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然后,来贴两张芝加哥美术馆的唐三彩藏品。由于洛阳的唐墓中大量唐三彩陶器流失到了海外,所以这些博物馆中的展品可能来自洛阳。当然,也可能来自西安。至于年份呢,可能是武周时期的,也可能是中宗、睿宗、开元时期的。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27 23:18:45 +0800 CST  
●◎◇◆◇◆◇◆◇◆◎●





加拿大的藏品,安省皇家艺术馆。

--其实我只是想翻页。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28 20:59:06 +0800 CST  
●◎◇◆◇◆◇◆◇◆◎●

下面这件女坐俑比较有名,

西安地区出土(王家坟90号唐墓)
这件也是没有明确的纪年,不过,武周后期的墓葬中出土过类似的坐俑。

。。。。。。。。。。。。

武周长安二年的三彩女坐俑

这是2013年出土的,西安地区,茅坡村M231。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28 21:26:46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1)武则天时代的艺术--13

最后的最后,再说两句铜镜吧。干脆把这一页占满算了。

武则天时的手工艺水平,无论从文献记载来看还是从出土文物来看,都是相当高超的。文献中的大型工程,有天枢、九鼎、大仪、大钟等,可惜都没能保留下来。

出土文物都是些小物件,但也能体现出水平。比如唐朝铜镜中有一类“瑞兽葡萄镜”,采用高浮雕技术。这种镜子在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墓葬中出土最多。此后的铜镜改为流行别的款式了。


在网上找到了一张高清图。
宝鸡青铜博物院收藏的唐代铜镜--海兽葡萄镜。据这个博物院的网站介绍:直径21.4厘米,缘厚1.5厘米,重1596克。与武则天长寿三年(694年)偃师杏园李守一墓出土铜镜类似。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28 23:04:08 +0800 CST  

●◎◇◆◇◆◇◆◇◆◎●


来两张铜镜的细节。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28 23:19:12 +0800 CST  
当然,一切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劳动人民最光荣!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28 23:43:18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

很长一段时间里,“主流”对武则天的看法是她从做皇后时起就手握大权,而唐高宗只是个傀儡。至于在高宗一朝实现的领土扩张,人们要么低调处理,要么说成是太宗的贞观余荫。不过,近年来历史粉丝们开始高度重视国家版图与对外征战,自然也就会注意到唐高宗一朝在这方面的非凡成就。与此同时,对武则天的解读也开始改变,认为唐高宗并非傀儡,依然是王朝的主导,武则天做皇后时只是辅政。

应该说这种看法更合情理,本人非常赞同。不过,随着对唐高宗的能力与功绩的肯定,紧跟着就是对武则天的大肆嘲讽,说高宗朝的军事成就如何如何了得,可是国家一到了武则天手上就一败涂地一塌糊涂云云。在我看来,这不过男权社会无孔不入的“仇女症”的又一个小小表现而已。

武则天时代的军事成就确实不及高宗朝最鼎盛的那些年,但这主要是形势使然。况且,高宗朝的战绩也并非“全优”,实际上到后期就进入相对的低谷。至于武则天时代,虽有契丹叛乱和后突厥侵扰河北的臭事儿--实话说确实让人郁闷,但她治下的军事成就依然相当可观,只不过其胜利往往被正史一笔带过,而败绩却被大肆渲染,并且受到后世武黑们的热烈迎合。所以接下来我打算多花点儿篇幅,梳理一下武则天时代的军事与外交情况。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2 20:51:31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02

【唐高宗时期的军事】

武则天时代是高宗朝的延续,要探讨她执政二十二年期间的军事问题,首先得说说高宗朝。

唐高宗虽被史官们说成昏懦之主,但细看史料,他与历史上那些大有做为的君主一样热衷于对外扩张。高宗朝最大的两项扩张成就是灭掉了西突厥和高句丽,使得唐朝的版图在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平定高句丽后达到最大。唐朝疆域最辽阔时,一般说是东起朝鲜半岛,西至咸海(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北到贝加尔湖(俄罗斯境内),南至越南的横山,总面积达到1600万平方公里。不过这个最大版图只持续了十余年。

高宗朝从显庆年间开始积极对外用兵,固然战绩辉煌,但国力消耗也很大,所以到了后半期在军事上已开始捉衿见肘。

在我看来,唐高宗可以与隋炀帝进行一番比较。两人都是从父皇手里继承了一片大好形势,但也都面临很大的上升空间,足以让他们铸造属于自己的光辉业绩。所以两人都的雄心勃勃,都想更上一层楼。两人都热衷于继续扩大版图,特别是,都铁了心要征服高句丽。所以两人在执政期间都发动过大规模战争。不同之处在于,唐高宗从始至终头脑清醒,懂得进退,所以不但避免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为唐王朝打开了一个新局面。这里没有贬低隋炀帝的意思。炀帝虽然失败,他的历史功绩不容抹杀,但是从这两个皇帝的对比可以看出,巨大的成功与巨大的失败,这中间隔着的往往只是一个帝王冷静的头脑。

其实,唐高宗对高句丽的征伐,同样是一个十分凶险的策略。灭掉高句丽固然是一项可以夸耀的成就,但国家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很大,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唐朝因此忽视了西南方向的强敌--吐蕃帝国。

对中原王朝而言,吐蕃完全是一股全新的势力。因为吐蕃的威胁,唐帝国比汉帝国、隋帝国的边疆形势都更加严峻,国防负担也更为沉重。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2 20:54:03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唐高宗时期的军事)


吐蕃王朝在太宗时期刚刚崛起,尚能保持低调,与大唐和平相处,但到了高宗时期也开始积极扩张,不断蚕食唐朝的羁縻统治区,最终完全吞并了吐谷浑。不但如此,吐蕃还远涉西域,与唐朝在丝绸之路上展开争夺。等唐朝意识到吐蕃已经坐大,却为时已晚。咸亨元年薛仁贵率领大军征讨吐蕃,便在大非川遇到重挫。高宗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后来在仪凤四年又对吐蕃发起过一次大规模攻击,结果又一次大败而归。实际上在整个高宗朝,唐与吐蕃交战是败多胜少,所以到后来不得不正视现实,对吐蕃转攻为守--总算守得住。安史之乱以后,吐蕃趁着唐朝无力西顾,连河西走廊都给吞并了。

在朝鲜半岛,虽然高句丽被灭,但新罗很快就起兵反叛。唐朝对新罗的平叛很不顺利,到后来因为还要应付吐蕃,就索性承认了新罗的独立。好在新罗满足于偏安一隅,并不主动骚扰,所以双方就此和平共处。

在北方边境,本已归附唐朝的突厥开始谋求独立。高宗朝的最后几年,突厥接二连三地发动叛乱。到高宗去世之际,当年的颉利可汗的后人阿史那·骨咄禄已经站稳了脚跟,组建了后突厥汗国。后突厥对唐朝北方边境时有骚扰,唐朝的国防负担因此加重。在史书上,从这以后就开始经常出现“以备突厥”的字样。

西域是丝绸之路上的关键地段,高宗一朝在那里的扩张成果显著。首先唐朝灭掉了西突厥,把本来归附西突厥的若干绿洲小国接收了过来。高宗又在西域部分地区设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巩固了唐朝在当地的统治。不过当时唐朝尚未意识到吐蕃对西域的浓厚兴趣,也低估了吐蕃的实力,以至于安西四镇两度易手。高宗朝后期,唐朝与吐蕃的争夺就成为西域战事的主题,而西突厥的旧贵族以及当地绿洲小国,就在唐与吐蕃之间辗转腾挪,为自己谋得最佳利益。

武则天独立执政之初,唐朝的周边形势大体如此。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2 20:57:58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03

【武则天接手时,唐朝边境处处烽火】

太宗、高宗两朝持续的对外扩张,成果固然辉煌,其实也是给唐朝的国防留下诸多隐患。比如突厥在先前已经归附,可是到了高宗朝末期就开始叛乱。后来的契丹也是如此,在贞观年间主动归附唐朝,但到武周时也闹起了叛乱。唐朝发展到武则天执政时期,军事上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继续开疆拓土,而是巩固既有的成果,具体说就是加强边防、加强对现有羁縻地区的控制。

另一个考虑是军事上的节制。对于一个稳定的中原王朝来说,打仗完全是拼耗国力,绝不可能像游牧民族那样“以战养战”。高宗朝打过几次大规模战争,不但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让唐朝军队出现疲态。

早在高宗朝中期的高句丽战争期间,刘仁轨就给皇帝上了一封《陈破百济军事表》,指出当时军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比如士兵生活十分困苦、国家答应的奖赏不能兑现、有钱人家靠贿赂官府来逃避兵役,等等。太子李弘也曾上表为当时逃兵的家属求情。这些史料都能反映出当时战争给普通农民带来的沉重负担。

如果战争给平民百姓带来的只是负担而没有利益,那么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低迷,而民间反战情绪会相应地滋长--这本是非常浅显的道理。

因此早在高宗朝后期,军事政策便开始调整。上元元年武则天成为天后,上疏《建言十二事》,其中一条就是“息兵”。这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漂亮话,而是密切针对当时形势而提出的。“息兵”当然不是不要军队,而是不再搞那种大规模的主动进攻了。

从高宗朝中期开始,唐朝在军事上进入了一个相对被动的状态,一开始是不得不应付吐蕃,后来又不得不应付突厥,所以军事支出就是想减也减不下来。这种被动应付的局面在高宗朝最后几年简直愈演愈烈。

比如调露元年,唐朝派裴行俭到西域去平定叛乱。西域虽然被裴行俭搞定,但紧接着在北方边境上,突厥的阿史德·温傅、阿史德·奉职就发起叛乱,整个单于都护府辖下的二十四个突厥羁縻州一起跟着反了。虽然这次叛乱后来也被裴行俭平息了下去,可到了第二年,即永隆元年,突厥贵族再次反叛,同时吐蕃也在西南边境不断骚扰。突厥的第二次叛乱虽然也被平定,可是没过多久,到了永淳元年(高宗去世的前一年),简直是战争天灾一起降临。在西域,西突厥又反了,偏偏此时裴行俭去世;在北方,突厥余党在阿史那·骨咄禄的率领下占据了黑沙城,自立可汗,建立了后突厥;吐蕃则在河源发起进攻,幸亏被娄师德挡住;永淳元年,关中地区又发生饥荒,唐高宗不得不把整个朝廷搬到洛阳;到永淳二年,总算熬过最困难的时候,灾情得到了控制,但后突厥的骨多禄对北方各州的进犯来势汹汹。这年年底,高宗去世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3 22:13:20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03)--武则天接手时,唐朝边境处处烽火

说来奇怪,在武则天接手之际,无论是突厥还是吐蕃都变得相当安静,没给武则天添乱。实际上武则天成为太后的第一年,唐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异常激烈。这年光是年号就有三个:嗣圣、文明、光宅。武则天一口气废李显,立李旦,杀宰相裴炎,平定徐敬业叛乱,甚至在这年年底还杀掉了边防大将程务挺、流放了王方翼。可是从几本正史上的记录来看,突厥和吐蕃两大强敌在这一年都没有趁机进犯骚扰。甚至于,武则天为了早日平定徐敬业叛乱,不惜把一直在河陇边境防范吐蕃的大将黑齿常之调到了扬州战场,但这一调动也没有引发吐蕃的什么异动。我认为武则天在此时一定是对边防有所布置,要么是积极笼络了边关将领,要么是对吐蕃和突厥进行了外交斡旋,但详情如何,史书上完全没有记载。

当然了,突厥和吐蕃不可能真的那么安静。突厥在第二年(垂拱元年)就再度寇边,唐朝还吃过一次败仗,损失了五千人,但此时武则天已经抓住了大权,而突厥在这一时期的骚扰力度也不象前几年那么凶猛。至于吐蕃,虽然没有骚扰河陇,却在垂拱二年大肆进犯西域,结果迫使武则天又一次放弃了安西四镇,要等几年之后才又被王孝杰收复。

动荡不安的第一年结束,进入为时四年的“垂拱”时期,武则天的权力越来越稳固,她在军事方面的策略也能看得比较清楚。总的来说,武则天执政时的对外用兵不象太宗、高宗、以及后来的玄宗那么积极,执政初期还主动收缩了防线。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在我看来,武则天的军事政策恰恰是适应当时国家面临的具体形势,一方面抵挡住了周边游牧民族的各种骚扰进犯,一方面在国内继续发展了民生,所以不但没有把国家拖入战争泥潭,而且让综合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大体来说,武则天的军事策略是“舍北保西”--把重点放在西域,而对北方草原上的羁縻州干脆放手。可是在西域,就不但在安西四镇长期驻军,还在长安二年设立了北庭都护府。至于西南强敌吐蕃,武则天时的战绩已比高宗时期有所改善。这些会在以后详细分析。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3 22:24:27 +0800 CST  
@sdhzdmhfszcb 2017-03-05 14:55:32
支持朋友佳作
-----------------------------


谢谢哦!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6 09:09:34 +0800 CST  
@王者之风lll 2017-03-06 12:20:14

-----------------------------

多谢王者!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6 21:40:50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04

【不必过份迷信府兵制】

种种迹象标明,武则天执政期间正是唐朝军事制度的重要转型期,这个转型的大方向就是从“行军”转向“镇军”,也就是从临时出兵转向在边防长期镇守。这个时期也是唐朝从府兵制向募兵制过渡的关键一环。遗憾的是,正史上不但对军事制度的转型写得极其简略,而且字里行间刻意贬损,好像这种转型是什么坏事似的。所以有必要先来看看府兵制。

初唐实行府兵制。这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大体说来,政府从农户里面点兵,被抽中的人一旦成为府兵,就是终身制的义务兵。府兵从政府那里分得田地,平时在家种地,或者轮流到京城宿卫,战时出征,每年冬季农闲时进行军训。出去打仗时,国家不但不给府兵们发军饷,还要他们自备干粮(以及服装、弓箭、甚至马匹)。

府兵制看上去有很美。不但国家无须花钱就能拥有一支常备军队,而且其运作方式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每次要打仗了朝廷就临时点将,战争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府”,士兵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于是武将不容易拥兵自重,谋反的机率低(不过从纯军事角度看,这样的军队真的对打仗有好处??)。

长期以来盛行的观点是:唐朝建国之初,也就是贞观时期,由于认真落实了均田制,于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府兵制也很健全,于是府兵战斗力也杠杠的。而到了高宗朝,均田制开始遭到破坏,所以府兵制也跟着溃败,所以唐军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差。然后到武则天时代,完了完了更不行了……很多文章一讲起来就是“武则天破坏了均田制和府兵制”,然后到玄宗时不得不改成募兵制。现在网上很多文章一提到“府兵制”,简直就象神奇的魔法石,打仗的时候拿出来晃悠一下就能出师大捷似的,然后武则天把这块神奇魔法石给搞坏了。

在我看来,这都是出于对“贞观之治”、“均田制”、“府兵制”的过份迷信,以及对武则天的刻意贬损,其实根本就经不起严肃的推敲。

首先唐朝到底有没有均田制就是个问题,因为唐朝的文献中只有“授田”而从来没有出现过“均田”的字样(注释1)。

(注释1)唐代的均田制是个很大的话题,不能轻易下结论。我在本章中的说法来自耿元骊的文章《唐代“均田制”再研究——实存制度还是研究体系?》,个人认为这篇文章对唐代均田制的质疑很有道理。本文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1期。耿元骊,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历史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唐宋史、经济史。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6 22:14:5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04)不必过份迷信府兵制

武周时期依然在认真执行“授田”政策。这就是说,土地仍然控制在国家手里,平民依然可以从政府那里领到可以耕种的土地。吐鲁番出土文书甚至向后人揭示了武周朝后期“检田括户”的细节。只不过,总人口越来越多,每户能分到的田地自然就越来越少,这本来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即便真的如某些文章所说,武周后期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出现大量逃户,可是国家所掌握的户口数量仍然在不断增长,因为荒地还在不断地开发、新的州县也在不断设置。这种增长势头会一直延续到开元、天宝时期。不但如此,武则天还在称帝之初的天授二年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移民,把几十万户从人口稠密、授田不足的关中地区迁移到有地可耕的洛阳周围,并在洛阳地区增设折冲府(就是府兵制下的军府),这明明是加强了府兵制,怎么到了某些专家学者那里就只剩下武则天“破坏均田制、府兵制”了呢?

不过,问题的核心还不在于武则天是不是真的破坏了均田制府兵制,而是府兵制本身是不是真有那么神奇?

其实用常识好好想想,府兵制怎么可能有利于战争呢?府兵制实际上带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民即是兵,兵即是民。可是游牧民族是全民皆兵,打仗和打猎一样,都是增加财富的手段。而中原王朝在府兵制下,战争与农业生产正好直接发生矛盾。府兵们平时都要种地,一旦打起仗来田里就没劳动力了,而国家又不给出征士兵发工资,谁打仗谁家就得蒙受损失。一开始府兵们还能够得到政府的各种奖赏,可后来仗越打越多,出征时间越来越长,政府已经无力奖赏,那参战士兵就只有发扬风格作牺牲了。这一情况早在高宗朝中期刘仁轨的《陈破百济军事表》中就有所揭露。

再者,有研究者指出,正因为唐朝的府兵平时免除租庸调和杂役,所以政府也不会保留太多府兵,不然租赋和徭役就无人承担了。这是府兵制与国家和平建设直接相抵触的另一表现。

考察府兵制的历史,起源于南北朝时的西魏。可是西魏的府兵是真正的职业军人,并不务农,专管打仗。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之后,对兵制进行改革,把府兵纳入州县户籍,这才开始了隋唐两朝的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可见正是因为国家把重点转向和平建设了,才开始出现府兵的“兵农合一”。在战争不多的情况下,府兵制既能保证兵源,又能兼顾农业生产,确实是一种理想制度。可一旦战争频繁,府兵制就难以满足需要了。隋炀帝时不惜民力,三征高句丽时天下征兵,直接后果就是无人种地,搞得田园荒芜,民怨沸腾,到后来第三次征讨高句丽时,实在征不到兵了就自然而然地开始募兵,“征天下兵,募民为骁果,集于涿郡”(隋书·炀帝本纪)。所以炀帝时的骁果军已是募兵而非府兵。唐太宗时期据称是建立了最为完美的府兵制,可是太宗在征讨高句丽期间依然开始招募士兵,“发天下甲士召募十万并趣平壤,以伐高丽。”(旧唐书·太宗本纪)--府兵不够用就是不够用。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6 22:21:2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04)不必过份迷信府兵制

--接着说。

“府兵制”之所以深受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大臣以及宋朝史官们的追捧,恐怕主要原因不在于军事上的胜败,而是府兵制“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特点可以防止武将坐大,说到底是因为府兵制对皇权的威胁小。考察历史文献,中唐以前出过各种“兵法”,但是对国家的军队制度却罕有真正系统性的总结。反而是到了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文臣们对拥兵自重的藩镇节度使们深为厌恶,模模糊糊地想起了初唐时期的好日子,于是开始了对府兵制的神话。

唐太宗时期的军队确实能征善战,同时唐太宗时期也完善了府兵制,但这并不等于二者之间就有什么必然联系。在我看来,贞观时期军队能打与当时的国情有关。

首先,在贞观时期,改朝换代的的全国大战刚刚结束不久,无论将领还是士兵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自然比高宗朝时成长起来的兵将更有战斗力。

比如具有重大意义的唐朝灭突厥之战,发生在贞观三年十月到四年三月,指挥战争的李靖、李世绩等人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而唐太宗对府兵制的完善要等到贞观十年,那么这场灭突厥之战与府兵制究竟有多大关联呢?

唐灭吐谷浑之战发生在贞观八到九年,参战大将包括段志玄、李靖、侯君集、李道宗、薛万均、薛万彻、李大亮等等,还加上不久前归顺唐朝的铁勒首领契必何力,不但名将云集,而且有少数民族部落参战,那么唐灭吐谷浑,府兵制这种制度到底起了几分作用?

其次,贞观年间的战争大多持续时间短,也无须在边境长期派驻军队戍边。突厥贵族受到优待,而且自治;吐谷浑归唐后也是自治;与吐蕃打过一战,之后就是文成公主和亲;西域的扩张才刚开始,著名的安西四镇设立时已是贞观末年,且驻军很少。正因为每次战争持续时间不长,所以府兵制的弱点不至于暴露。

越往后,中原的生活越安定,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痛苦就越大,而利益几乎没有。如同武则天时代的诗人沈佺期在《独不见》中描述的: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

因为战争,夫妻一别就多年不得相见,这样的情形是到了高宗朝后期才逐渐普遍起来的。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7 21:16:1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04)不必过份迷信府兵制

续前。

府兵制退出历史舞台是一种必然趋势。唐朝从武德、贞观时期进入高宗时期,国情已变:中原地区的生产生活正常化了,而战争规模却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那么对农桑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士兵们从朝廷那里得到的赏赐越来越少,因为国家没那么多钱,也没那么多地可分了;甚至对外战争能缴获到的敌方战利品也越来越少。贞观十四年唐朝灭高昌,战争结束后,主帅侯君集就因为“私吞战利品”被人弹劾,搞得心中很是不忿--可见那时掠夺战利品是参战的一大动力。可是到了高宗后期,一则军纪越来越严格,二则唐朝自身越来越富裕,到边境去打仗还能抢到多少战利品?如此一来,士兵的参战意愿自然是越来越低。到武则天时期、中宗睿宗玄宗时期,这种趋势只有越来越加剧。

到武则天时期,还得面对另一个棘手问题:边境的长期镇守。千辛万苦拿下的边陲之地,总得努力经营,否则这些地方会得而复失。贞观时灭掉了吐谷浑,但没有派朝廷军队镇守,结果到了高宗时期,一个疏忽,吐谷浑就被吐蕃夺了过去,而且再也拿不回来;在西域,安西四镇反复易手;在北方草原,当后突厥的贵族不再满足于做唐朝羁縻州的都督刺史,说复国就复国了。

高宗朝后期,已经开始在河陇边境上长期设置边防军,派经略使,又开始屯田。这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到武则天时期,最终决定在遥远的安西四镇长期驻兵,可视为唐朝边防制度的进一步更新换代。

府兵制瓦解、募兵制兴起,从“行军”转向“镇军”,都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决策者们应该做的不是徒劳地对抗这种历史趋势,而是应该设法针对新形势拿出新政策。武则天在边境上继续完善长驻的边防军,设立“营田使”大搞屯田,在北方各州县成立武骑团(建立地方民兵组织),在长安二年设立武举,都是在为军事改革进行探索。到玄宗朝,节度使、募兵等制度终于成熟,完全是适应历史潮流的必要行动。玄宗到执政后期依然雄心勃勃拓边不止,又没有相应地防范边将,自然要出大乱。但这更多的是领导艺术上出了问题,并非兵制改革的方向错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7 21:23:35 +0800 CST  
好像现在三八妇女节在国内改称女神节了,挺温馨的。

不过我想说,三八节,本是一个战斗的节日,或许永远都是一个战斗的节日。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8 21:42:56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05)

【朝廷中的反战声音】

反战的声音始终伴随着唐朝的对外征伐--这正是唐朝可贵的地方。贞观末期,太宗坚持要打高句丽,臣子们纷纷进谏,就连后宫的徐惠都坐不住了,写下有名的《谏太宗息兵罢役疏》:“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

没过多久,太宗驾崩,高宗还没等正式登基就赶紧宣布:“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高宗朝中期,年仅十四岁的才子王勃给当时的宰相刘祥道写了一封信,即《上刘右相书》,里面也对高宗时期的频繁战争大肆批评了一番,说“伏见辽阳未靖,大军频进,有识寒心,群黎破胆……辟土数千里,无益神封;勒兵十八万,空疲帝卒……”总之是说国家发动这些战争都是得不偿失,有害无益。

年纪轻轻的王勃,对高宗年间那些战争未必有多少全面深刻的理解,但他在《上刘右相书》中的议论很能反映当时文臣们盛行的反战理念。当国家的政局趋于稳定、百姓们开始安居乐业之后,文臣们反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特别是反对那种主动攻占到“夷狄”地盘上的战争。

到了武则天时期,她在执政之初的垂拱年间一度收缩战线,在西域撤销了安西四镇,在北方把安北都护府的治所也大大后撤--这些措施在今天都被武黑们津津乐道,兴高采烈地证明武则天的军事水平是如何如何差劲儿,可是在当时,陈子昂在他的一份上疏中却对撤军行动大加赞叹,说:“且国家近者废安北,拔单于,弃龟兹,放疏勒,天下翕然谓之盛德。所以者何?盖以陛下务在仁,不在广;务在养,不在杀:将以此息边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陈子昂这几句话可不是单纯地溜须拍马,而是要达到进谏的目的。他的这份《谏雅州讨生羌书》正是阐述同样的反战主题--反对武则天从四川那个方向进攻吐蕃。为了说服武则天不要轻易出兵,干脆搬出了她前些时候的“德政”,夸她放弃安西四镇和后撤安北都护府的做法简直堪比三皇五帝!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9 00:42:4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05)--朝廷中的反战声音

契丹叛乱平定后,武则天重新启用了狄仁杰。当时朝廷就边疆政策展开讨论,狄仁杰居然提出:西域、东北统统都该放弃。他在《请罢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镇疏》一文中有句话说得十分经典:“得其人不足以增赋,获其土不足以耕织”。

“得其人不足以增赋,获其土不足以耕织”。
“得其人不足以增赋,获其土不足以耕织”。
“得其人不足以增赋,获其土不足以耕织”。


的确,中国历史发展到武则天那时,国土之广大已经远远超过了适于农耕的地带。然而当时的中国依然是以农为本,所以狄仁杰认为,那些流沙大漠不毛之地很不实惠,人口难征税,土地也没法耕织,可是为了保住这些地方还得不停地打仗,搞得国内“百姓虚弊,费用不支”,弄不好还会动摇国本。

对于当时具体的边疆政策,狄仁杰提出应该效法贞观时期太宗安置突厥的方法,立一个部落首领,让他们自治就行了。所以狄仁杰认为朝廷应该从安西四镇撤兵,把已经归顺的西突厥旧贵族阿史那·斛瑟罗册立为可汗,让他去管理西域就行了。

至于东北,狄仁杰认为在平定契丹叛乱后也可以放弃安东都护府:“如臣所见,请捐四镇以肥中国,罢安东以实辽西。”不久他又上疏说:“请罢薛讷,废安东镇,三韩君长,高氏为其主。”高氏是高句丽的旧贵族。看来狄仁杰对辽东与对西域的思路一样,还是依靠扶植当地部落领袖。当然了,武则天没听他的,不但安西四镇一直坚守了下去,而且安东都护府也继续留着,只不过降级成了“安东都督府”。

张柬之一度被武则天调到了西南山区的合州、蜀州去当刺史。结果他在考察了当地军政情况后也给武则天上《请罢姚州屯戌表》,提出要放弃南方边陲的姚州。姚州是唐廷经略云南地区的重镇,在高宗时还成立了姚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天云南北部的姚安县。到武周后期,也就是张柬之上疏那时候,姚州都督府管辖着五十七个州,其中多数是羁縻州。当时南方各少数民族聚居区虽然不象北方游牧民族那样强悍,但也非常不易治理。姚州因为夹在唐朝与吐蕃中间,更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武周时,每年要从蜀中派兵去姚州屯戍。因为那里形势险恶,士兵们往往有去无回,成为蜀中百姓的苦差。张柬之在上表中反映了这些情况,并且提出干脆放弃姚州,因为空守着这块地方毫无益处,反而白白损失戍兵:“今盐布之税不供,珍奇之贡不入,戈戟之用,不实於戎行,賨货之资,不输於大国,而空竭府库,驱率平人,受役蛮夷,肝脑涂地,臣窃为国家惜之。”

张柬之认为,让姚州做个蕃国,每年朝觐就可以了,但武则天没听他的。从后来的历史看,唐朝对于姚州的经营远不如福建的漳州那么给力。姚州都督府又勉强维持了几十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起色,到天宝年间,干脆在唐朝与南诏的战争中被南诏吞并。可见张柬之的“放弃论”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9 00:45:44 +0800 CST  

楼主:枫昀

字数:588296

发表时间:2015-07-11 13: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8 17:03:13 +0800 CST

评论数:49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