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人事》长篇连载

第一章 引言
这是一本勾勒大唐诗人人生轨迹、映射唐诗背景的书。
为什么写这样的书?
因为我觉得大多数人同我写作此书之前一样,并没有真正读懂唐诗。
比如我们读李白的《独坐敬停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这首诗清淡得如同王维、陶渊明,如果不看署名,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不会想到这是那个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李白所写,显然与他“飘逸豪放”的诗风大相径庭。说实话,如果您不了解李白写这首诗时的情景,读这首诗时除了觉得具有王维一般的禅意外,您真的不会再有其它的感动。但是当您读完我写的“李白”这一篇章后,再读这诗时,我相信您一定会有种忍不住想哭的冲动!
再比如,我们读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字面的意思相信谁都会懂,但这首诗如果仅仅是您读懂的字面意思,那就称不上是“诗圣”的千古名篇了。
读这首诗时,我们脑海中一定要有这样一幅场景:衣衫褴褛的半百老人杜甫,抓住一位同样满脸沧桑的老人胳膊,颤动着花白胡须,却始终说不出话来。
为什么诗圣会悲感交激成这样?因为这位可怜的老人居然就是当年红遍京城的天王巨星级的歌唱家李龟年!
想当年,这位歌唱家是出了王府进相府的人,普通百姓是难得一见的啊。可如今,这位歌唱家竟然流落到潭州这么个小地方,而且跟诗人一样苍老不堪,甚至靠卖唱养家糊口。
至于两人相逢的地点,您可以脑补为街头或者小型宴会上,反正您脑海中有了这幅场景,您就会读到这首诗后面的“此处省略一千字”和“此处省略一万个感叹号”。也只有看到此诗后面的省略号和感叹号,您才能说自己已经读懂了这首诗。
其实这首诗背后的人世沧桑过于沉重,并不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完全读懂唐诗不易。但是,您若耐着性子读完我这本书,我相信您再读唐诗就会容易得多。因为这本书会送您真正读懂唐诗的秘诀!
这个秘诀并不神秘,其实就四个字:知人论世。
“知认论世”是“知人”与“论世”的合称,而我就是要从这两方面给大家做点事。
一:知人:就是真正了解诗人。真正了解诗人,就要看清他的人生轨迹,了解他的性格,这是我要帮大家做的头等大事,我的目标是让一个真实的诗人活跃在您脑海中。
这件事很难,难就难在“真实”二字。大唐诗人的人生经历早就遗落在各种文史趣闻里,都很零散化、片断化,文学史中关于诗人的生平又多标签化。将这些零散、片断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勾画出诗人较完整的人生轨迹,这样的事,如果以写小说的手法去写,并不难。可又违背了我要坚持的“真实”初衷。
这很矛盾,而我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在详细研读史料的基础上,抽取诗人的性格特征,然后按照性格逻辑,串通事件,形成诗人较为完整的生活轨迹,让诗人活跃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我笔下的诗人不一定具有励志作用!
二:论世:就是解释清楚社会与文学发展的背景。这两方面背景其实都有史料可查,写起来并不难。但是让复杂的唐朝背景融入到书中,要让大家都能读得懂,都有兴趣读,还不能出现误导,这又不容易哦!
由此看来,写这样的书是难上加难,但既然选择了,我就义无反顾地写下去。写得怎么样,那还得由您给个评判,如果能提出好的建议,那我给您鞠躬!
我唯一害怕的是,您喷我吹牛。


鲁迅先生在至杨霁云信中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己被做完,之后尚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这句话道明了大唐以后文人的尴尬,谁再提笔写诗,都有一种“关公面前耍大刀”的胆怯。所以宋人干脆另起炉灶写词,元人赶紧抢了曲。待到明清时,文人们一看韵律文字形式都被前人霸占完了,便写起了小说。到了上个世纪初,中国文人一看没得写了,便干脆将古文一股脑推翻,折腾起白话文学来。时至今日,白话文学发展得也差不多了,又恰逢大变局时代,中国文学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新形式呢?我们拭目以待,喜欢思考的读者不妨作一些有趣的探讨(扯远了)!
大唐诗人们给后人造成了不好意思写诗的窘境,如此生猛,却是什么原因呢?
除了社会和文学发展的基础外,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位生猛的带头大哥!
这位带头大哥其实写诗的水平,就如水泊梁山的宋江之武功,在众好汉中排不上号。但他有号召力啊,他的号召力可比宋江还要强上百倍哦。
他的一句话,便点燃了大唐千万读书人吟诗的激情,甚至为诗痴狂、苦吟白头也无怨无悔!
这么有影响力的带头大哥是谁呢?
那么,本书就从这位带头大哥说起。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2 22:03:25 +0800 CST  
《大唐诗人事》目录(上卷)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唐太宗与唐诗(一)
第三章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唐太宗与唐诗(二)
第四章 “居高声自远”——贞观年间的诗人们
第五章 “曲项向天歌”—— 骆宾王(一)
第六章 “曲项向天歌”—— 骆宾王(二)
第七章 “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一)
第八章 “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二)
第九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初唐“四杰”综述
第十章 “开箱验取石榴裙”——一首改变大唐国祚的诗
第十一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武周时期诗人综述
第十二章 “独怆然而涕下”——“诗骨”陈子昂
第十三章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及初唐诗歌总结
第十四章 “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李隆基的故事
第十五章 “燕许大手笔”——张说
第十六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第十七章 “海上升明月”——宰相诗人张九龄
第十八章 “江清月近人”——布衣诗人孟浩然
第十九章 “大漠孤烟直” ——“诗佛”王维
第二十章 “曲径通幽处” ——王维及山水田园派综述
第二十一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第二十二章 “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与王之涣
第二十三章 “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及其他边塞诗人
第二十四章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李白(一)
第二十五章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李白(二)
第二十六章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之李白(三)
第二十七章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之李白(四)
第二十八章 “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杜甫
第二十九章 “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杜甫(二)
第三十章 “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杜甫(三)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3 09:33:12 +0800 CST  

第二章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唐太宗与唐诗(一)

贞观二年(公元627年)三月,正是春风送暖时节,唐太宗李世民与一班开国功臣们站在皇城楼上,看着新科进士们鱼贯而入,不无得意地对身旁的魏征等大臣们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这本是一句并非刻意的感慨之语,却如春雷,响彻大唐帝国每一个角落,顿时让大唐学子们泪流满面,奔走相告。
为什么?
请注意“英雄”二字!
将新科进士们提拔到“英雄”的高度,从古至今,除了李世民,还有谁?
要知道在当世人眼里,李世民本人可是驰骋沙场、叱咤风云的大英雄,从大英雄嘴里说出这句话,说明什么?
对比一下历史上最著名的“煮酒论英雄”桥段,曹操说的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在曹操眼里,只有刘备与他曹操才是英雄;在李世民眼里,大唐新科进士们可以比肩开国功臣们,都是大唐的英雄!
这就是李世民对读书人的态度!
这样的态度,怎能不让那些本就具有“达则兼善天下”情怀的学子们热血沸腾?所以,晚唐诗人赵嘏(读古)有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这句话除了反映李世民对大唐学子们的重视程度外,更反映了李世民求贤若渴的迫切心理。
公元626年6月,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太子位的李世民,立即成立了弘文馆。成立弘文馆的目的,除了作为政策咨询机构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编统一教材。第一任馆主是长孙无忌,弘文馆的学士有魏征、萧瑀、虞世南、上官仪等等。
将这些唐初最有名的文人们集中在一起修编教材,目的就是推进科举制度改革。科举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才,无论出身都能到干部队伍中来,为国效力。
科举制度并不是李世民创造的,始创者是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但隋朝命短,只存在了三十七年,而且连年内乱,所以科举制度在隋朝并没有很好地实行,当然存在诸多弊端,例如:考试时间为三年一次,考试内容只有策论,考试没有统一教材等等。
李世民改革科举制度,首先是统一了教材,除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外,还将道家的《道德经》纳入考试内容。
为什么?因为李世民除了信奉儒家思想外,还崇道。崇道的原因是道祖老子李聃姓李,是他老李家人!
唐朝李家家谱最远追溯到汉朝的李广,虽然联系不上老子,但这并不妨碍唐朝李家对这位传说指李树为姓的道祖情感。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登上皇位后,就直接封老子李聃为“太上玄元皇帝”。
这也引起了唐朝修道风气盛行,为后面出了个崇道的李白等人打下伏笔。

李世民登上皇位时,大唐帝国刚刚结束统一战争,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自然是需要各方面人材,所以贞观初期,科举考试是每年举行一次,从隋朝的冬天开考也人性化地改在了春暖花开之际。而且开了很多科目,除了继续隋朝的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外,还开考了诸如明算、明法、明书等科目,这些新开辟的科目相当于现在的天文历法、法律与文秘专业。
很遗憾,这些科举科目只存在于大唐初期,后面估计是人才饱和了,除了进士科与明经科保留外,其它科目一律取消了。
秀才科不是后来朝代所称的秀才,那时候是最难、最高大上的科目。隋朝的时候,每州只有一个名额参加秀才科考试,而且录取名额只有三人。可想而知,这个秀才科多么难考!就相当于现在每个地市只能推荐一人参加考试,结果还是几百人中只录取三人,这比现在的公务员最热门岗位考试还犹过之而无不及吧!
正是因为要求太高,秀才科在贞观后期也被取消了。
在这里要提一下,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就有著名的“秦王十八学士”辅佐,而相佐的这些学士中有几个隋朝的秀才呢?五个!
他们是房玄龄、杜如晦、萧蝺、许敬宗、虞世南。
有这么豪华的阵容相助,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不败才怪。
隋唐采取科举制度选拔公务员,那么隋唐之前的历朝历代又是如何选拔公务员的呢?
汉魏时期无一定的标准,主要是依赖官员举荐,即所谓的“举孝廉”。曹操就是举孝廉而走上仕途的,这一点他很自豪,所以常常提及。
但这种方式真能保证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吗?事实上形成了官二代、官三代、甚至官十几代的士族豪门,以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由士族把持朝政,庶族寒门永无出头之日。
到了东晋南朝时期,又诞生了“九品官正制”。九品官正制就是有专门的官员、专门的考察制度来选拔公务员,这个制度可靠有效的前提是品官绝对公正。可能吗?可想而知,这又能改变什么呢?结果还是士族把持朝政,就像现在某个国家由几大财团把持选举一样!
“王侯将相另有种乎?”,可士族们就是相信他们另有种,高高在上,所以激化了社会矛盾。
隋文帝与唐太宗都是英明君主,看到矛盾的根本,所以推行科举制,不论出身,有本事你就来考,给庶族寒门一线希望,一条可以发达的路,尽管这条路十分艰辛,但有,聊胜于无!
现在有不少人抨击考试制度,那么抨击者能给出一个更公平的制度么?不考试,拿什么衡量你有真才实学?不考试,拿什么衡量社会公平?
不考试推荐上大学的制度,我们国家也曾试行过,现在很多人忘记了而已。
好了,我们还是再来了解一下“明经”与“进士”科目考什么、怎么考的。
明经考试就是将四书六经(含《道德经》)中某些语句的关键词给蒙上,让考生给填出来,与现在的填空题一样。这是考试主要内容,还有几句典籍中的片段,让考生来解析,这叫“墨义”。
明经考试相对于进士考试要简单得多,主要是熟读四书六经,死记硬背,所以考中的难度要小的多,但考中后前途不太好,很多人是干一辈子秘书的命。
进士考试除了解析四书六经的片段外,增加策论,而且策论所占比分最大。唐高宗时期开始,让诗赋替代了解析题,所以直接引爆了唐人写诗的兴趣,就像早年高考,将英语纳入必考科目后,国人们兴起英语热一样。
唐朝初期进士科每一科录取人数极少,不到十几名。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只录取了二百五十名进士,可见考中进士有多难!
但读书人乐此不疲,尤其是那些自恃才高八斗的才子们更是非进士不考,他们还瞧不起考中明经科的士人,就像现在清华北大的学生又怎么瞧得上高职学生一样。
可关键的是,即便你才高八斗也不一定能考中进士!没关系,第一次考不上,那就接着考,结果出现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状况。
就是说,三十岁考中明经科的,那你绝对算是太老了,但是你五十岁考中进士,那你还只算少年得志呢!
当然,科举制度只是一种相对公正的人才考核办法,并不代表能将所有具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囊括进来,换句话说,没有考取进士的读书人不一定不是人才。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六月,李世民因天旱下诏,命令文武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长安中郎将常何回府后,向门客征集对策。
常何的门客们一听说要给皇帝提意见,大多数人吓得不轻。妄议朝政,在一般朝代,弄得不好是要掉脑袋的,谁敢提?但端了人家的碗,就要受人管,门客也不能光吃饭不献策呀,没办法,大多数人很聪明的绕着弯子歌功颂德,就像现在领导让下属提意见,结果下属们最大的意见是领导工作太努力、不注重身体一样!
但有一个门客不知好歹,却正儿八经地写了二十多条建议,递给了常何。
常何是常在李世民身边混的人,知道李世民心胸宽如大海,让提意见,你就大胆提,他是不会降罪的,于是将这门客写的二十多条意见全部上呈李世民。
李世民看了常何递交的意见书,大吃一惊,真知灼见呀!
但转念一想,常何你一个大字不识几箩筐的武将,怎么会有这般见识?
常何很老实地回答说,是他的一个叫马周的门客写的。
李世民大喜过望,这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呀,立马召见。
皇宫离常何的府邸也有不少路,传旨的太监骑马急驰而去,可一刻钟过后,那个叫马周的人还末到,李世民着急了,又派一批人去催,一连派了三批人,好不容易将马周带到宫殿之中。
两人一交谈,马周不卑不亢地向李世民谈了很多当时政策上的得失。
李世民通过交谈确认此人是个货真价实的人才,于是毫不犹豫地任命他为监察御史(就是专门提意见的官)。
马周是个科举不弟的落魄书生,当时为了混饭吃,才混到常何的门客队伍中的,终于得到这么一个天大机遇才被李世民发现。
通过这件事,李世民认识到,还有一些真才实学的人,科举考试时发挥不好而遗漏了。
为了广揽人才,李世民又准许大臣们举荐,当然被举荐的学子们也要参加考试,只不过被举荐后,主考官对被举荐的学子有了更好印象,那么被举荐人就更容易录取。
那时候,阅卷是不封姓名的,封姓名阅卷是宋朝的事了。
于是,又出现了“行卷”现象。
所谓行卷,就是考生在考试前将自己平时写好的诗赋作品汇集成卷,投给朝中名流,让名流大臣们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加以引荐。直接投给主考部门礼部的叫“公卷”,“公卷”是要上榜公开评判的,这一过程叫“通榜”。
行卷并不算作弊,就像现在高中生如果获得全国竞赛大奖可以在高考时加分一样。
唐高宗之后,行卷风气大盛,本书所涉及的诗人很多都行过卷,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比如说白居易的《赋得原上草》这首诗就是行卷作品之一。

其实,开行卷风气之先河的还是唐太宗李世明。
贞观八年,剑南道(现在的四川)巡察使刘大亮发现了一个天才,七八岁就已熟读四书五经,十三四岁就能写诗作赋,于是他向李世民推荐了这位名叫李义府的天才。
李义府终于得见李世民时,李世民正在狩猎,随手射下一只乌鸦,赏赐给李义府,并命他即兴赋诗,想试试李义府的才学。
李义府捧着乌鸦,略作恩忖,便赋诗一首:
咏乌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
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此诗起首借“金乌”神话典故,第二句语出古典名乐《乌夜啼》,前两句借典雅正,三四句表达了对乌鸦的同情外,还一语双关地表达了引荐地诉求,确实是首很不错的即兴诗。 能够在仓促间,吟出这么高质量的诗,表明李义府的才气确实名不虚传。
李世民何等睿智之人,立即听懂了李义府诗中喻义,也被李义府的才气所打动,于是随即一笑道:“吾将全树借汝,岂唯一枝?”
这之后,李义府果然高中进士,而且官运亨通,当上了监察御史。
不过此人品德卑劣得一塌糊涂,表面上卑谦恭让,逢人便笑,遇见路上陌生人,都能让陌生人感觉他像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但背地里,此人贬损同僚,投机钻营,贪赃枉法,在高宗时期兴风作浪,甚至将唐太宗的大舅子、唐高宗的舅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给逼自杀了,人送绰号“李猫”。
可见,有才无德,不是人才而是人渣。
李世民再英明,也无法预料宵小之心!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3 09:35:27 +0800 CST  
第三章“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唐太宗与唐诗(二)

李世民打仗是把好手,但骨子里还是具有文艺情怀的。老李家有文艺基因,仅唐朝,大诗人就有李白、李贺、李商隐等,大音乐家有李龟年、李隆基,大画家有李思训、李道昭,大书法家有李邕、李阳冰等等。之后的老李家文艺大咖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如果你遇到老李家搞文艺的人,哪怕他籍籍无名,也请抓住机会让他签名、与他合影吧,因为说不定他就能成为文艺大咖!
毫无疑问,文艺青年李世民也喜欢写诗,《全唐诗》开卷就录有他的《帝京篇十篇》等八十八首诗。他的诗总体来看,用词虽然奇崛,但新意不足,平淡无奇,而且大都属于宫体诗。毕竟他的职业是皇帝,日理万机,写诗这种事根本不值得他多花精力。
我们来选几首拜读一下,一般读者可能真没有读过李世民的诗。
赠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疾风知劲草”并非他的首创,源自于光武帝刘秀,至于“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这三句,感觉是从四书中拼凑出来的语录,所以平淡得很,不过通过这首诗我们也知道了“怀仁堂”名字的来历。
帝京篇十首(节选之一)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这种写帝京的诗,明显传承了齐梁宫庭诗的绮丽空洞。对比一下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你就觉得李世民与职业诗人还是有很大差距。
再看看他为纪念魏征写的一首诗:
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
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夏人。
这首诗感情是有,可惜的是比兴得不够感人,对比一下李白的《哭晁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同样是写友人辞世,李世民写道:“天上的台星失位了,我损失了一位良臣啊”;李白写道:“你就像那明月沉到碧海里,永不回归”。同样写悲伤心情,李世民写道:“我只能在云台上掩面哭泣”;李白写道:“白云都伤心得低垂下来笼罩苍梧之地”(‘苍梧’又引用了舜葬之地的典故)。
这么一对比,我们是不是感觉到一篇像报告,干巴巴的,一篇像现代抒情诗,声情并茂呢?
拿李白的诗来对照,并不是要批判李世民的诗写得平淡无奇,而是想通过对比来说明贞观之后的诗比齐梁宫庭风格的诗高在哪里,同时与读者共同提高唐诗的欣赏能力。
当然,我们不能期望一代明君还要成为一代诗豪,更何况,文艺青年李世民的最大文艺爱好并不是诗赋而是书法。

李世民酷爱书法,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
太宗时期的弘文馆学士中就有三位在书法史上影响巨大的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这三人与稍晚的薛谡(魏征的外孙)在书法史上号称初唐四大家。而欧阳询、褚遂良与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又并称唐楷四大家。
李世民看这三个学士的奏章,有时候就忘记了奏章内容,对照上面的字迹偷偷临摹。
时间一长,李世民的书法水平也大幅度提升,但是他的“戈”笔怎么写也没有虞世南写的遒劲有力,这让他很郁闷。于是,有一天,他写了幅书法作品,其中“戟”字的“戈”空着没写,待虞世南来时,让他补上了。
李世民对这幅作品很满意,召来魏征欣赏,还自鸣得意地说:“我最近书艺长进了,连'戈’笔都写得不逊虞世南了!”
他的本意是想让魏征好好拍拍自己的马屁,谁知魏征这个直货,端详了半天,却冒出一句:“陛下这幅作品除了'戟’字的'戈'笔不亚于虞世南外,其它的一般般,还达不到虞世南的水平。”
李世民尴尬得脸都绿了,但他毕竟是心胸宽广之人,绝不会为这种小事迁怒于魏征,只是暗下决心,继续练习,心想自己的书法即便超越不了虞世南,也要让魏征之流为之叹服。
要达到虞世南的水平,自然要向比虞世南书法水平更高的人学习,谁的书法水平比虞世南还高呢?答案只有一个:王羲之!
于是,李世民下令收购王羲之的全部书法作品!
好在王羲之所在年代离李世民所在的年代还不久远,只有三百年不到的时间跨度,唐初还有他不少作品原迹存在。帝王一声令下,民间自然是无不响应,乖乖双手奉上。
没用多长时间,李世民就收购了三千多幅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应该是王羲之的存世作品都被他收购绝了,以致于后来民间再无王羲之书法真迹存在了。
可是,让李世民闹心的是,王羲之最得意的神品《兰亭集序》却没有寻到!
李世民闹心,手下的办事人员自然更闹心,先领导之忧而忧,后领导之乐而乐嘛!
这些人也不是吃素的,多方打听,终于探得《兰亭集序》在一个叫辨才的和尚手里。辨才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的徒弟,显然这个消息很可靠。
于是,李世民急忙将辨才请进宫,告诉这个和尚,只要你将《兰亭集序》献出来,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
情真意切啊!
可惜老和尚头一扭道,你给什么都没用,《兰亭集序》在战乱中丢失了!
李世民怎么会被老和尚一句话骗得过去呢?但人家说丢了,你也不能再逼呀,这种事,换了别的皇帝,恐怕就要暴跳如雷,抄和尚的庙,灭和尚的门了。但李世民就是李世民,他不会干这种事。
怎么办?既然你骗我,那我就诓你!
于是,一个书生就出现在辩才老和尚刚任主持的越州(现在的绍兴)永欣寺中。
这个书生可了不得,诗琴书画样样精通,与老和尚一番交往,又是谈画又是抚琴,又是下棋又是赋诗,让老和尚惊为天人下凡。
辩才虽然是个和尚,但骨子里还是个文艺青年,文艺青年最可爱的地方就是喜欢以文会友、结交知己而且缺心眼。
这个叫萧翼的书生,不但才艺爆棚,而且还是梁元帝的曾孙,引这样一个知己,辨才和尚当然觉得机不可失。
于是,辨才留萧翼于寺中,彻夜长谈。
谈到后来就谈到书法,萧翼说,我最敬仰的书法家就是王羲之,所以为了买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倾家荡产,但我一点都不后悔呀,大师既然如此厚待与我,我就将我买的珍品与你共同鉴赏一下。
辨才求之不得,他也算是王羲之的嫡系传人,但除了欣赏《兰亭集序》外,还真没见过王羲之的其它作品。
于是他满怀感激地鉴赏起萧翼收藏的珍品。辨才在鉴赏,萧翼不失时机地大吹特吹他收藏的珍品有多高妙。
其实萧翼带来的王羲之作品,只是两幅尺牍而已,虽然是真品,却与《兰亭集序》还有差距。
文青最受不了别人在自己面前显摆,尤其是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
听得萧翼大吹特吹,辨才冷哼一声道:“你的藏品是真迹不假,不过并不见得是书圣最好的作品!”
萧翼故作惊讶道:“大师难道还见过更好的?”
辨才心想,自己是大师矣,大师没有镇场子的东西,会乱说吗?
于是,将藏在寺中梁柱里的《兰亭集序》取了出来,震慑萧书生。
萧书生是被震慑了,这幅作品果然就是唐太宗日思夜想的《兰亭集序》真迹。但他立马说这是件膺品,两人争执了一阵子,萧书生很不屑地走了,并且将自己的珍品留给辨才对比鉴别。
过了几天,辨才和尚外出办事回来,赫然发现萧书生留下的尺牍与自己的《兰亭集序》不翼而飞,案几上只留下一封书信。
书信自然是萧翼留下的!
萧翼在信中说,自己其实是朝庭监察御史,奉皇上的命令来追查《兰亭集序》下落,现已带着《兰亭集序》回京复命,考虑到大师保管《兰亭集序》的功劳及我们的友情,我一定会恳请皇上赦免你的欺君之罪,并且我已传命地方刺史奉上三千石粮食作补偿。
老和尚看完,欲哭无泪,又惊又怒,立刻病倒了。
不过,两天后,越州刺史果然送来了三千石粮食,辩才只得命寺里和尚收下后兑付成银资,在永欣寺内修建了一座三层佛塔。
佛塔修建好后,辨才在悔恨、愧疚中溘然长逝。
李世民得到《兰亭集序》真迹,自然十分高兴,升了萧翼的官,还给了不少赏赐。
可是,萧翼终究也是个文青,内心总是愧疚不安。一年后,他被内心的自责折磨得难受,便再度来到越州永欣寺,想向辩才道歉、求谅解。可是当他到达时,辨才和尚业已坐化。
萧翼又羞又愧,便毅然落发为僧,自称辨才弟子,传承辨才衣钵。
这件事确是史实,还被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画成一幅画《萧翼赚兰亭图》,这幅画现在还藏在辽宁省博物馆。
只不过萧翼是不是出家当了辨才弟子,史上并无记载,属民间传说。但我希望是传说中的结果,也好歹给读书人一点良知上的光环。
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将他推上了书圣宝座。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研 书,并且确实得到王羲之的书法精髓,从他传世的《温泉铭》等碑帖看,他的字颇有书圣韵味。
可惜的是,在书法史上,李世民的字并不被后人推崇,因为书法是最讲究风格的艺术,不能推陈出新、独具风格的书法家,是难以名垂书史的。
李世民对书法的狂热,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他居然将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包括《兰亭集序》,甚至他瞧得上的当世欧阳询、虞世南等人书法作品,一咕脑带进了昭陵里。
那意思是,他死后有空了,可以好好研习书法!

李世民的英明,作者无需赘叙。他开创的大唐盛世,让中国人无比自豪,所以,时至今日在国外的华人聚居区都叫“唐人街”。
关键的是,正是他以浓浓的文艺情怀,将传统的中国文化推上了历史的高峰,所以,即便他将《兰亭集叙》带进了棺材里,我们也没必要过分地指责,好歹他还留下了双钩摹本,供后人观摩研习。
他是一个好皇帝,也是唐诗与书法的引路人。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3 09:37:25 +0800 CST  
第四章 “居高声自远”——贞观年间的诗人们
贞观年间的诗文,主体倾向其实还没有摆脱梁陈宫体诗范畴,只不过是从梁陈宫体诗的珠帘锦帐、朱唇翠袖这种靡靡之音中,逐渐转移到巍峨的宫殿、整齐的仪仗队这种表现自豪的内容上来。就像梁陈的人在唱《美酒加咖啡》,唐初的人在唱《咱们工人有力量》一样。
唐初宫体诗代表人物是上官仪(608年—664年)。
上官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可是他的孙女——上官婉儿,想必大家必不陌生。
上官仪也是弘文馆学士,到唐高宗时升为秘书少监,每有宴会,他都得以参加并且应诏赋诗。后来高居宰相位时,他的诗文广为流传,时人称为“上官体”,并纷纷效仿,致使初唐诗坛在相当长时间内应制诗泛滥。
我们先来看看他写的“绮错婉媚”诗。如《八咏应制》“瑶笙燕始归,金堂露初晞。风随少女至,虹共美人归。”“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这些诗句够婉眉的了吧?简直就像近代人口中“金粉世家”似的,都来写“红粉”啊“蝶莺”啊,诗里都是些充满脂粉气的词,你说腻不腻人,还有点文艺味吗?
写的稍微清新一点的,如《早春桂林殿应诏》:“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集。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碧空。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
上官仪写的唯一一首清新的诗《入朝洛堤步月》:“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这是一篇即景诗,写得悠然清虚,而他也终于凭这一首诗获得后人赞许。
上官仪的应制诗虽然内容空泛,华而不实,但他总结出了一些六朝以来诗中运用对仗的写作技巧,提出了“六对”、“八对”的规律,并应用到诗作中,对提高对仗技巧、推动律诗成熟起到一定作用。
之所以将上官仪的诗拎出来,是因为需要他的应制诗与之后的唐诗作比较,然后我们才明白之后陈子昂提倡的复古运动,以及白居易等人提倡的新乐府诗是怎么回事。
上官仪是唐朝第一代进士出身,虽然风流倜傥,文采斐然,可是书生气十足,根本没有政治敏感性。
在高宗中期,由于反对立武则天为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被迫害后,他被提为宰相。可是被提为宰相后没几天,唐高宗与武则天又闹矛盾,这个政治上十分幼稚的书呆子立马劝唐高宗废除武则天,结果得罪了政治手腕强悍得震古烁今的武则天,下场可想而知。
武则天一哭二闹三上吊终于与唐高宗和好后,想出一个一箭三雕计谋,组织人上奏上官仪与废太子李忠暗中勾结谋反,将上官仪一家男丁诛杀怠尽,女眷全部充入皇宫掖庭为婢打杂。
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刚出生不久,便随其母郑氏入宫为奴。郑氏亦出于书香门第,即便整天洗衣倒马桶累得半死,也精心培养上官婉儿,教她读书吟诗。
上官婉儿天生机敏聪慧,十岁出头,便因文才名动掖庭,在十四岁时,终于被武则天知晓,并立即召见了她。
武则天当场出题考较,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境优美,是一般文人花很长时间也难完成的佳作。
武则天刚当皇帝,急需要个女秘书,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欣喜之余,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上官婉儿从此走上政治舞台,在朝庭中掀起的风浪,作者会在之后的篇章中介绍。
还是回到贞观年间,扯一扯这时候诗人的事。

尽管上官仪的应制体很受当时人的追捧,但贞观年间还是出现了几首或隽永、或高古、或散淡的诗篇,与应制体风格迥异,对后代诗人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
先来看看虞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清新隽永,为唐代咏物寓意寓理诗开创了一个好的风气。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的含意应理解为:品格高的人,声名远扬并不是凭籍外在的力量。
这首《蝉》对后世影响较大,以至于后世以蝉为题材的诗不下数十篇,比较出名的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梅尧臣的《秋日咏蝉》等。
虞世南(558—638),是浙江余姚人,由陈入隋入唐,历经三个朝代,外表懦弱而内心刚强,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李世民即位后,又任弘文馆学士,后入凌烟阁排第二十位。
李世民评价他:“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辞藻,五曰书翰”。意思是说虞世南有五样东西是空前的:一是忠诚正直,二是兄弟友爱及孝心,三是通晓古文,四是诗赋,五是书法。
后来甚至有人评价虞世南是与颜回一般的亚圣。
虞世南确实是典型儒家君子,年少时与其兄虞世基在硕儒顾野王门下学习,并且拜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为书法老师。年轻时的虞世南勤奋好学,在顾野王门下学习十几年,经常因惜时而不洗脸不梳头。二十五岁时,他与兄长虞世基一起考中隋朝比进士还要高阶的秀才。
他的兄长虞世基在隋朝时很发达,后来非常显贵,甚至他的嫂子都打扮得跟王妃一样,锦衣玉食。虞世南与他们居在一起却一直不改本色,依然粗茶淡饭老布衣,清贫节俭。
隋炀帝下扬州时,宇文化及反叛杀君后,也将斩杀虞世南的兄长虞世基,虞世南抱着虞世基痛号悲泣,请求宇文化及,让自己代兄赴死。宇文化及没有答应,依然处死了虞世基,虞世南抱着兄长的尸体哀嚎了三天三夜,整个人都因此瘦变了形。
虞世南请求代兄赴死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后人还经常将这一事迹当作兄弟情深的典型,来教诲子女们友爱和睦。这也是李世民称赞他‘友悌’是二绝的原因。
虞世南在诗赋方面,对宫体诗泛滥持反对态度。李世民有一次写了首宫体诗,让虞世南来唱和,虞世南劝谏道:“圣作固然工整,但内容却并非文雅端正。陛下喜欢的,下面的臣子百姓必然趋之若鹜甚至过犹不及,臣怕这首诗一旦传出去,天下人效仿,坏了文风,所以我不能遵命唱和!”
贞观年间,除了魏征外,虞世南也是有名的谏臣之一,可惜他当时年龄大了,于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就去逝了,否则萧翼赚他师弟辨才和尚《兰亭集序》的事也不会发生,甚至上官体诗也不会泛滥。
其实虞世南最大的成就应该是书法。他虽然师承智永远习二王,但他的字在晚年自成一体,风格是清丽中透着刚健,被世人称为“虞体”。
不仅如此,他的学生兼外甥陆柬之也是唐朝著名书法大家。如果‘陆柬之’大家没怎么听说的话,他还有一个外曾孙,叫张旭,想必大家听说过吧?不错,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草圣张旭!
还有一点必须说明一下,虞世南恐怕是文人中最长寿者之一,他活了八十一岁,仅比贺知章(85岁)少活几年,哦,还比欧阳询(85岁)少活几年。
据查,唐朝人均寿命只有二十七岁,活过八十岁的真是很少见。初唐时期这三个活过八十岁的名人有个共同头衔,那就是书法家。从古至今,要论最长寿的职业,非书法家莫属,所以你想长寿,就请练习书法吧!

弘文馆学士中,除了虞世南外,魏征其实也是一位优秀诗人,只不过第一谏臣的名头盖过了诗人名气。
我们选一首拜读一下:


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魏征的诗与他的人一样,直抒胸臆,气魄伟岸,格调高古,为后来的陈子昂、张九龄及李白的古风诗开了先河。
魏征其人其事,大家都很熟悉,所以作者不作赘述。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4 07:16:57 +0800 CST  
上官仪也好,魏征也罢,他们都是当朝权贵,能够被记入唐史的主要原因,不是诗文而是政治。贞观年间,能够因诗文名气而被记入唐史的民间诗人是王绩。
王绩(585年—644年),字无功,号东皋子,唐绛州龙门县(现在的山西万荣县)人,自幼好学,博闻强记,十一岁时就来到长安,拜见隋朝宰相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
隋末唐初,山西绛州龙门县不知怎么的,文武气运大爆发。
龙门县文出了个王家“三棵树”:王通、王绩、王勃。王通是王绩的兄长,是隋朝名闻遐迩的大儒,如果不是王通的名气影响,估计杨素也不会见一个十一岁小孩王绩。王勃,就是那个写《滕王阁序》的大才子,是王通的孙子,王绩的侄孙。
龙门县武出了个薛仁贵(614年—683年),不错,就是《说唐全传》中的那个应梦贤臣,到现在都家喻户晓的薛仁贵,不过薛仁贵的出生地现在划为山西河津市,与三王出生地通辽镇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县市了。
王绩,通过他的字“无功”,我们就知道他是个实实在在的道家信徒。王绩曾为《老子》与《庄子》作注。受道家散淡思想的影响,他性情简傲,行为率真疏放,一生都在追永魏晋隐士遗风。
先看看他写的一首代表性诗作: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首诗,是不是像现在人拿手机拍了个东皋(诗人隐居的村庄)日暮时的短视频?清新却不失高古,前面写景,最后一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立马将眼前的景,与晋代竹林七贤隐居长歌,及商周时期的伯夷采薇而食饿死在首阳山的典故联系在一起,含蓄地表达出追怀古代隐士的思想。
这首诗是不是很具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只不过陶渊明写得更散淡,有怡然自得情怀,而王绩写得有些消沉,“徙倚欲何依”显得畏畏缩缩地,没有陶渊明那“悠然见南山”的淡然。
确实,王绩最崇拜的人就是陶渊明,陶渊明写了个自传叫《五柳先生传》,他也写了个自传叫《五斗酒先生传》。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三件事是:读书、饮酒、写文章。他老先生无疑也要继承这三方面志趣,读书没问题,他读的书不比陶渊明少,但写文章就不见得了,怎么写也赶不上陶渊明,那么他就在饮酒上甩陶渊明一大截!
“五斗酒先生”听着就能把人醉死,可王绩老先生五斗酒下肚还头脑清醒,吟诗作文不耽误!
王绩是个大酒徒,还专门写过《酒经》、《酒谱》。这老先生一生将“酒徒”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只要谁叫他去喝酒,不管你是达官贵族还是贫贱百姓,他都跑得两脚不粘灰,然后一场酒下来,他悠哉悠哉,别人全都爬下。
隋炀帝大业元年,他通过推荐考试中进士,然后吏部就想留他在京城做官,他知道自己的德性,心想在京城做官能随便喝酒吗?于是自愿到六合县当了个县丞。
这家伙,当县丞时正事不干,整天只知道喝酒,于是就被顶头上司给弹劾了,当时正值天下大乱,他一听说上司弹劾了他,也不等处分下来,就直接辞官不干了,还说:“到处都是天罗地网般的束缚,还不如回家喝酒去!”
好在跑回去了,他躲过了隋唐更替的一劫。
李渊建唐之初,朝庭又征诏前朝官员。他的名气不小啊,于是又被召去在门下省待诏。门下省待诏就是在门下省等候,随时听侯皇上调谴的意思。
按照门下省的惯例,每天供给待诏们三升美酒。
待诏们是人才啊,领导得关心,得了解他们思想动态,于是领导派人问他:“你在这当待诏,快不快乐呀?”王绩皱眉道:“只有这里的美酒还让我有点留恋啊!”
这意思是,如果不是能免费提供美酒,我就要拜拜了!
领导一听,知道这位大爷是个酒徒,赶紧命人每天供他一斗美酒,所以同僚们都称他为“斗酒学士”。
就这样,老先生干了几年,待李世民上台时,他又不干了,称病辞官回家喝酒去了。
过了几年,李世民又征诏隐士贤人,当地刺史不敢怠慢,又将他推到朝庭去。
这次吏部本打算安排他到六部二十四司中去当差,但他听说太乐署史焦革特别会酿酒,于是毫不犹豫地要求去太乐署当太乐丞,吏部领导头晕,说你现在的品级比太乐丞要高呀,这么安排怎么行呢?王绩说领导你别管,这是我自愿的!
七磨八泡地,吏部也只好同意了他的请求,派他当了太乐署太乐丞。
他这哪里是要当官啊,分明是哪里有酒去哪里嘛!
到了太乐署,他是耗子掉到米缸里了,整天不是喝酒就是跟焦革学酿酒,那个快乐呀,让他挥笔写下了不少与酒有关的诗,选两首如下:
醉酒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独酌
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
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可惜好景不长,没几年,焦革死了,他悲伤得又要辞官,但焦革妻子说,你还留下来吧,我送你酒便是,他这才留了下来。
没几年,焦革妻子又去逝了,王绩哭天怆地道:“天不使我酣美酒邪?”
于是,他老先生又毅然决然地辞官回家去了。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王绩病重,写下自己的碑文后溘然长逝。
王绩的一生仿佛是晋代隐士活在唐代一样,恃才放旷,任性不羁,活在自我理想中。不过,他的诗独树一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先驱,并且对唐代五言律诗的成熟起到推动作用,是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奠基人,在上官体泛滥的时代,尤其显得弥足珍贵。
王绩诗歌方面的主要作品有《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醉后》、《独酌》、《过酒家》等。散文有《醉乡记》、《五斗酒先生传》等,还著有《老子注》、《庄子注》等。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4 07:17:35 +0800 CST  
第五章 “曲项向天歌”—— 骆宾王(一)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终于写到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赫赫有名的人了。
看到这首诗,想必大家都知道要写谁了,不错,就是那个让中国父母们羡慕了一千多年的神童——骆宾王。
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候写的,确实惊人!
不过如果你以为他是千年不出的神童,那就大错特错,因为与他同一时代,一家伙就冒出四个神童,另外三个叫卢照邻、杨炯、王勃。别以为骆宾王七岁写诗就了不起,另外三人中还有比他更牛的人,作者稍后再述。
很幸运的是,这四大神童并没有江郎才尽。成年后,他们共同崛起,打破了唐初诗坛被上官体笼罩的局面,真正为唐诗的迅猛发展吹响了号角,所以被后人称为“初唐四杰”。
骆宾王(619年—684年),字观光,浙江金华义乌人。他的名中带个‘王’字,很拉风,第一次看到这个姓名,还以为这是个王爷的封号,其实他的名与字取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所以他名宾王字观光。这名字起得很深奥,观卦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观国之风光,宜于作国王的宾客,也就是说要置身事外。
可是这位大才子似乎忘了他名字的真义,晚年一腔热血地投入到反抗武则天称帝的起义中,结果兵败后不知所踪,真的令人痛惜。
初唐四杰排名是“王杨卢骆”,为什么先写“骆”呢?因为他在四杰中年龄最大,经历最坎坷,文青味最足。
骆宾王并不是什么名门大户出身,他的父亲只是个小吏。童年时代的他,是在浙江义乌老家度过的,《咏鹅》这首诗是在他七岁那年,家里来的客人戏谑他时随口而吟的。
那位客人毫无疑问也是读书人,震惊之后将这首诗传遍天下,为他博得了江南神童的美誉。次年秋天,县里举办童子科考试。骆宾王再次艳惊四座,写出了一首《玩初月》:
忌满光先缺,乘昏影暂流。
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如果说,《咏鹅》是一幅童趣满满的画卷,《玩初月》则是一篇富含人生哲理的格言。
这就厉害了,一个八岁的孩童能够写出寄兴哲理的诗,谁能不叹服?
关键的是,“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这两句并不是他随意拼凑的,而是他认定的一生行为准则,既然做人如明镜,那又何必必钩曲逢迎?几十年后,李白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不是跟他很像?
这孩子思想太早熟了,当文青太早了,毋容置疑,命运多舛!
之后,他的父亲到青州任博昌县令,他们全家迁居博昌。在他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死在任上。没办法,他只好带着母亲与弟弟辗转至瑕丘县亲戚家落户,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少年时代。
别以为神童都文文弱弱,骆宾王在山东期间,受唐朝社会风气及当地传统的影响,也迷恋上了豪侠风范,舞枪弄棒、打架斗殴的事也没少干。
母亲与亲戚们也不能由着他胡来呀,毕竟他是神童、是读书的种子啊,读书人不考功名、不做官,能作甚?一家人日子不好过,还指望着他当官领俸禄养家糊口呢!
于是,在母亲与亲戚们的敦促下,骆宾王赴京城赶考去了。
前面作者已经讲过,在唐朝,考进士之前,考生行卷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风气。可是,骆宾王自恃才学精博,再加上出身低下,也没钱,所以根本就没有搞这一套,而是在考试前逛京城风光去了。
在他自传体长诗《畴昔篇》中的开头,写到这次考试的想法: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陵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这八句诗的意思是:我少年时期看重的是英雄豪侠之士,看不起权贵,考功名是为了养一家老小,到京城,我先好好逛逛风景,因为我认为,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谁会去考进士啊!
简而言之:我满腹经纶,要找权贵干嘛?
然而,考试之后的结果是,名落孙山!
好了,傻了眼了,从飘飘然的高空一下子跌到羞愧穷愁的低谷。
诗和远方是美好的,可是没钱没闲那就是扯淡。
从梦想回到现实吧,羞耻不说,一家人日子今后怎么过?进京赶考的盘缠还是老母亲向亲戚借的,七拼八凑才凑齐,没考中怎么回去?回去怎么办?让人奚落没关系,最起码要将借来的钱还掉吧!
几番思量,几番挣扎,骆宾王决定先返回故乡义乌,向族里亲友们求助。
在南下的途中,他写了首《途中有怀》:
睠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
涸鳞惊煦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
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这首诗读起来诘屈聱牙,唐初时候近体诗还未成形,文人们用典生癖,让现在的人读起来似是而非。“楚奏”典源于《春秋左传》原指囚人,因为被囚的人都十分怀念故乡,所以这里是指思念故乡的意思。“涸鳞惊煦辙”典出自于《庄子集释》,即“涸辙之鲋”,指在干涸车辙里面的鲫鱼。“乌裘十上”曲故出于《战国策•秦策》,说的是苏秦说秦王,上了十次书,待的时间长了,连乌裘都掉毛了,百两黄金都用完了,结果秦王还是不理他,所以指失落失望的意思。
这几个典故解释清楚了,这首诗的意思就明白了。整首诗前两句是说眷眷然怀念故乡,怅然离开秦关南下,三至六句说自己像涸辙之鲋,像落毛的凤凰,穿着素衣从三川(京城)出来,失望得像苏秦一样返回故乡。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别说我没有洁白的牙齿,这个世道看不起我这样颜值高的人。
够文青的吧?“我长的这么好着,还看不上我,我呸!”
典型的文青变愤青!
好在回到故乡族里后,族人们对他还是非常关怀,同情他的遭遇,给他不少资助,让这位曾经享誉江南的才子渡过难关,安然回到瑕丘家中。
瑕丘的亲戚们也不忍心看着这么一位大文青呆在家里啊,于是又托人找关系,在京城右卫军中,给他谋了份差事。
这份差事相当于服兵役,他虽然是读书人,但也习过武啊,所以在部队里干也行。
在右卫军当差期间,他结识了来京城的卢照邻。
卢照邻(约630—680年),是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十岁起就学习经史及《雅》、《苍》等,也是享誉一方的神童。
卢照邻当时是邓王李元裕府上的典签(处理公文的小吏),邓王很看重他,说他是自己的“司马相如”。
这两个人认识后,一聊天,都是神童啊,都是才高八斗的才子啊,一个说我十岁就博览群书,一个说我七八岁就诗出惊人呢,好在卢照邻很谦逊,于是两人惺惺相惜,结成朋友。
卢照邻得知骆宾王的遭遇后,安慰他道,出仕当官也不仅剩考进士一条道嘛,给王爷或者给节度使当幕僚,也是一条出路嘛!
一语点醒梦中人,不错,在大唐还有一条出仕当官的路可以走,当幕僚,时间一长,得到长官推荐,照样可以被吏部考核后录用,尽管仕途升迁的慢,但好歹有俸禄呀!
可是,当幕僚也要找关系啊,卢照邻自告奋勇地说我托邓王给你引荐。
别看卢照邻年龄比骆宾王小,但人家有大哥风范啊,以致于眼高于顶的杨炯后来都不得不服他,说出“愧在卢前,耻在王后”的话。
在卢照邻的运作下,骆客王终于被推荐到道王李元道的麾下,当了王府录事,也是负责起草记录公文的差事。
这种事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妙笔生花的奏章递上去,皇帝看了都龙颜大悦呀,于是乎道王对骆宾王另眼相看了。
得到重视的骆宾王终于开心起来。文青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钱给少一点没关系,只要你将我当个人物,我就很开心地跟着你干!
可唐制规定,在亲王府谋事的佐僚,任职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四年。那意思是,干时间长了,日久生情,容易合伙滋事。
所以在骆宾王任职三年之后,道王特意下了一道手谕,让他“自叙所能”。其实,道王的目的是希望骆宾王给自己写一份天花乱坠的自荐信,他好向上推荐他。
一般现实一点的人还不屁颠屁颠地奋笔疾书,可骆宾王这老先生文青病突然发作,大概是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写了封这样的书信:
“若乃旨韦其迹,乾没其心;说己之长,言身之善;腼容冒进,贪禄要君;上以紊国家之大猷,下以渎狷介之高节;此凶人以为耻,况吉士以为荣乎?所以令炫其能,斯不奉令。谨状。”
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自举用人”这个方法简直让人觉得不齿,所以我不会这样做,谢谢!
留下书信,骆宾王直接回家去了,留下道王一脸尴尬。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5 08:36:52 +0800 CST  
第六章 “曲项向天歌”—— 骆宾王(二)

离开道王府,回到瑕丘家里,骆宾王过上了耕读自误的生活。一开始感觉还不错,写下了这首《冬日宴》诗:
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
赏洽袁公地,情披乐令天。
促席鸾觞满,当炉兽炭然。
何须攀桂枝,逢此自留连。
一派把酒言欢、逍遥快活的样子。
但是读书人务农为生,谈何容易?陶渊明种地种得“草盛豆苗稀”,估计骆宾王也好不到哪里去,结果是没几年,家里已经“糟糠不赡,审算无资”了。
为生活所迫,骆宾王只得写信给认识的权贵们,诉说困情,期求引荐。
这些年,骆宾王虽然折腾来折腾去,但好文章好诗赋可没少写,其中的《帝京赋》、《畴昔篇》等引起巨大反响。
他发出请求信后不久,在麟德元年(664年)冬天,唐高宗李治要到泰山封禅,让沿途各州举贤。鉴于在文坛上的声誉,齐州各界推举骆宾王献赋,骆宾王于是写了篇《请陪封禅表》,将李治好好吹捧了一番。
文章递上去,李治一看,这篇表写得好呀,一高兴就封了骆宾王奉礼郎这么一个职务。
再高傲的文青,为了活着,也不得不低下头颅。
当然,唐高宗李治本就是个厚道人,而且也是一个比李世民更具有文人情怀的大文青,骆宾王吹捧他也不伤自尊。
奉礼郎是太常寺掌管礼仪的小官,从九品,相当于副股级。但是好歹有俸禄可领,比面朝黄土背朝天从土地里刨食强。
骆宾王干了一段时间,估计是他的文章名气太大,吏部又重新安排他去东台当了详正学士。

东台,即门下省,详正学士就是纠正公文文字的文官,这也是人尽其才了。
骆宾王从这时起才算真正当上了吏部在册的官了。不过,文青味比较足的人,在官场上是很难混得开的。自尊心强的人,预设的自尊底线太高,不经意的一句话都可能触碰他的底线,然后他就理论不休,这让人怎么相处?关键的是,骆宾王先生还是个侠义心肠的人,遇到他认为不对的事,不但要说,甚至还要出面主持公道。这样的人哪能不得罪人?
那些被他得罪的人又岂容他狷狂?骆宾王职务不高,但他所在的部门是中央核心部门啊,这样的部门又怎么适合这样的人呆下去呢?
于是,吏部领导一纸调令将他调到他最适合的地方去了——戍守边关。
他去的第一个边关是西域,有幸的是,他跟随的领导是薛仁贵!
这时候,他写了不少边塞诗如:《从军行》、《在军登城楼》、《于易水送人》。这些诗写得豪气勃发,如“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等句,让人热血沸腾,为盛唐时边寒诗兴起开了先河。
在西域,他曾目睹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英雄壮举,可以说,这激发了他的英雄情结,为他最后毫不犹豫参加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薛仁贵平定西域叛乱后,骆宾王又来到了四川,参加了平定蛮族叛乱的战争。
从军的这段时间,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笔杆子的作用,军中的动员报告(战斗檄文)都是他的杰作。
在四川的时候,他无意间碰到一位郭氏女子。这位郭氏女子一听说骆宾王之前曾在京城长安当官,立马像遇到救星一样,向他痛哭流涕地诉说起来。
说来说去,说的就是一个渣男在四川当官时与她好上了,那个渣男曾发誓对他不离不弃,她还为那个渣男生了个孩子,那个渣男后来因为去长安参加“典选”,所以不得不与她分别。分别的时候,渣男承诺她一回来就娶她。可是渣男一去两年了,居然音信皆无。而这两年,郭氏无依无靠,连孩子也夭折了,望穿秋水也不见渣男的影子,你说可不可悲?
骆宾王听罢,剑眉倒竖,怒问道:“那个渣渣叫什么?我若遇见他,一剑劈了他!”
郭氏哽咽道:“那个男人叫……卢照邻!”
骆宾王差点被一口气咽死,天晕地眩了一阵子才缓过神来。
卢照邻!咳咳咳……碰见肯定是能碰见,可我怎么能一剑劈死他呢?咳咳咳……但是,在一个弱女子面前豪言壮语了一番,总不能当放屁吧!
愣了一阵子,骆宾王咬了咬牙,心想朋友归朋友,正义归正义,我虽然不能一剑劈了你,但我也要让你为“忘情负义”付出沉重代价!
于是,骆宾王先生“愤”笔疾书,写了首《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的诗,寄给了卢照邻。
听听这首诗的名字,加个“艳情”二字,分明是想将卢照邻的名声搞臭嘛!
然而,事实并不是像他所想像的那样,卢照邻正并没有忘情负义,而是因为他正在经历“痛不欲生”的苦难,不想让自己心爱的人分担痛苦,所以才不与郭氏书信,本意是想时间一长让她忘却他。
这个桥段怎么这么熟悉?现在的苦情戏都是这样的哈!
真相是,卢照邻从四川回长安想考个进士出身,结果没考上,情绪自然低落。可这才是苦难的开始,接着他的父亲去逝,他又到太白山下为父守丧。守丧没结束,卢照邻又患上了“风疾”,这种病发作起来相当厉害,疼痛难当。这种病连卢照邻所拜的医药老师孙思邈都无可奈何。
卢照邻的病越来越厉害,最后连手脚都枯萎了,而他最终也不堪病痛折磨,投入颖水自溺而亡。
卢照邻肯定是收到了骆宾王这个愤青的诗,但面对死亡的人,自然不会再在意这些,所以没有回复骆宾王。
至于骆宾王得知真相后是何感受,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边关混了十来年后,有点功劳更有苦劳,吏部领导心想这家伙在外面磨砺了这么多年,臭脾气得改了吧?再说这家伙名气这么大,老是放在外面,世人也会妄议的。于是,按照吏制,吏部将他调回京城,先是补长安主簿(京城秘书长)职位,后调任御史台侍御史一职。
这个职务虽然只是从六品,但权力可不小,可以直接弹劾除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外的文武百官。换句话说,也只可以监察省部级以下官员,无权弹劾高官,更无权对皇上、皇后说三道四。
但是,担任这么大官的骆宾王已经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了,他感觉只弹劾官员己经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对最高领导的错误予以批评,才能实现他心中的理想。
于是乎,他对当朝“二圣”之一的武则天发起猛烈抨击!
一两次,武则天还可以忍,可是一二再再二三地,武则天再也忍受不了了!
你一个“侍御史”哪来的权力妄议朝政?
一项“僭越礼制”的罪名落在骆宾王头上,他被定罪关入大牢。
在狱中的骆宾王是悲愤交加,写下了著名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呤。
露重难飞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中语句甚是悲凉,甚至发出“谁为表予心”的哀叹!为什么没谁“表予心”呢?因为你总是有意得罪人无意交朋友嘛!
这首诗还有个序言,作者省略了。纯从诗的文字角度看,这首诗的风格与他之前的诗有了较大转变,没有生癖的典故,已经通俗易懂,情真意切,将托物寓志的寄兴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那是因为,初唐四杰这时候已经有了明确的文学主张,冲破初唐时期的“绮错婉媚”文风,展现文人“风骨”,追求真情实意的实用性。
骆宾王在狱中关了一年,心生绝望之际,又恰逢朝庭改元(680年唐高宗改元永隆),大赦天下,他终于被放了出来。
虽被释放,但不是平反,官复原职是不可能的,保留官员身份已经是额外开恩,吏部给他安排了个临海县丞(从八品)的职位,让他悔过自新去了。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5 19:17:43 +0800 CST  
公元684年年底唐高宗病逝,唐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独揽朝政。两个月后武则天又废唐中宗为庐陵王,幽禁于别所,立相王李旦为皇帝,称为睿宗。
武则天将老李家人欺负得一愣一愣的行径,大多数人敢怒不敢言,但是有一个人旗帜鲜明地跳出来打抱不平,揭竿而起,决定以武力征讨武则天。
这个人叫徐敬业!
很多人并不知道徐敬业是何方神圣,但听过《隋唐演义》的人,肯定都知道那个李世民的狗头军师徐茂功——程咬金口中的“牛鼻子老道”。其实现实中的徐茂公叫徐世勣、字懋功,是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因功勋卓著,被李世民赐姓李,所以后来叫李世勣,在李世民上位后,他被封为英国公,且入了凌烟阁。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因避李世民讳而改为李勣。
徐敬业就是李勣的孙子,妥妥的名将之后、功勋之孙、愤青一枚。
骆宾王在临海当了二年县丞,感觉自己受到了埋汰,愤愤之下辞去官职,去“远方”了。
684年,已经六十六岁的骆宾王所到的“远方”恰巧是徐敬业揭竿而起的大本营——扬州。
文青遇到愤青,这两人是一拍即合。骆宾王立马大笔一挥,代徐敬业写了篇战斗檄文《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传告天下。一时间,天下响应,纷纷来投,徐敬业很快就聚集了十万大军。
骆宾王写的这篇檄文与三国时期陈琳写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并称史上最强檄文,又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并称骈文二绝。
这篇檄文好到什么程度呢?
据《新唐书》记载,武则天初观此文,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句时,惊问是谁写的,有人说是骆宾王,武则天感叹道:“有如此之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
被骂的人说骂她的人屈才了,可见这篇檄文煽动性好到什么程度!
由于檄文较长,摘录片段如下: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气吞山河,义正词严,谁读谁都会拍案叫绝!
然而,檄文写得再好,毕竟不能撒字成兵,在武则天派来的三十万大军镇压下,不到两个月义军兵败,徐敬业与骆宾王不知所踪。

十几年后,宋之问(后文介绍)从贬谪之地返朝,途中下榻杭州灵隐寺。当夜月光明媚,宋大诗人诗兴大发,吟出“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一联后却突然卡壳了,始终想不出合适的下联来,就在寺内摇头晃脑吟来吟去的,晃晃悠悠来到一禅房前。
禅房内一老僧正在长生灯下坐禅,忽然睁眼问道:“年轻人作甚?”
宋之问答道:“我想在寺院内题首诗,想出上联,却卡壳了,吟不下去了。”
老僧哂然一笑道:“你将上联吟我听听!”
宋之问于是将上联吟了一遍,老僧皱眉道:“何不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呢?”
宋之问一听,茅塞顿开,急忙返回房间将这首《灵隐寺》诗写完。全诗如下:
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末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寺,看余渡石桥。
写完之后,他发现就是老和尚说的两句最大气最精彩,如果没有这两句,整首诗就显得单薄。
宋之问,虽然人品不咋的,但在写诗方面,那也是个大才子呀!他心想这位老和尚才情咋比我还高呢,我吭哧了半天,也没吭哧个好句子,他怎么随口一说就如此精辟呢?
待到天明,宋之问急忙再去那间禅房,想找那位老僧问个究竟,可是人去房空。
宋之问找到扫地僧询问,扫地僧答曰:“此人乃是骆宾王!”
宋之问倒吸一口凉气,心想原来是他老人家啊,怪不得了,我搞不定的,对他来讲就是小菜一碟!
以宋之问的德性,本想立即去告密,但一想到告密之后,“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么好的诗句版权就不属于自己的了,便只好作罢。
骆宾王,正史说他被杀,民间传说他成为得道高僧,这或许是人们对一代文青的最好祝福!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5 19:18:42 +0800 CST  
第七章“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一)

前面写到骆客王七岁吟诗被人惊为神童的时候,作者说初唐四杰中还有一个比他更牛的神童,这个人就是王勃。
放下他写的那些让人耳熟能详的诗句不说,先看看这位能让诸位神童都汗颜的神童“神”了哪些事。
六岁时便能作诗,而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好友杜易简称为“王氏三株树”。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
《汉书》是很多进士都难读懂的书,颜师古是初唐弘文馆大学士之一,公认大儒(他的曾孙颜真卿更了不起)。十岁时,王勃就能将六经倒背如流。十二岁后,他觉得儒家道家经典没的学了,于是跑到长安跟着曹元学医,先后学了《黄帝内经》、《难经》、《周易》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均有所得。
如果说他只是个好学的学霸,那又错了。
十四岁(663年)时,王勃回到家乡后,立即写了《上绛州上官司马书》,要求当官,上官司马以手抚额惊叹道:“我的天啊,你是天降英才不假,可是你还没有案几高啊,长大一点再申请推荐好不好?”
王勃也没说什么,第二年就直接上书当时吏部领导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事的决心。吏部领导刘祥道也惊呼“此神童也”,但是年龄太小,吏部可不敢推荐录用。
王勃一看还不行,于是在麟德二年(665年),通过皇甫常伯向最高领导唐高宗献上了《乾元殿颂》。这篇颂文,文采绮丽,词美义壮,唐高宗看完是龙颜大悦,又听说是末及弱冠的神童所作,惊叹不己:“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从此,王勃文采名扬天下!
666年,十七岁的王勃行卷礼部领导李常伯《宸游东岳颂》,接着便参加唐高宗开设的幽素科科举考试,不出意外地及第,授朝散郎,进入公务员队伍。
一顿操作猛如虎,王勃实际上是不满十六周岁就当官了,成了大唐最年轻的官员。
如此璀璨夺目,就问你服不服?你不服都不行,人家才学摆在哪里,有本事你写出比他好的文章来!反正当时的大唐学子们都很服气,包括之前的神童骆宾王与卢照邻。
但是,就这样王勃,还真有一个人对他根本不服,甚至有些鄙夷。
这个人就是杨炯!
为什么呢?因为杨炯与王勃是同年的,都是650年出生,可是人家杨炯比王勃更牛的是,在十一岁(659年)的时候,就应弟子举及第,被当作神童举荐至弘文馆待制。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十一岁的时候就进入弘文馆学习(相当于科大少年班),有了公务员身份、领俸禄了,比王勃进入公务员队伍还早六年。
关键的是,杨炯自认为自己写的文章并不亚于王勃,所以听人将初唐四杰排序为“王杨卢骆”后,他不屑道:“耻在王后羞在卢前!”
事实上,杨炯的文采还是赶不上王勃的,只是他更狂一些而已。另一位神童卢照邻就具有君子风范,很谦虚地说:“愧在骆前喜在王后!”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王勃与杨炯参加的科举其实都不是进士科,所以并不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所以他们并不能立马担任重要职务。
王勃所授的朝散郎是文散官,是领俸禄的职级,并不是实职。就像按科级干部工资级别拿工资,不一定就在科级岗位上一样。
唐朝的文散官职级共二十九级分别为:开府仪同三司居从一品,特进居正二品,自从二品至从五品下都以“大夫”为名,分别是: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义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中散大夫、朝议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
自正六品上到从九品下,分别是:朝议郎、承议郎、奉议郎、通直郎、朝请郎、宣德郎、朝散郎、宣义郎、给事郎、征事郎、承奉郎、承务郎、儒林郎、登仕郎、文林郎、将仕郎。
王勃被授予的朝散郎为从七品上,与中小县令同一级别,应该说他当官的起点还不低。吏部给他安排的实职是沛王府修撰,实质上就是陪沛王读书。
与骆宾王出身寒门不同,王勃出生在典型的士族大家、书香门第。他的祖父王通是隋至初唐的大儒,叔祖王绩是初唐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畴为雍州司功参军,族兄族弟也都通过科举入仕,全家族男丁没有一个不是官员。
出身于诗礼簪缨世族,王勃自然带着世家子弟特质——风流倜傥,所以很得同龄人沛王李贤的欢心,无论读书游玩,他总是带着王勃。
这时候的王勃似乎感觉到自己仕途坦荡,感觉到可以施展他济世安民的远大报负,所以他意气风发,以致于在送同科老乡杜同学去蜀地出任县尉一职时,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中的少府是县尉的雅称,唐朝文人将县令称为“明府”,将县尉称为“少府”。三秦之地指长安附近,也有人雅称现在的陕西为“三秦”。五津是蜀中长江段的五大渡口,毫无疑问代指蜀地。“无为”就是“不要”的意思。
稍一注解,这首诗就很通俗易懂。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经成为千古经典名句,成为赠别中引用最多的成语。
能将送别诗写得昂扬向上,前无古人!
而这首诗也恰恰反映了王勃当时朝气勃勃的精神状态。
受到挫折之后的王勃,再写离别诗,就显得迷离了,于朦胧中传达出淡淡的忧伤。如《江亭夜月送别》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再如《别薛华》:“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这首诗应该是在他第二次受打击后写的,整首诗显得非常悲伤。
王勃这三首离别诗写的是同一个主题,却色彩风格大相径庭,恰恰表现出诗人不同处境不同心情。“诗为心声”不一定表现在诗句中,更多隐含于诗的意境之中。
王勃写的诗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中的“烟雾”意像出现得比较多,除了前面所举诗文中出现的“风烟”、“乱烟”外,在《秋日别王长史》中更是直接写出了“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的名句。王勃之后,历史上写“烟”的名句层出不穷,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而作者认为“烟”写得最好的诗句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6 10:47:32 +0800 CST  
世家子弟,一旦一帆风顺,难免轻狂。
王勃虽然天纵英才,但如王绩那般的狂放不羁的秉性,他显然也有遗传,更何况他还年少。少不更事的王勃在十九岁时拿文章开了个小玩笑,结果命运便拿他开了个大玩笑。
当时皇宫中风行一种斗鸡游戏,诸皇子之间也以斗鸡取乐。一次恰逢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也许是被一根“文筋”扯住了,居然兴致勃勃地写了篇《檄英王鸡》的檄文来讨伐英王的鸡!
这本来就是少年之间开玩笑的事,谁知他的文笔太好,名气太大,这篇檄文一出立即被人传播,七传八传就传到了唐高宗那里。
唐高宗读罢此文气得吹胡子瞪眼,骂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勃身为王府修撰,不知劝诫,反而作檄文夸大事态,着实轻浮,此人应即逐出王府!”
具有文人情怀的唐高宗为何对此事大发雷霆?
要知道檄文是两国至少是两军交战才用的公文,你说沛王与英王兄弟俩斗鸡,你弄篇《檄英王鸡》是什么意思?即便是玩笑之举,在那个迷信的时代,那么绝对是不好的预兆吧?
除了有挑动自己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嫌疑外,更重要的是此事还触动了皇室内兄弟相斗的疮疤。唐太宗就是通过兄弟内斗上台的,而唐高宗也是前面两个哥哥李承乾与李泰相斗之后,两败俱伤才得以上台的,你这么做是不是还有讥讽的意味?
也幸好是唐高宗李治得知这件事,如果换作是武则天,我怀疑王勃小命难保!
说明一下,斗鸡的两位主角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是高宗与武则天所生的第二与第三子,李贤后来被立为太子,却又被废。李哲后改名为李显,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李贤与李显的事,作者后面会写到)。
稍微懂事的人,要想在官场上混,绝对不会去开这种犯禁忌的玩笑,只能说王勃少不更事,显摆文采显摆得不对路。
逐出王府,官职一捋到底,王勃凭才情和苦心经营刚打通的仕途,就这样毁在一个玩笑中。
郁闷的王勃在长安呆不下去,也无脸回山西老家,就只好赴熟人比较多的蜀地漫游散心去了。
王勃在蜀地游玩了三年,写下了30多篇《入蜀纪行诗》,然后又回到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就为他在虢州谋了个参军之职。
此刻的王勃在蜀地游玩花光了积蓄,急着要俸禄,便毫不犹豫地去了虢州。
到了虢州没几年,这位大才子又干了件让所有的人都觉得无脑的事,以致于招来了杀身之祸!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6 10:48:18 +0800 CST  
第八章 “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二)

王勃在虢州干的荒唐事件是先私藏了一名叫曹达的官奴罪犯,然后怕走漏风声,便又杀了曹达,以了其事。
这件事真的让人很无语,名动天下的大才子这么无脑?
所以,后人没谁相信,新旧《唐书》里都将这件事归结为王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故意设计陷害所导致的。
作者认为曹达逃到王勃居所,有设计陷害的嫌疑,但杀了曹达这件事却是坐实的,否则王勃也不会认罪。那时候的法制,并不会像现在人们想像的那么不堪,何况王家是官宦之家,想凭空诬陷,并不容易。
犯了这么严重的罪行,按唐律那是死罪。王勃父亲王福畴请求顶罪,结果是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现在的越南河内)县令,而王勃死罪得免,收在监狱等待发配。
这时候又恰逢唐高宗改元(674年),大赦天下,王勃捡回一条小命被释放出狱。
唐高宗在位受武则天影响,改元二十多次,拯救了不少人性命。
王勃出狱后,在家呆了一年多时间,这期间朝庭宣布恢复他的旧职,而他是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绳,拒绝出仕。
王勃是个大孝子,一想到自己父亲被自己连累得发配到那么偏远的地方窘迫地生活,就不由得羞愧与自责,于是在675年毅然南下,决定探望老父亲。
正是他的这次南下,中国文学史上诞生了一座丰碑。
675年重阳节,洪都都督阎伯玙重建好滕王阁,举办开阁仪式,宴请天下名流。
滕王阁是滕王李元婴在洪都时候修建的,但修了一半,滕王被调到苏州当刺史去了。滕王是李渊第二十二个儿子,生于630年,那是李渊当太上皇的第四个年头了。李渊被李世民逼迫当太上皇后,无所事事,就一家伙给李世民生出二三十个弟弟妹妹来,给李世民添堵,估计这是最奇葩的报复儿子的手段吧!
滕王阁落成,这么大的事,总要写篇文章纪念一下吧?阎都督请来各地名流,除了共同见证、庆贺滕王阁落成外,最重要的目的是推介自己的女婿孟学士。
孟学士颇有文采,按照老丈人的安排,提前多天搜肠乱肚地写好了一篇滕王阁记,就等着阎都督酒过三巡之后,出来当场宣读,制造轰动效应。
举办宴会的时候,一位风流倜傥的公子翩翩而至,守门的士卒不认识,挡住了他,让他出示请帖,公子哂然一笑道:“我自长安来,路过洪都,与阎大人是旧识,恰逢阎大人举办盛会,故特来参加,你通禀一声便是!”
守卒赶紧上去通禀,阎都督探头瞧了一眼,发现根本不认识,但那公子气质俊雅,又自报来自京城,心想此人说不定是哪家官宦子弟呢,他这个地方都督也不好得罪京官,更何况他这是大宴宾客,多个人也就多双筷子的事,何必不让他上来呢!
于是,阎都督点头示意守卒请他上来。
这位不速之客不是别人,正是路过洪都来滕王阁赏景、顺便蹭吃蹭喝的王勃。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阎都督站起身,朗声笑道:“诸位名流,值此盛会,我想请位才子当场作文记之,以助酒兴,不知哪位肯赏光?”
参会的宾客心知肚明,正在闷头大吃,集蓄体力,以便孟学士宣读文章之后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可是阎都督话音刚落,有位俊雅公子也不知是三杯酒下肚的原因还是听到“作文”二字的原因,双眼发亮,蓦然站起身应道:“在下既然叨扰了都督,理当作文答谢!”
众人顿时石化,阎都督尴尬得揉了揉眼问道:“恕老夫眼拙,不知这位公子尊姓大名?”
俊雅公子长揖道:“在下山西绛州龙门县王勃是也!”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听了这句话缓过神来,然后将集蓄的准备给孟学士的热烈掌声提前释放,弄得阎都督只好跟着鼓掌。
那位可怜的孟学士脸色发白,不由得将抽出来的文稿捏巴捏巴塞进了袖袋里。
王勃是谁,他孟学士岂敢班门弄斧?
阎都督心里是五味杂陈,怨也不是喜也不是,只得咳一声,干笑道:“既然王博士大驾光临,那就劳烦作赋一篇,本都督年轻大了,不胜酒力,暂时小憩片刻,待你成文后,我再来欣赏!”
说完大袖一挥,躲到隔壁厢房里去了。
来的宾客兴奋啊,能亲眼目睹天下第一才子现场作赋,也是修来的福份啊!
于是,有人磨墨,有人斟酒,有人抱来被子。
读者一定觉得奇怪,王勃作文,有人抱来被子干嘛?
因为大家都知道王勃写文有个习惯,先饮一壶酒,然后躺倒在床上,拿被子蒙上头,酝酿片刻。酝酿好了,揭被而起,奋笔疾书,文不加点,须臾而成。
拿被子蒙头到揭被而起这一过程,王勃称之为“打腹稿”,这就是今天“打腹稿”这一词的由来。
宴会大厅里没床啊,王勃也不在乎,饮了壶酒后,就地卧倒蒙头,不到一刻钟,果然一跃而起,提笔疾书。
王勃在这边大厅里写一句,立马有人抄一句,跑到隔壁厢房里向阎都督报告。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这是起首两句。”
“也无新意嘛!”阎都督眼睛没睁,继续闭目养神。
“接下来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阎都督忽然睁开眼,一掌拍在椅扶把上,大叫一声:“好!”
禀报的幕僚吓了一大跳,阎都督自言自语道:“王子安当真是天纵之才,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啊!”
幕僚苦笑着刚要离开,阎都督忽然站起身,说道:“不必再传了,如此瑰丽文章,老夫若不亲眼见证,岂不引为憾事!”
当阎都督现身大厅时,王勃正写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天长一色。”
见到此句,阎都督浑身颤栗,泪流满面,因为他知道,自己也将与这篇文章一道千古流芳!
然而,写到此处,王勃刚刚激情大爆发,笔走龙蛇,一连串经典名句扑面而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无非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当写到“……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时,众人目瞪口呆,意思是,咋的,你这么瑰丽的文写完了,还要写诗?难道你的才情真如那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王勃点头一笑,有伶俐的幕僚赶紧换纸。
王勃拿起狼毫,接着写下了这首《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7 12:38:17 +0800 CST  
写完这首诗,王勃终于长吁了一口气,将序与诗呈给阎都督,讲了几句客气话后,便飘然离去。
读者们应该看到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少了一个字,不是作者遗漏,委实是王勃当时干的就是这种事,他就是将最后一句弄成了填空题,留给阎都督、孟学士及现场嘉宾们去做!
阎都督先是忘情地吟诵《滕王阁序》去了,待吟诵完序,再一看诗,顿时傻了眼,噫,这么好的文这么好的诗咋就留个空了呢?
在座的宾客也都是社会贤达啊,纷纷来做填空题。有人填“水”,有人填“独”,也有人填“近”,纷纷扰扰地,一时争论不休。
阎都督也是个行家啊,听了这些填空答案,觉得与原诗都不十分契合。揣摩王勃留空的原由,恍然大悟,莫不是这个王子安没路费了吧?既然这样,何不好人做到底?
于是他急忙命幕僚带上纹银千两,去寻王勃,让他将这个空填上。
幕僚带着钱赶上王勃时,王勃正慢悠悠地牵着马前行,似乎正在等人似的。
幕僚是个聪明人啊,心想阎都督所料不假,这个王子安不就是在等自己送钱来嘛!
于是他急忙上前,奉上千两纹银,干笑道:“阎大人十分感谢王博士能在洪都留下《滕王阁序》与《滕王阁诗》这样的美文,特命我奉千两纹银答谢,还望博士笑纳!”
王勃假意推辞道:“阎大人盛情款待了在下,再收费又怎么好意思呢?”
幕僚见王勃推辞,便说道:“阎大人吩咐,如果王博士推辞不受,就以此金买一个字!”
王勃故作吃惊状道:“买什么字?”
幕僚干笑道:“就是诗的最后一句少了的那个字!”
话说到这个份,王勃只得收下银两,不过他什么话也没说,只在上马后才哈哈大笑道:“告诉阎大人,我并没有少字,空就‘空’嘛!”
说完,扬鞭策马而去。
幕僚愣了半晌,一拍脑袋也哈哈大笑道:“原来就是‘槛外长江空自流’啊,哎呦呦,太妙,太妙!”
这件事一时传为美谈,也造就了“一字千金”的成语。

由于《滕王阁序》写得太瑰丽,如烟花绽放星空,飘洒漫天妙词美句,让人目不暇接,所以《滕王阁序》的名气远远盖过了《滕王阁诗》。其实,序与诗都是从古至唐亘未有之的巅峰之作。
《滕王阁序》除了景象描写得美仑美奂外,还用了多达二十多个典故,却无一不妥贴自然,抒发的情怀亦昂扬向上,所以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瑰丽的篇章,可以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滕王阁序》被选入了高中语文课本,现在中国的中学生都会背诵这篇文章,所以作者在这里就不再解析其中的典故。
在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两句,还催生了中国两大古典民曲《渔舟唱晚》和《平沙落雁》。
《渔舟唱晚》这首典子是根据《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句子,取意境谱写而成的,这好理解。但《平沙落雁》是从“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一句演化而来就让人费解了。
事情是这样的:明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被封贤王,所封属地即洪都(南昌)。朱权是个大大的文艺青年,当他读了王勃的《滕王阁序》后,被“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句话所吸引,他很想验证“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句话的真假。
在一个寒秋的早晨,朱权看着从南昌上空飞过的大雁,突然决定追随大雁去一探究竟。
就这样,他徒步跟随雁阵,一直从南昌走到衡阳。在衡阳回雁峰前,朱权果然发现南飞的大雁至此便纷纷回头,落在附近的湖中小岛上。那只小岛有平缓的白色沙滩,大雁在哪里嘻戏鸣唱。
面对如此美景,朱权抱琴而立,心潮澎湃,一首抒情的旋律在他脑际回萦。于是,他急忙取出纸笔,将脑海中的音律谱写了出来,形成了一首曲子。
这首曲子就是《平沙落雁》。

再说王勃写下了那篇千古传颂的《滕王阁序》后,便南下广州。675年11月为广州宝庄严寺(今六榕寺)写了篇《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碑文后,转道至防城,乘船出海。
于676年初到达交趾,见到了生活困顿的父亲。父亲王福畴与王勃作了长时间交谈,鼓励王勃振作起来,继续为国效力。
三月份,王勃带着父亲的期盼,从交趾起程回家,却不料遭遇风暴,落入大海,溺死于北部湾海域。
唐初文坛一代天骄就此殒落,如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时间虽短暂,却点燃了无数读书人吟诗作赋的梦想!
676年冬天,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在长安城内争相传颂,有人抄送一份到唐高宗手中,高宗读完拍案叫绝:“此乃千古绝唱,王勃真天才也!”
读罢序又读诗,高宗更加赞叹不绝:“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之后还能作出如此好诗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他,是朕之错也!”
于是高宗又问左右道:“现在王勃何在?朕要召他入朝!”
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矣!”
唐高宗愣了好长时间,才喟然长叹道:“天妒英才,可惜了,可惜!”
据说此时南昌城外的赣江江面上,一到晚上,就有人高声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句子。过往客人怀疑这是王勃灵魂末散。一次,一客船路过时,又逢吟声大作,有位游客对空高喊:“这句好是好,就是有点罗嗦,要是将上句的‘与'与下句的'共'去掉,岂不更加简洁?”
这位游客的话音刚落,江面上的吟诵声也随之而息,从此赣江水面上再也没有吟诵声出现。
王勃对这位游客的话是愤怒亦或是伤心,请读者自己评判。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7 12:39:06 +0800 CST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8 13:33:14 +0800 CST  
第九章“不废江河万古流”——初唐“四杰”综述

写完初唐“四杰”中的骆宾王与王勃,我们再来看看杨炯与卢照邻的经历。
杨炯(650—695),华州华阴(今陕西)人。作者在前面已经写过,十一岁就入弘文馆待制,也就是十一岁就当上了预备公务员,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但也别气,这位神童在弘文馆居然待制了十六年,才应制举后被补为秘书省校书郎,一个九品小官。
他所谓的弘文馆待制,也就是边学习,边等候吏部考试的过程。估计唐高宗是忙得忘了有位神童叫杨炯的事,关键的是也没有哪位大臣给他提个醒。
为什么会这样呢?文青呗,恃才傲物呗!
不服气王勃的事,前文已经提过了,但那也最多只得罪王勃而已。可他讥讽一些朝官为“麒麟楦”,那就将一朝臣子给得罪光了。
他说“每见朝官,目为麒麟楦”。这句话让人费解啊,人家问他,怎么就像麒麟楦呢?他回答说,就像戏里的麒麟,哪里是麒麟,只不过是头驴,刻画头角,修饰毛皮,看起来像麒麟,脱了马甲还是一头驴嘛!
觉得这话还不这瘾,又补了一句,那些没有德行学识的家伙,披着朱紫色的朝服,和驴身覆盖麒麟皮,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此恶毒攻击领导,换作是你来当领导,你推荐他吗?
活该他待制十六年,又在九品小官上郁沉三四年。
但杨炯并不是天生缺情商,估计在官场磨了三四年后,他的棱角被磨光了一些,懂了点人情事故,终于在681年,经中书侍郎薛元超的推荐而晋升为崇文馆学士。一年后又跃升为太子詹事司直。这个太子是谁呢?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个斗鸡时被王勃写了篇《檄英王鸡》的英王李哲,现改名为李显,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
可以想象一下,王勃如果这时候还在,又如何自处?所以开玩笑要分场合、看对象!
杨炯从九品小官一家伙窜升至七品官,并且担任颇为重要职务,当时的心情自然大好,于是写下了《庭菊赋》。
说实话,这首赋与《滕王阁序》及《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没法比,所以也名不见经传。
可好日子没过两年,杨炯的族兄杨神让跟随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兵败后被杀,他自然是受到株连,被贬至四川梓州担任司法参军。
直到690年,贬放期满回到洛阳,他被武则天安排到习艺馆当老师。
这时候的杨炯,棱角已被磨平,变得滑不溜秋,虽然内心对武则天安排的职位郁闷不满,可表面上却向武则天大献殷勤,献上《盂兰盆赋》,为武则天歌功颂德,可惜这时候宋之问比他更会拍马屁,将他比了下去。

692年,杨炯出任盈川(今浙江衢州)县令。好在他为政一方时,亲政爱民,以致于他在任上死后,当地百姓建了座杨公祠,祠内有杨炯塑像,并刻有对联:当年遗手泽,盈川城外五棵青松;世代感贤令,泼水江旁千秋俎豆。
相传,杨炯任盈川令后爱民如子,恪尽职守。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必到附近28都(相当于行政村)68庄(相当于自然村)巡视。杨炯所到之处,庄稼的害虫就会被白鸟吃掉,粮食丰收,六畜兴旺,深得百姓拥戴。
唐证圣元年(695年),遭遇罕见大旱,田地龟裂庄稼枯焦,百姓求神拜佛旱情未解,杨炯心急如焚。当年农历七月初九,杨炯仰天长叹,"吾无力救盈川百姓于水火,枉哉焉!"遂为求甘霖,纵身跳入盈川潭,以身殉职。顷刻,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旱情解除。当地百姓感其恩泽,为其建祠塑像,尊为城隍,长年祭拜。
杨炯在盈川县令任上去逝,大约在695年前后。
从此以后,当地百姓为求丰衣足食,四季平安,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民间都要发兴起举行"杨炯出巡"祭祀仪式,代代延续。随着年代久远仪式更加隆重,参加祭礼的基本上包括原属28都68庄的百姓,祭前,他们都要沐浴后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然后等待参加祭祀活动。
据《龙游县志》载,浙江省衢州市原盈川故址现为盈川村,村边建有杨公祠一座,也称城隍庙,内有杨炯塑像,千百年来香火不绝。传说该祠几经搬迁,地址有三处:第一处在盈川村西,旁大觉寺古庙边,建于宋代,毁于元初。第二处在盈川村东,旁衢江,划归龙游,于1940年拆除。第三处为现庙,于1986年6月倒塌,现仅存部分建筑。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一生所写的诗都为五言,其中最出名的一首诗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写得慷慨激昂,尤其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尾联,更是激发了众多读书人投笔从戎,到边关建功立业的激情。这首诗也成为开启边塞诗兴起的奠基之作。
杨炯前半生狂傲,但后半生则很务实,在王勃去逝后,他给《王子安集》作的序中,盛赞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对王勃的诗文更是赞誉:“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如果说“四杰”中的王、杨、骆历经坎坷的话,那卢照邻只能用悲苦一生来形容。
卢照邻(630—680),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相比与王、杨、骆三人六七岁能写出让人传诵的诗,他十岁左右博学能文就显得不太出彩。但他跟王勃一样,还拜在孙思邈门下学过医。
他自号幽忧子,似乎就注定了他忧郁悲苦的一生。
654年,卢照邻经推荐任邓王李元裕府典签,很受邓王器重,被邓王称为:“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668年被贬任益州(今成都)新都县尉。被贬期满,寓居洛阳,写下了名动一时的长诗《长安古意》。
这首诗中最出名的两句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这就是“只羡鸳鸯不羡仙”这句成语的出处。
这首诗奠定了他在当时文坛的地位,却又给他带来横祸。诗中有两句:“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却被小人们抓住把柄,告发他讥讽当时不可一世的武三思。因为武三思当时刚好被武则天封为梁王,于是当地府尹将卢照邻抓进了监狱。
后经友人营救,卢照邻终于被放了出来。这时候,他父亲又因他入狱又惊恐而逝。卢照邻悲痛难耐,在太白山守孝三年染上“风疾”。
这种病折磨得他痛不欲生,虽然三年守孝期满的时候,朝庭因他的诗文名气征他入朝为官,但他病情越来越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所以他根本无力应诏出仕。最终,不堪病痛折磨的卢照邻在写下《五悲文》后,投颖水自杀而亡。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8 13:45:12 +0800 CST  
从四神童成长为“四杰”,“王杨卢骆”虽然社会地位低微,命运坎坷,但他们以自己的才华为诗歌作出的贡献,让后人称赞膜拜。“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郑振铎赞王勃语)。他们是盛唐诗歌的“黎明女神”!
初唐“四杰”为什么会受后人推崇,他们的诗到底好在哪里,作者也结合文学史评论,解读如下:
初唐“四杰”将诗歌题材从宫廷、台阁的狭小范围解放出来,逐步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四杰”诗歌题材比较广泛,都写过激昂的边塞诗。而揭露社会现实、同情妇女不幸遭遇、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是他们诗歌中写得最多题材。
初唐“四杰”在诗歌特质上,高扬时代精神,以迥异于宫廷诗的“骨气”和“兴寄”,开启了盛唐之音。“四杰”都有政治理想,都希望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而聪颖早慧、少负才名,又使他们信心爆满,对自己建功立业的期望太高,可是恃才傲物的个性,注定不被当权者所容纳,所以他们的共同命运是沉沦下僚、遭遇坎坷。
对理想的期望与对现实的感伤愤慨交融在一起,就成为他们诗歌中呈现出的“骨气”与“兴寄”。他们诗歌的“骨气”具备刚健充实的气势和慷慨激昂的情怀,而这种“骨气”是那些没有经历命运坎坷的高官们所不具备的,所以高官们所做的应制诗、宫体诗“纤丽婉媚”,只知道粉饰太平根本没有真情实感。“兴寄”是“四杰”诗歌的表现方法,因物起兴、托物喻志(比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使他们的诗有很深刻的寓义。
事实上,除了诗歌题材与内涵外,初唐“四杰”还在诗歌体制上做出重大贡献。“四杰”诗歌各体皆备,但其中最突出的还是五言律诗和七言歌行。
五律以王、杨最为擅长,骆宾王也有不少佳作。在“四杰”之前,初唐五言古诗比较板滞,缺乏流畅圆美的声韵。“四杰”则注意在偶句中掺入散句,又适当运用虚词连贯上下句文气,使声调更加谐畅圆转。如“与君离别意,同时患游人”、“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等,在这里我们也找到了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天长一色”句中为什么要加“与”及“共”两个虚词的答案。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及杨炯的《从军行》,无论从平仄声律、文字对仗及起结作法来看,都已经是符合格律要求的五言律诗。
七言歌行则以卢、骆成就最高。他们在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扩展篇幅,并吸取辞赋的写作手法,通过反复排比、勾连,使这类诗歌获得更大的表现生活的能力。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及骆宾王的《帝京篇》、《畴昔篇》等,就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
初唐“四杰”处在古体诗向律诗(又称近体诗)的转型期,他们所作的五言律诗已经趋于成熟,不过当时的七言律诗还末成熟,所以后来也有人脱离当时的发展背景,尤其是“上官体”诗人,讥笑初唐“四杰”的诗粗鄙,所以杜甫写了首骂人的诗《戏为六绝句》为“四杰”正名: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不错,时至今日,一千三百多年过去,我们只知道写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天长一色”的王勃,只知道写出“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的骆宾王,只知道写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杨炯,只知道写出“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卢照邻,谁还知道那些对他们讥笑攻讦之人呢?
江河万古,日月可鉴!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8 13:47:11 +0800 CST  
第十章 “开箱验取石榴裙”——一首改变大唐国祚的诗

一首诗改变了大唐国祚,是不是耸人听闻呢?还真不是,如果没有这首诗,中国历史上就不会出现唯一一位女皇帝,大唐帝国也不会中间插了个十五年的武周时期。
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这首诗,让一个本已出家当了尼姑的武则天第二次走进皇宫,从而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最终废除了儿子们的皇位,自己亲自登上了皇帝宝座。
这首诗是武则天写给唐高宗李治的,名为《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翻译成白话是:因为想念你,想得面容憔悴、精神恍惚,我甚至得了色盲病了,将红的看成了绿的(由此可知得相思病的人千万不要开车上路,将红灯当绿灯,这比醉驾更加危险)。如果你不相信我长时间的泪流满面,可以开箱查验我石榴裙上的泪痕。
真真是情真意切、哀怨动人啊!一个女人为自己写出这样的诗,我相信任何一个有点浪漫情怀的男人看了都会动情,更何况情感本就细腻的唐高宗李治呢!
这首诗从长安感业寺转至唐高宗手上后,唐高宗是百感交激啊,马上去感业寺私会了武则天,然后让武则天蓄发还俗,并授意王皇后将她接进了皇宫。
这首诗原本没有诗名,因落款是“如意娘”,后来人便直接取名《如意娘》。如意娘是武则天的乳名,武则天显然很喜欢这个乳名,登上皇位后,改纪元为“如意”。
不熟悉唐史的人可能有点懵,这是什么鬼?武则天怎么当尼姑,她不是唐太宗的才人也就是唐高宗的“后妈”吗?怎么成了唐高宗的情人?
简单回顾一下前因后果。
武则天(624年—705年)原籍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自名为曌。为什么说自名呢?因为那时候女孩子一般的情况下,父母是不给取名字的,就叫乳名,她的乳名叫“如意娘”,这个乳名很“乳”,一开始叫“武如意娘”也没关系,但后来人家当上皇帝了,发个诏书什么的,署名“武如意娘”显然不合适,就是署名“武如意”也不符合她那千古唯一女帝的身份,所以她发明了一个“日月当空照”的字“曌”为名,这个字就读“照”。至于后人称“武则天”,那是因为她死后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和“则天大圣皇后”的缘故。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原本是个大木材商,在李渊起兵时给予李渊很大帮助,所以李渊建唐后封他为都督,并封应国公的爵位。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豪门贵女,有个堂哥杨师道曾为李世民的宰相,杨师道的夫人是李世民妹妹桂阳公主。
武则天就是在杨师道及桂阳公主的推荐下,十三岁时入宫的。唐太宗见她长的确实水灵,就赐号“武媚”,并封为五品才人。才人在唐后宫排在什么位置呢?当时皇帝的女人编制有一后、四妃、九嫔、四美人、五才人、八十一御女,这这编制可以看出才人地位显然不高。
养尊处优、无所事事、只等皇帝临幸的是嫔妃以上的贵妇,而才人是要打理后宫事务的,所以刚入宫的才人要接受严格教育和宫庭事务培训的。武则天在才人位置上呆了十一年,文章辞赋、棋琴书画被培训得样样精通。后来,又调到李世民身边做贴身侍女,也跟着学习了很多帝王之道。可以说这十一年,武则天为自己今后能够登上皇位,打下了坚实的素质基础。
才人一般很难被皇帝注意到的,为了吸引李世民的注意,武才人曾经自荐驯服烈马“狮子骢”,请求皇上赐予铁鞭、铁锤、匕首这三样东西。李世民疑惑问她为何,她说先用铁鞭抽打马,如果它不温顺听话就用铁锤锤它脑袋,再不行就用匕首宰了它。美貌如花的小姑娘,却说出如此凶狠之策,就连李世民听后都觉得毛骨悚然,愣了半晌后,才木然夸她有胆量。
这件事其实暴露了武则天性情刚烈、果断而不允许忤逆的强悍个性,李世名是个极睿智的人,当然不喜欢这样的女人。
后来,民间流传的“女主武王”的传言传到宫里,李世民听到后召来李淳风相询,李淳风说夜观天象,看到了太白星,预示女主天下,而且说他已推算出“女主”已在后宫。
唐太宗听后,便动了杀后宫女子之心,但李淳风以天命不可违相劝,这才让李世民打消了念头。后来恰巧武将李君羡说自己乳名叫“五娘子”,唐太宗大惊,因为李君羡虽不姓武,却是武安人又任职左武卫将军,还守卫玄武门,现在得知他居然有个女子乳名,唐太宗内心认定李君羡就是“女主武王”的那个人。于是没多久,李世民便找了个罪名将李君羡除掉了!
估计李世民再有想像力也不会想到一个后宫小才人会有谋取皇位的能力。
贞观二十三年(648年),李世民得了中风病,已经被立为太子的李治便天天守在他身边照料,而作为李世民身边的贴身侍女的武则天,自然也是天天守在李世民身边。李治与武则天天天呆在一起,眉来眼去的,如果不发展成为情人,武媚娘这个名字就算是白叫了。
唐太宗驾崩后,按照礼制,未生育子女的后宫嫔妃们一律到感业寺出家,为唐太宗祈求冥福,所以武则天被迫到感业寺当了尼姑。
李治刚登上皇位,自然是日理万机,时间一长,估计也将老情人武则天给忘了,一直没有联系她。性格强悍、精通谋略的武则天岂甘一辈子独守枯灯?
所以,一首小诗表心迹,两行长泪诉哀情。

李治想娶“后妈”这种事,即便是在大唐,也会承受大极大的阻力。但老李家的传承理念是,只要你足够强大,你就没有想拿却拿不到的东西,所以,性情温和的李治也敢走这一步。
而促成武则天顺利进入后宫的恰恰是李治的原配王皇后。
王皇后是个端着架子的冷美人,整天板着个脸,无风情可言,这让整天被大臣们弄得头晕脑胀的李治毫无温暖可言。倒是萧淑妃活泼温情,让李治比较依恋,所以,李治一下朝,就躲进萧淑妃房间里。
王皇后受到冷落,便想出“驱狼赶虎”的策略,想将李治的老情人武则天接进宫对付萧淑妃。她的想法没错,武则天进宫后,三下五除二就将萧淑妃干掉了。关键的是,武则天不是狼,而是一种让虎都害怕的彪,可怜的王皇后以为干掉萧淑妃她就有好日子过,谁知道除掉了萧淑妃后,自己是羊入彪口。她的那点伎俩,在武则天的手段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没多长时间,王皇后的位子就让武则天取而代之。
武则天比李治大四岁,又有主见又会体贴人,将李治伺候得幸福满满。而且,朝庭上的政事,他难作决断时,说给武则天听后,武则天总能提供非常正确的建议。一来二去,李治干脆将一些政事推给武则天处理。
时间一长,武则天剪除了那些反对她亲政的老臣,便走上了政治前台,形成了所谓的“双圣临朝”局面,而朝臣们也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
武则天走上政治巅峰所经历的艰辛,以及政局的诡谲风波,这里不作表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翻相关历史,毕竟本书以诗说事,不便作过多展开。
武则天当政后,对诗歌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因为她是诗歌爱好者,便直接将诗歌定为进士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将写诗与仕途紧密联系,让写诗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她是开创者。同时,她还开创了中国的武举科考。
正是她的大力提倡,盛唐诗歌的创作迎来了井喷时代。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9 12:24:19 +0800 CST  
说完了情真意切的《如意娘》这首诗后,我们再来看另一首令人心酸的《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
这首《黄台瓜辞》的作者就是前文提到的、王勃当时伴读的那位沛王——李贤,也就是唐高宗与武则天所生的第二个儿子。这首歌辞是李贤所作并令乐工歌唱的,目的是期望她的母亲武则天听到后,能够省悟,心生哀怜,不要再杀害自己剩下的三个亲生儿子了。
这首《黄台瓜辞》读过之后,比读曹植的《七步诗》还让人心寒。曹植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好歹是哀求兄长的,可这首辞却是哀求亲生母亲的!争夺皇权,兄弟相残,这是常有的事,可是母子相残,确实让人寒心!
难道母子之情在权力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我们常人无法理解!可是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不是常人。为了权力,她一连杀死了一个亲生女儿、两个亲生儿子,另外两个亲生儿子也差点被她吓死,也就是说这首《黄台瓜辞》并没有感动武则天,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她才不管“再摘令瓜稀,四摘抱蔓归”呢!
武则天一连给唐高宗生了两个女儿、四个儿子,说明李治是真的迷恋武则天的啊!
武则天生的第一孩子是位公主,李治特别宠爱,可是为了嫁祸王皇后,在王皇后探看后,武则天就悄悄将她用被子蒙死了。
这个可怜的小公主以她的小生命换来了母亲的皇后宝座。
后面武则天又给李治生了四个儿子:李弘、李贤、李显(李哲)、李旦,最后又生了个小女儿太平公主。
当上皇后的武则天理所当然地废了李治长子李忠的太子位,最后将李忠以谋反罪处死。然后理所当然地将自己所生的长子李弘推上了太子宝座。
成年后的李弘很有才干,唐高宗上年纪后,由于疾病缠身,便经常让李弘监国。李弘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让武则天失去了插手政事的借口。
可怜李弘至死都没想到,就因为能干,居然遭到母亲的忌恨。
公元675,李弘被人毒死于合璧宫。显然武则天选择性地遗忘了李弘是自己亲生儿的事实。
这年六月,这首《黄台瓜辞》的作者,也就是武则天的二儿子李贤被立为太子并监国。
谁知她的二儿子在文学和治国能力上,比大儿子还强。于是,公元680年,武则天找了个借口将才华横溢的李贤废了,然后又派左金吾将军丘神勣逼迫李贤自杀。
公元683年底,唐高宗驾崩,武则天的三儿子李显理所当然地被推上了皇位,称为唐中宗。
这位李显虽然害怕母亲,但显然还没有汲取足够的教训,当上皇帝后,居然有点迫不及待地想拥有权力,培植朝廷亲信,还将自己的老丈人从一名七品小官提升为豫州刺史。而他的皇后韦氏还不满足,又要中宗将老丈人提升为宰相之一。
时任宰相裴炎劝谏,李显愤怒之下说了句:“我以天下与老丈人,有何不可?何况一个宰相位呢?”
明显是怕老婆赌气的话,可他也不想想,他的上面还有谁罩着呢!
第二天,武则天驾临乾元殿,宣布废中宗为庐陵王。不够聪明的唐中宗只做了四十多天皇帝便遭废贬。也不知武则天是不是觉得瓜藤上的瓜不能再摘了的缘故,她居然没有处死李显。
公元684年,武则天的小儿子李旦登基,称为唐睿宗。
睿宗李旦充分汲取了三位哥哥的教训,上朝时安安静静地呆在一旁,一言不发,所有事务皆由母亲发号施令。
李旦传承老李家文艺青年特质,对当皇帝毫无兴趣,只对书法和文学感兴趣,所以他是小心翼翼地戴着皇帝的帽子,潇潇洒洒过他书生的日子。
对这个听话的儿子,武则天很满意,也给予这个小儿子更多的关怀,比如将李旦儿子封为亲王,以彰显李旦的帝王之尊。
公元690年,李旦干脆献表,请求母亲登基。于是在该年九月九日,武则天登上皇位,改唐建周,以“如意”年号纪元。
公元698年,已经七十六岁的武则天终于感觉到累了,想找接班人,可是找谁接班呢?她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受传位于哪一姓子弟困扰的皇帝。一开始她想传位于侄子武三思,可宰相狄仁杰道:“臣只知道世间是儿子给母亲守孝的,从不没听说还有侄儿替姑姑守孝的事。”
于是武则天听从了狄仁杰的建议,又将李旦召回来,想将皇位传给他。可李旦竭力推辞,请求将皇位传给哥哥庐陵王李显。
公元699年,武则天又召回李显,重立李显为太子。公元705年,以张柬之为首的一帮大臣发动宫变,杀死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宗昌兄弟,逼迫已经82岁的武则天退位,并让唐中宗李显继位。
唐中宗李显复辟成功,却不料又有两个女人想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制。这两个女人,一个是李显的皇后韦氏,一个是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
为了掌权,这两个李显最亲的女人居然将他给毒死了!
唐中宗一死,韦皇后与安乐公主自然想要除掉武则天的小儿子李旦和小女儿太平公主。
李家皇族被一个女人欺负了这么多年,又怎么能再容忍别的女人欺负?于是太平公主联合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发动政变,一举扑杀了韦皇后及安乐公主。
这次政变中,政治上非常投机的上官婉儿也被诛杀了。当时上官婉儿是李显的昭仪(即九嫔之首),她主动与太平公主交好,协助太平公主发动了这次政变,但李隆基是个杀伐果断之人,并不愿意留下上官婉儿这个同样具备政治手腕的女人,于是他不顾太平公主劝阻,毅然诛杀了上官婉儿。
这次史上所称的“唐隆政变”成功后,李隆基又将他父亲李旦请上皇位,这位不想当皇帝的书生又被迫当上皇帝,恢复了睿宗称号。
唐睿宗李旦当了两年多皇帝,于公元712年第三次禅让皇位,将皇帝宝坐让给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李隆基。
李隆基称为唐玄宗,他登上皇位后终于结束了初唐时期的皇权混乱的局面,开启了“开元盛世”,将大唐王朝推上了发展的巅峰。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9 12:24:59 +0800 CST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29 12:27:07 +0800 CST  
第十一章“岁岁年年人不同”——武周时期诗人综述

简述了武则天当权的经历后,我们还是回到主题,聊聊这一时期的诗人故事。
比初唐四杰稍晚一点的、名气较大的诗人有宋之问、沈佺期、刘希夷及杜审言、苏味道等“文章四友”。
宋之问(656年—712年),字延清,山西汾阳人,沈佺期(656年—714年),字云卿,相州内黄人(今河南),两人同年出生,并同年中进士。与他二人同年中进士的还有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651年—679年)。这三人中进士是高宗上元二年(675年)。
能够考取进士,说明他们三人的才气是无庸置疑的,当然这也与武则天当权后,进士扩招有关。这时候进士科又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但每次录取的进士名额多达一千多人,比太宗与高宗前期录取比例有了大幅度提升。
但这时候的进士含金量也下降了,考中进士并不会立马授予官职,而是要再参加吏部的“释褐试”,方得授官。所谓“释褐”的字面意思就是脱下布衣换朝服。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上个世纪高考,考上大学甚至中专的同学就可以由国家包分配,拥有干部身份。但是高考一扩招,对不起,包分配制度取消,要想进入公务员队伍,就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
宋之问、沈佺期、刘希夷这三人虽为同科进士,但刘希夷并没有通过“释褐试”,只得回家待制。宋之问文采出众,人又长得高大英俊,不出意外地通过了“释褐试”,并且同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分配到文艺馆当老师。
沈佺期也通过了吏部考试,被授予了南台(即中书省)协律郎一职。这个职务是干什么的呢?其实就是诗赋格律的专门研究人员,同时做些应制诗,歌颂时世。通过他的职务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当时朝庭十分重视律诗,所以还有专人研究诗的格律;二是沈佺期诗赋的造诣极高,足以为诗的格律制定规范。
事实上,之所以我们一谈唐诗就绕不过“沈宋”二人,其实不是他们的诗写得多好,而是因为他们是律诗规范的确立者。
就诗赋方面的才华及对诗歌的贡献而论,“沈宋”其实并不亚了初唐“四杰”,但是这二人为什么不怎么被人称道,也没多少名句让人传诵呢?究其原因是这二人人品让人不耻!
这二人将写诗当作当作仕途的垫脚石、官场的敲门砖,没有在诗歌中表现出诗人们应有的“风骨”,这与初唐“四杰”的诗的格调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在本来是“兴寄”的诗中注入了恶俗的功利动机,又怎么能体现“诗言志,歌咏怀”的诗歌精神呢?
以宋之问与沈佺期的人品,即便写出好的诗句,后人也耻于吟诵。就像后来宋朝的蔡京,其书法水品高妙无比,直比书圣王義之,可是后人却不愿提及他。
那么这二人人品差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重点来看看宋之问到底都干了些什么事。
宋之问是刘希夷的小舅舅,刘希夷与他考中同科进士却没被授官,所以回家后很失落。在这期间,他写了首诗,兴寄自己对人生有限、富贵无常的感伤与惆怅,这首诗就是唐诗名篇之一的《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这是一首古乐府体诗,运用南朝乐府诗中的排比、对偶、蝉联、回文等一系列修辞手法,以洛阳女子与白头翁的感慨来“兴寄”作者对人生的惆怅。
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已经成为传诵千年的名句,而刘希夷也因为这首诗而被后人称道。
刘希夷完成了这首呕心沥血的诗作后,很满意,便拿去与自己的小舅舅宋之问交流。谁知宋之问一见这首诗,惊叹不已,爱不释手。他是行家呀,知道这首诗必将流传千古,于是居然要求外甥刘希夷将这首诗署名权转让给自己。
刘希夷怎么可能同意这种无耻的要求?
宋之问恼羞成怒,命家丁用土袋将自己外甥活活压死,形成了诗坛上的“因诗杀亲”传说公案。虽然很多人并不相信这件事,但《全唐诗》中同样收录了一首几乎一模一样的诗,题目是《有所思》,署名则是宋之问,而所有人都知道宋之问是以五律见长,一直致力于律诗的写作,又怎么会突然写出一篇七言乐府长诗呢?
如果说这件事有点捕风捉影的话,那么我们再看看他在官场上干的那些事。
宋之问长得高大英俊,又能说会道。为了得到武则天的宠幸,先是献媚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得到进入后宫的机会后,立即写了首艳诗献给武则天,表达自己想要在生活上侍奉女皇的热切愿望。此诗让武则天赞不绝口,但她就是不表态让宋之问留下。待宋之问很失望地离开后,武则天则对张易之说出真相:“此人确是难遇之才,只是口臭熏人,让朕无法忍受啊!”
张柬之发动宫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李显复辟,诛杀了张易之、张宗昌兄弟,而宋之问作为张氏兄弟的党羽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参军。由于难以忍受岭南蛮荒之地的生活,他刚到贬谪之地后就偷偷跑回了洛阳,藏匿于好友张仲之家中。
当时武则天虽死,但武三思仍然声势显赫,让诸多忠于李唐的大臣们愤恨不已,于是包括张仲之在内的大臣们在张仲之家密谋杀掉武三思。这事让躲在张仲之家的宋之问知晓,他居然派自己的侄子偷偷去告密,结果包括张仲之在内的大臣们全部被杀。而他因为告密有功,依附武三思,不但没被追究擅自从岭南逃回之责,还被提升为鸿胪主簿,后又改任考功员外郎。
考功员外郎是管理贡生招生的官员,宋之问担任这一职务后,大肆收受贿赂。这期间,他先是投靠太平公主,然后见安乐公主不但更漂亮还更有实权,于是又转而投靠安乐公主。
太平公主一怒之下,告发了宋之问受贿之事,于是他再被贬为越州长史。
中宗驾崩后,太平公主与李隆基联手发动政变,消灭了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势力,拥护睿宗复辟,这时候的宋之问无友可卖了、无大腿可抱,只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
沈佺期与宋之问因是同科进士,关系密切,先与宋之问一道谄事权贵张易之,也曾因受贿入狱,但他没有干过卖友求荣的事,所以被贬驩州(今越南北部)十五后,最终还能返回了长安,干上了中书舍人的要职。
这两个人虽然人品不好,但他们被贬之后所写的诗,无论格律还是情感内容,都具有较高水准的,也因为这些诗,他们才在云蒸霞蔚的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选两首这二人的代表作,读者欣赏评判。
渡 汉 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独不见(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这两首诗严格遵守循了五律与七律的规范,是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最早的标杆。
楼主 万里风云来  发布于 2020-04-30 10:15:56 +0800 CST  

楼主:万里风云来

字数:226867

发表时间:2020-04-23 06:03:2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7-03 12:50:48 +0800 CST

评论数:59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