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

一百三十、大哥王陵
当楚军到达丹水县时,高武侯鳃、襄侯王陵前来投降。
以上两人估计是陈胜派遣跟随宋留西征的前楚军军官。宋留战败后,两人便打起了游击。直到刘邦平定在南阳郡攻城略地时,他们才前来与刘邦会面。
其中,高武侯鳃估计是汉初功臣表中的临辕侯戚鳃,排名116位。临辕侯国传承了4代,享国84年。戚鳃是个龙套角色,以后不会再出现了,读者诸君可以把他忘记。
至于襄侯王陵,则是一个重量级的配角。王陵在刘邦称帝后被封为安国侯,从“安国”两个字可以看出刘邦对他的倚重,足见其地位之尊贵。到了吕后时期,王陵官至右丞相,在吕后二年的功臣表中排名12位。安国侯国传承了5代,享国89年。
王陵和刘邦一样都是沛县人。不同的是,王陵在沛县很有权势,刘邦曾经把他当成兄长侍奉。后来,项籍为了争取王陵的归附,曾经扣留了王陵的母亲。但是,王母却力劝王陵依附刘邦,最终惨遭项籍烹杀。
西汉初期,一个功臣有两个候名是正常的现象。举例说明,曹参在刘邦称王后被封为建成侯,后来被改封为平阳侯;周勃在刘邦称王后被封为威武侯,后来被改封为绛侯。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上述两人现在的侯爵究竟是来自于陈胜还是刘邦,则不确定了。
当王陵见到刘邦时,顿时明白刘邦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毕恭毕敬的小弟了。因此,为了曾经老大的尊严,他没有像高武侯鳃一样融入到刘邦的楚军,而是保持了独立状态。
我已经不做大哥很多年了!很简单,手下没有小弟,哪来的大哥?
但很快,王陵同志将很快拥有一个干女儿。不,是干儿子!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张苍,就是我们上文提到过的那位曾经担任秦国御史的技术型官员。不知他犯了什么罪,依照军法应当斩首,于是他被剥去衣服,按倒在行刑台上。刚好,王陵路过,看见张苍身材又高又壮,皮肤雪白得像切开的葫芦瓤那样,史书称“身长大,肥白如瓠”。王陵顿时觉得,此人与众不同,是一个“美士”。为了这个高大的美男子,王陵向刘邦求情,希望赦免张苍的罪责。面对当年的大哥,刘邦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因为王陵的救命之恩,张苍把王陵当成父亲一样侍奉。也就是说,王陵是张苍的干爹。
上帝夺走了你的小弟,有可能会送你一个长得漂亮的干儿子!
像王陵营救张苍的类似情节,读者诸君在下文还会看到。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0 17:37:00 +0800 CST  
一百三十一、平定南阳郡
当楚军进攻胡阳县时,遇到了番君部将梅鋗带领的军队。两军合并后共同攻打析县、郦县,经过了一番战斗,两个县都投降了。至此,南阳郡各县邑基本上被楚军平定。
在攻打郦县的战役中,樊哙打退了秦军的进攻,斩首24级,捕获俘虏40人,刘邦赐他爵位“重封”,相当于现在的中将军衔。樊哙的战绩也说明了郦县之战是激烈的。
由郦县的战斗情况可知,所谓的“轻松平定南阳郡”纯属毫无根据的臆断。
这里又出现了两个人物番君和梅鋗。番君就是我们上文提到过的九江郡番阳县县令吴芮,江湖上号称“南方及时雨”的豪杰人物。当陈胜起兵时,他也背叛了秦国,占领了大半个九江郡。著名猛将黥布就是他的女婿。他不仅派遣了女婿去攻打秦国,还派遣了自己的爱将梅鋗。后来,由于梅鋗在攻打武关时,给刘邦立下了重要战功,因此刘邦称帝后,因为感激梅鋗,而封番君吴芮为长沙王。
至于梅鋗,他是越国王室的后裔,而吴芮则是吴国王室的后裔,吴国又被越国所灭。但是,那毕竟是公元前473年的事情了,距今已有266年,岁月早已经把仇恨冲得淡如云烟,更何况是吴芮这样好爽的江湖人物。因此,吴芮和梅鋗的关系很好。入武关破秦之后,梅鋗并没有入汉从击项籍,所以他在刘邦建国后,并没有获得分封。虽然梅鋗早已死去,但是梅鋗却给后世留下了一系列地名,比如梅城、梅山、梅州等。想必这些地名连起来,就是梅鋗一生的征程吧!
由于楚军平定南阳郡时,军纪严明,没有发生烧杀抢夺的现象,秦民都十分欢喜。
这里有的读者可能会困惑,为什么居住在楚地南阳郡的人被称为秦民呢?因为早在公元前272年,即秦昭王时代,秦国就夺去了楚国的南阳之地,然后设置为南阳郡,治所在宛县。再然后,就是实施殖民统治了。经过了65年,老楚人基本上已经死绝了,在南阳郡生活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关中秦人的后代,因此称之为秦民。
平定南阳郡后,刘邦的楚军一路向西很快到达了武关附近。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0 21:24:48 +0800 CST  
楚军平定南阳郡路线图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0 21:39:01 +0800 CST  
一百三十二、兵临武关
武关和函谷关一样,都是关中通往山东六国的大门。但两者的区别是,武关比函谷关更难进攻。在秦国兼并天下前,每当东方六国想群殴秦国时,总会从函谷关进军。陈胜起兵后,派遣周章也是通过函谷关而进入关中,只可惜周章功亏一篑,没有完成任务。而从武关进攻的宋留,则被困在南阳郡与武关之间,最后失败被杀。
武关除了在公元前312年被楚怀王的楚军攻破的记载外,至今,105年过去了,依然坚挺如故。
因此,刘邦在面对武关的守军时,内心是不自信的。此时,或许刘邦已经得知了章邯投降反秦联盟的消息。这让他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不用再担心三川郡的敌人了;担忧的是如果自己无法攻克武关,其他人就有可能从函谷关进去,比自己提前攻入关中。
于是,刘邦决定同时采用政治和军事手段。为此,他先派遣魏地人宁昌出使秦国,执行一项特别的任务。另外,他在关下厉兵秣马,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然而,使者宁昌如石沉大海一样久久不返回。
这个月,赵相张耳的宠臣申阳攻占了三川郡。
申阳这个人属于配角,我们简单地对他做一个介绍。申阳是薛郡瑕丘县人,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成为了张耳的亲信。大概申阳是援赵齐军中的一员,长袖善舞,在普通人中显得出类拔萃,因此才被张耳看重。钜鹿城解围后,赵相张耳高瞻远瞩,断定秦国要完蛋,于是派出将军司马卬与申阳二人共同进攻秦国。司马卬想渡过黄河,但被刘邦的楚军切断了黄河渡口;而走东郡白马津的申阳军队则顺利渡过了黄河,居然攻占了三川郡,要知道让刘邦无可奈何的雒阳城可是位于三川郡!
然后,申阳修复了刘邦集团烧毁的渡口,在黄河边上迎接诸侯联军的到来。
难道申阳是传说中的超级战神?当然不是!如果申阳战斗力那么强悍,早就引起刘邦以及后来史学家的注意了。合理的解释是,申阳是带着章邯的使者攻打三川郡的;或者秦将章邯投降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三川郡,三川郡各县的秦军丧失了斗志。因此,申阳捡了个大便宜。
当然,汉唐氏的上述猜想是有证据的。有“打不死小强”之称的赵贲此时负责防守雒阳等地;而后来,刘邦平定三秦时,赵贲为雍王章邯效命。因此,赵贲和章邯有着密切联系。赵贲的投降应该归功于章邯,而非申阳。
事实上,像司马卬和申阳这样的武将勉强算得上二流将领。戏下分封中,他们之所以被项籍封为殷王和河南王,多亏了老大哥张耳的运作。关于戏下分封,下文还会详细提到。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1 08:17:06 +0800 CST  
一百三十三、终于投降了
公元前207年8月,在黄河以北的邯郸郡安阳县殷墟,诸侯联军终于在秦军受降问题上达到了共识。
楚军上将军项籍任命秦军投降的都尉董翳、长史欣为上将军,统率投降的秦军。至于原秦军主帅章邯,由于上个月进行过山盟海誓,因此项籍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诛杀章邯。为了防止章邯带领秦军士卒叛乱,章邯则被安置在了楚军中,成为了高级囚徒。
估计赵相张耳在这次受降事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章邯正是由于张耳等非楚军派系首领的保证,才向诸侯联军投降。章邯当然不是傻子,心里十分清楚项籍对自己的仇恨。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后半生富贵,我们相信,他做出背叛咸阳的决定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张耳年轻时曾经做过信陵君公子无忌的门客,很有见识。他在魏国都城大梁混得风生水起,很早就参加了反秦组织。秦国攻灭魏国数年后,远在咸阳的秦政居然也得知了张耳的大名,于是“购求有得张耳,千金”;就连起兵的陈胜也曾经是张耳的粉丝,可见张耳在国际社会上的名声有多么响亮。另外,此时的张耳又全面掌握了赵国的军政大权。因此,他在反秦联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章邯投降时,张耳应该扮演了担保人的角色。
谈完张耳后,让我们再介绍一下都尉董翳和长史欣这两个人。他们两人是配角中的主角,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了解章邯投降的原委。
首先是都尉董翳。该人据说是春秋时代晋国著名史官董狐的后代,不过这都是陈年烂事了,不提也罢。在楚军消灭秦国后,董翳被封为翟王,分封理由是“本劝章邯降”。而董翳劝降的情节在众多历史事实中并不突出,突出的是长史欣和陈馀的劝降。长史的地位并没有都尉重要,而陈馀劝降时已经离开了赵国军界,而且信的内容也很让人生疑。在章邯面临关键抉择时,是都尉董翳说服了他!
然后是长史司马欣。在上文我们就已经提过,司马欣曾经救过项梁的命。如果司马欣投降楚军的话,凭着救人这件事,可以在项籍面前谋个一官半职。因此,司马欣算得上项籍的人。当项籍搞不定章邯的秦军时,必然派人秘密地与司马欣取得了联系,然后共同设计,让章邯背叛了秦国,倒向了反秦联盟。
关于以上两人的结果,我们会在下文提到。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1 20:47:42 +0800 CST  
一百三十四、攻克武关
平定南阳郡后,楚军刘邦部来到武关城下。
面对坚固的武关,砀郡长刘邦显然有些信心不足。于是,他派遣使者宁昌前去拜见秦国的权臣赵高,希望能够和平解放关中。然而,刘邦左等待、右等待,还是不见使者回来复命,估计中间出现了变故。因此,他决定对武关发动军事进攻。
时间不等人啊!
关于武关战役,司马迁个人的记载前后矛盾。在《高祖本纪》中,刘邦是靠张良的计策偷袭武关的;而在《留侯世家》中,刘邦靠张良的计策偷袭的是峣关而非武关。峣关位于武关的西部。
两者必有一真一假,真相只有一个。
根据《秦楚之际月表》关于刘邦作战的记载,“(八月)攻武关,破之;(九月)攻下峣及蓝田,以留侯策,不战皆降”。
因此,汉唐氏认为,刘邦靠军队直接攻取了武关,和张良无关。
在刘邦的嫡系将领中,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灌婴、靳歙、傅宽等人均参加了武关战役,可见刘邦对此役的重视程度。当然,除了刘邦的嫡系外,还有番君吴芮的军队。吴芮并没有亲自率军前来助阵,而是其部将梅鋗。在武关战役中,梅鋗的贡献十分突出,以至于刘邦称帝后都对之念念不忘,于是分封吴芮为长沙王。
或许细心的读者会问:“信成君郦商哪里去了”。郦商表示,自己一直没闲着,而是执行砀郡长的命令,单独率军从南阳郡出发,平定西南方向汉中郡去了。《樊郦滕灌列传》里记载:“(郦商)别将攻旬关,定汉中。”四个多月后的戏下分封,项籍把汉中郡分封给刘邦,不仅仅是靠张良贿赂了项籍的季父项缠,更重要的原因是汉中郡已经被刘邦军事占领了。
刘邦派遣郦商去攻占汉中的安排十分高明,一是保证楚军侧翼的安全,二是为获得一个稳固的关中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刘邦后来并没有被项籍分封为秦王,但是却阴差阳错地为进军关中打造了第一“桥头堡”。
武关已被攻占,胜利就在前方!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1 21:17:58 +0800 CST  
一百三十五、帝国的崩溃
公元前207年8月,赵高弑杀了二世皇帝。这宣告了秦国从帝国时代萎缩到王国时代。
刘邦派遣的使者宁昌很快就到达了咸阳,赵高愉快地接见了这位来自楚军的魏国人。双方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交流,就秦国必须完蛋这一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并就下一步如何加强战略合作等相关事宜进行了广泛的沟通。由于事关重大,不能走漏风声,因此在计划没有取得成功前,使者宁昌暂时被赵高扣留了下来。
赵高经过一系列策划,发动政变,终于如愿以偿地弑杀了二世皇帝。关于政变的具体经过,司马迁已经在《秦始皇本纪》中用小说笔法给我们描写出来了。情景活灵活现,仿佛司马迁亲身参与了政变一样。现摘录如下:
八月己亥日,赵高想要作乱,恐怕群臣不听从,就先设下计谋进行试验,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
赵高说:“这是一匹马。”
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
二世问左右侍臣,左右侍臣有的沉默,有的说是马以迎合赵高,有的说是鹿。赵高于是暗中用法律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群臣都畏惧赵高。
以前赵高多次声称“关东的盗贼不会有作为” 。等到项羽在钜鹿城下俘虏了王离等人并继续前进,章邯等人的军队多次退却,上书请求增援,燕国、赵国、齐国、楚国、韩国、魏国都自立为王。从函谷关以东,大抵都背叛了秦国官吏以响应诸侯,诸侯都率兵西进。沛公率领几万人攻克了武关,派人跟赵高秘密接触。
赵高害怕二世发怒,诛杀了自己,就谎称有病不去朝见皇上。
二世梦见一只白虎咬了他车驾左边的马,杀了那只白虎,心中不高兴,觉得奇怪,就让人占卜此梦。占卜说:“泾水之神在作祟。”二世就在望夷宫斋戒,想要祭祀泾水之神,把四匹白马沉入泾水,并派人用盗贼的事责备赵高。
赵高恐惧,就暗中与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他的弟弟赵成商量说:“皇上不听劝谏,如今事态危急,想要把罪祸推给我们的家族。我想另立天子,改立公子婴。子婴仁爱节俭,百姓都听他的话。”
于是,赵高就让郎中令作内应,谎称有大贼,命令阎乐召集官吏发兵追捕;又劫持了阎乐的母亲安置在赵高府中,然后派阎乐带领官兵一千多人在望夷宫殿门前。
阎乐捆绑了卫令仆射,说:“盗贼从这里进去了,为什么不阻止?”
卫令说:“皇宫周围警卫十分严密,盗贼怎么敢进入宫中?”
阎乐就斩杀了卫令,带领官兵径直冲进去,一边走,一边射箭,郎官、宦官大惊,有的逃跑,有的格斗,格斗的就被杀死,被杀死的有数十人。郎中令与阎乐一同进去,用箭射中了二世的帷帐。二世很生气,召唤左右侍臣,左右侍臣都慌乱了,不敢战斗。旁边有一个宦官服侍着二世不敢离开。
二世进入内宫,对他说:“公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竟到了现在这种地步!”
宦官说:”臣不敢说,才得以保住性命。如果臣早说,都已经被诛杀了,怎能活到今天?”
阎乐走上前,历数二世的罪状,说:“足下骄横放纵,肆意诛杀而不讲道理,天下人都背叛了足下,足下自作打算吧!”
二世说:“可以见丞相吗?”
阎乐说:“不可。”
二世说:“我希望得到一个郡为王。”阎乐不答应。
二世接着说:“希望为万户侯。” 阎乐还是不答应。
二世继续说:“希望与妻子儿女为黔首,和诸公子一样。”
阎乐说:“臣奉丞相之命,为天下人诛杀足下,足下即使说再多的话,臣也不敢上报。”于是阎乐指挥士兵上前,二世就自杀了。
阎乐回去禀报赵高,赵高就召来了所有的大臣、公子,把诛杀二世的情况告诉了他们。赵高说:“秦国过去是个王国,始皇统治了天下,所以称帝。如今六国又各自立了王,秦地越来越小,竟然还凭着空名称帝,不可。应像过去一样称王,才合适。”
于是,赵高立二世兄长的儿子公子婴为秦王,然后按照黔首的礼仪把二世埋葬在杜南宜春苑中。
以上关于政变的描述,让人不得不佩服司马迁的想象力。他如果生活在21世纪写小说的话,名声一定不亚于韩寒等知名作家,没准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赵高在杀完秦二世后,派遣了使者来到楚军中,想要与刘邦“分王关中”。这种请求当然被砀郡长武安侯刘邦给拒绝了。
想平分关中为王?早干嘛去了?楚军已经攻克了武关,萱草都已凉了!回去转告赵高,识时务者为俊杰,准备好投降吧!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1 21:32:24 +0800 CST  
一百三十六、赵国君臣
根据《秦楚之际月表》记载,“(八月)赵王歇留国。陈余亡居南皮。”
也就是说,赵相张耳跟随诸侯联军去攻打秦国,赵王歇留守赵国都城信都,而前将军陈馀则逃到了巨鹿郡的南皮县居住。南皮县位于今天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距离赵国都城信都县相当遥远。陈馀仿佛在向张耳示意,赵国永远是你的,我已经成为了局外人,没有了威胁!
此处对赵国君臣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首先是赵王歇。司马迁在史书中没有留下赵王歇的家世记载,也没有其年纪的相关描述。但是,赵歇无疑是非常正宗的赵国宗室,和楚心有着不容置疑的王室身份。赵歇是赵国左丞相张耳和将军陈馀二人共同拥立的,而楚心则是楚国上柱国项梁听了范增的建议后拥立的。楚心在秦末历史中的精彩表现比赵歇强上很多倍。楚心是楚怀王的孙子,年纪大约六十岁左右,因此显得充满智慧;而赵歇估计只有二十岁左右,缺少经验和阅历,因此轮流被张耳和陈馀操纵。如果赵歇的年纪推测正确的话,那么张耳确实是一个手段高超的“老油条”,比死去的项梁厉害得多。
其次是赵相张耳。学者们推断出张耳约出生于公元前264年,依据是《张耳陈馀列传》中的记载“其少时,及魏公子无忌为客”。公子无忌病逝于公元前243年,“少时”如果解释为“二十岁”的话,张耳至少出生于公元前263年以前。考虑到张耳可能在公子无忌病逝前数年就已经成为了其门客,“少时”的年龄段约为“20-30岁之间”,那么张耳的年纪则更大了,把其出生年设定为公元前270年也合情理。
张耳在国际社会大名鼎鼎、闻名遐迩,以至于名声传到了丰邑,刘邦因此心驰神往,“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张耳比刘邦年长十岁以上,自然成为了刘邦的大哥。当秦国对东方六国的统治日益加强时,反秦事业陷入低谷,刘邦和张耳一拍两散;刘邦返回家乡,成为了一名基层公务员。在工作的沛县,刘邦又结识了王陵,“兄事陵”。不过王陵这位大哥,和以前的老大哥张耳差得远了,这可以从刘邦称帝后张耳和王陵的地位看出来。
张耳的性格特征怎么样?张耳的理想又是什么?在反秦联盟中,张耳如何应对项籍?
由于史料的匮乏,以上问题很难精确回答。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既定事实分析张耳这个人。张耳的权力欲望非常强,这决定了张耳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善类。另外,张耳所处的时代也决定了其思想境界,像学习秦政称帝这样的想法是不存在的,裂土称王才是张耳的真实想法。为了这个目标,张耳和自己最亲的小兄弟陈馀撕破了脸,又联合项籍攻打曾经的小兄弟刘邦,然后在戏下分封中终于成为了赵王!
后来,赵王张耳被陈馀赶出了赵国,但是张耳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伺机而动。为了王位,他唆使并忽悠韩信这样的政治低能儿,让韩信向刘邦提出封王的建议。刘邦迫于当时的局势,分封张耳、韩信为赵王、齐王,内心深处一定是非常怨恨韩信的。
姜还是老的辣啊!老奸巨猾啊!
最后是下野的陈馀。陈馀和张耳一样都是大梁人。不过,张耳的岳父在梁地外黄县,陈馀的岳父在赵地苦陉县,因此,陈馀比张耳更熟悉赵地的风土人情,这也是后来陈馀率领军队打败赵王张耳的深层原因。“(陈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既是兄弟,又是父子。陈馀“好儒术”,这就决定了他的思想境界不可能脱离“尊王攘夷”等儒家主张。因此,张耳能够无所顾忌地把赵王歇一脚踢开,然后自己称王,而陈馀却不行。陈馀打着赵王歇的旗号,赶走了赵王张耳,重新拥立赵王歇。赵王歇或许出于感激,或许出于胁迫,分封陈馀为代王。
在后战国时代,西楚王项籍想要维持天下霸主的地位,雍王章邯想要统一关中,齐相田荣想要统一齐地,汉王刘邦也想要一统天下。那么赵国呢?陈馀的心也不小,他趁魏王豹在关中之际,主动进攻魏国,希望扩大赵国的地盘。至于他内心深处的想法,是否想要学习齐桓公称霸就不好说了。
这个时代,以皇帝为主的郡县制是非主流,以王为主的分封制才是军阀门主流的观念意识。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2 09:47:52 +0800 CST  
一百三十七、秦婴的挣扎
公元前207年9月,丞相赵高弑杀二世皇帝后,拥立了秦始皇的侄子公孙婴为秦王。
秦王婴大约四十岁左右,经历了秦国由强大到衰落,再到崩溃的过程,对其中的关键原因自然是心知肚明。
当他还是一名宗室成员时,尽管对堂弟胡亥的胡作非为感到严重不满,但也只能埋藏在心中,无可奈何。对于赵高这样掌握权力而乱作为的官员,如果他有机会的话,一定会除之而后快!
终于,公孙婴被赵高拥立为秦王,虽然还没有掌握国家的绝对权力,但至少可以从名义上诛杀赵高了。
根据《秦始皇本纪》,司马迁关于秦婴诛杀赵高的描写,如下:
丞相赵高让子婴斋戒,到宗庙去朝见,接受秦王印玺。
斋戒五天后,子婴与他的两个儿子商议说:“丞相赵高在望夷宫杀了二世,害怕群臣杀他,就假装按照道义拥立我。我听说赵高居然与楚国约定,灭掉秦宗室后,在关中称王。现在让我斋戒,朝见宗庙,这是想趁我在宗庙里把我杀掉。我推说生病不能前往,丞相一定会亲自来,来了就杀掉他。”
赵高派人去请子婴,前后去了好几趟,子婴不前往,赵高果然亲自去请。
赵高说:“国家大事,大王为什么不去呢?”
子婴于是在斋宫杀了赵高,灭赵高三族,在咸阳示众。
以上人物之间的对话应该是司马迁掌握一手资料后,精心编造出来的。读者诸君姑且信之,反正也没有多余的选择。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赵高不仅湿了鞋,还掉进水中淹死了。他聪明了一世,却因为糊涂一时,而被自己拥立的秦王婴诛杀。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单纯的偶然?这些都已经不重要。因为刘邦的军队的军队已经攻克了武关,正朝咸阳快速袭来。
从秦婴诛杀赵高的手段可以看出,秦王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经历了胡亥即位初期的白色恐怖,又目睹了赵高和李斯的争权夺利,然后是赵高的一手遮天、指鹿为马。秦国正是在这样的内耗中,逐渐走向了灭亡。
如今,我终于成为了秦国的最高统治者,但是秦国还有救吗?怎么能够甘心失败!
秦王婴即位后,首先铲除了赵高的余党,然后立即对以前赵高制定的冤假错案平反昭雪。通过这些政策,他想要尽快地净化秦国的政治生态圈,增加政权的凝聚力。此外,秦婴还必须全面掌控军队,加强函谷关和武关的防守,当然前提是武关还没有被刘邦攻克。函谷关有申阳率领的赵军,武关有刘邦率领的楚军。只要任意一个关被灭亡,对于秦国来说,都是灾难性的打击。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楚军只给了秦婴四十六天的时间,再刨去除掉赵高的时间,秦婴能够利用的时间也就一个多月。一个月内,想要迅速修复糜烂的政治生态圈和加强两个关口的防备力量,无异于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无论是秦王婴诛杀了赵高,还是赵高弑杀了秦王婴,都无法阻挡诸侯联军前进的脚步了。
在攻克武关后,刘邦带领两万楚军一路朝西北迅猛挺进。然而,在峣关下,楚军居然被秦军所阻挡!
秦王婴仿佛一个落水者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命令守军务必死守峣关。秦军在秦王婴的爵位和金钱赏赐下,战斗热情空前高涨。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2 10:33:38 +0800 CST  
一百三十八、张良的毒计
刘邦的楚军经过一番激战,攻克了武关,然后向西北挺进,很快就到达了峣关。
峣关,故址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南,因临峣山而得名。峣关自古为南阳盆地通往关中平原的交通要隘,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刚经历过武关战役,伤亡颇大,此时如果强行攻关,势必要多耗费一些时日。
这时候,韩国申徒张良出现了!
张良劝说刘邦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臣听说峣关守将是屠户的儿子,像他这样的市侩容易被利益引诱。希望武安侯暂时留守壁垒,派人先去;同时,给五万人准备食物,在各个山头上多增挂旗帜,作为疑兵。然后,令郦食其带着贵重财宝引诱秦将。”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派遣郦食其作为说客前往峣关。为了保险,他又多派遣了一个氏名为陆贾的人同行。
陆贾也是个能言善辩之人,在以后的历史中还会多次出现。司马迁以及后世对秦末汉初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人们都得感谢他,因为正是陆贾同志,凭借着个人的经历,撰写了《楚汉春秋》这部史书。只可惜,该书行文过于注重纪实,导致文字干燥、乏味,没有广为流传,最后竟不知所踪。真是让人遗憾啊!
郦食其、陆贾二人轮流对守将展开劝说,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等等。
经过一番开导后,秦将果然幡然醒悟,眨着单眼皮,拍着脑袋,不断地叹息自己荒唐的行为。自己居然帮着暴秦镇压受苦受难的关中人民,多么愚蠢啊!请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一定带领义军攻进咸阳,把秦王踹翻在地,解放全关中人民!
峣关守将向楚军两位使者当场表示,他想要背叛咸阳,打算与砀郡长刘邦共同偷袭咸阳。
郦、陆二人回来后,向刘邦汇报了工作的开展情况。刘邦对他们二人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准备听从秦将的计划。
然而,此时张良再次开口道:“不可!这只是峣关守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卒未必听从。不听从必定带来危害;不如趁着他们懈怠时,攻打他们。”
原来这才是你的真实想法,子房兄!厉害!佩服!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2 14:12:02 +0800 CST  
一百三十九、最后的激战
听完张良的建议后,砀郡长刘邦决定率兵攻打峣关的秦军。
战斗打响了,楚军奋勇冲锋。对于这些楚将而言,咸阳就在眼前,荣华富贵也在眼前。秦国灭亡后,估计就没有战争了;如果没有战争,那么他们这些武将的价值就无法体现了。因此,他们必须把握时机,尽快、尽多地立下战功,从而在刘邦成为秦王后,自己能多获些封赏。
在楚军汹涌澎湃的进攻下,秦军失败了!楚军来不及休整,就继续向西挺进,很快到达了蓝田县。
周代时,称上等美玉为“球”,次等美玉为“蓝”。此地因盛产次玉,故名蓝田。1055年后,晚唐诗人李商隐因为思念自己的亡妻,写下了著名的《锦瑟》一诗,其中提到“蓝田日暖玉生烟”。但是,楚军主帅刘邦此时并没有心情欣赏美玉,因为战况紧急!
刘邦自然不清楚一千多年后的李商隐,也无法得知两千多年后的读者诸君正在研究他的生平事迹。
蓝田县是秦国最后的底线。如果蓝田再被攻破的话,咸阳就要彻底暴露在楚军面前了,秦国可真得就要结束了,所有重宝、财物、美女都将为敌人拥有!因此,为了捍卫秦国最后的底线,秦王婴不惜把皇宫诸门的屯兵和咸阳的驻兵全部调往蓝田县,加强防御力量。同时,他向秦国的列祖列宗和四方天帝祈祷着蓝田城会出现奇迹,就像两年前少府章邯击败楚寇一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秦王婴的使者在蓝田城中,认真地巡视城防工作。使者向守军传达了最高统帅的亲切问候与殷切盼望,希望将士们要敢于豁出性命去保卫自己的家乡;为秦国战死的人,秦王绝对不会亏待他的家属。
但是,现在的秦国已经没有章邯了,刘邦也不是外强中干的周章!
楚军首先在蓝田县的南部与秦军交战,将军灌婴“战于蓝田,疾力”,打败了秦军。到达蓝田县时,天色已黑。但楚军并没有就此安营扎寨,而是在夜色的掩护下,在蓝田县城的北部与秦军再次交战,秦军又再次大败。
将军靳歙在夜晚的战斗中,斩杀秦军车司马2人、骑长1人,斩首28级,捕获俘虏57人。至于其他将领的战绩,史书中并未留下详细记载。连老司机夏侯婴这样的高级武将,也只留下“战于蓝田、芷阳,以兵车趣,攻战疾”的简单记载。
其中,芷阳县位于蓝田县的北部。夏侯婴在蓝田参加战役后,驾车向北追击,在芷阳县与秦军再次交战,消灭了从蓝田溃败的残余秦军!
至此,关中秦军的有生力量基本上被消灭,留给咸阳的就是投降了。刘邦的楚军在进入关中时,很注意军纪,没有发生抢劫平民的现象。因此,楚军给秦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九月很快就过去了,充实而又忙碌。至于项籍等人的动向,史书上没有留下记载,估计正在缓慢的行军吧,毕竟四十多万人,其中又分为楚军、赵军、齐军、燕军、魏军以及投降的秦军等等。行军速度缓慢实属正常。
庞大的诸侯联军从赵国安阳县的殷墟朝西南方向的三川郡缓缓移动着。到达黄河边上时,从平阴县渡过黄河。四十万军队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所到之地的县邑没有一个不望风而降。
人多力量大,但是人多速度也慢啊!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2 15:52:23 +0800 CST  
楚军进攻关中路线图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2 16:05:48 +0800 CST  
一百四十、五星聚于东井
公元前207年10月,五星聚于东井,砀郡长武安侯刘邦率领楚军先诸侯至霸上。
每当汉唐氏读史到此,闭上眼睛时,总会想象这样一幅场景:璀璨的星光下,楚军将士的盔甲熠熠生辉;临近天命之年的刘邦率领着英勇善战的士卒来到霸水西边的高原上,仰望苍穹,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等五星聚于东井。刘邦站在高台上,满怀憧憬地向他的军队发表演讲:
“这将是遥远的旅途,横跨星空;这将是漫长的征程,但伟大的时代正在来临。而我与诸君终将眼见梦想实现,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束缚我们,更没有人能改变我们执着的信念。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与诸君共求索哉。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荣华富贵就在可以抵达的远方!”
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分别对应今天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而东井则是南方七宿之首,对应的是秦地,属于现代天文学中的双子座。《天官书》中记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也有相似记载:“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现代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天文现象,而古人确认为这是非常吉利的预兆。
晚年的秦政碰到“荧惑守心”的天文现象,第二年巡游便病死在赵地的平原君。而刘邦却遇到了“五星聚于东井”这样非常吉利的征兆,楚军将士们自然是欢欣鼓舞,相信天命一定属于他们。
太一神是庇佑宽大长者的!只要跟着武安侯,我们一定所向无敌,抵达幸福的彼岸!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3 20:20:52 +0800 CST  
一百四十一、秦国的终结
刘邦的军队向北挺进,很快就碰到了前来商议投降的秦王婴使者。双方就投降仪式达成了统一的意见。于是,在枳道亭旁,秦王婴乘坐者白色的马车,把皇帝的玉玺符节都交给了刘邦方面。
秦国终于灭亡了!不是我秦婴无能,而是昏君逆臣把这个国家的根基都败坏掉了!秦国已病入膏肓,上天也不给我时间重整关中河山啊!秦婴满怀心事、满脸惆怅地看了一眼低头吃草的白马,忍不住地长吁短叹。
军队中有人不高兴了,走出来大声呵斥道,兄弟们披坚执锐、亲冒矢石、肝脑涂地,才攻入关中,诛灭了暴秦,大好的心情全被你一个亡国之君的叹气声给破坏了,将军,臣请用秦婴之头颅为战死的将士祭祀!
随后,军中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刘邦当然是不允许了!他伸开双臂,示意诸将安静,用不容置疑的声音说,当初怀王派遣我西征入关,就是因为我有宽容之心,况且秦王已经投降,诛杀他是不吉祥的做法。
于是,刘邦率领军队浩浩荡荡地进了咸阳城。这些大部分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将士们一见到秦都宫殿的巍峨壮丽,街市的车水马龙,顿时忘乎所以,犹如羊群中闯入一匹狼,纷纷朝四面八方散去。各路将领领着自己的兵卒横冲直撞,大肆争相抢夺金、帛等财物,然后聚拢后一起分掉。
在忙碌的众人中,只有萧何一人显得特立独行。他仿佛对身旁的来来往往视而不见,径直一个人走入秦国的国家档案局,把丞相和御史的律令图书等重要档案全部收藏起来。因此,武安侯刘邦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少、强弱形势、人民疾苦等情况均了如指掌,为以后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据。这就是萧何未来能成为总理的关键原因。
当你们还在为美女财物争抢不休时,只有寡人的萧何做了正确的事情。诸将扪心自问,比萧何有资格担任国务院总理的人全部站出来,走两步,给大家走两步!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3 20:30:09 +0800 CST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在真实的历史中比例极小,基本上可以忽略。因此,本文尝试着从“使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阐述这段历史,从而给张良、萧何、曹参等历史人物的行为一个符合逻辑的合理解释。
于是,在本文中,张良褪去了神仙的外衣,自己率领军队多次被敌人打败,无奈下投靠了刘邦;萧何撕掉了好好先生的面具,用权术向刘邦暗中较劲,后来又不惜诱杀韩信;曹参也不是那种为了革命奉献一切的人,他的努力是为了提高曹氏家族代言人刘肥的地位……
楼主 汉唐星空  发布于 2016-11-13 22:42:05 +0800 CST  

楼主:汉唐星空

字数:270588

发表时间:2016-10-01 18: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14 10:16:54 +0800 CST

评论数:95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