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地缘历史和文化



湿婆大神


湿婆全家福



这三幅图从孟元杰老师的《大话印度》“顺”过来。谢谢孟老师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5 12:15:17 +0800 CST  
有几段消失了,还有几张图片。试试重发吧。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6 16:12:35 +0800 CST  
(75)
海岛部分文明的起步稍晚,是受中国和印度的商业交往而发展起来的。它最早的发展中心在苏门答腊东北,显然与控制马六甲海峡有关。古老的王国,如3-6世纪的古泰王国(加里曼丹)、4-6世纪爪哇的多罗摩和钶陵都是印度人所建。遗留的碑文使用梵文,刻有笈多时期的印度教神像。
海岛部分真正强盛的早期国家是室利佛逝(约650—1300),它包括苏门答腊大部、马来半岛一部分、爪哇西部、婆罗洲西部及其周围的海域。国名源于梵文。室利佛逝盛行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10世纪末,室利佛逝与南印度的朱罗争夺海道控制权,11世纪初被打败,首都沦陷,逐渐衰弱。
夏连特拉,位于爪哇岛中部,王朝名称也出于梵文,“夏连”意为“王”,“特拉”为“山”,即“山王”,盛行大乘佛教。尽管它存世仅一百年左右(约750—850),但给世界留下了婆罗浮屠这一宝贵财富。而同时,《摩诃婆罗多》的一部分译成爪哇文字,成为印尼最早的散文著作。
爪哇东部是一系列政权更迭,但与印度的交往从未间断。马打兰约900年建国,艾尔朗加在位时(1019—1049)开发了巴厘岛,印度教传入,历尽岁月至今较为完好保存,其“纯度”甚至超过印度本土,故称为“印度教博物馆”。 耗时数十年在巴兰巴南建造的湿婆神庙群,是东南亚最大的神庙群。
在东爪哇主要是印度教和佛教的混合宗教。马打兰之后的谏义里王朝(1049—1222)和新柯沙里王朝(1222—1292),与印度、中国、欧洲都有贸易往来,主要是香料贸易。满者伯夷(1293—1520)建国后,在14世纪上半叶,依仿印度的政治制度和组织,进行了改革,如按照《摩奴法典》制订法律等。
13世纪末伊斯兰教进入马来群岛,14世纪中已压倒印度教和佛教。

东南亚与印度的商业交流活跃。在苏门答腊、克拉地峡、下缅甸、阿拉干地区等,都曾存在着印度移民的小型集居地。尽管它们不是以政权的形式存在,但却是印度文化一个个传播中心和仿效样板。语言文字、宗教文化乃至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传染给了当地人并为他们作出示范。也有一些印度扩张者去东南亚冒险,有些人获得了成功,这自然有利于印度文化的传播。一些传教者,他们旅行至东南亚地区潜心传教。许多王朝的称谓、国王的名字或自觉或自然地取自印度式的命名,有些甚至将其王室源流上溯到印度,室利佛逝、阿瑜陀王朝等莫不如是。除少数地区外,梵文成为古代东南亚广泛使用的文字;自公元2至3世纪开始,梵文长期以来一直是东南亚各国的官方文字。

东南亚地区在印度化以前,本土文化已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决非原先所认为的“处于石器时代”。 半岛地区的缅人、骠人、越人、掸人及分流后的泰人、寮族等,基本上是从中国的西藏、云南、东南沿海等地迁徙过去的,但他们进入半岛地区后,除了越南北方外,大都直接或间接(向孟人学习)印度化了。
传入东南亚的印度文化来自印度不同地域,北印度、南印度、东印度及泰米尔半岛与东南亚都有直接的接触,而且,既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也有印度教及其诸多教派。因此不管从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看,印度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

印度古代文明确实对东南亚地区形成强力冲击并发挥很大影响,但这种冲击和影响不是印度文化的全盘移植,更不是印度开拓殖民地的结果,而是印度文化与本地文化的结合,是东南亚地区印度化。
例如,婆罗浮屠的浮雕借鉴了印度文化和传统,但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却是当地的。婆罗浮屠和吴哥窟借鉴了印度崇尚天上之圣的寺塔的造型,但它们却是颂扬地上至尊的国王的陵墓,并且是人间与天上的结合,是神王合一。又如东爪哇马打兰国王艾尔朗加规范了古马来语,借助梵语为拼音进行表达和书写,形成当地的语文,后来发展成今日印度尼西亚的加韦文。事实上,半岛地区在8世纪以后,海岛地区在11世纪时,都先后完成了本地文字的创建。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6 16:14:26 +0800 CST  
(79)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且远。
古代印度文化,尤其是佛教,对中土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族百姓的广泛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佛学思想对中国士族文人有着很强的吸引力。魏晋玄学与印度佛学、哲学间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书《金刚经》,实际上是868年王阶为父母祈福禳灾而刻印的,可见“印为中用”,影响着民众的世俗生活。
瑜伽的理念和修炼方式在4世纪进入中原,对我国佛、道、儒的观念,对医学武术气功都有一定影响。禅宗的“上乘禅”、天台宗的“六妙法门”等修行法;健身术如南北朝“易筋经”、唐“天竺按摩”、宋“婆罗门导引法”等都与瑜伽有许多相似。
中华学术对印度影响很少。来华的印度人大多数是僧侣,意识里就是去传教。去印度的中国人则大多是去学佛。很少中文著述译成印度语言。647年,唐玄奘在汉译佛经的同时,还曾奉命召集道家学者将老子的《道德经》译成梵文,介绍到印度。
哲学:
中国哲学在公元前6-5世纪形成体系,从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开始体系化。他的学说中心思想,是个性完美发展,以及为达到至善而规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他将人的本质视为社会存在,强调“仁”(对人亲善)和“义”(正直);“仁”是最高标准,行事必须合乎道德。孔子清楚地区分玄学与伦理学,把学说放在人的本性和社会的本质的基础上。他断言任何等级的人,只要是高尚、正直,就可以成为“君子”,即高贵的人。
老子(公元前604年-)所著《道德经》,观念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道德经》编成于汉代。“道”和“德”都是道家的重要概念。“道”主要讲玄学,“德”主要讲伦理和政治学。大概四世纪,在佛教刺激下,道家复兴并产生道教。如此一来,道家既是宗教(道教)也是哲学,这两者有些自相矛盾。
儒家对宇宙起源或存在的本质没有推究。道家透过看得见的东西来探寻终极实在。佛教在宗教方面比儒家发达,在哲学方面比道家复杂。佛教不分阶级,不论教育、贫富差别,对所有人都有吸引力。
儒家和道家都没有高度发达的精神性。儒家并不关心玄学和宗教方面的问题,不探究宇宙本原之类,也不理会人生的本质,从哪里来,死后到哪里去;不会给受苦难的百姓一个虚幻的安慰。
道家沉迷于玄学和宗教,但只是寻求个人解脱的升仙方法。而佛教填补了中国哲学的空白。它提倡通过道德和羯磨(“业”)自救,又以轮回转世来安慰穷苦人。
宋明理学也吸取了佛学的一些论述,与儒学结合。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6 16:18:26 +0800 CST  
(80)
艺术:
古代印度对中国艺术方面的影响历历在目。印度的庙宇建筑,不管是早期的洞窟式,还是以笈多风格著称的独立式,在中华大地处处能看到它们的踪迹。
中国本有自身的雕塑传统,如殷墟出土的大理石鸟兽雕,濬县和洛阳古墓出土的周代玉雕,不仅本身非常精美,而且还使用黄金和绿松石的镶嵌艺术。到汉代,大型雕塑出现了,如西汉霍去病陵前的马踏匈奴像等。
印度石雕历史悠久,阿育王时期已达很高水平。还产生了健陀罗雕刻艺术。印度各宗教都有凿窟造像的习俗,此艺术也随佛教东来。如新疆遗有古代龟兹、高昌等石窟雕像,河西走廊留有敦煌千佛洞(公元4世纪)、甘肃麦积山、云冈(453年-)、龙门石窟(508年-),直至山东云门山、辽宁义县万佛堂等,分布广泛。江南有栖霞山石窟雕像、四川有广元窟、大足石窟等,十分丰富。
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底强大,印度风格的雕塑由西向东,随时代推移,同中国风格逐渐融合,甚至可说是佛教艺术中国化了。只要从西域、经敦煌、至云冈、龙门的石窟雕像来看,这雕塑的风格变化明显地表现出来。到唐宋佛像就中国化了。
中国本来没有“塔”这种建筑形式,也没有“塔”字;它来自印度的Stupa,曾音译“崒堵波”“浮屠”或“佛图”等。中原的塔与印度不同,有多种形式,如楼阁式的山西应县木塔、开封佑国寺的琉璃塔,密檐式的登封嵩岳寺塔、北京的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等。
印度神庙也曾在中原建造。如唐广州的神庙、宋泉州神庙。泉州曾出土200多件印度教文物,如林迦、石刻神像和神话浮雕等。

绘画:4-5世纪中国画家的灵感和主题、技法往往源自佛教。唐代画家尉迟乙僧就是于阗国人,把西域画风带到长安。敦煌石窟也有许多壁画,包括珍贵的唐代作品,丝绸绘画也有。在干燥气候下绘画可保存900多年。
从西晋至隋唐,诸多大师都与佛教绘画有缘。一则他们均有意吸取印度绘画艺术的精华,二则都把为寺庙作壁画或画佛像、菩萨像等视为宗教“功德”。例如晋朝顾恺之作画最重神气,他在瓦棺寺画毕维摩诘像,尤其点上眼睛后,一揭幕便光彩照人,短期内为该寺募捐百万,可见印度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影响。梁朝一代绘画大师张僧繇曾用中国绘画史上称为“天竺遗法”的凹凸画法,在建康的一乘佛寺内,绘制了富有立体感的壁画,“寺门遍画凹凸花,称张僧繇手迹。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即平,世咸异下,乃名凹凸寺”。
山水画在唐代成为独立的艺术。禅宗在12、13世纪起流行。宋代山水画成就颇高,李公麟(1040-1160)、马远(1190-1224)等的画具有抽象风格。牧溪(法常和尚,南宋末元初)的禅宗画最杰出。
到13世纪,佛教艺术便衰落了。

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几乎完全局限于庙宇崇拜、宗教和宫廷仪式,没有纯粹为美学享受而演奏的乐师。民歌和民间音乐并不普遍。在魏晋之前,舞蹈和音乐似乎没有结合起来演出。南北朝末,一些乐器从中亚传入中原,唐朝外来乐器更多,牙筝来自吐蕃,箜篌来自印度,胡琴是外来的,琵琶也可能传自印度。
印度音乐随佛教进入中国,公元3世纪佛教音乐已在中原流行。隋朝时,七声音阶随天竺乐人传入我国,梵音与晚钟在寺庙奏鸣。唐朝时音乐呈现百花齐放,天竺乐以及不同程度吸收了印度音乐的安息乐、龟兹乐、康居乐、西凉乐等,在中土大地各领风骚。
即便当时不登大雅之堂的魔术类等雕虫小技,也能看到印度文化的痕迹。据《高僧传》,西方来华传经送宝的一些高僧,大多会一些幻术。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6 16:23:25 +0800 CST  


【相传印度远古,两个时代交替之际,凡人染上种种恶习,于是人们向梵天祈求赐给人间一种新的娱乐,不但可以听还可以看,并且予以劝善,将凡人从恶趣味里引开。梵天大神答应之后闭目静思,决定给凡人第五部吠陀《戏剧吠陀》,包含人世间所有的道德精华,印度教另一大神湿婆给予他的舞蹈艺术,因此被尊称为“舞蹈之王”。
右上手拿着一面达莫和鼓,象征着创造或者各种声音,右下手象征神的保护和祝福:
左手托起燃烧的火焰,象征着他可以毁灭他所创造的一切或象征谬误的毁灭和真理的传播;左下手像象鼻那样垂向抬起的脚,象征着不受一切羁绊的自由;右脚踩住一个魔鬼莫亚卡拉,象征着善征服恶;左脚上抬,象征着超脱尘世,向上升腾。舞蹈周围装饰,象征着怀抱人们的大自然。这尊舞王之形象,可以说形象地启示了印度舞蹈的宗旨。——搬砖自辣心棒棒糖《读懂印度》】

图片和解说都是辣心兄的,不问自取,望勿见怪。多谢!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6 16:28:08 +0800 CST  


吐鲁番千佛洞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6 16:40:08 +0800 CST  


龙门石窟佛像


越南岘港占巴婆罗门神像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6 16:44:46 +0800 CST  


奈良东寺佛像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6 16:47:45 +0800 CST  
怎么每天都吞二段的?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7 09:23:45 +0800 CST  
(81)
文学:印度文学喜欢沉思、想象和浪漫,汉文学简洁、具体、注重实际。不同文字的碰撞,中国语言及文学接受了一些新的营养。许多新概念融入了汉语词汇中,如菩萨、佛、浮屠、业、魔、解脱、轮回、缘等等。
佛教吸取了婆罗门教的许多内容,以佛教为媒介,印度古代宗教和文化的不少基本内容也来到中原。例如《梨俱吠陀》里就有的阴间神阎罗王经佛教来到中国,家喻户晓。
中国古代没有史诗,也没有情节曲折、想象奇特的长篇神话故事。佛经的许多故事丰富了中国人的想象和素材。新的因素不仅表现在鬼神故事上,而且产生一些新的文体,如唐代传奇小说、笔记小说等。
和尚传教讲的故事演变为变文。它的内容包含韵律诗和散文叙述,是说唱体艺术。后来变文又演变为宋朝讲故事的底本即话本。
再后的《西游记》是最明显的例证,其中孙悟空的形象源自《罗摩衍那》的猕猴哈奴曼,《六度集经》又赋予它猴王的身份、过人的智慧、变化的神通以及降妖伏魔的高超本领,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就有这身手不凡的猴王,《西游记》则进一步演化为孙悟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魏晋以来,渐译佛典,天竺故事,亦流世间,文人喜其类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
语言学:
古代印度在语言学方面成就显著。梵语和巴利语有十分复杂的语法系统,而汉语没有系统的语法。梵文是高度变音,是字母和多音节的文字;而汉文是不变音,表意文字,主要是单音节。
自后汉佛法行于中国,印度语言学随之入中原,它对汉语音韵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正史中有关这方面的记载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能以十四字(十四个梵文元音)贯一切音,文省而义广,谓之婆罗门书”。汉字是象形文字,对于声韵方面的研究自然稍有忽略,宋代郑樵的结论言简意赅:“梵人长于音,所得从闻入,华人长于文,所得从见入。”经借鉴梵学后,中国人创制了汉语读音的反切法。《颜氏家训》点明了创制者及时间,“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曹魏时李登的《声类》当是中国第一部音韵学专著。《高僧传》记载:“陈郡谢灵运笃好佛理。殊俗之音,多所达解,以经中诸字,并众音异旨,于是著十四音训叙。条例梵汉,昭然可了,使文字有据焉。”可见诗人谢灵运也为此下了工夫。至唐末,佛僧守温又作出了新的贡献。他依据印度古代梵语音符,制定了汉语的“等韵”,即音表或字母表,因为自东汉至唐,“但有反切,无所谓等韵。唐时僧徒依仿梵书,取中国三十六字,谓之字母,溯等韵之源,以为出于梵书可也”。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7 09:24:49 +0800 CST  
(82)
科学技术:
印度对中国科学影响,主要是它的思想,如时空无限、宇宙大循环等,拓宽了中国学者的思路。其他诸如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等,印中之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交流。隋唐天竺天文和数学著作传入中原,也有天竺学者在朝廷工作。悉达(悉达多)718年献《九执历》。他还写了本论著,介绍天竺算学,内有零的符号,还有一张印度正弦表。
中医也对天竺医学有所了解。有些外科技术也是源自天竺。
中国的技术对印度产生不少影响。例如季羡林认为中国的蚕丝最迟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输入印度。中国的纸至晚在公元7世纪传到印度,以后连造纸术也一并传导过去。丝绸和陶瓷的一些制作技术传授到印度。通过伊斯兰,中国的细密画技术进入印度。
中国其他的一些发明,如罗盘针、火药、印刷术等都先后直接或间接传入印度。而在制糖方面则是相互学习,唐朝初“太宗遣使取熬糖法”,是中国向印度学习;而在明末清初,中国制造白砂糖的技术则传授给了东印度。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7 10:47:26 +0800 CST  
(83)
*西藏与印度:
以宗教的文化内容以及宗教作为传播载体而构成的主体文化,在西藏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早期的藏族文化是以土生土长的苯教文化为凝聚的核心。苯教对自然现象加以神化,是一种原始类宗教。
7世纪佛教分别从印度和汉地传入西藏。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大力倡导佛教。他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兴建佛寺。松赞干布还派遣吞米桑布扎去印度学习梵文。吞米桑布扎学成归来后,用梵文字体创制拼写吐蕃语的字母,确立书写规范,编制文法,诞生了藏族文字。并以之翻译梵文佛经。
佛教传入后,初期与苯教发生冲突。藏传佛教在松赞干布之后经历了二毁二荣。佛教融合了苯教并且后来居上。从这一角度而言,藏族是以苯教和佛教作为主体文化而形成的一个民族。
9世纪中期朗达玛曾禁佛。11世纪佛教再次兴盛,到11世纪深入民间,在西藏扎下根,形成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赤松德赞成年后,再次积极倡佛。他一面去长安求取经书并邀汉僧入藏,一面去印度先后迎请寂护和莲花生上师来藏传教。寂护是印度大乘佛教显宗的著名大师,莲花生上师是印度佛教的密宗大师。结果前者建树不多,而后者“实施念咒、幻术、调伏了恶魔并多行奇迹”,更受到具有苯教文化传统的藏民的欢迎。此后,西藏相继迎来大批印度佛僧,真言密教在西藏逐渐盛行。密教吸收苯教的文化,在冲突融合形成藏传佛教
1038年阿底峡来到西藏。他是瑜伽行派的。在他的努力下,藏传佛教成为藏族的民族宗教。
印度僧人与西藏学者合作,翻译了许多梵语作品。这些作品占西藏文献《甘珠尔》《丹珠尔》的半数。西藏医药源自印度《寿命吠陀》体系。藏传佛教受印度教密宗影响,吸取了大量密宗观念和修持仪式。艺术手法传自尼泊尔工匠。
1270年忽必烈授予萨迦派喇嘛为喇嘛教首领和西藏地方统治者。14世纪中明朝皇帝废止了萨迦派的权利。
同时,藏传佛教——喇嘛教开始分裂。宁玛派又称红教。噶举派。萨迦派又称大地派(灰土派)。噶丹派(迦当派),即格鲁派(黄教)。宗喀巴的侄子根敦主巴成为第一位大喇嘛,后世大喇嘛成了西藏法王。青海的蒙古首领固始汗1650年授予格鲁派领袖为“达赖”。

公元792年在拉萨宫廷中,汉传佛教和印度佛教开展“拉萨论争”。 据《西藏插图经卷》及《佛教文献》的作者杜茨认为,西藏人注重逻辑性,因此莲花戒投其所好,而汉地和尚只注重具体形象,这犯了西藏人之忌,因而失败。其后,汉地和尚一行被迫离开西藏,返回中原,此后吐蕃王发令,汉地的经典和修行方法禁止流传西藏。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7 10:47:56 +0800 CST  
(84)
【讨论】印中古典时代比较
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差异相当大。前面的讨论已说过,远古有些相近之处。而在中古时期则各自沿着不同的轨迹渐行渐远。中华文明的脉络比较清晰,而印度文明更复杂一些。
印度文明的古典时代,是指婆罗门-印度教时期,即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13世纪。其中孔雀王朝(前322—前185年)的阿育王形式上统一印度。
中华文明的中古时代,是从秦汉到明清时期,其中秦汉到唐宋,即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2世纪,时间上与印度古典文明后期相近,从文明的发展阶段来看也是有较强的可比性。
*历史进程
秦汉以后,中国的国家大一统和中央集权是逐渐的加强。并且中国通常是大帝国,对周边有巨大的地缘政治影响。而印度文明缺乏政治统一的动力,始终是诸侯纷争,四分五裂,对周边的地缘政治影响有限。
然而需要注意到,印度文明出现对立统一的双向运动。无数外来种族涌入印度,带来各自的语言和信仰。今日印度还有多种正式语言和数不清的地方土语。但同时,有强烈的印度化趋势。从文化来看,印度文明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印度教和种姓制度。这二个是互相缠绕的。所谓“印度化”,就是外来种族信奉印度教、自行嵌入到种姓制度中。
印度文明起于印度西北,但核心区是恒河中下游。而其边缘地区如德干高原都印度化了。泰美尔本来是有自身的成熟文化,而且从没有被印度教政权统治。可是也很早就印度化了,后来在“虔信运动”时候反而成为印度教的旗手。拉其普特人本身是外来民族,后来却以血和命拼死捍卫印度文明。可以说,印度文明的历史就是外来族群印度化的历史。
民族的交流融合是普遍的趋势。中华文明也有明显的同化现象。不过中华民族是高度同一,而印度各族群在印度化的同时还是保留了各自的语言文字、文化和民族认同。欧洲曾有大量蛮族涌入罗马帝国境内,可是基本没有罗马化。到现代也没有出现“欧洲民族”。
佛教和耆那教是印度的异端,反对种姓制度。结果是彻底失败。佛教没落的原因,专家们总是随便说句话搪塞过去。俗人以为,根本原因是佛教反对种姓制度,既不合印度实情,也得不到王公们支持。
看看印度教-佛教外传的历史。印度教和佛教都是成熟的高级宗教。而高级宗教对原始宗教具有辗压力。东南亚文化落后,从文明开端就无法抵御印度教和后来的佛教。可是东南亚并不流行种姓制度,因此最后是以佛教替代了印度教。同理中亚的游牧民族也接受佛教。中华是成熟的文明,但自身没有宗教。佛教填补了中华文化的一大空白。自然中国人不可能实行种姓制度。
可以简单地总结:印度本土必然接受种姓制度,必然接受印度教。印度周边不接受种姓制度,只接受佛教。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8 10:28:25 +0800 CST  
(85)
*文化
印度的古典文化是灿烂的丰富多彩的,一些地方对世界有较大影响。印度文化始终是宗教导向的,而中华文化一直是世俗的。
印度的哲学就是印度教哲学。它起于吠陀时期,在7、8世纪商羯罗改革后更加成熟,此后没有大的改变。
种姓制度也是起源很早,经历不大的变化,5-8世纪以后固化。直到近代前夕是日益深入人心,严格残忍。
中国法律上并没有严格的阶级分割。秦汉豪门望族主宰,贵族世袭,到南北朝逐渐瓦解;唐宋科举不限出身。社会生活也是趋向平民化。
印度的文化是宗教导向。中国的知识阶层是平民化,除了官僚阶级之外,布衣的知识精英也很活跃。
中国的哲学和文化,从诸子百家、独尊儒术,到唐宋吸收佛教,宋明形成禅文化和理学心学,还是在演化,没有像印度那样僵化。
印度佛教艺术,包括雕塑、建筑和壁画,艺术水准甚高,对中国影响也很大。印度教的石窟也是留存千年。
印度人天性乐观,喜歌善舞,比中华更流行。印度戏剧歌舞也是高水平的吧。
文学:
印度的寓言和故事地表最强,对世界文学贡献很大。梵文古典文学从公元一世纪持续到十二世纪。主要是长篇叙事诗和戏剧。不过几乎说不上有小说。
华夏没有多少长篇叙事诗。中国的书面文化,大家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直在进化。戏剧要到元朝才开始繁荣,时间晚很多。
印度的书面文学,一些是直接的宗教文学,如佛教的故事集。其余的大都取材于宗教经典和二大史诗。反映王公贵族的史诗和传奇也有一些。而真正描写世俗生活的就是少量了。
唐宋的诗画是知识人抒发感情表现自我和社会的作品,在古代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吧。那份自由舒畅、闲情逸意,也是印度人从不具备的。
总结:中华文明的社会解放程度、知识普及和文化自由远远超过印度文明。人们总说中华文明保守早熟,其实大多数古代文明都是保守早熟。印度文明比中华更加保守早熟。
从文明周期观来看,印度古典文明在6-8世纪就到顶了,进入成熟期、巅峰期,此后就是漫长的停滞衰落期。中华文明在唐宋进入成熟期,持续到元明依然有活力有进步;到明清才陷入停滞衰落期。
古代诸文明总是起源于温暖地带,而在不冷不热的北温带发展起来,并向寒冷北方扩展。有人说,炎热的气候对文明和文化的进化有妨碍作用,印度也许就是如此吧。
*技术与科学
印度的天文学大体和南北朝时期相比,可是不及元朝。中国有详尽的天文记录,这是印度远远比不上的。
数学也是可以和南北朝相比,比不上宋元的高次方程。天竺医学有其特色和长处,尤其是外科较好。
印度手工业相当发达,可是比中国差一点。没有中国四大发明那样的伟大成就。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08 10:29:18 +0800 CST  
(86)
第三部分 伊斯兰时代
六. 德里苏丹
6.1阿拉伯人入侵(700—1200)(唐宋)
6.2德里苏丹王朝(1206—1526)(元、明)鼎盛时期:苏丹王朝(1296—1316)
6.3 穆斯林社会及文化
6.4 德里苏丹时期的地方政权

七. 莫卧儿时代
(1526—1757)(明末、清)鼎盛时期:阿克巴(1556—1605)奥郎则布(1658—1707)
7.1 莫卧儿帝国
7.2 政治和文化
7.3 17世纪的印度
*民族变迁
7.4 后奥朗则布时期
7.5 莫卧儿的经济状况
7.6 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文学
* 建筑
*绘画
*音乐舞蹈
*科学技术
7.7欧洲文化的最初影响

【链接】对伊斯兰到来的不同观点
印度学界、政界对伊斯兰到来持有两种不同观点。国大党的世俗主义阐述承认伊斯兰征服,但坚持入侵者采纳本土传统,自我改变并融合成印度人。北印度转变为印度-伊斯兰文明,两种文明和信徒和平共处,是印度多元融合的一个阶段。而印度教民族主义却认为,伊斯兰来临造成历史断裂,是外来侵略。两种文明相互抵触。
印度历史上有时出现不能容忍其他教派和异教的国王,但总的趋势是多元主义的宗教宽容。罗摩的故事不仅深受印度教徒的崇拜,而且也深受穆斯林喜爱。
【】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11 11:47:33 +0800 CST  
(87)
6.1阿拉伯-伊斯兰入侵(700—1200)(唐宋)
【正文】
早在7世纪,伊斯兰就与阿拉伯商人一齐抵达喀拉拉海岸。711年起,穆斯林军队和移民进入印度河南部。但大规模的军事-宗教入侵是在11世纪早期才开始。
自7世纪到12世纪,穆斯林大规模入侵印度有三次。
第一次是阿拉伯进占信德。7世纪初,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立足,以后四出扩张。664年,阿拉伯人占领喀布尔后,从西北方向进入印度。印度军队反击,入侵者一度退出喀布尔。712年,阿拉伯人卷入重来,从海路进占印度河口,溯印度河上行,占领信德。作为占领者,用两种方法处理居民的宗教问题,信仰伊斯兰教或交纳人头税。占领信德后,阿拉伯人没有继续扩展。一则内部不稳,哈里发一再易位。二则拉其普特人顽强抵抗。
第二次是伽色尼的马茂德(Mahmud of Ghazni 加兹尼的马哈茂德)劫掠北印度。伽色尼地处阿富汗,改信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强大后建立了政权。存在于976-1186年,是中世纪控制伊朗高原地带的王国。
976年,突厥贵族萨布克蒂金击败沙希亚王国(萨希Shahiya Dynasty),夺得外印度河地带,建立了伽色尼王朝。998年马茂德继承其父的王位。马茂德有两大财源1.他在花拉子漠等中亚地区统掌大权,当时中国与地中海间的贸易源源不断。2.印度寺庙的财富和旁遮普平原的物产。他对印度的战略是突袭式的劫掠,没有长久占领的目的。所以骑兵必须保持机动性,以便快速从印度转战中亚。
1000-1026年,马茂德17次劫掠北印度。伽色尼每次都能粉碎北印度各王朝联军的抵抗并大掠而归。马茂德的目标是有庙宇的城镇,因为庙宇是财富的储藏地。他的考虑主要是掠夺而非宗教,并没有取缔其治下的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寺庙。
除了是残暴的劫掠者,马茂德还是一个有教养的贵族。他把伽色尼建成中亚最有文化气息的城市。用劫掠来的财富建了图书馆、博物馆和清真寺。他本人喜欢波斯文学。马茂德死于1030年,他的两个儿子自相残杀,国势迅速衰落。北印度人松了一口气,又回复到内斗中去了。
马茂德曾把伊斯兰学者阿尔*比鲁尼(Albiruni)带入印度居留10年。比鲁尼学习梵语并研究印度的哲学和科学,1031年写成《印度志》详细介绍印度各方面,是极为珍贵的史料。
穆斯林第三次入印,最终导致了北印度改朝换代。1150年,原为伽色尼王国附庸的古尔政权(Ghuri廓尔王朝),在有世界焚毁者之称的乌拉乌德丁领导下,与马茂德后人对抗,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由于首都在古尔,故名古尔王朝。统治者是皈依伊斯兰教的阿富汗人,又称阿富汗王朝。1173年,古尔王吉亚斯乌德丁派他弟弟领军击败伽色尼,夺得中亚的统治地位。后者历史上称古尔的穆罕默德。
1175年,古尔的穆罕默德率军从高摩尔山隘进入印度河平原,开始了进军印度的征战。1191年,穆罕默德控制了印度河流域后,向恒河流域进发。在塔拉因村被乔汉王朝为首的拉其普特联军击败。第二年双方在统一战场再次会战,拉其普特联军惨败。穆斯林通向德里的门户打开了。
德里意为“门槛”,位于恒河上游流域,在恒河最大支流朱木拿河西岸。德里北边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南面是中印度丘陵的北端,丘陵西面是印度沙漠,德里西面的印度河流域,东面则是辽阔的恒河流域,因此它是东西中印度的交通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古代西北印度先行发展,中期是重心移到恒河流域,后来东西中印度都繁荣发达。德里的战略地位也更重要了。印度人对古尔军队的抵抗力量就来自这一地区,在入侵者脑子里德里就是印度的中心。
第二次塔拉因战役结束后,穆罕默德任命出身奴隶的顾特卜-乌德-丁•艾伯克任印度总督,自己返回古尔。1193年,艾伯克攻克了德里,并不断征战略地,几乎占领了整个北印度。他把司令部建立在德里,继续东进,征服了比哈尔和孟加拉。1206年,古尔的穆罕默德被刺客杀死。印度总督艾伯克于1206年采用苏丹头衔统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区,定都德里,建立了德里苏丹。新政权不再是阿富汗王国的扩展,而是印度新政治实体的中心。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12 10:14:39 +0800 CST  
(88)
6.2德里苏丹王朝
德里苏丹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大体上指称从13世纪到16世纪300多年的北印度历史。德里苏丹王国是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权。由于突厥统治者自称苏丹,以德里为首府,故名。德里苏丹先后有五个王朝,即奴隶王朝、哈勒吉王朝、图格鲁克王朝、萨伊德王朝和洛迪王朝,历时320年。
不过,德里苏丹国并非统一了整个印度的帝国。除了在阿拉-乌德-丁•卡尔吉等极强大的苏丹统治时期,德里苏丹国充其量只是北印度的一个最大的王国。印度大体分为四部分:1.德里为中心的突厥人穆斯林政权。德里政权周围还有许多小穆斯林王国,经常与德里打仗。2.孟加拉独立的穆斯林王国,后为德里消灭。3.德干高原北部的独立穆斯林巴曼王国。16世纪初灭亡4.印度南端的印度教国家维查耶那伽拉王朝。16世纪中被穆斯林所灭。

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继续保有强大的力量,而南印度则几乎从未进入苏丹政权的版图。阿拉-乌德-丁•卡尔吉时期对德干地区的3次大举入侵使德干北部服从苏丹统治直到14世纪;菲罗兹•图格鲁克苏丹臣服了印度教王公统治的奥里萨。
困扰苏丹的问题主要是叛乱和外部入侵。在整个德里苏丹国存在时期,叛乱和王室内讧层出不穷。各地的分立势头从未被有效遏止,几个著名的苏丹都曾镇压过大规模的叛乱。外部入侵的威胁开始主要是来自蒙古人,后来则是中亚的征服者帖木儿。帖木儿的可怕入侵终于使摇摇欲坠的苏丹政权彻底崩溃。德里苏丹国在帖木儿撤离之后不久解体,独立王国林立各地,虽然还有名义上的苏丹,但他们的权力几乎只限于德里和旁遮普。

奴隶王朝(1206-1290),因开创者艾伯克的奴隶身份而得名。中世纪的中亚仍然存在着奴隶制,但它与西方和东方的奴隶制并不相同。西方的奴隶用于生产,东方的奴隶用于家务。在中亚,欠钱就当奴隶,有钱就赎回自由身,相对容易。如果替主人出力有功,便可免去奴隶身份。中亚战乱不已,这局面给突厥人带来机会。突厥人文化不高,但好战。当奴隶,在战场上立功,随着地位提高,主人还与自由人身份。身居高位且无了奴隶身份。突厥人流行一句话,要出人头地,当奴隶去。
整个奴隶王朝,由侍卫头头组成的四十人集团权势显赫。其中大部分是奴隶出身。集团一直存在到奴隶王朝灭亡,父由子继。艾伯克建立王朝也是依靠这个集团。
奴隶王朝第三任苏丹伊勒图特米什也是奴隶出身。他卖身给艾伯克,凭功绩做到巴翁达总督。1210年11月,艾伯克玩马球时坠马身亡,他儿子阿拉姆即位。伊勒图特米什(I-ltutmish 伊杜米思)在四十人集团支持下击败阿拉姆,当上苏丹。执政时期最大难关就是避免成吉思汗的攻击。1220年,成吉思汗灭掉花拉子模,其国王子请求德里苏丹收留。伊勒图特米什惧怕蒙古大军,拒绝了要求,而蒙古军队认为印度太热,太潮湿,便引军西征去了。
1229年,巴格达的哈里发封伊勒图特米什为大苏丹。伊勒图特米什死后,宫廷内讧不断,连续五任苏丹死于非命。使德里苏丹政权最终在印度北方稳定和巩固下来的是巴勒斑(Balban1265-1287年在位),他也是奴隶出身。任苏丹侍从,凭借才能高升,成为四十人集团的一员。1246年,伊勒图特米什次子马茂德被拥立为苏丹时,他成为幕后掌握实权的人,把女儿嫁给马茂德。马茂德没有子嗣,死后,巴勒斑轻易获得苏丹之位。
巴勒斑执政二十年巩固了个人与家庭的统治。仿照波斯的国王礼仪和宫廷制度,再建密探体制,控制军政官员和地方长官。重建中央军队。在他治下,社会动荡减少,人民生活相对安定。1287年,他去世,他长子在抗击蒙古人中阵亡,他的孙子凯库巴德当上苏丹。但这位苏丹酗酒纵欲,1290年突厥人的另一支哈勒吉族,在老年领袖菲鲁兹沙带领下,夺得王位。突厥人的奴隶王朝终止,阿富汗人的哈勒吉(Khalji哈尔吉)王朝统治开始,持续约30年,共五任苏丹。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13 09:33:31 +0800 CST  
(89)
菲鲁兹沙即位时已70岁,执政以宽容为本。老苏丹侄子阿拉-乌德-丁野心勃勃,1296年杀了苏丹,取而代之。
就王国的地域和苏丹的权利而言,阿拉乌德丁是哈勒吉王朝最显赫的一个。他收回以前各任苏丹的授地,不允许地方贵族征收任何附加捐税。建立高效密探网络进行监视。
阿拉乌德丁建有庞大的常备军,官兵直接招募,由国库支付薪水。军队杜绝空额,确保军队战斗力。他利用精良之师迫使拉其普特人臣服。甚至将绝色美貌的古查拉特王后戴菲掳来,娶为新娘。远征南印度,取得对德瓦吉里的宗主权。
奴隶将军卡富尔一度是哈勒吉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具有军事才能,四次进军南印德瓦吉里、马杜赖等地,每次都满载而归。1316年卡富尔立年仅六岁的苏丹幼子为苏丹。后来17岁的王子穆巴拉克贿赂士兵杀死卡富尔,自立苏丹。
穆巴拉克好淫乐荒政务崇信奴隶哈桑,给他胡斯劳汗的称号。胡斯劳汗是改宗伊斯兰教的印度教徒,最后他刺杀了穆巴拉克。自己登位,把偶像崇拜引入宫廷。北方边境的指挥官图格卢克以伊斯兰教名义团结了一批突厥首领,指责胡斯劳汗以印度人身份和低级种姓出身篡位。他杀了胡斯劳汗,自宣为苏丹,建立图格卢克的王统。
在五个王朝中,图格卢克王朝统治时间最长(1320-1413)并一度达到德里苏丹时期的鼎盛。
穆罕默德*宾*图格鲁克(1325-1351年在位)是王朝开创者的儿子,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所作所为不落俗套,被认为是个疯子,施政数次失败。向北,他远征花拉子模,深入中亚腹地。向南他征服了瓦朗加尔。为更好控制德干地区,继续兼并南印度,他决定迁都德瓦吉里。但试图迁走整个德里,最终没有成功。
穆罕默德进行经济改革,强行在富饶的河间地(朱木拿河与恒河之间的地区)增税,结果引起农民反抗。镇压下去后,税收政策作了调整。但河间地区连续几年闹灾荒。1329年,进行币制改革。借鉴波斯和中国的货币制度,制造铜制辅币。结果伪币大量出现,致使市场萧条。1332年,国家不得不换回辅币,结果是得不偿失。
为实现帝国梦,穆罕默德征战不息,版图一度超过以前任何一位苏丹。但好景不长,各地纷纷自立,德干地区和东印度先后脱离德里朝廷。穆哈默德四出平叛,1351年讨伐叛乱者时死于热病。
菲鲁兹沙是穆哈默德表弟,在宫廷贵族和宗教权势支持下,继位苏丹。他采取宽松政策,但明显偏向穆斯林。为赢得正统逊尼派的支持,他迫害异教徒,强化对印度教徒人头税的征收,禁止印度教的宗教节日,一再摧毁庙宇以获得宗教功绩。设立征集奴隶的部门,全国一度蓄养18万奴隶。
1388年,菲鲁兹沙去世,争权风云再起,苏丹之位六年换了五人,政局动荡。但真正给图格鲁克王朝毁灭性打击的是1398年帖木儿率领军队对北印度的扫荡。
帖木儿属于突厥人的古尔坎族,1336年生于中亚的凯什,1369年登上撒马尔罕的王位。以后他南下阿富汗,西征伊朗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1398年,他声称德里苏丹允许偶像崇拜,不是好的穆斯林,要接受惩罚。先攻占印度河畔的木儿旦,血洗塔兰巴城,沿路屠杀,推进到德里城郊。德里苏丹不堪一击,德里遭到彻底破坏。
帖木儿临走时,指定希兹尔汗统治旁遮普,1414年后者东进占领德里,废黜图格鲁克王朝。希兹尔汗自称先知后代,是穆罕默德女儿法特玛传下的萨伊德家族,所以该王朝称萨伊德王朝。但它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仅维持了37年,先后四任苏丹。所辖领土仅西北印度和恒河中上游地区。
其后,镇守西北的布鲁尔*洛迪进京主政。布鲁尔建立洛迪王朝。洛迪王朝历时75年,只有三任苏丹。布鲁尔是纯粹阿富汗人,入主德里后,阿富汗人成为王朝的主要支柱。布鲁尔弱化苏丹的独裁统治,用高官厚禄及封地馈赠众臣,稳固初建的王朝。他尊重学者,宗教上宽容,较为平稳地统治了38年。
1489年7月,布鲁尔次子继任苏丹,称塞坎达尔沙。也算有为之君。他重视文化及教育,许多梵文著作在其赞助下译成波斯文。修建阿格拉城堡。
塞坎达尔沙死后,长子易卜拉欣即位。他有勇无谋,立足未稳就宣称王权不认亲族,将几个阿富汗旧臣囚禁并斩首,结果反叛四起。内战中,洛迪王朝元气耗尽。贵族决定请外援推翻他的统治。巴布尔接到邀请,引军进入印度。1526年,巴布尔与易卜拉欣在班尼帕特平原决战,巴布尔胜利。随着洛迪王朝灭亡,德里苏丹结束了。巴布尔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14 11:57:59 +0800 CST  
(90)
6.3 穆斯林社会及文化
穆斯林到来给印度带来长远的影响。
苏丹意为王中王,是伊斯兰教地方领袖的称号,由哈里发分封,代哈里发管理地方行政。1055年,塞尔柱人进入巴格达,13世纪蒙古人又一次征服这一古城,因此伊斯兰教中央事实上已不存在,哈里发只剩下空名。在印度的德里苏丹实际上不受任何约束。
德里中央政府由苏丹主持,有四大支柱协助,他们是首相,内务大臣,军队最高指挥者和大法官。
军队最高指挥官掌管着两类军队及其装备,一类是常备军,包括王室卫队、首都禁卫军等。一类是各封地征集兵员组成的军队,封邑主必须承担提供军队的职责。常备军由不同民族的士兵组成,地方军大都是印度人。
大法官是苏丹的首席法律顾问,协助苏丹作出最高裁决。他在地方派驻代理人行使司法职责。法律以《可兰经》为依据,刑法十分严厉,经常使用酷刑逼供。伊斯兰法律只在都城和穆斯林集聚的城镇有效,农村等的非穆斯林使用原有的法规。
各部门的高级官员一般由苏丹委派。首相负责国家各部门的运作,重点监督征集岁入、检查账目和管理开支。内务大臣负责民政管理,是首相最得力的协助者。
苏丹直接控制德里周围和各要塞附近,边远地区划为省份,派总督管理。
除了行政机构,德里苏丹时期的统治集团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变更。就民族而言,它以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为主,可以说是一个军事集团。从人数看,奴隶王朝创立时,外来穆斯林不超过1万人。蒙古人切断了西亚大规模移民印度的可能性,陆上仅有招来的小批同族人,而海上来的少数贸易商一半定居在西海岸。到16世纪,外来的穆斯林总数不超过5万人。随着与印度人不断通婚,本地化成为趋势。
在印度逐渐形成的穆斯林社会,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贵族集团、城镇市民及少量的农耕者。真正对政治发挥影响的是那些贵族。贵族集团分两类,一类占据者军队和行政官员的位置,另一类则拥有宗教特权,他们都是苏丹政权依靠的力量。
贵族集团除了是既得利益者外,还有不稳定的一面。因为贵族集团不是由同一民族组成的,很难同心同德,常为了一己之私损害国家利益。
外来的穆斯林大都选择生活在城镇中。对非穆斯林强征人头税开始时是雷打不动的。但市民和匠人只要改宗伊斯兰教后,就可以停交。因此手工业者改宗经常发生。苏丹一度不太热心鼓励大规模改宗,因为这会导致岁入的损失。印度工匠是按行业种姓组织起来的,种姓间的区别自然在改宗伊斯兰教的工匠中保持着,种姓制度平和渗入了穆斯林。
德里苏丹时期,印度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变化,是伊斯兰教土地国有制与印度土地私有制两者的结合。在伊斯兰教统治薄弱的地区,农村公社依然存在。在北印度比较发达的中心区域,新的土地关系即伊斯兰教的土地制度出现了。
苏丹授地给他的官员以代替薪水,这种授地称为伊克塔。授地不是授予土地本身,而是授予土地的税收。因此,授地不是世袭财产,是否延续要看苏丹意愿。伊克塔持有者,每年向苏丹缴纳一笔固定年金,余下的土地收入抵作薪水。伊克塔持有者还需从他获得的份额中维持一支军队,随时供苏丹调遣。
德里苏丹时期城镇再度繁荣。北印度与更大范围的中亚和海外世界联系密切了。许多城镇成为专业化的出口生产基地。朝廷修建石头路面的道路网络,沿路设立驿站。交通工具是牛车和马车。发展起马拉的和步行到达村落的邮政投递服务。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9-15 10:14:56 +0800 CST  

楼主:俗人无语

字数:118530

发表时间:2018-12-05 00:53: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24 23:23:50 +0800 CST

评论数:29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