军队如何威武雄壮、如何所向无敌。却不料,新即位的唐肃宗判定了永王属于反叛,并派兵追剿。追剿大将之一就是时任淮南节度史的高适。
被他大吹特吹的永王,不到二个月就兵败。李白自丹阳逃跑,打算逃回庐山家中,可是因为他的《永王东巡歌》广为传唱,他成了必须被抓捕的重要通缉犯。所以,当他逃到彭泽时,还是被唐军抓捕了,并押入到浔阳的死囚大牢中。这一年他五十七岁了。
宗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四处奔走营救,尤其是听闻丈夫的好友高适为淮南节度使后,她更是三番五次登门求见,可高适一直避而不见。
好在李白在当供奉翰林时结交的御史中丞宋若思带兵路过浔阳,救他出了狱,并带他一起向肃宗上书请求赦免。但唐肃宗也读到了李白写的《永王东巡歌》,对李白所写的东西深恶痛绝,非要处死他不可。
李白在这时候才知道原来吹牛也会犯死罪的!
就在李白绝望之际,他无意中救下的郭子仪仗义执言,请求唐肃宗放过李白。唐肃宗不给别人面子,但郭子仪的面子要给啊,于是他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最终李白被判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
五十八岁的李白拖着病躯踏上了流放之途。非常奇怪的是,李白踏上流放之途居然与漫游没什么区别,一路上还有大小官员热情招待。足见这时候李白其实已经“誉满全球”了,粉丝太多,没办法!
身体康复了的李白又昂扬了,与另一位诗人、巴陵太守贾至同游洞庭湖时,写道:
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
长啸万里风,扫清胸中忧。
看看,这像是一个在押犯人写的诗吗?只要给我一点自由,我就豪气冲天!(另外金庸的“倚天剑”找到了出处了哈)
一路吃吃喝喝,东张西望,李白流放,从浔阳到奉节(白帝城)居然走了一年半时间,有谁见过这么磨蹭的流放之行?
来到白帝城,年近花甲的李白磨来蹭去终于磨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皇帝册立太子而大赦天下,死罪从流,流罪以下皆免。也就是说他李白终于得到了豁免,成为自由身了。
欣喜若狂的李白掉头东下,写出了让所有诗人都顶礼膜拜的诗《朝发白帝城》:
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这首,谁都会如释重负、轻松得飘飘然!
一路向东,他直奔庐山家中,可是宗夫人一心向道,已然出家成为真正的道姑。他的两个孩子李平阳与李伯禽已被寄养于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中。
头发花白、孑然一身的李白踟蹰了一阵子后,顺江飘流,来到金陵。之后,听说李光弼正在与叛军激战,他又要报名从军,希望上战场平叛去。可是谁还肯收他呢?他伤心地写诗给江夏韦太守道:“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他终于认识到相伴一生的剑居然不如他随手挥洒的笔。不久,他为了酒喝就随手将相伴一身的剑当了,一生侠义梦想就此稀里糊涂地破灭了!
没有了剑的李白彻底失去了锐气。他飘到宣城敬亭山,写了首比陶渊明还陶渊明的诗: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如此清淡的诗,说实话,谁第一次读都不太相信是那个写“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李白写的,谁都读不出其中深意。而此刻,当我们看到一位风烛残年的李白,孤坐于山巅,没有了剑,没有了炽热的梦想时,心中真的黯然!
更令人唏嘘的是,就在李白写完这首诗,离开敬亭山不久,玉真公主却来到了山上。坐在李白曾经坐过的亭子中,望着闲云飞鸟,她悄然闭上了眼,永远离开了尘世!
李白病倒了,病得很重,他感觉到自己的大限将至,于是迸发出内心最后一点诗意与豪气,写了首《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大鹏累了,再也没有了力气。孔子已亡,谁会为生不逢时的麒麟哭泣?
最后的豪气化作天空的一轮明月,饮一杯酒,飘零一生的李白颓然向天飘去,哪怕那个天其实就是冰冷的江水,但他要捞起属于自己的明月……
那一年是762年,李白六十二岁。
李白的女儿李平阳嫁给了当涂当地的农民,李白的儿子李伯禽亦终生耕读。有粉丝想出钱将这二人带回城里生活,但二人断然拒绝。

李白的诗,作者不作评述与鉴赏,因为所有的评述都会有失偏颇,所有的赞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他是个想怎么写就能怎么写而且就能写得让人顶礼膜拜的诗人,写山水,山水失色;写边塞,边塞云涌;写私情,情不自禁;写剑客,剑气冲天;写明月,月入人心……
所以,只能用余光中的一句话作结束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5 08:26:03 +0800 CST  
第二十八章 “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杜甫
聊完“自天而降”的李白,我们再去仰望“拔地而起”的杜甫。
说起杜甫,我们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皱眉远望的画像。画像中的杜甫面容清瘦,目光沉郁。这幅画像似乎每座学校里都有张贴,画像作者是当代大画家蒋兆和先生。有意思的是蒋先生画杜甫时,需要找模特,找的是谁呢?找来找去,最后找的居然就是他自己。他在自己形象基础上再加工的杜甫画像就这样成型了并深入人心。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杜家虽然比不上魏晋以来形成的十大士族门阀,但其十三世祖杜预也是西晋赫赫有名的大将兼学者,曾为《左传》作注。杜预之后,杜家在每朝每代都有人担任朝廷大员。杜甫祖父杜审言,是高宗武后时期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是初唐时“文章四友”之一,前面已经写过。杜甫父亲杜闲曾为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所以,杜甫是地地道道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出生。
对于自己的身世,杜甫也很自豪,称自己的家族是“奉儒守官”之家。每当说起家世,一向低调的杜甫就会狂傲无边,说什么“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等等。这时候的他倒有点像其祖父杜审言了。
杜甫出生不久,其母崔氏便病逝。父亲由于要去外地做官,便将他寄养于洛阳城内的姑母家。他是被姑母一手养大的。幼年时,他多病,身体瘦弱,但姑母对他极其疼爱,悉心照料他,让他逐渐健康成长起来。
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在三、四岁时,他与表弟同时染上了疫病,由于姑母尽最大努力救治他,结果自己的亲生儿子不幸夭折。长大后的杜甫从别人嘴里得知此事后,痛哭一场。姑母去世时,他按亲生儿子的礼制为姑母居丧守制。
杜甫的姑母是位贤良淑德的女性,她以自己的温情感动着杜甫,也在幼年杜甫心中种下了仁慈的种子。成年后的杜甫逐渐变成不可思议的利他主义者,这与他童年的这段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杜甫也是位早慧儿童,在《壮游》诗中,他追忆道:“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意思是,我七岁的时候思想就比较成熟,就开始写咏凤凰的文章。九岁的时候就能写大字榜书,作品都集成一大袋子。
少年时的杜甫也是个能上房揭瓦的调皮鬼,在姑母的关爱下无忧无虑地成长。直到成年,杜甫都过着较为优渥的生活。他居住在繁华的洛阳城内,父亲当官拿俸禄供养着他,虽然母亲早逝,但姑母对他的关爱比一般母亲犹过之而无不及。所以,青少年时期的杜甫如同一般达官贵人家的公子一样,鲜衣怒马,有些清狂。
至二十岁时,杜甫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漫游。
读书人漫游,在那个时候是一种风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每个儒生所必须做的事,否则在信息闭塞的时代又如何知天下事?不知天下事,又怎么能治天下?这一点,古代儒生的游学方式,比现在学生从学校到学校的教育方式只好不差,因此古代考中进士当官的儒生,个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杜甫第一次漫游游的是南方。他这次漫游没有任何目的,仅仅是开拓眼界。过楚地,入吴越,游历于苏州、绍兴与金陵之间。江南水乡风光对他来说,极具新鲜感,让他对这里充满了好奇,以至于流连忘返。他在江南一游就游了四年。
他虽然不缺钱,但绝不会像李白那样豪阔,甚至有些拘谨,所以这段时间内他似乎没有交上什么朋友,也没有留下什么著名的诗篇。
二十四岁时,杜甫返回巩县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结果却没有考中,有些失落的他回到了洛阳。此后杜甫开始了北方漫游旅程。二十五岁时登上泰山,他写出了第一首名震千古的诗篇《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写得大气磅礴,读罢让人心境顿然开阔,自然是不可多得的名篇。但你如果认为这是杜甫诗的代表作,那就大错特错。因为杜诗成熟后的风格与这完全是两码事,这只是诗圣小试牛刀之作,此时,他诗的风格尚未形成,写山水与李白的风格倒有些贴近。
此后数年,杜甫一直在赵齐大地恣意转悠。目睹大唐帝国的繁荣,他欣喜自豪,后来在诗中回忆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在北方又游荡了四五年,不知不觉他已经快三十岁了。这时候家里人着急了,一个年近三十的读书人还没有成家立业,在那个时候也属奇葩了。
家里给他张罗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完全门当户对。于是,杜甫从山东回到老家成亲。成亲后,杜甫自立门户,在洛阳城外的首阳山下开辟了几间窑洞。杨氏夫人与他在此安家,为他生儿育女,他们男耕女织,过着温馨的家庭生活。
但是,“奉儒守官”是杜家的传统,也是杜甫必须实现的目标,他不可能永远守着窑洞过日子,终老于山野。尤其是孩子出生后,家庭开销增大,总是依靠两边家族的接济过日子也不是个事,所以他必须踏上仕途,挣钱养家糊口。
在家过了三年幸福日子的杜甫,不得不离家再次来到了洛阳,寻求进阶之路。这时候,他的姑母已经去逝,在洛阳的其它亲戚对他已有所疏远。在洛阳,他奔走于官府间,谋求入仕机会,但官员们口是心非、尔虞我诈,让他花了两年时间也一无所获。他苦闷地写诗抱怨道:“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天宝三载(744年),他仰慕已久的大诗人李白“五噫出京城”后,来到了洛阳,他慕名拜见,于是就有了李杜相见相约。
这年夏末,李白、杜甫与高适相会于梁宋间,演绎出让后世文人们无比羡慕的一段佳话,前面已经写过,这里不赘述。
这年冬天,杜甫与李白分手后,来到齐州拜会了名闻天下的北海太守李邕,并与之结成忘年交。然而李邕也遭受到李林甫的打击,所以在仕途上,他对杜甫也爱莫能助。
踟躇于东都洛阳这么多年,杜甫却总徘徊于仕途之外,这让他不得不下决心赴长安寻求进身机会。

天宝六载(747年),三十六岁的杜甫来到长安并参加了科举考试,谁曾想他碰上了科举史上最荒唐的一幕:三千多学子竟无一人中举!
导演这出闹剧的正是时任右宰相的李林甫。李林甫胸无点墨,权术却玩得贼溜。他逢人三分笑,却让安禄山这样的大魔头见到他都如芒刺在背,惊恐不安。用于专门形容阴险毒辣之人的成语“口蜜腹剑”,就因他而生。
由于学问粗浅、经常写错别字的李林甫,遭到文人们嘲笑,因此,他特别恼恨文人官员,进而殃及读书人。唐玄宗定于天宝六载举行大考,诏天下“通一艺者,皆赴长安应试”,李林甫却由于害怕文人官员队伍壮大,居然指使主考不录取一人,然后他还跑到唐玄宗面前恭贺道:“陛下圣明,多年来,一直招贤纳士,已使野无遗贤,这次考试已经无人中举便是证明!”
已经老眼昏花,只顾与杨玉环躲在后宫行乐的唐玄宗居然相信了这么荒唐的谎言,还乐滋滋以为自己真的是多么圣明呢!
初来乍到的杜甫,哪知道这种内幕呢?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不得不在长安城内到处干谒权贵,“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可惜的是,在李林甫的淫威下,谁还敢再引荐这届考生呢?
杜甫在长安城内挣扎时,父亲突然病故。彻底断了资助的他,生活立即陷入困境。为了在长安继续待下去,保留谋取官职的一线希望,他只好跑到长安城外采药卖钱度日。这时候的他,“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也就是说他已经过着食不果腹、衣不敝体的乞丐般生活。有一次生病,杜甫躺在阴湿的病床上一连躺了十来天,差点饿死,但他凭籍着强大的意志力硬是挺了过来,所以他后来在孩子们面前总说自己是饿不死的人。
与社会最低层人生活在一起,他真正看清了底层人民生活的原样,心情沉重,目光开始沉郁起来。
千百年来,文人们的眼光始终盯着官场,盯着朝廷,再不济,没得盯了,便盯向山水,盯向边塞,甚至盯向天空,盯向神仙,谁曾关注过在苦难中挣扎的底层百姓?
儒家圣人不是说“仁民爱物”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吗?他杜甫既然奉儒,那么就必须“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从这一刻起,杜甫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忧国忧民、以民为本、为民立言请命的思想逐渐形成。
那一日,站在长安城渭水咸阳桥旁,目睹着一队队士兵持枪挎弓踏过长桥奔赴战场,杜甫并没有像别的诗人那样,只看到大唐军队的威武,而是以沉郁的目光看到了撕心裂肺的送别场景,看到了这幅场景背后千万个家庭的悲伤。于是,他挥笔写下了第一首批判现实的长诗《兵车行》。
在诗中他写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他没有为唐军雄壮去欢呼,有的是对大唐士卒背后千万家庭苦难的悲泣,在诗的结尾,杜甫发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的悲鸣。
冬天来临,当他看到衣不蔽体的乞丐冻死在路旁时,他再次声泪俱下的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呐喊。然而他的呐喊,虽然千百年后振聋发聩,可在当时却没人听见!
看得见苦难却无法改变苦难,这让他愈加郁闷。在他的思想里,要想改变苦难唯有进谏当今皇上,可是一介布衣连皇上的面都见不着,他又如何进谏?所以他必须当官!此时的他,求官的强烈愿望,已经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需要,可能还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使命在驱动。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6 10:04:57 +0800 CST  
天宝十载(751年)正月,唐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于是杜甫赶在天宝九载冬连献了三篇大赋《三大礼赋》、《封西岳赋》及《雕赋》。玄宗看过之后颇为赞赏,命他在集贤院待制。“待制”的意思是等侯分配,然而由于主政者仍为李林甫,所以他就一直在“待制”中。
就这样,杜甫困守长安,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在长安的这些日子里,杜甫没钱的时候就去采药,卖了点钱就继续去敲达官贵人的门求推荐,敲完这家敲那家,受了不少白眼,但他转身抚抚胸,平息完内心憋屈,又继续去敲。
好在他的诗名日盛,尤其是他的三道赋受到唐玄宗称赞后,一些文人官员也开始同情并适当资助他,献诗换资也逐渐成了他谋生手段之一。
这期间,他结识了同样落魄的大画家郑虔,而那个曾经与他同游的岑参也来到了长安。在这些新识旧朋的帮助下,他在长安南郊盖了间房子,结束了京城流浪的日子,而后,他便急急忙忙将杨氏夫人及孩子接到了京城。
杨夫人来到长安很欣喜,儿子宗文与宗武更是欢天喜地,围着他又蹦又跳,在他们心目中父亲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杜甫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与夫人,对自己曾经经受的屈辱与苦难只字不提。
在他看来,男人经受苦难不值得一提,因为男人就象撑起遮风挡雨房顶的脊梁,脊梁就是承受重荷的,哪怕他再瘦弱。
可惜的是,这一年秋天秋雨连绵,一连下了六十多天,长安米价暴涨,以至于杜甫不得不当了棉被换米供养全家。
眼看着寒冬即将来临,杜甫不得不又将妻儿送往奉先(陕西蒲城)投靠亲戚去了。
天宝十一载(752年),杜甫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朝庭一纸任命,任他为河西县尉。
县尉品级虽低(从八品),却是个实职,专管衙役、捕快,职责是除了维护治安就是收税收租。其实这个职位油水还是挺足的,但杜甫却断然拒绝了。
这很出人意料,杜甫不是穷得要死吗?不是天天跑权贵门庭谋官职吗?为什么好不容易等来一个官位,他却拒绝了呢?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这是高适写他自己当县尉时心情的诗句:长官来时,县尉必须跪在地上拜迎;催税收租时,县尉却要挥舞着鞭子鞭挞百姓!
尽管杜甫在长安几乎天天敲权贵的门,但他那是求官而且是凭着诗才求官,权贵愿意结交就平等交谈,不愿意他也转身走人,从无折身跪拜之耻。
关键的是,已经了解了底层民众苦难、并报以极大同情的杜甫,又怎么可能忍心挥鞭抽向苦难深重的百姓?但如果不这样做,他便完成不了任务,便不好这个官。
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干,即便困顿得度日如年!
这就是杜甫,一个“穷不坠青云之志”,一个具有让人崇敬的大品格,具有底层关怀、悲天悯人情怀的杜甫!
第二年,吏部终于又给他派了个小官职:兵曹参军,从八品,这个官位的职责是掌管军用仓库。比起县尉,这个兵曹参军算是闲职,跟杜甫的文才毫不相干,但好在有俸禄可以领,他再也不用卖药度日了,所以他坦然接受了。
有了俸禄的杜甫,积攒一些银两,本打算救济在奉先的妻儿家小,可是朋友郑虔一家遭遇困顿,于是他先接济了郑虔一家。郑虔是唐朝最出色大画家之一,但由于被告私撰国史,他始终得不到重用,画作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家五口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钱给了郑虔,回家探亲的日子就得往后拖。这一拖就拖到天宝十四载初冬,杜甫好不容易再积攒了一些银两,便急忙请假往奉天探亲去了。
在赴奉先的路上,他又看见不少冻死在路边的难民,而路过华清池时,他联想起君王妃子、达官贵人们还正在尽情欢乐的场景,两相对比,他心情郁结,如鲠在喉。
但杜甫毕竟已跻身了仕途,有了俸禄,他的家人也将就此摆脱饥寒交迫的困境。想起杨氏夫人,想起活蹦乱跳的宗文宗武,还有那个呀呀学语的小儿子,杜甫心情稍稍好转,快马加鞭,顶着风雪日夜赶路。
待他赶到家时,迎接他的却是杨氏夫人的哀嚎声——他们最小的儿子刚刚饿死!
杜甫心如刀割,老泪纵横。草草葬了幼子,含泪写下了一首五百字的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诗从自己志向写起:“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这首诗一开始就明确写出了自己不怕取笑、至死不渝的忧民助民志向。而后他将路过华清池时联想到的皇亲贵族们的糜烂生活写进诗里,对比百姓们的苦难,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呐喊,以诗的形式播放人间!
一直写到四百字后,他才写到自己家庭惨剧:“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人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但是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自艾自怜的层面上,而是推己及人:“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意思是:我好歹是个官,可以免税租免兵役,可就是这样还免不了有如此悲剧发生,那平民百姓的日子呢?更加辛酸啊!想想失业的百姓,想想远守边防的士卒,我的忧伤如同终南山一般高,广袤得即使鸿洞都收纳不尽了啊!
这是杜甫最完整表明自己心迹的长诗,任何一位喜欢杜甫诗歌的人都应耐心多读几遍。读过之后,你才能完全明白杜甫那悲天悯人的情怀绝没有半点做作,他是个实诚人!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6 10:05:26 +0800 CST  
“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杜甫(二)

当杜甫停笔望向长安,忧愁如终南山般沉重时,一场旷世大乱中中果然爆发,“安史之乱”拉开帷幕。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于范阳起兵造反,一路杀向长安。一路上烧杀虏掠,势如破竹,仅用三十三天时间就攻陷洛阳,而后在潼关大破哥舒翰二十万大军,于次年六月占领长安。
奉天离长安不远,随时都有被叛军占领的危险。在奉天探亲的杜甫只好带着妻儿加入了逃难的滚滚人流。今天向东明天天向西,一家人在陕西境门内乱窜。不到一个月,一家人所带的粮食吃光了,小女儿饿得在睡梦中一把抓任父亲的手一顿乱啃,杜甫心疼得泪流满面。
不久,一家人又遇上洪水,杜甫扶着儿女爬上树,和杨氏夫人守在树下。待洪水退却,杜甫才带着妻儿在泞泥中连滚带爬地逃到了鄜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这里群山环抱,远离战场,并且杜甫的一个堂弟就在邻县做县尉。于是,杜甫将一家老小安顿在这里。
杜甫从堂弟处得知玄宗已逃往蜀地,而太子李亨已在宁夏灵武登基称帝,号肃宗。得此消息,杜甫认为国难当头,作为朝庭官员,哪怕官职再小,也要尽自己的力量为国分忧,当然这时候也是谋前程的好时机,因此在安顿好一家老小后,他毅然决然地徒步朝灵武方向奔去。
一路上,他披棘斩棘,走在荒山野岭上,渴了喝点浊水,饿了采点野果子,还时不时地要躲避豺狼虎豹。虽然异常艰辛,但投奔的决心没有半点动摇。
他只身奔延安,欲出芦子关,直抵灵武。但这时候的陕西,到处都是叛军,为了避免被叛军抓捕,他白天走山岭,夜间才敢偷偷摸摸走官道。可即便这样,他还是被叛军抓住了,并押到了长安。
被押到长安,叛军审他,审不出个所以然。他虽然也算朝廷官员,可是叛军根本就不知道有这号人,再加上杜甫未老成衰,才四十几岁人,头发胡子都花白了,一路上跌跌撞撞地翻山越岭,身上的衣裳早就披一块挂一块的,那形象连个乞丐都不如。所以,叛军关了他一段时间后,懒得理这个又瘦又脏的小老头,就将他随手放了。
而那些名气大的文人,如王维等人,在安禄山攻破长安城后,全被掳至洛阳,并被逼迫着当伪政权官员,不从者,全部折磨至死。
杜甫被放出来时是九月份,长安已沦陷近百日,大屠杀已经过去。劫后的长安惨不忍睹,到处都充斥着尸体腐臭的味道。断垣残壁下,尸首横陈,曲江渭水中,断肢漂浮。安禄山的叛军大多为胡人,胡人杀汉人特别凶残,无论老幼,从富家小姐贵公子到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难逃其魔掌,以致于京城内尸骸成山,堵塞巷道,阻断渭水。
杜甫大半个冬天躲在已经没人的空房子里,没人时才敢偷偷溜出去,沿曲江潜行,目睹城内人间地狱般的惨状,忆及京都昔日的繁华,他捂着嘴失声痛哭。
困守长安近一年,杜甫哀痛之后血脉贲张,写了十余首诗,其中一半为名篇。在曲江畔,他写下了《哀江头》、《哀王孙》等。静坐空房,望着天空一轮皎月,他思念生死未卜的妻子儿女,写下了让铁石心肠之人也会为之泪目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对家的思念,由家联想到国,他又写下了经典之一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也许我们在繁华和平的社会读这些诗,难以理解。但我们设设身处地地去想一想,一个身处死人堆中,在孤独恐惧的氛围里,在随时随地都可能死去的背景下,一个两鬓斑白、瘦骨嶙峋的男人还能够写出如此深沉的诗篇,你能不为之动容?
脱离诗的背景,再好的诗读来也觉得有些寡淡,或许只有在遇到类似的场景,想起这些诗,你才会觉得多么地感人肺腑。
不久,杜甫又惊闻宰相房琯指挥四万人与叛军激战陈陶,结果四万人几乎全部战死,唐军再次遭遇大败,悲愤之极的他写下了《悲陈陶》一诗,发出:“都人回首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的悲唤。
这年春末,唐军在郭子仪的率领下,终于连打胜仗,收复了陕西大部分地区。唐肃宗的朝廷也从灵武迁至陕西凤翔,离长安已经不远了。
得知这一消息,杜甫万分激动,于初夏时偷偷溜出金光门,奔向风翔。他昼夜疾行,穿过两军对垒地带,翻山越岭,耳听豺狼叫,眼见鬼火明,终于在几日后抵达凤翔,“麻衣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唐肃宗褒奖他的忠心,授予他左拾遗这一官职。拾遗品位虽低但责任重大,是谏官,专门向皇上进真言、纠正皇上错误。在这个职位上的官员,只要讲几句皇帝中听的话,让皇帝称心如意,升迁的机会就不愁。
但是他刚上任就碰到了宰相房琯打了败仗还被人告贪污的事,经过缜密调查,他认定房琯是被冤枉的,于是上书给皇上,直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唐肃宗其实想将陈陶之战败责任甩锅给房琯,结果杜甫硬是仗义执言,弄得唐肃宗愤怒不已,转而要下令查办杜甫。
幸好新任宰相张镐说:“若治杜甫罪,恐怕会堵塞了进言之路。”唐肃宗这才消了火气,但从此不再搭理杜甫。
任左拾遗百余日,最终却无事可干,杜甫于是请假探亲,皇帝立即恩准。
从凤翔到鄜州羌村,六七百里山路,杜甫柱杖步行,将一路所见所闻所思,写成了一首七百字的长诗,题名为《北征》。这首诗意境浑阔,映照他忧国忧民思想,成为他一生所写的第二首长诗。他一生只写了三首五百字以上长诗,除了前面回家写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及这首《北征》外,还有一首就是他晚年写作后《壮游》。这三首长诗如三条波澜壮阔的大河,贯穿了杜甫一生的思想,也是杜甫诗歌风格成熟后的代表作。
回到羌村不久,唐军收复长安,杜甫遂举家迁住长安。
在长安刚过一段安稳日子,宦官李辅国上台把持朝政,他认定杜甫是前宰相房琯一党,遂将杜甫贬到华州(陕西华县)任司功参军。这个职位官一州之礼仪庆典及医疗教育,似乎挺有权的,其实不然,因为华州就是个没人去的穷山沟。到了他的办公室,他才发现室内蝎子乱爬、苍蝇乱飞,还有积压了几个月的公文堆放在破案上。杜甫是又气又急,跑到山崖边一顿狂叫,才舒散心中郁闷。不过,根据史料记载,他在华州工作还卓有成效。
没过多久,洛阳也被收复,杜甫夫人杨氏遂带着家小迁居到洛阳首阳山的窑洞中。
次年,杜甫将华州的事务理顺后便向州官请了假,千里迢迢赴洛阳探亲。在家住了不到一个月,又匆匆返回。
可是,战局多变,三月,史思明再次攻破洛阳。相州一战,六十万唐军全线溃退,每过一地,抢财抓丁,州县官员都止制不住。河南、陕西一带,抓得鸡飞狗跳,十宝九空。
这一切都被从河南返回陕西的杜甫看在眼里,痛心疾首,他将一路上所见所闻写进诗里,形成了《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及《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两组名垂千古的纪实组诗,史称“三吏”、“三别”。这两组诗奠定了杜甫“诗史”“诗圣”的地位,是杜甫诗歌的最高峰。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17 13:19:41 +0800 CST  

楼主:万里风云来

字数:226867

发表时间:2020-04-23 06:03:2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7-03 12:50:48 +0800 CST

评论数:59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