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 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连载]

路易十六见此人耍赖,坐地起价,十分生气,两人争吵起来。恰巧附近驿站站长夜巡到此,发现路易十六很像国王。他曾经在巴黎见过国王。
王后拿出两枚金路易给车夫,随即启程。驿站站长越想越怀疑,迟疑很久后奋马来追,并集合当地自卫队,守在必经之路的桥头。
路易十六出逃失败。
老百姓获知国王出逃,十分愤怒。大家知道,国王一旦逃出,会纠集外国军力,攻回法国,恢复王权。
国王出逃就是挑起战争,人民当然不答应。这是叛国,与人民为敌。激进群众喊出了审判路易十六、废黜国王的口号。
布耶侯爵不愧为一个忠心耿耿的人,他发表宣言,声称国王出走,是他的意思,与国王无关。君主立宪派立即以此为证据,为国王开脱。
历史又到了关键时刻。
按照事实和大众感受,国王应该审判乃至废黜。如果考虑当时的历史环境,又要慎重。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6 00:05:40 +0800 CST  
立宪派认为,如果废黜国王,欧洲其他国家也会打进来。当时很多大陆国家,怕法国革命引起连锁反应,都准备武力一手,支援法国国王。假如国王在位,他们没有理由。若被废,这些国家就会毫无顾忌地打过来。
国内,如果国王被废,各路豪杰就会群雄并起,国家就会陷入混乱,乃至爆发战争。
所以君主立宪派代表巴纳夫疾呼:“在目前形势下,再向前一步就是罪恶;在自由的路上,再多走一步,将导致王权毁灭;在平等的路上,再多走一步,将导致财产毁灭!此时此刻,我们共同的利益,就是停止革命。”
制宪议会很快同意巴纳夫的意见,想修改宪法,让国王重新宣誓,行使王权。
这时,雅各宾俱乐部主席罗伯斯庇尔站出来了,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国王逃跑的演说:“先生们,我认为,国王逃走本身就意味着放弃王权,意味着这一政体的灭亡……一个违背誓言名誉扫地的国王,一个犯下国人最厌恶罪行的国王,一个蓄意让人民流血的国王,再也不能坐于王位之上,全法兰西人民为之感到羞辱!”
罗伯斯庇尔极富演说才华,人民深受感染。
君主立宪派和罗伯斯庇尔谁对?
立宪派的主张符合形势,罗伯斯庇尔的意见符合感情和民意。
每当历史的关键时刻,需要见识高远、态度冷静、手腕高超的大师来指引,引导走上成本较小的理性革命的道路。法兰西,此刻正需要这样一个人。
但,没有。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6 00:08:23 +0800 CST  
巴黎群众准备游行请愿。
议会闻知,特地通过法令,凡为废黜国王游行示威的,可以镇压。
罗伯斯庇尔先是鼓动废王,看到群众游行可能遭受镇压,又力劝群众不要请愿,但无济于事。
7月17日,巴黎失业工人、饥民和一般群众请愿,高呼“打到国王”、“打到袒护国王的议会”,要求废黜国王。
游行队伍到达“祖国之坛”,发现两个人指指点点,有人喊:“这两个人为什么不参加游行?是不是敌人派来的密探。”喊声刚落,一位失业工人冲上去厮打,众人片刻就将这两个人打死,两名屠夫割下死者头颅,高挂于灯杆之上。
群众,一旦失去理性,也是极其残暴的。
议会责成丹东、马拉、卡米尔、布里索等人和巴伊市长维持秩序。两人带兵1000人,命令群众解散。群众不听,向军队扔石块。士兵挨石剧痛,朝天开枪警告。群众非但不收敛,反而举起长矛、舞动大刀,冲向军队。拉法耶特不得不命令开枪。
血腥大屠杀,惨不忍睹。
无论是议会还是群众,都失去理智,导致诉诸武力。武力一开,大事坏矣。
巴黎市政府随即通缉丹东、马拉、卡米尔、布里索等人,关闭科德利埃革命俱乐部,迫使民主派报刊停刊,逮捕200多人……
君主立宪派正式与共和派分道扬镳。
不久,在拉法耶特建议下,国王实行大赦,丹东、马拉等人重新露面。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7 00:22:11 +0800 CST  
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罗伯斯庇尔倡议并带头,制宪者不担任下届议会议员,议员不得担任大臣。拉法耶特因此辞去国民自卫军总司令一职,回军队任指挥官去了,巴伊辞去巴黎市长一职。
形势又变安定了。
新国会称国民立法会议,简称立法会。
立法会党派林立,议员分左中右三派。
左派代表中下层人民,因其党首多是吉伦特郡的演说家,称吉伦特派。领袖是布里索,主要演说家为佩蒂翁。
左派中有一个极端小组织,代表无产阶级,希望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领袖是罗伯斯庇尔。罗伯斯庇尔是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人,操守廉洁,人称“不可腐蚀的人”,深受群众拥护。
右派是指坚定的君主立宪派,因常在斐扬俱乐部聚会,称为斐扬派。
中间派则是由主张理性、作风温和的人组成。
如果太平无事,左中右无所谓。
但是,该来的终究会来。逃亡在外的贵族纠集奥地利、普鲁士等国家,于1791年8月发表宣言,要求法国恢复王权,否则,兵戎相见。
路易十六听说外国声援,非常高兴。他发现,只要发生战争,无论胜败都是好事。法国胜了,国王作为军事首脑,会赢得无上的威望,能获得军队支持,恢复王权易于反掌。如果法国输了,也很好,外国本来就是来帮他的。
打,赞成打,要大打特打。
奇怪的是,法国人民也希望打仗。他们发现,国内外反革命串通一气,只有消灭他们,才能真正消除暴政,彻底挽救祖国。
吉伦特派看出端倪,其首领布里索推波助澜。布里索的算盘是:极力推动战争,取得国王信任,然后获取大臣职务。
为了权位,不惜荼毒生灵。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7 00:22:34 +0800 CST  
“议会责成丹东、马拉、卡米尔、布里索等人和巴伊市长维持秩序。”应为“议会责成拉法耶特和巴伊市长维持秩序。”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7 00:25:06 +0800 CST  
作者:,@wuhao2425 来自:Android客户端 时间:2013-12-17 16:46:53   回复第16005楼潇湘观渔

@hr1551
LZ对拉美现象解释有的偏颇。 当年美国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重建,怎么就没有一个“不愿意看到强大的欧洲崛起”呢?

LZ应该来过美国的吧。来过的话就会知道普通美国人最最孤立主义了。不会有那么阴险的长远计划。美式选举制也决定了一般美国政策都缺乏长期策略。
---------------------------------------------------
美国孤立主义深入人的心里。但高层决策这往往突破这一层。
你以二战后援助欧洲为例,说明不会拟制拉美。那我问你,为什么美国二战后只援助欧洲?难道其他地方就不需要援助重建吗?
美国的对外政策,既有短期操作的技术层面,也有长期战略。不然,就不会有冷战,不会有打完伊拉克后军事重心重返太平洋。
--------------------------

援助欧洲是不是为了培养盟友,遏制苏联?
-----------------------------------------------
是主要目的之一

,@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7 22:09:26 +0800 CST  
罗伯斯庇尔看出吉伦特派阴谋,大声疾呼避免战争,但没几个人听他的。
布里索如愿以偿,国王授权他组阁,筹划迎战。吉伦特派春风得意。
拟定作战计划的是吉伦特派的迪木里埃,此人是王宫旧臣,善于随机应变,保持官位。
他的计划是兵分三路:
第一路为北路军,由罗尚博元帅指挥。
第二路为中路军,由拉法耶特指挥。
第三路为丰丹军,由吕克内元帅指挥。
迪木里埃把军事计划亲手交予国王审定。路易十六本为外行,又不关心胜败,所以把那作战计划丢在办公桌上,去玩马去了。
战争,在国王眼里,还比不上打猎重要。
4月28日,13万大军按预定计划进攻比利时。出人意料的是,军队进去,毫无抵抗力量。罗尚博部突进,29日到达舒尔内城下,正疑惑之际,忽然杀声四起,惊天动地,先头部队陷入奥地利军包围,大败逃回。
罗尚博部兵败如山倒,全线溃退。
拉法耶特部听说后,按兵不动,不敢冒进。
罗尚博一直想不明白,自己的军事行动极其保密,怎么会落入敌人的包围圈?
罗尚博当然不知道。原来迪木里埃的军事计划放在国王桌子上后,国王玩马去了,王后刚好进来,看见军事计划,默记于心,秘密送一份给她哥哥----奥地利皇帝奥波德。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8 00:37:57 +0800 CST  
她希望法国失败,好让哥哥前来帮她恢复过去的荣光。
奥地利军队埋伏好,专等法军钻入口袋。
经此一役,罗尚博灰心丧气,辞职回家养老去了。一代元帅告别军旅生涯,法国失一干城。
路易十六听说失败,心里暗暗高兴。借此机会,撤下吉伦特派内阁,启用力主君主立宪的斐扬派组阁,还否决了一些进步法案草案。
军事失败加上国王的做法,激起巨大的民愤。6月20日3万群众游行示威,喊出“吊死贵族”、“取消否决权”、“颤抖吧暴君,你的末日到了”的口号,先冲向国会,后转向王宫。
斐扬派很紧张,吉伦特派幸灾乐祸。
还好,路易十六以罕见的勇气,镇定接待了群众。群众要求召回被免职的大臣,路易十六居然回答:“求朕下令,不能采取这种方式,也不应在这个时间!”
一口回绝,硬气呀!
群众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这时候一个群众用长矛挑一顶象征自由的红色腓尼基帽,递给国王。贵族看见,很气愤,因为这是侮辱国王。
路易十六接过帽子,戴在头上。群众很满意,不吵了。
这时一个半醉铁匠,往破杯子倒一杯水,递给国王。贵族们气晕了。路易十六接过一饮而尽。
群众欢呼。巴黎市长佩蒂翁及时赶到,向群众喊话,群众自行退去。一场危机化解。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8 00:38:25 +0800 CST  
远在边界军营的拉法耶特,听说群众围攻王宫的种种言行,大惊。他深深觉得,不能让老百姓这么放肆。要是再来几次这样的行为,君主尊严将荡然无存,会危及君主立宪体制。
国王虽然无能,但没有国王,各路英雄野心家将争夺国家最高领导权,国家将陷入战乱,那将是个巨大的悲剧。
他决心严惩带头向国王示威的人,刹住暴乱犯上之风。
他特地从军营返回,登上国会讲台,呼吁严惩暴乱。国会右派鼓掌赞成,左派反对,乱哄哄形不成决定。
拉法耶特深为失望,决定自己干。他去召集忠于自己的国民自卫军,准备查封俱乐部,解散雅各宾派,恢复宪法和王权。
他既统帅过国民自卫军,也统帅过王宫近卫军,深孚众望。只要他一声令下,必定一呼百应。
拉法耶特下令,检阅自卫军。他想以检阅军队的名义集合部队,扑向俱乐部。
检阅日他先到,可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军队,最后陆陆续续只来了不到30人。他曾经忠诚的部下,竟然不理他了。
拉法耶特茫然: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人走茶凉?
就这30人,还意见不统一。拉法耶特极度悲愤,大叹一声,知道王权大势已去,国家将陷入动乱。他复返边界军营,发誓不再回巴黎。
其实,拉法耶特的老部下还是忠于他的。他做梦也想不到,坏他宏图大略的,竟然是路易十六。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8 23:47:07 +0800 CST  
原来,路易十六担心,要是拉法耶特真的保王护宪成功,那外国干涉就找不到借口了,就坏了国王的大事。所以,路易十六派人做自卫军军官的工作,制止他们参加拉法耶特的检阅。
国王夫妇手段真的很高超。国王气走了拉法耶特,王后气走了罗尚博,联手消灭了保王最坚定、最得力的力量。从此之后,国王夫妇犹如无根浮萍,任人宰割了。
取得军事胜利的奥地利,得意洋洋,信心大增,与普鲁士、德意志结成反法同盟,组成14万盟军,由布伦瑞克公爵统帅,进犯法国。
面对外国入侵的巨大危机,法国国民空前团结,即使最坚定的保王党人,也主张抗战。
在强敌压境之下,只有王宫优哉游哉。立法会议员们讨论形势,研究对策,失去权力的吉伦特派,在议会中发言,揭露国王就是引起外敌入侵的罪魁祸首,国王的所作所为,全是叛国行为,提议废黜国王。
议员的言论散入民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巴黎人民纷纷要求废黜国王。在罗伯斯庇尔、丹东等人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发动起义。要求立法会8月9日晚上11时前废黜国王,否则前进攻王宫,也推翻市政府,成立巴黎公社,代替市议会。
立法会命令国民自卫军保卫王宫,国民自卫军总司令芒达负责。
8月9日晚上11时最后通牒时间到来,立法会没有废黜国王,起义军浩浩荡荡向王宫进发,先占领了市政厅。他们下令国民自卫军总司令芒达前来问事。芒达不知道听那边为好,也不知道起义军已经占领市政厅,结果他一到市政厅就被丹东逮捕,刚送出厅就被起义者活活打死。
国民自卫军也被起义军接管,王宫危在旦夕,国王只好逃到立法会。后来义军攻下王宫,迫使立法会废黜了国王,并把国王一家送进监狱。
国王一家,只有呆在监狱,才能保住性命。否则,起义者会找到他们群殴死。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8 23:47:31 +0800 CST  
作者:@做个好学者 来自:UC浏览器 时间:2013-12-18 21:38:06   我最近在看近距离看美国,里面的关于美国成立的知识和楼主写的一样,证明楼主是用心的,同时也觉得美国的成立真的是个奇迹。希望她一直成熟和完善,千万不要被同化!
----------------------------------------------------------------
谢谢肯定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9 09:50:12 +0800 CST  
江 行

秋江水落停孤舟,鸟飞沙净生余愁。
坐怀湘妃风轻过,日照红波一望收。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9 10:37:51 +0800 CST  
作者:@痴情和尚abc 来自:手机版 时间:2013-12-19 13:24:32   你写这本书的资料,是从那些书得来的
------------------------------------------------------
美国通史3种,华盛顿传记5种,杰弗逊传2种,富兰克林传2种,汉密尔顿、亚当斯、潘恩等人传记,独立战争5种、殖民时代的经济3种、重要战役的书若干、立宪的书7种.....等等,约40本书,还有大量网文。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9 15:21:48 +0800 CST  
作者:@-wuhao2425 来自:Android客户端 时间:2013-12-19 15:54:48   回复第17812楼,潇湘观渔

作者:@烟雨迷蒙的春江夜 时间:2013-11-06 13:37:48
潇湘哥哥 我现代史一直学的不大好

想请教哥哥一个问题

哥哥对wang精卫的委曲求全 曲线救国怎么看???
---------------------------------------------------------
缘木求鱼,与虎谋皮。
当时,如果日本能够灭亡zhong国,汪精卫就救不了国;如果日本不能够灭亡zhong国,汪精卫就没有必要通过为日本人做事的办法,来救国。
所以,“曲线救国”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甚至可以理解为一个为了苟且偷生、不惜为奴来求富贵的借口,汪精卫成了汉奸,变成了罪犯。
--------------------------

我觉得算不上汉不汉奸的,无论蒋介石想亲美还是想亲苏还是亲日,都是为了获得对方的支持,稳固自己在国内的位置,这本帐在汪精卫手上也一样,看这自己本来身为国民党元老,却被蒋介石排挤,看着夺权无望,就想跟着日本人看看能不能捞点油水,而且还指望着国内的一些反对蒋介石的军阀能反过来支持他,如果能那样,他不仅能跟日本人谈判,还能成为国民党内真正有实力的一派,结果是什么都没捞到,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落了个骂名,说白了就是一场生意一场赌博,在当时有实力才是王道,有了枪杆子,今天当汉奸,明天当抗日英雄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
差别在于,蒋介石亲美、亲苏,都坚守主权,为我服务。汪精卫放弃主权,经常为别人服务,不算汉奸算什么,标准的汉奸!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9 17:13:23 +0800 CST  
吉伦特派执掌大权,其灵魂人物是一位女人----内政部长罗兰的夫人曼侬。布里索、韦尼奥、加代、比佐等吉伦特派人物,围着她转。
不是吉伦特派的丹东,幸运担任司法部长。
反法同盟军队,在布伦瑞克的统帅下,进攻法国。他们长驱直入,势如破竹。 8月19日攻下边界色当要塞,20日攻下梅斯要塞,21日攻下维尔要塞,24日攻下维隆,30日围困巴黎门户凡尔登。
巴黎一片恐慌。
巨大的危险之下,吉伦特派主张弃城转移。这时丹东巨人般的站起来,大声疾呼,坚守巴黎。若政府逃走,则会民心溃散。丹东表示,愿意带头把妻儿老小叫来巴黎,誓守首都。
大家这才安下心来,征召军队,收集武器,誓死保卫法兰西,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临时士兵高唱《马赛曲》,奔赴前线。
为防止保王党人破坏,丹东在巴黎实行恐怖政策。有种传言,说敌军如攻到巴黎,监狱里的囚犯(多为王党分子)会出来帮助敌人,屠杀人民。于是便把监狱的囚犯杀尽。又对140多名教士进行集体屠杀,血染巴黎街头。
北部战场,迪木里埃统帅的北路军,与布伦瑞克对撼。一交战,布伦瑞克小胜,随即进军巴黎。
情急之下,迪木里埃派沙特尔率军追击侵略军,布伦瑞克怕后路被抄,不得不停顿。迪木里埃抓住这一时机,调整军队,阻挡侵略军。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9 23:29:58 +0800 CST  
9月20日,两军在瓦尔米高地激战。
法军多为新兵,许多人第一次打仗,根本无法有秩序的战斗。相反,反法同盟军训练有素,是欧洲一流军队,布伦瑞克估计可以速胜。
然而,事实刚好相反。
法军新兵虽然是老土,但爱国热情高。战场炮声隆隆,杀声震天,新兵们没有一个怕死的。在白刃战中,一声“国民万岁”,从一个战斗营传到另一个战斗营,响彻全军,声势浩大,反把训练有素的侵略军吓得惊慌失措,军心动摇。
布伦瑞克看呆了。半天反应过来,赶快撤军,否则会一败涂地。
此战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极大地鼓舞了法国全军、全民。
歌德亲眼见证了这场战斗,深受鼓舞,非常激动,他说:
“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由此时此地开始!”
这句名言,后来刻在瓦尔米战役纪念碑上。
战斗正酣之时,国民公会选举,罗伯斯庇尔被选为第一代表。宣布成立共和国。丹东放弃司法部长职务,任议员。国民公会仍由吉伦特派为主。他们认为,君主制已经废除,外国侵略已经打退,宪法已经制定,共和国已经成立,革命已经完成了。
但是,罗伯斯庇尔、丹东为首的激进派,不但想推翻君主制,还想推翻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他们希望革命浪潮一波接一波,荡涤一切旧制度。
这些激进派议员坐在会场最高处,宛如山岳,称为“山岳派”。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9 23:30:27 +0800 CST  
梦母

沉沉深睡梦母迟,历历如真心如撕。
年来匆匆空怀孝,湘江已老水已逝。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20 11:12:22 +0800 CST  
作者:@我爱祖国哈 时间:2013-12-20 14:05:58   潇湘观渔 320楼 2010-06-07 22:17:40
“这样拙劣的几句话也能称之为诗歌?就这点水平还得意洋洋?靠写诗谋生的,有几个成功了?说得不好听,写诗的是乞丐。”
父亲的挖苦让富兰克林一愣一愣的,不知道父亲说得对还是错。冷水一浇,富兰克林对写诗的兴趣大减。
富兰克林结识了一个好朋友约翰.柯林斯。两个人除了爱看书,还喜欢争论,时常面红耳赤,互不服输。口头争了不算数,还写信辩论,非要争个你死我活。
父亲无意中看到了信稿,告诉富兰克林:你......
-----------------------------
楼主这些细节你想象的成分有多大啊?
-----------------------------------------------------
想象的成分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请看富兰克林传记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20 16:44:56 +0800 CST  
英国革命中的一幕又出现了,革命主导者从大贵族--贵族—地主(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水落石出,社会最底层登上了舞台。
无产阶级作为社会的最底层,革命的态度是最坚决的,革命主张是最激进的。但是,正是这一力量,成为推动克伦威尔成为专制独裁者的最大力量。
法国也会这样吗?
请接下来看。
却说路易十六在监狱里,度日如年,但也没有办法。闲来无事,他看起书来。要知道,他的爱好和特长,是制锁和打猎,与书八竿子打不着。可狱中唯一的动物是人,总不能把人做猎物吧。想制锁有没有条件,只有看书喽。
看流行书。
最流行书,莫过于启蒙思想的书。他看伏尔泰、卢梭的书籍。
路易十六看着,看着,越看越惊讶,越看越震撼。
他一直搞不懂,为什么一个财政问题,竟然演变成了一场革命?为什么一直匍匐在国王脚下的贱民,竟然敢冲击国王?为什么一直低人一等的第三等级,忽然敢叫嚣要与第一、第二等级平等?为什么一个三级会议突然间变为国民公会,敢剥夺国王和权贵的权力?为什么自己作为人间至尊,短短两三年间竟成了囚犯?
如梦如幻,目不暇接,白驹过隙,沧海桑田。
一切的一切,原来是启蒙思想搞的鬼。原来法国人思想的革命,已经进行了半个世纪。人民早就想推翻自己,推翻权贵,建立共和制度。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20 23:31:13 +0800 CST  
冤枉啊,自己一直只知道“君权神授”、“朕即国家”,哪里知道还有三权分立、民主共和这些异端邪说。我要知道人民的想法是这样,就不会这么愚蠢地应对叛乱者(革命者)。自己所作所为,完全是把自己一步步往监狱推啊。
泪流满面,一声长叹:
“伏尔泰、卢梭灭亡了法国!”
其实,路易十六的叹息是不对的。因为伏尔泰、卢梭灭亡的不是法国,而是波旁王朝。国家还在,王权已灭。
而且,即使没有这两个人,波旁王朝也可能灭亡,因为路易十四、十五做的缺德事太多了,十六自己也失误连连,非但没有缓解矛盾,反而激化矛盾,波旁王朝灭亡顺理成章。只不过若没有启蒙思想,可能只是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无法演变为共和革命。
路易十六很后悔,后悔没有看畅销书,看热门戏剧,唱流行歌曲,在位十几年都不知道“公知”说了什么,不知道网民在讨论什么,不知道人民在想什么,糊里糊涂就做了冤大头。
正当路易十六长吁短叹的时候,一场决定他生死的争论正在激烈进行着。
怎样对待监狱中的路易十六?总不能无限期关着不处理。
吉伦特派主张保留国王的生命。一则可以做人质,反法联盟不敢全面进攻法国,国内王党分子不敢全面叛乱;二则共和制度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留得国王在,不怕没柴烧;三则出于人道,国王废黜就成了普通人,留下他无害处,又何必要了人家的脑袋呢?
雅各宾派强烈要求处死路易十六,因为他是专制暴君。革命中许多惨案,就拜他所赐,几千条人民要他负责!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20 23:31:38 +0800 CST  

楼主:潇湘观渔

字数:1426373

发表时间:2010-05-04 00: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5 09:03:54 +0800 CST

评论数:3648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