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德意志与西班牙的庞大帝国——哈布斯堡史话


大军按:此大贴为《话说英国两千年》之后的又一长篇大贴,讲述欧洲历史悠久的一个老大帝国——哈布斯堡帝国的历史,在历史上,德意志与西班牙曾是一家,其来龙去脉究竟如何,从中世纪至今的漫长的一千多年里,欧洲经历了怎样的风云变幻,在欧洲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多少杰出人物、英雄豪杰、志士仁人,请看本帖慢慢道来。

欧盟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重要力量,亦与我国有着全面稳定的友好关系,了解欧洲的历史发展道路,了解欧洲各国的文化背景、宗教变革与民族传统,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帖详细讲述自中世纪至今的欧洲历史进程与发展脉络,包括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期待对读者的工作和学习可以有所帮助和启迪。


十六世纪初的哈布斯堡帝国





十七世纪,哈布斯堡帝国的西班牙部分,面积超过两千万平方公里,世界上首个日不落帝国






一、 哈布斯堡开国

去过欧洲的朋友都知道,阿尔卑斯山区是欧洲最高的山脉,湖光山色,景色宜人,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并且是冰雪运动的圣地。大约在公元十世纪前后,一个在日后对欧洲影响重大的家族,在阿尔卑斯山区崛起,这就是哈布斯堡家族。公元962年,欧洲的神圣罗马帝国建立,继承了西罗马帝国,开始统治辽阔的欧洲大地,几乎与此同时,东方的宋帝国建立,继承了汉唐,东西方的这两大帝国,在几乎相同的时间立国。神圣罗马帝国建国之后,在帝国西部边陲的阿尔萨斯,一个德意志家族随着帝国的崛起而扩张,一直扩张到帝国瑞士北部的阿尔高邦。瑞士的大部分位于阿尔卑斯山区,那里雪山高耸,森林密布,1020年,这个新崛起的德意志家族在山上修筑了雄峻的鹰堡,即哈布斯堡,他们就以鹰堡为族名,成为哈布斯堡伯爵。

本篇讲述的,就是这个深山中的城堡如何在几百年间,一步步扩张为横跨欧亚美非、面积达数千万平方公里的世界首个日不落大帝国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神圣罗马帝国的贵族数不胜数,当年的哈布斯堡根本排不上号,离顶级的大贵族实在差得太远,从来没人注意,但是,那么多强大一时的王公贵族,最后都烟消云散了,唯独哈布斯堡,从不起眼的偏僻山区方圆几十里的小土豪,到建立横跨大半个世界的大帝国,威震世界,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哈布斯堡是屌丝逆袭成功的范例,为什么它能成功,其中的道理,其中的经验,在任何时代,包括在公司的办公室里使用苹果电脑的今天,都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探索哈布斯堡成功之路,从其成功经历中,得到应有的启示。

且说,在成为哈布斯堡伯爵两百多年后,至十三世纪中叶,哈布斯堡家族不断扩张,占据了瑞士大部分地区。

1254年,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朝代——以巴巴罗沙皇帝著称的霍亨施道夫朝结束,帝国陷入二十年的空位时期,各路诸侯争夺皇位,帝国陷入一片混乱,各邦诸侯互相争斗。

1257年,在帝国会议上,一部分诸侯选举英国国王的御弟、康沃尔公爵理查为帝国君主,另一部分诸侯则选举卡斯提亚国王阿方索十世为帝国君主,于是,帝国出现了并立的两个君主。

1272年,两君主之一的理查去世,帝国君主大位之争再起波澜,当时,帝国最强大的诸侯是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波希米亚即现在的捷克,在奥托卡二世的统治下,波希米亚王国大肆扩张,吞并了前朝霍亨施道夫朝的许多遗产,一直扩张到了亚得里亚海北岸,波希米亚王国的疆域囊括了波希米亚、奥地利、匈牙利等大片地区。波希米亚王国的扩张,大大激发了奥托卡二世的野心,皇位之争再起之际,野心勃勃的奥托卡二世依仗其实力强大,以志在必得之势,与卡斯提亚国王阿方索十世争夺帝国君主之位,参与争夺的还有法国国王菲力浦三世以及后起之秀的瑞士哈布斯堡伯爵鲁道夫。

在帝国君主大位之争中,强大并不一定是好事,在这些诸侯之中,哈布斯堡家族虽然迅速崛起,统治了瑞士大部分地区,但与老牌诸侯们相比,还是属于后起之秀,并且这个家族的鲁道夫,只统治了家族封地的一小部分,反观那波希米亚王国、法兰西王国、卡斯提亚王国,个个都比鲁道夫更为强大,然而,被帝国诸侯们最终选为帝国君主的,正是那只统治了哈布斯堡家族领地一小部分的鲁道夫,因为,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诸侯与教皇都不愿意看到出现一个强大的帝国君主,鲁道夫的示弱,反倒取得了奇效。

在教皇格里高利十世与大部分诸侯的支持下,1273年,与东方的元帝国建立几乎同时,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帝国领地城市法兰克福,鲁道夫被选举为罗马人的国王,即帝国君主,是为鲁道夫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朝建立,空位时期结束。

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哪肯善罢甘休?他自恃强大,不服选举结果,一定要与鲁道夫一世分个高低。帝国诸侯们惧怕奥托卡二世的强大,波希米亚国内的封建主们也不愿意看到国王大权独揽,他们里应外合,纷纷起来反对奥托卡二世,奥托卡二世内外交困,众叛亲离。1278年,在帝国诸侯们的援助下,鲁道夫一世击败奥托卡二世,从波希米亚王国夺取了奥地利等地,奥托卡二世在交战中阵亡,他的王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归于哈布斯堡家族,王国只剩下了波希米亚。

鲁道夫一世开始并不起眼,他只是帝国边陲地区瑞士的一个小诸侯,帝国的许多王公贵族在提到他时,都只是不屑地称之为“那个瑞士骑士”,帝国的诸侯们选举鲁道夫一世为君主,看中的就是他的不够强大,诸侯们以为选对了人,弹冠相庆,但是,很快他们就高兴不起来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是看走了眼了,这鲁道夫一世,实际上是一位比奥托卡二世更为强大的君主。鲁道夫一世,身高两米一,登上大位时五十五岁,他又高又瘦,力大如鹰,虽然以前他只统治了哈布斯堡家族领地的一小部分,但是,当选帝国君主之后,他庄严宣布:“我不再是以前的鲁道夫了!”

鲁道夫一世在“潜龙在渊”时,韬光养晦,并不惹人注意,当登上大位之后,鲁道夫一世方显出英雄本色,显示出“飞龙在天”的气象,他骁勇出击,大举扩张,连战皆捷,战果累累,他从波希米亚王国夺取了奥地利等地,为日后哈布斯堡帝国的强盛打下了千秋基业。奥地利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宛如人间仙境,更重要的是,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位置,奥地利归于哈布斯堡家族,为以后哈布斯堡统治欧洲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鲁道夫一世有两个能征善战的儿子,还有七个迷人的女儿。1282年,老王鲁道夫六十四岁时,娶了一个十四岁的布格涅可爱女孩伊莎贝拉,再度焕发青春活力。

1291年,七十三岁的老王鲁道夫一世去世。鲁道夫一世缔造了伟大的哈布斯堡朝,他当选帝国君主后,攫取了阿尔卑斯山麓两侧的大量领地,吞下了最大的奖赏——奥地利,使哈布斯堡从边疆的瑞士小贵族一跃成为神圣罗马帝国西南方最强大的诸侯。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09 16:51:00 +0800 CST  
@李拓羽 4楼 2013-11-10 06:11:35
顶冯兄新帖

-----------------------------
呵呵,多谢拓羽支持。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0 08:17:58 +0800 CST  
@史海五面怪02 2楼 2013-11-09 22:47:17
鲁道夫一世的任上,有一件很重要的武功,就是成功击杀了在中欧地区势力强大的奥托卡二世,使哈布斯堡家族站稳了脚。
-----------------------------
的确如此。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0 08:18:23 +0800 CST  
@Lancer2 1楼 2013-11-09 19:48:08
又开新帖了,好啊。选举国王在德意志波兰还有好多国家都是常态,这些国家能搞民主也是有 历史 渊源的呀。
-----------------------------
有道理。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0 09:47:23 +0800 CST  
@salapoca 8楼 2013-11-10 09:41:48
曾经盛极一时的哈布斯堡王朝,昔日的荣光与梦想
支持冯兄新帖
-----------------------------
多谢。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0 21:36:02 +0800 CST  
@爱庄股份 11楼 2013-11-10 20:23:07
占道支持
-----------------------------
多谢!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0 21:40:31 +0800 CST  
@maxvell 7楼 2013-11-10 08:40:56
老冯是久违了,从上回《话说英国两千年》到现在得好几年没出大作了,代问贝克街的福先生和华先生好,自从卡梅伦那吃里爬外的东西上来之后贝克街的老少爷们儿是日子越来越难熬了,涨了电费涨水费,涨了水费涨煤气,这货果然是妈巴洲的顶级败类,当初这选票是白扔了
-----------------------------
呵呵,又见老友,心甚欣慰。握手!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0 21:41:18 +0800 CST  

二、纳萨欧家族的阿道夫

鲁道夫一世乘帝国诸侯们不备,趁势崛起,哈布斯堡家族日渐壮大,帝国诸侯们后悔不迭,因此,鲁道夫一世去世后,诸侯们没有选举他的儿子阿尔布雷希特继承帝国君主之位,而是选举了纳萨欧伯爵阿道夫为罗马人的国王亦即帝国君主。阿道夫于1292年至1298年在位,哈布斯堡朝中断。

在1438年帝国君主之位最终落到哈布斯堡家族手中之前的一个多世纪,诸侯们选举帝国各大家族轮流坐上君主之位,包括卢森堡家族、威登巴赫家族、纳萨欧家族乃至哈布斯堡家族等等,其目的是不让君主之位长期在同一个家族传承,因为这样会造成一家独大,对诸侯不利,而各大家族在当选君主之后,也竭力想方设法能保住君位,使得君位能留在本家族,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的是卢森堡家族,他们做到了使君位在卢森堡家族传承,因此卢森堡朝时间较长,只是因为后来他们自己没有后代了,哈布斯堡家族才得以复辟。

三、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一世

老王鲁道夫之子阿尔布雷希特颇有乃父勇猛之风,并不屈服于诸侯们的安排,他在做了一番充分的准备之后,于1298年奋勇起兵,击杀了阿道夫,夺得帝国君主之位,成为罗马人的国王,是为阿尔布雷希特一世。

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在位十年。1308年,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因家族矛盾被刺身亡,帝国诸侯们对他们父子心有余悸,对日益强大的哈布斯堡家族颇感畏惧,遂选举卢森堡家族的亨利伯爵为罗马人的国王,是为帝国君主亨利七世,卢森堡朝建立,取代了哈布斯堡朝。

卢森堡朝的建立,稍晚于东方元朝的建立,1308年,卢森堡伯爵亨利当选为罗马人的国王,1312年加冕为皇帝。

四、卢森堡家族的亨利七世

卢森堡朝开国君主亨利七世即位后,先为他的家族干了一件大事,封其子约翰为卢森堡伯爵兼波希米亚国王,其一,封约翰为卢森堡伯爵,宣告了约翰是他的家族继承人,其二,更为重要的是,封约翰为波希米亚国王,则帝国最大最重要的封地波希米亚王国收入卢森堡家族的囊中,成为卢森堡家族的世袭封地,于是卢森堡家族一跃成为帝国的强大家族之一。

此后,1310年,亨利七世先是在帝国的南方领土伦巴底的首府米兰加冕为伦巴底国王,接下来,又循惯例,前往教皇国首都罗马,两年后,亨利七世在罗马由教皇克来芒五世加冕为皇帝。

野心勃勃的亨利七世在加冕为帝之后,立即挥师进攻佛罗伦萨共和国,想把帝国的领土向南方扩大。

佛罗伦萨共和国是当时欧洲的一个强大国家,事实上是教皇国的盟邦,后世一直由美第奇家族统治,而多位教皇出自美第奇家族。

教皇克来芒五世虽然支持亨利七世加冕为帝,但是,当帝国军队进攻佛罗伦萨共和国时,这位听命于法国的法国籍教皇不得不出面反对,法国王族统治下的南方的那不勒斯王国也发兵来救。亨利七世长期围攻佛罗伦萨,但是收效甚微。1313年,只做了一年皇帝的亨利七世,死于锡耶纳。

五、哈布斯堡家族的弗雷德里克

亨利七世去世后,次年,即1314年,由于畏惧卢森堡家族的强大,因此,诸侯们没有选举亨利七世之子、波希米亚国王约翰为帝国君主,部分诸侯选举出身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公爵弗雷德里克为罗马人的国王,他是以前的国王阿尔布雷希特一世的儿子。1330年,弗雷德里克去世,哈布斯堡朝再次中断,这次中断,要直到一个多世纪后,才能复辟。

六、威登巴赫家族的路易四世

1314年的选举,另一部分诸侯则选举了出身威登巴赫家族的莱茵法尔茨伯爵路易为罗马人的国王,是为路易四世,他建立了帝国的威登巴赫朝。1314年直到1330年弗雷德雷克去世,帝国实际上是两个罗马人的国王亦即两个帝国君主并立,也可以说哈布斯堡朝又一次短暂地复辟了。弗雷德里克不认可路易四世的君主地位,奋起与之开兵见仗,但却战败被俘,后来只得承认路易四世同为帝国君主,这才获得释放。虽然两主并立,但弗雷德里克一直只是罗马人的国王,而与他并立的路易四世则在后来成功加冕为皇帝。弗雷德里克去世后,威登巴赫朝完全统治了帝国。

帝国有了新君主,就在这一年,教皇国也有了新教皇,约翰二十二世,这又是一位法国籍教皇,与他的前任一样,同样听命于法国。在此之前,克来芒五世已经将教皇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到法国边境的阿维尼翁。

作为帝国君主,路易四世与听命于法国的教皇约翰二十二世矛盾很深,此时的教皇国,事实上已经成为法国的附属国。1327年,路易四世加冕为伦巴底国王,1328年,由罗马贵族而不是教皇,为路易四世加冕为皇帝。

十年后,1338年,又一位法国籍教皇本笃十二世在位期间,打算惩罚路易四世,帝国的大诸侯们于是通过决议,规定,选举罗马人的国王,无须得到教皇批准;皇帝路易四世也不把法国籍教皇放在眼里,而是大肆扩张威登巴赫家族的势力。

新任法国籍教皇克来芒六世在位期间,继续着历任法国籍教皇对路易四世的仇恨。当时的法国,正处在瓦卢瓦朝的统治之下,此时正值瓦卢瓦朝的开国君主安茹伯爵菲力浦、即法王菲力浦六世在位。这时的法国,势力庞大,教皇国为其附属国,第二安茹家族的拉约什大帝统治下的匈牙利,为东欧霸主,第二安茹家族还统治着那不勒斯王国。

法国籍教皇克来芒六世支持帝国的一些选侯选举卢森堡朝老皇帝亨利七世的孙子、波希米亚国王查理为罗马人的国王,即帝国君主,是为查理四世,因此,路易四世的合法地位遭到动摇。路易四世立即发兵,与查理四世兵戎相见。这时,老皇帝路易四世已经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了,他已经当了三十几年的帝国君主,他在位的前期,与哈布斯堡家族的弗雷德里克并立,后期,又与卢森堡家族的查理四世并立,只是在他在位的中期,才真正地完全统治帝国。此时,查理四世正是三十多岁,年富力强。老皇帝遇上新国王,颇感力不从心。1347年,路易四世去世。查理四世坐稳了帝国君主的宝座,卢森堡朝复辟。

身为波希米亚国王的查理四世,被选为帝国君主,其统治中心自然是在其老巢波希米亚,于是,波希米亚王国的首府布拉格,遂成为帝国首都。查理四世在位三十余年,在他的统治下,捷克进入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1 14:32:10 +0800 CST  

七、 查理四世——捷克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

1316年,波希米亚国王约翰的儿子查理,诞生于首都布拉格,此后,查理在布拉格长大成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捷克人。查理成年后,身兼一系列君主之位,他是波希米亚国王、卢森堡伯爵、罗马人的国王即皇储、伦巴底国王、皇帝。

当然,这一切,都是他老爹约翰去世后的事。

波希米亚国王约翰,是帝国卢森堡朝开国皇帝亨利七世之子。

1311年,约翰十五岁时,被父皇封为波希米亚国王,是帝国最重要的诸侯。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英雄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以法国诸侯的身份,宣布继承法国王位,而法国国王菲力浦六世,则宣布身为法国诸侯的爱德华三世图谋不轨,谋朝篡位,双方于是大打出手。

波希米亚国王约翰一直追随教皇,与皇帝路易四世作对,皇帝路易四世则与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联手反对法国籍教皇与法国国王菲力浦六世,于是,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约翰支持法国对英国作战。即,教皇、法国国王、波希米亚国王,联手对抗皇帝和英国国王,也就是说,一部分诸侯追随教皇,一部分诸侯追随皇帝,双方对阵。

太子查理,于1333年他十七岁时,被封为摩拉维亚边区的边区伯爵,并担任波希米亚军队的司令。

134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大举入侵法国,法王菲力浦六世率领庞大的军队围追堵截。约翰此时已经是五十多的老王了,并且已经双目失明,但忠于信仰的老国王仍然与太子查理一起率领波希米亚骑兵加入法军作战。

这一年的8月26日,英法百年战争中著名的克雷西战役爆发,以凶猛的大弓手为主的一万二千英军,击败了三万多庞大混杂、战术落后的法军,法国和波希米亚的封建骑士在英军的箭雨中纷纷落马,大约一万六千多法国联军官兵战死,其中就包括双目失明的波希米亚老王约翰,老王约翰在冲锋中阵亡,这令英军勇将黑太子爱德华深为叹息。

老王约翰战死,太子查理受伤逃脱,他回到布拉格,继位为王,是为波希米亚国王卡雷尔一世,这一年他三十岁。

就在同一年,查理还被选为罗马人的国王,即帝国君主,是为查理四世,帝国的卢森堡朝复辟。此后,老皇帝路易四世与查理争位,路易四世去世后,因为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曾击败过包括查理在内的法国联军,威震欧洲,因此一部分诸侯拥戴爱德华三世做帝国君主,但爱德华三世一心想夺得本应属于他的法国王位,只想集中精力与法国作战,因此放弃了竞争帝国君主,少了这个劲敌,查理也就坐稳了帝国君主的宝座。

身为捷克人的查理四世,在成为帝国君主之后,决心把自己的故乡、家族的封地波希米亚王国建设成为帝国强大的核心,因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波希米亚的利益在帝国的各项政策中均被优先考虑,帝国在波希米亚大力发展生产和贸易,波希米亚王国在帝国四大世俗选侯中居于首位。

查理刚一即位,立即下令在布拉格建造新城,来自意大利和法国的建筑师及工匠们如潮水般涌入布拉格,建造各式各样华丽、优美的建筑。在查理四世的努力下,布拉格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值得骄傲的帝国首都,繁荣的欧洲中心城市。直到后来改朝换代、哈布斯堡朝复辟后,1500年,布拉格仍是帝国最大城市之一,人口达七万之众,而哈布斯堡朝的帝国首都维也纳,仅在帝国各城市中排第十六位,人口只有两万多。

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圣维特大教堂。

1348年,查理四世创办了中欧第一所大学布拉格查理大学。

此外,查理四世还修建了伏尔塔瓦河上的著名桥梁“查理大桥”,在布拉格附近修建了“查理城堡”。

圣维特大教堂、查理大桥、查理城堡等建筑,后来都成为布拉格的标志性建筑。

帝国的布拉格查理大学是中欧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中世纪时欧洲最大的大学,在当时,规模远远超过英国的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

宽阔的伏尔塔瓦河上建造的石桥,横跨伏尔塔瓦河上的气势雄伟的查理大桥,使得帝国首都布拉格成为欧洲的贸易交通枢纽,大大推动了以布拉格为中心,从波希米亚沿易北河与奥得河而下、至汉萨同盟的北海和波罗的海的贸易往来,以及从法兰克福、纽伦堡至波兰的贸易往来。

1354年,查理循惯例进军意大利,1355年,在成为帝国君主九年之后,终于加冕皇帝尊号。这一年,查理四世四十岁。

作为皇帝,查理四世最著名的事迹就是颁布《黄金诏书》。

1356年,查理四世加冕皇帝之后,在皇帝直接统治的帝国领地的另一核心城市纽伦堡举行的帝国会议上,颁布《黄金诏书》,诏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罗马人的国王由七大选侯选出,七大选侯包括三个宗教选侯与四个世俗选侯;二、帝国的三百个诸侯、三百多个自治市、几百个较小的小贵族封地,其领主或者市长在其境内可以自行其是,皇帝不得干预,各诸侯国的市民和自由农民均属于该国诸侯。

对于七大选侯来说,《黄金诏书》不仅认可他们选举罗马人国王的权力,而且认可他们对本国的绝对统治,把行政、司法、铸币、关税等权力完全移交他们,此后,皇帝再也无法从这些诸侯的税收里分一杯羹了。

《黄金诏书》从法律上确认了帝国诸侯的封建体制,削弱了皇权。查理四世一心想着可以让卢森堡朝的江山代代相传,为了确保皇帝之位在他之后能顺利传给他的儿子,因此,他颁布了向帝国的大小封建主做出重大让步的《黄金诏书》,打算以此换取儿子今后的皇位。之所以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是因为以前的教训,查理四世的祖父亨利七世之后,查理四世的父亲波希米亚国王约翰就未能继承帝国君主之位,查理四世为了在他身后不再重蹈覆辙,于是颁布了《黄金诏书》,付出重大代价,以确保帝国君主之位能在卢森堡家族中传承。

为了保证今后皇位能在卢森堡家族继续传下去而不旁落他人,查理四世把皇帝的财权都让给诸侯了,牺牲不可谓不大,查理四世爱财如命,此后就得另想办法弄钱了。查理四世一生,精打细算,不择手段地积攒钱财,攫取土地,没有了诸侯的税收,他很快实行了新的敛财手段,一是向自己的部下勒索财物,二是允许反对者用钱赎身,三是典当城市,只要能把他的布拉格建设得日益繁荣,其它城市对他来说是无足轻重的。

攫取土地是查理四世孜孜以求的终生事业,查理四世通过外交联姻和购买等方法,为卢森堡家族大大扩张了领土,通过交换与购买,使他越来越富有,许多领土被并入波希米亚。他为他的家族吞并的新领土包括摩拉维亚、西里西亚、一部分萨克森地区、一部分图林根地区、一部分莱茵法尔茨地区,以及勃兰登堡边区。

查理四世兄弟三人,他自己也有三个儿子,通过查理四世的大力扩张,他的大儿子文策尔被封为波希米亚国王,得到了波希米亚、西里西亚与莱茵法尔茨的一部分,二儿子西吉斯孟德被封为勃兰登堡选侯,得到了勃兰登堡边区,小儿子约翰则得到了下劳希茨等地,他的两个侄子、即他二弟的两个儿子约布斯特与普罗克普得到了摩拉维亚边区,他的三弟也叫文策尔,他得到了卢森堡公国。

查理四世的卢森堡家族不但吞并了大量领土,并且,七大选侯中有两个是查理四世的儿子。

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查理四世,利用他的皇帝权势,苦心经营,使得卢森堡家族成为帝国最强大的家族,波希米亚王国成为帝国最强大的诸侯。

《黄金诏书》虽然让出了皇帝的财权,敛财有道的查理四世还是想方设法捞得盆满钵满,但是,后世其他的皇帝,特别是没有经济头脑又大手大脚的皇帝,因为无法再从诸侯那里收税,财源大为减少,有的皇帝因此搞得债台高筑。

1378年,六十二岁的老皇帝查理四世在二上罗马之后,返回波希米亚。多年的呕心沥血的经营,耗尽了他的精力,老皇帝经不起这样的旅途劳顿,一病不起,11月,查理四世驾崩。

在捷克民族的历史上,查理四世是一位值得捷克人民骄傲的伟大君主,他的丰功伟绩在今日的捷克首都布拉格随处可见。漫步在古城布拉格街头,人们观光的一个又一个景点,可以不断看到查理四世的名字:横跨市中心伏尔塔瓦河的著名古迹“查理大桥”、布拉格新城的市政厅周围的大片绿地“查理广场”、中欧最古老的大学“查理大学”,还有布拉格附近历史最悠久的城堡“查理城堡”,如果再走远些,捷克西部驰名世界的温泉城、电影城卡罗维发利,在捷克语中就是“查理温泉”。

关于卡罗维发利,在此稍稍多说两句,关于这个城市,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喜爱打猎的波希米亚查理国王到此狩猎,一只小鹿被国王射伤,跛着腿逃去,国王策马紧追,小鹿跑入山下泉中,国王看到温热的泉水涌出,不再追赶,而是命御医对泉水进行化验,结果证明这里的温泉泉水对治疗多种疾病有奇效。为此,人们在山上为温泉的第一个受益者——小鹿竖起一座雕像,这里也有了“卡罗维发利”的名字,即“查理温泉”。

卡罗维发利,既是著名的温泉城,也是著名的电影城,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世界著名的国际电影节之一。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为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 1988年,来自中国大陆的反对极左运动的影片《芙蓉镇》,在第26届卡罗维发利电影节上获大奖。

2005年,在捷克国家电视台主办的评选伟人活动中,查理四世当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捷克人。查理四世身为捷克人,作为整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他的时代是捷克民族在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这对于几百年来饱受强大外来民族欺辱的捷克人民来说,是永远值得骄傲和回忆的。

查理四世去世后,他的《黄金诏书》显示出了成效,德国诸侯们一致选举他的大儿子、波希米亚国王文策尔为罗马人的国王,即帝国君主。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1 14:32:36 +0800 CST  
@至尊笨 22楼 2013-11-12 20:52:51
人物关系乱啊。
-----------------------------
呵呵,又见至尊笨,多日不见,问候。

人物关系,在此再理一下,卢森堡朝,开国皇帝,亨利七世,其子,波希米亚国王约翰,其孙,查理四世,

查理四世三个儿子,文策尔,西吉斯孟德,约翰,

其中,文策尔与西吉斯孟德先后继位。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2 21:15:50 +0800 CST  
@司马楚月 24楼 2013-11-13 06:31:15
@大军冯毅 早上好!冬天来了,注意保暖添衣裳!
-----------------------------
多谢楚月!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3 09:05:20 +0800 CST  

八、半途而废的文策尔

文策尔是查理四世的长子, 生于1361年。1378年查理四世去世后,十七岁的文策尔顺利当选罗马人的国王即帝国君主。

与他的父亲和兄弟身兼一系列君主之位相比,文策尔只有两个王位,罗马人的国王与波希米亚国王,其中一个王位后来还被废黜。

查理四世1378年去世时,为他的儿子打造了坚固的基础,但文策尔继位后,却把一切弄得一团糟,文策尔生性急躁而残暴,虑事不周,处事不当,他即位后,昏招迭出,因而遭到了波希米亚贵族和教会的反对,他老爹给他创造的大好局面,被他搞得一塌糊涂。

看他这么废物,连他的两个堂兄堂弟约布斯特和普罗克普也心怀异志,开始与心怀不满的大贵族们互相勾结。文策尔同他的堂兄、摩拉维亚边区伯爵约布斯特及心怀不满的军队时有冲突。文策尔的兄弟西吉斯孟德也反对他的昏暴无能。1390年,西吉斯孟德与奥地利公爵阿尔布雷希特结盟,打算共同反对文策尔。

面对教会、贵族与市民的反对,文策尔不但不知道缓和矛盾,反而一意孤行,他下令捉拿反对他的布拉格代理大主教约翰·内波穆克,严刑拷打后扔进了伏尔塔瓦河。文策尔的残暴行为激起了布拉格市民的起义,在南德意志,也有不少城市发生了暴动。

1396年初,文策尔带着刽子手,在布拉格的大街小巷乱窜,处死不久前几次骚乱的“嫌疑犯”。这不但未能恐吓人民,平息局面,反而更加激起怒火。面对被激起的混乱局面,文策尔束手无策,并且由于他与其弟西吉斯孟德糟糕的关系,他也无法从西吉斯孟德那里得到支援,西吉斯孟德虽然身为强大的匈牙利国王,但他是反对文策尔的,并且,就在这一年,西吉斯孟德率领欧洲军队进行十字军东征,与奥斯曼帝国交战,遭到惨败,几乎损失了全部军队,他本人也差点丧命,西吉斯孟德自顾不暇。实际上,如果他缓过劲来的话,不但不会去帮文策尔,可能还会让文策尔更加头疼。

市民与贵族组成反文策尔同盟,反抗文策尔的残暴统治,不知死活的文策尔出兵与贵族同盟交战,但是,这位君主打仗实在不在行,在与贵族同盟的战斗中,文策尔战败被俘,威信扫地。

文策尔在位期间,国家政治被他搞得一塌糊涂,宗教方面也很混乱,当时正值天主教会大分裂时期,作为欧洲最大城市之一的的布拉格,成为许多改革分子的乐土,其代表人物胡司,就在此时登上了历史舞台。

扬·胡司,生于1369年,他二十七岁时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然后留校任教。他既是一位具有超凡魅力的神父,又是布拉格大学的一名教授。胡司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教书、讲道。胡司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他的许多思想,对后来的新教影响深远,后来进行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视胡司为前辈。

胡司认为教会的主权属耶稣基督,信徒应该听从耶稣基督的圣言,而非教皇等神职人员的规定。胡司的信徒,称为胡司派,当时,在圣餐礼上,一般的教徒不能如神职人员那样使用圣杯领取圣酒,只能领取面包,胡司主张一般教徒也可以用圣杯领取圣酒,神职人员不应有特权,这个主张是胡司派的一条基本纲领。胡司基本上否认了教会的中介作用,指出教徒不向神父忏悔照样可以赎罪,《圣经》是最高的权威。

胡司派力图推行宗教改革,十五世纪初的捷克历史,因此而风云激荡。

再说那文策尔,做了贵族们的俘虏,帝国的那些诸侯,看到君主文策尔实在废柴,敬意全失,那失去江山的威登巴赫家族见有机可趁,于是带头鼓动德意志选侯们于1400年开会表决,废黜了文策尔罗马人的国王之位。文策尔在位二十二年,始终未能加冕为皇帝。他的父亲查理四世四十岁时加冕为皇帝,他却在四十岁时被废黜。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4 08:11:05 +0800 CST  
@安逸晨2013 35楼 2013-11-14 09:55:15
涨姿势了 真不知道西班牙同德意志还统一过
-----------------------------
呵呵。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4 20:51:03 +0800 CST  
@wzjane 31楼 2013-11-13 21:29:25
先mark,哈布斯堡家族后期的内部通婚太乱了,要不然西班牙也不会落到波旁家族手里
-----------------------------
哈布斯堡家族在西班牙的统治的结束,的确有些可惜。不过,反对波旁王朝的“大同盟军”的战争,实在激动人心,好好写的话,这场战争真是可以写四十万字。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4 20:55:36 +0800 CST  

九、威登巴赫家族的鲁普雷希特

文策尔被废黜,帝国的卢森堡朝中断,威登巴赫朝复辟,七大选侯中的莱茵-法尔茨选侯、威登巴赫家族的鲁普雷希特当选为罗马人的国王即帝国君主。选侯们选举鲁普雷希特为君,条件是他必须取消苛捐杂税,再征服米兰公国,资助修建教堂。

鲁普雷希特生于1352年,四十八岁时当选为帝国君主,他是威登巴赫朝老皇帝路易四世的哥哥的曾孙。鲁普雷希特对天主教会的分裂痛心疾首,他于1386年创建了海德堡大学,为罗马教皇提供精神支持,同时也为遭到阿维尼翁教廷排斥的学者们提供一个避难所。

在欧洲,一座大学就是一个共和国,独立自主,不受外来势力干涉。

鲁普雷希特即位后,立即派军进攻波希米亚。此时,文策尔还被贵族们关押着,他虽失去了帝国君主之位,但还是波希米亚国王,大敌当前,被贵族们俘虏的文策尔只得答应他们的要求,波希米亚成立了由大贵族们组成的委员会,波希米亚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国家权力移交给四个大贵族。贵族们这才释放了文策尔,波希米亚人团结起来,赶走了前来侵犯的德意志人。

鲁普雷希特继任帝国君主之后,决心纠正文策尔的无能,做一番事业,但是他的雄心壮志遇到了重重困难。在帝国的南方,文策尔在位时,册封了米兰公爵维斯孔谛,米兰公国因而建立。米兰公爵四出征战,不断开疆拓土,使得新建立的米兰公国,成为可与威尼斯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和教皇国相抗衡的强大邦国。米兰公国是帝国的一部分,但却是前朝国王册封的,并不听命于新国王。作为虔诚的教徒,鲁普雷希特很想讨平帝国南方不听话的诸侯米兰公国,进而进军罗马,结束罗马与阿维尼翁之间的天主教会分裂局面,并在罗马加冕为皇帝,但曾出资帮助其出任国王的德意志商人们拒绝承担讨伐米兰诸侯的开支,帝国境外的佛罗伦萨共和国,虽然颇乐于见到帝国君主与诸侯内讧,支持鲁普雷希特展开远征,将佛罗伦萨的竞争对手米兰征服,但是,佛罗伦萨人的经济援助不够,结果鲁普雷希特被米兰击败,只得返回帝国首都慕尼黑。

鲁普雷希特在位十年,但他也同文策尔一样,始终未能加冕为皇帝。

1402年,不甘心认输的文策尔,又一次与以其弟西吉斯孟德为首的贵族们交战,结果再次被俘。无独有偶,在东方的明帝国,也是在这一年,藩王朱棣打进都城南京,推翻了皇帝建文帝的统治。

以西吉斯孟德为首的贵族们,把文策尔送到奥地利公国囚禁起来。解决了波希米亚的事务之后,西吉斯孟德又回去继续统治他的匈牙利。

1402年,事件多多,就在这一年,胡司任布拉格伯利恒教堂神父和布拉格大学神学院院长。他大力抨击天主教会的腐败,要求恢复教会的纯洁性,提出平民信徒在圣餐礼中也可以用圣杯领受圣餐等主张;胡司还提倡用捷克语讲道,并把讲道和学术活动结合起来。在胡司的主持下,伯利恒教堂成为当时捷克宗教改革的中心。

1403年11月,在维也纳被囚禁的文策尔逃回捷克。一回到布拉格,他立即撤换了西吉斯孟德的官员和卫队。

1404—1407年,重回捷克的文策尔在捷克逐步恢复他往日的统治。

1408年-1409年,因为并立教皇之一格里高利十二世承认威登巴赫朝的帝国君主鲁普雷希特,文策尔为了报复教皇,遂采取措施,保护了许多当时在布拉格的胡司派人员,文策尔还亲自接见了胡司。

在布拉格大学,德意志保守派与捷克改革派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这种形势,有利于波希米亚国王文策尔对抗帝国君主鲁普雷希特,因此,文策尔决心改变布拉格大学章程,激发捷克人对抗帝国君主,他声称,“波希米亚民族是最神圣的”,宣布诏令,规定,在布拉格大学理事会中,波希米亚人将享有三席,其他各民族只剩下一席,而在此之前,则是其他民族三席,波希米亚一席;与此同时,布拉格大学改组,胡司出任校长。

诏令一出,德裔教授们大哗,纷纷退出布拉格大学,离开波希米亚王国,迁往迈森伯国,迈森伯爵在莱比锡为这些教授建了一所新的大学,莱比锡大学。德裔教授们出走后,布拉格大学从此再也没能恢复昔日元气,很快被指斥为异端邪说的大本营。

布拉格大学的分裂使并立教皇之一亚历山大五世为之震惊。当时教皇国三皇并立,1410年,三皇之一的教皇亚历山大五世命布拉格大主教斯宾内克开除胡司教籍,结果胡司反而成为捷克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就在这一年,年近六十的帝国君主鲁普雷希特去世,威登巴赫朝结束。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5 09:10:25 +0800 CST  
@潇湘观渔 37楼 2013-11-14 15:59:05
问候,大力支持好文
-----------------------------
问候。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5 09:18:45 +0800 CST  
@河西铁匠 44楼 2013-11-15 08:17:47
周末快乐!
支持就是硬道理~~~
-----------------------------
周末愉快!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5 09:20:53 +0800 CST  
@wzjane 50楼 2013-11-15 12:52:14
法国人一向是自己的王位坚持萨利克法典,别人家的王位就能抢就抢了,呵呵
-----------------------------
法国从大雨果到路易十八,称霸欧陆八九百年,其间虽然屡次跌入低谷,却都又奇迹般反弹,直到英国崛起,才将法国彻底打为二流。实话说,法国称霸欧陆的八九百年,多是欺负别人,所以,看到大同盟军对抗路易十四,实在有大快人心的感觉。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6 08:36:36 +0800 CST  
@史海五面怪02 102楼 2013-11-15 21:12:24
咦,1页与2页怎么了。
在1402年这年,还有一件事,雷电陨落于安那托利亚。暂时这个方向安全了。


-----------------------------
1402年,安卡拉战役,铁木尔生擒奥斯曼速丹巴耶赛特,欧洲暂时得以喘息。此图不错,巴耶赛特虽然被俘,却仍然傲慢,老王铁木尔,则如同卧着的老雄狮。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6 08:37:27 +0800 CST  
@wzjane 50楼 2013-11-15 12:52:14
不过西班牙王位本来就是通过联姻进入哈布斯堡家族的,失去了也不算冤
-----------------------------
话虽如此,但是,在哈布斯堡时代,建立了横跨大半个世界、称霸世界的西班牙大帝国,哈布斯堡居功至伟,并且,哈布斯堡统治西班牙近两百年,最后,那么多的欧洲国家鼎力相助,力抗法国,因此说,西班牙落入波旁王朝之手,还是很令人扼腕叹息的。

虽然有些可惜,但是,威廉三世、马尔博罗、欧根亲王,多少英雄豪杰,前赴后继抗击法国,实在是令人热血沸腾的一段英雄史。大同盟军最后还是彻底打掉了路易十四的威风,英国从此开始压制法国,并且,哈布斯堡德国也重振国势,想到这些,还是颇令人感到欣慰的。
楼主 大军冯毅  发布于 2013-11-16 08:56:38 +0800 CST  

楼主:大军冯毅

字数:641677

发表时间:2013-11-10 00: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29 15:17:21 +0800 CST

评论数:518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