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近代陨星录一一英杰十七传


临 江 仙
(陶荻子夫人邀集陶然亭话别。紫英盟姊作擘窠书一联以志别绪。)

驹隙光阴, 聚无一载; 风流云散, 天各一方。不禁黯然, 于焉有感。时余留日游学, 紫英又欲南归。 把酒论文欢正好, 同心况有同情。《阳关》一曲暗飞声。离愁随马足, 别恨绕江亭。 铁画银钩两行字, 歧言无限丁宁。相逢异日可能凭? 河梁携手处, 千里暮云横。


附注: 此词作于北京。1904年5月, 秋瑾即将赴日留学, 而盟姊吴艺瑛也即将离京南归。女友陶荻子、吴芝瑛陶然亭设宴饯别。吴芝瑛当场手书“英雄尚毅力, 志士多苦心”一联相赠, 而秋瑾作此词作为对几位好友及饯别宴会的答谢, 同时包含有离情别意。全词感情诚挚, 语言生动。(11)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1-26 14:17:25 +0800 CST  

如 此 江 山

萧斋谢女吟《愁赋》,潇潇滴檐剩雨。知己难逢, 年光似瞬, 双鬓飘零如许。愁情怕诉, 算日暮穷途, 此身独苦。世界凄凉, 可怜生个凄凉女。

曰归也归何处? 猛回头祖国, 鼾眠如故。外侮侵凌, 内容腐败, 没个英雄作主。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 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 都为吾故土。



附注: 此词作于日本留学时期。经过一个时期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和学习, 使秋瑾更清楚认识了世界形势, 明白中国当时所处的极为险恶的处境。诗人感到必须奋起救国, 因此在词中大声疾呼, 希望天下爱国的中国人团结起来拯救祖国的危亡。从这首词中, 又一次表现了秋瑾强烈的爱国之心。(12)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1-27 18:08:32 +0800 CST  

鹧 鸪 天

祖国沉沦感不禁, 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 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 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龙泉壁上鸣



附注: 此词作于日本留学时期。由于“祖国沉沦”,故只身来到异国他乡,为的是寻找“知音”(志同道合者)。为了救国, 敢于流血牺牲。秋瑾在此词中,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及舍身为国的决心。(13)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1-28 15:58:41 +0800 CST  

沁 园 春 - 《 和鸾集 》题词

一卷瑶章, 看向窗前, 凝芬齿牙。羡联吟才敏, 齐驱道韫; 唱随福大, 得傍秦嘉。好句同搜, 奇文偕赏, 侥幸如卿洵足夸。有多少, 遇王郎天壤, 辜负才华。

词佳彩笔生花, 恍似见, 披笺对碧纱。笑唾残绒缕, 闲评花柳 ;拈来古调, 细谱琵琶。写韵楼空, 掌书仙去, 莫是昙花坠劫耶? 生修得, 此龙孙挺秀 ,兰玉森芽。



附注: 此词作于北京。1904年年初, 秋瑾曾短时期担任过江亢虎家的家庭教师, 在他家中见到了《和鸾集》的手抄本。《和鸾集》的作者为李乔松, 是江亢虎的学生的祖母, 江亢虎当时正在京师大学堂任教。秋瑾读了《和鸾集》后深为赞赏, 于是题了这首词, 词中多用典故 。又: 李乔松, 浙江新昌人, 举人卢荣桂之妻, 工诗画。著作有《和鸾集》,曾在1937年以木刻版问世。(14)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1-29 15:46:48 +0800 CST  

滿 江 红 - 中秋夕无月, 屈指三年。今年喜见之, 不可无词以记, 赋成此解。

客里中秋 ,大好是庭前月色。想此夕平分秋景, 桂香催发。斗酒休辞花不醉, 双螯喜向樽前列。算蟾光难得似今宵, 清辉澈。

移篱菊, 芬芳接。歌《水调》, 唾壶缺。问楼头谁倚? 玉箫吹彻。风味何人能领略? 襟怀自许同圆洁。把幽情暗自向嫦娥, 从容说。



附注: 此词作于湖南。这是一首颂月词, 描写了中秋佳节的种种家事活动, 如饮酒、食蟹、赏菊、唱歌、吹箫等等。但其中心的意思, 仍是最后所说的“襟怀自许同圆洁。把幽情暗自向嫦娥, 从容说。”所谓“幽情”, 即是指内心的情怀。(15)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1-30 17:56:16 +0800 CST  

(三) 歌 词 5 首:


读《 警钟 》感赋


此钟何为铸? 铸以警睡獅。狮魂快归来, 来兮来兮莫再迟! 我为同胞贺, 更

为同胞宣祝词。祝此警钟命悠久, 贺我同胞得护持。

遂见高撞自由钟, 树起独立旗, 革除奴隶性, 抖擞英雄姿。伟哉伟哉人与

事, 万口同声齐称《警钟》所恩施!



附注: 这首歌词作于1904年春。当时上海出版了《警种日报》, 蔡元培、陈去病、刘光汉等任主编或编辑。报纸以“抵抗外悔, 恢復主权”为宗旨, 又经常发表爱国主义的诗文, 报头之下画有一个钟, 以示“警钟”之意, 是继《苏报》以后又一份具有革命倾向的报纸, 故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秋瑾在读了此报后, 很受感动, 认为这正是大众所需要的一张报纸, 故写了这首歌, 以示祝贺。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01 14:23:35 +0800 CST  

勉 女 权 歌


吾辈爱自由, 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 岂甘居牛后? 愿奋然自

拔, 一洗从前羞耻垢。若安作同俦, 恢复江山劳素手。

旧习最堪羞, 女子竟同牛马偶。曙光新放文明候, 独立占头筹。愿奴隶根

除, 智识学问历练就。责任上肩头, 国民女杰期无负。



附注: 这首歌词写于日本。秋瑾自从1904年夏天到达日本以后, 在一位日本友人(服部繁枝)的帮助下, 很快进入日本东京实践学校学习。学校里除了规定的课程以外, 还设有音乐课, 配备了风琴。对于音乐秋瑾也很爱好, 她逐渐基本上学会了谱曲。因此又创作了几首歌词。在这首歌词中, 秋瑾号召全国的女同胞为男女平等而奋斗, 要摆脱“牛马”的处境, 努力学习, 成为独立自主的国民女杰。


待续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02 14:22:58 +0800 CST  

同 胞 苦 (四章)


同胞苦, 同胞之苦苦如苦黄莲。压力千钧难自便, 鬼泣神号真堪怜。吁嗟

乎! 地方虐政猛如虎, 何日复见太平年? 厘卡遍地如林立, 巡丁司事亿万千。

凶如豺狼毒如蛇, 一见财物口流涎。我今必必必兴师, 扫荡毒雾见青天。手提

白刃觅民贼, 舍身救民是圣贤。




同胞苦, 同胞之苦苦如苦黄莲。暴政四播逞奸蠹, 民贼相继民呜咽。庚子

创禍一二臣, 今日同胞受熬煎。赔款四百五十兆, 竭我膏脂以付钱。我今必必

必兴师, 扫荡毒雾见青天。手提白刃觅民贼, 舍身救命是圣贤。




同胞苦, 同胞之苦苦如苦黄莲。鞭笞同胞同犬马, 民贼自待若神仙。烟膏

有捐酒有捐, 房捐铺捐无不全。袜履之微皆取捐, 一草一木不宽便。我今必必

必兴师, 扫荡毒雾见青天。




同胞苦,同胞之苦苦如苦黄莲。苦敛一倍复数倍,托名赔款自私焉。吁嗟乎!

天日惨淡冤气塞,此罪此恶难洗湔。愿我同胞振精神,勿勿勿勿再醉眠。我今必

必必兴师, 扫荡毒雾见青天。



附注:上面这首歌词(四章)写于从日本归国以后。此时的秋瑾已加入同盟会, 同时与国内一些具有革命倾向的各大帮会组织有所联系接触, 目的是蓄积力量举行武装起义。在这首歌词中, 秋瑾揭示了清朝统治者对内横征暴敛, 对老百姓敲骨吸髓, 残酷压迫。对外则奴颜婢膝 ,割地赔款。明确宣告: 为了解救苦难的同胞, 自己决心举兵起事, 推反这个黑暗王朝, 同时号召同胞快快觉醒。


待续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03 19:18:51 +0800 CST  

支 那 逐 魔 歌


四邻环绕欲逐逐, 失权割地无时止, 这等人儿还昏昏, 如梦如醉如半死。

吁嗟乎! 我国精华渐枯竭, 奈何尚不振衣起? 无心无肝无脑筋, 支那大魔首推

此。



附注: 这首歌词作于从日本归国之后。这是一首通俗性的歌谣, 诗人对当时的国际环境, 以及国内一些中国人的精神和生活状态, 作了一针见血的揭露。指出“无心无肝无恼筋”, 是中国的“大魔”。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05 15:01:55 +0800 CST  

叹 中 国


叹我国不及西国好, 叹古时兴盛现萧条! 岂是苍苍不济我? 故而把这毒雾塞

空霄。

我同胞赋性本完美,为何难把白人超? 只因囚在这黑暗牢狱里, 把这神圣

遗裔尽磨销。



附注: 写作这首歌的背景、主题及时间, 基本同前词。但这首歌可以看作是对前一首歌的补充, 着重指出中华同胞本性完美, 但是被长时期的黑暗专制统治扭曲了人性。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06 14:21:43 +0800 CST  

( 四) 文 选

演 说 的 好 处

……现在我们中国, 把做官当做最上等的生涯。这种最上等的人, 腐败不堪: 今日迎官, 明日拜客; 遇着有势力的, 又要去拍马屁; 撞着了有银钱的,又要去烧财神; 吃花酒, 逛窑子, 揣上意, 望升官: 种种想头, 还忙个不了, 那里还有功夫去用心在报纸上呢? 并且报上的话, 与他水火不相投, 为什么要去看他呢? 中等的人, 做做生意, 也没有看报的思想。那些下等的人, 更不消说了,一万里头, 能有几个认得字呢? 既然不认得字, 拿了报还不知是横看是竖看呢; 况且他们也不晓得报中的好处。就是有认得几个字的人, 报中议论又解不透, 何苦月月花钱去买报看呢。所以开化人的智识, 非演说不可; 並且演说有种种利益。

第一样好处: 是随便什么地方, 都可随时演说。第二样好处: 不要钱, 听的人必多。第三样好处: 人人都能听得懂, 虽是不识字的妇女、小孩子, 都可听的。第四样好处: 只须三寸不烂的舌头, 又不要兴师动众, 捐什么钱。第五样好处: 天下的事情, 都可以晓得。西洋各国, 演说亦为一种学问。岂非因演说一事, 世界上大有关系么?

如今我国在日本的留学生, 晓得演说的要紧, 所以立了一个演说练习会;又把演说的话刻了出来, 把大家看了, 可以晓得些世界上的世情, 学界上的学说。唉! 列位不要把这演说会看轻了, 喚醒国民, 开化智识, 就可以算得这个演说会开端的了。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07 13:56:10 +0800 CST  

《 中国女报 》发刊词

世间有最凄惨、最危险之二字曰: 黑暗。黑暗则无事非, 无闻见, 无一切人间世应有之思想、行为, 等等。黑暗界凄惨之状态, 盖有万千不可思议之危险。危险而不知其危险, 是乃大黑暗。黑暗也, 危险也, 处身其间者, 亦思所以自救以救人欤? 然而沉沉黑狱, 万象不有; 虽有慧者, 莫措其手。吾若置身危险生涯, 施大法力; 吾毋宁脱身黑暗世界, 放大光明。一盏神灯, 导无量众生, 尽登彼岸, ……

夫含生负气, 孰不乐生而恶死, 趋吉而避凶? 而所以陷危险而不顾者, 非不顾也, 不之知也。苟醒其沉醉, 使惊心万状之危险, 则人自为计, 宁不胜于我为人计耶? 否则虽洒遍万斛杨枝水, 吾知其不能尽度世人也。然则曷一念,我中国之黑暗何如? 我中国前途之危险何如? 我中国女界之黑暗更何如? 我女界前途之危险更何如? 予念及此, 予悄然悲, 予抚然起, 予乃奔走呼号于我同胞诸姊妹, 于是而有《 中国女报 》之设。

夫今日女界之现象, 固于四千年来黑暗世界中稍放一些光矣; 然而茫茫长路, 行将何之 ? 吾闻之:“其作始也简, 其将毕也钜。”苟不确定方针,则毫厘之差, 谬以千里。殷鉴不远, 观数十年来, 我中国学生界之现状, 可以知矣。当学堂不作, 科举盛行时代, 其有毅然舍高头讲章, 稍稍习外国语言文字者讵不曰“新少年, 新少年”? 然而大道不明, 真理未出, 求学者类皆无宗旨, 无意识, 其效果乃以多数聪颖子弟, 养成翻译、买办之材料, 不亦大可痛哉!

十年来, 此风稍息, 此论亦渐不闻; 然而吾又见多数学生, 以东瀛为终南捷陉, 以学堂为改良之科举矣。今且考试留学生, “某料举人”、“某科进士”之名称, 又喧腾于耳矣。自兹以后, 行见东瀛留学界, 蒸蒸日盛矣!呜呼! 此等现象, 进步欤? 退步欤? 吾不敢知。要之, 此等魔力必不能混入我女子世界中。我女界前途, 必不经此二阶级, 是吾所敢决者。然而听晨钟之初动, 宿醉未醒; 睹东方之乍明, 睡觉不远。人心薄弱, 不克自立; 扶得东来西又倒, 于我女界为尤甚。苟无以鞭策之, 纠绳之, 吾恐无方针之行驶, 将旋于巨浪盘涡中以沉溺也。然则具左右舆论之势力, 担监督国民之责任者,非报纸而何? 吾今欲结二万万大团体于一致, 通全国女界声息于朝夕, 为女界之总机关, 使我女子生机活泼, 精神奋飞, 绝尘而奔, 以速进于大光明世界。为醒狮之前驱, 为文明之先导, 为迷津筏, 为暗室灯, 使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异彩, 使全球人种, 惊心夺目, 拍手而欢呼。无量愿力, 请以此报创。吾愿与同胞共勉之!




附注: 1906年夏天, 由日本回国的秋瑾辗转到达上海,着手准备创立一家报纸, 报纸名曰《 中国女报 》。该报以女性读者为主要对象。但办报过程并不顺利, 首先是需要大量资金,利用招股办法, 认购者却廖廖无几。后来幸亏由徐自华等好友赞助,才得以出版。《 中国女报 》第一期出版于1907年1月14日,第二期出版于1907年3月4日。第三期尚在筹备之中,秋瑾已被捕罹难。后来由陈志群继承遗愿,又编辑出版了三期。上面的“发刊词”,初用文言写作,后来又用白话重刊一次。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08 14:45:34 +0800 CST  

敬 告 姊 妹 们


我的最亲爱的诸位姊姊妹妹呀, 我虽是个没有大学问的人, 却是个最热心去爱国、爱同胞的人。如今中国不是说道有四万万同胞吗? 但是那二万万男子已渐渐进了文明新世界了,智识也长了,见闻也广了,学问也高了, 身名是一日一日进了: 这都亏得从前书报的功效呀。今日到了这地步, 你说可羡不可羡呢所以人说书报是最容易开通人的智识的呢? 唉! 二万万的男子,是入了文明新世界, 我的二万万女同胞, 还依然黑暗, 沉沦在十八层地狱, 一层也不想爬上来。足儿缠得小小的, 头儿梳得光光的, 花儿、朵儿, 札的、镶的, 戴着; 缎儿、绸儿, 滚的、盘的, 穿着; 粉儿白白、脂儿红红的搽抹着。

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 穿的、吃的全靠着男子。身儿是柔柔顺顺的媚着,气虐儿是闷闷的受着, 泪珠是常常的滴着, 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 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试问诸位姊妹, 为人一世, 曾受着些自由自在的幸福未曾呢? 有那安富尊荣、家资广有的女同胞, 一呼百诺, 奴仆成群, 一出门, 真个是前呼后拥, 荣耀得了不得; 在家时, 颐指气使, 威阔得了不得, 自己以为我的命好, 前生修到, 竟靠着好丈夫, 有此尊享的日子。外人也就啧啧称羡, “某太太好命”、“某太太好福气”、“好荣耀”、“好尊贵”的赞美。却不晓得他在家里何尝不是受气受苦的! 这些花儿、朵儿,好比玉的锁, 金的枷, 那些绸缎好比锦的绳, 绣的带, 将你束缚的紧紧的。那些奴仆, 直如牢头禁子看守着。那丈夫不必说, 就是问官、狱吏了。凡百命令皆要听他一人喜怒了。

试问这些富贵的太太奶奶们, 虽然安享, 也没有一毫自主的权柄罢咧? 总是男的占主人的位子, 女的处了奴隶的地位, 为着要依靠别人, 自己没有一毫独立的性质。这个幽禁闺中的囚犯,也就自己都不觉得苦了。

诸位姊妹, 天下这奴隶的名儿, 是全球万国没有一个人肯受的, 为什么我姊妹却受得恬不为辱呢? 诸姊妹必说:“我们女子不能自己挣钱, 又没有本事,一生茉辱, 皆要靠之夫子, 任受诸般苦恼, 也就无可奈何! 安之曰:‘命也’这句没志气的话了。”唉! 但凡一个人, 只怕自己没有志气, 何尝不可求一个自立的基础, 自活的艺业呢? 如今女学堂也多了, 女工艺也兴了, 但学得科学工艺, 做教习, 开工厂, 何尝不可自己养活自己吗? 也不致坐食, 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呢,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呢,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能的名, 收了自由的福。归来得家族的欢迎, 在外有朋友的教益。夫妻携手同游, 姊妹联袂而语。反目口角的事,都没有的。如再志趣高的, 思想好的, 或受高等的名誉,为伟大的功业, 中外称扬, 举国敬慕。这样美丽文明的世界, 你道我诸姊妹, 真个安于牛马奴隶的生涯,不思自拔么? 无非僻处深闺, 不能知道外事, 又没有书报, 足以开化智识思想的。就是有个《女学报》, 只出了三、四期, 就因事停止了。如今虽然有个《女子世界》, 然而文法又太深了。我姊妹不懂文字又十居八九, 若是粗浅的报, 尚可如同白话一样念念。若太深了,直不能明白呢。所以我办这个《中国女报》, 就是有鉴于此。

内中文字都是文俗并用的, 以便姊妹的浏览, 却也就算为同胞的一片苦心 了。惟是凡办一个报, 如经费多的, 自然是好办。如没有钱, 未免就有种种为难。所以前头想集万金股本(二十元做一股), 租座房子, 置个机器, 印报编书,请撰述、编辑、执事各员, 像像样样、长长久久的办一办。也不枉自《中国女报》为二万万女同胞生一生色。也算我们不落人后, 自己也能立个基础, 后来诸事要便利得多呢。就将章程登了《中外日报》, 并将另印的章程, 分送各女学堂, 想诸位姊妹,必已有看过的了。然而日子是过得不少了, 入股的除四、五人外, 连问都没有人问起。

我们女界的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 想起来实在令人痛心! 我说到这里, 泪也来
了, 心也痛了, 笔也写不下去了。但这《中国女报》, 就这样不办了吗? 却又
不忍使我最亲爱的姊妹, 长埋在这样地狱中, 只得勉强的凑点经费, 和血和泪
的做点报出来, 供诸姊妹的赏阅。

今日虽然出了首册, 下期再勉力的做去, 但是经费很为难呢。天下凡百事,独立难成, 众擎易举。如有热心的姊妹, 肯来协助, 则《中国女报》幸甚, 中国女界幸甚。




附注: 本文发表于《中国女报》第一期, 内容与“发刊词”大体相同。不同的是: 发刊词用文言写成, 而本文则用白话写成。用文言写的发刊词的读者对象是知识女性, 而用白话写的本文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没有文化的中下层妇女。从文的内容来看, 秋瑾可谓用心良苦。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09 19:25:02 +0800 CST  

致《 神州日报 》编者函:

读今日大报《可怪之函件》(二), 不禁有所疑。夫今日之男学界卑污已臻于极点,以法政为升官之阶, 以学校为改良之科举, 甚且考试留学生, 某科举人, 某科进士之名称又喧腾于口矣。而此等之魔力, 必不能混入女学界。故今日之至尊贵、至高尚者, 惟女学生。该函云云, 恐不足信。万国赛珍会, 记者也躬于其盛。以身任女报记者故, 于女学生之举动, 亦极注意, 并未见诙谐调笑者, 非女学生而女学生之装饰者也。

日前, 记者游张园, 见女学生四人,在彼练习脚踏车, 有肆业高等实业学堂而现往文明书局之无锡学生旁观。女学生及该学生去时, 一前一后, 同途而行。记者等于是确信其为女学生。

一日,重游张园, 该四人又在, 而与数男子并肩密语。此时, 记者颇疑。先是, 道听途说, 谓有女学生数人, 与男学生数人, 同在张园游戏。与此相证,益生狐疑。少焉, 又有四男子入, 状类下流社会。女学生见之, 即与接谈。记者目击此状, 念女学生如此, 国事尚可为耶! 当时不忍复睹, 愤然而出。途遇友人, 告以此事。友人不信, 记者乃偕之往观, 则其人犹在。友人不禁哑然失笑,曰:“此群仙茶园之伶人耳! 今作学生装, 君即疑为学生。彼演剧时, 即扮古代英雄, 君即视为英雄乎! 群仙茶园与文明书局均在四马路胡家宅, 故该女优与该学生同途归耳!”

记者至此,恍然大悟。曰:“女学生究尊贵, 究高尚, 究不至此!” 今该函,得无类是! 该投函者言之凿凿, 何彼所识皆败类耶! 如不认识, 何能知其必为女学生, 更何能缕取其姓名耶! 赛珍会中人, 岂皆女学生耶!既不愿坏人名誉, 则何必多言耶! 自此函出, 慈善事业中, 女界之束身自爱者, 恐均不敢与闻矣! 自此函出, 内地来沪之女学生, 恐皆裹足不前矣!

且该函云云, 即有其人, 亦不必有其事。人非至愚, 岂有以暧昧之形状,表于万目共睹之处乎! 即有其事, 当兹女学初兴, 风气闭塞, 过度时代羼入—二败类, 亦宜隐恶扬善, 为劝学计。岂可使国人望女学而畏! 是岂热心人之所为乎!

该函非大主笔不加润饰, 其害更不胜言矣。至学生之售物, 固甚殷勤, 劝人不倦, 实热心使然, 慈悲心使然。即有过分之处, 亦当谅其苦衷。呜呼! 挟嫌疑以入人罪, 天下仍不敢有热心人。捕风捉影, 含血喷人, 非言论之自由, 实野蛮之自由耳!

嗟乎! 时局甚危, 人心日下, 适读该函, 不禁有所感, 特投函乞登, 为误投函者戒。并寄语女同胞, 速求学问, 重道德, 勿为流言所惑, 亦勿为流言所中。早一日入学, 即早一日成功。柳下惠曰: “虽坦裼裸裎于我侧, 尔焉能浼我哉!”即有其事, \亦不能因噎废食也。被诽谤诸君,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女界幸甚! 中国幸甚!




附注: 此文初发表于1907年5月17日上海《神州日报》。秋瑾先在5月13日的《神州日报》上看到刊登着两封读者来信, 信中指责在“万国赛珍会”上有些女学生作风不正, 随意和男学生调笑。秋瑾在实地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后, 特地写了此文寄往报社,为女学生澄清事实, 并且再一次提出了她的维护女性权利的思想。全文逻辑性强, 言辞锋利, 立场鲜明。又: 所谓“赛珍会”,即类同于今日之慈善义卖会,人们捐出家藏珍品,进行拍卖, 卖得之款捐给慈善(如救灾)事业。在会场有男女学生做义工。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10 14:34:27 +0800 CST  

某宫人传


宫人世居湖州南门外道场山中。乃父若祖名号、职业均未之知。宫人名亦未悉; 惟以应选入宫, 咸以宫人称之焉。姿容丽都, 秉性灵绝, 工诗谙画, 且善优于词令。入宫以后, 经时未几, 即为怀宗所爱悦, 命侍公主。公主得之, 倾盖如故。出入寝膳, 莫不与俱。感情固结, 如漆如胶。形影相依, 不使偶离。两小无猜, 固为人间乐事。不意宫人于此, 与公主俱, 虽似十分快乐, 偶一相离, 辄披发大叫, 痛哭不已。小家碧玉, 燕处深宫, 既得怀宗之欢心, 又与公主深相契合。彼独何心, 背人号哭? 讵以“深宫恒寂寞, 无计度芳春”,万斛深情, 心头忐忑, 有“无语怨东风”之意识, 不禁洒此冷泪欤? 抑以身列宫娥, 一切举止, 不甚自在, 有“寄人篱下总低头”之感慨, 不禁为之呜咽欤?亦以流寇猖獗, 小丑跳梁, 廷臣昏聩, 国几沦于异族, 不忍见亡国灭种之惨剧, 满腔劳怨, 无处发泄, 悲从中来, 爰为啜泣, 观其对王承恩所言:
“文武官员, 徒耗国家饷糈, 徒负封疆重任, 非特不能报效同胞, 任彼宵小, 系赖他族, 倒戈相向, 无上可恶, 较彼狼虎, 毒益加甚。恨我身为妇人,又乏尺寸权利, 不克效死疆场, 为民请命。然矢志弥坚, 誓不作异族仆妾, 贻祖宗羞, 却非彼气焰赫赫, 身膺重任, 天生一副奴隶根性, 不知忠孝廉耻为何者所得相比拟。……

“……设一旦事急,我必以身殉国,不使负七尺躯。王公, 王公, 牢记我言, 伫我伏剑之日!”等语, 爱国热诚, 直溢于辞吐间矣。呜呼, 伟者!

具灵敏之神经球, 放活泼之哀的罗, 精密观察, 料事如神。曾不几时, 果有三月十九日之变。悲夫! 悲夫! 我国民对之, 当起何种之感情呼?

是日也, 李贼等众攻陷京城, 怀宗见势不佳, 计无所出。既不能摧徒暴徒,又不忍为彼凌辱, 爰使子女、妻妾, 皆以身殉, 而自缢于煤山。呜呼! 明太祖数年血战方得夺回之一片锦绣山河, 至此复丧失焉! 无上凄惨, 不禁为之心裂焉!

宫人于此, 目睹种种惨状, 热血团结, 誓必除此公敌, 拯救同胞。心绪万端, 殚思良策。正踌躇间, 忽闻公子呼曰:“父皇欲命我死, 砍我左臂, 一时昏去, 不意睫下竟苏, 尔等速即刃我, 免致为贼所害。”乃即王生一计, 曰:“公主勿尔, 请以衣服易我, 我当替公主死。”又曰:“事不宜迟, 勿稍因循坐误。”且嘱何新负公主走, 再三叮嘱, 语极诚挚。公主亦无如何, 遵彼乃衣公主衣, 遂避入于井中。时李氏之兵, 蜂涌入宫, 猝见井中有人, 便即吊出。观其衣服华美, 不敢慢侮, 献之自成; 自成悦甚, 拟以为妾, 既复送于罗将军罗将军者, 自成之心腹人也。

当时自成以宫人与彼, 寸衷喜悦, 达于极点; 而同营诸人, 咸为设酒庆贺。席上种种恭维语, 或则赞伊忠勇, 或则夸以幸福, 此唱彼和, 充填耳窍。罗将益善, 开怀暢饮, 不觉酩酊大醉。既而散席入房, 又为宫人缠住, 连尽数觞使之脑热骤增, 神经昏乱, 和衣倒睡。宫人见罗睡倒, 屏除众人, 扃闭门户。潜将酒菜几品, 陈设桌上, 以祭先帝及王公之灵。下拜挥泪曰:“我所以冒为公主,本欲蛊李贼, 便即歼除, 藉为我帝报仇;不意是志莫偿, 今至于此!”一语一泪, 痛哭逾时。迨祭毕,已夜半, 营中寂静, 鸦雀无声。启帐视罗, 鼾声隆隆, 十分酐睡。因即卷袖携刀, 刺彼喉际。罗既受刺, 犹能跃声而起, 大声呼救。宫人恐不能
敌, 致为彼制, 拼力乱戳, 甚至头落方罢。洎众贼闻声来救, 破门入室, 痛骂
一番, 举刀自刎。伟哉宫人! 其爱国之热心也如此!

其思想之毅力也如此! 其魄力之圆满也如此! 彼李贼既坠术中, 旋复变计,宫人之志, 抵死莫偿。致一片锦绣山河, 间接而沦于异族。神明圣胄, 悉为他家奴隶。万劫不复, 迄于今兹。呜呼哀哉! 胡天不吊, 事至于此。虽然, 天道无剥而不复, 吾人无困而难亨,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同胞姊妹, 连袂而起, 勿使宫人专美于前焉可也。竟宫人志, 责在后世。我辈青年, 其可放弃厥职耶?




附注: 本传记原文在作者生前未及发表,因作者被捕,而此文草稿(用红墨水书写在一册旧线装书的背面)落入清兵手中,作为罪证之一公布。此文草稿现由国家文档馆保存。
这是一篇传记, 秋瑾所要表达的是她的反清爱国思想, 号召女性同胞要敢于反抗强暴, 有所作为。当然, 她对李自成的观点, 或许会与某些读者不同,但她这种观点, 也是清末大多数反清志士的观点, 属于正常。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11 14:26:51 +0800 CST  

普 告 同 胞 檄 稿


嗟夫! 我父老子弟, 其亦知今日之时势, 为如何之时势乎? 其亦知今日之时势, 有不容不革命者乎? 欧风美雨, 澎湃逼人, 满贼汉奸, 网罗交至。我同胞处于四面楚歌声里, 犹不自知, 此某等为大义之故, 不得不恺切劝谕者也。

夫魚游釜底, 燕处焚巢, 旦夕偷生, 不自知其频于危殆, 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 财政则婪索无厌, 虽负尽纳税义务, 而不与人以参政之权; 民生则道路流离, 而彼方升平歌舞。侈言立宪, 而专制仍得实行; 名为集权, 则汉人尽遭剥削。南北兵权, 既纯操于满奴之手; 天下财赋, 又欲集之一隅。练兵也, 赋也, 种种剥夺, 括以—言, 制我汉族之死命而已。

夫闭关之世, 犹不容有一族偏枯之弊。况四邻逼处! 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 送我大好河山。嗟夫! 我父老子弟, 盍亦一念祖宗基业之艰难、子孙立足之无所, 而深思于滿奴之政策耶? 某等眷怀祖国之前程, 默察天下之大势, 知有不容己于革命。用是张我旗鼓, 歼彼丑奴, 为天下创。义旗指处, 是我汉族, 应表同情也。




附注: 本文作于1907年的5月, 是秋瑾在谋划和组织光复军武装起义时写的一篇檄文, 也就是告同胞书。这是一篇草稿。后来因内奸出卖, 秋瑾在发动起义前被捕, 此文也被清兵搜去作为“罪证”。后收入《秋瑾史迹》。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12 14:59:37 +0800 CST  

光 复 军 起 义 檄 稿

芸芸众生, 孰不爱生? 爱生之极, 进而爱群。盖种族之不保, 则个人随亡,此固大义瞭然, 毋庸多赘者也。然试叩我同胞以“今为何时?”则莫不曰:“种族存亡之枢纽”也。再进而叩以“何以可以免此存亡之问题?”则又瞠然莫对; 否即以“政治改革”为极端之进化矣。嗟夫! 欧风美雨, 咄咄逼人, 推原祸始, 是谁之咎? 虽灭满奴之族, 亦不足以蔽其辜矣?

夫汉族沉沦二百有余年, 婢膝奴颜, 胁肩他人之宇下。有土地而自不知守,有财赋而自不知用, 戴丑夷以为主, 而自奴之。彼国傥来之物, 初何爱于我辈?所何堪者, 我父老子弟……生于斯, 居于斯, 聚族而安处。一旦者瓜分实见, 彼即退处藩服之列, 固犹胜始起游牧之族。奈何我父老子弟乃听之而不问也? 年来防家贼之计算, 着着进步, 美其词曰:“立宪”, 而杀戮之报, 不绝于书。大其题曰:“集权”,而汉人失势, 满族枭张。呜呼! 人非木石, 孰不爱生而爱群? 逼于不获已, 则只能守一族之利益矣。彼既弃我种族置之不问之列, 则返报之道, 亦所当为。奈何我父老子弟见之不早也?

某等菲薄, 不敢自居先知。然而当仁不让, 固也尝以此自励。今时势阽危,实确见其有不容已者。为是大举报复, 先以雪我二百余年汉族奴隶之耻, 后以 启……宗旨务光明而不涉于暧昧, 行事务单简而不蹈于琐细。幸叨黄帝祖宗之灵,得以光复旧物, 与众更始。所有遣派之兵马, 晓谕如下。是我汉族, 自当共表同情也。



附注: 这篇文告的内容与前篇基本相同, 不同处在于对象不同 ,前篇的对象是老百姓, 而这一篇的对象是军队。本篇可视作为古代的“出师表”。这篇文告也是草稿, 秋瑾被捕时被清兵搜去, 作为罪证。后收入《秋瑾史迹》。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14 20:52:00 +0800 CST  
又开始删帖?为什?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14 20:55:29 +0800 CST  

(五) 联 语 :

挽 母 联


树欲宁而风不静, 子欲养而亲不待。奉母百年岂足? 哀哉数朝卧病, 何意 撤
手竟长逝? 只享春秋六二。

爱我国矣志未酬, 育我身矣恩未报。愧儿七尺微躯, 幸也他日流芳, 应是慈

容无再见, 难寻瑶岛三千。


附注: 1906年年底之前, 秋瑾母亲单太夫人在老家病故。对于母亲的离去, 秋瑾感到极度悲痛。这首联语即写于当时。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15 13:54:08 +0800 CST  

题动石夫人庙

如斯巾帼女儿, 有志复仇能动石;

多少须眉男子, 无人倡议敢排金!、



附注: 这首联语作于1907年春。当时秋瑾在从事革命工作(如联系浙江各地会党)之余, 有时会途经一些古迹名胜之地。有一次她路过天姥山动石夫人庙, 逐根据传说中动石夫人滚石阻止金兵南下之故事, 写了这首联语。此联最早发表于1907年8月10日的《神州日报》,在秋瑾牺牲以后不久, 出示者为梁爱菊, 有人认为系徐自华的化名。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12-16 19:07:16 +0800 CST  

楼主:蒙恩夏生

字数:118608

发表时间:2019-08-22 04:14:4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30 12:28:36 +0800 CST

评论数:29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