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水绝密档案》----《山海经》全解密

三、 破译《山海图》的密钥

破译《山海图》,必须掌握以下六把密钥:

一是一里到底等于现在的多少米。
《山海经》中名山大川的记述都以“里”为单位,要破译《山海图》就必须搞清楚一里等于现在的多少米。

我们现在的一里等于500米。但在上古,一里也等于500米吗?按《春秋.谷梁传》:“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就是说,古时以三百步为一里,方圆一里为九百亩,每一百亩划分为井字形状的九块田,称之为井田。从中可以看出,一里等于三百步。然而一步又等于多少米呢?

请看汉儒的《大戴礼记》:“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又说:“古者百里,當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大戴礼记》指出了汉以前是以周尺八尺为一步的。周时采用的是八进制,如高度一仞等于八尺,一尺等于八寸;《大戴礼记.王言》:舒肘知寻。《小尔雅》:寻,舒两肱也。古尺较今尺为短,一寻八尺。长度一寻等于八尺,一尺等于8寸。一步等于八尺,一尺等于八寸。到了西汉时采用的是十进制。据考古实证,周代的一尺等于0.231米。这是无疑义的。
据上可知,周代一步等于0.231*8=1.848米。周代一里也就是:300*8*0.231米=554.4米;汉代一步等于周代的六尺四寸,则汉时一步等于0.231*6+0.0231*4米,即等于1.4784米,一里等于443.52米。

有的人可能会问,我们现在人的一步充其量能走0.5米吧,古时的人一步怎么会有1.848米?其实我们现在的一步,古时叫跬,《小尔雅》云:“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又《荀子.劝学》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和步是两个概念。并且这个跬、步只是相对于行走时的步伐而言,是不用于测距工作的。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古人不会笨到一步一步地用脚步这一概念来测量的。古人在实际测量工作中,采用的是一种叫步弓的测量工具,步弓两端的距离就是1.848米,大约为当时人的一般身高。量一次就叫一步,满300步就叫一里。

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都是以人体的一定比例来度量的,《说文解字》就指出:“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步,就是身高,这个身高是由国家统一规范了的,周代为1.848米。

那么《五藏山经》是以一步等于1.848米,一里等于554.4米计算呢?还是以汉代的一里等于443.52米来计算呢?

都不能。

事实上《五藏山经》已经给后人留下了破译密码,只是后人没有留意而已。据《山海经.西次三经》:“峚(mì)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请注意,此段经文前面说“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经文“峚(mì)山”后面叙述钟山时又说“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可见后面的420里和前面的460里是相等的。这一后一前的“里”,尺度是不同的,其比例关系为: 1.0952倍(460/420)。

据考古结果,陶寺遗址尺为0.25米(公元前2500--公元前1900年),商尺为0.1695米,周、秦尺为0.231米,汉尺为0.232至0.236米。在这些尺度中,满足1.0952倍关系的只有陶寺尺和周尺。陶寺尺/周尺=0.25/0.231=1.08225倍。1.08225倍关系与1.0952倍关系大体接近,均为1.1倍。

这么说来,《五藏山经》是周时成文?不是,因为《山海经》最初本是图画书,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没有文字的连环画,即古时所谓的图书。《山海经》经文到处是对图画的描摹,这种“以图表音、以音释义”的写作手法绝非周代文字大备时的产物。
那么为什么《五藏山经》“峚山”至“钟山”里程的叙述,其比例大体符合陶寺尺和周尺的比例关系?这最大的可能是周人有补注。也就是说,《五藏山经》系统成文大体在陶寺时期,即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这一句是周人或者是周人的祖族补注的。

山西陶寺遗址发现的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的古尺,其长度为25厘米。如果据此陶寺尺计算,《山海经》一里正好等于600米,比今尺大多了。

问题是,我们能以陶寺尺为标准测算《山海经》里程吗?

完全能!其原因,一是因为帝尧、帝舜和大禹时期,曾经统一过度量衡,据《尚书》载,(尧帝时)“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可见尧帝时曾统一律度量衡的,上古之步和里是有统一规范的。二是从考古发现来看,19世纪50年代于山西襄汾县出土了陶寺遗址,其考古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中国历史传说中的帝尧至大禹就在此时期内。帝尧、帝舜及大禹曾统一过度量衡,陶寺遗址是否帝尧都城无关紧要,只要陶寺之尺在尧舜禹度量衡统一规范之内就行了。三是中国古史记载禹命伯益著《山海经》,这个禹时期与陶寺遗址历史年代接近。

所以,《山海经》一里等于600米 是比较靠谱的。退一步来说,我们以“峚山”一节所隐含的比例关系来算,周尺的1.0952倍,则《山海经》成文时的尺为0.25299米。一里等于607.176米。

需要说明的是,《五藏山经》无论是一里600米,还是一里607.176米,是不会影响《五藏山经》涵盖亚洲和北非的事实的。

我们以周尺和陶寺遗址发现的尺来计算峚山至钟山之间的距离如下:420x607.18=255015.6米(陶寺尺),460x554.4=255024米(周尺),二者相差8.4米,510多里相差8.4米,较之于方圆几十里的名山,其误差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五藏山经》一里必等于607.18米或600米!

有了《山海经》,现在又有了古尺,我们就可以丈量天下了。

问题是,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人,他们是如何量得上古图书中的尺寸,并予以修正的呢?

这个问题,晋代大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提到的资料可以解释。据《博物志》记载:“帝尧在位,圣德光洽。河洛之滨,得玉版方尺,图天地之形。又获金璧之瑞,文字炳列,记天地造化之始。”张华是晋代最博学的学者,他肯定是看到了常人没看到的资料。《博物志》的记载表明,帝尧之时,在河、洛一带发现玉版,上面铭刻了天、地的形状,又发现金色璧玉,上面有文字,记载了天地形成时的情况。天地的形状是什么?就是天官图和山海图。天官图就是天象图或星象图,山海图就是地图资料。金璧之瑞,说白了就是尧以前的远古历史资料。这是帝尧发现的尧以前的天文、地理、历史的珍贵记录。与刻画天地形状的玉版同时发现的,还有方尺,这就是尧破解远古地图的重要工具!有了地图历史资料,又有方尺,尧破译远古地图也就完全可能。关于这一点,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所以上古前贤一定也是像尧一样,有前代的玉版、方尺,有天地之图,有的甚至有图书(不一定仅是地图),所以他们就能图画天下,整理山海了。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6 16:42:42 +0800 CST  
@sz9981 40楼 2013-04-26 16:35:11
《山海经》不但不是神话,而且是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之根!
**********************************
不要这样吹吧???????
中华文明是什么???????
什么是大中华??????
还是先民的愚钝,中中中中中中中中。。。。。。还是宇宙之中啊。。。。。。。。。
完全是国奴的好大喜功本性。
-----------------------------

你是国人吗?如此妄自菲薄,自称为奴。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6 16:49:35 +0800 CST  
二是要明白音译词、通假字在上古的突出性。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其原因在前面已经谈到,现再补充几点。上古音译词、通假字之所以突出,一是由于民族迁徙的频繁、民族交往音译的结果。上古民族间的交往比我们想像的要广泛深刻得多。从《山海经》来看,民族间的交往贯通了东亚和西亚,战争沟通了印度洋和北冰洋,乃至亚洲和非洲,这完全超出了现代人的想像,可以说,从周代以来到清末,除了元代,民族间的交往没有超过上古的。二是在上古文字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因表达的需要,不得不借用同音的字表达不同的意思,因而同音通假、音译词现象非常突出。三是语言本身也有一个变迁的发展过程。同一字词,在不同的时代读音有差别;同一字,同一时代不同的民族间读音也有差别,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域间也有差别。这是在破译《山海经》时要值得给予相当重视的。这些现象,在后文将逐渐展现出来。

三是要严格按《山海经》表述的方位复原《山海经》中的地理。
东就是正东,南就是正南,西就是正西,北就是正北。这一点必须严格,不能想当然地偏移。如果《山海经》说的是“东三百里”,复原时弄成东偏北10度三百里,这样九次下去,就会偏移到北方,结果就会南辕北辙。其它如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也要取45度角方向,取角不能时大时小,如果随意偏移角度,最终也会造成方位的混乱。再就是《山海经》中的路线一律取直线距离。地图上的距离都是直线距离而不是实际行走时的曲线距离。如果以曲线距离计程,同样的二个地点,因为行走路径的不同,其距离也就不同,如此就没有一定之规,也就无法成图。所以这一点也必须严格,不能随意曲裁。

四是要认识到民族迁徙过程中的地名复制现象。
这一点非常重要。几千年来,人们之所以没有破解《山海经》,基本上都是中了《山海经》中大量的同名山川的迷魂阵。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天灾、由于战乱、由于政治等原因,各民族其实一直处于迁徒流动过程中。在这种流动过程中,先民们往往将故土的山川地名带入了新的定居点,从而形成了《山海经》中大量同名的大山、大河。犹如今天各地的北京路、南京路、上海路一样。名字虽然一样,然其所指实在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会张冠李戴,误认不同的山、水为同一山、水,从而身陷其中,搞得晕头转向,辨不清方位。

很多学者在研究《山海经》过程中常被大量泾水、渭水、赤水、英水、河水、黑水、岳山、衡山等弄得晕头转向,如赤水共出现十四次以上,《南次二经》、《西山经》、《西次二经》均有赤水;《海外南经》、《海内西经》也出现了赤水;甚至《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中也出现了赤水。再如“河”竟然出现73次以上,《西次二经》、《西次三经》、《西次四经》,《北山经》、《北次二经》,《中山经》首经、《中次二经》,《海外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大荒北经》,均出现了河,可谓无远弗届。上古的河是现在的黄河吗?它发源于哪,流经哪,于哪入海?可以说自史迁以来的研究者都犯了一个错误,误认为《山海经》中的“河”就是现在的黄河!其实他们没有认识到,《山海经》中的“河”,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是先民们在迁徙过程中不断复制的结果!《山海经》中的河并非都是现在的黄河,“河”作为黄河的特指,只是后世的事。还有很多山川,其位置也并非现在的位置。如太行山与王屋山,迄今为止,很多研究者都指认其为现在的山西的太行山与王屋山!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山海经》中的太行山与王屋山远在新疆和外蒙!对此,后面将有论述。凡此地名复制现象,在《山海经》中数不胜数。关于这点,在以后的复原《山海图》的过程中将得到证实。

如果认识不到这点,破译《山海图》是不可能的。很多学者正是基于《山海经》山川名称的“纷乱”,认为《山海经》错舛多于真实,不可能也不必厘清各经路线;还有一些学者,为了将上古史套进《禹贡》九州的范畴,削足适履,岡顾史实,硬是将古时的一步定义为现在的脚步之步,从而将宏大的上古史发生地域,圈定在以今华北为主的九州之内。其实《山海经》所表述的地理历史比我们预想的要宏大得多。在上古,华北平原曾经是沼泽,甚至是在汪洋大海中,根本就不适合人类生存。后面你将看到,《山海图》复原图超出任何人的想像,足以震惊世界!

五是要注意用粤语解读《山海经》。
可能有人注意到,前面在解释图案代表的语音时用的是粤语解读。为什么要用粤语来解读?因为据中国史籍记载,《山海经》是大禹命伯益所著。大禹和伯益是谁?大禹和伯益实为夜郎人!而且夏禹实为彝人中的黑彝一族。
夜郎不是西汉才有的吗?绝对不是!因为在《山海经》时代早就有了夜郎族。据《山海经》,夜郎在中国的出现,至少比西汉早2200多年!在大禹以前的《山海经》时代,夜郎叫[犭也](yǐ)狼,是为《五藏山经》蛇山的【犭也】(yǐ)狼一族,这是中国关于夜郎的最早记载。据《山海图》复原图,其地就在今云贵高原贵州和重庆交界处。也就是说,大禹是中国南方人。此为一。
又据《大荒北经》说“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此外《海内经》说:“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而弄明又恰恰是骆明之音译。两相印证,可见骆明就是弄明,均出于黄帝一族。弄明(骆明)生有二子,一为白犬,是为犬戎;一为白马,是为鲧族。而鲧是大禹之父族,鲧与犬戎又是兄弟族,所以大禹一族也必与犬戎族紧密相关。此为二。
又据中国古史载,大禹姓姒戎,名文命。而姒戎的读音就是夜郎。犬戎的粤语读音也是夜郎。实际上【犭也】(yǐ)狼、姒戎、夜郎、伊兰、伊朗都是一个民族,字面不同是由于不同时代音译的结果。此为三。
另外根据复原后的《山海图》,《五藏山经》蛇山的【犭也】(yǐ)狼一族就在今贵州遵义一带。而现在此地邻近凉山彝族自治州,遵义西边就有彝良县。彝良之名就来源于《山海经》中的【犭也】(yǐ)狼。而据《海内南经》复原图,《海内南经》中的黑蛇(前面已说了,黑蛇就是黑彝,就是夏禹,三者同音互译)即夏禹也在此一带。所以大禹必然是贵州、重庆一带的黑彝。此为四。
又据《彝族源流》一书所载,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理上比较闭塞的民族。但《彝族源流》竟然保留着夜郎历史的记载,《彝族源流》说夜郎的远祖叫武米,夜郎延续了二千多年。从大禹的名字看,大禹也叫文命,而文命的粤语音读恰恰与“武米”的粤语音读相同。从大禹到西汉夜郎消失,也延续了二千多年。可见《彝族源流》中的夜郎之武米就是大禹!此为五。
基于这五个原因,你对大禹是夜郎人还会怀疑吗?

伯益呢?伯益实为白犬之粤语音译,也就是白彝。伯益和大禹实际上是兄弟族的关系,事实上白彝、黑彝正是兄弟族。

既然大禹是夜郎人,伯益又是其兄弟族,夜郎最初又在中国贵州一带,大禹又是夏朝之源,《山海经》又是伯益(白彝)所著,白彝又在贵州东南,解读《山海经》自然也要用白彝所在地的语音解读。

与贵州东南相邻的是湖南和两广。

那么解读《山海经》自然要用湖南和两广一带的语音解读了。

本来用彝族语言解读是上上之选,但现在彝文与汉语有很大不同,懂彝文的人也不多,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用湖南和两广的语音解读。

那前面为什么是以粤语解读为主?因为从中国历史看,自周秦以降的中国南方,湖南开发得比两广早,民族间的交流也比两广频繁,而广东、广西因开发得比较晚,为边远地区,方言的纯洁性要比湖南保持得好。孔子说:“失礼而求诸野。”语言也同样如此。正是因为两广和北方交流融合少,受北方语言的影响也比较小,所以粤语的纯洁性才得以保持。在中国南方语言中,粤语其实是上古语言保留得最好的。因此,解读《山海经》主要要用粤语解读,
但大禹之《山海图》毕竟太大了,它囊括了整个亚洲,甚至包括了北非一部分和美洲的阿拉斯加,纯粹以粤语解读未免失之偏颇,因此有时也得参考其它方言。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6 17:22:06 +0800 CST  
@紫陌轻尘 45楼 2013-04-26 17:24:45
中国的文字体系和埃及的不挨边吧,埃及两河流域的文字是表音的是现在拉丁文英文之类的表音文字的祖先,而中国的文字体系向来是表意的完全不同啊怎么能混为一谈呢我觉得楼主的出发点就是错的
-----------------------------

你看得似乎不够仔细。《山海经》最初是图画书,上面画的是图画符号,那是文字的雏形,还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文字。实际上南次二经描述的就有埃及的图画文字,并且可以在古埃及壁画和墓室中可找到对应的图画符号。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6 18:21:29 +0800 CST  
六是要认识到《山海经》中一些词语,其意义并非我们现在的语义。
《山海经》中的一些词,其义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如“生”,上古指“后裔”,可以是父子关系,也可以是族属关系。远隔几百年也可以称某某生某某。而且“生”字,还很可能是“封”的通假字。如:《海内经》: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如果你当黄帝生子骆明,骆明生子白马,白马就是鲧,鲧是黄帝的孙子,那可就大错而特错了。传统的观点是认为黄帝是5000年前的人。据《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说:“黄帝至禹,于世三十。” “世”,其义有二,一是指一代,为三十年,所谓世代之世,即是一代。三十年的来历是因为上古男人三十而婚(《大戴礼记》:“上古男子三十而婚。”),故三十年就有一代人,为一世。另一义,“世”,是古时计年的单位,一世即一百年,相当于英语中的century。如“世纪”中的世,就指一百年。如果按一世30年计,黄帝至大禹为900年。据史册记载推算,大禹是前2100年左右的人,则黄帝当为前3000年左右的人,这与中国相传的五千年文明是相吻合的。如果按一世100年计,则黄帝至禹有3000年,那么黄帝就是公元前5000年的人,也就是说,黄帝是7000多年前的人。到底一世是30年还是一百年,据《山海经》描述的黄帝时的地理和气候,黄帝大战蚩尤时,命令南极的应龙助战,可见那时南极尚未完全冰冻,还适宜人类居住。据此,黄帝至少是7000年前的人!所以一世至少应该为一百年。

如果“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之”生“当“生育”讲,则《海内经》所说的黄帝至禹充其量只有100年,如此则黄帝为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人,距《古本竹书纪所》所说的三十世相距太远,也与我们的认识相差太远。所以此处之“生”绝非“生育”或“生子”之义。黄帝、骆明、白马、鲧,绝不是三代父子相传的传承关系。他们之间体现的是族属关系!表明的是族源。例如我们现在说我们是炎黄子孙,难道就是说我们是炎帝和黄帝的儿子孙子吗?显然不是。所以《山海经》中的“生”体现的也只是族属关系,不一定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另外《山海经》中的“生”,有时又是“封”的意思,即分封诸侯国之“封”。疑“生”亦为“封”之通假字。中国史传黄帝有二十五子,皆有封国。后世周代的分封制度不应该是无缘之水,其渊源应该在黄帝。

再如“鸟”,《山海经》中一些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鸟,而是“人”的意思。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语音庞杂,“人”、“日”、“牛”、“狼”、“龙”、“鹿”、“鹰”、“鸟”、“鱼”的民族语音都与该民族“人”的发音相同,这些语音在现在一些地方仍能找到对应的发音。如广州话“人”、“日”同音,读jan;客家话、鄂东南“人”、“日”也同音,读ngin; 闽南话“人”、“狼”同音;“上海话“人”、“日”同音,读“神”。所以在以图表音的时代,由于民族语音的不同,“日”、“牛”、“狼”、“龙”、“鹿”、“鹰”、“雕”、“鸟”、“鱼”,实际上是“人”的图画表音。
归纳起来,上古“人”字主要有四种读音,一读la,如狼、鸟、龙、日、鹿、人同音互译;二读ji,如蛇、鱼、人同音互译;三读jing,如鹰、人同音互译;四读jan,如羊、人、阳同音互译。在《山海经》中,毕方鸟,即毕方人,亦即并封人;《中次五经》蛇山之[犭也](yǐ)狼,即是彝人,也就是所谓的夜郎、伊朗。鸱(Chī)鸟即蚩尤族(支那)的音译,此为上古西亚人对亚洲南部民族的称呼,后来被音译成所谓的支那。再如《山海经》中的驾鸟、詹鸟,即上古西方对中国北方人的称呼,和青鸟(羌人)一样,后来被音译为china。鸾鸟即岭人或南人,五彩鸟也是上古某族人的称呼。
再如“日”,现在读re,上古读la,古今发音略有变化。如古埃及壁画上的象形文,人名前往往画一个太阳。太阳就是日,读la,所以埃及法老就叫拉某某。
这些代表人的可形象化的事物(主要指太阳和动植物)实际上是文字未出现前的图画表音,也就是图画文字,为文字的初始阶段。

下面重点谈“鸟”。

《山海经》中的黄鸟,即是黄人的意思。《西次三经》“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而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此处之黄鸟即是黄人,也就是黄种人。轩辕之山,按《山海图》复原图,轩辕之山就在新疆。
再如《海外西经》:“[次/鸟](cì)鸟、[詹鸟](zhān)鸟,其色青黄,所经国亡。在女祭北。[次/鸟]鸟人面,居山上。一曰维鸟,青鸟、黄鸟所集。”此处之“[次/鸟](cì)鸟、[詹鸟](zhān)鸟”,即支那(蚩尤族,主要指中国南方人)与藏人,而维鸟就是维人,即维吾尔人。经文作者对此亦有疑惑,“一曰维鸟,青鸟、黄鸟所集”,表明另有说法是,维族人是羌人和黄人混血。
又如《大荒南经》:“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此处之黄鸟也是“黄龙”“黄人”的意思。而此处之巫山,按《山海图》复原图和《大荒经》复原图,已到了地中海、埃及一带。”“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玄”,粤语与“炎”、“殷”音近,所以玄蛇就是炎人或印人、殷人。意思是说“黄人在巫山,管理炎人或印人、殷人”。 “黄人”(黄龙)后又被埃及人音译称为法老,最后被西方英译为Pharaoh。Pharaoh实际上就是《山海经》中的“黄鸟”或“互人”。互人、黄鸟、黄龙、法老实为一音,同音互译而已。

黄鸟为什么到了埃及呢?《海内经》说了,“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qì),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上面已经谈到,互人就是“法老”,二者上古同音互译。《海内经》此句后更是出现了金字塔(金之山),可见埃及之法老源出于炎帝之孙灵恝。因灵恝(拉甲)是黄鸟,故埃及人音译为“互人”。后又译为法老。由此可见古埃及的人、日、拉、鸟、老五字同音,均读“拉”。

灵恝法老既是炎帝之孙族,自然也是炎帝氏,而据中国古史,炎帝又号“大庭氏”,所以法老又是大庭氏。大庭的意思就是大房子,所以法老也就有了“大房子”的意思。在西方翻译的一些古埃及读物中,很多地方都错误地将“法老”译为“房屋”。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6 21:02:36 +0800 CST  
@甜茶上瘾了 50楼 2013-04-26 20:22:44
华夏民族远古的迁移路线,似乎复旦大学有这样一个研究成果,认为是从喜马拉雅南麓迁移来的。偶然看到过,记不清了。
-----------------------------
据《山海经》,上古确有一支民族从喜玛拉雅山一线东迁中国,此即《南次三经》路线。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6 21:57:33 +0800 CST  
@远离FAN矢 51楼 2013-04-26 20:26:34
楼主从文字表音切入,确实令人感觉是释疑古籍的上佳路径。这里有点疑问想向楼主请教:
粤语是否是秦汉先民为避战祸迁徙粤地带去的中原语言?如果是,说明自大禹至秦汉中原的文字读音一脉相承且变化不大,那地理位置更近的巴蜀、楚地先民在商周时代文字读音是否更应该接近现代粤语?后世为何变化那么大?
根据楼主文中描述,逻辑上粤语、西南某些土著语、古梵语及古波斯语在对图形的表音方面是否应该有......
-----------------------------
你看来没有看全文,或者没有认真看。粤语就是粤语,不是中原语言,更不是从中原带去的。从《山海经》路线看,秦汉以前3000多年前,上古先民有一个从南向北扩张的过程,并且是从云南向北扩张到了山西五台山一带。此后,大概在秦汉以前的2000多年,北方又有一个从内蒙赤峰向南发展的过程。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6 22:09:46 +0800 CST  
另外凫(fú)徯(xī)鸟也值得给予关注。《西次二经》说:“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牛乍](zuó)牛、羬(xián)羊、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fú)徯(xī),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凫(fú)徯(xī)鸟其实是伏曦人。“其鸣自叫也”,“鸣”实通“名”,同音通假。就是说其自称为凫(fú)徯(xī),即后人认为是神话的伏曦。从《山海经》看,伏曦是存在的,其发源地在青海同仁之鹿台之山。因为伏曦族人戴着鸟冠样的帽子(如现在的西藏僧人的喇嘛帽,亦称戴胜),故《山海经》中称为“其状如雄鸡而人面”,称之为凫(fú)徯(xī)鸟。

又如矍如鸟,见《南次三经》: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xī)、兕(sì),多象。有鸟焉,其状如(jiāo)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瞿如鸟其实就是佉卢人。在《山海图》中,瞿如鸟所在多有,实为民族迁徙之故。
关于“鸟”,还有很多,此处不一一说明。可见“鸟”与“人”是通用的。这种用法在后世也有存在。《水浒传》中的“鸟人”正是这一义的体现。如《水浒传》第二二回:“那汉气将起来,把宋江劈胸揪住,大喝道:‘你是甚么鸟人,敢来消遣我!’”再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大夫大吼一声道:‘这是个什么鸟人?躲在这底下。’”这里的“鸟人”,本是互文。只是后人已不明此义,讹为屌人了。

此外还有兽,《山海经》中,有的兽并非真正的野兽,而是上古民族的称呼,相当于“族”。在上古,“兽”应该和“族”同音,故以“兽”假借“族”字。如《南山经》首经:“……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bó)訑(shǐ),佩之不畏。”基山之猼(bó)訑(shǐ)兽,其实就是后来的波斯族。
再如《海内经》:“又有青兽如菟,名曰[山/囷]狗。有翠鸟。有孔鸟。”前面说的是兽而后面却出现的是鸟,可见鸟与兽一样是族类。[山/囷]狗即藏人。再如《中次十一经》之囷鸟,据《山海图》复原图,囷鸟处云南大理附近,亦为藏人之音译。翠鸟即耆那,后世译为支那。而孔鸟则当为印度之孔雀族。懂得了这一点,《山海经》中的怪鸟、异兽就好理解多了。诸如此类,《山海经》中举不胜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以图会意,以音释义”的写作方法,实源于文字出现之前的产物。《山海经》之古老,可见一斑。所谓《山海经》成于殷代之后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因为从殷墟发掘的甲骨文看,甲骨文已经比较成熟,图画痕迹基本没有了,更不要说文字大备的周秦和西汉了。

六、释读的地理方面的材料要以《山海经》本经为主,秦焚书以后先贤论述的涉及《山海经》的地理,不宜作参考。因为他们都是以后来的名山大川释读《山海经》的;在研究《山海经》的学者中,有相当多的是以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中的地名来释读的。殊不知《山海经》至少是秦汉以前2000多年前的作品,山川巨变,民族迁徙、地名移植频繁,特别是名山大川,易名更甚!以秦汉时的地名和《水经注》中的地名来解读《山海经》,无异于刻舟求剑!另外,秦焚书以后的历史记载,亦只宜甄别参考,绝不能当定论。因为秦焚书以后,史籍毁灭严重,汉代人所记,错误较多。 即使《史记》,错误也所在多有。即使是秦以前的记载,也要甄别,毕竟《山海经》太古老了,后人所记不一定都准确。值得注意的是,《春秋纬》的一些内容,因纬书为官府禁绝,后世篡改较少,有的内容相反却有一定参考价值。

另外关于西方史学界的观点,也只宜作参考,绝不能当定论,西方史学家的观点颇多民族之见,且他们对世界上古史的认知,也是有相当局限性的,如西方关于雅利安人的观点就明显错了。从《山海经》来看,雅利安就是炎帝的音译!炎帝人源于《山海经.中次十一经》云南大理的点苍山,上古叫帝囷山。帝囷也就是囷帝,囷帝,上古读“少典”,为同音互译词。少典为有熊国国君,在《山海经》中叫鼬姓国。少典族后来发展到云贵高原和湖南一带,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出现在湖南的彭头山不是偶然的。至少在公元前3100年以前,炎帝族就是亚洲非常强势的民族,当时中国就出现了青铜器,三星堆一带当时是世界的中心。三星堆本来是公元前3000年前的文明,但被学界误读了。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炎帝之孙伯陵与黄帝大战,伯陵战败被杀,其后族逃到了两河流域,后来该族的灵恝(上古读“拉甲”)到埃及建立了法老国。这些在《山海经》中均有记载。
据《史记》记载,炎帝族和黄帝族本是兄弟族,均出于有熊国之少典。《史记》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既然黄帝姓公孙,炎帝自然也姓公孙。公孙,上古读粤语 “gung syun”,后来被音译为高辛,再后来被西方人由梵语误译为“高尚”,说什么雅利安人是高尚的人。认为雅利安人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进入印度的,而且是白人。实是大错特错。关于这一点,在后面解读《海内经》和《西次三经》、《南山经》首经时将详细解析。
一句话,西方史学界的观点是不能盲目采信的。中国人近一百多年来,由于清末的积败,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把自信心扫得一干二净,一味跟着西方史学界的鼻子转,对西方的观点不加分析,照搬照抄。对此,必须保持清醒。
把握了这些关键点,小心求证,《山海图》是可以复原的。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6 22:57:46 +0800 CST  
四、 震撼的万年《山海图》


有了六把密钥,再逐经分析,反复求证,最后整体把握,才能求得真实的《山海图》。逐经求证、整体把握很重要。有的学者研究《五藏山经》之某一经之路线,初看是那么回事,但一旦放到整个《五藏山经》中,互相参校,则错误频出。

参之以地图,校之以谷歌,考之以中外历史,验之以考古成果,察之以气候学和动植物学,兼顾神话传说,则《山海图》庶几可以复原。但这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 经多年研究,笔者终于排列出《山海经》之《五藏山经》编次,框定整图,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一头公牛模样的山海图出来了!《山海图》复原图如下:


看到这张图,震憾了吗?!

原来“山海图”是远古亚洲地形图!而且还包括了北美阿拉斯加和北非埃及与苏丹。

《山海图》其西北一线是以大约400米等高线绘成的,是为《山海图》公牛之背脊。北冰洋附近之北地群岛、泰梅尔半岛至中西伯利亚高原为公牛左角,楚科奇山脉至阿留申群岛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形成公牛的右角。鄂霍次克海形成公牛的右眼,朝鲜半岛和日本则形成牛嘴。贝加尔湖至中国渤海形成牛颈,自土耳其至兴都库什山脉的整个西亚形成牛尾,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形成公牛的三条腿,还有一条腿自日本冲绳岛递延至东南亚的帕劳群岛,是为《列子》一书中所说的沉没了的“蓬莱五大仙山”所在地。蓬莱者,帕劳也,音译而已。《山海图》实实在在就是上古亚洲的地形图,它的形状就是一条公牛的形状!《五藏山经》各经路线呈现出来的图案实际上组成了“凤”和“鸡”以及“猴”的图案,这三者汇合起来就是一条公牛的形状!

绿线部分组成的图案实际是一只凤凰的形象,凤头在山东半岛和秦岭,凤身在青藏高原,凤尾在西亚伊朗高原和土耳其。而凤凰下面的红线部分则组成了一只鸡的形象,还是一只肉鸡。鸟头在喜玛拉雅山脉,鸟喙在云贵,鸟腿则为《中次八经》和《中次十二经》二条线路。鸟尾则为浙江和福建。凤凰上面之北疆部分和蒙古高原直到北冰洋部分则形成了一只猴的图案,由《西次四经》和《北次三经》组成,猴尾由蒙古高原直插北冰洋。凤、鸡、猴和中国东北、日本、俄罗斯远东以及美国阿拉斯加,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菲律宾、日本冲绳至帕劳群岛,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公牛的图像,海南岛则是公牛的睾丸。

而这样一幅《山海图》,竟然是4000多年前绘制的地形图! 4000多年前的茹毛饮血的所谓的“原始人”竟然画出了我们近代才开始画得出的亚洲地形图!

震惊吗?!令人震惊的远不止此。

据《山海图》,公牛的四周均是海洋!----而这就是大禹的九鼎山海图!难怪郭璞说“图亦作牛形”!郭璞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那时,亚洲大陆的西部完全是茫茫无际的大海。

北冰洋中竟然还有一片大陆!竟然还是帝都!现在完全沉没于北冰洋海底了!

现在日本到关岛一线,远古竟然有一片大陆,现在竟然整体沉没不见了。

而它就是传说中的蓬莱五大仙山之一,蓬莱仙山只剩下了现在的帕劳群岛!而帕劳实际上正是蓬莱的音译。从秦汉以来,中国人找蓬莱二千多年了找不到,原来蓬莱不在山东之渤海,而是在《东次四经》所说的“北海”。渤海竟然是北海的音译,蓬莱也是帕劳的音译。而且传说中的蓬莱仙山竟然是漂移的,现在已漂移到了关岛一线,并且沉没了,原地只剩下现在的帕劳群岛!这是多么巨大的山海巨变!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7 00:02:38 +0800 CST  
@达到空老二 58楼 2013-04-27 00:33:00
楼主你的想象力可真大啊

-----------------------------
不是想像,亚洲地形本来就是公牛的形状!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7 06:33:22 +0800 CST  


那时的台湾和菲律宾共同构成了公牛的右前腿!

海南岛则是公牛的睾丸。台湾作家李敖曾说台湾是大陆的睾丸,美国一捏,中国就受不了。其实他只说对了一半。海南岛才真正是中国的睾丸。谁动了中国的睾丸海南岛,中国就会蛋痛,就会丧失大片南海,制海权不保,那才真正要命!

这是一幅雄健的公牛图!

我们的祖先竟然横跨了整个亚洲和北非!触角还伸到了北美!

这样的地形,这样的山海巨变,其年代该有多么遥远!面对这样一幅图,我们固有的历史观念、地理观念瞬间被击得粉碎!

上古竟然如此恢宏!

想想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将大禹以前的祖先想像成茹毛饮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原始人,岂不可叹!至少4000年前,他们已经掌握了球面投影绘图技术,他们知道地球是圆形的。

震惊之余,你一定会问:这是准确的吗?

当然准确!

首先,整个复原后的《山海图》是牛形的,它符合晋代郭璞关于《山海图》“图亦作牛形”的描述。

关于《山海图》,历史记载中,只有晋代的郭璞和陶渊明看到过。西晋末年的郭璞在对《山海经》作注时曾说“图亦作牛形”。公元4世纪的陶渊明(365—427)曾作《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中一首有: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郭璞的“图亦作牛形”这句话,是我们获得的《山海图》地图轮郭的唯一信息。可惜这一信息没有得到后人的重视。这一信息,表明了《山海图》的轮廓是牛的形状!

而上图表现的《山海图》就是一条公牛的形象,与郭璞之说吻合。上图《山海图》是上北下南方向。按我们固有的观点,古图都是上南下北的,《山海图》何以上北下南和我们今天的方向一致。其实古图也并不一定都是上南下北的。考古发现,天水放马滩秦墓一号出土的木板地图有七幅就是上北下南方向。所以《山海图》呈上北下南无足于异。只有在上北下南方向,《山海图》才会是公牛的形状,大禹《山海图》是公牛轮廓是无疑的。

为什么陶渊明没有作出这一描述?

这应与他们的职业有关。陶渊明是个诗人,他关心的是诗和个人的情操,表现的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而郭璞(276—324)不仅是个文学家,更重要的是术数大师,举凡阴阳五行、地理术数、文字训诂,无不精通,无不与现实密切相关,他表现的是现实主义。《晋书》说他:“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很多重要典籍都是经他注释才得以流行后世的。如《周易》、《穆天子传》、《楚辞》等,他甚至还写了一部风水方面的经典之作----《葬经》。除此外,郭璞还有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他曾作过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大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参预军事,掌管机要。郭璞参预军务和著述《葬经》,自然对地理或地图的观察和理解要比常人仔细而深刻得多。他看出《山海图》的整体轮廓“图亦作牛形”,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参预军务,免不了要和军事地图打交道,同时郭璞又是风水大师,是风水地理界的鼻祖,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郭璞对《山海图》轮廓的描述是准确的。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7 08:34:00 +0800 CST  
@桃红李白三月阳春 62楼 2013-04-27 09:04:30
楼主有关最初的文字比如甲骨文,象形文,实际都是表音文,这个论点是可能的。
但是,存在排他性,埃及的象形文字、玛雅文字都是既表意又表音。所谓图画表意,就是象形的意思。所以,象形文字实际存在两种可能,第一种是说拼音语言的表音文字,第二种是说单音单字语言的表意文字。两者之间肯定存在互相借鉴的可能。
所以,楼主的立论基础存在不足。至少在文字的产生上,没有一个完整和全面的合理解释。
......
-----------------------------
不论哪种文字,其前身都是图画。 图画书最初都是表音的,这是文字发展的规律。前面“信息的传递过程和历史”图表应该能反映文字的形成过程和规律。关于这一点,本身就可以写成博士论文。
《山海经》的内容太厚重了,毕竟是几千年、上万年的历史沉淀。本贴的内容都是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解析,若按照学院派的写法,非汗牛充栋不可,那不是本贴所能承担的,常人也难以卒读。所以还是让他们成为我的注脚罢。
你的关于冰期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很有价值,希望能提供更多信息。谢谢。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7 12:59:22 +0800 CST  
@桃红李白三月阳春 67楼 2013-04-27 09:36:49
东夷人与三皇五帝
有关上古历史的记载,大都来自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很多都是传说。而有关东夷的文字记载,则考古证实来自西周时期。
如果寻找三皇五帝的传说,也可以看出很多有价值的内容,虽然不能全信这些传说。
轩辕黄帝首先战胜了炎帝,实现了炎黄族的融合。后来的夏代的华夏族,被东夷族夺取了部落联盟统治地位,又在建立西周的时候,夺回了统治地位。
据一些学者考证说东夷......
-----------------------------
这些争论,在《海经方国图》复原后将消失。《山海经》反映的历史,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7 13:23:49 +0800 CST  
@发疯小师太 71楼 2013-04-27 10:18:40
粤语帝更接近dei,不是dai
-----------------------------
小师太所言极是。
实际上,上古帝、德、典、袋、丹本来就是一个读音,是可以同音互译的。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7 13:27:03 +0800 CST  
@十万昆仑 57楼 2013-04-27 00:02:38
四、 震撼的万年《山海图》
有了六把密钥,再逐经分析,反复求证,最后整体把握,才能求得真实的《山海图》。逐经求证、整体把握很重要。有的学者研究《五藏山经》之某一经之路线,初看是那么回事,但一旦放到整个《五藏山经》中,互相参校,则错误频出。
参之以地图,校之以谷歌,考之以中外历史,验之以考古成果,察之以气候学和动植物学,兼顾神话传说,则《山海图》庶几可以复原。但这是一个相当......
-----------------------------
@桃红李白三月阳春 63楼 2013-04-27 09:17:52


这个地图正是古羌人,跟随最后一次冰川退行的时间(公元前1万年),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逐渐迁徙和探索的地域全貌。
-----------------------------
你的信息很重要,有详细的羌人迁徙时间和路线资料吗?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7 13:32:16 +0800 CST  

其次,整个复原后的《山海图》与亚洲地形是吻合的。

亚洲地形是牛形?

不错!亚洲地形确实是牛形。但亚洲西北一线,你至少得以海拔400米等高线画图。

远古亚洲的地形是一条公牛的形状,其外部轮廓至少是以海拔400米等高线所呈现出来的形状。如果低于400米,则亚洲贝加尔湖一侧的牛头呈现不出来,整体轮廓也就不会是牛的形状。

请看一张现代的亚洲地形图。其外部轮廓是不是就是一条公牛的形状?


这是一张球面图,采用的是现代的球面绘图技术绘成的亚洲地形图。牛的背部是以400米等高线成图的。因为图较大,北冰洋及北美阿拉斯加没有呈现出来。如果画出来了,牛角会更像。再补上蓬莱仙山和菲律宾这两条前腿。看到没有?整个亚洲地形这时呈现出的形状基本就是一条公牛的形状。

如果是航拍图,西亚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将被压缩成牛尾,北美阿拉斯加将被压缩成近乎完美的牛角,一如上面谷歌地图,它整体呈现出的形状就完全是一条公牛的形状。

如果是平面图呢?亚洲地形根本就不会呈现出牛的形状!

那么,郭璞看到的是球面图还是航拍图?

虽然中国古籍中记载上古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事件。如晋王嘉《拾遗记》中记载颛顼帝时:“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
帝尧时:“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羽人栖息其上。”
秦始皇时,“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
《拾遗记》记载的事物竟然象我们现在的导弹、航天飞机和潜艇。此外《列子》也记载了蓬莱五大仙山的人民能飞相往来的事情。《摩诃婆罗多》中也记载了很多神秘的武器。这类记载,我们实在不敢想像。

但面前这张《山海图》,分明是一张球面图或航拍图。这可是中国所谓的大禹九鼎山海图,是至少4000多年前绘制的亚洲地形图!这张图该怎么解释?要画出这样一幅牛形亚洲地形图,至少得知道地球是球形的。因为平面图根本就不会呈现出牛的形状来!

我们对上古历史的了解真是太肤浅了!

为什么4000多年以前的上古亚洲地形是这样一幅公牛的形状?

因为大洪水!

这样的亚洲地形图,洪水至少要高于现在的海平面400米,才能形成这样一幅牛形图!特别是牛背形状的出现,就是以400米等高线成的图。

4000多年以前有这么大的洪水吗?

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么大的洪水呢?

这些问题,将在后文逐一揭示!

总之,无论郭璞看到的《山海图》也好,现代400米等高线亚洲地形图也好,还是谷歌地图所表现的400米等高线亚洲航拍图也好,都一无例外地说明了远古亚洲地形确实是公牛图。

如果上古曾经发生了大洪水,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形象、更直观地昭示后人呢?大禹集九州之铜,铭刻这样一幅《山海图》于九鼎,良苦用心,殷殷可鉴!

可惜的是,后人看不懂。不但看不懂,反而诬之为荒谬!祖先有知,哀莫大矣!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7 13:34:40 +0800 CST  
再次,复原后的《山海图》与古时的西北“丝绸之路”和云贵川的“茶马古道”路径是吻合的,也就是说复原后的《山海图》路线是符合上古亚洲交通实际的。

我们知道,上古的书籍是写在泥板、纸草、贝叶、龟板,再后来是写在竹简上的,而大禹却将《山海图》铭刻在九鼎上,并且置于国家庙堂中,皇室以外人员难得一见。足见他对此图的重视!(如果大禹真的铭此《山海图》于九鼎,那就说明了所谓的《禹贡》是一部十足的伪书!但伪书并不意味着没有价值,《尚书》这部伪书应是孔子据自已掌握的资料加上自已的理解编纂而成。孔子对上古历史、地理的理解有错误的地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历史地理,其价值在《山海图》没有复原、《山海经》没有得到正确诠释前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为什么说《山海图》符合上古交通实际?

因为《山海经》描述的各山山麓之连线,其实就是民族在迁徙过程中形成的主要交通线,掌握了这些交通线,就可以交通东西,纵横亚洲、俯视北非、直插南欧!这张图应该还标明了矿产等资源。在上古,这张《山海图》就是国家绝级机密!它是战争时的军事地图,是金、银、铜、铁、锡还有一些我们现在不知道的矿产等重要战略资源的藏宝图,是沙漠行军的水资源指南,还有其它宝藏和上古文明信息,正因为它如此重要,“大禹”才慎之又慎,铭之于九鼎。

这些交通线在西汉凿空西域之前早就存在。

丝绸之路一般认为是公元前136年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开通的。史家谓之“凿空”。其实“丝绸之路”这条路线早就存在,它就是《山海经.五藏山经》之《西次三经》路线。

《山海经》中的《西次三经》路线为崇吾之山—长沙之山—不周之山--峚山—钟山—泰器之山—槐江之山—昆仑之丘—乐游之山—流沙--蠃母之山—玉山—轩辕之丘—积石之山—长留之山—章莪之山—阴山—符惕之山—三危之山—騩山—天山—泑山—翼望之山。

它对应的就是陕西长武--—同心—-雅布赖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马鬃山---敦煌---罗布泊----喀什----撒玛尔罕一线。(具体见下图)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与《西山经》图

同时《南山经》首经构成了“丝绸之路”南线之西段路线。即从叙利亚东北---德黑兰---兴都库什山脉西段。

可见“丝绸之路”并不是西汉才有的。究其源头,远在轩辕和黄帝之时。《西次三经》出现轩辕和黄帝二次,足见那时轩辕和黄帝(注意:轩辕和黄帝并非一人)就在此一线活动,其山麓之连线就是当时重要的交通线。

从考古发现来看,至少在西汉之前2000年左右,罗布泊附近就有欧罗巴人的迁徙遗迹。2005年,考古学家在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发现了几百具有欧罗巴人特征的干尸,据新疆当地人讲,最初发现的棺材有一千多具,埋葬在漫漫黄沙之下,棺木层层堆积,一共有五层。经碳14测定,年代在前2000年---前1500年之间,此时正是中国史书记载的夏王朝时期。
在公元前2000年前,据《山海经》,夏后启曾经征服了西亚,在德黑兰附近的大运山舞九代。据《摩诃婆罗多》,夏后启(坚战、后照)联合了西亚盟国,发动了复国之战,战争席卷了整个亚洲,18个国家,180万兵力展开大战,双方几乎同归于尽,壮年男子几乎全部阵亡。这段历史,或许可以解释小河墓地的早期干尸的来由。那些棺木里大量的女人,大量的木祖,证明当时那里基本没有壮年男子了,有的也只是老弱病残!这正是战争结下的苦果。
小河墓地表明,新疆与地中海一带早就有往来。他们是一个族群、不同年代的人。经DNA检测,小河墓地最下层黄种人较多,越到上层欧罗巴人种越多。可见这些人是从地中海迁徒来的,并非土著。当时的土著人是蒙古人种。在女性棺木里都发现了木祖,每具棺木的木祖一到三个不等。最下层发现身份较尊贵的是一位老年女性,戴有金耳环。其年代为前2000年左右。瑞典的考古学家贝格曼曾到新疆考古,在其记录中,墓区北部的尸体旁曾发现铜制的镜形器、骨雕人面像、圆形石质权杖头。随同这些欧罗巴人来的,还有两河流域的六倍体面小麦。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至少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从西亚到新疆,交通线早就存在。



直到西周时期,这条路线还是存在的。据《穆天子传》,周穆王西征,会西王母于瑶池,走的就是这条路线。《穆天子传》说:
“天子五日观于舂山之上,乃为铭迹於县圃之上,以诏后世。”据郭璞注文,此舂山就是钟山之同音互译词,而钟山恰恰是《西次三经》之钟山。县圃即《山海经.西次三经》中的槐江山之平圃,《西次三经》说:“槐江之山,......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而且平圃(县圃)南面多丹粟,北面多采黄金和银!看来平圃并非花苑或猎场,而是玉石、金、银矿的开采之地!

《穆天子传》又说:“辛丑,至于剞闾氏。天子乃命剞闾氏供食六师之人于铁山之下。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丌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由上可知,穆天子的路线是从苍梧(今陕西长武)—-舂山(钟山)--槐江山---剞闾(伊犁)—天山--弇山(崦嵫山)—西王母山。
这条路线与《山海经》之《西次三经》路线是吻合的,可见直到西周时穆天子西征走的也是《西山次三经》路线,即后世所谓的“丝绸之路”。

直到周幽王时,关中大地震,西周国势日衰。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今西安之西)。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后,西部从天水一直到敦煌、新疆为少数民族政权所阻隔,加之东部历经250多年的漫长战争,川洛一带又地震等天灾不绝,周朝和西部就彻底中断了联系。丝绸之路就此湮灭无闻了。

此后到秦始皇北却戎狄,筑长城时,其西界不过临洮,而临洮以西至玉门、敦煌、新疆等的广阔西域,从此不为汉人所知了。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公元前136年,此时汉武帝蓦张骞通西域,前126年张骞自西域返回长安。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司马迁认为西域是自张骞出使以后才开始与汉人交流的。可见西域与中原的交流中断了634年!即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开始,一直到公元前136年。

其实这条路线至少开通于黄帝时期,丝绸之路东部之北段路线为从陕西长武(长武之名即来源于崇吾之山之“崇吾”)—宁夏固原西北—宁夏中卫—戈壁阿尔泰沙漠—甘肃马鬃山---敦煌—塔克吉斯坦奥什州山麓一线;南段路线为《西山经》首经东段 。可见丝绸之路这条路线其实是古已有之。张骞只是重新发现而已,并非什么凿空之举!即便在现在,《西山经》路线仍是重要的交通线。图二之黄色线条即为现在主要交通线。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7 14:58:14 +0800 CST  
@我们的奋斗W 87楼 2013-04-27 14:31:50
请问这个帖子和 @赵家大树 的那个《山海经》的贴子有什么关系?承前启后么?还是独立研究的?
-----------------------------
赵家大树是谁?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7 15:00:45 +0800 CST  
至于茶马古道,一般认为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之际。其实茶马古道渊源非常久远。西汉张骞通西域时,曾在大夏(今阿富汗)见到四川的特产蜀布和邛竹杖,大吃一惊,问他们是从哪里得来的。《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臣在大夏时,见卭竹杖、 蜀布。”。晋代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武帝使张骞至大夏国 ,见卭竹、蜀布,问所从来,曰:‘吾贾人从身毒国得之。’”身毒就是现在的印度。阿富汗人竟然是从印度弄到的。可见远在张骞以前,云贵川先民们早就与印度有贸易往来。由此亦可见所谓的“茶马古道”的交通线在西汉以前就存在了,更不是始于唐宋,只不过是唐宋时在西南开设茶马互市,以此得名而已。

那么西汉是不是“茶马古道”交通线最早的开通时间呢?

事实远不只此!

至少在公元前2300年,这条交通线就一直存在!这条交通线就记载在《山海经》之《南次三经》与《中次十一经》中。

茶马古道其前身即为《南次三经》之西段与《北次十一经》之西段。如上图。

茶马古道在云南之三角区域正好为《南次三经》与《中次十一经》路线的三角区域。上古先民沿喜玛拉雅山脉之南北山麓至云南大理与昆明的交通线早已开通,并记之于《山海经》之《五藏山经》,其开通的年代至少在黄帝时就有了!为什么?因为在《山海经》中,《西山经》首经的路线非常久远,从《西山经》首经描述的秦岭东段的地理特征来看,现在的西安到周至之渭河南部地区,那时尚是秦岭中段部分。也就是说,镐京所在地,那时是秦岭中段。现在的秦岭和西安---周至之间的平原是由于秦岭山崩后才出现的。而这条线路,在远古却是一条通往东南亚和西藏的主要交通线,也就是我们后世所称的茶马古道。

既然早在黄帝时代就已存在,为什么不见于历史记载?

因为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在世界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就是前面所述的俱卢之野大战。从地中海到两河流域、到印度半岛到中南半岛,一直到中国的云贵川,爆发了空前的世界大战,文明差不多被毁灭了!历史被中断。古印度与云贵川的官方交往就此中断。然而,这条路线其实在民间仍在秘密行走。所以到了西汉时,张骞能在西域看到蜀地才有的川布和邛竹杖。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7 15:10:34 +0800 CST  
@zixin0518 92楼 2013-04-27 15:50:06
我错了,没有看完就直接评论,说明我还是太nc ,我还有一个疑问,你说不能用现在的地理考究山海经,为什么用现在的地名海岛来推测蓬莱先山呢?

-----------------------------
关于蓬莱山地理位置的确定经过,后面有谈到。
楼主 十万昆仑  发布于 2013-04-27 15:56:02 +0800 CST  

楼主:十万昆仑

字数:164553

发表时间:2013-04-26 04:4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2:44:08 +0800 CST

评论数:574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