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人事》长篇连载

律诗的成熟,除了“沈宋”二人的贡献外,同时期的“文章四友”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文章四友”是指武则天时期的宫庭诗人李峤、苏味道、崔融和杜审言四人。
这四人,作者简要介绍一下杜审言和苏味道二人。
杜审言虽在诗坛不太出名,但他的孙子在诗坛太出名了。他的孙子是谁呢?诗圣杜甫!
杜审言(645年—708年),字必简,祖籍襄阳,迁居河南巩县。唐高宗咸亨进士,曾受武则天恩宠,唐中宗李显复辟后,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而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后来,又被诏回当国子监主薄、修文馆直学士。
杜审言很狂傲,狂傲得不着边际,他的个性不像杜甫他爷爷,倒有几分像李白他爷爷。
杜审言曾说过这样的话:“我的文章当使屈原、宋玉为手下衙役,我的书法当使王羲之称我为老师!”
杜甫都为他爷爷说过这样的话感到脸红!
苏味道出任天官侍郎时,有一次召集大家共同写判词,杜审言写完出来后,对人道:“苏味道必死!”旁人吓了一跳,急忙问怎么回事,杜审言一本正经道:“因为他见了我的判词,会羞愧而死!”
有一次病重,宋之问与武平一一道去看望他,他对二人说:“造化这小儿害苦了我,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我活着,老是压着你们抬不起头,我要是死了,你们应该感到大大的宽慰,只可恨我找不到接替的人啊!”
自吹自擂还好点,你吹自己的同时损别人,这样的狂人,一般的领导和同事绝对受不了!
所以在杜审言当吉州司户参军时,他的顶头上司周季重与他的同事郭若纳便合谋诬陷他,将他定了死罪。但是,杜审言的二儿子杜并(杜甫叔叔)是个烈性子,听说自己父亲被陷害,才十三岁的他,居然直接袖里藏刀闯入公堂,当场刺杀了周季重。杜并刺杀周季重后被侍卫们当场杀死。
周季重临死前叹息道:“杜审言有孝子,我不知道,是郭若纳害了我啊!”
这件事震惊朝野,刑部介入调查,还杜审言清白。而杜并的孝烈也名扬天下,后来有“燕许大手笔”之称的许国公苏颋还亲自为杜并写了墓志铭,以彰显他的孝烈。
但是就是杜审言这样的狂傲之人,后来也巴结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兄弟,可见有些文人的骨气在权势面前,也不得不化为自我安慰、独自酌饮的浊酒!
除了应制诗外,杜审言的一些吟咏山水、赠别怀人的诗写得真实自然、清新可喜,如《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侯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这首诗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语言清新流丽,在形式上完全符合律诗要求,且立意新颖,通过景象描写,让一股欣欣生气洋溢于诗中。
通过这类诗来看,杜甫曾自豪说过的“吾祖诗冠古”也没有吹嘘得太过分。

苏味道与杜审言一样,自己在文坛上不太出名,但他的后代在文坛上是太出名了。他最出名的后代是谁?就是大多数人公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文豪的苏轼!
苏味道是个老滑头,好在这一点并没有遗传到苏轼身上。他滑头到什么程度呢?成语“模棱两可”就是由他而来的!
苏味道当上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了不得罪人,他出言谨慎,什么事情都不轻易表态。
苏味道上任第一天,就有下属汇报事项,请他解决。他听完汇报,东扯西拉说了一大通废话,就是不说解决的办法。
下属被说得头晕脑胀,最后不解地问道:“宰相大人说了很多,可卑职愚钝,还是没有听出您说的解决办法啊!”
苏味道恼怒道:“没有悟出办法来,那是你自己的事了!”说完手摸椅棱,抬头望房顶,不再搭理这位属下。
这位属下自认倒霉,心想可能是宰相才上任的缘故吧!可是,之后所有人汇报工作,碰到的情景都与他遇到的差不多,这位宰相大人从来就不明确说出自己的意见。
时间一长,朝臣们都在背后称他为“模棱宰相”,也有人干脆称他为“苏模棱”。再后来,有人讥笑苏宰相的话从来正确,因为“模棱两可”,这一成语由此而诞生了。
苏味道做事模棱两可,可写诗却不含糊,如《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诗中的“金吾”是指京城禁军,前面提到的“左金吾将军”就是禁军首领;“玉漏”是指计时器。这首诗真实描绘了大唐都市十五之夜繁华景象,通篇语句清丽,完全符合律诗的格律,同时还造就了“火树银花”这一成语,为初唐律诗名篇。“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典故就出自这首诗。
武则天去逝后,由于结交张易之兄弟,苏味道也被唐中宗贬至四川眉州任刺史,死于任所。虽然他死后葬回栾城苏邱村,但其一子留在四川眉山,宋朝“三苏”就是这一支后代。

律诗经过初唐“四杰”的推动,至“沈宋”时,五言律诗终于定型。沈佺期与宋之问“回忌声病,约句准篇,著定格律,遂成近体,如锦绣成文,学者宗尚”。王世贞《艺苑卮言》说:“五言自沈宋始可称律。律为音律法律,天下无严于是者。知虚实平仄不得任情,而法度明矣。”
虽然七律成熟稍晚一点,但从这时候起,律诗(近体诗)与古体诗有了更明确的划分,之后律诗成了唐朝诗人运用最多的形式,是他们发挥艺术天才的主要阵地。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30 10:16:46 +0800 CST  
第十二章 “独怆然而涕下”——“诗骨”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脑海中就自然而然出现一个景象——那个吟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戴着高冠款款走来!
一看作者是陈子昂,我有点懵,再一看陈子昂是唐朝人,我更加震惊!我的第一感觉,作者即便不是屈原本人,也最起码是高唱“大风起兮尘飞扬,安得猛士兮守故乡”那个年代的人。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肯定是因为这首诗太古风古韵!
可作者实实在在是初唐诗人,不过高举着复古大旗,呼唤“建安风骨”而已,所以他的诗风骨雄建、古韵盎然。
这首名为《登幽州台歌》的诗,短短二十二个字,却将一种千年的孤独、万年的悲怆引得扑面而来。寒秋时节,落叶纷纷,当你独处高台,轻轻吟诵这首诗时,你会有一种与古人相融,悲天悯人的感伤。
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孤独、什么样的悲伤?是表达才高命蹇、壮志难酬的悲哀,还是表达人生渺渺、何去何从的茫然?
我觉得作者要表达的,其实就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所特有的东西——骨子里的孤独与悲伤情怀。
中国文人绝大多数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的最大理想是将现实社会改造成理想中的社会,然而现实中的社会又岂是一介书生所能左右?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这个群体连绵不绝的悲哀!
所以,每个中国文人读到这首诗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孤独,你有我有大家有,这种悲怆,你担我担大家担!
是什么原因促使陈子昂喊出古今往来所有文人们的心声?又是什么原因使陈子昂被后人尊称为“诗骨”?毫无疑问,我们须走进他的惨淡人生寻找答案。
陈子昂(659年—700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陈子昂是个富家子弟,虽然很聪明,但一开始他并不喜欢读书,而是喜欢习武搏击,想当一名笑傲江湖的大侠。十七、八岁的时候,在一次群斗中伤了自己的同伴,而后突然醒悟,弃武从文,慨然立志,钻研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尤其是诗文,居然有司马相如的遗风。
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进京科考,由于没有名气,没有“行卷”,无人推荐而名落孙山。
陈子昂痛定思痛,便决定留在京城搏出名气再参加科举考试。可是他一个外乡人,虽然有钱却没有官场背景,想闯出名气真的是很难。
一天,他在长安街头漫无目的地散步,忽然发现一群人围住一位老者,正在叽叽喳喳议论,于是,他也挤进人群想看看热闹。
挤进人群后,他才知道原委。原来那位老者正在兜售一把破旧的古琴,据老者说这把古琴乃是东汉时期大文豪、大书法家蔡邕制作的焦尾琴,音色古朴,是难得的稀世珍品。不过,老者兜售的价格是一万两白银。
围观的人正在叽叽喳喳议论的是,这个老头要不就是疯子,要不就是骗子,总之,老者的这把琴不可能卖得出去。
陈子昂听清原委后,忽然灵机一动,走到老者跟前说这把琴我卖了,说完也不还价,直接掏出一万两银票,货讫两清。
围观的人惊呆了,心想这世上还真有钱多人傻的人?
但一看这位买琴者气宇轩昂,气度不凡,也不像个傻子呀!于是,有懂风雅却无银子的人说道:“这位仁兄,既然能一掷千金购买这把古琴,想必是位旷代琴师吧?能不能现场奏一曲,让我们见识一下古琴不同凡响的音色和您高超琴技,让我们一饱耳福,也不枉我们凑了这场热闹?”
陈子昂慨然应允道:“既然诸位有雅兴,不妨明日到宣阳里客栈一聚,我设宴请大家喝酒,然后抚琴为大家助兴!”
有钱就是豪爽,不但花大把银子买把破琴,还花钱请素不相识的人吃饭喝酒,这么好的事终于让这帮有闲无钱的吃瓜群众碰到了,吃瓜群众岂能错过?
不但不能错过,还要捎上七大姑八大姨乃至亲朋好友,好事大家分享嘛,反正那个钱多人傻的人不在乎,他又没有将现场的人登记在册!
于是乎第二天,宣阳里客栈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啊,将酒店大厅挤得满满当当。
吃瓜群众没有失望,来者皆可落座,好酒好菜伺候得舒舒服服。
就在吃瓜群众嚷嚷着那个钱多人傻的人咋还不出来弹琴助兴时,陈子昂翩然出场,来到大厅中央,声情激昂道:“我是四川的陈子昂,自幼苦读诗书,写了诗文百卷,怎耐庶民出身,无人赏识!弹琴不过是雕虫小技,怎么和我的诗文相比!”
话音未落,就听得“砰”地一声,陈子昂将那把花了一万两银子买来的古琴当场摔得粉碎。
吃瓜群众目瞪口呆之际,陈子昂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诗卷,一一分发,然后诚恳道:“如果觉得写得不好,请当场批评指正;如果觉得写得好,请大家予以传诵!”
众人打开诗卷,当即诵读,有文化的人觉得那是字字珠玑、满纸云霞啊!
于是,陈子昂诗名在京城大噪。
陈子昂的诗卷终于传到时任京兆府司功参军王适手中。王适官虽不大,却是京城中名气很大的诗品家,他读完陈子昂的诗卷,惊叹道:“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于是向礼部热忱推荐。
第二年(684年),陈子昂不出意外地高中进士。

中了进士的陈子昂,还没参加吏部的“释褐试”时,唐高宗李治在洛阳驾崩。武则天诏令驻东都洛阳的军队与文武百官护送高宗灵柩回京都长安安葬。
这种事劳民伤财,还是一介布衣的陈子昂觉得大张旗鼓地护送高宗灵柩回京的做法不对,于是斗胆向武则天递上《谏灵驾入京书》。
武则天细心阅读了谏书,发现谏书写得有理有据、分析透彻、言辞犀利、政见卓越。武则天虽然不接受谏书意见,但还是觉得写谏书的陈子昂文采斐然,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于是,她召见了陈子昂并立即授予他“麟台正字”的官职。
这个官职就是中书省中的校书郎,虽然阶位低,但是武则天亲自授予,那就彰显了破格的恩宠。陈子昂籍此顺顺当当地走上了仕途。
与大多数读书人不同的是,陈子昂出仕,“达济天下”的理想更真实些。他本是富甲一方的豪门子弟,根本没有生计上的担忧,如果没有一腔热血报效国家的理想驱动,他完全可以呆在老家安安逸逸地做一辈子富家翁。
既然决心济天下,那么对于当权者不顾民生的做法,就要犯颜直谏。
陈子昂在京做小官时,一连给武则天上了七八封谏书,陈述时弊,希望革新。可惜的是,他的谏言虽然忠直,但受盘根错节的利益制肘,武则天也只能束之高阁。
见自己的谏言石沉大海,陈子昂知道自己走谏臣这条“济天下”的道走不通,于是改走“从军”这条更可能的道,以实际行动践行报国理想。
公元686年,陈子昂跟随乔知之北征突厥。征讨胜利后,陈子昂回京复职。
公元687年,武则天准备派兵前往蜀地,开辟山道,从雅安进攻羌族,再征伐吐蕃。陈子昂听到消息后,毅然呈上《谏雅州讨生羌书》,反对穷兵黩武,认为强国必先富民,主张与民休生养息,提倡民族间和睦相处。
谏议书议论透辟,情理兼赡,武则天看完后终于接受了陈子昂的谏议,取消了这次战争。
公元693年,登基后的武则天基本平定了天下动乱,于九月带领一班文武大臣游龙门山,别出心裁地搞了一场“宫廷赛诗会”,目的当然是点缀太平,接受歌功颂德。
这种诗会,诸如沈佺期、宋之问之流的文臣们自然心领神会,谁敢不大肆吹捧?
赛诗会上吹捧得最卖力的当数宋之问。
第一个完成诗作的是左史东方虬,于是武则天命上官婉儿将锦袍赐与东方虬。可是待宋之问献上诗后,武则天仔细一看,赞叹不已,又命上官婉儿取来披在东方虬身上的锦袍,赐与宋之问。
众臣哈哈大笑,其乐融融。
武则天欣赏宋之问的文采同时,也不忘还有一个同样文采飞扬的陈子昂,于是命上官婉儿取来陈子昂的献诗诵读。
上官婉儿刚读完陈子昂献诗的第一联,武则天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待这首诗读完,诗会现场一片静寂,连空气都紧张得像要爆炸似的。
这首诗是这么写的: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功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奈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翻译一下:圣人不是考虑一己利益的人,而是忧虑关心百姓的人。金碧辉煌的宫殿不是尧这样圣君所住的,更别说瑶台了!我听说西方佛教以清净为宗旨,为什么花费金玉雕刻塑像来表达尊敬?建个大寺庙,要砍尽山上所有的树木,建个瑶台搞得珠光宝气的,很烦人。做这样的庙,鬼斧神功都不一定能完成,何况人力?奈何愚蠢地劳累天下人,那些明智的人矜持不说,让世道更加昏暗!
这是歌功颂德的献诗?这明明是对武则天劳民伤财兴建佛寺的批判嘛!
武则天的脸,阴沉得能滴下水来,宋之问之流的谄媚文臣们早就被吓得冷汗湿透了衣裳。
好在这时候宰相狄仁杰站起身,大声道:“陈学士敢于为民请命,为苍生社稷着想,其言发自肺腑,忠诚可表!”
武则天当上女皇,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遵循的是李世民的“贞观治国”理念,所以对于谏臣也还能宽容,听到自己最信任的狄宰相如此说法,武则天便趁机下台阶道:“陈爱卿敢于忠言直谏,实在难得!”
说完,武则天还当众下旨擢升陈子昂为右拾遗,主管劝谏和举荐官员。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1 09:39:36 +0800 CST  
公元696年,东北契丹族骚扰边境,武则天下令派兵征讨,陈子昂慨然应征,担任这次讨伐主帅、建安王武攸宜的军事参谋。
武攸宜兵至河北蓟州,却不敢主动出击。陈子昂热情进谏,并自告奋勇地请求带兵数万人作为先锋,迎击敌军。但武攸宜认为陈子昂不过一介书生,根本不予理睬。
陈子昂再次进谏请求,武攸宜被彻底激怒,立即将陈子昂贬为军曹。结果,唐军错失了歼灭契丹军队的机会,眼睁睁看着契丹军队载着从大唐掠夺的财物溜走了。
在这种情况下,满怀悲愤的陈子昂登上建在蓟州的幽州台,想起幽州台的历史由来,不由得悲愤交加,感慨万千,手抚幽州台那苍古的石栏,泫然而涕,于是吟出了开头所写的这首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唱。
幽州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修建的拜将台,当时燕国与齐国交战,被齐国打得一败涂地。为了招徕天下英豪,燕昭王便下令建此台,以示礼贤下士。战国名将乐毅,就是见到燕昭王此举后,才投效燕国。而燕国在乐毅的率领下,终于击败了齐国。
这一事件发生后,陈子昂“达济天下”的梦想彻底被扑灭。心灰意冷的他,愤然辞官回家,准备隐居山林,聊度残生。
可是,陈子昂的举动已经彻底约罪了权势熏天的武攸宜。陈子昂回家不久,武攸宜便密令射洪县令段简,罗织他的罪名,并将他逮捕入狱。
陈子昂并不知内情,还以为县令只是贪图他的财产,便命家人纳送县令二十万钱,以期县令放过自己。可是县令收了钱却依然对陈子昂施刑逼供,将身体羸弱的他杖得奄奄一息。
悲愤交加的陈子昂在狱中为自己起了一卦,卦象出现后,他仰天长叹:“天命不佑,吾殆死矣!”随后他气绝身亡!
这一年刚好是公元700年,只有四十二岁的陈子昂,就这样的在屈辱中含恨离世。

陈子昂是武周时期最具理想主义色彩的诗人。其人,豪侠仗义、刚直忠烈,是这一时期少有的、不谄媚奸佞的峥峥诗人;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刻、苍劲有力。所以,杜甫曾评价陈子昂:“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除了这首千古传诵的《登幽州台歌》外,陈子昂还留下了《感遇》诗38首等一百二十多篇诗作。他的诗高雅冲淡,一扫六代之纤弱,“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正是陈子昂诗风与人品皆傲骨峥峥,所以后人尊崇他为“诗骨”。
在初唐到盛唐诗风发展转变的过程中,陈子昂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事实上,初唐时期,无论李世民还是武则天,虽然都崇尚诗文,但出于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需要,他们倡导的还是诸如“上官体”类的宫延诗。早期以王勃为代表的“四杰”,就指责宫延诗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陈子昂继承了他们的主张,更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延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他还明确提出了诗歌创作应继承汉魏风骨,应具有真情实感的内容、慷慨激昂的气魄。
陈子昂这种倡导复古、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的文学主张,得到后来诗人们的积极响应。所以,初唐之后的诗人们,创作的诗歌,不仅形式体制百花齐放,诗歌内容也呈包罗万象之势,终于将唐诗推向了文学史的巅峰,孕育出“唐诗”这颗璀璨夺目的文学明珠。
所以,后来杜甫称赞他道:“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更是写诗将他与杜甫并列赞道:“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1 09:40:18 +0800 CST  
第十三章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及初唐诗歌回顾

现代人谈古诗,会碰到一个尴尬的情况:说起那首诗,几乎无人不晓,可是说起那首诗的作者,却是无据可考,只有个姓名,生平却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就是说:诗红人不红!
作者现在要写的这个章节,情况就是如此。
这首诗名《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活跃于武周时代。只知道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四人合称“吴中四士”,仅此而已,连专门记录唐朝名士的《唐才子传》亦无此人记载。
可是既然要说唐诗的事,《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却不能翻篇过去。
因为这首诗有“孤篇压全唐”之誉,闻一多先生更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本章将专门解读这首诗,并总结一下初唐时期唐诗概况。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体古诗。《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乐府中的旧题,相传为陈后主创制,后隋炀帝曾作此曲,但每首只四句二十字。而这首诗长达三十六句,已非原来曲调。
这首诗四句一韵,通俗易懂,就不作字面注解,主要谈谈它到底好在哪里。
根据内容,这首诗实际上可以象词那样分为上下阙。上阙从起首“春江潮水连海平……”至“青枫浦上不胜愁”。下阙自“谁家今夜扁舟子”至“落月摇情满江树”。
上半阙起首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首先将我们带入了视野开阔、气象磅礴的景象之中。接着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树、月下的花汀等,将一幅朦胧神秘、清淡幽雅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置身于这种光明澄澈、如梦如幻的意境中,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不由得礴然喷发,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问。
这种疑问既可笑又发人深省,是啊,谁最先见到的月,月最先照见的谁?细思极恐,这是一个比肩于“我从何处来,我到哪里去”的哲学终极思考的问题!
答案是什么?诗人也没有思考透彻,所以没有答案只有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种感慨不同与“逝者如斯夫”这样理性的总结,而是一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那样浪漫的咏叹。
再接着诗人写出“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样一句上阙结束语,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但这种惆怅并不凄凉,只如月空中的白云,悠悠淡淡。
读完上阙,整个人都沉浸在江天一色、物我相契、含意蕴藉的意境中。一股淡淡的忧伤、浓浓的惆怅萦绕于心间,至于那沉沉的思考,也只能隐随着长江流水东逝去。
唯美!这是将所有文人浪漫情怀渲染到极致的意境!
诗若至此嘎然而止也不失为一首极品,至少不亚于王勃写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那首《滕王阁诗》,更不亚于崔颢写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那首《黄鹤楼》诗。
但这时候一叶扁舟顺江而下,闯入了张若虚的思绪中,于是诗人大笔一挥:“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又开启了一阙思妇的描绘。
整首诗的下半阙由一叶扁舟的游子推及倚楼望月相思的少妇,将人的思乡思亲的忧伤再次融入本就弥漫着淡淡忧伤意境中,忽然提高了诗中忧伤的浓度!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将思妇因相思而恍惚的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而“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表达的浓烈情感更是感人。
由景及人,加进了人的月下相思苦景象,这首诗内容及思想顿时扩张。
但是,这首诗的游子与思妇,真的仅仅是那个代表人生苦短的形象吗?
不知大家注意到一个现像没有,那就是唐朝诗人特别喜欢写“怨妇”、“思妇”类的题材,比如说后来的李白、杜甫、王昌龄、李贺、李商隐等等,其中写得最著名的当数白居易的《琵琶行》。
为什么?因为有所指!通过怨妇、思妇的描写,兴寄自己的怀才不遇!
那么张若虚在这首诗里树一个思妇的影子,是不是也有所指呢?
显然是!
这首诗的思妇正是作者自己,而“扁舟子”隐喻的是作者理想。
揭开这一隐喻,再读这首诗的下半阙,你就会觉到这首诗的境界又砰砰地跳上几个台阶。
诗人的理想如月下的“扁舟子”,隐约飘忽,但诗人却“卷不去”、“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诗人愿“逐月华流照君”,可惜的是鸿雁不度、鱼龙不解!诗人作梦都想着理想实现的那一天早日到来,可是直到斜月西沉,也不见“扁舟子”的影子,理想实现如“碣石潇湘无限路”。
看着落月余辉恋恋不舍地离开满江树,我们仿佛听见诗人的咏叹声袅袅不绝!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于初唐末盛唐初,毋庸置疑,他是思妇自拟第一人,并且他所隐喻的理想与现实的难以契合,远比借“怨妇”、“思妇”的嘴诉说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格调要高出一大截!
一首诗将意境写得如此优美,蕴含的哲思如此深邃,兴寄的情怀如此高上,前无古人,后者寥寥。所以清末学者王闿运谓之“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这样的评价并不言过其实,这首诗也无愧于“盖全唐”的美誉!
解读完《春江花月夜》,作者不由得想起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所写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为什么会想起这首词来呢?因为将这首词与《春江花月夜》放在一起对比,是不是有种翻唱版的感觉?当然我不是说抄袭,而是说借鉴,苏轼喜欢翻唱自己喜欢的诗歌,并且是翻唱高手。苏轼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起首四句显然是化用了《春江花月夜》里面的精髓,但他紧接着的遐思,不是张若虚似的浅吟低唱,而是李白似的放旷飘逸,飘飘荡荡直上重宵九,旷达得让人叹服,显然在文风上比张若虚更胜一筹。
诗词翻唱,只要你唱得好,唱出新意,唱出高度,后人也许只记得翻唱者,并不记得原唱者。绝对不会像现在唱歌的,翻唱一首歌,唱红了,原唱还可以不准你唱。
其实,在张若虚之前,南朝宋国的谢庄就写过一篇《月赋》,其中就有一句:“隔千里兮共明月”,张若虚也好,苏轼也罢,都只是化用。事实上,《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从唐至元,无人所重,直到明清才被人推崇。
说到《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自然要提及中国最著名的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了。
这首乐曲原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一九二五年,上海大同乐会的两名民乐家将这首曲子揉合进《春江花月夜》和《琵琶行》两首诗的意境,改编成了民族管弦乐,定名为《春江花月夜》。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意境虽然与《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有所相似,但并不完全契合,所以读者不要将两者混为一谈。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2 09:01:32 +0800 CST  
写完《春江花月夜》,初唐时期主要诗人的事就写完了,接下来就要写盛唐时期那些大诗人们的事。但是在这之前,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初唐时期诗歌发展的脉络,这样有利于我们理解今后诗坛发生的事。
一:唐太宗有文艺情怀,偏好诗歌、书法,唐高宗李治继承了这种偏好,武则天的喜好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他们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形成了所有读书人都苦心学习并创作诗歌的社会风气。
二:唐人喜欢吟诵诗,可是他们吟诵古诗时发现有的句子很拗口。不朗朗上口的诗,自然就不方便吟诵,于是他们在写诗时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作些改变,然后就有人专门找原因,朝廷甚至在文艺馆中设立专门的研究职位,研究解决办法。沈佺期与宋之问是研究这方面问题的集大成者,他们在继承前代文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了原因并且总结制定了平仄、对仗、押韵方面的规范。这样,唐朝近体诗(律诗)终于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唐朝的普通话是以东都洛阳地方音为标准的,所以,我们以现在的普通话读唐诗时,有时也会产生拗口现像。比如《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中的“江潭落月复西斜”的“斜”,在洛阳音中读(xia),与“家”为同声韵,之后杜牧的《山行》同样用了这个韵。
初唐近体诗出现并发展成熟,成为之后唐诗创作的主要形式。
既然写到这里,我们干脆将唐诗中经常出现的“古体诗”、“乐府诗”、“近体诗”详细介绍一下。
古体诗是相对近体诗而言的,是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 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但是,所谓通用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必须是邻韵才能通用。
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种新的诗体。两汉乐府诗是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为中国古代诗歌新的范本。两汉乐府诗中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而以叙事诗的成就更为突出。乐府诗简而言之即可以歌唱的古体诗。
近体诗格律要求严格,除了要求只能用平声韵外,平仄、对仗都必须符合标准要求。近体诗形式包括五律、七律、五绝、七绝。
事实上,在唐朝,古体诗与近体诗是共同发展的,比如李白更喜欢写古体诗,杜甫是古体与近体并重,白居易新乐府诗取得的成就最大。但盛唐之后,近体诗的比重明显增大。
三:初唐时期,李世民、李治、武则天都喜欢诗歌不假,但他们最喜欢的是能够给自己歌功颂德的诗,所以以“上官体”为标本的宫体诗笼罩诗坛。这种诗除了追求形式外,内容空泛,毫无真情实感可言。
这时候,以初唐“四杰”为代表的社会低层的诗人们,不满诗歌局限于宫庭楼阁、朱唇翠袖的狭小范围,将边塞风光、壮丽河山及送别离愁等内容引作歌咏对象,大大扩展了诗歌的应用范围,边塞诗、送别诗、寓物言志诗及哲理诗都开了先河,诗歌已经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为盛唐诗歌的大繁荣,铺垫了基础。
在诗歌风气方面,初唐“四杰”提倡刚健充实的气势和慷慨激昂的情感,作为诗人应追求的“骨气”,扫除当时以歌功颂德为主的空洞诗风;以因物起兴、托物喻志为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陈子昂更是高举复古大旗,呼应了初唐“四杰”的主张,并号召运用朴质无华的古体诗形式,抒写真情实感,表现时代气息。
总之,初唐诗人们虽然诗歌成就虽然算不上辉煌,但他们发挥了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为之后盛唐诗人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为盛唐诗歌形成万马奔腾的壮景,开通了坦途。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2 09:03:20 +0800 CST  
第十四章 “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李隆基的故事

历史上,大凡开创太平盛世的帝王无疑被赞为明君,大凡引起战乱民变的帝王无疑被骂为昏君。可是就有这么一位帝王,既开创盛世又引来战乱,是不是叫人很无语?
大唐建国近一百年的时候,就迎来了一位历史上最让人无语的皇帝——前半生英明得不亚于唐太宗,后半生却又昏庸得不亚于隋炀帝!
这位一生充满矛盾、最难以让人评价的皇帝就是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又称唐明皇。通过“唐隆政变”于公元712年登上皇位,在剪除掉帮自己发动政变的姑姑太平公主后,他开始了长达44年的执政生涯。
如果在李世民的后代中选一个气质上最接近他的人,作者认为唯有李隆基。李治也好,李显、李旦也罢,都只遗传了李世民的文艺基因,风雅有余,英武不足。唯独李隆基不但文艺基因强大,而且气魄胆识超群。
李隆基自小便胆识出众,具有大气魄。在他七岁那年,大周王朝举行祭祀宗庙社稷仪式时,作为皇孙的李隆基带着随从参加这次仪式。走到半道上遇到了时任金吾大将军(即禁军大统领)的武懿宗。
武懿宗是武家宗亲,历来嚣张跋扈,平时对李家的人就很不客气。今天突然遇到皇孙的车队挡在前面,武懿宗火冒三丈,便大声喝斥起李隆基的随从,并命人捉拿他们。
这时候,年仅七岁的李隆基居然跃马上前,大声喝斥武懿宗道:“此乃李家朝堂,你一个外戚居然敢对皇家车队喝斥,难道想犯上作乱不成!”
堂堂的金吾大将军居然被七岁孩童那沉着刚毅的气势所震慑,一时间竟瞠目结舌,眼睁睁的看着李隆基带领着一行人从容而去。
正是这种胆气与沉着应变的能力,使他长大后敢于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九死一生的宫廷政变,一举剿灭了韦后与安乐公主势力,同样,也是这种胆气与能力支撑着他在与只手遮天的太平公主争斗中,一举胜出。
在政变与斗争中,李隆基杀伐果决的性格也暴露得一览无遗。比如,上官婉儿其实在他发动政变之前,是对他与太平公主提供过帮助的,但李隆基对上官婉儿这种政治上的墙头草绝不姑息,所以即便太平公主与禁军将领出面求情,他亦不为所动,坚决诛杀。
在与自己亲姑姑、曾经的盟友——太平公主的争斗中,李隆基谋略更高一筹,将太平公主的势力逐渐瓦解后,在太平公主准备殊死一搏前,他果断地发兵围了剿公主府,并且不顾自己父亲的劝阻,将太平公主赐死。
李隆基在斗争所表现出来的英武果决的气质并不亚于李世民。而文艺方面的天赋,李隆基甚至可以算是老李家最出色的人。
他不仅诗文写得好,书法可以称得上大家,而且他还具备无人能及的音乐天赋。6岁能歌舞,16岁时为祖母武则天表演唐代著名歌曲大舞《长命女》。他还会演奏多种乐器,如琵琶、横笛等,其中羯鼓的演奏技艺尤为高超,他练习时敲坏的羯鼓就有四大柜。唐玄宗一生作曲无数,闻名于世的有《紫云回》、《龙池乐》、《凌波仙》及56岁时遇上杨贵妃后作的《得宝子》等,他谱写的最著名的乐曲是歌舞大曲《霓裳羽衣曲》。
旧时戏班子每逢演出时,都要在后台树个牌位供香点烛。戏班子供的牌位是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李隆基。因为李隆基是“梨园”开创者,被尊为“梨园神”。
李隆基具有浓浓的浪漫主义情调,但登基之初,他所展现的是政治家所应具备的冷峻的现实主义精神。
唐玄宗之所以能够开创出“开元盛世”,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早期能够发扬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兼听则明”的明君品格,任用了一大批能臣、贤臣。
唐太宗有名相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褚遂良等,唐玄宗有名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
在这些贤臣名相的辅助下,唐玄宗在位前三十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剧增,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昌盛富强的面貌。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就充分展现了开元盛世盛况: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开元盛世不仅经济繁荣、人民富足,而且外交、军事、文艺等各方面无不呈现盛况空前状况。这一时期的大唐声誉超过了贞观时期,甚至成为大唐乃至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
社会发展至最巅峰的同时,唐人的国家自豪感和民族优越感也达到了顶峰。这时期的唐人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一批有报国热情的文人士子们投笔从戎,爱国的边塞题材诗大爆发,形成边塞诗派,而以李白为代表的豪放激昂的诗歌,更是唱出了盛唐时代最强音。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3 13:31:29 +0800 CST  

然而,开元盛世终究逃不过“盛极而衰”的规律约束,自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李林甫担任宰相起,大唐社会便开始衰退,至742年后呈现断崖式下跌,随后安史之乱的爆发,直接将大唐推向了民不聊生的灾难深渊,从此大唐一蹶不振,最终导致大唐在衰败中灭亡。
《新唐书》中说:“罢张九龄,相李林甫,则治乱固已分矣”,意思是从张九龄被罢相,“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把持朝政开始,成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其实不然,作者认为大唐由盛转衰,完全是李隆基的矛盾性格造成的。
李隆基在位前期励精图治,奋力开创了“开元盛世”后,这位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皇帝,贪图享乐的思想开始蔓延,好大喜功又荒于政务,导致李林甫独揽大权。再加上李隆基多情的性格作崇,在武惠妃去逝后,忽然觅得儿媳杨玉环这么一个才色俱佳的美人后,便一头扎进温柔乡里,爱美人却将江山抛置于脑后,结果是任由一帮奸佞胡闹,将一片大好河山折腾得支离破碎。
难怪伏尔泰说:“国家的繁荣昌盛仅仅系于一个君主的性格,这就是君主国的命运。”
公元755年冬,那个比杨贵妃大十八岁,却被她收为义子的安禄山,终于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在范阳起兵造反。
而被杨贵妃的远房堂兄杨国忠折腾的人心惶惶的大唐王朝,居然抵挡不住叛军的进攻,很快东都洛阳沦陷,接着守潼关的名将哥舒翰被杨国忠逼迫着于不利情况下出关应战,导致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潼关被折腾得失守。
唐玄宗得知潼关失守后,居然带着杨贵妃等逃离长安,朝蜀地逃命。
待逃到离长安不远处的马嵬坡时,护行的羽林军终于忍受不了杨国忠这个祸国殃民的家伙瞎折腾了,发生哗变,斩杀了杨国忠,并逼迫唐玄宗赐死杨国忠的后台杨玉环。
此刻的李隆基为了保命,不得不命大太监高力士缢杀了那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
经过马嵬坡事变后,唐玄宗继续逃向四川,而太子李亨留下来收拾人马北上,到达朔方灵武时,被一帮大臣拥戴即位,是为唐肃宗,而李隆基被遥尊为太上皇。
唐肃宗很快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统筹平叛。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统领下,唐军与叛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战争。在安禄山与史思明两个家族内乱之后,唐军于公元763年终于彻底打垮了叛军,平息了这场内乱。
在安史之乱还未平息的762年3月,唐肃宗因病去世。4月,从蜀地回长安只三年的唐玄宗也在落寞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此时,唐代宗李豫即位,大唐由此进入了中唐时期。
安史之乱虽然平息,但由此带来的恶劣影响,犹如一颗肿瘤在大唐体内孕育发展,让随后的大唐王朝一直处在痼疾难愈的病态中生存。
自此,藩镇的权力被推向极致,藩镇割剧的局面不可收拾。而朝庭内宦官专权现象也从此愈演愈烈,形成了朝臣与宦官之争贯穿了中、晚唐政治格局。而受这场战乱影响最大的自然还是平民百姓,整个黄河流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变得一片荒凉凄惨。杜甫有感而发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简略回顾历史,是为盛唐大诗人们出场钩勒背景。在这种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历史大背景下,大诗人们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奇特人生,为我们奉献出华丽诗篇呢?这是我们接下来重点描叙的内容。
在大诗人们出场之前,我们还是先讲述一个小诗人与唐玄宗的故事吧!
这个小诗人叫薛令之,于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就考中了进士。可是他在仕途上却一直不顺,直到唐玄宗当朝时才当上了右补阙兼太子侍讲这么一个小官。看着同科进士们一个个都平步青云,而自己始终难以出人头地,于是在又急又觉得憋屈的情况下,薛令之在太子府的题诗壁上题了一首《自掉》诗:
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
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
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
只可谋朝夕,何由保岁寒。
诗的意思是:初升的太阳圆又圆,照着我的饭菜盘。盘子里有什么呢?横七竖八的煮苜蓿。饭粗糙得勺子都舀不动,汤水清得将筷子都显得粗壮。当个这么小官只能混个早晚饭吃,可到了寒冬年关时,叫先生我怎么过?
这首像早期打油诗一样的诗,牢骚话连篇,夸张讥刺意味十足。
这里需要说明一个情况,在古代,著名的景点及一些官宦人家都建有题诗壁,供文人墨客兴趣来了题诗。那时候没有报刊杂志,题诗壁成了文人们发表诗文的最重要载体。所以,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其实都是在题诗壁上发表的。
薛令之题完这首诗不久,唐玄宗到东宫巡视时恰巧看到了,他读过之后心中自然是很不高兴,但他也不好为这首诗而兴师问罪,于是提笔在薛令之的诗旁写下了这么一首诗:
续薛令之题壁
啄木嘴距长,凤凰羽毛短。
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题完了还暑上姓名:李隆基。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像啄木鸟一样嘴长,自认为凤凰可惜羽毛短了,你若嫌松桂林中清寒,你就到桑榆林中取暖去吧!
这显然是首发脾气骂人的诗,但李隆基写得却很典雅,可见李隆基诗文才情,名不虚传。
唐玄宗写完这首诗,也没再为难薛令之。可薛令之见到后,吓得冒出一身冷汗,心想我发个牢骚,结果惹皇帝发怒,这不是打不倒狐狸惹身骚了吗?这种情况下,不掉脑袋已是万幸的事了,还有什么升官的希望?
于是,薛令之赶紧写了辞职报告,连夜逃回老家去了。
据说后来太子李亨即位后,想起这位东宫旧人,准备起用他,可是诏书刚下,薛令之已于老家病逝了。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3 13:32:22 +0800 CST  
第十五章 “燕许大手笔”——张说

仅从诗的影响力来说,张说的名气确实不大。可事实上张说是唐朝开元前期一代文宗,执掌文坛三十年,他被封为燕国公后,与被封为许国公的苏颋共称为“燕许大手笔”。这就是当时人们对张说与苏颋所写的骈体文的赞叹!
近体诗发展至开元前期,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律诗都已成熟,唯独七言绝句“多为对偶所累,成半律诗”,而张说恰恰在七言绝句这一体裁上,起到了促成熟、竖标杆的作用。
如他的名作《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海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这首诗不仅神韵悠然,耐人寻味,而且通体散行,风致天然,言尽意尽,完全克服了“半律诗”的毛病,成为后人写七绝诗的典范。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说之,河南洛阳人。传说他母亲曾梦到一只玉燕自东南飞来,投入怀中,因而有孕,生下了他。后来人们便以“玉燕投怀”作为降生贵子的祝颂语。
而后来的张说,果然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能臣之一,文可治国,武可安邦,成为后世读书人敬仰的楷模。
唐玄宗能够开启长达四十多年的开元盛世,除了他自己在前期具备雄才大略外,最关键地是连续任用了好几任贤相能臣。前二任宰相姚崇、宋璟比肩唐太宗时期的房玄龄、杜如晦,被史书评为唐朝四大名相,而张说、张九龄也堪称是兴邦之臣,这些人成为推动开元盛世的重要力量。
689年(永昌元年),二十三岁的张说在科举殿试时,以策论第一名的成绩高中进士,授任太子校书,后任左补阙。公元699年,张说等四十七学士受命编修《三教珠英》一书,于702年编成后,被武则天升任为右史、内供奉,然后又提拔为凤阁(即中书省)舍人(正五品上)。
就在崭露头角的时候,张说遇到了人生第一次大考验。
703年,武则天的面首张昌宗与张易之兄弟与时任宰相(中书令,即张说上司)的魏元忠发生权力斗争,张昌宗构陷魏元忠谋反,找到张说,许以高官厚禄,让他在朝庭当场作证。
上朝之时,武则天询问张说,张说还未答话,一旁的魏元忠急了,责问张说道:“你想和张昌宗一起害我吗?”
张说怒道:“你身为宰相,怎么说出这种陋巷小人之语!”
张昌宗一听,以为张说肯定会作证魏元忠谋反之事,于是也催促他赶快说出证词。
谁知张说道:“陛下看到了,张昌宗在陛下面前还这么逼我,何况在外面呢!我没听说过魏元忠要谋反,张昌宗这是在逼我作伪证!”
张昌宗听罢,气急败坏叫道:“张说与魏元忠共同谋反!”
武则天追问详情,张昌宗道:“张说曾经说魏元忠是当今的伊尹和周公,而伊尹流放太甲,周公作了周朝的摄政,这不是想造反又是什么?”
张说正色辩道:“张昌宗兄弟是孤陋寡闻之人,他俩只听说过有关伊尹、周公的只言片语,又怎懂得伊尹、周公之德行!魏元忠刚当宰相时,我确实在祝贺时说过‘您承伊尹、周公之责,可喜可贺’,伊尹、周公,自古以来都是受人称颂的大忠臣,我祝贺宰相要像伊尹、周公那样忠诚,何错之有?我难道不知道依附张昌宗兄弟就能立即获取宰相高位,依附魏元忠就有可能满门抄斩?可是,我若冤枉魏元忠,最终冤魂也会向我索命,所以我决不敢做诬陷勾当!”
一番义正辞严的话,说得在场大臣们肃然起敬。
这时候的武则天还不昏庸,听了这番话,自然知道是非曲直,但是总得给自己宠爱的小鲜肉几份面子吧?于是,她喝斥张说是“反复无常的小人”。
由于罪证不足,魏元忠的命保了下来,而且只被贬为高要尉,但张说却因此被流放岭南。
但是,这一行为却给张说争得了直臣的清誉,在李家皇室和众大臣之中留下了良好口碑。
果然,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后,张说立即得到重用,先被征拜为兵部员外郎,后又升任为工部侍郎,这是从三品相当于副部级的朝庭要员了。
这时候,张说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唐中宗欣赏,众大臣也心悦诚服,所以连他在为母亲服丧时,中宗都急吼吼地要征调他为黄门侍郎,但他坚守礼制,并没有应召。这一坚守孝道的举动又受到了满朝文武的称赞。服丧期满,他立即被起用为兵部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唐睿宗继位(710年),张说改任中书侍郎(即副宰相位),兼雍州长史。同年秋,中宗之子谯王李重福谋夺皇位失败,其党羽数百人被捕,东都留守审讯好几个月,都不能定案,睿宗便派张说前去审理。他只用一个晚上便查清此案,将主谋张灵均、郑愔定罪,其余误捕下狱的一律释放。
睿宗赞叹他:“不冤枉善良,不遗漏罪犯,如果不是像你这样的忠正之人,又怎能做得到!”
随后,张说被任命为太子李隆基的侍读。公元711年,张说进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第一次登上相位。此时,太平公主图谋朝政,欲废李隆基,但张说坚定支持李隆基,并最终扶持李隆基登上皇位。
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但由于太平公主势力过于庞大,张说还是被太平公主从相位上撵了下来,被贬为尚书左丞、东都留守。这期间,张说一直鼓动李隆基要果断铲除太平公主。
713年,唐玄宗终于诛杀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张说即被拜为中书令,并被为封燕国公。
在唐朝,由于三省分权,实际上是有三个宰相位子,即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因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故贞观之后,尚书令一直空缺)。但尚书左右仆射一般是由德高望重的功臣兼领,一般不问具体事务,而是由尚书省左右丞承担具体事务,可尚书左右丞职级(正四品上)低于中书令及门下侍中,所以中书令与门下侍中成了撑控实权的宰相。
但唐朝皇帝看中某人才干,而某人职级又不够怎么办?那就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可以与中书令及门下侍中共同处理政务的官,这一官位实质上也就是皇上最信任的宰相。
唐玄宗几经权力斗争,好不容易才坐稳皇位,自然不允许朝臣专权。除了三省分权外,他还不允许宰相在位子上待的时间太长。所以在稳定朝局后,唐玄宗立即准备起用他所看重的姚崇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张说共同执掌朝政。
但张说与姚崇不和,于是他千方百计阻挠,可唐玄宗并没被张说左右,仍然任命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姚崇任相后,抓住张说把柄,将他贬为相州刺史,充任河北道按察使。
几年后,苏颋任宰相,由于张说与苏颋父亲是故交,因此,在苏颋的进言下,张说改任荆州刺史,不久出任右羽林将军,兼检校幽州都督。
文官忽然改任武将,这对张说来说又是一次考验。但在军中任职的张说,再一次展示了他的武略。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4 08:54:39 +0800 CST  
公元721年,突厥降将康待宾反叛,唐玄宗命王晙率兵讨伐,命张说参与军机。张说率一万人马出合河关,袭击康待宾叛军。由于用兵得当,大破叛军,并乘胜追击,逼迫叛军内部反戈,一举平息了叛乱。
这一场大胜,又让唐玄宗起用张说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722年,张说担任朔方节度史,巡查边城五城时,再次追讨康愿子的反叛,并活捉康愿子,一举平息了北方的纷乱。这之后,他又成功地进行了府兵体制改革,裁撤边军二十万人。
723年,张说再次被升任为中书令,而后主持泰山封禅一事。
这次封禅,张说创造了出了“泰山”这一代指岳父的典故。
原来,按照惯例,封禅之后,三公以下所有官员都要迁升一级。可是,张说却利用职权,将本是九品小官的女婿郑镒一家伙提升至五品,并赐绯色朝服。唐玄宗大宴群臣时,看到郑镒,惊讶问他为什么升得这么快,郑镒无言以对,一旁的黄幡绰戏言道:“这都是泰山的功劳啊!”
一句暗指戏言,造就了将岳父称为“泰山”的流行语。
晚年的张说,估计是自恃劳苦功高,变得刚愎自用,而且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呵斥谩骂同僚,结果被同僚们联名弹劾。
唐玄宗派人审查,发现张说确实存在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的罪行,于是将他关进大狱。但张说的哥哥左庶子张光在朝堂之上割掉自己的耳朵为他鸣冤,唐玄宗有所感动,再派高力士入狱探望,了解情况。张说认罪态度良好,并承认了一些徇私收贿罪行,但情况都不严重,比如违规提拨女婿,但他女婿也确实能干,收贿则主要是他写墓志铭的润笔费等等。
高力士回去汇报后,唐玄宗感念他的功劳及才能,便赦免了他,仅罢了他中书令的官职。
随后,在政敌不断的中伤下,唐玄宗又不得不逼迫张说致仕(退休)。受此打击,张说从此便安心著书,不再过问政事。但是,没几个月,习惯了张说卓越才能的唐玄宗,又起用张说为尚书右丞,并且凡军国大事都询问张说意见。730年,张说病逝,享年六十四岁。唐玄宗在光顺门为他举哀,亲自撰写神道碑文,并罢元旦朝会,追赠太师,赐谥文贞。

张说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三起三落,但他总能以超凡的能力证明自己,不断地得到唐玄宗的倚重,为我们诠释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
张说是“初唐四杰”之后,又一骈体文巨擘。开元年间的重要公文,比如唐玄宗泰山封禅时的《封禅坛颂》等都出自他手,而朝庭功臣去逝,能请动张说为自己写墓志铭,那是这个家族的最大荣耀。
说到写墓志铭,他还给后人留下了“死姚崇算计活张说”的趣事。
公元721年秋,姚崇病重,临死前对儿子们道:“张说与我积怨很深,但他是‘大手笔’呀,我死之后,希望你们请他给我写篇墓志铭!”
儿子们面面相觑,心想这个遗嘱要完成,几乎不可能呀!
姚崇道:“我死之后,出于礼节,他必来吊丧,你们将我生前收藏的古玩字画全部陈列出来,他最喜欢这些东西。如果他进来后,看都不看这些东西,说明你们将有灭顶之灾,那你们办完丧事就赶紧辞官回家。如果他看了这些东西,你们就赶紧将他喜欢的全部送给他,并请他给我写墓志铭。得到墓志铭后,你们马上呈报皇上,并立即刻上石碑。几天后,他若以修改铭文为托词收回墓志铭的话,你们就说已报皇上批准,并将刻好的石碑给他看,他肯定无可奈何,这样你们也就可以安然无恙了。”
姚崇死时,张说第二次为相,虽然他对姚崇怨恨,但死者为大,他一个堂堂的宰辅也不能落下记仇的口实,所以张说果然前来吊丧。
进了灵堂祭拜之后,看到旁边陈列的那些古玩字画,张悦果然双眼冒光,姚崇的儿子们赶紧真诚道:“张大人,家父生前嘱咐我们,这些古玩字画只有张大人才能慧眼识珠,令我们全部送给张大人您!”
张说吃惊道:“这怎么好意思呢?无功不受禄呀,我怎么能平白无故地收这些东西呢?”
姚崇儿子道:“家父生前仰慕大人文采,希望大人能为他写篇墓志铭,这些都算作润笔费,也不毁大人清誉呀!”
张说听罢,搓了搓手,便很乐意地接受了这笔润笔费,然后连夜给姚崇写了篇墓志铭。他是大手笔,在这篇墓志铭中,妙笔生花的他将姚崇的功绩品德夸上了天,据说这篇墓志铭成了唐朝最出色的一篇!
姚崇儿子拿到这篇墓志铭赶紧请唐玄宗定夺。唐玄宗看了这篇墓志铭,直夸张说气量宏大,同僚情深。
于是,姚崇儿子又连夜将之刻上了石碑。
过了一天,张说果然差人来取墓志铭,说是要重新修改。姚崇儿子赶紧拿出石碑给来人看,并说这篇墓志铭已经由皇上定夺了,还将皇上夸张说的话传达了一遍。
张说听后懊恼不已,因为这样一来,所有人包括皇上都知道他与姚崇和好,他就再也不好为难姚崇的后人了!
他只得叹息道:“死姚崇还能算计活张说!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我的才能其实比不上姚崇啊!”

张说有才干却称不上完人,但他对唐朝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在诗歌贡献方面,除了完善七绝外,他还提携了张九龄、贺知章及王湾等人,让他们在诗坛上大放异彩。
王湾虽然名气不大,但有两句诗至今仍被人们推崇:“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据说张说非常赞赏这两句诗,曾把它写在政事堂上,引为朝中大臣们扩展胸襟、提升境界的警句。如今,也有不少人将这两句诗引为官场警语。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4 08:55:20 +0800 CST  
“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唐朝诗人们大多是命途多舛的,不是怀才不遇,就是官场被贬,甚至被人迫害致死,几乎就没有一个善终的,那么,在唐朝究竟有没有哪位诗人能平安幸福地渡过一生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个人还平安地活了八十六岁,在那个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年代,真算是一个奇迹!
这个人之所以能平安长寿,当官后从来没有被贬,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是因为此人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这个可爱的人儿,就是贺知章,传世的诗作不多,只有十九首,但是名气不小,因为中小学课本上就有他的两首诗: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其实通过这两首七绝,我们就可以读出贺知章那旷达无碍的情怀,没有悲愁,没有激越,更没有牢骚,有的只是一种亲切,一种童趣,一种对大自然童真般的热爱。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曾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即武则天登基那年,三十六岁的贺知章考中进士科状元。他也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中状元后,贺知章被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即先担任朝庭官办学校—国子监四门馆的教授(从七品),然后又到掌管礼乐的太常寺担任博士(从七品上,掌管礼仪)。
唐玄宗上台后的第十年(即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在张说的推荐下转入丽正殿修书,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的编著。书没编完的时候,又转任太常寺少卿(正四品上)。开元十三年(722年)转任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从三品)。唐朝的礼部所管的事务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外交部的事务,礼部侍郎即副部长。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又改任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大子宾客(正三品)职责是侍谏太子,也可以称之为太子的老师之一,银青光禄大夫是拿俸禄的职级(从三品),正授秘书监就是秘书省的最高长官(从三品),掌管国家的图书与修史,这个职位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清贵职位。前文讲的薛令之的故事,其实就发生在贺知章当太子宾客的任上。
这时候他的职级已经与宰相同等,唐朝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长官(即三宰相)都是正三品。

贺知章可以说是唐朝诗人中一位人生大赢家,旷达一生,让时至今日的作者写到他时,也不由得心生亲近,所以以下称之为老贺。
老贺崇道修道,为官淡然,但他绝对不是个一声不吭的懦弱书呆子,更不像是性情怪桀的隐士,相反,他生性旷达豪放,谈笑诙谐,好饮酒,又风流倜傥,引得当时无数贤达人士对他倾慕不已。
比如时任中书令(宰相之一)的陆像先,就对人说过:“贺兄言谈清雅风趣,真可谓是风流之士,我与自家子弟阔别,都不十分想念,唯独一日不见贺兄,就会感觉到自己会粗鄙吝啬了!”
如果说陆像先是老贺的表弟,可能言过其实的话,我们还可以通过下面这个的故事,来佐证老贺的为人。
唐天宝元年(公元741年),四十一岁的李白来到长安,想在长安扬名立万,谋求功名,可是举目无亲,又想不出陈子昂那么高妙的炒作办法,只想着找个德高望重的名宿推荐,经过多方打听得知老贺是个可亲可近的人儿,便打起了老贺的主意。
老贺崇道,李白也崇道,于是某日二人于长安紫客道观相逢。李白长揖,自我介绍一番,老贺见眼前之人英气逼人,风流潇洒的气质一点都不亚于自己,心生欢喜,一高兴就拽着李白到旁边酒店喝酒去了。
喝酒之前,李白当然不会落下正事,将自己的的诗作《蜀道难》献给老贺雅正。
老贺接过诗篇一读,惊得帽子都差点掉了下来,一口气读完之后,站起身绕着李白转了三圈,将李白转得发懵,忐忑不安问道:“贺大人,你这是作甚?”
老贺盯着李白问道:“你是不是仙人被谪下凡?”
李白先是摇头后又点头道:“是不是仙人被谪,我不知道!我只听我娘说,生我之前梦见太白金星坠入怀中,所以为我取名李白、字太白!”
老贺一拍脑袋叫道:“我就说嘛,不是谪仙人,又如何能写出这样的诗来!”
于是李白的“谪仙人”称号不胫而走!
接下来自然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了,两个酒徒凑在了一起,岂能不喝个天昏地暗?
待真的天昏地暗的时候,老贺终于想起来要回家,可是一摸口袋,尴尬了,没带钱!
老贺的豪爽之名在外呀,总不能让一个初来乍到的后辈付钱吧?一急之下,老贺摸到了随身佩戴的金龟袋,于是,解下金龟袋丢给掌柜的当酒钱。
掌柜的接过金龟袋吓得一哆嗦,为什么呢?因为这是皇上赐给朝庭三品以上大员的饰品呀!
掌柜的结结巴巴道:“老大人,您的酒钱就免了呗,要不就……先记着?”
老贺一摆手道:“当我吃霸王餐呢?我不是那号的人!只是今天忘了带钱而已,以后记得带钱赎回来就是了!”
李白感动得直搓手,连声道:“这怎么好意思……这怎么好……”
老贺哈哈大笑道:“这有什么,这有什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嘛,你我是朋友,走,到我家喝酒去!”
就这样,一个八十多岁的文坛大佬与一个四十来岁的晚辈后生结成了忘年交!
这就是老贺创造的“金龟当酒”佳话。当然,李白从此名满天下,并被老贺推荐给唐玄宗,让他当了个翰林待诏。
如果没有“金龟当酒”这席佳话,李白会不会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尚未可知。所以,应该感谢老贺为我们发掘出诗坛上最闪亮的那颗星!
这件事传为美谈后,让后世不知多少才子倾慕得恨不逢时,宋代刘望之在《水调歌头•劝子一杯酒》中直接将此当作了典故:“……谪仙人,千金龟,换美酒。载与君游,流水曲觞且赓酬……”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5 13:39:11 +0800 CST  
据说老贺修道修的是“真”字,从不说假话。比如说“金龟当酒”的事发生后,老贺从此出门都要检查口袋里揣没揣钱。
有一次,他老人家到郊外游赏,发现一个袁氏别墅林清木秀,于是跑进去游玩,还在题诗壁上题了首诗《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曩中自有钱。
这老头太有意思了,还记得上次喝酒没带钱的糗事,于是在这里写诗说:别调侃我愁着没钱买酒啊,我口袋里有的是钱!
老贺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是因为他的家乡在四明山下,所谓“狂客”,绝不是他行为狂放,也不是因为诗歌狂放,而是因为他的书法至晚年后,风格大变,对应他的好友张旭外号“张颠”而起的。有人根据他的自号就称他为“诗狂”,纯属想当然了,因为老贺的诗从始至终都没有半点狂意,而是清新自然,带着返朴归真的意味。
老贺晚年喜欢走街窜巷,据说是因为当初他住宅对面巷道里住着个道法高深的老人,他请教道法后受益匪浅,后来再想请教时,老人已不知所终。而老贺走街窜巷的目的其实就是想找到那个神秘老人。
老贺走街窜巷走累了,看见酒馆就进去饮酒,而长安大街小巷早就流传着老贺的传说,于是他每到一家酒馆,掌柜的一律免单,只请他写几张字抵酒钱,老贺也从不客气,喝完酒,大笔一挥,走人。而这些酒馆得了老贺的字,无不欣喜若狂,当作珍宝收藏。
老贺的书法水平极高,李白就称赞老贺比肩王羲之:“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可惜他的墨宝流传下来很少,只有一本章草体的《孝经》,还被日本收藏了。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八十六岁的老贺因病昏迷了三天三夜,就在家人以为他己仙逝时,却又忽然醒了过来,然后便上书玄宗告老还乡。
唐玄宗同意后,还为他举行了一个极其隆重的送别仪式,在京的达官贵人一律参加,长安南郊,为他送行所搭的帐篷有十几里路长,王爵以下的官员都对他施行礼拜。送行的人中就包括李白、王维等著名大诗人。
唐玄宗带头给老贺赋诗两首,还将他老家的鉴湖(又称镜湖)赐与他作放生池。一千多年后,秋瑾自号“鉴湖女侠”,让鉴湖再度载入史册。
老贺回到家乡后写了《回乡偶书》诗两首,除了“少小离家”这首外,还有一首同样脍炙人口: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到老家没过多长时间,老贺就溘然长逝了。而当初的太子李亨即位后,又加封贺知章礼部尚书的头衔。
李白在唐玄宗身边当翰林待诏当腻了之后,乞金辞官。辞官后的第一站就是赶到越州去看望老贺,谁知他到时,老贺已然驾鹤西去。李白潸然泪下,对酒当歌,写下了两首怀念老贺的诗《对酒忆贺监二首》:
其一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中。
其二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之后杜甫也满怀敬仰地写了首诗《饮中八仙歌》,这首诗的起首就写道:“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将老贺酒后憨态写得活灵活现。

贺知章从武则天登基起就一直在朝庭为官,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显宗直至唐玄宗四个朝代,中间发生了那么多的权力斗争及皇权更迭,而他不受波及、安然无恙,直至六十四岁后开始受到唐玄宗的重用,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创造这样的奇迹,成为人生的大赢家,并非老贺运气使然,而是有其独特原因的。分析老贺创造奇迹的原因,作者觉得很有现实借鉴意义。
通过老贺的官场履历我们发现,在唐玄宗开元十年即唐玄宗结束皇权争斗之前,老贺一直默默无闻。贵为状元的他,二十八年时间都在干着教书育人及掌管礼仪的清要之职。干这两种事,对学问深厚的老贺来讲,只是小菜一碟,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干好。
但以他状元之才,一直在七品位置上混来混去,二十八年默默无闻,换作别人,恐怕早就怨天尤人了,比如前文故事中的薛令之,但老贺毫无怨言,照样乐哉悠哉,这就是老贺的难能可贵之处!
以老贺的才干与名气,如果稍微有人提携,不说早就能够站上权力巅峰,最起码混个四品五品官、多拿些俸禄没问题吧?可是我们通过前面的历史回头看,老贺那时候如果找人提携的话,就要站队,真是这样的话,无论站在哪一边,恐怕早就被贬或者打进十八层地狱了!
老贺能看得清当时权力斗争的凶险,从不依附任何一方政治势力,置身事外,也没有像其他才子那样急吼吼地上书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是在权利斗争中甘于沉寂,这说明老贺是个极其睿智的人。
除了睿智外,其实最重要的的原因是老贺一生都信奉道教,而且修道有成,道教“无为”思想对他影响比较大,因此他没有攫取权力的欲望,没有政治上的野心,也没有“达则兼济天下”的报负。
干着教书育人、掌撰礼仪的事,他就很满足了,并且尽职尽责。
这么一个不问政事,只做学问,勤勤恳恳发挥才干的人,自然没有任何一方政治势力将他当作敌人来打击。
老贺能够人见人爱,最关键的当然是他的性格。所谓旷达豪放,就是说他从不计较得失,从不亏待别人,从不端架子,能够恪守规矩,这一点从上面几个故事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端倪。
能有这么好的性格,说到底还是他修道追求“真”字,修出了让人敬仰的修养。
老贺以他的一生经历告诉我们,看开些,不被欲望左右,好人还是可以一生平安!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5 13:39:48 +0800 CST  
第十七章 “海上升明月”——宰相诗人张九龄
读过《唐诗三百首》的人应该都知道,第一篇便是张九龄的五言古诗《感遇二首》。而编者蘅塘退士在编五言律诗时,所选的第一首诗依然是张九龄的名篇《望月怀远》,可见编者对张九龄是推崇倍至。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唐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是继张说之后的又一位宰相诗人。从诗的影响力来说,张九龄的名气大过张说,他所写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同张说出生时“玉燕投怀”的传说一样,张九龄出生时也有一个神奇传说。
相传张九龄的母亲卢氏在韶州始兴县已怀孕满十月仍未分娩。其父见妻身体粗大面黄体弱,疑是得了黄肿病,于是张父请一个看病兼算命的老先生来诊治。经诊断后,老先生告诉张九龄父亲:“腹中胎儿乃非凡之物,因这个地方太小,容其不下,恐须到大地方方能出生!”
听罢老先生的话,张家立即迁往韶州城。而到了韶州,张九龄即顺利出生。
张九龄出生后果然天资聪慧,才智过人,五六岁时便能吟诗作对,一时被称颂为神童。
七岁那年,张九龄随家人游韶州宝林寺时,正遇太守进香。殿前游客纷纷回避,张九龄却并不慌张,随手摘了一朵寺前桃花藏于袖中,然后若无其事地看着太守摆供品进香。
太守见张九龄天真活泼,又像是读书的蒙童,就想试试他的才气,于是笑道:“看你的样子像读过书,我出个对子,你若能对上,便赏你供果吃,可好?”
张九龄听说有此好事,急忙点头。
太守先前看见了张九龄摘桃花藏袖中的那一幕,于是即景出题道:“白面书生袖里暗藏春色”。
张九龄接口应道:“黄堂太守胸中明察秋毫。”
太守一惊,知道这小孩反应机敏,于是又出一联道:“一位童子,攀龙攀风攀丹桂”,张九龄抬头瞥见大殿三尊佛像,便应道:“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太守及随从无不惊叹:此子日后定非等闲之辈!
更有趣的是,张九龄拿了供果去后院玩耍时,被一和尚撞见,以为他偷了供果。张九龄不慌不忙地解释了一遍,和尚难以置信,问张九龄所对何联?张九龄说出太守所出的“一位童子,攀龙攀风攀丹桂”上联后,和尚急忙问他是如何应对的,张九龄眼睛眨了眨,笑道:“我对的是:满寺和尚,偷猪偷狗偷青菜!”
和尚哭笑不得,只好放任小张九龄玩耍去了。
张九龄其实也算出生于世代仕宦之家,其祖父张子虔曾任过窦州参军,其父张弘愈也担任过卢县县丞,所以张九龄从小就接受过良好教育。
十三岁时,张九龄就曾以书信干谒广州刺史王方庆。王方庆看了张九龄的书信,赞叹:“此子必将大有作为!”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二十四岁的张九龄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时任考功郎与宋之问并称为“沈宋”的初唐诗人沈佺期,对他非常赏识,授予他校书郎官职。
但这之后,由于武则天的面首张氏兄弟擅权,张九龄并没像宋之问之流巴结张氏兄弟,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提拔,以致于他萌生了退出官场的想法。
这时候,张说因得罪了张氏兄弟被流放岭南。过韶州时,张说得阅张九龄文章,即写信夸奖他的文章“有如轻缣素练”,能“济时适用”。张说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又是朝中多有建树的重臣,他的激励,对刚入仕途的张九龄无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张九龄得到张说的鼓励后,便打消了归乡的念头。“神龙政变”后,唐肃宗即位,太子李隆基举天下文藻之士,亲自策问,张九龄凭着真才实学,对策优等,升为右拾遗。李隆基即位为玄宗,张九龄改任左拾遗。
拾遗这个职位有必要详述一下,因为唐朝诗人中很多人都担任这这一职位,如前文所述的陈子昂、后文将述的杜甫等等。
拾遗,在汉朝为官制用语,指大臣补救皇帝遗失之谏。到唐朝,则为官名,掌供奉讽谏,实质上就是谏官。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左右拾遗都是从八品。这个官职品位不高,但也属于皇帝近臣,所以文人们很乐意担任这一职务。
张九龄在担任左拾遗期间,与时任宰相姚崇意见不一致,结果招致姚崇的不满,于是在开元四年(716年)秋,张九龄辞官归养。
但回到岭南的张九龄,并没有闲居,而是干了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当时出入岭南都须经过大庾岭,而大庾岭梅关“人苦峻极”,于是张九龄向朝庭上书开辟大庾岭路。得到批准后,张九龄自任主管,趁着农闲征集民夫,亲自到现场踏勘,披荆斩棘,不辞劳苦,指挥施工。
历时一年,张九龄终在大庾岭开凿出三四十里长,六丈多宽的梅关驿道。驿道修通后,成为连接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南北交通也因此大为改观,后人甚至誉之为“古代的京广线”。在家乡做实事的举动,为张九龄赢得了岭南人民尊崇。
开元六年(718年)春,张九龄再次被召入京,拜左补阙,主持吏部选拨人才事务。从这时候起,张九龄的学识才干逐渐被朝臣所认可。开元七年,张九龄升任礼部员外郎,次年又升任司勋员外郎(从六品上)。
开元九年(721年),张说又被唐玄宗召回朝庭,再次被拜为相。张说一直赏识张九龄,回京后特意与他排普论宗,结为宗族兄弟。得到张说的提携后,张九龄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被任为中书舍人。
然而好景不长,开元十四年(726年)四月,宇文融和李林甫等人弹劾张说,张说被罢相。张九龄也因此牵连,被调任外官。在冀州、洪州、广州、桂州等地辗转任职。
开元十七年(729年),张说又被唐玄宗起用为尚书左丞相、集贤院学士。但此时的张说,身体状况堪忧,已经感觉到自己力不从心,于是,他多次向唐玄宗推荐张九龄做集贤院学士。
开元十八年,张说病逝,但张九龄仍然被外放,并未被唐玄宗召回。
直到开元十九年(731年)三月,唐玄宗才排除宇文融和李林甫的干扰,将张九龄召回京城,任命为秘书少监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他奉旨代撰敕文,对御而作,不须草稿,援笔立成,深为唐玄宗倚重。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十二月,几经升迁的张九龄终于被唐玄宗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修国史,正式为相,主理朝政。
张九龄主理朝政期间,正值大唐全盛时期。这时候,大唐虽然无比强盛,但唐玄宗已经开始出现自满昏聩迹象,张九龄以他睿智的目光洞察了隐伏着的种种社会危机,于是他提出了以“王道”替代“霸道”的从政之道,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主张省刑罚,薄征傜,扶持农桑;坚持革新吏治,选贤择能,以德才兼备之士任为地方官吏。
他的施政方针,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开元盛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后世誉为“开元之世清贞宰相”的三杰之一。
张九龄不但才干不输张说,而且比张说更加刚直无私。他任宰相时,敢于向唐玄宗直言进谏,规劝玄宗居安思危,整顿朝纲。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欲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时,命宫中太监游说张九龄,张九龄叱退太监,并及时向武惠妃严词力争,平息了宫廷内乱,稳定了政局。
张九龄还有识人之道,明察秋毫。当安禄山入京拜见他时,他立即察觉出安禄山的奸诈,对侍中裴光庭道:“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安禄山任平卢将军讨代契丹失败,又犯了军法:,被监军押送京城,请朝庭判决。张九龄毫不犹豫在奏文上批示:为严肃军纪,将安禄山斩首!
可惜的是,唐玄宗发昏,为示皇恩,居然将安禄山释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暴发后,唐玄宗在逃亡巴蜀时,想起张九龄当时的远见卓识,痛悔不己,还特意遣使至曲江悼念已经病逝的张九龄,追赠他为司徒。
然而张九龄为相时,另一个名传后世的“名相”李林甫却迅速掘起。与正直敢言且忧国忧民的张九龄不同,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视天下百姓如草芥,着力于玩弄权术,堵塞言路,打击异己,似乎要玩弄天下于股掌之间。
对于柔佞狡诈的李林甫,刚正不阿的张九龄自然是痛斥其非,坚决斗争。但是光明正大的张九龄又怎是诡计多端的李林甫对手?更何况此时的唐玄宗已经昏聩。
经不住李林甫哄骗的唐玄宗在张九龄与李林甫的斗争中,逐渐倾向了李林甫。结果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担任了五年宰相的张九龄,因为举荐的周子谅乱讲吉凶,而遭受牵连,被李林甫与牛仙客联手挤下相位,降任荊州大都督府长史。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张九龄请求回乡扫墓,结果因体衰染病于五月七日去逝,终年六十八岁。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6 09:13:55 +0800 CST  

张九龄是读书人眼中典型的儒家君子形象,举止优雅,风度不凡,一直被后人崇敬、仰慕。甚至连唐玄宗都被他的风度所折服,在他罢相后,每当有人推荐宰相,唐玄宗都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张九龄耿忠尽责,直言敢谏,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即便遭受打击的情况下,他也不忘为家乡人民谋福祉,所以倍受岭南人民热爱,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岭南人民热爱张九龄的方式,除了自觉保护好他的墓地,修缮他的故居,并修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张九龄公园”外,还将他的一些事迹编成“解鼠过江”、“动天墨砚”等神话传诵。
传说张九龄小时候在保安县城外的大鉴寺读书时,用的墨砚有汤盈大,却不料某天竟被一只大老鼠拖走。他一怒之下,捉来老鼠钉在木板上,并写上:“张九龄,解鼠上朝庭,若然解不到,山神土地不安宁!”然后将载着老鼠的木板放于江中。说来奇怪,木板一下水,不是顺流南下,而是逆流北上。刹那间,只闻得锣鼓声自江中响起,又见木板去处旌旗飘飘,好象真有兵马押鼠上京一般。
传说有一年韶州大旱,当地人从早到晚都去大鉴寺求雨。正在大鉴寺读书的张九龄,目睹田地干裂,禾苗枯萎的惨状,心中难过,问前来求雨的人道:“你们这样能求得到雨吗?”求雨人道:“求得多了,老天爷就会感动的。”张九龄却叹道:“老天爷也不一定能靠得住啊!”求雨的人听这孩子说出亵渎神灵的话,怒道:“有本事,你降些雨来!”
张九龄一听这话,便不声不响地将他的墨砚放到地上,双手捧着墨棒磨了起来。求雨人奇怪,问他要干什么,张九龄很认真地说道:“我要写状子告老天爷!”
求雨的人们以为小孩子在说气话,便不作理会。谁知,随着墨砚里的水越磨越黑,天空也越来越黑。待他将一整条墨磨完时,天空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这时,张九龄猛然拿起墨砚往天上一泼,只听哗啦一声,那盘墨水顿时化作倾盆大雨落了下来。
这便是“解鼠过江”、“动天墨砚”的神奇传说。可见,在岭南人民心目中,张九龄几乎是下凡神仙般的存在。
据说,岭南人民至今还喜欢饮用的凉茶,也是张九龄发明的。相传张九龄返回故里时,患上瘴疠,他根据药性,将金银花、淡竹叶、罗汉果、甘草等中草药配在一起泡茶,日饮两碗,便治愈了自己的瘴疠。而后,他便将这一药方在岭南一带推广,使岭南人民从此摆脱了瘴广疠的折磨。
后人为了纪念张九龄这一功德,便将此方泡出的汤汁称为“张九龄凉茶”。我们今天所喝的降火凉茶,“王老吉”也好,“嘉多宝”也罢,追根溯源,其实最早拥有发明专利的人还是张九龄。

张九龄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除了一代名相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他在诗坛也同样占具重要的地位。他是继陈子昂之后,力排齐梁颓风,追踪汉魏风骨,打开盛唐诗歌百花齐放局面的重要之人。
张九龄与陈子昂有过接触,两人算是意气相投。在《答陈拾遗赠竹簪》中,张九龄这样写道:“与君尝此志,因物复知心。遗我龙钟节,非无玳瑁簪。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为君安首饰,怀此代兼金。”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比张九龄大十八岁的陈子昂对他极为看重,赠他竹簪以示文人关爱,而张九龄对这份情意也是十分珍惜,称陈子昂赠送的竹簪为“龙钟节”,比玳瑁比金簪更加珍贵。
张九龄的诗歌风格雅正而素淡,洗尽铅华,可以说是积极践行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精神。其代表作《感遇》十二首和《杂诗》五首,以兴寄为主,托物言志,沉郁感人。
如《唐诗三百首》中的第一篇《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首诗说春兰、秋桂这两种植物,在不同的季节欣欣向荣,并非是为了博取美人的欣赏,而是出于本身高雅的本性,兴寄自己洁身自好、不谄媚于小人的高洁品格。
这首诗可以说是唐诗中托物言志的典范之一。
张九龄的感遇与杂言诗注重比兴,与陈子昂的古朴不同,凸显出温雅蕴藉的风格。所以,他的诗是继承了陈子昂复古革新的精神,但同时又独具自己的风格。
他的感遇与杂言诗属于五言古诗体裁,而他的五言律诗同样卓尔不凡。
编在《唐诗三百首》五律第一首的《望月怀远》,境界十分开阔壮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起联气势博大,继尔情韵悠悠,表达出一种清新幽远的意境,将张九龄的“清淡优雅”的诗风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一诗中,张九龄借景抒情,还展示出高华开阔的盛唐气象: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总而言之,张九龄的诗开启了清淡诗风流派,对孟浩然及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派有着直接影响。更是对之后的宋、元、明清出现的“岭南诗派”有着启迪之功。
由于张九龄才华横溢、品德高尚,所以他深为当时的大诗人们所敬仰,王维、杜甫都有颂美他的诗篇。而他也对当时崭露头角的诗人们多有提携,如任荆州都督时起用布衣身份的孟浩然为幕僚,当宰相时,提拔王维为右拾遗。
纵观张九龄的一生,将他称为“诗中君子”,真正名符其实。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6 09:14:49 +0800 CST  
第十八章 “江清月近人”——布衣诗人孟浩然
从初唐到盛唐,那些誉满天下的大诗人们,不是高官就是名士,几乎都是天资非凡、才华盖世,并且经历坎坷、富有传奇人生,一介布衣似乎始终与诗无缘。直到孟浩然走进我们视野时,我们才知道,布衣诗人一样可以名传千秋。
同之前的大诗人们相比,孟浩然的才气与出身都显得极平凡。他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也没有天资聪慧的传说,更没有跌宕起仕途人生,唯一可以肯定是,他的家境似乎还富俗,可以供他四处漫游、结交朋友。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终生布衣、才不惊人的一介书生,为我们留下了《春晓》、《过故人庄》、《岁暮归南山》等二百六十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倍受时人推崇,更因诗仙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而成为至今都还家喻户晓的不朽人物。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十岁起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十七八岁时轻松通过县学考试,取得府试资格,并有幸拜访了他的偶像张柬之。
张柬之是孟浩然同乡,在宰相位时逼退了武则天,对李唐续兴功莫大焉!然而在中宗复辟后,却被韦后贬至襄阳。孟浩然拜见张柬之之后,张柬之就接到了流放岭南的诏文,然后病死在途中。
听闻这一消息,孟浩然心碎一地,发出“读书明智不为仕”的怒吼,直接罢考府试。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说,也无济于事。被说烦了,他与张子容跑到隐鹿门山隐居去了。
鹿门山是个隐居名胜之地,西汉末年名士庞德公就在此隐居。庞德公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但他却是诸葛亮的老师,是庞统的伯父,司马徽与徐庶也是他门下常客。他不受刘表的聘请,归隐鹿门山,一心修道,风骨闻天下。
在孟浩然之后,晚唐诗人皮日休也归隐鹿门山,为鹿门山赢得了“鹿门高士傲王侯”的赞誉。
年纪轻轻的孟浩然隐住山林,据说还有一个不得已的苦衷。
那是因为他遇到了一见钟情的韩襄客。韩襄客何许人也?一位有才艺的歌女!
孟浩然给韩襄客写了首情诗道:“只为阳台梦里狂,降来教作神仙客。”(孟浩然《赠韩襄客》)
韩襄客回复道:“连理枝前同设誓,丁香树下共论心。”(韩襄客《闺怨诗》)
孟浩然获取美人心后,立马跑回去要求父亲明谋提亲。孟老爷子气得七窍生烟,孟家虽非豪门但也是书香门第,又怎么能容忍歌女嫁入?孟老爷子发话:如果你执意要娶,就滚出家门,永远别回来!
孟浩然脖子一梗,一跺脚,跑到郢州韩襄客家里,与她直接拜了天地!
生米煮成熟饭,韩襄客不久就怀上了他的孩子。孟浩然心想,看在孟家有后的份上,孟老爷子该接纳儿媳了吧?可是,孟老爷子死活不肯让他二人进门,孟浩然只好带着韩襄客隐居鹿门山,而他的发小张子容跑去陪他作伴。
一年后,孟老爷子在悲愤抑郁中离世。孟浩然在忏悔中为父守孝三年。而这时候,张子容出山考中了进士。孟浩然自此改变了执念,也开始思考着出山入仕,给九泉之下的父亲一个交待,也为自己的妻儿谋个名份。
如何入仕?除了考科举外,其实还有一条路叫“终南捷径”。
唐代文人以信佛、崇道为时尚,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佛家倡导空寂静净,修行必往幽静之所。远离尘世的山林便成了文人们向往的地方。同时,唐代用人不拘一格,不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也通过征辟推荐招揽人才。
唐高宗与武则天,就经常访道山林,遇到一些隐士高人后即聘请其入仕。最著名的的故事就是初唐文人卢藏用,在举进士后未能授官,遂隐居终南山中,然而身在山中却心冀征召。
后来恰逢武则天下令征召天下隐士高人,遂被地方官以“高士”之名举荐,入朝后担任要职。有一天,他与大道士司马承祯同过终南山,卢藏用指着终南山说道:“此山中大有好去处,道长可曾见到?”司马承祯笑道:“依我所见,就是有条通往仕途的捷径而已!”
司马承祯显然是在暗讽卢藏用假隐住真谋仕的行为,这句话被后世传为“终南捷径”这一成语,用以比喻谋求官职或名利的捷径。
由于隐住山林既可以安静修行读书,又可以被朝庭以“高士”之名征召,所以初、盛唐时期,文人们对隐居是趋之若鹜。
但光隐居无人知晓又不行,于是为了扩大影响,造成“高士”声誉,文人们还必须漫游天下,结交名流,干谒权贵,以博取赏识和推荐。
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显然是选择了“终南捷径”这条路,以期达到尽快入仕的目的。
隐居两年后,二十五岁的孟浩然开始辞亲远游,漫游于长江流域,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
唐开元五年(717年),孟浩然游洞庭湖时,恰逢张说路过洞庭,于是作《岳阳楼》诗,干谒张说。可是张说这时候是被流放,自然难以推荐孟浩然,所以这次干谒无果而终。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36岁的孟浩然终于结交了时任襄州刺史的韩思复及襄阳县令卢馔。在他们的介绍下,孟浩然前往当时唐玄宗所在的东都洛阳求仕,可依然一无所获。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游洞庭襄汉,遇孟浩然,两人结为好友,成了莫逆之交。而在孟浩然的引荐下,李白得到故宰相许圉师孙女的青睐,入赘许府。
第二年,孟浩然出游扬州,途经武昌时遇李白。告别时,李白为他写出了千古名篇《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开元十五年(727年),三十九岁的孟浩然在“终南捷径”走不通的情况下,决定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结果科举不第,只好留在长安再求举荐。
在长安期间,孟浩然与王维结交。王维与孟浩然意气相投,他用丹青妙笔为孟浩然画了幅画像,使孟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的形象流传于后世。
滞留长安期间,孟浩然参加了一次太学雅会。在这次集会中,他写出“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两句诗,惊艳四座,令所有参加集会的人都搁笔倾倒,不敢再提笔赋诗。从此,他诗名大噪,也让一些达官贤贵愿意与之结交。
然而在他以诗搏得名气的同时,却又因诗自毁前程。
贬放外任又被唐玄宗调回京城任中书令的张说,因与孟浩然之前有过交往,便时常召他入府相聚。据说有一次张说私邀孟浩然入内署谈论诗文,唐玄宗忽然驾临,孟浩然吓得赶紧躲到床底下去了——那时候,布衣之身是不允许觐见皇上的。
唐玄宗进门之时瞥见了孟浩然的身影,于是追问张说刚才闪避的是何人,张说不敢隐满,据实奏闻。
唐玄宗听罢微微一笑,说我也听说过这个人的诗名,就让他出来见见我吧。于是孟浩然被请了出来。
唐玄宗命他献原创诗文,孟浩然便吟诵他的那首《岁暮归南山》诗:“北阙休书上,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这首诗虽然写的不错,可惜的是“不才明主弃”一句却有怨叹之意,而且整首诗表达的意境凄凉,与大唐盛世显得格格不入。
所以唐玄宗听后不高兴道:“朕从不弃才,是你自己不求进取,反而写出这样的诗句来埋怨朕?”
说罢,唐玄宗拂袖而去!
天大的机缘就这么让孟浩然弄丢了,弄得张说也很尴尬。
唐玄宗走后,张说责怪道:“你刚才怎么不吟诵‘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这样的诗句?”
孟浩然挠头道:“那是献给您的诗呀!”
由此可见孟浩然显然不是个机灵人,甚至有些刻板木讷。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7 08:55:41 +0800 CST  
此打击,孟浩然对入仕开始心灰意冷。这之后,他漫游吴越之地,与曹三御史泛舟太湖。曹三御史拟推荐孟浩然时,孟浩然作诗婉言谢绝。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韩朝宗为襄州刺史,十分欣赏孟浩然,于是约定好日子,邀请他参加饮宴,并说拟向朝廷推荐他。但在约定日时,有几个朋友来到孟浩然家,孟浩然与朋友们饮酒谈诗,其乐融融。家人提醒他:你与韩公有约在先,不赴约而怠慢别人,恐怕不利吧?
孟浩然不高兴道:“我已喝了酒,身心快乐了,又何必在意其它的事?”
与刺史大人的约定都没当回事,显然此时的孟浩然对举荐入仕已经彻底失望。
这一年,李白来到襄阳,在孟浩然家盘桓数月,俩人游山玩水,饮酒赋诗,放浪于形骸之外,忘情于山水之间,渡过了一段最美好的时光。
受李白的鼓动,在二人分别后,孟浩然西上入蜀,往游广汉之间。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任荆州长史,召孟浩然为幕僚。然而年过半百的孟浩然再也没有登上仕途的兴趣,没干多长时间,便辞职返乡。
第二年,孟浩然患背疽,病卧于襄阳,病情逐渐加重,这期间,众多好友前来探望。一直到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孟浩然的病才逐渐好转。
就在背疽医治将愈的时候,遭贬途经襄阳的王昌龄登门拜访。两位大诗人相谈甚欢,孟浩然好客率性的特质再次暴发,与王昌龄纵情饮宴,结果因食用河鲜而导致背疽再度发作,不久便溘然长逝,享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的一生显然不是为了隐居而隐居,在五十岁之前,他一直都在谋求入仕机会,他“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目的就是为入仕作准备。无奈性格上的缺陷,亦或时运不济,他一生未仕,布衣终老。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对自己的遭遇也发出无奈感叹!
但他没想到的是,曾经一介布衣的他,却以那一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春晓》诗,成为时至今日都还妇孺皆知的文化名人。而那些曾经被他羡慕的达官贵人,早已化作尘埃,泯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所以,有才华的人何必在意眼前的显贵?说不定历史会尊重你的才华!
有人称孟浩然为“诗星”,作者觉得这一称号恰如其分。
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倾注全力写山水诗的诗人,是将表达意境美作为诗歌根本追求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山水景物其实也是南朝诗歌的重要题材,写这一题材已经取得较高成就的诗人有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等。但南朝的有些山水诗仅仅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只是用语言描述景象,与自己的情感关联不大。而孟浩然将山水诗提升到新的境界:诗中情景交融,形成一种完美的诗歌意境,这一表现手法被后世诗评家定义为“兴象”。
以他的一首小诗《宿建德江》为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中将一缕淡淡的乡愁融会于烟水朦胧的江面,其意境清幽而又明净开阔,因景生情,情景相融,让人读罢,沉浸于悠淡的乡愁情绪之中,回味无穷。
孟浩然的诗第二个特点是语言清淡自然,然而“语淡而味终不薄”。
如他的最著名的一首诗《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语言朴素,了了数语,却将田园风光展现无遗,一种淳朴的农村生活气息在诗句中荡漾。诗人并没有写半个字的喜悦与赞美的心情,但是读完这首诗,谁都能体会到诗人对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充满了喜爱与向往,一种闲适的意味让浮躁的心情都能随之安宁!
作者认为这首诗完全可以比肩陶渊明的那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饮酒•其五》诗,而且更具生活气息、更耐人寻味。
但孟浩然写得最多的还是他独自隐居生活中的闲情逸志,这类诗风格孤情恬淡,最能代表他的特色。如《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沉,池月渐东山。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首诗写夏夜水亭纳凉的闲适清爽,抒发孤独怀友的情绪。整首诗文字清淡,为表现夏夜的清幽,诗人只写了月色、荷香、竹露几种景物,但这些景物不是词藻华丽的描写,而是看见、嗅到、听见的具体感受,因此将幽静的意境烘托得无比生动。在这种意境中,诗人怀故人的情绪涌现就极其自然而然,这也是孟浩然写诗能够情景交融的高妙之处。
象上述既能代表孟浩然生活情趣,又能表现他诗歌艺术风格的作品还有《秋登兰山寄张五》、《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及七言名作《夜归鹿门歌》等。这些诗用清淡的语言,描绘清幽绝俗的意境,“诵之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体现出孟浩然在审美方面追求“清”的特点。
语言清淡,诗意无穷,其实这需要很高的写诗技巧,一般诗人很难达到这一境界。
当然,作为一个名传千古的大诗人,他的诗不可能仅仅一种风格,除了占多数的清淡诗篇外,孟浩然也写过几篇具有意境壮阔的诗。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这首诗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象烘托得无比壮观,表现出盛唐气象。类似的还有《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彭蠡湖中望庐山》等。
所以也有人评价孟浩然的诗“冲淡中有壮逸之气”,所谓“壮逸之气”指的就是他的这类诗篇。
孟浩然的诗第三个特点是追求自然,“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因而在体制上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
《孟浩然诗集》有诗267首,其中五言古诗63首,七言古诗6首,五言律诗130首,七言律诗4首,五言排律37首,五言绝句19首,七言绝句8首。从中可以看出,除69首古风外,全是近体诗,而五言律诗又最多。可以说他是盛唐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近体诗之人。
但这些诗大都不算严格合律的近体诗。如《舟中晚望》、《洛下送奚三还扬州》等,皆与五言律诗对偶不合。近体诗的律式,尤其是五言律诗,在孟浩然之前已然成熟,他不可能不知道。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却又被后人盛赞呢?
显然是孟浩然追求自然美的深层次原因。这也是他对初唐诗过多追求形式美的矫正。他把古风与近体来一次整合,将近体诗的格律精神与古风的自然平和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切为表达诗的意境而服务的高上境界。这一点似乎与李白相同,俩人在一起是否就此达成共识也未可知!
当然,由于他生活在“太平盛世”,又终生未仕,没有经历过重大社会变故,没有卷入过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刻认识,所以他的诗歌题材有限,仅限于以山水意境寄托个人情怀,这是他诗歌缺陷也是特色。
孟浩然虽然一生不如意,然而并不颓废,率真热情以致于有些遇腐的性格至死未改,而在这种性格的支配下,他所表现出的清淡诗意,愈发令人推崇。
李白赞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杜甫亦赞孟浩然的诗道:“清诗句句尽堪传!”
孟浩然的山水诗,语言纯净,格调高雅,意境优美,余味无穷,是唐诗山水田园诗派的最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与王维合称“王孟”,这一诗派对中后唐及后世诗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7 08:56:15 +0800 CST  
第十九章“大漠孤烟直” ——“诗佛”王维

开元三年的某一日,岐王得到一幅画,邀请吴道子、李龟年等一群在京文化名人前来鉴赏,
当岐王将那幅画展开后,吴道子等人一看,发现是幅宫廷奏乐图。这幅画画工极妙,人物栩栩如生,引得吴道子啧啧赞叹。
宫廷第一乐师李龟年见是奏乐图,便勾起职业好奇心,问道:“这画里人物在演弄什么曲子呢?”
画卷上没有题记,他的这一问顿时将众人难倒。吴道子虽是画圣,可并不精通音律,一时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
李龟年端详了一会,自言自语道:“莫非奏的是《秦王破阵乐》?”
有人插话道:“不对,我看好像是《南诏奉圣乐》。”
一时间众说纷云。
这时候,有个白衣飘飘、风神俊朗的年轻人站了出来,缓声说道:“奏的是《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
说得如此肯定,连画卷人物是演奏到第几叠第几拍都说得一清二楚,真正是语出惊人!
李龟年受王维启发,思忖了片刻,一拍大腿道:“果然如此!”
岐王大为诧异,连吴道子和李龟年一时都看不透,这个年轻人怎么能一眼就识别了呢?
为了验证,岐王立即命府上乐工演奏《霓裳羽衣曲》。待演奏至第三叠第一拍时,岐王大叫一声“停,别动!”
各乐师遵命,保持姿势不动。众宾客拿画卷人物姿态与现实乐师姿态一一比较,结果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这一下,满座哗然,看着这位年轻人,惊为天人,而这位年轻人正是王维!
自此,王维名声大噪,李龟年等人立即与之结交。这也为“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在江南伶楼内唱红王维的《相思》等诗歌埋下了伏笔。

将山水田园诗推向最高峰的,当属与孟浩然并称“王孟”的王维。
后人评价盛唐时期诗坛有三大天王级的存在,除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外,还有一位便是“诗佛”王维,更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
若单论诗歌方面成就,王维确实逊于“李杜”,但若论才华之全面,别说盛唐,恐怕从古至今,除了苏东坡之外,再也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王维除了被后人尊为“诗佛”外,还被尊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与唐朝北宗山水画之祖李思训齐名,钱钟书先生称其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除了诗画是顶尖水平,他的书法及篆刻也是顶级水平,更过分的是,他还精通音律,曾创古筝曲《郁轮袍》。当他自弹这首曲子时,玉真公主(九公主)为之倾倒。
如果这些还不能充分说明他的才华的话,好吧,他还有个身份:状元。
够匪夷所思的吧!
集万千才华于一身的王维是七零后,与李白同生于701年,而且俩人同卒于761年前后。俩人有共同的好友,如孟浩然、王昌龄、晁衡等,俩人与这些人都有诗歌唱和,毫无疑问俩人是相识的,遗憾的是这俩人之间却无诗歌唱和,甚至无任何来往记录。这件事,谁也说不清,成了诗坛千古之迷。也许是“文人相轻”吧?
如果说相轻,作者揣测应该是王维对李白的习气瞧不上眼。因为他在李白到长安之前就高中状元,就已名动京城。更何况王维出生于当时十大家族之一的山西太原王氏家族,这一家族是簪缨世族,在王维之前已经出了王绩、王勃等名动天下的文坛才俊。而李白虽然说与李唐同宗,但李唐宗谱并没有将他这一支列入,所以在王维眼里,李白不过出生于偏僻蜀地的庶族子弟,与他这个出生于名门望族子弟不可同日而语。
最关键的应该是,王维与李白的性情格格不入。
王维是典型的名门望族子弟性格,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清高得很却懦懦弱弱。而李白却是豪放不羁、傲视权贵、敢爱敢恨的个性。一个内敛自恃,一个外放狂傲,却又都才气滔天,相互瞧不上眼,正常!
王维与小他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慧过人,才华早显。十五岁时,王维来到长安,由于文才俊逸,同时还工于书画,精通音律,因此一到京城,便受到王公贵族的追捧。在岐王府看画辨曲,又他才名大噪。
王维来京城并不仅仅是为搏取声誉,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行卷”得到权贵推荐,以考取功名。他虽然受到岐王赏识,但心高气傲的他,居然执意非头名状元而不考。然而令他沮丧的是,据说这一届科举的头名状元已被九公主举荐了!
九公主是谁?是当今皇上唐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她的举荐可比岐王力度大得多。好在九公主本来就是个女文青,乐意与才子们交往,所以,岐王便硬着头皮领着王维来找九公主,希望说服九公主,也来举荐王维。
来到公主府,岐王介绍完王维,让王维弹琴助兴。王维落座抚琴,琴声悠扬,乐曲凄婉,九公主听得意动神迷。
奏完一曲,九公主幽然问道:“此曲何名?我之前怎么从未听人弹过?”
王维站起身,躬身答道:“此乃在下新作《郁轮袍》!”
岐王趁机道:“此人不只精于音律,其诗亦被世人称为第一啊!”
王维赶紧掏出行卷献给九公主。九公主看过之后惊讶道:“这些诗,我曾吟诵过,原以为是古人所作,不曾想竟是你这么个年轻人所创啊,真是俊才!”
又见王维白衣飘飘,风姿俊美,便赶紧请王维上座。
岐王见时机成熟,轻声道:“可惜他今年不愿去考进士,真是国家损失啊!”
九公主再次吃惊道:“那是为何?”
岐王道:“听说公主您已经向主考推荐张九皋为状元,摩诘志在头名,只好下次再考了!”
九公主看着王维微笑道:“公子只管尽力去考,只要你有真才实学,我担保没人敢埋没你。”
有了九公主这句话,王维高高兴兴参加了这年科举考试,果然一举夺得了头名状元。这一年是开元九年(721年),王维年方二十一岁。
说完这一故事,作者稍作解释,岐王所说的“张九皋”其实就是张九龄的亲弟弟。日后,张九龄由于欣赏王维诗词,并没有记仇王维,反而刻意提携他,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张九龄的气度。另外,李白来到长安后,也经常出现在九公主府,还写了首《玉真仙人词》献给九公主。由此,后人推测,王维与李白相互不待见,可能是为九公主争风吃醋。这种可能性有没有,作者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不作表述。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8 09:03:36 +0800 CST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8 10:44:06 +0800 CST  
@喜多郎音乐2020 2020-05-08 13:37:13
李龟年穿梭于王府华堂,杜甫当年何尝不是,否则怎相识。两个自负不凡自带气场的当年才俊,即使潦倒老迈,也要落红裹身,并立于好风景好季节的江南舞台,来一番震撼的落幕。不必如楼主描写的那样普通。由于李龟年的音乐家身份,我甚至听到这两句诗带着激越的鼓点和弦乐声。
千万不要忘了,唐诗虽古老却很有画面感,更有戏剧张力,而且有一步跳进跳出现实超现实的穿越力,前2者常见于边塞诗,一声胡笛,征人愁起,才惊现明......
-----------------------------
看了你这篇留言,我感觉我选择重点“知人论事”是正确的。“李龟年穿梭于王府华堂,杜甫当年何尝不是,否则怎相识。”说明你真的不知道杜甫。杜甫青少年时期在洛阳,根本就不在长安,而且杜甫是姑妈养大的。他的祖父杜审言,我前面写过,由于太狂又巴结张易之兄弟,所以最终只是个著作郎,七品小官,而他父亲只是个县令,怎么杜甫年轻时候有资格穿梭于王府华堂?他到长安是已经三十多岁,没考中进士后,就落魄得靠挖草药卖钱度日,所以更不可能成为王府华堂贵宾。他只是在朋友韦济府上见过李龟年。而且李龟年比他大15岁,他那时候是仰慕李龟年。所以《江南逢李龟年》中“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实实在在只是写李龟年当年的风光,跟杜甫没有任何关系。现在很多人硬是解释成杜甫当年出入王府华堂风光,真正是凭臆想乱解读。至于“风日”与“风景”,肯定是风景才符合格律!你能确定你们老师懂诗?我真的不知道真正能懂得有几人。
我写的是通俗性读物,不是论文。但我强调真实性,诗人是人不是超人,就像你身边的诗人,你不会看见他身上闪闪发光。
谢谢你的评论,希望后续你更多的指教!另外,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韦应物、刘禹锡,我喜欢他们的真。所以我会好好写刘禹锡。
我最不喜欢的诗人是元稹、白居易。最痛恨的是《长恨歌》!这是一首白居易自己都后悔得诗,宣扬奢靡,以变态的情欲当爱情,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所以现在课本禁了!这是对的!
谢谢你的关注!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8 21:39:30 +0800 CST  
第二十一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开元年间的某年冬天,瑞雪飘飘,长安城某旗亭下的酒肆内,忽然走进来三位气宇轩昂的年轻人,掌柜的一见,急忙引导三人至一雅间落座。
他认识这三个,因为这三人正是名扬天下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
这一年恰巧三人同时来到长安,因时运不济,谋仕艰难,相互闻名而结交。闲时,三人经常相约来旗亭下酒肆饮酒。今日飘雪,适合行饮酒赏雪之雅事,于是三人再次来此。
这家酒肆有伶人表演助兴,三人正在饮酒时,一阵歌声传来,婉转动听。三人仔细一听,原来唱的正是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听罢,心中窃喜,嘿嘿笑道:“兄弟们都以诗闻名,据说酒肆到处传唱我们三人诗句,不如我们打个赌,看今天这班伶人唱谁的诗句最多,被唱少的算输家,这顿酒钱就由输家付,如何?”
高适与王之涣都是信心爆棚的人,一听此话,立即来了兴致,齐声附和同意。
待这首曲子唱完,王昌龄道:“第一首我的!”说完在身边墙上画了一横记数。
接着第二位歌女出场,又婉转而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这歌女居然一气唱了两首,唱的是高适的《别董大二首》。高适听罢哈哈大笑道:“两位兄台,不好意思,鄙人占先了!”说完,在墙上连画二道横线。
再接着出场的歌女,忽然声调高亢,唱得慷慨激昂: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荡气回肠的歌声引来一片叫好声,王昌龄更是激动得站起身鼓掌,因为这是他的诗《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鼓完掌,在墙上重重划了一笔,还斜瞥了一眼王之涣。
高适与王昌龄的诗已各被唱了两首,而王之涣的诗还没唱及,显然王之涣落后了。其实三人之中,王之涣年龄最大,成名也最早,歌女们唱了四首都没唱他的诗,他脸上确实有点挂不住了。
但王之涣故作淡定道:“咳咳……这几个歌女都是下里巴人,岂唱得了阳春白雪之诗?”说完用手一指歌女中最漂亮的那位说道:“听她唱什么,如果这位最漂亮的美女唱的不是我的诗,我愿连请三顿!”
王昌龄与高适听了,虽觉得王之涣有些自大,但一想后面二顿酒又有着落了,于是齐声应道:“一言为定!”
待那位绝色歌女登场,开口唱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人长得最漂亮,歌声也最动听,宛若天籁之音,听得所有人如痴如醉。
压轴美女唱完,余音缭缭,高适与王昌龄还没回过神来时,王之涣忽然轻咳一声,傲然道:“如何?”
高适与王昌龄这才反应过来,这位美女唱的不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又是什么?
这二人也是豁达文人,反应过来后又是鼓掌又是拍桌子,齐叫道:“好诗,好诗!”
他们这一闹不要紧,王之涣洋洋得意自不必说,楼下的歌女们也被吓得不轻,待掌柜的向伶人们说明三位身份后,这些美女们呼啦一下涌了上来,拉着他们下去凑在一起,又是求诗又是劝酒,闹得众人一醉方休!
这就是盛唐时广为流传的诗坛佳话“旗亭画壁”。这里“旗亭”一词并非酒楼名称,而是唐代管理市场的办公场所,叫市楼,因上面插着旗子,所以雅称“旗亭”。
“旗亭画壁”佳话中的三位主角正是大唐“边塞诗派”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物。下面我们就追踪边塞诗人的人生轨迹,领略诗人所描述的大唐边塞雄风。

首先我们来解读有“七绝圣手”之称的王昌龄。
王昌龄与高适、岑参及王之涣被后人称为盛唐“边塞四诗人”。从边塞诗取得的成就来讲,王昌龄并不是边塞诗派执牛耳者。取得最高成就的边塞诗人是高适及岑参,但王昌龄来到边塞,写出传唱天下的边塞诗时,高适与岑参尚未到过边塞,他甚至早于比他年长的王之涣,所以后人称他为盛唐边塞诗派的先驱。
事实上王昌龄最让后人称道的并不是开边塞诗先河之举,而是他对唐诗中最重要的体裁之一七言绝句的贡献。他存世一百八十余首诗中,七言绝句占了七十四首,而初唐七言绝句总计只有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他的七绝诗数量占了盛唐的七绝诗总量的六分之一,而且写出了诸多传诵千古的名篇。由于王昌龄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长,写作七绝时间也早,独以七绝成为名家,所以获得了“七绝圣手”称号。
因为他与李白等人的努力,使七言绝句逐渐地成为唐代流行体裁,因此在七绝方面,他与李白齐名。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也出身于山西太原王氏家族,与王维同宗。开元八年(720年),二十三岁的王昌龄居嵩山学道。开元十二年,二十七岁的王昌龄,一腔热血,过河陇,出玉门,赴边塞谋建功立业机会,寻进身之途。其著名的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
然而在边塞,他并没有获得重用,建功立业的期望化为泡影。两年后,王昌龄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潜心学习经略,准备走科举入仕之途。
开元十五年(727年),三十岁的王昌龄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被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
然而,很快因被人诽谤而贬为龙标尉(唐龙标县系今湖南洪江西黔阳县),从此也获得了“王龙标”的雅号。
开元十九年,三十四岁的王昌龄回长安,参加吏部考试,选博学宏词登科,超群绝伦,改迁河南汜水县尉。开元二十二年迁升为江宁丞。
然而在他四十一岁(开元二十六年)时,又因事获罪,谪赴岭南。
开元二十七年遇赦北还。在巴陵(湖南岳阳)遇李白,并与之结交,写了《巴陵送李十二》这首诗。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北归途经襄阳,拜访孟浩然,结果孟浩然因高兴过了头,饮酒吃河鲜,导致已经快痊愈的背疽复发而溘然长逝。
回到长安的王昌龄与已成名的另一位重要边塞诗人岑参结交,因此在他再度赴任江宁丞时,岑参作《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送别。
天宝三年(744年),因事回长安,与辛渐、李白、王维等过从甚密。
天宝七年(748年),五十一岁的王昌龄又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尉。李白闻讯,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抒发感愤,安慰王昌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表明李白与王昌龄的友谊如月长存且清高纯洁。写得凄楚感人却孤傲凛然,有“挥斥八极,凌属九宵”之意,是李白最负盛誉七绝之一,传唱至今,仍属离别赠友引用率最高的诗句之一。
安史之乱暴发后的第二年(756年),五十九岁的王昌龄由于担心家中亲人罹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9 08:52:00 +0800 CST  
安史之乱暴发后的第二年(756年),五十九岁的王昌龄由于担心家中亲人罹难,离开龙标县,北上还乡探亲。
可叹的是,在757年途经亳州时,王昌龄居然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杖杀。
至于被闾丘晓杖杀原因,有人说是“妒才被杀”,其实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刀火之际,归乡里”(《唐才子传》),即作为朝庭命官,在战乱之际,擅离职守,所以被闾丘晓抓住把柄,加罪处死。
后来,张镐奉命解宋州之围,令闾丘晓率兵支援,但闾丘晓怕打败仗“祸及于己”,于是故事拖延,至使宋州陷落。张镐以贻误军机罪处死闾丘晓。行刑前,闾丘晓求饶道:“有亲,乞贷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赡养,恳求饶命。张镐一句话怼了回去:“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闾丘晓哑口无言,羞愧受刑。
从有限的资料中,管窥王昌龄的一生轨迹,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他一生活得都很憋屈,仕途坎坷,命途多舛,下场悲惨。
如果论学识,王昌龄毫无疑问是才高八斗之人,考进士,说考就能考上;仕途不顺时,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超群绝伦。但为什么他仕途毫无建树,还屡遭贬谪呢?
说白了,还是因为他的孤傲不羁的个性!这一点他与李白很相似,可以说是“臭味相投”,所以二人惺惺相惜。李白听到他被贬,内心难受得如同自己被贬一样,所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是有才气的文人通病!
有才气的文人大多是理想主义者,因为他们能独立思考,能形成自己对这个社会的独特见解。理想主义者最大的愿望是对照理想、改变社会。可惜的是除了一些有大能耐大毅力之人外,能够改变社会的人少之又少。社会并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些理想主义者总是与现实产生巨大矛盾,内心始终处于愤懑与痛苦之中。
如果要轻松地活下去,理想主义者就必须与现实和解,要么与世妥协,随波逐流;要么远离尘世,独自沉醉。
可是一大批理想主义者并不能自觉地与世和解,于是特立独行、自暴自弃,结果注定是活得很不轻松。王昌龄显然是这种人。《唐才子传》记载他:“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使知音者喟然长叹,至归全之道,不亦痛哉!”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王昌龄一直在九品小官位子上混,时间长了,感觉郁郁不得志,所以行为变得狂傲不羁,与世格格不入。结果是,得罪了很多人,引起诸多人对他诽谤,致使他两度被贬,让知音们(如李白)为他喟然长叹。至于最后归天的方式,更是让人痛惜!

王昌龄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活得很挣扎,但他是“位卑而名著”的重要大诗人,对唐诗的发展作出重大贡,是唐诗天空中又一位永远闪耀的星辰。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王昌龄对唐诗的最大贡献是让“七言绝句”成熟并流行起来,成为之后唐诗中重要的体裁。“王昌龄七绝,如八股之王济之也。起承转合之法,自此而定,是为唐体,后人无不宗之。”(《围炉诗话》)由此可见,七绝至王昌龄而体制大定,表现手法完全成熟。
当然王昌龄的诗之所以被后人推崇,绝不仅仅是七绝体裁的娴熟,更重要的是,他的诗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表现技巧方面,都有引领开创之功。
在题材上,除了边塞诗让人荡气回肠外,他的宫怨诗及送别诗都独树一帜。
王昌龄的边塞诗代表作有《出塞》、《塞下曲》及《从军行七首》组诗等。这些诗,都是短小的绝句形式,凝炼地表现了边塞将士的情怀,既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和“已报生擒吐谷浑”的胜利喜悦,也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的思情思乡的愁绪。多方位地展现边关将士情绪,含蓄深沉,真实感人。
王昌龄的宫怨诗以《长信秋词五首》、《春宫曲》及《闺怨》为代表。这些诗撷取妇女们的生活场景的某一片断,来委婉展现妇女们的一生悲惨命运,表达她们对幸福的憧憬和对现实生活的失望。这种在失望中交织着希望的复杂心理,或许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送别诗,王昌龄一生写了四十多首,但都不落俗套,用不同的艺术构思,表现诚挚深厚的友谊。他的送别诗不重在写当前的离别,却着意写别后的情景,不写伤感而以宽慰为主,无应酬,以抒情写人见长。这其中以《芙蓉楼送辛渐》最具代表性。
王昌龄的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在于:善于捕捉生活场景片断,用简洁却含蓄的语言揭示人物复杂、深刻的内心世界,表现出兴象玲珑的多重意境,而把一切无关的景物与情思删汰净尽。
以其《从军行》(其一)为例: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首诗只撷取黄昏时分烽火台下独坐将士的场景片断,气氛苍凉,以此烘托将士内心的思乡愁绪,但紧接着一句“更吹羌笛关山月”,将诗意从哀怨中转折而出,昂扬向上,以“关山月”衬托出雄浑意境,从而表达出守关将士“无那金闺万里愁”的报国决心。可是细一品味,“金闺万里愁”却又那么哀伤,一转三折,造就全诗既雄浑苍凉,又孤单哀伤的意境,所以深沉感人。
王昌龄是个醉心于诗歌创作技法的人,他曾创作论诗专著《诗格》,提出“诗有六式”,强调“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景,三曰意境。”他反对意与景分离,说:“若一向言意,诗中不妙及无味。景语若多,与意相兼不紧,虽理通亦无味。”并认为:“凡诗,物色兼意下为好。若介有物色,无意兴,虽巧亦无处用之。”(虽然后人认为《诗格》系托名伪作,但至少所述理论与王昌龄诗风相符。)
可见王昌龄是个自觉践行意与景相融合的诗人,这一点与孟浩然及王维是相呼应的。如果说孟浩然所展现的意境以清淡为骨,王维所展现的意境以空灵为魂,则王昌龄所展现的意境则是以深沉雄浑为魄。如《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起首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囊括了悠长的历史时代、辽远广阔的空间,简洁却透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万里长征人末还”这一句更是蕴含了无尽的喻义,既有千秋遗恨的意思,又有征人思妇愁绪的暗寓,还有思念良将、呼唤和平的生活愿望。接下来诗意转折,开辟新的境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守护国土、报效国家的慷慨壮志,又隐含对现实的批判,还展示了诗人沉郁的情怀。一首诗二十八个字,所展现的意境之深远,所表达的意思之复杂,令人叹为观止,所以成为七绝中传诵不衰的千古名篇。
再如王昌龄的宫怨诗中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也是一波三折,从“不知愁”到通过“见陌头杨柳色”勾起少妇悔意,来表达少妇思夫之情,比直接写少妇如何相思,来得更加哀怨动人。当然,与诗人经历相结合,岂不影射出诗人自己劳碌一生追求功名的后悔之意?
王昌龄的送别诗,情感真挚,婉转深沉,是历代送别诗中的极品。除了《芙蓉楼送辛渐》外,我们再欣赏一首《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首诗中的“橘柚香”其实是化用了屈原《橘颂》里面的典故,不着痕迹,却很巧妙地既表明季节又歌颂了友人的品德,接着以“江风引雨入舟”的场景烘托离别时诗人心情。关切的话难以表达,一片深情寄梦中。梦里诗人都在想念着友人的踪影,这种情感多么真挚,多么深沉。
总结王昌龄诗的三大特点是:语言简练而内涵丰富;文辞平易但句意险峻;意兴相兼、沉中见清。
所以明朝文学家王士贞说:“七言绝句,少伯与太白争毫厘,俱是神品。”也就是说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与李白比肩,代表了盛唐七绝的最高成就。清诗文学家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有言:“七绝第一,其王龙标呼?右丞以淡而浓,龙标由浓至淡,皆圣手也!”
而《唐才子传》中更是称王昌龄为“诗中夫子”!
就在作者写完这章时(2020年2月12日),忽然看到网络报导,日本舞鹤市在捐赠辽宁大连市抗击新冠疫情物资上,印用了两句意韵深长的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而这两句诗正是出自王昌龄的送别诗《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首诗在王昌龄的四十多首送别诗中并不突出,所以国人关注不多,也鲜见为人引用。而日本舞鹤市却信手拈来,让人不得不感叹日本人诗文素养并不比国人低啊!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5-09 08:53:00 +0800 CST  

楼主:万里风云来

字数:226867

发表时间:2020-04-23 06:03:2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7-03 12:50:48 +0800 CST

评论数:59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