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常量与世界的根本秘密

@bindu2013 2015-09-11 09:35:40
楼主,想到一个问题请教一下:您说凡夫有大圆镜智,那么为什么凡夫沉于生死轮回而不知呢?
-----------------------------

因为凡夫感受不到完整的大圆镜智。

将完整的(如来的)大圆镜智比作数轴,则凡夫感受到的大圆镜智就是数轴上某个线段中的离散点,所有这些离散点本身都是大圆镜智的一部分,也同样具有大圆镜智的基本功能,但并非大圆镜智整体。

我们所看到宇宙万物就是以大圆镜智为基础表现出来的,但因为凡夫的妄想执著将离散点连接成了线段,这些由妄想而生的线段就是遮蔽大圆镜智其余部分的尘垢,所以才有明镜被尘垢所蒙蔽一说。

生死轮回本是虚妄,这种虚妄本身就是用大圆镜智离散的局部所映射出的内容构造出来,即天堂的地狱、六道轮回都依大圆镜智而显现,这不过这是一种残缺的显现而已。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1 10:52:14 +0800 CST  

1、末那识借助大圆镜智的映射能力,以自身作为像源,在意识的背景空间中映射出无数的投影,这些投影形成了意识所观察到的物理世界。比如一根蜡烛在一间到处都是镜子的房间里,虽然蜡烛只有一根,但房间中蜡烛的像却可以有很多,所有这些蜡烛的像可以组合出种种图像,蜡烛的像究竟是什么样子主要是由蜡烛本身决定,而蜡烛的像究竟在哪里出现则是由镜子决定。同理,宇宙中一切基本粒子都是意识的像,基本粒子的位置可以由其它众生的大圆镜智所确定,因为一切基本粒子都来自于同一个像源,所以基本粒子具有全同性。

2、高维矢量在低维空间中形成投影,投影结果会失去多余的维度。比如无论是平面还是三维体,在数轴上的投影都只能是一维的线。

3、不同众生的阿赖耶识、末那识和意识之间的关系不能通过逻辑分析知晓。我们可以做一些假设,比如假设不同的阿赖耶识是全同的(佛无大小),比如假设意识只能识别出与自身自转参数相同的其它意识,这些假设都是无害的,但在实相中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不能通过逻辑分析与实验观测得到答案,只能通过修行实证了知。

4、实际上,只要假设因果常量 c 与末那识的六个自转参数一致,不同众生所观察到的物理常量就可以做到一致,这并不会造什么困扰。具有不一致参数的末那识彼此互不相知,完全可以作为合理的假设出现。

5、应身佛本身(作为幻象)也是我们自己识别出来的,必然会由我们自己的识别规则去限制,在我们自己看来,应身佛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受物理规则的限制,比如佛乞食归来也要洗足。我们只能观察到应身佛(这种幻象)所涉及到的物理常量与我们自己感受到的物理常量完全相同,但是在应身佛(真正的对方)的视角究竟是什么样子,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是完全不能用逻辑分析了解的。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1 18:06:28 +0800 CST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严格来讲,“一切贤圣”并非“一切圣贤”,很多马虎的人会将贤圣看作圣贤,或者误认为贤圣等价于圣贤,这都是不恰当的。贤圣是佛家名词,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二者合并称为贤圣。圣贤是儒家名词,通常是指被品德高尚,才智超群,实践了儒学生命价值观的历史和社会人物。但后来随着语言文字体系的演变,贤圣与圣贤确实出现了混淆的情况,甚至在一些佛经译本中也是圣贤与贤圣不分。语言文字体系随时间而演变是正常现象,但专有名词的基本含义我们还是要认清为好。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什么是无为法?什么是有为法?

简单地说,法是有所指的,法的指向凡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范畴之内的都属有为法,凡超越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都是无为法。

什么是超越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呢?比如诸佛的法身、比如无漏智慧、比如清静的阿赖耶识,比如真如境界,由这些超越虚幻世界的内容所衍生出的那些指向诸法实相的内容都属无为法。

指向三维世界幻象范畴的一切法都是有为法。因为三维世界幻象本身就是生灭变幻、虚伪不实的,所以一切有为法必具有生灭变幻、虚伪不实的性质。

无为法虽然都指向诸法实相的范畴,但彼此也可以表现出差别,这些差别可以是修行程度(证悟的不同阶段)上的差别,也可以是诸法实相本身的差别。

诸法实相虽然超越了凡夫所熟悉的三维世界幻象的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诸法实相都是完全相同的。打个比方,三维世界幻象可以用有限大数 n 来表示,诸法实相可以用无穷来表示,但同为无穷也是有差别的。自然数级别的无穷不同于实数级别的无穷,实数级别的无穷之上还有更高层级的无穷。无为法虽然对应诸法实相,但诸法实相也有层级之分,所以在无为法的范畴之内也可以呈现种种差别。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从逻辑上讲,“非法”与“非非法”的交集是空集,所以如来所说法,在本质上是空集,即如来没有说任何法。

什么是空集?空集并非根本意义上的一无所有,而是在特定范畴中没有符合条件的元素。比如一筐梨,对于苹果范畴来说就是空集所对应的内容,因为苹果集中的元素一定是苹果,而一筐梨中并没有苹果,所以一筐梨对于苹果这个逻辑范畴来说就对应着空集。因为空集是唯一的,所以作为苹果范畴的空集,指的是非苹果范畴的一切,包括梨。
(注:集合论认为,空集是唯一的,但这种看法多少存在一些问题。严格地说,空集在全集的逻辑范畴中才是唯一的,因为全集的逻辑范畴可以约定,所以空集的唯一性值得商榷。实际上,将梨集、樱桃集、橘子集看做不同的集,并认为它们都是苹果范畴的空集,这样做可能更为恰当。)

同样,对于如来所说法,既然说是一种行为,属于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范畴,所以“说”就一定是虚妄分别境界的具体表现,既然法是说给凡夫听的,就一定是在凡夫所能理解的虚妄分别境界,所以被“如来所说”限定的逻辑范畴指的一定是虚妄分别境界。因为如来所说的法可以指向真如境界而非虚妄分别境界,即如来所说的法,其所指已经超出了“如来所说”的范畴,这也正是“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的根本意义所在。

如来所说法的指向并不是虚妄分别范畴中的任何元素,但如来所说法的行为或表现却一定属于虚妄分别的范畴,否则众生将无法领会。

非法、非非法,绝不是于一切法一无所有,而是如来所说法的指向已经超越了凡夫所能感受到的境界,使得凡夫认为这些法的指向是空集。非法,是因为如来所说法的指向,在凡夫层面只能是空集;非非法,是因为依如来所说的法,确实可以使凡夫脱离虚妄分别的假象,进入更殊胜的逻辑层面,因此确实是法。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2 11:09:58 +0800 CST  
@快刀江 2015-09-12 20:08:08
误入歧途了!开始有点道理!也是建立在不可证基础上的道理,后面就是胡扯了!
-----------------------------

我翻译一下:我写的东西一开始与你所理解的东西还有些类似,后面就完全超越你的理解能力了。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2 20:24:23 +0800 CST  

1、有镜子,有影子,这并不是万事万物的最高境界,这种状况或境界只是虚幻世界与诸法实相之间的某种分界。不理解这种映射关系就无法脱离虚妄分别的假象,理解了这种映射关系就等于认清了通往诸法实相的正确道路,但也仅仅是看到了门径而已,距离最高境界还差得远呢。

2、分数维度应该是个误会,维度都可以归为整数维度。因为维度的本质是独立参数,而参数的单位是“个”,所以维度数在本质上必然是自然数,不可能是分数,但是在某种特殊条件下,我们确实可以将维度数看作分数甚至实数。比如将数轴看作一维空间,在数轴上任取一个无穷小量A,并让A趋近于0的速度是其它无穷小量的实数无穷倍,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新的维度A(实际上是A趋近于0的速度成为了新参数)。因为无穷之间可以有比值,我们再取另一个无穷小量B,使其趋近于0的速度是A的1/n,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分数维度(相对于维度A的分数维度,二者参数值之间的比值为1/n)。但是,我们可以将维度A与B看作仿射坐标系的两个坐标轴,只不过这两个坐标轴的比例是不同的,但它们所代表的维度仍可以是整数维度。所以,分数维度不过就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东西,可以认为它有,也可以认为它没有。除了分数维度(有理数维度),我们甚至可以构造出无理数维度,但这些都可以重新换算为整数维度,无非是数学游戏而已。

3、那个所谓的“众佛光影图”,实际上是 Mandelbrot集的一些变种,与佛并没有任何特别的关联,这都算是牵强附会吧。

4、分形在物理世界中应该是存在的,很多所谓的基本粒子很可能都是色量子的各种分形的结果。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3 12:45:45 +0800 CST  
@善欢喜王 2015-09-13 12:45:45
1、有镜子,有影子,这并不是万事万物的最高境界,这种状况或境界只是虚幻世界与诸法实相之间的某种分界。不理解这种映射关系就无法脱离虚妄分别的假象,理解了这种映射关系就等于认清了通往诸法实相的正确道路,但也仅仅是看到了门径而已,距离最高境界还差得远呢。
2、分数维度应该是个误会,维度都可以归为整数维度。因为维度的本质是独立参数,而参数的单位是“个”,所以维度数在本质上必然是自然数,不可能是分......
-----------------------------
@changjig 2015-09-13 21:01:57
感谢楼主的解答,您在第一点中提到“这种状况或境界只是虚幻世界与诸法实相之间的某种分界”,这里的“某种分界”应如何理解?是指镜子和影子的区别吗?
您在第二点中对于维度的解释让我对这一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关于第四点,色量子在佛经中有没有什么概念对应呢?极微吗?
还有,请问您对我上面提到的《微尘中的无限宇宙》一书中所论证的有关10的30次方比率的秘密怎么看?这是否会对估计宇宙的一些参数有启发意义呢?
-----------------------------

1、分界并非指的是镜子与影子的关系,而是能否真正认识到存在一个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或真正认识到我们所熟悉的世界是虚妄不实的幻象。这众分界是“没有认识到”与“已经认识到”之间的界限。

2、色量子对应了佛法五蕴中的“色”,色指的是可以相互障碍的东西,所以质子、电子等基本粒子是色量子,而光子并不能相互障碍,所以不是色量子。

3、关于《微尘中的无限宇宙》一书中所论证的有关10的30次方比率的秘密,这多少有些牵强吧。《华严经》中提到的大数可比10的30次方要大得多,10的30次方刚刚超过“那由他”的级别而已,并不算大啊。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3 21:48:04 +0800 CST  
@善欢喜王 2015-09-13 12:45:45
1、有镜子,有影子,这并不是万事万物的最高境界,这种状况或境界只是虚幻世界与诸法实相之间的某种分界。不理解这种映射关系就无法脱离虚妄分别的假象,理解了这种映射关系就等于认清了通往诸法实相的正确道路,但也仅仅是看到了门径而已,距离最高境界还差得远呢。
2、分数维度应该是个误会,维度都可以归为整数维度。因为维度的本质是独立参数,而参数的单位是“个”,所以维度数在本质上必然是自然数,不可能是分......
-----------------------------
@changjig 2015-09-13 21:01:57
感谢楼主的解答,您在第一点中提到“这种状况或境界只是虚幻世界与诸法实相之间的某种分界”,这里的“某种分界”应如何理解?是指镜子和影子的区别吗?
您在第二点中对于维度的解释让我对这一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关于第四点,色量子在佛经中有没有什么概念对应呢?极微吗?
还有,请问您对我上面提到的《微尘中的无限宇宙》一书中所论证的有关10的30次方比率的秘密怎么看?这是否会对估计宇宙的一些参数有启发意义呢?
-----------------------------
@善欢喜王 2015-09-13 21:48:04
1、分界并非指的是镜子与影子的关系,而是能否真正认识到存在一个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或真正认识到我们所熟悉的世界是虚妄不实的幻象。这众分界是“没有认识到”与“已经认识到”之间的界限。
2、色量子对应了佛法五蕴中的“色”,色指的是可以相互障碍的东西,所以质子、电子等基本粒子是色量子,而光子并不能相互障碍,所以不是色量子。
3、关于《微尘中的无限宇宙》一书中所论证的有关10的3......
-----------------------------
@changjig 2015-09-13 22:43:40
感谢您的解答,就前两点我还想问问:
1、您所提到的“真正认识到存在一个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中的“真正认识”,是指通过实证而认识到的吗,通过逻辑推理能否做到呢?
2、质子、电子等基本粒子即色量子和光子的区别背后说明了光的什么特性呢?
3、《华严经》中所提到的大数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

1、存在其它的世界这个基本事实,通常都是通过逻辑推理知道的,至少是通过推测知道的,否则阅读佛经就没有意义了,恐怕谁也不能做到一读经就可以实证出来。

2、光量子的数学模型解释得很清楚,维度不同啊。光量子本身就反映了其它三维世界的内容,所以我们感知不到光量子的结构。通过尺缩钟慢公式也应该知道光量子的半径是收缩到极限的,光量子内蕴的时间是停止流逝的。一个光量子完全可以对应一个宏大的有限宇宙,只不过这是另一个世界的内容。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3 23:41:10 +0800 CST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通常情况下,法布施的福德比财布施多,这是因为财布施对应着人天福报,而法布施可以对应法身慧命,再多的人天福报也是虚幻不实的假象,而法身慧命是真实功德。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不应将财布施与法布施人为地割裂开来,在很多情况下,财布施甚至比法布施更重要。没有众生的财布施,代表佛教的僧团甚至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弘扬佛法了,所以财布施是法布施的根基,虽然财布施对应着人天福报,但若施主供养的是弘法的菩萨,这样的财布施就会同法布施一样功德无量。

很多外道攻击佛教,说僧人不从事劳作,是不劳而获的社会蛀虫。这种别有用心的攻击其实非常荒谬。如果僧人弘扬佛法算不劳而获,那么一切教师都是不劳而获者。教师通过传授知识获得收入,人们不认为教师不劳而获,僧人通过传播真理而获得供养,并且作为福田,能给施主增加无量福报,为什么要说僧人不劳而获呢?

我曾经发过一个帖子,想知道大家对健康、财富与知识的重视程度。
假设你进入了一个宝库,只能取走一样宝物,且今生再无任何机会二次进入这个宝库。
宝物有三种:
1、一瓶延年益寿包治百病的灵药。
2、上古帝王的权杖,顶级工艺品,价值的金钱不可估量。
3、一个正确的,尚未被人类发现的物理公式。
你会选哪一个?为什么?

结果三个答案都有人选,并且选择第三个答案(物理公式)的人并不少。这说明很多人会认为知识的价值要超过任何财富,真理的价值甚至超过生命。

有道高僧传播佛陀的真理,在很多情况下会比单纯的物理公式更重要,所以他们才可以作为众生的福田。凡夫受人布施恐怕难以消掉(来生必然要还的),而有道高僧受人布施就完全可以消掉,甚至还有余。因为在很多人看来,真理确实比金钱重要得多,所以即使从等价交换的角度上看,有道高僧也值得众生供养。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法通常指佛陀的教法,一般指出世间法。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这里的佛法指的就是出世间法。在《金刚经》中,“佛说A,即非A,是名A。”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句式,如果单纯从逻辑分析的角度看,“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典型的逻辑矛盾,已经违背了逻辑三原则中的不矛盾律。

我们读经一定要注意其时代背景,很多在现在看来不符合逻辑规则的句式,实际上都是古代不成熟的语言文字体系或逻辑体系造成的。

“佛说A,即非A,是名A。”实际上应该翻译为:佛所说的A仅仅是A的表象,这种表象并非A的本质,不过是假名为A。

因此,对于“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就应该翻译为:须菩提,佛所说的法仅仅是表象,并非法的本质,不过是假名为佛法。

什么是法的表象?法既然是说给凡夫听的,就要用凡夫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而凡夫所能理解的方式都处于五蕴的范畴,因为五蕴是虚幻不实的,所以佛陀对凡夫所说的一切法都并非真实,只能是表象。

什么是法的本质?法的本质是佛心的流露,这里的佛心就是诸佛的法身,是清静的阿赖耶识或如来藏。所有这些超出虚妄分别境界的才是诸法实相,才是法的本质。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4 12:41:50 +0800 CST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经文,也是一段特别容易引起误解的经文。这里还是要留一个问题,请有兴趣的朋友都试着回答一下。

请问:
须陀洹能作是念,某甲得须陀洹果不?
斯陀含能作是念,某乙得斯陀含果不?
阿那含能作是念,某丙得阿那含果不?
阿罗汉能作是念,某丁得阿罗汉道不?
如来能作是念,我是如来不?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4 12:50:22 +0800 CST  
@善欢喜王 2015-09-14 12:50:22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
@changjig 2015-09-14 18:07:55
我认为须菩提已经答得很好了,我再补充点我的理解,这段话的后面的经文即讲到: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因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自性本自具足,所以在实相层面上不存在有所得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完全认识了自性依然是实无所得。而四果的证得仅是真正认识自性的阶段性成果。
如来能作是念,我是如来不?======我认......
-----------------------------

须菩提仅仅回答了自己能否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并没有回答自己能否作是念,别人是否得阿罗汉道。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4 18:29:20 +0800 CST  
@善欢喜王 2015-09-14 12:50:22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
@changjig 2015-09-14 18:07:55
我认为须菩提已经答得很好了,我再补充点我的理解,这段话的后面的经文即讲到: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因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自性本自具足,所以在实相层面上不存在有所得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完全认识了自性依然是实无所得。而四果的证得仅是真正认识自性的阶段性成果。
如来能作是念,我是如来不?======我认......
-----------------------------
@善欢喜王 2015-09-14 18:29:20
须菩提仅仅回答了自己能否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并没有回答自己能否作是念,别人是否得阿罗汉道。
-----------------------------
@changjig 2015-09-14 19:27:23
抱歉,刚才应该是我没搞清您的题意,您的意思是不是自己能否判断其他众生是否已得阿罗汉道呢?我觉得阿罗汉(须菩提)只能证明某众生不是阿罗汉,但不能完全证明其是阿罗汉。要想完全证明,果位应该要比阿罗汉更高。
-----------------------------

如果阿罗汉只能由比其果位高的众生证明,那么佛陀灭度后,难道就不能有证得阿罗汉果的众生了吗?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4 20:12:07 +0800 CST  
@熊熊chn 2015-09-14 20:42:47
“佛说A,即非A,是名A。”
------------
“佛说A(能说出来的,一定是妄相层面),即非A(实相层面),是名A。”
这样看,也没逻辑矛盾。
-----------------------------

也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一样的。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4 21:06:16 +0800 CST  
@善欢喜王 2015-09-14 12:50:22
请问:
须陀洹能作是念,某甲得须陀洹果不?
斯陀含能作是念,某乙得斯陀含果不?
阿那含能作是念,某丙得阿那含果不?
阿罗汉能作是念,某丁得阿罗汉道不?
如来能作是念,我是如来不?
-----------------------------
@熊熊chn 2015-09-14 20:52:13
妄相层面,甲已丙丁均可以得果位。
实相层面,果位不可得,如来也是“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不可得如来。
-----------------------------

原题的关键在于能否作是念,而不是能否得果位。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4 21:07:13 +0800 CST  
@善欢喜王 2015-09-14 12:50:22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
@changjig 2015-09-14 18:07:55
我认为须菩提已经答得很好了,我再补充点我的理解,这段话的后面的经文即讲到: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因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自性本自具足,所以在实相层面上不存在有所得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完全认识了自性依然是实无所得。而四果的证得仅是真正认识自性的阶段性成果。
如来能作是念,我是如来不?======我认......
-----------------------------
@善欢喜王 2015-09-14 18:29:20
须菩提仅仅回答了自己能否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并没有回答自己能否作是念,别人是否得阿罗汉道。
-----------------------------
@changjig 2015-09-14 19:27:23
抱歉,刚才应该是我没搞清您的题意,您的意思是不是自己能否判断其他众生是否已得阿罗汉道呢?我觉得阿罗汉(须菩提)只能证明某众生不是阿罗汉,但不能完全证明其是阿罗汉。要想完全证明,果位应该要比阿罗汉更高。
-----------------------------
@善欢喜王 2015-09-14 20:12:07
如果阿罗汉只能由比其果位高的众生证明,那么佛陀灭度后,难道就不能有证得阿罗汉果的众生了吗?
-----------------------------
@changjig 2015-09-14 20:37:09
当然可以有,我的理解是其他众生若能够真正证明某众生已证得阿罗汉果,需要更高的果位。
-----------------------------

佛灭度后,谁来证明?

比如阿难在佛灭度后三日才证得阿罗汉果,阿难的阿罗汉果是谁证明的?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4 21:08:52 +0800 CST  

得须陀洹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断身见,即不再迷惑于五蕴幻身;二是断疑,即于佛法与戒律生起了真实而正确的信心,不再有所疑虑;三是断戒取见,即能够分辨清静的戒行与外道邪戒。满足了这三条才能被称为须陀洹。

得斯陀含果不但要证得须陀洹果,还要远离贪嗔痴以及各种世俗欲望,虽有些许贪嗔痴的残余,但残余非常少,世俗欲望很轻。

得阿那含果需要断尽欲界烦恼修惑,不再有五欲。

阿罗汉果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

须陀洹能作是念,某甲得须陀洹果不?
斯陀含能作是念,某乙得斯陀含果不?
阿那含能作是念,某丙得阿那含果不?
阿罗汉能作是念,某丁得阿罗汉道不?

当然可以,否则佛教中的各宗派祖师的印证就成为空话。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不可以。因为须陀洹以至于阿罗汉道,于法实无所得,因此须陀洹若作是念,某甲得须陀洹果,这已经落入虚妄分别层面,偏离了须陀洹的实义。

如来能作是念,我是如来不?

当然可以,否则佛陀出生时就不会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更不会有人知道世间有佛出世。
但是从一个角度看,也不可以。因为如来于四相而究竟自在,在实相层面,如来已然破除四相,因此不能做是念,认为我是如来。

所谓虚妄分别境界,本来就是真如实相境界的一部分,若脱离语境,无论说如来有四相还是无四相都是错误的;但如果明白了真如实相境界的根本意义,则无论说如来有四相还是无四相就都是正确的。须陀洹以至于阿罗汉能否作是念,其根本意义也是如此。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5 17:41:43 +0800 CST  
@善欢喜王 2015-09-15 17:41:43
得须陀洹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断身见,即不再迷惑于五蕴幻身;二是断疑,即于佛法与戒律生起了真实而正确的信心,不再有所疑虑;三是断戒取见,即能够分辨清静的戒行与外道邪戒。满足了这三条才能被称为须陀洹。
得斯陀含果不但要证得须陀洹果,还要远离贪嗔痴以及各种世俗欲望,虽有些许贪嗔痴的残余,但残余非常少,世俗欲望很轻。
得阿那含果需要断尽欲界烦恼修惑,不再有五欲。
阿罗汉果指断尽三界......
-----------------------------
@changjig 2015-09-15 23:17:40
有个问题想请教楼主,玄奘法师和六祖慧能可谓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有名的两位高僧了,然而二者的特点却截然不同。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学识渊博,辩才无碍。而六祖慧能文化水平并不高超,却能闻经开悟,识得自性,宣讲《坛经》。请问楼主是怎么看待二人的修行方式和所证得的果位呢?我们是否应该结合自己的根器,而选择不同的修行方式呢?
-----------------------------

确实每个人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三障(烦恼障、所知障、业障)各异,所以修行的根器与表现会各不相同。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6 12:12:17 +0800 CST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前文说过无相布施福德最大,这里继续说无相生心,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对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先温习一个故事。

惠能到蕲州黄梅县东禅寺五祖忍大师处出家。一日五祖吩咐弟子每人做一首偈,谁的偈做得好就将衣钵传给谁成为禅宗六祖。神秀上座是教授师,众弟子们都认为得传衣钵的必是神秀上座,愿意依止神秀。神秀做的偈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从佛法修行的角度看,神秀上座的这首偈做得相当不错,颇有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意味。很多人因为《六祖坛经》中对神秀做偈时的描述(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就认为神秀上座并未开悟,这多少有些误解。神秀上座究竟是否真的“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已经无法考证,若单纯从神秀所呈偈子的内容看,这是于佛理没有丝毫违背的一首偈,非常出色。如果没有惠能大师的菩提偈,想必神秀上座的偈子会被后人作为上品供养的。

接下来的内容颇值得回味: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萨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这恐怕并未忍大师因为神秀的偈子做得不好才认为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大约是因为忍大师平日与神秀相处时间长了,知道神秀真正的修行境界,这才认为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

神秀题偈的那面墙,本来是要让画师绘制楞伽经变相以及五祖血脉图,用以流传后世的,绘制壁画对于一座寺庙来说非常重要,一幅精美的壁画往往会使寺庙招来更多的香客,从而获得更多的供养。就因为神秀上座的那首偈,忍大师决定留下此偈,不再绘制壁画了。可见神秀的这首偈其实颇得五祖弘忍大师的赞赏,认为这首偈比流传后世的壁画更重要。

忍大师说:“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这并不是在安抚神秀的支持者,也不是在说空话,而是对神秀的偈所做的真实评价。

祖三更唤秀入堂。===这一段特别有意思。表面上看,是五祖弘忍大师认为神秀的偈做得不够透彻,希望神秀再做一偈,实际上,恐怕是忍大师认为这首偈做得非常好,其境界已经超过了神秀平时的表现,以为神秀在修行上有了突破,所以需要再印证一次。但故事就是有戏剧性,神秀的修为并没有突破,忍大师也没看错,神秀上座的确是处于入门未得,不见自性的阶段。如果神秀上座已然见性,被弘忍大师独自召见的时候就不会是那种表现。但无论如何,我们不应该认为神秀的偈做得不好,神秀超水平发挥,的确做了首非常好的偈,但神秀的见解确实没到见性的程度。

鉴别一首偈好不好,有时需要靠比较。我们用七佛通戒偈与神秀所做的偈进行比较,会发现二者在宗旨上是完全相同的。那些认为神秀的偈做得不好的人,恐怕才是于佛法尚未入门的增上慢者。

惠能当时在碓坊干粗活,听到僧众都在唱诵神秀的偈,便知神秀的偈尚未见本性(这多少有些夸大,毕竟《六祖坛经》是惠能的弟子所写,或者是以惠能当时的境界,确实会误认为神秀的偈未见本性),于是求一个童子带自己前往偈前瞻仰。惠能不识字,听到在场的江州别驾张日用在高声诵读,便说自己也有一偈,想请张别驾帮忙提在墙上。惠能的偈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也是一首不错的偈,但容易使人堕入空见。佛陀说过:” 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

实际上,这首现在流传最广的偈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后世弟子篡改的结果,在《六祖坛经》的敦煌本(考古出土的最早版本)中,惠能大师的偈是这样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很显然,惠能大师的偈并没有落入空见,反倒是惠能的后世弟子们篡改的那首偈,空见的意味非常重。

我们通过比较就会发现,惠能的偈完全是针对神秀的偈而做,如果没有神秀的偈,惠能恐怕并不能凭空写出一首偈来呈给弘忍大师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破幻有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立真常

可见惠能大师的偈确实比他的后世弟子篡改过的那首偈要好,但是对比神秀的偈,我们会发现两首偈的侧重点不同。惠能的偈侧重于对佛法的义理见解,而神秀的偈侧重于对佛法的修行实践,这就是两位大师的根器不同所致。重义理见解的惠能大师后来创立顿悟法门,重修行实践的神秀大师后来创立渐悟法门,两位大师的个人修为或许能分出高低,但顿悟法门与渐悟法门恐怕很难有高下之分,一切都要看修行之人的根器。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6 14:01:28 +0800 CST  

如果惠能没有到蕲州黄梅县东禅寺出家,那么六祖之位必然会传给神秀。若弘忍大师将衣钵传给神秀,是否意味着禅宗衣钵所传非人呢?显然不是,假以时日,神秀通过渐修也会明心见性,只不过世上就少了顿悟法门而已。

设想一下,假如神秀当时的修为也已经见性,那么弘忍大师会将衣钵传给谁呢?恐怕还是会传给惠能。因为以惠能化外蛮夷的地位,外加文化程度偏低,识不得几个字,如果没有五祖的衣钵,恐怕顿悟法门很快就会消失,甚至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宗派。五祖只有将衣钵传给惠能,使其成为正统的六祖,禅宗才会有后来在中国的兴旺,才会形成顿、渐两派共同繁荣的局面,这才是五祖大师愿意看到的。


五祖弘忍大师看到惠能的偈后,悄悄潜入碓坊问道:“米熟也未?”惠能答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

至此,本帖于《金刚经》也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请问:惠能大师悟到了什么呢?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6 14:19:02 +0800 CST  
@changjig 2015-09-16 19:49:15
当今真正拥有顿悟根器的人估计寥寥,或许神秀上座的渐修法门受用的人更多些,至少能够免堕恶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两首偈讲得都很好,但是正如鸟窠禅师所说:“三岁孩童能道得,八十岁老翁行不得。”我等凡夫由于尚未见性,只能嘴上说说。遇事时很难做到“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请问......
-----------------------------
@bindu2013 2015-09-17 11:33:49
我认为千言万语越说越糊,这个只能先学会了禅定,然后才能慢慢地去体悟,渐渐地做到不为六识所困。
-----------------------------

什么是禅定?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7 12:41:09 +0800 CST  
@changjig 2015-09-16 19:49:15
当今真正拥有顿悟根器的人估计寥寥,或许神秀上座的渐修法门受用的人更多些,至少能够免堕恶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两首偈讲得都很好,但是正如鸟窠禅师所说:“三岁孩童能道得,八十岁老翁行不得。”我等凡夫由于尚未见性,只能嘴上说说。遇事时很难做到“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请问......
-----------------------------
@bindu2013 2015-09-17 11:33:49
我认为千言万语越说越糊,这个只能先学会了禅定,然后才能慢慢地去体悟,渐渐地做到不为六识所困。
-----------------------------
@善欢喜王 2015-09-17 12:41:09
什么是禅定?
-----------------------------
@bindu2013 2015-09-17 12:54:45
无思无虑,见六尘心不乱。
-----------------------------

无思无虑,如何判断定或不定?如何判断是否散乱?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9-17 13:18:23 +0800 CST  

楼主:善欢喜王

字数:85719

发表时间:2015-08-18 18:2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2-18 12:14:23 +0800 CST

评论数:14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