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 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连载]

卡伦的想法是良好的,结果是良坏的。显贵们自然不敢违背国王旨意,但也不愿意赞成,于是耍了个花招,说:改革这事情很复杂,我们决定不了,建议国王召开三级会议,让社会各个阶层共同协商此事。
所谓三级会议,就是国王遇到巨大困难时,召集三个等级代表人物协商国家大事,主要是寻求增加税收,以救燃眉之急。表决时,每个等级一票,三票两胜。但就这么一个会议,很多国王也不愿意开。国王更愿意独裁。上次开三级会议,是175年以前的事情了。
显贵们之所以再提三级会议,是因为他们知道,会议还是以前的会议,但人民已经不是以前的人民。经过启蒙思想的洗礼,人民普遍要求改革国家体制,实行君主立宪,限制君王权力,让民选议会掌政。只要散布召开三级会议的消息,人民代表一定会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来。
显贵们估计,只要听说人民要改革政治体制,国王一定不敢开三级会议,这样,向权贵征税这档子事,就无疾而终了。
算盘打得多精啊。
此时没有几个人知道,这精明算计,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搭进去。
只有以拉法耶特为代表的少数贵族,既赞成新税制,也赞成开三级会议。拉法耶特参加过美国革命,他们见多识广,目光远大,坚决要求推进改革,建立英美国家君主立宪或共和体制。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4 00:00:46 +0800 CST  
三级会议的厉害之处,许多人心知肚明。只有一个人列外,他真的不知道三级会议还有这么多暗货。启蒙思想启蒙了广大人民,偏偏没有启蒙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人。
因为自他老祖宗以来,就信奉“君权神授”、“朕即国家”,君主神圣的思想代代相传,路易十六深信不疑。启蒙思想根本没有纳入王位接班人的培训课程,路易十六对此一无所知。
国王,已经不知道国民的所思所想,还怎么能做到顺应民心。
卡伦也知道局面的危险。前面,重担在身,矛盾在手,自己可谓困难重重。凭直觉感到,自己前途未卜。
但卡伦不愧为高水平的政治家,他一招就解决了自己的难题。
辞职。
就在这风雨将临的时刻,卡伦一拍屁股走人了。反正自己该享受的已经享受了,该捞的捞了,还不走人,就是蠢猪。
厉害啊。
王后物色个这样的人,真是为自己挖坑。
国王思来想去,还是召回内克担任财长。内克凭关系,在金融界借款7500万锂,应付眼前危机。剩下的就看三级会议如何决策了。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4 00:01:12 +0800 CST  
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在梅尼大会堂隆重召开。对百年难得一见的盛事,老百姓为之激动,万人空巷。会场内,仍按等级坐位,一等在右,二等在左,三等在后。在内克的斡旋下,三等级代表翻了一倍。
国王来时,山呼圣安。国王每当这种时刻,总是自信满满、庄严安泰的。但马上他发现有问题了。按惯例,国王讲话时,第三等级代表要免冠下跪,可这次也像一二等级一样,戴冠安坐,已经不把国王当神,且暗暗较劲了。
怎么回事?国王充满疑问。
会议第二天就卡在一个问题上:表决方式。国王和特权等级主张按等级投票,第三等级代表主张按人数表决。双方争执不下,会议无法进行。国王只好下令协调。但协调了五个星期之久,没有结果。第三等级强烈要求平等,一二等级死守特权,对第三等级仍旧瞧不起。两方相持不下。
这是法国特别重要的时刻。
以前,第三等级是社会的下层,自己也觉得低人一等,在教士贵族面前抬不起头,在国王面前战战兢兢。但启蒙思想实在是太厉害了。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大行其道,浸透着启蒙思想的小说、戏剧影响巨大。人生平等的思想让他们在特权阶层面前挺直了腰杆;天赋人权的思想,让他们渴望打破封建奴役,获得自由;三权分立的思想使他们渴望政治改革;人民主权的思想,让他们知道可以反抗。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5 00:11:15 +0800 CST  
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在梅尼大会堂隆重召开。对百年难得一见的盛事,老百姓为之激动,万人空巷。会场内,仍按等级坐位,一等在右,二等在左,三等在后。在内克的斡旋下,三等级代表翻了一倍。
国王来时,山呼圣安。国王每当这种时刻,总是自信满满、庄严安泰的。但马上他发现有问题了。按惯例,国王讲话时,第三等级代表要免冠下跪,可这次也像一二等级一样,戴冠安坐,已经不把国王当神,且暗暗较劲了。
怎么回事?国王充满疑问。
会议第二天就卡在一个问题上:表决方式。国王和特权等级主张按等级投票,第三等级代表主张按人数表决。双方争执不下,会议无法进行。国王只好下令协调。但协调了五个星期之久,没有结果。第三等级强烈要求平等,一二等级死守特权,对第三等级仍旧瞧不起。两方相持不下。
这是法国特别重要的时刻。
以前,第三等级是社会的下层,自己也觉得低人一等,在教士贵族面前抬不起头,在国王面前战战兢兢。但启蒙思想实在是太厉害了。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大行其道,浸透着启蒙思想的小说、戏剧影响巨大。人生平等的思想让他们在特权阶层面前挺直了腰杆;天赋人权的思想,让他们渴望打破封建奴役,获得自由;三权分立的思想使他们渴望政治改革;人民主权的思想,让他们知道可以反抗。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5 00:11:41 +0800 CST  
特别是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的成功,让他们更加坚信,法国必须改革。这次三级会议,第三等级的代表人物,无不以革命为目的,力量空前强大。在会中,他们破天荒地在国王面前不卑膝,敢与特权阶层争高下。
仿佛突然间,法国的政治地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今日之法国,已经不是旧日之法国。酝酿已久的地下岩浆,终于找到一个缺口,即将爆发。
经过5个星期的协商无果之后,第三等级终于爆发了。
6月15日,第三等级自行开会,决定转型为议会。领袖西耶哀士修士宣布,第三等级大会就是代表全体国民的议会,掌握国家权力,废除等级,欢迎教士和贵族代表参加。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革命,要把国王和特权阶层的权力全部夺过来,建立宪政体制。
6月17日,发表建立国民议会的声明,表明以和平手段完成革命。教士阶层发生分化,部分教士加入国民大会。
广大国民听说,欢欣鼓舞。王族和贵族则大惊失色。国王面对如此炫目的巨变,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族显贵不甘心,向国王进言,取消三级会议。路易十六下令以修缮会议厅为名,关闭三级会议大厅。
国民议会代表还以为国王要解散他们,无不义愤填膺,冒雨转移到网球庭(国王打完网球的地方),选举巴伊为主席,集体签名宣誓:“在宪法制定和巩固之前,我们决不解散!”
革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国王又把网球庭关闭了。国民议会转到圣路易教堂大厅开会,出人意料的是,绝大多数教士代表也加入了国民议会。还有2名贵族代表加入。
可见,路易十六王朝气数已尽。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5 00:12:02 +0800 CST  
历史的关键时刻,就看国王的选择。如果顺应时势,无疑会实行君主立宪,国王有可能还会保留部分权力。
但国王不明形势,选择武力打压。
他下令打开三级会议大门,继续开会。在会上,他一改此前的温和形象,严令三个等级分开开会,声明不经过他批准,任何草案、决定都无效……
国王、贵族和部分教士离开后,国民议会的代表坐着不动。大司仪官前来重申国王命令,国民议会主席巴伊直言回答:
“代表国民的会议,不能接受任何命令!”
米拉波伯爵也大声说:“回去告诉国王,我们是全国人民推举到这里来的,只有刺刀才能使我们离开!”
人民代表为人民,再也不听国王的了。
山崩地裂。
国王听闻,满目惊讶,想不到国民议会完全不理会他了。这还得了,反了你了。他下令近卫军,武力驱散第三等级代表。
近卫军准备进入大厅,忽然看到一位将军站厅外,横剑挡路,以一个人对峙全体近卫军,把他们挡在门外。
好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其实近卫军一枪就可以崩了他。
这个人置生死于度外,真英雄!
拉法耶特!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5 00:12:25 +0800 CST  
两边对峙。
国王听说,担心伤了里面的贵族,下令撤兵。
关键时刻,国王立场后退,非但得不到人们的称赞,反被认为懦弱无能,革命者声势高涨。第二天,大多数教士和47名贵族加入国民议会。
该狠时不能狠,该软时不会软,国王已经不能给人力量感,导致人心浮动,连他的军队也军心不稳。
国王压力山大,暗中调来2万外籍士兵,准备镇压。第三等级也组织近卫军,对抗国王。
7月11日,国王罢免内克财政大臣职务,准备流放。巴黎的群众闻知,群情激愤。迅即又听说同情第三等级的奥尔良公爵也被流放,群众掀起怒潮。大家以栗子树叶做帽徽,统一识别,集体游行,与龙骑兵发生流血冲突。被国王禁闭的近卫军团士兵同情群众,他们冲出营房,击溃龙骑兵。外籍军团怕死,不再服从镇压的命令,保王势力大损。
群众得此教训,纷纷组织军队,查找枪炮,制造武器。他们听说外籍军人还将镇压,巴士底狱大炮对准居民区,群情激昂,于14日攻下巴士底狱,把已经投降的巴士底典狱长和士兵处死,放出政治犯。然后占领市政厅,枕戈待旦。
一场政治革命演变成了流血斗争。
一场本应该是理性的改革,演变成了失去理智的疯狂武斗。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5 23:56:10 +0800 CST  
身在凡尔赛的路易十六还不知情,第二天近臣利昂古尔公爵才告诉他。当他听到“暴民攻陷巴士底狱,占领市政厅”时,睁大眼睛,十分吃惊,问道:“他们想干什么,这不是叛乱吗?”
利昂古尔回答:“不,陛下,这是革命!”
路易十六一脸茫然:我只想解决财政问题,怎么就变成了一场革命了?
“革命?他们想干什么?”
利昂古尔望着国王那无辜的神情,心里又是可怜又是好笑,回答:“陛下,平民想掌握政权,与陛下共治法兰西,还想与贵族平起平坐。他们已经攻陷巴士底狱,占领市政厅,下一个目标,就是凡尔赛宫。”
路易十六一听下个目标就是他,十分紧张:“朕如何是好?”
利昂古尔对国王说,要公开宣布站到国民议会一边,获得人民拥戴,才能稳固王位,如果继续强硬,会招来不测之灾。
路易十六一时茫然不知所措,只好同意。随即亲往国民议会,宣布撤离军队,和人民一道,拯救法兰西。他的表态,得到议员的热烈欢迎。议员们不约而同,全体起立,高呼:
“国王万岁!”
然后自发护送国王返回凡尔赛宫。人民听说后,万众欢腾,由怨恨国王转为拥戴国王,一路欢送国王回宫。
16日,国民议会任命拉法耶特为国民自卫军总司令、巴伊为巴黎市长。国王罢免大臣,召回内克。
17日,国王移驾巴黎,受到巴黎官民的欢迎。市长巴伊把巴黎城的金钥匙,献给国王。
此时此刻,世界是美好的。如果事情就此打止,那革命就成功了。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5 23:56:37 +0800 CST  
可是,巴伊说出了以下几句话:“陛下,我把善良巴黎之钥匙敬献给你,这是献给亨利四世的同一把钥匙。亨利四世征服了他的人民,今天,人民征服了他们的君主!”
巴伊的话,无疑是名言。但却是对国王的巨大侮辱。路易十六听后,深感屈辱。再看看巴伊,按传统他致辞时要对国王免冠下跪,可他昂首挺胸,威势明显胜过国王。
国王惶惑了:怎么回事?难道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就这样失去了吗?
一股强烈的失落感充溢他的心里,他心有不甘。
随后在市政厅大厅,路易十六被迫接受了象征革命的红白蓝三色帽徽,戴上这个帽徽,表明君主权力已去,只成为国家统一的象征。
路易十六感到憋屈:以前,从来都是自己命令别人,别人不敢啰嗦半句;现在,下人却欺负到自己的头上,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在他被迫戴上帽徽的那一刻,决定反击,讨回自己的一切。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6 00:05:58 +0800 CST  

我们的国家失去了最伟大的儿子,我们的人民失去了一位父亲。
------南非总统祖马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6 21:51:45 +0800 CST  
曼德拉“不再属于我们,他属于千秋万世”----奥巴马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6 21:56:32 +0800 CST  
今晚不更新,纪念这位伟人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6 22:32:04 +0800 CST  
可形势远非国王形象的那么乐观。巴黎的老百姓革命革来革去,发现胜利来得太快了,巴士底狱攻占了,市政厅占领了,国王让步了,内克就要回来了,再也没什么事情可干了。
本来也是这样,革命到这个程度,君主立宪制度即将建立,大革命任务确实基本完成了。
革命群众闲得无聊,不知道谁喊一声:“我们要报仇,要与那班骑在我们头上的贵族老爷们算账去!”
一喊群众情绪就来了,纷纷找贵族报仇,碰见贵族就抓,就砍,吓得王公贵族们纷纷逃亡。路易十六也想逃,担心被杀,但又顾及自己一走,国民议会会立弟弟为摄政王,危及自己的王位,最后他决定暂时不走。
国民议会很忙,8月制定了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路易十六借此机会,暗中把忠于国王的弗兰德旅团调来凡尔赛宫,保卫王室。往后亲自慰问旅团官兵。不想此事泄露,革命家马拉在报上揭露:“此是宫廷阴谋,是镇压革命的前奏。”
恰巧此时,巴黎周围发生大饥荒,流民涌入巴黎,导致粮食紧缺,面包都很难买到。丹东、马拉等人,鼓动流民和巴黎市民找国王要面包。群众不明就里,真的集中起来,浩浩荡荡向凡尔赛进发,把路易十六一家“请”到了巴黎。
路易十六被群众劫持,心里茫然,不知道前方命运如何。革命领袖们也对群众大规模运动感到惊讶,不知道如何引导这场革命,对革命前景一片混沌。
这时候,一个“算命先生”出现了。他给这场革命批的“八字”是:发生内战、外国干涉。
准确率:100%。
这个人的名字叫杰弗逊。革命之时,他正任美国驻法大使。就在国王劫持去巴黎的时候,杰弗逊正到海口登船回国。
他之所以神人一样,能算准法国革命的趋势和命运,是因为他亲眼目睹了这场革命。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8 00:43:02 +0800 CST  
不单是因为他目睹了这场革命,还因为他有足够的水平审视这场革命。
1787年7月召开显贵会议(名流会议)前,政治上很活跃的显贵----拉法耶特,请教杰弗逊,显贵会议该怎么开才好。
好像成心要比较似的,美国此时也在筹备立宪会议。
杰弗逊在美国立宪之前,就向拉法耶特建议,法国要学习英国,争取建立一个两院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但显贵会议开成了一个只研究财政问题的会议,杰弗逊有点失望。
凭此一点,就可以看出,法国显贵中,缺乏高瞻远瞩的政治家。
1788年夏天,政府与法院就财政问题斗得不可开交,贵族强烈维护自己的利益,即使得罪国王也在所不惜。杰弗逊看出,将来法国政改,如果只限制国王的权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限制贵族权力,否则,贵族也会象国王一样,推行暴政。只有让人民参与,才能消除暴政。
夏末,国王和政府同意召开三级会议,杰弗逊非常高兴。他满心以为,这次会议是国王“把权利一个接一个送给国人”的开始,他对仁慈宽厚的年轻国王很有好感,相信在国王开明的领导下,法国会和平推行改革,君主立宪制度会自热而然瓜熟蒂落。他估计:“这个国家大概二三年以内,会享有一个相当自由的宪法,而且不会流一滴血。”
这是多么和谐美好的愿景!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9 00:26:06 +0800 CST  
可惜,他算对了前半部分,没有算对后半部分,也把国王想象得太完美了。
但不久,他就算对了后半部分。他经过了解,发现法国从国王到人民不像美国人,有自治的传统,美国人自由民主惯了,官场也理解,搞共和制水到渠成。可法国老百姓呢,自古受王权专制压制,没有民主传统,从没有享受过自由,老百姓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若改革过急,人民是否能够享受这么大的自由,还是个问题。
宫廷那边,以前从来没有放过权,现在要它放权于民,肯定不愿意,改革太急“会惊吓宫廷,导致宫廷诉诸武力,并且只是依靠武力。”
太准了。无论是对国王贵族,还是对老百姓,都算得奇准。
神了。
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召开,杰弗逊在夏天,几乎天天往凡尔赛跑,时常溜进第三等级的会议室听大家讨论。发现第三等级讨论很热烈,发言的比听众更多。
在三个等级为到底按人数表决还是按等级表决较劲的时候,杰弗逊建议拉法耶特,可采取妥协的办法,由特权阶层组成一个议院,非特权阶层组成另一个议院,这样好议事。也就是仿照英国做。
但没有被接受。
杰弗逊是一个极力主张民主的人,但在法国革命上,他却惊人地考虑特权阶层的利益,好像与他一贯的主张不符。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9 00:26:28 +0800 CST  
但是,杰弗逊也是一个很实际的人。针对法国现状,革命必须通盘考虑全国各个阶层,包括特权阶层,否则就会沦为阶级斗争。逼反了特权阶层,就会陷入流血。这是最坏的结局。
杰弗逊还为国民会议起草了一份宪法草案,法国人一看,内容非常保守,就没有采用。
7月14日,人民攻下巴士底狱,杰弗逊一生都想看到人民武力反抗暴政,这天终于实现了。整个巴黎杀声四起,乱哄哄的,杰弗逊美梦成真,睡得特别香甜。
一觉醒来再观察革命群众,他发现,群众的素质实在是太低了----愚昧、迷信、好斗。这样的群众,不宜直接参加国家管理。
当时的一般群众吃饭都成问题,不可能能接受教育,所以素质只会是这么个样子。
8月26日国民议会发表《人权宣言》,这份宣言是由拉法耶特起草的,多次征询过杰弗逊的意见,可以说,法国《人权宣言》,在核心理念上,是美国《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人权宣言》的翻版和升华。
27日,开始起草宪法。宪法起草委员会内部争论得很激烈,温和派主张制定一部英国式宪法,国王对立法有绝对的否决权;共和派主张一院制,国王服从议会,没有否决立法的权力。两派争执不下,拉法耶特怕决裂,就请两派到杰弗逊家请教。
两派在杰弗逊家中,持续争论了一天,最后共和派占上风。议定立法机关一院制,由人民选出;国王对法案不能直接否决,但可以有搁置权;贵族则被降到无足轻重的无权地位。
立法机关如果参考英美模型,应该是两院制。但革命者认为,英国两院包含贵族院和平民院,法国革命要取消特权阶层,也就不存在设立一个贵族院,一院就够了;美国生搬硬套英国的两院制,分割了立法权,不好,。
这一天,是法国革命最重要的一天。
之所以讲这一天最重要,是因为这一天决定了这次革命的命运。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09 01:14:39 +0800 CST  
这天,确定立法归议会,行政归国王,司法归法院,完全三权分立。
但如果是亚当斯看到这个宪法构架,会痛批。
这个制度安排,存在重大缺陷。
缺陷在于:三权分立了,制衡却有限。
1.亚当斯历来反对一院制议会。民选议会,能充分反映民意,也会充分反映群众情绪。正常情况下没事,可一旦遇到非常时期,民众情绪高涨,民意偏激甚至错误,议会也会通过偏激错误的法案。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个机构制约它。如果是两院制,就能有机会纠正民意之错。
没有制约的机构,谁掌握了它,谁就可以利用它搞集权、搞专制、搞独裁。后来的历史证明,一院制害了法国革命。
2.亚当斯高度重视控制暴力和军权。华盛顿当上总司令,就被亚当斯设立的制度控得死死的。法国却没有,革命后任由暴力横行。宪法对制约暴力这个问题几乎无视。历史有个铁律:如没有制约,暴力民主必然带来独裁。
3.共和宪法特别注重社会各阶层和解,兼顾各方利益。亚当斯为马萨诸塞制定的宪法,就体现了这种精神。但法国宪法完全推翻了第一、第二等级,把他们的利益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际行动中,群众又把特权等级作为敌人,施以刀剑,逼反了他们。
杰弗逊经过观察,得出结论,法国革命要成功,革命者必须团结温和的保王党人(理性的贵族),团结温和的共和主义者(理性的群众),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来自旧贵族和暴民的夹攻,确保革命顺利成功。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1 23:32:27 +0800 CST  
但法国革命的行动刚好相反,所以杰弗逊批的八字是“发生内战,外国干涉”。
要是亚当斯在场,他批的八字应该是“流血革命,独裁收场”。
体制决定命运。法国革命又是一面镜子。
9月,杰弗逊离法归国,把忧虑留在了法国。
他走后,他所担心事,一一变成现实。
国王被挟持到巴黎后,不得不“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也日渐喜欢上国王一家。国王哀叹尊荣不再,心里时刻想从困境中脱身,寻找力量恢复至尊无上的地位。
他的心思,恰好与另外一人相合----米波拉,一位革命领袖。米波拉看到国王落难,心生奇想:要是自己能把国王救出去,国王肯定会投桃报李,任命自己为中央大臣。
大臣,那可是十分荣耀的职务,那个不想当呢?
革命者,并非人人信念单纯。
他主意已定,就设法取得王后信任,献上妙计:趁国民议会松懈,暗中训练精干军队,杀掉拉法耶特和巴伊市长,逃出巴黎。
王后真的实行此计,而且进展良好。很快训练了3000军人,然后实施暗杀计划。
本来是可以成功的,几乎是只有一步之遥。
就是这一步之遥,永远跨不过去。
原因很简单,王室招募的士兵里面,有个是拉法耶特的内弟。
一实施,就事泄失败。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1 23:32:50 +0800 CST  
拉法耶特和议会处决王家军事头领,加强国王一家的看管,不留一丝漏洞。
生性活泼风流的王后困在家里,难熬。有一天她召见拉法耶特,请求拉法耶特打开寝宫后面茶园旁边的小门,撤去看守。拉法耶特当然不肯。王后说,她希望好友腓森伯爵能够经常来看她。
拉法耶特一听腓森这个名字,脸红耳赤,因为大伙传言,此腓森是王后的情人。王后厚颜无耻,他拉法耶特还为之羞惭。
不过转眼一想,王后也可怜,国王这方面不行,路人皆知。据传国王结婚七年不能圆房,后来做了手术才勉强成事。美丽活波的王后有情人也可以理解。
王后有求,拉法耶特盛情难却。要知道,王后为一国之尊,从来就是命令人,没有求过人。在王后的一再请求下,拉法耶特一瞬间动了恻隐之心,同意了。
几日后(1790年2月20日),国王的两位姑姑偷偷出走,人们议论纷纷。拉法耶特大惊,急忙来看那小门,发现不像国王姑姑的出逃之路,这才缓过神来。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宪法通过并开始实施,国民议会改为制宪议会,国家、郡、县三级议会和法庭都已经成立,教产开始出卖,君主立宪制开始生根。
国王负责行政,有大臣任免权,有议会法案否决权,有对外宣战与议和权,看起来还不错。但与革命前相比,差别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国王虽说还有这权那权,可抵不上一个权----人身自由权。国王一家被制宪议会看管得死死的,很不爽。特别是王室经费定为每年2500万锂----这个数字不小,但与革命前比起来,差得太远了----那个时候想花就花,天下财富都是王家的,没有限制。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6 00:04:19 +0800 CST  
国王时常想逃出牢笼,但被看守得插翅难飞。
大家都知道国王的心思,马拉甚至在他办的《人民之友》报刊上预言,国王会在1791年6月20日出走,所以防之甚严。有次国王按例去圣克路过圣诞,被老百姓堵回来了,怕他逃走。
马拉的预言就像如今世界末日的预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饶有兴趣地等着这一天,看马拉的预言对不对。
1791年6月20日到了,一切如常。晚上11点,雅各宾俱乐部开完会,领袖丹东、卡米尔、弗雷隆三人打趣,看国王是否真走了。
卡米尔:嘿,我们干脆守在王宫门口,看马拉神奇的预言对不对?那家伙的预言,向来准确。
弗雷隆大笑:别神经过敏了,巴黎守得那么严,国王插翅难飞。
丹东忽然神秘地说:“切莫瞌睡,必须警惕已露头的危险”。
卡米尔、弗雷隆笑得花枝乱颤,因为丹东刚才那句话,是他在会上演讲的最后一句话,用在此时,天衣无缝地贴切。
笑话之后,三人回家睡了。
此时此刻,国王一家,从那小门,偷偷出走。筹划此次出逃的,正是王后情夫腓森。他与拥有军队的保王派布耶侯爵联络,由后者沿路部署军队、驿马、骑哨,护卫国王北逃。
路易十六一路顺风,跑了两天。不想公主高烧昏迷不醒,不得不停车寻医,路人围观,没人认出,耽搁时间5个小时。等到下一站已是深夜11点,预备接头的马车不见,需要现在的马夫继续驾车。马夫太累不肯,国王拿出一枚金路易。马夫见此高价,十分惊喜,竟然胃口大开,要两枚。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12-16 00:04:52 +0800 CST  

楼主:潇湘观渔

字数:1426373

发表时间:2010-05-04 00: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5 09:03:54 +0800 CST

评论数:3648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