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地缘历史和文化

(00)
本帖主要是从文明的视角来讨论古代印度的地缘、历史和文化。古代的印度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大文明,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辉煌的文化成就。古代印度文明涵盖的范围与现代印度国家不同。历史上“印度”是指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地理-历史概念,不是一个国家。
南亚次大陆面积415(390)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16亿。印度半岛面积广阔,内部地形、地貌丰富多样,资源充足,物产丰盛。几千年来孕育和发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一)地缘
(二)古代历史与文化
一、远古文化
二、哈拉帕文明
三、古典早期-古代
四、古典后期-中古
五、伊斯兰时代
(三)近代印度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8-12-04 16:53:56 +0800 CST  
(01)
(一)印度地缘
印度得名于印度河,梵文Sindhu,后来成了波斯语的Hindu 。即中国古籍的“身毒”、“印度”。
从地理的角度来说,半岛的地形从南到北大致可分为四部分。北部为高山区,呈东西弧形走向的狭长地带,由西向东为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长2400公里,宽240—300公里,平均海拔达6000米。第二部分是平原区,主要由印度河和恒河两大河系的流域组成。两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西端,印度河流入阿拉伯海,恒河注入孟加拉湾。两河之间有塔尔沙漠,也称“印度沙漠”。东部还有雅鲁藏布江流经印度的一段,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注入孟加拉湾。 第三部分是南印度高原区。北边的文底耶山,与沿东西海岸走向的东高止山和西高止山组成一个倒三角形。西高止山海拔约900米,东高止山的海拔高度约400米,三山中间构成高原,称德干高原。高原向南和东南,地势趋降,形成丘陵及沿海平原,即泰米尔丘陵或泰米尔半岛。
印度半岛坐落在北纬8度至37度之间。平原区处于北纬20度至30度,相当于中国长江以南,由于地形及西南信风的影响,两地的气候大异,印度平原区比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更热,更潮湿。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北屏风,每年6—9月,西南信风卷着热湿的空气滚滚而来,碰屏风阻挡,形成大雨,连月不断,每年85%的雨量集中于此时。这就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关键。所以,水利成为居民的主要任务,千百年来平原地区水渠成网,德干高原人工水池处处可见,两地区的农业都很发达。
对于季节的划分,次大陆自古以来有两种传统分法。其一,12个月分6季,称为“春、夏、雨、秋、旱、冬”。其二,更通用的是分为3季,暑季(3—5月,天气炎热)、雨季(6—9月,西南信风)、凉季(10—2月,东北信风)。雨季与凉季较为宜人,暑季酷热。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8-12-04 19:00:32 +0800 CST  
(02)
而从历史、从地缘的角度,则关注点有所不同。印度次大陆在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以高大的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为界,其余部分面向印度洋。除了南印度的一些国家以外,印度人在历史上并不十分关注海洋,欧洲人到来前的海洋不是印度政治史中的重要因素。次大陆与外界的交往传统上是通过陆路,尤其是西北部兴都库什山脉的那些山口(开伯尔山口,古马尔山口和博伦山口)。
地理上属于伊朗高原的阿富汗和俾路支,在政治和历史上与印度有着密切联系。孔雀王朝和后来很多外族征服者建立的印度王朝,其领土都包含阿富汗;德里苏丹国主要是突厥人统治的国家。直到今日,巴基斯坦的疆域仍然包括地理上位于次大陆范围之外的俾路支省。
次大陆本身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北印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南印的德干高原,和印度半岛最南端。在英国人最终控制整个次大陆之前,印度从未实现过政治上的完全统一,其分野大概即以这三个区域为界。在三个区域中,北方平原的地位最为重要,印度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大都发生于这里。北印再被拉其普塔纳沙漠和阿拉瓦利岭分为印度河流域地区和恒河流域地区。东部的恒河流域诞生过印度早期的许多重要国家,但其政治中心地位在穆斯林入侵以后被西北部的德里取代。
北印和南印大致以温迪亚山脉为界,温迪亚山脉以南的德干和半岛南端相对于北印拥有几乎独立的政治史。受到山脉的阻碍,北方的国家很难扩张到南方。一些强大的北印政权虽然征服了德干,但对这些地区并无法实行稳固的控制。至于最南面的区域,即克里希纳河以外的部分,虽然没有明显的与德干高原的地理分界,但它在历史上是绝少受到北印或德干地区影响的。
南端地区在英国统治之前从未受印度斯坦的政府管辖。相对于北方,南印只有一些地域性的王国,它们没有像北方帝国那样把势力大举推进到北印去,因而南印史在学术研究上受到的重视不若北印史。由于南方的历史进程独立于北方,而且无法按北印的政治史分期,所以古代与中世纪的印度史,北印与南印经常要分别论述。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8-12-06 10:49:03 +0800 CST  
(03)
历史上地理的变化同样值得注意。从公元前3000年至今,自然环境改变了很多。从印度河流域来看,尤其是在中、下游地区,现在要比古代干燥得多,印度河东边的塔尔沙漠的面积变得更大了。空中摄影也证明,今日的一些沙丘在古代是良田。其次,恒河中下游地区在古代是茂密的森林,人迹罕至。再者,几千年来印度河和恒河的河口都向前伸展许多,支流的变化也很大,且经常改道。例如文献记载某城市在河边,而发掘出的遗址却远离今日河道。还有,德干高原内陆的变化不大,东、西高止山至海岸的狭长沿海地带却不然,东海岸延伸,西沿海地带削减。
总的来说,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历史演化具有一定影响,愈是远古时期,影响愈大、愈直接。印度气候炎热,历来有“坐夏”一说,或居家少出,或躲入树林。甚至有学者认为,印度的季风气候对形成印度民族的性格有相当影响,如气候酷热,高度潮湿,大气清澄,形成当地居民“被动”、“忍从”和“思索”的性格。
如果说上述学者对于季风气候形成印度民族性格的结论还是相当抽象,甚至有点“玄”的话,那么同为一脉的雅利安人在分别涉入印度和伊朗并定居后,确实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尽管其间原因甚多,但地理环境或多或少起了一定的作用。前者的游牧民族强悍善战的特性,在南亚环境的侵蚀下,慢慢消磨殆尽,又经长年累月的潜移默化,变成养尊处优,沉湎于膜拜神灵,最终由征服者成为被征服者。后者则不然,他们在恶劣环境的挑战下,奋发图强,居鲁士、大流士等一代英豪,挥戈铁马,纵横千里,一度建立了雄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国。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8-12-07 10:44:11 +0800 CST  
(04)
南亚存在多种的人种。原始人种是尼格利陀人和“原始澳洲人”,前者与非洲黑人类似。现代在南印度、安达曼群岛等还有少量存在;后者的后裔则是散布各地的诸部族。新石器晚期进入的民族为“古地中海人”,即南印度人,中国古代汉译为“达罗毗荼”人。身材中等,皮肤从浅褐色到黑色,黑头发。新石器时代发现最早的大麦遗迹。制作陶器、渔猎、种谷物和豢养动物,以及最早的印度河文明,相信都是他们的成果。后来一部分与外来者混合,大部分被迫迁移到南印度。泰米尔人、泰卢固人、马拉维拉人等属于此种族。蒙古族系,有二支:喜马拉雅的山地居民称西藏-蒙古人,东部的阿萨姆、孟加拉等也是蒙古人种。现在的主体居民雅利安人是后来迁入的。其中的印度雅利安人又称北欧人,体型高大,肤色较白。如现代的古吉拉特人、旁遮普人、拉贾斯坦等北方地区民族。还有肤色浅褐色、较魁梧的雅利安-达罗彼荼人。
经过长期的融合和分化,现代印度的民族非常复杂。共有100多个民族,没有一个占据多数。一千万人口以上的有印度斯坦族、泰卢固、马拉提、泰米尔、阿萨姆、锡克人等族。各地还分布着400多部族。
与民族相应,语言也很混杂。179种语言和500多种方言。90%以上的人使用大约16种语言。使用者数万人以上的就有118种。
南亚次大陆共有四大语系。属于印欧语系的是“印度雅利安语”。古代印欧语系的文字就是梵文,包括吠陀梵文和古典梵文。它是宗教和古代文化典籍的语言。中古时期分化出许多分支,在印度大部分地区流传至今,如印地语、旁遮普语、拉贾斯坦语、比哈尔语、孟加拉语等。达罗彼荼语系主要流行与南印度,如泰米尔语等。属于汉藏语系的有喜马拉雅和阿萨姆山区的数百种方言。南亚语系是多数部族民的母语。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8-12-10 12:10:02 +0800 CST  
(05)
【讨论】中印地缘的同异
世界史的基本单元是文明。文明具有多种属性,其中最主要的是历史和文化。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历史轨迹和文化传统迥异,地缘的差异是根本性原因。
天涯著名网友温骏轩(“鄙视抢沙发的”)老师对地缘有独到的见解。按照他的解说,地缘是指地理环境及其上的人。“‘人’才是地缘这个概念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地缘视角下的‘人’指的是群体性的人”。由此,地缘是包含了地理、文化以及历史的因素。
亚洲可划分为五大地缘板块:东亚大板块,南亚板块,中西亚板块、东南亚板块及北亚板块。北亚板块指西伯利亚中、北部人迹罕见的极寒地区,古代文明基本与之无缘。
巨大的东亚板块以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高原为西界,东到太平洋,北至西伯利亚南缘,南达南中国海和中南半岛。东亚大陆的西部是险峻的高山沙漠,交通艰难;而且远离古代文明起源的西亚-东地中海地区,所以封闭程度高。这是中华文明持久、独特的地缘背景
南亚板块基本上就是南亚次大陆。它也就是广义的印度半岛,而狭义的印度半岛是指德干高原及其外围。它呈倒三角形,两边是海洋,而且距离二河流域及地中海较近,所以对外交往较多。
东亚的大部分和南亚、东南亚都属亚洲季风带,其界线西起印度河流域,喜玛拉雅山脉以南、青藏高原东缘、大兴安岭以东一线,包括南亚、东南亚、东北亚和中国东部、南部。此线以东、以南的地区受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草木繁茂。而在同纬度的中东地区、非洲和中美洲却一片荒芜。
东亚地形更复杂、气候更多样,整体处于北温带。有人认为,北温带气候适合文明发展,人们更活跃有创造力。南亚总体处于热带,潮湿炎热的气候让人不愿活动,喜欢冥想。
东亚的核心是中国,主要是中国东部。东亚地缘有四层结构:中心是中原,河南及周边地区;往外是内地主干区,主要是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第三层是内地外围区,包括岭南、巴蜀、云贵、甘肃、辽东等农业区。第四层是边疆游牧-渔猎区,如蒙古高原、黑龙江流域、天山南北。
河流对文明有很大作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在地理上心理上都不远。河、江同向,之间是平原丘陵,没有大的地理障碍。气候植被虽有差异,只是逐步过渡。黄河长江流域经济繁荣,可能是古代文明世界里面积最大的成片农业区(我猜的)。河-江地带构成中华文明单一的地缘核心区,是中华民族长期统一的基本保障。
印度文明的二个核心区是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这两条河取向不同,气候、地貌差异较大。中间是塔尔沙漠。这使得两个地区不能成为一体,外部取向各异。而且印度河距离伊朗高原太近,没有战略纵深。东亚板块只有中华文明一个先进文明作为文化核心,而伊朗高原的文明比印度更古老,可以冲击印度的文化。因此,印度文明难以统一。
即使是恒河流域,由于降水过多,森林茂密、洪水泛滥阻隔交通,也难以形成共同的政治认同。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解释为何欧洲不能统一。欧洲文明主要是西欧,就是德瑞意及其以西。这里没有一条起核心的大河,相反中央地带是阿尔卑斯山脉。各国的河流都不长,而且各奔东西,无法形成共同的经济-政治中心。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8-12-12 11:06:24 +0800 CST  
(06)
史料
印度历史的史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古代印度史(即穆斯林征服以前的印度史);这段时期的可靠史料极度匮乏。印度人不重视对于历史的记载,没有构造起一种有效的保存重大历史事件的制度。11世纪到过印度的穆斯林学者比鲁尼(Al-Biruni)评论说:“印度人不十分注意事物的历史次序;他们在述说国王的年代系列时是漫不经心的,当要他们非说不可的时候,就困惑起来,不知说什么好,他们总是代之以讲故事。”比鲁尼的话是非常接近于事实的。在印度不存在类似其他国家的相对可靠的官方史书,却存在着大量宗教典籍、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许多历史事件就混在这些东西里面流传下来。所以关于古印度历史的史料,必须从各种来源中搜集,有时甚至要到文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中去考证古代印度的历史事件。
印度最古老的文明哈拉帕文明(公元前2500-前1750年)是考古发现的,没有可解读的文字资料。从公元前1500-前1,000年的亚利安早期文化,文字记录集中在《梨俱吠陀》。而《梨俱吠陀》直到中世纪之前只是婆罗门家族口耳相传,并没有文字版本。中世纪才写在棕榈叶上(即贝叶经),后来才誊写到纸上。现存最早的《梨俱吠陀》手稿是1362年成书的,写在纸上。
口述的吠陀版本,一代代严格遵守初始的古代字眼。纵然有些内容已经失传而无法理解,还是准确地按照原有的韵律诵唱。这种口述传授的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才逐渐消失。
公元前1500年以后,其他吠陀著作和森林书、奥义书等文字记载多起来,对古籍的文本研究也就可以更多地开展。同时,希腊人、波斯人以及后来的中国人都留下了对印度各方面的记述。
相对而言,伊斯兰教时期的史料就非常丰富。穆斯林重视历史,各穆斯林王朝都留下了很多官方文件、编年史和邸报,可供历史学家查阅研究;一些统治者的传记也是十分宝贵的文献(如著名的巴卑尔回忆录)。不那么可靠的史料,还包括此一时期到过印度的外国人的游记等等。关于英国统治时期的历史,则有许多政府档案可以利用。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8-12-13 10:00:20 +0800 CST  
这个楼会使用不少来自《地缘看世界》和其他帖的地图、照片及文字材料。在此感谢“鄙视抢沙发的”(温骏轩)和其他国观网友。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5-08 17:25:18 +0800 CST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5-08 17:43:53 +0800 CST  



印度的地形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5-08 17:46:47 +0800 CST  
(07)
(二)历史和文化
目录
1、史前文化:原始社会(200万年前--前2500年)
2、远古时代:哈拉帕(印度河谷)文化时期(前2500—1700年)(相当于我国五帝、夏、商)

3、古典时期-1 古代早期
3.1吠陀时期(前1500—前700年)(商后、西周)
3.2恒河流域列国(前700—前400年)(东周)
3.3 文化的繁荣
3.4 波斯和马其顿入侵
*公元前6世纪末(前518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印度西北部。
*公元前317年5月亚历山大率领希腊部队占领西北印度
3.5孔雀王朝(前322—前185年)(东周末、西汉初)
鼎盛时代:阿育王统治(前273—前232)
3.6 古典早期的社会和文化
3.7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4世纪
*北印度、中印度、南印度、西北印度
*贵霜王朝(前150—公元300)(东汉、三国)鼎盛时代:迦腻色伽(公元120—162年)
3.8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4世纪的文化状况

4、古典时期-2 中古时期 公元4世纪至12世纪末(公元4世纪至7世纪、6世纪至11世纪,7世纪中叶到12世纪末)
4.1笈多王朝(320—600年)(晋、南北朝、隋)鼎盛时代:旃(zhan)陀罗*笈多二世(380—414)
* 嚈哒人
4.2 后笈多诸王,戒日王朝(606—647年)(唐初)
4.3 王朝制度与法律状况
4.4公元6世纪-11世纪的印度
4.4.1 公元6世纪后的南印度
4.4.2.拉其普特时期(7世纪中叶到12世纪末)
4.4.3 社会、文化状况

4.5中古时期的印度文化
4.5.1 文学
4.5.2泰米尔文化
4.5.3 宗教文化
哲学
4.5.4 科学技术

4.6 古印度与外部交往
*古代中印交流
*西藏与印度
*印度与东南亚

5.伊斯兰时期
5.1阿拉伯人入侵(700—1200)(唐宋)
5.2德里苏丹王朝(1206—1526)(元、明)鼎盛时期:苏丹王朝(1296—1316)
5.3 穆斯林社会及文化
5.4 地方政权
5.5莫卧儿王朝(1526—1757)(明末、清)鼎盛时期:阿克巴(1556—1605)、奥郎则布(1658—1707)
*锡克教、锡克人
*马拉塔人
*后奥朗则布时期
5.6 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5.7 欧洲文化的最初影响
【链接】古印度数学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5-09 14:48:36 +0800 CST  
(08)
一、史前文化
考古研究表明,约200万年之前南亚次大陆就有人类活动。印度的旧石器遗迹分布较广。印度河支流索安河旧石器文化遗迹的时间为40万年-5万年前。马德拉斯及南印度也发现旧石器制品。渔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
大约自公元前8000年以后起印度各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总体来说晚于两河流域文化。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大多数已是经过打磨加工的适于更多不同用途的工具。在极个别的地区发现了铜器。这一时期的居民留下了一些墓葬,在克什米尔和南部印度的婆罗门吉里、皮克利哈尔等地都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墓穴。
渔猎仍是主要的谋生手段,但他们也开始耕种土地,饲养动物并掌握了取火方法。会打井、制绳。在克什米尔的布尔扎霍姆岩洞内发现的遗址表明此时已制造陶器。他们能造船和织布。除了洞穴之外,还学会搭建茅棚。小型村落出现。还有木质农具。
公元前7,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定居的农业文化。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的迈尔戈遗迹(即Mehgrarh梅尔伽赫?)发现公元前6,000年的大麦和小麦,可能是人类最早栽培谷物的地区之一。饲养狗、山羊、绵羊、水牛等,但没有马。另外在古印度西北,公元前5000年就懂得种棉花。
但是,此时是否已经从游牧和狩猎的生活方式转为定居务农,还没有确定。也难以确定新石器时代的印度居民与旧石器时代的居住者是否属于同一种族。
新石器晚期进入的民族,在印度古文献、欧洲和中国的典籍上都有记载。欧洲人称他们为“古地中海人”,中国南北朝僧人汉译为“达罗毗荼人”。他们身材稍高,肤色浅黑,圆颅钩鼻。发源地也是两说:南印土著说;西来说,即古地中海人西来,与原澳型人混血而成。他们是金石并用时期的主要居民。雅利安人进入后,达罗毗荼人向南退入德干高原及斯里兰卡等地,今天是次于雅利安人的第二大民族。
新石器时期陶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有水壶、水罐、花瓶等;陶器可分为朴素型和装饰型,前者是光面的、粗面的、有色的,后者是刻画的、印花纹和描绘线条的。渔猎是主要的生产活动,栽培谷物和豢养动物已经开始。
印度的金石并用时代,或称为红铜时代,是部分学者提出的介于新石器时代和哈拉帕文明之间的一个时代。其具体时间大约在公元前第4千纪中叶至第3千纪中叶。这一时代的人们所用工具仍以石器和骨器为主,但金属也已经进入人类生活。黄金可能是印度原始居民最早利用的金属,不过他们只把黄金用来做饰品。最早作为实用工具的金属也许是红铜,在金石并用时代的遗迹中常有发现。红铜器的形式有斧子、凿子、铜环和铜条等。这一时期的文化大抵建立在畜牧和种植业基础上,人们饲养牛羊,种植大麦、小麦和豆类。金石并用时代的文化主要发现于恒河与亚穆纳河河间地,以及拉贾斯坦、旁遮普和古吉拉特。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5-09 14:55:34 +0800 CST  
(09)
印度文明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古印度河文明、古代文明、中古文明、近现代文明。按照文明的一般含义,文明出现之前还有一个远古的史前文化时期。而从社会结构来看,印度河文明和古代文明早期当为奴隶社会(公元前1500—公元4世纪),古代文明的中后期属于封建社会(公元4世纪—18世纪)。本帖不打算深入讨论近现代文明。
印度文明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第一个是强烈的宗教性。宗教众多,以印度教为树干。宗教渗透到文化的所有方面,如文学、建筑、艺术、民俗等等。
第二是多样性。不同时期到达印度的各个族群分别带来自身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逐渐与已处于主体的本土文化混合,形成丰富多彩的复杂有序的整体。
第三个特色,包容性,显然与多样性密切相关。引人瞩目的多样性和明显的同一性并存,对精神生活十分重视,也体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印度文明的主干始终是一脉相承。
在近现代的文明转型过程中,印度文明也呈现以下新的特点。首先,宗教色彩有所淡化。自19世纪中叶,印度的文学已开始摆脱宗教而面向现实。独立后实行世俗主义方针取得积极成果。文学艺术的主流已经是现实主义以及各种现代流派。社会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现代性和世俗性。不过,宗教的影响依然很明显。
其次,珍视民族传统。印度社会从未经历激进的革命或文化运动,其社会和文化发展平稳,传统没有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十分爱惜文化遗产和传统。当年保留德里另建新德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同时,印度民族也呈现浓厚的保守性。至今仍影响无所不及的种姓观念就是突出例子。
第三,积极吸收外来的西方文化。古代印度是半封闭,但封闭程度远远不及中国。近现代与西方的联系十分密切。建国后曾吸收苏联的文化,21世纪以来也注意到中国的发展。可以说,印度人其实也是善于学习的。
有人说,现代中国是封闭的社会,开放的心灵;而印度是开放的社会,封闭的心灵。俗人不知事实是否如此。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5-09 15:09:08 +0800 CST  
(10)
二、印度河古文明:哈拉帕文化
印度河流域在公元前6千~5千年就出现农业生产,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里已遍布农业种植。大约在公元前2500-前15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发达的古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Harappa在西旁遮普)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进一步的研究,成熟期的年代范围应是公元前2300-前1700年,约600年。其中公元前2200-前1800年的400年是全盛时期。公元前1800年以后,这一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戛然而止,最终彻底消失。
哈拉帕遗迹分布范围非常广大,地域面积大致与埃及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当。不仅印度河,恒河上游等地也发现遗迹。城市规模的遗迹有10余处,哈拉帕的居民约为二、三万,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又译摩亨索-达罗、摩亨约•达罗)有三四万人。在时间上大致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及古埃及文化同时。被认为是土著达罗毗荼人的本土文化。
哈拉巴文明是一种城市文明,城市的建造有精良的规划设计。但同时经济以农耕和手工为主。铜、石器并用。
其城市经精心规划设计,实为古代任何地方所未见。道路纵横平直,房屋结构整齐。院落中往往有水井。几乎每家都有水井、浴室和下水道。房屋大小不一,有些二层楼房,似乎已是贫富不均的阶级社会。建有周密的排水渠道,附有收集垃圾和淤泥的大容器。甚至有街区公厕。城堡里有许多大建筑,用烧制的砖建成,有的砖长达57厘米,宽26厘米,厚9厘米。这些建筑主要是公共使用的民用设施,如大浴室、粮仓、会议堂、学校(或集体宿舍)。没有像埃及、二河那样大力营建宫殿庙宇,也没有陵墓。城市应该是某种强有力的权力组织规划的,但没有发现任何集权领导的证据。不过也有坚固的城堡和围墙,应是用于抵抗外敌。
由于没有建筑用的石料,城市与苏美尔一样用晒干的土坯或烧制的窑砖建造。烧砖大概也是这里首先发明的。
哈拉巴文明的生产是农耕为主。主要农具有青铜的齿耙、镰刀等,但没有发现犁。牛是主要畜力。大量的石器工具仍在使用,因本地是沙地,石材显然是远方运入,哈拉巴文明应是金石并用时代,青铜、石器并用。农具有石锄、铜具等。公元前2350—前1750年间大量使用青铜器具。
农业依赖人工灌溉。农作物以大麦、小麦为主,枣、芝麻看来是普及的经济作物,豆类也有发现,文明的末期出现稻米。棉花的栽培是世界上最早的,比尼罗河流域早了几百年。种植甘蔗也是世界最早。
有陶制的纺锭出土。有棉织品碎片。家庭纺纱织布,经染色后裁剪成衣服。
驯养业有相当高的水平,牛、羊、猪、家禽、鱼等都是食物,甚至有驯象的证据。牛拉车、骆驼和大象驮运重物。
除了大量的窑烧砖外,手工业方面令人瞩目的首推制陶。陶器以红色彩陶居多,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上釉彩陶。制陶业的艺术水平也令人叹为观止。也有纺织、染色和制作金银铜等制品。
立体石像、青铜雕塑、饰品及梳妆用品等颇为精美。神像众多,但没有发现大的神像和大神庙。有一些有趣的赤陶儿童玩具,多为动物形象。武器不多,且很粗糙。没有战争和冲突的痕迹,没有描绘战争、俘虏或杀戮的场景。这让人大惑不解。也许非暴力观念在印度很早就出现了,虽然稍后的历史也充满残忍的暴力。
社会形态未明,应该是私有制。
出土许多印章,上有浮雕图案及文字。有些奇怪的动物,还有打坐的修行者或神。也有陶器刻有文字。文字未能解读,类似象形文字,文字符号419个,其中基本符号62个。还发现一条尺子,说明当时已经采用十进位制。
其人种高度混合,以达罗毗荼人为主,有大量原始澳洲人种,还有其他人种如蒙古、地中海等。
城市间贸易频繁,交通主要依赖牛车和木筏船。尚未发现钱币。同时,印度河流域与外界也有贸易往来,交往的路线有海、陆两路,连接中亚、波斯、古吉拉特和南印。距阿拉伯海坎贝湾不远的罗塔尔发掘出船坞遗迹,船坞就建在城东,南北走向,长216米,宽37米。在船坞南面有一条宽约7米的水道,与波加沃河相连,于是内陆水运与海运接成一体。在波斯湾同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哈拉巴文明的印章,而在印度河流域遗址中发现产自伊朗、伊拉克的玉、绿松石、天青石等宝石,还有异地装饰风格的绿松石花瓶等。阿富汗、中亚的一些宝石和其他产品如铜锡银等在印度河流域遗址也有发现,这说明了双方的陆路贸易。
宗教是当时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应是母神女性崇拜。各地出土的神像不仅数量多,而且各种造型丰富多彩,尤以母神小雕像最具特色。有的神像与以后的印度教湿婆很像,有的与佛教偶像近似,可以肯定与后来的宗教有关系。崇拜数神尤其是菩提树、“母神”的雕像不少,还有生殖器崇拜。生殖器崇拜很普遍,不过在印度尤为突出,并且持续很长时间。
但奇怪的是,没有发现大的神像,也没有神庙,连祭坛和祭祀用具也没有发现。城市整齐规划,度量衡器具划一,这些都说明有统一的政府并且有很高的行政统治效率,但没有大神庙,这看似矛盾,至今给我们留下“谜”。
哈拉帕有惊人的保守性。印度河经常泛滥埋没城市。洪水过后,每次都在同一地点重新建造新城市,其建造方式和文字几乎没有改变。6、7层的遗迹层叠,越底层的越早期,上面的属晚期。

哈拉帕文明被认为是当地原生的文明。但直到目前对它的起源和演化仍然所知不多,毁灭的原因也未有定论。多数人认为是气候变化、河流改道、生态恶化等导致城市衰落。其晚期遗迹发现城市崩坏和暴力杀戮的证据,有人推测是外敌(亚利安人)入侵毁灭了这个文明。
哈拉帕的文化与后来的恒河文化有联系。对某些吉祥符号如卍、车轮、菩提树等为吠陀文化吸收。婆罗门也可能继承了某些信仰。一些农具、车子和陶器的外形、建筑和聚落的设计,一直延续到现代。
印度河流域的气候,公元前3000年要比现代湿润得多。塔尔沙漠也没现代那么大。
()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5-12 11:59:39 +0800 CST  
(11)
【链接】
西南季风所带来的水气从印度河流域东侧滑过,滋润了恒河流域、德干高原等地区,却没有给印度河平原带来多少降雨(同时被错过的还有阿拉伯半岛)。整体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的印度河平原,纯粹从气候角度来说本该是一片沙漠的。不过幸运的是,印度河平原的西、北部是由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所组成的高地集水区,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天然水塔”。上述高地汇流下来的河水在印度河平原的北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冲积扇。因其主要有五条大河,所以被称之为“五河之地”。20世纪20年代,考古学家就是在五河中 “拉维河”流域的哈拉帕城,第一次发现印度河文明的遗迹,印度河文明也由此又被称之为“哈拉帕文明”。
在现在的地缘政治划分中,五河之地的“上印度河平原”通常被称之为“旁遮普”地区(旁遮普就是“五河之地”的意思);五河合流之后,向西南方向冲破沙漠的阻隔注入印度洋,这段下游河道所冲积出来的绿洲则是“下印度河平原”,也被叫做“信德”地区(巴基斯坦信德省)。需要说明的是,旁遮普地区今天大部分属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但也有小部分属于印度(旁遮普邦)。之所以会这样,无他,实在是因为这片土地太过富庶,且地缘位置极其重要。当年印巴分治时,印度不愿意将之全数让给巴基斯坦,就像印度同样不能放手克什米尔一样。
相比之下,信德地区的情况就简单多了。与诸多大河滋养的沙漠绿洲带一样,印度河下游地区少有补水,导致绿洲平原的体量较五河地区要小。这使得“下印度河平原”的东面还存在大片的沙漠地带。这片被称之为“大印度沙漠”或“塔尔沙漠”的干旱地带,成为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天然分割线,并使得巴基斯坦能够独占信德地区。
有更多阳光和热量,同时又有高山补水的地区,总是最有机会发展灌溉农业的。灌溉农业技术所带来的农业产量剧增,又是大多数文明产生的基础,印度河流域也不例外。哈拉帕文明所留存的遗址,在上、下印度河平原都有所发现,文明存在时间大致在公元前2500年-前1700年。就这个时段并结合它的位置来说,很显然是受到了之前在公元前3000-4000年,就凭借灌溉农业而兴盛的两河文明影响。另一个可以提供参考的证据,是这两个地区都属于有高地补水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共同的物理背景使得印度河流域更容易消化来自波斯湾的技术。基于两大文明的位置,两河文明很有可能是通过海路,向印度河平原输入文明因子,考古方面的证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5-15 20:17:52 +0800 CST  


塔劳里战役位置图——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5-15 20:31:14 +0800 CST  
(12)
【讨论】印度河文明与夏朝的比较
考古证据说明,在雅利安人来到印度河流域之前,印度河文明就已经呈现出衰弱的迹象。造成这一情况的直接原因,有可能是冰川融化所带来的过量洪水;也有可能是雅利安或其它外来民族的入侵,毕竟印度河流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地缘板块。不过从雅利安人的记载来说,他们的确是那些黑皮肤土著的征服者,并且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塑了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地缘结构。很明显,印度河文明彻底衰落了,雅利安人创造的印度中古文明是从头开始,并不是印度河文明的传承接续。
印度河文明湮没于历史长河中,其实并不是孤例而是常例,如华夏文明这样数千年一脉相承下来才是特例。这与两大板块所处的地缘位置有着直接的关系,印度河流域所处的位置,固然使之更有机会与周边文明地区交流并受益,但也让它处在一个更危险的境地。那些从西、北方向,或陆或海而来的外来因子,并不总是通过和平的手段进入。相比之下,华夏文明就要“安全”的多了。当然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这一地缘上的封闭性,也曾经在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的这段时间里,让中央之国没能踏上工业化时代的第一班车。
事实上,几乎与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同时期,东亚的的夏王朝也同样遭遇了来自北方“商人”的致命一击(约公元前1600)。与终结印度河文明的雅利安人类似的是,取代夏人建立“商王朝”的商人,也是一支以游牧为主,后来农耕定居的民族。做中印文明比较的话,真正让人感兴趣的正是这之后的历史。东亚与南亚地缘文化的不同走向,也正是由此开始。
如果将哈拉帕文明所处的时段对应中国历史的话,我们会发现它所兴盛的年代,虽然比“夏王朝” (公元前21-前16世纪)早一点,可大体是同时代的。四大文明所代表的第一代文明,都是从原始社会直接土生土长,从本地发展出栽培和驯养技术,缓慢地进入文明社会。
判定“文明”的准则,一般是城市(大型聚居地)、金属和文字。有遗址支撑的印度河文明,能够显露出更多的信息。如城市、灌溉农业遗址、金属器具,甚至印章文字。而只要判断“夏朝”是否进入了文明社会,也就确定了“夏王朝”是否存在。
有关夏朝的文献,都是在战国至汉初发现的,距离夏的时间已经一千年了,而且很零散。大致上是《史记》最为完整吧,包括一个夏王朝的帝王世系。可惜并非夏同时期的文字。
民国时期发掘了龙山文化,而龙山文化时间、发展程度都对不上夏朝。50年代发掘的二里头文化在时间上对得上夏,也有大型聚居,有宫殿遗址。尤其重要的,是二里头发现青铜实物。那么三条标准对上二条,再加上后世的古籍记录,可以说是2.5条了。那么一般来说就可以是夏是真实存在。当然,要最终定论,还是需要二里头时期的文字。
“夏王朝”与印度河文明都处在青铜时代初期,除了部分使用青铜器以外,还有大量石器时代的工具遗存。不同之处在于,华夏文明数千年来一脉相承,并使用了技术上最有利于承载历史的汉字。后世的文献使得中国人有理由相信它的存在;印度河文明却是一个截然相反的案例,完全是上世纪初的考古发现,历史文献上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记录。
【】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5-16 18:44:07 +0800 CST  


印度河下游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5-19 18:13:45 +0800 CST  
(13)
三、古典时期-1古代早期(公元前1500—公元4世纪)
印度史可以有几种的分期。古典时期即古代时期,又可细分为古代、中古。一种划分为:1.吠陀时期;2.佛教文化;3.笈多和后笈多;4.拉其普特时期;5.伊斯兰时期。有些史家的古代史则到伊斯兰入侵截至。
3.1.吠陀文化
哈拉帕文化之后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化体系,通常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吠陀文化。
公元前三千年左右,起源于中亚或俄罗斯南部的印-欧语系各游牧部落散布在南俄到中亚的广阔地域。后来,印欧语系各部不断向欧洲和南方迁徙。移居伊朗高原的部族自称“亚利安人”,成为波斯人的祖先。严格地说,“雅利安”是一种语言而不是一个民族。史学上的雅利安应只用于向伊朗-印度迁移的一族,不可泛指印欧人。语言学的雅利安有广窄二义。广义与印欧语同义,狭义仅指伊朗-印度语族,且往往特指印度语支。
大约公元前3000年雅利安人已来到伊朗高原。一部分继续向东南迁徙,进入今天的阿富汗和卑路支。公元前15世纪,越过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来到印度河谷,首先进入印度河上游的“五河地区”。迁徙历时数世纪。亚利安人属于白种人,身材较高大,善骑射,有马拉战车和青铜(或铁)武器,军事优于原住民。经过残酷的战争征服了黑皮肤的土著居民(一般认为就是达罗毗荼人Dravida),建立起亚利安-吠陀文明。
有些印度学者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雅利安这个词可有各种解释。所谓的雅利安人七八千年前就到达印度北方,是哈拉帕文明、吠陀文明的创造者,他们也没有以战争征服土著住民。
吠陀文化(公元前1600年-前600年)可分为早期和后期。
*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年-前1000年。
早期吠陀时代的历史几乎完全无从考查。概略的了解几乎限于吠陀文献和后世考古。梨俱吠陀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动是祭祀、迁徙和对土著居民(可能是达罗毗荼人)进行征服。
早期雅利安文明是乡村文明,其地域与哈拉帕文明重合,文化却不同。都是用铜器,对铁生疏;都种大麦小麦。都信多神教,都喜玩骰子赌博。早期雅利安人是养牛为主的半游牧民族,牛是衡量财富的标准。善驯服马匹和驾驭马车作战。后来农牧并重,在村落定居,没有城市。种植大麦、小麦,一年两熟,会施肥、以二只牛犁地、挖水渠,养牛、马、羊。有较明确的手工业职业分工,如木匠、金匠、陶工和皮匠等。后来也会制作铁器。
雅利安人的社会生活以部落、村落为聚居,重视家庭。一般一夫一妻,也有一夫多妻。寡妇可再嫁,喜多子多孙。女性在家庭也受到尊重和善待,并可学习文化、参加祭祀。他们原来是食肉的,包括牛肉。后来才素食为主。流行歌舞和掷骰子。男性家长制、村有村长,部落有酋长,向君主制转变。婆罗门是最大的部落。社会形态该是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有奴隶。
以草药治病,巫术符咒驱邪。商业也发展起来,不过似乎还没有货币,以物易物。向西亚出售布匹和皮革。
种姓制度“瓦尔那”开始出现,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国家的雏形。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5-19 18:15:42 +0800 CST  
(14)
*早期吠陀的宗教和文化:
印度雅利安人最早的文献资料是《梨俱吠陀》。梨俱吠陀是雅利安人早期部落的神话诗歌集。它使用的是当时部落的口头语言,现称为“吠陀语言(即梵文)”,唱诗者自称“雅利安”。《梨俱吠陀》编成年代是公元前1500年-前1000年,是祭司们历经数世纪陆续创作修改才基本成型。《梨俱吠陀》共10卷,1028首颂神诗歌;其中第10卷是后来加上去的。它是人类保存至今的最早的诗歌集,世代口传,后世笔录成书。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抄本是14世纪的。而其他吠陀产生于公元前1000-前600年。
亚利安原来是好战的游牧族群,宗教、文化带有明显的游牧特征。他们是父权社会,神也是男神。游牧人没有永久性的祈祷场所,也没有偶像崇拜。定居以后,接受本土居民的农耕文化,如崇拜大地之母萨克斯女神,制作神像和修建永久性祈祷场所。
雅利安人信奉多个象征自然现象的自然神。最受崇拜的是因陀罗(雷电之神、战神)和火神阿耆尼、风神和太阳神等诸神。还崇拜生殖和祖先。初期还没有一个神通广大的主神。他们信奉的太阳神有好几个,如苏利耶、萨维德罗、密多罗都是太阳神。主要的神就有数十个。
早期吠陀是带有泛灵论的多神教,还没有复杂的教义。婆罗门祭司的势力还不强大。盛行祭祀,时常举行隆重的祭祀。
对宇宙万物和人类起源有各种思考。相信世界万物由地、水、风、火四大元素构成。相信灵魂存在。不过还没有轮回观念。当时还是功利性很强,祈求天神和祖先保佑获得财富。这与后来追求精神解脱的主流思想大相径庭。
《梨俱吠陀》的诗歌展现出古印度人浪漫乐天、能歌善舞、擅长讲故事。富有想象力、比喻生动。众多的神祗还没有形成希腊神话那样的体系。教育主要是口耳相传吠陀经,没有文字存在的证据。
楼主 俗人无语  发布于 2019-05-19 18:16:42 +0800 CST  

楼主:俗人无语

字数:118530

发表时间:2018-12-05 00:53: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24 23:23:50 +0800 CST

评论数:29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