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

四、无忌的故事(中)
公子带着车队经过东门时,去见侯生,把准备同秦军拼命的情况全都告诉了侯生。
两人告辞诀别时,侯生说:“公子努力吧,老臣不能随行了。”
公子走了几里路,心里不高兴,说:“我对待侯生够周到的,天下无人不晓,如今我将要赴死而侯生竟没有一言半语赠我,我难道做错了什么吗?”
于是公子又驾车返回,想问问侯生。
侯生笑着说:“臣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的。”
又接着说:“公子喜欢养士,闻名天下。如今有了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要和秦军拼命,就好像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作用呢?我们这些宾客又有什么作用呢?然而公子待臣情深意厚,公子前往而臣不送,因此知道公子恼恨臣并且会返回来的。”
公子拜了两次礼,然后问对策。侯生让旁人离开,同公子秘密地交谈。
侯生说:“嬴听说晋鄙的兵符经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而如姬最受宠幸。她出入魏王的卧室,有能力偷出兵符。嬴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报仇的想法积蓄了三年之久,自魏王以下的群臣都想为如姬报仇,但没能成功。如姬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了那个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想要为公子效命而死,是不会推辞的,只是没有途径而已。公子如果开口请求如姬帮忙,如姬必定答应,就能得到虎符而夺了晋鄙的军队,北边可救赵国,西边能抵御秦国,这是春秋五霸的功绩啊。”
公子听从了侯嬴的计策,请求如姬帮忙。如姬果然盗出晋鄙的兵符交给了公子。
公子出发时,侯生说:“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有利于国家。公子即使两符相合,晋鄙仍然不把军队交给公子,反而再次请示魏王,事情就危险了。臣的朋友屠夫朱亥可以一起随往,此人是个力士。如果晋鄙听从,那就太好了;不听从的话,让朱亥杀了他。”
公子听了这些话后,哭了。
侯生说:“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泣?”
公子说:“晋鄙是国家勇猛强悍而有经验的老将,我去他那里担心他不会听从,必定要杀死他,因此我才哭泣,哪里是怕死呢?”
于是公子去邀请朱亥。
朱亥笑着说:“臣只是个市井里玩刀的屠夫,而公子亲自多次问候我。臣之所以不回拜答谢,是因为觉得小礼小节没什么用。如今公子有了急事,这正是臣效命的时刻。”
于是,朱亥就和公子一起出发了。公子去向侯生辞行。
侯生说:“臣本应随行,只是年纪大,身体不行了。请允许臣计算公子的行程,公子到达晋鄙军队的那一天,臣就面向北方刎颈而死,为公子送行。”
公子于是出发了。

到了邺城,公子假传魏王的诏令代替晋鄙。晋鄙合上兵符,怀疑这件事,就举起手看着公子。
晋鄙说:“如今我统帅十万大军,在边境驻扎,这是国家的重任,今天你乘坐一辆单车来代替我,怎么回事?”
正要拒绝时,朱亥取出衣袖里的四十斤铁椎,椎死了晋鄙,公子于是统帅了晋鄙的军队。公子整顿部队,向军中下令。
公子说:“父子都在军队里的,父亲回家;兄弟同在军队里的,兄长回家;没有兄弟的独生子,回家去奉养父母。”
得到精兵八万人,向秦军进攻,秦军解围并撤离而去,于是邯郸得救,保住了赵国。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边界来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盛满箭支的囊袋走在前面引路。
赵王连着两次拜谢说:“自古以来的贤人没有一个比的上公子的。”
在这时,平原君不敢再拿自己跟别人相比了。公子与侯生诀别后,到达晋鄙军的那一天,侯生果然面向北方刎颈而死。
【汉唐氏曰:司马迁把历史人物的传记写得出神入化,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真是天才小说家啊!其实,除非司马迁能够穿越到当事人面前去聆听、去观看,否则不可能记录如此详细。
或许,有人会说:“司马迁曾经亲自到大梁城考证,认真询问大梁城居民,所以关于信陵君的记载都是真的。”但是,事实上,公元前225年,秦国将军王贲引黄河水灌大梁城,大梁城坏,之后,秦国在大梁地区设置了浚仪县,然后是从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202年的八年秦末动乱,以及后来的七国之乱,再到公元前125年左右的青年司马迁。这期间至少有130多年的历史,按25年一代人,也有5代人的间距了,而且经历过多次战争、移民等等,司马迁要想找到能够准确讲述信陵君故事的人,比登天还难。不,比登陆火星还难!】

魏王恼怒公子偷盗他的兵符,假传君令击杀晋鄙,公子也有自知之明。在打退秦军、拯救赵国后,就让将军带着军队返回了魏国,而公子单独和门客留在了赵国。赵孝成王感激公子假托君命夺取晋鄙军队从而保存了赵国,就与平原君商量,把五座城封给公子。公子听说后,露出了骄傲自大、志得意满的表情。
有个门客对公子说:“事物有不可以忘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公子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况且假托魏王诏令,夺取晋鄙军队去救赵国,这对赵国来说算是功劳,对于魏国来说就不是忠臣了。公子却因此骄傲并自以为有功,臣私下认为公子做得不对。”
于是公子立刻责备自己,好像无地自容一样。赵王打扫了殿堂台阶,执行主人的礼节,亲自到门口迎接贵客,引领着公子走向西边的台阶。公子侧着身子推辞谦让,走向东边的台阶。公子声称自己有罪,对不起魏国,于赵国也无功劳可言。赵王陪着公子饮酒直到傍晚,不忍心提到封赏五座城邑的事,因为公子总是在谦让自责。公子最终留在了赵国。赵王把鄗邑封赏给公子做汤沐邑,魏王也把信陵国又奉还给公子。公子仍留在赵国。
【汉唐氏曰:以上部分的真实记载可能为,信陵君在击败秦军后,让军队返回梁国,而自己留在了赵国,赵国把鄗邑封给了信陵君。至于其它的部分,什么门客劝信陵君、什么赵王为信陵君打扫殿堂台阶啦等等,全部是司马迁摘抄《战国策》,再加上个人的虚构而已。
另外,该门客在《战国策》中叫作唐雎,就是中学课文《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司马迁写书时,明显参考了《战国策》一书,但是在此处,司马迁并未记载门客的氏名,不知何故。
司马迁曾说:“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话说得,多么带劲, 多么酷,多么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石破天惊。说不好听点,就是吹牛。该记载的,他忽略,比如刘邦的前半生、汉初十八侯等;不该记载的,他洋洋洒洒地发挥,比如韩信与李左车、蒯彻等人的秘密对话,以及春申君和小妾的床头夜话等。
什么是正确的历史记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足够矣!
在那个科技落后的时代,史学家的记载应该是惜墨如金、言之有物,而不应该唠唠叨叨、啰里啰嗦。左丘明开了个坏头,他能把公元前722年的郑国内乱写得好像亲眼目睹一样,即我们熟知的“郑伯克段于鄢”一文,而司马迁则把这个坏习惯发扬光大,后世的史学家也或多或少的沾染了这个坏习惯。始作俑者,其有后哉!】

公子听说赵国有两个贤明的隐士,一个是毛公藏身于赌徒中,一个是薛公藏身在酒店里,公子想见到这两个人,这两个人却躲起来不肯见公子。公子打听到他们的所在地,就悄悄地步行去同这两个交往,都很高兴。
平原君知道这事后,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公子天下无双,如今我听说了,他竟然胡乱与赌徒、酒店伙计交往,公子是个无知妄为的人啊。”
平原君的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公子。
公子听完后,就向夫人告辞准备离开,说:“以前我听说平原君贤德,所以背弃魏王而救赵国,以满足平原君的要求。平原君与人交往,只是炫富的举动罢了,不是求取贤士啊。我从在大梁时,就常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到了赵国,我惟恐不能见到他们。我和他们交往,还担心他们不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认为这很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
于是整理行装准备离去。夫人把公子的话全都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听了向公子脱帽谢罪,坚决地挽留公子。平原君的宾客们听到这件事,有一半人离开了平原君归附于公子,天下的士人也都去投靠公子。公子的魅力使平原君的大部分宾客慕名而来。
【汉唐氏曰:这是典型的压一个、抬一个的写作手法。通过刻画平原君目光短浅、庸俗狭隘的小丑形象,从侧面烘托了信陵君高大伟岸、谦谦君子的光辉形象。】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6 16:48:31 +0800 CST  
四、无忌的故事(下)
公子留在赵国十年没有回国。秦国听说公子留在赵国,就日夜不停地发兵向东进攻魏国。魏王为此事担忧,就派使臣去请公子。
公子担心魏王恼怒自己以前的行为,就告诫门下宾客说:“有敢替魏王使臣通报传达的,处死。”
宾客们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所以没有人敢劝公子回国。毛公、薛公两人去见公子。
二人说:“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闻诸侯,是因为有魏国啊。如今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不体恤,假使秦国攻破大梁而夷平魏国先祖的宗庙,公子有何面目活在世上呢?”
话还没说完,公子脸色立即变了,嘱咐车夫赶快驾车回去救魏国。魏王见到公子,和公子一起哭泣,并把上将军印授给公子,公子于是成为了统帅军队的将军。
【汉唐氏曰:本段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如秦国日夜不停的进攻梁国等,还有一些细节的暗示,比如梁王一见到信陵君就和他一起哭泣,反复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信陵君很重要,梁国离不开信陵君。
好的小说有三个要素:第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反映或表现生活的主要手段;第二,有较完整、生动的情节;第三,有具体的、典型的环境描写。简言之,即人物、情节、环境。司马迁的大部分作品都符合以上特点。从这方面看,司马迁应该是小说界的鼻祖了。】

魏安僖王三十年,公子派遣使臣通告各个诸侯国。诸侯们听说公子担任了上将军,都各自调兵遣将救援魏国。公子率领五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打败秦军,秦将蒙骜逃跑。于是乘胜追逐秦军到了函谷关,把秦军压在关内,秦军不敢出关。当时,公子威震天下,各诸侯国来的宾客都进献兵法,公子在兵法上签上名字,所以世上俗称《魏公子兵法》。
【汉唐氏曰:公元前247年,信陵君带领梁国、楚国、赵国、韩国、燕国等五国军队进攻秦国,联合国军打败了秦军,秦军被迫由战略进攻进入战略防御,龟缩在函谷关,不敢出关。这是历史上最后一次成功的五国伐秦。六年后,即公元前247年,赵国将领庞煖带领赵国、楚国、梁国、韩国、燕国等五国军队进攻秦国,以失败告终。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这两次五国伐秦中,都没有齐国的身影,看来齐国仍然对公元前284年的那场六国伐齐战役耿耿于怀。毕竟在那次战役中,齐国差一点灭亡,而且是六个国家啊,都参加了,一个都没有少!自那次战役后,齐国对西方六国的争斗不闻不问、不管不顾。
其实,在四十年前,即公元前287年,也有一次五国伐秦,即公元前287年,苏秦与赵相李兑(或季兑)带领赵国、齐国、燕国、梁国、韩国等五国军队合纵攻秦,打败了秦军,秦国被迫割地给梁国、赵国。这次战役中,赵国、齐国都还是超级大国,楚国是秦国的姻亲国,保持了中立。
这场战役后,信陵君名噪一时,并传下了《魏公子兵法》一书。在《汉书•艺文志》有《魏公子》,即《魏公子兵法》,共计二十一篇,图十卷,只可惜时至今日,已不知所踪。但愿它还完整的躺在某个古墓里,等待人们的发掘吧。信陵君参与的两次战役的具体细节,史书上都无记载,实在让人遗憾!
以上更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信陵君的军事能力在国际社会是数一数二的,是毋庸置疑的,更是有目共睹的。这位军事天才的光辉事迹也时刻鞭策着少年刘邦,使其努力学习军事知识,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最终在秦末战争中,刘邦的汉军一统华夏,名垂千古。】

秦王为此忧虑,于是让人带着万斤黄金到达魏国,寻找晋鄙的门客,让其在魏王面前诋毁公子。
门客说:“公子流亡在外十年了,现在担任魏国将军,诸侯国的将领都听他指挥,诸侯们只知道魏国有公子,不知道还有魏王。公子也要乘这个时机决定称王。诸侯害怕公子的威望,正打算共同拥立他为王呢。”
秦国多次实行反间计,利用在秦国的魏国间谍,假装不知情地请他们向公子祝贺问是否已经立为魏王了。魏王天天听到这些毁谤的话,不能不信以为真,后来果然派人代替公子为将。公子自己知道这次又因为毁谤而被废黜,于是就推托有病不上朝了,与宾客彻夜饮酒,喝的都是烈性酒,经常亲近女人。日夜寻欢作乐度过了四年,终于因饮酒患病而卒。这一年,魏安僖王也薨了。
【汉唐氏曰: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一文中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通俗地说,就是人怕出名猪怕壮!
梁安僖王充其量就是一个平庸的君主,没有什么大的才能,如果秦国不攻打梁国,西线无战事的话,他会安静的做一个国王。但是,战国时代,列国纷争,烽火四起,树欲静而不止,梁王一方面要应对秦国的进攻,另一方面还要提防弟弟信陵君,防止信陵君权力过于膨胀,所以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就不得不牺牲国家利益了,于是免去了信陵君上将军的职务。
没办法,谁让寡人的弟弟无忌人气太高呢?万一大臣们拥立他为王,寡人怎么办?梁国的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发生过为了王位而兄弟相斗的事件。寡人曾祖父惠王的弟弟,也就是公子缓,就曾经与惠王争夺过王位。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奈何寡人智商不够用哉!或许梁安僖王曾经这样感叹过。
但是信陵君也太义气用事了,如果在梁国待不下去的话,他可以选择流亡外国。公元前3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人才!像信陵君这样的军事人才,到哪里,迎接他的都是鲜花、掌声。信陵君最终选择用酒色作践自己的身体而死。这大概就是人性的弱点吧!】

秦国听说公子死了,就派蒙骜进攻魏国,攻占了二十座城,开始设立东郡。从此以后,秦国逐渐像蚕食桑叶一样侵占魏国,十八年后俘虏了魏王,攻克了大梁城。
【汉唐氏曰:秦国选择此时攻打魏国,一是因为信陵君死了,二是因为梁安僖王死了。梁国新君即位,政局不稳。对于秦国而言,正是大好时机,于是重整兵马,一口气攻占梁国二十座城。
《魏世家》记载,梁安僖王和弟弟信陵君同一年死亡。估计信陵君病死后,魏安僖王然后才安心死去,把王位安全地传给自己的儿子。这和一百多年后汉景帝传位给汉武帝的情形有些相似,汉景帝也一直苦撑着,等到实力强大的弟弟梁王病死,他才咽下最后一口气,传位给刘彻。】

高祖当初卑微时,多次听说公子贤明。等到他做了皇帝,每次经过大梁,常常去祭祀公子。高祖十二年,他从击败黥布的前线归来,为公子安置了看守坟墓的五户人家,世世代代每年按四季祭祀公子。
太史公说:我经过大梁城遗址时,向别人求问过所谓的夷门。夷门,就是城的东门。天下诸多公子中也确有喜欢养士的,但只有信陵君能够交结那些隐没在深山野谷的隐士,他不以交结地位低贱者为耻,是有道理的。名冠诸侯,不假啊。高祖每次经过大梁便命令百姓祭祀他而不断绝。
【汉唐氏曰:司马迁年轻时是一个旅游发烧友,天南海北、天涯海角的四处游玩,后来写了一本历史小说,便自诩当初的旅游是为了伟大的写作事业。如果他不写书的话,估计就是一个普通的官二代,旅游也就是一个十分平常的爱好而已。
为什么说司马迁是一个官二代呢?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司马迁家世。
司马迁的曾祖父司马无泽,任“汉市长”,听上去很霸气吧,其实只是集市的一个管理员,勉强算是个科技干部吧。祖父司马僖,为五大夫,可能是因为响应汉文帝的“充实边境政策”而捐粮买的爵位吧,在汉代二十等爵位制中排行倒数第九,相当于上尉军衔,这一爵位在高帝时期还能有自己的食邑,在文帝时期仅仅是不用服兵役罢了。另外,因为笔杆子握在司马迁手中,“僖”字要进行避讳,均用“釐”字代替,比如齐釐公、周釐王、魏安釐王。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太史是号称九卿之首的太常下辖的第四个职能部门,算是正厅级干部吧。所以,司马迁是一个官二代。】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6 16:58:18 +0800 CST  
在《战国策》一书中,关于公子无忌还有以下一个故事:
魏国进攻管邑,却攻不下来。安陵人缩高的儿子是管邑的守将。信陵君派人对安陵君说:“君派缩高过来吧,我将让他做五大夫并做持节尉。”
安陵君说:“安陵是一个小国,不能强行驱使自己的人民。使者自己去吧,请允许我派人引导使者到缩高的住处,以便回复信陵君的命令。”
缩高对使者说:“君很看重我,将派高去攻打管邑。父亲去进攻儿子守卫的城邑,别人会大笑的。臣的儿子见到臣而献出城邑,这是背叛君主。父亲教儿子背叛君主,也不是君所欣赏的。冒昧地再拜推辞。”
使者把这些情况报告信陵君,信陵君大怒,派遣使者到安陵国说:“安陵的土地,就像魏国的土地一样。现在我攻打管邑攻不下来,那么秦军就会威胁到我,国家必然危险了。希望君能把缩高活着绑到我这里来。如果君不送来,无忌将发十万军队到达安陵城下。”
安陵君对使者说:“我的先君成侯受襄王之诏来防守这块土地,亲手接受了大府的法令。法令的上篇中说:‘子弑父,臣弑君,有固定的刑法不能赦免。国家虽有大赦,城邑被征服而逃亡的人不在赦免之列。’如今缩高郑重地辞谢做高官来保全父子之义,而君却说‘一定要把他活着送过来。’这是让我背弃襄王遗诏并且废除大府的法令啊,我即使死去也不敢这样做。”
【汉唐氏曰:安陵君应该是梁襄哀王的儿子,被分封到安陵。安陵国,在今天的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西北。在中学课文《唐睢不辱使命》中,安陵国的使者唐睢出使秦国,不畏秦王淫威,以死相搏,使安陵国避免了秦国的恐吓与欺诈。该篇课文选自《战国策》,而《战国策》一书一向以胡吹海侃闻名于世。真实的历史是,安陵国在正史中的记载连个影子都没有出现过,想必是小小的安陵国在强大的秦军面前不堪一击,不值得史家刻意记载。】
缩高听说这件事后说:“信陵君为人刚悍自用。用这些话回复他,国家一定会遭受祸患。我已经保全了父子之义,不能再违背人臣之义,怎么能让我的君主遭到来自魏国的祸患呢。”于是缩高来到使者的住处,自刎而死。
信陵君听到缩高自杀的消息后,穿上白色的孝服离开正舍居住,派遣使者向安陵君道歉说:“无忌是个小人,考虑问题不周,对君说错了话,冒昧地再拜谢罪。”
【汉唐氏曰:“悍而自用”是史书中他人对信陵君的一个恶评,意思是说信陵君性格强悍而自以为是。缩高对信陵君的评价中明显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毕竟自己被信陵君逼得将要自杀。这也反映了信陵君为人处事上还不够圆滑,也许正是这一点让梁安僖王很不爽。】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6 16:58:53 +0800 CST  
@地球家国 2016-10-06 18:59:48
曹无伤是因为勾结项羽被刘邦杀掉的,这在鸿门宴当中交代的很清楚,刘邦从鸿门宴上溜掉回来之后就诛杀了曹无伤,根本不是因为吕曹两族的政治斗争
-----------------------------
关于鸿门宴的真正历史面貌,后文还会论述,绝对不是司马迁描写的那么简单。至于左司马曹无伤之死,司马迁给出的解释是仅仅向项籍告密,但是汉唐氏认为原因不会这么简单。在楚军中,与“左司马”相对应的官职是“右司马”。左、右司马分别对应刘邦派系中的三、二把手。然而,“右司马”是谁呢?很遗憾,历史上并没有记载。
汉唐氏推测其应该为刘邦之妾吕雉的长兄——吕泽。后来因为吕氏在政变中失败,吕泽等派系的将领的功劳被汉政府删去了很多,比如十八侯之丁复、虫达等人。当刘邦进入关中后,当时舆论普遍认为刘邦会因为怀王之约而成为新一代秦王。围绕着未来秦王的继承人选,刘邦集团内部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斗。吕氏派系和曹氏派系的明争暗斗就不可避免了。
很明显,吕氏派系实力强于曹氏派系。刘邦为了安抚吕氏家族,只好杀了曹无伤。当然,曹无伤肯定也存在错误,有可能是未能防守住函谷关,或者与其他集团存在交集而被吕泽抓住了小辫子。总之,左司马曹无伤一死,曹氏的儿子就没戏了,未来秦王太子的身份就落在了吕雉的儿子刘盈身上。尽管刘邦后来被项籍改封为汉王。
其实,在那个年代,只要拿着放大镜看人,在刘邦集团内部,大部分将领都会与其他势力或多或少地存在交集,比如后来的韩王信就曾经兵败投降过项籍,将军韩信与项籍的使者有使者往来,等等。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6 21:26:09 +0800 CST  
本文以后的主要看点:
第一,刘邦年轻时为什么曾经跟着张耳游历数月?
第二,青年时期刘邦的家境;
第三,项燕战死与楚国灭亡对童年时期项籍心理的影响;
第四,秦国灭亡的直接、间接、根本原因;
第五,从称呼上,推算楚王心、项梁、项缠、张良等人的真实年纪;
第六,楚怀王的内阁中为什么那么多中老年人?
第七,反秦联盟耗费半年多时间才搞定章邯的原因;
第八,被神化前的张良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九,鸿门宴的真实面貌,以及司马迁在鸿门宴中着力突出樊哙的深层原因;
第十,韩信背叛项籍归顺刘邦的原因;
第十一,萧何月下追韩信之谜,以及韩信是否真得被汉王拜为大将军;
第十二,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真实历史的差距;
第十三,平定三秦真得像司马迁描写的那么简单吗?
第十四,萧何与曹参的明争暗斗的情形;
第十五,义帝到底被谁杀害?
第十六,平魏战役的真实情况;
第十七,定赵战役的真实情况;
第十八,灭齐战役的真实情况;
第十九,韩信是否像司马迁描写的那样有实力与刘、项三分天下?
第二十,阳夏战役中,汉军真得被楚军大败了吗?
第廿一,刘邦诛杀丁公的真实用意;
第廿二,为什么刘邦实行“一国两制”?
第廿三,为什么刘邦尊父亲为太上皇?
第廿四,平城战役中,刘邦是否被胡人打得一败涂地?
第廿五,刘邦废立太子的深层次分析;
第廿六,吕雉卖力诛杀异姓王的原因;
第廿七,对项籍崇拜者的心理分析;
第廿八,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对刘邦恶评如潮?
第廿九,祁姓刘氏的后裔,以及祁姓刘氏在全部刘氏中的比例;
……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7 14:44:20 +0800 CST  
上张图,放松一下眼睛。
……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7 16:34:05 +0800 CST  
五、秦灭周国
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256年,周王延崩,周民东亡,秦取九鼎。中国历史自此进入秦昭襄王纪年的时代。
崇尚“以德治国”的周灭亡了!这个以华夏自居的伟大国家,从公元前1046年灭掉宗主国殷国而成为天下方国的新宗主国,到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享国将近800年,共传30代37王。《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再加上后世的周天子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姬姓国不可胜数。时至今日,姬姓子孙已经融入到中国的各个姓氏之中。
站在周王城遗址边上,闭上眼睛,昔日姬周的兴盛与衰亡便浮现在脑海里……
公元前1046年,殷王帝辛派遣军队征伐东夷,国内兵力空虚。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趁虚而入,在牧野消灭了殷国主力,帝辛自焚而死。帝辛就是纣王,“纣”是周王朝给帝辛的恶谥,和混蛋意思差不多。周国于是代替殷国,成为了天下的宗主国。
公元前1042年,周武王崩,太子诵即位,是为周成王;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崩,太子钊即位,是为周康王;公元前996年,周康王崩。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996年的四十六年间,“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东都成周建成,周公还政成王,周朝进入巩固时期,史称“成康之治”。
公元前841年,镐京的市民们冲进王宫,周厉王仓皇出逃,共国君主共和代理行使周王的权力,史称“共和执政”。因为周王禁止镐京人民利用森林、湿地等公共资源,还禁止人民议论国家大事,人民群众表示强烈不满,于是群情汹涌,怒气冲冲地赶走了周厉王。周王国的德政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废掉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美人褒姒为后,并把褒姒的儿子伯服立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周幽王主动进攻申国,申后的父亲申侯联合缯国、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於在骊山下,褒姒不知所踪。西周覆亡。诸侯拥立原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
注意,“烽火戏诸侯”是小说家编造的,并不存在!
公元前708年,周桓王带领军队去讨伐桀骜不驯的郑国,郑庄公不仅敢于领兵抗拒,而且打败了王师,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这是赤裸裸地挑衅啊,同志们!然而,周桓王的心上有一把刀,所以忍了下来。不得不忍!周王国的社会地位严重下降,徒有“天下共主”的虚名而已。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崩,围绕着王位的继承权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故事,由于史料遭到篡改,因此不能详细阐述其中奥秘。不过,韩非子把这次政变称之为“单氏取周”,和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等都是乱臣贼子谋夺君权的行为。单氏取周的后果是,身为周天子国家图书馆馆长的李耳被迫出走,孔子取而代之,然后删改史书,粉饰太平。
公元前5世纪,国际局势动荡不安,首先是超级大国晋国解体,由一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然后是齐国剧变,原齐国大臣田和驱逐齐康公,摇身一变,自立为国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周天子只能端坐于洛邑城里面对着自己的影子叹息,没有人 在乎名分了。《周礼》只是过期了的红头文件,没有诸侯再去贯彻落实了。周王国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没想到这只蚂蚱真能蹦,一蹦又是一百多年,终于冬天到了,蚂蚱蹦不起来了。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借债以组织军队和六国伐秦,结果六国只到了二国,于是伐秦失败。债主逼债,秦国军队又反过来进攻,周国被迫割让土地,年迈的周赧王羞愤而死。赧王死后,再无周王,周国于是宣告灭亡。
赧是什么意思,因羞愧而脸红也。当时的舆论称呼周王延为“赧王”,是一种强烈的讥笑与嘲讽。
周赧王做得这事,画虎不成反类犬,攻打秦国不成,反而给了秦国攻打周国的借口。同时他又欠了一屁股债,无力还钱,只能躲进高台,于是“债台高筑”这个成语就诞生了。
惭愧,非常惭愧,愧对列祖列宗啊!赧然,赧颜,赧然汗下!周赧王临死前一定会这样想。
然而,立国长达八百多年的周国还是覆亡了!只能让人无限的追思,空空的遗憾罢了!从此中国进入后东周时代。
世上再无周天子!但早晨太阳依然正常升起,傍晚照常落下,人们早已习惯没有周天子为王的时代。就让周天子在某个落满灰尘的角落里低调的存在着,即使不存在也无关大局。
对于在战争中诞生并成长的秦国而言,政治从来都不是温情脉脉、文质彬彬,而是刀光剑影、鲜血淋漓。
秦国的政治离不开革命。何谓革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端茶送水,而是暴动,是一个政权推翻另一个政权的行为。
革谁的命?当然是革周天子的命,革天下诸侯的命。谁挡在秦国面前,就革谁的命!
周王室竟然号召六国伐秦,这是作死的节奏啊!既然想找死,那就让其死吧!于是,秦昭襄王派将军摎进攻西周国,西周公害怕,便跑到秦国,低头认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都献给秦昭襄王。秦国接受西周君所献的人口、土地,便放他离去。
我们有理由相信,秦昭襄王派人从洛邑城取走象征政权的九鼎时,心中是毫无愧意的。
周国遗民纷纷向东逃散,史书上称“周民东亡”。周王室的后裔,诸如陈胜部将周章、刘邦部将周勃,以及周苛、周昌兄弟在秦末时都参加了反秦联盟,在博取富贵的同时,也为逝去的周王复仇!
对于东方的丰邑刘氏家族,周天子的存在与否,和他们没有关系。因为他们效忠的是大梁城的梁王,而非模糊不清的周天子。他们使用的纪年也是梁国的纪年,比如梁安僖王多少年、梁景湣王多少年等等,而非周赧王多少年。
但是,他们的一言一行、思维方式却被这个时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7 17:36:43 +0800 CST  
关于《史记》书名的演变过程:
《史记》最初被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据现百度百科,最早开始称司马迁这部作品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的《东海庙碑》。然而百度百科只是含糊地提了一句,并没有提供相关的碑文记载。希望各位神通广大之士能够提供《东海庙碑》的内容,供大家研究。
汉唐氏推测,碑文中的“史记”这一称呼并非是《太史公》的专称,而是对史书的通称。
在《晋书•列传第五十八》中,提到刘殷对子女的教育时,说:“一子授《太史公》,一子授《汉书》。”刘殷是魏晋时期人物,约生活与公元3世纪左右。《晋书》的作者是唐初的政客兼学者的房玄龄等人。
由此可知,《史记》在至少在魏晋时期的名称依然为《太史公》。至于唐代初期,估计该书的称呼依然为《太史公》,从房玄龄对其的称呼就可以看出。大概到了唐代中晚期,韩愈等文学家大力提倡古文运动,司马迁的《太史公》才被无限拔高,称呼也逐渐用《史记》替代。
至于《史记》是否为正史,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汉代的正史为《汉书》、《后汉书》。而司马迁的作品充其量是一家之言,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该书都被列为禁书。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8 09:22:56 +0800 CST  
现简单罗列司马迁在其作品中的荒唐之处:
第一,尧舜的禅让。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这是赤裸裸的政变啊。
第二,殷商著名贤相伊尹。而《竹书纪年》的记载是,伊尹在放逐国王太甲后,自立为王;7年后,太甲潜回杀掉篡位的伊尹,并改立伊尹的儿子伊陟和伊奋继承伊家
第三,《殷本纪》中“中宗”是“太戊”。而根据《竹书纪年》:“(殷)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与出土的甲骨文“中宗祖乙”的称谓吻合。
第四,《魏世家》中与魏惠王争夺权力的是“公中缓”。而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公子缓”是魏武侯的儿子,魏惠王的弟弟。由于魏武侯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在他死后,与兄公子罃(魏惠王)争立魏侯爵位,国内大乱,引来赵国和韩国的干涉,然后赵韩两国意见不合,撤回军队,最后公子罃杀死公子缓,自立为君。
第五,《史记•孙武吴起列传》记载齐魏桂陵之役比较详细,但根本未提及庞涓。直到13年后的马陵之役,庞涓自杀,魏惠王的太子申被俘。而根据出土的银雀山汉简来看,《孙膑兵法》中记载孙膑擒庞涓是在桂陵之役中,与《史记》矛盾。显然,《孙膑兵法》比《史记》更加准确,因为战争的指挥者就有孙膑。
第六,魏惠王三十六年称王,改元重新纪年。《魏世家》中,司马迁误以为魏惠王三十六年病逝,将魏惠王之后的十六年划分给魏襄哀王,将魏襄哀王二十三年纪年另设魏哀王。也就是说,司马迁硬是把“襄哀王”拆分成“襄王”和“哀王”两个人。
而根据《竹书纪年》可知魏哀王就是魏襄王,是魏惠王的儿子。
汉唐氏给诸君讲一个荒唐的段子,内容是“以司马迁的严谨,……”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8 09:27:08 +0800 CST  
@地球家国 2016-10-07 20:22:52
中国古代有明确的公元纪年是从公元前841年开始的,不知道楼主上面的这段公元前841年之前的纪年是怎么得出来的,希望楼主能够讲解一下
-----------------------------
首先感谢地球家国君的关注!
关于武王伐纣的时间,汉唐氏采用的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部分研究成果。其余的时间都是根据史书推测而得。
1976年在陕西临潼出土的利簋,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期,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管师,赐有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天文学家依据铭中所记“甲子”日“岁”(木)星在中天的天象,参照《国语·周语下》记载的天象记录,计算出武王伐纣的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早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清晨)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8 09:35:55 +0800 CST  
六、祁姓人物之范雎(上)
公元前255年,故秦相张禄病死。这一年,秦始皇5岁,刘邦2岁,项籍还没有出生。
张禄,就是范雎。因为范雎在梁国混不下去了,于是改氏名为张禄,来到了秦国。
此时,祁姓刘氏从祁姓范氏中分离出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之所以提到范雎,是因为此人是祁姓家族的一个著名人物,和刘邦的曾祖父刘清同一个时代。或许,范雎在梁国朝堂内与大夫刘清有一面之缘呢。
范雎,又称为范且,古时“雎”和“且”通用。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255年,祁姓,字叔,战国时期梁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曾任秦国相邦。因封地在应城,所以范雎又被称为“应侯”。后代不详。
关于范雎,司马迁著有历史小说《范睢蔡泽列传》,情节生动,内容精彩。为保持文章的原汁原味,汉唐氏采取了直译的方式,部分字句有些不流畅,敬请诸君谅解,现摘录文章如下:



范睢是魏国人,字叔。他游说诸侯,想要侍奉魏王。但是家境贫穷,无法筹集资金,于是先侍奉魏国中大夫须贾。
【汉唐氏曰:公元前490年,士会的玄孙范昭子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举家由晋国逃到齐国。自此,祁姓范氏退出晋国政坛。范雎是留在晋国的部分范氏家族的后裔。后来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范雎于是成为了魏国人。只不过,范氏家族失去了往日的风光,和平民也没有什么差别了。范雎不像他后来的族人刘备那样,有织席贩履的手艺技能,所以只能靠耍嘴皮子,也就是做一名辩士,从而求取富贵。织席贩履,就是织草席、卖鞋子。】
1.什么怨什么仇
须贾为魏昭王出使齐国,范睢作为随从。他们留在齐国几个月,没有什么结果。齐襄王听说范睢有口才,就派人赐给范睢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范睢辞谢不敢接受。须贾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认为范睢把魏国的秘密泄露给齐国,所以才得到这种馈赠。于是他命令范睢收下牛肉美酒,而把黄金归还。回到魏国后,须贾心里恼怒范睢,就把这件事告诉给了魏国丞相。魏相是魏国王室公子,氏名叫魏齐。
魏齐大怒,让舍人鞭打范睢,打得范睢胁折齿断。范睢假装死去,魏齐就派人用席子把他卷起来,扔在厕所里。魏齐又让喝醉酒的宾客,轮流往范睢身上撒尿,故意污辱范雎以惩戒他人,让他人不敢乱说话。
卷在席子里的范睢对看守人说:“公如果放走我,我一定重重地酬谢公。”
看守人向魏齐请示把席子里的死人扔掉。
魏齐喝醉了,说:“可以。”
于是范睢得以逃脱。后来魏齐后悔了,再次派人去搜索范睢。魏国人郑安平听说了这件事,于是就带着范睢逃跑了,隐藏起来,范睢改姓名为张禄。
【汉唐氏曰:魏齐,看氏名,就知道他是梁国宗室的远支。魏齐的氏是梁国过去的国号,想必是梁惠王之前国君的后代。根据他脑残的表现,可以判断他绝非真才实学之人。另外,根据魏齐的小人习性,此人极有可能是在梁安僖王面前说过公子无忌坏话的人。因此,公子无忌与此人产生了矛盾,在魏齐落难时,公子无忌表现的很冷淡,任魏齐被范雎逼迫地自杀。
观察魏齐对待范雎的方式,充分证明了魏齐的小人本色。俗语有云:士可杀不可辱。范雎作为一个辩士,并没有犯什么重大的错误。魏齐仅听从须贾一面之词,就让人把范雎鞭打个半死,还使喝醉酒的人轮流向范雎身上撒尿。魏齐,得饶人处且饶人,范雎与你而言,并无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何必如此羞辱人呢?魏齐最后的结果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出来混还是要还的。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魏国政治环境的恶劣,或许范雎的悲惨结局促使了大夫刘清举家东迁,从而使刘氏在丰邑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2.出奔秦国
此时,秦昭王派谒者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假装成士卒,侍候王稽。
王稽问他:“魏国有贤人愿意和我一起到西边的秦国吗?”
郑安平说:“臣的家乡有位张禄先生,想求见君,谈谈天下大事。但是他有仇人,不敢白天见面。”
王稽说:“夜里你和他一起来。”
郑安平就在夜里和张禄拜见王稽。话还没说完,王稽就发现范睢是个贤人,对范雎说:“请先生在三亭的南边等着我。”范睢与王稽暗中约定好,就各自离去。
王稽辞别魏国而去,搭载着范睢进入了秦国。到湖邑时,望见一队车马自西方而来。
范睢说:“那边过来的是谁?”
王稽说:“秦相穰侯去东边巡视县邑。”
范睢说:“我听说穰侯独揽秦国大权,讨厌接纳各国的说客。他恐怕要羞辱我,我宁可在车里躲一下。”
不久,穰侯果然来到,向王稽表示问候,趁机停下车询问道:“关东局势有何变化?”
王稽说:“没有。”
穰侯又对王稽说:“谒者君该不会带着外国的说客一起来的吧?这类人没有用处,只会扰乱别人的国家而已。”
王稽说:“臣不敢。”
两人随即告别而去。
范睢说:“我听说穰侯是个智谋之士,他处事多疑,刚才怀疑车中有人,只是忘记搜查了。”
于是范睢下车奔跑离开,说:“穰侯一定后悔忘了搜查车骑。”
走了十几里路,穰侯果然派骑兵回来搜查车子,没发现有人,才停止。王稽于是和范睢进了咸阳。
【汉唐氏曰:我读到此处发现,司马迁又高潮了!王稽如果有这样的神机妙算,那当初怎么让魏齐整的半死?大概司马迁看到了范雎和魏冉的政治斗争,因此虚构了这一段,以增加故事的戏剧性。真乃文章高手啊!
王稽,姬姓王氏,具体哪个王的后裔,不清楚。郑安平,姬姓郑氏,应属于郑国国君后裔。】

3.范雎的自荐信
王稽呈报了出使情况后,趁机进言道:“魏国有张禄先生,是天下辩士。他说‘秦王的国家危如累卵,起用臣才会安全。但是不能用书信传达’。所以我把他载到秦国来。”
秦王不相信,让范睢住在客舍,给他粗劣的饭食吃。范睢等待秦王召见有一年多。
当时(公元前290年),秦昭王已经即位三十六年。秦国在南面夺取了楚国的鄢、郢,楚怀王在秦国幽禁而死,在东面打败了齐国。齐湣王曾经称帝,后来又取消了帝号。秦国多次围困韩、赵、魏三国。秦昭王讨厌天下的辩士,从不听信他们。
穰侯、华阳君是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弟弟,而泾阳君、高陵君都是昭王的同胞弟弟。穰侯担任相邦,其他三人则轮流担任将军,他们都有封邑。由于宣太后的缘故,他们个人的家产财富超过了王室。等到穰侯担任将军,他想要越过韩国、魏国而攻打齐国的纲寿,想借此扩大他的封地陶邑。
范睢于是上书说:
臣听说圣明的君主推行政事,有功者不得不赏,有才者不得不授予官职,劳大者俸禄多,功多者爵位尊贵,能治众者官职大。因此,无能者不敢担当官职,有能者也不会被埋没。如果大王认为臣的话,希望推行并使这种主张得以实现;如果不认可臣的话,让臣长久留在这里也没有用。俗语说:“庸主奖赏他宠爱的人而处罚他厌恶的人;明主则不是这样,奖赏一定给有功的人,而邢罚一定给有罪的人。”如今,臣的胸膛经不起铡刀、砧板,而腰也承受不起斧钺,岂敢用不确定的事情来试探大王呢?虽然因为臣地位微贱而轻视羞辱,难道就不重视推荐臣的人对大王的担保吗?
况且臣听说周王室有砥砨,宋国有结缘,梁国有县藜,楚国有和朴,这四件宝玉,产于土中,而良工误以为是石头,但它们却成为天下的名器。既然如此,圣王所抛弃的人,难道就不能够使国家强大吗?
臣听说,善于使家庭富足的人,是从国家取利;善于使国家富足的人,是从其他诸侯国取利。天下有了明主,则诸侯就不得擅自富足,为什么呢?因为诸侯的富足是建立在削弱国家的基础上的。良医能预知病人的生死,而圣主能洞察事情的成败,有利于国家就实行,有害则舍弃,有疑惑就稍加尝试。即使舜、禹重生,也不能改变这种方式。肺腑之言,臣不敢写在书信上,浅显的话又不值得一听。想来是臣愚笨而不符合大王的心意吧?还是推荐我的人人微言轻而不值得相信呢?如果不是这样,臣希望大王赐给少许游历观看的时间,让臣一睹大王容颜。如果一次谈话没有效果,臣请求伏罪受死。
【汉唐氏曰:范雎,此时应该称为张禄,这封写给秦昭王的书信应该不是司马迁虚构的,因为书信中对魏国的称呼是“梁”,而司马迁的习惯性称呼是“魏”。】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8 15:45:56 +0800 CST  
六、祁姓人物之范雎(中)
1.范雎初次见秦王
秦昭王读到书信后十分高兴,向王稽道歉,派他用传车去召见范睢。
于是,范睢才得以去离宫拜见秦昭王,装作不知道是内宫的通道而往里走。恰巧秦王出来,宦官发了怒,驱赶范睢,说:“大王来了!”
范睢故意乱说:“秦国哪里有王?秦国只有太后、穰侯而已。”
他想用这些话激怒昭王。昭王来到后,听到范睢正与宦官争吵,便上前去迎接范睢。
秦昭王向范雎道歉说:“寡人本该早就接受教导了,正碰到义渠这件紧迫的事,寡人早晚都要向太后请示,如今义渠这事处理完了,寡人才有机会接受教导。寡人糊涂、不聪敏,请先生接受宾主之礼。”
范睢推辞礼让。这一天,凡是看到秦王召见范雎情形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是深深敬畏的。
秦王让左右近臣退去,宫中没有别的人。
秦王长跪着向范睢请教说:“先生用什么教导寡人?”
范睢说:“唯唯。”
片刻后,秦王再次长跪着向范睢请教说:“先生用什么教导寡人?”
范睢说:“唯唯。”
像这样询问连续三次。
秦王长跪着说:“先生实在是不想教导寡人吗?”
范睢说:“不敢这样。臣听说从前吕尚遇到周文王时,只是个渭水边上的渔夫。像他们这种关系,就属于交情生疏。但文王和他聊过天后便立他为太师,用车载着他一起回宫,是因为吕尚的话有深度。因此文王得到吕尚的辅佐而最终一统天下。如果文王疏远吕尚而不与他深谈,那么周国就没有做天子的德运,而文王、武王也就无人辅佐以成就他们的王业了。
如今我是个寄居异国他乡的臣子,与大王交情生疏,而所希望陈述的都是匡正国君的大事,处在大王和宣太后等人之间,臣愿效愚忠而不知大王的心意。这就是大王连续三次询问而臣不敢回答的原因。臣并非害怕而不敢说话。臣明知今天向大王陈述主张明天就可能伏罪受死,但是臣不敢回避。如果大王按照臣的话治国,那么死亡不值得臣忧患,逃亡不值得臣苦恼,漆身生癞、披发装疯也不会使臣感到羞耻。
况且,五帝那样圣明最终死去,三王那样仁爱最终死去,五霸那样贤明最终死去,乌获、任鄙那样力大无比最终一死,成荆、孟贲、王庆忌、夏育那样勇猛也最终死去了。死亡,是每个人不能避免的。臣处在最终死去的情形下,能够对秦国有少许好处,这就是臣的最大愿望,臣又担忧什么呢!
伍子胥被装在口袋里逃出了昭关,夜里走路,白天休息,到了陵水,连饭都吃不上了,只好爬着走,光着上身,叩着响头,鼓起腹部吹着笛子,在吴国街市上要饭,最终振兴了吴国,使阖闾成为霸主。假使臣能像伍子胥一样为秦国出谋划策,就算把臣囚禁,终身不再见大王,臣的主张得到推行,臣又担忧什么呢?
箕子、接舆漆身生癞、披发装疯,对君主却无益处。假使臣也跟箕子一样,能够对贤明的君主有所益处,是臣的最大荣幸,臣又有什么耻辱!
臣所担忧的,只是臣死后,天下人看见臣尽忠而受死,因此闭口止步,没有谁愿意来到秦国。足下上面害怕太后的威严,下面迷惑于奸臣的惺惺作态,居深宫之中,离不开左右近臣的侍奉,终身迷惑,也没人帮着辨别奸恶之人。从大处说宗庙会覆亡,从小处说大王会孤立危险,这是臣所担忧的。至于穷困、屈辱的事情,被杀、流亡的忧患,臣从不害怕。如果臣死而秦国得以大治,则臣死了比活着更有意义。”
【汉唐氏曰:范雎回应秦昭王的三次“唯唯”声,其发音应该短而急,以表示对另一方的尊敬,至于具体怎样发音,则不可考。与“唯”对应的“诺”,其发音应该是长而慢,以表示在慎重的思考后而答应另一方的要求。比如,领导要求下属办事,下属就要迅速表态,说“唯”;下属请领导办事,领导在沉吟一会儿后,拉长了声音,说“诺”。“唯唯诺诺”这个成语在今天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主意,只会一味附和、恭顺听从。这显然是偏离本意的错误用法。】
秦王长跪着说:“先生是什么意思!秦国偏僻遥远,寡人愚钝不贤明,先生竟屈尊来到秦国,这是上天把先生赐给寡人,以保存先王的宗庙啊。寡人能受到先生的教诲,这是上天眷恋先王,而不抛弃寡人啊。先生怎么说这样的话呢!事情无论大小,上至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毫无保留地教导寡人,不要再怀疑寡人了。”
范睢行拜礼,秦王也行拜礼。
范睢说:“大王的国家,四面都是坚固的要塞,北方有甘泉、谷口,南方环绕着泾水、渭水,右边是陇山、蜀道,左边是函谷关、殽阪山,雄师百万,战车千乘,有利就进攻,不利就退守,这是王者的地方啊。人民不敢因私事而争斗,却勇敢地为国家而战,这是王者的人民啊。
大王同时兼有地利、人和这两种条件。凭着秦国士兵的勇猛,战车的众多,去制伏诸侯,就好像放出韩国猛犬去捕捉跛足的兔子,霸王之业是能够达到的,而群臣都不称职。至今闭关已经十五年,不敢趁机向崤山以东进兵,是因为穰侯为秦国谋划不尽力,而大王的计策也有失误啊。”
秦王长跪着说:“寡人想听一听决策失误的地方。”
但是,周围藏有窃听的人,范雎害怕,不敢谈宫廷内部的事,就先谈宫廷外的事情,借以观察秦王的态度。



于是,范雎进言说:“穰侯越过韩、魏两国去进攻齐国纲寿,这不是好计谋。出兵少就不能损伤齐国,出兵多反会损害秦国。臣猜想大王的计策,是想少出兵而让韩、魏两国派兵,这就违背常理了。现在看出这两个友国并不亲善,越过别国去进攻,可以吗?这在计策上考虑欠妥。况且以前齐湣王向南攻打楚国,攻破楚军、斩杀楚将,开辟了千里的领土,而最后齐国连寸尺之地也没得到。难道是不想得到土地吗?是形势不允许啊。诸侯看到齐国衰落,君臣不和,兴兵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国将士受辱溃散,都埋怨齐王,说:‘谁出得计策?’齐王说:‘是孟尝君。’于是大臣叛乱,孟尝君被迫逃亡。
之所以齐国大败,是因为攻打楚国却使韩、魏两国获利。这就是把兵器和粮食借给贼盗啊。大王不如结交远国而攻打近国,得到一寸土地就成为大王的一寸土地,得到一尺土地也就成为大王的一尺土地。如今放弃近国而攻打远国,不是太荒谬了吗?况且,从前中山国方圆五百里领土,赵国独自把它吞并,功业建成、名声高杨而利益到手,天下没有谁能侵犯它。现在韩、魏两国,地处中原,是天下的枢纽。大王如果想要称霸,就必须亲近中原国家并把它作为一统天下的关键,以此威胁楚国、赵国。楚国强大就亲近赵国,赵国强大就亲近楚国,楚国、赵国都亲附,齐国就一定害怕了。齐国害怕,必定低声下气地拿出丰厚财礼以侍奉秦国。齐国一亲附,韩、魏两国就可以收服了。”
昭王说:“我早就想亲近魏国了,但是魏国是个变化无常的国家,寡人不能亲近。请问怎么亲近魏国?”
范睢回答道:“大王可以先说好话、送厚礼来侍奉它,不行的话,就割让土地收买它;再不行,寻找机会发兵攻打它。”
昭王说:“寡人就听从先生的教导了。”

2.范雎劝秦王收复韩国
于是,秦昭王拜范睢为客卿,以谋划军事。最终听从了范睢的谋略,派五大夫绾带兵攻打魏国,占领了怀邑。两年后,占领了邢丘。
客卿范睢再次劝说昭王道:“秦、韩两国的地形,犬牙交错就好像交织的刺绣一样。秦国境内伸进韩国的土地,就如同树干中生了蛀虫,人患了心腹之病一样。天下的形势没有变化还好,一旦有变,给秦国造成祸患的有谁能比韩国大呢?大王不如收服韩国。”
昭王说:“我本来就想收服韩国,可是韩国不听从,怎么办?”
范睢回答道:“韩国怎么能不听从呢?大王派兵攻下荥阳,则巩邑、成皋之间的道路就会不通;北面切断太行山的道路,则上党的军队就不能南下。大王一旦发兵进攻荥阳,则韩国就会被分割成三块。韩国见必将灭亡,怎能不听从呢?如果韩国服从了,那么称霸就有希望了。”
昭王说:“好。”秦昭王准备派使者到韩国。

3.范雎劝秦王集中权力
范越来越得到秦王亲近,受到信任有数年了,在秦王空闲时进言说:“臣在崤山以东时,听说齐国有孟尝君,而没听说齐国有齐王;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华阳君、高陵君和泾阳君,而没听说秦国有秦王。独掌国家大权的称做王,能够兴利除害的称做王,控制生杀予夺权势的称做王。如今太后独断专行、毫无顾忌,穰侯出使外国从不报告,华阳君、泾阳君等惩处别人随心所欲,高陵君任免官吏也不请示。
……
如今臣听说秦国的太后、穰侯专权,高陵君、华阳君和泾阳君辅佐,最终是不需要秦王的,这也就是淖齿、李兑一类人啊。再说夏、商、周三代亡国的原因,就是君主把大权交给臣子,随意饮酒、骑马打猎,不理朝政。国君托付国事的人,大都妒贤嫉能,欺下瞒上,谋取私利,从不为君主考虑,但是君主不醒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如今秦国从小官到各个大官,再到大王的左右近臣,没有一个不是相国穰侯的人。看到大王在朝堂上孤立无援,臣暗自替大王担忧,多年之后,拥有秦国的人恐怕不是大王的子孙了。”
昭王听后十分害怕,说:“好。”
于是废掉了太后,把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驱逐出咸阳城。秦王于是拜范睢为相邦。秦王收回了穰侯的相印,让他回到了封地陶邑,由官府派送牛车帮他搬家,有一千多辆车。到了关卡,官吏检查穰侯的宝器,发现珍贵奇异的宝器比王室还多。
秦王把应邑封给范睢,范雎号称应侯。
这一年是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85年)。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8 16:19:00 +0800 CST  
六、祁姓人物之范雎(下)
1.范雎复仇记
范睢做了秦国丞相后,秦国称呼他为张禄,而魏国不知道,以为范睢早死了。魏王听说秦国将向东攻打韩、魏两国,派遣须贾出使秦国。
范睢听说后,微服出行,穿着破旧衣服走路到官邸,去见须贾。
须贾见到范睢,吃惊地说:“范叔原来还活着啊!”
范睢说:“是啊。”
须贾笑着说:“范叔是来游说秦国的吧?”
范睢说:“不是的。雎以前得罪了魏相,所以逃亡至此,怎么还敢游说呢!”
须贾说:“如今范叔在做什么?”
范睢说:“臣给人当仆人。”
须贾有些可怜他,便留下范睢一起吃饭,说:“范叔竟贫寒到这个样子!”
于是,须贾就取出自己的一件粗丝袍送给了他。
须贾趁机问道:“秦相张君,公知道吗?我听说他受到秦王恩宠,天下大事都由相君决定。这次我办的事情,成败都取决于张君。你这孺子难道没有跟相君熟悉的朋友吗?”
范睢说:“臣的主人翁熟悉他。就是雎也能求见,请允许雎把君引见给张君。”
须贾说:“我的马病了,车轴也断了,不是四匹马拉的大车,我是决不出门的。”
范睢说:“臣愿意为君,从我的主人翁那里借来四匹马拉的大车。”
范睢回去后就取来了四匹马拉的大车,并为须贾驾车,进入了秦相府。相府里的人远远看见,认识范雎的人都回避离开了。须贾感到很奇怪。
到了秦相居住的门口,范睢对须贾说:“等着我,我先进去,为君向相君通报一声。”
须贾在门口等着,握着马缰绳等了很长时间,问看门人说:“范叔不出来,为什么啊?”
看门人说:“这里没有范叔。”
须贾说:“就是刚才和我一起乘车进去的人。”
看门人说:“那是我们丞相张君啊。”
须贾十分惊讶,自知被诓骗进来,于是脱掉上衣,双膝跪地而行,托看门人向范睢谢罪。在这时,范睢派人挂上大的帷帐,很多侍从站在两边,才召见须贾。
须贾连连叩头,声称死罪,说:“贾没想到君靠自己的能力平步青云,贾不敢再读天下的书,也不敢再参与天下大事了。贾犯下了被煮杀的大罪,臣情愿到荒凉野蛮的胡貉之地,臣的生死由君决定!”
范睢说:“你有几条罪状?”
须贾说:“拔下贾的头发来数贾的罪过,还不够数。”
范睢说:“你有三条罪状。从前楚昭王时,申包胥为楚国打退了吴国军队,楚王把楚地的五千户分封给他,申包胥推辞不肯接受,因为他的祖坟安葬在楚国啊。现在雎的祖坟也在魏国,之前,公以为雎对魏国有外心暗通齐国而在魏齐面前说雎坏话,这是公的第一条罪状。当魏齐在厕所里侮辱我时,公不制止,这是第二条罪状。醉酒后轮流朝我身上撒尿,公怎么忍心啊,这是第三条罪状。但是公之所以不被处死,是因为那件充满友情的粗丝袍,所以放了你。”
于是辞别须贾,向昭王汇报了情况,让须贾回国。
须贾向范睢辞行,范睢大摆宴席,请来所有诸侯国的使者,一起坐在堂上,酒菜饭食很丰盛。而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碎草和豆子掺拌的饲料,命令两个受过墨刑的犯人在两旁夹着饲料像马一样喂他吃。
范睢指责须贾说:“给我告诉魏王,快把魏齐的人头送来!不然,我将要攻下大梁城。”
须贾回去后,把情况告诉了魏齐,魏齐害怕,逃到了赵国,躲藏在平原君家里。
【汉唐氏曰:小说的高潮来了!这样巧妙的情节设置让人有一种快意恩仇、拍案叫绝的感觉,足以秒杀莫泊桑、震慑契诃夫、吓呆欧•亨利。】



2.范雎的报恩
范睢担任秦相后,王稽对范睢说:“事情不可预知的有三件,毫无办法的也有三件。大王说不定哪一天薨了,这是不可预知的第一件事情。君突然死去,这是不可预知的第二件事情。如果臣突然死去,这是不可预知的第三件事情。大王说不定哪一天薨了,君因为臣没有被重用而感到遗憾,那是毫无办法的。如果君突然死去了,君因为没有报答臣而感到遗憾,也是毫无办法的。如果臣突然死去了,君因为没有及时推荐臣而感到遗憾,也是毫无办法的。”
范睢听了不高兴,就进宫向秦王说:“如果王稽不忠诚,就不能把臣带进函谷关;如果大王不贤明,就不能使臣富贵。如今臣的官位做到了相邦,爵位达到了列候,王稽的官职还仅是个谒者,这不是他带臣进关的本意啊。”
昭王召见了王稽,拜他为河东郡守,允许他三年不向朝廷汇报河东郡的情况。范睢又推荐郑安平,昭王拜郑安平为将军。
范睢于是散发家里的财物,用来报答帮助他度过困难处境的人。像给过他一顿饭的小恩小惠,他一定报答;像瞪过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一定报复。
范睢任秦相的第二年,即秦昭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84年),向东进攻韩国的少曲、高平,攻占了这两座城。

3.“绑架犯”秦昭王
秦昭王听说魏齐在平原君家里,想替范睢一定报了这个仇,就假装写了一封友好的书信给平原君说:“寡人听说君道德高尚,希望与君像平民一样交个朋友,希望君能拜访寡人,寡人愿意与君开怀畅饮十天。”
平原君害怕秦国,又觉得秦王的书信很对,于是到达秦国去见昭王。
昭王与平原君一起宴饮了几天,对平原君说:“从前周文王得到吕尚并尊其为太公,齐桓公得到管夷吾并尊其为仲父,如今范君也是寡人的叔父。范君的仇人住在君的家里,希望派人把他的人头送来;不然,我不让君出函谷关。”
平原君说:“尊贵了还要交朋友,因为不忘低贱;有钱了还要交朋友,因为不忘贫穷。魏齐,是臣的朋友,即使在臣的家中,臣也不会把他交出来,何况现在他不在臣的家中。”
昭王于是给赵王写了一封书信说:“赵王的弟弟在秦国,范君的仇人魏齐在平原君家里。赵王派人赶快拿他的人头来;不然,我要发兵攻打赵国,也不让大王的弟弟出函谷关。”
赵孝成王于是派士兵包围平原君的住宅,危急中,魏齐夜里逃出来,见到了赵相虞卿。虞卿估计赵王不可能被说服,就解下自己的相印,跟魏齐一起逃亡,从小路逃走,考虑到诸侯国没有能抵抗秦国的,于是跑回大梁,想通过信陵君逃跑到楚国去。
信陵君听说了,害怕秦国,犹豫着不肯接见他们,说:“虞卿这个人怎么样?”
当时侯嬴在旁边,说:“人本来就很难被了解,了解别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虞卿脚踏草鞋、肩搭雨伞,远行来到赵国,第一次见赵王,赵王赐给他一双白璧,很多黄金;第二次见赵王,赵王拜他为上卿;第三次见赵王,最终接受相印,被封为万户侯。当时,天下人都争着了解他。魏齐走投无路时投奔了虞卿,虞卿不把自己的高官厚禄放在心里,解下相印,抛弃万户侯而与魏齐逃走。热心帮助别人摆脱困境而投奔公子,公子说‘这人怎么样’。人本来就很难被了解,了解别人也不容易啊!”
信陵君十分惭愧,驾车到郊外去迎接他们。魏齐听说信陵君起初不愿意接见他们,愤怒之下刎颈而死。
赵王听说后,终于取了他的人头送到秦国。秦昭王于是放平原君回到赵国。
【汉唐氏曰:范雎能达到有德报德、有怨报怨的人生境界,真让人羡慕!当然,范雎最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好老板——秦王稷。秦王稷,也就是秦昭襄王,为了取悦臣子范雎,居然不惜当起了绑架犯!他花言巧语地引诱平原君公子胜来到秦国,然后勒索赵王交出魏齐的人头。经过一番运作之后,秦昭襄王终于如愿以偿地为范雎报了仇。
然而,这并不是秦昭襄王第一次使诈。16年前,他也曾经成功地诱骗楚怀王来到秦国,想借机敲诈楚国,用割让领土以换回楚怀王。不料,计谋失败!楚国人宁愿不要楚怀王,也不肯割让土地,并且很快就拥立了新的楚王,即楚顷襄王。26岁的秦王,他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偷雉不成反蚀把粟,秦国为此白养了楚怀王三年。楚怀王曾成功越狱,但是各国都不肯接受他的政治避难,被秦国追兵捉回后,抑郁而死。
秦王终于松了口气,秦国不需要再为这个死人浪费粮食了!然而,第一次作案失败依然在他年轻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阴影。直到16年后,第二次作案的成功才冲去了他心头上积压多年的失败感,让他以更加自信地姿态面对未来六国的挑战。】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8 16:34:15 +0800 CST  
4.范雎的没落
昭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83年),秦国进攻韩国的汾陉,攻占了它,在黄河边上的广武山筑城。
五年之后,昭王采用应侯的谋略,用反间计使赵国上当,赵国因为这个缘故,让马服君的儿子代替廉颇统帅军队。秦军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于是包围了邯郸。
不久,应侯与武安君白起产生了矛盾,向昭王进言杀了白起。昭王任用郑安平统帅秦军,让他攻打赵国。郑安平被赵军包围,情况危急,带领二万人投降了赵国。
应侯跪在草席上请求处罚。按照秦国法律,举荐官员而被举荐的官员不称职,举荐人和被举荐人都被治罪。因此,应侯犯了罪,应当被逮捕三族。
秦昭王恐怕伤害了应侯的感情,就下令国内:“有敢于议论郑安平事情的,一律按照郑安平的罪名治罪。”
秦昭王加倍赏赐相邦应侯丰厚的食物,以使应侯安心。二年后,王稽做河东郡守,与诸侯暗中勾结,因违法被诛杀。而应侯一天天变得难过起来。
昭王上朝时叹息,应侯进言说:“臣听说‘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如今大王才处理一半政务就忧虑,臣请求治臣的罪。”
昭王说:“我听说楚国的铁剑锋利而歌舞表演拙劣。铁剑锋利,那么士兵就勇敢,歌舞表演拙劣,那么国君就会深谋远虑。深谋远虑而指挥勇敢的士兵,我恐怕楚国要图谋秦国了。办事不早作准备,就不能应对突然的变化。如今武安君已经死去,而郑安平等人叛变秦国,国内没有良将而国外敌国很多,我因此忧虑。”
昭王想要激励应侯,应侯害怕,想不出办法。
蔡泽听说后,来到秦国…
一段时间后,范雎入朝,向秦昭王说:“有位新从崤山以东过来的客人叫蔡泽,这人是个辩士,对三王的典事、五霸的业绩、世俗的变迁都很熟悉,值得托付秦国的政事。臣见到的人很多,没有谁赶得上他,臣也不如他啊。臣冒昧地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大王。”
秦昭王召见了蔡泽,跟他谈话后,很喜欢他,拜他为客卿。应侯趁机推托有病,请求送回相印。昭王非常想让他留下,但应侯声称自己病重。范睢辞去了秦相的官职,昭王初次召见蔡泽就很赞同他的谋划,于是拜蔡泽为秦相,向东灭掉了周王室。
【汉唐氏曰:范雎,此时的氏名为张禄,回到封地应邑后,不久病死。他的后代以张为氏,即秦国祁姓张氏的来源。】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8 16:35:53 +0800 CST  
附文:失败的刺客豫让
豫让,姬姓,豫氏,春秋时代晋国人。出生年不详,约卒于公元前453年。
他是晋国毕阳的孙子,因为封地在豫邑,所以由毕氏改为豫氏,和魏国国君以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为共同祖先。明代时有永乐举人、上饶知县豫铣,不知是豫让的后代,还是豫让族人的后代。但由此看出,赵襄子没有对豫让一家赶尽杀绝。
豫让曾经是范氏和中行氏的家臣,一直默默无闻。于是豫让离开去侍奉智氏,智氏家族的掌门人智瑶非常宠信、尊敬他,并把豫邑赐给他。
智瑶是晋国的军事猛人,在他继承智氏家族的掌门人后,二十年间,曾两次攻打郑国,率军攻灭了中山国的属国仇由国,并侵占了范氏、中行氏的大部分地盘,取代赵氏而掌握晋国大权,自称“伯”。伯,就是霸。
智瑶自称“伯”,大概是也想过一下“春秋五霸”的瘾吧,而不是智瑶同志的辈分高,或者岁数大。
插一句,刘邦和范氏家族以范武子为共同祖先,著名学者荀子和中行家族、智氏家族以荀逝敖为共同祖先。范氏、中行氏两大家族十分友好,所以豫让只要在范氏混不下去,到了中行氏照样也混不好。
晋出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453年,智伯带领韩康子、魏桓子去攻打赵襄子。没想到赵、韩、魏三家结成联盟,反而把智伯给消灭了。赵襄子十分恼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漆成饮具。其中,“子”是对大夫的称呼,康、桓、襄均为古人死去后追加的谥号。
作为智伯的家臣,豫让一蹦子逃到山中,躺在绿地上,仰望蓝天,喘着白气。突然看见司马迁从空中盘旋而来,立在他面前,一身短褐,左手执竹简,右手握刀笔,昂首挺胸、岿然不动。他一下子精神起来,对着司马超人,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司马迁听后,迅速记在竹简上。顷刻,超然胸前的红色指示灯闪了起来,发出急促的“叮咯、叮咯”声,他“哈”得一声,举起双臂,向苍穹深处飞去,穿越到另外一个宇宙而去。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更何况主人惨遭杀害,头骨也被人做成了杯具呢。赤裸裸的悲剧啊!
于是,他下定决心报仇雪恨。于是他改变氏名,伪装成受刑之人,进入赵襄子居住的宫殿,给厕所装修,也就是粉墙而已。他带着匕首,想要刺杀襄子。襄子上厕所,心动,派人捉住粉刷厕所的邢人,发现是豫让,而且还藏有匕首。
豫让说:“想为智伯报仇”。
襄子左右的侍从想要杀了豫让。
襄子说:“豫让是个义士,还是我躲开他吧。而且智伯死了没有后人,而他的臣子想要报仇,豫让是天下的贤人啊。”最终放走了豫让。
但是,豫让还想要报仇,但是赵襄子毕竟见过自己的容貌,听到过自己的声音。
于是,没多久,豫让用漆涂身,皮肤过敏,生成了癞疮;又吞下炭,破坏了声带,使声音嘶哑。他使自己的外貌不被人认出来,在集市上乞讨,连他的妻子也没有认出来。走路时碰到了朋友,他的朋友认出了他。
朋友说:“你不是豫让吗?”
豫让说:“是我。”
他的朋友为他哭泣,说:“凭子的才能,委身侍奉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信子。亲近宠信子后,子就可以随心所欲了,难道不是很容易吗!”
豫让说:“既然委身侍奉别人,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二心去侍奉君主啊。而且我做的事情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使天下后世那些怀着二心去侍奉君主的臣子感到惭愧。”
两人分开后,不久,襄子按例外出,豫让藏在他应当经过的桥下。襄子到桥上,马受惊。
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问,果然是豫让。
于是,襄子指责豫让说:“子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子不替他们报仇,反而委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而子为什么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
豫让说:“臣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做国士看待,所以我也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嗟乎,豫子!子为智伯报仇,已经成名了,而寡人赦免子,也已经足够了。子该为自己作个打算,寡人不再放过子了!”
于是,赵襄子命令士兵围住他。
豫让说:“臣听说明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赴死的义务。以前君已经宽恕了臣,天下没有人不称颂君的贤明。今天的事,臣本当受死,但希望能得到君的衣服而击打,这样就达到臣报仇的心愿了,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臣不敢指望君答应我的要求,但还是冒昧地说出心里话!”
于是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剑,跳着击打衣服好多次。
豫让说:“我可以在九泉之下报答智伯了!”
于是,豫让用剑自杀。自杀那天,赵国志士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他哭泣。
在司马迁的《刺客列传》中,讲述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六个刺客。其中,成功完成任务的有曹沫、专诸、聂政,曹沫成功劫持了齐桓公,让他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还好齐桓公讲诚信,没有在脱身后,对曹沫以及鲁国反攻倒算,因此曹沫不算是真正的刺客;专诸把匕首藏在煮好的鱼腹中,当场刺死了吴王僚,然后死于吴王卫士的攻杀中;聂政更是勇猛,直接冲进韩相侠累的府上,将侠累杀死,见突围没有希望,于是用剑毁容后自杀。
剩余三位,都是失败者,尤其是豫让,有两次机会,都没有成功。说起话来,慷慨激昂;办起事来,却不靠谱。这大概是范氏、中行氏把他当成一般人看待的原因吧。荆轲、高渐离的故事,下文还会提到。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9 13:36:18 +0800 CST  
七、荀况为兰陵令(上)
公元前255年,荀况担任兰陵令。这一年,秦政5岁,刘邦2岁,项籍还未出生。


荀况,就是荀子。作为战国末年最杰出的国际知名学者,荀子在儒学、黄老学领域均有重要建树,其思想影响了秦汉两代的治国理念,李斯、韩非、张苍、浮丘伯等政治家或学者均是荀子的徒弟,而浮丘伯又是申生、白生、穆生、楚元王刘交以及楚夷王刘郢客的老师。
其中,张苍出生于公元前256年,与刘邦差不多是同一年出生,在秦代时,担任御史,到汉代时,又担任了丞相。直到公元前152年,张苍才去世,享年105岁。他的徒弟是贾谊。张苍和贾谊在后书中会详细的提到。
荀子,姬姓,名况,字卿,约公元前313年出生,卒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后人尊称其“荀子”。汉代时因避汉宣帝刘询名讳,因“荀”与“询”二字发音相近,故又称“孙卿”。
《史记》中记载“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即荀况五十岁到齐国游学,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但后来因为有人在齐王面前说荀况坏话,所以荀况到了楚国。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是战国时代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孝武桓公,位于齐国首都临淄稷门附近,和同时代出现在雅典的柏拉图学院相媲美。祭酒,则相当于校长之类的官职,后世有国子监祭酒。
公元前255年,楚相春申君任命荀况为兰陵令。兰陵,位于楚国与齐国的交界处,即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大概春申君和荀况年龄相近,而荀况又是知名学者,所以春申君才拜荀况为兰陵令吧。
此时有人对春申君说:“商汤的毫都、武王的镐京都不过百里而有天下。如今,荀子是天下的贤人,君把百里之地让他治理,臣窃以为对君不利。怎么样?”春申君说:“善”,于是让荀况提前办理了退休。
之后,荀况来到了赵国,赵王拜荀况为上卿,并与楚国的临武君在赵王面前讨论军事。
又有人对春申君说:“以前伊尹离开夏国,来到殷国,因此殷国得到了天下,而夏国却灭亡了。管仲离开鲁国,来到齐国,因此鲁国衰弱,而齐国富强。贤人所在的国家,君主必定会受到尊敬,国家也一定会兴盛。如今,荀子是天下的贤人,君为何辞退了他呢?”春申君说:“善”,于是派人到赵国去请荀子,继续为构建和谐楚国而发光发热。
荀子十分不满,写信转弯抹角的讽刺春申君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但是,春申君毕竟是政客,脸皮之厚异于常人,岂学者荀况所能比哉!在春申君的一再邀请之下,荀况回到楚国,再次担任了兰陵令。
可能在这段时间内,荀况收了李斯等人做徒弟。
公元前238年,春申君在一次政变中死亡,荀况也随之被免职,不久死于兰陵。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9 13:43:24 +0800 CST  
七、荀况为兰陵令(中)
由于荀况和刘邦家族氏的变迁非常类似,因此在这里很有必要探讨一下荀况的氏。
荀氏,出自晋国大夫原黯。晋武公灭掉郇国后,把郇国的土地赏赐给原黯,所以原黯把原来的原氏改为郇氏。郇去“邑”再加上“草字头”,为“荀”,郇、荀是同一个氏,所以郇黯即荀黯。荀黯的孙子荀林父在晋文公时担任晋国的中行将,所以荀林父又把荀氏改成中行氏。
另外,荀林父之弟荀骓的封地在程邑,所以后代改荀氏为程氏,即姬姓程氏;荀林父幼弟荀首的封地在智邑,所以后代改荀氏为智氏,智氏后来成为了晋国的权贵家族。其中,智氏家族最后的风云人物智瑶,一心想灭掉韩、赵、魏三个家族,只是一不留神,反而被韩、赵、魏三家联合灭掉。再后来,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



公元前593年,荀林父告别晋国政坛,接任荀林父执政的是晋国大臣士会。士会,即后来的范会,死后被称为“范武子”,是刘邦的先祖。后来,晋国政治斗争加剧,姬姓中行氏和祁姓范氏于是结为姻亲。再后来,两大家族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大部分家族成员都逃到了齐国。
汉代初年,有一个叫中行说的太监,来自燕地,可能是与齐国交界的地方。他对汉文帝派他出使匈奴严重不满,于是投靠了匈奴。中行说是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汉奸。在以后的书中,汉唐氏会详细介绍这个汉奸。
中行氏家族在晋国失势后,部分家族成员再次把中行氏改为荀氏,荀子就是这部分人的后代。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9 14:12:07 +0800 CST  
七、荀况为兰陵令(下)
荀况是稷下学宫的最后一个大师,承袭道家。他曾经三进三出于稷下,长达数十年,并三次作为祭酒,主持稷下学宫的全面工作,形成了与邹鲁儒学截然不同的黄老学说。
那么为什么荀况同志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呢?是因为他是名门望族之后,还是他长袖善舞、左右逢源从而获得田齐王室的青睐呢?
以上两点都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是荀况所研究的黄老之学,尽管他还有儒学大师的称谓!
黄老之学有利于维护田氏齐国的统治。因为妫姓田氏是取代姜姓吕氏而形成的新政权,所以它需要维护政权的合法性,以巩固其统治地位。
那么,黄老之学是如何建立的呢?第一,田氏齐国抬出比尧、舜、禹更早的尚处于传说中的黄帝来,并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而姜姓吕氏是炎帝的后裔,所以,“黄帝战胜炎帝而有天下”的传说,为"田氏代齐"的合法性提供了历史依据。第二,因为老子是陈国人,而田氏的祖先公子完也是陈国人,在春秋时期为了避乱由陈国逃至齐国,所以田氏政权选择了来自南方陈国的老子学说,想借此压倒儒、墨、法等家。插一句,陈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
因此,黄老之学一开始就受到齐国王室的支持和利用,在稷下学宫中居于主导地位。黄老之学来源于楚国的道家。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孔子讲周公,墨子讲大禹,孟子讲尧舜,而道家则讲黄帝,因此黄帝是道家的鼻祖,再往下则是老聃。黄老之学与儒学的争斗,就好像“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最终黄老之学在齐威王后期达到顶峰,取得胜利,于是儒学的代表人物孟子灰溜溜的离开了齐国,来到了宋国,宋国此时正值宋偃王当政,上文我们提到过。
黄老之学提倡无为而治,要求政府尽量少干预民间经济,有点类似于“无政府主义”。古往今来,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只要政府过分干预、限制民间经济,经济发展就会失去活力。
齐国统治者按照黄老道家思想治国,逐渐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之一。到公元前288年,齐湣王号称东帝,秦昭王号称西帝。然而,齐湣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终于引来诸侯国的群殴,从而国破身亡,为后人所笑。稷下学宫也随之衰落,黄老学派的传人转而投奔吕不韦,并在编撰《吕氏春秋》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吕不韦在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秦国推行黄老学说,使得秦国的经济和文化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秦始皇执政后,废除了吕不韦的很多措施,重新启用法家思想,消灭六国后,又颁布焚书令,想把一元化的统治国策推行到长期处于多元化统治下的楚国、齐国等地,最终以失败告终。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9 14:14:34 +0800 CST  
荀子的思想博采众长,由于对各家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总结和吸收,使其思想体系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这也成为了某些垃圾文人批评他“四不像”的原因。总而言之,荀子的儒学与传统的孔孟儒学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现就前两点,论述如下:
第一,在人性论上,孔孟主张性善论,而荀子主张性恶论。《荀子•性恶》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类虽然是高级动物,但其动物的本能是贪婪、邪恶的,而礼义等善良的品质和德行是都靠后天的学习获得的。饥欲饱、寒欲暖、耳好声、目好色等都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如果不对这些天性加以约束和引导,那么人们之间就会发生争夺、暴乱甚至于相互残杀。因此,荀子赞同性恶论,认为要想达到儒家追求的至善,只能通过道德和法律强烈制约人本性中的恶。“性恶论”这一观点最终促使李斯和韩非成为了法家。
第二,在天人论上,孔孟主张天命论,而荀子主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篇开头提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即大自然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暴虐而改变,用正确的治理措施应对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办得好,用错误的治理措施应对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办不好。这就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反映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公元前255年,楚国彻底征服了鲁国,得到兰陵等地,于是任命荀子为兰陵令。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9 14:15:36 +0800 CST  
八、鲁大师
公元前250年,齐国人鲁连写了一封信,并用弓箭把信射到了聊城中,守城燕将看过书信后,不久自杀,于是齐国顺利收复了聊城。在此之前,齐国已经攻打聊城一年多了。
鲁连是谁?为什么这封信威力如此巨大?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
都不是!因为鲁连同志伶牙俐齿、能言善辩、能说会道、口吐莲花、巧舌如簧,江湖人送尊号“鲁大师”。
鲁,上鱼下日,在上古文字中,鲁的形象是一只摆着尾巴、自由自在的鱼,引申义为任性、率真。时至今日,“鲁”这个字已成为了贬义词,比如鲁莽、粗鲁、鲁钝等。但在两千多年前,“鲁”至少是个中性词。

公元前1046年,周灭殷商后,武王分封他的四弟叔旦到东夷人居住的土地上,并赐国名为“鲁”,希望他这位贤弟带领鲁国“像鱼儿那样生存在东夷之海中,用摆尾的方式扫荡敌对势力”。这说明了兴起于陕甘一带的周人对遥远的东方的重视。
因为叔旦的爵位为上公,地位十分尊贵,是周王室的二把手,所以叔旦被尊称为周公。由于周公留在镐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于是让自己的长子禽代为赴任,建立鲁国,首都为曲阜。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历时800年左右,和宗主国周国的寿命基本上一致。
鲁国的疆土曾包括今天的山东单县、江苏沛县、安徽泗县等地。沛县,那时候还是沛邑,原先是宋国领土,然后是齐国,然后是鲁国,再然后是楚国,最后是秦国,是刘邦未参加革命前工作的地方。沛邑,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下文还会有所涉及。
沛邑对于汉王朝,类似于延安对于今日之中国。
鲁国灭亡后,鲁国公室成员以国为氏,这就是现代鲁姓的来源。

对于鲁连而言,因为历史资料的匮乏,我们对其知之甚少。在鲁国灭亡前,鲁连的称呼是什么?他和鲁国公室的关系是什么?具体生卒年是多少?后代在哪里?
司马迁仅记载他是齐国人,没有具体到哪个地方。这应该是鲁国灭亡后,鲁连主要生活在齐国,所以司马迁认为他是齐国人。至于生卒年,后世学者推算约为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前250年。总之,鲁连,姬姓,鲁氏,名连,字仲,除此之外,相关信息均不确定。
司马迁之所以给鲁连立传,是因为他很佩服鲁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鲁连的旨意虽然不合大义,但是我赞同他以布衣的身份,纵情地放浪形骸,不屈服于诸侯,评论当世,使大权在握的公卿宰相折服”。司马迁因为呈一时之嘴快,而遭受宫刑,为当时人们所笑。因此,他十分羡慕鲁连能够自由自在的驰骋于诸侯国之间,上下嘴唇一碰,权贵大臣们都为之折服。
以下为司马迁的历史小说《鲁仲连邹阳列传》的节选,因为采取了直译,部分语句可能不流畅,但是和原文相比,各种人物称呼基本上没有改变。请诸君认真体会司马迁笔下的鲁连口才:
(略)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0-09 14:20:38 +0800 CST  

楼主:汉唐星空

字数:270588

发表时间:2016-10-01 18: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14 10:16:54 +0800 CST

评论数:95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