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百篇连载】《谏士春秋》

配图
分陕而治
分陕而治,即以现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陕县为分界线,把西周王朝的统治区划分为东西两大行政区,由两位摄政老臣分头治理。周公旦把主要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东部;而召公奭负责开发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经济后方。“周召分陕柱石”,原立于陕塬,唐朝武则天时期有人作铭于上,今收藏于三门峡市某博物馆,字迹已漫漶不可复识。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08 15:48:53 +0800 CST  
◇谏士春秋•三代•血祭言路◇

谋父阻征
——王权的冲动须不断抑止

冲动是魔鬼。在自身膨胀和重重利欲诱使下,王权的体内也时常会盟发各种冲动;且由于制约力量的薄弱,王权的冲动具有更加可怕的破坏力和自我毁灭倾向。成康之世以后,昭王继位,没有了周召二公那样能“hold住”的大臣,“王道”开始“微缺”;至第五代领导周穆王继位,“霸道”的躁动则益发加剧。
穷兵黩武,是王权冲动最常见的表现,周穆王姬满是活生生的例证。姬满就是《穆天子传》中驾八骏行九万里谒见西王母的那位男神。《史记•周本纪》载:“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这把年纪还这么顽皮,本身就已让人感到意外。而况,穆王姬满继位时,周王朝本已“王道衰微”,不仅成康盛世的美景不再,且“文武之道缺”,文王、武王等老前辈们遗留的精神财富也已所剩无多。作为一位年届天命、心智成熟的嗣君,周穆王知道要抓住人才这个关键,于是重用了一个叫伯臩的人,“命伯臩申诫太仆国之政”。尽管伯臩的名字有点怪,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臩”字就是古文的“囧”;尽管他写的施政纲领《臩命》在《尚书》中已失传,今人不明其要,然而伯臩的确堪称那个时代的牛人,经他治理,周王朝很快实现“复宁”。在这一时间节点上,周王朝何以甫出“囧途”即上征途,遂成疑点之一。
疑点之二,则在于穆王姬满的父亲昭王姬瑕,就是因为“南巡狩不返”而“卒于江上”的。《史记》所谓“巡狩”,《竹书纪年》直指为“伐楚”;继而“不返”,“卒于江上”,则是因为“丧六师于汉”,在荆楚汉中一带全军覆没,兵败身亡。有这个教训在前,穆王还这么“好动”,以致“前仆后继”,也未免有点过于任性。
穆王姬满的征伐,最大的不妥之处,更在于他将矛头对准了西部的边远族裔犬戎。如果说,成、康时代征东夷、打鬼方,昭王生前伐楚汉,都或多或少是出于开疆拓土或巩固边防的需要,那么穆王决定攻打犬戎,则是要端掉周王朝自己的根据地老窝,实有“数典忘祖”之嫌。这一点,当即被朝中老臣祭公谋父尖锐地戳破。此公封于祭(今河南郑州附近),字谋父,据说也是周公之后,也曾经跟随昭王南征,《吕氏春秋》还说他曾与昭王一同落入过汉江里。《国语•周语》首篇即“祭公谏穆王征犬戎”,其中便回顾了周祖后稷和不窋先后在虞舜和夏启时担任农官,后来夏朝衰败不务农事,不窋失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在那里长期扎根盘踞,十几代人“奕世载德”,最终定鼎中原的王朝家史。
祭公谋父进而指出,犬戎不仅是周王朝的根据地老区,按照“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翟荒服”的先王之制,犬戎地处偏远,属于“荒服”,只须在新酋长继位时朝见一次,以示臣服,不需要像前面四服那样时常进贡。犬戎世代“帅旧德而守终纯固”,没有任何过失,作为“天朝”,却要以不进贡的罪名加以征讨,这岂不正是“废先王之训”的错误之举。
谋父在劝谏中提出“燿德不观兵”的理念,主张向民众弘扬道德,“茂正其德而厚其性”,从而“使之务利而辟害,怀德而畏威”。而所谓“观兵”,就是炫耀武力,滥用武力,很快就会丧失威慑。谋父劝谏中提出的一个更重要的观点,则是主张为王者要有自我反省意识,假如“五服”之地的诸侯百姓不尽臣服及贡奉义务,天朝王者也不应动不动就先施以责让征伐,而是首先要反思己过,完善自己的言行制度。
祭公谋父的劝谏通篇讲的是“德治”,而穆王姬满基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错觉,却似乎更加倾向于“兵治”。穆王不听劝谏,“遂征之”,结果“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不仅军事上扑了空,而且“自是荒服者不至”,犬戎不再臣服于周朝,姬周王权为它的这次冲动付出了惨痛的政治代价。在那之后,穆王的司冠吕侯(《史记》作甫侯)为解决诸侯“不睦”而“言于王,作修刑辟”,改周公的《九刑》为《吕刑》,看上去有了些“法治”的进步,但吕侯的法,依旧是“王法”,是维护专治之法;抑止王权的冲动,除了适时的上谏,依旧别无他法。
(风乎舞雩)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2 21:26:25 +0800 CST  
配图
史墙盘铭文
史墙盘铸于西周共王时期,盘内底部铸刻有铭文284字,记述了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其中“只显穆王,刑帅宇诲”等数语,显示了在周代史官笔下的穆王姬满是一个充满智慧,而又能统御四方,威震宇内的君王。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2 21:28:57 +0800 CST  
◇谏士春秋•三代•血祭言路◇

良夫斥佞
——谏臣始膺发奸擿伏之寄

与民争利,也是自古王权常有的一种冲动。继穆王姬满之后,周王朝又经三世四王,轮到周厉王执政。《史记•周本纪》载:“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
周厉王名叫姬胡,厉王是他的谥称。古代流传的“谥法”对厉字有不同解释,有说“杀戮无辜曰厉”的,也有说“暴虐无亲曰厉”的。从实际情况来看,周厉王姬胡不仅“好利”,而且好与民争利,为人施政难免刻薄寡恩,也就同后面的一条更加靠近。厉王姬胡是一位民怨较大的君王,由于进入周朝之后,民间及宫廷诗谣歌段兴盛,便有多首专为厉王姬胡编的诗歌到处传唱,并被编入《诗经》,流传至今。据《诗序》注解,这些诗中,也有一些是当时的王公大臣们编的,比如《诗经•大雅》中的《民劳》、《荡》,即“召穆公刺厉王也”;《板》,为“凡伯刺厉王也”;《桑柔》,则是“芮伯刺厉王也”。
芮伯,姓姬名良夫,周王朝卿士,封于芮地(今陕西大荔县一带),又称芮良夫。据《竹书纪年》、《逸周书》载,周厉王失道,芮伯良夫诫百官于朝,直指执政者“不勤德以备难”,骄奢淫逸导致“财力单竭”、“下民胥怨”不堪奉上;所重用的大臣“惟以贪谀为事”,只会“专利作威,佐乱进祸”。在《桑柔》这首长诗中,良夫则谴责周厉王用小人,行暴政,招外侮,祸民众,发出“谁生厉阶,至今为梗”的质问。
芮良夫训词中的“朋友小子”,以及诗中“为梗”的小人,指的应该就是当时朝中的头号佞臣荣夷公及其朋党。荣夷公封在荣国(也在陕西),爵位高于芮伯,夷是他的谥号。《竹书纪年•厉王元年》载,周厉王刚继位时为已故父王周夷王建宗庙“作夷宫”,曾“命卿士荣夷公落”,也即主持落成时的祭祀,足见荣夷公在朝中地位之尊。而《国语•周语》“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篇中,则说“厉王说(悦,喜欢)夷公”,芮良夫由此面谏周厉王,发出“王室其将卑乎”的感叹,直接就为周王朝的前途唱衰。
芮良夫在劝谏中,痛斥荣夷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引导周王与民争利,搜刮民众而供宫廷享乐,嗣君刚刚即位便“以是教王”。按照他这一套,周王朝“其能久乎?”之所以要反对“专利”,是因为“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王道”与“霸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王道”主张还利于天下:“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周朝的先王还利于天下,诸侯百姓支持,“故能载周以至于今”。为王者也像做普通人,不可太贪:“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
芮良夫苦谏厉王,也与当时姬周王朝的境况有关。周穆王之后,“王道”衰微,昭、穆二王为了他们的战争冲动,几乎将国力消耗殆尽。穆王驾崩后,继任者姬繄扈貌似“能庇昭、穆之阙”,因而得到“恭王”的美谥;但《国语》中关于恭王因密康公不愿进献三位美女而出兵“灭密”的故事,则说明他也未能完全摆脱昭、穆二王的黩武冲动。以致恭王死后,继任的懿王姬囏仍在为父祖们发起的战争埋单:《史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诗经•小雅》关于懿王的《采薇》一诗,透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凄美画面,通篇诉说的,尽是百姓“岂不日戒,玁狁孔棘”的边患之灾,和“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的兵役之苦。作为懿王之子,厉王姬胡继位后依然不恤民生,宠用专利之臣,芮良夫为此只得警告:“荣公若用,周必败也。”
与以往的上谏不同,芮良夫的上谏言辞犀利,指名道姓,直斥朝中奸佞,对事又对人。事实也正如他留在《逸周书》中的训词所言,如果做大臣的人人“偷生苟安”,“逃害要利”,朝中势必会形成“贤智箝口,小人鼓舌”的恶浊风气;如果人人“饰言事王”,以假话“面相诬蒙”,结局便是“王貌受之,终弗获用”,政权迟早要被颠覆。
周厉王不听良夫劝谏,依旧“以荣公为卿士”,结果“诸侯不享”,继而“国人暴动”,“厉王出奔于彘”,走上流亡之路。由此,后世谏臣的身上又被追加了一项弹劾奸佞的期冀。
(风乎舞雩)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3 15:59:24 +0800 CST  
配图
国人暴动画像砖
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居住于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下令调兵遣将。臣下回答说:“我们周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周厉王带领亲信逃离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霍州市),并于公元前828年(周共和十四年)病死于该地。这块刻于汉代的国人暴动画像砖生动描绘了当时的追杀场面。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3 16:03:16 +0800 CST  
◇谏士春秋•三代•血祭言路◇

召公论谤
——国人莫敢言而言之

民意像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自殷商覆灭,已经“载周”二百余年的民意,终于因为周厉王姬胡近佞臣、行虐政而被激惹得沸反盈天,正如《史记•周本纪》所载:“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但厉王不仅不能顺应民意,反而想靠压制言论来平抑民怨,于是,继芮良夫之后,周王的又一位卿士召公站出来,发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忠告。
周厉王时代的召公姓姬名虎,《国语》作邵公,史称召穆公。他也是曾经辅佐了成康盛世的那位开国勋臣召公姬奭的后人。召公世家威望代代传承,到了姬虎一代,仍然在履行着“为上为德,为下为民”的古老臣责。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早在周厉王八年芮良夫“戒百官于朝”之前,厉王所施虐政就已引起百姓谤声不断。那时,召公姬虎就曾向厉王发出过“民不堪命”的警告。厉王听到召公的预警,不是认真反思己过,而是闻过则怒:“王怒”,之后“得卫巫”,专门从卫国物色了一位以巫祝为业的人,“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让他暗中监视表达不满的人,一经告密,即行捕杀。这一作法,史称“监谤”。周厉王由此也就成为史上最早发明白色恐怖、对百姓实施特务管制的国君。
周厉王的特务管制果然管出了“奇效”,从那以后,“其谤鲜矣”,百姓对于厉王虐政的非议几乎听不到了。但与此同时,“诸侯不朝”,周厉王守着一座安安静静的王城,逐渐变成了无人拥戴的光杆司令。依《史记》记载,周厉王的白色恐怖跨度竟有二十多年,以致到了厉王三十四年“王益严”,由于他日渐严酷的特务管制,出现“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滑稽场面:大家为免“谤政”之嫌,在路上碰面时都不敢张口说话,而是纷纷挤眉弄眼,以眉目传情达意。令人称奇的是,这位周厉王似乎并没忘记二十多年前召公那句“民不堪命”的警告,以及自己当时的那一怒,此时则由怒转喜地“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厉王的得意与无赖,让召公感到很无语,但出于对臣责的坚守,又不能不说点什么,于是“召公曰:‘是鄣之也’。”言下之意,就是说百姓虽“不敢言”,他们心中的不满并未真正消除,而是被官方堵住了口,不能渲泻。进而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住民众的嘴,比堵住大川激流还要危险,因为“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民意不能渲泻,一旦累积爆发,任何政权都将为之颠覆。所以,“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治水要留出渠道进行疏导,治理民众则要广开言路,让大家畅所欲言。
就像当初芮良夫在朝上“稽古作训”,召公面谏厉王时也抚今追昔,列举远古帝王的民主作风作为参照:远古天子听政,为了更加接地气,总是虚心纳谏,想尽办法聆听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意见,比如让公卿大臣以至于列士百官踊跃“献诗”,进行诗谏;盲乐师“献曲”,以曲为谏;史官“献书”,以书为谏等。于是“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各方进谏,再加上“庶人传语”,百姓街谈巷议,共同关心国是,其后“耆艾脩之”,由德高望重的老者将意见加以整理,作为决策依据,“王斟酌焉”。这种以民意为先的远古民主政治生态合乎“王道”,所以“事行而不悖”,整个社会得以和谐兴旺。
除了当面直谏,召公也曾向厉王“诗谏”。按照《诗序》注解,流传至今的《民劳》和《荡》两首,就是“召穆公刺厉王”之作,这两首诗,与“芮伯刺厉王”的《桑柔》一同收录在《诗经•大雅》中。《民劳》一诗每一段都以“民亦劳止”起首,反复强调民众饱受劳苦,只求“小休”、“小息”、“小安”、“小康”,劝导厉王行善政,远奸佞;《荡》则借用周文王批评殷商的话,劝谕周厉王勿以“强御”、“掊克”欺凌“下民”。但周厉王不听劝谏,继续“敛怨以为德”,激起国人暴动,愤怒的“暴民”终于赶走了暴君。
《荡》诗中,最有名的要数那句“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自中国首个家天下王朝覆灭,历代帝王都在努力以前朝为镜鉴;但奇怪的是,每逢末世,却又都在变本加厉地“防民之口”。最终,没有一个王朝能善始善终,走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王朝周期率”。
(风乎舞雩)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4 11:34:25 +0800 CST  
配图
厉王簋及铭文
厉王簋铸于周厉王十二年(公元前866年),内底有铭文十二行一百二十四字,是周厉王为祭祀先王而自作的一篇祝词,其中有不少自我表扬的内容。大意为:我昼夜尽心经营先王事业,以配皇天,我任用义土献民,祀先王宗室。作此簋以求保佑周室、王位和我自身。赐降多福、长寿和智慧。由此,不难看出这位帝王的“自我感觉良好”。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4 11:40:56 +0800 CST  
◇谏士春秋•三代•血祭言路◇
虢公劝籍田
——大臣越多话语声越微弱

公元前841年的那场“国人暴动”赶跑了周厉王,周王朝从此经历了长达14年的“共和行政”,直到周厉王死于流亡,其子周宣王姬静继位。按照《史记》的记载,“共和行政”是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摄政,周宣王长大后也是二公“共立”,所以对于两位老臣,周宣王一开始也像两百年前周成王对当年的周召二公那样言听计从。但当宣王亲政后广进“贤良”,二公的发言权便逐渐下降,至于其他大臣上谏,效果更是差了许多。
说到摄政时的威望,周宣王时代的周召二公,起码不逊于他们在成康时代的那两位祖辈。因为在“国人暴动”中,当时太子姬静的命,都是召穆公姬虎用自己儿子作交换救出来的:《史记》载,当“厉王出奔于彘”的危难之时,“厉王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闻之,乃围之”。面对重围的民众,召穆公姬虎说:我曾经“骤谏王”,屡次上谏而“王不从”,以至有此一难。如果今天杀了王太子,王必以为我是挟私怨而报复。做大臣的,就要忍辱负重。说完,“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脱”。其后,“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太子姬静则“长于召公家”,其父死于流亡后“二相乃共立之为王”。宣王即位,“二相辅之”,周王朝重归“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鲁武公也率先前来朝见,王庭不再门可罗雀。
但说到掌控时局的能力和水平,辅佐周宣王的周召二相,毕竟有逊于成王时代的周召二公。那时的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在天下初定、主少国疑的情况下分陕而治,做了很多开拓性的大事,并且接力辅佐了两代帝王,创造了史上著名的成康盛世。而两百年后的周召二公,虽共和执政功不可没,但还政于嗣君之后,他们的政治地位便开始下滑:《帝王世纪》甚至记载“宣王元年,以邵(召)穆公为相,秦仲为大夫”,这其中,已不见周定公的踪影。接下来的半年里,经历了“诛西戎”和“天大旱”两起件事,“王于是进用贤良,樊侯仲山父,尹吉父(亦作尹吉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南仲方叔、仍叔、邵(召)穆公,张仲之属,并为卿佐”。很显然,在这份新增补的“常委”名单里,召穆公的政治地位也已不再像一开始那样突出。这之后,虽“修复宫室,兴贤人,纳规谏,安集兆民”,并“复先王境土,缮车徒,兴畋狩礼,天下喜王化复行”,姬周王朝在迟暮之年所能达到的,也只能是一次短暂的“中兴”。接下来,便进入了万劫不复的周幽王时代。
“宣王中兴”不及成康盛世的主要原因之一,便在于大臣制约王权能力的被弱化。仅就政治成熟度而言,两百年后的周宣王恐怕远胜于其祖先成王和康王,且具有较强的独断朝政的倾向。早在他继位之初,一个导致周王朝最终分崩瓦解的隐患就已埋下,那便是对农耕的轻视。自古以来,每逢春耕前,天子都要到京郊千亩王田举行“籍田”的亲耕仪式,以寓劝农之意。但宣王继位,却违反了这一祖宗成规。《史记•周本纪》载:“宣王不修籍于千亩,虢文公谏曰不可,王弗听。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一事,最早收录于《国语•周语》。虢文公是宣王时期的虢国国君,谥号文公,他也是周宣王元年“进用贤良”时那份卿佐名单里的新晋“常委”之一。在这次上谏中,虢文公强调“民之大事在农”,自古春、夏、秋三季“三时务农”,只有冬季“一时讲武”,所以才能富国强兵,做到“征则有威,守则有财”。如今的天子虽然努力主“修先王之绪”,却摒弃了先王以农业为根本的基本国策。一旦粮食欠收,必致“匮神乏祀而困民之财”,又将如何巩固国防?宣王没有听从虢文公的这次劝谏,果然导致了多年后的“王师败绩”。
随着王权统治的逐渐成熟和逐步化,权力结构设计中对于王权的制衡愈加走向反面,随之强化的则是臣僚之间的相互制衡和职能的掣肘;而大臣们的谏言,也就越来越成为帝王们可听可不听的一种话语参照。
(风乎舞雩)
配图:
周召共和
共和行政又称周召共和。国人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逃跑,政权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从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来不曾间断,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周召共和也是中国历史中里程碑式的重要事件。图为描绘这一事件的画像砖(局部)。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5 11:59:48 +0800 CST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34785-1.shtml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5 13:25:53 +0800 CST  
@烦恼的事情 31楼 2016-09-16 02:41:00

有搞头,哈哈,楼主不错
—————————————————
中秋节快乐!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6 07:47:02 +0800 CST  
@i易1筋i 2016-09-16 02:09:41
谢谢你哦,你是最棒的
-----------------------------
中秋快乐!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6 13:15:38 +0800 CST  
◇谏士春秋•三代•血祭言路◇
樊侯三谏
——拒谏就是要亡国的节奏

历史上,周宣王之世称为“中兴”,说明他并不是一个昏君;在“兴贤人,纳规谏”方面,周宣王姬静做得似乎也不是太差。然而《史记》中,关于大臣向他提出规谏的记载一共只有两起,结局却都以“不听”而告终。唯独有一回任命鲁孝公为诸侯之长,是听从了樊侯仲山父的主张(事见《国语•周语》),但那也是在拒绝此前相关谏言吃了大亏后,才亡羊补牢虚心了一把的结果。
“宣王中兴”的事迹被各种史籍炒得火热,在《诗经》里也留下不少描述和赞美。唐代柳宗元曾对此作出归纳:“伏见周宣王时称中兴,其道彰大,于后罕及。然征于《诗》大、小《雅》,其选徒出狩,则《车攻》、《吉日》;命官分土,则《嵩高》、《韩奕》、《烝人(民,唐避太宗李世民讳作“人”)》;南征北伐,则《六月》、《采芑》;平淮夷,则《江汉》、《常武》。铿鍧炳耀,荡人耳目。故宣王之形容与其辅佐,由今望之,若神人然。”按今天的说法,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次“传播的胜利”:那个时代诗谣的空前盛行,使宣王一朝“胜景”得到传颂和放大,周宣王本人被讴歌成那时的男神,他身边的大臣们也都个个神采飞扬。
《诗经》描绘的宣王朝群英谱中,樊侯仲山父受到指名称颂。《烝民》一诗甚至讴歌道,仲山父是老天派来保佑周宣王和黎民百姓的:“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父)。”仲山父封于樊(今湖北襄阳境内),也是周宣王继位之初“进用贤良”时那份新晋卿佐名单里的“增补常委”之一。《史记》中,大臣向周宣王提出的两起规谏,除虢文公谏宣王修籍千亩,另一起便是由仲山父提出的:“宣王既亡南国之师,乃料民(指普查人口)于太原。仲山甫(父)谏曰:民不可料也。宣王不听,卒料民。”在这之前,仲山父还有过两次劝谏宣王,一次被听从,一次被搁置,都被保留在《国语•周语》的记载中。
樊侯仲山父第一次上谏,是围绕鲁国公的爵位继承问题。周宣王继位后,鲁武公姬敖率先来朝,为诸侯恢复朝觐带了个好头。但麻烦的是,这位鲁武公大约感到自己老迈年高,将不久于人世,就将自己的两位儿子也一起带到宣王面前,似有托孤之意。更麻烦的是,也许是怕将来不好领导,年轻气盛的周宣王偏对其中年龄较大的武公长子姬括不感兴趣,却向武公的幼子姬戏青眼相加,并指名要立姬戏为鲁国公子。鲁国是周公故地,盛产周礼,而废长立幼,无疑是坏了周公当年规矩。于是,仲山父连忙上谏:“不可立也!”随即指出为王者“出令不可不顺”,而“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也”。废长立幼的作法“是教逆也”,一旦实施,“民将弃上”;一旦诸侯效法,“王命将有所壅”,这无疑是“自诛王命”。但宣王非要坚持己见,“卒立之”,强行将姬戏推上位。
仲山父第二次上谏,实际上是为缓解宣王决策失误后果给出的权宜之计。鲁武公回国不久死去,鲁国民众果然暴动,杀了周宣王钦定的公子姬戏,扶姬括之子伯御继位。尽管后来“宣王伐鲁”杀了伯御,又强行扶立姬戏的弟弟鲁孝公管理鲁国,但诸侯“从是而不睦”,重新疏远了周王室。在这种情况下,宣王试图以确立诸侯长的办法,引导诸侯重新归附,仲山父建议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周王廷扶持的鲁孝公进一步立为诸侯长。有鉴于自己在废立问题上的一再失误,这次周宣王虚心听取了仲山父的建言。
仲山父的第三次上谏,就是《史记》记载的那次关于普查人口问题的谏诤。周宣王当年不听虢文公之谏,轻视农业,导致宣王三十九年的千亩之战中“王师败绩”。《国语》载:“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仲山父谏曰:民不可料也!”古代所谓“料民”,也就是按户核查老百姓家底,其目的大多是为了向民众征派赋役。而一面穷兵黩武,一面加征赋役,正是恶政的基本标志,这也就是仲山父出来阻止的原因。
可惜,按照“吃一欠纳一谏”的节奏,仲山父这次上谏似乎没能赶上宣王的纳谏周期,恶政由此开启,姬周政权“及幽王乃废灭”。继夏、商湮灭之后,史上又一个王朝步入了它的血色黄昏。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6 13:19:06 +0800 CST  
配图
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是指周宣王即位后广纳贤良,整顿朝政,消除厉王暴虐政治的影响,缓和国内外不安定局面,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宣王中兴在史上叫得很响,著名汉碑《张迁碑》一开始就提到了“周宣王中兴”(如图)。不过这次中兴更像是一次回光返照,宣王在纳谏上并不虚心,埋下隐患,晚年国势又走下坡路,其后便进入幽王的末世统治。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6 13:20:14 +0800 CST  
@流氓兔k 36楼 2016-09-16 22:05:00

非常酷哦,不顶对不起良心
—————————————————
多谢支持!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6 22:09:29 +0800 CST  
◇谏士春秋•三代•血祭言路◇

伯阳哀周
——谲谏盛行愈见言路艰辛

中国正史,夏、商、周三代覆亡之际,分别有末喜、妲己和褒姒三位美女乱政,这便是《汉书》所说的“桀之放也用末喜”、“纣之灭也嬖妲己”和“幽王之禽也淫褒姒”。为避免亡国悲剧,夏末有关龙逄死谏,商末有比干剖心。而当姬周王朝进入末世,大约是迫于在“与时俱进”进化得愈益有效的言论压制手段,已不见有憨臣冒死直谏的记载,只留下太史伯阳借天地鬼神而发的一通“讽谏”以及千古哀叹。
所谓的“美女亡国论”,的确起于《汉书》。有人因此就给班固扣上了“妖化妇女”的帽子。殊不知,同样的出处,在三位“妖女”的前面,也都列出了杰出妇女的正面典型:“夏之兴也以涂山”,“殷之兴也以有娀”,“周之兴也以姜嫄及太任、太姒”。由此可见,不光是每个昏暴之君的背后似乎都有一个“妖女”,而且每个圣明君主的背后,分明也都站着一个甚至不只一个的女神,这就是“《易》基乾坤,《诗》首《关睢》”所蕴含的道理。班固当年兴此论,不过是为了阐发天理人伦乃至政治生活中的阴阳之道;而当姬周将亡,当时的太史伯阳也只能用天地阴阳之说,婉转地劝谏幽王应当正确处理好江山与美人的关系。
《诗序》说,“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在言论压制比较深重的年代,婉转和富于隐喻的谲谏总是会被更多地采用;而在谲谏的各种方法中,歌谏一度成为士大夫们的首选。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继位后,起于宣王后期的种种虐民恶政,被姬宫湦这个昏暴之君发挥到极至,一时天怒人怨,《诗经》大小雅中有关讽谏之作顿然激增:大雅中的《瞻卬》、《召旻》,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大东》、《四月》等,据分析都是幽王时期公卿大夫们的疾时之作。其中,有以“瞻卬昊天,则我不惠”刺幽王褒姒乱国祸民的;有以“正月繁霜,我心忧伤”哀幽王荒淫致国危亡的;有以“十月之交,日有食之”喻政失常轨,天降警示的;有以“旻天疾威,敷于下土”叹苍天不仁,暴政横行的。在与上古民主文明渐行渐远的姬周末年,公卿大夫们重新捡起古老的歌谏手法,只是为了其貌似“温柔敦厚”的表述形式,不至于使自己因言获罪。
谲谏的另一种方式是借天地以喻人,借论古以讽今。虽是白话,却也并不“白”说。温文尔雅的一片“和谐”诗颂声中,唯一敢用白话谲谏的,是太史伯阳。太史伯阳年高望众,时人尊称伯阳父(甫);又以其阅历丰厚,说话倒也颇为不避时讳,张口便是“周将亡矣”。接下来的论述,则句句不离阴阳天地。正如《瞻卬》诗中所说“哲夫成城,哲妇倾城”,周之将亡,固然有褒姒这个内心多诡的“哲妇”作祟,但幽王姬宫湦继位后淫暴无道的极品昏君表现,也绝未让世人看到他半点雄才大略的“哲夫”成色。《史记•周本纪》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作为太史的伯阳随即抓住这一“凶兆”,用以往“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的典故,暗示幽王要振作王政,扭转“阳伏而阴迫”的不良朝风和“民乏财用”的民生困境,否则“国亡不过十年”。
但是,对于伯阳的谲谏,幽王非但不听,反倒于次年“嬖爱褒姒”,以至发展到为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为立褒姒之子而欲“废申后,去太子”。太史伯阳又以历史记载和神话故事谲谏幽王,幽王仍一意孤行,“国人皆怨”。幽王十一年,申后的父亲申侯引境外之兵“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诸侯共立周平王姬宜臼继位,国都东迁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自此,“周室衰微”,“政由方伯”,夏商周三代统辖的中央集权王国逐渐被东周列国所分化。
三代覆亡与言路坎坷的血的教训,不仅给其后更为绵长久远的历朝历代君主留下“拒谏则亡”的历史记忆,也给谏士们留下许多恶梦般的心理硬伤,比方说对诸如“美女破舌”、“美男破老”之类君侧势力反噬的恐惧和提防,滥用谲谏手法、“讽而少直”的保守心态及“明哲保身”的畏缩讷言等。此后,一遇乱世昏君,旧伤总要复发,谏士的阵营难免两极分化。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7 10:20:42 +0800 CST  
配图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妇孺皆知的历史传说,陕西骊山风景区也建有“周烽火台故址”(如图)。不论那个年代有没有烽火,也不论这段记载的可靠度如何,周幽王的独裁以至亡国,总该是千古铭记的教训。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7 10:22:38 +0800 CST  
@1192893597 2016-09-17 11:17:51
说得不错,有收获,顶一下
-----------------------------
谢谢!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7 13:26:07 +0800 CST  
@maokai19870604 2016-09-17 10:45:42
值得收藏... 向楼主致敬
-----------------------------
谢谢!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7 14:59:36 +0800 CST  
@xiaozhao2965 2016-09-17 13:40:47
太神了,好贴,我双手赞成
-----------------------------
谢谢支持!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7 17:07:31 +0800 CST  
@sxwt_lw 2016-09-17 18:39:57
这个方面的话题的 都讨论一下
-----------------------------
欢迎讨论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7 19:42:42 +0800 CST  

楼主:煦野风

字数:50618

发表时间:2016-09-02 02: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4 07:37:31 +0800 CST

评论数:17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