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人事》长篇连载

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奉调任职于东都洛阳尚书省尚书,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这次回长安,离上次写诗被贬又整整过去了十二年。二十四年的外放,换作任何一个文青,棱角也都会被坎坷打磨得圆滑了吧?可具有“打不死的小强”精神的刘禹锡依然如故,他又跑到玄都观题了首诗、嘚瑟了一番: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他扯着嗓子喊:“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事小,还嘚瑟地问“种桃道士哪里去了?”,还嫌嘚瑟不够,又说什么“百亩庭中一半都长着青苔,桃花弄得干干净净了只剩下油菜花开了”!
这么讥讽是不是过分了?还真不过分,此刻的朝廷真的是党争四起、乌烟瘴气,他这么一个老前辈痛心疾首地骂几句也是必须的!
但朝廷的大佬们也不是傻子,“李党”也好,“牛党”也罢,没谁愿意与这么个老刺头共事,于是刘禹锡又开启他的外放之旅。
这之后,他干过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不过这些州都是重要的富庶之地,官位三品,与那些僻远小州不可同日而语。他在苏州任上,苏州境内发生了洪灾,他全力救灾,赈济灾民。事后,苏州百姓把他和另两位在苏州刺史任上颇有政绩的韦应物、白居易并称“三贤”,建三贤堂,岁时致祭纪念。
直到开成元年(836年)唐文宗上位时,刘禹锡才因足疾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从此他退居洛阳,与白居易、裴度等人诗酒唱和,过着“散诞人间乐,逍遥地上仙”的晚年生活。
年近七十的刘禹锡虽然与白居易一样体老多病,但他对待衰老与疾病仍然是一种乐视积极的心态,在白居易写诗感叹病老时,他还回复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会昌元年(841年),刘禹锡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写《子刘子自传》,仍在为永贞革新辩护,仍然在表明他至死不渝的意志。作完最后一次辩护,他病逝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是个很有吏干的人,当初王叔文与他交往不久便称他有“宰相之才”,原本想推荐他出任宰相的,但那时候刘禹锡资历太浅,难以服众,才只好改由韦执宜充任宰相。但永贞革新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出自他与柳宗元的谋划。
刘禹锡也没想过仅以诗文留名青史,他的最大理想是“治世”,然而“天与所长,不使施兮”,由于种种原因,他也只能壮志未酬,报憾终生。
但是坎坷促就了他诗歌天赋的爆发,让他在“韩孟”与“元白”之外独树一帜,形成一种取境优美、骨力豪劲、精炼含蓄、韵律自然的风格。他的诗在唐代就流传甚广,对宋朝“理趣”诗影响极大。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都曾向他的诗歌学习并各有所得。
刘禹锡还是位进步思想家、哲学家、古文大家,也是“词”的开创者之一。
他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有九百一十五首,文二百二十一篇,这些诗文被编为《刘宾客文集》。
除了上文中所列的诗文名篇外,他的最著名的诗,便是入选小学课本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个历经坎坷、却从未颓废、一辈子昂着头的人,是永远值得我们尊敬的,这种精神或许是我们应该永远传承的文人品格之精髓吧!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6-24 17:51:23 +0800 CST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6-24 17:53:09 +0800 CST  
端午安康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6-25 07:46:39 +0800 CST  
第三十八章 “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同为中唐文坛最杰出的才子,刘禹锡是诗名大于文名,柳宗元是文名大于诗名。柳宗元一生留下诗文六百多篇,其中诗歌仅一百四十多篇,其余皆为骈文、散文。但这并不影响其在唐诗中的地位,后人将其与王维、孟浩然和韦应物并称为大唐四大山水田园诗人,合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山西运城一带)人,出生于长安。柳宗元祖上世代为官,其父柳植曾任侍御史等职,其母卢氏出身范阳卢氏,也是官宦世家。柳宗元没有兄弟,只有两个姐姐。
柳宗元四岁时,母亲带着他住进了祖传的长安西郊庄园里,自此颇有文学功底的母亲对他进行了启蒙教育。在母亲的教育下,柳宗元自小便对学习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柳宗元的父亲柳植于天宝末载举明经科入仕,儒学功底深厚。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柳宗元自幼便勤奋好学,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
建中四年(784年),柳宗元为避战乱,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年仅十二岁的他亲身经历了藩镇割剧的战火。之后他又跟随着父亲辗转至江西,小小的年纪便不断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大增长了见识。同时他还主动结友纳朋,逐渐积攒了名气。不久,其父柳植调回朝廷任侍御史,柳宗元随父回到长安。
在长安,柳宗元目睹“五坊小儿”的无赖与刁蛮,并随父见识了官场的黑暗,加上之前他在地方见证了百姓的苦难,一种“治世”的儒家理想在心底疯长。其父柳植是个刚直文人,言传身教,柳宗元那“济天下”的情怀愈加炽烈。
贞元八年(792年),二十岁的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取得了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这一年,他还在长安结识了韩愈、刘禹锡、崔用等一大批青年才俊。第二年,二十一岁的柳宗元与二十二岁的刘禹锡及崔用等人同时参加进士科考试,并同时进士及第。柳宗元是当时最年轻的进士,因而名声大振。
但不久,其父柳直因病去逝,柳宗元守孝三年。
贞元十四年(798年),柳宗元参加了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并顺利登科。吏部铨选考试科目众多,普通的是书判拔萃科,而博学宏词科是吏选考试中难度最大的考试,也是专门为朝廷选拔清贵高官而开考的科目,一般情况下,像中书舍人、知制诰等这类清贵文官都必须具备“进士+博学宏词”出身才能担任。
柳宗元通过吏部铨选考试后,被授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九品)一职,开始了官场历练。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正六品),贞元十九年(803年)被调回京城任监察御史里行。所谓“监察御史里行”就是见习监察御史的意思。
这时候,韩愈与刘禹锡也调任御史台任监察御史。英才相聚,惺惺相惜,三人遂成为至交好友。后来,在凌准的引荐下,柳宗元结识了王叔文。由于都具有改变腐败朝政的共同理想,柳宗元与刘禹锡一道加入了王叔文领导的东宫集团,成为改革派的重要人物。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称顺宗。在顺宗的支持下,王伾、王叔文执掌朝政,柳宗元被提拨为礼部员外郎,掌管礼仪、享祭和贡举。王叔文领导的革新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新运动,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随着顺宗的病情加重和宦官集团的反扑,只搞了一百八十天的永贞革新便宣告失败,紧接着王叔文被赐死,王伾被贬致死,韩泰、韩晔、刘禹锡、柳宗元、陈谏、凌准、韦执宜、陆质八人被贬至各偏远蛮荒之地任司马,这就是“二王八司马”事件。柳宗元最终被贬永州司马。
与刘禹锡在朗州被州官刁难住陋室相比,柳宗元更惨,刘禹锡好歹在城里还有间房,柳宗元到永州后干脆连房子都没得住,只好带着老母卢氏老夫人寓居于龙兴寺内。半年之后,其母卢氏老夫人病逝于寺中。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6-28 13:31:42 +0800 CST  
理想很丰满,奈何现实太骨感。官场失势、亲人离世,双重打击让柳宗元痛苦不堪。
好友刘禹锡寄来书信鼓励他振着精神,被贬在江陵的韩愈也来信给予安慰。在两位好友的关切下,柳宗元终于从痛苦情绪中挣脱出来,利用担任无所事事的州司马这个机会,他游山历水,对蛮荒之地的民情民俗进行了深入考察,同时也对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状况的矛盾也进行了深入思考。
在永州这个毒蛇猛兽横行之地,他一呆就呆了十年。担任十年司马,对柳宗元的仕途来说无疑是蹉跎岁月,但对他的文学创作来说,却是黄金年华。柳宗元留传下来的六百篇诗文中,有三百一十四篇创作于这一时期。
痛定思痛,他觉得政治上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道不明”,何以明道?柳宗元赞同韩愈的观点“唯古文可以传道”,所以他扛起了古文运动大旗,倾注了大量精力机械古文创作。在古文创作上,他不囿限于议论,讲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除了论说文外,他写寓言,将哲理与政见寄寓于动物拟人化的形象之中,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等等;他写传记,将对社会道德的引领与批判隐含于传记人物言行中,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传》、《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及《种树郭橐驼传》等等;他写游记,将个人的情操与精神的感悟寄托于山水之间,代表作有《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钴潭记》、《石涧记》等等永州八记。
当然,这一时期,柳宗元最伟大的创作是他的论说文,他为世人奉献了几篇石破天惊的论说:《天说》、《天对》、《晋论》、《封建论》及《贞符》和《时令论》等。
在柳宗元被贬至永州的前一年,韩愈在阳山县令任上完成了自己的哲学思考,在彬州候命的三个月时间里,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他的《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和《原鬼》的五篇重要哲学论述,形成了他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这些论文,作为好友的柳宗元当然得以在第一时间拜读。但是他对韩愈继承与阐发的“天命论”不敢苟同,更对韩愈的历史观持否定态度。为此,他将他的思考斥诸于文字,形成了《天说》、《天对》、《晋论》及《封建论》等系列论著。
在这些论著中,他阐述了“天人相分”的现点,认为天地、元气、阴阳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天地和阴阳都统一于元气,“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天对》),天人“其事各形不相预”(《答刘禹锡天论书》)。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但他的弱点在于怱视了人可以撑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的特性。而随后刘禹锡在响应和支持柳宗元的哲学思想时所写的《天论》一文中,就提升了认识,提出了“人天交相胜”的观点:“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以能者,治万物也”,“人诚务胜乎天”(《天论》)。
更为贤明的是,柳宗元还提出了以“生人(民)之意”为动力的历史发展观,认为历史发展不取决于圣人之意,而取决于以“生人(民)之意”为基础的“势”。这也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一种论述,而且在论述中,他还阐明了“民意之势”才是决定历史方向的根本因素。
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能够作出如此睿智的论述,让人不得不赞叹柳宗元思辨能力之伟大!
柳宗元的思想和后来的宋明理学显然格格不入,所以后来的宋理学家将韩愈奉为“百代文宗”并将之请进文庙,而对柳宗元则直接忽略。当然,柳宗元也庆幸生在开放的大唐,如果生在明清,估计仅凭他的历史观言论就会被诛灭九族。
尤其是明代,那个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就因为《孟子》一书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一句话,暴跳如雷,居然要将亚圣孟子直接从文庙中丢出去,还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意思是:这个老家伙要是放在当下,看我怎么收拾他!
可是,对文化这么暴虐的人最终也没办法将孟子从文庙中丢出去,因为天下所有的儒生包括文人大臣们都反对,一些文臣们更是前赴后继地以死抗争,逼得朱元璋只好作罢,只好命人删除《孟子》一书中他所不喜欢的话作为台阶下。
其实这件事还真从侧面印证了柳宗元的“民意之势”才是历史推动力的论述。
本书重点讲述的是诗人柳宗元,他在古文及思想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就不作过多叙述,反正大家知道他是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一就行了。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6-28 13:32:51 +0800 CST  
作为诗人的柳宗元在这一时期所创作的诗歌虽然不及古文多,但一样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经典篇章,如《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他所创作的山水诗,表面上看安闲自得,实际上却有抑郁不平在其中回荡。比如说这首《渔翁》诗,表面上看似乎仅仅在写渔翁闲适的生活状态,然而最后两句:“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则烘托出他内心的无限惆怅。他善于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幽深高远的意境,使诗人自我形象与景物形象达到高度融合。
被贬永州十年期满,柳宗元于元和十年(815年)与刘禹锡一道被诏回长安。但这时候武元衡正出任宰相,他在永贞革新时期曾被柳宗元等人打击过,所以对这二人返京很是仇视。偏偏刘禹锡老先生还昂着脖子在玄都观中题了讥讽诗,结果让武元衡等人逮住了把柄,跑到本来就对永贞革新派痛恨的唐宪宗面前一番搬弄,惹得唐宪宗挥手将柳宗元与刘禹锡二人再次赶出了京城。
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相比于永州司马,这次实际上有了升迁,但远离了政治中心,他实现“治天下”的理想也更加遥遥无期了。当得知刘禹锡居然被贬播州时,他终于明白了武元衡等人的险恶用心——他们实际上是想将刘禹锡往死里整。考虑到刘禹锡老母年事已高的实情,他悲痛之余,毫不犹豫地提出了“以柳易播”的请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代友慷慨赴死的举动,他的这种将友情视同生命的凛然大义,让诸多文人大臣们感慨不已,最终也让唐宪宗深受感动,促使唐宪宗改派刘禹锡至条件稍好的连州任刺史。
连州与柳州同一方向,柳宗元在赴任的路上与刘禹锡一路同行至衡阳。两人十二年之后再度把酒言欢,谈文说诗,探讨哲学问题,心情很是爽快。一路上刘禹锡所表现的豁达向上精神也感染了柳宗元,是啊,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苦短,既然不能普济天下,何不在自己说了算的范围内为民做些实实在在的好事?
柳宗元释然,带着轻松的情绪走马上任柳州刺史。一到柳州,他就迫不及待地调查民情,列出必须实施的几项重点工程。
柳州同韩愈后来所贬之地潮州一样,也存在着“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沦为奴婢”的陋俗。柳宗元调查清楚后,立即发布政令,革其乡法,规定了一系列完整的奴婢释放办法。办法规定已经沦为奴婢的人,在为债主服役期间,都可以按劳动时间折算工钱,工钱抵完债后,抵债人立即恢复人身自由,回家与亲人团聚。他的这一举措,使得成百上千的奴婢得以释放,受到贫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他的这一举措,也得到了韩愈的借鉴,韩愈后来在潮州和袁州就重点推广了这样的举措。
柳宗元通过调查,发现柳州的教育水平相当落后,于是他将兴办学堂当作自己要抓的又一项重点工程。他亲手创办了很多学堂,并且对来访的青年学子们亲自教导。他还以唯物主义思想破除迷信习俗,严令江湖巫医骗钱害人,推广中医,培养有技术的郎中为百姓服务。
柳州虽然不缺水,但一到下雨,河水便浑浊不堪,严重影响饮水质量,而且柳州百姓不论多远的路,要么汲取河水,要么汲取潭水,既废时废力又不卫生。他们还不知道打井汲水这样的事,于是柳宗元在柳州开先河地打了几口井,让百姓们喝上了干净甘甜的地下水,从此改变了柳州人的饮水方式。
柳州城外有着大片的荒地,柳宗元组织乡间闲散劳力开荒垦地,并亲自参加垦荒活动。他在城西北隅种植了二百多株甘桔树,形成了一片桔园。在他的带领下,柳州可耕种土地大增,柳州的经济与百姓们的生活也因此得以提高。
柳宗元在柳州一心一意地践行着他的“济民”理想,让柳州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们不再卖儿卖女,不再饮用不干净的水,不再生病只知道请巫神做法事,更多的儿童走进了学堂学习文化知识。为了这些变化,柳宗元投入了大量精力,日以继夜地处理事务。可是他的身躯已经羸弱,不堪重负。在上任后的第四年,他最终累得病倒在床。
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为迎佛骨而大赦天下。一直欣赏刘、柳才干的裴度瞅准机会,便再次奏请皇上让刘、柳返京,发挥他们的才干。唐宪宗被裴度说服了,终于下诏调柳宗元和刘禹锡回京。然而,当诏命到达柳州时,柳宗元因病已于十一月初八在柳州溘然长逝,仅享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是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一生都执着于将自己所学佐世致用,幻想着改变这个人世。他的宏大理想虽然随着永贞革新的失败而破灭,但在柳州,他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思想并没有错。他去逝之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给他们带来福祉的刺史,修建了罗池庙,专门供奉着他塑像。罗池庙后来更名为柳侯祠,现在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从诗人的角度看,柳宗元的诗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所以后人将他列为大唐四大山水田园诗人之一。柳宗元是个气质抑郁之人,所以他的诗中不可或缺地带着幽怨情感,但正是这样,后人评价他的诗深得屈原骚学之精髓,“史法骚幽并有神,柳州高咏绝嶙峋”(姚莹《论诗绝句》)。
时至今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等古文已经成为中学教材必不可少的篇章,很多人只知道柳宗元的“唐宋八大家”的头衔,却对他大诗人的身份往往忽略了。但一首《江雪》的存在,让人们永远无法忘却诗人柳宗元的存在: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只要想起这首诗,我相信具备文人情怀的文青们,即便在浮噪喧嚣的当下,心境终归能获得片刻安宁。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6-29 11:33:57 +0800 CST  
第四十九章 从此萧郎是路人——中唐诗人逸事拾遗
写完柳宗元,中唐著名诗人篇已经结束,但这一时期还有一些流传较广的诗人逸事,以及现今经常提及的诗篇或金句尚未讲叙,为了不沧海遗珠,特作此篇综述。
首先介绍“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一金句的典故。
在顾况、韦应物那一时期,有位贡生写的一首诗突然火遍大唐诗坛,这首诗便是《赠去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写这首诗的贡生叫崔郊,他在诗坛上籍籍无名,也仅有此一首诗入选《全唐诗》。但这首诗不仅在当时红,甚至还红到现在,前不久的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华诗词大会上,还专门就这首诗考较了好几次。
这首诗一直很红,除了“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两句金句实在是琅琅上口而常常被人挂在嘴上外,更重要的是这首诗的成因是因为一段浪漫的事。
崔郊家庭穷苦,在他十几岁时又遭遇父母双亡的重大变故,他只好寄养于姑母家中。姑母家有位婢女名唤碧莲,长得不仅漂亮而且还识文断字、弹得一手好琴。崔郊一介书生,眉清目秀、文质彬彬、读书刻苦、文采出众,于是典型的才子佳人剧情拉开帷幕。但姑母担心此事影响崔郊科举考试,便狠心地将碧莲以四十万钱卖给了节度使于頔(di)。
崔郊很不甘心,一有空就跑到于頔府外痴痴地等,希望再见碧莲一面。谁知他苦等了若干天,也没见到碧莲身影。望着于頔那庭院深深、不知深几许的阔宅,崔郊悲从中来,不禁哀叹道:“侯门一入深如海啊!”
回到家中,崔郊不能释怀,仍然整天幻想着与碧莲见面的场景。他想着想着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即便在节度使门口守到碧莲出来,他还能与她说的上话吗?如果好不容易守到碧莲出现,自己的一腔幽情却来不及倾诉岂不遗憾?
为了解决这一遗憾,崔郊想到一个好主意,他将自己的一腔幽思浓缩成一首诗,写在了袖口上,到时候只要抬起袖子,让识文断字的碧莲看到这首诗,碧莲自然会明白他的情感。
崔郊写在袖口上的诗便是上面那首《赠去婢》。他穿着袖口题了诗的长衫再度来到节度府门口守望。又一连守了好几天,碧莲的身影还是没有出现。寒食节那天,崔郊再度来到节度府门口,心里一直地暗暗祈祷“老天爷,行行好吧,让我再见碧莲一面!”
也许是他的诚意感动了老天爷,寒食节这天,碧莲还真的从节度府门内走了出来。
崔郊一见碧莲出现了,便荒不迭地跑到她的面前,举起衣袖,暗示她赶紧看他题的那首诗。碧莲读完这首诗,泪流满面,一把抓住崔郊的衣袖,哽咽道:“公子,我的心意你是明白的,可惜我身不由已……”
正哽咽间,府内有婢女叫唤:“碧莲,老爷到处找你,你赶紧去书房吧!”
碧莲一惊,狠心抽手,一把将崔郊题诗的袖口扯了下来,匆匆朝深深庭院走去。
其实于頔也很喜欢碧莲,稍有空闲便将碧莲唤来弹琴娱乐。这天见碧莲进来时面带泪痕并且神情慌张,于頔很关心地问她这是怎么回事,碧莲不敢隐瞒,便将她与崔郊的事一五一十地向于頔讲明,并将那只题了诗的袖口递给于頔看。
于頔看完这首诗,沉吟片刻,便唤家丁传崔郊来府相见。
崔郊被传之后,内心很是忐忑,心想私通节度使大人的婢女,一旦被发觉,自己即便死罪能免,恐怕活罪也难逃啊!但他又不敢不去,在节度使管辖的地盘上,他一介书生想逃也逃不了啊!
硬着头皮来到节度府的崔郊,胆颤心惊、汗流浃背。谁知节度使于頔一见崔郊,便抓着他的手哈哈大笑道:“年轻人不必胆怯,你的一句‘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可抵四十万金啊!”
说完便命人取来碧莲的卖身契交给崔郊,大度笑道:“现在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崔郊被巨大的幸福砸得差点晕倒,难以置信地期期艾艾道:“大……大人,这是真……真的?”
于頔点点头道:“老夫曾经贫困过、曾经苦读过、曾经年轻过,所以对具有相同经历的你,老夫设身处地一想,除了成人之好外,别无所求!”
崔郊与碧莲醒过神来,对于頔一番拜谢之后,欢天喜地地携手走出了节度府。在二人成婚之时,于頔还派人送来了丰厚的嫁妆。于頔其实也是个文人,与韦应物、陆羽、皎然这些文化名人都有交往,而皎然上人的诗集还是请他作的序。这件事只说明崔郊与碧莲运气不错。
崔郊闹了这一出浪漫的事后,便泯灭于历史长河之中,后来怎样,已无迹可循,所以他如今仅存这一首诗流传于世。
这首诗需要解读一下“萧郎”一词,很显然这首诗是以“萧郎”代指“情郎”。以“萧郎”代指“情郎”、以“萧娘”代指“所恋女子”这种情况在中唐以后的诗文中经常出现,为什么会用“萧郎、萧娘”代指而不用“王郎、王娘”或别的姓代指呢?
说实话,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更找不到准确的出处。比较受认同的说法是,南北朝时琅琊萧氏是天下数一数二的门阀,出了个梁武帝萧衍,他是一个能文能武的风流人物,之后萧家儿郎大多风流倜傥,成了天下女孩的梦中情郎,比如作者前文写过的初唐萧蝺,就是个诗琴书画无所不精的极品公子。在萧家门风的熏陶下,萧家小姐也大多娴熟端装、识文断字、风姿卓越,所以有了“萧郎”代指情郎就有人干脆也用“萧娘”代指所恋淑女。
“萧郎”与“萧娘”代指意义沿续至今,但现今又出了个“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金句,大有取代这两个代指的趋势。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6-30 12:22:50 +0800 CST  
崔郊凭这首《赠去婢》诗在大唐诗坛上放了个小烟花,便泯灭于人众,这种情况在大唐很正常。唐代会吟诗的人太多,就像现在懂英文的人太多一样。在唐代,你不会吟诗就不能算作读书人,就像现在你不懂些英文就评不上职称一样。这么多写诗的人,写进文史的又能有几人?
写诗的人多,自然是喜欢诗的人更多。在大唐,上至帝王公卿下至贩夫走卒,没有人不喜欢诗的,也没有人不敬重写出好诗的诗人,所以闻一多先生说:“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
贩夫走卒爱诗,以现在人眼光来看就有点夸张了,但如果说强盗也喜欢诗,你是不是要惊掉下巴呢?下面就讲个写诗退强盗的趣事。
李涉是中唐末期的一个名声不显的诗人。长庆二年,担任太学博士的李涉前往九江,看望在江州任刺史的弟弟李渤。这天夜里,他雇的船行至皖口(今安庆市附近),忽然遇到一群打家劫舍的强盗。数十名盗贼手执刀枪,喝令他们停船。
李涉雇的小船被逼停后,匪首喝问:“船上载的何人?”
船夫答道:“载的是李涉博士!”
匪首一听,示意部下暂停抢劫,哈哈笑道:“如果真是李博士,我等就不劫他的财了。不过听闻他的诗才出众,如果他能给我们写首诗,我们就放你们过去。”
躲在船舱内的李涉听见这句话,便从舱内走了出来,拱手高声吟了首诗: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这首诗通俗易懂,关键的是后两句于诙谐中讥讽世道,让匪首听了很是受用。匪首得了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诗后高兴得哈哈大笑,不仅放过了李涉的小船,还派人送上酒肉和一些钱财,作为李涉的路资。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7-01 10:10:10 +0800 CST  
李涉的这个故事让后人哭笑不得,之后他又写了首带金句的诗却让当时的某两个人哭笑不得。
因为得罪了权贵,李涉后来被贬镇江。既苦闷又被案牍劳心的李涉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爬上南山,来到鹤林寺,与方丈大师谈理想谈人生,谈了一上午。谈完之后,李涉顿觉心情轻松,于是临走之前在墙壁上题了首《题鹤林寺僧舍》诗,表达对方丈大师免费陪聊的感谢: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首诗一流传开来,“偷得浮生半日闲”便成了大忙人们口中的金句。现在有权无闲或者有钱无闲的人,与老朋友见面,老朋友若说耽误您时间了,他们大多会冒出一句“偷得浮生半日闲”嘛,既客气又彰显身份。但如果你不是那么很成功的人,劝你还是不用这句话的好,省得拉鄙夷拉仇恨。
后来有位书生读了李涉的这首诗,也效仿李涉,跑到一座庄严肃穆的古寺中,找方丈大师谈理想谈人生,谁知这位方丈大师言辞古板,像念佛经似的,弄得这位书生哈欠连天。勉强应付了一阵子,书生忍不住告辞。可这位古板的方丈却学起了鹤林寺的方丈,请这位书生题诗寺壁。
面对乏味的老僧,这位书生没有任何诗兴,没有诗兴哪来的灵感,没有灵感哪来的好诗,没有好诗又怎么好意思题壁?书生又不好推脱,毕竟老僧也免费陪聊了一阵子嘛。
书生苦思冥想,可脑子里翻来覆去的就只有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这四句诗。哭笑不得的情况下,书生只好提笔在寺壁上抄录了一遍《题鹤林寺僧舍》,不过顺序颠倒了一下:
偷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这首诗顺序一颠倒,意思也跟着颠倒了,老僧看着这首诗也只能哭笑不得。至于那位书生是谁,估计是因为抄录的缘故,他也不好意思留名,所以是哪位大神干的这件事,谁也不知道,只能称他为书生。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7-01 10:10:40 +0800 CST  
这篇还要补充一个刘禹锡的秩事。
贞元十八年(804年)刘禹锡在监察御史任上,一个年轻学子前来干谒行卷。当时他正在宴请客人,但又不好拒绝,便在宴席上接待了这位学子。
这位年轻学子呈上文卷后,刘禹锡浏览了一番,借着酒意便毫不客气地给年轻学子一番指点,并命书僮取来笔墨,在学子文卷上刷刷点点,飞快地上涂下改。
站在一傍的年轻学子尴尬万分,任何一个学子干谒行卷,都是抱着得到文坛大佬赞赏的期望来的,没谁会真的是虚心前来接受批评指点的,更何况还当着客人的面。
这位学子恐怕事先也没了解清楚大诗人刘禹锡的秉性,那就是个一般人根本进不了他法眼的狂人啊,对一个年轻后生,他肯指点其实就是给了天大的面子,你还指望他褒奖你?除非你是李白再生!
这位年轻学士聆听一番教诲后,极度沮丧地离开了刘禹锡的府邸。他走之后,刘禹锡也没将这事当回事,不久就忘了。如果有先见之明,估计再怎么狂傲,他也不会对这个年轻后生轻慢的。因为这个年轻后生就是日后名震天下的“牛党”党首牛僧孺。
年轻的牛僧孺在刘禹锡面前碰了一鼻子灰,只好转身去干谒另一位文坛大佬韩愈。韩愈是个出了名的伯乐,看完牛僧孺的文卷,对他大加赞赏,并鼎力推荐他参加进士科举。
牛僧孺在第二年的进士考试中一举及第,并随后通过了吏部铨选考试,正式踏入仕途。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已经白发苍苍的刘禹锡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刺史,赴任途中路过扬州,而驻守扬州的淮南节度使大人闻讯要为他摆酒接风。这位节度使大人正是牛僧孺,此时离他当初拜谒刘禹锡正好过了三十年。
牛僧孺在任淮南节度使之前曾两度出任宰相,官场的成就高过刘禹锡好几个档次。
节度使宴请州刺史,这是给面子的事,刘禹锡欣然赴宴。
酒过三巡,牛僧孺便开始了文人游戏,即席赋诗一首《席上赠刘梦得》:
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
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在身。
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
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
这首诗前面是在为刘禹锡宦海沉浮表达感慨同情,最后两句却又旧事重提,并且暗带责怪之意。刘禹锡读了这首诗才想起当年轻慢小牛同志的事,心里虽然不痛快,但他知道这位小牛同志并不是个“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为了缓和关系,他立即和诗一首《酬淮南牛相公述旧见贻》:
少年曾忝双庭臣,晚岁空余老病身。
初见相如成赋日,寻为丞相扫门人。
追思往事咨嗟久,喜逢清光笑语频。
犹有当时旧冠冕,待公三入拂埃尘。
这首诗,刘禹锡放低身段,将自己比为“扫门人”将牛僧孺比为“司马相如”,但最后一句“待公三入拂埃尘”回应“曾把文章谒后尘”,又彰显了刘禹锡的诙谐特色。
牛僧孺读完这首诗,见这位曾经的狂人已然认错,也就消了气,便与刘禹锡把酒言欢,最终二人尽欢而散。
事后,刘禹锡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教育他的两个儿子道:“你我以后为人处世,应该持中,不要过分,切记,后生可畏也!”
哈哈哈,如果刘大诗人知道现如今有句“长江后浪推前浪,早晚要死在沙滩上”这样一句话,不知作何感想!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7-02 11:41:15 +0800 CST  

楼主:万里风云来

字数:226867

发表时间:2020-04-23 06:03:2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7-03 12:50:48 +0800 CST

评论数:59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