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无论持什么立场,对武则天有啥评价。。。
好,继续贴正文。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10)废王立武 - 5


【投机分子打破僵局】
到柳奭因为王皇后的问题被一贬在贬,皇帝对后宫的心思已是昭然若揭。可是朝堂上似乎铁板一块,谁都不支持皇帝。这时高宗有所妥协,想搞个折衷方案,新设一个“宸妃”的位置封给武昭仪,皇后就不动了。可是就连这也立刻遭到韩瑗和来济二位宰相的反对。

当然了,朝堂从来都不是真的铁板一块,不同声音总是有的。有一个家伙率先出面打破了僵局,毅然上表,要求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昭仪。此人便是一向被史官们视为奸臣的李义府。

李义府属于高宗的东宫班底,很有才,但一直被长孙无忌所厌恶。据《资治通鉴》,正当皇后废立之争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时,李义府不知为啥忽然要被贬官了,从中书舍人贬为壁州(今四川境内)司马。李义府提前知道了消息,就向同事王德俭问计。王德俭指点他说:“现在皇帝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之所以还在犹豫,无非是担心宰臣们有意见。如果你能去推动一下,肯定就发达咯。”(上欲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者,直恐宰臣异议耳。君能建策立之,则转祸为福矣。)

李义府听从建议,立刻上表要求废王立武。高宗见表大喜,马上召见,勉励有加,赐珠一斗,留用原职--这下李义府的目的达到了。让他喜出望外的是,武昭仪也知道他了 ,派人慰劳。不久李义府升官了,从中书舍人升为中书侍郎,职位仅次于中书令。

李义府投石问路,大获成功,许敬宗一看,立刻跟进。前面提到的那位给李义府出主意的王德俭就是许敬宗的外甥。这几个人后来都被视为“挺武派”骨干分子。说起来许敬宗那时确实憋屈,一直在卫尉卿的位置上没动过,而褚遂良早就是宰相了。

高宗开始在大臣们中间搞分化,打一派拉一派。他辗转听说,长安令裴行俭对武昭仪立皇后的事情唧唧歪歪大发牢骚,立刻把裴行俭贬到了遥远的西州(今吐鲁番一带)--裴行俭倒因此成为声震西域的一代名将,这是后话。然后高宗让许敬宗官复原职,重新担任礼部尚书。

高宗终于培植起自己的亲信了。

大臣中的挺武派,名存史册的有六位,除了许敬宗和李义府,还有御史大夫崔义玄(参与平定陈硕真起义的那位刺史)、御史中丞袁公瑜(就是此公打了裴行俭的小报告)、中书舍人王德俭(许敬宗的外甥)、以及大理正侯善业。这几位多被史家视为奸臣。实际上,给这几人贴上“武后党”的标签未免简单粗暴。他们只是揣摩上意,支持高宗换皇后,借此机会摆脱在官场长期不得志的窘境。换上一个张昭仪或者李昭仪,他们照样会支持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19 01:46:46 +0800 CST  
【向元老大臣摊牌】
按《资治通鉴》,高宗在永徽六年九月向几位宰相正式摊牌。

看来这次摊牌的经过很是精彩,几本正史都有大段的记载,只不过细节略有出入。话说这天退朝之后,高宗把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李绩四人召入内殿。几个人都知道皇帝要干啥,都觉得不好对付。李绩老奸巨滑,说自己生病,开溜了。褚遂良表示,如果反对废立皇后,必然要得罪皇帝,可能会招来严重后果,但是不能让天子背上杀元舅、杀功臣的罪名,所以到时候还是他来当一回忠臣,对皇帝进行苦谏。看来,高宗那时已经是霸气外露,老臣们已经感受到了天子的威慑。

等君臣见了面,高宗单刀直入地说:“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今欲立昭仪为后,何如?”--可见,前面闹了半天的什么厌胜、甚至杀小公主,都没有提及,说来说去还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陈词滥调。

褚遂良果然抢先发言,摆出他的反对理由:首先呢,皇后出身名门;其次呢,这是先帝指定的婚姻;第三呢,皇后没有什么过错,岂可随便废掉?

褚遂良说得有理,高宗无法反驳,大家不欢而散。

第二天高宗又把这几个宰相召进宫,还重复前一天的话。这次李绩干脆一开始就不露面。褚遂良这次似乎下定了决心,终于替大家把憋了好久的心里话说出来了。他说:废王就废王吧,那也不能立武啊。武昭仪事过先帝,这事儿谁不知道啊?以后历史上会怎么说陛下?得,反正今天老臣也得罪陛下了,罪当死。褚遂良说完,还把笏板扔到台阶上,叩头流血,说:“老臣不干了,陛下放我归田吧。”

皇帝大怒,命左右把褚遂良拉出去。没想到武昭仪也躲在帘子后面偷听,而且她也气坏了,忍不住喊了一句:“何不扑杀此獠!”她这一嗓子,与其说是暴露出她的强势,倒不如说是暴露出她的女人本色。谁叫褚遂良哪壶不开提哪壶,非要揪她太宗朝的小辫子。

于志宁已经给吓傻了。长孙无忌一直没有正面顶撞高宗,反正难听话都让褚遂良说了,这时候就赶紧替褚相求情,说顾命老臣,有罪也不能加刑。

褚遂良出师不利,反武派前赴后继,韩瑗和来济决定把忠臣做到底。韩瑗上奏高宗,引经据典,含泪相劝,说妲己害了殷王,褒姒灭了周朝,要高宗吸取历史教训。高宗不听;来济也找到历史教训,说:汉成帝宠信赵飞燕姐妹,以婢女为皇后,使皇统断绝,招来大祸,请陛下详察。高宗不理。

韩、来等反武派大臣说得都入情入理,境界高雅,言辞犀利。那么挺武派大臣又怎么说呢?唉,他们啥道理也说不出来。
据《资治通鉴》,许敬宗在朝堂上公然叫嚷:“庄稼汉多收了十斛麦子还想要换老婆呢,何况皇帝想换个皇后,你们大伙儿瞎操什么心啊!”(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一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看看,堂堂礼部尚书,在废立皇后的大事上,讲起话来居然是这样一副无赖相。挺武派寒酸若此。

不过我严重怀疑:许敬宗真的说过这话吗?唐高宗和武则天难道爱听这话?

最终一锤定音的是李绩。高宗问李绩:褚遂良坚决不同意立武昭仪为后,这事儿是不是就这么算了?李绩回答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看样子,高宗那时候最在意的还是手握兵权的将领。所以薛仁贵意外地对他表露了忠心,他的胆气就壮了很多;程知节可能并非他的嫡系,就被调离京城;而高宗一向倚重的李绩,此刻表态说不打算干预此事,高宗这下就放心了。废立皇后之事无需再找理由,皇帝的意愿就是最好的理由--所以孟宪实先生评论武则天立后时曾说,这是自由恋爱战胜了包办婚姻。

就这样,高宗在永徽六年十月下诏废掉王皇后、萧淑妃,说她们“谋行鸩毒”。众臣这下都学乖了,赶紧上表请求立新皇后,高宗便下诏立武为后。

“废王立武”之后,高宗的朝堂上出现了很大的人事变动。褚遂良被贬为潭州都督(今湖南境内),而且这次高宗坚决不再重新起用他了。韩瑗曾上表替他求情,说褚遂良忠心耿耿,现在并没有罪过,却离开了朝廷,大家都在叹息。高宗辩解说:“褚遂良悖戾犯上,我处置他有什么错?你干嘛说得这么严重?(遂良悖戾犯上,以此责之,岂有过耶?卿言何若是之深也。)”高宗好像觉得他自己才是委屈的那一个。

李义府和许敬宗都成为高宗倚重的大臣。他们都将在接下来的显庆年间大显身手。

不过在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初,高宗并没有对朝堂进行大清洗的打算。长孙无忌依然身居高位。对于两位激烈反对换皇后的宰相,韩瑗和来济,高宗最初也是以安抚为主。

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立刻做了一件事,上表请求对韩瑗、来济二人予以表彰。她说:“陛下前以妾为宸妃,韩瑗、来济面折庭争,此既事之极难,岂非深情为国!乞加褒赏。”高宗则立刻把新皇后的上表给这两人看。不过,韩、来二人还是吓坏了,几次提出辞职,可是高宗不许。


本节参考:
1,《唐高宗的真相》,作者:孟宪实
2,网文《唐周历史研究》系列,作者:曹为平。曹为平先生的这个系列,部分观点比较偏激,但立场新颖,很有启发性。

--女权分子看女皇,重头细说武媚娘--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19 01:49:11 +0800 CST  
@扁舟湖上行 2015-09-19 09:30:48
读到8.10了!分析解读很到位!李治和李世民的关系!比李世民个李渊融洽亲密的多!武媚和李治青梅竹马彼此情投意合!我信!哈哈!很不错!和冬雪的各有千秋!都是高手!受教!
-----------------------------

受到表扬很荣幸 :D

请多指教哦!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0 10:30:54 +0800 CST  
@人間知己最難尋 2015-09-20 00:03:08

人間知己最難尋 赠送给 枫昀 一份礼物"万事如意"。祝福语:好运送给你!祝你万事如意!美满安康!(注:礼物不加分)

-----------------------------

知己妹子这么可爱。谢谢你的祝福!也祝你心想事成啦。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0 10:33:30 +0800 CST  
@xinj1983 2015-09-21 10:11:27
唐朝的“伟大”是建立客观基础上,是物质决定思想!曹操 司马懿 符坚 慕容垂 刘寄奴 高欢 宇文泰 这些人政治能力哪个比李治和武后差?但是这些人哪个统一天下过? 为什么? 还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 所以唐朝的“伟大”只不过赶上了好时机了 我还是哪个观点武后是成功的贾后 贾后是失败的武后 她们区别就是客观环境不同
-----------------------------

开出租车的小王,卖保险的老张,大厦保安小赵,如果穿越到古代,肯定都是拳打曹孟德,脚踢司马懿,跟苻坚来碗老酒,和慕容垂一起打猎,让刘寄奴陪着钓钓鱼,至于高欢宇文泰杨坚杨广李渊李世民啥的,都是手下炮灰。

组织广场舞的李阿姨表示,她要是穿越到两晋时代,贾南风就成第一个女皇帝了。她要是穿越到唐朝,公主就会有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权了。

我期待着,期待着和无数个平行宇宙早日进行交流。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1 22:04:06 +0800 CST  

@元豹儿 2015-09-22 01:46:27
好嘛!咱么就扯扯贾后和武则天。
大叔你说西晋皇权衰落,庄园经济,士族把持朝廷,分封藩王,罢州郡兵,这就成了贾后无法走上政治前台女主天下的原因,我想赞同你都赞同不来啊。你既然非要拿贾后和武后比,在比社会大背景之前,总要先比比最基本的个人素质吧?贾后的个人素质和武则天比,分分钟被秒成渣好不?
首先吧,贾后先是明媒正娶的太子妃,接着顺理成章从太子妃变成皇后,有亲爹正当宠的贾充给她铺好路子......
-----------------------------

赞!!!

不好意思地说,我不太了解两晋历史,所以都不知道该咋回帖 :D

看了豹儿妹子的介绍,我忽然有个想法。这些编写正史的史官们,写武则天的时候会不会脑子里有两块模板,一个是吕后,还有一个就是贾南风!他们当然不好意思把武则天直接写成贾后,但是他们可以使劲儿埋汰李治。。。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2 10:03:43 +0800 CST  

@人間知己最難尋 2015-09-21 22:01:19
不是说争強好勝就是武则天了
事實上對於普通的女人来說争強好勝恰恰注定了自己的不幸和悲劇!
武则天之所以能做到女帝的位置, 恰恰是母性所延展出来的韌性和堅毅!
-----------------------------

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武则天不是象史书上说的没有母性,恰恰相反,她是把母性发挥到了极致。

在政治运作上,她是大力发挥了“母亲”的优势,是创造性地发挥。

嗯,不错不错。大家的回帖给我了很多启发。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2 10:09:11 +0800 CST  
@青梅煮酒1970 2015-09-21 22:47:46
师姐,你这里都是高雅之士,阳春白雪。
俺那里都是。。。。。。
战争狂人,哈。
-----------------------------

多好压。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尚武精神?反正你那楼贴近现实。我咋觉得我们现在确实离战争越来越近了呢?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2 10:14:44 +0800 CST  

@xinj1983 2015-09-22 12:15:40
赞同你对贾后评价 她跟武后就是俩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活宝! 明明靠皇权上位 以皇帝老婆身份参政 总想把老公江山变成自己的天下! 可惜一个壮志未酬身先死 一个侥幸称帝才发现进退失距 死后要求去帝号 与高宗同葬 实在是怕李氏后人反攻清算挫骨扬灰!还有李唐诸王如果躲在角落里安静的作个美男子 武后屠刀是不是不会落在他们头上?李显以前的太子都是什么结局? 有人苦口婆心劝武活宝安心作皇太后大权照拿 不要推......
-----------------------------

我本来一直认为武则天是一个失败的女英雄,但是看到你这种咬牙切齿的痛恨,我才忽然发现,她真的很成功。哈哈

她的称帝已经是传奇,她称帝之后居然能够安然退场,是传奇中的传奇。这一点,我在写到后面会讲到。现在才是个开头,慢慢来。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2 12:23:46 +0800 CST  
@元豹儿 2015-09-22 12:07:42
昨天刚好和明轩公子讨论到史家抹黑历史人物的事,他们总是喜欢让不同时期的不同的人物做相似的恶心事来达到黑人的目的。 可是相同的恶心事看多了,别人就该当笑话看了,都不会编点新的。 黑人功夫不到家。
-----------------------------

很有道理。历史的文本,确实就是几种模块而已。不过,好像现代人写古代的历史,也好不到哪儿去,呵呵。

我刚刚去google了明轩公子,好像是一位写历史小说的?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2 12:31:06 +0800 CST  

@xinj1983 2015-09-22 12:15:40
其实我常常想要是符坚在肥水之战之前死的话 人们会如何评价他?慕容垂要是在肥水之战之前死的话 他的评价还会高吗?成败论英雄?可笑
-----------------------------

苻坚在淝水之战前死掉的话,就是隔壁卖保险的老王。要不你说呢?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2 12:34:57 +0800 CST  
-----------------------------
@元豹儿 2015-09-22 12:56:27

苻坚在淝水之战前死掉的话,就是隔壁卖保险的老王。要不你说呢?
—————————————————
枫昀老王是谁呀?
-----------------------------

就是大街上随便找个人啦。反正大家都有做英雄的潜质,只不过缺少一次机会。:D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2 22:22:44 +0800 CST  

@人間知己最難尋 2015-09-22 20:24:52
哇~~元豹儿 姐姐你說的真心真的好贊 !!~~好支持你~好崇拜姊姊
讓我學習了~~
我只恨自己書念得不好 口才文筆更不好~辯不過這位xinj1983 我氣到語無倫次了
-----------------------------

你说得都是朴素的道理。巧言善辨其实不足为虑,嘻嘻。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2 22:25:38 +0800 CST  
@扁舟湖上行 2015-09-23 08:44:39
更新才是硬道理
-----------------------------

谢谢哈。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3 12:21:54 +0800 CST  
【~~正文~~】

前面大体上讲了武则天立后的过程。其实废王立武这件事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除了权力斗争,还可以从当时的门第观念来考察。立武为后,在打破门第观念方面是一个重要贡献,而这要归功于唐高宗,而不是武则天。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11)唐朝人结婚最看重门第--01


在任何时代,投胎模式都非常之重要,唐朝也是如此。唐朝时流传一句话叫做“崔家丑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却愁”。在万恶的封建社会,婚姻就是女人的一切,如果一个女孩子穿越到唐朝,有幸落脚到显赫门第,比如崔家,长相无论美丑,都会有大把人家排队来求亲,比皇帝的女儿还风光。

当然了,不是所有姓崔的女孩子都这么好运。被人们争相攀亲的崔家,必定是高门大姓,所谓的“五姓七望”之一,不是清河崔氏,就是博陵崔氏。当时有如下几个大家族最受社会推崇: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以及太原王氏--高宗王皇后的郡望。

这些门阀大族都非常之牛气,可能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唐文宗已经是唐朝的第十四位皇帝了(不算武则天)。他在给自己的皇太子物色太子妃时,看中了宰相郑覃的孙女。可人家郑宰相还不稀罕跟皇家攀亲,宁可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一个九品小官儿崔皋。原因呢,就是郑家与崔家都属于“五姓”士族,是真正的门当户对。唐文宗虽然被郑覃轻视,却也没啥脾气,只是发牢骚说:“朕也是数百年衣冠...”

唐文宗又想替他的姑姑--真源、临真两位公主,在那几家名门士族中选驸马,结果无人搭理。文宗感叹说:“民间的婚姻不看重官品,而重门第。我家二百年天子,还不如崔家、卢家。”最后二公主都另选了驸马。

士族大姓瞧不上皇族,皇帝倒是非常在意皇亲在士族眼里的形象。比如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他的长女万寿公主终于嫁入名门,驸马郑顥(hao4)属荥阳郑氏。有一次郑顥的弟弟得了重病,宣宗派人探视,然后听说万寿公主并没有在家照顾小叔子,而是跑到慈恩寺戏场看戏去了。宣宗大怒说:“难怪这些士大夫家不肯与我结亲,看来是有道理的。”立刻派人把公主找来。公主来了,立在阶下,宣宗却气哄哄地,看都不看她一眼。公主害怕了,赶紧“涕泣谢罪”,大概认错态度还是很诚恳的,宣宗才终于肯跟她说话,批评她说:“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观戏乎?”然后让公主赶紧回家。(唉,可怜的万寿公主!)


万寿公主的这段婚姻还有故事。她的驸马郑顥不但出身名门,而且科举及第,高中状元,可见本人也是很有才华的 。给这门亲事牵线的媒人是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可是郑顥却一点儿都不领情,反而恨死了白敏中,因为当时郑顥已经和“五姓”之一的卢家定了亲,正准备迎娶,却硬被这桩皇家姻缘给搅合了。郑顥后来把一腔怨气都发泄到白敏中头上,不断地弹劾他。老丈人唐宣宗呢,对郑顥的这些心思早就心知肚明,但是都容忍了。

这几个八卦里说的崔氏、卢氏、郑氏等,都属于所谓的“山东士族”,其家族扎根在华山、崤山以东地区,在北魏时期就成为大族。在唐朝,大概就数山东士族的自我感觉最为良好。而他们确实也有这个资本。

唐高宗时期的宰相薛元超,本身也出自名门望族,属“河东薛氏”,是关西六大姓之一。他的祖父是隋朝大文豪薛道衡。薛元超也攀了皇亲,妻子是巢王李元吉的女儿和静县主。可是薛元超晚年却对人说,他这辈子有三大恨事:不是进士出身,没有娶五姓女为妻,没有参与编修国史。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3 12:27:38 +0800 CST  

@人間知己最難尋 2015-09-23 21:14:00
在打破门第观念方面是一个重要贡献,而这要归功于唐高宗,而不是武则天。
說的贊~真心贊~樓主姐姐好贊~支持你
唐高宗武則天夫唱婦隨 ~感情融洽,我真的很羨慕
就是後來的人忌妒羨慕 故意黑唐高宗 太過分!
-----------------------------

确实是夫唱妇随。

其实武则天这个人很值得琢磨。从前的正史把她说得残忍无情,好像在家里也是个厉害的泼妇形象。现在给唐高宗正名,承认他是个强人,但是武则天又该是个什么形象呢?我想媚娘固然是小鸟依人,但内心依然是强大的,一直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这才是她的魅力吧。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4 00:13:41 +0800 CST  
@扁舟湖上行 2015-09-23 13:56:39
赶上沙发了哈哈。
-----------------------------

谢谢哦。

我的这篇东西已经写好了几十章,可以慢慢贴。你的咧,是不是下文还没写啊?:DD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4 00:16:24 +0800 CST  
。。。继续贴正文~~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11)唐朝人结婚最看重门第--02

唐朝是一个士族门阀与寒门精英争奇斗艳的时代。寒门子弟虽然输在了起跑线上,却也有大把机会出人头地。不过,寒门子弟就算做了高官,也总不免希望摆脱自己的微寒出身。其中一个办法自然是联姻。

比如武则天的老爸武士彟,是并州文水县的农民,也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之一。原配夫人相里氏去世后,他就娶了关陇贵族弘农杨氏的女儿。杨夫人不但出身高门,还是隋朝皇族,所以就算四十多岁了才结婚,照样嫁了个高官--武士彟多半还觉得是自己高攀了。

武士彟与杨氏的结合是唐高祖李渊给做的媒,自然皆大欢喜,可是有些人的联姻就比较流氓了。比如在高宗时代,冀州长史吉懋手下有个县丞崔敬,虽然官儿不大,却是名门。吉懋就硬逼着崔敬把女儿嫁给他的长子吉顼(xu4)。崔敬不敢违抗,只得答应下来。结果等到娶亲那天,吉家的迎亲花车已经到了门口,崔敬的妻子郑氏才知道居然还有这回事,抱着长女大哭。崔家长女拼死不肯嫁,小女儿应该算个侠肝义胆的人物,眼见“家门有难”,便挺身而出,代替姐姐嫁了过去。崔家小女的这位丈夫吉顼,后来在武则天时代也算出人头地,一度官至宰相。(《朝野佥载》)

武周酷吏来俊臣更是个赤裸裸的恶霸。他当官儿后为了抬高身价,把原配妻子休掉,强娶了一位太原王氏。这位王氏夫人是王庆铣的女儿,出身名门而且美貌,本来已婚,丈夫名叫段简。来俊臣居然假传圣旨,“矫诏强娶”。后来王氏夫人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新唐书》)

另一个酷吏侯思止以来俊臣为榜样,也想娶名门之女为妻。他看中了一位赵郡李氏,李自挹的女儿。不过侯思止没有来俊臣那么气焰嚣张,想攀亲先向女皇打了份报告。武则天自己不肯做决定,把这件事拿到朝堂上,让大臣们一起商量。结果凤阁侍郎李昭德说:“大可笑。”别人问他有什么可笑,李昭德说,昔日来俊臣强娶太原王氏,已是辱国,今天此奴又想娶李自挹的女儿,“无乃复辱国乎?”(《旧唐书》)

李昭德自己出身名门,是陇西李氏(与李唐皇族是同一个郡望),又是武则天的宠臣。如同当时绝大多数士族子弟一样,他对门第这件事极为看重,对于出身低贱的来俊臣、侯思止娶“五姓七望”的女儿为妻,李昭德直接视为国耻。来俊臣本是长安郊县的游民,史书上暗示他连自己的老爹到底是谁都弄不清楚。侯思止也是长安的市井流民,曾经卖饼为生,又充当过别人的家奴。这两人的出身低的不能再低了。脾气暴燥的李昭德,后来竟找了个借口把侯思止给杖杀了。究竟是因为侯思止是个罪有应得的酷吏,还是因为他出身低贱却妄想娶赵郡李氏之女,触犯了李昭德的底限,还真不好说。

李唐皇族的门第虽然比不上“五姓七望”,却也足以自豪。他们自称出自陇西李氏,是西凉武昭王李暠(hao4,同皓)的子孙。李暠则自称是西汉大将军李广的后人。当然了,李唐皇族的这个祖宗现在有争议。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经过一番考据,认为李唐皇室可能出自赵郡李氏--虽然这也是名门,可是他们这一支又迁居到了关中,成为鲜卑化的汉人。但不管怎样,反正当时李唐皇室说自己是名门贵族,天下都承认。门第这个东西与别的荣誉一样,大家都承认了就行。

那么武则天的门第又怎么说呢?她的情况比较复杂。在她称帝之时,把老武家直接跟遥远的周朝天子挂上了钩,说武家是周平王的少子姬武的后代。这么算下来,武则天成了周平王的第四十代后辈。在各种铁腕手段之下,大臣们也都承认了。

不过早先在永徽年间搞宫斗时,武则天的出身却是她的弱势之一。她父亲是庶族,母亲就算是高门,在当时人眼里也绝对比不上王皇后的门第。王皇后属于太原王氏,尊贵的“五姓七望”之一。因此当唐高宗李治提出要“废王立武”,大臣们八成觉得他是疯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4 00:22:42 +0800 CST  

@xinj1983 2015-09-24 10:35:38
高宗跟明朝天熹帝一样都是有政治智慧,都喜欢躲在暗处遥控指挥!所以一个抛出武活宝 一个抛出魏人妖冲在前面当政治打手!再和大家谈谈唐朝“盛世” 李唐立国就是从给突厥当干儿子开始的,后来东突厥内乱,给李唐灭了王庭!但是请记住只是灭了东突厥上层建筑,广大东突厥地盘唐朝更本无法有效统治,点解为什么无法统治 这个就是经济基础不同 当时生产力弱后 长城以北地区又因为天气寒冷 农耕技术很难推广,游牧经济逐草......
-----------------------------

如果你能够对愚蠢排外的儒家思想、以及同样愚蠢而且无耻的男权宗法社会,也持同样的批判态度,我还真会高看你一眼。可是你这种张口闭口就是讽刺后妃,闭口是嘲弄宦官,说穿了也不过是个没见识的小男男罢了。

不过,谢谢你顶帖哦。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4 10:44:12 +0800 CST  

@xinj1983 2015-09-24 14:19:25
复楼主 男权宗法社会和儒家鼓吹君君臣臣都是小农时代产物! 思想来源于现实! 在小农时代一个男人生产力是女人一倍还要多,所以说武后时代跟本没有女权一说!到了现在随着生产力提高女人生产力与男人以经差不多,经济地位提高才有思想的解放,也才有女权一说! 你想想我男人 你女人 如果在农业社会 比力气种田你比的了我吗?在现代社会我出力气种田 你坐在银行出脑力劳动 我比的了你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从......
-----------------------------

武后时代没有“女权”这一说,这里的女权指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女权。说到底这是个文字游戏罢了。

女人的待遇,女人的权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个问题,在唐朝同样如此。而我们现在讨论的还不止是唐朝的女性待遇,而是男权宗法制度,以及基于这套宗法制度的皇权制度。我们也不仅仅是在讨论皇权制度,说到底,最关键最敏感的问题现代人怎么评价武则天--武则天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者,可是现代人怎么评价她,就是一个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女权问题。

从你先是贬损后妃,接着嘲讽宦官的行为来看,你对中国这些固有的糟粕完全没有什么认识。至于你在讲到女权问题时候说的什么生产力,无非是长期以来的陈词滥调,不过就是块万能遮羞布罢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汉朝时已经相当复杂了,早已不能用简单的“种田打仗”来概括。可是直到现在,很多人--不光是男人,也包括大量女人,谈到女权问题时还是这种极其浅陋的态度,只能体现男祸为害之深。

不要紧,慢慢来。我写这个传记,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检讨宗法制度。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09-24 21:36:59 +0800 CST  

楼主:枫昀

字数:588296

发表时间:2015-07-11 13: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8 17:03:13 +0800 CST

评论数:49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