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 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连载]

双方互不相让,无法决出结果。

矛盾上交到国会。1877年1月,参众两院和联邦最高法院成立一个选举委员会,来判定20张选举人票的归属。选举委员会由5名参议员、5名众议员和5名最高法院大法官组成。为表示公平,其中7人为共和党、7人为民主党,1人为独立人士,这位独立人士是大法官戴维.戴维斯(David Davis)。

只要思维正常,都知道共和党人不会站在民主党一边,反之亦然。结果取决于独立人士戴维.戴维斯,他偏向谁,谁就会胜利。

两党马上想办法拉拢戴维斯。

民主党先动手。他们在伊利诺伊州举行特别选举,将戴维斯选为参议员,这样,戴维斯就不得不站在民主党一边了。

戴维斯一当上参议员,马上说:我现在是参议员了,不适合再参与选举委员会,因为参议院已经有5个人了,我应该退出。

他说得有理,退出了。民主党傻眼了。

戴维斯多聪明。他知道如果不退出,无论站在哪一方,都会被另一方选民喷死,弄不好真有生命危险。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2 22:09:10 +0800 CST  
联邦最高法院5个人少了1个,就得补一个。两党在大法官中选来选去,发现约瑟夫.布拉德利(Joseph Bradley)最没有党派倾向,于是把他增补进选举委员会。

民主党似乎忘了,约瑟夫.布拉德利曾经是共和党人。

僵局一直拖到格兰特任期最后一天,选举委员会投票,结果8比7,将20张选举人票判给海斯。约瑟夫.布拉德利站在共和党一边。

不是说好的约瑟夫.布拉德利没有党派倾向吗?

是啊,他平时断案确实比较公正。问题是,这次选举3个州的投票情况一团乱麻,无从判断谁对谁不对,他想公正也公正不了,最后,只好投给本党候选人喽。

属于共和党的参议院议长,怕夜长梦多,迅速宣布结果:海斯当选总统。

大局已定!
没有。

一大群武装暴民,正聚集在国会山等待结果。

民主党人听到消息,简直不敢相信:共和党人就这样把总统一职偷走了?大家肺都气炸了,很多州的民主党人开始组建民兵,纷纷表示,如果不改变结果,他们宁愿上战场。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2 22:10:00 +0800 CST  
局势非常严峻,内战可能会再次爆发。

两党头面人物也慌了,开始紧张蹉商。两党代表秘密会见,经过讨价还价,达成妥协:

民主党人同意海斯担任总统,作为回报,海斯就任总统后,必须做到四点:一是停止支持南方共和党人控制的州政府政权;二是保证任命南方人士进入内阁,担任要职;三是向南方提供援助,整修学校,修筑铁路;四是保证不支持南方黑人的民权运动。

也就是,民主党以总统职位,换取共和党支持“南方自治”。 共和党和海斯全部答应。

蒂尔登知道大势已去,没有提出异议。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他表示:让海斯当4年总统,总比打4年内战要强。

繁忙的大选严重损害了身体,他不久退出政界隐居。早年担任大公司律师,积聚了大量财富,他将大部捐出,建立了纽约公共图书馆。

美国人民,就这样与一位反腐英雄失之交臂。

腐败年代,好人没好报!

海斯,这位幸运儿,当上了美国第19任总统。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2 22:10:47 +0800 CST  


塞缪尔.J.蒂尔登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3 10:34:38 +0800 CST  


海斯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3 10:35:03 +0800 CST  
第十八章 守诺总统海斯

第一节 兑现诺言

1877年3月5日,在微雪飘拂之中,海斯宣誓就职。格兰特参加就职仪式。一般讲,前总统应该在仪式过后离开白宫,可格兰特夫妇依旧呆着。格兰特对总统职责很烦,但对总统之位带来的享受、风光和荣誉很着迷,前第一夫人依旧沉迷在豪华宴会、快乐舞会的氛围里,拔不出来。俩期期艾艾,愣是向新总统蹭了一餐中饭吃。下午,格兰特夫妇在白宫无事可干,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大家都忙,没空搭理他们,夫妇俩这才万分不情愿地、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白宫。

夫妇俩,依然是升斗小民的情怀,一直没成长。

海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但他明白,自己上任首先要干的不是耍帅,而是兑现诺言,兑现竞选纲领和给民主党的承诺。

他摒弃政党分赃制,坚持根据需要任命官员。组阁时,选择有才能、有特点,甚至有点个性的人,担任阁员。他的内阁成员,公认能力出众。他从田纳西州选择一人担任邮政部长,兑现了南方人入阁的诺言。

接着要兑现的是从南方撤军。

格兰特已经从南方大多数州撤军,只剩下南卡和路易斯安那两个州。这两个州,民主党和共和党各自建立州政府,两套政权严重对立,闹得不可开交。联邦军队支持共和党州政府。但明眼人都知道,南方绝大多数黑人要文化没多少文化,要财产没多少财产,要金钱没多少金钱,根本无力与南方白人竞争,也就难以支撑一个政权。因而,共和党政权的根基,远远比不上民主党政权的根基厚,只能靠联邦军队硬撑。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4 23:07:31 +0800 CST  
还有一个关键是,北方民意不同意联邦军队硬撑。

这种局面是难以长久维持的。在南方民主党军事组织横行的时候,尤其如此。
撤军,也就成了格兰特和海斯的无奈选择。

但共和党激进派一直不同意。

格兰特担心,操之过急会加剧共和党分裂,会招致国会内外的反对和指责。海斯也面临这个难局。

思之再三,海斯想了一个办法:请国会议员介入撤军事宜,这样国会就不会横加指责了。

于是,他请参议院马修斯和埃瓦茨,通知南卡共和党州长张伯伦,鉴于北方民意不赞成用军队支撑共和党政权,总统和国会决定撤军。

共和党州长张伯伦当然不同意。他强调,他是合法州长,联邦军队有义务支持。同时要看到,一旦撤军,黑人的合法政治权利会丧失。

张伯伦不理马修斯和埃瓦茨的通知。

海斯也担心黑人政治权利无保障,于是,召请共和党州长张伯伦和民主党“州长”韦德.汉普顿,一起到华盛顿议事。

两位州长一见总统,就互掐上了。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4 23:08:07 +0800 CST  
@zhongrl 2016-12-14 18:49:52
@潇湘观渔 :本土豪赏1朵 鲜花 (100赏金)聊表敬意,赠人鲜花,手有余香【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你的支持和厚爱!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5 08:19:28 +0800 CST  
@huang1219 2016-12-15 08:05:42
@潇湘观渔 :本土豪赏1朵 鲜花 (100赏金)聊表敬意,赠人鲜花,手有余香【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你的支持和厚爱!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5 08:19:48 +0800 CST  
海斯赶紧劝解,然后进入正题。

张伯伦强烈反对撤军,他说,如果让民主党自行其是的话,共和党在南方将遭遇灭顶之灾,黑人权利将无法得到保障。

汉普顿强烈要求撤军,并保证,撤军后民主党会尊重黑人的政治和民事权利。

有了汉普顿的保证,海斯4月10日决定撤军。联邦军队离开张伯伦政府,到州军事基地驻防,不再保护张伯伦政府。没有了军队的保护,张伯伦政府无法生存,南卡的重建工作到此结束。没有了共和党政权的掣肘,民主党毫不犹豫地将黑人的政治和民事权利剥夺殆尽,汉普顿的承诺一文不名。

在路易斯安那州,长期存在两个政权。共和党人史蒂芬.B.帕克和民主党人弗兰西斯.P.尼克尔斯,都宣称自己是合法州长。

共和党州长帕克控制了议会,在联邦军队的支持下开展立法活动。民主党“州长”尼克尔斯者控制了大部分行政机构和高等法院,势力比共和党政权略强。

海斯同样让参议员马修斯通知共和党州长帕克,联邦军队将撤出。帕克不同意,他依靠州议会,与总统对着干。海斯想出一个妙计,他任命一个6人委员会,负责解决这个问题。委员会则到州议会做工作,说服一批共和党州议员,加入到民主党政府,以达到法定人数,然后这个政府将帕克排除在外。

帕克希望军队干预,但军队在海斯的命令下,撤出共和党州政府,帕克被总统罢免。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5 23:35:04 +0800 CST  
民主党“州长”尼克尔斯在撤军前,也向海斯保证,将极力维护黑人权益。但事实刚好相反。军队一撤出,黑人的权益就逐步剥夺干净。白人反攻倒算,黑人的生活比战前还不如,处境更悲惨。

海斯当时可能不知道黑人的惨状,他反倒觉得,自己既能化解南方争端,又能维护黑人权益,可谓两全其美。他为自己的巧妙手段和巨大成功而沾沾自喜,深感欣慰。

其实,当时北方老百姓对此也比较满意。

但是,海斯的所作所为,摧毁了南方共和党势力,导致共和党几乎失去了南方。共和党高层对此十分不满。在国会,海斯的老对手詹姆斯.杰.布莱恩(Blaine James Gillespie),率众向海斯总统发难。

1776年大选年,在共和党提名大会上,有数人竞争总统候选人提名,布莱恩是其中一个,而且在头几轮投票中领先,眼看接下来要提名成功,可突然会议室停电。有人提议,鉴于天色已晚,停止投票,第二天再投。

就在这一夜,有人爆料,布莱恩涉嫌一桩铁路舞弊案,于是所有反布莱恩的势力,串通一起,集中投票给海斯。布莱恩的总统梦就此破碎。

布莱恩怀疑,是海斯搞的鬼,所以一直对海斯不感冒。现在海斯工作受到共和党高层否定,布莱恩于是带头向海斯发难,不断指责总统这也做错了,那也做错了,要兴师问罪。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5 23:36:05 +0800 CST  
一些共和党人也写信个给总统,愤怒谴责总统出卖同党。

海斯面对同党的讨伐,双手一摊:我有什么办法?不撤军行吗?我党能忽视北方主流民意吗?

海斯祭起民意,他的批评者哑口。但他们不甘心,就控告大选选票监督委员会,说其成员捏造某些地区的选票报告。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深挖南部选举的问题,进而否定海斯当选的合法性。

这一招很狠。

但海斯聪明地保持沉默,不卷入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争端。

布莱恩的招,也就没多大用。但他成功地使共和党高层和大部分共和党议员,不再支持海斯。

海斯的民意支持在增强,党意支持则剧降。

海斯还有一个竞选承诺必须兑现,那就是改革文官制度。海斯为此推进行政改革。

也许,大家想不到,美国第一个提出改革文官制度的总统,不是海斯,而是任人唯亲的格兰特。

格兰特担任两任总统之初,亲朋好友、党内同志求职者络绎不绝,自认为在格兰特竞选中出了力的人,一窝蜂地找他要职位。那些党内自认为有功的议员、阁员,都向格兰特推荐“人才”。格兰特最怕人多的场面,最怕别人跟着不放,最怕处理政界人情交易。格兰特无论躲到哪里,一天到晚有人像无尾熊一样跟屁股,摆都摆不脱。

好烦噢,好烦。这种烦恼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哈哈。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7 13:50:33 +0800 CST  
怎么办?
旁人建议,改革文官制度,推行考试任职,不就没人总跟着您吗?

格兰特一听,好主意呀。于是,他记住了这件事,并准备启动。

其实,文官改革的思想,从1850年代初就有了。当时有识之士鉴于政党分赃制弊病丛生,提出借鉴英国的做法,实行考试选拔政府雇员。

英国的文官制度,脱胎于中国的科举制。

1835年前,常与大清帝国打交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参考中国的科举制,实行考试竞争选拔人才,效果良好。一位常住中国的英国人撰文,天才地预料到:“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英国)国家制度,甚至欧洲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他把科举制的重要性,比肩于中国两项超级有影响力的发明----火药和印刷术,可见科举制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只不过,他还是小瞧了科举制的影响力,今天,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欧洲。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军人击败了大清,他们除了从中国抢掠了大批珍宝,还洞悉了科举制的秘密。他们回到英国后,也大力呼吁学习中国的科举制。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7 13:51:29 +0800 CST  
当时处于绝对辉煌盛世的大英帝国,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的制度是最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氛围很浓。但是头脑清醒的人,并不认为自己是胜利者,就一好百好;中国是失败者,就一无是处。相反,他们认为落后者的文化中,也有好的东西,应该借鉴和学习。

学习还是不学习?两派进行大辩论。

英国光荣革命后,任命官吏的做法演变成双轨制----重要官员的任命由国会掌握,实行政党分赃制;一般官员由国王和枢密院掌握,实行的是带有封建恩赐式的个人赡徇制,政府官职常常成了个人赡恩徇私、相互赠受的礼物。双轨制让卖官鬻爵之风盛行。

官场腐败让辩论很快有了结果:学习!

但是,政府还是没有实质性行动。


1853年,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惨败,国内朝野猛烈抨击政府官员的腐败无能,强烈要求改革文官制度,实行考试选人,摒弃无能之人,减少政府失误。

当政的帕累斯顿内阁被迫答应改革。

1854年,国会议员诺斯科特(StanffordNorthcote)和杜维廉(CharlesTrevelan)广泛调查后,提出了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即著名的“诺斯科特-杜维廉报告”。提出了四项建议: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7 13:52:10 +0800 CST  
一是将政府行政工作分为智力工作和机械工作两大类,前者由大学生来担当,后者由低级人员来充任;

二是初任人员均应在年轻时通过选拔考核;

三是各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并可在各部之间互相转调、提升;

四是官员的提升以上级的考核报告为依据。

在考试形式上,也想中国科举制一样,要初试和复试。

这些建议,后来成为法令,逐一实施,英国近现代文官制度终于建立起来。

英国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从胜选的党派中产生,事务官考试选拔。“事务官”的职责是执行政府政策,不参与政党活动,在政治中保持中立。

政务官随选举而换来换去,事务官则基本保持稳定。独立于党派的文官团体,逐步成为英国政治中的定海神针。

几乎同步,美国也开始了探索。1851年有的议员提出了分级考试的设想,1853年和1855年,国会仿照英国的做法,通过两个法案,正式施行考试。

大家满怀希望,想凭借此举根治用人腐败。
可是,考试第一年,报名者极少,效果极其一般,最后没有坚持下去。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8 23:08:39 +0800 CST  
究其原因,主要是法案过于简单,考试不太正规,起不到预期作用。

有的同志不死心。1865年,众议员托马斯.艾伦.詹克斯向国会详细介绍了中国、英国、法国、普鲁士的官吏制度,提出了新的考试方案。

国会认为他的意见很好,然后没了下文。

无论是总统,还是政党领袖、国会议员,都有推荐官吏的权力,大家正从任人唯亲中获取大量好处,谁还费力自废武功?

只有格兰特这个对讨官者不耐烦的人,才傻乎乎地要搞考试。他说过:“任命官职的权力是总统的祸根,在这个国家里,没有一个人比总统更渴望进行文官制度的改革。”

可国会还是爱理不理。

格兰特没法,就让财政部长、内政部长和司法部长,在各自部里实行公平考试,来确定部分职务的提升和任命,效果不错。

取得初步成效的格兰特,信心大增,于1870年年度咨文里,再次敦促国会立法。国会两院见总统发话,作出联合决定,授权总统成立一个委员会,为文官制定新规则。

格兰特组织一个委员会,制定考试规则,并下令于1872年起实施。

但是,舍不得丢弃手中权益的国会议员们,明面上支持,实际下面作梗,国会拒绝拨给足够的实施经费,结果格兰特的愿望落空,只有极少数部门采用了少量规定,改革基本胎死腹中。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8 23:09:29 +0800 CST  
@永不放心 2016-12-19 06:24:41
因为哥伦布是向西航行,所以到日本或中国比印度要近!楼主解释印度近好像不对吧!

-----------------------------
也许是哥伦布弄错了吧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9 10:19:41 +0800 CST  
@永不放心 2016-12-19 06:36:40
承认美国独立的巴黎会议为何少了荷兰参加,荷兰好像也是反英同盟的一员。

-----------------------------
是吗?我没见过荷兰参加的资料。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9 10:47:51 +0800 CST  
@永不放心 2016-12-19 12:18:48
二次英美战争中诞生了美国国歌,这件事楼主怎么不提啊!

-----------------------------
当时觉得那仗好小的,又广为人知,就没写。
谢谢您的提醒,若以后出书的话,还是补上。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6-12-19 15:07:22 +0800 CST  
海斯上台,必须兑现竞选承诺。他思之再三,决定开展综合性的改革,他不但想推行考试录取公务员,还想推行非选举官吏政治中立,即各级非选举政府工作人员,不得参加党派活动。

他把这项改革,叫做行政事务改革。

类似改革几经波折,归与失败,海斯不信邪,决心从新启动。改革从哪里下手呢?他思之再三,决定从纽约市海关总署下手。

纽约市海关总署是收关税的,是联邦政府著名的“油水”单位,每个职位都炙手可热。过去无论谁申请海关检查员的职位,都要花钱购买。按职位高低,价格从0.2万元到5万元不等。

5万元在当时是巨款,可见纽约市海关总署的高级职位,是十分抢手的。

花钱买官,当然要考虑收益,成本5万美元,收益就不知道要多少个“5万美元”了。整个纽约市海关总署,无人不贪,否则,怎么收回成本、获取利润呀?

而且,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它还受纽约地方政治人物控制,没有地方实力派答应,有钱也买不到!

这么一个乌七八糟的地方,民愤极大,海斯决定,就从最烂的单位着手,强力推行改革,扭转腐败风气。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7-01-03 21:32:07 +0800 CST  

楼主:潇湘观渔

字数:1426373

发表时间:2010-05-04 00: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5 09:03:54 +0800 CST

评论数:3648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