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我说,你听,或者不听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每件事情考虑多次才会做,孔子很不以为然,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三思而后行,一直属于我们交口称赞的良好品德,与之相对应的是,冲动、莽撞、轻率。可是,三思而后行真的那么好吗?你肯定会说,怎么不好?考虑多次才做决定,多么谨慎,多么周全,做出的决定就算不是完美的,也应该是最好的啊。真的是这样吗?想想我们做的每个决定,有哪个是一辈子不后悔的呢?又有哪个不是三思而后行的呢?高考填志愿,前选万选选了个最好专业,念了两天,觉得自己选错了。谈恋爱要结婚,前思量后思量,先看对象人品,再看对自己多好,最后再考察他的家庭背景,家长的人品秉性,后来一结婚,没多久就离了。工作有一个机会,想去又怕失去现在的地位,于是,思量来思量去,最后综合做了个最谨慎的决定,等过了几个月,发现自己的决定完全错了。你肯定会说,这都是小概率事件,如果不三思而后行,说不定更后悔呢?是的,冲动的人做出的决定比三思而后行的人做出的决定,显然更不靠谱几分。但是,每件事情都考虑多次做出的决定,显然很多也是不靠谱的。为什么呢?因为人考虑事情,容易钻牛角尖,更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每个决定都有利弊,分析完利弊,却还不知道该做哪个决定。还有,人生的重大决定,很多都有期限,你考虑来考虑去,人家早就换人了。所以,孔子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一次肯定不周全,两次基本上就可以做决定了,三次可能就会陷入不能抉择的误区,四次就会无限的进行循环,选这个?不,该选那个。选那个?不,该选这个……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2-18 17:40:05 +0800 CST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孔子说,人的过错,各属于一定的类型。观察一个人所犯的过错,就能了解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想要了解一个人,先要观其言,再要观其行,言和行都观察好了,然后就可以得出结论,这是一个谨慎的人,这是一个疯狂的人,这是一个真诚的人……人只要对某人有了特定的结论,就会自动屏蔽他人对这人的看法。譬如,你觉得你的领导很苛刻,他大方的一面你就会忽略;你觉得某个明星很做作,他真诚的一面你就会自动忽略;你觉得90后都是自私的,他们善良的一面你就会忽略。正是由于我们喜欢给人贴标签,所以,别人跟标签不符合的时候,你就会大叫,上当了,原来他是这样的人!其实,人家一直是这样的人,只是 惯性的装瞎而已。认人不清,识人不明,这种错误我们常常犯,有时候犯的莫名其妙,譬如,你跟一个人同吃同住了好多年,最后才发现,这人你不认识了。是他变了?还是你根本没认清他是怎样一个人?孔子说了,了解一个人,先要了解他犯下的错,只要了解了他犯的错误是什么类型,就能知道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现在有一个观点,如果要跟某人结婚,先要两个人去旅行一次,如果旅行很顺利,两人很和谐,你们两个就是合适过一辈子的。反之,则分手快乐。为什么要旅行?因为旅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譬如赶不上车,没有吃的,人太挤,钱包丢了,人太少,遇见打劫的了……出现这些问题就要解决,只要解决就会犯错,谁也不能打包票,每个问题都能完美解决。看这个人在哪些方面犯错,就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譬如,排队的人太多,而你们的时间不够了,他犯的错就是没有做好规划;为了饱览美景去危险的区域,最后发生危险了,他犯的错误就是喜欢刺激却不能未雨绸缪;天气恶劣,最后被困在山上了,他犯的错误就是没提前看天气预报……一个人是怎样一个人,就会在什么地方犯错。譬如,如果你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就会喜欢走捷径,恋爱的对象背景一定要好,结婚的对象一定要对你有帮助,工作的地方一定是挣钱最快的,你不害怕风险,却害怕炫富的时候找不到观众。这样的人,犯错都是一个类型,就是容易骗人和被人骗。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2-19 18:59:58 +0800 CST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说自己有一块美玉,是收藏在柜子里好呢,还是找个识货的卖掉好呢?美玉当然不只是美玉,君子温润如玉,人也可以称之为美玉。自古才子如美玉,得之者幸,失之者不幸。拥有良好品行的才子最好的出路是什么?孔子说,就是把自己卖掉。怎么卖掉呢?武将去打仗,文人去当官,治国安邦,成为国之重器。可是,这是不是有点庸俗?想想诸葛亮,明明想出山,还要刘备三顾茅庐,搞得自己身价倍增。诸葛亮们是美玉,作为美玉,他们最在乎的是什么?是名。诸葛亮们不出山,他们是人们口中的卧龙先生,很神秘,正是由于神秘所以显得高洁,可远观不可近交。古代很多隐士都有大才,可就是不出山,皇帝一顾不出,再顾还不出,好不容易出来了,三天两头想辞职,还说什么山上的空气更好。这些人,都把自己藏在了柜子里,而没有找个识货的把自己卖掉,他们为什么甘愿把自己藏在柜子里呢?是没遇见识货的吗?当然也有,但是,遇见识货的他们有的也不会把自己卖掉,因为,一块美玉藏在柜子里是美玉,是无价的。但是,被卖掉了呢?就算价格很高,可还是有价啊。文人自古清高,但很多是假清高,一旦跟世俗的富贵地位挂钩,就觉得是玷污了自己,其实,在孔子看来,这都是不正确的。孔子说的很急切,卖掉啊,卖掉啊,我正在等着识货的商人呢。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的渴望把自己的才华卖掉,所以,这不是庸俗,而是真正的物尽其用。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2-20 18:38:33 +0800 CST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可以让他们顺着当政者所指点的路线去走,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孔子说出这话以后,当政者乐了,把这奉为至理名言,对付老百姓,就不能让他们懂得太多,只要他们恭顺听话即可。批判孔子的时候,这句话成了孔子的原罪,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老百姓,当政者愚弄我们愚弄了几千年,现在还想愚弄我们,现在可算找到了源头,孔子成了替罪羊。可孔子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呢?是正话反说,还是压根看不起广大的老百姓?都不是。其实,在孔子看来,不耻下问是个优点,说明广大的老百姓在他心里并不是一无是处。但是,老百姓在他心里,还是粗糙了几分,不懂音乐,不懂礼,不懂君子之义,不懂仁孝的重要性。可这些,对于孔子来说,都是治国安邦的必需品。一个国家,怎么可以没有周礼?怎么可以没有仁德?看看当时孔子游说的对象,都是当政者啊,他向这些人兜售自己的观点,为何没有先向老百姓灌输这些大道理呢?很简单,老百姓听不懂啊。不是老百姓智商不高,是因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这边正饿肚子呢,吃了上顿发愁下顿在哪里,你在一旁给我嘚啵嘚,说什么要仁孝,要懂礼,我他妈的一脚能把你踢出去。所以,孔子并不能给老百姓洗脑。老百姓喜欢听什么样的话?看看现在骗子的招数就知道了。能让你一夜暴富的话,能让你长生不老的话,能让你听了爽的话,这些话,孔子是不会说的。当然,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孔子还是有时代的局限性,不过在孔子的时代,老百姓都是粗布麻衣,连个字都不认识,让他跨越时代的局限性也是难为他了。就像我们工作中生活中有了痛苦,绝不向爸妈开口,不是不忍心,也不是怕他们伤心,而是,他们根本听不懂啊。你说了一遍自己的痛苦,然后,收获的不是安慰和舒心,而是两倍的痛苦。所以,孔子才说,对于老百姓,可以使他们顺着当政者所指点的路线去走,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过,古代的统治者只记住了这句话,却忘记了一个前提,就是当政者要有仁德。忘记了这个前提,这句话就成了一句废话,不听也罢。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2-21 18:28:46 +0800 CST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而追不上那样,追上了还恐怕再次失去它。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让人学习要不断的温习,还说这样很快乐。对于当时高中的我们来说,这有屁快乐可言?整天的复习,温习,都快把人变成学习机器了。学习,对于当时的我们,并不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工作以后的我们,学习变得更加功利,但凡哪天不玩手机,不打游戏,趴在书桌上乖乖的学习呢,准是单位需要考证,或者再不学习工作就保不住了。这时候,学习应该也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孔子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而追不上那样。这句话你不理解,因为在你的心目中,考试分数才像追赶什么而追不上,分数线才是那个要追赶上的目标。所以,我们学习,但我们不快乐。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呢?举个鲜明的例子,有一个姑娘,她有一点任性,还有一点嚣张……嗯,总之是个很漂亮很优秀的姑娘,你会不会追赶她?当然会。那追赶的过程是不是很快乐?起码不枯燥吧。追上以后你会不会很高兴,很兴奋?当然了,还要不断的炫耀呢。追到了不是完结,你每日每夜都害怕再次失去她,于是一遍遍的对她好……这是追姑娘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懂得多而装逼,更不是为了考试而死撑,也不是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懂得,懂得以后,才能更好的生活,这才是孔子所说的学习。当然,孔子学习的目的更高大上一些,为了更好的统治整个国家,为了更好的发挥个人的才干,为了天下的长治久安,这样的学习,才会像追赶什么而追不上那样。即便你掌握了知识,那也是一时的,天长日久就忘记了,当然,忘记还不打紧,要紧的是,你忘记了,就忘记了做人的道理,忘记了礼义廉耻,这样的人,就成了一个不仁德的人,这样的人,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当政者。所以,孔子说了,追上了也要恐惧再次失去它。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2-21 18:30:59 +0800 CST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樊迟问孔子什么是智慧,孔子说,提倡人民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这就是智慧。孔子为什么要敬鬼神而远之呢?鬼神,虚无缥缈,说有,看不到,说没有,寺庙的香火历来很旺,鬼故事传的面越来越广。鬼神到底有没有不好说,但敬畏鬼神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因为天灾人祸,总是不期而至,让广大的人民真的伤不起。而且最重要的是,命运总是曲折离奇,命运总是颠沛流离,让人绝望到没有希望,所以,只得寄希望于鬼神。敬畏鬼神有好处,让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有点畏惧,这样,人做坏事的频率就会减少,因为,人在做,天在看。当然,过度的敬畏鬼神也不好,天天烧香拜佛,每天供着玉皇大帝,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鬼神的身上,自己不努力,或者说,自己不够努力,这样的人,孔子是不喜的。孔子认为,人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只要心中有道德,专心致志的用道德的标准来做事,这样的人,才算是真的有智慧。孔子不知道,千百年后,他也成了神,供人们跪拜祷告,乞求金榜题名。这样的结果,其实孔子并不愿意看到,他早就说过,敬鬼神而远之。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2-22 19:08:29 +0800 CST  
樊迟又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对难做的事,做在人的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就是仁。这样的人,用通俗大白话来说,就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所谓吃苦,很多人都吃过,很不好吃,但很多人还是很愿意吃,为什么?因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的苦越多,以后享受到的结果就越多。在艰难困苦中挣扎的我们,为什么还要挣扎,为的不就是有一天收获希望么,但是,孔子说,这不叫仁。真正的仁是,吃苦的事要做,但享受要让别人先享受。这样的价值观,这样的仁,让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很不屑,统称为傻子,二百五,神经病。可是,仁真的那么不好吗?在说仁之前,我们先说说自私。自私的人很多,多到周围十有八九都是,自私好吗?当然不好,但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影响不到其他人。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全都是自私的,那这个国家肯定是没有希望的。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全都是有“仁”的,那这个国家肯定特别和谐,人际关系,诚信程度,信誉等等,都是最好的。所以,现代的人们,不要把有“仁”的人当成二傻子,更不要把自私的人当成占了多大的便宜,这都是错误的。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2-22 19:09:42 +0800 CST  
红楼梦
贾雨村论贾宝玉。红楼梦开头,贾宝玉刚七八岁,便说出影响一生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姑且不论贾宝玉当时说出这话是有心还是无意,世人听了,大都认为,将来是色鬼无疑了,可是,贾雨村不这么看。他说,天地生人,有大仁,有大恶。大仁就是孔孟之师,大恶就是秦桧诸人,大仁的出现是天地的运气,大恶的出现是天地的劫难。但是,大仁大恶毕竟是极少数,剩下的广大吃瓜群众才是生命的主力。贾雨村认为,其实应该算是曹雪芹认为,他说,广大的群众没有大仁,也没有大恶,品性才能都很随大流,其实都差不多。但这差不多的人里面,有一些人偏偏不一样,就是贾宝玉之流。他们有钟灵毓秀之气,本来应该在万万人之上,却偏偏还有乖僻邪气,所以,又在万万人之下了。然后,贾雨村举了几个例子,上有唐明皇,宋徽宗,中有阮籍,嵇康,下有崔莺莺,红拂。这一番话,我觉得应该是曹雪芹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他化身小说中的贾宝玉,自认为钟灵毓秀非常有才气,但又讨厌官场进阶那一套,他称作为乖僻邪谬,其实,那是世人的评价,曹雪芹应该觉得那才是真性情。尤其是他经过一番巨变,通晓人情冷暖,越发认同阮籍之流。但是,曹雪芹也借贾雨村的口说出贾宝玉之人的下场,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从师长之规谏。意思很明白,这样的人守不住祖宗的基业,是个败家子,又不能听师长苦口婆心的劝诫,是个白眼狼。这样的人,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且不论曹雪芹,单说说我们这代人,为什么少了名士风流?我们这个时代,乖僻邪谬的人很多,多到数也数不清,但是,这乖僻邪谬都是装出来的,其实说到底,不过是名利二字。最重要的是,钟灵毓秀之人非常少,少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像梁思成,林徽因这样的人,竟再也没有……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2-26 12:12:06 +0800 CST  
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提起癞头和尚的一句话,他说,若想林黛玉的病好,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这一句话,实实在在预言了林黛玉的一生。想想林黛玉是怎么死的,病死的吗?不是,应该是为情而死。她所得的病,都是从情上来的。贾宝玉说了,林妹妹总是不放心,所以,才有了愁苦,接着身体有了病。林黛玉和薛宝钗最大的不同,不是待人接物,不是品性才华,更不是身材瘦胖,而是情。林黛玉有情,情根深种,而薛宝钗没有情,只有权衡利弊。倘若林妹妹不见外姓亲友,或许能平安一生,但没有了情的林黛玉,就没有了小性,没有了忧思,然后,她的才华势必要减半。如果用四个字形容林黛玉,就是命中注定。现在流行重生文,如果林黛玉是重生的,她还会再到贾府吗?还会想再见贾宝玉吗?我觉得,她一定会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性情,就会做什么样的事情,就算知道结局,也会义无反顾。所以,有时候,性格决定命运,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个人汲汲营营,为名为利活了一生,到头来什么也没落下,若是重活一世,他选择的应该还是汲汲营营,为名为利,而不是忽然顿悟,觉得名利如浮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重生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走的路都有前人走过,而我们只是重复再走一遍而已。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2-26 18:22:42 +0800 CST  
王熙凤和王夫人的关系,从几句话就能看出端倪。王熙凤说,才刚带着人到后楼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看到了吗,王夫人昨日说要找什么缎子,于是,王熙凤忙活了半日,可是,仍然没有找到,这时候,王熙凤的心想必是忐忑的,因为,上级交代的活没有干好。可是,王夫人说了什么,有没有,有什么要紧。说明什么?说明昨日王夫人只是顺嘴一说,可能今天自己已经忘了,可王熙凤却兢兢业业的找了半日,还错过了林黛玉进府的时刻。接着,王夫人说给林黛玉裁两件衣裳,而聪明的王熙凤早就已经备下了,更聪明的是,她接着说,等太太回去以后过了目好送来。这句话可不简单,不但尊重了王夫人的权威,让太太先过目,而且,东西明明是王熙凤准备的,可要以王夫人的名义去送,让王夫人落个好。所以,王熙凤的精明强干,很大一部分是跟对了人,做对了事,说对了话。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2-26 18:24:34 +0800 CST  
“棠棣之花,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古诗写道,棠棣的花啊,摇摇摆摆,先开后合。难道我不思念你吗?只是你居住的太遥远了。这句古诗如果换个现代的讲法,一个人喜欢棠棣之花,喜欢的不行不行的,思念的不要不要的,但就是不去找它,为啥?因为太远了,做高铁还要俩小时,路上还要倒车,碰上晚点,多耽误时间啊。所以,思念就好了,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但是,孔子说了,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是啊,你喜欢某种食物,千里之外都要去找到它,你喜欢某本书,一里之内的书店没有你就算了;你喜欢某个明星,熬夜给人家接机送机,你想念妈妈做的手擀面,就是抽不出空回家看看。我们想念的,我们喜欢的,是真的想念吗?是真的喜欢吗?孔子给出答案了,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网上有一句话,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是很诚实的。这句话也可以换个说法,嘴上说着思念,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嫌远。当然,我们不是口是心非,思念是实打实的思念,但这思念,却抵不过有点远的距离,所以,这思念,真的是真的吗?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2-28 12:12:32 +0800 CST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对于年轻人,孔子是抱着敬畏的态度,说后生可畏,以后的成就可能大过今人。这既说明孔子很谦虚,没有倚老卖老,更没有高高在上,更说明在孔子的意识里,对年轻人抱有很大的希望。你可能说会,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都被拍死在沙滩上,年轻人本来就是社会的希望,对年轻人敬畏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焉知今天的一个创业者以后成就不会超过马云呢?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吗?想想80后,都快四十的人了,对于90后,00后们,他们是什么看法呢?很不屑,真的是很不屑,要不就是痛心疾首,一代不如一代,或者是上来就想说教,想我们当年的时候……看到了吗,别说那些有成就的人,就是普通人,对于他们的下一代们,都是抱着怀疑和想踩在脚底下的态度,有时候一扫就是一代人。80后曾经叫垮掉的一代,90是自由散漫的一代,00后是网瘾的一代,对于年轻人,我们要多苛刻有多苛刻。孔子对年轻人很敬畏,对于四五十岁的人,却说,如果到了这个年纪,还没有扬名于世,那他就不值得敬畏了。古代的四五十岁,基本已经到老年了,人说三十而立,四十都已经不惑了,这到了五十,应该是知天命了,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还没有一点成就,基本上就跟成功拜拜了。当然,孔子这话说的过于绝对,古代大器晚成的人物也有,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不是。但是,大器晚成毕竟是少数,就跟人年少成名也是少数一样,成功的人基本上都是中年发迹的。所以,人到了四五十还没有扬名于世,是什么原因呢?一是天赋差,没有成功的细胞。二是不坚持,不努力,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三是没运气,好运总跟他背道而驰。如果是这样的人,真的没有什么值得敬畏的。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2-28 18:52:14 +0800 CST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说,做人要讲究忠信,要守信用。这当然没问题,忠信仁义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只是,我们对于这品德的态度很奇怪,怎么奇怪呢?如果忠信仁义和名利地位一致的时候,我们很愿意拥有,但是,当忠信仁义和名利地位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又都弃之如敝屣。孔子还说,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话说的,让我们这些不耻下问,平易近人,同群众打成一片的人很不舒服,什么叫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不是势利眼吗?孔子怎么会让人做势利眼呢?孔子当然不会让我们做势利眼,他说的不如自己的人,不是指名利地位,更不是指阶级层次,而是指道德品行,譬如,一个人不讲信誉,但是富可敌国,也没有资格和我们做朋友。当然,我们不会这么想的,就算他品德不高,我们也会攀附一下的,毕竟,这年头,君子比大熊猫稀少多了。孔子说,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为什么有了过错怕改正呢,这什么奇怪逻辑?有错当然要改,就跟考试一样,你知道这道题做错了,可就是不改,难道留着错题准备跟改卷的老师示威么?但是,我们的人生不是考试,有了过错,却很怕改正。譬如,你用花言巧语骗了一姑娘,让姑娘对你死心塌地,这是过错吗?是啊,你不诚实啊。你会改正吗?当然不会,改正了,姑娘该跑了。你用不诚信的手段打击了一下竞争对手,让竞争对手陷入破产的边缘,而你,赚的盆满钵满。这是过错吗?是啊,这也不诚信啊。可是,你仍然不会改,改了你怎么坐着私人飞机环游世界?还有,你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让团队陷入解散的漩涡,如果有一个机会,你大概率会找个替罪羊,而不是勇敢的承认是自己错了的。所以,孔子才说,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2-28 18:54:29 +0800 CST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说,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松柏,常指君子,为何?就是因为它一年四季绿油油的,很抗寒,别的花木都凋谢了,只有它一枝独秀,惹眼的很。抗寒,在文人眼中,就成了坚贞不屈,成了不同流合污,高洁的很。为什么古代人推崇松柏,很大意义上是没生活在四季常青的亚热带,当然,这是玩笑话。岁不寒的时候,大家都一团和气,争奇斗艳的很,松柏是很不出挑的,但是一到岁寒,其他的都凋谢了,唯有不出挑的松柏长青着,这才是松柏存在的意义。就像我们生活中遇见的人,没有饥荒的时候,朋友遍地,喝酒吃肉很痛快,但哪个是真朋友呢?只有到了你揭不开锅的时候,那个一直陪着你,帮着你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这说明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患难见真心吗?不是。这说明要检验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一定要放到极端的环境,就像抗战时期的共产党员,只有抗得过老虎凳辣椒水的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当然,现代社会,没有什么极端环境,但是,遇到事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这句话,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谓异曲同工。遇到事,遇到难事,就是到了岁寒的季节,抗的过去的,是松柏,没扛过去的,就是普通花木了。所以,对你周围的亲人,爱人,朋友,千万别轻易的下结论,因为你们还没遇到事。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就是遇到事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也是遇到事了。等到你终于扛过去了,才知道为什么要敬畏松柏了。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3-01 20:14:57 +0800 CST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一起学到道。这句话好理解,同一个老师,同样的环境,有人能上北大,有人能够被打。就算两个同样勤奋好学,领悟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勤奋好学的人常有,但能上北大的不常有。古代学道,靠的就是领悟,你领悟能力差一点,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个可能成了孟子,跟孔子齐名,另一个可能成了无名氏。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这句话也好理解。就像你可以成为一个好人,但能一辈子都是好人么?为什么好人好做,但一辈子的好人难做呢?就是不能坚守啊。我们这社会,好多美丽的景区,网红胜地被破坏,靠的是什么?就是人们偶尔的自私。你看那些破坏环境,乱丢垃圾的,都是坏人吗?不是啊,要是坏人,国家早就立法把他们抓起来了。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坚守做一个好人,偶尔坏一下,觉得没什么,才造成很多坏的结果。所以,学到道容易,坚守道很难。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灵活应用随机应变。这句话,才是孔子思想精髓。要灵活应用啊,要随机应变啊,不是让你照抄照搬啊。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贤们学习孔孟之道,唯恐改了一个字。孔子说,要守孝,守孝要三年,于是,后代人诚惶诚恐的照着学,即便有天大的事,也要守孝,直到三年期满,才可以干其他的事情。这是什么?这是对孔子学说的误解。孔子是让人守孝,还让守至少三年,但是,孔子还说了,你要是觉得够了,可以不用三年的,要是觉得不够,十年也是可以的。孔子的道,是让人灵活应用,而不是让人墨守成规,这才是孔子的道。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3-01 20:18:14 +0800 CST  
颜渊是孔子的爱徒,他死的时候,孔子悲痛的不能自已,连声痛呼,天要丧我的命呀!如此真情实感,并不作伪,看来对这个爱徒,孔子真的看的很重。既然如此看重,按照人之常情,那就应该竭尽全力的去抚慰自己的悲痛。举个例子,贾珍对秦可卿看的很重,秦可卿死了,贾珍悲痛的不能自已,于是,不管不顾的对儿媳妇风光大葬,这是人之常情。凡是对看重的,多逾制都不过分,因为自己的悲痛需要被抚慰,而抚慰的方法基本上就一个,就是风光大葬,有条件的,还会求一个封号。真正悲痛不能自已的,有的随之而去,有的出家当了和尚,譬如顺治和贾宝玉们。可是孔子如此的悲痛,对颜渊看的这样重,却不同意将颜渊风光大葬,非但不同意,连给颜渊买个外椁都不愿意,甚至说,自己过去当过大夫,不可以步行,所以,把自己的车子卖掉给颜渊买外椁,是万万不能的。这样的表现,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表里不一,或者是说一套做一套。你想啊,颜渊是你的得意门生,心头肉,他死了你那么悲痛,让你表示一下,你却怎么也不肯,这样的人,怎么都不是孔子应该做的事啊。可是,孔子就是这样做了,为什么呢?孔子有三千弟子,有成才的,譬如颜渊,有不成材的,譬如孔鲤。对于成才的,孔子当然爱惜,对于不成材的,孔子一样爱惜。所以,颜渊死了,不能有外椁,因为,孔鲤死的时候也没外椁,孔子要一视同仁。别小看这一视同仁,当时可是春秋战国时期,阶级观念深入人心,孔子守护礼法,怎么也不会有现代人人平等的理念,可是,对于他的学生,他想做到一视同仁,不因一个有才而过分看重,不因另一个烂泥糊不上墙而过分鄙视。想想这种观念,你的老师又做到了几分?好的老师,做到七八分,坏的老师,不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根据分数家庭门第差别对待,而且还做出很多过分的事情,譬如把你的座位排在墙角,让其他的学生排挤你,霸凌你,让你更加破罐破摔……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3-04 12:31:57 +0800 CST  
子曰:“过犹不及。”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好一些?孔子说,子张做的太过,子夏做的不足,于是,子贡自以为得到了答案,过总比不足要好,所以,还是子张好一点。可是,孔子说,做的过分和做的不够,是同样的。孔子的答案很简单,子张和子夏,都是半斤和八两。为什么做的过跟不足是一样的呢?不足我们知道,不够嘛,但凡一件事做的不够,那就跟炒菜是一样的道理,最后的成品必然是夹生的,难吃的很。可如果做的过呢?还是拿炒菜来举例。怕菜不熟,于是加了点火候;怕菜不够味道,于是多加了点鸡精;怕菜卖相不好看,于是雕了两根黄瓜,一根胡萝卜……最后,端出来的菜,要么是糊了,要么是咸了,要么是被雕黄瓜喧宾夺主了。这样的菜,也是不好吃的。我们平时做事,做到恰恰好都是偶然,大多数事,都是做过了的,怎么说呢?譬如,你去拜会丈母娘,唯恐礼节不够,于是,洗菜,拖地,陪丈母娘打麻将,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态度要多谦卑有多谦卑,行动要多勤快有多勤快,人要多没自尊有多没自尊。这样的女婿,丈母娘喜欢吗?当然喜欢。但是,喜欢以后呢?等到你真正成了他们的女婿,你的苦难就来了,每次到丈母娘家里,都要扒一层皮,可是丈母娘还是不满意。小李这孩子,追到我女儿就变了,第一次多勤快多懂事,现在这么懒,连水果都不知道给我们切,泡个茶都泡半天,让他拖个地,到处都是水,唉,真是被他给骗了……而你,只能穿着围裙抱着拖把苦笑。这就是因为,第一次做的太过了,过犹不及啊。再说销售产品,怎么销售才叫好呢?刚刚好,不夸大,不贬低,实实在在的。可很多人觉得不够,于是拼命找关系进最好的展位,在最好的平台做广告,销售铺的天南地北,国内国外,为了流量,拼命炒作,最后资金链断了,产品滞销了。举个当当网的例子,本来书卖的好好的,非要跟淘宝竞争,卖一些跟书毫无关系的产品,最后,当当网易主了。这都是过犹不及啊。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3-04 19:14:47 +0800 CST  
孔子的学生冉求很有追求,帮着季氏打理家产,做的很不错,让家产又增值了好几倍,让季氏比周朝的公卿还要富有。要按照今天的说法,冉求这学生真争气,做为老师,想必很欣慰。但是,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敲着鼓去攻击他了。孔子不但对冉求很不以为然,甚至还很愤怒,愤怒到开除了冉求的学生身份,为什么孔子要这样愤怒呢?很显然,孔子认为,冉求违反了本分,不该帮着季氏聚敛财富,即便聚敛财富,也不要聚敛的这么多,多到威胁到公卿的地位。当然,放到今天,孔子的忠君思想有点滞后,凭啥你公卿可以富有,我季氏就不能财产增值呢?可是,换一种思路,看今天的我们,不都是冉求吗?帮着财富拥有者增加财富,看似在实现自己的价值,实际上都是第二个冉求而已。所以,不能以工资和年终奖的多少来看这个人成没成功,而要看对社会的价值有多大。一个坐拥五套房的投机者和一个月薪五千的科技工作者,你希望成为谁呢?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3-04 19:16:38 +0800 CST  
子路问孔子,听到道理要马上行动吗?孔子说,不行,要先问过父兄,他们说行,你才可以动。可是,另一个学生冉有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却给了截然相反的答案。孔子说,马上行动啊,还等什么?于是,公西华提出质疑了,老师,你这没有标准答案,让我们考试的时候很为难啊。孔子说,冉有这人畏缩不前,我要鼓励他,让他马上行动;可是子路这人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不然,他这一冲动,后果不堪设想啊。孔子教学生,因材施教,你懦弱,我就让你变坚强,你刚直,我就让你圆滑一点点,你太听话,我就让你学会思考,你想的太多,我就让你直接冲动一把……因材施教,不仅在于老师,还在于家长,在于领导,在于各行各业的人。因材施教看似简单,其实很难,难在哪里呢?不是老师看不清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正确的认识,而是难在你了解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和缺点,却还是按照教科书的方式,一样的教,一样的学。为什么会这样呢?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先不说有好几百学生的老师,就算有两个孩子的家长,一个文静,一个闹腾,一个循规蹈矩,一个放肆张扬,这样的两个孩子,父母会区别对待吗?你觉得会,父母会喜欢文静,循规蹈矩的那个,讨厌闹腾,放肆张扬的那个,最常说的那句话就是,你跟哥哥或者姐姐好好的学学,懂事一点,让我们少操心一点。可这是因材施教吗?当然不是。因材施教是,你让文静的那个培养个蹦极跑酷的爱好,在不被揍的情况下,让他体验放肆和叛逆的快感;而另一个,你要让他培养个能坐下来的爱好,譬如钓钓鱼啊,打打坐啊,听听心经金刚经啊。中国的家长,中国的老师,最不懂的就是因材施教,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你小时候上的辅导班就知道了,男孩子一个样,女孩子一个样,最后教出来的孩子,千人一面的很。我们常常会感叹,自己真是个废材,要啥啥不行,懂啥啥过时,房子车子跟自己没缘,美女帅哥常给自己白眼,唱个歌也被人diss,说你跟不上时代潮流,其实,我们只是没有被因材施教,最后只好成了废材。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3-05 19:02:06 +0800 CST  
季子然问孔子,子路和冉求有做大臣的资质吗?孔子说,他们的才能堪为大臣,可是资质吗,还是有所欠缺。孔子说的资质是什么?是正道。你辅佐君主,光有才能是不够的,还要有正道。什么是正道呢?譬如君主要杀父,你作为君主的心腹,是反对呢,还是听从呢?按照孔子的说法,只要他杀父,你就辞职,千万不能盲目跟从,这就是正道。这就是孔子的忠,不是愚忠。可能你会说,愚忠这事,跟我们八竿子打不着,我们想愚忠可是没人找我们做大臣啊。其实不然,想想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祁同伟这人坏吗?一开始并不坏吧,可为什么最后坏了呢?当然,你可能给出很多种理由,譬如经不住诱惑,譬如妻子的压迫……可是,祁同伟开始坏的时候,就是给自己的老师处理烂摊子的时候。如果祁同伟是个大臣,那他的老师就是君主,祁同伟辅佐他,听从他,有才能,很听话,是个好大臣。可是,当有一天,这个老师不走正道了,作为大臣的祁同伟并不是像孔子说的,跟他划清界限,而是忠心可嘉,亲自下场给老师收拾烂摊子。这就是愚忠,这就是不以正道侍君。想想这么多的贪官,要是下属不愚忠,敢于正道侍君,而不是很听话,同流合污,该少不少事啊。

楼主 晓月听澜  发布于 2019-03-05 19:04:00 +0800 CST  

楼主:晓月听澜

字数:108021

发表时间:2018-12-21 02:08:0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6 22:49:36 +0800 CST

评论数:357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